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发展历史与展望
我国抗震防灾技术标准的发展进程与展望
我国抗震防灾技术标准的发展进程与展望我国自古以来就经历了许多地震,因此在抗震防灾技术标准的研发和实施方面,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以下是我国抗震防灾技术标准的发展进程及展望。
1. 十年规划: 1956-1966年在我国建国之初,由于抗震防灾技术基础薄弱,在抗震工作方面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规定,也没有专门颁布的防震建筑代码和设计规范。
1956年,中国地震局启动了一项旨在促进抗震防灾技术标准研发和实施的十年规划。
该计划成立了一系列实验室和专业机构,主要参与开展抗震研究和推广抗震技术标准。
在这个计划的推动下,我国开始了防震建筑代码的制定。
2. 实施防震建筑条例: 1972年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后,中国大陆于1972年颁布了第一部有关防震建筑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建筑条例》,这是我国抗震防灾标准体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该条例强调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要性、地震区域的划分、建筑物的基本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等方面。
这表明了我国政府对抗震防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全面推进的决心。
3.《抗震设计规范》: 1988年1988年,我国地震局颁布了《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88),这是我国第一个防震设计规范。
该规范的实施引领了我国抗震工程设计的标准化和模块化,为我国后来的抗震防灾技术标准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小震应急标准: 1993年1993年,中国地震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共同颁布了《小震应急标准》。
该标准主要针对小范围的震灾和突发事件,对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应急响应、监测、预防和抢救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
5.《地震安全度量》标准: 2008年2008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发布了《地震安全度量》标准。
该标准主要是从地震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和直接灾害损失两个方面来衡量地震安全度。
该标准在衡量地震灾害影响时,提出了人口、财产和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因子,较好地反映了地震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抗震方法发展历程
抗震方法发展历程抗震技术在灾害管理和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时间的推移,抗震技术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演变,从最初的简单设计到现在的高度先进的技术。
下面是抗震方法发展的一些里程碑。
1. 强化结构:早期的抗震设计主要依赖于增加建筑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例如,在地震频发的地区使用更多的钢筋和混凝土,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震性能,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无法应对大震动的影响。
2. 减震装置:20世纪中叶,人们开始采用减震装置来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这些装置可以吸收和分散地震产生的能量,减轻建筑物的震动。
减震装置的类型包括弹簧、减震器和液体阻尼器等。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3. 基础设计改进:建筑物的基础承载着地面上部结构的重量和地震力的荷载。
因此,改进基础设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在现代抗震技术中,人们开始使用专门设计的基础,如斜撑、增强桩基和地震隔离基础等。
这些基础可以减少地震力传递到建筑物的上部结构,从而降低地震的破坏风险。
4. 结构控制技术:近年来,结构控制技术成为抗震设计的重要领域。
这些技术包括被动控制和主动控制。
被动控制通过安装减震装置、加固构件和增加连结强度来改善结构的抗震能力。
主动控制使用传感器和执行器监测并控制结构的震动响应。
这些技术可以实时调整结构的刚度和阻尼特性,使其适应地震的需要。
综上所述,抗震技术经历了从简单强化结构到减震装置、基础设计改进和结构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演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还将有更多创新的抗震方法出现,以进一步加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抗震设防发展历程
抗震设防发展历程在20世纪初,人们对于抗震设防的概念开始渐渐重视起来。
那个时候,地震意识和地震研究仍然相对较弱,对于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并没有过多的要求。
因此,大多数建筑物在地震来袭时都容易遭受严重破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地震研究的深入,抗震设防的概念也逐渐被引入到建筑设计中。
在20世纪中期,随着日本地震频繁发生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的积累,抗震设防的标准和规范开始慢慢形成。
日本作为地震频繁地区,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逐渐积累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抗震建筑设计理论和技术。
这一时期,抗震设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建筑材料的抗震性能上。
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合作的加强和交流的频繁,人们开始从国际上吸取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提高抗震设防的标准和要求。
各个国家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抗震建筑设计规范,并对建筑物进行更严格的抗震设防要求。
同时,人们开始更全面地考虑到地震对于其他基础设施的影响,比如管道、电力、交通等方面的抗震设防。
这一阶段的抗震设防已经从单纯的建筑结构设计发展为整体的城市抗震设计。
进入21世纪,抗震设防的研究和技术得到了更大的突破。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仿真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更精确地对建筑物和城市的抗震能力进行评估和模拟,进一步提高抗震设防的精度和可靠性。
同时,建筑材料和构造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能够更好地承受地震的冲击力。
虽然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抗震设防的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震的破坏程度。
总的来说,抗震设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初期的重视程度不高到逐渐形成规范标准的阶段,再到国际合作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的发展。
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抗震设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抗震设防的水平会越来越高,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结构抗震的发展及前景
建筑结构抗震的发展及前景摘要: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地震的危害非常大,在严重破坏建筑结构的同时可以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惨重人员伤亡。
本文详细综述了建筑结构抗震的发展阶段,对其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发展;前景1、发展过程地震工程学具有跨学科领域的特征,初步形成于上世纪20 年代,随着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建设的不断发展,该学科又逐渐演变划分为抗震结构工程学和工程地震学两大领域,同时也得到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
抗震结构工程学这门学科主要是对抗震的理论与方法进行设计与分析研究,主要目的是对建筑工程中发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解决。
从建筑结构抗震的发展过程来看,依据结构抗震理论设计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时期。
1.1 静力法理论时期在世界范围内,日本首先提出了静力法理论,并在上世纪40 年代以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静力法研究抗震的理论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地震震害总结分析而来,即有目的观测天然地震和总结分析震后建筑物受到的破坏程度。
所以说,天然地震是静力法阶段最多的抗震试验,天然地震实验开展的区域位于频繁发生地震的地区,也有位于在短时间内可能发生较大地震的区域,在这些区域建造用于地震试验的建筑物,或将测震仪器安装在建造完成的房屋上,一旦地震发生,就能够从房屋发生的反应中得到实验结果。
按照实验的要求和经济条件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实验分为三种:一是在地震频繁发生的区域或震级较大的区域对房屋加固,当地震发生时,就能够通过分析震害掌握加固的效果如何,虽然没有设置地震仪器,但是实验数量较多,涉及的区域较广,也具有意义。
另外还能够与新建的建筑工程结合,有目的的采取综合的抗震措施,对地震发生后的震害进行分析。
二是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在开展第一种抗震实验,统计总结地震基础资料的基础上,可以将测震仪器安装在诸多的建筑物上,比如常见的加速度计等,通过仪器可以获取更多的地震信息。
三是设置专门用于开展天然地震研究的试验场地,并建造用于试验的建筑物,在采取各种实验方法的基础上获取地震过程中建筑结构发生的各种反应。
我国减震隔震技术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
我国减震隔震技术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减震隔震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控制技术,对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全面评估我国减震隔震技术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的建筑技术。
一、历史回顾1.1 早期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减震隔震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主要是通过使用减震器等装置来减小建筑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和理论研究的深入,相关减震隔震技术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
1.2 历史遗留问题然而,在我国的大部分建筑中,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还相对较少,特别是在老旧建筑的抗震加固方面存在较大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还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较大威胁。
二、现状分析2.1 目前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情况目前,我国在新建建筑结构中较多地采用了减震隔震技术,如摩擦减震、液体减震、钢筋混凝土减震墩等。
这些技术在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减小地震震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老旧建筑的抗震加固问题然而,对于已经建成的老旧建筑,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文物古迹建筑,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如何对这些建筑进行合理的抗震加固,提高其抗震能力,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未来展望3.1 技术创新与发展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我国减震隔震技术也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地震工程和结构工程领域,将会有更多的技术创新和新理论的应用,从而为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3.2 老旧建筑抗震问题的解决针对老旧建筑抗震问题,未来将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包括结构诊断、抗震加固技术、试验验证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国珍贵的文物文化遗产,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结构抗震理论发展历程
结构抗震理论发展历程
1. 古代结构抗震:古代人们在建造建筑物时已经有一定的抗震意识。
例如,古希腊人使用柱基承担和传递地震力,古罗马人采用高大圆形拱门等结构形式,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 实际经验和案例分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生了一系
列重大地震,如旧金山地震和墨尔本地震。
这些地震使得抗震设计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工程师开始通过实际经验和案例分析提出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3. 基础动力学理论的发展:20世纪初,工程师开始研究建筑
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通过振动理论和动力学方程,他们提出了研究结构抗震的基础理论,如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共振等概念。
4. 结构动力响应理论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开展更加精确、复杂的结构动力响应分析。
工程师和科学家通过有限元方法等数值计算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结构在不同地震动特征下的响应特点,深化了对结构抗震行为的认识。
5. 抗震设计规范的制定:针对不同地震活跃区域和不同结构类型,各国制定了相应的抗震设计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了结构的抗震设计原则、荷载计算方法、抗震构造措施等内容,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6. 性能设计理念的兴起:20世纪后期,人们逐渐意识到仅仅
满足规范要求的结构并不能完全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因此,性能设计理念逐渐兴起,即通过评估结构在地震中的性能,确定结构的抗震设计目标。
7. 结构抗震研究的前沿领域:目前,结构抗震研究正不断向新领域拓展。
例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抗震设计方法、新型结构材料和结构形式、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等,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趋势。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来龙去脉pdf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来龙去脉pdf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来龙去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快,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大。
抗震设计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那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史是怎样的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来龙去脉。
一、古代抗震技术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意识到建筑抗震的重要性。
中国汉代时期,建筑师梁思成就在《木构建筑手册》中详细介绍了木结构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
同时,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也曾在建筑结构中采用过弯曲和压缩的原理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二、现代抗震设计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成为建筑材料的主要选择。
大型高层建筑的出现,对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34年,美国推行了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抗震规范,对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20世纪40年代,人们开始采用抗震减灾技术,如设备减振器、双向减震器等,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三、现状与展望现代抗震设计不断向着高效、经济、环保的方向发展。
在规范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同时,科技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超高层建筑加装防震器、智能控制系统、结构优化等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同时也提升了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抗震技术的发展历程虽然源远流长,但仍然离不开人类对科技的不断追求和探索。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需求的加速增长,建筑工程抗震仍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专业人才必须不断更新抗震设计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稳定和飕飕永远是建筑设计和抗震的主旋律。
浅议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发展
H0 se 和 M.e Ⅱ r a 第 一 台强震 地震 地 面运 动记 录仪 . 在 W . un r N_ N w l k分 别 从 两 个 并
静 力 理 论 阶 段 中应 用 的是 基 于承 随 后 的 几 十 年 间 成 功 地 记 录 到 许 多 强
载 力 的抗震 设计 方 法 .产生 于 2 0世 纪 初 期 . 早 是 由 日本 大 森 房 吉 教 授 通 过 最 对 当 时 有 限 的 震 害 观 测 和 理 论 认 识 提 出 的 抗 震 设 计 理 论 . 最 早 的结 构 抗 震 是 设 计 方 法 2 0世 纪 初 前 后 日本 浓 尾 、 国 旧金 美 山 和 意 大 利 Mes a的 几 次 大 地 震 中 . si n 人 们 注 意 到 地 震 产 生 的 水 平 惯 性 力 对 结 构 的 破 坏 作 用 . 出 把 地 震 作 用 看 成 提
浅议 结构抗震设计 思想 的发展
: } :
郝 婷 明
( 山 学院土木 工程 系 河北 唐
摘
唐山
0 30 ) 6 0 0
要 : 结 构 的 抗 震 设 计 理 论 的 发 展 历 程 进 行 了 归 纳 和 整 理 . 静 力 理 论 分 析 阶 段 、 应 谱 理 论 阶 对 对 反
段 、 力 理 论 阶 段 三 个 阶 段 的 理 论 研 究 和 设 计 方 法 进 行 了分 析 和 阐 述 介 绍 了现 代 抗 震 设 计 方 法 . 基 于 动 即
塑性 状 态是 否 出现严 重损 坏 和倒 塌 . 主
活 带 来 极 大 破 坏 的 自然 灾 害 . 很 久 以 在 前 人 类 就 对 它 进 行 研 究 . 古 人 对 地 震 但 的 认 识 只 停 留在 简 单 的 规 律 总 结 、 易 简 的 预 测 及 预 防 措 施 等 方 面 . 不 能 从 本 并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_发展历程及展望_罗开海
1 前言我国的抗震防灾技术标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个别到系列化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对技术立法重要意义的认识—提高—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充分说明抗震防灾技术立法是客观必需。
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的156项重点工程是按苏联的抗震设防标准和规范设计的,为建设工程的抗震防灾做出了贡献。
而一般的工程如按苏联的技术标准设计,则纺织厂的土建投资,7度要增加10%~12%,8度要增加15%~16%,8度区住宅的土建投资也要增加8%。
当时国家经济比较困难,又未发生强烈地震,对地震的危害还缺乏感性认识,于是规定一般的办公楼、学校、车站、码头和俱乐部等均不设防。
执行的结果是,一般工业建筑也都不考虑抗震设防,当然更不会有我国自己的抗震技术标准。
以后,在1959年和1964年,我国曾两次编制过包括多种工程建设的《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但未正式颁发,只起指导和参考作用。
在1966年邢台地震、1967年河间地震后,随着人们对震害认识的提高和地震经验的积累,1974年才正式颁发《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试行)》。
1976年唐山地震造成了近代世界地震史上少有的灾难,也全面推动了抗震防灾技术的发展,形势的发展要求我国的许多抗震技术标准进一步修订或制定,使抗震技术标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随着人们对地震震害经验教训的不断积累和对结构地震反应机理的不断深入研究,先后制定、修订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等以抗震防灾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标准,基本形成了相对完善、特点鲜明的抗震防灾技术标准体系。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历程纵观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2.1 研究探索阶段这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起始,到20世纪70年代初截止,期间产生了1959版和1964版《地震区建筑设计规范(草案稿)》。
1955年翻译出版了苏联《地震区建筑规范》,1956年编制了第一个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未正式使用。
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
在地震灾害频繁的国家和地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必须得到重视和加强。
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现状1. 抗震设计规范的制定我国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的制定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已经成为一套完整、科学的规范体系。
目前,我国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主要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进行。
2. 抗震设计指标的确定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指标是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所承受的最大地震力。
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抗震设计指标必须得到合理确定。
目前,我国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指标的确定主要采用一级抗震设计和二级抗震设计两种方法。
3. 抗震设计方法的选择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主要包括等效静力法、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三种。
不同的设计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结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4. 抗震设计的实施抗震设计的实施是保证结构抗震性能的重要环节。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计算和评估,以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符合要求。
三、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1. 抗震设计指标的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结构的高度和复杂度不断增加,抗震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的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中,抗震设计指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2. 抗震设计方法的改进传统的等效静力法、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结构分析方法的不断创新,将会出现更多新的抗震设计方法。
未来的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中,抗震设计方法将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3. 抗震设计理论的创新抗震设计理论是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未来的抗震设计理论将会更加科学、先进和完善。
例如,随着深入研究,基于非线性动力学的抗震设计理论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和发展。
我国减震隔震技术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
减震隔震技术作为一项在建筑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手段,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建筑结构性能发挥着关键作用。
我国在减震隔震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了从起步到逐步成熟、从探索到广泛应用的过程,如今正朝着更加先进、高效、可持续的方向稳步迈进。
一、历史的沉淀我国减震隔震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较早时期。
在古代建筑中,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明确的减震隔震理念,但一些传统建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抵御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特性。
我国的一些古老木结构建筑,通过巧妙的结构布局和节点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分散地震能量,减轻结构的破坏。
然而,真正将减震隔震技术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并加以重视和发展,是在近现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的规模和高度不断提升,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世纪 70 年代,我国开始了对减震隔震技术的初步研究和探索。
当时,主要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和技术成果,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
在这一阶段,我国科研人员积极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进行了一些隔震支座的性能研究和试验,探索了不同类型隔震支座的力学特性和适用条件。
也开展了一些建筑结构减震隔震的设计方法研究,为后续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现状的成就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我国减震隔震技术如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减震隔震理论体系。
涵盖了结构动力学、地震工程学、材料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建立了一系列适用于不同类型建筑结构的减震隔震分析方法和设计规范。
这些理论成果为减震隔震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技术应用方面,减震隔震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无论是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还是工业厂房、桥梁等结构,都可以看到减震隔震技术的身影。
在一些地震高烈度地区,大量的建筑采用了隔震技术,有效地降低了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提高了建筑的抗震安全性。
减震隔震技术也在一些特殊建筑结构中得到应用,如核电站建筑、海底隧道等,保障了这些重要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抗震设防发展历程
抗震设防发展历程抗震设防是指通过建筑结构设计和工程技术等手段,提高建筑物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和人员的损害程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加深,抗震设防逐渐成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方面。
下面,我们将介绍抗震设防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由于建筑技术和工程设计的局限性,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害严重。
在当时,人们对地震了解有限,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认识不足,因此抗震设防水平较低。
然而,随着地震科学和灾害管理知识的进步,人们开始重视抗震设防的重要性。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工程技术也取得了显著发展。
工程师们开始关注地震工程,研究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响应。
他们发现,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的破坏。
因此,抗震设防开始成为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进入21世纪,抗震设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各国政府制定了相关的建筑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筑物必须符合一定的抗震标准。
同时,研究和实践者们不断改进抗震技术和方法,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例如,设计师们引入了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框架结构等新型建筑结构,提高了抗震设防水平。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一些高科技手段也被应用到抗震设防中。
例如,地震预警系统的研发和使用可以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警报,给建筑物和人员逃生提供宝贵的时间。
人们还研发了智能感知材料,可以在地震发生时自动释放能量,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
总的来说,抗震设防在过去的百年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我们在建设新建筑物时,必须要考虑抗震设防的要求,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能够安全稳固。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现有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工作,提高其抗震能力。
只有全面提高抗震设防水平,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
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过程一、经验主导阶段(古代至19世纪)在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的早期,设计主要依靠个别成功的经验和传统的施工技术。
古代的建筑抗震设计方法往往基于试错原则,通过在建筑兴建中观察和改进,探索出最有效的设计方法。
这些方法主要包括采用不同的建筑结构、增加重力荷载和地震荷载的重叠、增加建筑物的水平稳定性等。
然而,在这个时期,对地震工程知识的认知非常有限,建筑防震设计仍然处于探索的初步阶段。
二、经验和理论相结合阶段(20世纪)20世纪初,随着地震工程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试图从理论上解释地震的机理和建筑物对地震的响应。
圈定了建筑物的地震响应范围,并制定了一些建筑抗震设计指南。
在这个阶段,经验开始与理论相结合,建立了最基本的概念和原则。
比如,增加结构的刚度、提高构件和连接件的强度、采用减震和隔震技术等。
三、理论主导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20世纪中叶以后,地震工程学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学科,抗震设计方法也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发展。
在这个阶段,地震工程学的发展以理论分析为基础,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对建筑物在地震荷载下的响应进行研究和预测。
通过大量的实验和仿真分析,建立了一系列的抗震设计准则和规范,使抗震设计从经验主导转向了理论主导。
同时,在这个阶段,结构动力学和地震工程学的发展也为抗震设计的方法提供了很多新思路。
如使用地震波传播理论、结构响应谱分析方法、时程分析方法等,来预测和评估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
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如钢结构、混凝土预应力结构、减震装置等,进一步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四、综合研究阶段(21世纪至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抗震设计方法进入了一个综合研究的阶段。
不仅考虑到结构的抗震性能,还将建筑物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耐久性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同时,综合利用数值模拟、试验研究、历史数据、经验知识等多种方法,对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修正和改进。
总结来说,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经历了从经验主导到理论主导,再到综合研究的过程。
结构抗震理论发展
结构抗震理论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静力、反应谱和动力三个阶段。
(一)静力理论阶段该理论认为,结构物所受的地震作用,可以简化为作用于结构的等效水平静力F,其大小等于结构重力荷载G乘以地震系数k,即:F = kGk为地震系数,其数值与结构动力特性无关,是根据多次地震灾害分析得出的,k≈1/10。
(二)反应谱理论阶段反应谱理论考虑了结构动力特性与地震动特性之间的动力关系,通过反应谱来计算由结构动力特性(自振周期、振型和阻尼)所产生的共振效应,但其计算公式仍保留了早期静力理论的形式。
地震时结构所受的最大水平基底剪力,即总水平地震作用为:FEK = kβ(T)G式中,k为地震系数,β(T)则是加速度反应谱Sa(T)与地震动最大加速度a的比值,它表示地震时结构振动加速度的放大倍数。
β(T)=Sa(T)/a局限性:1. 反应谱理论尽管考虑了结构的动力特性,然而在结构设计中,它仍然把地震惯性力作为静力来对待,所以它只能称为准动力理论。
2. 表征地震动的三要素是振幅、频谱和持时。
在制作反应谱过程中虽然考虑了其中的前两个要素,但始终未能反映地震动持续时间对结构破坏程度的重要影响。
3. 反应谱是根据弹性结构地震反应绘制的,引用反映结构延性的结构影响系数后,也只能笼统地给出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的结构整体最大地震反应,不能给出结构地震反应的全过程,更不能给出地震过程中各构件进入弹塑性变形阶段的内力和变形状态,因而也就无法找出结构的薄弱环节。
(三)动力理论阶段即时程分析法。
规范描述在《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T 97-95)中的描述如下:5.4.2.1 反应谱response spectrum在给定的地震震动作用期间,单质点体系的最大位移反应、最大速度反应或最大加速度反应随质点自振周期变化的曲线。
(1) 设计反应谱design response spectrum结构抗震设计所采用的反应谱。
(2) 楼面反应谱floor response spectrum对于给定的地震震动,由结构中特定高程的楼面反应过程求得的反应谱。
中国空间结构三十年抗震研究的发展和展望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Vol.43,No.6,2013工业建筑2013年第43卷第6期105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殑殑殑殑综述中国空间结构三十年抗震研究的发展和展望*薛素铎张毅刚曹资李雄彦(北京工业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北京100124)摘要:围绕抗震分析方法、精细化模型及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等几个方面,对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空间结构抗震分析理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针对大跨空间结构复杂效应分析理论、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等方面,探讨空间结构抗震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三十年;空间结构;抗震研究;发展;展望DOI :10.7617/j.issn.1000-8993.2013.06.022PROSPECT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EISMIC RESEARCH ONSPATIAL STRUCTURES OVER LAST THIRTY YEARS IN CHINAXue SuduoZhang YigangCao ZiLi Xiongyan(Spatial Structure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China )Abstract :In the paper ,the seismic analysis methods ,fine theoretical model ,and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were summarized to illustrate the advance on seismic analysis theory of spatial structure over last thirty years in China.Meanwhile ,the typical achievements on seismic analysis and design for spatial structures were listed as well.In additio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eismic analysis and design method for spatial structures which related to complexity analysis theory and performance —based seismic design method were discussed at last.Keywords :thirty years ;spatial structure ;seismic research ;development ;prospec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907150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8010,5127800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2005);高等学校博士点学科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2110311002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建筑物抗震设计发展趋势
跨学科整合:整合建筑、结构、材料等多学科知识,形成更加全面和系统的抗震设计方 法。
轻质材料:具有较好的减震性能,可减轻建筑物重量,提高抗震性能。
复合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具有高强度、轻质、耐腐蚀等优点,可用于加固建筑物和 制作预制构件。
应用范围:高层 建筑、医院、学 校等重要建筑物。
发展趋势:随着 技术的进步,减 震和隔震技术将 更加成熟和普及。
Part Five
智能化设计:利用人工智能、大数 据等技术提高抗震设计的精准度和 可靠性
预制结构设计:通过预制结构件拼 装建造,提高建筑抗震性能和施工 效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公共建筑:根据建筑功能和规模,采用不同的抗震设计标准。重点考虑结构体系、构件连 接和支撑、消能减震等方面的设计,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工业建筑:根据生产工艺和设备要求,采用相应的抗震设计标准。重点考虑厂房的 结构形式、构件连接和支撑、设备固定等方面的设计,确保生产安全和正常运行。
Part Four
添加 标题
概念: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一种新的抗 震设计理念,它以结构抗震性能为基础, 综合考虑地震动特性、结构特性、工程费 用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抗震效果。
添加 标题
应用范围: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适用于各 种类型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尤其适用于 重要建筑和生命线工程。
添加 标题
优势: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能够更好地满 足不同地震动和不同结构类型的要求,提 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抗震设计的等级 划分:根据地震 烈度、场地类别 等因素,将建筑 物划分为不同的 抗震等级。
抗震设计的计算 方法:采用动力 分析法、静力分 析法等方法进行 抗震设计计算。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建筑物抗震设计发展趋势
THANK YOU
根据结构分析和评估结果 ,制定相应的抗震措施和 加固方案,包括增强结构 整体性、提高承载能力、 减小变形等。
将制定的抗震措施和加固 方案进行实施,并对实施 后的结构进行监测和评估 ,以确保其达到预期的性 能目标。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 设计分析
案例二
某桥梁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分 析
02
针对不同的地震环境和场地条件,应采用不同的结构
类型和设计方案。
03
在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地震能量的释放和分散方式,
采取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构造措施。
03
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发 展趋势
高性能材料的应用
高强度钢材的应用
01
高强度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提高结构的
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复合材料的应用
02 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点,可用于制
案例三
某工业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 计分析
05
基于震害的建筑物抗 震设计研究
基于震害的建筑物抗震设计概念及发展
基于震害的建筑物抗震设计是指通过 研究地震灾害对建筑结构的影响,采 取工程措施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 的安全性能。
随着地震工程研究的深入,基于震害 的建筑物抗震设计得到了广泛应用和 发展,为地震多发地区的建筑提供了 重要的安全保障。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建筑结构设计 中,应考虑结构体系中各个组成 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整体效果
。
结构构件应通过合适的连接和协 同工作,实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和抗震性能。
建筑结构应与基础牢固连接,以 传递地震力并确保结构的整体稳
定性。
多样性原则
01
建筑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历程
建筑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历程引言古往今来,地震给全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害。
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抵御地震的方法,但限于古时候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实践能力,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抗震设防方法。
现代的抗震设计理论是从20 世纪初才开始建立起来的。
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地震动特性和结构动力特性理解的不断加深,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从最初的静力阶段和反应谱阶段,发展到动力阶段及目前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阶段。
1. 静力法在20 世纪初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在结构抗震设计当中采用一些经验的法则。
1920 年,日本大森房吉教授提出了所谓的静力理论。
假设建筑物为绝对刚体,地震时,它和地面一起运动而无相对于地面的位移。
建筑物各部分都有一个与地面加速度大小相同的加速度,取其最大值用于抗震设计。
因此,作用在建筑物每一楼层上的水平向地震作用就等于该层质量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乘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静力理论”。
由于这种方法比较简单,而且,用这种方法设计的建筑物大都也经受住了一般地震的考验,所以,稍作修正后至今仍然被某些国家的设计规范所沿用。
但这种方法完全忽略了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的影响,对多、高层建筑,烟囱等具有一定柔性的结构物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显得既不经济又不合理。
2、反应谱法1943 年美国皮奥特( M.A.Biot )发表了以实际地震记录求得的加速度反应谱,提出的“弹性反应谱理论”。
由于反应谱理论正确而简单地反映了地震特性以及结构的动力特性,从而得到了国际上广泛的承认。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反应谱计算得以实现,并运用到抗震设计上,反应谱理论基本取代了静力法,为世界上普遍采用此方法。
地震作用力的计算常常用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基本概念是:假定建筑结构是线弹性的多自由度体系,利用振型分解和振型正交性的原理,将求解n 个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解为求解n 个独立的等效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地震反应,进而求得对应于每一个振型的作用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发展历史与展望
作者:汤欢乔雨蒙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抗震设计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展望,指出传统的依赖结构延性的抗震措施是以一定的损伤为代价减小地震反应,而现代的抗震技术是通过在不同阶段采取震动方法控制措施,采用不同的积极抗震方法,对地面运动和结构本身不确定性的地适应能力更强,可以提高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此外尚应在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开展合作和交叉研究,开发使用的装置、机构和配套技术,尽快形成新的产业,以支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抗震;发展;减振;振动控制;交叉研究
一、传统的抗震方法
(一)概念设计的一些原则
1.总体屈服机制。
例如强柱弱梁。
2.刚度与延性均衡。
砌体结构中为提高延性设构造柱与圈梁,形成一个较弱的框架。
3.强度均匀。
结构在平面和立面上的承载力均匀。
4.多道抗震防线。
5.强节点设计。
6.避开场地卓越周期区。
(二)在此基础上作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主要有:1.地震荷载法;2.振型分解法;3.动力时程分析法。
现在还发展了push-over法、能力谱等方法。
(三)传统抗震方法的缺点与不足传统抗震结构主要利用主体结构构件屈服后的塑性变形能和滞回耗能来耗散地震能量,这使得这些区域的耗能性能变得特别重要,而一旦由于某些因素导致这些区域产生问题,将严重影响到结构的抗震性能,产生严重破坏,由于破坏部位位于主要结构构件,其修复是很难进行的。
由于传统抗震结构是以防止结构倒塌为目标,其抗震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结构(构件)的延性,以往的许多研究也注重于提高结构(构件)的延性方面,却忽略了对结构损伤程度的控制。
(四)传统的抗震方法在提高结构性能方面有较多困难。
传统抗震结构的耗能能力主要依赖于主体结构的延性。
既要求主体结构强度高,又要求延性好,很难实现。
1.框架结构
许多研究者推荐强柱弱梁体系作为最合适的抗震框架体系。
该体系可将地震输入能量分散在结构的许多部位耗散掉,甚至可以控制塑性铰出现的顺序与部位,延性对于使建筑物在罕遇地震中保存下来固然很重要,但这些预期的塑性铰区在中等程度的地震中也会产生,延性也同时应被看作是一种“破坏”。
后期修复费用也很高。
2.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体系具有抗侧刚度大,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侧移小,其总的水平地震作用也大等特点,常见的震害一般来说为墙面的斜向裂缝或是底部楼层的水平施工缝发生水平错动,当底部屈服后,剪力墙的抗侧作用就很小,且剪力墙的耗能也基本集中与底部塑性铰区域,上部墙体对抵御强震无显著作用。
而且剪力墙要承担一定的竖向荷载,因此底部的破坏也十分难修复。
3.框架-剪力墙结构
从抗震概念设计来说,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了多道抗震防线。
有框架和墙体组成的抗震结构中,框架的刚度小,承担的地震作用力小,而弹性极限变形值和延性却较小。
整个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墙体很快超过自身的较小弹性极限变形,出现裂缝,水平承载力下降,此时框架尚未充分发挥自身的水平抗力;墙体开裂后,框架承担的地震力增大,同时由于结构刚度的变化,地震作用效应也发生了变化。
但无论是剪力墙还是框架,都是主体结构的一部分,损伤坏后的修复工作都是比较困难的,而且花费也不小。
二、减振、隔震和振动控制的现状
鉴于上述传统抗震方法的缺点与不足,并在全部了解地震引起结构震动的全过程。
由震源产生地震动,通过传播途径传递到结构上,从而引起结构的震动反应。
通过在不同阶段采取震动方法控制措施,就成为不同的积极抗震方法。
大致包括以下四点:
震源→消震;
传播途径→隔震;
结构→被动减震;
反应→主动减震
主动减震是根据结构的地震反应,通过地震系统地执行机,主动给结构施加控制力,达到减小结构震动的目的。
有以下优点:
1.能大大减小结构所收得的地震作用,从而可减低结构造价,提高结构抗争的可靠度。
2.能大大减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保证非结构构件不受地震破坏,从而减少震后维修费用。
3.隔震、减震装置即使震后产生较大的永久变形或损坏,其复位、更换、维修结构构件方便、经济。
4.用于高技术精密加工设备、核工业设备等的结构物,只能用隔震、减震的方法满足严格的抗震要求。
三、结论与结构抗震的未来
传统的依赖结构延性的抗震措施是以一定的损伤为代价减小地震反应,应用见证效能技术则可以减小结构本身的损伤,对各类结构基本上能使用,其减震效果对地面运动特性依赖性较小,耗资也不是很大,因此是可以广泛使用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增大阻尼在减小结构相对位移反应和变形的过程中有时会使结构的绝对速度和加速度增大,从而对内部设备和人员带来某些不利影响。
基础隔震对在短周期内地面运动影响下的中短周期结构而言,其减震效果比消能技术更好,但对地面运动输入特性比较敏感,不能完全消除共振的危险性。
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方法可以满足不同的设防要求,对地面运动和结构本身不确定性的地适应能力更强,可以提高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引入智能元件以后,效果会更好,因此是值得重视的新领域。
此外,应在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开展合作和交叉研究,开发使用的装置、机构和配套技术,尽快形成新的产业,以支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结构振动控制的研究和应用需要讲传统的建造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使结构的安全保障系统成为智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营造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周福霖,高层建筑结构减震控制优化设计新体系
[2]周锡元,阎维明,杨润林,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建筑结构学报,2002.4
[3]谢礼立,马玉宏,现代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国际地震动态,2003.10
作者简介:汤欢(1989-),男,四川德阳人,研究方向:结构工程。
乔雨蒙(1989-),男,河南驻马店人,研究方向:桥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