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看“考试与教材的挂钩”
2009年高考命题及阅卷评析
失分原因分析: 考生对文章的段落和层次的主要意思梳理不清。阅读和 理解不善从文章的结构上作分析。再则没有注意这句在文 章的位置,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的开头一句,他的作用显 然提示从结构角度来分析其作用。 50%的考生选对。
⒋联系上下文,为第⑸段画线句选项填空,简述理由。 (3分) ⑴也 更 ⑵既 又
27.以画横线的句子为例,简要说明本文 科学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4分)
失分原因:对“文学性“的解答,超出了 中学语文教学的范畴。 用近似对称的句式强调了桂枝、肉桂 的特性及药用价值的不同,又用”必“、” 多“等词语从程度上准确地说明了二者药 用上地差异,既有文学性又有科学性。
考试设计与试题难度为0.70,区分度0.73
构思广
材料元素呈三棱镜,言简意丰 文字是以不同侧面,呈现多层面,多向辐射,供考生可选角度广,视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细加辨析,则材料元素内在包 含着鲜明的对应关系,既有相关性,又有相对性,还有相融性。对立统 一的思辩特性,丰满而充实,明显提供了多样性的感点载体。
指向清楚,选意丰富,有逻辑思辩性 三句话,三个句号,宏观而言,有可读性(1)兼容创新(2)局部整体 (3)独特价值 构思可引发众多联想和思考:开放与保守、传承与创新、循古与求变;可 涉及文化、政治、经济等诸多现实问题的思考,有普遍借鉴意义。
构成试题的认知因素:1、感受、体验——提出问题 2、反应——关注、体会 3、领悟——确立、形成 方法:1、材料观点新、广、活 2、能激发考生思考 的思辩性 3、体现语文综合素养 该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嫁接,避免角度单一性,理念 与二期课改关联,人物与高三教材郑板桥绘画题记 课文有熟悉感。材料意义,对郑板桥书法由此及彼 体现的个性、创新、文化多元性,及评价的整体性 原则,都超越了当时时代的局限,也超越了抒发这 一特定艺术门类,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和思考价值。
对2009年上海高考试卷一道试题的商榷
等 十 阻力 ( ,) 时 , 运J 芰达 到 最 大 值 , 艮 I J
,
— F v 一
得
m一 7 一 2 4 ( m. m )
一
:::
P
( 2 )根据 动能定 理 — R 一 一 1 2一
1
删
然, 造 成 与实 际 的错 位 , 甚至引发错误. 首 先 请 看 2 0 0 9年 上海 高考 试 卷 的一道 试题 .
( S c h o o l o f Ph y s i c s& El e c t r o n i c Eng i n e e r i n g,M i a n y a n g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M i a n y a n g,S i c h u a n 6 2 1 0 0 0;
恒 定 功率 的 启动方 式 因 其达 到 最 大速 度 用时
短 位 移小 , 而 被方 程式 赛 车所 普 遍 采 用 , 同时 与之 相 关 的 习题 和试题 也 广泛 出现在 各 种 辅 导材 料 和 考试 中, 是 考 核机 车启 动 类 问题 的 常 见形 式 之 一 . 但 这类 问题 的题设 有 时却 因出题 者 的疏 忽或 想 当
Sc h o o l o f 0p t o e l e c t r 0 n i c I n f o r ma t i o n,Ch o n g q 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n o l o g y,Ba n a n,Ch o n gq i n g 4 0 0 0 5 4 )
Abs t r a c t Th i s pa p e r a na l y z e s t he pr ob l e ms o f c o ns t a nt po we r d r i v i ng o f a ut o mob i l e a n d de — duc e s t he q ua n t i t a t i v e r e l a t i on s hi p be t we e n t i me,s pe e d a nd di s pl a c e me n t .Ba s e d o n t hi s a na l g— s i s,we po i nt e d ou t a n e r r o r i n o ne qu e s t i o n i n 2 0 09’ S Chi ne s e hi g he r e du c a t i o n e n t r a nc e e xa mi — na t i on a nd s o me o t he r e x e r c i s e s . Su c h e r r o r i s e a s y t o be i g no r e d .We h op e t he wr i t e r s pa y
与200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命题人商榷
与200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命题人商榷200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有一段关于“经”的材料阅读题,笔者认为,三道题中有两道题的参考答案值得商榷,在此提出来。
想与教育界同行及全国卷2的命题人一同探讨。
原题是这样的:现在一提到“经”。
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
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
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
《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书写。
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
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模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
《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
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
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
携带方便。
作为官方发表的文字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
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
而“袖珍本”则不同。
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
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
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
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简单,就是识字。
《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
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成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
上海高考——与教材相联系的常见题型
利用教材的观点、内容对所给选文进行说理或赏析。 利用教材的观点、内容对所给选文进行说理或赏析。
6.结合本文,谈谈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时代,我们如 结合本文,谈谈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时代, 何运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来面对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何运用“拿来主义”的方法来面对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 (5分 2010闵行一模卷 闵行一模卷) (5分)(2010闵行一模卷) 答案要点: 答案要点: 1、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精髓是:“要运用脑髓”,“放出 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的精髓是: 要运用脑髓” 眼光,自己来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眼光,自己来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和而不同”:“和而不排异、和而不苟同”;“和”具有 和而不同” 和而不排异、和而不苟同” 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刚健向上坚守正道。 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刚健向上坚守正道。 3、“拿来主义”和“和而不同”的精神是相一致的。 拿来主义” 和而不同”的精神是相一致的。 4、在今天这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时代,充分吸收其他 在今天这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时代, 民族的文化成果,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 民族的文化成果,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以创造适应现代社会 生活的新文化。(参看文本第2 。(参看文本第 生活的新文化。(参看文本第2段)
(3)第一段提到著名诗人戴望舒,高中语文教材选有他的作品 第一段提到著名诗人戴望舒, 雨巷》 《雨巷》 ____________(2010浦东一模卷 浦东一模卷) ____________(2010浦东一模卷)
子厚 (4)柳宗元 字_______(2010金山一模卷) _______(2010金山一模卷 金山一模卷) 山水田园 (5)王维与孟浩然齐名,皆为盛唐____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 王维与孟浩然齐名,皆为盛唐______________诗派的代表 ______________ 诗人。(2010长宁一模卷 。(2010长宁一模卷) 诗人。(2010长宁一模卷) 稼轩长短句 稼轩 (6)辛弃疾的号_________,作品集为《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的号_________,作品集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010静安一模卷 静安一模卷) (2010静安一模卷)
2009年上海高考考纲语文试卷变点解读
文言虚词:要熟记常用的文言虚词,并掌握随文定义的方法,结合具体上下文作出合理的推断。
文言句式:记住文言特殊句式的四种类型和各句式的主要标志;用“直译法”进行判断,先直译,再按现代汉语习惯调整句序或补出省略成分,然后看调整的或补出的词语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据此判断其句式。
词类活用:结合句意,看它用一般的意义去理解是否通顺,如不通顺就可能是活用;结合句意,看词性是否有变化,有变化就是活用;看词语的词义有没有增加,增加了就是活用。
文言实词:掌握其主要规律,一词多义的规律是它的各个义项间都有一定联系;古今异义的特点是文言实词以单音节词为主,一般情况阅读时要按两个单音节处理;通假字遵循“同音替代”的原则,通假字与本字或完全同音或声母、韵母相同或相近。最好在整理时细心揣摩,能记住典型的例句。
此外,还应掌握其基本解题方法,学会推断词义: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借助成语来推断;利用相似的语言结构来推断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借助整齐的句式来推断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其意义;借助语法结构分析来推断词语的意义等。
“步点”简明 “落点”清晰
由于参加2009年上海市高考的应届学生全部统一使用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试验教材,2009年上海市语文科高考《考试手册》在总体保持原有内容基础上,在“考试内容”和“考试细则”等方面及时作了适当调整,出现了一些“变点”。总体的感觉是变动的“步点”简明,考点清晰、具体,易于找到相应的“落点”,也便海高考考纲语文试卷变点解读来源:新闻晨报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1-11 14:45:47
[标签:试卷 高考 语文]
步点简明落点清晰由于参加2009年上海市高考的应届学生全部统一使用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试验教材,2009年上海市语文科高考《考试手册》在总体保持原有内容基础上,在考试内容和考试细则等方面及时作了适当调整,出现
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2009年的高考落下帷幕,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从设题形式、试题难度以及题量等方面来看与去年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今年的考题重视语文与社会的联系,有效地渗透了文化内涵,凸显了人文情怀,彰显了语文学科的价值和魅力,是一份值得称道的试题。
今年全国语文试卷依然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30分;第Ⅱ卷包括文言文翻译题、古诗鉴赏、名句默写、现代文大阅读、语言表达运用、写作题,共120分,试卷满分为150分。
下面就各部分谈一下拙见1、语言基础知识部分今年的试题完全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这部分分别从字音、成语、语病、句子衔接四个方面设置题目,有效考查了考生日常的阅读积累、强化了使用语言的规范性。
字音的考查“菁华”、“冠心病”、“吐蕃”、“呱呱坠地”“梵文”“发横财”等都是常见的,难度不大;成语考查题难度较大,其中有两个成语是不常见的“春秋鼎盛”(比喻正当壮年。
是形容人的,不能用来形容时代))和“崇论宏议”(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平时考查的是三个常见的,一个不常见的,可是这次考查的是两个不常见的,加大了做题的难度;病句考查的都是平时常见的类型,偷换主语、成分残缺等知识点,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模糊性,有一定的难度。
连贯题只要学生找到句子之间的“连接点”比如“这种天赋”和试题里面的标点提示,即可用排除法做出,难度较小。
2、小阅读部分小阅读仍为3道题,选材为社会科学类文章《甲骨文解谜》,文章运用的知识比较多,文化底蕴深厚。
试题为“对文中信息的准确把握”“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文意推断”。
这三类题都是平时小阅读题的常见题型,只要细心阅读,按照平时的做题方法是能够做好的。
但是因为这段文字是有关古文字学的,涉及的年代久远,过程繁多,虽然与语文有关联,但对中学生而言还是比较深奥,有些信息在限定的时间内把握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3、文言文阅读部分大纲对这部分的规定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2009高考满分作文试题评析:上海卷
2009高考满分作文试题评析:上海卷2009年上海市秋季卷高考作文题,采用了新材料作文题的样式。
这反映出了今年上海的文题由2007年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和2008年的他们的命题作文转为材料作文。
这给考生更多的审题和立意的自由,让学生一下子进入自己写作的自由王国,而脱离了过去那种成人化、现实性的写作框框。
(当然,那也是符合高考作文必须戴着镣铐跳舞的应试规则的)要写好这个材料作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1.读懂原材料的寓意。
要写好新材料作文,最关键的就是正确理解材料中隐含的意义。
只有明确了寓意,才能把握住作文的立意。
那么,怎样来读这则材料的含义呢?我们可以采用由表及里、由实就虚的方法。
材料中最核心和最关键的词是板桥体。
什么是板桥体?命题者借此要考生作文中达到什么思维结果?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推敲的地方。
板桥体,表面上一读就知道,就是郑板桥(郑燮)个人创造的一种书体。
顺便介绍一下,所谓的扬州八怪,即清康熙至嘉庆初活动于扬州地区的富于创新精神、作品具有崭新风格的画家群。
郑燮又是一位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将隶书与行书相融合,创造了一种自称为六分半的书法体势,后人称之为板桥体。
六分半书体飘洒错落,格调雄奇。
郑氏的绘画作品往往以六分半书题以诗文,更加丰富和突出了其作品的思想内涵。
因此,从材料中我们完全可以提炼出创新的主旨和感点,作为本次作文的立意核心。
2.提炼原材料的感点。
文题写作中的材料,给考生提供了至少这样三个基本的信息。
按照内容的先后顺序可以分成三层意思。
这三层意思可以作为广大考生提炼感点的思维方向和确立感点的角度。
(1)板桥体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从这句话里隶书参以行楷形成板桥体的字体样式,联想到继承(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考生既可以就书法谈书法,也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
(2)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考生可以从单个字体歪歪斜斜与总体错落有致想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此还可以联想到张扬个性与构建和谐的关系,甚至想到和而不同的哲学道理。
2009年高考试题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
2009年高考试题与新课程改革的关系2009年高考试题与往届高考试题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高考录取分数线上有很大的变化,文科重点线降至497分,理科重点线降至501分,文科三本线降至387分,理科三本线降至351分。
考生普遍感到试题的难度有很大的上升,而试题难度上升的原因包括试题考查的主干知识与前两年有很大不同,一些考点属于比较生僻的考点,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试题中渗透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知识点考察上体现了很大的灵活性,课程资源在试题考察中体现出了很明显的扩展,传统的高考复习方法急切需要作出调整,平时的教学方法也需要作出调整,以适应刚刚拉开帷幕的新课程改革。
从语文学科来看,第一手文言文原材料阅读成为一个很大的特点。
无论全国2卷还是其他地区的试卷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从材料的来源来讲,主要包括史学材料和传统文化材料,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体现了拓展课程资源的特点,即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经典美文,提高阅读能力,同时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与全国开展的轰轰烈烈的读书活动有密切的关系,通过高考命题把读书活动变得更有实质意义,推动学生去阅读经典文章。
对此语文教学要做出重大调整,在高三教学中要全面扩大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比重,让学生养成阅读经典文言文的习惯,可以在每天早晨组织学生进行晨读,让学生形成一种自觉阅读经典的习惯,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材料时,不能只以来卷子中的文言文材料,要大胆地把互联网上的第一手文言文材料摘录下来,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和感受,在新课程教学中,学生亲身去体验感受第一手材料,也是体现增强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
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增加了对自然科学阅读类文章的考察,这体现了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的特点,不仅考察社会科学,同时还考察自然科学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就需要全面发展,对文科和理科的内容都要认真阅读,对于偏科的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文科的学生,在平时训练中要增加对自然科学材料考察的比重,在平时阅读中引导学生养成阅读自然科学材料的习惯。
2009年上海语文高考卷
200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
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
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专家与通人雷海宗①专家是近年来的一个流行名词,凡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希望能成专家。
专家的时髦性可说是今日学术界的最大流弊。
学问分门别类,除因人的精力有限之外,乃是为求研究的便利,并非说各门之间真有深渊相隔。
学问全境就是一种对于宇宙人生全境的探讨与追求,各门各科不过是由各种不同的方向与立场去研究全部的宇宙人生而已。
政治学由政治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经济学由经济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
但人生是整个的,支离破碎之后就不是真正的人生。
为研究的便利,不妨分工;但我们若欲求得彻底的智慧,就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
各种自然科学对于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与立场的不同,对象都是同一的大自然界。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上,凡是有划时代的贡献的人,没有一个是死抱一隅之见的人。
如牛顿或达尔文,不只精通物理学或生物学,他们各对当时的一切学术都有兴趣,都有运用自如的理解力。
他们虽无哲学家之名,却有哲学家之实。
他们是专家,但又超过专家;他们是通人。
这一点总是为今日的一些专家或希望作专家的人所忽略。
②假定某人为考据专家,对某科的某一部分都能详述原委,作一篇考证文字,足注能超出正文两三倍;但对今日政治经济社会的局面完全隔阂,或只有幼稚的观感,对今日科学界的大概情形一概不知,对于历史文化的整个发展丝毫不感兴趣。
这样一个人,只能称为考据匠,若恭维一句,也不过是“专家”而已。
又如一个科学家,终日在实验室与仪器及实验品为伍,此外不知尚有世界。
2009年语文高考试题分析报告
2009年语文高考试题分析报告高一备课组:潘科峰一、基础知识部分具体分析及建议如下:第1题字音主要考查那些形近字和容易与生活中的口语相混淆的字,建议应在平时教学和考试中要侧重对形近字和多音字的积累、考查。
第2题考查的成语都是在高一午练或月考中频繁出现的,建议平时注意对常用成语的用法和区别进行强化,并且要结合一定的语境。
第3题考查病句对高一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今年考查的病句侧重于偷换主语、搭配一致性和并列包含关系,隐蔽性很强,对训练量不够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准确找出来的。
建议开展病句专题课,用例句的形式,最好的选取历年高考真题来教会学生如何迅速判断出语病。
第4题考查句子衔接,这对高一学生来说是的难点,平时虽然在午练以及期末复习中做过类似体型,但是学生还是觉得这类题是很难做的。
建议,用专题形式,选取有代表性的句子衔接题,教会学生找关键性的词语,衔接性的词语以及叙述主语的一致性,进行难点突破,预计这类题需要在考试中得到有意识地强化,让学生明确这类题的重要性。
上述是对基础知识题的分析,纵观今年的基础题,它只选取了基础知识六大板块中的四大板块进行考查,和2008年高考基础知识的考查范围一致,除了病句和句子衔接题,字音以及病句的难度都相对于2008年降低了一些。
建议:要从高一起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重视,在月考以及午练中渗透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指导,高一课程中适当开展一些专题讲解。
二、文言文阅读部分具体分析及建议如下:第5题实词考查,“奇”“起”“诛”“弛”中“起”“诛”高一的学生还是能理解的,但是其它两个就有些困难。
建议在文言文讲解时应该让学生养成积累实词的习惯。
第6题虚词的考查“其”“之”“以”“乃”都在高一必修四的文言文单元出现过,而且出现频率很高,高一学生应该会做得到。
建议对文言虚词进行归纳,并附有例句,让学生在记例句的同时记住这个虚词的几个含义。
第7题和第8题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归类和分析,这建立在对文言文阅读理解的基础上,高一的学生估计对这个题普遍感到困难,因为高一考试中几乎没有涉及到课外文言文的自主阅读,建议文言文教学应该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学会自己解读文本,并带着疑惑上课质疑。
彰显“大教材”,杜绝“泛语文”——由2009年语文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引起的理性思考
生 认知水 平 的文本。从今 年和 去年高 考 的实 用
从实 用类文本 内容设置 来看 ,今 年 的语 文 类 文本选 文看 ,感 觉是 遵循 了大众化 科普性 原 高 考 是 彰显 了 “ 大教 材 ( ) 观 ”的 , 因为 今 年 则 的 ,选 文的难 易度也是 基本 符合考 生认 知实
全 国各套语 文试卷 无一 例外地 都有实 用类文 本 际 的。
的阅读 内容。 而根 据 “ 教材 观 决 定教 材 内容 ,
譬 如 ,去年 的天 津卷谈 了 “ 树木 吉普赛 蛾 1 5 2
幼虫 虫 害的 自然 防御 ”问题 ,里 面 有 “ 酚 ” 力 ” 苯 ,即通 过发 现选 项 中随 意 扩大 外延 和 判 断 “ 酸 多角体 病毒 ”等很 专 业 的名词 ,但 文本 绝对 化 的错 误 得 出 A项 的 正确 结 论 ;考 点 三 , 核 根 ,即发现 选 并 未过 分 纠 缠 于 这 些 专 业 名 词 ,只 是 让 考 生 考 查 “ 据 文意 合理 推 断 的能 力 ”
知道 它们 是一 种 “ 毒 的化学 物 质 ” 有 ,是 一种 项 中判 断反 向、强加 因果等错 误得 出 A项正确 “ 蔫病 毒” 萎 。这种 通俗 的点到 即止 的说 法就体 结论。这 三个考 点只侧 重对语 文 阅读 能 力的考 现 了大众化 、科普性 ,其作 用是 降低 文本 的专 查 ,并没 有纠缠 于什 么医学术 语 ,因此是语 文
业性 ,方便考 生对 专业内 容的理 解。这样 的文 的而非泛 语文 的。 本 既与专业 学科相 联系 ,又不影 响考生 的 阅读 山东卷 对实 用类文本 阅读 非常重视 ,且非 理解 ,因而是难 度适 宜的 。今年高考 的全 国卷 常人性 化 ,不 仅有 第 1 的纯客 观题 ,还 有第 卷 7 卷 I 卷 I都 涉及 似 乎很 古 奥 的 “ 和 I 古文 化 考据 ” 1 卷 的供 选做 的纯主观 题 ,共 设分 2 分 。I I
200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试卷评析
语⽂——体现课改理念,引发多元构思 2009年上海秋季⾼考语⽂卷的特⾊主要表现为:在阅读材料选择上,覆盖不同⽂体,有利于更全⾯检测学⽣的阅读能⼒;在阅读试题设计上,注重阅读⽬标的指向性和阅读材料本⾝特点的结合,进⼀步落实对学⽣阅读能⼒的检测;在材料作⽂要求上,提供平实⽽⼜内涵丰富的材料,使试题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1.选⽂特⾊ 就选⽂的⽂体⽽⾔,现代⽂阅读材料第⼀篇是议论⽂,第⼆篇是侧重于写景与抒情的⽂学散⽂;⽂⾔⽂阅读材料第⼀篇是记⼈的叙事性⽂章,第⼆篇是说明⽂。
选⽂避免了在体裁上的重复。
就选⽂的内容⽽⾔,现代⽂阅读理解的第⼀篇,选⼊了历史学家雷海宗的议论⽂《专家与通⼈》。
该⽂要求培养“通⼈”的观点,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既贴近“⼆期”课改提出的学⽣全⾯发展的理念,也符合近年来⼤学提出的通识教育的主张。
第⼆篇选取的是当代作家林⽄澜的散⽂《春声和春深》。
学⽣阅读这类⽂章,有利于唤醒他们的⽣活经验、拓宽他们的阅读视野、提升他们的欣赏趣味。
⽽作品思想感情的丰富和艺术成就的精湛,也有利于我们由浅⼊深、从各个层次来检测学⽣的⽂学感悟能⼒,区分出学⽣的实际语⽂⽔平,更好地为⾼校选拔合适的⼈才。
在“⼆期”课改的课程标准中,“读懂、理解浅显的⽂⾔诗⽂”,是⾼中⽣⽂⾔⽂阅读能⼒的基本要求,也是选择⽂⾔⽂阅读材料的基本依据。
正是紧扣“浅显”这⼀关键词,对⽂⾔⽂阅读材料的难易度作了适当调整。
⽂⾔⽂阅读材料⼀,选⼊的是记⼈的史传⽂《明史·沈周》;⽂⾔⽂阅读材料⼆,把往年的⽂论类替换成了说明类。
除了紧扣“浅显”的特点外,也保持了整张试卷的⽂体平衡。
2.阅读题特⾊ 阅读部分的试题强调整体把握与局部分析的联系,如第8题⾄第10题分别从句意、⽂意、写作特点等⾓度考查了学⽣的分析综合能⼒;强调课外⽂本与课堂教学的联系,如第12题要求将《春声和春深》与新教材第四册《故都的秋》进⾏⽐较,评析⼆⽂在南北景象描写中的不同⽤意,引导对教材和课堂教学的重视;强调内容分析与语⾔品味的联系,如第27题 “简要说明本⽂科学性和⽂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即要求学⽣结合⽂章内容赏析语⾔形式。
2009年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科
2009年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科一、考试性质上海市语文科高考是为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考试。
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考试对象为2009年全体考生。
二、考试目标高考语文从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表达应用等方面测量考生能力。
试题分别从阅读、写作两部分对学生进行测试。
三、考试内容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要求,结合现行的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确定以下为考试内容。
1.识记与理解1.1写出课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文学和文化常识。
1.2理解常用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1.3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1.4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5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
1.6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特点。
1.7理解并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
1.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2.分析与综合2.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2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3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
2.4归纳作品要点,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2.5根据作品内容,通过合理推断和想象,作适当拓展。
3.鉴赏与评价3.1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
3.2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4.表达应用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的应用文。
4.1选材立意4.1.1准确把握题意。
4.1.2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力求有新意。
4.1.3选材恰当、内容充实、主旨明确。
4.2结构布局4.2.1结构完整、严谨。
4.2.2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4.3语言表达4.3.1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3.2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3.3语言通顺、准确、生动、得体。
四、考试细则1.考试形式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两部分。
考生答题必须将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2.试卷测量目标的比例试卷测量目标比例: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约为54%;表达应用约为46%。
高考语文试题与语文教材的联系
高考语文试题与语文教材的联系
姚为洲
【期刊名称】《中文自修:中学版》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本文以2009年和2010年高考试题为主,兼及2010年和2011年春考试题,谈谈高考试题与教材的联系。
这种联系,梳理为以下十个方面。
【总页数】5页(P27-31)
【作者】姚为洲
【作者单位】上海市进才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浅谈高考作文与语文教材的内在联系
2.基于核心素养的高考语文命题导向和应对思路——以2016年高考全国卷I语文试题为例
3.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试题评价与教学启示
——以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为例的分析4.用好部编语文教材培养语文学科素养
——2020年河北中考语文试题与部编教材的联系5.海峡两岸高考语文试题的比较与分析——以2020年海峡两岸高考语文试题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政治论文从2009年高考试题看应如何处理教学与高考的关系
从2009年高考试题看应如何处理教学与高考的关系时下,我们正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不等于放弃高考,相反,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也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试能力。
因此密切联系高考动向,深入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并与我们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教学的重点。
下面联系2009年山东文综卷高考试题第28题,通过对这到试题的分析,看一下把高考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的重要性。
2009年山东文综卷28题有四个问号,分别为:(1)描述图9表明的变化,并依据图10和材料三阐释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阐明表4中三种税收政策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3) 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括知识,概括说明我国税收政策的调整是如何体现政府宗旨的。
(4)结合材料二,分析“结构性减税”政策确立的哲学依据。
试题分析:第(1)题考察学生分析图表、读取信息的能力。
要求学生通过读图9分析出近年来税收的变化情况,和通过图表和材料分析出影响税收的因素,即: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这是课本上比较容易就能概括出的重点内容。
第(2)题考查税收政策调整的经济意义。
这一类题课本没有明确的答案,要求学生根据课本知识以及材料进行概括总结。
回答意义题的关键是关键词“有利于”,只要找出材料所涉及的各项利益主体,分别指出对这写不同利益主体分别有什么积极影响即可。
第(3)题考查税收政策是如何体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注意这与“对人民负责原则”不同,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需要联系有关政府所做的为人民服务的各个方面,如:政府的宗旨、原则、职能、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等。
第(4)题考查国家某项措施的哲学依据,国家的每一项重大政策肯定都会涉及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包括尊重客观规律性)、整体与部分等关系原理。
需要根据要求回答的范围,合理回答。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近几年高考试题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基础知识的深广度有加深和拓展——涉及一些专业性强的热点话题——涉及一些人文性社会性的问题——涉及个别理论难点第二、试题开放度进一步增强——命题选材视角的开放度——更加注重答案的多元性——更加注重思维的开放度——更加注重学生的选择度第三、三维目标的统一得以落实——知识和能力结合贯穿始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能力范 围也从识记类上升到鉴赏评价类 , 分值 比
重逐 步 增 加 。 样 的 变 化 呼应 了上 海 语 文 二 期 课 改 这
在新 阶段从 专家权威 到一 线教师对语 文教学 回归
‘ …………………一 0罐 黪 善囊 参羹
卷 中 “ 试 与 教 材 挂 钩 ” 呈 现 形 式 首 次 比 以前 有 考 的
如果我 们把多年来 上海高考语 文试卷做一 个 纵向的梳理和比较 , 就会发现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从 内容到形式 等 ,正逐渐但也是 明显地 发生着变化 , 这种变化与上海的教学改革微妙 但紧密地呼应着 。 同时 , 高考作 为 “ 教学指挥棒 ”试 卷的每一个细微 , 的变化 都直接显 著地 改变着下 一届高三语 文的复 习应考 , 悄悄影 响着 那些关注 高考 、 注教学实 也 关 效 的一线语文教师 , 悄悄影响着他们 的课堂教学。
题 型梳理与分析
一
、
对上海语文试卷“ 及教材” 涉 内容 的 回 顾 与
继 续 以 名 句 默 写 为 标 尺来 看 变 化 :0 8年 , 20 名
思 考
句默写增加到 了 6分 , 给学生提供 8个空格进 行选 择 , 中高 中课 内名 句 占 6空 ( 其 当时要兼顾高 中并 行使用 的三套 教材 )初 中 占 1 , , 空 课外 占 1 ; 空 更 显著 的变化是 20 0 9年 ,考试院明确修改了上海市 高考 考纲 的相关条 目, 将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考查修 改为“ 教材涉及 的著名作家作品 以及文学和文化常 识” 名句 默写课 内外 、 高中的 比例 , , 初 考试 院在考 前的相关说 明中约定 , ( 旧 8空选 6空 ) 6分 仍 中高 中教材 占 4空 (0 9届是全市统一使用 高中语文 20 新教材的第一届 )初 中教材 占 2空 , , 课外 占 2空。 更 显著 的变 化 出现在 20 0 9年 春季 高考 试卷 中。作为秋季高考的“ 向标” 20 风 ,0 9年春季高考试
的。
( )考试 与教材挂钩 ” 一 “ 的传 统模式是 考查文
学 常 识 以及 名 句 的识 记 ,这 一 形 式 在 2 0 的 试 0 9年 卷 中继 续 保 留 着 。 卷 的 默 写 和诗 歌 鉴 赏 两 题 中直 试 接 考 查 名 句 与 文 学 常 识 的 识 记 , 共 7分 。 具 体 试 总
段 的教材教学 以及确定 高三第一 轮教材复 习的重 点大有裨益 。
二、0 9年上 海高考语 文试卷 “ 20 考试 与教材挂
钩 ” 型 具体 分 析 题
材 中均有 , 中语文 第六册《 琶行 》 高 琵 是他 的名 篇 ,
他 的字 、 号属 于识记 的基本范 围。 关于高考课 内名句默写 , 有呼声说要将分值增 加到 1 分 ; O 而且还有呼声说要 由“ 名句” 大到“ 扩 名 篇” 。分值增加 到 1 O分可能需要一段 时间 , 不过要 求高 中学生背诵 一定量 的经 典诗文是 已经达成 的 共识。 所以高中三年教学 中 , 回归传统 , 重视教材 中 经典诗文的教 学 , 重视经典诗 文的记诵 是十分重要
…
…
…
…
…
…
…
一
0魏 嘲毽蠢 囊
’’ “
。‘ ’ ’ 一 ‘‘ !。 ‘’ ’ ’ ‘
从 2 0 年 上海 高考语 文试 卷看 09 “ 考试 与教 材 的挂钩 ”
上 海市 嘉定 一 中
摘
石 沂波
要 :09年 , 20 上海 高考语文试卷 中出现 了直接考查教材 内容的题 目, 涉及 与能力 、 讲求教学实效 的要求 。
研究上 海高考语 文试卷 中“ 教 材挂钩 ” 试 与 类 题 呈 现 的基 本 形 式 与 覆 盖 的考 查 范 围 , 对 高 中 阶 将
. … , ..。.... +. .... .。。... .。。...
是偶 然 )( )( )出 自初 中课文 ;7 、8 ;5 、6 ( )( )出 自课 外 ,不过第 7句在复 习迎考 的诗歌练 习中经常 出 现, 也是我校高一高二阶段补充 的课外 名句过关 默 写的内容 , 学生相 当熟悉 , 相对陌生的只有第 8 。 句 1 4题考查 文学常识 的识记 ,白居易是 中国古 典诗 歌史上第 一流 的诗 人 , 他的作 品初 中、 中教 高
多年来 , 上海高考 语文试卷 与教材 的“ 挂钩 ” ,
大 部 分 是 “ 性 ” , 惯 常 的说 法 , 文 考 试 不 直 隐 的 用 语 接 呈 现 课 内教 材 的具 体 内容 , 而是 注 重 考查 学 生课 内 知识 与 能 力 的 迁 移 能 力 。 海 高考 语 文 试 题 直 接 上
“ 显性 ” 考查教材 内容 , 次是体现 在 20 地 首 0 4年 高 考语文题 的名句默写上。那年名句默写的分值 由 2 分增加到 4分 ,并且首次开始直接考查课 内名句 , 这 是一 次明显的变化 , 不过 当年课 内名 句只 占了 2
了飞跃 。从 2 0 0 9年春季高考语 文试 卷到秋季 高考
型多样 , 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等级有变化 , 分值 比重 明显增加。这样的变化呼应 了上海语文二期课 改在新阶 段 对语 文教 学回归课本、 重视基础知识与能力、 求教 学实效的要求。 究考试 , 讲 研 反思教 学 , 将有利于提 高语
文教 学 的 实效 。
关键词 : 试卷 回顾与 思考 考试与教材挂钩
语 文 试 卷 的具 体 分 析 来 看 ,考 试 与 教 材 挂 钩 ” “ 确实
超出 了以往仅 限于文学常识 与名句 默写的 固定模
式 , 查 形 式 多 样 , 及 教 材 的范 围更 广 , 考 涉 考查 学 生
分 ,而且其 后几年 的上海 高考语文试 题阅读部 分
( 除名句默写 、 文学常识有 时兼顾课 内教材 , 占少量
2008句默写增加到了6分给学生提供8个空格进行选择其中高中课内名句占6空当时要兼顾高中并行使用的三套教材初中占1空课外占1显着的变化是2009年考试院明确修改了上海市高考考纲的相关条目将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考查修改为教材涉及的着名作家作品以及文学和文化常识名句默写课内外初高中的比例考试院在考前的相关说明中约定6分仍旧8空中高中教材占4空2009届是全市统一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第一届初中教材占2空课外占2更显着的变化出现在2009年春季高考试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