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广告心理功能分析
当代公益广告中的情感诉求及社会功能研究
当代公益广告中的情感诉求及社会功能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当代社会,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传播手段,扮演着传递社会价值观、弘扬社会公德、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等重要角色。
情感诉求作为公益广告的核心策略之一,通过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增强广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进而实现其社会功能。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当代公益广告中的情感诉求及其社会功能,以期为公益广告的创作与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本文将首先梳理公益广告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其在社会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情感诉求在公益广告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包括情感诉求的类型、特点、影响因素等。
本文还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公益广告在传递社会价值观、塑造社会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社会功能。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当代公益广告中的情感诉求及其社会功能,为公益广告的创作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我们也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和从业者对公益广告的关注和投入,共同推动公益广告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公益广告情感诉求的理论基础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形式,其理论基础深深植根于情感诉求与社会功能的融合。
情感诉求,作为广告传播的核心策略,旨在通过情感元素的运用,引发观众的共鸣,从而达到信息传递和品牌塑造的目的。
而公益广告则更进一步,它不仅仅追求商业利益,更着眼于社会价值的传递和公共利益的维护。
情感诉求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心理学和传播学。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类行为的重要驱动力,能够影响人们的认知、态度和行为。
公益广告通过情感元素的运用,如温馨的画面、感人的故事、动人的音乐等,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观众的共鸣,从而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传播学则认为,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式,其目的在于通过信息传递来影响受众的行为和态度。
公益广告作为广告的一种,其传播目标不仅仅是商业利益,更在于社会价值的传递和公共利益的维护。
因此,公益广告需要运用情感诉求,通过情感化的信息传播,来引起观众的共鸣,进而引发观众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
心理公益广告、微电影创作经验
有一个问题想要和大家探讨一下,什么是心理剧,什么是心理公益广告、好的心理微电影放到心理公益广告比赛中能够直接获奖吗,或者心理微电影和其他其他微电影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心理剧可能更加侧重于演绎,有点类似于小品的形式,现在采用线上完成的形式和微电影应该差别不大,可以不用追究。
如何体现心理,我觉得可以从体现心理现象、心理效应、心理知识、心理调节的方法等来进行体现之前看过一个构思,是讲报复性熬夜的。
他是采用几次熬夜间的心理变化作为主线来展开整个视频的。
通过表现熬夜的原因、熬夜的不良后果、熬夜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来暴露这个现象和现象后面暴露的心理学问题。
这里面穿插了一些心理独白、还有用梦境和梦呓来展现自我期望和心理活动并和现实对比冲突、还采用过写作业意识不清的时候(快睡着)作业本上无意间写出来的文字的形式描述心理活动。
在这部剧的结尾的时候有一小段的纯文字来描述这一现象的普遍性、危害等等起到简单的科普作用。
如何体现心理的问题、压抑的心境,可以采用对比,比如大家都在愉快玩耍我很孤独,无人理解。
心理问题我认为在社交活动中体现的最多,我无法排解内心的困苦,别人却在笑、在玩耍,我也就更加的难受,这是一种抑郁的类型;还有一种是我心理上出现了问题,我把自己的难受体现出来,各方面都很糟糕、开始发脾气、好好的谈话突然就崩了;比如狂躁,揪自己的头发,反复的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
这些都是心理元素,注意在电影中心理元素的添加可以让作品更加的有心理的气息和意义。
还要注意电影元素,电影都是有强烈冲突、有鲜明的故事情节的,波荡起伏之类的。
那什么是心理公益广告呢,在我的理解,心理广告比电影更加的主题明确,目的更加鲜明,就是为了宣传科普,就是让大家先了解在行动,有一种号召意味。
心理公益广告首先是一个公益广告,首先是一个广告。
广告的直接目的就是推销宣传,这个不会改变,有差别的是公益广告宣传的是理念不是产品。
可能中间不会有太多的衔接,没有太多的起因经过结果、没有什么时间顺序、镜头堆砌逻辑。
公益广告对社会行为的激励作用
公益广告对社会行为的激励作用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传媒形式,以其独特的宣传方式和广泛的覆盖面,对社会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公益广告不同于商业广告追求的经济利益,它关注社会问题、传播价值理念,以此激励个人和整个社会做出积极的行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公益广告对社会行为的激励作用,从心理层面、社会层面和政策层面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心理层面上,公益广告通过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感染力对个体进行情绪上的激励。
例如,一则关于环保的公益广告,通过展示美丽的大自然和可爱的动物,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这些广告往往以温馨、感人而且真实的故事情节打动观众,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
当观众在观看公益广告时,会通过情感上的认同感和个人与集体责任的联系,激发起内心深处的社会责任感和行动欲望。
在社会层面上,公益广告通过创造社会共识和塑造社会规范,对整个社会行为起到激励作用。
例如,一则反对毒品的公益广告,通过揭示毒品对个体和家庭的破坏,警示公众远离毒品。
这类广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众对毒品的态度和行为,进而推动社会对毒品的整体抵制。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集体沟通的形式,通过在社会舆论中引起公众对特定话题的讨论和反思,进而调动社会资源共同应对社会问题。
政策层面上,公益广告通过宣传政府或组织的公共政策,对社会行为产生激励作用。
例如,一则关于节能减排的公益广告,通过宣传政府的环保政策,向公众普及节能环保知识,引导他们改变生活方式。
这类广告将政策理念直观地传达给公众,以期增强公众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和支持,进而激发积极的行动。
政府利用公益广告这种宣传手段,可以更好地推广政策、引导社会行为,推动社会的向善发展。
综上所述,公益广告对社会行为的激励作用体现在多个层面。
在心理层面,公益广告通过情感共鸣和责任感的唤起,激发个体从内心深处产生积极行为的愿望。
在社会层面,公益广告通过创造社会共识和塑造社会规范,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在政策层面,公益广告通过宣传政府或组织的公共政策,推动社会对政策的理解和参与度。
对公益广告中文化心理的反思
XINWEN AIHAOZHE2010·7(下半月)现代广告公益广告与其他广告相比,具有强烈的劝说责任。
它可以自由有力地对国民性中需提倡或针砭的方面进行鼓励性的劝说或禁止性的劝说。
其倾向鲜明、观念表达坚定、针对性强、比商业广告的控制责任大得多。
公益广告肩负着“社教”的使命,在影响社会舆论和文化传播中,对人们的社会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导向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本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它的意义十分重大。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公益广告的制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尽如人意,那么,如何制作公益广告,从而为公众所接受,产生认同感,使它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就显得至关重要。
公益广告中传统文化的心理误区传统文化的“官本位”。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创建了独具特色的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文明,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这些构成了左右人们行为、意志的价值取向、生活习俗及审美心理。
虽历经千百年,但传统文化中积极的部分仍以它旺盛的生命力长驻人们心间,而消极的一面就会受到人们的摈弃。
如果传统文化中消极的一面被运用到公益广告中,就会引起人们的反感。
具体体现为有些公益广告宣传内容中,渗透了封建时代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如在南方一所县中学的门口,写着这样的公益广告“考得好上大学穿皮鞋,考不上大学穿草鞋”“请勿忘———你还是农村户口”。
在语言上,这些宣传标语常常使用教训人的口气,总是离不开“不准”、“严禁”、“罚款”、“赔偿”、“纠正”之类的词语,语气生硬,不尽人情,有的则是干巴巴的空洞说教,令人反感,甚至使人产生逆反心理。
这种板起面孔“管人”、“训人”的广告让人难以接受,更不用说起宣传教化的作用了。
例如北京明光里北路的一面墙上写着“偷井盖者抓住剁手”,井盖被偷,行人摔伤,实在令人气愤。
但威胁恐吓的方法不仅远离了法治,也影响了市容,更难唤起偷窃者的良知。
这样的公益广告起不到宣传、教育的作用。
换言之,公益广告传递着社会提倡的精神和美德,但它决不是政治口号,它应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影响,不断改善自我,使一个自然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
公益广告语的含蓄美及其心理接收机制
种解读成功的成就感 ,这种成就 感能促使受众对公益广 告语所传达 的思想理念产生一种强烈 的认 同感 。 如 : 不要让我们 的孩子 只能在博 物馆 里才能见到今 “
天的动物 。 保护动物 ) ”( 这则广告语最终所要传达 的理念需要受众进行一系 列的推断才能得到 :
收稿 日期 :2 1.90 0 00 —3 作者 简介 :孑 开朝 ( 9 7 ) L 17 一 ,男,河南省夏 邑县人 ,青海师范大学 2 0 0 9级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研 究生 , 研 究方 向 :应 用 语 言 学 。 13 1
联想 、 回 味 思 考 ,使 受 众 有 一 种 美 的享 受 。
想与想象 的广 阔空 间。受众 通过积极的思考能补足公益 广告语所 留下 的空 白,解读 出公益广告语所要传达的终 端意义 。这种思考 不是 被动 、消极的 ,它是在一种求美
心理驱 动下 的积极 的探究行 为。从某种意义上说 ,受众
第 2 O卷
第 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J u n 1 o M d n a g U i e" i y o r a f u a j n n V l i st
V . H .2 o1 20 o
2 1 年 2月 01
F b 2 1 e . 0 1
文 章编 号 : 10 .7 7 ( 0 )0 .130 0 88 1 2 1 1 20 —3 1
从而达到 良好 的宣传 效果。 关键词 :公 益广告i- 蓄美 ;心理接 收机 审 t;含 J
中图分类号 :HI 文献标识码 :A 5
“ 告 的 根 本 目的是 说 服 消 费 者 购 买 商 品 和 劳 广
为含 蓄比直 白更有韵味 、更耐 咀嚼。这种传统 的审美心
公益广告与潜意识
公益广告与潜意识在媒体环境日益丰富,消费者面种类繁多的广告的今天,探索消费者心理对广告成败尤为关键。
人的心理犹如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少部分代表意思,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
潜意识是隐蔽,不为个体自身所知的经验,分为个体潜意识、群体潜意识和社会潜意识三种。
社会潜意识是一个社会所有组成员的意识组成部分。
如果广告能够针对消费者的社会潜意识,满足其需求,达到更高的广告宣传效果。
公益广告的特征是清醇朴素,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象征意义,作用就是来激发人们的意识,使人对自己身边的一些事引起一些注意。
公益广告是针对全人类的一个集体的利益,它的表现的形式比较有寓意,认为意味深长,引起思考,有教育,启发和警示的作用。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他们专门使用一些方法来控制我们的潜意识,有目的的操纵我们,把我们引上他们所指的路。
这种事情的典型就是洗涤剂的广告宣传。
几乎还没有一种商品像洗衣粉那样没完没了、舍得花本钱的电视上做广告。
日复一日地在黄金时间向家庭主妇纠缠"买??牌吧,它洗衣服最干净、漂亮、又便宜"。
在电视广告中,从肯定的意义上说,还没有比"天然"和"生物"这两个词更成功的。
当人总是听人介绍一种东西,就似乎什么也没听到。
家庭主妇们每天听到电视宣传:"??洗衣粉最好"。
只要她们没把电视机关上,她们就将这个观点留在了自己的潜意识中。
家庭主妇在超级市场中买洗衣粉时,当她的目光在摆放商品的一排排大架子上扫过时,她们没主意了。
这么多不同包装、不同牌子、不同使用方法和颜色的品种,究竟买哪种好呢?她怎么才能做出决定?可能性最大的就是她相信的东西。
那就是她从电视里听来的。
也就是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潜意识帮她拿了主意。
因为熟悉它,买一个您所知道的牌子,远比买一个您从来未听说过、根本不知道的牌子要好得多。
在这个需要决定的时候,作为家庭主妇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广告中人们什么都可以说,但我首先要看哪种更适合我个人的需要。
中国公益广告情感诉求分析
中国公益广告情感诉求分析中国公益广告情感诉求分析中国公益广告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繁荣的过程,作为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自有它不可估量的特殊的社会价值。
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国家里,特定的道德价值观,决定了情感诉求在广告活动中的重要性。
艺术表达形式以人文情感为基础,追求个体与受众思想沟通、情感互动的最佳效果。
值得我们每一个广告人深思熟虑的是如何把握运用公益广告的情感规律和原则,因其承担着整合文化、统一思想、规范行为的重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
标签:中国公益广告;情感诉求记得近些年给学生上广告创意课时,在最开始我都会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跟大家互动“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会遇到广告,你看到过的广告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或者是当我话音刚落时你最先想到的是哪一个广告?”问题一抛出,同学们就争先恐后的说起来。
最后多数同学却播放了国外公益广告。
通过提到的众多案例中可以总结出这些广告都是对他们内心深处起到了强烈的震撼以及情感共鸣的,品牌迅速得以认同与提升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情感诉求恰恰是广告创意最具表现力的一个手法,同时我也开始反思了中国的公益广告。
一、中国公益广告目前现状中国公益廣告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繁荣的过程,已有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
一些创意新颖、情感诉求深刻的的公益广告至今还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公益广告作为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有着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作用,它自身具有着不可估量的特殊的社会价值。
可是,近几年中国公益广告除了热点问题和人们关注的重要事件外,其他主题的公益广告基本不被重视。
同时也缺乏推动公益广告发展的商业广告传播技巧的方法。
不被重视和缺乏健全的公益广告运作机制,是中国公益广告事业发展的现状。
1986年电视短片《节约用水》在贵州电台播出成为公益广告的起点,一直发展到今天,广告社会运作化程度还是不高,设计作品在情感表现方面、视觉形式与创意上真正打动受众的作品还是少之又少。
公益广告对大众心理健康意识的影响
公益广告对大众心理健康意识的影响作者:李耀卿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30期摘要本文主要探讨新闻媒体在对大众心理健康意识方面的公益性宣传。
从公益宣传的角度介绍电视公益广告的影响和作用,分析当前社会大众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意识。
提出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为大众宣传心理健康意识。
关键词新闻媒体公益广告心理健康意识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2012年10月2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章第二十二条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开展精神卫生的公益性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引导公众关注心理健康,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
新闻媒体,亦称大众媒体,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一个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了解外界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媒体是一种传播信息最迅速的媒介。
在媒体传播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广告传播。
而电视公益广告作为一种公益性的宣传手段越来越引起重视。
1公益广告的影响和作用公益是有关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公益事业主要是非政府、不把利益最大化当做主要目标的社会事业。
二十多年以来发展了新型的公益事业——公益广告。
从最初的单纯喊标语口号,直到今天的富有本身主题内涵、强调传播效果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活动正在逐步形成气候、产生规模,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益广告已经成为公益宣传活动中越来越重要的内容。
公益广告的创作首先要立足人性,关注社会、人生和未来,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命运。
要用最平实的创意表现方式结合整个人类的生存主题,小切入、深挖掘,力求用简洁的画面和朴实的语言达到一种隽永回味和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公益广告所注入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
同时名人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提高公益广告的注意力、记忆力和说服力。
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在受公益广告文化的浸染和熏陶。
现如今的公益广告主要分为四项:健康类,安全类,环保类、情感类。
如: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公民自己的合法权利;艾滋病的防范及对疾病患者的尊重;消防知识的普及;保护环境和为子孙造福;感受亲人的温暖;领悟华夏兄弟姐妹的情深意浓等。
廉政公益广告设计及广告心理学分析
廉政公益广告设计及广告心理学分析第一篇:廉政公益广告设计及广告心理学分析廉政公益广告设计及广告心理学分析当今,社会中存在太多的腐败和贪婪,而被人津津乐道的廉政却被称作为傻。
这不由得让我们值得深刻的思考!到底是社会的本质变了还是廉政已经是过去式了。
腐败和贪婪当道。
往往贪婪和廉政至有一墙只隔,一张纸的厚度。
俗话说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美好!的确,也许你将这张纸的厚度捅破了。
因为贪婪,腐败等一些不好的而暂时获得利益。
但不代表你今后和长久的获利,反之你将会受到应有的裁决!首先我可以从注意,知觉,联想,理解,记忆等方面入手设计海报,我首先联想到的是灯红酒绿中的腐败和贪婪。
注意到腐败和贪婪是不可以存在的恶劣的手段,感知到当前清廉执政的稀少,应当大力发扬与继承。
当人们想到清廉而不由自主的想到青莲与青松。
我设计的海报用简单的院墙作为整个画面的背景。
运用简单的水墨画表现手法,让人看的比较自然一点。
图中的大红色鼓给人以一种热血澎湃的感觉,大鼓正中的廉字,正好与海报主题相联系。
好像每次敲击一次鼓,四周都会弥漫着廉政的风气。
画面中的红色彩带好比一个传动廉政之前的纽带。
贪字用大红色的园和黑色的线条包围住,组成一个牢笼的效果。
来表达我们要禁得住利益的诱惑,不能去腐败和贪婪。
贪用黑色来表现恰好表现它在人心中的黑暗的一面。
鼓中的廉字用大红色来表达,形象生动的表现了清廉在人心中的崇高。
感情色彩:当你我想到廉政真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青莲和青松这样类事物,在这个灯红酒绿的官场之中很少有人能够出淤泥而不染。
所以我选择在背景中添加点荷花水墨画的图片。
让整个画面的所要表达的意识统一。
明确的表达出中心思想。
提倡廉政,杜绝腐败和贪婪。
整个海报画面效果比较统一,让廉和贪这两个字相互结合得当。
从而明确的表达出了海报想要表现出来的含义。
廉是万人敬仰和崇尚的,贪只能一生中牢笼中度过。
第二篇:公益广告设计选修课《广告学》结课作业——公益广告学院:人文院班级:旅游102班姓名:牛亚星学号:22210207一、前言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只能通过电话进行短暂的交流,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心理公益广告作品说明
心理公益广告作品说明呼吁大家一起关注心理健康作为现代人,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中,长期承受各种压力和抑郁情绪,导致心理健康问题不断上升,如情绪失控、焦虑、抑郁等。
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公益广告的作用尤为重要。
它可以增加大众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和认识,鼓励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
广告的力量心理公益广告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向大众传递积极的信息,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关注。
公益广告在以宣传为主的同时,也具有教育、引导和预防的功能,旨在为人们提供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帮助人们预防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比如,在心理公益广告中,我们常常看到“珍爱生命,远离自杀”的宣传。
这种广告通过情感化的手段,表现出那些因沉重压力难以负荷而选择自杀的人的悲惨遭遇,引发大众对此问题的关注和关心。
还有很多针对各种心理问题的公益广告,通过这些广告的传播,很多认识不足的人都能接受到正确及时的帮助。
广告的宣传形式也日益多样化,从传统的海报、广告牌,到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心理公益广告的传播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心理公益广告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引导和教育的功能。
亟需关注的心理问题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年轻人和职场人群更加容易受到精神压力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公益广告必须关注特定的心理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首先,情感问题是目前最普遍和重要的心理问题之一。
情感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孤独、失眠等等,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及时治疗和关注,会对人们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压力和伤害。
心理公益广告可以调动社会资源,为人们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和帮助。
其次,压力管理是另一个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很多人由于工作、学习、生活压力过大,容易出现身心不适情况。
心理公益广告可以通过普及压力管理的知识,教人们如何缓解和减少压力。
最后,注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对整个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心理公益广告解说文案
心理公益广告解说文案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面临的挑战。
为了增加公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我们推出了这则心理公益广告,希望通过它能够传递出积极的心理健康信息。
广告开场,画面聚焦在一个年轻人的脸上,他的表情凝重,眼神有些迷茫。
配乐缓慢而悲伤,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旁白以一种温柔但坚定的声音开始讲述。
旁白:在我们的生活中,心理压力随处可见。
我们可能会经历学业压力、职业竞争、家庭纠纷、人际关系困扰等等。
这些压力会困扰我们的身心,让我们感到疲惫不堪、无助、焦虑或抑郁。
可继续忍受这样的负面情绪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呢?画面切换到一个忙碌的城市街道,人们匆匆忙忙地穿梭其中。
旁白声音变得更为激昂。
旁白:当我们被纷繁复杂的生活压力淹没时,我们应该反思自己的心理健康。
正视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和倾诉。
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保持积极的心态,意识到自己的身心需要得到照顾。
画面切换到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观,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
旁白声音再次变得温柔。
旁白:心理健康是我们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我们需要学会寻找支持,不要害怕倾诉。
与心理咨询师、家人、朋友共同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惑,他们将给予你力量和建议。
记住,你并不孤单。
广告最后出现一个网页链接和联系方式,引导观众寻求心理帮助和咨询。
旁白(温暖而鼓励):不论你遇到什么困境,不论你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多少曲折,我们都相信你有勇气去面对,并且会有力量去战胜。
为了你自己的幸福,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寻求帮助。
让我们一起守护心理健康,为美好生活努力。
画面逐渐变黑,广告结束。
请注意,在心理公益广告中,标题并没有出现。
因此,可以直接从内容入手,通过真实生动的描述、引人入胜的音乐配乐和温暖鼓励的旁白,让观众产生共鸣并思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最后,通过给出相关的帮助渠道和联系方式,引导有需要的人寻求心理帮助。
公益海报设计中色彩的心理干预作用
公益海报设计中色彩的心理干预作用前言公益海报是一种通过视觉形象来传递公益信息的重要形式。
在公益海报的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颜色不仅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感受,更可以引起人的关注和共鸣,从而更好地传递公益信息。
因此,在公益海报设计中,合理运用色彩具有重要的心理干预作用。
色彩心理学系列红色红色是一种强烈、充满活力和激情的颜色,可以引起人的注意和兴奋。
在公益海报中,使用红色可以传达出紧急和重要的信息。
例如,代表“爱心”的红色可以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代表“危险”的红色可以引起人的警惕和注意。
黄色黄色是一种明亮、活泼和开朗的颜色,可以引起人的兴奋和轻松感。
在公益海报中,使用黄色可以传达出愉悦和希望的信息。
例如,代表“倡导阳光心态”的黄色可以让人感受到积极和乐观。
蓝色蓝色是一种沉静、平和和安静的颜色,可以让人感受到宁静和安详。
在公益海报中,使用蓝色可以传达出温馨和安慰的信息。
例如,代表“关心老人”的蓝色可以让人感受到温暖和亲情。
绿色绿色是一种清新、舒适和和谐的颜色,可以让人感受到自然和和平。
在公益海报中,使用绿色可以传达出健康和环保的信息。
例如,代表“倡导环保”的绿色可以让人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粉色粉色是一种柔和、温柔和浪漫的颜色,可以引起人的情感共鸣。
在公益海报中,使用粉色可以传达出关怀和温暖的信息。
例如,代表“关注女性健康”的粉色可以让人感受到愉悦和健康。
黑色黑色是一种高贵、成熟和沉稳的颜色,可以让人感受到权威和专业。
在公益海报中,使用黑色可以传达出严肃和庄重的信息。
例如,代表“反对违法乱纪”的黑色可以让人感受到秩序和正义。
结语在公益海报的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不仅可以传递特定的信息,更可以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和关注。
因此,在设计公益海报时,应该结合其传递的特定公益信息,合理运用颜色,以达到更好的心理干预作用。
认知心理学视域下的公益广告传播效果与制作策略研究
基本内容
本次演示主要从公益广告的认知演化进程和公益广告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两个方 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公益广告的认知演化进程
公益广告的认知演化进程,即是指人们对公益广告的理解和认知从宣传、观念 营销到公共传播的发展过程。
1、宣传阶段:在这个阶段,公益广告主要被视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其目 的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法来传递某种特定的信息或观念,以影响公众的行为和态 度。例如,通过宣传环保、交通安全等知识,可以引导公众形成健康的生活方 式和正确的行为习惯。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情感广告和理性广告在不同认知和情感卷入下的传播 效果,为企业制定广告策略提供参考。我们采用实验的方法,选取了500名被 试者,将他们分为两组,每组250人。其中一组观看情感广告,另一组观看理 性广告。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被试者的认知和情感卷入程度数据,并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总的来说,通过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公益广告传播 效果的问题。未来的公益广告传播将更加注重受众的心理需求和特点,采用更 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传播策略,以提高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同时,我们也需要 不断探索和研究新的传播现象和趋势,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面对挑战,我们建议相关机构和专业人士在制作公益广告时,充分考虑受众的 需求和心理反应,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到广告的制作过程中。此外, 还需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和技术,提升公益广告的整 体质量和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情感广告在提高消费者认知和情感卷入程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在认知方面,情感广告组的被试者对品牌和产品的了解程度显著高于理性广告 组。在情感方面,情感广告组的被试者对品牌和产品的情感和忠诚度也显著高 于理性广告组。此外,我们还发现情感广告在提高品牌口碑和激发消费者购买 意愿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心理健康公益广告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心理健康公益广告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了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开展心理健康公益广告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希望能够教育大众,促进心理健康,减少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本文将就心理健康公益广告的重要性、目标和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心理健康公益广告的重要性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今社会呈现愈发严重的趋势。
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隐忧。
而广告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心理健康公益广告将成为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工具和渠道。
心理健康公益广告的目标1. 提高心理健康意识:通过广告的形式向公众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和信息,提高大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减少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广告宣传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方法和处理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地应对压力,降低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
3. 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通过广告宣传心理咨询和治疗资源,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们找到合适的支持和帮助。
4. 消除心理健康歧视:通过广告宣传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并传递积极的心理健康观念,促使社会更加关心和理解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公益广告的具体措施1. 制作精美的广告宣传素材:设计专业的心理健康公益广告海报、宣传册等素材,使其美观且易于理解。
2. 利用多种媒介渠道宣传: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媒介渠道传播广告,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3. 配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学校、社区、企业等开展合作,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广告宣传,加强对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普及。
4. 合作与支持:与心理健康机构、专业人士进行合作,互相支持,共同推进心理健康公益广告的制作和传播。
5. 定期评估和调整:对广告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广告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相信心理健康公益广告能够起到良好的宣传和教育效果,提升公众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认识,促进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谈公益广告的表现技巧-----从受众的心理分析入手
谈公益广告的表现技巧-----从受众的心理分析入手谈公益广告的表现技巧-----从受众的心理分析入手公益广告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它对整个社会具有直接的社会效益:宣传环卫意识、规范道德行为、改善社会风气、关注社会热点、解决社会问题。
同时也给广告业界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塑造企业形象,提升品牌资产。
在台湾地区专门成立了公益广告公司。
一、公益广告的受众心理特点第一、公益广告向公众传达观念,倡导实际实施,如募捐公益广告。
所以难度更大,在公益广告创作中,要借鉴商业广告的动作经验,把公益广告当作商品来营销。
第二、公益广告具有倡导性“支持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
但容易流于空洞的宣传,所以口号式的公益广告效果并不理想。
应从受众的心理角度出发,借助于人们信息观念的情感体验,进而触动心灵,从内心深处达到对公益广告的认同,并付诸于自己的实践中。
二、公益广告的表现方式公益广告的表现大致可分为理性表达、感性表达、理性和感性相结合三种情况,但在具体的运用中,又产生了许多风格迥异的方式。
1、哲理式表达即广告中蕴含着一定程度的哲学思想,通过简明的图案与文字表现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目的是让人们在感悟当中体会公益广告的主题,达到观念上的认同和行为上的规范。
这类广告一般选择具有信息保留性的媒体主要是印刷媒体,如报纸、杂志、招贴等。
要注意广告的哲理内涵要与公益主题有内存联系;广告的哲理内涵不能过于抽象,与目标受众的理解能力吻合(P93举例)2、劝诱提示式表达法公益广告作为一种推销观念的形式,需要根据受众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层层引导,不断提示,让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进行感悟反省,直到自愿接受。
注意:(1)、劝诱提示要有充分的理由,要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陈述与之相关的利害关系。
如:接受这种观念并付诸行动可以得到某种好处,反之则于已于人有害。
充分理由是理性认知的基础。
(2)、劝诱提示要诚挚可信,要结合人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进行感性渲染,(3)、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
广告的心理功效
广告的心理功效一个成功的广告,在于积极地利用有针对性的诉求,把广告主所需传播的信息进行加强,传递给消费者,从而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使消费者对广告主的产品发生兴趣,并进而刺激起消费者的欲求,促使其产生购买行为。
可以看出,广告发生作用的这一机制和过程完全是心理性的,而广告也是针对消费者的物质欲求心理而发。
这就是所谓的广告的心理功效,它是广告宣传通过对消费者的感觉和知觉刺激去激发消费者的认知过程的结果。
一、感觉和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而知觉则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所固有的本能,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感觉可以分为两大类: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接受人体的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包括肌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和内脏感觉等。
外部感觉则具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和触知觉等;或根据其性质,分为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感觉和知觉的途径有许多种,但对人的认识有重要作用的,首先是视觉、听觉和知觉。
对于广告宣传和创作来说,有重要意义的,也是视觉、听觉和知觉这三种认知形式或途径。
广告宣传在事实上就是从对这三种认识形式的刺激开始的。
(一)视觉刺激一个正常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中,80—90%是通过视觉而获取的。
视觉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主导器官。
而广告活动就是把通过对视觉器官的刺激使消费者产生兴奋作为一种基本手段。
视觉包括颜色视觉、暗适应与明适应、对比和视觉后像等内容,其中,颜色视觉对于广告心理学有着特殊的意义。
因为颜色对人的心理情绪和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人们对颜色的这种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由于颜色对视觉的刺激功能,它在实践中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
据美国有关报道,在报刊广告中增加一种颜色,比黑白广告能增加50%的销售额,而全色广告则比黑白广告高70%的广告效益。
公益广告受众心理价值的研究的中期报告
公益广告受众心理价值的研究的中期报告在当今社会,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具有潜移默化地塑造社会价值观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功能。
然而,公益广告的效果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受众心理。
本报告旨在研究公益广告受众心理的价值,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初步实证研究,为公益广告的设计与传播提供参考。
一、受众认知价值公益广告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引起受众的注意和思考,受众的认知价值成为公益广告效果的核心。
通过文献综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唤起意识:公益广告应与受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刻画社会问题和突出问题的重要性,引起受众的关注和思考,并为解决问题提供可能的途径。
2. 提升知识:公益广告应以简明易懂的语言和图像,向受众传递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受众对社会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
3. 激发情感:公益广告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应以感人的故事、形象和音乐等方式激发受众的情感,引起共鸣和同理心,从而提高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
二、受众态度价值受众的态度对公益广告的传播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转变态度:公益广告的目标之一是影响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因此,公益广告应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呈现和对解决问题的建议等方式,引导受众形成支持社会公益的态度。
2. 提高参与度:受众的参与对于公益广告的传播至关重要。
公益广告可以采用互动的形式,如征集观众的建议和意见,鼓励受众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认同感。
3. 扩大影响:公益广告的传播不仅仅局限于受众个体,还要通过受众的社交网络和口碑传播,扩大广告的影响范围。
因此,公益广告应通过引起共鸣、刺激分享和传播等方式,激发受众积极地参与公益事业。
三、受众行为价值公益广告的最终目标是改变受众的行为,使其采取积极的行动,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
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 行为鼓励:公益广告应以示范和鼓励的方式,引导受众采取积极的行动。
新媒体语境下公益广告受众心理探析
198广告创意新媒体语境下公益广告受众心理探析温长缨(汕头市广播电视台,广东 汕头 515041)摘 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快速兴起给文化传播方式带来了较大的变革,对很多领域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对一些行业的发展轨迹造成颠覆性的改变。
对于公益广告领域而言,新媒体环境下不同的语境会让受众对公益广告的感知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
对这种语境下的受众心理进行分析,对公益广告取得受众认可,从而更好地发挥公益广告的作用有着积极意义。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新媒体语境的具体阐述,研究受众的心理变化,给公益广告的创作提供一定借鉴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公益广告;受众心理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11-0198-02一、前言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互动性强以及受众面广等特点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些优势营造出的语境,会让受众在感受、理解公益广告时,不由自主地产生某种联结和联想。
因此,公益广告只有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感受,对新媒体环境进行有效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出自身价值。
探讨这种受众信息,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二、新媒体语境解读所谓新媒体语境,主要就是指互联网快速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一些流行词汇。
网络环境里,有时人们为了方便信息沟通,加强交流效果,就会用到这些流行的语境词汇来表达意思,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部分人群的表达需求。
这些词汇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且使用,从而就形成了新媒体的特殊语境。
如“给力”“996”“我太南了”“佛系”“晒”等众多词语,都蕴含着特殊的语境。
其中,“晒”已经被新华字典收录,有了一种“展示”的含义,多指在互联网上去公开透露自己的部分信息,比如“晒工资”等。
在众多新媒体的语境词汇中,相当一部分已经被社会认可,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流行词语那么简单,而是文化多元和包容的具体体现。
这种新媒体语境特点,往往含义表达较为直接并且简洁,更容易直观展示自己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的表达式
-----公益广告心理功能分析
如果说,商业盈利性广告卖的是产品,那么公益广告卖的就是思想,是素质,是道德,是呼吁,是共鸣。
公益广告是企业或社会团体向消费者阐明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追求的不仅仅是从经营中获利,而是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一意图的广告,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
在我国广告发展史上,公益广告是历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当它以高昂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时,即刻就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几年公益广告发展越来越迅速,它对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经济的进步,使人们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更加渴求,因此,公益广告以飞快的速度走进社会群体中,积极的发挥其公平、公证的作用,并真实的反映出社会现象。
而它之所以能带来这么震撼的效果,也是由于它所蕴含的打动人们的能量,也就是广告的强大的心理功能。
广告心理功能即广告对人的心理所发挥的作用。
它包括认识功能,诱导功能,教育功能,艺术功能,便利功能和促销功能。
下面会针对一则广告试分析之:
让我印象无比深刻的有这么一则广告------画面中,一个稚嫩又坚定的童声讲述道:“小时候,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高大魁梧的他为我们遮风挡雨;妈妈是典型的贤妻良母,相夫教子。
长大后,少不更事的我总想挣脱爸爸的束缚,屡次顶撞唠叨的妈妈。
岁月荏苒,光阴似箭,有一天突然
发现爸爸的背已经驼了,妈妈的身体已经臃肿塌陷。
我想,是时候尽一份子女的责任了,悉心呵护起这个家:给父亲一个依靠的臂膀,做他贴身的拐杖;为母亲撑起一把庇护伞,遮蔽盛夏的骄阳。
朋友,快对你的爸爸妈妈说一句吧:爸爸妈妈我爱你!Family=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家,有爱就有责任!”这是从2011年12月起,在央视播出的公益广告《Family—爱的表达式》的文案。
在优酷土豆网上,它的两个版本的点击率已经超过200万。
这则广告通过对?“FAMILY”字母的巧妙解读,表达出“感恩父母从现在开始,有爱就有责任”的主题。
这体现了广告的诱导功能,在此尤其体现了情感方面的诱导。
1.诱导功能:广告宣传可以改变或建立人们的看法,增加好感,唤起潜在需求
尊敬父母,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广告把这一思想融入故事情节中,运用感情诉求方式,让理性的内涵通过感性的情节反映出来,用这一充满倡导性的广告强调人心内心深处的亲情,从而领悟到深刻的广告主题——感恩父母。
?广告最后也很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主题,family=爱,有爱就有责任等,使广大观众产生共鸣,从而达成广告的广而告之的目的。
广告成功分析并把握了公众的心理,孝敬父母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告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将中西方文化相结合,以让人耳目一新的方式传达出作为子女的责任,迎合了公众的心理,让公众在感动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广告。
?
由于公益广告更重要的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人们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所以该广告的首要目标是进入潜在受众的心智,使广告在受众心中找到一个位置。
采用卡通的形式图文并茂的表现,加上有意境的配乐,体现了广告心理的艺术功能。
2.艺术功能:广告为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需尽量采用艺术手法,这就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同时也为商品增添了美感。
?
这则公益广告将family中得F?M?I想象成是父亲母亲和我,并利用各种变形来渲染亲情这一主题,使字母充满神秘感和奇妙感,讲述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甚至是自己身上的故事,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震撼力。
广告以视觉形象为主,辅以视听效果,通过动画和字幕的有效结合来诠释广告的内涵,易于理解。
父母和子女角色的转换,很有内涵,发人深省。
?
虽然是采用的卡通形式表现出来,但情节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能使观众产生很多共鸣。
情节一再波动,但背景音乐A?Simpler?Time却一直与画面丝丝入扣,随着故事的变化而变化,引人入胜。
广告的第一个阶段是当我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这时的音乐像妈妈哄孩子的催眠曲,很温馨,安静却显得美好,充满期待,充满爱。
广告的第二阶段是当“我”渐渐长大的时候,这时候的音乐充满太多无奈与心酸。
?广告的第三阶段在我一次次的叛逆下,我渐渐长大,开始明白生活得心酸的时候,这时候的音乐铿锵而有力,充满了坚强与责任,还有守护爸妈的决心。
背景音乐配合字
母动漫的效果,短短几分钟的广告却体现了一个人的一生,有爱就有责任,有责任才会让家更加充满爱。
广告整个画面温馨而和谐,主色调也用了暖暖的单橙色,符合家温暖的主题。
广告图文巧妙搭配,不显空洞或累赘,使观众看完广告就会受到刺激并引发对父母关系的情感冲动及理性思考。
英国小说家道格拉斯100年前曾说:透过广告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理想。
最能诠释这句话的,也许就是公益广告。
这则公益广告体现的便是一种教育意义,也就是它的教育功能。
3.教育功能:广告中健康文明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能潜移默化地感染人们,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增长知识。
近年来,像《Family—爱的表达式》这样的公益广告越来越多。
并且现在的公益广告做得越来越贴近实际,越来越贴近生活,越来越能够打动人心。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时代,公益广告或者说类似公益广告的形式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从历史上来看,有许多响亮的口号都发挥了引领民众、凝聚力量和智慧的作用。
1986年,贵阳电视台播出了我国最早的公益广告:《节约用水》,播出之后在当年的贵阳市民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据统计,在播出广告的第四季度,贵阳市自来水消费量比上年同期减少了47万吨。
公益广告不仅体现城市的风情、风貌,不仅可以宣示国家的理想,也体现了媒体的高度、媒体的价值、媒体的力量、媒体的责任。
或许观众们想不到,作者张德元创作《Family—爱的表达式》这支广告时,只有18岁,高考落榜后刚在一家私立电脑学校学习了数月。
“这个广告饱含了我
对去世5周年的父亲的感情。
”张德元认为,自己的作品能够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主要原因是表达了中国人的家庭情结,“打动了许多人那颗温暖驿动的心”。
“某种程度上来说,公益广告要想让众人接受,必须做到‘寓教于情’。
震撼人心的东西,往往是需要你用心去创作的。
只有感动了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
”
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评点《Family—爱的表达式》以及央视春节期间播出的公益广告《回家》篇时说:“好的公益广告作品就应该首先让人眼前一亮,进而眼睛发热,心头一紧,有泪无声。
这些作品都能达到这个效果。
”此则广告强大的心理功能便是它能打动这么多人内心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