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第七题(复习必备)
安徽高考化学第七题专项复习
安徽高考第七题专项练习1.(09安徽)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下), 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 .0.12g 石墨烯中含有6.02×1022个碳原子 C 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D .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2.(10安徽)亚氨基锂(Li 2NH )是一种储氢容量高、安全性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储氢原理可表示为:Li 2NH+H 2−−→←−− Li 2NH+Li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 A. Li 2NH 中N 的化合价是1- B.该反应中H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Li 和H -的离子半径相等 D.此法储氢和钢瓶储氢的原理相同3.(11年安徽)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 2)3(如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N —N —N 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分子中N 、O 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B .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 .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 .15.2 g 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 4.(12年安徽)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为: NaHCO 3+H 2 HCOONa+H 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BA .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B .NaHCO 3、HCOONa 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 .储氢过程中,NaHCO 3被氧化D .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H 2O 放出2.24L 的H 2 5.(13年安徽)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中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HCHO+O 2催化剂 CO2+H 2O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CO 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 C .HCHO 分子中既含α键又含π键 D .没生成1.8gH 2O 消耗2.24L O 2 6.(14年安徽)CO 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
高中化学专题01 第7题化学与文化、生活、环境等(强化训练)-2020高考化学二三轮复习题型大突破系
第7题化学与文化、生活、环境等(强化训练)1.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答案】B【解析】A.NH4HCO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C. 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D.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熔融氧化铝能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体现Al2O3具有两性。
故选B。
2.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4.03米大口径碳化硅反射镜B.2022年冬奥会聚氨酯速滑服C.能屏蔽电磁波的碳包覆银纳米线D.“玉兔二号”钛合金筛网轮【答案】A【解析】A.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 A族,故A符合题意;B.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C.碳包覆银纳米材料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且银不是主族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其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
3.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答案】D【解析】A、秸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涉及化学反应;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涉及化学反应;C、利用基本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涉及化学反应;D、海水中的水淡化成淡水,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涉及化学反应;故选D。
高考化学第七题知识
高考化学第七题知识高考化学考试是高中学生十分重要的考试之一,其中第七题是化学卷的一道大题,也是令考生头痛的难点。
下面将从题目解析、知识点解析和备考技巧等方面详细介绍高考化学第七题知识。
一、题目解析在高考化学卷中,第七题通常是一道题型比较固定的大题,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利用实验结果或化学反应式解决化学问题。
题目中往往会包含多个小题,考察的知识点也很广泛,例如溶解平衡、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等。
通常情况下,第七题大题的难度也比较大,对于考生来说是相当考验的。
因此,备考过程中一定要针对该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二、知识点解析第七题的考察范围非常广泛,但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平衡和动态平衡化学平衡是高考化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自的摩尔浓度比例保持不变的状态。
在第七题中,经常会考察溶解平衡和气体反应平衡等,考生需要了解溶解度积、酸碱中和反应、氢离子浓度计算等相关知识点。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第七题中经常考察的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例如,对于无机化合物,考生需要掌握重要的基本化学反应式、离子方程式以及相关的生成物和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3.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高考化学中考察的重点。
第七题中,常常会涉及到化学反应及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如反应速率、反应热和化学动力学等方面。
三、备考技巧1. 熟悉考试题型在考前,考生应该对高考化学卷的题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特别是要熟悉第七题及其所涉及的知识点。
可以通过做真题、模拟考试等形式进行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掌握化学知识点高考化学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泛,需要考生具备系统性、连贯性的知识体系。
考生应该多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掌握基本概念和定律原理,再通过教材练习巩固并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3. 积极参加化学活动化学是实验性科学,考生可以通过积极参加化学实验、化学课堂讲解、有关科普活动等途径深入了解化学知识。
高考化学真题试题集7
一、(1)用卤素——氟、氯、溴、碘四元素和氢的反应情形来表明它们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并画出原子结构简图(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的电子数),解释递变的原因.(2)用第三周期钠、镁、铝、硅、磷、硫、氯七元素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来表明它们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并画出原子结构简图(各层电子数用数字表明),解释递变的原因.(16分)二、用平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间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必要条件;在各反应生成物的分子式下注明其纯净时的颜色和状态:(1)氯气和苯作用生成六六六;(2)钠和氯化铁水溶液作用;(3)碳酸钙与酸作用(还要写出简化的离子方程式);(4)一氧化碳和氧化铁作用(还要注明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指出电子得失的数目).(18分)三、接触法制硫酸的流程图如下:(1)注明图中六个设备的名称;(2)写出这一流程中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注明各反应进行的条件,指出各反应在哪个设备中进行;(3)在哪些设备中应用了逆流原理?哪些设备中应用了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的原理?(只要求写出设备名称)(4)任举硫酸的两种主要工业用途.(15分)四、学反应方程式.(2)一种白色固体,由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混合而成:氯化钠、硫酸钾、碳酸钾、碳酸钠、氯化钡.加水后生成白色沉淀,溶液中只有Na+和Cl-离子.试推论上述白色固体由哪两种物质混合而成(不要求写反应式).(15分)五、用氨碱法制取53公斤纯碱,如果食盐的利用率为70%,问需要食盐多少公斤?在制成碳酸氢钠那一步时,需要二氧化碳多少克分子?这些二氧化碳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原子量:Na=23 C=12 Cl=35.5)(17分)六、甲:一种无色液态有机化合物,具有下列性质:(Ⅰ)与钠反应生成氢气;(Ⅱ)能进行酯化反应,生成带香味的液体;(Ⅲ)与碳酸钠无反应;(Ⅳ)它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7.根据以上性质:(1)推断该物质属于哪类有机化合物;(2)确定该物质的分子量和分子式;(3)画出该物质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乙:用炼焦工业的哪种副产物为主要原料来制造苯胺?写出这一过程的全部化学反应方程式;注明这些反应各属于什么类型.(10分)七、甲:在实验室里按下图的装置制取氢气,指出错误所在,说明理由,并加以改正(可就原图用文字说明,不必另行画图).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①氟和氢在暗处爆炸化合.氯和氢在光照下爆炸化合.溴和氢加热时化合(或光照下化合).碘和氢在高温时部分地化合. (各1分,共4分)②(各12分,共2分)注:不要求填内层电子数;若填错,该元素无分.③按氟、氯、溴、碘顺序,最外的七电子层离核越远,形成八电子满层的趋向越小. (2分)(2)①NaOH Mg(OH)2 Al(OH)3 H2SiO3H3PO4H2SO4HClO4碱性增强两性酸性增强(2分)注:如不答Al(OH)3为两性,扣1/2分.②(2分)③在同一周期中,元素的最外层电子越少,越容易失去,成碱性(即金属性)越强;反之,若最外层电子越多,越容易取得电子,成酸性(即非金属性)越强. (4分)注:其他合理答案亦可.(全题共16分)二、注:(Ⅰ)方程式给2分,条件给1分,生成物颜色状态共给1分.方程式没平衡扣1分.(Ⅱ)苯和六六六画成结构式亦对.注:(Ⅰ)一个方程式给1分.一个方程式中的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共给1分.方程式没平衡各扣1/2分.(Ⅱ)不必答条件.离子方程式:CaCO3+2H+=Ca+++H2O+CO2↑(4分)注:(Ⅰ)方程式给2分,生成物颜色状态共给1分,离子方程式给1分.方程式没平衡扣1分,离子方程式没平衡扣1/2分.(Ⅱ)不必答条件.但用H2SO4来作用则方程式算错,扣2分.(III)生成物H2O+CO2 写成H2CO3(包括H2CO3的分解)亦对(Ⅳ)离子方程式不简化不扣分.(4)(铁在这种情况下应为黑色粉未--编者注)(6分)注:(Ⅰ)方程式给2分,条件给1分,生成物颜色状态共给1分.方程式没平衡扣1分.氧化剂和还原剂各1/2分,放出电子数和得到电子数各1/2分.(Ⅱ)放出及得到电子数答6个亦对.答成每个C放出2个电子,每个Fe得3个电子亦对.答成C 放出2个电子,Fe得到3个电子不对.(Ⅲ)氧化剂答成是氧化铁中的铁,还原剂答成是一氧化碳中的碳亦对.(全题18分)三、(1)燃烧炉,除尘室,洗涤塔,干燥塔,接触室,吸收塔.(各1/2分,共3分)(2)(各2分,共6分)注:在每一方程式中,未平衡者扣1/2分,未注明反应条件者扣1/2分,未注明设备名称者扣1/2分.(3)逆流原理应用在:吸收塔、洗涤塔、干燥塔和燃烧炉中.(2分)注:上列四答案,若答对其中任何两个即给2分,答对1个给1分.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的原理应用在:燃烧炉、洗涤炉、干燥塔、吸收塔和接触室中.(2分)注:上列五答案,若答对其中任何两个即给2分,答对一个给1分.在(3)的两项中,如答错一个,在已得分中扣1分.(4)硫酸用于:制酸类,制盐类,制炸药,制染料,制塑料,精炼石油等.(2分)注:上列各用途中答出任何两个即给2分,答出1个给1分.若答案多于两个时,只按前两个评分;不是工业用途不给分.(全题15分)四、(1)①K+:用铂丝沾取浓试液和盐酸的混和溶液,在火焰中灼烧,火焰呈淡紫色. (2分)注:只答方法或只答焰色的,只给1分.纸变成蓝色:注:(Ⅰ)答出正确方法而未写反应式的,给2分.(Ⅱ)只写出反应式而未答方法的,给1分.(Ⅲ)反应式内写错分子式的,不给分.注:(Ⅰ)答用钼酸铵代替硝酸银的,也算正确.(Ⅱ)只答出正确方法或只写出正确反应式的,只给2分.(Ⅲ)用CaCl2或其他能生沉淀的盐类代替AgNO3的,只给2分.(Ⅳ)写错反应式中任何分了式,反应式不给分.(2)四种物质都能溶于水.加水生白色沉淀,同时生Ma+和Cl-离子,证明发生了反应.氯化钠不与其他三种物质中任何一物质发生沉淀,故原来没有氯化钠.K2SO4与Na2CO3都能和BaCl2作用生成白色沉淀,但同时能生成氯化钠的只能是Na2CO3;因此证明这种固体是由Na2CO3与BaCl2混合而成.(6分)注:(Ⅰ)只答出所给的四种物质能溶于水的,给1分.(Ⅱ)只答出不是NaCl的,给1分.(Ⅲ)只答出发生反应的,给1分.(Ⅳ)不加推论,直答白色固体是由NaCO3和BaCl2混合而成的,给3分.(Ⅴ)只答对一个物质的,不给分.(全题15分)五、(1)2NaCl →Na2CO32×58.5 106x公斤53公斤注:答数中小数部分稍有出入,不扣分.(2)2CO2→2NaHCO3→Na2CO32克分子106克y克分子53000克(3)在标准状况下,CO2占有的体积=1000×22.4=22400升(3分)注:用其他合理算法,求得正确答数,同样给满分.只能列出合理算式的,(1)给5分,(2)给4分,(3)给2分.(全题17分)六、甲:(1)根据题中Ⅰ,Ⅱ两点,该物质可能是低级的一元醇或低级的一元羧酸.它不跟碳酸钠进行反应,那就是低级的一元醇.(3分)注:如答成醇类时给2分.(2)根据题中第Ⅳ点,它的分子量该是37×2=74 (2分)根据一元醇的通式C n H2n+2O和分子量,求出它的分子式为C4H10O.(2分)注:如无中间计算过程只答出它的分子式是C4H10O时,也算全对.(3)这一物质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式:(3分)注:(Ⅰ)每画对一个,给1分.(Ⅱ)如画成CH3·CH2·CH2·CH2·OH;CH3·CH2·CH(OH)·CH3;(Ⅲ)如只画出碳原子上的键,而不画出所连结的氢原子时,例如:,也算正确. (全题10分)乙:(1)以苯为主要原料. (2分)(2)化学方程式:这一反应属于还原反应(或氢化反应)的类型. (1分)注:在反应②中,如答成氢分子并写出有催化剂存在,也算正确.如只写出氢分子但未写催化剂时,给2分.(全题10分)七、甲:(1)①不该用这种漏斗. (1分)②因为漏气. (1分)③应该用分液漏斗. (1分)注:若答应该用安全漏斗,或答用长颈漏斗并插到底,或答用单孔塞子而当加入硫酸后立刻塞住瓶口,这些都算对.(2)反应瓶内的导管不应插到底. (1分)因为所产生的氢气无法引出. (1分)导管应改短. (1分)(3)不能用上方排气法收集氢气. (1分)因为氢气比空气轻. (1分)应该用排水集气法(或答应该用向下排气法也对).(1分)甲题注:若答应该用灯加热,在本题已得分数中扣2分.(全题9分)。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七)盖斯定律的应用
重难点题型集训(七) 盖斯定律的应用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22I 1H (g)O (g)===H O(l)Δ2H +222C(s)O (g)===CO (g)ΔH +32223CH COOH(1)2O (g)===2CO (g)2H O(l)ΔH ++ 22342C(s)2H (g)O (g)===CCH COOH(l)ΔH ++则4ΔH 的正确表达式为( ) A.312Δ2Δ2ΔH H H -- B.1232Δ2ΔΔH H H +- C.1232Δ2ΔΔH H H -+D.1232Δ2ΔΔH H H --2.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 、2CO 和2H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①122321CO (g)3H (g)===CH OH(g)H O(g)Δ58kJ mol H -++=-⋅; ②232CO(g)2H (g)===CH OH(g)ΔH +; ③2223CO (g)+H (g)===CO(g)+H O(g)H ∆。
已知反应中一些相关物质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则23Δ ΔH H 和分别为( ) A.1199kJ mol 41kJ mol ---⋅+⋅、 B.1199kJ mol mol -41kJ ---⋅⋅、 C.11+-99kJ mol 41kJ mol --⋅⋅、D.11++99kJ mol 41kJ mol --⋅⋅、3.下图是通过热化学循环在较低温度下由水或硫化氢分解制备氢气的反应系统原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Ⅰ)制备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221H O(1)===H (g)O (g)Δ286kJ mol 2H -+=+⋅B.通过计算,可知系统(Ⅱ)制备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2H S(g)===H (g)S(s)Δ20kJ mol H -+=+⋅C.若反应12221H (g)O (g)===H O(g)ΔkJ mol 2H a -+=-⋅,则a >286D.制得等量2H 所需能量较少的是热化学硫碘循环硫化氢分解法4.金刚石和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它们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充足时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2020版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选择题精准练7 选择题精准练(七) 电解质溶液 Word版含解析
选择题精准练(七)电解质溶液(建议用时:25分钟)1.常温下,将NaOH溶液分别加到HA、HB两种弱酸溶液中,两溶液中pH与粒子浓度比值的对数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K=-lg K a。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HA、HB两种酸中,HB的酸性弱于HAB.b点时,c(B-)=c(HB)>c(Na+)>c(H+)>c(OH-)C.同浓度、同体积的NaA和NaB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D.向HB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所得的混合溶液中lg c(B-)-lg c(HB)=pH-pK2.(2019·高考北京卷)实验测得0.5 mol·L-1CH3COONa溶液、0.5 mol·L-1 CuSO4溶液以及H2O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温度升高,纯水中c(H+)>c(OH-)B.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的c(OH-)减小C.随温度升高,CuSO4溶液的pH变化是K w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D.随温度升高,CH3COONa溶液和CuSO4溶液的pH均降低,是因为CH3COO-、Cu2+水解平衡移动方向不同3.(2019·高考江苏卷改编)室温下,反应HCO-3+H2O H2CO3+OH-的平衡常数K=2.2×10-8。
将NH4HCO3溶液和氨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用于浸取废渣中的ZnO。
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室温时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2 mol·L-1氨水:c(NH3·H2O)>c(NH+4)>c(OH-)>c(H+)B.0.2 mol·L-1 NH4HCO3溶液(pH>7):c(NH+4)>c(H2CO3)>c(HCO-3)>c(NH3·H2O)C.0.2 mol·L-1氨水和0.2 mol·L-1NH4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NH+4)+c(NH3·H2O)=c(H2CO3)+c(HCO-3)+c(CO2-3)D.0.6 mol·L-1氨水和0.2 mol·L-1 NH4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c(NH3·H2O)+c(CO2-3)+c (OH -)=0.3 mol·L -1+`c (H 2CO 3)+c (H +) 4.已知亚硒酸(H 2SeO 3)为二元弱酸,常温下,向某浓度的亚硒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NaOH 溶液,所得溶液中H 2SeO 3、HSeO -3、SeO 2-3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2015届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七章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试题(含解析)
第七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陈述,合理的是()A.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B.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C.氨水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D.硫酸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浓硫酸为电解质解析:在水溶液中能导电,且导电的离子全部来自化合物自身,这样的化合物为电解质。
共价化合物有的虽为电解质,但由于熔融时不能电离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
浓硫酸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纯硫酸才是电解质。
答案:C1题变式1-1.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二者的区别在于其电离程度的差异。
下列对强、弱电解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B.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小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C.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D.强酸、强碱和绝大部分盐类为强电解质解析:离子浓度的大小并不能作为判断电解质强弱的依据,因为起始浓度小的电解质,即使完全电离,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也很小。
答案:B2.下列实验事实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A.常温下,测得醋酸钠溶液的pH>7B.常温下,测得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4C.常温下,将pH=1的醋酸溶液稀释1 000倍,测得pH<4D.常温下,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中和解析:证明是弱电解质可以从电离和所对应的盐溶液是否水解两个角度解题。
A项是所对应的溶液发生水解,可以;B项说明醋酸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可以;C项是加水促进醋酸的电离,可以;D项只能证明醋酸是一元酸,不能证明其是弱酸,D项错。
答案:D2题变式2-1.下列事实可证明NH3·H2O是弱碱的是()A.NH3·H2O能跟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B.铵盐受热易分解C.0.1 mol·L-1 NH3·H2O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D .0.1 mol·L -1氯化铵溶液的pH 约为5解析:证明NH 3·H 2O 是弱电解质的原理有两个:一是证明NH 3·H 2O 不能完全电离,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二是证明NH 3·H 2O 与强酸反应所对应的盐溶液水解具有弱酸性。
2024年人教版高考化学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4年人教版化学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硫酸(H₂SO₄)B、氯化氢(HCl)C、氢氧化钠(NaOH)D、碳酸(H₂CO₃)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 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
B. 非极性分子中的化学键一定是非极性共价键。
C. 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 分子间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的范畴。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NaOHB. HClC. CuD. H2SO4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 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 增大反应物的表面积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 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CH4)B、二氧化碳(CO2)C、乙醇(C2H5OH)D、苯(C6H6)6、在一定条件下,将0.5mol的NO2气体与0.5mol的O2气体混合,反应生成NO3的化学方程式为:A. 2NO2 + O2 = 2NO3B. 4NO2 + O2 = 4NO3C. 3NO2 + O2 = 2NO3 + 2NOD. 5NO2 + O2 = 4NO3 + NO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聚乙烯B、蛋白质C、水D、淀粉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共价键只能存在于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B. 离子键只能存在于金属和非金属原子之间C. 金属晶体中,金属键是由于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形成的D. 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决定了物质的熔点9、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
B、反应速率只与反应物的质量有关,与温度无关。
C、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与温度无关。
D、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和温度都有关。
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七章 第二节水溶液 酸碱中和滴定试题(含解析)
题号 1 1-1 2 3 4 4-1 5 5-1 6 6-1 7 7-1 8 8-1 答案高考化学总复习 第七章 第二节水溶液 酸碱中和滴定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水的电离平衡为H 2O 高温H ++OH -,在25 ℃时水的离子积为K W =1.0×10-14,在35 ℃时水的离子积为K W =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 (H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 .35 ℃时c (H +)>c (OH -)C .35 ℃时的水比25 ℃时的水电离程度小D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解析:35 ℃时水的离子积大于25 ℃时水的离子积,说明35 ℃时水中的c(H +)、c(OH -)大于25 ℃时水中的c(H +)、c(OH -),但c(H +)仍等于c(OH -),亦说明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即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故选D 项。
答案:D1题变式1-1.已知在100 ℃的温度下(本题涉及的溶液其温度均为100 ℃),水的离子积K W =1×1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05 mol·L -1的H 2SO 4溶液pH =1B .0.001 mol·L -1的NaOH 溶液pH =11C .0.005 mol·L -1的H 2SO 4溶液与0.01 mol·L -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 为6,溶液显酸性D .完全中和pH =3的H 2SO 4溶液50 mL ,需要pH =11的NaOH 溶液50 mL解析:A 项,0.05 mol·L -1的H 2SO 4溶液中c(H +)=0.10 mol·L -1,pH =1;B 项,c(OH -)=1.0×10-3 mol·L -1,则c(H +)=1.0×10-121.0×10-3=1.0×10-9 mol·L -1,pH =-lg 1.0×10-9=9;C 项,pH =6时,c (H +)=c(OH -),显中性;D 项,pH =3的H 2SO 4溶液中n(H +)=0.001×0.05 mol =5×10-5 mol ,V(NaOH)=5×10-50.1=5×10-4L =0.5 mL 。
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盐道街中学高三4月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七)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盐道街中学高三4月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仪器名称为“干燥管”的是A.B.C.D.2、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如下所示,分析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甲<丙B.原子半径:乙<丁C.最外层电子数:乙<丙D.戊一定是硫元素3、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己、庚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甲不一定在丁、庚的连线上),戊、己分别是空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丁B.单质甲与单质乙充分反应一定都可以生成多种化合物C.可以通过分别电解熔融的金属氯化物的方法冶炼乙和丙的单质D.因为庚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庚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4、在常温常压下,将100mL H2S与O2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剩余气体25mL。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原混合气体中H2S的体积可能是75mLB.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可能是50mLC.剩余25mL气体可能全部是SO2D.剩余25mL气体可能是SO2与O25、β−月桂烯的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两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只考虑位置异构)理论上最多有()A.2种B.3种C.4种D.6种6、某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完成了探究浓硫酸和SO2性质的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下列“ 现象预测” 与“ 解释或结论” 均正确的是选项仪器现象预测解释或结论A 试管1 有气泡、酸雾,溶液中有白色固体出现酸雾是SO2所形成,白色固体是硫酸铜晶体B 试管2 紫红色溶液由深变浅,直至褪色SO2具有还原性C 试管3 注入稀硫酸后,没有现象由于Ksp(ZnS)太小,SO2与ZnS在注入稀硫酸后仍不反应D锥形瓶溶液红色变浅NaOH溶液完全转化为NaHSO3溶液,NaHSO3溶液碱性小于NaOHA.A B.B C.C D.D7、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M电子层有1个电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内层电子数的2倍。
2024年高考化学第七题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考化学第七题知识点总结____年高考化学第七题知识点总结,____字题目:下列有机物A和B在氯仿中的氯化亚铁条件下同时氧化时,得到相同的产物C。
已知产物C是醛,但无法判断A和B的结构。
请写出化合物A和B的结构及氯化亚铁起到的作用。
解析:对于该题目,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氯仿(CHCl3)的性质和应用;2. 氯化亚铁(FeCl2)的性质和应用;3. 有机物的氧化反应;4. 判断醛的方法。
下面我将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探讨和总结。
一、氯仿(CHCl3)的性质和应用1. 氯仿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的甜味;2. 氯仿是一个溶剂,可以溶解许多有机物,如脂肪、树脂、油脂等;3. 氯仿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如医药、农药、防霉剂等领域。
二、氯化亚铁(FeCl2)的性质和应用1. 氯化亚铁是一种无色晶体,易溶于水;2. 氯化亚铁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作氧化剂,可以将一些有机物氧化为相应的醛和酮。
三、有机物的氧化反应1. 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可以通过加氧、减氢或引入其他高价元素来实现;2. 对于一些有机物,可以通过氧化反应来获得相应的醛或酮。
四、判断醛的方法1. 醛通常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蒸汽压,可以通过蒸馏分离的方法得到纯品;2. 醛在氧化反应中通常易被进一步氧化为羧酸,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氧化反应的产物来判断。
根据以上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结论: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有机物A和B在氯仿中的氯化亚铁条件下同时氧化时,得到相同的产物C,且C是醛。
根据醛的性质,我们可以推断A和B都是一些可以被氯化亚铁氧化为醛的有机物。
由于醛的结构多种多样,无法通过已知条件来判断A和B的结构。
只能通过更多的实验数据来进一步确定A和B的结构。
至于氯仿和氯化亚铁的作用及其原理,我们可以推测如下:氯仿作为一个溶剂,可以使有机物A和B溶解在其中,使它们更易于与氯化亚铁反应。
而氯化亚铁作为氧化剂,可以将有机物A和B 氧化为相应的醛。
高考化学复习07高考.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Al:27 Si:28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Br:80i.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结合来自CO2中的碳1500亿吨和来自水中的氢250亿吨,并释放4000亿吨氧气。
光合作用的过程一般可用下式表示:CO2+H2O+微量元素(P、N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某些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可转化为有机物B 碳水化合物就是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C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催化剂D 增加植被,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的需要ii.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H2B 石英的化学式为:CaSiO3C 在CS2、PCl3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能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D Ar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iii.三聚氰酸[C3N3(OH)3]可用于消除汽车尾气中的NO2。
其反应原理为:C3N3(OH)33HNCO;8HNCO +6NO27N2+8CO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3N3(OH)3与HNCO为同一物质B HNCO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C 1mol NO2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4molD 反应中NO2是还原剂i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B 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 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D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v.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B 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C 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D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vi.向存在大量Na+、Cl-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NH3后,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 K+、Br-、CO32-B Al3+、H+、MnO4-C NH4+、Fe3+、SO42-D Ag+、Cu2+、NO3-vii.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3OH(g)+H2O(g)=CO2(g)+3H2(g);△H=+49.0kJ·mol-1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B 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 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viii.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B 0.1L 3mo1·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C 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D 4.5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题系列7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题系列7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1、(2018届四川省××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常温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mol D3O+中含中子数目为10NAB. 一定条件下1molN2与4molH2充分反应后,所得混合物中极性键数目为6NAC. 在100.0mL浓度均为0.1mol/L的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50.0mL0.5mol/L稀盐酸,生成CO2气体分子数目为0.01NAD. 在1.0L含有Na+、K+、Cl-、CO32-的溶液中,H+数目小于1.0×10-7NA【答案】D反应,明显HCl不足,无法将碳酸钠都反应,所以二氧化碳气体一定小于0.01mol,选项C错误。
含有Na+、K+、Cl-、CO32-的溶液中CO32-水解,溶液显碱性,所以pH>7,即c(H+)<1×10-7,所以1L该溶液的氢离子数目小于1.0×10-7NA。
选项D正确。
2、(2018届江西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①常温常压下,11.2 L乙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②14.2g 硫酸钠固体中含有0.1NA个硫酸钠分子:③常温下,21gC3H6和C4H8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1.5NA④2gD216O中含有的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均为NA⑤标准状况下,由H2O2分解制得4.48L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⑥10ml 18mol/L 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镁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8NAA. ③④B. ①⑥C. ④⑤⑥D. ①②⑥【答案】A为10,则含有的数目为,故④正确。
⑤,根据关系可知转移电子数目为,故⑤正确;⑥开始时,浓硫酸与镁发生反应,消耗硫酸与转移电子数的关系为。
反应一段时间后,硫酸浓度减小,与镁发生反应(),消耗硫酸与转移电子数的关系为。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化学2019高考一轮练习题(7)李仕才一、选择题 (g)2NO(g)表示该反应在温度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温度T 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c 12c 2B .温度T 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C .曲线b 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c 12c 2,正确;的体积与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错误;应速率而不改变反应的转化率,若加入催化剂达到平衡后,答案:A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 .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 .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D .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 6H 10O 5)n ,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解析:A 项,石油裂解可以得到乙烯,得不到氯乙烯,A 错误;B 项,油脂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 错误;C 项,甲烷中不存在碳碳单键,C 错误;D 项,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 6H 10O 5)n ,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D 正确。
答案:D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答案:C4.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A.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B.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D.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解析:np3处于半充满状态,结构稳定,失去一个电子吸收的能量多。
答案:B5、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A.2,2,3,3-四甲基丁烷B.2,3,4-三甲基戊烷C.3,4-二甲基己烷 D.2,5-二甲基己烷解析: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说明分子中存在三种不同的氢原子,A项,2,2,3,3-四甲基丁烷分子中只存在1种氢原子;B项,2,3,4-三甲基戊烷分子中存在4种氢原子;C项,3,4-二甲基己烷分子中存在4种氢原子;D项,2,5-二甲基己烷分子中存在3种氢原子。
近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编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编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编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编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019高考化学(人教)一轮编练习题(7)李仕才一、选择题1、一定量的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水,产生H2速率减小,H2体积减小B.加入NH4HSO4固体,产生H2速率不变,H2体积不变C.加入CH3COONa固体,产生H2速率减小,H2体积不变D.滴加少量CuSO4溶液,产生H2速率变大,H2体积不变解析:加入少量水,减小了H+的浓度,锌粒的物质的量不变,则v(H2)减小,生成H2体积不变,故A错误;加入NH4HSO4固体,增大了H+的浓度,锌粒的物质的量不变,则反应速率加快,生成H2体积不变,故B错误;加入CH3COONa固体,结合生成醋酸,减小了H+的浓度,锌粒的物质的量不变,则v(H2)减小,生成H2体积不变,故C正确;滴加少量CuSO4溶液,构成Cu-Zn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锌粒的物质的量减少,则v(H2)增大,生成H2量减少,故D错误。
答案:C2、青蒿素是抗疟特效药属于萜类化合物,如图所示有机物也属于萜类化合物,该有机物的一氯取代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5种B.6种C.7种 D.8种解析:图示有机物中共有7种氢,所以一氯代物有7种:。
答案:C3、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解析:A项,Cl2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不能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B项,NH4Cl晶体受热易分解,故不能通过蒸干NH4Cl饱和溶液的方法制备NH4Cl晶体;C项,纯碱易溶于水,利用图示装置不能达到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目的;D项,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CCl4与水不相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可用图中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答案:D4.下列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及主要操作方法A乙烷乙烯酸性KMnO4溶液、洗气B MgCl2溶液FeCl3MgO,过滤C HCl气体Cl2饱和食盐水,洗气答案:B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聚氯乙烯分子中含碳碳双键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加成反应解析: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聚氯乙烯分子中没有碳碳双键,故A错误;以淀粉为原料可以制备乙醇,乙醇可被氧化生成乙酸,故可以制取乙酸乙酯,所以B正确;丁烷只有正丁烷、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油脂的皂化反应属于水解反应(取代反应),故D错误.答案:B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聚氯乙烯可使溴水褪色B.合成纤维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C.甲醛、氯乙烯和乙二醇均可作为合成聚合物的单体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解析:聚氯乙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A错误;合成纤维除含C、H、O外,有的还含有其他元素,如腈纶含氮元素、氯纶含氯元素等,完全燃烧时不只生成CO2和H2O,B错误;甲醛、乙二醇可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氯乙烯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C正确;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Ⅰ)判断下列溶液在常温下的酸、碱性(在括号中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七题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与应用题组一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1.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Al、Cl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Na+、Al3+、Cl-的离子半径也依次减小B.在第ⅥA族元素的氢化物(H2R)中,热稳定性最强的其沸点也一定最高C.第二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都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一定越强答案 B解析A项,Na+、Al3+为10e-离子,Cl-为18e-离子,Cl-半径大于Na+、Al3+半径,错误;B项,因为在第ⅥA族元素中,O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其氢化物(H2R)中,H2O热稳定性最强,因为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其沸点也最高,正确;C项,第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强的O 元素没有最高正价,F无正价错误;D项,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一定越强,错误。
2.短周期元素W、X、Y、Z位于同一周期,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半径最大,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Y的单质与盐酸、氢氧化钠均能反应生成氢气。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的单质在空气中加热不会熔化B.工业上电解熔融的Y、Z的化合物可得Y单质C.W、Z形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电离D.X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中含离子键、共价键答案 C解析W是钠,X是镁,Y是铝,Z是氯。
A项,铝单质加热会熔化,但不会滴落,错误;B项,工业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铝,错误;C项正确;D项,氧化镁中只有离子键,错误。
3.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2YO4B.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WC.X、Z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较稳定D.X与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答案 D解析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W是Na;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则X是O;X、Z同族,则Z为S;Y、Z同周期,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则Y是Cl。
A项,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ClO4,错误;B项,Na、S、Cl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所以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S>Cl,错误;C项,O、S是同一主族的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错误。
4.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Y和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相同B.单核阴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W)>r(Y)>r(Z)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W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答案 D解析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所以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得出Y元素在第二周期,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可以推出Y是O元素,所以推测X为N,Z 为S,W为Cl。
因此,O元素没有最高正价,A错误;单核阴离子的半径r(Z)>r(W)>r(Y),B 错误;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中Y>Z,故其氢化物稳定性Y>Z,C错误;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高氯酸,是最强的含氧酸。
5.V、W、X、Y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Y VX WZ为第四周期常见元素,该元素是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组成金属元素。
V的最简单氢化物为甲,W的气态氢化物为乙,甲、乙混合时有白烟生成,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W与Z可形成化合物ZW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Y>V>WB.X、W的质子数之和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的比值为2∶1C.甲、乙混合时所生成的白烟为离子化合物,但其中含有共价键D.在足量的沸水中滴入含有16.25 g ZW3的溶液可得到0.1 mol Z(OH)3答案 C解析根据V、W的气态氢化物的性质,可以推断甲为NH3、乙为HCl,则V为N,W为Cl,从而可以确定Y为C,X为Al;根据Z是人体血红蛋白中存在的金属元素,则Z为Fe。
选项A,原子半径X>W>Y>V,A项错误;选项B,Al、Cl的质子数之和为30,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二者之比为3∶1,B项错误;选项C,白烟为NH4Cl,是离子化合物,其中N、H之间的化学键是共价键,C项正确;选项D,沸水中加入FeCl3溶液得到的是Fe(OH)3胶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溶液中的Fe3+不可能完全转化为Fe(OH)3胶体,D项错误。
6.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所示:元素代号X Y Z W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主要化合价+2 +3 +5、+3、-3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B.一定条件下,Z的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溶于氨水D.相同条件下,X、Y的单质分别与盐酸反应时,后者反应剧烈些答案 A解析由化合价知W是O元素,Z是N元素,X、Y分别是Mg、Al元素。
HNO3与NH3化合生成NH4NO3,A正确;N2与O2直接反应只能得到NO,B错误;Al(OH)3不溶于氨水,C错误;镁比铝活泼,故镁与盐酸反应更剧烈些,D错误。
7.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只有Z是金属元素,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Z、W、Q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不可能显碱性B.Y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弱C.X、W、Q的氢化物均可在Y的单质中燃烧D.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能与W的盐反应得到W的氢化物,说明非金属性Z>W答案 B解析由W单质的颜色知W为硫元素,故Y是氧元素,X是碳元素,Q是氯元素,Z是钠、镁、铝三种元素中的一种,当Z是钠元素时,A错误;根据元素周期律知B正确;HCl不能与氧气反应,C错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不能从氢化物与盐反应的角度进行分析,D错误。
8.现有A、B、C、D、E五种元素,前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D的主要化合价为-2、+6,E2+的质子数比D的质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可分别与A、E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B.D可形成三种价态的酸C.原子半径:E>D>B>A>CD.最常见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B>D>A答案 B解析由D的主要化合价知D是硫元素,故E是钙元素,A、B、C分别为氮元素、氧元素、氟元素。
氟与氮元素形成的是共价化合物,A错误;硫元素可形成H2S、H2SO3、H2SO4三种酸,B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E>D>A>B>C,C错误;H2S的稳定性比NH3的稳定性弱,D错误。
9.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B.X、N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相比,前者较低C.由X与M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能与任何酸反应,但能与强碱反应D.Z的氧化物能分别溶解于Y的氢氧化物和N的氢化物的水溶液答案 D解析根据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X为O,Y为Na,Z为Al,M为Si,N为Cl。
A项,离子半径:Cl->Al3+;B项,沸点:H2O>HCl;C项,SiO2既能与HF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D项,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可以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HCl反应。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最高正价为+7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H4的沸点比YH3的高B.X与W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C.Y离子的半径比Z离子的半径小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答案 D解析X为C,Y为N,Z为Na,W为Cl。
A项,沸点NH3>CH4;B项,CCl4中为共价键,NaCl中为离子键;C项,离子半径N3->Na+;D项,酸性:HClO4>HNO3。
题组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ΔH=-24.8 kJ·mol-1①3Fe2O3(s)+CO(g)===2Fe3O4(s)+CO2(g)ΔH=-47.2 kJ·mol-1②Fe3O4(s)+CO(g)===3FeO(s)+CO2(g)ΔH=+640.5 kJ·mol-1③则14 g CO(g)与足量FeO(s)充分反应得到Fe(s)和CO2(g) 时放出的热量为()A.218 kJ B.109 kJC.54.5 kJ D.163.5 kJ答案 B解析若要计算相应的反应热,需要先利用盖斯定律求出CO(g)+FeO(s)===Fe(s)+CO2(g)的反应热。
根据盖斯定律将[(3×①-②)÷2-③]÷3可得到CO(g)+FeO(s)===Fe(s)+CO2(g)ΔH≈-218 kJ·mol-1,由此可求出14 g CO与足量FeO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109 kJ。
2.某太空站中存在如图所示有关能量、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燃料电池用KOH溶液作为电解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电解水系统中加入Na2SO4可增加溶液的导电性B.燃料电池工作中,溶液中K+、H+移向正极C.整个系统实现了物质的零排放及能量间的完全转化2H2OD.该系统发生的总反应为2H2+O2放电充电答案 C解析Na2SO4不参与电极反应,但可增大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从而可增加溶液的导电性,A正确;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得到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阳离子移向正极,B正确;不同形式能量间的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C错误;因还原剂只有H2,氧化剂只有O2,故D正确。
3.电化学与现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具备一定的电化学知识对于方便生产生活有很重要的意义。
某同学为了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和Y不连接时,铜棒上会有金属银析出B.X和Y用导线连接时,银棒上发生的反应为Ag++e-===AgC.若X接直流电源的正极,Y接负极,Ag+向银电极移动D.无论X和Y是否用导线连接,铜棒均会溶解,溶液都从无色逐渐变成蓝色答案 C解析X和Y不连接时,铜可以置换出银单质,A选项正确;X和Y用导线连接时,Ag作正极,Cu作负极,B选项正确;若X接直流电源的正极,Y接负极,Ag作阳极,Cu作阴极,Ag +向铜电极移动,C选项错误;无论X和Y是否用导线连接,铜都会失去电子变成铜离子,D 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