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对五脏气机输布的认识

合集下载

从《黄帝内经》四时理论谈脾胃养生

从《黄帝内经》四时理论谈脾胃养生

从《黄帝内经》四时理论谈脾胃养生《黄帝内经》为首部中医理论经典,堪称中医药奠基之作,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其中“四时五脏阴阳”理论是贯穿养生学理论的根本,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四时养生学在脾胃养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对脾胃的解剖形态、生理功能、病因病理、预防治疗等基本理论进行了详尽描述,而且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养生防病理论体系。

1.“四时理论”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天人合一”思想是《黄帝内经》养生学的核心。

“四时五脏阴阳”是贯穿《黄帝内经》养生学的主线,是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

人赖天地之气而生,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和气血运行这一生理过程与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运动是一致的,一年之中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气候更迭,从而使万物表现出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

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预防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已在数千年的实践中得到印证。

《黄帝内经》明确提出了“智者之养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要求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养生原则,即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性与自然界的周期变化需同步协调统一,讲求在生活起居和思想活动方面,要随时适应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以保持内外的协调。

做到养生、养长、养收、养藏这种预防思想,即所谓“天人相应”,则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比如“冬病夏治”理论,就充分利用了“春夏养阳”,自然界伏天阳气最盛的机会,为身体储备阳气,防病治病。

2.《黄帝内经》中的脾胃学说《灵枢·肠胃》中指出:胃纡曲屈,伸之,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大容三斗五升。

可以看到《黄帝内经》对于脾胃的认知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

《素问·灵兰秘典论):“脾胃者,仓糜之官,五味出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形食味”,“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五藏别论》亦有“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第二章 五脏之象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第二章  五脏之象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第二章 五脏之象
概说
藏 象
最宝贵的器物
广义 泛指内脏

zà ng
喻指人体 的内脏 深藏于内
狭义
五脏
藏象


ng
贮藏

形象 解剖形态之象
生理之象 象 表象
病理之象
狭义的脏
以 象 测 藏
应象 内 脏 与 自 然 界 相 通 应的事物和现象
张景岳:“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 藏象。”
血是奉养精神与形体最为重要的物质
《灵枢·营卫生会》:“中焦……此所受气者,泌糟粕, 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 生身,莫贵于此。”
经脉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灵枢·本脏》谓:“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 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2.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相傅:辅佐、辅助。
治节:治理调节。
(4)“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肝是产生、耐受、解除疲劳的根本,为藏魂之所。 •肝藏血,血养筋,筋连属关节而主司运动。肝血 充盈,筋膜濡润,运动灵活,能够耐受疲劳;肝 血不足,筋失濡养,可产生疲劳,所以说肝为罢 极之本。 •肝为藏魂之处,魂是在神的支配下的无意识的精 神活动或动作,以肝血为物质基础,肝血充盈, 则魂有所舍,夜寐安和。
膀胱位居下焦,是三焦水液所归之地,故称之为 州都之官。
气化 此指以肾气(阳)为主的各脏腑之气对膀 胱所藏津液的蒸化和升清降浊功能,包括津液的 升腾、输布和尿液的形成、排泄两方面。
总之,十一藏的功能离不开胆,即十一藏的功能 正常与否与胆的功能密切相关。
但并非指胆是十一藏的主宰而凌驾于心君之上, 只是强调了胆的功能而已。
《内经》中类此而强调某一脏腑功能的提法并不 罕见,如“肺者,藏之长”,“胃者,五藏之本”等。

脏腑之间的关系与之所对应的病理现象

脏腑之间的关系与之所对应的病理现象

脏腑之间的关系与之所对应的病理现象一、五脏之间的关系与之所对应的病理现象五脏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古人多以五行相生相克来说明其生理上的联系,即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联系关系;并用五行相乘相侮与子母相犯来说明其在病理上的联系,即任何一脏与其他四脏都存在着相乘、相侮、子病及母、母病及子四方面的病变关系。

但是,经过历代医家的观察与研究,对五脏之间关系的认识,早已超越了五行生克乘侮的范围,目前主要是从各脏的生理功能来阐述其间的联系,并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来反证其生理上的关系。

这样,就更具体、灵活、实用。

五脏之间的关系较复杂,为了便于分析,此以两脏之间的关系进行说明。

1.心与肺的关系“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就是心主血与肺主气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从心主血对肺主气来说,心推动血液运行,一方面,能维持肺司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血是气的载体,气附于血而运行全身,从而使肺能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从肺主气对心主血来说,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能促进、辅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是保证心血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之间的中心环节,主要是积于胸中的宗气。

在肺司呼吸的作用下形成宗气以养心,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心血运载宗气以养肺,以维持肺脏司呼吸的功能。

所以,宗气具有的贯心脉以行气血和走息道以司呼吸的功能,能够强化血液循环与呼吸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

病理现象:心与肺的病变可以相互影响。

如肺气虚弱,宗气生成不足,使血行无力,或肺失宣降,气机不畅,使血行受阻,出现咳嗽、气短、胸闷、心悸、唇青、舌紫等症。

反之,心气不足、心阳不振,血行不畅,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出现心悸、唇青、舌紫、咳嗽、气喘、胸闷等症。

2.心与脾的关系心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依存关系,二是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关系。

血液生成方面,心主血,心血供养脾,维持脾的正常运化;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运正常,则化生血液功能旺盛,保证心血充盈。

《黄帝内经》精华(含译文)

《黄帝内经》精华(含译文)

11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

释⽂:到了四⼗九岁左右,任脉空虚,冲脉的⽓⾎衰弱,天癸竭尽,经闭不⾏,机体衰⽼,便没有⽣育能⼒了。

12⼗⼆经脉,三百六⼗五络,其⾎⽓皆上于⾯⽽⾛空窍。

其精阳⽓上⾛于⽬⽽为睛。

其别⽓⾛于⽿⽽为听。

别⽓者,⼼主之⽓也。

释⽂:周⾝的⼗⼆经脉以及与之相通的三百六⼗五络脉,其所有的⾎⽓都是上达于头⾯部⽽分别⼊于各个孔窍之中的。

其阳⽓的精微上注于眼⽬,⽽使眼能够看见东西;其旁⾏的经⽓从两侧上注于⽿,⽽使⽿能够听。

13夫邪之⽣也,或⽣于阴,或⽣于阳。

其⽣于阳者,得之风⾬寒暑;其⽣于阴者,得之饮⾷居处,阴阳喜怒。

释⽂:邪⽓侵犯⼈体⽽产⽣病变,有的先发⽣在阴经⽽后才影响到阳经,有的则先发⽣在阳经⽽后才影响到阴经。

先发⽣在阳经的病变,多数是由于遭受了风⾬寒暑等外邪的侵袭⽽引起的;先发⽣于阴经的病变,则多数是由于饮⾷失调,⽣活起居没有规律,*过度以及情绪波动剧烈等内因所导致的。

14是以圣⼈为⽆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之守,故寿命⽆穷,与天地终,此圣⼈之治⾝也。

释⽂:所以明达事理的⼈,懂得调和阴阳的重要性,不做对养⽣不利的事,⽽能顺乎⾃然,以安闲清静为最⼤快乐,使⾃⼰的精神意志始终保持⽆忧⽆虑的境界,因⽽可以长寿。

这就是聪明⼈的养⽣⽅法。

15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不⽌。

悲哀动中者,竭绝⽽失⽣;喜乐者,神惮散⽽不藏;愁忧者,⽓闭塞⽽不⾏;盛怒者,迷惑⽽不治;恐惧者,神荡⽽不收。

释⽂:所以怵惧、惊惕、思考、焦虑太过,就会损伤神⽓。

神⽓被伤,就会经常出现恐惧的情绪,并使五脏的精⽓流散不⽌。

因悲哀过度⽽伤及内脏的,就会使⼈神⽓衰竭消亡⽽丧失⽣命;喜乐过度的,神所就会消耗涣散⽽不得藏蓄。

忧愁过度的,就会使上焦的⽓机闭塞⽽不得畅⾏;⼤怒的,就会使神⽓迷乱惶惑⽽不能正常运⾏;恐惧过度的,就会使神⽓流荡耗散⽽不能收敛。

16⼤怒则形⽓绝,⽽⾎菀于上,使⼈薄厥。

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

黄帝内经》记载: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心主脉,肺主皮毛“《黄帝内经》记载: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心主脉,肺主皮毛。

”只要是筋的问题,治肝没错。

只要是骨的问题,治肾没错。

只要是肌肉的问题,治脾胃没错。

只要是血脉的问题,治心没错。

只要是皮肤病毛发的问题,治肺没错。

五脏1心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在五行属火。

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为表里。

心脏(小肠):舌为心之苗。

舌是心脏的表现,怎样通过舌来看心脏好不好呢?(1)如果舌头比较淡、白的话,是代表心血不足,供血不太好。

(2)如果舌头是暗紫色的,代表心血瘀阻。

(3)舌头溃烂是心火旺的表现。

其华在脸,心脏正常的人脸色是白里透红的。

(1)脸惨白、淡而无光的,是因心脏供血不足。

(2)脸呈暗紫色的,是心火太旺,有瘀阻的地方。

(3)情绪上是喜的,经常微笑,没人也笑,这是心脏不太好的一种表现,口感是爱吃苦的,如苦瓜、杏仁、西柚汁等。

(4)脸色发红(紫红色),特别是一些红光满面肥胖者,通常都有心血管方面的阻碍。

2肺肺为魄之处、气之主。

在五行属金。

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是开窍于鼻。

鼻是用来呼吸的,吸入新鲜空气,排出废气。

鼻不好的人,会影响体内正常的循环,会引发肺的疾病,呼吸系统的疾病也会诱发鼻腔的炎症。

其华在皮毛,肺是给皮毛供应营养的肺不好,皮毛就枯槁、不光滑、粗糙,汗毛生长方向杂乱,脸上的毛孔粗大。

情绪是悲忧的,无事忧愁、爱哭。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就是一个例子,她有严重的肺结核,她的眼泪是从春流到秋、又从秋流到冬……口味爱吃辛(辣)的东西,脸色是发白的,脸无血色,像一张白纸一样。

3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

生理功能:①主运化;②主升清;③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黄帝内经》“五刺法”

《黄帝内经》“五刺法”

《黄帝内经》“五刺法”《黄帝内经》“五刺法”的现实意义等魏连海王卫等五刺法是《内经》刺法中的一类,包括半刺、豹文刺、关刺、合谷刺和输刺等5种刺法。

《灵枢·官针》:“凡刺有五,以应五藏。

”对此张志聪在《素问集注·官针》有:“五脏之气外合于皮脉肉筋骨,五脏在中,故取之外合而应于五脏也。

”这种从五脏与五体(皮、脉、肉、筋、骨)的对应关系出发而创立的5种刺法,也被称为五脏剌。

研究“五剌法”的内容可以发现,根据疾病的脏腑辨证结果,选择与相应脏腑对应的深浅不同的组织结构部位(皮、脉、肉、筋、骨)针刺是“五刺法”的核心内容。

正如《素问·刺要论》说:“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

”尽管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很多,如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以及腧穴所在的部位、季节时令等等,但是无可否认针刺作用于不同的组织结构也是影响针刺疗效的重要因素。

《内经》“五刺法”就是从五脏相对应的五体客观上存在着深浅部位不同着眼,深入分析了针刺皮、脉、肉、筋、骨等不同部位的组织结构,可以影响与之相对的不同脏腑。

换句话说,当不同的脏腑受病时则应选择不同部位的组织结构针刺。

1 针皮肤治邪在肺《灵枢·官针》:“半刺者,浅内而急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

”由于肺主皮毛,故浅刺皮毛可宣泄皮毛部的邪气以宣肺气,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束表、发热、咳喘等和肺脏有关的疾病以及一些皮肤病。

现代的皮肤针刺法亦属此类。

毫针刺时可选用横刺或透刺等刺法使“刺皮无伤肉”。

2 针血脉治邪在心《灵枢·官针》:“豹文剌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

”心主血脉,刺中血络出血可去瘀生新,即使无出血也可宣泄经络中的邪气,使气血调和从而令瘀血得除,邪热得解。

所以该类刺法常用于治疗瘀血阻络或红肿热痛等血分有热之证。

3 针分肉治邪在脾《灵枢·官针》:“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

《内经》分析病机的方法

《内经》分析病机的方法

《内经》分析病机的方法《内经》的各个篇章中都蕴含了丰富的病机理论,《内经》以邪正盛衰、阴阳失调、升降失调阐释病变的基本机理,提出了着名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以及“百病皆生于气”的学术论断。

《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内经》中唯一明确提出“病机”的篇章,该篇中对临床常见症状的病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中“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则明确指出了《内经》分析病机的方法。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分析病机,首先要做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找寻主病之因。

而主病之因找寻的主要方法是:以疾病表现之象为对象,根据藏象理论中有关五脏、六气的特性,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分类归属、辨别判断。

探求其发生的六气之因、五脏之位等,即找出病象与病因、病位的所属关系。

在病因方面,《内经》用六气加以概括,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而六气各自的特性特点又不同,所致疾病的表现也各异,因此,根据六气的特性对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进行分析,就可以探求病变发生的原因,从而指导治疗。

如火性炎上,有上冲之势,故病象若见有逆而冲上之象的则认为大多是火盛之因,如呕吐、呃逆、哕、咳喘、气上冲胸等,病机十九条以“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概之。

当然,这里的六气既指外邪,也包括内在机体失调所导致的病理变化,病变是外邪所致,还是内生六气所为,还需细辨。

在病位方面,《内经》认为五脏是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总概括,而五脏又分属五行,各有其特殊的功能特点,故虽然病变之象千差万别,但总能根据五脏之性来分别归属判断,确定五脏之病位,进而治疗。

如肾位居北方,五行属水,其性为寒,而寒又主收引、凝敛,故病变之象见有躯体蜷缩、肢体不伸、关节拘挛者,大多归属于肾,正所谓病机十九条中的“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当然,这里的五脏指的是五脏系统,包括各自所主的腑、体、窍、华、经脉等,各自的功能所主也不单一,判断某脏的哪个系统层次、哪方面功能异常,还需根据具体的病变表现加以分析。

《黄帝内经》素问 ●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黄帝内经》素问 ●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黄帝内经》素问●五脏别论篇第十一*导读:【原文】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

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

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原文】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

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

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

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译文】黄帝问道:我听说方士之中,有人以脑髓为脏,有人以肠胃为脏,也有的把这些都称为腑,如果向它们提出相反的意见,却又都坚持自己的看法,不知哪种理论是对的,希望你谈一谈这个问题。

岐伯回答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种是禀承地气而生的,都能贮藏阴质,就象大地包藏万物一样,所以它们的作用是藏而不泻,叫做奇恒之腑。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者是禀承天气所生的,它们的作用,像天一样的健运周转,所以是泻而不藏的,它们受纳五脏的浊气,所以称为传化之腑。

这是因为浊气不能久停其间,而必须及时转输和排泄的缘故。

此外,肛门也为五脏行使输泻浊气,这样,水谷的糟粕就不会久留于体内了。

所谓五脏,它的功能是贮藏经气而不向外发泻的,所以它是经常地保持精神饱满,而不是一时地得到充实。

六腑,它的功能是将水谷加以传化,而不是加以贮藏,所以它有时显得充实,但却不能永远保持盛满。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水谷入口下行,胃充实了,但肠中还是空虚的,食物再下行,肠充实了,而胃中就空虚了,这样依次传递。

所以说六腑是一时的充实,而不是持续的盛满,五脏则是持续盛满而不是一时的充实。

《内经》与五运六气

《内经》与五运六气

《内经》与五运六气五运指:金、木、水、火、土,即五大行星对地球的影响。

六气指:三阴三阳,风、寒、暑、湿、燥、火,也可以说是一阴二阴三阴一阳二阳三阳,简称三阴三阳。

一阴又叫厥阴,属风;二阴又叫少阴,属火;三阴又叫太阴,属湿;一阳叫少阳,属火;二阳叫阳明,属燥;三阳叫太阳,属寒水。

古人用天干地支描述五运六气,甲己代表土运,乙庚代表金运,丙辛代表水运,丁壬代表木运,戊癸代表火运,十个天干中,奇数为阳,甲、丙、戊、庚、壬,代表的运气过旺,偶数为阴,乙、丁、己、辛、癸,代表运气不足。

2017年丁酉年,是木运不足的年份,《黄帝内经》记载“岁木不及,草木晚荣,肃杀而甚,刚木辟著,悉萎苍干,上应太白星。

民病中清,月去肋通,少腹痛,肠鸣溏泄,凉雨时至,上应太白星,其谷苍”。

木气不足,金来克,金代表燥金,金主寒凉,干燥。

木主肝胆,木受克制,人的肝气不足,两肋腋下容易疼痛,木克土,土主人的脾胃,土气过旺,人的脾胃消化功能就容易出问题。

丁酉年,酉代表阳明燥金,金代表金气,燥气,寒凉之气,木气不足,金气克木,《黄帝内经》中描述“上临阳明,生气失政,草木再荣,化气乃急,上应太白镇星,其主苍早。

复则炎暑流火”。

就是说在这样的年份,容易长痱子生热疮,秋天干燥,寒气来得早,容易出现虫灾,从人体来说,脾胃受邪,引起咳嗽,鼻子容易出血等。

2017年天气干燥,草木晚荣,肃杀之气来得早,春夏干旱,夏天炎热,脾胃容易受寒凉侵袭,夏秋易出现热疮,肝血不足,眼睛干涩,女子容易导致经血不足,乳腺增生等。

用五运六气分析全年基本情况,是说这一年容易生这些疾病,并非所有人都会生这些病,中医研究病因,有两个因素,一个叫气机,一个叫神机,合起来叫病机,思机就是三阴三阳的变化,气机作用于人体时,需要人的神机跟外在的气机发生作用,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这由内在的神机决定,气机在作用于人体时,因每个人的神机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神机也反应出每个人出生这年所禀受的五运六气的情况,禀受的五运六气的情况不一样,神机就不同。

内经中有关人体水液代谢的原文

内经中有关人体水液代谢的原文

内经中有关人体水液代谢的原文
内经中有关人体水液代谢的原文: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篇》
水液入胃以后,游溢布散,上行输送于脾,经脾对精微的布散转输,上归于肺,肺主治节,肺气运行,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

如此则水精四布,外而布散于皮毛,内而灌输于五脏,并随四时寒暑的更替和五脏阴阳的变化而变化。

水液代谢失常常引起水肿,《内经》称为“水”、“水胀”。

《灵枢·水胀》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素问·水热穴沦》曰:“上下溢于皮肤,故为胕肿,胕肿者,聚水而生病也”。

治水之法,多宗张介宾所言“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

”。

五脏统一密切相关的经典条文

五脏统一密切相关的经典条文

五脏统一密切相关的经典条文五脏统一密切相关的经典条文主要存在于《黄帝内经》中,这是一部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根据其中的内容,可以总结出五脏统一的相关条文,为中医理论的应用提供指导。

首先,根据《素问·六节藏象论》的记载,五脏统一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这篇条文指出,五脏是人体内脏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心、肝、脾、肺和肾。

它们分别主司心血、肝胆、脾胃、呼吸和水液代谢等功能,但彼此又相互依存、密切联系。

其次,《内经》中的《灵枢·经水》明确指出,五脏统一在调节人体水液代谢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心主司血液循环,它的功能可以影响肝、脾、肺和肾的水液代谢功能,维持体内水液平衡。

肝主疏泄,肝气不舒可影响心血运行,导致水液停滞。

脾主运化,脾气失常可影响肝、肺和肾的水液代谢功能,出现水湿停聚的情况。

肺主呼吸,肺气不畅可影响水液的输布,导致水湿停聚。

肾主排泄,肾气不足则会导致水液停滞,形成水湿内停。

再次,《黄帝内经》的《素问·病机探原论》中提到,五脏统一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篇条文强调了五脏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关系,规定了五脏的联络通达路径,说明了当某一脏腑出现病理变化时,其他脏腑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临床应用中医理论时,要全面考虑五脏的统一性,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病机,做到因脏器的变化而辨证治疗。

最后,《黄帝内经》还专门对五脏各自的功能进行了详细论述。

例如,《素问·五脏别论》中指出,心主神明,其功能主要包括主血脉和主志。

肝主疏泄,它除了主胆外还主司筋脉和主志。

脾主运化,包括主血液和主志。

肺主气,主司呼吸和主志。

肾主藏精,主司水液代谢和主志。

这些具体的条文内容揭示了每个脏器的特殊功能,同时也强调了五脏的统一性与密切相关性。

综上所述,五脏统一密切相关的经典条文主要存在于《黄帝内经》中,通过这些条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五脏的统一作用。

这对于中医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中医药知识,从而实现人体的健康和平衡。

黄帝内经三焦[原创]根据《内经》:“三焦”不是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概括

黄帝内经三焦[原创]根据《内经》:“三焦”不是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概括

黄帝内经三焦 [原创]根据《内经》:“三焦”不是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概括根据《内经》:“三焦”不是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概括“三焦”一词,首见于《内经》。

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由于《内经》对心包络的具体部位论述不明确,特别是《难经》在《二十五难》中提出:“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

在《三十八难》中又说:“所以腑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

《难经》两次提出三焦“有名而无形”之后,就引起了后世医家之争论。

如孙思邈、滑寿、李梃、张山雷等,皆宗《难经》主无形之说。

主有形之说者,如虞抟、章潢、张介宾、唐宗海等。

其实,这种有形、无形之争无任何价值。

若无形,何以主持诸气?若无形,何以为水谷精微运行之道?有三焦之功能必有其形,这是一定的。

今之中医基础理论对三焦又是如何论述的呢?如《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基础理论》说:“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

作为六腑之一的三焦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诸如通行元气、疏通水道等。

又由于三焦是胸腹腔的一个大府,上、中、下分布的部位包括了其它脏腑,故三焦又包括了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生理特点”。

在“解剖形态”中说:“对三焦解剖形态的认识,历史上有‘有名无形’与‘有名有形’之争。

即使‘有形’论者,对三焦实质的争论,至今尚无统一的看法。

一般认为,它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五脏六腑之中,唯三焦最大,无与匹配,故三焦有‘孤腑’之称。

关于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一致认为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至二阴为下焦,包括肝、肾、大肠、小肠、膀胱和女子胞等。

其中肝脏按其部位而言,应归属中焦,但因其在生理功能上与肾关系密切,故将肝与肾一并划归下焦。

按其部位划分的上、中、下三焦的概念,实际上已是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概括。

”我们认为,按着《教材》关于三焦的论述,完全不是六腑之一的三焦。

如其谓“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以及对上、中、下三焦的部位划分,显然与《内经》所论“三焦”为六腑之一的含义相去太远。

内经对五脏气机输布的认识

内经对五脏气机输布的认识

内经对五脏气机输布的认识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内经》对五脏气机输布的认识□翟双庆北京中医药大学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特性是通过脏腑的生理活动所体现的。

人的生命活动,即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可见,气的升降出入须协调平衡,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素问·禁刺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此处所言,即从气机输布运行论五脏功能特点。

气机输布运行是五脏功能的重要特征,肝气从左生升,肺气从右肃降,相反相成;心属火性炎散其气布于表,肾属水性内沉其气治于里;脾主运化如信使之运行不息,胃主受纳如市之百物汇聚。

具体分析如下。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张介宾注:“阳左而升,阴右而降。

”即说明就自然界而言,左为天地之气升发之途,右为天地之气收降之路,故称左右是阳升阴降的道路。

比拟于人体,亦是如此。

“生”之本义,《玉篇》谓“起也”,王冰注:“生,动出也。

”张介宾曰肝木主“发生”。

显然,生,即生发上升之意。

肝生于左,说明人体升发之气由左上升,归肝所主。

其临床意义在于,肝病多见左侧部位的疾病,如《素问·刺热》“肝热者左颊先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脉微急为肥气,若覆杯”;《难经》认为肥气的部位在左胁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肝咳者,其状左胁痛”。

同样,肺藏于右的实质,是通应金、秋的生理特性,说明人体肃降之气由右下降,归肺所主。

其临床意义在于说明,肺病多表现为右侧部位的病变特征,如《素问·刺热》说:“肺热病者,右颊先赤。

”陈复正《幼幼集成》言“右颊配肺”,“以候脏气之强弱耳”;《难经·五十六难》认为“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

《黄帝内经》全文翻译之:上卷素问篇五脏别论篇第八

《黄帝内经》全文翻译之:上卷素问篇五脏别论篇第八

《黄帝内经》全文翻译之:上卷素问篇五脏别论篇第八上卷素问篇五脏别论篇第八【本章要点】一、论述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分类及其区别。

二、说明诊脉独取寸口的道理。

三、论及医生临诊时有关事项,阐明了不信鬼神和相信医学的科学思想。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方士①,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

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

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②。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

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魄门③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帝曰:气口④何以独为五脏之主?岐伯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⑤;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

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注释】①方士:古代懂得方术的人,这里指医生。

②奇恒之府:奇,即不同的意思;恒,即平常的意思。

奇恒之府,即异于平常之脏腑。

③魄门:魄通“粕”;魄门,指肛门。

④气口:指手腕横纹外侧桡动脉搏动处,是诊脉的常用部。

⑤至德:至,至高无上;德,指医疗理论。

【译文】黄帝问道:我听说方士之中,有人以脑髓为脏,有人以肠胃为脏,也有的把这些都称为腑,如果向他们提出相反的意见,却又都坚持自己的看法,不知哪种理论是对的,希望你谈一谈这个问题。

岐伯回答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者是秉承地气而生的,都能贮藏阴质,就像大地包藏万物一样,所以它们的作用是藏而不泻,叫做奇恒之腑。

《黄帝内经》气机失调

《黄帝内经》气机失调

《黄帝内经》气机失调气,本是中国古代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周易·系辞》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

”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被引进医学领域,用于解释人的生理、病理现象,在中医学中逐渐形成了气的基本概念。

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同时以气的变化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即指出人是“天地之气”的产物。

人体的气是一种活动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不断地运动,流行全身,无处不到,“升降出入”是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就说明人体各个脏器都在进行着升降出入的活动,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

气的升降出入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停止。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气机失调则能变生出多种疾病。

《素问·举痛论》曰:“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笔者认为这段话从情志过激、外感邪气、过劳所伤三方面论述了“百病生于气”的发病学观点,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

情志过激《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七情是机体正常的精神状态,一般不会致病,但七情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情绪引发的病症],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而且它们之间又可以相生相克,如“ 怒可制思【思伤脾者,以怒胜之。

】,喜可制悲【悲伤心者,以喜胜之。

】,悲可制怒【怒伤肝者,以悲胜之。

】,恐可制喜【喜伤心者,以恐胜之。

】,思可制恐【恐伤肾者,以思胜之】(以土制水),(悲胜怒,喜胜悲,恐胜喜,怒胜思,思胜恐)”怒则气上《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黄帝内经》——肝生於左,肺藏於右

《黄帝内经》——肝生於左,肺藏於右

《黄帝内经》——肝生於左,肺藏於右
“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肾治於裏,脾為之使,胃為之市。

”(《素問·刺禁論》),其经文解释如下:
1.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以肝、肺脏气及运行而言,肝气从左而升,肺气从右而降,合天地之气东升西降之理。

高世曰:“人身面南,左东右西,肝主春生之气,位居东方,故肝生于左;肺主秋收之气位居西方,故肺藏于右。


2.心部于表,肾治于里:张志聪曰:“心为阳脏而主火,火性炎散,故心气分部于表;肾为阴脏而水,水性寒凝,故肾气主治于里
3.脾为之使,胃为之市:高世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故脾为之使。

胃为水谷之海众物所聚,故胃为之市。

”趋走不息谓之使,百物聚集谓之市。

市,聚集货物,进行买卖之处,这里用以比喻胃之受盛饮食物的功能。

【按语】
经文从五脏配属五行方位的角度认识五脏气机输布运行规律。

古人对方位的表述是人体面南而立,则左东木春肝、右西金秋肺、上南火夏心、下北水冬肾,中央土长夏脾。

肝主春,其气升,位居东方,所以“肝生于左”。

肺主秋,其气降,位居西方,所以“肺藏于右”。

心为阳中之太阳,布阳于表;肾为阴中之太阴,主阴于里,所以“心部于表,肾治于里”。

脾土旺于四季转输气机,且主运化水谷,以营四肢,所以“脾为之使”;胃受纳、腐熟水谷,
饮食不能久藏故“为之市”。

后人从“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一句阐发,认为脾胃为气机输布的“转枢”,有制约各脏气机的过度升降,维持其调和状态的作用。

《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篇第二十九(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篇第二十九(译文)

《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篇第二十九(译文)【题解】本篇介绍了如何在问诊中通过病人的恶欲来了解疾病的性质,从中推论病机和正确得宜的医疗方法,讲述了通过观察外部形态来测知内部脏器盛衰常变的一般规律,提出了劝慰开导法等"理疗法。

由于文中所记述的内容,都是先师传授的宝贵经验,故以"师传"名篇。

【原文】黄帝日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著于方[1]余愿闻而藏之,则而{亏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有终时,可得闻乎?岐伯日远乎哉问也。

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

顺者,非独阴阳脉,论气之逆顺也,百姓人民皆欲顺其志也。

黄帝日顺之奈何?岐伯日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2。

【提要】本段主要论述临证治病首先要问清楚病人的喜好,以便选择病人最合适的治法,即"临病人问所便"。

【注释】[1]方指古代记载文字的木板。

[2]病人问所便便,相宜之意。

病人问所便,指对病人最为相宜的治法。

【白话解】黄帝说我听说先师有些医学心得,没有记载到书籍中,我愿意听取这些宝贵经验,并把它铭记在心,以便作为准则加以奉行。

这样,既可以治疗民众之疾病,又可以保养自己的身体。

使百姓免受疾病之苦,所有的人都身体健康、精神愉快。

并让这些宝贵经验永远造福于后代,使后世的人们不必担心疾病的困扰。

你能把这些宝贵经验讲给我听吗?岐伯说你所提的问题意义很深远,无论治民、治身、治此、治彼,治理大事小事以及治国理家,没有违背常规而能治理好的,只有顺应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才能处理好各种事情。

所谓的顺,不仅是指阴阳、经脉、气血循行的顺逆,还包括了广大人民的情志顺逆。

黄帝问怎样才能做到顺应呢?岐伯说当进入一个国家,要首先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到了一个家庭,应当首先了解人家有什么忌讳;进入别人的居室,要问清礼节;临证时,要问清病人的喜好,以便更好地诊治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经》对五脏气机输布的认识
□翟双庆北京中医药大学
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特性是通过脏腑的生理活动所体现的。

人的生命活动,即是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可见,气的升降出入须协调平衡,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

《素问·禁刺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此处所言,即从气机输布运行论五脏功能特点。

气机输布运行是五脏功能的重要特征,肝气从左生升,肺气从右肃降,相反相成;心属火性炎散其气布于表,肾属水性内沉其气治于里;脾主运化如信使之运行不息,胃主受纳如市之百物汇聚。

具体分析如下。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张介宾注:“阳左而升,阴右而降。

”即说明就自然界而言,左为天地之气升发之途,右为天地之气收降之路,故称左右是阳升阴降的道路。

比拟于人体,亦是如此。

“生”之本义,《玉篇》谓“起也”,王冰注:“生,动出也。

”张介宾曰肝木主“发生”。

显然,生,即生发上升之意。

肝生于左,说明人体升发之气由左上升,归肝所主。

其临床意义在于,肝病多见左侧部位的疾病,如《素问·刺热》“肝热者左颊先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肝脉微急为肥气,若覆杯”;《难经》认为肥气的部位在左胁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肝咳者,其状左胁痛”。

同样,肺藏于右的实质,是通应金、秋的生理特性,说明人体肃降之气由右下降,归肺所主。

其临床意义在于说明,肺病多表现为右侧部位的病变特征,如《素问·刺热》说:“肺热病者,右颊先赤。

”陈复正《幼幼集成》言“右颊配肺”,“以候脏气之强弱耳”;《难经·五十六难》认为“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壅”。

同时,亦有人认为此句对脏气位置的描述是“河图”象数模式在医学中应用的体现。

心部于表,肾治于里
有从属性上注解,认为表里为阴阳之意,如张志聪注:“心为阳脏而主火,火性炎散,故心气分布于表;肾为阴脏而主水,水性寒凝,故肾气主治于里。

”亦有人从解剖位置上理解,认为表里为外内、上下,如马莳注:“心属阳,居于膈上,故心部于表;肾属阴,居于膈下,故肾治于里。

心为五脏部主,故称曰部;肾间动气内治,故称曰治。

”《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

”故可说明此句经文是指心为阳脏,位居膈上,其性属火,其气部于表;肾为阴脏,位居于下,其性属水,藏精而主内。

朱震亨在《格致余论·臌胀论》中提到:“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

”以水火而言,“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己”。

心肾功能正常,互相协调,保持动态平衡,就称为“心肾相交”,也叫做“水火既济”。

升降失常,则出现各种病证,当治以恢复水火升降之常。

如用治心火偏亢,心肾不交之怔忡、失眠的交泰丸,方出《韩氏医通》,由黄连、肉桂心两味药物组成,共奏交通心肾,清火安神之功。

而皮肤感知觉异常的表病多从清心开窍来论治,疗效确切。

笔者早年侍诊王洪图教授,曾遇一病人患全身皮肤刺痛之证,现详述如下。

张某,女,51岁,主诉全身皮肤刺痛1月余。

触摸皮肤刺痛更甚,腰及颈项部皮肤刺痛更加剧烈,持续性刺痛,无论坐卧不得缓解,伴心慌、心烦、睡眠欠佳、盗汗,食可,二便调。

舌质暗,苔薄白略腻、舌中间有剥落,脉象节律欠调、左弦细略数、右弦滑。

观其皮肤颜色无明显异常。

证属心经郁热,拟用凉血清心之法。

方药多选用黄连、丹皮、赤芍、炒栀子等清心热而凉血,以清除其在表之邪,药与证应,服用6剂后皮肤疼痛基本消失,继服6剂即告痊愈。

因此,皮表之病,不应忽视从心论治这一途径。

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之”指五脏。

趋走不息谓之使,百物聚集谓之市,如高世栻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以灌四旁,故脾为之使。

胃为水谷之海,众物所聚,故胃为之市。

”由于使、市也就是畅通无阻之意,可引申为转枢,故后世医家将此引申为脾胃的转枢功能,即脾胃有转枢五脏气机的作用。

肝升肺降,心表肾里,脾胃居于中焦以转枢,如此脏腑气机输布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连续的、完整的系统,而这个系统中脾胃位居中焦、有升有降、通连表里内外上下,是其关键,不仅帮助各脏气机输布,也制约各脏气机的过度升降,而且维持其和谐状态,起着调度、协调的作用。

由于脾胃对人体五脏之气的这种转枢、斡旋作用,一方面脾胃之病可以表现为五脏气机的升降失常,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所说:“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

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

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

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

”中气一病,则气血精神无所不病。

另一方面,五脏气机升降失常的病证,往往可以通过治疗脾胃而获效。

周慎斋《慎斋遗书》所谓:“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万无一失。

”如李东垣《医学发明·两肾有水火之异》中三才封髓丹(天门冬、熟地、人参、黄柏、砂仁、甘草)为“降心火,益肾水”而设,而制方则苦寒与辛甘温并用,用黄柏之苦寒坚肾清火,天门冬、熟地滋肾阴,人参、甘草温补脾胃,用砂仁行脾胃之气。

其人参、砂仁、甘草的用药目的,在于通过脾胃之气的健运,使肾精下泄之证得以治疗。

本方不单可治遗精、下泄之证,凡属心肾不交,水火不济的病证,皆可使用。

故《蒲辅周医疗经验》中治疗口疮时,药味虽有加减变化,但“皆用补土伏火之封髓丹”。

汪讱庵《医方集解》载七气汤,治疗“七情气郁……胸满喘急”证,即肝气郁结不升、肺气失降的喘证,但其用药为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生姜、大枣。

根据1990年版《中药大辞典》,方中除紫苏、生姜,其余均非升肝气、降肺逆之品,而是皆入脾胃之经。

考其用药目的,亦不外通过脾胃之气的调畅,而使木气得疏,金气得降。

其他如《伤寒论》桃花汤治疗少阴虚寒、下利脓血,用甘草、粳米补益中气,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云:“故此制方,不清火,不利水,一惟培土,又全赖干姜转旋,而赤石脂、粳米得收平成之绩也”;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不仅将黄疸归入阳明经病中,
而且在治疗的主要方药茵陈蒿汤中用大黄行胃腑之气,等等,其原理皆为通过调脾胃之气治疗五脏气机运行失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