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版物理必修1基础试题及答案
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时间和位移知识点总结和练习附答案
第2课 时间和位移一、学习目标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3、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
二、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三、难点位移的概念及其理解。
一.时间与时刻1、时刻和时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
思考“前2秒”、“最后2秒”、“2秒末”、“第3秒”分别表示时刻还是时间?时间和时刻的关系:用t1和t2分别表示先后两个时刻,表示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则有公式 练习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体在5s 时指的是物体在5s 末时,指的是时刻B 、物体在5s 内指的是物体在4s 末到5s 末这1s 的时间C 、物体在第5s 内指的是物体在4s 末到5s 末这1s 的时间D 、第4s 末就是第5s 初,指的是时刻t ∆12t t t -=∆二、路程和位移1、路程: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的物理量2、位移:是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3、位移的表示方法: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线段箭头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
*位移的图象表示方法: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4、位移和路程的异同:(1).路程与质点的运动轨迹有关,位移的大小则取决于初位置和末位置的位置变化.(2).路程和位移的大小一般是不相等的.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才和位移的大小相等.(3).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3、标量可以直接相加减,运算符合算术运算法则;矢量不可以直接相加减.练习2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质点的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质点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质点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可能为零D、质点做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始终不变时,那么它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总结:标量和矢量不能相等,不能说矢量就是标量只能说: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练习3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和路程是相等的B、质点运动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其运动的路程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物体运动路径的长短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练习41.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碰到地面反弹后,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7m、7mB、5m、2mC、5m、3mD、7m、3m2.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A、0,0B、4R、向西,2πRC、4πR、向东,4RD、4R向东,2πR3.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所示,该质点开始运动后,❖第()秒内的位移最大?❖()秒内的路程最大?❖()秒内位移最大?结果的正(或负)表示位移的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相同(反).练习(双选)4.关于时间与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息时间表上标出上午8:00开始上课,这里的8:00指的是时间B.上午第一节课从8:00到8:45,这里指的是时间C.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D.在有些情况下,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D.当质点作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2.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A.中国于2008年9月25日21:10点火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l10m米栏最好成绩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3.路程与位移的根本区别在于()A.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B.给定初末位置,路程有无数种可能,位移只有两种可能C.路程总是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D.路程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径迹的长度,位移描述了物体位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4.体育课上老师教大家拍球,球从1.5m高处落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1m处被接住.则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A.2.5m,2.5m B.2.5m,0.5mC.1.5m,1m D.1.5m,0.5m二、双项选择题5.下列描述中指时间的是()A. 我昨晚熬夜学习了,直到凌晨1点15分才休息B.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于2009年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C.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会期8天半D. 2009年4月6日9时32分,意大利中部发生6.3级地震6.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理解,哪些是正确的?()A.时刻就是一段很短的时间间隔B.不同时刻反映的是不同事件发生的顺序先后C.时间间隔确切地说就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反映的是某一事件发生的持续程度D.时间间隔是无数时刻的总和第二节练习1:B练习2:D练习3:C练习4:D D 2 5 4 B双选:BC1.B 提示: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只取决于初、末位置,是矢量,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大小,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不一定相同;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是标量。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沪教版_2024-2025学年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任意一段时间内,质点的()保持不变。
A. 合外力B. 速度C. 向心加速度D. 动能2、在平抛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分别是()。
A. 速度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改变B. 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C.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随时间改变D. 加速度大小随时间改变,方向保持不变3、以下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但力的作用是单方面的B、力的作用效果总是使物体的速度增加C、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D、力的单位是牛顿,表示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其质量也越大4、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向东,大小为10N,另一个力向北,大小为15N。
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和方向是:A、17N,向东B、17N,向北C、17N,向东偏北D、17N,向东偏南5、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3t2−2t+1)((x)的单位为米,(t)的单位为秒),则该质点在(t=2)秒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A、10 m/sB、12 m/sC、14 m/sD、16 m/s6、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库仑力大小为(F),若将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量加倍,另一个点电荷携带的电量保持不变,则新的相互作用库仑力大小变为多少?A、(F/2)B、(F)C、(2F)D、(4F)7、一个物体以2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成30°角的恒力作用,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为(a x=2m/s2),求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方向与原运动方向之间的角度θ。
A. 15°B. 30°C. 45°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下列关于物理量的单位制,说法正确的是:A、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千米(km)B、力的单位牛顿(N)是由牛顿第二定律导出的导出单位C、质量的单位千克(kg)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D、时间的单位秒(s)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但不是最基本的时间单位2、关于机械能的守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机械能守恒B、一个物体在竖直方向上自由下落时,其机械能守恒C、一个物体在光滑斜面上滑下时,其机械能守恒D、一个物体在粗糙斜面上滑下时,其机械能不守恒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B. 只有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D. 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惯性也越大三、非选择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一题14分,总分54分)第一题一辆质量为2kg的汽车,从静止开始以2m/s²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
粤教版(2019)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练习卷: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答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 、B 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B.前4 s 内A 、B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t =4 s 时,A 、B 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A 物体的加速度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2.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 m 距离时,速度增加了10 m/s ,汽车驶过第二个100 m ,速度的增加量是( )A.4.1 m/sB.8.2 m/sC.10 m/sD.20 m/s3.已知长为L 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当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13时,它沿斜面已下滑的距离是( ) A.L 9B.L 6C.L 3D.3L 3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 m/s 2,那么在任意1 s 内(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前1 s 内的末速度的2倍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 s 内的初速度大2 m/s5.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 )A.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B.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C.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D.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6.如图所示,一辆正以8 m/s 速度沿直线行驶的汽车,突然以1 m/s 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则汽车行驶了18 m 时的速度为( )A.8 m/sB.12 m/sC.10 m/sD.14 m/s7.一家从事创新设计的公司打造了一台飞行汽车,既可以在公路上行驶,也可以在天空中飞行.已知该飞行汽车在跑道上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速度达到40 m/s后离开地面.离开跑道后的加速度为5 m/s2,最大速度为200 m/s.飞行汽车从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所用的时间为()A.40 sB.52 sC.88 sD.100 s8.(多选)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那么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B.位移大小之比为1∶2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9.(多选)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时(设每节车厢的长度相同,车厢间间隙可以不计)()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2∶3∶…∶nB.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的速度之比是1∶2∶3∶…∶nC.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3∶5∶…D.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数之比是1∶2∶3∶…10.一滑块自静止开始从斜面(足够长)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 s末的速度是6 m/s,试求:(1)4 s末的速度;(2)运动后7 s内的位移;(3)第3 s内的位移.11.卡车原来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速减到2 m/s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停止刹车开始加速,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速共用了12 s.求:(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2)10 s末及开始刹车后2 s的瞬时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A 、B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 、B 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反B.前4 s 内A 、B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C.t =4 s 时,A 、B 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A 物体的加速度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答案:C2.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 m 距离时,速度增加了10 m/s ,汽车驶过第二个100 m ,速度的增加量是( )A.4.1 m/sB.8.2 m/sC.10 m/sD.20 m/s 答案:A3.已知长为L 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当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13时,它沿斜面已下滑的距离是( ) A.L 9B.L 6C.L 3D.3L 3 答案:A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 m/s 2,那么在任意1 s 内(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C.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前1 s 内的末速度的2倍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 s 内的初速度大2 m/s答案:B5.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 )A.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B.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C.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D.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 1.4 《物体运动的速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
1.4 《物体运动的速度》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0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ta :tb:tc:td=1:;:2B. 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a :vb:vc:vd=1:::2C.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aD.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b2.对速度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是标量B. 速度的单位是mC.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 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3.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 16m/sB. 16.3m/sC. 17.5m/sD. 18.8m/s4.如图所示,一人沿一直山坡,自坡底A以速率v1跑到坡顶B,随即又以速率v2返回到A,已知AB间的距离为s,那么人在这一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0B.C.D. 无法确定5.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B.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 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D. 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6.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A. 刘翔在110米跨栏时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sB. 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C. 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sD. 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s7.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以速度3m/s行驶另一半路程,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等于()A. 2.5m/sB. 2.4m/sC. 2m/sD. 3m/s8.如图所示,小楼左手戴着一手表,右手拿着一画笔,在同伴沿直线牵动纸带的同时,用画笔在纸带上点下一个个点,这样做成了一台“打点计时器”.为了提高该计时器的准确性,应尽量()A. 让同伴匀带拉动纸带B. 使打点节奏保持均匀不变C. 使打点时间间隔接近于0.02sD. 使打点计节奏随同伴拉动纸带速度增大而加快9.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 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3=4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v4=60 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是()A. v甲=v乙B. v甲>v乙C. v甲<v乙D. 无法比较二、填空题(共4题;共9分)10.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0~4秒内物体的加速度是________ m/s2;4~6s内物体的加速度是________ m/s2;0~8s内物体的位移是________ m.11.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实(a)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精确地把物体从开始挡光到挡光结束的时间记录下来.图(b)中MN是水平桌面,Q是长木板与桌面的接触点,1和2是固定在长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长木板顶端P点悬有一铅锤,实验时,让滑块从长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1.0×10﹣2s和4.0×10﹣3s.滑块的宽度为d=1.00cm,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1=________m/s,滑块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v2=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2.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装置如图所示。
2019-2020年粤教沪版必修1力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9-2020年粤教沪版必修1力试题及答案详解命题:福州高级中学 肖林进审题:福州教育学院 林明华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 成绩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B .力有时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C .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D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能产生作用力2.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重心是物体内重力最大的点B .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几何中心重合C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D .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3.如图所示,重为100N 的物体在水平向左的力F =20N 作用下, 以初速度v 0沿水平面向右滑行。
已知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A .0B .40N ,水平向左C .20N ,水平向右D .20N ,水平向左4.张明同学双手握住竖直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滑下的过程中,张明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 1和f 2,那么( )A . f 1方向竖直向下,f 2方向竖直向上,且f 1 = f 2B . f l 方向竖直向上,f 2方向竖直向上,且f 1 = f 2C . f 1为静摩擦力,f 2为滑动摩擦力D . f 1为静摩擦力,f 2为静摩擦力5.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合力大小随两力夹角增大而增大B .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C .两个分力夹角小于180°时,合力大小随夹角减小而增大D .合力的大小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6.有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它的受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所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B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D .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7.如图所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有( )A . 重力、支持力B .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2 D . 重力、压力、下滑力、摩擦力8. 一块砖平放在长木板的中间,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缓慢抬起木板的一端,而保持另一端不动。
粤教沪版高一物理综合试题及答案
综 合 测 试 ㈠(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蹦级是一种极限体育项目,可以锻炼人的胆量和意志。
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弹性绳被拉展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弹性绳被拉展后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运动员下落一定高度后速度减为零。
在这下降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性绳拉展前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B.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C.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D.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2.如图㈠-1,一架梯子斜靠在光滑竖直墙和粗糙水平面间静止,梯子和竖直墙的夹角为α。
当α再增大一些后,梯子仍然能保持静止。
那么α增大后和增大前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对梯子的支持力增大B.墙对梯子的压力减小C.水平面对梯子的摩擦力增大D.梯子受到的合外力增大3.汽车刹车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第1秒内和第2秒内的位移分别为3m 和2m ,那么从2秒末开始,汽车还能继续向前滑行的最大距离是A.1.5mB.1.25mC.1.125mD.1m4.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高速行驶,做匀速圆周运动。
图㈠-2中粗线圆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 越高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将越大B.h 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越大C.h 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越小D.h 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将越大5.已知地球的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6倍,根据你知道的常识,可以估计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这个距离最接近以下哪个答案 A.地球半径的40倍 B.地球半径的60倍 C.地球半径的80倍 D.地球半径的100倍6.图㈠-3是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条直线运动的两个滑块a 、b 在发生碰撞前后的位移图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b 的质量之比为1∶8B.a 、b 的质量之比为1∶4C.碰撞前a 的动量较大D.碰撞过程中a 的动能增大,b 的动能减小7.如图㈠-4所示,实线和虚线表示两个波长和振幅都相同的简谐横波(各只有半个波形)图㈠-2/s图㈠-3在同一根弹性绳上分别向左、向右传播,某一时刻两列波的位置如图所示。
2020年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2020年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综合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宇宙飞船内,由于物体完全失重,所以物体的惯性消失B.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增大速度从而增大惯性C.物体在月球上的惯性只是它在地球上的D.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惯性与速度及物体的受力情况无关【答案】D【解析】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的位置无关,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2.若规定向东为位移正方向,今有一个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轻轻的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过5米与墙壁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过7米后停下,则上述过程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 12米,2米B. 12米,-2米C.-2米,-2米D. 2米,2米【答案】B【解析】以踢球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则球在最东及最西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x1=5 m,x2=-2 m,整个过程球的路程s=5 m+7 m=12 m,球的位移Δx=x2-x0=-2 m-0=-2 m.故B正确.3.如图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3.0×103kg,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900 N,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5 s内,测出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0.05 m/s,则空间站的质量为()A. 9.0×104kgB. 8.7×104kgC. 6.0×104kgD. 6.0×103kg【答案】B【解析】整体的加速度a==m/s2=0.01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F=(m+M)a可知空间站的质量M=-m=kg-3.0×103kg=8.7×104kg4.如图所示,平板车置于水平地面上,人站在平板车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所受的重力与人对平板车的压力是平衡力B.平板车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平板车的压力是平衡力C.人所受的重力与人对平板车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平板车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平板车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答案】D【解析】人所受的重力与平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A错误;平板车对人的支持力与人对平板车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C错误,D正确.5.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光滑小定滑轮,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今缓慢拉绳使小球从A点沿半球面滑到半球顶点,则此过程中,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N及细绳的拉力F大小的变化情况是()A.N变大,F变大B.N变小,F变大C.N不变,F变小D.N变大,F变小【答案】C【解析】小球受力如图甲所示,F、N、G构成一封闭三角形.由图乙可知==F=G·N=G·AB变短,OB不变,OA不变,故F变小,N不变.6.如下图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板A,B用一轻质弹簧相连,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研究从力F刚作用在木块A上的瞬间到木块B刚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一过程,并且选定该过程中木块A的起点位置为坐标原点,则下列图中可以表示力F和木块A的位移x之间的关系的是()A.B.C.D.【答案】A【解析】弹簧的形变量用x′表示,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易知弹簧的压缩量为;研究从F刚作用在木板A上的瞬间到弹簧刚恢复原长的瞬间这个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kx′-mg=ma,又因为x+x′=,所以得F=kx+ma;研究从弹簧恢复原长时到木块B刚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个过程,同理得到F=kx+ma.故选项A正确.7.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弹簧比较“软”,有的弹簧比较“硬”,用相同的力拉这两种弹簧,“软”弹簧的伸长量较大.弹簧“软”、“硬”的科学表述是指弹簧的()A.弹力大小B.质量大小C.劲度系数大小D.形变量大小【答案】C【解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可由F=kx求解,x为弹簧的伸长的长度,k为劲度系数,表示弹簧的一种属性,它的数值与弹簧的材料,弹簧丝的粗细,弹簧圈的直径,单位长度的匝数及弹簧的原长有关.生活中说有的弹簧“硬”,有的弹簧“软”,是指劲度系数的相对大小,弹簧劲度系数k越大越“硬”.8.关于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一端B.要调整滑轮架的角度,使拉小车的细线与长木板板面平行C.利用打出的纸带可以准确地求出打下某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D.牵引小车的钩码个数越多越好【答案】B【解析】打点计时器与滑轮间的距离尽可能要大,是为了使小车运动的距离较大,尽可能打出较多的点.钩码个数应适当,钩码个数少,打的点很密,钩码个数多,打的点少,都会带来实验误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要求小车速度均匀增加,所以细线应与木板平行.在求某点的瞬时速度时,我们是利用在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代替瞬时速度,故不可能准确的求出打下某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 B正确.9.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倾角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D.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答案】C【解析】当物块所受外力F为最大值F1时,具有向上的运动趋势由平衡条件可得:F1=mg sinθ+F fm;同理:当物块所受外力F为最小值F2时,具有向下的运动趋势,即F2+F fm=mg sinθ.联立解得F fm=,F1+F2=2mg sinθ,由于m或斜面的倾角θ均未知,故选项C正确.10.人们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这是在纷繁的现象中探求事物本质的一种科学方法B.伽利略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C.只要依靠推理就一定可以得到正确结论D.把可靠的实验事实与深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答案】C【解析】理想实验的思维方法与质点概念的建立一样,都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能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但是只依靠推理是不能得到正确结论的,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11.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A.πRB. 2RC.2πRD.R【答案】D【解析】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的初位置与末位置如图,由几何知识得,气门芯的位移大小x==R1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1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大4.5 m/s,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A. 4.5 m/s2B.-4.5 m/s2C. 2.25 m/s2D.-2.25 m/s2【答案】B【解析】根据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由题意得v0.5=0-1,v1.5=0-3,则a=m/s2=-4.5 m/s2.故选B.13.甲乙两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同样的速度并排行驶,乙车车轮边缘上某一点有一只蝴蝶,假设这只蝴蝶相对车轮不动,那么甲车上的乘客看到这只蝴蝶的运动轨迹是()A.B.C.D.【答案】A【解析】乙车与甲车速度大小相等且它们并排运动,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相对于乙车静止,车轮边缘的点相对于车做圆周运动,运动轨迹是圆,所以甲车上的乘客看到的乙车轮边缘上的点的运动轨迹是圆.14.在解一道计算题时(由字母表达结果的计算题)一个同学解得位移x=(t1+t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A.可能是正确的B.一定是错误的C.如果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D.用国际单位制,结果错误,如果用其他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答案】B【解析】由x=(t1+t2)可知x的单位为:·s=·s=m/s,此为速度的单位,而左边单位是长度单位,所以结果一定是错误的,单位制选的不同,不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故A、C、D错.15.某运动员(可看作质点)参加跳台跳水比赛,t=0是其向上起跳离开跳台瞬间,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求出水池的深度B.可以求出平台距离水面的高度C. 0~t2时间内,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D.t2~t3时间内,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答案】A【解析】跳水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的v-t图象不能反映运动员是否到达水底,所以不能求出水的深度,故A错误;应用v-t图象中,图线与横坐标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由该v-t图象可以求出平台距离水面的高度,故B正确;0时刻是运动员向上起跳,说明速度是负值时表示速度向上,则知0-t1向上做匀减速运动,t1-t2时间内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0~t2时间内,运动员一直在空中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故C正确;由图可知,t2~t3时间内,运动员向下做减速运动,则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D正确.16.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项操作的先后顺序是()A.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答案】B【解析】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同时先打点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B正确.17.使A、B、C一起匀速运动,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的情况是()A.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B.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D.物体C对地有向右的摩擦力【答案】A【解析】以物体A为研究对象,做匀速运动,由二力平衡可知,C对A有向右的摩擦力,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选项A正确.对物体B,因其所受合外力为零,故B、C间没有摩擦力,选项B错误.选A、B、C整体为研究对象,在F作用下向左匀速运动,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知地面对C有向右的摩擦力,C对地面有向左的摩擦力,C受到A、地面给它的两个摩擦力的作用,选项C、D 均错误.18.如下图所示,是一个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半圆,练功人从A点出发沿相关路线进行(不能重复),在最后又到达A点.求在整个过程中,此人所经过的最大路程和最大位移分别为()A. 0;0B. 2R;2RC.(3π+2)R;2RD.(2π+2)R;2R【答案】C【解析】根据位移和路程的定义,位移指的是位置的变化,所以该题中最大的位移为2R,路程为物体实际的轨迹,如图,沿大圆弧ABC,经小圆弧COA,再经大直径AOC,最后再沿大圆弧CDA,回到出发点路程最长,最大值为(3π+2)R.19.如果说一个人在电梯中“失重”了,是指()A.人的重力为零B.人的重力减小C.人对电梯的压力增大D.人对电梯的压力减小【答案】D【解析】当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时,就说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超、失重现象的实质是物体的实重与视重相比发生了变化,而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故A、B、C错误,D正确.20.一个人站在医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人下蹲的全过程中,指针示数变化应是()A.先减小,后还原B.先增加,后减小,再还原C.先减小,后增大,再还原D.始终不变【答案】C【解析】在下蹲的全过程中,人的运动的状态是先加速下降,后减速下降,直到最后静止,所以人先是处于失重状态,后是处于超重状态,最后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加,再还原,所以C正确.第II卷二、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0分,共40分)21.如图所示,一固定足够长的粗糙面与水平面夹角θ=30°.一个质量m=1 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F=10 N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g取10 m/s2.则:(1)求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运动的加速度a1;(2)若力F作用1.2 s后撤去,求物体在上滑过程中距出发点的最大距离.【答案】(1)2.5 m/s2(2)2.4 m【解析】(1)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F N=mg cosθ=5N,物体的加速度a1==2.5 m/s2.(2)力F作用t0=1.2 s后,速度大小为v=a1t0=3 m/s,物体向上滑动的距离x1=a1t=1.8 m.此后它将向上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大小a2==7.5 m/s2.这一过程物体向上滑动的距离x2==0.6 m.整个上滑过程移动的最大距离x=x1+x2=2.4 m.2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v0=5 m/s,加速度为a=0.5 m/s2,求:(1)物体在3 s内的位移;(2)物体在第3 s内的位移.【答案】(1)17.25 m(2)6.25 m【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3 s内物体的位移x3=v0t3+at=5×3 m+×0.5×32m=17.25 m.(2)2 s内物体的位移x2=v0t2+at=m=11 m第3 s内的位移x=x3-x2=17.25 m-11 m=6.25 m23.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小球穿在长L=1.6 m的斜杆上,斜杆与水平方向成α=37°角,斜杆固定不动,小球与斜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5.小球受水平向左的拉力F=1 N,从斜杆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sin 37°=0.6,cos 37°=0.8,g=10 m/s2)(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小球运动到斜杆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答案】(1)1.25 m/s2(2)2 m/s【解析】(1)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cosα+mg sinα-μF N=ma①F sinα+F N=mg cosα②①②联立得:a==m/s2=1.25 m/s2(2)由公式v2=2ax得:v==m/s=2 m/s24.一辆汽车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现因紧急事故急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则从开始刹车经过5 s汽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答案】40 m【解析】设刹车开始至汽车停止所用的时间为t0,选v0的方向为正方向.v0=72 km/h=20 m/s,由v=v0+at得t0==s=4 s,可见,汽车刹车时间为4 s,第5 s是静止的.由x=v0t +at2知,刹车5 s内通过的距离x=v0t0+at=20×4 m+×(-5)×42m=40 m。
高中物理·必修1(粤教版)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测试 第一、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含解析】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A级抓基础1.一枚铁钉和一团棉花同时从同一高处下落,总是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A.铁钉比棉花团重B.棉花团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C.铁钉不受空气阻力D.铁钉的加速度比棉花团的小解析:铁钉所受阻力相对于其重力可忽略;棉花团所受阻力相对于其重力不能忽略,铁钉的加速度大于棉花团的加速度,故B项正确.答案:B2.关于重力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快慢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D.轻重不同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解析: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因此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C正确;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而不是加速度,A错误;速度变化的大小与时间之比才是加速度,B错误;在同一地点所有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D错误.答案:C3.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重力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产生自由落体的条件是: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其运动性质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只要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它们就一定同时落地.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答案:C4.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甲、乙两同学做测定反应时间的小实验,甲同学的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上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下部做握住直尺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直尺.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手后,立即捏住直尺,发现直尺下降了0.45 m ,若取g =10 m/s 2,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是( )A .0.5 秒B .0.45 秒C .0.3 秒D .无法判断解析:直尺被释放后做自由落体运动,由s =12gt 2可得: t =2s g =2×0.4510s =0.3 s .故C 正确. 答案:C5.(多选)如图所示,能反映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解析: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 t =g ·t 及s =12gt 2可知,选项C 、D 正确. 答案:CD6.一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则当它下落t 2时,离地的高度为 ( ) A.H 2B.H 4C.3H 4D.3H 2解析:根据s =12gt 2,下落高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下落t 2时,下落高度为H 4,离地高度为3H 4. 答案:CB 级 提能力7.(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s 1∶s 2∶s 3∶…=1∶4∶9∶…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 .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2 s 内的路程之比为1∶3∶5D .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之比为1∶3∶5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自由落体运动服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所有规律,但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C 正确,D 错.答案:AC8.(多选)物体从离地面45 m 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 取10 m/s 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3 s 后落地B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C .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 内的位移为15 mD .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解析:由s =12gt 2可得t = 2s g = 2×4510s =3 s ,故A 对.落地速度v t =gt =30 m/s ,B 对.前2 s 内的位移s 1=12gt 21=20 m ,故最后1 s 内的位移s 2=s -s 1=25 m ,C 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s t =453m/s =15 m/s ,D 错. 答案:AB9.(多选)在空中某处相隔Δt 时间释放甲、乙两个物体,两个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乙为参考系,甲做加速运动B .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差恒定不变C .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D .甲相对乙做匀速运动,甲、乙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解析:设某时刻乙运动了t 时间,则甲运动了(Δt +t )时间,此时v 甲=g (Δt +t ),v 乙=gt ,甲相对于乙的速度为Δv =v 甲-v 乙=g Δt ,恒定不变,甲、乙之间的距离为s =12g (Δt +t )2-12gt 2,化简得s =12g (Δt )2+g Δt ·t ,所以甲、乙之间的距离随时间均匀增大.故选项B 、D 正确. 答案:BD10.在离地面7.2 m 处,手提2.2 m 长的绳子的上端如图所示,在绳子的上下两端各拴一小球,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绳子的质量不计,球的大小可忽略,g =10 m/s 2),求:(1)两小球落地时间相差多少?(2)B 球落地时A 球的速度多大?解析:(1)设B 球落地所需时间为t 1,因为s 1=12gt 21, 所以t 1= 2s 1g = 2×(7.2-2.2)10 s =1 s. 设A 球落地时间为t 2,由s 2=12gt 2得t 2= 2s 2g = 2×7.210s =1.2 s , 所以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Δt =t 2-t 1=0.2 s.(2)当B 球落地时,A 球的速度与B 球的速度相等. 即v A =v B =gt 1=10×1 m/s =10 m/s.答案:(1)0.2 s (2)10 m/s本节→自由落体运动→⎩⎪⎨⎪⎧v t=gt h =12gt2。
粤教版物理高一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
粤教版物理高一-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AB、BC为不同倾角的固定斜面,某物体从AB上的某点静止释放,在BC斜面上速度减为零并静止。
设物体经过B点时无能量损失。
该过程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15m,所用总时间为10s,在此过程中,物体速度的最大值为()A. 1.5m/sB. 3m/sC. 4m/sD. 5m/s2.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甲的加速度恒为2m/s2,乙的加速度恒为﹣3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B. 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快C. 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被吊车用钢索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0~36 s内物体被吊起的高度为25 mB. 0~10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30~36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C. 30~36 s内物体处于超重状态D. 0~10 s内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4.从高为5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皮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6m处被接住,则这一段过程中()A. 小球的位移为11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1 mB. 小球的位移为6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11 mC. 小球的位移为1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11 mD. 小球的位移为5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6 m5.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速率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C.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静止到运动,二是由运动到静止D. 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变,我们就说它的运动状态不变6.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不正确的是( )A. 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 在0~10 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 在10 s~25 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 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7.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做质点B. 研究足球旋转效应时,可把足球看做质点C. 在太空中进行飞船对接时,可把飞船看做质点D. 计算宇宙飞船的飞行轨道时,可把飞船看做质点8.某军事试验场正在平地上试射地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造成导弹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0~1s内导弹匀速上升B. 1s~2s内导弹静止不动C. 2s~3s内导弹匀速下落D. 5s末导弹恰好回到出发点9.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总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 位移描述的是直线运动,路程描述的是曲线运动C. 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径D. 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二、多选题10.如图示A、B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则()A. 在运动过程中,A物体总比B物体速度大B. 当t=t1时,两物体通过的位移不相同C. 当t=t1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 当t=t1时,两物体的加速度都大于零1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且AB=BC=CD,一物体(可看作质点)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A. 物体运动到D点的速度是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C. 物体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D. 物体从顶端运动到B点所需时间是12.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地点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可知()A. 6s末乙追上甲B. 在乙追上甲之前,甲乙相距最远为10mC. 8s末甲乙两物体相遇,且离出发点有32mD. 在0~4s内与4~6s内甲的平均速度相等13.如图甲所示,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2kg的物体在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取g=10m/s2,由此可知()A. 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 m/s2B. F的大小为24 NC. 2 s末F的功率大小为48 WD. 1 s内F做功的平均功率为24W1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A. 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B. 加速度的大小为6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C. 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D. 加速度的大小为14 m/s2,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15.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s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6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36mB. 0~6s内拉力做的功为70JC. 合外力在0~6s内做的功大于0~2s内做的功D.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N三、填空题16.如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m,一辆汽车用3.2s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1~4章)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第一节认识运动1.以地球做作为参考系2.车厢的人是注视另一站台的火车,即人的视线以离开了地面,人不以自身为参考系,就会一另一站台的火车为参考系,显然,人习惯于以自身为参考系,故有此感觉。
3.(1)、(3)4.以列车位参考系时,人向西运动;以地面为参考系时,人随列车向东运动。
5.在研究瓢虫的星数、翅膀扇动问题时,不可以将瓢虫视为质点。
在研究瓢虫的爬行轨迹、飞行路线问题时,可以将瓢虫视为质点。
6.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致,都是一天,因此地球同步卫星与地球总是相对静止的。
第二节时间位移1.位移为零;路程1600m。
2.物体运动的路程不一定大于物体运动的位移,物体作直线运动并没有改变运动方向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3s”是指时间,时间为3s;“第3s”是指时间,时间为1s;“3s末”是指时刻;“前3s”是指时间,时间为3s;“最后1s”是指时间,时间为1s。
4.(1)“9时0分50秒”是时刻;“21小时”是时间;“6时23分”是时刻。
(2)是时刻。
(3)是时刻。
5.(1)影子的边缘在“圭”上的位置可以表示时刻,就象时间坐标轴上的一点;影子边缘在“圭”上移动的距离可以表示时间,就象时间坐标轴上的一段。
(2)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不仅了解到一天钟表影在正午最短,而且得出一年夏至日的正午,烈日高照,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煦阳斜照,表影则最长。
于是古人就以正午时的表影长度来确定节气和一年的长度。
如果连续两次测得表影的最长值(或最短值),这两次最长值(或最短值)相隔的天数,就是一年365天的时间长度。
第三节 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1. 下面一条纸带运动比较快,上、下两条纸带运动的时间之比是16:10。
2. 在DK 围点于点之间的距离几乎是等间距的,所以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A 到D 和K 到N 围,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不是等间距的,所以纸带做变速直线运动。
3. 略。
第四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1. 大白鲨合某优秀运动员的速度都是平均速度。
最新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做为质点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解析】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不是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是看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故A错误;研究火车过桥,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研究车轮的转动,车轮的形状不能忽略,自行车不能看成质点,但在研究自行车的运动速度时,就可以忽略自行车的自身大小,则可把自行车做为质点,故C错误;地球很大,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与日地距离比较,可以忽略,可以看做质点,故D正确.【答案】 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运动而选取的B.宇宙中的物体有的静止,有的运动C.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D.同一个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是相同的【解析】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作为参考系,所以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运动而选取的,故A正确;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处在运动的过程中,故B错误;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故C错误;同一个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不一定是相同,比如,从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落下的物体,如果选择飞机为参考系,物体做直线运动,如果选择地面为参考系,物体做曲线运动,故D错误.【答案】 A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D.路程、时间、位移【解析】位移、速度、加速度以及速度的变化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而路程、时间和速率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C正确.【答案】 C4.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110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1所示,则小球在图示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图1 A.0.25 m/s B.0.2 m/sC.0.17 m/s D.无法确定【解析】从图上读出s=5 cm=5×10-2 m,Δt=110×3 s=0.3 s,所以v=sΔt=5×10-20.3m/s≈0.17 m/s,故选C.【答案】 C5.一支队伍沿平直的公路匀速前进,其速度大小为v1,队伍全长为L.一个通讯兵从队尾以速率v2(v2>v1)赶到队前然后立即原速率返回队尾,则这个过程中通讯兵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2v22Lv22-v21,2v1v2L v22-v21B.2v22Lv22+v21,2v1v2Lv22+v21C.2v 1v 2L v 22-v 21,2v 22L v 22-v 21D .无法确定【解析】 本题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分析较为复杂,可以以行进的队伍为参考系.在通讯兵从队尾向队前前进的过程中,通讯兵相对于队伍的速度为v 2-v 1;在从队前返回队尾的过程中,通讯兵相对于队伍的速度为v 2+v 1.通讯兵两次相对于队伍的位移均为L ,设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 1、t 2,则有:t 1=L v 2-v 1,t 2=L v 1+v 2通讯兵通过的路程为两段路程的和,即有:s ′=v 2t 1+v 2t 2将上面的关系式代入得:s ′=v 2⎝ ⎛⎭⎪⎫L v 2-v 1+L v 1+v 2=2v 22L v 22-v 21整个过程中,通讯兵通过的位移大小等于队伍前进的距离,即有:s =v 1⎝ ⎛⎭⎪⎫L v 2-v 1+L v 1+v 2=2v 1v 2L v 22-v 21,A 正确. 【答案】 A6.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象中,均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中描述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2 m/s 的图象是( )【解析】 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由图象可知A 选项表示速度大小为0.5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为正方向;B 选项表示速度大小为2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为正方向;C 选项表示速度为-2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负号表示运动方向为负方向;D 选项表示速度逐渐增大的变速运动,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答案】 B7.物体沿一条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运动的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在1 s末,速度为9 m/sB.0~2 s内,加速度为6 m/s2C.6~7 s内,做速度方向向西的加速运动D.10~12 s内,做速度方向向东的加速运动【解析】由所给图象知,物体1 s末的速度为9 m/s,A正确;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a=12-62m/s2=3 m/s2,B错误;6~7 s内,物体的速度、加速度为负值,表明它向西做加速直线运动,C正确;10~12 s内,物体的速度为负值,加速度为正值,表明它向西做减速直线运动,D错误.【答案】AC8.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15届机器人世界杯赛上.中科大“蓝鹰”队获得仿真2D组冠军和服务机器人组亚军.改写了我国服务机器人从未进入世界前5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图中是科大著名服务机器人“可佳”,如图3所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该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2 s,则()图3A.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B.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 2 mC. 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D.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平均速度为1 m/s【解析】机器人的运动轨迹为折线,A错误;由题意知机器人初位臵坐标为(0,0),末位臵坐标为(2,2),故位移为:s=22+22m=2 2 m,故B正确;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时会与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有交点,即会经过同一位臵,C错误;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v=st=2222m/s=1 m/s,故D正确.【答案】B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9.(10分)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物理实验仪器,图4甲、乙所示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请回答下面的问题:甲乙图4(1)甲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2)乙图是________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3)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记录的纸带如图5所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不清,从A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小车通过D点时速度是________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 m/s2(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 Hz).图5【解析】(1)甲图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4~6 V低压交流电源.(2)乙图是电火花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220 V交流电源.(3)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性质时,在Δt很小时,通常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代替其某点的瞬时速度,由题意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 sv D=CE2T=(52.43-23.71)×10-22×0.1m/s≈1.44 m/sv B=AC2T=(23.71-3.07)×10-22×0.1m/s≈1.03 m/s由a=ΔvΔt得a=v D-v B2T=2.05 m/s2.【答案】(1)电磁4~6 V低压交流电源(2)电火花220 V交流电源(3)1.44 2.0510.(10分)如图6所示是用打点计时器测瞬时速度实验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标为0、1、2、3、4、5、6…现在量得0、1间的距离s1=5.18 cm、1、2间的距离s2=4.40 cm,2、3间的距离s3=3.62 cm,3、4间的距离s4=2.78 cm,4、5间的距离s5=2.00 cm,5、6间的距离s6=1.22 cm(频率为50 Hz).图6(1)根据上面记录,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1、2、3、4、5点时的速度(保留两位小数)并填在下表中.(2)根据(1)图7(3)根据(2)中所画出的速度—图象,求小车的加速度.【解析】(1)某点的瞬时速度可用以该点为中间时刻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打1点时:v 1=s 1+s 22Δt ≈1.20 m/s ,打2点时:v 2=s 2+s 32Δt ≈1.00 m/s ,打3点时:v 3=s 3+s 42Δt ≈0.80 m/s ,打4点时:v 4=s 4+s 52Δt ≈0.60 m/s ,打5点时:v 5=s 5+s 62Δt ≈0.40 m/s ,将数值填入表格中(2)(3)小车的加速度为a =Δv Δt =0.4-1.20.2-0.04m/s 2=-5 m/s 2, 【答案】 (1)(2)见解析 (3)-5 m/s 211.(16分)如图8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 =15 m 的位置,在t =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 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 的最高处,之后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 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 处位置,再经过1.5 s 到达地面.求:图8(1)前1.5 s 内平均速度;(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解析】 (1)由题图可知:前1.5 s 小球的位移为:s =H -h ′=5 m -1.25 m =3.75 m ,方向向下.所以前1.5 s 内平均速度v =s t 1=3.751.5 m/s =2.5 m/s ,方向向下.(2)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s ′=5 m +5 m +15 m =25 m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v ′=s ′t =253 m/s ≈8.3 m/s.【答案】 (1)2.5 m/s 方向向下 (2)8.3 m/s12.(16分)一列长100 m 的列车以v 1=30 m/s 的正常速度行驶,当通过1 000 m 长的大桥时,必须以v 2=20 m/s 的速度行驶.在列车上桥前需提前减速,当列车头刚上桥时速度恰好为20 m/s ,列车全部离开大桥时又需通过加速恢复原来的速度.减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0.25 m/s 2;加速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1 m/s 2,则该列车从减速开始算起,到过桥后速度达到30 m/s ,共用了多长时间?【解析】 设过桥前减速过程所需时间为t 1t 1=v 2-v 1a 1=20-30-0.25 s =40 s , 设过桥所用的时间为t 2t 2=s v 2=1 000+10020 s =55 s , 设过桥后加速过程所需时间为t 3t 3=v 1-v 2a 2=30-201 s =10 s , 共用时间t =t 1+t 2+t 3=105 s.【答案】 105 s章末综合测评(二)(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反映自由落体运动图象的是()【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它的v-t图象是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t图象是一平行时间轴的直线,故D对,A、C错;B 图中的图象表示物体匀速下落.故应选D.【答案】 D2.长为5 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管道口5 m,若这个管道长也为5 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管道的时间为(g取10 m/s2)()A. 3 s B.(3-1)sC.(3+1)s D.(2+1)s【解析】画出直杆穿过管道的图示,Δt=2(h+L1+L2)g-2hg=⎝⎛⎭⎪⎫2×1510-2×510s=(3-1)s,故选项B正确.【答案】 B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7 s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大6 m/s,则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A.1 m/s2 B.1.5 m/s2C.3 m/s2D.4 m/s2【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第一个3 s内的平均速度为第1.5 s 末的速度;第一个7 s 内的平均速度为第3.5 s 末的速度;则有:a =Δv Δt =62 m/s=3 m/s 2,故选C.【答案】 C4.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运动时速度为36 km/h ,司机突然以2 m/s 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8 s 汽车滑行的距离为( )A .25 mB .16 mC .50 mD .144 m【解析】 初速度 v 0=36 km/h =10 m/s.选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设汽车由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 0,则由v t =v 0+at =0得:t 0=0-v 0a =0-10-2s =5 s 故汽车刹车后经5 s 停止运动,刹车后8 s 内汽车滑行的距离即是5 s 内的位移,为s =12(v 0+v t )t 0=12(10+0)×5 m =25 m.故选A【答案】 A5.两个质点A 、B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1所示.对A 、B 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1A .A 、B 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 、B 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B .在t =3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C .在t =5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D .在t =6t 0时刻,A 、B 相遇【解析】 由v -t 图象,通过斜率可计算加速度大小,加速时A 、B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10∶1,减速时A 、B 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所以选项A 错误;由A 、B 运动关系可知,当A 、B 速度相同时距离最远,所以选项B 、C 错误;由题意可知A 、B 是从同一位臵同时开始运动的,由速度—时间图象可以算出运动位移,可知6t 0时刻,A 、B 位移相同,因此在此时刻A 、B 相遇,所以选项D 正确.【答案】 D6.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牛顿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B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C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加速度D .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瞬时速度【解析】 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故A 错误,B 正确;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遇到的困难是无法准确测量瞬时速度,故C 错误,D 正确.【答案】 BD7.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 1到达A 点,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x 2到达B 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x 1+x 22T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x 1T 2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x 2-x 1T 2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3x 2-x 12T【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v A =x 1+x 22T ,故A 正确;根据x 2-x 1=at 2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x 2-x 1T 2,故B 错误,C 正确;在该加速运动过程中有:v B =v A +aT =x 1+x 22T +x 2-x 1T =3x 2-x 12T ,故D正确.【答案】ACD8.某高速列车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2所示,则该列车()图2A.0~30 s时间内的位移等于9×102 mB.30 s时刻的速度大于30 m/sC.0~60 s时间内做匀加速运动D.90~120 s时间内做匀速运动【解析】根据图象的“面积”看出0~30 s时间内的位移小于12×60×30 m=9×102 m,故A错误;由图看出,30 s时的速度大于30 m/s,故B正确;0~60 s时间内,由于图线切线的斜率是变化的,说明列车的加速度是变化的,则列车做的是变加速运动,故C错误;90 s~120 s时间内列车的速度不变,说明做匀速运动.故D正确.【答案】B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9.(12分)如图3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 s,其中s1=7.05 cm、s2=7.68 cm、s3=8.33 cm、s4=8.95 cm、s5=9.61 cm、s6=10.26 cm,则打A点时小车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3【解析】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 A =s 3+s 42T =0.86 m/s.由于相邻的计数点间的位移之差相等,故采用逐差法求解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Δx =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s 4-s 1=3a 1T 2s 5-s 2=3a 2T 2s 6-s 3=3a 3T 2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 =13(a 1+a 2+a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 =(s 4+s 5+s 6)-(s 1+s 2+s 3)9T 2代入数据得a =0.64 m/s 2.【答案】 0.86 (s 4+s 5+s 6)-(s 1+s 2+s 3)9T 20.64 10.(12分)飞机受阅后返回某机场,降落在跑道上减速过程简化为两个匀减速直线运动.飞机以速度v 0着陆后立即打开减速阻力伞,加速度大小为a 1,运动时间为t 1;随后在无阻力伞情况下匀减速直至停下.在平直跑道上减速滑行总路程为s .求:第二个减速阶段飞机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时间.【解析】 如图,A 为飞机着陆点,AB 、BC 分别为两个匀减速运动过程,C 点停下.A 到B 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s 1=v 0t 1-12a 1t 21v B =v 0-a 1t 1B 到C 过程,依据运动学规律有:s 2=v B t 2-12a 2t 220=v B -a 2t 2A 到C 过程,有:s =s 1+s 2联立解得:a 2=(v 0-a 1t 1)22s +a 1t 21-2v 0t 1t 2=2s +a 1t 21-2v 0t 1v 0-a 1t 1【答案】 (v 0-a 1t 1)22s +a 1t 21-2v 0t 1 2s +a 1t 21-2v 0t 1v 0-a 1t 111.(14分)甲车以加速度3 m/s 2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 s 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6 m/s 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同,求:(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多少?(2)乙车出发后经多长时间可追上甲车?此时它们离出发点多远?【解析】 (1)两车距离最大时速度相等,设此时乙车已运动t 秒,则甲、乙两车的速度分别是v 1=3×(t +2) m/s ,v 2=6×t m/s =6t m/s ,由v 1=v 2得:t =2 s ,由x =12at 2知,两车距离的最大值 Δx =12a 甲(t +2)2-12a 乙t 2=12×3×42 m -12×6×22 m=12 m.(2)设乙车出发后经t ′秒追上甲车,则x 1=12a 甲(t ′+2)2=12×3×(t ′+2)2 m ,x 2=12a 乙t ′2=12×6×t ′2m由x 1=x 2代入数据,求得t ′=(2+22)s.将所求得时间代入位移公式可得x 1=x 2≈70 m.【答案】 (1)12 m (2)(2+22) s 70 m12.(14分)短跑运动员完成100 m 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某运动员用11.00 s 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 s 内通过的距离为7.5 m ,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解析】 根据题意,在第1 s 和第2 s 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 ,在第1 s 和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s 1和s 2,由运动学规律得s 1=12at 20s 1+s 2=12a (2t 0)2 t 0=1 s联立解得a =5 m/s 2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1,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跑完全程的时间为t ,全程的距离为s ,依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t =t 1+t 2v =at 1s =12at 21+v t 2 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s ′,则s ′=12at 21求得s ′=10 m.【答案】 5 m/s 2 10 m章末综合测评(三)(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一均质木棒,一端靠在光滑圆球上,另一端搁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棒处于静止状态,则这时木棒受到的力有( )图1A.重力、地面和球的弹力B.重力、地面的摩擦力C.重力、地面和球的弹力、地面的摩擦力D.重力、地面的摩擦力和球的弹力【解析】以木棒为研究对象,木棒共受四个力作用:重力,地面和球对木棒的支持力,木棒相对于地面有向左滑动的趋势,受到地面向右的静摩擦力.故选C.【答案】 C2.如图2所示,甲、乙两人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两人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在甲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对“拔河”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乙图2A.甲的手和凳子间的摩擦力较大B.乙的手和凳子间的摩擦力较小C.甲的手和凳子间不会有相对滑动D.乙的手和凳子间一定有相对滑动【解析】根据题意平托长凳,长凳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在靠甲侧的凳面上放四块砖造成甲的手与凳子间的弹力增大,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要比乙的大,因此甲、乙各自向两侧施拉时,凳子向甲方移动,甲的手和凳子间不会有相对滑动,C正确.【答案】 C3.关于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和弹力一定不可以成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 .“四两拨千斤”说明四两的作用力可以有千斤的反作用力C .“主动出击”说明物体间可以先有作用力,然后才有反作用力D .“以卵击石”说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可以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解析】 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性质相同,故选项A 正确,选项B 、C 、D 错误.【答案】 A4.如图3所示,两根等长的轻绳将日光灯悬挂在天花板上,两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为45 °,日光灯保持水平,所受重力为G ,左右两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图3A .G 和G B.22G 和22G C.12G 和32G D.12G 和12G【解析】 对日光灯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知⎩⎨⎧水平方向:F 1sin 45 °=F 2sin 45 °竖直方向:F 1cos 45 °+F 2cos 45°=G 解得F 1=F 2=22G ,选项B 正确.【答案】 B5.如图4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外壳通过绳子分别与四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连,挂钩一端施加沿轴线方向的恒力F ,以下四种情况中关于弹簧秤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4A.如果图甲中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那么弹簧秤的读数可能小于FB.如果图乙中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那么弹簧秤的读数一定大于FC.如果图丙中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那么弹簧秤的读数一定等于FD.如果已知图丁中水平地面光滑,则由于物体的质量未知无法判定弹簧秤的读数与F的大小关系【解析】图甲中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根据平衡原理,那么弹簧秤的读数等于F,故A错误;不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还是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由平衡条件,可知,弹簧秤的读数一定等于F,故B错误,C正确;已知图丁中水平地面光滑,虽然物体的质量未知,但弹簧秤的读数与F的大小仍相等,故D 错误.【答案】 C6.如图5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则传送带启动后()图5A.M静止在传送带上B.M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C.M受到的摩擦力不变D.M下滑的速度不变【解析】由M匀速下滑可知其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摩擦力、支持力,传送带启动以后对M受力情况没有影响,自然也不会影响其运动状态,故C、D 正确.【答案】CD7.如图6,A、B两物体通过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细线连在一起,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有关两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图6A.A受4个力作用,其中弹力有1个B.A受4个力作用,其中弹力有2个C.B受2个力作用,其中弹力有2个D.B受2个力作用,其中弹力有1个【解析】A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4个力作用,其中有支持力和拉力2个弹力,A错,B对;B受重力和拉力2个力作用,只有拉力一个弹力,C错.D对.【答案】BD8.如图7所示,质量分别为m A、m B的A、B两个楔形物体叠放在一起,B 靠在竖直墙壁上,在力F的作用下,A、B都始终静止不动,则()图7A.墙壁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m A+m B)gB.A、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作用C.力F增大,墙壁对B的摩擦力也增大D.力F增大,B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变【解析】由整体法可知,墙壁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f B=(m A+m B)g与力F 无关,则A正确,C错误;对A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A、B之间不一定有摩擦力作用,则B错误;因A、B始终静止,则B所受到的合外力为0,故D正确.【答案】A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9.(10分)某同学在做“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并让其自然下垂;然后在其下部施加竖直向下的外力F,测出弹簧的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8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图8(1)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________cm.(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解析】(1)弹簧的弹力F=0时,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故F-L图象的横截距表示弹簧的原长,故原长L0=10 cm.(2)F-L图象的斜率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故:k=10.0-0(30-10)×10-2N/m=50 N/m.【答案】(1)10(2)5010.(12分)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图中弹簧OC的劲度系数为500 N/m.如图9所示,用弹簧OC和弹簧秤a、b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在保持弹簧伸长1.00 cm不变的条件下,甲乙图9(1)若弹簧秤a、b间夹角为90°,弹簧秤a的读数是________N(图乙所示),则弹簧秤b的读数可能为________N.(2)若弹簧秤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秤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秤b与弹簧OC的夹角,则弹簧秤a的读数________、弹簧秤b的读数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解析】(1)根据胡克定律,弹簧OC伸长1.00 cm时弹簧的弹力F c=kΔx =500×1.00×10-2 N=5.00 N;由题图乙可知弹簧秤a的读数F a=3.00 N,根据勾股定理,F2a+F2b=F2c,解得F b=4.00 N.(2)改变弹簧秤b与OC的夹角时,由于保持弹簧伸长1.00 cm不变,因而F a与F b的合力F保持不变,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F a、F b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OAC′B),当弹簧秤b与OC的夹角变小时,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为▱OA′C′B′,由图可知a、b两弹簧秤的示数都将变大.【答案】(1)3.00~3.02 3.9~4.1(有效数字不作要求)(2)变大变大11.(14分)如图10所示,将质量分布均匀、重量为G、半径为R的光滑圆球,用长度为2R的细绳拴在竖直墙壁上.要求得出绳子对球的拉力F T和墙对球的支持力F N,通常有力的合成、力的分解和正交分解三种方法.请你:图10(1)画出这三种求解方法的力的示意图.在力的合成方法中,要说明合力是哪两个力的合力,在力的分解中,对重力进行分解;(2)从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方法,解出绳子对球的拉力F T和墙对球的支持力F N的大小.【解析】(1)三种力的示意图如图甲、乙、丙所示.甲乙丙(2)以力的合成为例,从题目所给条件可知,倾角θ=30°,由直角三角形知识可得F N=G tanθ=33G,F T=Gcos θ=23G3.【答案】(1)见解析图(2)233G33G12.(16分)如图11所示,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 A=10 kg,m B=20 kg,A与B、B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用水平力F=80 N向右拉轻滑轮时,B对A的摩擦力和桌面对B的摩擦力为多大?(g取10 m/s2)图11【解析】A与B、B与水平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f A=μm A g=30 Nf B=μ(m A g+m B g)=90 N由于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F A=F2=40 N>f A故B对A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0 N,方向向左.物体B受到向右的拉力F2=40 N和A施加给它的大小为30 N的摩擦力,F B=40 N+30 N<f B故桌面对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为70 N,方向向左.【答案】30 N70 N章末综合测评(四)(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
高中物理粤教版必修1《2.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练习题(1)
粤教版必修1《2.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练习题(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质点甲、乙均做直线运动,甲的x−t图象和乙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质点在3s内通过的位移为1mB. 甲质点在0−1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C. 乙质点的加速度不变D. 乙质点沿直线做往返运动2.如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得到的正确结果是()A. 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B. 0−2s内的位移大小是4mC. 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D. 0−1s内的加速度大小大于2−4s内加速度的大小3.以v=72km/ℎ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小轿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6s内,汽车行驶的位移大小为()A. 48mB. 50mC. 360mD. 648m4.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行驶,遇紧急情况刹车,其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汽车从刹车开始6s内的位移为()A. 24 mB. 25 mC. 60 mD. 96 m5.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第13题、第14题、第15题。
摩天大楼中有一部从一楼直通顶层的客运电梯,其简化模型如图甲所示。
电梯受到的拉力F是随时间t变化的。
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运动,F−t图像如图乙所示。
电梯总质量m=1.0×103kg,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若取电梯向上运动的方向为正,在图中能表示电梯运行的v−t图像是()A.B.C.D.6.物体甲自西向东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经过乙时,乙也立即自西向东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乙与甲的速度相等时,乙追上甲B. 当乙与甲的速度相等时,甲乙相距最近C. 相遇前,当乙与甲的速度相等时,甲乙相距最远D. 甲乙再次相遇时,乙的速度是3v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B. 加速度越大,则物体的速度越大C. 速度变化越快的物体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D. 加速度的方向一定跟速度的方向共线8.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匀加速下滑,经3s后到达底端并沿水平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9s停止,物体在斜面上面的位移与水平面上的位移大小之比是()A. 1:1B. 1:2C. 1:3D. 3:19.下列关于运动学的概念描述正确的是()A. 汽车里程表中显示的公里数是指位移B. 时刻是指很短的时间C. 质点就是指很小的物体D.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这里的速度指瞬时速度10.爬竿运动员从竖直杆上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下滑2t时间,然后再匀减速下滑t时间恰好到达杆底且速度为0,则前后两段匀变速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A. 1:1B. 2:1C. 1:2D. 条件不足,无法求解11.交通规则规定:在路口通行的汽车,当黄灯亮起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继续通行。
粤教沪版物理必修1基础试题及答案
学习物理是件简单快乐的事。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项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B.某人用15 s 跑完100 mC.早上6 h 起床D.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 h 35 min 从天津西站发车3、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5、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35 km/hB.40 km/hC.45 km/hD.50 km/h7、一辆汽车以速度v 1匀速行驶全程的32的路程,接着以v 2=20 km/h 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 =28 km/h,则v 1应为 ( )A.24 km/hB.34 km/hC.35 km/hD.28 km/h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加速度为2m/s 2, 它的意义是( )A .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B .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D.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2m9、不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0、在下述关于位移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是两个量值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物理量B.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位置变化的物理量C.物体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 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 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的距离D.位移是矢量, 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B.在相等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移相等, 则物体一定匀速直线运动C.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位移1m, 则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m / sD.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的位移1m, 则1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1m / s12、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13、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Array 14、甲、乙两物体沿一直线同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 t时刻,下列物理量中相等的是()A.运动时间B.速度C.位移D.加速度15、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综合练习题(含详细答案)
粤教版物理必修一综合练习题一、单选题1.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2 s、第2个2 s和第5 s内三段位移大小之比为()A. 2∶6∶5B. 2∶8∶7C. 4∶12∶9D. 2∶2∶12.如下图所示,锻炼身体用的拉力器,并列装有四根相同的弹簧,每根弹簧的自然长度都是40 cm,某人用600 N的力把它们拉长至1.6 m,则()A.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300 NB.每根弹簧产生的弹力为150 NC.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93.75 N/mD.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 N/m3.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连接在O点,弹簧1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弹簧2水平且右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弹簧3的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物体且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1、2、3的形变量分别为x1、x2、x3,则()A.x1∶x2∶x3=∶1∶2B.x1∶x2∶x3=∶2∶1C.x1∶x2∶x3=1∶2∶D.x1∶x2∶x3=2∶1∶4.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可以描述曲线运动C.只要物体发生了一段位移,则它一定通过了一段路程D.运动会上参加400 m比赛的同一组的8位同学,他们通过的路程和位移都是相同的5.一个物体受到同一平面的几个共点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若将其中水平向右的力F大小不变而将其方向逆时针转过,其余的力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的大小为()A.FB. 2FC.FD.F6.一个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1 s末、第2 s末、第3 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是()A. 1∶1∶1B. 1∶2∶3C. 12∶22∶32D. 1∶3∶57.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依次经过ACB三个位置,在AC段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运动,在CB段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加速运动,且从A到C和从C到B的时间相等,物体经过A、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A和v B,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v C=,则a1和a2的大小关系为()A.a1<a2B.a1>a2C.a1=a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8.两个质量相等的物块通过轻绳绕过两个光滑的定滑轮处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AB与水平方向成45°角,过A的水平线与过B的竖直线交于C点,现给AB的中点O施加一外力F,使O点缓慢地向C点做直线运动,则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的方向总是指向CB.F的方向在不断地变化C.F大小不变D.F先增大后减小9.物体A、B、C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mC,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μB、μC,用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F分别拉物体A、B、C,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A、B两直线平行,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mA<mB<mCB.mA<mB=mCC.μA=μB=μCD.μA<μB=μC10.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及加速度的相互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D.速度不变,加速度(不为零)也不变二、多选题11.(多选)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2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初速度为5 m/s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都是4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12.(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C.位移-10 m比5 m小D.-10 °C比5 °C的温度低13.(多选)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M,物块的质量为m,且M>m,若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则当人拉着绳向右跨出一步后,人和物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C.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D.人对地面的压力减小14.(多选)如图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连接在一起,当用2 N的力F拉a弹簧测力计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均为2 NB.b受到的合力为2 NC.a拉b的力与b拉墙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F和b拉a的力是一对平衡力三、实验题15.一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__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________V.(2)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 A=__________ m/s.1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释放小车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请指出该装置图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17.小明同学乘坐京石“和谐号”动车,发现车厢内有速率显示屏.当动车在平直轨道上经历匀加速、匀速与再次匀加速运行期间,他记录了不同时刻的速率,进行换算后数据列于表格中.在0-600 s这段时间内,求:(1)动车两次加速的加速度大小;(2)动车位移的大小.18.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 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 37°=0.6,cos 37°=0.8)求:(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19.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从t=0时刻开始,物体在受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第3 s末物块运动到B点时速度刚好为零,第5 s末物块刚好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 m/s2)则(1)前3秒内物块速度与加速度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定性说明大体变化即可)(2)AB间的距离为多少;(3)物块在0~3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多少;(4)物块在0~5 s时间内的最大速率为多少.五、填空题20.以25.7 m/s竖直上抛的物体,最后1秒上升______m,设g为10 m/s2.21.如图所示v-t图象,质点在0~30 s内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 m.22.从空中某点竖直上抛的物体经8 s落地,其v-t图象如图所示,试求抛出点的高度是________.23.一石块从高20 m的悬崖上自由下落,则石块经______s落地,落地时的速度为________ m/s.(g 取10 m/s2)24.2013年10月10日,东亚运动会游泳比赛迎来首日争夺.在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由郝运、李昀琦、张杰、汪顺组成的中国队以7分15秒25的成绩获得了冠军.已知赛道长50米,则中国队在整个比赛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由位移公式x=at2得每秒内的位移比为1∶3∶5∶7∶9∶……,得第1个2 s内的位移x1、第2个2 s内的位移x2、第5 s内的位移x3之比为x1∶x2∶x3=(1+3)∶(5+7)∶9=4∶12∶9,C正确.2.【答案】B【解析】每只手的拉力均为600 N,故A错;每根弹簧的弹力为N=150 N,故B对;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k===125 N/m,故C、D错.3.【答案】D【解析】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运用合成法,如图:由几何知识知:F T1=F T2=mg tan 30°F T3=mg故:F T1∶F T2∶F T3=2∶1∶根据胡克定律:F T=kx则:x1∶x2∶x3=2∶1∶故选D.4.【答案】C【解析】位移的大小一般小于路程,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两者才相等,A错.位移、路程均可以描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B错.物体发生了一段位移,它一定通过了一段路程,但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它发生的位移可能为零,C正确.操场为弯道,故在运动会上,由于400 m比赛中8位同学的起点不同,所以他们的位移不同,但路程相同,D错.5.【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F与另外所有力的合力等大、反向,所以F大小不变,逆时针转过后,与另外所有力的合力应垂直,则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故C选项正确.6.【答案】B【解析】由v=at得v1∶v2∶v3=at1∶at2∶at3=1∶2∶3,选项B正确.7.【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从A到C的时间和从C到B的时间相等,所以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变化量决定,即比较:v C-v A与v B-v C的大小由数学关系知-v A-(v B-)>0,B正确.8.【答案】A【解析】由于AB与水平方向成45°角,因此△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在O点缓慢向C点移动的过程中,F始终和作用在O点绳上的两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由于绳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在O点向C点移动的过程中,作用在O点绳上的两个力的合力的反向延长线过C点,因此F的方向总是指向C,由于O点受到绳的两个拉力且力的夹角在不断减小,因此它们的合力在不断增大,因此F在不断增大.9.【答案】D【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ma所以有:a=-μg由此可知:图象斜率为质量的倒数,在纵轴上的截距大小为:μg.故由图象可知:μA<μB=μC,mA=mB<mC,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答案】C【解析】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没有必然关系,A、B错;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故C 对;只要有加速度,则物体的速度一定会发生变化,速度不变,则加速度一定为零,D错误.11.【答案】AC【解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v0t+at2,对照x=5t+2t2,可得v0=5 m/s,a=4 m/s2,A对.前2秒的位移x=5t+2t2=18 m,平均速度==9 m/s,B错.根据加速度a =4 m/s2,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即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4 m/s,D 错.任意相邻的1 s内,位移差Δx=aT2=4 m,C对.12.【答案】AD【解析】由矢量的定义可知,A正确,B错;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其大小由数值的绝对值和单位决定,所以-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大,故C错;温度的正、负表示比0 °C高还是低,所以-10 °C比5 °C的温度低,故D正确.13.【答案】BC【解析】分别对物块和人进行受力分析,如图,对于物块由平衡条件可知F T=mg,对于人进行正交分解,有F T cosα=F f静和F T sinα+F N=Mg,当人拉着绳向右跨出一步后,绳子的拉力F T不变,而绳子和水平方向的夹角α变小,因此,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增大,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所以正确选项为B、C.14.【答案】AD【解析】F和b拉a的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拉a的力为2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拉b的力也为2 N;故a、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均为2 N,故A、D正确;b保持静止,合力为零,故B错误;a拉b的力与b拉墙的力方向相同,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15.【答案】(1)交流220(2)0.55【解析】(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220 V交流电.(2)v A=×10-2m/s=0.55 m/s.16.【答案】(1)细线与木板不平行(2)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太远(3)打点计时器接的是直流电源(选任意两项作答即可)【解析】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要求小车速度均匀增加,所以细线应与木板平行,释放小车前,小车应远离定滑轮或应靠近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应使用交流电源,所以上图中有三处明显错误,(1)细线与木板不平行,(2)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太远,(3)打点计时器接的是直流电源.17.【答案】(1)0.1 m/s20.2 m/s2.(2)30250 m【解析】(1)通过记录表格可以看出,动车组有两个时间段处于加速状态,设加速度分别为a1、a2.由a=,代入数据得:a1=m/s2=0.1 m/s2a2=m/s=0.2 m/s2(2)通过作出动车组的v-t图可知,第一次加速运动的结束时间是200 s,第二次加速运动的开始时刻是450 s.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x1=×200 m=8000 mx2=50×250 m=12500 mx3=×150 m=9750 m所以x=x1+x2+x3=8000+12500+9750=30250 m.18.【答案】(1)m1g m1g(2)m1g水平向左【解析】(1)结点O受三段轻绳的拉力而平衡,力的矢量三角形如下图所示,则有F TOC=m1gF TOA==m1g所以轻绳OA受到的拉力为m1g;F TOB=m1g tanθ=m1g所以轻绳OB受到的拉力为m1g.(2)物体乙水平方向受向左的静摩擦力和向右的拉力而平衡,则有f=F TOB=m1g,方向水平向左.19.【答案】(1)小物块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2)4 m(3)m/s(4)4 m/s【解析】(1)小物块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2)在3~5 s时间内物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由B点匀加速直线运动到A点,设加速度大小为a,AB间的距离为x则|F|-μmg=ma解得:a==2 m/s2由x=at2得:x=4 m;(3)由=解得:平均速度=m/s;(4)5 s末物块的速度最大,3-5秒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at′=4 m/s.20.【答案】5【解析】不计空气阻力时,竖直上抛运动上升和下落具有对称性,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的最后1秒上升的高度等于从最高点下落第1 s的高度.下落时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第1 s的高度h=gt2=×10×12=5 m,所以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的最后1秒上升的高度为5 m.21.【答案】450【解析】质点在0~30 s内的位移大小等于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大小,x=×30×30 m=450 m 22.【答案】80 m【解析】当速度v=0时,物体到达最高点,由图读出上升时间t=3 s.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H=m=45m;物体在3~8 s内图象的“面积”s=m=125 m,即最高点离地面高度是125 m.可求出抛出点的高度是h=s-H=80 m.23.【答案】220【解析】24.【答案】0 1.838 m/s【解析】中国队在整个比赛中的位移为0,所以平均速度为0;平均速率:==m/s≈1.838 m/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州市龙门地区高中物理必修1文理基础试题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项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2、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C.早上6 h起床D.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硬座普快列车于13 h 35 min从天津西站发车3、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4、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5、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6、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0 km/h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60 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 A.35 km/h B.40 km/h C.45 km/hD.50 km/h7、一辆汽车以速度v 1匀速行驶全程的32的路程,接着以v 2=20 km/h 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 =28 km/h,则v 1应为( ) A.24 km/h B.34 km/h C.35 km/hD.28 km/h8、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加速度为2m/s 2, 它的意义是( ) A .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 B .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 C .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 D .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2m 9、不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10、在下述关于位移的各种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位移和路程是两个量值相同、而性质不同的物理量 B .位移和路程都是反映运动过程、位置变化的物理量C .物体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 不管物体的运动轨迹如何, 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两点间的距离D.位移是矢量, 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B.在相等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移相等, 则物体一定匀速直线运动C.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位移1m, 则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1m / sD.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的位移1m, 则1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1m / s12、对做匀减速运动的物体(无往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大C.速度随时间增大,位移随时间减小D.速度随时间减小,位移随时间增大13、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加速度描述了物体速度变化的多少B.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里速度的变化C.当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14、甲、乙两物体沿一直线同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 t时刻,下列物理量中相等的是()A.运动时间B.速度C.位移D.加速度15、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2、3、4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米、2米、3米、4米。
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2.5米/秒B.在第3、4秒内平均速度是3.5米/秒C.第3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3米/秒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选择题:1.甲的重力是乙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2.图2—18中所示的各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3.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4.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变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5.一物体以5 m/s的初速度、-2 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滑行,在4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A.4 mB.36 mC.6.25 mD.以上答案都不对6.匀变速直线运动是()①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②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③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④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运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7.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关系是:s=4t+2t2,s与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A.4 m/s与2 m/s2 与4 m/s2C.4 m/s与4 m/s2D.4 m/s与09.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末的速度达到4 m/s,物体在第2 s内的位移是()A.6 mB.8 mC.4 mD.1.6 m10.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时速度是1 m/s,车尾经过O点时的速度是7 m/s,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点时的速度为A.5 m/s B、5.5 m/sC.4 m/s D、3.5 m/s1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12.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2—1所示,则图2—1A.乙比甲运动的快s 乙追上甲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 m远13、如图3所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图3A.3s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B.3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C..物体的运动方向一直向南D.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一直向北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
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15.汽车正在以 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在它的正前方x处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 = - 6m/s2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的大小为()A.9.67m B.3.33m C.3m D.7m16.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2.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在落向地球时,物体受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受的重力。
B.因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重力一定和地面垂直。
C.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也不论是怎么运动,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
3.下列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
B、密度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
C、重心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D、直铁丝被弯曲后,重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有弹力必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轻杆不同于轻绳,弹力的方向可以不在杆的直线方向上。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比。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5.关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G,现把一重力为G的物体拴在绳的中点,两手靠拢分别握绳的两端,然后漫漫地向左右两边分开,当绳断时两段绳间夹角应稍大于A 30°B 60°C 90°D 120°6.用手握住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静止,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 B )A握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B只要瓶子不动,摩擦力大小与前面的因素无关。
C方向由向下变成向上。
D手越干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7.如图所示,物体A与B相对静止,共同沿斜面C匀速下滑,则( C )(A)A、B间无静摩擦力(B)B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agmBsin(C )B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a u tan =(D )斜面受B 施加的滑动摩擦力的作用,方向沿斜面向下8.物体受三个共点力321F F F 的共同作用,这三个力的大小是下列四组中哪些组时,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 C )A .N F 51= N F 102= N F 243=B .N F 111= N F 252= N F 403=C .N F 71= N F 312= N F 353=D .N F 1001= N F 752= N F 243= 9.关于弹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①弹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 ②弹力的方向不一定垂直于接触面③绳子类软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垂直于被拉物体的平面 ④绳子类软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沿绳子的方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一个物体静止地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这是因为( D ) A. 它们是一对平衡力 B. 它们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它们既是平衡力又是相互作用力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1.物体与支持面间有滑动摩擦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一定,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一定,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D.动摩擦因数一定,物体与支持面间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12.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同13.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力,作用在这一点上,当两力同向时,合力为A ,反向时合力为B ,当两力相互垂直时,其合力大小为( B ) A.22B A + B. 2/)(22B A + C.B A +D.2/)(B A +14.在下列各组力中,属于同一性质的力是( B ) A.重力、弹力、摩擦力、拉力B.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C.重力、拉力、动力、阻力D.重力、分子力、电磁力、推力1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②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③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但车对马没有拉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6.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放在倾斜为θ的木板上,在木板倾角逐渐增大到某一角度的过程中,物体一直静止在木板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上 ( ) A .物体所受的支持力逐渐增大B .物体所受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C .物体所受的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这三个力的合力逐渐增大D .物体所受的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这三个力的合力保持不变 17.人走路时,人和地球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对数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第四章 力与运动单项选择:1.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个实验实际上是可以实现的B. 只要接触面相当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匀速运动下去C. 利用气垫导轨,就能使实验成功D. 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明物体必受外力作用B. 物体朝什么方向运动,则在这个方向上必受力的作用C. 物体的速度的大小不变,则其所受的合外力必为零D.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该物体必不受外力作用3.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竖直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车上原处,这是因为()A. 人跳起后,厢内空气给他向前的力,使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 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 人跳起后,车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地必定偏向后面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明显而已D. 人从起跳到落地,由于惯性,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具有相同的速度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 人只有在静止的车箱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箱内原来的位置B. 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箱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C. 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箱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D. 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箱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5.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推论()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其它外力作用B.惯性就是质量,惯性是一种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的特性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D.力停止作用后,物体就慢慢停下来6.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A.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物体将静止B.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运动C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7.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的是( ) A.匀速行驶的列车 B.地球同步卫星 C.自由下落的小球 D.在水面上浮动的木块8.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所受的合力逐渐减小而方向不变时,物体的( )A. 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大B. 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小C. 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D. 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9.如图4—1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O 点,自由伸长到B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