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翻译法)
文言文翻译之六字诀
水性懦弱,人民就轻视它玩弄它,就有很
多人死于水,所以采用宽和的政策很难。
高考
*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2007年广东高考题) ①【原文】: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翻译】: (狐狸)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终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但:只是,仅仅) ②【原文】: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 【翻译】: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置办(美味的)饭菜,供给狐狸吃喝。(德:感激,感恩)
词义变化
译文: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看。
01
02
03
04
05
*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01
单音换双音:每年、每月
02
主要是针对倒装句 包括: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调
译文:寻找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人。
*
例1:求人可使报秦者。
求可使报秦之人
*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因为这些既是命题设置的关键点,也是得分点,如本题中“但”“以”“异”“以是”“德”等词,“持以白王”的介短后置句式等就是。另外,掌握古代官职、地理、军事、称呼、礼仪、节气、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也有助于快速地读懂理顺文言文,为正确,流畅,自然美观地翻译打下坚实的基础。
【解读与备考】: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就是准确无误,通畅顺达,自然得体。要做到准确无误,必须熟练掌握一定量的实词、虚词和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语法现象。
*
审清采分点
审
切
连
誊
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已改好::::::从高考题领会文言文翻译六要诀
文言翻译五要诀一、留(原词保留):像古汉语中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词语,译时均可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二、换(古今词代替):换,主要指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讲法,将通假字换成本字。
1、颜回对曰:“以政知之。
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
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扰乃求马不已。
臣以此知之。
”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
吾于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
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公悦。
译文:颜回回答说:“凭治理国家可以知道。
从前帝舜擅长管理百姓,造父擅长驭马。
舜不穷尽百姓的力,造父不穷尽马力。
因此舜没有逃亡的百姓,造父没有逃跑的马。
现在东野毕驭马,登车执辔,正体端坐;急速驾驶,用尽朝礼;经历危险的地方到达远方,马力用尽了,然而还不停的苛求马。
我凭这知道。
”定公说:“对,的确像先生你所说的那样。
先生的话,意义很大啊,希望你再说一些?”颜回说:“我听说,鸟急了就会乱咬,兽急了就会乱抓,人急了就会叛乱,马急了就会逃跑。
从古到今,没有听说使他的臣民穷困而国家没有危险的啊。
”定公很高兴。
译文:“自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却能没有危险的君主。
”解说:“穷”,今天作“贫穷”讲,而这儿是“困窘”、“窘迫”的意思,而且是使动用法。
2、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解析:①重点是把“是”“岁”“雨”“阳”“有”等词 解 释 为 “ 这 ”“ 年 ”“ 下 雨 ”“ 南 面 ”“ 丰 ” 。 ② 重 点 是 把 “以”“适”“名”解释为“因而”“刚好”“命名”。
答案:①这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随雨落下了麦子,经 过占卜,那卦辞说是丰年。
②愁闷的人因而喜悦,患病的人因而痊愈,我的亭子也刚 好在这个时候落成,我就用它(喜雨)命名我的亭子。
二、运用 字诀,确保译文字字落实、文通句顺 通过从 3 处着眼,找到了命题点后,接下来就是动手翻 译的过程,先直译,确保字字落实;直译不畅再意译。翻译 时,注意运用“6 字诀”,防范“6 失误”。
6 字诀之(一)
留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 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 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 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 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 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人不是能开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了。”
6 字诀之(二)
换
“换”:①将文言词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 节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换成古代汉语 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换成本字,⑤将活用的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等。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运用替换法)
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宾语
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运用调序法) 齐晋相与战。平阿①之余子②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 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①戟亦兵也, 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 高唐③之孤④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 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 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 死。②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 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 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文言文翻译六字诀是:对、换、留、删、补、调。
1、留。
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如: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2、直。
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例如: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捕蛇者说》)译句: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原句中的“更”、“役”、“赋”可分别译为“更换”、“差事”、“赋税”。
3、补。
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例如: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
(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4、删。
即删去不译的词。
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例如:原句: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译句:打仗,是靠勇气的。
“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原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译句: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好拿来夸耀自己的功劳?选原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译句: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以上两例加点的“之”与“而”,只起语助和连接的作用,无实在意义,应不译。
5、调。
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即“你太不聪明了。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六字诀“一一、文言文翻译”六字诀‘详解文言文翻译“六字诀”:“留”、“换”、“补”、“增”、“删”、“调”。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
例如: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例如: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捕蛇者说》)译句: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原句中的“更”、“役”、“赋”可分别译为“更换”、“差事”、“赋税”。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
例如: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
(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
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
例如:原句: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译句:打仗,是靠勇气的。
“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原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译句: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好拿来夸耀自己的功劳?选原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愚公移山》)译句: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以上两例加点的“之”与“而”,只起语助和连接的作用,无实在意义,应不译。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高考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翻译技巧:
留删换——字字落实
调补贯——文从字顺
机动强化训练1:
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 守河内者?”
2、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1、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 谁可守河内者?”
光武认为河内的防守很困难,向邓禹询 问道:“众将中谁可以派去镇守河内呢?”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贯
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 应和他,都挑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
指出下列翻译的失误,并口头翻译句子: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晋国侯王、秦国霸主包围郑国,以郑国对晋 国无礼。 (该留不留,不该留却留) (换) 2、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译:砍断的头颅放在城墙上,颜色没有一点变化。 3、权以示群下,莫不吓震失色。 (补) 译:孙权给群臣看,没有人不吓得变了脸色。 (删)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流传了。 (调) 5、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课堂检测训练:高考近距离接触
(1)、翻译下面划线的句子。(4分)
属岁歉,民多私鬻盐以自给。捕获犯者数百人, 咏悉宽其罚而遣之。官属请曰:“不痛绳之,恐 无以禁。”咏曰:“钱塘十万家,饥者八九,苟 不以盐自活,一旦蜂聚为盗,则为患深矣。俟秋 成,当仍旧法。” (选自2013广东高考卷) 译:(饥民)如果不用贩卖私盐的方法让自己存 活的话,一旦他们像蜜蜂一样聚集成为盗贼,那 么制造的隐患就深了
留
2、知旧有致遗者,皆不受。
有来送礼物的知己老友,他都不接受(他 们的馈赠)。
删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文言翻译技巧
练习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夫晋,何厌之有? 3、不拘于时,学于余。
翻译下列句子:
借喻:喻指边疆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借喻:喻指污浊的官场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译:误入污浊的官场,一离开就是三十年。
(一)借喻的译法:译为它所比喻的事物, 即把喻体还原成本体。
拓展 延伸
根据对文言的理解, 练习 翻译下面一段文言文。 延伸 (王冕)七八岁时, (王冕)七八岁 父亲让他在田埂上放 牛,他偷偷地跑进学 时 ,父命牧牛垄 上,入学舍,听 堂,听学生们读 书;听完,就默记在 诸生诵书;听已, 心。晚上回家,忘了 辄默记。暮归, 牵牛。父亲愤怒地打 忘其牛 ,父怒挞 了他,但不久又像以 之 。已而复如初。 前一样了。
翻译下列句子: 1、秦时明月汉时关 。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译: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喜悦或者 悲伤 。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 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4、通五经,贯六艺
译:精通五经六艺。
(五)互文的译法:互文又叫“互文见义”, 前后两句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 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
文言文翻译二十五字真言 助你翻译显“神通”
•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留删换,补调顺。 • 信、达、雅。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委婉:会(决)战
译: (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 会(决)战。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的死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六字诀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六字诀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诀对、换、留、删、补、调。
1.“对”,即对译。
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翻译时要把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词。
例:①“学而时习之”(《论语》)中的“学”可对译为“学习”,“习”可对译为“温习”;②“一狼径去”(《狼》)中“径去”可对译为“径直离去。
”当然,有的文言文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多个双音词,对译时要注意根据语境选择使用。
2.“换”,即替换。
一种情况是文言文中有些单音词不能对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双音词时,就要换上一个确切的词来翻译。
例:“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岳阳楼记》)中的“薄”,译为“迫近”﹔“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幼时记趣》)中的“明”,译为“眼力”。
另一种情况就是要把通假字换成本字。
文言文中,有时要用同音字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这叫做古字通假。
通假,就是通用、借用的意思。
在翻译时,先要换成本字,再作解释。
例:《核舟记》中“诎右臂支船”一句中的“诎”同“屈”,“屈”是本字,意思是弯曲;“左手倚一衡木”中“衡”同“横”,“横”是本字。
3.“留”,即保留。
有的文言文词语不用翻译。
古今词义相同的词语,如“山、水、牛、羊”等,人名、地名、朝代名、年号、官名、书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都可以保留在译文中。
4.“删”,即删除不译。
指的是有些文言文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可以删去不译。
例:“夫战,勇气也”(《曹剃论战》)中的“夫”是句首发语词,只起引发议论的作用;“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中的“之”,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也可删去不译;另外,如“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中的“云”是句末语气词,表陈述语气,不用翻译。
5.“补”,即补充。
一种情况是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直接放在动词或名词前,不用量词,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补充进去。
例:“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应译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根抚尺罢了”。
六字诀文言文翻译
六字诀者,乃道家修炼内丹、修身养性之秘法也。
此法以“嘘、呵、呼、呬、吹、嘻”六字为主,配合呼吸吐纳,调和气血,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效。
一、嘘:嘘字诀,发音为“xū”。
嘘者,嘘气也。
修炼时,吸气时意想吸入清气,呼气时意想排出浊气。
嘘字诀有清热解毒、舒肝理气之功。
二、呵:呵字诀,发音为“hē”。
呵者,呵气也。
修炼时,吸气时意想吸入真气,呼气时意想排出邪气。
呵字诀有清热降火、润肺养阴之效。
三、呼:呼字诀,发音为“hū”。
呼者,呼气也。
修炼时,吸气时意想吸入丹田之气,呼气时意想排出体外。
呼字诀有健脾和胃、强腰固肾之效。
四、呬:呬字诀,发音为“sì”。
呬者,呷气也。
修炼时,吸气时意想吸入天地之气,呼气时意想排出体内废气。
呬字诀有清热解毒、调和气血之效。
五、吹:吹字诀,发音为“chuī”。
吹者,吹气也。
修炼时,吸气时意想吸入元气,呼气时意想排出体内杂质。
吹字诀有调和脾胃、清热解毒之效。
六、嘻:嘻字诀,发音为“xī”。
嘻者,嘻笑也。
修炼时,吸气时意想吸入和气,呼气时意想排出病气。
嘻字诀有调和阴阳、强心益肺之效。
六字诀修炼之法,需遵循以下原则:1. 意守丹田:修炼时,意念集中在丹田(位于腹部),以调和气血。
2. 吐故纳新:修炼时,注意呼吸吐纳,吸入清气,排出浊气。
3. 意守六字:修炼时,依次默念“嘘、呵、呼、呬、吹、嘻”六字,以调和气血。
4. 持之以恒:修炼六字诀需长期坚持,方能收到显著效果。
六字诀修炼之功效,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 调和气血:通过呼吸吐纳,调和人体气血,达到强身健体之效。
2. 清热解毒:六字诀具有清热解毒之功,可消除体内热毒。
3. 润肺养阴:六字诀可滋润肺脏,养阴生津。
4. 健脾和胃:六字诀有助于调和脾胃,增进食欲。
5. 强腰固肾:六字诀可强化腰部肌肉,固肾强身。
6. 延年益寿:长期修炼六字诀,可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六字诀作为我国道家修炼内丹、修身养性之秘法,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
高考文言文翻译“六字法”(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2)翻译“六字法”:留、删、换、调、补、变。
第一步,结合上下文语境,了解所译文句大体意思,做到心中有数,并找出句中需要着重翻译的重点词,一则为理清句意,二则为后面给重点词选择恰当的意思做准备。
第二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①“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②“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主要有:①句首:“夫”、“盖”等发语词。
②句中: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如“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等,表提顿作用的助词,如“者”“也”等,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的“也”。
表并列和顺承关系的连词,如“予与四人拥火以入”中的“以”。
③句末:补足音节的助词,如“顷之,烟炎张天”中的“之”。
以上的文言虚词在实际的翻译中,都无须译出,若强译,则属错误。
③“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①把古代用现在已不用的词用现代汉语进行替换,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②变单音词为双音词。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所以在翻译时,要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词变为双音词。
第三步,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①“调”就是调整句式。
需要调整的句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特殊句式,一是固定句式。
需调整的特殊句式主要是指倒装句(特殊句式有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翻译时,要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古汉语中还有一些固定句式,如“不亦……乎”、“无乃……乎”“……孰与……”等,翻译时,要把这些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文言文六字翻译技巧
夫文言文,古人之言也,其辞简而意深,其法严而义精。
欲通古人之意,必先明其辞,而后方能领略其妙。
翻译文言文,实为一种艺术,亦是一门学问。
兹将六字翻译技巧,以飨读者。
一、字斟句酌翻译文言文,首当其冲者,乃字斟句酌。
文言文之字,往往一语双关,一字多义。
故翻译时,需细心推敲,力求准确。
例如:“朝三暮四”,若仅译为“早晨三,晚上四”,则失其真意。
实则,此语比喻反复无常,应译为“反复无常”。
二、意译为主,直译为辅文言文与白话文,其表达方式迥异。
翻译时,应以意译为主,力求传达原文之精神。
直译虽可保留原文之形式,但往往难以传达其意。
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若直译为“人固然有一死,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则显得生硬。
意译为“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则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增删得当文言文简练,往往省略许多现代汉语中的成分。
翻译时,需根据语境,适当增删。
增删之度,需恰到好处。
例如:“余闻之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若仅译为“我听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则显得生硬。
增删后译为“我听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意”,则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四、注重修辞文言文修辞手法丰富,如比喻、夸张、对仗等。
翻译时,需注意保留这些修辞手法,使译文更具文采。
例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若直译为“青青的衣领,悠长的我心”,则显得平淡。
保留修辞后译为“青青衣领,我心悠长”,则更具韵味。
五、把握语气文言文语气丰富,如陈述、疑问、感叹等。
翻译时,需准确把握语气,使译文符合原文之意。
例如:“吾欲之南海,何如?”若译为“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则失其疑问之意。
准确把握语气后译为“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则更符合原文之意。
六、注意文化背景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
翻译时,需了解相关文化知识,以便准确传达原文之意。
例如:“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千里之地,贯乎其中。
”若仅译为“燕赵的收藏,韩魏的经营,齐楚的精英,几千里的土地,贯穿其中”,则失其真意。
高考备考: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删”
1.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 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 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 译时,应该删除不译。
2.偏义复词,指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 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 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对偏义复词进行翻译时, 要将“陪衬意”去掉
(张士隆)又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
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
旧习气
招致民乱
祸乱
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
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
和……亲近
怨怒
调查 案件
(1)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
(节选自《宋史·段思恭传》,有删改)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中,父
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 被举荐 担任
希尧任棣州刺史,思恭解官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博士。
担任同州节度使
辞去官职(致仕、移病、乞身、乞骸骨)
开运初,刘继勋节制同州,辟为掌征召书记。(1)继勋入朝,会契丹入 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从,乃 止。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刺史赵
[边练边悟]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 中,父希尧任棣州刺史,思恭解官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 博士。开运初,刘继勋节制同州,辟为掌书记。(1)继勋入朝,会 契丹入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 从,乃止。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 刺史赵廷进惧不能敌,将奔嘉州,思恭止之,因率屯兵与贼战彭 山。(2)军人皆观望无斗志,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于是诸军贾 勇,大败贼,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后度支请按其罪,太祖 怜其果干,不许,令知州事。太宗即位,迁将作监、知泰州。坐 擅借官库银造器,又妄以贡奉为名,贱市狨毛虎皮为马饰,为通 判王廷范所发。淳化三年,卒,年七十三。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翻译法ppt
补
曰:“(画)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
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翻译法ppt
删
换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翻译法ppt
• 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 难?”
• 他说:“狗、马最难画。” •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 他说:“画鬼怪最容易。” • 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翻译法ppt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翻译法ppt
练一练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太祖 马鞍 在 库, 而 为 鼠 所 啮。 太祖(的)马鞍放在仓库里,但是被老鼠咬破了。
(留)(留) 今 单衣 见
(换) (换) 啮, 是以
(换) 忧戚。
现在 单衣 被(老鼠)咬破了,因此(我感到)很忧愁。
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 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 以容易画。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翻译法ppt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六字翻译法ppt
练一练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六字法”的哪 些方法。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 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然后自首。” 冲于是以刀 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 “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 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 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换)(留) (补) (换) (调) (补) (换)
况 鞍 县 (于) 柱
高中语文作文 核心笔记第6讲 文言文翻译技巧
第6讲【一轮复习】翻译题答题技巧文言翻译基础——六字口诀法1.留:保留不译。
保留不译是指那些古今意义不变的内容,大多数是人名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物名、器皿名、国号、帝号、年号、称号、官职、科举、宗法婚丧、典章制度、度量衡单位等等。
这些内容的名称,是无法改变的。
因此,就要照录不译,保持原样。
例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晋书·鲁芝传》)(2018年全国一卷)保留不译的有:诸葛诞、魏帝、芝、荆州【翻译】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例2: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
(《宋史·许将传》)(2017年全国三卷)保留不译的有:章惇、蔡卞、元祐、司马光【翻译】章惇担任宰相,与蔡卞一同恣意罗织诬陷,贬斥元祐旧臣,奏请开挖司马光坟墓。
2、删: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等删去。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衬词:兮归去来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例1: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2016年全国一卷)删去的有:云【翻译】苏轼曾经镇定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例2: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
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2015年北京卷)删去的有:也、焉【翻译】日月照耀万物而不偏私,四季运行而不偏私。
天地、日月、四季都是依据德而行,所以万物能够顺利生长。
例3:吾无取乎尔也(2019年北京卷)删去的有:乎、也【翻译】我不同意他的这些看法。
3.换: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组词组不出的则考虑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情况。
对于不了解的字词可采用一些方法进行词义推断。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文言文六个字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直译法是指将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子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保持原意不变。
这种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词语固定搭配:如“人命关天”、“画蛇添足”等,直译即可。
2. 常用成语:如“亡羊补牢”、“井底之蛙”等,直译并解释成语意义。
3. 基本句子结构:如“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直译成“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二、意译法意译法是指在保持原文意蕴的基础上,对文言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写,使之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这种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语句过于简略:如“孔子曰:‘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可意译为“孔子说:‘有仁德的人看到它就会思考,有智慧的人看到它就会付诸行动。
’”2. 文言文表达含蓄: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可意译为“那青青的衣领,勾起了我悠悠的思绪。
”三、增译法增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现代汉语表达更加流畅,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扩展。
这种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语句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等:如“王孙自可留。
”可增译为“王子孙自然可以留下。
”2. 语句中蕴含的文化背景:如“东篱把酒黄昏后。
”可增译为“在东篱下饮酒,直到黄昏时分。
”四、减译法减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现代汉语表达更加简洁,对原文进行适当的删减。
这种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语句中重复的内容:如“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减译为“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五、转译法转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将文言文中的某些词语、句子转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其他表达方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语句中蕴含的修辞手法:如“春风得意马蹄疾。
”可转译为“春风吹拂,马儿奔腾,心花怒放。
”2. 语句中蕴含的哲理: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可转译为“国家的兴衰,每个人都有责任。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翻译句子六字诀
高考语文考点复习:翻译句子六字诀翻译文言文句子,先直译,确保字字落实;直译不畅再意译。
翻译时,注意运用“6字诀”,防范“6失误”。
字诀之(一) 留“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可以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把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意运用保留法)景龙中,(李尚隐)为左台监察御史。
①时中书侍郎、知吏部选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选,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阙,士庶嗟怨。
②寻而相次知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十三年夏,妖贼刘定高夜犯通洛门,③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林都督。
①保留词语:中书侍郎、吏部选事、崔湜、吏部侍郎郑愔关键词语:典选、逆、阙关键句式:倾附(于)势要(省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保留词语:政事、尚隐、御史李怀让关键词语:寻、知、劾、推究、竟关键句式:尚隐……李怀让于殿廷劾之(状语后置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保留词语:尚隐、桂林都督关键词语:坐、左迁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①翻译时,官职、人名不用翻译,同时根据省略成分需增补的原则,“倾附势要”要补充主语“这两人”。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练习与提高建议
练习方法:多读多写培养语感
提高建议:掌握基本语法和词汇多做翻译练习
注意事项:注意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避免望文生义
实践应用:尝试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翻译中不断总结经验
总结与展望
章节副标题
06
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简练、准确、易记
不足:缺乏语境、语义模糊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探索新的翻译方法满足不同需求
加强与其他翻译方法的比较研究取长补短
完善六字翻译法提高翻译准确度
推广六字翻译法扩大应用范围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删:删除原文中多余的、重复的、不必要的内容。
留:保留原文中的一些特殊词语如人名、地名、官职名等。
译:将原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常见句式。
补:补充原文中省略的部分使句子完整。
选:选择恰当的词义使译文更加准确。
调:调整原文的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补充原文中省略的部分使句子完整。
留: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等不进行翻译。
留:保留原文中的一些词语如人名、地名、物名等。
补:补充原文中省略的部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删:删除些词语替换为现代汉语中相应的词语。
缩:将原文中的一些句子缩短使其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选:选择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确保译文准确无误。
选:选择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原文的意思确保译文准确无误。
04
举例说明
举出具体文言文句子解释如何使用六字翻译法进行翻译。
举出不同类型文言文句子展示六字翻译法的适用范围。
对比六字翻译法与其他翻译方法的优劣说明其优势所在。
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说明六字翻译法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高考复习文言文六字翻译法共33页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找出关键词语、特 殊句式,准确翻译
要有采点得分 的意识,洞悉 命题者想考你 什么
关键词句不落实, 就会徒劳无功
总 结
文言语句重直译, 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 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 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 领会语气重流利。
四、古代诗文阅读及名句默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村落嫁娶图记 (明)顾彦夫 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 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 遂置巾笥以归。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毕生者,世家 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 “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 “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 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 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 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一妪逼 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 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 凡容色皆若郗嘘洒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 事迎而导之者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尾 其驴
㈣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 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 语序。
宾语前置 ⒈夫晋,何厌之有? ⒉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㈤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
谓语、宾语、介词等)
例:
( 你) ⒈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
• 一位妇人牵着牛耳朵走,一位中年男子在牛身后慢慢地跟 着,这是父母送他们的女儿出嫁。一位老翁拄着拐杖站着, 一位老妇人倚门眺望。一个儿童年龄稍微大一点,牵着一 个年龄比他小的,指指点点的说话。他们的脸色都是好像 唏嘘流泪,这是在为离别而悲伤啊。牛前面四个人在吹喇 叭,担任的是迎接引导新娘的差事。 • 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尾其驴以掖筝琶者, 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一皆邂 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 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亩间 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 • 路旁有两头驴,一前一后地走着,骑驴的是农村的歌妓, 跟在驴后腋下夹着筝和琵琶的,是歌妓的两个仆人。还有 侧着大腿坐在小车一侧的,是拉车人。这些人全都是邂逅 出嫁队伍而回头看热闹的。离开树林不远,将又经过一座 树林,两个儿童蹦蹦跳跳地去报信。一个妇人从篱笆里出 来,手臂里抱着一个小孩,又有一个小孩牵着她的衣裳走 路。田间有两个农夫,手把锄头停止了锄地,这都是看到 有人出嫁而说说笑笑的人。”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 (句中停顿助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偏义副词)
㈢换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 换成现代汉语。
例: 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疏远、信任(单换双)
⒉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嫉妒(古今异义) 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如同云一样(名作状)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为……哭泣(为动)
2013年高考江西卷语文文言文试题翻译 村落嫁娶图记 (明)顾彦夫 归园田居主人 翻译 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周君出所 谓村落图示予,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 “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遂置巾笥 以归。 • 某年的早春二月,我任职京师锦衣卫。周 先生拿出一幅村落图给我看,看他的脸色, 好像很喜欢这幅画,他请求我:“您一定 要为我为这幅画写一篇记。”周先生再三 请求,我于是把画放在用巾帛覆盖的箱子 里后,回家了。 • • • •
删
换
• 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 难?” • 他说:“狗、马最难画。” •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 他说:“画鬼怪最容易。” • 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 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 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 以容易画。
练一练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六字法”的哪 些方法。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 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然后自首。” 冲于是以刀 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 “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 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 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⒉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鼓)
(鼓) 而竭 。 (省略谓语)
⒊竖子,不足与(之) 谋。 ⒋今以钟磬置 (于) 水中。
(省略宾语) (省略介词)
㈥贯:
指”。
①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注:牛马走,像牛马一样的人。此处为作者自谦词) 译:太史公、愿为您效犬马之劳的司马迁拜了又拜说 ②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换)
更何况 马鞍 悬挂
柱子上 呢?
(换) (留) (换)(补) (换)
总结: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
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多义实词、常见虚词 通假字、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省略句、被动句、 倒装句、判断句固 定句式
主要考察翻译六字法中的哪几个? 留 删 换 调 补 贯
换 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调 调整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以掖筝琶者,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 也。一皆邂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 子踊跃以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 亩间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去 既远,又有林郁然。竹篱茆茨,亦仿佛如女家。门之外有男 子,衣冠而隔,罄折而立,谁也?”曰:“此其婿也。古者 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立而俟者,将导 妇入门也。二妇人咨诹向前,妯娌辈也。将劳其女子之父母, 且迎之也。二人挈榼,一人持壶,迎劳之需也,一女仆继之, 备使令也。二童子参差以从,其大者指而语之,若曰新人近 矣。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 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此 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者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语从 游者呵笔书之。 【注】锦衣:锦衣卫官员。肩舆:轿子。妓:歌舞女艺 人。茆茨:茅草层。罄折:谦恭的样子。
留、补、删、换、调、贯
六字翻译法方法指津
㈠留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 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 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 ⒈赵惠文王十六年 ⒉庐陵文天祥 ⒊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㈡删
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 词等删去。
如: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语气助词)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从事京师锦衣 从事:任职 B.工丹青 工:主管 C.予以此图质之 质:询问 D.昏礼宜昏 昏:结婚 10.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 能力。工:擅长。 【评析】 文言实词题一定要放回到原文中去,温故知新,据 文断义。
练一练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太祖 马鞍 在 库, 而 为 鼠 所 啮。 太祖(的)马鞍放在仓库里,但是被老鼠咬破了。
(留)(留)
今 单衣 见
(换)
啮,
(换)
是以
(换)
忧戚。
现在 单衣 被(老鼠)咬破了,因此(我感到)很忧愁。
(换)(留) (补) (换) (调) (补) (换)
况
鞍
县 (于) 在
柱
乎?
评一评
曾经 省略主语
困窘,境地尴尬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 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4分)
多次 认为
时运,运气 被动句 被放逐,被流放 遇到
认为
②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 肖,知我不遭时也。(5分) 了解 ③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 人也。(3分)
天下的人 赞美
总结:文言文翻译技巧
•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 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 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 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 矣。”“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于昏 矣,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一妪逼 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杖而立, 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凡容色皆若郗嘘洒 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事迎而导之者也。 • 回家后,到了年底,还不知道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有一位姓毕的人, 世世代代住在江北,十分熟悉农村的情况。他精于绘画,来拜访我, 我拿这幅画询问他,说:“您了解画,就像我了解书,请问画中妇女 骑着牛,什么意思?”他回答:“这是农家嫁女,无法准备轿子,用 牛来代步。一个仆人牵着牛行走,是尊重出嫁的女子,不让她自己驾 牛。所骑的牛是嫁妆。”“还有一个仆人打着伞护着女子,什么意 思?”他回答说:“婚礼应该在天刚黑时举行。在天黑的时候,农家 拿不出灯烛钱,所以送亲迎亲都在白天,用伞来遮蔽太阳,也是重视 天黑举行婚礼的习俗。
我来命题
请你为下面这段文字命一道翻译题, 并定 出评分标准。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 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 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 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 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