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2016届高一语文期末调研考试试卷及答案
成都七中16届高一理科语文上期期末模拟考试试卷及答案
成都七中高2016届语文综合测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高2016届语文备课组审题人:黄明勇付阳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镌.刻(juān)炽.热(zhì)体恤.(xù)气喘.吁吁(chuǎn)B.粗犷.(guǎng)解剖.(pōu)庇.护(bì)扣人心弦.(xuán)C.下载.(zài)绯.红(fēi)木讷.(nà)博闻强识.(zhì)D.酝酿.(niàng)倾轧.(yà)纸屑.(xiâ)叱咤.风云(zhà)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掩映躁动饥肠辘辘一股作气B.膨胀荟萃张皇失措不寒而栗C.家具陨命奋笔疾书不修边幅D.凋弊匮乏通宵达旦源远流长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爸爸去哪儿》在赢得良好的口碑和惊人的收视率之后,准备于明年再推第二季。
萌娃们天真烂漫的语言使观众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走在骊山下,杜甫知道,唐玄宗正把从民间搜刮来的财物尽情挥霍,长歌当哭....,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名句。
C.2013年,雾霾由京津冀地区扩散至华东、华南以及东北地区,造成中国东部的大范围污染,其扩散速度、污染程度让人们叹为观止....。
D.蒙哥马利在诺曼底战役中所表现出来的标新立异....的军事才能,使他成为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并为世人熟知和传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勤劳善良的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B.《青城》是我市继《金沙》之后打造的又一部舞台剧精品,它在西博会上的演出,让更多人领略到了成都文化的独特影响。
C.通过达尔文的进化论,极大地动摇了神权统治的观念,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引发了近代最重要的一次科学革命。
2016-2017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2017.01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DA.百舸(gě)焦灼(zhuò)蛰伏(zhé)炽烈(zhì)空手而归(kōng)B.愀然(qiǎo)模样(mò)驽马(nú)袅娜(nuò)孽根祸胎(niè)C.缘分(fèn)蓓蕾(lěi)脉脉(mó)毋宁(níng)怯弱不胜(qiè)D.应酬(yìng)晌午(shǎng)数落(shǔ)拓本(tà)沉思冥想(míng)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
纷杂的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
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
A.不绝如缕衣饰消融B.前呼后拥衣服融化C.前呼后拥衣饰消融D.不绝如缕衣服融化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BA.从小处说,你们不仅创造了就业岗位,还创造了新生活;从大处说,农村的东西送到城市去,城市的东西送到农村来,降低了城乡差距。
B.“蓝瘦香菇”这个搞怪词的风行,说明以严肃的态度过正经的生活渐行渐远,而以谐谑的方式面对纷杂的日子已经到来。
C.庭审中,检察关出示相关证据,苏荣及其辩护人进行了质证,控辩双方发表了充分的意见。
D.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2996台,同比增长了21.7%。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D其实,保须祭奠古诗,何须凭吊人类童年,连我这代人的儿时记忆也被摧毁了:,,,还有……皆一夜间蒸发了。
四川省成都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末考试试卷 语文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下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语文出题人:张斯敏审题人:胡华强(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分必考题和选考题。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上古神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灵魂。
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的故事和传说。
它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人民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的产物,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理想的追求。
上古神话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神最初的也最为质朴的记录。
袁坷说:“要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首先应该了解它的神话。
”神话大多数是口头创作,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周围世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想象和原始理解。
虽然我国上古神话受到种种破坏,但人们依旧能够从中看到古代先民的智慧与理想。
上古神话中精彩纷呈的故事,光芒四射的智慧,大胆奇特的想象,浪漫瑰丽的色彩使得上古神话具有非凡的文学魅力,也使得它成为了民族精神文化的源泉之一。
上古神话在民族精神方面具体表现为一种悲剧的情怀,不屈不挠的意志与积极奋进的精神。
精卫填海的故事可以说是上古神话中悲剧情怀的代表。
为了拯救人类于危难之中,一个女子甘愿衔木石以填海而不辍,她的崇高举动表现出悲怆之力。
小小的精卫,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要以自己微小的身躯和微不足道的力量填平茫茫的大海,这是多么执着的抗争,多么悲壮的场景。
除此之外还有夸父逐日的故事。
夸父为着追赶太阳而渴死在路上,他是为了心中的梦想而追逐不已。
巴金先生曾说:“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场谷。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想到,在现实的生存困境中,古代先民在与大自然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成都七中2016-2017 学年度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D(A项“很多投资是无效投资”,原文中的意思是有无效投资但不是很多都是。
B项原文中是供给,答案中变成了供需。
C项长期性的投资刺激经济理解有误)2.A(“老理论不管用,别人的理论不适用”,而不是都不管用了。
)3.A(原文中表述为“有效供给不足”而不是“没有”。
)4.B(A项断章取义,只能说明周老反对那种认为推行白话文是歧途的复古风,而不是反对学习文言文;C项理解有误,原文是“不知道读者会不会嘲笑”,而且后面表明读者给予了很高评价;D项他认为研究自己的祖国难,主要不是表现谦逊,而是展现他为了研究祖国而不断阅读专业之外的书籍。
)5.B C(A项这句话能体现周有光顺其自然,但不能体现随遇而安,与世无争;D项“侧面”不对,引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是直接正面的体现;E项“口语化”不准确)6.面对衰老乐观坦然地接受(1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50岁改变学术方向,从事语言文字研究,致力于语文改革;85岁仍看书、思考、写作,出版多本学术性文集)(2分);品行展现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和境界,成为后世典范,是年轻人的榜样(给年轻人带来希望和力量)。
(1分)7.B E(B项没有“突出好景虽美但胜景易逝的主题。
”;E项这首诗使文章的思想感情由含蓄转为明朗,让人领会到文章在写景背后深藏的思乡之情。
)8.比喻(暗喻和借喻),把海比作蓝田,把浪花比作百合,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海风吹拂下的大海蔚蓝宽阔,浪花此起彼伏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愉悦和对美景的喜爱。
9.原因:(1)古老的东西使人怀旧(2)铁轨连接故乡,牵动作者的思乡之情。
联系生活谈看法(略)10.A (备,“全”的意思)11.D12.C 太祖的话只是对他人的告诫,并无批评郭进的意思。
13(1)郭进镇守西山十多年,让我没有北望的忧愁。
我看待郭进难道能不如自己的儿女吗?(关键词顾、岂、减3分,句意2分)(2)这个人积极地听从了命令,果然取得战胜敌人的大捷。
2016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有"茶道"一词,并承认“茶之为艺”。
其“茶道”、“茶之艺”有时仅指煎茶之艺、点茶之艺、泡茶之艺,有时还包括制茶之艺、种茶之艺。
中国古人虽没有直接提出“茶艺”概念,但从“茶道”、“茶之艺”到“茶艺”只有一步之遥。
“茶艺”一词是台湾茶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的,现已被海峡两岸茶文化界所认同、接受,然而对茶艺概念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可谓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王玲教授指出:“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
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则无精、无神。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
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中华茶艺协会秘书长范增平先生认为:"什么叫'茶艺'呢?它的界说分成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界定。
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
狭义的说,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从这里,我们知道:茶艺的范围包含很广,凡是有关茶叶的产、制、销、用等一系列的过程,都是茶艺的范围。
举凡:茶山之旅、参观制茶过程、认识茶叶、如何选购茶叶、如何泡好一壶茶、茶与壶的关系、如何享用一杯茶、如何喝出茶的品位来、茶文化史、茶业经营、茶艺美学等,都是属于茶艺活动的范围。
所谓茶艺学,简单的定义,就是研究茶的科学。
茶艺内容的综合表现就是茶文化。
范增平先生的茶艺概念范围很广,几乎成了茶文化、茶学的同义词。
另有学者认为,茶艺即饮茶艺术,是艺术性的饮茶,是饮茶生活艺术化。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附答案)
成都市青白江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拜全球化经济发展之赐,拥有十多亿人口的全球华语市场备受瞩目。
尤其是中国,近几十年来致力推行稳定的对外开放政策,其经济与军事影响力在亚洲已不容忽视。
加上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大量移民至东南亚及欧美各地形成的海外华人区,以及着眼中国庞大市场的外商跨国企业,在这几股势力推动下,华语将在21世纪“水到渠成”地成为全球性语言。
语言能否成为全球性语言,与这个语言内在的结构性质、词汇量的多寡、过去是否曾经为伟大文学作品的书写工具、是否成与伟大的文化或宗教联结都无直接关联,这些内在的因素都不能确保一种语言能畅行全球。
语言的扩散势力必须投射在政治、军事与经济领域。
盛唐时期,中国的版图辽阔,汉语便曾扩散至日本、朝鲜、越南;而自18世纪以来,欧洲各国大规模地向美洲移民,殖民帝国的母国以强大的军事、经济和科技力量,有效地支配欧裔移民的官僚及意识形态机构。
这样深入的影响,导致即使19世纪南北美洲民族国家全面兴起,但是英语或西班牙语仍是当地被普遍接受的主要行政用语。
进入20世纪,美国崛起成为世界首要军事与经济超级强国,也同时提升英语作为全球语言的地位。
相对而言,由于中国近代政府对海外移民的消极态度,导致华语地位无法像英语一样随本民族移民影响力遍及全球。
明清以后移居东南亚的华人在政治上与北京完全断绝关系,而且这些华工苦力多半是操着彼此无法沟通的汉语方言的文盲。
至于后来成为中上阶层进入主流社会的华人多半是追随当地殖民者(不管是欧洲或日本)政权,并通晓他们的语言。
以新加坡为例,虽然华人占全国总人口七成以上,但因为立国之初基本上沿袭了英国殖民地政府的政治、经济、行政、法律、科技、教育等典章制度,新加坡政府不选华语(或当时最多华人使用的闽南语言),却改以英语作为国家主导行政语言。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四川省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敬词和谦词是古诗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
。
。
。
。
。
。
。
①“足下”意指“脚下”,按说应该是谦词,但这个词却是敬词②含“高”(高堂)、“贵”(贵庚)、“令”(令郎)等美好字义的词语常常都是敬词,而含有“卑”(卑职)、“鄙”(鄙人)、“家”(家父)等卑微卑下之意的词语都是谦词 ③有两个词比较特殊,一个是“足下”,一个是“陛下”④这两个词虽然貌似敬谦词中的异类,其实依然符合敬谦词“尊彼谦此”的规律 ⑤一般来说,敬谦是有章可循的——“尊彼谦此”⑥“陛”是台阶的意思,在台阶之下应该是臣子的谦称,但这个词却是对皇上的敬称 ⑦其实,这两个词之所以能表达出敬意,是出于共同的原因,即尊敬到不能直视对方的眼睛,只能将目光停留在对方的脚下(“足下”),对方尊贵无比,自己只能仰视到台阶之下(“陛下”)试卷第2页,共14页A .②⑤③⑦④①⑥B .⑤②③①⑥⑦④C .②⑤③①⑥④⑦D .⑤②③⑦④①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诚信教育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体现了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还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形象。
B .7月底,金凤凰高架快速公交线路将开通,该线路从荷花池公交站至天回镇共设十一站。
今后,城北市民出行将更加方便。
C .读完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读者就会被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 .旨在以增加女性选手比例,促进两性平等为目标,国际奥委会批准了2020东京奥运会的项目设置,对等多个项目进行了调整。
成都树德中学2016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
成都树德中学2016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带答案)高2015级第二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元宵节舞鱼龙灯的习俗在我国历史悠久。
在我国古代文献、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均可以找到关于鱼灯的记载。
东汉张衡《西京赋》中有关于鱼化龙、龙化鱼的记载,两千多年前,在西汉京都长安,鱼灯、龙灯及鱼龙文艺已盛极一时。
南朝梁元帝萧绎《对灯赋》中也有“本知龙灯应无偶,复讶鱼灯有旧名”,对元宵夜抢眼夺目的龙灯、鱼灯称赞有加。
宋朝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中生动再现了通宵达旦舞鱼龙灯的盛况,体现了鱼龙舞在花灯表演中所担负的重要角色。
那么,究竟什么是鱼龙舞呢?鱼龙舞是鱼灯和龙灯混合表演的舞蹈。
鱼龙舞成为古代节日文化重要的表演习俗,源于古人的崇鲤观念。
这一观念可以追溯至六千年前西安半坡仰韶文化出土的彩陶上生动的鱼纹。
人们在从事日常的捕鱼生产中,把有关鲤鱼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加以神化,将鲤鱼视为神鱼加以膜拜,并发展到以鱼为图腾的原始巫术舞蹈。
这种发轫于巫术的舞蹈对后世鱼龙舞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元宵节表演的鱼龙舞总给人鱼龙相随,鱼龙混杂的印象。
宋代《埤雅•释鱼》记载:“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本草纲目》称:“鲤为诸鱼之长,形状可爱,能神变,常飞跃江湖。
”清代《辛氏三秦记》记载:“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
上则为龙,不上者为鱼,故云曝鲤龙门。
”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鲤鱼跳龙门写了―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 按照民间传说,凡跳过龙门的鲤鱼即可变成龙,即与《西京赋》中“鱼化龙”的说法相吻合;没有跳过龙门的鲤鱼“归来伴凡鱼”。
也有记载显示,“归来伴凡鱼”的既不是原来的鲤鱼,又不是飞过龙门的飞龙,而是在“鱼化龙”中变异而成的鳌鱼。
鳌鱼保持了龙头、龙角、龙须,其身上却布满鱼鳞,保留鱼尾。
2016成都市金牛区高一下期末质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6成都市金牛区高一下期末质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16成都市金牛区高一下期末质检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16.6.29成都市金牛区2016年高一年级下期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答案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1.A(最早的扁舟不具备悲凉或超脱韵味)2.D(功成身退而隐遁江湖的意味不是常见的扁舟意象的蕴含,原文中说最早的‘扁舟’,并非失意文人所特有,也不具备悲凉或者超脱的韵味,仅是其最早的意味。
)3.B(流露出过隐居生活的念头的原因是面对被贬谪的处境,渴望摆脱精神苦闷,追求自由生活)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4.A(攀缘:攀登。
狙杙:像猴子一样攀着小木桩。
攀缘狙杙是一个动宾短语,应独立断开。
人迹之所不通,意思是人迹不至的地方,应和后面断开。
原句标点:山农野老,攀缘狙杙,以上至不测之高,下至涧溪壑谷,分崩裂绝,幽穷隐伏,人迹之所不通,往往求焉。
)5.C(以文天下之平中的文,动词,文饰,润色。
)6.D(由虚入实应为由实入虚。
)7.(1)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得分点:所谓以名,判断句)(2)灵芝都是一样的,有时被天子认为贵重,有时被士人认为贵重,有时被凡夫俗子辱没,难道不是靠时机吗?(得分点:贵于以,被动句)(二)古代诗歌阅读8.本诗描绘了一个辛苦耕作、自食其力、自得其乐、无所怨尤的诗人形象。
(2分)晨出四体几句写出了诗人的耕作的辛劳和艰难;(1分)开春盥濯几句写出了诗人的欣慰而自得其乐之情;(1分)遥遥几句写出了诗人的无怨无悔。
(1分)(言之成理即可)9.《归》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
(2分)《庚》诗主要阐明归隐躬耕之理,阐明了诗人在耕作劳动中所获得的深刻认识和真切体验(躬耕情怀),(2分)同时又借古抒怀,表达了终生躬耕的信念(归隐思想)。
(2分)(言之成理即可)10.(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每处1分;凡有错别字或漏字,该处不得分)【参考译文】大中祥符年间,皇帝封禅泰山以文饰天下的承平气象,四方用灵芝来上报的有上万人。
【期末试卷】四川省成都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2015级第二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元宵节舞鱼龙灯的习俗在我国历史悠久。
在我国古代文献、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均可以找到关于鱼灯的记载。
东汉张衡《西京赋》中有关于鱼化龙、龙化鱼的记载,两千多年前,在西汉京都长安,鱼灯、龙灯及鱼龙文艺已盛极一时。
南朝梁元帝萧绎《对灯赋》中也有“本知龙灯应无偶,复讶鱼灯有旧名”,对元宵夜抢眼夺目的龙灯、鱼灯称赞有加。
宋朝词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中生动再现了通宵达旦舞鱼龙灯的盛况,体现了鱼龙舞在花灯表演中所担负的重要角色。
那么,究竟什么是鱼龙舞呢?鱼龙舞是鱼灯和龙灯混合表演的舞蹈。
鱼龙舞成为古代节日文化重要的表演习俗,源于古人的崇鲤观念。
这一观念可以追溯至六千年前西安半坡仰韶文化出土的彩陶上生动的鱼纹。
人们在从事日常的捕鱼生产中,把有关鲤鱼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加以神化,将鲤鱼视为神鱼加以膜拜,并发展到以鱼为图腾的原始巫术舞蹈。
这种发轫于巫术的舞蹈对后世鱼龙舞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元宵节表演的鱼龙舞总给人鱼龙相随,鱼龙混杂的印象。
宋代《埤雅·释鱼》记载:“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本草纲目》称:“鲤为诸鱼之长,形状可爱,能神变,常飞跃江湖。
”清代《辛氏三秦记》记载:“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
上则为龙,不上者为鱼,故云曝鲤龙门。
”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鲤鱼跳龙门写了—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按照民间传说,凡跳过龙门的鲤鱼即可变成龙,即与《西京赋》中“鱼化龙”的说法相吻合;没有跳过龙门的鲤鱼“归来伴凡鱼”。
也有记载显示,“归来伴凡鱼”的既不是原来的鲤鱼,又不是飞过龙门的飞龙,而是在“鱼化龙”中变异而成的鳌鱼。
鳌鱼保持了龙头、龙角、龙须,其身上却布满鱼鳞,保留鱼尾。
2016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6年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A.裨. (bì) 将锋镝.(dí)混.(hùn)淆惊魂甫.(fǔ)定B.聒.(guō)噪估.(gǔ)计飒.(sà)爽同仇敌忾.(kǎi)C.洗涮.(shuà) 渣滓.(zǐ) 绚.(xuàn)烂立竿.(gān)见影D.逡.(qūn)巡辎.(zī)重狩.(shîu)猎掎.(jǐ)角之势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身教重于言教”,是为人父母者应当时刻牢记的原则。
如果我们平时注意礼仪,举止文明,不沾染赌博等恶习,那么,上行下效....,孩子们就一定会走出一条人生的正道的。
B.他刚被公司解雇,又出了车祸,真是祸起萧墙....。
C.做人不可攀结权贵,靠人施舍,以受残羹冷炙....之辱。
D.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的生活。
B.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C.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D.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培养人才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把现有的中年知识分子用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二、本大题10小题,共47分。
课内文言文段阅读,4——7题。
(15分)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6高一上·庄河月考) 书的世界是一个多彩的世界,与书为伴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每一次读书,我们的心灵都得到一次净化;每一次读书,我们都会有丰厚的收获。
现在年级要举行“好书共分享”活动,有以下任务等着你去完成:(1)拟写标语请你围绕本次活动的主旨“交流、分享、进步”,拟一条简洁、富有感染力的标语。
(2)阅读以下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在手机的时代,指尖上的世界里,尤其是学生、上班族,他们走个路、坐个车、吃个饭、聊个天,几乎机不离手,差不多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了;有了这种莫名其妙的被强迫的惯性,他们热衷用手机来看电子书,上百万字的书转化成了几M,拷贝进入手机里轻松得跟没事发生一样,读起来也轻松得跟没读一样。
材料二:书籍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信息,远远超出图片影像的有限范围。
好的书籍给人的精神影响,在广度和深度上更是影像材料所无法企及的。
多少个世纪积累下来的印刷文本,它的价值和蕴涵的智慧,不是技术化的影像能够承载的。
处于思想成长期的青年学子,多闻一闻油墨香,多从好的书籍中汲取精神营养,一定会比沉迷于读图快感的人多一份思想的力量。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二上·成都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
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成都市青白江区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2.必须在题目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请将第Ⅰ、Ⅱ卷单项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指定位置,填涂时,必须使用2B铅笔规范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O.5毫米的黑色墨迹签字笔作答。
4,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间词话》传统审美的现代意义薛红“情真”是判断文艺作品的重要标准。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审美标准之一是“情真”,即情感真。
这一情感并非仅指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感情,也包括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投入的情感和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能做到情感真挚,描写自然恳切。
好的文艺作品本身就是真挚情感的产物,而不能吸引人、打动人的作品,就在于作者本身投注的情感不够。
作品的真挚与恳切如何才能达到呢?在王国维看来,要做到在文字描写上“不隔”。
“不隔”是自然不牵强的描写,是与事物的直接观照与对话。
王国维认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所谓“语语都在目前”,所取之优点就在于描写自然真切,是在真切情感下所描绘的真实的自然景观,包括真切的情感表达。
从王国维的衡量标准来看,他所赞成的是经由真情实感支配下的自然的描写,而不是流于表面的空泛形容以及辞藻的盲目堆砌。
这对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同样有着指导性意义。
作者对所创作的人、事、物有着亲切的情感,深切的熟悉度,能做到从生活中来,又能够高于生活,回归生活,这样的作品就是好的作品,是顺应时代要求的作品。
“格高”是文艺作品创作的内涵底蕴。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9分,每小题3分)“跟帖文化”的长与短张颐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跟帖文化”开始流行。
它已经不仅仅存在于网上,而且逐渐扩展到纸媒,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所谓“跟帖文化”,其实就是在网上的正文之后跟进点评的一种文化现象。
“跟帖”跟在新闻、评论和博客文章等之后,每个人看完正文之后都有机插一句话,讲一点看法。
这种跟帖最好地体现了众生平等的参与诉求。
现在网络讨论问题,往往是由纸媒先“爆料”,抛出一个话题,然后网上的“跟帖”再反应。
“跟帖文化”类似于“评点文化”,“跟帖”有点像传统的“评点”,往往只是一两句话,点明自己对于上面正文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或激起互相讨论。
这些跟帖往往是口无遮拦,臧否人物和事件态度鲜明,观点清楚。
“跟帖”无需署名,几乎不必为言论负责,基本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现在许多文化和社会热点的形成,并不是在新闻报道发表或者文章发表之后,而是在大量的跟帖形成了一种让任何人忽视不得的网络“公意”之后, 一个“事件”就突然被凸现了出来。
“跟帖文化”最好地反映了互联网文化的特色,也给了原来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太多向社会发言的机会的人一个最好的机会。
现在的“草根”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跟帖”浮现出来的“群体意识”,显示了任何人不可小觑的力量。
“跟帖文化”的特色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瞬间性,也就是在新闻或者文章发表后的一瞬间就会有反应:好恶是非的判断,道德高下的评判。
由于是在互联网上,原来仅仅靠电视和纸媒难以传播的事情,今天完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会迅速变成人难以控制的影响。
其次是直觉性,网民的判断并不是依赖全面资讯的理性分析,而是从感觉和经验出发的推断。
第三是群体性,如果仅仅是一个人的匿名跟帖谁也不会注意,但一旦形成来势汹汹的“公意”潮流,而且被视为“民意”,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这种“跟帖文化”当然是一种文化民主的展现,也是公众发表意见的一个渠道。
四川省成都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成都2016-2017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热词。
有人认为,提出供给侧改革表明我们放弃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转向供给学派的主张。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根子在于有些人习惯于照搬套用别人的理论分析自己的实践、解决自己的问题,没有勇气也不善于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
我国以前实行的经济政策并非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属于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主张在经济萧条时通过扩大投资刺激经济,但投资可以是组织工人挖沟再填上这样的无效投资。
而我国前些年的扩大投资,主要是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等,既有利于当期扩大需求,又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这已经超越了凯恩斯主义。
因为我国作为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经济社会各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投资远未饱和。
现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明显不同于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主张从供给角度分析经济、稳定经济,主张减税,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反对产业政策。
这与我们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产业政策要准”根本不同。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而不是对别人理论、做法的模仿翻新。
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误导社会公众,造成不良后果。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问题倒逼。
今天,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远超以往,发展变化之快远超以往。
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大潮奔涌向前;从国内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齐头并进。
应对这种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解决全新的经济社会问题,老理论不管用,别人的理论不适用,必须作出自己的创新性理论概括。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时代呼唤。
当今时代,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技术信息每两年增加一倍,一个大学一年级学生所学的知识到三年级就有一半会过时。
四川省成都市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 72 分)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马的历史,非常悠久。
甲骨文中就有马的形象。
据史书记载,商周时贵族出行多乘马车或骑马。
贵族死后,作为陪葬的马匹也占据着一席之地。
霍去病墓的石雕群,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无不显示出统治者对马的重视。
也正是马在古时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帝王对良马的喜爱,在客观上促进了“马艺术”发展。
汉武帝不惜重金和发动战争来换取汗血宝马。
马成为汉代绘画和雕塑中经常出现的题材和内容。
唐太宗属马,也特别爱马。
在我国石雕艺术史上,汉代霍去病墓石雕群、唐太宗的昭陵六骏树起了意象造型与写实造型的艺术风格几乎不可逾越的高峰。
同一表现对象的马在各朝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中呈现出各式面貌,虽然霍去病墓石雕群与昭陵六骏这两组马的石雕艺术品是在不同时代的特殊风格下成就了它们各自独特的艺术面貌,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通之处。
一是意象造型与写实造型的统一。
虽然历史上大多把霍去病墓石雕群归为写意的类别,而唐昭陵六骏则被看作写实的代表,但在具体的形象塑造方面,这两种艺术手法相互渗透。
昭陵六骏继承了霍去病墓的创作手法,采用象征手法,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
这两组石雕虽然都刻画的是战马,实质是反映人的勇敢和战争的惨烈。
因此不管是霍去病墓石雕还是昭陵六骏,不仅是对帝王将相的颂歌,也是无数英勇将士的历史丰碑。
霍去病墓纪念性石雕的重要特点,是将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石料的选取相结合,因石而得形,因形而造意,因意而施工。
《马踏匈奴》是霍去病墓石雕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作品。
作品中战马威武雄健,傲然挺立,敌人蜷缩于马下,垂死挣扎,与整个马的轮廓浑然一体。
而在整个雕塑的关键部分,如马下胡人的特征运用线刻和浮雕的手法刻出相对写实的形象。
这样,将大写意与细微写实的造型手法相结合来表现精妙传神的形象。
就马的造型而论,汉马偏于写意,蹄细体肥,外形流畅简洁;唐马偏于写实,注重马体解剖结构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