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一体”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产妇产后抑郁中临床心理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第1篇:产妇产后抑郁的医疗护理模式研究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4土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整个医学体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新的医疗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除了熟练地掌握医疗和护理技能外,还必须了解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和相关的社会因素问题,从促进健康的角度开展全方位医护干预工作,以提高治疗水平和患者康复质量。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0年2月到2010年9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分娩的200名正常妊娠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拒绝合作、合并其他躯体或精神疾病、多胎妊娠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完整问卷195份,应答率为。
最终纳人的195位产妇中98人来自对照组,97人来自干预组,两组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人、妊娠种类、流产史和婴儿性别企盼等方面和居住条件均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产妇均在产前、产时和产后接受常规的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
在此基础上,由指定的医护人员对干预组产妇实施“一对一”的产前、产时和产后心理干预。
1.2.1产前心理干预采用交谈方式给待产妇解释分娩过程及可能出现的症状及应对措施,消除对分娩产生的紧张与恐惧心理,了解产妇的心理活动,指导产妇进行腹式深呼吸和肌肉放松训练。
产时和产后心理干预产时通过交谈,提高患者的自信心。
产后帮助产妇认同角色。
1.3评估项目(1)心理测评:产妇人院当天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医院焦虑一抑郁自评量表、出院前1d填写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比较不同组别不同产程心理测评结果;(2)总产程时间:用产程图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
1.4评分方法EPDS量表每一条目按0?3分进行4级评分。
各项目得分累加即为量表总分,总分>13分提示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症状,总分越高说明抑郁程度越严重。
HAD表由14个条目组成,分为2个分量表,A值表示焦虑,D值表示抑郁。
产后抑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产后抑郁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摘要】产后抑郁是一种非神经性抑郁综合征,通过了解其产生原因、治疗方法,增进产妇的自理能力及心理疏导、做好知识宣教、加强家庭社会的相关支持系统、给予产妇足够的营养支持等健康宣教防止抑郁发生,控制抑郁情绪。
本文从产后抑郁产生的护理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抑郁;产后;健康教育产后抑郁是一种非神经性抑郁综合征,常发生于产后1~3 d左右,是产褥期最常见的情绪异常,以哭泣、忧愁、失落、不安和抑郁情绪、易激惹、焦虑、失眠、应付能力差,有些产妇甚至会反复出现死亡想法[1]。
产后抑郁不仅可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对婴幼儿的情感、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对产后抑郁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现就对2009年1~12月我科护理的16例较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12月我科护理的16例较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年龄24~41岁,孕37~41周,排除智力障碍、脑损伤、神经精神病、无内分泌系统及其他躯体疾病,其中轻中度产后抑郁症患者14例, 患者常会有一种失落、哭泣、空虚的惑觉,接着会产生激动、失眠、焦虑、疲倦、头痛、胃口减退的心理与生理症状。
2例表现为自卑、内疚或厌恶婴儿,无重度产后抑郁症表现。
1.2 干预方法产后抑郁病因相对比较复杂,不仅跟激素有关,另外与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作用有关。
针对这些复杂的诱因,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个方面,一般3~5个月就能康复,个别也可持续到一年甚至多年。
在密切护患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关心、体贴、帮助产妇,运用语言、表情、行为、暗示等疗法及各种心理技术去直接影响和改变产妇不正确的认知活动、情感障碍和异常行为,改变患者心理状态和由此引起的躯体症状,达到预防、改善、控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对患者进行行为和认知的干预措施,关键在放松训练,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患者树立积极而健康的生活态度,住院治疗的话最好采取母婴同室住院,这样有利于产妇更好地配合治疗,增强信心,坚持治疗,加快康复,促进母子感情,培养照料孩子的能力。
对产后抑郁症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探讨
对产后抑郁症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探讨发布时间:2021-09-01T16:17:36.48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作者:王云霞[导读]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用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的效果。
王云霞赤峰市巴林右旗妇幼保健院内蒙古赤峰 025150 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用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产后抑郁症患者80例列为观察对象,回顾患者临床资料,以是否采用心理护理为分组依据,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样本40例。
常规护理用在对照组中,基于此,心理护理增加到实验组中,就两组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前,焦虑与抑郁评分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经相关量表评价,护理满意度评分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联合心理护理,既能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又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产后抑郁症属于产科最常见的一种产后并发症,此病症在产妇产后2周内发病,主要以烦躁、易怒、焦虑与抑郁为主要表现,严重时产妇还会出现自杀倾向,对生命产生一定的威胁[1]。
实践表明,对于产后抑郁症患者需要尽早进行治疗与护理干预,以此来改善其预后效果[2]。
心理护理属于针对性护理服务,其主要以心理疏导与护理为主,用于产后抑郁症患者中,可能帮助产妇改善不良心理,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本文就以8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为背景,探究心理护理用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的效果,内容做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接收的产后抑郁症患者80例列为观察对象,回顾患者临床资料,以是否采用心理护理为分组依据,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样本40例。
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摘要】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效果一直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观察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效果。
围生期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帮助产妇有效应对产后情绪变化,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产后抑郁症会给产妇和家庭带来严重的危害,对母婴健康和家庭和谐造成负面影响。
研究方法采用对照实验设计,分析结果显示,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围生期心理护理对减少产后抑郁症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并有望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望未来,应加强围生期心理护理的研究和实践,为更多产妇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关键词】围生期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症、干预、效果观察、心理健康、产后期、心理治疗、围产期、心理支持、减少抑郁症。
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后妇女在产后6个月内出现的情绪障碍,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疲倦、对产后新生儿缺乏兴趣等症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0%至15%的产妇在产后出现抑郁症症状,严重影响了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
围生期心理护理是指在孕产期间对准妈妈进行情绪支持、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的一种护理方式。
围生期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能够有效缓解孕妇和产妇的心理压力,促进母婴健康,并有助于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产妇在孕产期间缺乏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宣泄途径,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居高不下。
开展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通过对围生期心理护理的实施与产后抑郁症的关联性研究,可以为提高产妇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母婴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思路。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围生期心理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后抑郁症的效果,并进一步分析其临床意义和展望。
通过对围生期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产后抑郁症的危害以及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促进围生期心理护理的有效实施,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心理健康水平,为社会和家庭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健康的环境。
不同护理模式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比较
10例产妇根 据对其采用的护理模式进行分组 : 5 对照组 ( 常规护理模式组 )5例和 实验 组( 7 循证 理念指 导下的人 性化护 理 组)5例 , 两组 患者护理前后 的抑郁 自评 量表 ( D ) 焦虑 自评 量表 ( A ) 分、 dn ug 7 将 SS 和 SS 评 E ibrh产后抑 郁评 分量表 ( P S 评 分及血 清 5一H 、 A、 E水平进行检 测及 比较 。结果 : ED) TD N 实验 组的 S S S S及 E D A 、D P S评 分均优 于对照组 , 血清 5一 T水平 高于对照组 , H 而血清 D N A、 E水平则低 于对照组( P均 < .5 。结论 : 00 ) 运用循证理念指导的人性化护理模 式
H og— e uH n fi
.
(2 o i lfP A, h nag G a gog5 40 , hn ) 4 2H s t I Z aj n u nd n 2 0 9 C i pa o i a
Abtat O jci : oepoeteeet f ie n u igm dl o epeet no s a u ersi re src b t e T x l f c o d fr t rn oes nt rvn o f ot r m dpes ni odr e v r h f f e ns h i p pt o n t poiebs rt rvn o fps a u ersi .Me o : 5 at in w r i ddit cn o gop (o t e o rv ai f epeet no ot r m d pes n d so h i pt o t d 10 pr r t eed ie o ot l ru r i h ue v n r un n r n oe, 7 )adepr n l o p(vdne bsdh m nscn r n oe, 7 ) ae nt dpi us gm dl n= 5 n xei t u eiecd— ae u a ii us gm dl n= 5 )bsdo eao tn i me a g r t i h o o ieet us gm dl h e —rt gD pes nSa S S n e —r ig nit Sa S S crs E ibrh f f rn n r n oe .T eSl a n ers o cl D )adSl an x y c e( A )soe , dnug df i s f i i e( f t A e l P s a l ersi an cl E D )soe n eu ot t pes nR t gSa naD o i e( P S crs dsrm 5一H -D N vl o tetogop eedt t dCB a T A, El e fh ru s r ee e a O - e s w w cd n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应用
统计 评分 。 1 . 4 统计 学方 法 采用 S P S S 1 3 . 0统计软 件包 对数
史、 无精神 病史 及 家 族史 。全 部 产 妇 均知 情 同意 并 签署 知情 同意 书 。将 上述 产 妇 随 机分 成 2组 : 对 照 组7 2例 和 观察 组 7 4例 , 两组 产 妇在 年 龄 、 孕周、 学
中4 , 5 , 6 , 7 , 8 , 9 , 1 0 项 采 用反 向评 分 ( 即 3分 、 2分 、 1 分、 0分 ) 。1 0个 项 目分 值 的 总 和为 总分 , 总分 ≥
一
,
产后抑郁症是产妇精神综合征最常见的类型之 具体 表 现为患 者 出现哭 泣 、 忧愁 、 不 安 等情 绪 波
结果 , 为每位产 妇制定 相应 的饮食 调理 , 观察 产妇 的 生 理状 况及各 种 妊娠 反 应 , 并 给予 相 应 的护理 。医
护 人员 也会根 据产 妇 的性 格 特 点 , 给 予针 对 性 心 理 疏导 , 帮助产妇 正确 认识 妊娠 与分娩 , 消除 她们对 妊
历、 健康 程 度 等 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 P>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性 。
1 . 2 护 理方 法 对 照组 产 妇 给 予 常规 护 理 模 式 进 行 护理 , 产妇入 院后 由责 任 医生 和护 士 进行 常规 护
理, 主要 包括 产前产 后健康 宣教 、 胎 心监测 。观察 组
医护 人员 预防产后 抑郁 症 的发生提 供理 论依 据 。现
对产后抑郁症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 ,… ,… … … ,… ,一 ,
11 对 象 .
为 2 0 年 1 20 06 月 0 8年 1 月 人 住 我 院 的产 后 抑 2
郁 病 人 , 合 中 国精 神 障 碍 分类 与诊 断 标 准 ( C 符 C MD 一 ) 后 抑 3产 郁诊断标准 , 密顿抑郁量 表( 汉 HAMD一1 ) 分 ≥ 1 7评 8分 ; 除 排 严 重 躯 体 疾 病 、 器 质 性 疾 病 、 质 依 赖 、 神 发 育 迟 滞 。入 组 脑 物 精
护理 研 究 2 1 0 0年 2月 第 2 4卷第 2 上 旬 版 ( 期 总第 3 2期 ) 1
・3 5 ・ 2
对 产 后 抑 郁 症 病 人 进 行 心 理 护 理 的效 果 观 察
Ob er a in o fe to aryig o tp y oo c ln r ig s v to n e c fc r n u s ch lgia u sn : 产后 抑郁 症 ; 理护 理 ; 心 心理 治疗
中 圈分 类 号 : 437 R 7.1
文 献 标 识码 : C
d iI.99ji n10 — 432 1.400 o :O 36/ s .0 9 69.000.2 .s 1 对 象 与 方 法
文章 编号 :09 69(002 02 — 3 10 — 4321)A一 35 0
2 结 果
求 给 予 充 分试 产 , 望 自然 分 娩 。 徒 手 旋 转 胎 头 术 是 纠 正 头 位 期
异 常 最 有 效 、 方 便 的措 施 , 产 钳 或 胎 头 吸 引 器 旋 转 方 位 相 最 与
比 , 手 旋 转 胎 头 具 有 更 为 安 全 有 效 、 易 掌 握 等 优 点[ 。所 徒 容 1 ]
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体会
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体会发表时间:2019-05-23T09:15:06.807Z 来源:《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3期作者:罗小鹏[导读] 给予初产妇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不仅能够降低初产妇发生抑郁症的概率,还能够提高初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所以应当推广此护理模式。
岳阳市妇幼保健院湖南岳阳 414000摘要:目的:研究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在初产妇中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10例初产妇,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产后抑郁症情况以及生活质量。
结果:实验组的抑郁症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29.09%),且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初产妇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不仅能够降低初产妇发生抑郁症的概率,还能够提高初产妇的产后生活质量,所以应当推广此护理模式。
关键词:初产妇;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抑郁;发生率产后抑郁症多发于初产妇人群中,与初产妇育婴经验缺失以及产后康复知识缺失有极大的关系,初产妇往往会因此而出现较重的心理担忧,从而影响正常的产后恢复。
因此,目前临床上多会对初产妇施加产科护理干预。
以往多使用常规护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种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并不甚明显,所以现在开始应用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
本文选择了我院收治的11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探讨了常规护理和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在初产妇中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1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
对照组: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7.1±1.2)岁,孕周35-40周,平均孕周(37.9±2.3);实验组:年龄22-35岁,平均年龄(23.9±3.1)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3±2.4)。
浅谈产妇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浅谈产妇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心理护理在临床上正愈加受到重视。
目前已成为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标签:产后抑郁症临床症状护理产后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是孕妇分娩后的常见病症之一,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多发生在生产后的1个月至1年内。
它不仅影响产妇及婴儿健康,而且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
为此,自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生产的产妇中,随机抽取112例产妇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2产妇,年龄为24~33岁,平均年龄为27岁,其中因心理因素而导致产后抑郁症的患者占总人数的60%,生理因素者占总人数的30%,家庭因素及产科因素者个占总人数5%。
2临床症状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抑郁症相同,其显著特征是产妇情绪低落,呈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的消极情绪状态,持续时间较长。
其主要表现为:常感到心情压抑、沮丧、情感淡漠;我评价较低,自暴自弃、自责、自罪,或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戒心,与家人关系不协调[1];创造性思维受损;对生活时常缺乏信心,觉得生活无意义,表现为厌食、睡眠障碍、易疲倦;重者甚至绝望,出现自杀或杀婴倾向,有时陷于错乱或昏睡状态。
3护理3.1保健和健康教育在产前定期对产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不仅可使产妇抑郁症的发生率下降。
还可帮助产妇了解有关妊娠、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等知识,进行优生优育的教育以及产后保健、育婴知识的宣教,指导产妇在产前要有合理的营养以及适量的活动锻炼。
积极帮助产妇调整心态,使其树立信心,消除紧张与恐惧心理。
3.2心理和情感支持鼓励产妇进食、进水,要保持足够的营养和能量,用亲切、友善的语言指导产妇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分娩,使她们处于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减少分娩方式及产时并发症给产妇带来的心理负担,严格掌握剖宫产措施,积极处理孕期异常情况,尽量清除不良的躯体和精神刺激[2]。
分娩时可根据产妇需求安排丈夫在场,以减少产妇的恐惧和不安。
家庭为中心一体化产房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和分娩结局的影响
家庭为中心一体化产房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和分娩结局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8-31T09:21:36.736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8期作者:张建芬卢荣慧[导读] 本文主要以我院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家庭为中心一体化产房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科技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儿童医院)广西柳州 545000摘要:目的:分析家庭为中心一体化产房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与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抽取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样本,分组方式为数字抽签法,分别为实验组(40例,家庭为中心一体化产房护理)与参比组(40例,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初产妇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产后焦虑、产后抑郁)、分娩结局(顺转剖例数、新生儿阿氏评分、产后疼痛评分)。
结果:护理前,两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理状态评分、顺转剖例数、产后疼痛评分低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阿氏评分高于参比组(P<0.05)。
结论:在初产妇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家庭为中心一体化产房护理可改善初产妇产后抑郁程度,改善初产妇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家庭为中心;一体化产房护理;初产妇;产后抑郁;分娩结局产后抑郁是产妇产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妊娠女性身心健康,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产后抑郁发生率,其中初产妇是产后抑郁症高发群体,原因在于生活压力、社会家庭支持不足、育婴经验不足、对产后康复的担忧等[1]。
对于产妇来说,良好的护理干预不但能改善产妇不良心理,还能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因此需要加强产妇围产期护理干预,尤其是对于初产妇来说[2]。
本文主要以我院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家庭为中心一体化产房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初产妇当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0例)与参比组(40例)。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
观察情绪变化 , 避免事故发生 。中重度抑郁症及心理治疗无效 者可配合药 物治疗 , 使 用药 物治疗 时 , 需要 考虑药物 由乳汁排
泄, 尽量不用或小剂量精 神药物 , 必要 时停止哺乳陶 。
2 结果
产后抑郁 症的产妇 2 6 例『 应 用爱丁堡产后 抑郁量表 ( E P D S ) 自
人格
负性生活事件
3 ( 1 1 . 5 )
期焦 虑 : 研究 显示 孕期有焦虑 或抑郁情绪 的产妇 , 对母亲角 色 缺乏认 同和适应不 良 , 无法克服做 母亲 的压 力 , 产 后抑郁率 明
2 . 2 心理 干预效果分析
通过对产后 抑郁症患者进行心
理干预 , 增强患者 的自信心 , 取得了 良好的治疗效果 , 见表 2 。
表 2 产后抑郁障碍患者心理干预效果 例 ( %)
显增高 。②较少的社会支持 : 社会压力增大 , 家庭经济困难 , 重 男轻女的思想 , 社会支持 匮乏等 , 可导致产妇情绪低落 , 调查显 示家人 的支持对产褥期面临的压力起到很好的缓 冲作用 。 ③人
评, E P D S为 自评量表 , 共有 1 O个项 目, 分别涉及心境 、 乐趣 、 自 责、 焦虑 、 恐惧、 失眠、 应付能力、 悲伤、 哭泣和 自伤等。量表总分范
2 . 1 发病 因素
本 次调 查中 ,产后抑郁症 的主要发病 因
围为 0 3 O 分, E P D S 分 ≥1 3 分即为产后抑郁症1 。年龄在 2 0 岁~ 4 0岁 , 其 中初产妇 2 0例 , 经产妇 6 例, 8 例剖 宫产 , 1 8 例 阴道
抑郁程度 ,根据不同的程 度和发病因素提供 相应的心理支持 :
【 1 】 叶凡 , 林建福 , 林刃舆 , 等. 国外喉癌 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研究进展L 刀 .
“三维一体”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三维一体”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三维一体”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方法:对本院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应用心理-家庭-中药的“三维一体”综合护理模式介入治疗,治疗前后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心理前后进行评估,并观察其母乳喂养率的改善。
结果:治疗后35例患者EPDS、SAS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的母乳喂养率由均健康出院。
结论:“三维一体”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改善有明显效果。
标签:“三维一体”;护理模式;产后抑郁症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注重孕产妇的围生期心理健康已是不可忽视的领域。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是产后6周内第一次出现精神障碍,表现为烦躁、易激惹、抑郁、悲伤、沮丧、哭泣,甚至出现幻觉、妄想或自杀等[1],为分娩后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
其发病率在国外报道为3.5%—33.0%,国内为3.8%—16.7[2],该病的发生不仅影响母婴关系,而且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婚姻和家庭的和谐与稳定[3]。
目前心理干預[4]、认知治疗[5]、药物干预[6]等是常用干预方式,我院采用心理—家庭—中药的综合护理模式介入治疗,具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3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年龄23岁-36岁,平均30.1岁,其中学历在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孕36-41周;顺产17例,剖宫产15例。
采用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提出的诊断标准[7],符合轻中度抑郁症患者33例,表现为喜哭、情绪焦虑、失眠,2例自卑、厌弃婴儿。
1.2调查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母乳喂养率对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心理进行评估,35例患者均发放问卷,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回收时认真核对,避免漏项,剔除无效问卷,回收35例问卷,回收率大100%。
优质护理预防产褥期产妇产后忧郁症效果观察
t e r v e n t i o n t h a n b e f o r e , t h e d e c r e a s e o f t h e o b s e va r t i o n g r o u p wa s mo r e o b v i o u s , t h e d i f e r e n c e h a d s t a t i s t i c a l me a n -
h i g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h q u a l i y t n u r s i n g . Re s u l t : Af t e r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 t h e s c a l e s o f S AS , S DS , E P DS o f b o t h g r o u p s we r e r e d u c e d a t f e r i n —
i n g
<0 . 0 5 ) ; t h e p a t i e n t s o c c u r r i n g wi t h d e p r e s s i o n i n t h e o b s e va r t i o n g r o u p we r e l e s s ha t n t h e o n e s o f t h e c o n t r o l
两部仲 l 差 2 D 3 年 第 2 6 卷 第 9 期
援
遒 ・ 临床护 理
优 质 护 理 预 防产 耨 期 产妇产后J } 尤 郁症 效果观察
王 英
榆林市第一 医院, 陕西 榆林 7 1 9 0 0 0
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与产后抑郁症的调查分析
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与产后抑郁症的调查分析目的调查分析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爱婴区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无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的产妇4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比较分析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在产褥期给产妇以持续的生理、心理、感情上的支持,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减少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促进母婴的身心健康。
标签:母婴同室;服务新模式;产后抑郁症;调查分析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是指宝宝的所有护理操作均在床旁进行。
我院已开展的项目包括新生儿抚触、沐浴、疫苗接种、足跟采血、听力筛查,健康教育等。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产妇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提高产后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文探讨应用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对产后抑郁症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示我们护理人员在产褥期为产妇提供必要的生理、心理上的指导与支持相当重要。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爱婴区2010年1月~2012年8月住院正常单胎头位足月妊娠,无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产妇4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0例,对照组200例。
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次、孕周、新生儿体重对比,经t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产妇的文化程度、新生儿性别对比,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模式,新生儿每天由护士抱到洗婴室进行集体沐浴及脐部护理,在婴儿治疗室集中进行新生儿抚触及预防接种。
向产妇发放人手一册,2次/w,集中到产科示教室,观看录像并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讲解母乳喂养、抚触,新生儿护理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观察组采用母婴同室护理新模式,选派产科专科知识丰富,母婴护理专业能力强,素质高,善于沟通的高级责任护士经过标准化职业培训后承担此项工作。
孕妇入院后,对产妇及家属进行一对一的有效宣教,产后,对产妇及家属一对一,有计划,阶段性的手把手的进行指导,新生儿的一切护理均在母亲床旁进行,环境准备符合母婴同室的管理要求。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本文将探讨产后抑郁症的正确护理措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方法研究组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产妇仅进行常规护理。
记录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研究组产妇在进行相关护理干预措施后,产妇患有焦虑、抑郁的比例为19.67%,明显低于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产妇患有焦虑、抑郁的比例62.30%,且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我院在对产妇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有效地预防了产后焦虑、抑郁等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护理干预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1]。
据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75%以上,且严重患者或可发展为产后精神病,严重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婴儿发育、家庭和谐以及社会安宁[2]。
因此,对分娩后的产妇应及时观察其心理变化,若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则应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产妇和婴儿的生活质量[3]。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2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实施自然分娩的122例产妇进行分组护理,以确定对产妇进行产后抑郁症的正确护理措施,为临床预防和治疗产后抑郁症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2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实施自然分娩的122例产妇进行分组护理,其中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在22至3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3±1.2岁。
将122例产妇按照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61人。
两组产妇在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2例产妇在分娩完成后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
研究组产妇在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产妇仅进行常规护理。
产科不同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干预效果
产科不同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干预效果摘要】目的观察以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干预效果。
方法将1000例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产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试验组应用以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
结果产后30d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EPDS+发生率为13.4%,对照组EPDS+发生率为2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对产妇实施以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极大地降低了产后忧郁症的发病率,值得门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产妇产科护理模式产后忧郁症孕妇分娩后极易患上产后抑郁症,对产妇的身心健康、婚姻家庭、母婴关系等都带来极大的影响。
研究表明,产科护理模式与产后忧郁症有极大的关系[1]。
本院对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间就诊的部分产妇实施以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到我院产科产妇1000例,所有产妇智力正常,无既往精神病与脑疾病史,分娩后未使用中枢神经抑制剂。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产妇年龄为20~39岁,平均25.19±5.48岁;孕周37周—41周;初产妇231例,经产妇269例;剖宫产213例,自然分娩287例;文化程度为中学以下82例,中学226例,大专及以上192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19~37岁,平均27.21±6.21岁;孕周36周—42周;初产妇299例,经产妇201例;剖宫产219例,自然分娩281例;文化程度为中学以下93例,中学280例,大专及以上127例。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胎次、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护理方法试验组产妇采取以产妇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①孕妇自孕20周起,组织孕妇及其亲属参加孕妇课程,进行孕期保健、营养及饮食、自我监护、乳房保健、哺乳以及育婴知识等的指导,并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孕产妇进行特殊的心理护理,增加正性情绪。
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以初产妇7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是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其中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35例实施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视为研究组,将两组产妇护理效果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明显更优,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帮助产妇树立积极向上的术后康复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护理效果。
关键词: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生活质量;产后抑郁症是指女性于产褥期出现的抑郁症状以及典型抑郁发作,属于产褥期精神综合症的一种[1]。
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多为无精打采、易哭泣、表情抑郁等,该类产妇严重可对生活失去信心,重症产妇有自杀倾向以及杀婴念头[2]。
产后抑郁症在治疗时是以药物治疗和产后康复护理为主。
本文选取70例患者进行研究,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产妇7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是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其中35例为参照组,35例为研究组。
研究组,年龄19-33岁,平均年龄(25.89±1.34)岁;产后2天-3个月,平均(1.36±0.51)月。
参照组,年龄18-32岁,平均年龄(25.74±1.27)岁;产后1天-4个月,平均值是(1.65±0.62)月。
对比分析产妇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督促产妇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定期查看血压心率等生命指标,如有异常立即通报医生,并进行紧急措施的处理。
研究组实施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组建护理管理小组,包括护士长、护理人员组成,在产房中,小组成员向产妇讲述产后抑郁症有关知识,教导产妇自我心态调节的方法,以保持乐观的心态;指导产妇产后护理有关知识。
协同护理模式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
协同护理模式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
方法120例孕8周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孕产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产后6周对两组产妇进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调查,并分析比较两组的抑郁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产后6周的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产后6周抑郁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孕产妇进行协调护理,能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协同护理;预防;产后抑郁症;效果观察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出现抑郁症状,多因分娩、内分泌、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影响而引起的,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心情压抑、悲伤、沮丧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家庭关系、亲子行为,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而早期对产妇的护理干预能尽早发现具有高危产后抑郁风险因素,并对产妇进行合理的心理及生理护理可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
现代妇产科护理已由传统地执行医嘱、完成常规技术操作和对患者的躯体护理,扩大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
而“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则是最具典型意义的整体护理[2]。
协同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即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鼓励患者参与健康护理,有效地、创造性地利用现有财力与人力资源[3]。
协同护理注重人的社会性,强调护士的临床教育者、倡导者和协调者角色,体现医生、护士、患者、家属各方面的协同作用[4],成为现代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本院护理队伍人员不足,为合理利用护理资源对孕产妇进行整体化护理,本院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孕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产科接诊的孕8周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三维一体教育模式联合社会支持对高龄经产妇母乳喂养、产后抑郁的影响
三维一体教育模式联合社会支持对高龄经产妇母乳喂养、产后抑郁的影响陈珺;周海燕【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24(37)3【摘要】目的探究三维一体教育模式联合社会支持对高龄经产妇母乳喂养、产后抑郁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6月奉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接收的60例高龄经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应用常规孕期教育干预,观察组应用三维一体教育模式联合社会支持干预。
比较两组产妇的知识掌握情况、母乳喂养情况[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评估量表(MBFES)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产后抑郁情况[产后抑郁发生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
结果两组干预后产妇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及MBFES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SRS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三维一体教育模式联合社会支持可改善高龄经产妇对孕期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其母乳喂养率,增加产妇获得的社会支持度,降低其产后抑郁的发生风险。
【总页数】4页(P149-152)【作者】陈珺;周海燕【作者单位】奉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相关文献】1.高龄经产妇产后抑郁症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2.高龄经产妇产后抑郁与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3.抑郁归因风格、失控感及社会支持与大龄经产妇产后抑郁关系4.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用于高龄经产妇产后出血止血的效果及对子宫复旧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护理对产褥期孕妇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评价
护理对产褥期孕妇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对产褥期孕妇采取护理干预对于改善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104例产褥期孕妇进行对比分析,将未采取护理指导的孕妇作为参照组,将接受护理指导的孕妇作为研究组,每组孕妇分别为52例,观察并对比参照组和研究组不同时刻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孕妇入院时的心理状态评分均无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出院时研究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49例(94.23%)显著高于参照组40例(76.92%),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产褥期孕妇采取护理干预和指导,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焦虑和抑郁的心理情绪。
【关键词】护理干预;产褥期孕妇;焦虑;抑郁【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4--01压力的产生是人与环境之间互相通的产物,经过临床研究表明,产褥期孕妇容易出现过于担心的频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对于初产妇而言,这一症状的发生几率可达50%以上[1]。
孕妇对于产褥期间各种问题的担心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产褥期婴儿的正常?l育,不良的心理状况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产褥期孕妇将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严重危害母婴的身体健康[2]。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孕妇均签署研究同意书,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104例产褥期孕妇进行对比分析,将未采取护理指导的孕妇作为参照组,将接受护理指导的孕妇作为研究组,每组孕妇分别为52例,本组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研究组最大年龄为32岁,最小年龄为22岁,平均年龄(28.54±5.01)岁;参照组最大年龄为33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28.92±5.54)岁。
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对比和研究,并无统计学(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一体”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黎英袁建美徐旭琼彭红霞李中建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
摘要:目的:探讨“三维一体”护理模式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方法:对本院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应用心理-家庭-中药的“三维一体”综合护理模式介入治疗,治疗前后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心理前后进行评估,并观察其母乳喂养率的改善。
结果:治疗后35例患者EPDS、SAS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
关键词:“三维一体”;护理模式;产后抑郁症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注重孕产妇的围生期心理健康已是不可忽视的领域。
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是产后6周内第一次出现精神障碍,表现为烦躁、易激惹、抑郁、悲伤、沮丧、哭泣,甚至出现幻觉、妄想或自杀等[1],为分娩后出现的一种心理障碍。
其发病率在国外报道为3.5%—33.0%,国内为3.8%—16.7[2],该病的发生不仅影响母婴关系,而且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婚姻和家庭的和谐与稳定[3]。
目前心理干预[4]、认知治疗[5]、药物干预[6]等是常用干预方式,我院采用心理—家庭—中药的综合护理模式介入治疗,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3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年龄23岁-36岁,平均30.1岁,其中学历在高中文化程度以上;孕36-41周;顺产17例,剖宫产15例。
采用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在《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提出的诊断标准[7],符合轻中度抑郁症患者33例,表现为喜哭、情绪焦虑、失眠,2例自卑、厌弃婴儿。
1.2调查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母乳喂养率对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心理进行评估,35例患者均发放问卷,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回收时认真核对,避免漏项,剔除无效问卷,回收35例问卷,回收率大100%。
1.3方法采用“三维一体”护理模式即心理—家庭—药物,综合的护理模式介入治疗。
1.3.1心理治疗产后抑郁症与产妇的个人特征及心理防御方式等相关,重视心理梳导才能更有效的契合患者的病因。
当产妇出现抑郁症时:(1)应配备专职管床护士全程护理,避免
陌生人带来的紧张,与患者对话亲切取得的信任,教导患者自我调节和放松的方法。
(2)个体化护理方案:采用一对一、面对面方法,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分析患者出现抑郁情绪的原因,减少抑郁的危险因素,给予心理疏导。
(3)同伴教育:鼓励产妇多与家人、朋友、周围的产妇交流,交流心得和治疗经验,患者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心理障碍。
(4)鼓励产妇多亲近婴儿,给予婴儿爱抚的动作,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讲授简单实用的育儿知识,加快角色融入,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
1.3.2家庭家人的陪伴与鼓励是帮助产妇尽快走出的抑郁的重要因素。
护理人员应将此病的相关知识耐心向其家属讲述,让家属知晓治疗与护理全程安排,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参与照顾。
应用家人与患者之间的亲情纽带关系,建立产妇的自信,明确角色定位。
1.3.3药物治疗我院中医药在产后缺乳临床应用疗效显著,根据患者综合情绪使用中药逍遥散[6]加减对症治疗,对抑郁改善的产妇鼓励母乳喂养,酌情给予辨证加入通乳汤促进乳汁分泌,增进母子感情的同时转移患者注意力。
需要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记录患者的情绪变化,作为提供医生判断的相关资料。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计数资料X2检验,P
2 结果
2.1 EPDS和SAS评分(P
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母乳喂养率见表2
35例产妇经“三维一体”护理及使用中药治疗后,维持母乳喂养的产妇比例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
3.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产后12个月内是妇女一生中发生精神病的高危时期[8],产前、产时、产后诸多因素均为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9]。
随着孕妇—产妇—母亲的角色的转换,患者经历了分娩的疼痛、初为人母的喜悦、婴儿健康状况的担忧等,均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
同时,社会因素是影响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重要外在因素,其中家庭因素、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等均能影响产妇心情,从而缓解或加剧产后抑郁的易感性[10]。
若干预不及时,出现精神状况的下降,发展严重就是产后抑郁[11]。
传统的模式重视生理,却常常忽略心理需要。
心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产后抑郁症的认识,减轻心理压力,改善患者恐惧、焦虑、抑郁、失望、挫折感等负性情绪,纠正心理偏差,保持愉快情绪,增强患者同病魔作斗争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4]。
有报道表明:产后缺乳的患者多伴有精神抑郁[12],因母乳不足引起焦虑或乳汁不通导致的疼痛,都可诱发产后抑郁。
其发生的机理为垂体前叶催乳素分泌减少[13],而分娩方式、焦虑紧张、麻醉、伤口疼痛、术后体位限制、禁食及手术并发症、睡眠不足等因素,可抑制了催乳素的分泌[14]。
中医认为产后缺乳多因“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机体虚弱,或因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所致[15],临证时可加入疏肝理气之品,使乳络通畅[16]。
故临床研究选择逍遥散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疗效明显,无毒副作用 [17]。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逍遥散能影响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活性,对抑郁模型大鼠表现出抗抑郁作用[18]。
我院的逍遥通乳汤加减基础药物如下:柴胡12g,白芍15g,当归15g,薄荷12g(后下),白术15g,茯神15g,瓜蒌壳15g,通草9g,穿山甲15g(先煎),炙甘草6g。
临床使用由中医师根据患者情况辨证加减。
我院通过“三维一体”护理模式,注重从心理开始疏导,强调家人共同参与,配合中药对症治疗。
同时,我院注重妊娠期、分娩期待产妇的焦虑状态改善,定期产前检查[19]和产前宣教[20]可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减少妊娠分娩期间应激原对情绪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防止产后抑郁症的发生[21],通过整体护理帮助产妇重塑信心,缓解负面效应,增进乐观向上的正面情绪,在家庭和社会的共同的关爱下找到归属感。
本研究说明,产后抑郁症的患者的心理-家庭-药物的综合护理模式,明显减少了患者的抑郁症状,缓解了焦虚,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李青青,樊莺歌,杨世昌. 产后抑郁的发生、治疗及干预研究现况[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年 21卷 3期:286-288.
[2]王旭梅,陈琦.产后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472-473.
[3]赵加玲,周东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8):1154-1158.
[4]刘芳,李乐之,不同心理治疗方法对产后抑郁症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年 10期:923-926
[5]彭博,廖继武,潘集阳. 产后抑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 28卷18期:2991-2993
[6]王策,逍遥丸治疗产后抑郁症40例[J].中医杂志,2007年48卷4期:324-324
[7]乐杰,谢幸,丰有吉.妇产科学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0.
[8]陈红,刘建. 产后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防治进展[J]. 重庆医学.2009年 38卷 6期:655-656
[9]张国琴,王玉环. 436例孕产妇产后抑郁症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 35卷 22期:4377-4378
[10]张妍,张文颖,周玲.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85-88
[11]张欣,席薇,苗汝娟等,产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8):537
[12] 白金凤,通乳散配合心理指导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64例[J],陕西中医,2010年第31卷第10期:1355-1356
[13] 赵彩风.应用通乳颗粒对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4):338 [14] 廖宝珊,李丽花,潘莉,等,乳旁加乳对不同证型产后缺乳患者乳汁分泌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年第23卷第5期:101-102
[15] 杨芳娥.自制催乳饮治疗缺乳58例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3(4):37
[16] 张军,周仕萍,通乳汤治疗产后缺乳3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年12月第34卷第12期:1797-1798
[17]丁国安,余国汉,梁绍材.逍遥散加味联合米氮平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J]. 广东医学2010年 31卷 16期:2163-2165
[18]熊静悦,曾南,张崇燕,等. 逍遥散对CUMS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 7卷 11期:1635-1639
[19]陈兆华. 产前宣教干预产后抑郁症效果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8年 23卷 24期:3373-3374
[20]陈露露,周英,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 10年4月第39卷第8期:982-983
[21] 陈焱,陆雯.心理健康教育对孕期焦虑抑郁及产后抑郁的影响[J].上海医学,2007,30(1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