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新人教版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课文生字词语;2、复述课文(概括能力);3、景物描写;4、详略的安排。
过程与方法:快速阅读,自主、合作与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精神、崇高的献身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复述课文、详略安排教学难点:复述课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伟大的悲剧》中,我们曾为斯科特等勇敢者的悲壮之举感动不已。
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
今天,我们就来接触这样一批《登上地球之巅》的勇士们。
二、相关资料简介:1.文体:通讯,通讯是详实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具有时效性。
2.作者简介:郭超人,湖北武穴人,高级记者,1960年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夏邦马峰的报道。
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时代的回声》等。
本文节选自《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3.关于珠穆琅玛峰:喜马拉雅山脈的主峰。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尼泊尔交界处。
“珠穆琅玛”系佛经中“神女”的译音。
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海拔8848.13米,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
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
有巨大的冰川,最长达26公里。
中国登山队两次从北坡攀登顶峰(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
4.写作背景:1960年5月25日,年轻的中国登山队员从北坡攀援而上,踏过千年冰雪,翻过万丈巉岩,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三、整体把握:〈一〉生字词语检查、学习。
〈二〉速读课文,概括出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经过的几个阶段。
1.登山队出发。
2.突击主峰(4—8)刘连満甘作人梯,帮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9—13)黑夜中,由于缺氧,刘连満留下,其他三人以最快速度奔向顶峰。
14—15 )刘连満冒生命危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并写下感人的短信。
(16—21)三队员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的无氧攀登。
(22—23)完成由北路登顶的壮举。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15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15一. 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人类探索南极的故事。
课文以斯科特和阿蒙森两位探险家为主线,描述了他们为了探索南极的艰辛历程,以及他们在极端环境下的奋斗和牺牲。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感人,具有很强的震撼力,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探索精神。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对于感人的故事情节有较高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地理知识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索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探险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探险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地理知识,以及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课文原文、图片、视频等。
2.参考资料:收集与南极探险相关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音响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南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南极的美丽和神秘。
然后简要介绍南极探险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氛围。
学生在听读过程中,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变化。
(初中语文教案)《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教案学校语文教案学习重点:登上地球之巅1、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探究自然奇特的豪情壮志。
真正的英雄1、了解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巨大悲剧。
2、感知人类最为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究未知领域的精神,生疏到——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困难险阻斗争的历史。
学问讲解:一、根底学问1、正确朗读以下词语中的加点字。
矗立sǒng 砭骨biān 崔巍cuīwēi 匍匐pufu阴霾mai 余暇xia2、区分以下词语的读音和形体的异同。
缭绕——缠绕斩钉截铁——锲而不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阴霾——阴晦梦寐以求——孜孜不倦迫不及待——难以弥补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格外冷或苦痛格外猛烈。
履践:践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宏伟。
阴霾:本文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
侵袭:侵入和攻击。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寄予:把抱负、期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情上。
哀思:哀痛思念的感情。
二、重点分析1、郭超人,北京高校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格外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
1960年,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了很多感人故事,本文就选自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2、阅读课文,试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终380米高度冲击。
他们困难地向前行进着。
两个多小时后,有名的“其次台阶〞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他们冒着寒冷,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其次台阶〞。
这时,队员们又得面对黑夜的挑战。
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一步一步地前进。
由于前面用时过多,氧气已经不多了,他们又受到缺氧的严峻威逼。
反响最猛烈的是刘连满,他每前进一步都格外困难了。
为了争取时间,大家打算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
严峻缺氧的刘连满躺着休息,开头进入半昏迷状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伟大的悲剧》的教学设计张占营文本研究《伟大的悲剧》节选自茨威格的人物传记《夺取南极的斗争》的后半部分,写的是20世纪初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与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角逐南极点失败后,和他的队友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
作者饱含感情,以优美的文字,再现了发生在那茫茫南极冰原上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故事。
但作者叙写这个故事,绝不是为了让读者感到有趣,也不仅仅是为了感动读者,而是让我们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哪里?作品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震撼。
它应该是一粒种子,深埋进学生幼小的心底,在将来适当的时候能够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他们“精神的底子”里不可缺少的内涵。
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2.品味文中令人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认识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通过默读、重点朗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与学的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伟大的悲剧》这篇传记文学。
大家都认真地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自由地交流一下,阅读课文后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斯科特带领的探险队有哪几个人?让学生在原始阅读、初步感受基础上,设计、板书课题,?并说说设计理由。
二、铺垫两个资料为了深入理解课文,我们先来读下面两则材料(出示课件)此处插入有点不妥材料之一:茨威格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出身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
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
在法国结识魏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从事外国文学(主要是诗歌)的翻译工作。
战争爆发后,发表了反战剧本《耶雷米亚》,在瑞士与罗曼·罗兰等人一起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1919年后长期隐居在萨尔茨堡,埋头写作。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21伟大的悲剧知识能力:1、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2、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过程方法:1、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
2、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树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了解南极吗?南极点位于南纬90度,南极洲的面积为1400万平方公里。
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雪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漠。
南极的自然环境有五大世界之最: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零下89.2度;是世界上冰雪贮量最多的大陆;是世界上最干燥、海拔最高的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大陆。
有着世界上最干净的水,土和空气。
但也无处不隐藏这致命的危险,如:奇寒,杀人风,冰缝,白色沙漠,移动的岛屿、乳白天空、雪盲。
南极大陆生物稀少,然而,围绕南极大陆的海洋,南大洋,栖息着数千种海洋生物。
开发利用南极的海洋生物资源,将是人们研究南极首先得到的经济效益之一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
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犹太资产阶级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
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
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
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
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
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精选9篇)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精选9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精选9篇〕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教案篇1【教学目的】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品味意味深长的语句。
3.学会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4.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征服大自然的坚强意志。
5.激起探究未知世界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为所热爱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6.关注自然,关注人类。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难点】茨威格为何不给成功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教法学法】快速默读,重点朗读,品味文中的细节;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放视频录像导入: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展示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
近百年来无数探险者在南极留下他们的足迹,他们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自己奉献。
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珍贵生命。
英国人斯科特就是值得我们缅怀的一位探险家。
南极点科学实验站的名称“阿蒙森---斯科特站”就是最好的见证。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当年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描绘了他们的这次失败之旅。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这些英雄再次体验这悲壮之旅吧。
二、作者简介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西欧,北非,印度。
美洲有游历。
在法国结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从事反战活动,成为著名的和平者。
1928年,结识高尔基。
1938年,流亡英国,参加英国国籍。
他的主要成就表达在传记文学和小说方面。
作品有《三位大师》等。
三、整体感知文本1.跳读课文考虑: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提示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方面来概括〕〔这时可以给学生出示斯科特等人的行走道路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案)
21.伟大的悲剧教与学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词句,整体感知课文2.理清故事情节,有感情的复述课文。
3.理解体味关键语句,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4.感受并学习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教与学重点体会作者颂扬的精神,通过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与学难点理解体味关键语句,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2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展示有关南极风光、动物、探险等图片,使学生进入情境。
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
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
斯科特领导的英国探险队虽然成功地到达南极点,却没能够平安归来,最后全军覆没,但他们的勇敢顽强精神和悲壮业绩,在南极探险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他们历经艰辛,艰苦跋涉,却没有将所采集的17千克重的植物化石和矿物标本丢弃,为后来的南极地质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它们探险的日记、照片,也都是南极科学研究的宝贵史料,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
为了让人们永远地纪念他们,美国把1957年建在南极点的科学考察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悲剧》。
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识作者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
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
在法国结识了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他们的影响。
成为著名的和平者。
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上。
作品有《三位大师》、《最初的经历》等。
2、读准字音,解释下列词语。
毛骨悚然毋宁吞噬3、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
(二)读出自我:1文中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斯科特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探险队?共几人?分别是谁?2先期到达极点的探险队是哪个国家的?3斯科特探险队返回基地的途中他们遇到的主要危险是什么?(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1.无情的暴风雪就这样吞噬了五位探险者的生命,然而当我们合起书来,他们面对失败、面对厄运、面对死神的悲壮场面却让人久久难以忘却,请说出文中你最难忘的是哪个细节?说说它感动你的原因。
《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四篇名为《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的故事。
这些故事都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基础的,通过文字的描述和阅读的理解,让我们去探究不同的主题和人性。
第一篇故事是《伟大的悲剧》,它主要讲述的是泰坦尼克号船的沉没以及这场悲剧给予人们的启示。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生命的理解,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同时,这篇故事也为我们揭示了人性中的善与恶,包括在危难时刻能够慷慨解囊帮助他人的行为,也有失去自我理智只顾自保的恶行。
第二篇故事是《在沙漠中心》,它讲述的是一位探险家于20世纪50年代在撒哈拉沙漠探险时的经历。
虽然探险者最终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但他通过这次探险,体验到了渴、饿、疲惫和孤独等困难和挑战。
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顽强、勇敢和不放弃的精神,以及对探险精神的追求和对生命的热爱。
第三篇故事是《登上地球之巅》,讲述的是珠穆朗玛峰的征服历程以及登顶后给登山者带来的满足感。
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示了冒险探险和挑战极限的无畏精神,以及对自然与世界的敬畏。
它也告诉我们,获得成功不是靠一时的机遇和运气,而是通过极度的努力和毫不妥协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四篇故事是《真正的英雄》,讲述的是一位年轻的美国军队中士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英勇行为和最终的牺牲。
这篇文章向我们展示了真正的英雄精神,包括保卫国家的责任和职责、勇敢行动的决心和毫无怨言的牺牲。
我们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勇敢行动者的崇敬。
这四篇故事展示了不同的主题和人性,它们有一个共同点是让我们思考、探究和领悟人生的真谛。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故事,我们可以得到灵感、鼓舞和指引,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和生命方向。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16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16一. 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在人类探索南极的过程中,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和他的队伍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勇敢面对困难,顽强拼搏,最终却遗憾地以失败告终的故事。
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斯科特等人的英勇精神,体会他们面对挫折时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从而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对于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扫清这些阅读障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学生对于英雄主义和拼搏精神有一定的认知,但通过具体事例来感受和体会这些品质的能力还需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探险的背景知识,掌握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合作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斯科特等人的英勇精神,体会他们面对挫折时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南极探险的背景知识,掌握文中的一些专业术语。
2.教学难点:感受斯科特等人的英勇精神,体会他们面对挫折时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课文内容,介绍南极探险的背景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斯科特等人的感受和体会。
3.写作法:学生撰写心得体会,表达对英雄主义和拼搏精神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教师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南极探险的背景知识以及相关图片。
2.课文:学生提前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南极探险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南极探险的兴趣,进而导入课文《伟大的悲剧》。
2.呈现(10分钟)教师用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跟随斯科特的探险队伍,体验他们在南极的艰苦历程。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1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1一. 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中国科学家在探索南极过程中的艰辛历程和英勇牺牲。
课文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和议论,语言优美,情感丰富。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南极探险的历史,感受到科学家们的英勇精神,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但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相对较浅,对于科学家精神的理解也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南极探险的历史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家们的英勇精神,培养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相关词汇和句型的掌握。
2.难点:对科学家精神的深入理解,情感态度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南极探险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科学家们的英勇精神。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
2.教案:提前准备详细的教学方案,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3.学具: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等,方便学生合作探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南极探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南极探险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南极探险的历史背景,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合作探讨,解决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加深理解,并学会运用。
第5单元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精品教案
第5单元21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教学设想】人类生存在这个星球上,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是探索星球奥秘的情结。
在神奇的自然面前,探险者品尝过成功,也啜饮过失败,但仍前赴后继,永不停歇。
探险的行动固然值得关注,但探险的意义和动因更值得我们冷静沉思。
因此,斯科特南极探险的意义、失败的探险者的价值定位、机遇在探险成败中的作用、失败的探险者的心路历程、重复探险的价值评估、探险与冒险的区分等等,都可以作为本文学习(教学)的选题,进行扩展,组织教学。
设计A选择了斯科特探险的正面意义来组织教学,强调对文本进行正面的理解把握,在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梗概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的语言材料,从自己领会的感人片段入手体会人物身上蕴涵的伟大精神,较多地注重学生的体验学习、自主参与学习。
设计B相对较为开放,从斯科特探险的“悲剧”性质切入,以“悲情”为教学线索,引导学生在把握悲剧事实的基础上,自主对这一“悲剧”的意义(伟大?不伟大?)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强调培养学生系统思考的能力、独立思维的品质和探究的方法。
【教学设计A】教学目标:1、能快速默读,复述课文情节,把握悲剧发生的过程。
2、品味感人的情节和关键语句,感受人物的伟大精神。
3、从题目的“伟大”“悲剧”中,理解这一事件的伟大意义。
教学步骤:导入:中国“神舟”五号成功飞行,美国“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表面,中国人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于1960年5月25日首次从“不可逾越”的北坡登顶珠峰,秦大河成为首位成功参与南极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家,香港女性李乐诗成功踏上地球三极……在人类太多成功的探险活动背后,也有着太多的失败,太多的失败的英雄。
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这就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
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而进行激烈的竞争。
结果阿蒙森队比斯科特队早了近五个星期到达极点,并顺利班师,斯科特等五人却永远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18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伟大的悲剧》优秀教案18一. 教材分析《伟大的悲剧》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人类探索南极的过程中,斯科特队和阿蒙森队之间的竞争以及他们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挑战。
课文通过描绘队员们的勇敢、坚韧和团队精神,展现了人类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勇气和决心。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欣赏语言表达和探讨课文主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会太困难。
但他们在人物分析和主题探讨方面可能还需要一些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可能对南极探险的相关历史背景不太了解,因此在导入环节需要提供相关信息。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信息。
2.分析课文人物形象,体会队员们的勇敢和坚韧。
3.欣赏课文语言表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探讨课文主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尤其是探险过程和队员们的心理变化。
2.分析人物形象,区分斯科特队和阿蒙森队之间的差异。
3.探讨课文主题,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问题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人物行为和事件,帮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南极探险的背景。
2.设计好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3.准备小组讨论的指导方案,确保讨论的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简要介绍南极探险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
3.操练(2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针对课文内容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4.巩固(15分钟)教师选取几个重要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七年级语文《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短文两篇》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七年级语文《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短文两篇》人教实验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登上地球之巅》学习目标:1. 锻炼概括课文的能力。
2. 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描写景物。
3. 学习探险队员的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学习重点:1. 能详略得当地复述课文。
2. 感受并学习探险队员的崇高精神。
本课是课内自读课文,要求大家在学习讲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要求,能够通过自学把握文章的内容。
在《伟大的悲剧》中,我们曾为斯科特一行的勇敢者的壮举感动不已。
在我们中国也具有这样的献身精神的探险者,《登上地球之巅》就是这样一篇文章。
读一读:要求同学们具备个人速读课文,迅速把握大意的能力。
①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可划分为几个阶段?②用简洁的话概括登上主峰各阶段的段意。
明确:1. 登山队出发2. 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3. 黑夜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速奔顶峰。
4. 半昏迷的刘连满冒险将氧气留给他人,写下感人短信5. 三位登山队员果断抛掉空氧气桶,开创人类历史上的无氧攀登6. 完成由北路登上珠峰的壮举。
想一想①登山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②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③根据以上两个内容找出文中最感人的描写语段。
说一说:从感人的情节中,队员们表现出哪些令人感动的优秀品质?结合斯科特等人的壮举,谈谈体会。
团队协作精神、个人牺牲精神、坚强意志、毅力写一写: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景物描写并模仿语句写写自己生活周围的景物特色。
《真正的英雄》学习目标:1. 朗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感情2.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内容3. 培养自己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精神学习重点:把握演讲词的思想感情,感悟主题本文仍然是课内自读课,希望同学们查阅有关航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的资料。
读一读读完后,理解一下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明确: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想一想:①划出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教案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教案初中语文教案教案主题:《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阅读理解教案目标:1.通过阅读文章,了解登山者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熟悉文章的结构,学习提取文中细节。
3.通过文章启发学生思考真正的英雄品质。
教学重点:1.学习提取文中细节。
2.探讨文章所揭示的英雄品质。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思考真正的英雄品质。
2.学会将阅读的技巧应用于其他阅读材料。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包括文章《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的文本、问题和解答。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登山的场景,引入登山的话题,并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
教师需引导学生思考登山的困难和挑战。
Step 2:阅读理解(20分钟)1.教师分发文章《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要求学生自主阅读。
a.文章主要介绍了哪些困难和挑战?b.主人公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哪些品质?c.文章的结尾意味着什么?3.学生自主讨论并记录答案。
Step 3:整理思路(10分钟)学生将思考的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总,并找出文章中主要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主人公的品质。
学生展示他们的汇总结果,并教师进行点评。
Step 4:探讨英雄品质(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探讨文章所揭示的英雄品质,并启发学生思考真正的英雄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教师可以提问以下问题:1.你认为文章中的主人公具备哪些英雄品质?2.你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具备哪些品质?3.你身边有哪些人展示出了真正的英雄品质?Step 5:拓展阅读(10分钟)教师可以进一步扩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其他材料,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和提高阅读能力。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身边的真实或虚构的英雄写一篇英文小短文,描述他们的英雄事迹以及他们的英雄品质。
Step 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要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细节。
《伟大的悲剧》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
《伟大的悲剧》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伟大的悲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感情。
2 、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主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鉴赏撼人心魄地被壮美,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情节,理解内容难点:体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多媒体展示人类南极探险的图片资料)同学们,在南极南纬90°设立的科学实验站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
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而进行激烈的竞争。
结果阿蒙森队比斯科特队早到达极点近五个星期,并顺利回到挪威,斯科特等五人却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中。
而作者茨威格并没有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是把目光投向斯科特,对英雄的赞叹溢于言表。
历史上都是为胜利者歌功颂德,为什么作者对斯科特表达了崇高的赞誉?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答案。
(板书文题与作者)2、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作者资料(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学生默读,感知情节,准备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教师提示注意文中的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使复述情辞并茂。
(三)研读探究1 、教师导学这篇课文是非常感人的,研读好重点片段,也是对课文内涵更深的理解。
学生朗读课文重点片段,在朗读中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五名探险队员悲壮覆灭是与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到来分不开的,请从文中找出描写了南极恶劣气候的句子。
并分析其作用。
[出示图片]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南极气候的恶劣,再现了五位勇敢的探险者所处的极度艰难的环境。
找出并请齐读。
[出示图片。
在阅读和朗读中体验所描述的特定环境,了解特定环境下的人物。
渲染悲壮的气氛。
](2)、找出并朗读你最难忘的细节。
如:①历尽艰险到达终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为他完成的业绩作证,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七年级下第23,24课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教案设计(新课标) 真正的英雄教案
《七年级下第23,24课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教案设计(新课标) 真正的英雄教案》摘要:主要容《登上地球巅》《真正英雄》学习重《登上地球巅》、速课复述主要容,幽邃( )、这从几方面写出了难忘,及刚锲 B 3 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登顶成功说明他们是登山队佼佼者主要容《登上地球巅》《真正英雄》学习重《登上地球巅》、速课复述主要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探然奥豪情壮志《真正英雄》、了美国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是世界航天史上巨悲剧、感知人类闪光品质折不挠地探知领域精神认识到整人类前进历史是与切艰难险阻斗争历史知识讲、基础知识、正确朗下列词语加耸立ǒg 砭骨bā 崔巍īē 匍匐阴霾余暇x、辨别下列词语音和形体异缭绕缠绕斩钉截铁锲而不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阴霾阴晦梦寐以孜孜不倦迫不及待难以弥补3、理下列词语思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履践践踏崔巍形容山高雄伟阴霾指种压抑、沉闷气氛侵侵入和击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寄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某人身上或某种事情上哀思悲哀思念感情二、重分析、郭超人北京学新闻系毕业奔赴西藏十分艰苦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960年他作随登山队采访名记者直接或接地了了许多感人故事就选他长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课试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5月日上午9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380米高冲击他们艰难地向前行进着两多著名二台阶挡住了他们路他们冒着严寒花了五多用搭人梯方式爬上了二台阶这队员们又得面对黑夜挑战他们借着雪夜反光步步地前进由前面用多氧气已不多了他们又受到缺氧严重威胁反应强烈是刘连满他每前进步都非常困难了了争取定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快速突击登顶严重缺氧刘连满躺着休息开始进入半昏迷状态他冒着生命危险定把己不多氧气留给登山志并留下了封感人短信三位登山队员正搏斗前进道路上他们借着星光和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地匍匐前进到8 830米氧气全部用完他们断地抛空氧气筒开始了艰难而危险无氧攀登他们四肢更加沉重行动更加迟缓攀米高岩石也要用半多凌晨他们终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高峰创举3、登顶程对生命构成极威胁三困难是什么?寒冷、黑夜和缺氧登山英雄是靠什么克上述困难?靠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986年月8日上午美国东部标准38分美国挑战者航天飞机升空约分秒突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爆炸飞机变成熊熊烧巨火球拖着长蛇般然分叉火焰和黄白色浓烟坠入西洋当美国总统里根当晚即向全国发表了电视讲话对罹(l)难英雄表示哀悼并心继续对宇宙进行探月3日休斯敦航天心举行隆重追悼会里根总统会上发表了声情并茂演讲课就是这次演讲演讲词5、这演讲词主要容是哀悼罹难航天勇士颂扬人类探精神召人们化悲痛力量踏着先烈开辟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演讲词体现了人类闪光品质折不挠地探知领域精神6、全感情脉络是怎样?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前悲痛和力量)这两种感情水乳交融全演讲词给人整体情绪是悲痛但总统言辞感召下全民悲痛化成了种无形力量7、写作思路是怎样?总分总段(节)表达深深哀痛和对英雄赞颂二段(53节)分别追忆几位献身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美国英雄三段(节)召人民化悲痛力量继承英雄竟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8、你怎样看待演讲者姿态和角色定位?演讲者有着双重身份是代表全国人民总统要代表人民说话要赋予演讲以普遍义;二是作人民员与人民道共仰视这些真正英雄巩固训练、出下列各组音或写错误并横线上订正.刺入骨髓销耗巨阴霾毙日砭骨bā ________B.难以弥补斩钉戳铁养蓄锐耸立ǒg________.梦寐以孜孜不卷迫不急待匍匐 ________.钢毅不屈步履艰难契而不舍余暇x________、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项是().高山严重缺氧他们感到眼花、气喘、无力(排比)B.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片漆黑只有星光空闪耀(夸张).凶猛暴风雪像狂人似击着薄薄帐篷死神正悄悄地走(比喻、拟人).阴霾笼罩着整国(夸张)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项是().通这次学习使我们觉悟有了很提高B.他那崇高品质常浮现我脑海.他乡是江苏省南京市人.会谈就相感兴趣问题广泛交换了见、《登上地球巅》写了三队员终从北路登上了世界高峰你如何看待这种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登顶程很多困难对生命构成了威胁作者着描写了哪些困难?你如何看待这些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课有许多景物描写句子请举出几例并说说它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迁移次难忘远征学生会发起了行车远征活动学们闻讯纷纷报名这可不是什么差事父母听说急忙劝阻我们我们却用老师话回答依靠己能力达到己目才是真正有义夜里我们出发了我们骑出繁华城市进入了那深沉黑色世界没有月亮没有星星没有灯光只有夏夜蛙噪声和轻轻车轮动声音鸟鸣山更幽这阵阵蛙鸣更给刻增添了诗情画正当我们深深陶醉夜色沉沉山野候突然发生了件事令我们至今心有余悸辆亮着头灯卡车从我们面驶司机似乎没有发现前面有人速丝毫减刹那呼啸而几乎没有我们容身地了几骑车技术稍差学险些被卡车带起疾风掀倒我们不得不停下老师风趣地说城里汽车怕行人;这里行人怕汽车心吧苦头还面哪整整骑了二十四我们才所山根学停了下二天清早我们进山了啊那红色天体洒下万道光辉照耀我们身上如用清泉沐浴舒畅极了!看远山片翠绿日光下彻直入山谷红与绿交织着主宰着幽邃极了清风遥遥薄雾袅袅有说有笑欢快旅行啊!午红色天体变成了片白光地贪婪地吸收着太阳发出热量变成了蒸笼我们骑着骑着样山样树可我们已无心欣赏水喝光了嗓子里冒着烟汗流尽了身上散发着难闻气味没有人说话没有人笑现唾沫也是极宝贵了我们理了老师话苦真苦啊然而苦心里没有人说出眼睛依然是闪亮依然充满希望光芒蝉唱起了歌它们吸完了树汁水它们高兴了它们这种生活有什么义呢? 实无聊! 我按了下车铃那铃声竟这样清脆它传进了山谷发出了回声冲上了苍穹霎也都按铃铃声作形成片和谐共鸣蝉被吓了跳不再叫了水!分明有人惊叫了声振我们清楚地看见条溪欢快地唱着歌路奔冲啊!不知谁喊了声欢乐人群下子冲向那清清山飘带没有人听老师劝阻闹肚子我们认了发烧我们也认了只要能喝到水我们什么都认了那以我们精神更加振奋了终我们完成了远征胜利回师依靠己能力达到己目才是有义老师话依然回响我们耳边我们愿把这次活动比做首歌首由我们生活音组成歌首欢乐、蓬勃向上、代歌、给下面加音余悸( ) 袅袅( ) 贪婪()幽邃( )、这从几方面写出了难忘?难忘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画虚线处没有人听老师劝阻句系上下补出老师劝阻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以什么线组织材?请出具有标志性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详写容是__________略写容是_________6、作者什么说蝉生活实无聊?试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这开头和结尾都分别引用了老师话依靠己能力达到己目才是有义请从结构和容两方面谈谈你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仿照画浪线句子写句话例我们愿把这项活动比做首歌首由我们生活音组成歌首欢快、蓬勃向上、代歌仿写我们愿把这次活动比做_____________首由_________, 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巩固训练消蔽 B截精倦及刚锲 B 3 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登顶成功说明他们是登山队佼佼者他们取得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奋斗结是集体主义精神胜利没有其他人量前期工作和集体协作他们不可能取得登顶胜利了胜利有人还愿不惜献出己生命刘连满就是例子5作者着描写了三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这三者构成对生命极威胁写这些困难可以表现出队员严峻考验面前坚强志和无畏精神登山英雄是靠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战胜这些困难6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顶峰耸立蓝天上朵朵白云山岭缭绕不散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片漆黑只有星光空闪耀这些描写使者有身临其境感觉与艰苦攀登描写结合构成张弛让人轻松、有美享受迁移ǎ l 夜静、山美、途口渴、胜利喜悦难忘是险遭车祸3喝生水容易引起疾病以线组织材如夜里、夜色更沉、二天清晨、午5详写是远征途见闻和感受;略写是回6蝉只知道吃、喝其实生活没有创造所以无聊7从结构上看起首尾呼应作用从容上看明全主旨 (或突出全心)8例句我们愿把这次活动比做首诗我们亲手谱写诗优美充满激情跨世纪诗。
《伟大的悲剧》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伟大的悲剧》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对英雄的赞颂之情。
2、角色复述,理清情节,品读体味重要语句。
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能力,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通过关键语句的品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理解。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导学设计:1、预读课文,了解内容。
2、标划重点字词并识记。
教学过程:一、导入千百年来,南极这个亘古长眠的世界一面向世人展示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一面以其层层冰嶂、酷冷奇寒的肃杀之气凛然回绝了人类无数次好奇的拜访。
因为那里的天气实在是太恶劣了。
而近百年来,无数探索者在南极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为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11年,两位著名的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踏上了冲击南极点的征程。
这两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英雄。
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结果是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将近五个星期。
最后,阿蒙森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而斯科特等五名冲击南极的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突然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途中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中。
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饱含感情地描述了他们的这次失败之旅。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这些英雄再次体验这悲壮之旅吧。
二、预习检测(识记字词)拽(zhuài)无垠(yín)癫(diān)狂凛冽(lǐn liè)吞噬(shì)销蚀(shí)羸(léi)弱步履(lǚ)告罄(qìng)遗孀(shuāng)坚持不懈(xiè)夜不成眠(mián)精疲力竭(jié)毛骨悚(sǒng)然怏(yàng)怏不乐忧心忡忡(chōng)疲惫(pí bèi)不堪(kān)畏(wèi)缩不前语无伦(lún)次与其毋宁(wú nìng)鲁莽(mǎng)大胆三、整体感知,深入理解(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理清故事情节)1、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介绍这个故事吗?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叙事特点理清故事情节: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5人,为实现“到达南极点第一人”这一目标,满怀信心地奔向目的地,却悲哀地发现挪威人捷足先登,在从南极点返回的途中他们不幸遇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并说出它的作用。
2、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3.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南极地图图片及南极风光图,引入探险故事,导入课题。
二、简单认识作者三、整体感知全文1.请用一个词概括读完全文后的感受。
(如:感动、敬佩……)2.请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注意点明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返回途中不不幸遇难。
3.理清故事情节奔向南极点→带信返程→一个个牺牲(充满希望)(沮丧)(悲壮)四、深入探究1.分小组分别讨论以下问题:①斯科特探险队返程之行面临哪些困难?②文中的“悲”,体现在那几个方面?③文章所渲染的“悲”,是悲哀还是悲壮?请用悲壮的语气试读这句话。
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④斯科特一行体现了哪些伟大精神。
2.讨论后请各组派代表金明确答案3.教师明确答案①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②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③死的是他们的肉体,但他们的精神却是伟大的,所以是悲壮而不是悲哀。
④勇于探索、勇于献身、诚信守约、集体主义、无私爱心……4.找出作者对整个事件的评价,全班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分析本段的含意及作用。
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是高尚的。
一切高尚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这句话是主旨句,起点题作用。
5.全班讨论: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在于什么?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五、精彩语句品味请朗读你认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
六、思维扩展1.展示三幅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悲剧的图片,并引用美国前总统里根的一段话来评论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2.全班朗读里根的这段话。
3.说说你对英雄的认识。
联系实际,说说你所知道的英雄人物及相关事件,这些人或事对你有什么启示?七、总结全文,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送学生两句话,鼓励学生正确面对失败。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八、课外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二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学了本文后的感受。
2.阅读推荐书目:《鲁宾逊漂流记》--笛福《英》《老人与海》---海明威《美》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教学重点: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一、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三、整体感知课文1、听读课文。
2、用一句话概括文意。
(文章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3、请同学们谈谈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感受到作者遇险后碰到了一系列困难,很惊险。
感受到感受到了沙漠的可怕。
遇险后,作者展开了一系列自救活动。
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有过一系列的斗争。
感受到遇险后,作者有了一系列心理活动,并贯穿全文。
感受到“我”强烈的求生欲望,以及“我”对责任、事业、生命的思索。
四、合作探究是的,在那个飞机性能差、机场设备简陋、气象情报不全、救援工作还比较落后的年代里,一个人在全世界最大的沙漠里,那种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作者坠机后遇到了哪些困难?因血液缺水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
寒风越刮越猛,吹得他团团转。
感到呼吸困难。
找不到任何水,连露水也没有。
(板书)在这些困难中,我有了哪些生理上的不适?产生幻影感到疲倦、错乱呼吸困难作者在生理上产生了幻影、疲倦错乱、呼吸困难等不适的症状,那作者在心理上是否也产生了不适呢?(是的)请同学们找一找表达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寒风就象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2节)------痛苦我跑不过了,在也没有力气了。
(2节)------绝望我感到,有一股图象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
(10节)------平静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18、21节)------乐观是的,文中多处运用心理描写,并贯穿全篇,让读者去体验作者面对困境时由绝望、痛苦到平静,甚至最后乐观的内心情感历程。
那作者为什么能从绝望、痛苦中转而变的平静、乐观的呢?同学们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他的错。
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
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
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
20、21节,文中“我”盼望着清晨的露水,以给自己带来生的希望,强调了身处沙漠的我们对水的渴盼。
总之表明了“我”信心坚定,继续寻找生路,对生存下去充满了信心。
同学们,作者的这种冒险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吗?(不是)那他是为了什么呢?(讨论)作者热爱自己的生命,但是人的幸福不在于自由,而在于对一个责任的承担。
这个责任就是对人类崭新的建设事业负责,对人类的命运尽一点点责任。
为此冒险是值得的,是崇高的。
五、拓展延伸1、阅读此文,联系自己,你学到了什么?遇到困难要继续前进,而不是畏缩退让。
要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
冒险要有价值。
2、什么样的生活是你向往的生活?人生怎样才算成功?发散角度1:我向往一种轰轰烈烈的生活,成就一番伟业是人生成功的标志。
古有秦始皇,今有毛泽东,他们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胆略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他们是我崇拜的英雄。
发散角度2:我喜欢一种平静的生活,平平淡淡做事就是人生的成功。
尽管人类有许多杰出人物,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平凡的。
这些人是构成人类群体的基础。
没有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人的默默奉献,英雄也难以成功。
发散角度3:我喜欢一种拥有大量财富的生活,财富的多少是人生成败的标志。
因为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基础就是物质财富,没有财富,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拥有了财富,人类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才会得到促进。
发散角度4:我喜欢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精神的富足和心灵的愉悦是我的追求,以微笑面对世界是我幸福的证明。
六、小结是的,每个人喜欢的生活是不同的,每个人对成功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不同的,这是人类进步、文化多元的标志。
我们不强求一致,只要是有利于个人发展,有利于人类整体的生活、人生态度都是可取的,并且应该得到尊重。
我想对于本文的学习,重要的不是对文本的理解,而应把这种精神和理念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和能力。
你们说呢?板书设计在沙漠中心干渴幻影寒风我疲倦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寒冷呼吸困难为人类的责任、人类的命运教案教学目标:1、能抓住要点概括登顶的几个阶段。
2、能突出重点,复述故事,从中感受登山运动员的英雄气概。
3、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步骤:导入: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
而在1960年,年轻的中国登山运动员,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足迹,去感受他们登顶的气概。
(可出示相关图片)一、整体阅读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按一定的顺序理清运动员登顶主峰的几个阶段,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参考概括:1)登山队出发;2)运用人梯战术突击第二台阶;3)留下刘连满,三人继续登顶;4)三人无氧攀登,登顶成功。
)2、有针对性地快速浏览部分章节,小组讨论完成:(1)登山队登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明确:寒冷、缺氧、虚弱、黑夜)(2)他们是如何克服的?(明确:依靠顽强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二、片段品读体味1、选择自己认为最感人的段落,进行复述。
要求:能体现出自己认为最感人的特点(可参照上述二、2的问题),能体现出运动员的英雄气概,能做到详略兼顾。
2、5分钟反复默读体会你认为最感人的部分。
3、默读写王连满的段落,思考:文章集中写了王连满哪些事例?你觉得王连满是怎样一个人?文章为什么单用了两个段落来突出写他一个人?(明确:写了三件事:甘当人梯;放弃登顶;留下氧气。
他是一个默默奉献、顾全大局、勇于牺牲、意志顽强的人。
王连满的身上,集中了登山队群体的优秀品质,单写他,是通过对他的典型描写,来表现以他为代表的登山队群体的精神风貌。
)4、文章最后以“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一句戛然而止,读后总觉得言犹未止,意犹未尽,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呢?那么,请你把觉得还应该说的话,还应该写的文字,接着补充出来。
(教师提示:可着重写出登顶成功后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三、景色描写赏读1、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景色描写,读一读,想一想这些景色描写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这些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教师提示:本文的写景,一类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队员的精神;另一类是写景色的美丽,既烘托队员美好的追求,又带给读者美的享受,调节阅读的情绪。
)2、找出《伟大的悲剧》中你欣赏的景物描写,小组交流,进一步品味它的作用。
3、模仿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抓住自己生活周围景物的特点,写一个片段,力图体现人物的情感。
三、作业布置本文实际为一篇通讯的节选,请你参考身边的报纸,模仿新闻(消息)的写法,把本文改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现场新闻报道。
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作者及演说词的一些特点;了解有关的背景资料;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味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2.反复朗读课文,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
3.学习一些航天知识,培养学生探索科学未知领域的精神。
教学重点让学生加强朗读,主动探究,把握演讲词的思想感情,感悟主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查阅了有关航天飞机和载人宇宙飞船的资料,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查阅的资料。
(学生交流,相互补充,教师参与引出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听读,仿读,思考下列问题。
4、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里根的这篇演讲哀悼罹难的英雄,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演讲词的内容虽然写的是美国人和美国的事,其意义却超越了民族、国家和不同的科学领域,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体现了人类最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
三:研读与赏析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思考。
(投影显示)从文中画出让你感动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感动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