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11-2012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卷
山东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铁器,铁器使用对当时社会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有①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②促进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③使“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④促进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这反映了罗马法A.保护私有财产B.维护贵族的利益C.保障平民的利益D.维护法律的权威3.四位学生以中国古代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研究课题。
你觉得他们所列的下列命题存在问题的是A.造纸术——推动欧洲文明进程B.印刷术——欧洲文艺复兴的根源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锐器D.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4.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
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比较科学的观点A.“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D.“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5.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它是封建社会的一种进步思想B.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的需要C.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主要内容D.宣扬了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6.钱穆说:“宋朝的时代,在太平景况下,一天一天的严重,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渐渐萌茁。
……由于当时士大夫之觉醒……促进了在朝的变法运动。
”宋朝时期最符合钱穆所讲的“自觉精神”的是A.存天理,灭人欲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明道救世,经世致用7.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山东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15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孔子第78代嫡孙孔维克提案建议将教师节改期到孔子诞辰日,即9月28日。
下列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因材施教D.兼爱非攻2.《论语》中孔子认为西周继承发展了夏、殷两代的制度,开创了辉煌的西周文明,因而十分推崇周制。
三代文明对儒家思想的主要影响在于A.构建了信而好古的历史观B.塑造了敬天远神的天命观C.形成了尊卑有序的礼文化D.树立了修己安邦的责任感3.《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
”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A.人情关系B.道德规范C.法制建设D.礼仪秩序4.春秋战国时期,儒道争锋,儒墨争雄,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这种“争”从根本上讲是( )A.对国家统治权的争夺B.对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争C.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D.学术思想与智慧的创新5.《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6.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
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B.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D.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7.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2012年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答卷.doc
2012年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答卷班次姓名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二、材料题:30分36、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材料二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分)(2)依据材料三,分析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贡献。
(6分)(3)你认为3至13世纪“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4分)37、材料一:牛顿,请原谅我,你发现了你那个时代唯一的路,只有具备最深邃思想和创造力的人才能找到的路。
你创建的那些概念,甚至直到今天还在引导着物理学中的思考,虽然我们如今知道,它们将被其他一些从直接经验中脱离开来的观念代替。
-----爱因斯坦(1946年)(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因斯坦请求牛顿原谅他的原因?(4分)材料二:有人说17世纪的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19世纪的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领域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了。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2)材料二的认识正确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011—2012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1—2012年商丘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必修三)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贤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贯穿始终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 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 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 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 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2.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 ,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它是A .追求天下为公B .崇尚秩序C .主张仁政D .天人感应3.“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下列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④主张“民贵君轻”,实行仁政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③④4. “孟母三迁”教子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大思想家,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提出了“仁”的学说B .主张以“法”治国C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 .被儒家学派尊称为“亚圣”5. 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
你认为被删减掉的部分最可能是A .民贵君轻B .人性本善说C .先义后利D .浩然之气说6. 对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的评价正确的是A.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新局面B.为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培养了大批人才C.打破了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D.开创了封建教育的新局面7. 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
”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
山东省聊城市水城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山东省聊城市水城中学2011-2012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满分100)一、选择题1、右图是为纪念法国大革命爆发100周年,法国人在巴黎世博会上以“最能象征19世纪技术成果”为宗旨所创作的一件不朽作品。
该作品技术成果主要来自: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C.英国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核心的发明是A 、电灯B 、电机C、电车 D、电话3、英国首相1898年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
当时大国斗争的核心问题是A 、争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B、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C 、争夺非洲市场和殖民地 D、争夺亚洲市场和殖民地4、“我们不是敌人。
我们之间感情的纽带,或许会因为情绪激动而绷紧,但决不可折断。
那一根根不可思议的回忆之弦……只要我们本性中善念再度,而且一定会加以拨动,它们终会重新奏出响亮的联邦协奏曲。
”这是美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总统曾经说过的话,这位总统是A.华盛顿B.林肯 C.罗斯福 D.尼克松5、美国南北战争中,开始扭转战局的事件是A.林肯当选总统B.《宅地法》和《解放宣言》的颁布C.葛底斯堡战役 D.林肯发表《葛底斯堡演说》6、有学者说:“南北战争以北方资本主义的胜利而告终,工业化的深入和拓展造就了一个无比强大的同质的民族国家——美利坚合众国。
”这里所说的“同质”是指A.消灭了黑人奴隶制和种族歧视 B.统一的市场和统一的美利坚民族C.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D.统一的联邦和统一的经济制度7、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A俾斯麦B威廉一世 C兴登堡D威廉二世8、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指A、阻止奥地利的回归 B.戳穿俄罗斯的觊觎C.抗击法兰西的入侵D.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Zxxk 9、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德国开始时发展速度很慢。
山东省聊城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doc
聊城二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模块测试高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1至4页,第二卷5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涂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必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家(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家(族)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
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家谱的产生可能与以下哪一制度关系密切?A.世卿世禄制度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2.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A.皇帝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3.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丞相 B.郡守 C.刺史 D.太尉4.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
他颁布前的审批需要通过:①尚书省②中书省③门下省④皇帝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杨家将的故事是根据宋太宗时期,西路军副帅杨继业的故事改编的。
杨继业是前方打仗的将军,本应该具有较大的自由权,但是却受到皇帝、、主帅和监军等多方面的制约,只能绝对服从,不得应变,最后战死沙场。
文中“”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丞相 B.知州 C.枢密使 D.通判6.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1160件。
山东省聊城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无答案
聊城市2012-2013学年高二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题密封线内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第Ⅱ卷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1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写道:“如果贫民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逮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
”梭伦为解决亚里斯多德所说的社会问题采取的改革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 B.组成“四百人会议”C.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D.扩大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
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民主化方向发展。
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农民联合,要求政治自由化。
”当时,“政治民主化”体现在权利分配标准发生的变化,即()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 B.打破贵族世袭特权C.以部落为单位选举 D.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3.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4.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
山东省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山东省高二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12个小题,共48分) (共12题;共48分)1. (4分) (2020高三上·贵溪月考) 《诗经·周颂》中写道:“噫嘻成王,既昭假尔(成王轻声感叹作祈告,我已招请过先公先王)。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
”周公还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
材料反映了()A . 当政者重视粮食安全的思想B . 当政者借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 . 耕作技术出现革命性的变化D . 小农经济对西周统治的重要性2. (4分) (2020高二下·渭滨期末) 西周时,各诸侯国的青铜器如鼎、簋等大都是周王赐器,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器形,纹饰、制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筑炉铸铜,青铜器出现了多种风格。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 经济发展,各诸侯国生产加工能力提高B . 王室衰微,失去对象征身份资源的垄断C . 战争频繁,促进了不同地区间的技术交流D . 百家争鸣,各国形成不同特色的文化观念3. (4分) (2019高一下·开封期中) 如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A . 开始使用铁器B . 注重精耕细作C . 尚未推广牛耕D . 雇佣关系盛行4. (4分) (2019高三上·安徽月考) 有学者认为:开放厦门等更多的通商口岸、废除行商制度、改革关税税制和税率、在中国沿海占领岛屿、在华实施治外法权、废止对外人一系列管理措施等,不仅是英人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的权益,更是1830年以来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
该观点意在说明()A . 中国的顽强抵抗延缓了列强侵略步伐B . 鸦片战争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 . 资本输出是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动力D .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5. (4分) (2019高二上·扬州月考)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
山东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自为枝辅,以卫王室”,允许后代继承封号,并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由此可见当时存在着()①分封遗风②宗法观念③皇权思想④世袭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
”以下最能反映该观点的是()A.王位世袭制度B.皇帝制度C.“推恩令”制度D.郡县制度3.学者李国祁等曾对清朝五万余名地方官的任期做了量化分析,发现50%的地方官任期只有一年左右,75%~80%的任期在三年以下,这表明()A.清朝吏治腐败,官员更替频繁B.中央王权对官僚控制相当有效C.中央已对地方失去了有效控制D.皇权的强化使地方失去积极性4.“周初万邦并立,周不过只是其中一邦。
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相互之间,诸侯和卿大夫之间,往往用盟约维持关系。
所以我们可以说,周代存在着主权分割现象,却没有形成个人之间的主从关系。
”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A.周天子与诸侯政治权利平等B.盟约是维系天子与诸侯关系的根本纽带C.周初政体易于导致分裂割据D.周初政治状态的基础是分散的小农经济5.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
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
”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A.封建社会存在世官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威胁国家的统一C.后者有害于统一前者则不然D.封建社会中,分封制长期存在6.据史载,年幼的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
”辅政的周公人贺,成王曰:“吾与之戏耳。
”周公曰:“天子不可戏。
”遂封叔虞于唐。
这反映出当时A.周公权倾朝野飞扬跋扈B.注重维护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C.分封制度己经遭到破坏D.己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礼乐秩序7.王谢是南北朝时期的望族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的合称,后成为显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词。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县(市、区)、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吴起与曾子有一段师徒缘分,李斯、韩非亦曾列荀子门墙之下,后皆出儒入法;申不害的学说“本于黄老而主刑名”,荀子的思想中也有一些重法的成分,杂家更是以“兼儒墨,合名法”为其学派特色。
上述现象可用于说明,当时A.私人讲学蔚然成风B.诸侯兼并愈演愈烈C.士人阶层开始崛起D.学派开放自由互鉴2.西汉初期,齐、鲁均多商贾,趋利之风益盛,时有“宛、周、齐、鲁,商遍天下”之谓。
但武帝以后,齐鲁之学人荣登三公者却不绝如缕,如公孙弘、主父偃、韦贤、匡衡、孔光等比比皆是,故而班固叹曰“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
对这一变化成因的准确解读是A.西汉社会秩序的安定B.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动C.布衣将相时代的终结D.重农抑商政策的强化3.有学者认为,与传统丝绸之路相比,草原丝绸之路不仅可称为“皮货之路”和“珠宝之路”,其分布也更为广阔,且中心地带随时代不同而改变,如鲜卑时代在漠南,契丹时代在东部草原,蒙元时代则横贯欧亚、纵贯南北。
该观点重在强调A.草原丝路独特的人文价值B.草原考古分散性相对较强C.草原民族豁达开放的性格D.东西方文化交流畅通无阻4.《唐律疏议》规定:“诸应讯囚者,必先以情,审察辞理,反复参验;犹未能决,事需讯问者,立案同判,然后拷讯。
违者,杖六十”,还规定“诸死罪囚,不待覆奏报下而决者,流二千里。
即奏报应决者,听三日乃行刑,若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即过限,违一日杖一百,二日加一等。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24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某学者撰文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从勤俭节约到消费至上的消费观念变迁历程,伴随消费观念变迁的是人们的消费行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发生的深刻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我国A.发展新兴工业取得了显著成效B.城镇化的水平不断提高C.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D.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2.世界上第一个计时器是公元1088年北宋的苏宋为皇帝编制历法而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天文钟),但随着朝廷的变更和战乱,这一技术便失传了。
14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为公众报时的钟。
1656年,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1675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钟表制造业在欧洲发展起来。
计时器在中外历经不同命运的根本原因是A.技术水平的高低B.科学家有无创新能力C.是否出自社会需要D.是否有政府支持3.董仲舒为树立儒家之权威,曾建议对其他学派加以“灭”“绝”,但汉武帝并未实际推行,只是剥夺了其他学说在官方学校中的传授资格。
就是在官场之中,武帝也重用了一批具有法家、黄老道家、阴阳家色彩的人物。
这说明汉武帝A.顾忌新儒家,承天意施政B.以“外儒内法”之术治国C.兼用百家之学以粉饰统治D.容许多元文化并存,统治开明4.如图是关于抗战时期某一战役的漫画。
这一战役A.迫使国共放弃纷争精诚合作B.粉碎了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C.提高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望D.有力地保障了西南后方安全5.1955年,毛主席曾评价河北遵化县的王国藩社:“二十三户贫农只有三条驴腿(驴的四分之一属于社外成员),被人称为‘穷棒子社’。
山东省聊城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初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某中学历史探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2.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
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
画面中,释氏坐干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C.儒、释、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3.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A.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B.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C.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D.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4.下列关于宋明理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②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③王阳明创立“心学”使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④理学和心学成为明清两代的官方哲学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5.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6.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我们穷人活不活。
山东省聊城市某重点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二)新人教版
某某省聊城市某重点高中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前提条件是()A.民族危机的加深B.倒幕运动的成功C.西方思想的传入D.天皇专制的建立2.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A.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C.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3.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
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C. 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4.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
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A.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B.批评洋务派的活动C.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D.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6.戊戌变法运动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B.推动政治改革C.发展社会经济D.促进思想启蒙7.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
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要理解其中关于秦始皇的评论,可能需要依据()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 D.焚书令.秦朝速亡.汉朝没有采用该手段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加州的教师节,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某某和某某特别行政区的教师节,都是定在孔子诞辰日9月28日。
山东省聊城市高二下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有答案【精编】.doc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4页,第I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以前没有关于人质的记载,东周常有宗族之子做人质的情况,如“周郑交质”。
秦始皇也是“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时,“悦吕不韦姬(后为王后)”所出。
这种变化反映出A.宗法制已难以为继B.王室权威荡然无存C.社会秩序正在转型D.诸侯争霸民生困苦2.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
这表明A.西周开始出现文化下移B.诸侯争霸割据的局面出现C.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D.分封制中孕育着中央集权3.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古代中国“政制演进”反映了A.血缘关系对政制的影响日益减少B.地方由分裂割据走向国家统一C.商品经济日益占居社会主导地位D.专制集权逐步确立与不断加强4.唐太宗要求乡贡要经过州县官和当地尊长,再由户部审阅,才送吏部考试,不是二百九十三姓的人,难得参加乡贡,更难得被录取及第。
下面对此举措分析正确的是A.科举制重视对考生身份的审查B.尽可能地扩大唐朝的统治基础C.发挥了察举制和科举制的优点D.严格地把控科举制的录取比例5.到明代中叶,内阁大学士虽“无丞相之名,而有丞相之实”,已类似“汉唐宰辅”了。
这样,朱元璋处心积虑加以废除的相权,很快就因为内阁制度的产生而复活。
这说明A.阁臣实际上取得了部分相权B.首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C.内阁成强化君主专制的工具D.君主专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6.下表为北宋名臣事迹,材料表明北宋性格描述结果吕端老成持重,宽厚多恕,识大体,以清简为务,对于各种争议和分歧,很少发表意见。
山东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山东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英国外交大臣麦斯顿说:“英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决不同一个积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发生关系。
” 麦斯顿这样说的原因有()①阿里政权的强大和扩张不符合英国的殖民利益②腐朽没落的奥斯曼帝国比阿里政权更符合英国的利益③土耳其与英国有着共同的利益④穆罕默德·阿里才艺过高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2.“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的能在一崩溃的奥斯曼帝国的土地建立起有生命力的国家的一个人。
”对上述材料认识不准确的是()A.奥斯曼帝国已经腐朽没落分崩离析B.阿里开创了埃及革故鼎新国力大增的崭新的局面C.阿里对外抗衡宗主国和西方列强是帝国内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部分D.阿里政权统治时间较长3.我们称“二一九法令” 为解放法令的主要依据为()A.农奴完全获得了人身自由B.加强村社管理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D.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4.列宁指出“1861年诞生了1905年”,它的真正含义是()A.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不断高涨的农民革命潮流中发生的B.1861年改革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成为1905年革命的根源C.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1905年革命准备了经济条件和阶级条件D.1905年革命是在1861年改革后,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基础上产生的5.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是()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6.19世纪70年代有个日本人对来访的德国友人说:“我们的历史自今日始!”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时期的日本()A.正开始建设现代国家B.刚准备抵制西方文化C.才决定学习儒家经典D.已成为世界重要强国7.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
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到2006年,“希望工程”共接收捐款超过30亿元,捐建希望小学12559所,救助农村失学儿童289万名。
国家还加大西部教育的发展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使边缘地区教育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这样做是为了()A.实现教育均衡发展B.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水平C.普及九年义务教育D.落实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参考答案:考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新中国实现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表现.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捐建希望小学12559所,救助农村失学儿童289万名”、“国家还加大西部教育的发展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使边缘地区教育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可知,这样做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捐建希望小学12559所,救助农村失学儿童289万名”,应排除.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D项不是题干主旨,应排除.故选A.2.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
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德意志帝国宪法》C. 法国《1875年宪法》D. 美国《1787年宪法》参考答案:B3. 1912年初,孙中山、黄兴等为筹措南京临时政府运转经费,积极尝试与日本合办汉冶萍公司和轮船招商局以获得资金,这一举措遭到立宪派张謇、同盟会元老章太炎等人的坚决反对,其理由除国权受损外,更强调此事未交参议院议决,显悖《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这充分说明A.张謇、章太炎比孙中山更具民主意识B.临时政府是革命派和立宪派妥协的产物C.临时政府在政治上具有不成熟的一面D.临时政府由于内部分歧,最终被迫解散参考答案: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南京临时政府的特点4.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参考答案:B5. 鸦片战争后,一些中国人认为林则徐如果有机会主持军事,中国就不会输掉战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中学2011-2012年下学期高二4月考试卷历史试题 2012.04(本卷全部为非选择题,共6题,满分120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20分)材料一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以前她倍受奴役,而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材料二材料三魏亡之祸,成于六镇;轻薄六镇,实自太和。
夫变夷从夏,人孰不以为美?至一家门户紧切利害,乃忽弃不顾,可乎?然则自古公亶父陶复陶穴,至于岐有夷之行,彼累积而后成,非文胜其质也。
……迁洛之举,群臣不顺,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
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业尽弃,欲以何为?嗟夫!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及其昧先后,失名实,不安于本而眩其末,则好治与念乱同科,可不悲哉!──《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材料四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梭伦、商鞅、孝文帝改革的什么内容?(6分)(2)你认为材料三、四所揭示的现象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为此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何种态度?(2分)(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分别是什么?(6分)(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以上改革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共同因素有哪些?(4分)2.【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20分)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
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
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
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
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
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节录《二一九法令》材料三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
……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在农民与土地问题所持的基本态度。
(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态度产生的原因。
(3分)(2)据材料二,说明法令条文中两种农民在权利规定方面的不同。
(4分)(3)材料二中法令规定农奴获得自由的前提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并说明理由。
(3分)(4)据材料三,指出“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的原因是什么?(2分)(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861年俄国改革未能平稳社会秩序的关键所在。
(2分)3.【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20分)材料一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
”——《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材料二(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材料三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
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材料四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
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材料五“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
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
”“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指出刘逢禄和康有为的观点的相同之处。
据材料一、二、三,与刘逢禄的观点相比,康有为的观点有何不同之处? (6分)(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4分)(3)据材料二、三、四、五,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
(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
(4分)4.【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
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
……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监统计表——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材料三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不得摘抄原文)(2分)(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2分)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4分)(3)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发起了什么运动?(2分)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4分)(4)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4分)5.【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柏利在1853年进行的那次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
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终于领悟到,与西方打交道的惟一途径,是采用西方本身的军事和技术装备。
他们要为日本人拯救日本,就要学习西方列强的秘密。
……明治时代是日本西化的伟大年代。
从此日本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
——科尔顿《近代世界史》材料二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遍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
……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所为中心,在各地设立官营模范工场,推行振兴国产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
——[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四文明开化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大国崛起》解说词请回答:(1)说明材料一中柏利访日不受欢迎的政策原因。
(2分)“长州和萨摩两藩的领主”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何在?(2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提炼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基本情况。
(10分)(3)据材料四,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
(2分)(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时代的西化给日本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4分)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20分)材料一(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
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
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明)李贽《史纲评要》卷四(后秦记)材料二 秦术戾儒,厥民斯酷。
秦儒既坑,厥祀随覆。
天复儒仇,儒祀而家。
秦坑儒耶?儒坑秦耶? ——(唐)司图空《铭秦坑》材料三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灭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章碣《焚书坑》请回答:(1)简要分析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对“焚书”、“坑儒”的基本态度和依据。
(9分)其中哪些材料的观点相同?(1分)(2)材料二认为秦亡的原因是什么?(2分)此观点是否全面?理由是什么?(4分) (3)你如何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4分)命题、校对:邓惠 审核:郭夕珍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历史答题纸高二( )班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 …封……………线……………内……………不……………要……………答……………高二历史(选修)四月质量检测参考答案1.(1)内容:梭伦的“解负令”、商鞅废除井田制、孝文帝迁都洛阳。
(6分)(2)共同原因: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2分)态度: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2分)(3)性质:奴隶主阶级改革;新兴地主阶级改革;少数民族封建化改革。
(6分)(4)共同因素:顺应了历史潮流;改革者敢于冲破阻力的坚强决心;有坚强的后盾;采取正确的策略。
(任意两点即可,4分)2.(1)态度:解放农奴,但不将土地无偿地给予农民。
(4分)原因:农奴起义严重威胁到沙皇统治;废除农奴制面临贵族的强大阻力;维护农奴主利益。
(3分)(2)不同:暂时义务农只有使用房屋和一定数量土地的权利,还受地主控制;(2分)完全自由的农民则完全摆脱了地主的控制,且拥有私产。
(2分)(3)前提:赎买土地。
(2分)不符合实际。
(1分)理由: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存在,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
(2分)(4)原因:农民没能真正获得土地与自由。
(2分)(5)关键所在:改革者没有满足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基本要求。
(2分)3.(1)同:都否定《左氏春秋》的真实性。
(2分)不同:康有为主张借用孔子权威实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文化。
(4分)(2)体现: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准许民间创办报纸、学会。
(4分)(3)特点: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2分)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2分)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