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中的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_孟捷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
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关系的核心理论之一。

在这个理论中,马克思主义者探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生产方式的演变。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强调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马克
思认为,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发展,而生产关系却会限制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劳动组织等。

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出现矛盾时,就会引发社会变革的需求。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还涉及到生产方式的演变。

马克思主张社会
的发展是通过生产方式的演变来实现的。

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再生产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组织形式。

马克思认为,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一种社会的生产方式都对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分配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还探讨了新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
义者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暴露出种种弊端和矛盾的情况下,建立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强调社会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生产关系的民主化以及社会的共同富裕。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是一种全面系统的关于经济发展和社会
变革的理论体系。

通过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分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重要原则,为当代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理解与把握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理解与把握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理解与把握经济研究所***教授一、经济学范式的涵义与主要作用(一)经济学范式的涵义美国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范式”一词。

“它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

在库恩看来,所谓范式即研究框架,就是人们观察世界和完成科学的方法,也就是一门科学中一般研究人员所共同掌握的信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等的综合体。

经济学“范式”具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它是指世界观,经济学家们共同的基本信念和价值标准,等等。

另一方面它是指方法论,被一批经济学家所共同接受、使用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

(二)经济学范式的作用经济学范式的重要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使经济学理论研究真正纳入科学的轨道,从而使经济学理论研究从“前科学”状态进入“常规科学”阶段;二是把一大批研究者与实践者团结在一起,按照共同的信念与价值标准,采取共同的概念体系与分析方法,相互交流思想,形成经济学的科学共同体;三是经济学范式的调整与转换可以实现经济学的“科学革命”,实现经济学研究方法、概念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创新。

二、目前三种主要范式一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回避社会经济结构而单纯研究资源配置,即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资源配置范式”。

西方主流经济学以抽象的“经济人”理论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以人的本性来说明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社会经济变革的原因,充分表明其历史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二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抛开生产方式而片面研究生产关系,称之为“苏联范式”的“生产关系范式”。

“苏联范式”的基本特征是抛开一定的生产方式而主观地分析生产关系,根据平等、正义等原则来评判生产关系的优劣,完全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是鉴于这两种极端范式的片面性错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形成了试图把二者调和起来的折中范式——“生产关系+资源配置范式”。

这种范式看起来似乎很全面、很科学,但实际上却存在着严重的逻辑混乱和内在矛盾,因而不可能成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对马克思宏观经济分析的认识_常婕

对马克思宏观经济分析的认识_常婕

○常婕(湖北师范学院)对马克思宏观经济分析的认识有垄断行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

而农、林、牧、渔业的工资水平一直都在低位徘徊,增长率也最低。

这些收入最高的于国有垄断行业职工工资一直居高不下,加之公有制单位和非公有制单位的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都在飞速发展,这导致城镇居民收入继续扩大。

2、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逐渐拉大也促进所有制改革的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与我们所有制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关,为了缩小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政府加大力度不断调整和完善我国的所有制改革。

针对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过于悬殊的问题,政府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计划”,希望能平衡区域发展。

针对国有企业下岗工人问题,政府切实提出处理好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

针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政府放宽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门槛性限制,取消农业税,完善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

这一系列的措施无不证明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将逐渐带动政府日益完善我国所有制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合理化。

三、实现所有制演变与收入差距变动良性互动的建议1、政府在所有制改革中要采用均衡政策在所有制改革中要注意农村和城市、各个地区和各个行业之间改革的进程。

既要重视城市的改革,也要重视农村的发展。

在农村中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加强和完善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避免由于产权不清而打击农民工作的积极性。

在城市中要发展非公有制,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妥善安置好下岗工人的生活问题,推进企业向混合所有制发展。

此外,要加快改革向各个地区开展,避免由于渐进式的改革带来地区间发展水平的落差,从而造成地区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拉大。

2、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节,制定具体的调节政策和相应的辅助政策(1)税收制度。

需要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个人税收系统,开征遗产税、赋予税、消费税等税种,并加大对偷税漏税的打击力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体制改革思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体制改革思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体制改革思考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人们对经济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更多的思
考和探索。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经济体制改
革的相关问题。

首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体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
保障。

经济体制的改革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经济体制改革应当以发展生产力、提高
生产效率为核心目标,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其次,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在政策和制度层面进行深化。

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强调,经济体制改革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表面层面,而是要深入
到制度和政策层面,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比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和监管体系,如何调整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
的关系等都是经济体制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经济体制改革还需要注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马克
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国家在经济发
展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经济体制改革思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不断完善和发展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浅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

浅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的比较一.研究对象的比较(1)具体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明确指出:“我要在本书中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研究对象的,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

”稀缺资源是指:相对于人类欲望无限性,资源总是有限的。

西方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寻找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与欲望的方法的科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科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间进行合理配置的科学。

(2)研究对象的比较比较来说,如果说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那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而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社会对于这二者的偏向和注重发生了变化。

这在理论经济学界常常引起争论,究竟是哪种经济学更为重要、更应该占据主流地位。

然而,我认为,这是一个不需要争论的问题,因为两者同样重要,不能厚此薄彼。

就从研究对象来讲,两者研究的本来就分属同一个事物的内外两个部分。

打个简单的比方,经济如同一座大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大厦的奠基建设和整体构造(内部的生产关系,生产方式);而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就是这座大厦如何高效运转,华丽装修(资源的优化配置)。

若是缺少坚实的整体架构,再堂皇的外观也只是绵软的空壳;若是失去外表的修饰和程序的应用,再完善的骨架也会显得苍白凋敝。

试问,要建造一座完美的大厦,二者怎能缺一呢?二.研究范式的比较正是因为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所以采取的研究方式肯定也不同。

(1)对于人与人的关系,显然难以用定量化的数据和公式来表达。

因此,恩格斯说:“这种德国的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

竞争与制度_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分析_孟捷

竞争与制度_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分析_孟捷

是指资本在雇佣劳动关系的基础上无止境地追求 剩余价值的内在本性 。 在个别资本的循环中 , 这 一点体现为资本作为价值的自我增殖的运动 。 资 本的这种自我扩张的运动 , 一方面要以资本和劳 动的对立为前提 , 另一方面是在许多资本的竞争 — — 中实现的 。 正是在竞争中 , 资本的内 在 本 性 — — —才 获 得 它人格化为资本家的动机和行为模式 — 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 马克思所概括的剩余价值 — —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和 相 生产的两个基本类型 — 对剩余价值生产 , 既是资本的内在本性的具体实
— 3 3 —
在大面积农场里引入新的生产技术 , 以大量增加 ” 概而言之 , “ 资本主义唯独在西 相对剩余劳动 。 欧得 到 成 功 的 发 展 , 这 是 由 阶 级 制 度 、 产 权 制 度 、 剩余榨取制度决定的 , 在这种制度下 , 剩 余 榨取者为了增加剩余而被迫采用的方法 , 在前所 — — 尽管并不完 美 — — —与 发 展 生 产 未有的程度上 — 力的需要相适应 。 把资本主义与前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区别开来的 , 在于资本主义要求那些控制了 生产的人主要通过增加所谓相对的 、 而非只是绝 对 的 剩 余 劳 动, 来 提 高 他 们 的 ‘ 利 润’( 剩 。 ” 余)
[ ( ) 7] P 3 9 7-3 9认为 , 在布伦纳那里 , 似乎并不 存 在 从 绝对剩余价 值 生 产 向 相 对 剩 余 价 值 生 产 的 转 变 ; 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一经确立 , 相对剩余价值 生产就随之成为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法 。 这样 一来 , 问题 就 产 生 了 : 在 布 伦 纳 和 马 克 思 之 间 , 谁的观点更为正确呢? 笔者无力 对 这 个 问 题 作 最 终 的 裁 决 。 不 过 , 从德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库钦斯基的著作中 , 倒是 可以为布伦纳的观点寻到一个佐证 。 假如布伦纳 的观点是 正 确 的 话 , 在 1 6 世 纪, 即 在 资 本 主 义 时代开始后 , 应该能见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 革带 来生产力革命的相关历史证据 。 库钦斯基恰恰为 我们提供 了 这 样 的 证 据 。 他 提 出 , 在 1 8世纪产 业革命之前 , 从大约 1 5 4 0 年到 1 6 4 0 年,英 国 已 经出现了一次生产力革命 , 这也是世界历史进入 资本主义时代后发生的第一次生产力革命 。 在此 — —人,从 封 建 束 缚 期间 , 生产力的最主要因素 — 中得到了解放 , 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得到发展 。 能 源则从 使 用 木 炭 转 向 使 用 煤 。1 6 4 0 年, 英 国 的 煤产量等于整 个 欧 洲 生 产 的 煤 的 总 存 量 的 3 倍 。 煤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 、 工艺学和科学的 发展 。 传统工业如纺织业 、 盐业和造船业得到 巨 大发展 , 并出现了玻璃 、 明矾 、 火药和肥皂 等 新 兴工业 。 此外 , 农业也有了长足发展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与环境保护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与环境保护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资源配置与环境保护是关键议题之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的观点,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应用这些观点。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源配置存在着严重的失调和不公。

资本主义经济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忽视了资源的社会性质和环境的有限性。

生产过程中的私有制和竞争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加剧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要解决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问题,必须转变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张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

公有制能够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私人占有和利益冲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公平。

计划经济能够有效地调控资源的利用和生产的方向,避免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倡导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负担。

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些批评者认为,计划经济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僵化和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

而且,社会主义制度下也存在着权力集中和官僚主义的问题,可能导致资源的滥用和环境的破坏。

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的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目标,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和完善。

在实践中,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采取多种措施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例如,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加强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推动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应用等。

总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提出了重要的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为解决当代社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启示。

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基础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关于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提出了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分析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中生产方式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生产方式的概念及作用生产方式是指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人们进行物质生产的方式和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

它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基础的核心要素之一。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产方式决定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性质与变化。

它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制约和推动作用。

不同的生产方式会引发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从而导致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社会关系的重构。

生产方式的变革往往以生产力的突破为催化剂。

在人类历史上,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到奴隶制、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一次生产方式的演变都是由于生产力的进步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所引起的。

因此,生产方式的认识对于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基础的概念及其与生产方式的关系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有机结合体,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劳动关系以及分配关系等。

生产方式是经济基础的核心,决定了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变化,而经济基础又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经济基础的变化往往伴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也会对上层建筑、文化、法律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

它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不同的经济基础会衍生出不同的社会形态,如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私有制,生产关系以剥削和雇佣劳动为特征,而共产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则是公有制,生产关系以共同协作为基础。

三、生产方式与经济基础的互动关系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

生产方式对经济基础起着制约和决定的作用,而经济基础又反过来为生产方式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条件。

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生产关系知识点整理

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生产关系知识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产关系知识点整理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生产关系是一个核心概念,它对于理解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生产关系相关知识点进行一番梳理。

生产关系的定义与构成要素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它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这决定了生产的目的、手段以及产品的归属。

比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主要归资本家私人所有,这就导致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工人处于被剥削的地位。

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有着显著的差异。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家处于支配地位,工人则是雇佣劳动者,两者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生产中,人们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是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

产品的分配方式也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

资本主义社会按照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进行分配,导致贫富差距较大。

社会主义社会则遵循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就会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

例如,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巨大进步,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取代。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一个合适的生产关系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技术创新和资源合理配置,从而推动生产力的进步。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与社会生产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与社会生产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与社会生产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揭示了社会生产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为我们正确把握经济运行规律、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首先强调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工具。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动力,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

二、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对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深刻分析。

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商品的交换形成了市场经济。

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取剩余价值,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

三、社会生产的协调与矛盾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强调了社会生产的协调与矛盾。

社会生产是一种社会化生产,它包括社会分工、商品交换、劳动分配等方面。

社会生产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种矛盾和冲突,如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要素的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等。

四、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分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以利润和竞争为动力,导致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有限,经济危机频发。

而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基础,以计划经济为主导,实现生产关系的社会化,推动社会生产全面发展。

五、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对当代中国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对当代中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深入贯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深刻洞察了社会生产的本质和规律,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武器。

我们要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习和理解,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中的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_孟捷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中的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_孟捷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中的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3孟 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关键词] 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资源配置方式[摘 要] 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这两个范畴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名研究了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

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的主要特点有:资源配置方式隶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资源配置归根结底是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分工各部门的配置;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有两种衡量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合理性的尺度。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2826(2000)0620022208 3吴易风教授和方福前教授拨冗阅读并评论了本文初稿,在此特致谢忱。

[收稿日期]2000204202[作者简介]孟捷(1967-),男,安徽芜湖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增长理论、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方法论研究。

著名的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曾于1935年以“马克思与现代经济理论"为题,对理论经济学的两种基本范式做了比较。

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优势在于解释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基本趋势,但当问题涉及如何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佳配置时,就显得十分贫弱。

相反,新古典经济学更能把握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日常现象,能够轻易地解决这类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了几百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每一本教科书都开宗明义地宣布:政治经济学是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这似乎验证了兰格在半个多世纪前得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其理论架构内天然排斥对资源配置的研究。

事实是否如此?吴易风教授在发表于1997年的一篇论文中探讨了上述问题。

(参见吴易风:1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载1中国社会科学2,1997(2)。

)他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命题:1.在马克思那里存在一个“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2.1资本论2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3.马克思对生产方式的研究包括了对资源配置的研究,不同的生产方式下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存在超历史的资源配置方式。

马克思主义资源配置理论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第

马克思主义资源配置理论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第

‚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与当代中国的资源配置方式邹衍李塘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经济学系2003年4月南京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与当代中国的资源配置方式摘要:马克思在其经济著作中提到了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资源配置理论,并对人类发展不同社会形态中的资源配置方式进行深刻的分析和预测。

但现实发展与马克思的理论设想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在现实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看待马克思的资源配置理论,选择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

一、马克思关于资源配置的基本理论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总是存在的,人类社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要受到稀缺资源的约束,这是任何经济学家都不可能回避的问题。

因此,资源配臵的问题,即稀缺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问题也就成了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西方经济学家的资源配臵理论就是直接从经济资源稀缺性入手,研究解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而马克思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对资本主义的资源配臵方式也进行了研究,而且他的独到之处在于将对资源配臵的研究贯穿和包含于对商品价值的分析研究之中,并成功的运用了社会劳动的概念来解释资源配臵。

虽然其理论不如西方经济学直观化和具体化,但他却能从更高的高度上认识到资源配臵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并对人类社会的资源配臵进行了规律性总结。

马克思在其经济著作中对资源配臵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从内容上来看,马克思认为,在一定社会形态下按一定比例对社会总劳动进行全社会范围的分配是资源配臵的核心内容,这也是马克思的资源配臵理论的特点。

社会劳动的概念与商品价值的概念是密不可分的,所以马克思经济学著作(尤其是《资本论》)中对价值的分析和对资源配臵的分析其实是同一的。

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人们的这种生产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就是社会生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理解与把握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理解与把握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理解与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的理解与把握经济研究所***教授一、经济学范式的涵义与主要作用(一)经济学范式的涵义美国科学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范式”一词。

“它指的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

在库恩看来,所谓范式即研究框架,就是人们观察世界和完成科学的方法,也就是一门科学中一般研究人员所共同掌握的信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等的综合体。

经济学“范式”具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它是指世界观,经济学家们共同的基本信念和价值标准,等等。

另一方面它是指方法论,被一批经济学家所共同接受、使用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

(二)经济学范式的作用经济学范式的重要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使经济学理论研究真正纳入科学的轨道,从而使经济学理论研究从“前科学”状态进入“常规科学”阶段;二是把一大批研究者与实践者团结在一起,按照共同的信念与价值标准,采取共同的概念体系与分析方法,相互交流思想,形成经济学的科学共同体;三是经济学范式的调整与转换可以实现经济学的“科学革命”,实现经济学研究方法、概念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创新。

二、目前三种主要范式一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回避社会经济结构而单纯研究资源配置,即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资源配置范式”。

西方主流经济学以抽象的“经济人”理论作为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以人的本性来说明社会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社会经济变革的原因,充分表明其历史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二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抛开生产方式而片面研究生产关系,称之为“苏联范式”的“生产关系范式”。

“苏联范式”的基本特征是抛开一定的生产方式而主观地分析生产关系,根据平等、正义等原则来评判生产关系的优劣,完全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是鉴于这两种极端范式的片面性错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形成了试图把二者调和起来的折中范式——“生产关系+资源配置范式”。

孟捷:经济研究第4期_1

孟捷:经济研究第4期_1

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正和关系研究*孟捷本文发表于《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内容摘要:在传统剩余价值论的架构中,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中只存在零和关系。

本文试图在劳动价值论的前提下,论证劳动与资本在价值创造中可能存在的正和关系。

经历了有关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长期争论,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工人技能升级的长期趋势。

这一点为我们运用“成正比”理论奠定了经验的前提。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成正比的理论,在国内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

本文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将其运用于分析以技术变革和劳动复杂程度提高为基础的价值形成过程,并据以论述了劳动与资本之间的正和关系得以实现的经济条件。

这种在不同层面存在的正和关系构成了相对剩余价值规律的抵销因素。

关键词:暗默知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正和关系;“成正比”理论一.问题的提出二战后,由社会民主主义政治推动的集体谈判和福利国家的兴起,使工人在生产率进步的前提下分享企业剩余成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中日渐普遍的实践。

这一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新的课题,借用美国学者拉佐尼克的话来说:“要弄明白资本主义的成功发展,关键不是明白资本家怎样从工人身上获取剩余价值,而是要明白工人的劳动和技能怎样和资本家的资本投资结合在一起,为资本家和工人双方创造足够的价值,让劳资双方都获益。

”(拉佐尼克,2007,77页)拉佐尼克的表述也许不无偏颇之处,但他的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面临的挑战。

晚年恩格斯曾经注意到英国的工人和资本家在价值分配上的妥协关系,例如他说,在19世纪末,“工人十分安然地同他们共享英国的殖民地垄断权和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权。

”(恩格斯,1882,353页)但是,任何这类基于垄断或市场势力而实现的妥协关系,并不是本文的分析对象。

这些现象只要在现实中确实存在,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其实是不难得到理解的。

本文不考察这类现象,而且也不考虑基于产品创新(也相当于某种垄断)而出现的“技术租金”那一类情况。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生产方式”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结构中,生产方式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这一理论不仅是马克思深度考察人类社会, 建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还是他深度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建构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的重要依据。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持续发生着新的调整变化,相应为生产方式研究提出了诸多新的历史课题。

那么,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生产方式”的呢?生产方式首先是一个政治经济学概念。

早在《**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III中,年仅*岁的马克思已经有意识地使用这个概念解剖市民社会并探研私有财产的扬弃问题。

而在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副标题正式出版的《资本论》全三卷中, 生产方式概念的使用频次更多达**。

**年*,马克思在为《资本论》第一卷撰写的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从而确立了生产方式理论之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而马克思对生产方式概念首次较为系统性的解释和说明同样源于一部经济学论著,他在批驳法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蒲鲁东的论战性著作《哲学的贫困》中指出,“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谋生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虽然彼时马克思尚未明确提出和使用生产关系概念,但生产方式作为“谋生的方式”介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并沟通两者的理论定位已然呼之欲出。

此后,马克思又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将生产方式规定为“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 O在马克思身处的资本主义时代,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即变革生产方式直接服务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满足资本的价值增殖。

****问,马克思在依据《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修译校订法文版的过程中围绕生产方式进行了*余处完善性质的修订,这些修订表明马克思晚年仍持续着政治经济学思考,而且十分注重对其中核心概念的廓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中的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3孟 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关键词] 生产方式;生产关系;资源配置方式[摘 要] 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这两个范畴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马克思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名研究了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

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的主要特点有:资源配置方式隶属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资源配置归根结底是社会总劳动在社会分工各部门的配置;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有两种衡量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合理性的尺度。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2826(2000)0620022208 3吴易风教授和方福前教授拨冗阅读并评论了本文初稿,在此特致谢忱。

[收稿日期]2000204202[作者简介]孟捷(1967-),男,安徽芜湖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增长理论、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方法论研究。

著名的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曾于1935年以“马克思与现代经济理论"为题,对理论经济学的两种基本范式做了比较。

在他看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优势在于解释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基本趋势,但当问题涉及如何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佳配置时,就显得十分贫弱。

相反,新古典经济学更能把握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日常现象,能够轻易地解决这类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了几百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每一本教科书都开宗明义地宣布:政治经济学是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这似乎验证了兰格在半个多世纪前得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其理论架构内天然排斥对资源配置的研究。

事实是否如此?吴易风教授在发表于1997年的一篇论文中探讨了上述问题。

(参见吴易风:1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载1中国社会科学2,1997(2)。

)他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命题:1.在马克思那里存在一个“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2.1资本论2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3.马克思对生产方式的研究包括了对资源配置的研究,不同的生产方式下有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存在超历史的资源配置方式。

恢复马克思的生产方式范畴的独立性,既不把它看作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也不把它归约为生产力,有助于确定资源配置方式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概念体系中的位置。

吴易风教授不22无道理地指出,传统政治经济学有违马克思的定义,把研究对象仅仅规定为生产关系,这就把生产方式排除在外,同时也排除了生产关系范畴所包容不了的资源配置问题。

这样一来,就使马克思主义在理论经济学范式之争中陷于先天的劣势。

一、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在概念上的区别 但是,确立了上述三个命题,尚须把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在概念上更准确地区分开来。

在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2中,斯大林把生产关系概括为以下三个层面:“(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2)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或如马克思所说的,‘互相交换其活动’;(3)完全以它们为转移的产品分配形式"。

(斯大林: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2, 5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这个定义常常引起批评,因为在这里,生产资料所有制成了独立于劳动的社会变换、独立于产品分配的抽象存在。

在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中,马克思已经从方法论上批判了这种做法。

马克思发现古典经济学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前提,却没有解释这个前提。

“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的事实出发,但是,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个事实。

∗∗也就是说,它把应当加以论证的东西当作前提"。

(马克思: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4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通过对异化劳动的考察,马克思得出结论:“我们从国民经济学得到作为私有财产运动之结果的外化劳动(外化的生命)这一概念。

但是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还不如说它是外化劳动的结果,正象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性迷误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性迷误的结果一样。

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

"(同上书,第57页。

)把异化劳动作为私有制的前提,而不是相反,乍看起来像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无谓争辩。

但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蕴涵着马克思在本体论上的一个根本变革:“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

(同上书,第54页。

)如果经济现象还没有归结为人的生产活动,那就表明人类理性还陷于拜物教的迷误。

从异化劳动概念得出私有财产概念,马克思借此做到了两点:第一,把私有财产归结为人的主体本质。

他说:“当人们谈到私有财产时,认为他们谈的是人之外的东西。

而当人们谈到劳动时,则认为是直接谈到人本身。

"把私有财产归结为异化劳动,就是“把私有财产的起源问题变为异化劳动同人类发展进程的关系问题"。

(同上书,第59页。

)第二,恢复了私有财产的历史性。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原始人投击飞禽的石头上,而不是在“人的发展的类本质"中寻找资本的起源,必然把私有制当做非历史的既定前提。

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的思想,在对历史唯物主义做系统阐述的1德意志意识形态2中得到了这样的表述:“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2版,第1卷,81页脚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生产方式是“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

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

(同上书,第67页。

)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以人的特定类型的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

生产或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设定目的的变换物质、变换能量的过程,被马克思看作是“原初的经济活动"。

在1德意志意识形态2中,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以“唯物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方式,把劳动确立为新学说的出发点。

卢卡奇在1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2这一巨著中,力图重新恢复劳动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核心地位。

他指出,人的目的设定作为社会存在的最终要素,作为社会存在区别于其他存在类型的特征,是在劳动中产生的。

劳动范畴内含的目的设定,是一切社会实践的模型。

他的本体论著作,是从劳动范畴出发建立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尝试。

从1846年12月28日致安年科夫的信开始,马克思才习惯于使用生产方式这一术语来表达“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

不过,措辞的更动并不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有32任何变化。

在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中,生产方式即在特定方式下进行的生产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中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作为具有因果性质的规律,必须以设定目的的实践(这里是劳动)为中介。

脱离这一中介,这种矛盾运动就沦为具有拜物教性质的规律。

劳动范畴内含的目的设定因素,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仅具有决定论的色彩,而且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

一定水平的生产力在以一定方式进行的生产活动中得以应用和发展,也正是这种以一定方式进行的生产活动再生产出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应立足于劳动范畴加以规定。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的社会性植根于在社会分工各部门配置社会总劳动的自然规律。

在普遍化的商品生产即市场经济中,交换是这一自然规律的历史实现形式。

卢森堡(参见卢森堡:1国民经济学入门2,186—189页,北京,三联书店,1962。

)曾经把交换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总结如下:第一,交换使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第二,社会财富的分配,即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中获取的份额,只能根据各个成员提供于商品市场上的产品,是否能够交换,是否被认为是社会所必要的东西来决定;第三,社会劳动分工由交换所调节。

旧部门的衰落,新部门的兴起,都由交换来决定。

“如果新产品能够长期进行交换,那就证明了该新生产部门是被社会承认为必要的,从而,社会劳动分工也将有新的扩大"。

卢森堡总结道:“交换就好象一部抽水机,调节了全部经济。

它在各个生产者之间,创造了联系,强制他们劳动,调节他们的劳动分工,规定他们的财富及财富的分配。

交换统治了整个社会。

"马克思把交换的本质规定为劳动在社会内部的物质变换。

“商品交换∗∗发展了人类劳动的物质变换"。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第23卷,131—1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在普遍化的商品经济中,交换是劳动过程的合目的性的社会证实,没有交换,设定目的的劳动过程是不完整的,这一点使交换内在地成为生产的环节。

通过交换,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变换采取了如下形式:劳动要物化在产品中形成价值,与产品一起实现于商品流通。

1反杜林论2中说:“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

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

∗∗所以都有多半是各自的特殊的规律。

但是另一方面,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作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2版,第3卷,48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像这样将生产和交换并提,事实上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经济。

通常所谓生产决定交换的提法,对于以交换为社会生产惟一调节器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是不恰当的。

交换与生产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有机总体的两个要素,抽象地谈论生产与交换谁更重要在这里失去了任何意义。

交换作为在社会分工各部门配置总劳动的媒介,在概念上隶属于生产方式。

这样一种交换范畴在历史上的出现,是资本积累将商品生产在全社会范围内强行普遍化的结果,也就是说,是特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物。

在这一意义上,交换范畴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

但另一方面,交换范畴也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因为交换实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联系,这种联系的实质被马克思规定为劳动在社会内部的变换,它使生产者得以凭借一定量劳动支配一定量的其他劳动。

不过,在交换中体现出来的这种生产关系和劳动协作中的某些生产关系一样,并不是资本主义所专有的生产关系。

1资本论2第一卷在论及所谓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与资本主义占有规律之间的区别时,区分了这样两种生产关系。

现在让我们看看马克思本人对形成一个社会经济结构的特殊的生产关系的规定。

在1德意志意识形态2中,有两处关于所有制的规定(所有制可以看作生产关系的同义语;该书还没有正式运用生产关系范畴):1.“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

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的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42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