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植物病害的诊断

合集下载

简述植物病害诊断的步骤。

简述植物病害诊断的步骤。

简述植物病害诊断的步骤。

植物病害诊断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一项技术,能够帮助农民及时发现和解决植物病害问题,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下面简述植物病害诊断的步骤。

第一步:观察病害症状病害症状是判断植物是否受到病害侵害的重要依据。

在诊断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植物的外部症状,如叶片变黄、枯萎、腐烂等,并与正常植株进行对比。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植物的内部症状,如茎、根部的异常情况。

第二步:收集病害样本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收集受病害侵害的植物样本。

样本应包括受害的叶片、茎、根部等,并尽量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同时,还应注意收集与植物病害相关的土壤样本。

第三步:进行实验室分析收集到样本后,需要进行实验室分析。

分析的内容包括病原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和培养等。

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分析,可以确定植物受到的具体病原微生物种类。

第四步:进行病害鉴定在实验室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病害进行鉴定。

病害鉴定是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特性、生命周期和病害症状的综合分析,确定植物受到的具体病害种类。

鉴定的过程需要借助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如显微镜、培养基等。

第五步:制定防治措施在确定了病害种类后,需要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根据不同的病害种类,可以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如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同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农业生产环境,制定合适的防治策略。

第六步:实施防治措施在制定了防治措施后,需要及时实施。

根据具体的病害情况和防治策略,对受害植物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施药、清除病残体、调整生态环境等。

同时还要注意防治措施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及时进行监测和调整。

第七步:评估防治效果在实施防治措施后,需要对防治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病害发生情况、植物生长状态、产量等。

通过评估防治效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总结:植物病害诊断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植物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精细的观察,才能准确判断植物病害的种类和程度,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

常见20种植物病虫害

常见20种植物病虫害

常见20种植物病虫害常见20种植物病虫害1. 植物病害1.1 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真菌病害,主要感染叶片和花序。

病害初期表现为白色粉状物质覆盖在叶片上,严重感染会导致叶片枯萎变黄。

1.2 黑斑病黑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感染叶片和果实。

病害初期表现为叶片出现黑色斑点,严重感染会导致叶片枯萎掉落。

1.3 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影响果实和花朵。

病害初期表现为果实或花朵表面出现灰色绒毛,严重感染会导致果实腐烂。

1.4 病害病害是由感染植物引起的疾病,通过叶螨、蚜虫等昆虫传播。

病害表现为叶片出现变色、变形等症状,严重感染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限。

1.5 根腐病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感染植物的根部。

病害表现为根部腐烂、变黑,严重感染会导致植物死亡。

2. 植物虫害2.1 蚜虫蚜虫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害虫,主要吸食植物的汁液。

害虫大量繁殖会导致植物叶片萎缩、卷曲,严重感染会造成植物死亡。

2.2 白蜡虫白蜡虫是一种吸食植物汁液的害虫,主要寄生在叶片的背面。

害虫分泌的蜡质物质会覆盖在叶片上,严重感染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限。

2.3 蚧蚜蚧蚜是一种以植物汁液为食的害虫,主要寄生在叶片和新梢上。

害虫吸食植物汁液会导致叶片黄化、卷曲,严重感染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4 银蝶银蝶是一种以植物为食的害虫,主要影响果实。

害虫吃食果实会导致果实出现凹陷、腐烂等症状,严重感染会导致果实产量下降。

2.5 蚜蚜蚜蚜是一种以植物汁液为食的害虫,主要寄生在叶片和嫩梢上。

害虫分泌的蜜露会吸引蚂蚁等昆虫,严重感染会导致植物生长衰弱。

以上介绍了常见的20种植物病虫害,包括植物病害和植物虫害。

这些病虫害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保护植物健康的重要步骤。

对于大面积感染严重的情况,还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施用农药、清除病虫源等,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常见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常见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

常见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正文】一、常见植物病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1.1 病害识别常见植物病害的识别是防治的第一步。

以下是一些常见植物病害及其识别方法:1.1.1 灰霉病- 特征:灰黑色霉斑,植物叶片、花朵、果实表面出现腐烂。

- 防治方法:清除病害部位,加强通风,适度控制湿度,使用合适的杀菌剂。

1.1.2 炭疽病- 特征:黑色疫斑,植物叶片、茎部、果实表面出现黑斑。

- 防治方法:清除病害部位,适度修剪,使用合适的杀菌剂,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1.1.3 白粉病- 特征:灰白色粉状物,植物叶片、茎部表面出现白色霉斑。

- 防治方法:清除病害部位,加强通风,适度控制湿度,使用合适的杀菌剂。

1.1.4 黄化病- 特征:植物叶片发黄、变形,生长迟缓。

- 防治方法:清除病害部位,加强植物的抗病能力,定期给予充足的营养。

1.2 病害防治方法针对不同的植物病害,可以采用不同的防治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病害防治方法:1.2.1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寄生菌等生物控制病害的传播和发展。

1.2.2 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杀菌剂、杀虫剂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安全使用。

1.2.3 物理防治如使用高温、低温、紫外线等物理手段来杀灭病害。

1.2.4 遗传防治通过育种选育抗病品种,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1.2.5 培育防治加强植物的栽培管理,提高植物的养分供应,增强植物的抵抗力。

【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内容:- 图片附件:附上常见植物病害的图片,以便读者更好地识别病害。

- 防治手册:附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手册,提供更多的防治方法和技巧。

【法律名词及注释】- 植物检疫法:是指对出口、入境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的法律。

- 农药管理条例:是指对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等进行管理的法规。

- 生物安全法:是指对外来生物种类及其活动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可能造成的威胁进行监测、评估和管理的法律。

【全文结束】。

植物病害的诊断

植物病害的诊断

2)指示植物鉴定法: 适用缺素症的鉴定,即选择最容易缺乏该种元素, 症状表现最明显、最稳定的植物,种植在怀疑为缺乏该 元素的果树附近,观察其症状反应,从而确定病原。
草本植物及其缺素症状: 缺氮:花椰菜、甘蓝; 缺钾:马铃薯、蚕豆; 缺铁:甘蓝、马铃薯; 缺磷:油菜; 缺钙:甘蓝、花椰菜; 缺硼:甜菜、油菜。
3)人工诱发:根据初步分析的可疑病因,人为提供类
似发病的条件,如低温、缺某种元素、药害,观察植 株是否发病。 4)排除病因:采取某种治疗措施,如对病株注射或灌 根怀疑缺乏的元素,观察病情是否减轻或恢复。
思考题
1、怎样对侵染性病害进行诊断? 2、怎样对非侵染性病害进行诊断? 3、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是否都可以 利用柯赫法则?
第九章
植物病害的诊断
第一节 传染性病害的诊断
1、根据病害发生特点和症状观察初步推断病因;
2、通过柯赫法则(Koch’s Rule)进一步确定在病部 表现病征的病菌是致病菌还是腐生菌。
1、病害发生特点和症状观察 1)发生特点实地考察:有传染性,有发病中心 2)病状、病征(内部、外部)特点:
新鲜 病样
真菌病害:不出现病征怎么办?-可保湿诱发
细菌病害:喷菌现象; 寄生性种子植物病害: 线虫病害:有的有胞囊; 病毒病害:病状特殊(多表现花叶、矮缩、坏死)无病征; 植原体病害:病状特殊(丛枝、矮缩、小叶、黄化、花变叶) 无病征,对四环素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
特例
专性寄生物
病毒、菌原体、霜霉菌、白粉菌、锈菌等(不能人工培养)
2. 病株表现
除个别高温引起的日烧病和喷药、施肥不当产生药
害一般都是全株性的,如缺素、涝害等。
3. 环境条件调查
1)气象:冻害、灼烧、降雨、光照不适等 2)土壤:涝害、旱害、盐碱害、营养不良 3)肥料与毒物(农药)综合分析确定病因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一、症状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和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即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病状。

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征。

(一)病状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1、变色植物生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称为变色。

原因:由于叶绿素或叶绿体受到抑制或破坏,色素比例失调造成的。

变色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褪绿和黄化:整个植株、整个叶片或其一部分均匀地变色,褪绿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而使叶片表现为浅绿色;当叶绿素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黄化。

属于这种类型的变色,还有整个或部分叶片变为紫色或红色;不是均匀地变色,如常见的花叶:由于形状不规则的深绿、浅绿、黄绿或黄色部位相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不同颜色部位的轮廓是清楚的。

变色部位的轮廓不很清楚,就称作斑驳。

斑驳症状在叶片、果实上是常见的。

典型的花叶症状,叶上杂色的分布是不规则的;有的可以局限在一定部位,如主脉间褪色的称作脉间花叶;沿着叶脉变色的称作脉带或沿脉变色;主脉和次脉变为半透明状的称作明脉。

病害的病原类型:植物病毒病和有些非侵染性病害(尤其是缺素症)常常表现以上两种形式的变色症状;有些植原体引起的病害往往表现黄化症状。

此外,田间还偶尔发现叶片不形成叶绿素的白化苗,这多是遗传性的。

烟草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白菜辣椒病毒病菜豆花叶病苹果花叶病2、坏死指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

原因:通常是由于病原物杀死或毒害植物,或是寄主植物的保护性局部自杀造成的。

表现: 坏死在叶片上常表现为坏死斑和叶枯。

坏死斑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因病害而不同,但轮廓都比较清楚。

有的坏死斑周围有一团变色环,称为晕环。

大部分病斑发生在叶片上,早期是褪绿或变色,后期逐渐变为坏死。

坏死发生在花朵上,则直接降低花卉的观赏和商品价值。

病斑的坏死组织有时可以脱落而形成穿孔症状,有的坏死斑上有轮状纹,这种病斑称作轮斑或环斑。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植物病害诊断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任务之一,它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和诊断病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害的扩散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观察法:这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

通过仔细观察植物的外部表现,如叶片的形状、颜色、叶脉的变化等,可以初步判断植物是否受到病害的侵害。

同时需要注意观察病害的发生部位,如叶片、茎、根部等,以及病害的发展程度和症状的变化。

例如,黑斑病会在叶片上形成黑色斑点,而病斑边缘会变得黄色或暗绿色。

2. 切片法:这是一种常用的病害诊断方法,特别适用于诊断内部病菌或病毒的侵害。

首先需要从植物受感染的部位取样,将样本切成薄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的细胞结构和病原体的存在。

通过观察细胞内的病变症状和病原体的形态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病害的类型。

3. 病原学检测:病原学检测是一种确诊病害的重要方法,通过检测植物组织或体液中的病原体DNA或RNA序列,可以准确辨别病害的病原体,例如细菌、真菌、病毒等。

常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包括PCR(聚合酶链反应)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这些方法需要实验室的设备和专业知识,能够对病害进行准确的鉴定,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4. 土壤检测:有些病害是由土壤中的病原体引起的,因此土壤检测也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

通过采集受感染植物根部周围的土壤样本,并将其培养在适宜的培养基上,可以观察和鉴定土壤中的病原体。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由真菌或线虫引起的植物病害的诊断。

5. 病害传播试验:有些病害是由昆虫或其他载体传播的,因此通过病害传播试验可以确定病害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

例如,可以将受病害侵害的植物或病原体接种到健康植物上,观察它们是否能够传播疾病,从而确定病害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速度。

在进行植物病害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植物样本进行观察和检测。

样本应包括受感染的植物器官和病变症状明显的部位。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

四、加强栽培管理
改进栽培技术、合理调节环境因素、改善立地条件、调整 播期、优化水肥管理等都是重要的农业防治措施。 播种期、播种深度和种植密度:可达到人为避病的效果 水肥管理与病害消长关系密切,必须提倡合理施肥和灌水。 可减少因病造成的损失。
第五节 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
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 途径。 抗病品种的防病效能很高:一旦推广使用了抗病 品种,就可以代替或减少杀菌剂的使用,大量节 省田间防治费用。 使用抗病品种不仅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 避免或减轻因使用农药而造成的残毒和环境污染 问题。
各地作物种类和自然条件不同,种植形式和 耕作方式也非常复杂,诸如轮作、间作、套 种、土地休闲和少耕免耕等具体措施对病害 的发生有影响。 例如,在北方冬麦区实行小麦行间套种玉米、 棉花后,土地不翻耕,杂草丛生,有利干传 毒昆虫灰飞虱繁殖滋生、小麦丛矮病逐年加 重。 辣椒间作玉米,在高温季节玉米为辣椒遮光
受病组织——表面消毒(0.1%升汞及70%乙 醇)——灭菌水洗3次——用灭菌水制备悬 液——用稀释法或划线法于牛肉蛋白胨培养
基上培养(25-28°C) —— 显微观察。
3.病毒病害的鉴定
病毒病的症状以花叶、矮缩、坏死为多见。无病征。 撕取表皮镜检时有时可见有内含体。在电镜下可见到 病毒粒体和内含体。 采取病株叶片用汁液摩擦接种或用蚜虫传毒接种可引 起发病; 用病汁液摩擦接种在指示植物或鉴别寄主上可见到特 殊症状出现。 用血清学诊断技术可快速作出正确的诊断。必要时作 进一步的鉴定试验。
三、保持田园卫生
清除田间的病株残体:收获后的清除措施.能有效地减少越冬或 越夏菌源数量。
拔除田间病株:摘除病叶和消灭发病中心,能阻止或延缓病害流 行。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

植物病害诊断方法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一、症状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和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即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

寄主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病状。

病原物在病部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征。

(一)病状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1、变色植物生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称为变色。

原因:由于叶绿素或叶绿体受到抑制或破坏,色素比例失调造成的。

变色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褪绿和黄化:整个植株、整个叶片或其一部分均匀地变色,褪绿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而使叶片表现为浅绿色;当叶绿素的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就表现为黄化。

属于这种类型的变色,还有整个或部分叶片变为紫色或红色;不是均匀地变色,如常见的花叶:由于形状不规则的深绿、浅绿、黄绿或黄色部位相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不同颜色部位的轮廓是清楚的。

变色部位的轮廓不很清楚,就称作斑驳。

斑驳症状在叶片、果实上是常见的。

典型的花叶症状,叶上杂色的分布是不规则的;有的可以局限在一定部位,如主脉间褪色的称作脉间花叶;沿着叶脉变色的称作脉带或沿脉变色;主脉和次脉变为半透明状的称作明脉。

病害的病原类型:植物病毒病和有些非侵染性病害枝案q (尤其是缺素症)常常表现以上两种形式的变色症状;有些植原体引起的病害往往表现黄化症状。

此外,田间还偶尔发现叶片不形成叶绿素的白化苗,这多是遗传性的。

烟草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 白菜辣椒病毒病菜豆花叶病苹果花叶病2、坏死指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

原因:通常是由于病原物杀死或毒害植物,或是寄主植物的保护性局部自杀造成的。

表现:坏死在叶片上常表现为坏死斑和叶枯。

坏死斑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因病害而不同,但轮廓都比较清楚。

有的坏死斑周围有一团变色环,称为晕环。

大部分病斑发生在叶片上,早期是褪绿或变色,后期逐渐变为坏死。

坏死发生在花朵上,则直接降低花卉的观赏和商品价值。

病斑的坏死组织有时可以脱落而形成穿孔症状,有的坏死斑上有轮状纹,这种病斑称作轮斑或环斑。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

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受到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病毒等)侵害所导致的病害现象。

及时准确地诊断植物病害对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植物病害诊断方法。

一、外观观察法外观观察法是最常用的植物病害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对植物病害患部的外观进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病害类型。

例如,苹果树叶片出现黑斑,可以初步判断为苹果黑星病;番茄叶片出现黄化,可以初步判断为番茄黄化曲叶病。

此外,还可以观察病害部位的病征,如病斑的形态、颜色、边界等,以进一步判断病害类型。

二、病原体分离法病原体分离法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病害诊断方法,通过分离病原体并进行鉴定,可以确定病害的病原。

具体操作步骤为:将患病组织切下,经过表面消毒后,分离出病原体;将分离得到的病原体进行纯化培养,并观察其形态特征;利用生物学、生化等方法进行进一步鉴定,如PCR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通过病原体的鉴定,可以准确确定病害类型。

三、病理解剖法病理解剖法是一种通过解剖植物组织,观察病变部位的组织结构变化,进而判断病害类型的方法。

通过对植物病变组织的解剖观察,可以发现病原体的存在形态、繁殖方式等特征。

例如,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病害组织中的真菌菌丝、孢子等,从而判断出真菌性病害。

四、病原体检测法病原体检测法是一种通过检测植物体内的病原体DNA或RNA,来确定病害类型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病原体检测方法有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等。

通过对植物体内的病原体DNA或RNA 进行特异性扩增或检测,可以准确鉴定病害类型,并且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

五、病害发生规律分析法病害发生规律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病害的发生规律,来判断病害类型的方法。

通过对病害的发生时间、发生区域、发生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初步判断病害类型,并且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例如,某地区的某种作物病害在高温多湿的环境下发生最为严重,可以初步判断为真菌性病害。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第一章: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1.1 植物病害的定义1.2 植物病害的类型1.3 植物病害的病因1.4 植物病害的诊断与评估第二章:植物病原生物2.1 病原生物的分类2.2 病原真菌2.3 病原细菌2.4 病原病毒2.5 病原线虫第三章:非生物因素与植物病害3.1 温度对植物病害的影响3.2 湿度对植物病害的影响3.3 光照对植物病害的影响3.4 土壤对植物病害的影响3.5 农药使用对植物病害的影响第四章:植物病害的传播与流行4.1 植物病害的传播途径4.2 植物病害的传播介质4.3 植物病害的流行规律4.4 植物病害的预测与预警4.5 植物病害的控制与治理第五章: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5.1 农业防治5.2 化学防治5.3 生物防治5.4 物理防治5.5 综合防治第六章:常见植物病害的识别与防治6.1 真菌性病害6.2 细菌性病害6.3 病毒性病害6.4 线虫性病害6.5 其他病害第七章:植物病害的田间监测与诊断技术7.1 病害监测方法7.2 病害诊断技术7.3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7.4 病情指数的计算与应用7.5 现代化诊断工具的应用第八章:植物病害的抗病育种与植物免疫8.1 抗病育种原理与方法8.2 抗病品种的选育与应用8.3 植物免疫学基础8.4 植物免疫增强技术的应用8.5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策略第九章:植物病害的控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9.1 病害控制的目标与原则9.2 化学农药的使用与管理9.3 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应用9.4 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管理9.5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植物病害管理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验技能10.1 病害案例分析10.2 病原菌的显微观察10.3 病害诊断实验10.4 抗病性鉴定实验10.5 植物病害控制实验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理解植物病害的定义、类型、病因以及诊断与评估的方法是学习植物病理学的基础。

重点关注病害的识别特征和病因分析。

二、植物病原生物:掌握不同类型病原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包括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等。

植物病害的诊断

植物病害的诊断

初期症状
后期症状
3.发生规律
真菌病害 苗期即可受害,但以中后期发病重,分 生孢子通过气流或雨水传播,瓜类白粉病流 行与否取决于湿度和寄主长势,气温较低 (在30℃以下)田间湿度大或高温干旱与高 温高湿交替出现,又有大量白粉菌原时易流 行,而豆类白粉病原在干旱及昼夜温差大叶 面易结露时发病重。

叶片正面
叶片背面

3.发生规律
真菌病害 病原物可随风传播,主要为害叶片苗期及成株 期均可发病,以结瓜期发病较重。在气温较低、雨 水较多、湿度较大情况下易发生;连作、地势地洼, 排水不良,施氮肥过多,往往发病重。

4.防治要点 (1)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培养无病苗。 (2)预防为主,于发病前在叶面使用嘉禾双联稀 释1000-1500倍喷雾。 后期使用嘉禾双联500-1000倍稀释喷雾。
症状:全部症状类型
诊断方法:镜检、分离、接种
细菌病害
植物细菌病害的诊断
症状识别:斑点、萎蔫、腐烂、畸形。 水渍状、菌脓 显微镜检查:喷菌现象。
分离培养:NA培养基稀释法或画线法培养。观察 单个菌落特点。 人工接种:将分离的细菌接种于寄主植物或过敏性 发应植物,观察所得症状。
细菌病害
3.发病规律
真菌病害 该病主要在幼苗长出1-2片真叶期发生,3 片真叶后,发病较少。育苗期出现低温、高 湿条件(雨雪连阴天或寒流侵染)使幼苗光 合作用弱、呼吸强、消耗大,利于病菌乘机 而入,引发此病。另外,结果期阴雨连绵, 果实易染此病(绵腐病)。
4.防治方法
(1)加强育苗时的苗床管理:选用抗病品种, 进行床土消毒,阴雨天免浇水、合理施肥提 高抗病力。 (2)发现病苗立即拔除,在发病初期使用嘉 禾双联稀释600-1200倍喷雾。

植物病害诊断应遵循的步骤

植物病害诊断应遵循的步骤

植物病害诊断应遵循的步骤植物生病啦,咱得给它诊断诊断,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呢。

一、观察症状。

先好好看看植物的样子。

叶子有没有发黄呀?是整片黄还是只有叶脉周围黄呢?要是叶子上有斑点,那斑点是啥样的,是圆形的还是不规则的,颜色是褐色的还是黑色的?还有茎干呢,有没有变软、长瘤子之类的。

根部也不能忘哦,挖出来瞅瞅,是烂根了,还是根上有虫子在捣乱。

这就像看人的脸色、身上有没有伤口一样,从这些外在的表现能得到好多线索呢。

二、了解植物生长环境。

知道植物生长的地方也很关键。

它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呀?要是在室外,周围有没有什么化工厂,是不是经常被污染的空气包围。

如果在室内,浇水是不是太多或者太少啦?光照够不够呢?温度合适不?就好比了解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一样,植物的生长环境对它有没有生病影响可大了。

比如说,要是浇水太多,那植物的根可能就会因为泡在水里太久而烂掉,然后叶子就会表现出无精打采的样子。

三、查看病史。

这植物以前有没有生过病呀?之前用过啥药没?就像人以前得过啥病,吃过啥药一样。

要是之前有过类似的病症,那这次可能就是旧病复发了。

或者之前用过某种药,会不会对植物产生了啥不好的影响,导致现在又出问题了呢。

四、实验室检测(如果有必要)要是前面这些还搞不清楚病因,那就得借助实验室啦。

就像人去医院做各种检查一样。

可以取点植物的组织,看看是不是有病菌或者病毒。

这就像给植物做个深度体检,虽然有点麻烦,但是能很准确地知道到底是啥在捣乱,让植物这么难受。

给植物诊断病害就是这么个事儿,一步一步来,就能找到病因,然后就可以对症下药,让植物重新变得健康有活力啦。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ppt植物病害的

植物病害的诊断和防治ppt植物病害的
• 1 病害突然大面积同时发生;发病时间短;只有几天;大多是由于大 气污染 三废污染或气候因素如冻害 干热风 日灼所致
• 2 病害只限于某一品种发生;多为生长不宜或有系统性的症状致的 表现;多为遗传性障碍所致
• 3 有明显的枯斑 灼伤;且多集中在某一部位的叶或芽上;无既往病 史;大多是由于使用农药或化肥不当所致
• 防治病害按照其作用原理;通常分为回避avoidance 杜绝exclusion 铲除eradication 保护protection 抵抗resistance和治疗therapy 每个防 治途径又发展出许多防治方法和防治技术;分属于植物检疫 农业防 治 抗病性利用 生物防治 构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不同领域
• 人为传播主要载体是被有害生物侵染或污染的 种子 苗木 农产品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等
• 种苗本来就是病原物的自然传播载体;有完善的 传播机制;人为传播又延长了传播距离;扩大了 传播范围 带病种子苗木传入新区后可直接进入 田间;有利于病原物传染下一代植物;迅速扩大 蔓延 因此;
检疫性有害生物
• 在植物病原物和其它有害生物中;只有那些有可能通过人为传播
• 大多数的真菌病害 细菌病害和线虫病害以及所有的寄生植物 可以 在病部表面看到病原物;少数要在组织内部才能看到;多数线虫病 害侵害根部;要挖取根系仔细寻找
• 有些真菌和细菌病害;所有的病毒病害和原生动物的病害;在植物 表面没有病征;但症状特点仍然是明显的
• 1 寄生植物引起的病害:在病植物体上或根际可以看到其寄生物;如寄 生藻 菟丝子 独脚金等
或分类上的地位 如是侵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 是真菌病害或是病毒病 害等 • 有些病害特征明显;证据确凿;可直接诊断或鉴定;如霜霉病或秆锈病 但有好 多场合是难以鉴定病原物的属种的;如花叶病易识别;由何种病原物引起就 必须经详细鉴定比较后才能确认

判断植物病害的三个标准

判断植物病害的三个标准

判断植物病害的三个标准
植物病害是植物生长过程中面临的常见问题之一,因此及时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植物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在判断植物病害时,有三个主要的标准可供参考。

首先,观察植物叶片的外观和颜色。

植物受到病害感染后,叶片往往会出现明显异常的情况。

例如,病害可能导致叶片出现黄化、枯萎、斑点或鳞片状的病斑等症状。

此外,部分病害还会导致叶片变形、卷曲或出现裂纹等现象。

因此,仔细观察叶片的外观和颜色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植物是否受到病害感染。

其次,注意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发展趋势。

植物在受到病害侵袭后通常会出现生长减缓、发育不全或者停滞不前的情况。

比如,植物可能出现落叶、花芽不开放或果实不结实等现象。

对于某些病害而言,患病的植物甚至会出现死亡或枯萎的情况。

因此,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发展趋势,可以评估病害对植物的影响程度。

最后,了解植物的栽培历史和环境条件。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传播通常与栽培历史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了解植物的栽培历史,包括种植时间、品种选择以及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等方面的情况,有助于排除其他因素对植物健康的影响。

此外,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也可能对植物病害的发生和传播产生影响。

因此,综合考虑植物的栽培历史和环境条件,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植物是否受到病害感染。

综上所述,判断植物病害的三个主要标准是观察叶片的外观和颜色、注意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了解植物的栽培历史和环境条件。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标准,可以及时发现并判断植物是否受到病害感染,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以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植物病虫害快速诊断法

植物病虫害快速诊断法

植物病虫害快速诊断法一、观察症状观察症状是诊断植物病虫害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

通过观察植物的叶片、茎、花、果实等部位的外观形态,可以初步判断出植物可能患有的病虫害。

例如,叶片出现黄化、斑点、畸形等症状,可能是细菌性病害或真菌性病害;而茎部出现伤口、溃疡等症状,可能是茎部病害,如茎溃疡病等。

二、病原学检测病原学检测是诊断植物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植物病害的病原体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可以确定植物患有的具体病虫害。

常用的病原学检测方法有:1. 显微镜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体的形态特征,如细菌的形状、真菌的菌丝形态等,可以初步判断病原体的种类。

2. 病原体分离:将病样中的病原体分离出来,纯化培养,以便进行后续的鉴定工作。

3. 分子生物学检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DNA分子杂交等方法,检测病原体的特异性核酸序列,从而准确判断病原体的种类。

三、害虫学检测害虫学检测是诊断植物害虫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植物上的害虫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物学特性分析等,可以确定害虫的种类,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常用的害虫学检测方法有:1. 形态学观察:通过观察害虫的形态特征,如体型、颜色、翅膀形状等,可以初步判断害虫的种类。

2. 生物学特性分析:通过对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习性、食物来源等进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害虫的生活习性,为防治提供依据。

四、生态学调查生态学调查是诊断植物病虫害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农田生态环境的调查,了解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传播途径等,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常用的生态学调查方法有:1. 调查发生规律:了解植物病虫害在农田中的发生时间、发生部位、危害程度等。

2. 调查传播途径:了解植物病虫害的传播途径,如风力传播、水传播、昆虫传播等。

3. 调查农田生态环境:了解农田中的植被、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分析对植物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五、综合诊断1. 对比分析:将病样与已知病虫害的样本进行对比,找出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作出判断。

实用丨植物病害诊断图谱(园林人可收藏)

实用丨植物病害诊断图谱(园林人可收藏)

实用丨植物病害诊断图谱(园林人可收藏)分清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这三种病害,对于防治,特别是药剂防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药剂防治不同病害,能杀真菌的药剂未必能防病毒,能治病毒的又管不了细菌。

由于能够使作物生病的真菌是一些丝状体,细菌是单细胞,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分子生物,他们的新陈代谢方式以及脾气秉性也有很大区别,对症的药剂也就不同了。

真菌性病害症状类型真菌性病害是已知病害中最多的病害,症状类型多,出现在植物的各个部位。

常见的有:(黄杨白粉病)白粉类在花、果、叶及嫩枝上覆盖白色粉状物,后期在白粉物上出现散生状针头大的颗粒,颗粒由白变黄,最后变黑。

这类病害通称白粉病。

(煤污病)煤污在叶、枝、果实表面覆盖一层煤烟状物,很易用手擦去。

常称为煤污病。

这种病害发生通常与蚜虫、木虱、蚧虫密切相关。

(鸡蛋花锈病)广谱性杀菌剂多菌灵园林资材服务商10锈粉叶、果、枝、干上出现疣状、条状、毛状或毡状突起,后期常破裂,散出淡黄色、桔黄色、锈褐色或黑色粉状物,常称为锈病。

(灰霉病)霜霉为害叶、果、嫩枝,以叶片最为明显,在叶片背面形成灰白色霜状物,霜状或稀或密,叶片正面往往黄色,无明显边缘,常称为霜霉病。

(白绢病)白绢通常危害靠近土面的叶、茎、根颈,环境潮湿时产生白色绢丝状菌丝,后期产生油菜籽大小的菌核,菌核初期乳白色逐渐变黄变褐,常称为白绢病。

(黑斑病)斑点花、果、叶上局部组织患病死亡后出现的症状。

根据病斑形状、颜色、大小名称为圆斑、角斑、灰斑、褐斑、黑斑、轮纹、枯斑等等病名。

(炭疽病)炭疽与斑点相似,但颜色常常是黑褐色,病斑上有轮生状排列的小黑点,潮湿时黑点出现粉红色胶状黏液,其是炭疽病特有的症状。

(桃缩叶病)畸形植物受害部变大或缩小,生长不匀,失去原来形状。

后期在受部位出现病症。

(杨树溃疡病)溃疡发生在枝干皮层,病斑形状有圆形、近圆形、长形,通常病斑周围稍隆起,中部组织死亡,下陷,干裂。

后期常产生小黑点,或盘状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五)线虫的诊断 线虫病的症状有生育迟缓、植株矮化、 色泽失常等特征,并伴有茎叶扭曲,以 及虫瘿、叶瘿、根瘤、根结、毛根等。 一般通过病组织的解剖、镜检或清水浸 渍病组织等办法均能查到病原线虫,以 对病害进行鉴定。 总之,植物病害诊断的一般程序:是通 过田间观察,症状识别、病原鉴定等手 段,结合寄主的种类来进行
• (四)病毒病害的诊断 • 植物病毒病的症状常具有非常特殊的特异性, 如:花叶、斑驳、黄化、着色、丛枝、矮化、畸 形等,有助于病害的诊断,但有时也往往和一些 非侵染性病害相混淆,故在诊断时需要一系列的 观察和试验。 • 首先要搞好田间观察,注意病害的田间分布,发 病与地势、土壤、耕作、施药、间作以及邻作等 条件的关系,发病与传毒昆虫的关系,症状特征 及其变化等,都将帮助我们初步确定是否为病毒 病。
• 有些病原真菌在植物感病部位的组织内产 生子实体,从表面不易观察,这就需要徒 手切片法,取下病部组织作镜检。还有的 真菌性病害,病部没有明鲜的病征,保湿 培养和徒手切片未见到子实体时,则应进 行病原的分离培养及接种试验,才能作出 准确的诊断,在病原镜检的同时,还应结 合病害的症状特征的观察,避免病组织上 某些杂菌的干扰,以防误诊的发生。
• 经过上述诊断确定是病毒以后,有条件时 尚可进一步鉴定病毒的种类,其主要鉴别 项目包括: • 第一,汁液磨擦传播的病毒,可测定其稀 释终点,失毒温度,体外保毒期及抗药性 等特征。 • 第二,自然传播方式,如是昆虫传染时, 除确定传毒种类外,还要明确这一病毒在 昆虫传播上的类型。 • 第三,寄主范围和寄主反应。 • 第四,血清反应。
植物病害的诊断
• 一、植物病害诊断的目的 • 植物病害的种类繁多,防治方法各异,只 有对病害作出肯定、正确的诊断、找出病 害发生原因,人们才有可能制定切合实际 的防治措施,可见,准确无误的诊断是防 治的前提条件。
• 二、植物病害诊断的步骤 • (一)田间观察:病害诊断首先应进行现场观察。 病害的田间分布常为我们分析病原提供必要线索, 病害是随机分布器在全田,还是靠近地头、地边。 在田间是普遍发病,还是分散、点片。有 围绕 侵染中心向四周扩展危害现象。行间杆株发病有无 差异。病害的发生与地势、土壤、灌溉以及施肥等 到条件有无联系。前茬不同的地块上病害轻重有无 差异等。都城应该成为诊断时仔细观察的内容。进 行田间观察必须注意分析和记载病态植物的新鲜症 状表现。一般病害的症状特征常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和稳定性。从而为病害诊断提供可能。事实上,许 多植物病害完全可以根据田间的典型症状作出下确 的诊断,此外,症状特点也可以作为进一沙鉴定病 原时的参考。
• (二)室内鉴定 • 田间观察常不能对病害内部症状进行识别, 同时,绝大多数病原生物都是微生物,必 需借助于显微镜的检查才能鉴别它们。因 此,诊断不熟悉的植物病害时,室内鉴定 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步骤。室内鉴定的主要 任务,在于识别有病植物的内部症状;确 定病原类别;并对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 害及线虫所致病害作出初步鉴定,进而为 病害确诊提供依据。
• 二、植物病害的一般诊断方法 • 自然情况下,植物病害主要是由多种方法和 步骤确定病原,但病原类别不同,其诊断 的过程也不完全一致,现做如下简要介绍:
• (一)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从症状来看, 营养物质缺乏,水分失调,高温干旱,低 温冻害以及药物中毒等非侵染性病害,常 造成植物变色,枯死、落花落果、生长不 良等到现象,非侵染性病害发生,既然是 受土壤和气候等条件的影响,所以,在田 间分布上一般是比较均匀面成片的,并与 地势、土质、施肥、用药、耕作、灌溉或 其他特殊环境条件有一定的相关性。这要 在田间观察时需要特别注意分析。
• 镜检植物感病组织中有无病原细菌存在,对病害 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方法是:切取小块 病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大量细菌溢出, 这是区别细菌病害和其他病害最简单可靠的办法, 应该注意的是,镜检是要选择笨新鲜的发病材料, 以免由于腐生细菌的污染而造成的诊断错误。 • 引起植物组织腐烂的细菌性病害,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腐烂组织解体而粘滑,这是由于软腐病菌产 生果胶酶,分解寄主细胞间的中胶层而使植物组 织崩溃的结果。 • 诊断不熟悉的植物细菌性病害,必要时也要进行 一系列的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接种试验,尤其 是遇到一种新的细菌性病害时,更要反复检验, 才能确定病原,作出下正确的诊断。
• 植物组织的营养诊断(主要是氮、磷、钾、铁等) 对于禾谷类作物及果树缺素症的测定,在生产实 践中具有突出的意义。 • 就非侵染性病害作出 初眇诊断后,多半可以进行 对症治疗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 作出最后诊断。 如根据症状观察怀疑困树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时, 即可应用含有该元素的可溶性化学药品进行对症 治疗试验。施药后如果症状有所减轻或消失,就 完全证明是由于缺乏该种元素引起的缺素症。表 现缺乏氮、磷、钾、铁的果树植株,对施药反应 较快,通常5-7天即能看出效果,半个月左右即可 获得明确的诊断,缺少硼、镁、锰、钼的植株, 反应比较迟缓,而且有时需施药物3-5次,才能看 到有无效果。
• 三、注意的问题 • 症状的复杂性。病原菌和腐生菌的混淆。 病害和虫害的混淆。侵染性和非侵染性病 害的混淆。
• 应该提出的是,对于专性寄生物不能通过分离程 序而获得菌种,同时也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繁殖 接种材料。因此,分离培养方法仅对兼性寄生物 所致病害的诊断具有作用,然而接种试验则对所 有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均是有意义的。还要注意的 是,病害诊断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通常对于具 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常常不须许多繁杂 的过程,即能鉴别病害。在生产实践中,特别应 该对植物、病原和环境条件三者间的互相间的作 用加深理解,通过确定病害发生原因,进而掌握 病害发生规律,以便有效地制定防治措施奠定基 础。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许 多病害的具体诊断方法,如:化学诊断、治疗诊 断、血清学诊断、噬菌体诊断等,必将广为应用。 故不断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 植物病害的接种方法很多,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下的传播方 式和侵入途径而定,一般种子传播的病害,多采用病原菌 拌种或浸种的方法接种。气流传播的病害,可用涂沫法或 喷雾接种法,根部浸染的病害,可用土壤接种法,而伤口 侵入的病害,则常用针刺接种法,为了接种成功,应创造 有利于病原菌侵入和病害发生的条件,其中尤以提供适当 的温度和湿度最为重要,同时,被接种的植物在接种前应 保证是健康无病的,否则接种将失去意义。总之,如果通 过接种试验在被接植物上又产生与原来病株相同的症状, 即可初步确定接种病原材料就是该种病害致病菌,有时为 了慎重起见,还要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离培养,如果二次 得到相同的病原菌时,就进一步证实了该种微生物的病原 性。从而对病害作出准确无误的诊断。
• (三)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接种 • 对某些新的或少见的真菌和细菌性病害, 必需进行分离培养和人工接种试验才能断 定真下的致病菌,这一病害诊断步骤是根 据柯赫氏法则进行的,一般是采用组织分 离法或稀释分离法,通过普通的无菌培养 基把病原物从病组织中分离出来,再经病 原菌的扩大培养获得足够的接种材料,然 后依据该病原的可能侵染途径,将病原菌 接种到原来的植物上,以观察其发病情况
• (二)真菌病害的诊断 • 对许多熟知的真菌性病害,依据症状特征即可进 行诊断。如:锈病、黑穗病、白粉病、霜霉病以 及白锈病等。 • 大多数真菌病害,都能在病部产生病原繁殖体, 即各种类型的孢子及子实体等,这对室内显微镜 鉴定病原种类具有极大帮助,对于病部不易产生 病征的真菌性病害,可以应用保湿培养镜检法缩 短确诊过程,即摘取植物的得病器官,用清水彻 底冲洗干净,置于保湿器内,在职20-28度下培养 1-2天,往往可以促使孢子的产生,然后进行镜检 以对病原作出鉴定。
• (三)细菌性病害的诊断 • 植物受到细菌的侵染以后可以产生各种类 型的症状,如:腐烂、斑点、萎蔫、溃疡 和畸形等。尽管它们的症状上差别很大, 但是其共同的特点是在植物感病部位能产 生大量的细菌,以至当气候潮湿时从气孔、 水孔、伤口等处有大量细菌溢出,成为特 征性的粘稠状物即溢脓。 • 一些产生局部坏死病斑的植物细菌性病害, 初期多呈水浸状病斑,所有这些都有助于 细菌性病害的诊断。
• 进行必要的传染试验,当一种植物病毒病的自然 传播方式尚未清楚时,通常可先进行汁液摩擦接 种试验,如不成功,再用嫁接的方法证明其传染 性,但嫁接最好以病株为接穗而以健株为砧木, 嫁接后观察症状是否扩展到健康砧木的其他部位, 对于禾本科作物,则需要应用昆虫嫁接法以证明 其传染病性,供试昆虫以蚜虫、飞虱等为主,结 合寄主情况也可以选用螨类或咀嚼式口器的昆虫。 在进行昆虫传毒试验中,一般是在健株的1-2个叶 片或分枝上接种,然后观察症状的扩展情况,被 用于传毒的昆虫,必需先在健康株上饲养和繁殖, 证明其本身无毒后毒进行接种试验,以防误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