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动保企业经营模式差异化分析
动保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动保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动保行业是指以保护动物福利为目标的产业,主要包括动物保护组织、动物救助中心、动物保健品、宠物食品、宠物用品等相关产业。
随着人们对动物权益和福利的重视,动保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行业发展趋势1.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开始加大对动保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养宠物人群增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宠物作为伴侣或家庭成员,养宠物人群逐年增加,带动了宠物用品和宠物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3.动物福利意识普及:人们对动物权益和福利的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更加注重动物的健康和幸福,推动了动物保护组织和动物救助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4.健康和有机宠物食品需求增加:人们对宠物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健康、有机、无添加剂的宠物食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该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5.电子商务与动保结合: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动保行业的重要销售渠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和宣传,提高了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
三、行业面临的挑战1.产业乱象:动保行业存在一些无证经营、虐待动物、不规范经营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化建设。
2.产品与服务品质参差不齐:市场上存在一些劣质或伪劣产品,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对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动保行业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力。
四、未来发展机遇1.保护动物福利的社会需求: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对动物福利的关注度将会不断提高,动物保护组织及相关机构将有更多的工作和发展机会。
2.绿色健康产品的需求增长:在生活环保和健康意识的推动下,未来绿色健康的宠物食品和用品市场需求将会保持快速增长。
3.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渠道的发展,未来动保行业将更多地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进行销售和宣传,拓展更广阔的市场。
4.政府政策的进一步支持:未来政府支持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通过政策激励和法律法规的出台,推动行业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动物保健市场分析报告,1200字
动物保健市场分析报告动物保健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概述动物保健是指为保护动物的健康、预防疾病和提高养殖效益而进行的一系列措施和服务。
动物保健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包括宠物保健市场和畜牧养殖市场两大部分。
随着人们对宠物的关注度增加和畜牧业的发展,动物保健市场前景广阔。
二、市场规模宠物保健市场的规模逐年增长。
据统计,2019年中国宠物保健市场规模已超过1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00亿元以上。
畜牧养殖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的数据,中国农村家庭农场的养殖规模和数量还在稳步增长。
三、市场特点1. 宠物保健市场宠物保健市场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宠物数量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数量不断增加。
宠物已成为很多家庭的一员,人们对宠物的健康和幸福感更加关注。
(2)消费升级:随着人们对宠物的重视程度提高,宠物主人愿意为宠物花费更多的金钱。
宠物主人更加注重宠物食品、保健产品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3)市场竞争激烈:宠物保健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着众多品牌和产品选择,企业需要通过创新和差异化来获取竞争优势。
2. 畜牧养殖市场畜牧养殖市场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养殖模式多样化:养殖模式多样化,包括大规模养殖、家庭农场和户外散养等,不同模式对动物保健的需求各异。
(2)疫情威胁:传染病对畜牧养殖业的威胁较大,动物保健产品和服务可以帮助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
(3)科技创新:畜牧养殖业正朝着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科技创新对行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四、市场前景动物保健市场的前景可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宠物消费持续增长:随着人们对宠物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宠物消费市场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2)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提高,畜牧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3)科技创新助推市场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将为动物保健市场带来更多的机遇,例如智能养殖设备的应用、基因改良等。
中外GMP的主要差异和对策-DH
01
起步阶段(1980年代)
中国GMP起始于1980年代,当时主要是引进和学习国际GMP的基本理
念和标准。
02
制定与实施(1990年代)
1992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并在
1998年进行了修订,加强了对药品பைடு நூலகம்产企业的监管。
03
不断完善与发展(2000年至今)
随着药品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GMP也在不断修订和提高标准,
提升企业GMP管理水平
企业应积极引进先进的GMP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不 断提升自身GMP管理水平。
06 中外GMP差异的挑战与展望
CHAPTER
面临的挑战
法规体系差异
中国和外国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法规体系 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包括法规结构、监管要求和实施细节 等。
监管模式差异
监管机构
中国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NMPA)负责GMP认证和 监管,而国际GMP则由各国 药品监管机构负责。
监管方式
中国GMP采取定期检查和 飞行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而国际GMP则更注重日常 监管和风险评估。
监管力度
中国GMP对违规行为的处 罚力度较轻,而国际GMP 则对违规行为采取严厉的 处罚措施。
中外gmp的主要差异和对策dh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中外GMP概述 • 中外GMP的主要差异 • 中外GMP差异的原因分析 • 中外GMP差异的对策 • 中外GMP差异的挑战与展望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探究中外GMP差异
01
深入研究中国和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之间的差
动物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动物保健品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历史回顾:畜牧业低迷,导致畜牧业遭遇“寒冬” 31. 下游畜牧业呈现低迷32、畜禽价格的持续下跌,降低了养殖户补充粮仓的意愿53、畜禽补充剂用量减少,兽药企业遭遇“寒冬” 7有利因素98带动兽药需求增加98)“领先指标”可以解释主要兽药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化1110市场化1615一、历史回顾:畜牧业低迷,动物保健业遭遇“寒冬”一、下游畜牧业低迷2012年前三季度,畜牧业总收入增长15.0%,成本增长24.5%,毛利率18.21%,净利润下降64.9%,呈现低迷的趋势。
行业。
从分季度看,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畜牧业总产值同比增速分别为17.01%、0. 29%和1.15%,下降幅度较大(图1)。
从年度来看,虽然畜牧业销售增速自2009年以来有所回升,但销售利润率及其增速均呈现下降趋势(图2)。
从畜牧业上下游产业的收入和利润走势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作为畜牧业下游产业的屠宰和肉类加工业总收入从9303.5亿元的历史高位增长2011年开始回落,同比增速也从33.0%下降到17.9%(图3)。
其利润总额也从2011年的峰值492.8亿元下降,同比增速从40.2%降至20.4%(图4)。
作为畜牧业上游产业之一,饲料加工业总收入从2011年7275.8亿元的历史高位逐渐回落,同比增速也从35.5%降至24.7% (图 5)。
其利润总额也从2011年375.1亿元的历史高位回落,同比增速从51.7%降至27.2%(图6)。
通过对畜牧业主要分支养猪业情况的分析,今年我们将点点揭示整个畜牧业不景气的现状。
图7显示,2012年一、二季度生猪存量同比分别增长3.9%和3.5%,但三季度生猪存量同比仅增长1.9%。
相比之下,2012 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生猪产量分别同比增长 5.6% 和5.1%(图 8)。
尽管三季度生猪同比增速也有所放缓,但增速远低于同期生猪同比增速的放缓,这表明补充猪在减少,所以很明显整个畜牧业处于低迷状态。
动保作行业分析报告
动保作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动保作行业是指以宠物为主要经营对象,通过提供动物保健和医疗服务、宠物用品和主人培训等方式,为宠物主人提供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二、分类特点动保作行业的主要分类包括:宠物医疗保健、宠物食品零售、宠物美容护理、宠物养殖等。
这些业务具有以下特点:1. 定制服务:动保作行业以宠物为客户,往往需要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因为不同宠物的性格和需求都有所不同。
2. 专业技能:宠物医疗、美容等技术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这也是动保作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 高毛利:由于定制化服务和专业技术的要求,动保作行业产品和服务的毛利率通常较高,创造了良好的商业利润。
4. 忠诚度高:宠物主人通常对自己的宠物非常照顾,因此他们对宠物服务提供商的忠诚度往往也较高。
三、产业链动保作行业的产业链包括以下环节:动物营养、动物保健、宠物食品和用品、宠物美容、宠物培训、宠物医疗和疾病预防。
四、发展历程动保作行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次出现宠物医疗保健和美容服务。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现代生活方式,宠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动保作行业也逐步兴起,成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
五、行业政策文件动保作行业相关政策文件包括《动物防疫法》、《宠物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宠物食品、饲料中添加剂使用管理办法》等。
六、经济环境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经济环境都受到了影响。
但动保作行业发展仍然呈现稳健上升的趋势。
据统计,2019年我国宠物产业规模达到了2025亿元,其中宠物医疗市场规模为415亿元,同比增长22.8%,宠物食品市场规模为832亿元,同比增长19%。
七、社会环境随着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时间和精力都在不断竞争,越来越渴望得到一些陪伴和关爱,宠物逐渐成为一种宠爱的方式,也成为了带动动保作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八、技术环境动保作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宠物医疗、宠物食品和用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动物保健行业分析报告
动物保健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动物保健行业是指以保护和维护动物健康为主要目标,通过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各个环节,提供安全、有效和可持续的动物保健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二、分类特点1. 根据动物种类的不同,动物保健行业可以分为宠物保健、农业动物保健和野生动物保健等不同的领域。
2. 动物保健行业的产品包括动物药品、诊断试剂、营养保健品、宠物咨询服务等。
3. 动物保健行业具有高度专业性、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创新性的市场销售策略以及全球性的市场渗透能力等特点。
三、产业链动物保健产业链包括基础研究、新产品研发、制剂生产、销售渠道、医疗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多个环节。
四、发展历程动物保健行业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对动物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行业逐步得到了发展。
近年来,随着宠物经济和农牧业的发展,动物保健行业取得了快速增长。
五、行业政策文件国家对动物保健行业的政策主要包括《动物防疫法》、《动物药品管理法》和《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关于加强动物药品生产管理的通知》等法规。
六、经济环境动物保健行业随着宠物经济的崛起和农业的发展呈现出增长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七、社会环境随着人们对动物保健的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动物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八、技术环境动物保健行业具有高度专业性,技术上要求较高。
在改善生产、提高品质等方面需要继续引入高新技术。
九、发展驱动因素1. 宠物经济的发展2. 动物保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高3. 对动物健康意识的提高十、行业现状动物保健行业快速增长,国内市场龙头企业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持续加剧。
十一、行业痛点1. 行业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2. 部分企业质量和信誉值得商榷3. 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和市场营销的不足十二、行业发展建议1. 加强产业链管理,规范化市场经营和销售行为2. 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引进,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3. 加强市场营销策略,挖掘潜在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十三、行业发展趋势前景随着宠物经济的崛起和农业的发展,动物保健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动保经营的五大变革趋势
动保行业是以养殖户或养殖企 业为目标用户,传统动保行业主要 是围绕着小户和散户进行的,因为 在过去这些小户和散户是养殖业的 主力军。
近年来,由于我国养殖业的 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小户和散户 快速退出市场,家庭农场、中大型养 殖场及产业链型企业在整个养殖结 构中的比重开始增加,随着养殖结 构的变化,动保产品的经营模式也 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
第一个趋势:从“简单买卖”到“服务升级”过去,传统的动保经营主要是 “交易型”—经营者主要为用户提 供产品,偶尔做一些简单的服务,服务方式简单,服务能力有限。
随着养 殖结构的变化以及产品的同质化现 象越来越严重,原来一些简单的服意义和可能性。
我们去观察那些活 了 50年、10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企 业,会发觉在致力于不可替代性这 一点上,它们做得很单纯,就是如何 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能不能真 正踏实地专注于为顾客创造价值,然后不断地去理解顾客。
(三)拥有数字化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讲,数字化就是通 过连接,实现各种技术创新。
其实就 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 技术把现实世界在虚拟世界中重建。
这次疫情让我们真正理解了什 么叫做数字世界、虚拟世界。
它把数 字世界跟真实世界做了重建和融合,让两者能够很好的连接在一起,然后提供新的可能性和新的解决方 案。
当物理世界隔离的时候,你会发 现数字世界是连通的。
所以,即使线 下交流完全停顿时,我们会发现还 是会有很多零售企业、餐饮企业活 得很好,原因就在于它们拥有数字 化的能力。
靡1动保经营的五大变革趋势戈军珍(珍谋钓略企业管理咨询)务已经无法满足一些较大的养殖户的需求。
环境卫生、生产管理、疫病防控、组织管理等都成了用户的服务需求。
所以原来的送货上门,简单的疫病防控建议不再是一种优势而是入门级动作。
第二个趋势:从“提供产品”到“提供方案”客户并不缺产品,也并不关注你的产品,客户关注的是自己的痛点及如何消除痛点所带来的痛苦,或者说客户只关注自己的问题及你如何帮助他解决问题,这是常识。
中外动保企业经营模式差异化分析
中外动保企业经营模式差异化分析截止到2009年,全球动保生产企业前20名(不包含中国企业)已经占据了世界动保行业85%以上的市场份额,惟独中国市场与世界动保形势有所差异,如果有一天中国动保市场85%的份额被这些世界大鳄所占有,中国15%的市场何以满足全国1600家企业的生存空间?以下将通过中外动保企业对比分析其经营管理的差异化。
第一、研发、产品注册能力的差异化据中国动保协会的统计数据表示,目前国内动保生产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不足年销售额的2%,有些企业虽然有研发机构但缺乏真正的研发队伍,甚至有企业简单地把技术人员调到研发部门做研发工作,实际上研发是需要那些看到市场未来和具有创造性的人的,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服务人员;内资企业的研发资源比较分散,很多企业都是零零散散地做些研发,没有系统化、持续化;国内企业每年都会推出众多的产品,但产品缺乏新意,同质化现象很严重,真正的创新产品太少;内资企业整个研发缺乏基础性数据,产品注册速度缓慢。
外资动保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其市场销售额的10%左右,他们拥有世界一流的研发队伍、人才,很多都是医药行业的大型企业延伸到动保行业,所以他们有很多基础设施是可以共享的,拥有雄厚的研发资源;外资企业两三年才会出一次研发成果,但效果都非常显著;外资企业拥有丰富的全球注册经验,他们会密切跟踪有研发能力的小企业,随时准备收购其研发成果,同时他们和世界各国研发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善于利用一切研发资源,掌握所有新的研发成果.例如,国内某生物制品企业研发了一个新的猪蓝耳病疫苗,美国一家大型动保企业就来了一个团队要收购,因此外资企业的耳目、眼线是非常灵敏的,其公关能力是十分突出的。
第二、产品战略的差异化国内动保企业普遍缺乏拳头产品、代表性的产品,多数企业各种产品都生产、各种剂型都做,结果导致产品战略分散、不能形成针对特定目标市场的产品组合,国内很少有企业针对某一细分领域进行产品战略组合,就以鸭药的产品研发为例,国内有哪家动保企业专门从疫苗、兽药、消毒剂等角度组成一系列关于鸭子的产品组合?内资企业产品品牌、品类、品种缺乏规划,产品品质具有不稳定性。
动物保健行业分析报告
动物保健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国际动物保健行业标杆分析:Zoetis的多元化策略 (4)1、Z OETIS前世今生 (4)2、多元化扩张策略促成收入持续增长 (5)(1)服务动物种类的多元化 (6)(2)治疗领域的多元化 (7)(3)营销区域的多元化 (9)3、多元化扩张策略何以快速实现 (11)(1)动物保健相较人类保健更容易进入市场 (11)(2)销售的兼容性:多元化的产品池跟利于直销开展 (11)(3)并购是直接成因 (11)4、多元化扩张策略不会降低盈利效率 (12)二、国内动物保健行业发展驱动:疫病突发、规模养殖和食品安全 (13)1、疫病突发:不断催生市场 (13)2、规模养殖:需求端的绽放 (15)3、食品安全:替代饲料抗生素使用 (17)三、国内动物保健行业市场规模 (18)1、动物疫苗市场:3年增长75% (18)2、口蹄疫疫苗市场:最大且最有价值 (20)(1)流行趋势及病毒毒株 (20)(2)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22)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市场:存在争议,寻求突破 (26)(1)流行趋势及病毒毒株 (27)(2)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27)4、猪圆环病毒病疫苗市场:最具成长性,进入者趋之若鹜 (30)(1)流行趋势及病毒毒株 (30)(2)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32)5、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市场:突发事件推升规模 (34)(1)流行趋势及病毒毒株 (35)(2)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36)四、投资思路及主要公司简况:产品线的冲出红海和创造蓝海 (39)1、投资思路 (39)(1)产品线的升级:冲出红海 (39)①产品升级 (40)②工艺升级 (40)③多抗升级 (42)④渠道升级 (43)(2)产品线的丰富:创造蓝海 (43)①引入新的动物保健产品 (44)②引入新的动物疫苗产品 (45)2、主要公司简况 (46)(1)中牧股份:疫苗强,制剂弱,等待兴奋因素 (46)(2)金宇集团:红海求金,关注口蹄疫疫苗直销拓展 (50)(3)瑞普生物:故事就是丑小鸭变白天鹅 (51)(4)大华农:温氏集团赢,大华农亦赢 (53)(5)天康生物:动物疫苗成熟稳定,植物蛋白决定胜负手 (55)一、国际动物保健行业标杆分析:Zoetis的多元化策略1、Zoetis前世今生前世 Zoetis 原为某旗下的动物保健部门,其直接竞争对手包括默克、赛诺菲、礼来等大型制药公司旗下的动物保健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动保企业经营模式差异化分析截止到2009年,全球动保生产企业前20名(不包含中国企业)已经占据了世界动保行业85%以上的市场份额,惟独中国市场与世界动保形势有所差异,如果有一天中国动保市场85%的份额被这些世界大鳄所占有,中国15%的市场何以满足全国1600家企业的生存空间?以下将通过中外动保企业对比分析其经营管理的差异化。
第一、研发、产品注册能力的差异化据中国动保协会的统计数据表示,目前国内动保生产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不足年销售额的2%,有些企业虽然有研发机构但缺乏真正的研发队伍,甚至有企业简单地把技术人员调到研发部门做研发工作,实际上研发是需要那些看到市场未来和具有创造性的人的,而不是简单的技术服务人员;内资企业的研发资源比较分散,很多企业都是零零散散地做些研发,没有系统化、持续化;国内企业每年都会推出众多的产品,但产品缺乏新意,同质化现象很严重,真正的创新产品太少;内资企业整个研发缺乏基础性数据,产品注册速度缓慢。
外资动保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其市场销售额的10%左右,他们拥有世界一流的研发队伍、人才,很多都是医药行业的大型企业延伸到动保行业,所以他们有很多基础设施是可以共享的,拥有雄厚的研发资源;外资企业两三年才会出一次研发成果,但效果都非常显著;外资企业拥有丰富的全球注册经验,他们会密切跟踪有研发能力的小企业,随时准备收购其研发成果,同时他们和世界各国研发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善于利用一切研发资源,掌握所有新的研发成果。
例如,国内某生物制品企业研发了一个新的猪蓝耳病疫苗,美国一家大型动保企业就来了一个团队要收购,因此外资企业的耳目、眼线是非常灵敏的,其公关能力是十分突出的。
第二、产品战略的差异化国内动保企业普遍缺乏拳头产品、代表性的产品,多数企业各种产品都生产、各种剂型都做,结果导致产品战略分散、不能形成针对特定目标市场的产品组合,国内很少有企业针对某一细分领域进行产品战略组合,就以鸭药的产品研发为例,国内有哪家动保企业专门从疫苗、兽药、消毒剂等角度组成一系列关于鸭子的产品组合?内资企业产品品牌、品类、品种缺乏规划,产品品质具有不稳定性。
外资企业都有拳头、知名产品,他们会围绕特定目标市场,有计划、有组织地配套产品,例如美国辉瑞,过去五年始终立足于猪场,它的整个产品线都是坚持围绕猪场来组合,其中有些产品是他们自己研发的、有些是收购的、有些是从其他企业代理的,总之他们的方向、思路很清晰,为了做猪线会不断变更猪线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外资企业在品牌、品类、品种上有很强的战略规划性,其品质也相对稳定,他们善于围绕特定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需求组织产品,能够灵活搭配自主研发的产品、自主品牌产品和订制、代理的产品。
第三、技术影响力的差异化国内动保企业缺乏市场化、职业化的技术人才,企业的技术实力相对比较薄弱,而外资企业很擅长利用权威专家的口碑、影响力,来提升自己企业的技术形象,以弥补、掩盖产品的不足;跨国企业有一些拳头产品,但把拳头产品剔除以后仔细观察它剩余的产品,其差异和内资企业并不悬殊,但他们把拳头的产品、知名的专家、技术的良好形象包装在一起,整套产品就显得有技术含量。
第四、人力资源管理差异化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是3年前内资企业最明显的优势,我们可以采用人海战术,因为我们的人员成本低。
3年前,外资企业招聘员工,必须通过外资服务机构,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要付很多福利、各种保障等,所以成本相对较高,如今,外资企业都是通过第三方的劳务服务公司招聘员工,不需要直接跟员工签订合同,只需要跟第三方劳务输出公司签订劳务输出合同就可以,这样就规避了所有福利保障的成本投入,因此其实际用工成本和内资动保企业已没有太大差异,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的人力资源优势已处于劣势地位。
另外,内资企业还存在一个隐形的人力成本,那就是队伍不稳定,因为人力资源成本中最大的一个成本就是人力资源不稳定性造成的人员变更成本。
第五、市场营销策略差异化从营销表面上分析,内资企业缺乏系统的策划和规划,很少有企业能细心研究出一套能长久服务企业的营销方案,宣传工作零散、不系统、目标不清晰、投入没有持续性是内资企业的通病,有时候效益好就多投广告,不好就不投了,所以其目的性、目标性不强,而且缺乏专业人士来做系统的考虑。
外资企业对于营销宣传,他们都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该采取何种手段,例如他们通常会把客户分成高端客户、中型客户、小型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他们会做出不同的营销方案,例如高端客户喜欢出国,就邀请他们出国;大企业喜欢内训,我们就帮他们做内训;对于中型客户可以开研讨会,就帮助他们交流、学习、成长;对小型客户,则帮助他们做广告、开小型研讨会等,所以不同的目标客户要采取不同的手段、方法。
另外,外资企业的投入都是持之以恒的,他们每年都会预算5%~10%的营销费用作为宣传,其营销手段具有创新性、系列化、品牌化的特点。
第六、客户服务差异化在客户服务方面,大部分内资企业做B2C业务,即通过分销来做销售,但服务人员多数是停留在介绍产品的售前服务而缺乏售后服务;个别企业也做B2B 业务,也就是直接做终端——养殖场,但多数服务仅限于人际关系的公关,还未做到业务层面。
外资企业的业务模式和内资企业存在本质区别,以辉瑞为例,他看似也在做经销商渠道,但实际上辉瑞做的是B2B业务,辉瑞的经销商只是一个第三方的、外包的、物流服务商,他不依靠经销商做营销和服务,经销商只收6%~10%的物流和财务费用而已,他只是依靠经销商送货,所有的客户资源、营销推广、客户服务都是辉瑞自己来做。
外资企业大部分是做价值营销,他们注重产品能给客户创造出多少价值,然后再合理收取客户的回报费,同时外资企业多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为导向,他们的售前不是向客户介绍产品而是了解客户的问题,售后了解客户使用的效果以及价值是否实现,所以他是解决问题导向的技术营销。
第七、渠道发展差异化内资企业最大的渠道问题就是不稳定,因为大部分业务员的工作就是不断地筛选、调整渠道,渠道表面上看起来可以挑选,但实质上更要注重培养、共同发展建立,所以这就决定了内资企业业务员的职责就是不停地选择、挑选、更换经销商,实际上渠道开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草率地交给业务员来做,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不稳定。
外资企业的渠道不是由业务员定的,业务员只有访问客户的义务,没有更换、选择、挑选渠道的权利,外资企业在挑选经销商时非常谨慎,通常都是由高层经过反复研究、讨论选定经销商,然后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而内资企业多是把任务指派给业务人员,你负责冀中片区、鲁南片区……事实上很多业务员并没有足够的经验能力选择正确的、真正适合本企业的渠道,以至于渠道经常处于混乱状态。
其次,就是经销商管理不严格、退换货严重、价格政策不稳定、产品生命周期短暂是多数内资企业在渠道管理方面的难题;外资企业在渠道管理上的核心目标是控制客户,他们不一定选择最大的经销商作为合作伙伴,而是看经销商团队、老板有多少时间、有多少员工、多少资金用在他的项目上,外资企业不会把时间花在控制经销商身上,他们认为控制经销商最好的办法就是控制客户,控制了客户就自然控制了经销商,外资企业的经销商通常只有6%的毛利空间,其促销活动都要依靠供应商,甚至日常销售也要依靠厂家的销售人员,所以他们基本没有窜货的空间,因此在不断稳定、优化经销商的前提下,外资企业正在迅速占领最优秀的渠道。
第八、销售管理差异化内外资企业在销售管理方面的差异化体现在诸多细节上,例如:从销售区域划分来看,内资企业在市场划分方面通常层级过多,多数简单参照行政区域划分市场,如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由于区域文化的不同,会导致拉帮结派现象的形成,增加管理难度;外资企业划分销售区域是扁平化的,他们通常会按照市场的发展水平、区域的养殖特征、交通的便利情况、文化的需求特征来划分区域,例如某美国动保企业把中国动保市场划分成六个区,东北区(黑、吉、辽)、华北区(内蒙、京津、河北、山西)、华东区(江苏、浙江、上海)、华中区(湖南、湖北、江西)、西南区(云南、贵州、四川)、华南区(广东、广西)。
从目标客户分工来看外资企业对目标市场、客户分类比较细化,以某外资企业对猪场划分为例,他把一条龙和全国性跨省的大型养猪企业化为一类,由专门的大客户部负责;300—1000头的规模化养猪场分为一类,由省内经销商和省内的业务经理负责;300头以下的由业务员管理,二级经销商、区域二级分销商负责物流、配送。
从队伍构成方面看内资企业数量较多、人均年销售额偏低、销售成本偏高,内资企业业务员通常访问经销商的时间偏多,访问客户的时间偏少;外资企业的队伍构成,以某欧洲动保企业为例,目前动保销售人数有120人,其中30人侧重家禽,90人侧重家畜,其中负责大客户的不到10人,这120人中只有30人是正式员工,其他都是通过第三方劳务输出公司招聘来的。
从人员招聘方面来看内资企业经常会招聘新生,尤其到毕业生毕业期就会到学校或招聘会进行集中招聘,另外就是挖竞争对手的销售团队;而外资企业很少招新生,他们基本很少去挖对手的人员,其招聘具有长期、连续性。
从培训角度来讲外资企业对新人培训,一般是新人攒到10人左右,集中到总部所在地用一周时间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灌输理念、技巧训练、团队文化训练、简单的产品培训,产品培训一般只占用一天的时间,而且只讲1~2个产品;外资企业的日常培训具有系统性、计划性、持续性,每月每个片区集中到一起进行1~2天的培训、季度培训、每半年集团所有业务员集中培训1~2天等。
从绩效考核来看外资对不同层级的绩效考核是不同的,基层员工:低工资+高绩效,这种考核虽然具有不稳定性,却能利用市场来自动选择业务员;高层:高福利+高工资+高绩效;中层:高工资+低绩效。
促销支持方面外资企业是根据市场需要,有计划地确定某个片区的促销方案,跟当地的销售业绩没有太大关系,内资企业多是围绕经销商来做促销。
那么,面对以上内外资企业的不同,中国动保企业如何从差异化中寻找发展的契机,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有一定规模并处于发展上升阶段的企业,必须加快发展速度,想办法兼并小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因为队伍、产品、客户都是金字塔结构,只有底座越来越大才能拥有足够的高度,只有形成了规模才能从中提炼转化成核心竞争力,所以加快发展速度、利用一切能利用的资源、条件迅速成长是最佳选择,需要注意的是规模是资源的累积并不代表核心竞争力;2.寻求企业间的联合、形成资源互补,包括产品线、团队、客户资源、空间等的互补;3.和上下游企业联合,形成小产业链,例如可以和上游的原料、医药企业,下游的经销企业、客户合作,通过建立系统优势,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