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一体协同联合仿真系统研究与应用

合集下载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概念与应用分析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概念与应用分析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的概念与应用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我国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在日益扩大的电网规模下,应用现代化的电网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电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的现状,逐步进入“智能电网”时代,大力推行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保证我国地区电网的高效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智能化电网;管理;应用效果随着电网改革的逐渐深入,应用现代化的电网运行管理新模式——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是大势所需。

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理能够充分适应我国目前电网发展的要求及社会经济生活对高质量电能的需求。

在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下,电网的运行速度及人力资源的管理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同时,由于对变电监控及调度的一体化运行,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也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为安全供电提供了保障。

本文主要通过对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概念及应用进行分析,推广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应用,促进我国电力系统及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

1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在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下,电网调度监控中心与变电操作队以及运行维护人员相结合,各部门人员分工明确,对处理电网事故异常响应速度快,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值班的人员,人力资源使用率增高,充分利用了OPEN3000自动化技术实现调控端的各个需求,也符合国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目标,调度监控人员掌握设备运行信息更加及时、全面、准确,事故异常处理命令下达快捷,但是同时对调控人员要求更高,责任更重。

因此,简单的说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就是“调控中心+操作队”。

相对于以往的运行管理模式来说,“调控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大大让管理链条缩短,人力资源的使用率更高。

从电网安全及经济运行等方面看,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和积极的意义。

以我国浙江省的电力改革为例,近年来大力推行地级和县级电力公司进行“调控一体化”,积极进行调控管理模式的改革。

以往的调度中心、集控站、操作队三者结合的管理模式对工作人员而言,工作压力较大。

协同仿真平台范文

协同仿真平台范文

协同仿真平台范文
协同仿真平台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虚拟环境,用于协同进行多领域仿真建模与仿真分析的工具。

它将不同关联领域的专业人员、不同层次的决策者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者聚集在一个虚拟平台上,通过共享数据、模型和信息来实现协同合作。

协同仿真平台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的精度和风险管理能力,加速决策制定的过程,促进跨领域和跨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1.数据共享和集成:协同仿真平台集成了不同领域的数据和模型,实现了数据共享和交流。

参与者可以共享和使用其他人的数据和模型,避免了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此外,数据的集成也可以提高数据的精度和一致性,为分析和决策提供更可靠的基础。

2.多尺度建模:协同仿真平台支持多尺度建模,可以将不同层次和细节的模型进行集成和联动。

这使得参与者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仿真分析,从整体到细节、从宏观到微观,较全面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影响。

3.实时协同合作:协同仿真平台提供实时的协同合作环境,参与者可以通过虚拟会议和在线交流工具实时进行沟通和讨论。

这种实时协同合作可以加速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4.多目标优化:协同仿真平台支持多目标优化,可以通过模型和算法进行多方案比较和优化。

这使得参与者可以在不同的决策变量和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和优化,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总之,协同仿真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和集成、多尺度建模、实时协同合作、多目标优化和风险管理等功能,促进了不同领域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
协同合作和交流。

它为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支持,有助于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推动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是指通过多个智能体之间的协作与通信,来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

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在制造、交通、医疗、军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基本理论入手,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模型建立、算法设计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基本理论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相对于单一智能体控制,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智能体之间的通信和协作,实现更高效的任务分工和资源利用。

但是,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信息共享、协同决策、动态变化等。

因此,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研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多智能体的结构模型:多智能体系统需要建立系统性的模型来描述智能体之间的关系和协作。

目前,常用的模型有集中式模型、分布式模型和混合模型。

其中,集中式模型将多个智能体抽象为一个整体,所有智能体的决策都是基于整体目标而定;分布式模型将智能体看作相对独立的节点,每个智能体可以独立决策;混合模型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在任务分工和资源利用上更加灵活。

2. 多智能体的控制算法:多智能体协同控制需要设计一套有效的协同算法,以实现任务分工和资源利用。

目前,常用的协同算法有分布式控制算法、博弈论算法、强化学习算法等。

其中,分布式控制算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其通过信息交换和迭代更新,实现相互协作的智能体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

3. 多智能体的效果评估: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效果评估需要考虑任务达成率、系统鲁棒性、系统安全性等多个指标。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能源、时间、成本等多个约束条件。

二、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应用研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在制造、交通、医疗、军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下面分别从这几个方面,探讨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具体应用。

1. 制造业在制造业中,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可以应用于生产调度、物流管理、装配生产等多个方面。

例如,学者们针对大规模生产任务的车间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协作策略,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开始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多智能体是指由多个个体组成的智能群体,这些个体之间通过相互交互和协作来完成具体任务。

而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则是指通过多个智能体之间的协同控制来实现特定的控制目标。

本文将就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进行研究。

一、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的构成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一般由多个智能体节点和一个中心控制器组成。

智能体节点之间通过相互交互和通信完成协同任务的目的,而中心控制器则通过对各个智能体节点的调度、协调和优化来实现系统的整体控制。

在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中,各个智能体节点之间的信息交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交换一般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分散式信息交换,即各个智能体节点之间直接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换,另一种是集中式信息交换,即所有智能体节点都将信息传输到中心控制器,由中心控制器进行处理和分配。

同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的建模也需要考虑到智能体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等等。

这些相互作用也是影响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建模方法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基于多智能体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方法这种建模方法主要利用多智能体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各个智能体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行为规律,从而分析和优化多智能体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具体来说,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对各个智能体节点的状态、动态方程、控制策略和信息交换方式等进行建模。

2. 基于分散式决策的建模方法这种建模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各个智能体节点的分散式决策过程进行建模,来分析和优化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的性能。

具体来说,这种方法主要包括对各个智能体节点的状态、决策变量和决策规则等进行建模。

3. 基于集成式控制的建模方法这种建模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中心控制器的集成式控制过程进行建模,来对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

分布式仿真技术在调控一体化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分布式仿真技术在调控一体化仿真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 : 调控一体化仿真培 训系统 ( DT S ) 和 变电站仿真培 训系统 ( OT S ) 已在各 电力培训 中心、 职 业学校得到广泛应用, 基于分布
式仿真 技 术在调控一体化 仿真系统 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 两系统的功 能, 有效提 高仿真培 训 系统 的互动性、 真 实性 和 系统 性 , 提 升演
中图分类号 : T M7 3 4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0 0 7 9 ( 2 0 1 3 ) 1 7 — 0 2 1 5 — 0 2
电网是 一个 国家 的战 略基 础设 施 。电网运 行是 否安 全 稳
的日 常全 部操作 、 各种事故分析与处理 的培训 。 电网调度 运行培训和设备 运行集控培训分 开 的模 式 , 两者 未 能有 效融合, 不能 自动、 正确地反映操作和故障给各方造成 的 影 响, 无法取得良好 的联 合反事故培训效 果。 在调控一体化培训 模 式下, 调控 人员需要全 面了解设备结 构 、 原理、 性能 、 技术 参 数, 熟悉设备运行、 维护、 倒闸操作 方法和注意事项 , 同时急需接 受 电网和设备监控、 电网操作 、 电网调整等多方面的培训。 二、 分布 式仿真技术在调控一体化仿真系统应用的设计思想
定、 电能质量 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稳定 和经济发展。 然而电力 系统越来 越复杂 , 安全生产、 经济运行 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 临时 慌乱作 出错 误判断 和不当处理是 事故扩大 的主要原 因。 电力调
度员的职业技 能与 电网稳定运行息息 相关 , 迫切需要 通过培训
提升运行人 员事故分析、 处理的能力。 广泛开展联合反事故演习 是保证整个 电网安全 、 可靠 、 稳定 的最佳培训途 径。 电网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 已成为现代 电网调度 自动化 应用 技 术 的重 要组成部 分。随着调控一 体化 运行管理模 式 的推广 调 控一 体化培训 系统 ( D i s p a t c h i n g a n d c o n t r o l i n t e g r a t i o n T r a i n i n g S y s t e m, D T S ) 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智能化技术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也不断推进。

在现今智能化技术已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的概念、研究进展和未来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的概念协同控制是指通过多个智能体的合作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效果,以达到所期望的控制目标。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动态协同控制和静态协同控制两种控制方式。

动态协同控制是指智能体通过不断地与环境进行交互,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来实现协同控制。

而静态协同控制则是通过事先设计好的策略来指导多个智能体完成对于整个系统的控制。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控制方式,它在航空、交通、工业和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智能物流控制、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多种智能化产业管理与控制的领域。

二、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当前,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的发展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向:1.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的理论研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理论发展主要包括协同控制方法、智能体间的通信协议、智能体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设计等研究方向。

其中,协同控制方法主要是基于分布式控制理论和自适应控制理论开展的,旨在实现智能体之间的协调和联合控制。

2.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在应用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和应用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在航空、军事、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3.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的实验研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的实验研究是研究能否实现该控制技术以及实现控制的效果如何。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的实验研究主要涉及到软件模拟、硬件实现与验证。

三、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的未来应用前景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的应用还处在初始阶段,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未来应用前景依然广阔。

江苏电力技师学院:创新助力技能人才培养

江苏电力技师学院:创新助力技能人才培养

江苏电力技师学院:创新助力技能人才培养在第十一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暨全国百家城市职业培训工作推进会上,100家单位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这100家单位中,既有企业、科研机构,也有技工院校、培训中心,他们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技能人才锻造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创新实践,总结出了非常具有价值的经验和模式。

我们将陆续摘登部分获奖单位的技能人才培养经验,供广大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技工院校学习借鉴。

江苏电力技师学院主要从事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农电、进网电工等专业技能培训、鉴定和竞赛工作。

学院具有52年职业教育历史,2002年转型以来,围绕能力建设核心,致力培训理念、模式、手段的三大创新,形成了“服务发展、能力核心、实效为本、持续创新”的发展理念,成功实现了传统职业教育向新型员工培训的转型,在技能人才培养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目前,学院是电力系统唯一同时获得省级、国网级、行业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称号的单位。

理念创新学院围绕“能力建设”这一核心,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践了“能力培养紧贴需求,产训一体”“实训设备同步现场,适度超前”以及“师资队伍高端引领,专兼结合”的持续创新理念。

首先,能力培养紧贴需求,产训一体。

一些技工学校的培训工作不被企业认可,根本原因在于培训工作与企业需求“两张皮”。

对此,江苏电力技师学院提出了培训与生产一体化的“能力培养紧贴需求、产训一体”理念,和江苏省电力公司专业部室、送培单位共同开展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培训目标,策划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请专业部室和企业专家深度参与培训项目实施;与专业部室和送培单位共同实施效果评估,有效地提升了企业员工能力,培训工作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其次,实训设备同步现场,适度超前。

学院提出了”实训设备同步现场、适度超前”的理念,积极争取主管单位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十年来在实训设备方面投入1.92亿元,在培训用房方面投入9000万元,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实训场所73个,实训面积超过5万平米,实训工位超过1200个。

大电网调控一体化联合仿真培训系统在省调投运

大电网调控一体化联合仿真培训系统在省调投运

氧量 宜 为 4 . 0 %. 并 适 当 降低 一 次 风量 : 在一 二 次风 比 率不 变 的条件 下 . 通 过增 大 S O F A 挡 板开 度 . 可 以降低 燃 烧 器 区域 的过量 空气 系数 , 降低 了 NO 的排 放 。
参考文献 :
[ 1 ]王双 童. 煤 质 劣化 后燃 煤 电厂安 全 及经 济 性评 价 方 法探 讨 [ J ] . 江苏 电机 T 程 , 2 0 1 2 , 3 1 ( 5 ) : 6 9 — 7 1 . [ 2 ]陈庆 文 . 大 型 电站 锅 炉 配 煤掺 烧 的 NO x排 放特 性 预 测 与优 化 运行 [ D] . 广州 : 华 南理 工大学 , 2 0 1 0 .

军( 1 9 6 3) , 男, 湖 北 黄石 人 , 教授 , 研 究 方 向为 燃 烧 污染 控 制 , 生 物质 a l St udy o n Co a l Bl e ndi ng Co m bus t i o n o f 6 0 0 M W Co a l - ir f e d Bo i l e r
[ 3 ]陆 潘. 炯 煤掺 烧 印 尼 煤 的 动力 配煤 模 型 研 究 [ D] . 武汉 : 华 中 科 技 大学 . 2 0 1 1 .
燃 物 和 部分 还原 性气 体 实现 再燃 从 表 4中可 以看 出 .
S OF A 风 的增 加 再 热蒸 汽 温 度 升高 .而 主蒸 汽 的温 度 变化 不 大 。 在 一定 范 围 内 . 增大 S O F A 风挡 板 开度 . 烟气 N O 含 量 降低 4 3 me . / m 的 同 时 .锅 炉 热 效 率 仅 降 低 了
0 . 0 0 3 %. 兼 顾 了氮 氧化 物排 放 和锅 炉效 率 。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复杂系统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

复杂系统多变的因素使得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应用,而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将分析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一、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概述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多个智能体(或机器人)通过相互交互和通信实现协同工作的系统。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是指通过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作,实现对复杂系统的控制和优化。

相比单一控制器,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具有分布式、鲁棒性强、适应性好等优势。

二、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1.物流系统物流系统涉及到多个环节的协同工作,包括货物的运输、仓储管理、订单处理等。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可以对物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和管理,并提高整体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例如,智能体可以通过实时信息交流来调度货物运输和仓储,以减少物流时间和成本。

2.能源系统能源系统具有分布广、复杂度高的特点,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可以优化能源的产生、传输和利用。

智能体可以根据能源需求和供给情况,实时调节能源的分配和利用,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减少能源的浪费。

另外,智能体之间的协作也可以实现能源供需的平衡和优化。

3.交通系统交通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涉及到车辆的行驶、道路的拥堵、信号的控制等。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可以通过车辆之间的通信和协作,实现交通拥堵的缓解和道路的优化。

智能体可以根据实时交通信息,调节车辆的速度和行驶路线,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拥堵。

4.金融系统金融系统的复杂程度主要体现在交易的频繁、金融市场的波动等方面。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对金融市场的监控和交易的优化。

智能体可以通过信息的共享和协作,提高金融机构对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和决策的准确度,以降低风险和提高利润。

三、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研究中的挑战尽管多智能体协同控制在复杂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研究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技术研究摘要: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多个智能体相互协作组成的系统,具有协同控制能力。

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交通管理、机器人控制等。

本文将从协同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方法等多个方面对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应用领域,方法1.引言多智能体系统由多个智能体相互协作组成,通过信息交换、合作决策来实现协同控制。

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技术在解决复杂问题、提高系统性能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研究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方法等内容。

2.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原理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基于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合作决策。

智能体通过与其他智能体进行通信,共享信息,并根据共享的信息做出决策。

协同控制的目标是使得系统的整体性能最优。

3.多智能体系统的应用领域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交通管理、机器人控制、物流管理等。

在交通管理领域,多智能体系统可以用于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等。

在机器人控制领域,多智能体系统可以用于协同完成任务,提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在物流管理领域,多智能体系统可以用于协同调度和优化物流运输。

4.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可以分为集中式方法和分布式方法。

集中式方法将所有的智能体的信息汇总到一个中心控制器,由中心控制器进行决策和控制。

分布式方法将决策和控制任务分配给各个智能体,智能体之间进行局部的信息交换和合作。

分布式方法具有规模扩展性和鲁棒性的优势,但需要解决智能体之间的协同合作问题。

目前,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如博弈论、强化学习、拍卖算法等。

5.多智能体系统的挑战与展望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技术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智能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合作需要解决通信和协同问题。

其次,多智能体系统的复杂性使得系统设计和控制变得困难。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联合仿真技术研究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联合仿真技术研究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联合仿真技术研究摘要:工程中的机械电子系统由机械子系统,电子控制子系统,液压子系统,气动子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构成,很难找到一款专业软件能够对实际工程中的机电系统的全部子系统进行仿真。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建模;联合仿真1、研究背景与意义本论文是由实际工程应用引起的。

其应用涉及仿真、协同仿真和多体动力学等领域。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域。

模拟:模拟是对真实事物、事件状态或过程的模拟。

模拟事物的行为通常需要表现选定的物理或抽象系统的某些关键特征或行为。

协同仿真:协同仿真是指使用不同建模语言开发的模型运行单个仿真的能力多体动力学:多体动力学是计算力学的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它融合了结构动力学、多物理力学、计算数学、控制论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为复杂机械系统的虚拟样机提供了方法和工具。

2、关于协同仿真由于物理世界的复杂性,在某些情况下,用单一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是不可能的。

这样就得到了协同仿真的解决方案。

对于一些简单的系统,可以用一个软件或两个软件进行仿真。

因此,在这些简单的情况下比较这两种不同的方法是有趣的和必要的[1]。

在复杂系统中,当联合仿真是唯一解时,就产生了以下问题:联合仿真是否可靠,协同仿真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如何使协同仿真成为一种实用的工程实践,协同仿真的优点和缺点的主题将随着建模过程在下面的章节中详细阐述。

论家和工程师都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动态分析。

在这三种分析模式中,每一种模式所进行的计算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急切地想知道如何进行动态分析通过数值积分混合微分代数运动方程进行动力学分析。

动态分析完成后,后处理器组织和传输的模拟结果的打印机,绘图仪,或动画工作站。

计算流程所确定的大量逻辑和数值计算的实现需要一个大规模的计算机代码。

在深入研究用于执行每种动力分析模式的数值方法之前,了解在动力分析过程中必须产生的信息流是很有价值的[2]。

动态分析程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分析程序定义了控制模式的分析和分配方程装配任务的交界处的程序,这反过来又调用模块,生成所需的信息,并将其传输到分析程序。

基于仿真技术的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研究

基于仿真技术的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研究

基于仿真技术的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于机器人研究的深入探索,人们越来越关注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的研究。

多智能体系统是指由多个可以独立决策和执行任务的智能体组成的系统。

这种系统通常由多个分布式智能体组成,它们通过相互交流合作来完成特定任务。

而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则是指控制多个分布式智能体实现特定目标的能力。

随着人们对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的需求不断增加,基于仿真技术的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研究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趋势。

仿真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真实环境和系统的过程,以便研究和测试不同的方案和策略。

在基于仿真技术的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一、智能体模型在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研究中,智能体模型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技术之一。

智能体模型是智能体行为的数学描述,包括智能体决策、行为、状态等方面。

为了提高智能体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人员通常会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二、智能体协同控制算法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研究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设计出一种高效的协同控制算法。

协同控制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和智能体数量来设计,例如集中控制和分布式控制等不同的方案。

在协同控制算法的设计中,研究人员通常会选择一些优秀的算法来进行仿真测试,以验证其效果和性能。

三、智能体交互协议智能体交互协议指的是各个智能体之间的通信协议。

要想实现高效的协同控制,不同智能体之间的通信必须实现高效、准确和及时的信息传递。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智能体交互协议的设计非常重要。

在协议设计过程中,研究人员通常会依据智能体之间的体系结构和实际应用场景,选择一种最合适的交互协议。

四、仿真系统设计基于仿真技术的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研究,离不开一个完善的仿真系统。

仿真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多智能体系统协同控制任务执行的过程。

在仿真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实时性等因素,以确保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电网调控仿真培训系统平台的开发及应用

电网调控仿真培训系统平台的开发及应用

491 引言电力行业多年来的运用实践证明,电网调度培训仿真系统平台的设计,可以符合电网公司日益发展的需要,能够有力地促进调控人员的技能水平提高。

随着现代电网规模的日益增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当值人员的素质要求大为提高,对调控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主要侧重于对故障现象和信号的分析与判断,以及对异常事故处理的能力提升。

而调度、监控和变电值班人员在采用传统单一仿真系统将无法做到真正跨工种、跨专业、全面、联合的综合性仿真培训。

因此,开发一套多功能、体验式教学的技能实训仿真系统平台,培养满足地区多级电网运行要求的调度专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 电网调控仿真系统平台架构电网调控仿真培训系统平台根据湖南地区电网的特点,选取一个地、市调典型电网为框架,进行合理的加工设计,构建的虚拟电网,并以地区电网中500k V 、220k V 、110kV、35k V和10k V电压等级电网、县级配电网自动化区域电网以及电源点和负荷点为仿真范围,并选取其中的1座220k V 变电站、1座110k V 变电站进行详细的三维场景(3D )仿真。

本仿真系统平台综合了电网生产全过程的调控一体化运行环境,是一套集电网仿真、调控中心仿真、变电站仿真、智能评价仿真于一体的综合仿真系统平台。

该系统平台能够将地区全电网、多电压等级变电站和各级调控中心之间的信息互动、业务联系进行实时反应,实现对调度(配调)、监控、变电运维人员的多角度、多场景的生产全过程性仿真培训。

本系统中教员服务仿真系统是教员进行教学、培训和管理的工作平台,可实现调控一体系统的仿真培训管理功能。

教员服务系统提供的培训业务及模式管理工具可完成培训前运行方式、培训模式和教案准备工作;多级调控培训进度管理可完成培训中的操作和进度控制。

仿真时钟和数据通信管理通过调用时间管理服务向通信中间件请求推进仿真时间,各工作站接口由仿真对象R T I 接口管理服务端相连,通过R M I 远程方法调用进行数据访问。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多智能体系统逐渐成为了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多个智能体成员协同工作完成某个任务,其中每个智能体都具备一定的自主决策能力和行动执行能力的分布式控制系统,相比于单独的控制系统,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的优势在于更高的鲁棒性、可扩展性和适应性。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涉及到许多技术和方法,如分布式控制、协同控制、群体智能、自适应控制等。

其中,协同控制是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的核心,实现了多智能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调,使得系统具备了更高效的控制能力和更优秀的性能。

在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研究方面,当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建模和控制策略设计;二是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

在多智能体系统中的建模和控制策略设计中,主要包括多智能体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动态建模、控制策略选择和优化、学习算法等方面。

在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中,主要关注的是在不同场景下的实际问题解决和性能评估,如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能城市等。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智能制造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模式,综合了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在智能制造的实现中,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可以协调不同智能体之间的任务分工和协作,提高智能制造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一条生产线上,多个机器人处理不同的任务,它们之间需要协作完成工作。

这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机器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使得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其次,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可以对多维度的生产数据进行集成、分析和优化,提高智能制造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一个智能车间中,多个机器人进行生产任务,这些机器人产生的数据需要进行集成和分析。

这时,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集成和分析,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深化SCADA系统应用及调控一体化提高地、配县调调控员应急处置能力

深化SCADA系统应用及调控一体化提高地、配县调调控员应急处置能力

深化SCADA系统应用及调控一体化提高地、配县调调控员应急处置能力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电网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安全可靠供电,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诉求,电网进行“大运行”改革后,配电网管理进入新模式,成立配网调控班,配电网调度和监控一体化的新要求,这些都对配调调控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长期以来SCADA系统应用功能单一,只是起到监控电网运行基本情况的实时数据,调度员、监控员应急处置未能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手段。

自成立配网调控班以来,笔者所在单位配调班通过深化应用SCADA系统,从实践中探索出一整套工作机制,实现系统的深化应用,全面提升了配调调控员应急处置能力,在调控一体化工作中迈出坚实一步。

关键词:地、配县调;调控员;SCADA系统;调控一体化;应急处理能力一、引言随着地县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调度员、监控员提高电网事故及异常的应急处置能力。

通过加强技术支撑系统维护、开展SCADA系统应用培训、创新应用功能,以求提高配调调控员的日常值班需求,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事故应急处置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撑手段。

二、具体措施:1、规范SCADA系统管理。

SCADA系统投入使用后,为了规范系统管理工作,通过加强电网设备台帐管理,电网调度应用软件系统SCADA中的模型维护管理、DTS系统维护管理、规范PAS模型维护管理流程、反事故演习流程,通过规范化的、常态化的DTS培训,提高调度员、监控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技术支撑系统维护管理。

图实相符对电网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CADA系统的及时更新模型参数,才能保证系统中的电网结构与实际电网接线情况一致,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故障应急处置和安全运行分析,反事故演练。

对于新、改、扩建设备,还应在系统中配置其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参数,才能保证故障象征与实际系统一致。

坚持“同步更新”的原则,即一次设备变更,除了EMS系统中厂站一次接线图、潮流图、光子牌、监控信息等必须更新外,还必须同步完成PAS网络模型、DTS系统参数的维护,才能进行一次设备送电。

电网和变电站联合仿真培训系统实践应用分析

电网和变电站联合仿真培训系统实践应用分析

电网和变电站联合仿真培训系统实践应用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电网调度仿真培训系统(DTS)和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OTS)的系统特点和应用现状,结合两者的应用特点和调度数据网络的建设,提出建立电网和变电站联合仿真培训系统的设想,介绍联合仿真培训系统的系统组成和功能,实现系统使用的技术,最后分析电网和变电站联合仿真培训系统的实践应用。

关键字:电力系统;仿真培训系统;一体化应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仿真技术在电力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数字仿真培训系统在电力领域主要有两大仿真培训系统:电网调度仿真培训系统(DTS)和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OTS)。

在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培训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各类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培训的最佳工具。

已经成为现代电网调度自动化应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培训工具是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在与实际控制中心相同的工作环境中熟悉掌握电力系统管理的各种功能,处理突发事件,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通常DTS和OTS系统是分开运行的,这种应用模式隔离了电网仿真模拟和变电站仿真模拟的信息交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DTS和OTS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培训的真实性。

对培训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调度、集控的一体化建设逐渐加快,对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研究联合仿真培训系统对提高调控一体化水平、提高电网管理能力有重要现实意义。

因此,提出电网和变电站联合仿真培训系统,以提高培训的真实性和培训成果。

1 电网调度仿真培训系统应用现状DTS针对电网调度员的工作情况,通过静态和长过程动态仿真来模拟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以此来实现对调度员进行培训工作。

DTS系统功能结构图如图1。

DTS系统主要针对电网运行情况开展反事故演练,其主要有两大基本培训功能。

1.1调度员基本技能培训。

DTS系统可以对电网调度员的监视、调度和分析技能进行培训,包括系统频率、联络线潮流、系统负载、无功电压调整、倒闸操作、报表统计等日常调度管理工作。

控制系统中的协同控制理论与应用

控制系统中的协同控制理论与应用

控制系统中的协同控制理论与应用在控制系统中,协同控制是一种重要的理论与应用。

它基于整体优化的思想,旨在通过多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协作,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

本文将对控制系统中的协同控制理论进行探讨,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方法与效果。

控制系统是指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航天航空等领域中对机器、仪器或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的系统。

在传统的控制理论中,通常将系统视为独立的个体,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运行。

然而,在复杂的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避免,而协同控制理论恰恰强调了子系统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协同控制理论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设计合适的控制策略,使得各个子系统之间能够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在协同控制中,需要将系统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并为每个子系统设计相应的控制器。

这些控制器之间需要通过信息交互与共享,以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控制。

在实际应用中,协同控制理论可以应用于很多领域。

以工业生产为例,一个生产线通常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输送带、机械臂、传感器等。

在传统的控制方式中,每个子系统都独立运行,而协同控制理论可以将这些子系统相互连接,通过信息传递与共享,实现整个生产线的高效运行与协同工作。

在协同控制理论的实际应用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需要设计合适的信息交互与共享机制,以保证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与实时性。

其次,需要建立合适的优化目标函数,以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与协同工作。

此外,协同控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与鲁棒性,在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需要引入相应的控制策略与方法。

总的来说,控制系统中的协同控制理论与应用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通过实现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与效能。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协同控制理论的深入研究,开发更加高效与智能的协同控制系统,实现人机协同与智能制造的目标。

基于SG-OSS的调控一体化仿真培训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G-OSS的调控一体化仿真培训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G-OSS的调控一体化仿真培训应用的设计与实现江叶峰;魏文辉;高峰;周挺;袁启海;徐田;周书进;范青;王国平【期刊名称】《中国电力》【年(卷),期】2014(047)004【摘要】针对现有的培训手段不能满足调控中心运行人员的培训需求问题,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SG-OSS)基础平台提出了调控一体化联合仿真培训应用系统的总体框架体系.该框架体系包括软件、硬件系统的体系结构;详细阐述了软件系统中平台层、模型层、功能层及应用层的构成、相互关系及作用.基于该框架体系设计所研发的系统已在江苏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示范应用,并在2013年迎峰度夏联合反事故演习得到应用,现场应用效果显示,该研究成果为调度员、监控员、变电站现场操作运行人员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场景的高逼真度培训平台,可以满足调控运行人员培训、演习、考核等需求.【总页数】6页(P80-85)【作者】江叶峰;魏文辉;高峰;周挺;袁启海;徐田;周书进;范青;王国平【作者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调度通信中心,江苏南京210024;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92;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92;江苏省电力公司调度通信中心,江苏南京210024;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92;江苏省电力公司调度通信中心,江苏南京210024;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92;江苏省电力公司调度通信中心,江苏南京210024;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34【相关文献】1.调控一体化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J], 杜娟2.电网调控一体化全维度培训仿真系统研究 [J], 梁雅莉;赵喜兰;马青;张玲歌;王应宇3.电网调控一体化仿真培训系统开发策略的研究及应用 [J], 柏爱民;徐正清;谭林4.地县调控一体化模式下调控员仿真培训系统的建设及其应用 [J], 朱晓东;柳昂;魏亮;黄申5.电网调控一体化仿真培训系统的实现 [J], 邝东海;朱帅;时佳伶;杜健;李荣明;王炎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电气 (20 8 No. )作者简介:肖艳炜(1982- ),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监控运行与管理等工作; 洪道鉴(1970- ),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电网调度运行、调度自动化等工作; 赵玉成(1983- ),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分析、电网运行与控制等工作。

调控一体协同联合仿真系统研究与应用肖艳炜1,洪道鉴2,赵玉成3,袁楚楚2(1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7;2 国网台州供电公司,浙江 台州 318000;3 国网嘉兴供电公司,浙江 嘉兴 314033)摘 要:调控一体化对调控运行人员协同工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针对系统建设在标准化、智能化、真实性、一致性等方面的要求,开发一套与工作实际系统一致的仿真系统,介绍了系统总体构架各部分功能和调控一体化协同仿真软件构成及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实际使用效果表明,系统满足了当前调控运行人员进行巡视、告警处置、遥控操作、设备故障处置、电网异常状态处置等培训及电网调控联合反事故演习要求,提高了培训人员综合业务素质。

关键词:调控一体;仿真系统;协同培训;研究应用中图分类号:TM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175(2018)01-0043-03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regulation and control leads to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oordinating the ability of running personnel to work together. In view of the requirements of standardization, intelligence, authenticity and consistency, a simulation system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work system was developed. Introduction was made to 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the system, the functions of each part, the integration of control and coordination, the software configuration and the main functional modules of the system. The actu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meets the current regulation of operating personnel to carry out inspections, alarm handling, remote control, equipment fault disposal, disposal of abnormal state power grid control training and joint anti accident exercise requirements, which improves the training staff's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quality.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regulation and control; simulation system; collaborative training;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XIAO Yan-wei , HONG Dao-jian 2, ZHAO Yu-cheng , YUAN Chu-chu 2(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mpany, Hangzhou 000 , China ; 2 State Grid Taizhou Power Supply Company, Taizhou 8000, China ; State Grid Jiaxing Power Supply Company, Jiaxing 40 , China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ollaborative Simulation SystemBased on Regulation and Control国家电网公司“大运行”体系建设促进了调度运行和变电站设备集中监控业务的融合,实现各级调控一体化,提高了调控机构应对电网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同时,新的业务融合对调控运行人员的知识、技能储备提出更高的要求。

当前针对调度员的仿真培训系统研究及变电站集中监控仿真培训系统的研究较多,且很多应用于实际[1-5],对提高人员技能水平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但是,对调控一体形式下调控运行人员的联合协同培训的研究略显不足,在标准化、智能化、真实性、一致性等方面仍难以满足以调控一体化、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的电网调控运行人员的培训需求,无法开展有效的培训和演习[6-7]。

为此开发一套与工作实际一致的调控一体协同联合仿真系统,进一步提高调控驾驭电网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 系统总体架构本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主要由以下部分调控一体协同联合仿真系统研究与应用电工电气 (20 8 No. )构成。

1)协调控制系统负责完成对电网及变电站设备仿真模型的协调管理,对智能电网调控技术支撑系统平台数据交互的协同管理,并实现对培训前电网设备状态的调整,完成培训过程的记录分析及培训评价等。

2)电网仿真模型实现对电网拓扑关系的仿真,完成电网运行状态的稳态及暂态过程的仿真等。

3)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仿真模型完成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建模仿真,主要包括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交直流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装置和量测系统的详细模型,为实现变电站监控后台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告警光字牌、告警报文、保护动作逻辑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基础。

4)调控自动化系统仿真完成调控运行人员使用的自动化系统的仿真,主要包括对告警信息的分类监视、远方遥控操作过程、综合智能告警、告警光字牌、系统登录权限等。

5)变电站设备运行操作仿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变电站现场设备及运行状况的三维展示,可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进行巡视、操作,并能仿真设备故障及异常状态的真实场景,让调控运行人员身临其境。

6)智能电网调控技术支撑系统平台完成对协调控制系统、电网及变电站设备仿真模型、调控自动化系统仿真、变电站设备运行操作仿真的整合,该支撑平台实现仿真系统各组成部分资源共享,安全可靠、易于集成。

7)调控一体协同仿真集成环境为调控一体仿真所需要的协同控制系统、电网设备模型系统、调控中心仿真系统等提供一个可自由组合、接口灵活的协同仿真集成环境,满足调控仿真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空间分散性、时间一致性、操作协同性等问题,该环境适应性好,具备接口标准化及系统可扩展性。

2 调控一体化协同仿真软件构成调控一体协同仿真支撑平台通过仿真应用管理、仿真组件管理、声明管理、时间管理、数据分发管理等服务为大电网分布式实时仿真、多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仿真、调控一体自动化系统仿真、变电设备运行监控仿真等应用构建一个标准化及即插即用的分布式仿真环境。

在该环境下,大电网分布式实时仿真、多级调度自动化系统仿真、调控一体自动化系统仿真、变电设备运行监控仿真均视为一个仿真应用。

其软件的总体结构图如图2所示。

协调控制系统电网仿真模型变电站一二次设备仿真模型电网设备模型及协调控制子系统智能电网调控技术支撑系统平台调控自动化系统仿真变电站设备运行操作仿真调控中心仿真子系统智能电网调控技术支撑系统平台调控一体协同仿真集成环境图1 仿真培训系统总体结构调控一体协同联合仿真系统研究与应用图2 调控一体化协同仿真软件结构图电工电气 (20 8 No. )其中RTI(Run-Time Infrastructure)为运行支撑环境,为仿真应用提供平台的接口服务,分布式电网仿真单元是调控一体或调度自动化系统所管辖的电网仿真单元,来驱动真实的调控一体或调度自动化系统,或者将反向接收遥控、遥调指令发送至电力系统仿真引擎。

各仿真应用软件通过支撑平台的本地接口获取所需平台服务,实现过程如下:(1)各仿真应用软件通过调用仿真应用管理服务接口函数,申请加入或退出联合仿真系统,并接受平台同步管理,实现分布式环境下的同步。

(2)各仿真应用软件通过调用仿真组件管理接口函数,创建通信对象,发现通信对象,发送对象数据,接收对象数据,数据接收方和发送方无需知道对方在系统中什么地方,位置透明、规范,简化了分布式通信过程。

(3)各仿真应用软件通过调用声明管理接口函数,公布其他仿真应用订购信息或者订购所关心的信息。

(4)各仿真应用软件通过调用时间管理接口函数,使分布式仿真应用严格按照统一时步向前推进,使得仿真事件或信息能以正确的因果顺序在仿真应用间传递,大电网分布式仿真应用作为仿真时钟推进者。

(5)各仿真应用软件通过调用数据分发管理接口服务,通过数据过滤技术可以缓解仿真系统对于网络带宽和计算量的要求。

数据过滤能够确保“特定的数据在特定的时间被送到特定的地方”。

“特定的数据”是指发送方送到网络中的数据对接收方来说是必须的且不包含冗余信息;“特定的时间”是指网络数据的传输延迟被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满足应用系统的要求;“特定的地点”是指数据报文只被发送到需要该信息的节点,减少无关节点的处理负担。

3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1)巡视及告警处置实现监控运行人员在仿真系统中完成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运行状态及告警光字牌的巡视,并通过模拟设备的异常及故障状态,仿真事故、异常、变位、越限信号及声光告警信息,实现监控运行人员对告警处置的培训。

2)遥控操作实现监控运行人员对变电站一二次设备的仿真遥控操作,仿真操作的流程及操作界面符合实际操作情况,操作前的权限认证和操作过程的双人监护及操作后相应的异常告警信号、开关变位信号、潮流变化等均与实际操作一致。

3)设备故障处置实现对线路、母线、变压器、容抗器等常见设备故障的仿真,故障可以单独仿真也可以合并仿真,同时可以模拟开关拒动、保护拒动等异常情况。

4)电网异常状态处置实现对电网频率异常、电压异常、断面功率越限等仿真,完成对调控运行人员频率调整控制、无功电压调整、负荷分配控制等培训。

5)三维展示系统通过调用三维虚拟现实设备定位功能,快速调出相应设备的三维场景,并选取合适角度对定位的设备进行三维展示。

6)调控联合反事故演习通过仿真电网设备故障,实现调控运行人员联合反事故演习,故障处置过程贴合实际,调控联合处置协同性好,有效提高培训人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并实现对事故处置预案正确性的检验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