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德育理论研究综述
2005年德育工作总结
石岗二校教育处工作总结我校在教育工作中,坚持“以德为先、以人为本、人文管理、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教学科研力度,提升师资队伍整体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中小学德育大纲》为准绳,以新的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狠抓学校的常规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在提高工作实效上下功夫,大力开展教育科研,追求教育的现代化、科学化、艺术化,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
下面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校教育处工作的几点做法:一、抓德育工作的常规管理,本着严、细、实的原则,使管理做到科学规范。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认真落实《新华区学校教育处工作检查评比细则》及《区德育工作常规》,制定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打印成册,发到每个教师手中,要求教师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同时我们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补充和完善德育的规章制度,做到以制管人,实现“三全”管理。
1、全员管理。
2、全面管理。
3、全程管理。
实行全程管理突出特点,促进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协调发展,全体教职员工端正了思想,形成了学校无空地,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的局面。
二、抓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是终身的,因此师德如何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灵魂的塑造。
我们把强化师德作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
在教师中开展“树形象、铸师魂、做表率”的活动,要求教师以无私奉献精神塑造人,以高雅仪表影响人,以渊博知识培养人,以科学方法引导人。
具体做法:1、抓学习,促观念的转变。
我校坚持利用每周一下午教师例会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学领导人的讲话、学教育名人的教育思想,学现代教育理论等。
我们还从教育理念的转变入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格言,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言行,展示于校园及学校网站,以提升教师内在品质。
2004—2005度第二学期德育总结
冼可澄纪念学校行政领导个人分管工作总结(2004---2005学年度学校德育工作总结)教导处刘玉芳2005年7月本学年坚持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继续贯彻中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围绕学校工作中心,从基础德育入手,重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突出活动和渗透,研究方法,探索途径,加强针对性、主动性、全面性,进一步提高德育实效,具体总结如下:一、加强德育的基本建设,推进全员德育,优化育人环境。
1、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
加强师德建设。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不断充实师德教育内容,通过学习培训和考核奖惩等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每一位教师做到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时为师,处处为表。
确立"全员德育"的观念。
德育工作不是哪个人,哪个部门的事,对每一位从事教育的工作者来讲,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事事、处处都能育人,学校的每一个岗位都是育人的土壤,每一位人员都应意识到自己的育人任务,并切实承担自己的职责。
同时为了加强德育工作的交流,使好的经验做法得以推广,本学期收集了教师的部分德育成果:论文、经验总结、案例分析、班队会活动方案等,将出版一期《收获德育论坛》。
要求班主任多学习、多吸取好的经验和做法,融入自己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工作的水平。
继续开展班主任月汇报制度,下级领导、校长月月过目,了解班主任的工作情况。
严格考核奖惩制度,以考核促进步。
期末进行了正副优秀班主任评选,袁惠霞、梁帼暖、任利华、李靖、王金敏、陈秋嫦、沈小玲、冼少媚、熊江春被评为优秀正班主任,王菊华、曾雄九、梁健生、舒妍、罗夏韵、黄秋文被评为优秀副班主任。
各级组在德育管理中也重要的作用,一年级级组团结协作,出色地完成了学校的各项任务。
他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每月均确定了教育活动主题,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规范教育。
2005——2006年度德育工作总结
富县高级中学(鄜州中学)2005 ——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本学期,德育处在党支部校委会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从严治教,科学管理”的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班级管理和学风建设。
把安全教育贯彻穿于全学期的始终。
以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为切入点。
以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为目的来开展德育工作。
现就本学期的德育工作总结如下:一、狠抓思想建设,促进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1、本学期的开学,德育处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对师生开展师德养成教育活动,利用下午自习课组织班主任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国务院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班主任工作常规》和《模范班主任要求》。
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在建立好班主任队伍的同时,德育处对全校58个班级进行了两周的纪律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了学生遵法守纪的意识。
制定了德育处工作计划、德育活动安排,检查并落实了各班级工作计划,9月1日至10月10日,在校委会的领导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为期四十天的文明宿舍和爱国卫生月活动,组织了三次对宿舍卫生大检查,对全校58个班级的教室、男、女宿舍卫生进行了检查评比,通过检查评选出了12个文明宿舍和6个较差宿舍,对12个文明宿舍进行了奖励,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治理了校园容貌,规范了卫生管理,达到了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室内清洁舒适,干净典雅的效果。
3、本学期,我们在10月份开展了为期一月的《学先进、向党员看齐》活动。
全校个人做好事10000余次,集体做好事60余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大大提高了师生的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了全校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4、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给祖国的各行各业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然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给人们也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所以对学生进行交通规则,安全教育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我国德育课程研究综述
一、引言
德育课程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爱 国主义情感和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德育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也 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次演示将围绕德育课程的目标设定、课程内容选择、课程实 施方式等问题,对我国德育课程研究进行综述。
二、德育课程研究现状
1、学校德育课程设置
我国各类学校均设置了德育课程,其中包括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中小 学等。这些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 理教育等方面。
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趋势
国内外学者对德育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 式等方面。例如,李萍等人(2020)研究了美国德育课程的目标设定和内容选择, 提出了对我国德育课程建设的启示;王琪等人(2021)则对新加坡的德育课程实 施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德育课程的网络化教学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获 取全面、客观的数据和信息。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了解我国学 校德育课程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实地调查和课堂观察, 了解一线教师和学生对德育课程的看法和意见。最后,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
文献综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课程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在初期,德育 课程主要侧重于政治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和思想品德。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德育课程逐渐向更为丰富多元的方向发展,涉及理想信念、道德情 操、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德育课程存在着内容重复、 脱离实际、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2005——2006年度德育工作总结
富县高级中学(鄜州中学)2005 ——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本学期,德育处在党支部校委会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质量立校,从严治教,科学管理”的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班级管理和学风建设。
把安全教育贯彻穿于全学期的始终。
以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爱国主义思想的培养为切入点。
以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为目的来开展德育工作。
现就本学期的德育工作总结如下:一、狠抓思想建设,促进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1、本学期的开学,德育处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对师生开展师德养成教育活动,利用下午自习课组织班主任学习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国务院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班主任工作常规》和《模范班主任要求》。
大大提高了班主任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在建立好班主任队伍的同时,德育处对全校58个班级进行了两周的纪律教育,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强了学生遵法守纪的意识。
制定了德育处工作计划、德育活动安排,检查并落实了各班级工作计划,9月1日至10月10日,在校委会的领导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为期四十天的文明宿舍和爱国卫生月活动,组织了三次对宿舍卫生大检查,对全校58个班级的教室、男、女宿舍卫生进行了检查评比,通过检查评选出了12个文明宿舍和6个较差宿舍,对12个文明宿舍进行了奖励,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治理了校园容貌,规范了卫生管理,达到了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室内清洁舒适,干净典雅的效果。
3、本学期,我们在10月份开展了为期一月的《学先进、向党员看齐》活动。
全校个人做好事10000余次,集体做好事60余次,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大大提高了师生的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了全校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4、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给祖国的各行各业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然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给人们也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所以对学生进行交通规则,安全教育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冼可澄纪念学校2006.1本学期我校继续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提高广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加强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密切结合学校其他工作,加强学科渗透,密切联系社会、家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以增强德育工作实效,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一、加强基础德育管理。
1、继续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由中层以上干部及骨干老师担任主讲,要求主讲老师根据形势和学生实际安排讲话内容,力求提高效果。
2、继续加强对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各班利用班队会、专题教育课组织学生学习了新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从“站好队、走好路、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守纪律、懂礼仪”等基础入手,强化学生行为训练,促进行为养成。
我们继续推行推行了教师“人人岗位责任制”和红领巾值日队,每天对全校的的一日常规进行检查、评分,并且在宣传栏公布。
每周进行一次评选,发放文明班流动红旗。
每月进行总评,颁发文明标兵班流动红旗。
另外,学校行政轮流进行一周校风总结,表扬好人好事、好的班集体、好的校风,就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醒教育。
通过检查、评比和总结等过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规范言行,使学生养成了讲文明、讲卫生、守纪律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期末总评出了标兵文明班分别是:一(1)、一(3)、二(4)、三(1)、三(4)、四(1)、五(4)、六(2)、六(4)3、抓好校园文化建设。
一所学校的环境就是学校形象的标志,它所起的教育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让学生生活在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教育,受到美的熏陶,学校校园更换了宣传标语,每个楼层均增添了新的宣传橱窗。
黑板报、宣传橱窗定期更换,经常保持新鲜的内容。
红领巾广播站每天按时播放,内容丰富多彩。
班级的黑板报每月按规定的主题定期出版。
2005年德育工作总结
2005年德育工作总结本年度,我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小处入手,细处着眼,强化指导,注重养成”。
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
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005年9月,学生刘琦获得市红领巾奖章称号。
闫浩、李茹被评为县优秀少先队员。
全校未出现严重不良行为学生。
学校的德育教育呈现良好的效果。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德育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继续建立完善德育管理网络,实行校长总负责,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德育主任操作执行、少先队密切配合、总务处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抓住“选拔、培训、激励”这三个环节。
继续组织定期学习,现场观摩和考察研讨、新老班主任结队等活动。
在建立班主任岗位职责规范、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奖励基金,加大奖励幅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
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校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四五”普法、德育文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育思想大讨论,开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专题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主动适应德育教育新形式,创设“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氛围。
二、严格常规管理本学期,我校继续狠抓学校常规管理,重新印发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重新出台《常规管理评分办法》,并严格按要求执行,共分四大块:一、环境卫生与学生纪律;二、教室布置与红领巾佩戴;三、厕所卫生与车辆停放;四、两操纪律。
每一大块均有专人负责,每天检查扣分,并及时把扣分情况反馈给班主任,让班主任督促学生立即整改,并且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检查结果与班主任奖金挂钩。
2005学年学校德育工作纲要
2005学年学校德育工作纲要一、指导思想:本学年学校德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精神,紧紧围绕创建行为规范示范达标学校和平安校园这两大中心工作,继续紧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责任感的培养,切实进行具有余高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将学校德育工作做“精”、做“细”。
以创建“和谐校园”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推动德育工作的人本化,架构新课程标准体系下的德育平台,创出特色,创出品牌。
二、工作重点1、以主题教育为抓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1)继续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责任感的培养,将行为规范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充分发挥行为规范示范达标学校的带头作用。
(2)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安全教育系列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关爱生命教育,切实做好对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创建“平安校园”;(3)以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为契机,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系列活动,并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当中,通过课堂教学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以各种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富有余高特色的校园文化。
(1)继续加强和完善社团建设,进一步探索高中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办好第二届社团文化节。
(2)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有条不紊的教学秩序,以优化教室、寝室的环境为重点,开展班级文化和寝室文化评比活动,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3)积极筹备第三届余高之春,打响这台文艺晚会的品牌,提升学校文艺品位。
三、具体措施:1、加强队伍建设,规范班主任工作。
①组织高水平的班主任工作讲座,提高班主任群体的工作修养;②完善班主任工作评估体制,强化班主任工作考核。
班主任工作日常考评进一步体现务实性和人文化,积极探索创建优秀班主任群体的有效途径;③加大培训力度,“走出去,请进来”,更新班主任自身的德育理念,改革德育方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育,提高班主任工作艺术水平。
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我校的德育工作一直秉承着用德育为生命奠基的理念,坚持“育德入心,成德于行”的德育途径。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中陶冶高尚的情操,逐步提高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了学生和谐发展。
现将我校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育人能力。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核心问题。
一学期以来,我校十分重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十八大的有关教育工作的论述,学习一系列有关教育法规文件,使全体教职工对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切实增强德育意识,始终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
1. 加强培训。
开学初,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培训方案,向每位班主任老师发放一册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开展班主任共读一本书活动,学期结束以此为主题举行论坛活动。
并以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专题学习与学科渗透相结合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班主任工作经验等有关师德方面的文章,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2、在德育管理中我们充分认识到:要建设一支良好的德育工作队伍就必须抓好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的核心就是爱生。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遵循两个原则:尊重信任原则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
强调师爱的深层次是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
明确提出"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口号,敬业爱生在我校已蔚然成风。
二、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效能,创设优美和悦的校园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师生群体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达到提高学校群体素质这一根本目的,实现校园文化的德育效能。
德育文献综述 自修内容
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from 百度德育文献综述▲概念长期以来,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主要有两类:一是专门的德育学科课程,人们称之为“直接德育”;二是以学科课程方式存在的其他学科课程中包括的德育内容及其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影响,人们称之为“间接德育”。
关于德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存在着两种主要观点。
一种观点采用广义的德育概念,认为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等等,另一种观点则主张采用狭义的德育概念,认为德育只能是道德教育。
▲德育生态重建学校德育生态学校德育生态,这一概念聚焦的是学校德育生化的复杂状态,是指在具体的学校生活中作为复杂系统而存在的学校德育系统。
他不同于“班级德育生态”之处在于其所处的是“学校层面;不同于各类具体的德育活动之处在于其具有系统综合性;不同于班主任工作之处在于其凸显了学校德育领导者的作用;不同于其他校的德育研究之处在于其所使用的生态视角。
一、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生态的复杂性。
学校德育生活一直在发展和变化着,可以说,每一天的学校德育生活都可能是不同的。
但是,每一天的学校德育生活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具有内在的延续性。
网络、活动网络,存在于其中是多主体、多维度、多层面的综合互动,永远保持着新鲜的生气。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生态的建设的诸多问题,具体表现:1.学校德育生态的层面区分模糊。
2.不同学校的生态独特性意识缺失。
3.学校德育生态缺乏整体性。
4.学校德育生态的动态发展意识和综合互动意识缺乏。
二、需要进行“新基础教育”学校德育理念的系统重建。
活动是学校德育生态更新和发展的基本载体。
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成长是在丰富的关系中通过实践活动而由可能转化为现实。
“新基础教育”明确提出了学校德育管理改革的新目标。
许多“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重新整合了德育管理部门,建立了“学生工作部”等机构,综合领导课堂教学之外的学生发展工作。
德育文献综述标准范文
德育文献综述标准范文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德育教育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就目前德育文献综述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德育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支持下,德育教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研究。
二、德育文献综述
1.早期德育教育的案例研究
德育教育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当时以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中央校教育系为代表的一批德育教育研究工作者,开始重视德育教育。
他们通过在各个学校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案例研究,分析德育教育的内涵、模式和实施方法,提出了“生活中的德育”、“课堂外的德育”等重要观点。
2.德育教育的教学设计
德育教育的教学设计是德育教育的核心,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主题设计、活动设计和评价与反思设计。
主题设计要选取寓教于乐的主题,活
动设计要符合德育教育的原则,评价与反思设计要遵循“及时反馈、关注私人经验、鼓励思考”的原则。
3.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索
德育教育的实践探索主要包括校园德育文化建设、德育实践创新、德育教育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
其中,校园德育文化建设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
因此,构建富有特色的校园德育文化至关重要。
三、结论
通过对目前德育文献综述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德育教育的研究方向逐渐多元化,研究内容越来越丰富。
同时,德育教育的实践也正步入一个新的高度,德育教育的发展和实践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并且进一步注重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德育素养。
德育课题研究总报告
德育课题研究总报告【总报告】德育课题研究一、引言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德育课程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德育课程的有效性。
通过该研究,可以为学校提供改进德育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并为教育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1. 德育的定义和目标德育是指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培养个体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德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等。
2. 德育课程的实施德育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它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诸如道德教育、品德培养等内容来达到德育的目标。
3. 德育课程的评价评价德育课程的有效性是提高德育教育水平的关键。
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学生对德育课程的态度和效果。
三、研究设计1.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探究德育课程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分析德育课程的有效性,提出改进德育教育的建议。
2. 研究方法选取一所中学的若干班级为研究对象,实施德育课程,并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获取相关结果。
四、研究结果1. 德育课程对学生道德发展的积极影响通过德育课程的实施,学生的道德素养有所提升,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
2. 德育课程的有效性分析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学生对德育课程的评价整体较高。
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课程内容有时过于抽象,学校与家庭的配合需要加强等。
3. 改进德育教育的建议针对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增加实践环节,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合作,促进师生互动等。
五、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德育课程对学生道德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德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六、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列表]。
德育类的参考文献综述
德育类的参考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不断深入理解,德育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
德育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德育教育,许多有关德育教育的研究成果也陆续问世。
本文将就德育类的参考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德育教育研究现状的参考。
一、德育教育的概念和意义德育教育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教育方式。
德育教育强调的是人格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交能力。
德育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更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从而使其具备更好的发展潜力和更广阔的人生发展空间。
二、国内外德育教育研究现状1.国内德育教育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德育教育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德育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
目前,国内德育教育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主要涉及德育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评价研究。
其中,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德育教育的概念、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实践研究主要涉及德育教育的实施、效果和影响等方面;评价研究主要涉及德育教育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等方面。
2.国外德育教育研究现状国外对德育教育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德育教育逐渐成为国际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
目前,国外德育教育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主要涉及德育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和比较研究。
其中,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德育教育的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和社会学基础等方面;实践研究主要涉及德育教育的实施、效果和评价等方面;比较研究主要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德育教育的差异和共性等方面。
三、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方法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方法是德育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德育教育实践的关键环节。
2005--206德育第二学期总结
2005-2006学年度第二学期德育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牢固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着力构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机制,牢固树立“教书育人,德育为首”的观念,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具体工作小结如下: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和水平决定了教育管理的层次和效果,因此,加强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不断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提高责任意识、管理水平和施教能力,是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
1.本学期在班主任中开展了教育理论学习、经验交流等系列活动,使班主任增强了责任意识,以满腔的热情、踏实的作风和忘我的奉献精神投入到工作中,不断探索、积极进取,从而提高了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
2、本学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连木沁第二中学班主任工作考核条例》,把考核和评选优秀班主任、优秀班集体有机地结合,从而有效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心和责任心,更好地发挥了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和班级管理上的作用。
3、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作用。
①加强学生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对学生干部严格要求,培养学生干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解决问题处理班级工作及矛盾的能力。
这支队伍既成为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有力助手,又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②继续抓好值日学生队伍建设,教育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准确性。
针对值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完善,充分发挥学生民主参与、民主管理作用。
③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在学生中的积极作用,寓教育于活动中,把外在约束变为自觉行动。
二、狠抓常规教育,培养文明学生。
1、利用德育阵地开展多种教育我们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周五的降旗仪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时遏制了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同时充分发挥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学校丰富的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005——2006第二学期德育工作总结
西汾阳学校第二学期德育工作总结2007——2008本年度,我校坚持德育为先,坚持实践育人,坚持以人为本,以上级精神为工作指南,有计划地开展德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积极开展班主任培训活动,促班主任快速成长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为此,本学期,我校把班主任培训作为重点工作之一。
(一)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根据我校实际,班主任会议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内容大致可分为:⑴事务型:即布置有关班级工作。
⑵会诊型:即老师们在平时班级管理中遇到困难的问题,在会上提出来一起讨论,齐心协力帮助想办法解决疑难问题。
⑶学习型:即由学校主管德育领导主持,讲解班主任管理班级新方法,大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⑷总结型:即学校主管德育领导阶段性总结学校德育工作,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办法。
班主任会议成了班主任学习、交流和研讨的舞台。
在学习交流研讨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班级管理能力,教育教学水平有明显提高,达到了共同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学习《魏书生工作漫谈》丛书为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本学期学校为每位班主任老师配备了《魏书生工作漫谈》丛书。
班主任老师上课之余阅读书籍,并积极参与讨论交流。
尝试着学习魏书生的管理方法来管理本班学生,并取得可喜的效果。
(三)外出学习取经干什么工作都不能埋头拉车,还应抬头看路。
为了班主任跳出教育看教育,避免班主任走进闭门造车的误区,我校多次组织班主任外出学习取经。
二、规范班级管理,常规工作毫不放松本年度,学校进一步完善班级常规工作管理与考核制度,抓好常规工作,并做好了“五个坚持”:1.坚持每周一升旗和国旗下的讲话制度。
2.坚持班会、黑板报的检查制度。
3.坚持三面流动红旗评选制度。
4.坚持家访制度。
5.坚持文明班集体评比制度。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各班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班级工作的良性循环,本学期学校重新指订《班级考评方案》和《班级检查制度》。
小学2005年春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小学 2005 年春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 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 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
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 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
同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 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 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 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 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一学期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研究 1、组织师德理论学 习本学期,我们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市县教委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 件资料等,以教育行评为契机,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
2、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努力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并 通过小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案例撰写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
本学期,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提 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 1、爱国主义教育 1 本学期继续抓 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 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意识。
2 开展好祖国明天会更好读书活动,并根据学校有关要求,组织了征 文比赛。
德育本质文献综述
德育本质问题研究综述【摘要】:关于德育本质的研究,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探索,但德育本质问题未能在学术界得出定论。
不同的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他们关于德育本质的想法。
现呈现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德育本质的思索,理清德育本质研究的现状,希望能够推动德育本质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德育,德育本质,维度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德育主要有四种定义德育:1、德育是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2、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3、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4、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本文将从以下多个维度说明对德育本质研究的现状。
一、国内对德育本质的研究转化伦维度:外化论、内化论和内外化统一论。
李道仁先生从外化论维度,较早对德育本质进行了探索。
他认为德育就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向人们提出的思想言行规范,对受教育者提出要求,受教育者自觉地选择、消化、吸收、运用这些要求,并转化为个人的要求,形成个人品德。
”[1]这种德育本质观主要强化社会和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塑造,受教育者接受社会和教育者的教化,并将各种道德规范外化为自己的品德规范。
强化外部教育影响,突出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塑造,强调了德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其过程是由外部到内部的转化,但忽视了受教育者主体品德的发展过程。
王道俊、王汉澜先生从内化论维度出发,他们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2]通过一定的道德理论、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等作用于人们,使人们产生身心的某种影响和需要,真正地信服、接受和遵守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而且自觉地将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纳入自身品德结构之中,变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内在力量的过程。
2005学年度德育工作总结
2005 学年度第一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学校教育,育人第一,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
本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学校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保卫科、团委和公寓的大力支持、协助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为下学期有一个崭新的开始,现将本学期德育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
本学期我校继续在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有学生科挑头,教务处、保卫科、团委等部门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二、加强学生常规管理。
本学期学生科加强了学生的礼仪、仪表、守纪等方面的管理。
使“两操” 、“两自习”、“两睡”在纪律上有了新变化,使外出上网、打架斗殴、外出租房居住等不良现象得到了进一步遏制。
三、对班级量化分值改革。
本学期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的差异对量化分值进行了调整:服装、医士专业、高二、高三对口升学班原分值不变。
会统以 1.01、微机以 1.015、电子以 1.02 的系数制进行量化。
并且对班级实施“月评”根据“月评”成绩,评出“卫生标兵”、“纪律标兵”和“文明标兵” 。
四、对值班人员进行调整。
本学期对值班精选人员、强化培训,实行了早晚值班“包楼层到人” 、“包班级到人”,明确分工、全面考评。
建立了一支精干高效的值班队伍。
五、加强班主任培训。
本学期学校举行了“新老班主任结对子” 仪式、对新班主任进行培训以及带领班主任到名校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水平。
六、进行德育途径多样化。
1、本学期继续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大纲》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围绕弘扬民族精神,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养成教育。
2、本学期继续加强法制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3、本学期对学生进行了《人生价值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开展了第六届体育节活动。
使学生的身心有了良好的发展。
七、办好家长学校。
本学期学校定期召开了家长会,与家长对孩子的平时表现进行了沟通,听取了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和要求,从而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了明显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 的道德性成为德育理论研 究的新视域 ,关 注学生 日常生 活及其遭遇 、冲突 、细节等成为德育理
论研 究 的新视 角,挖掘教 师及其教 学活动 的德育 资源成 为德 育理论研 究的新 视点。 I 关键词 l德 育 理论研 究 特征
I 中图分类号 1G 1 I 40 文献标 识码1A I 文章编 号1 0 71 2 (0 6 0 —0 40 1 0 -9 X 2 0 ) 40 7 -3
系。 任何一 门学科都 包含着 学科 的基本 概念 , 而学科
的基本概念是对社会现象中的主要矛盾的本质概括 ,
7 4 杜 时 忠 /华 中 师范 大 学 教 育 学 院 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维普资讯
德 作 为 ”【 。
最后的选择应 当交给他们 自己。 他还认 为 ,调节 个 ” “
者 通过 考察道 德的实 存状态 和伦理学 的理论 构成 ,
立足于道德不同的内涵 、 能 、 用领域 、 值取 向 , 功 作 价
将 道德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圣德和常德 , 并认 为 “ 德 育应以常德的培养 为本 位 ,避免某种终极性 的道德 神圣价 值的传授 , 不能 要求学 生成为道 德楷模” “ , 以 常德的培养 为德育 目标 本位 ,意味着德 育必须改变 ‘ 建构学生意义世界 ’的功能 定位和价 值期 许 , 从不 堪重负的沉 重使命 中解放 出来 ,担 负起 自己应有的 职责——鼓励学 生的道德 热情 和基于 自由意 志的道
育 的 目的 应 当是 促 进 人 在 道 德 上 的 健 康 ,帮 助 人 学
会用 道德 的方式适应社 会。 因而 , 弃强制和塑造的 放
方法 论 , 受 包括 心 理 学 在 内 的 多 元化 的 教 育 方 法 , 接 应 成 为 改 革 学 校 德 育 的 重 要 内 容 ” 【 。伽 】
体 与 社 会 的 矛 盾 并 非 学 校 德 育 的 根 本 任 务 , 道德 教
二 .反省 学校 教 育 的道 德性 :德 育理
论研 究 的新视 域
学 校 教 育 的 道 德 性 ,是 学 术 界 运 用 伦 理 价 值 诉 求 对 学 校德 育 的 “ 缘 化 ” “ 在化 ” “ 识 化 进 边 、外 、知 行 反 思所 提 出的 新 命 题 。 干以 往 的 反 思 往往 局 限干 由 专 门 化 的学 校 德 育 及 其 外 在措 施 , 以 未 能 引 起学 术 所 界 的 广 泛 关 注 。基 干此 , 者 们 分 别从价 值 观 、目的 学 论 、方 法 论 三 个 层 面 反 省 了学 校 教育 的 道 德 性 。
育学 教 材 及 著 作 在 研 究对 象 的 认 识 上 所 体 现 出 的 思
基本概念就需要重新认识 。 目前学术界 已经对 “ 、 德” “ ” 德育” 德 育的本 质” 德育的价值取 向” 育 、“ 、“ 、“ 等德育学的基本概念进行 了重新诠释 。 有学者认为 ,
一 德 ’的 基 本 含 义 是 指 人 们 合 乎 客 观 事 物 发 展 规 律 或 规 则 的 内在 思想 意 识 与外 在 行为 的 有 机统 一 ; ‘ ’的 基本 内 涵 则 是 指 人 的 品 德 的 培 养 ” 德 育是 育 ,“ 教 育者 将 一 定 社 会 所 推 崇 的 品德 规 范 与 要 求 转 化 为 受 教 育 者 个 体 的 品 德 的 一 种 教 育 ” 【 于 德 育 的本 。 2 关
由 此 出 发 而 建 立 的学 科 体 系 才 有 可 能 准 确地 把 握 社
一
、
反思德 育 学 学科 自身 :德 育理 论
会现象 , 指导社会实践 。 由于社会现象总是处于具体
的 历 史 条 件 下 , 而 每 当社 会 处 于 变 迁 时 期 , 科 的 因 学
研 究 的新视 野
具有特 定的研 究对象是任何 一门学科之所以 成 立的首要 因素 。 因而对研究对象的科学界 定 , 不仅是 学科研 究的起点 , 也是衡量一 门学科是 否真正独 立 、 是 否真正达到科学化水平 的尺度之一 。关 于德育的 研究对象 , 有论者针对我 国近 2 年 来出版 的多本德 0
维普资讯
思想 理 论
2 0 年 德 育 理 论研究 综述 05
杜时忠 ’ 杨炎轩
( . 中师 范大 学 教 育 学 院 ;华 中 师 范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 0 7 ) 1华 3 0 9
I 摘 要 l综观 2 0 年德 育理论研 究,反思德育学学科 自身成为德育理论研究 的新视野 ,反省学校 05
三 、关 注学 生 日常生 活及 其遭 遇 冲 突 、细 Biblioteka :德 育理 论研 究 的新视 角
自2 世纪 9 年代末以来 , 0 0 德育 回归生 活一直是
是 德育的 目的性本 质” [ 于德 育的价值取 向, 。1 4 关 有论
察 ,德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是 ‘ 育规律 ’ 德 ,不是 ‘ 德
育现象 ’ 也不是 ‘ , 德育问题 ’ 而是在学校范 围与 条 , 件下的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 【 ”】 I 尽管这一结论还有待 学术界继续 讨论 ,但从多学科 的视 角对德育学学科 自身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值得肯定 的。 学科 的科学 性不 仅表现 在研 究对象 的确定性 , 而且也表现 在学科体 系的系统性 。 所谓学 科体 系 , 是 指 由许 多相互联系着 的概念 、范畴所构成 的一个 体
想分歧 进行 了研究 , 出:“ 指 德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德 育学领域的一个十 分重要的本体论 问题 。根据哲学 的、 逻辑学的 、 语言学的和德育学的多学科视角的考
质, 有学者 指出 “ 以人为本 是学校 德育的哲学本 体论
概念 ” , 【 一规 范’人是德育的工具本 质,‘ 发展 ’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