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2015高考地理(人教)一轮巩固配套(课件+同步检测):12.2
201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效果检测12 新人教版
复习效果检测(十二)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2014·XX模拟)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
根据材料完成1~2题。
1.该村落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B.黄海沿岸C.XX岛山区D.东北平原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高寒缺氧B.潮湿、多虫鼠C.多火山、地震D.干旱缺水解析:1.C 2.B 第1题,从建筑材料和房屋的结构可知,该地气候湿热,因而最可能为XX岛。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B项正确。
读下图,回答3~4题。
3.关于两条河流特征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冬半年有凌汛现象B.夏半年水量较丰富C.均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D.均自南向北注入大西洋4.关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于乙区域B.甲河流通航条件优越,沿岸工业发达C.两区域植被类型均以荒漠、草原为主D.乙河流域开发历史悠久,灌溉农业发达解析:3.B 4.D 第3题,鄂毕河主要补给水源是积雪融水和降水,春夏季水量丰富,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尼罗河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北半球的热带草原区,夏季水量最丰富,尼罗河无结冰期、无凌汛现象。
第4题,纬度越高的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所以甲区域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甲河流由于气温低、结冰期长,通航条件差,沿岸人口少,经济发展落后,植被以森林、草原为主;乙流域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灌溉农业发达。
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示地区与我国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 )A.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小B.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大C.气温日较差小,年较差大D.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6.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草原、高寒草甸等植被为主B.河流短小,多季节河C.冬季经常受寒潮的侵袭,降温剧烈D.地势平坦、沙漠广布解析:5.D 6.A 第5题,由图中经纬度及主要地理事物可知此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因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对地面的保温作用都弱,故气温日较差大;又因是较低纬度的高原,故年较差小。
版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巩固练(5)及答案
版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巩固练(5)及答案一、地球运动某校高一同窗展开〝立竿见影〞的研讨学习活动。
他们在外地时间10~14时每隔一小时测量一根1米长的竿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以下图。
以下图为6月22日三个地域同窗所提供的观测效果。
读图,完成以下效果。
(1)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乙、甲(2)甲地的天文纬度是________,判别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乙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该位置于____(填〝南〞或〝北〞)半球。
(4)丙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能否到达一年中最大?(5)该日丙地的日出方位是________方,日落方位是________方。
答案(1)C(2)23.5°N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3)45°南(4)是。
(5)西南西北解析由图中影子最短时的长短和朝向,可以判别出丙的纬度比甲高,且丙地6月22日竿影朝北,说明在北回归线以北。
由于乙地的竿影朝向南,所以乙位置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域,又由于乙地影子最短时比丙最短时要长,说明乙地距离北回归线较丙远,且乙地最短影长与竿长相等,故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5°,由此可计算出乙位置于21.5°S。
甲地的竿影在正午时长度为0,因此甲位置于北回归线上。
夏半年丙地日出方位为西南方,日落方位为西南方。
二、地球外表的形状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1.近水且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A.④B.③C.②D.①2.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河流①~②段流向为从西北流向西北B.②居民点最容易开展成为城镇C.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爬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D.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一切居民点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图中四个居民点均沿河散布,接近水源,其中②③④三位置于河谷平原地域,地势较低,易受水患影响。
而①位置于地势稍高的鞍部地带,受水患影响最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和地图同步测试卷课件 新人教版
11.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村庄 a、b、 c、d 中发展种植业最具有势的是( A )
A.a 村 B.b 村 C.c 村 D.d 村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村位于(wèiyú)小盆地中, 地势相对平坦,且有河流经过,提供了丰富的溉灌水 源,故该村发展种植业的自然区位条件优于其他地区。
第十五页,共22页。
12.为发展(fāzhǎn)经济,计划在村庄甲、 乙之间修一条公路,最合理的走向是经D 过( )
A.b村 B.c村 C.d村 D.e村 【解析】在山区修建公路(gōnglù),最好沿等高 线修建,这样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减少工程量。从 图中可以看出,连接甲乙两村,最合理的走向就经 过e村。
第十六页,共22页。
第二十二页,共22页。
D.130°W
4.要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2倍,若其图幅 不变,则其表示的范围(fànwéi)D ( )
A.缩小了1/4 B.缩小了3/4 C.缩小了1/9 D.缩小了8/9
第六页,共22页。
甲 地 位 于 (120°E,40°N) , 乙 地 位 于 (20°W,20°N),据此回答 5~6 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甲地的时间比乙地早 B.甲地位于东 12 区 C.乙地位于西 2 区 D.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 【解析】甲地(jiǎ dì)在东8区,乙地在西1区,所以 甲地(jiǎ dì)的时间比乙地早。甲地(jiǎ dì)在乙地 的东北方。
第七页,共22页。
6.当乙地的区时为2012年2月28日20时,则甲 地(jiǎ dì)的区B 时为( )
A.2月28日11时 B.2月29日5时 C.3月1日5时 D.3月1日4时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又由于2012年是 闰年(rùnnián),2月份有29天,故选B。
步步高2015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一册 第一单元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概述
该区域海拔高于20 米,低于25米。
【典例1】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 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深化探究
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3)看走向 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 相反
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考点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
深化探究
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4)看弯曲 ①垂线法: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 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 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 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 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 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 比为高值区
【答案】 (1)D (2)C
❖【即时突破1】 (2012·上海地理,14~15)等
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读图,完成(1)~(2)题。
考点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
1.等值线的主要类型
基础梳理
南美洲
等高线
考点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
基础梳理
1.等值线的主要类型
世界气温分布图
等温线
考点二 等值线图的判读
第一册 第一单元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
(1)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相对高度
绝对高度 (海拔)
海平面
考点一 等高线及其剖面图
基础梳理
1.等高线地形图
(2)等高线的概念 是地面海拔高度相等 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 闭合曲线。
考点一 等高线及其剖面图
2015高考地理(人教通用)一轮题库:高考真题体验 6份 Word版含解析
(2013·课标Ⅱ,6~7)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
读下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解析第1题,本题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定位能力及有关的区域地理知识。
读图可知,该区域为我国台湾,其东部为台湾山脉,西部为平原,从等温线的分布看东部气温低,呈闭合状,西部气温高,故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C项正确。
第2题,读图可知,①地位于沿海,台湾山脉西侧,夏季风的背风坡,夏季降水少;冬季由于地势低平,抬升冷却不够,降水少于②、④两地,故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少的应是①地,故A项正确。
答案 1.C 2.A(2013·福建文综,6~8)下图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
以平均气温24°C、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 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
读图完成3~5题。
3.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A.a B.bC.c D.e4.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风带C.地形D.河流5.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3、4 B.5、6C.7、8 D.9、10解析第3题,题干中d为一般区,则在d以北的e、a平均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故不可能是最舒适区;与b相比,c地处长江沿岸,空气较湿润,相对湿度较适宜,c两侧为丘陵地形,风速较适宜,故C项正确。
第4题,从图中可以读出,甲地等高线较密集,地形崎岖不平,会使平均气温降低,气压变化幅度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大,风速随之变大,故地形是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下降的原因。
第5题,3、4月份雨带还未推移到该地区,相对湿度达不到70%;7、8月天气炎热,且有伏旱现象,相对湿度下降;9、10月份雨带南退速度很快,降水不明显,相对湿度变小,同时冬季风实力增强,风速增大。
步步高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第四章+第2讲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考点一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09·天津文综)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B.水源减少C.气候变干D.物质沉积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脆弱性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从湖泊消亡过程图中可以看出,从第1幅图到第3幅图,湖泊周围的植被明显减少,受其影响,水土流失可能会加剧;从第1幅图到第3幅图,湖泊深度越来越浅,直到消亡。
第2题,湖泊消亡引起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也会发生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3.(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
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
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
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
(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
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
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
(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
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解析第(1)题,图示沼泽位于山麓地带,之所以能获得稳定水源,与山坡天然植被关系密切。
可从植被在水循环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第(2)题,由于速生桉耗水量大,导致天然植被退化、沼泽萎缩。
4.(2011·福建文综)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高考地理(人教)一轮巩固练(1)含答案
高考地理(人教)一轮巩固练(1)含答案一、选择题〔一〕[2021·宁夏银川二中模拟]读东亚局部地域某年1月某时海平面等压线散布表示图,完成1~2题。
1.此时,图示区域的天气状况是()A.上海的风力比济州大B.长崎为阴雨天气C.烟台昼夜温差比下关小D.釜山盛行西北风2.图示时期,()A.开普敦受西北风控制,平和多雨B.我国西南及印度盛行西南风C.潘帕斯草原草类茂盛,牧草丰美D.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风【答案】1.B依据等压线疏密来判别风力大小,济州等压线比上海密集,故济州的风力大于上海,A项错误;长崎位于冷锋锋后,为阴雨天气,B项正确;烟台此时受高压控制,天气阴沉,下关位于高压中心,为阴雨天气,晴天昼夜温差大,阴天昼夜温差小,故烟台昼夜温差比下关大,C项错误;经判别釜山盛行西北风,D项错误。
2.C图示时期为1月,开普敦为夏季,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炎热枯燥,A项错误;我国西南及印度盛行西南风,B项错误;潘帕斯草原此时为夏季,草类茂盛,牧草丰美,C项正确;澳大利亚为夏季,其西北部盛行西北风,D项错误。
〔二〕[2021·陕西四模]以下图为我国S市人口变化图。
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该市能够是()A.深圳B.石家庄C.沈阳D.上海2.与2021-2021年相比,1980-1990年间S市人口增长较慢的缘由是() A.严厉执行方案生育政策B.经济低迷缓慢C.严厉执行户籍管理制度D.生育本钱过高3.2021年后,人口新变化能够给S市带来的人口效果是()A.交通压力减轻B.人口老龄化加剧C.闲置房屋增多D.将出现逆城市化【答案】1.D读图可知,该市1978年人口约为1 100万,目先人口为2 400万人左右,选项中的城市只要上海在图示时间段有这样的人口规模,故D项正确。
2.C与2021-2021年相比,1980-1990年间S市人口增长较慢的缘由是严厉执行户籍管理制度,人口活动量少,C项正确;严厉执行方案生育政策影响出生率,不影响人口迁移,A项错误;上海市经济开展迅速,B项错误;与2021-2021年相比,1980-1990年间生育本钱过低,D项错误。
2015届高考地理第一轮考点知识教案12
专项突破练6人口与城市一、选择题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A.迁入率持续上升B.迁出率持续降低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2.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上海B.安徽C.湖南D.河南答案 1.D 2.A解析第1题,该省级行政区的迁入率、迁出率都呈波动变化,A、B、C项错误,但迁入率一直高于迁出率,故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级行政区的迁入率一直远远高于迁出率,应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上海符合条件。
图1为“我国某市2013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图2为“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Ⅰ、Ⅱ、Ⅲ、Ⅳ表示人口增长的四个不同阶段。
读图,完成3~4题。
3.图1中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及其对应的图2中人口增长阶段分别是()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Ⅰ阶段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Ⅳ阶段C.低出生率、低死亡率Ⅱ阶段D.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Ⅲ阶段4.该城市在今后应()①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②鼓励生育,大力提高少年儿童比例③向外迁出城市常住人口④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3.C 4.B解析第3题,根据图1中的数据可以判断该城市人口增长特点为低出生、低死亡,两图对照可以判断图2中Ⅱ阶段符合。
第4题,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老龄化进程加快,需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由于当前我国的人口压力仍较大,因此要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读2010年“某市常住人口年龄构成图(左)”和“外来常住人口流向变化图(右)”,回答5~6题。
5.从图中信息可知,2010年该市()A.人口出生率很高B.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C.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上升D.流向郊区的外来人口数量多于流向中心城区的6.该市外来常住人口流向的变化将会()A.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B.解决中心城区环境污染问题C.使城市服务范围缩小D.使中心城区的第三产业大量向郊区转移答案 5.B 6.A解析第5题,该市2010年常住人口构成为:0~14岁的约为25%,15~64岁的约为63%,65岁及以上的约为12%,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海南卷,含解析)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2015年高考海南卷地理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2. 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A.河流水B.冰雪融水C.地下水D. 湖泊水【答案】1.D 2.C【考点定位】该组试题主要考查区域气候的形成原因、区域水资源类型等。
版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巩固练(3)及答案
版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巩固练(3)及答案一、地球运动普通地,太阳高度越大,单位面积太阳光热越________,所以,为了更好地应用太阳能,应不时的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线与受热板之间成________角。
如图,图中α代表太阳能热水器倾角,H代表______________。
α+H=________。
由于H =90°-外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所以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多直正午太阳高度90°外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二、地球外表的形状(2021·衢州统测)以下图为〝某地等值线散布图〞,H1>H2>H3。
读图,完成1~2题。
1.假定该图为近空中某等压面高度散布图,那么压强()A.P1>P2>P3B.P1<P2<P3C.P1>P2=P3D.P1=P2=P32.假定该图为北半球中纬度近空中某等温面高度散布图,那么②处动摇风向为()A.西南风B.西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依据题意可知,虽然三地所处海拔不同,但均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故三地大气压强相等。
第2题,依据题意可知,虽然三地所处海拔不同,但均位于同一等温面上,同一平面①地气温最高,③地最低。
因此①地为高压,③地为高压。
故②地吹西北风。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2021·浙江湖州检测)以下图是〝沿60°N的1月份气温散布曲线和气压散布表示图〞。
读图,回答以下效果。
(1)在a、b、c三个区域中,属于大陆的是________,判别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区域出现高温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巩固延伸课件自然地理2-4水循环和洋流(湘教版)
C重点 难点 突破 考点二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名称
副热带大洋环流
北印
度洋 印 度
洋 南印
度洋
副极地大洋环流
C重点 难点 突破 考点二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特别提醒】 北印度洋海区冬、夏环流系统的区别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 化。(1)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 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见下图甲)。(2)夏季, 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 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 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 流动(见下图乙)。
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名称
副热带大洋环流
副极地大洋环流
分布海区
中低纬海区或热 带、副热带海区
北半球高 纬度海区
环流方向
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 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
北半球:呈逆时针 方向
组成环流 的洋流性
质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岸:暖 流
大陆西岸或大洋东岸:寒 流
大陆东岸或大洋西 岸:寒流
大陆西岸或大洋东 岸:暖流
C重点 难点 突破 考点二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2·北京卷)2012 年 7 月 27 日~8
月 12 日,第 30 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
读图,回答(1)~(3)题。
(1)在 7、8 月份,伦敦比
北京
(C )
A.气温高,日较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版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巩固练(15)及答案
版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巩固练(15)及答案一、地球运动以下图甲为〝某国轮廓图〞。
读图回答以下效果。
(1)当图甲中A旗杆正午的影子如图乙所示时,且影子处于一年中最短,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旗杆无影子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假定此时A旗杆的正午影子处于一年中最长,那么该国是________(时节)。
答案(1)②(2)夏季解析(1)A旗杆正午日影朝南且处于一年中最短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且直射点与A点在同一经线上,为②。
(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A旗杆正午影子达一年中最长,此时该国为夏季。
二、地球外表的形状(2021·浙江永康检测改编)读〝我国西南某地域地质剖面图〞,完成1~2题。
1.岩溶通道构成的主要的地质环境是()A.冰冷枯燥B.暖和湿润C.冰冷湿润D.暖和枯燥2.④地砂岩在特定环境下易构成()A.大理岩B.片麻岩C.石英岩D.板岩答案 1.B 2.C解析第1题,石灰岩在暖和湿润的地质环境下构成,且该地为我国西南地域,故B正确。
第2题,大理岩由石灰岩蜕变而成,板岩由页岩蜕变而成,片麻岩由花岗岩蜕变而成,故A、B、D错误。
砂岩易蜕变构成石英岩。
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2021·浙江诸暨牌头中学检测)读以下图(箭头表示风向),完成1~2题。
1.甲、乙两幅图中控制E、e两处的风带、气压带区分是()A.西风带、赤道低气压带B.西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C.西南信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D.西南信风带、副热带高气压带2.甲、乙两幅图中E处和a处的气候类型区分是()A.温带季习尚候、温带陆地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习尚候C.地中海气候、温带陆地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温带季习尚候答案 1.B 2.C解析第1题,读图,依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风向箭头判别,甲、乙两幅图中,控制E 处的是北半球盛行西风带,吹西南风,C、D错。
控制e处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B 对,A错。
第2题,甲、乙两幅图中E处位于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A 错。
版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巩固练(1)及答案
2019版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巩固练(1)及答案—、地球运动你观察过太阳的运动吗?注意到一年中太阳的轨迹变化了吗?在太阳轨迹图中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正午太阳高度、昼长的相关信息。
读“我国某地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示意图”,其中O点为观测者位置,平面ABCD为地平面,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平面上,ABCD 四个方位中,代表南方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夏至日日出方向为__________ ,O点的纬度是_________ ,F时刻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 。
(2)若位于O点的观察者在某日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66.5 °日出时手表显示为6:20,据此推算观察者所在的经度为 _________ ,当地日落的北京时间为_________ ,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在图中画出二分日的太阳轨迹,并用箭头标出15:00时O点观测者影子的大致朝向。
答案(1)A 东北23.5° 43° (2)115° 18:20 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3)画图略。
(注意日出日落方位为正东正西,正午位于EF中间;日影位于/ BOC的平分线上。
)解析(1)图示为我国某地,则观测者所在位置O点在北半球,且二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中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冬至日,故E点所在太阳视运动轨迹为北半球夏至日,反之F点所在运动轨迹为冬至日的轨迹,夏至日时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至日时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故可推断观测者所在地平面四个基本方位C为正北,A为正南。
(2)已知O点纬度为23.5 N,测得O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6.5 °,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为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高考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必修2第一章)课件+课时练
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讲(2014·湖南十二校二联)拥挤、抢票、旅途、思乡……是2014春运人口大迁徙的关键词。
人流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区之间。
读铁道部发布的一幅2014春运期间人口流动情况示意图,完成第1~3题。
1.根据图中人口流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云南、西藏、新疆、黑龙江是输入劳动力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B.湖南、湖北、四川、广西是输入劳动力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C.上海外出打工主选地为新疆D.湖南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广东2.据2014年1月26日(农历26)上午10时的百度数据,在迁入成都的1 000个人中,来自北京的有249个。
从成都迁出的1 000个人,到北京的有329个。
数据表明这一时段从成都迁出的人口较迁入成都的人口还多了近100人。
专家称之为“逆向春运”。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年轻人中独生子女比例升高,子女接双方父母赴京过节B.北京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C.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春节在家过年习俗逐渐淡化D.我国成都至北京的交通条件大为改善3.春运问题反映出我国城市化严重滞后。
解决我国春运难的根本措施应该是()A.加快交通建设,特别是高铁的建设B.采取有力措施,实现人的城市化,使更多的农民工有条件在城市居住C.加大商品房的建设,特别是特大城市的商品房建设D.延长春节假期,错开放假时间答案:1.D 2.A 3.B解析:第1题,注意阅读图例,湖南从广东回流的人口较多,说明该省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等省级行政区是输出劳动力较多的省份,广东、上海、北京等是输入劳动力较多的省份。
第2题,春运主要是受春节在家过年习俗的影响,春运运输压力大人们不可能选择此时段到北京旅游,现在年轻人中独生子女比例升高,子女接双方父母赴京过节从而才形成了逆向春运。
第3题,解决春运困难的根本措施是减少该时段人口的流动,因而采取有力措施,实现人的城市化,使更多的农民工有条件在城市居住是最有效的措施。
【名师推荐】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1.(4分)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2.(4分)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3.(4分)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D.调节局地小气候甘德国际机场(如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4~6题.4.(4分)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A.位置B.经济C.地形D.人口5.(4分)甘德国际机场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经济发展缓慢B.横跨北大西洋航班减少C.飞机飞行成本降低D.飞机制造技术进步6.(4分)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候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A.66.5°N B.60°N C.53°N D.40°N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如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7.(4分)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8.(4分)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A.葫芦岛B.秦皇岛C.大连D.烟台9.(4分)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A.资源量不足B.破坏环境C.成本过高D.市场需求不足如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完成10~11题.10.(4分)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11.(4分)推测1992~1997年期间()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一)必考题1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如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13.(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2℃.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2)图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b)的原因.(二)选考题,任选一模块作答(10分)【旅游地理】14.(10分)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如图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自然灾害与防治】15.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环境保护】16.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地理试卷(新课标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0分)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1.(4分)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分析】通过简图可发现该模式的底部为砂层和砾石层,铺设此层利于让经过上层土层处理的雨水下渗,并把渗下的雨水导出流走。
2015年海南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下载_2015高考真题及答案精编版
Ep Ek
将 ▲ (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
23、( 9 分)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要测量一个标有“
3V, 1.5W”灯泡两端的
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现有如下器材:
A、直流电源 3V(内阻不计)
B、直流电流表 0-600mA(内阻约 0.5 Ω )
C、直流电压表 0-3V (内阻约 3k Ω )
D、滑动变阻器( 10Ω , 1A)
E、滑动变阻器( 1kΩ , 300mA)
F、开关、导线若干
( 1)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__________ (填“ D”或“ E”)。
( 2)某同学用导线 a、b、c、 d、e、f 、 g 和 h 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是
完好的,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
球从静止开始自由下滑,最后都进入到上方
开有细槽的足够长的光滑圆管中,不计球与圆管内壁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不计空气阻力,
g
取 l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从开始下滑到 A 进入圆管整个过程,小球 A 与地球两者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在 B 球来进入水平圆管前,小艨 A 与地球组成系统机械能守恒
D .来自同一细胞的子细胞遗传信息都一样
3.右图为某檀物细胞一个 DNA 分子中 a、b、c 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 I、 II 为无遗传效应的序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 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 c 中碱基对若发生变化,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C.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 b、。£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尼 尼日 国家 俄罗斯 美国 英国 西亚 利亚 (4)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 低于 墨西 哥
(低于、高于)世界平均值,这主要是由于中 国 人口数量多 。
13.下图中 V、I、S、T、A 五个国家被称之为“展 望五国”,他们分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 耳其和阿根廷。继“金砖四国”之后,VISTA 有望成 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S、A 两国均有大面积荒漠景观,比较说明其 荒漠景观成因的差异。
S 国荒漠成因是地处回归线附近,西部地区常年受副 高控制,降水少;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加剧 荒漠化。A 国是因为受安第斯山脉影响,地处西风的 背风坡。
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 题的不同侧重点
(1)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 开发与经济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解析】(1)读图可知,1950~2010 年,世界的人 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整个期间人口死亡 率小于出生率,1990~2010 年,人口死亡率变化极小 (即下降幅度最小),算比较稳定;1950~1970 年,世 界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1970~2010 年,自 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且 1990~2010 年自然增长率的 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综上可知,选项 D 正确。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 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均要高于发达国家和地 区;目前,六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非洲,最低的大洲是欧洲,而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要高于北美洲,由此可知,①代表非洲,②代表亚洲, ③代表北美洲, ④代表欧洲; 综上可知, 选项 C人种和民族的区别 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如肤色、发色和发型、眼色、 鼻型等,地球上的人类可分为黄色、白色、黑色三大人 种。各人种外部特征有许多差别,但绝无优劣之分,他 们共同创造了人类古代文化。 民族是指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们经过较长的历史时期, 形成了共同的生产习惯、语言文学、宗教信仰和社会制 度等,具有这些共同特征的人们就成为一个民族。 同一人种可以分属许多不同民族。世界上有2 000多个民 族,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的国家。
8.N 所在国家和 T 所在国家共同的地理特征有 ( A) ①都是世界著名的农矿产品出口国 ②人口和城 市都主要分布在东南部 ③都是人口超过 1 亿的国家 ④两国的首都均位于沿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N 位于澳大利亚,T 位于巴西。澳大利 亚人口没有超过 1 亿;巴西首都位于内陆地区。
读五个亚洲国家简图,完成 5~6 题。
5.与我国相邻的一组国家是( D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由图可知,判断①是缅甸,②是日本, ③是伊朗,④是印度,⑤是越南,五个国家中,与我 国相邻的有印度、缅甸和越南。
6.国家③与其他四个国家的气候特征相比,存在 明显差异,主要原因是( A ) A.地形以高原为主,周围山脉环绕,地形闭塞, 气候呈现大陆性特征 B.远离海洋,缺乏湿润气流,因此气候干旱 C.沙漠广布,是有名的无流国之一 D.地处热带,蒸发量大
【解析】首先结合备选项四个国家来分析,澳大 利亚人口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和西南部,其他部分人口 稀少,据此可直接判断①是澳大利亚,则 C、D 选项 可能正确;德国北部为寒冷的波德平原,人口稀少, 据此可判断②不可能是印度,则可排除 C 选项,故 D 选项正确。
11.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B ) A.①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B.②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 C.③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D.④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巴格达是伊拉克首都,跨底格里斯河两岸, 白色人种;河内为越南首都,在红河沿岸,黄色人 种;伦敦为英国首都,跨泰晤士河两岸,白色人种; 巴黎为法国首都,跨塞纳河两岸,白色人种。
考点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问题、 人口问题上的差别
1.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问题: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 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 力,造成人均资源减少、就业困难、生活水平下降和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解析】德国人口密集区分布基本与工业分布一 致。 澳大利亚为热带气候, 不可能因寒冷而人口稀少; 美国西部临太平洋;印度中部为德干高原。
二、综合题 12. 读“世界上十六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均资 源拥有量与经济发展综合指标坐标系”图,回答以下 问题。
(1) 从 图 中 可 以 看 出 , 尼 日 利 亚 人 均 资 源 拥 有 量 较低 ,经济发展水平 较低 。 (2) 日本人均资源拥有量比尼日利亚人均资源拥有 量 低 ,其经济发展水平比美国 低 。 (3)能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是 美国 ,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 国是 美国 ;在图示国家中有位于世界七大油区中的, 请将对应国家填在下表中。 油区 中东 拉美 非洲 东欧 北美 西欧 东南亚
【解析】该国为亚洲国家,而且为现代型人口增 长模式,人口数为近 600 万,判断为新加坡。
例 3 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人口是人类社会存在和 发展的必要条件。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的迁移,都 会引起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一系列变化。读某 年人口增长率的国际比较图,回答下题。
有关国际人口增长率的特点和原因说法,正确的 是( C ) ①高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普遍比低收入国家低 ②中国和印度,采取的人口政策不同,人口增长 率也不同 ③美国是信奉基督教的国家,不实行计划生育政 策,所以人口增长率较高 ④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每年都有大量 移民涌入,导致人口的机械增长过快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2.世界的三大人种及主要特征、地理分布 人种 肤色 白种人 较浅 人体特征 发型 波状 面部特征 主要分 布地区
黄种人 浅黄色或棕 黑直 黑色 黑种人 黝黑 卷曲
鼻梁高, 欧洲、北美 嘴唇薄 洲、大洋洲 面庞扁平 亚洲东部 嘴唇较厚 非洲、美洲、 大洋洲
例 1 在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的国家中,跨河流两岸 的首都有( C ) ①巴格达 ②河内 ③伦敦 ④巴黎
一、选择题 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B ) A.英语 B.汉语 C.阿拉伯语 D.俄语
【解析】由于中国人口有13亿多,所以汉语是世界 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注意与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区 别。
2.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 B ) A.喇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解析】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主要分布 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 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 社会服务体系。
例 2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 (1)~(2)题。
(1)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B ) 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 (2)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亚 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B ) A.大气污染 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 D.淡水匮乏
9.Q 所在国家与 M 所在国家( C ) A.都是发展中国家 B.都有热带雨林气候 C.都有热带沙漠分布 D.都是世界粮食进口国
【解析】Q 位于南非,M 位于澳大利亚。南非没 有热带雨林气候;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不需要进口 粮食。
下图是“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 10~11 题。
10.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D ) A.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 B.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 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 D.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
(1)T 国位于 S 国的 东北 方向。 (2)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地中海气候 ,V、I、S、 T、 A 五国中的 S 、T (填字母)国家分布有该气候类 型。 (3)I 国有“天然地质灾害的超市”之称,原因是 什么?
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 交会处,地壳活动,地震、火山频繁;地形以山地丘 陵为主,地表破碎,降水量丰富,多暴雨,易引发滑 坡、泥石流。
第二讲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
(2013 浙江)下图为 1950~2010 年世界及亚洲、 欧 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读 图完成(1)~(2)题。
(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 正确的是( D ) A.1950~2010 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B.1950~1970 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C.1990~201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D.1950~1970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读图,回答 3~4 题。
3.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 D ) 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 B.欧洲比亚洲多 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D.平原比山区多
【解析】世界人口分布平原地区多于山区,低纬 度多于高纬度,亚洲多于欧洲,东半球多于西半球(西 半球主要是美洲)。
4.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①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 B.②城市化水平高,逆城市化表现明显 C.③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 D.④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承接区 【解析】③位于欧洲西部,工业化、城市化水平 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利; ①是亚洲 东部,人口增长数量较多,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迁 入人口比重较小;②是南亚,经济较落后而城市化水 平较低;④为美国,制造业发达,是产业转移的迁出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