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读书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大学中庸读书心得
篇一:《中庸》读书心得
《中庸》读书报告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相传为战国时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后世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保守,平庸,庸俗,无能,不求上进,浑浑噩噩。
中庸之道其实是中道或中和之道。
中庸基本包含以下几种意思:
1,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
2,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
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
要在其位谋其职。
3,“中”指的是“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节度),谓之和。
”中和”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保持一颗平常心。
《尔雅》记载:“庸,劳也。
”古人又说:“民功曰庸”。
即日常生活中的默默工作。
程颐认为:“不易谓之庸”。
庸就是做事吃苦耐劳,持之以恒。
将中和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就是中庸。
孔子把"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
中庸涉及天人,人际,人性,人生等诸多方面,它倡导一种中正刚健的天然美德,天人合一,刚柔相济,无过无不及,统筹兼顾,情理兼综,隐恶扬善,物出有两,事不强成,都是中庸之旨。
良知,诚信,睿智,礼节,孝道和做人处事中的执道,循礼,审时,守度等,都是中庸德行。
中庸对问题有一种有始有终,慎终追远的总体把握。
它注重后果,讲究底气,讲究内力,讲究后劲,有始无终,大起大落,色厉内荏,孤注一掷,急功近利是中庸反对的。
中庸文化最注重人在历史活动中的精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庸只有成熟的人格才能具备。
中庸全书可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一至九章,说明中和即是中庸之道。
十、十一两章,说明“和而不流,至死不变”之谓强,将和阐明清楚。
十二至十五章,指示中庸之道,应从“忠恕”
入手。
十六至十九章,说明“忠恕”之根本为“诚”字。
二十、二十一两章,引申“诚”字可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二十二至二十六章,阐明“至诚”的功效。
二十七至三十二章,赞周公、孔子之成就,阐发“至诚”之能完成圣业。
三十三章,至诚由于“慎独”做起,而归结于“无声无臭”之上天,旨在养成至诚至圣之至德。
传统典籍的阅读在潜移默化之中给我们的思想价值观
念带来改变。
阅读《中庸》给我带来了许多收获。
《中庸》是一部具有多方面意义的儒学经典,在学习方面,中庸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通过学问思辨行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深化认识,加强理解,并坚定的实行。
在这个过程中,学思结合,学以致用。
我觉得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体系。
我们中山大学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为校训,就蕴含着对每一个中大人的殷殷期盼:掌握科学的方法,勤勉钻研,运用所学服务社会,坚定的为理想而奋斗。
在做人方面中庸提出“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
于是提出“三达德”即智、仁、
勇。
并给出了培养这三种通行天下的品德的方法——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在大学生活中,重要的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包括自己与远在家乡的父母,与老师,与社团同事,与同学等不同人的关系。
在阅读《中庸》中,我仿佛听到了来自圣贤的谆谆教导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断地
学习,才能具备智慧、知识和才能。
只有积极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才能感悟生活,体会人生。
努力行善,接近于仁。
一个人只有懂得羞耻,才能自省自勉,奋发图强。
有羞耻心的人,才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战胜自我!明白了修炼自我的方法,并通过修炼让自己得到了提高,也就自然能够找到如何与人相处的方法了。
中庸还指明了如何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具
体方法——九经。
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
这是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治国方略。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学习治国安邦还显得太远,但是在在九经的治国理念中提出的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无疑是对我们有借鉴意义的。
《中庸》还有关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儒家的政治理想的论述。
但正如书中所说:“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中庸的智慧远远不止这些。
在上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上至《中
庸》成书前的《周易》《老子》,下至明代《菜根谭》,都有着对中庸思想的时代理解。
中庸的思想已经深深的融进了中国人的血液中。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中庸不仅提供了自我修炼的方法指导,还设想了理想的境界。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追求自我发展,修齐治平,家国安康的理想一脉相承。
追求和谐,追求幸福是中华民族的夙愿。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追求理想,实现理想要积极投身在社会实践中,不能自己闭门造车,远离集体。
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与父母联系,不但要学好专业知识,在社团中锻炼能力,还要利用机会为社会服务。
“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中庸》还启示我们,对人对事要有正确的态度,不偏不倚。
做人做事要有坚定地意志,忠于信念。
在《中庸》一书的阅读中,我觉得受益良多。
篇二:中庸读书笔记
《中庸》读书笔记
摘要:《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虽然比较短,但也名列“四书”之中,读过之后感觉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智慧。
关键词:中庸四书读书笔记
一、中庸的释义
在读《中庸》之前,我一直以为中庸就是不积极向上,以平庸为美德的意思,还怀疑以孔子的大智慧怎么会高度赞扬这种主张,也不明白为何人们常常对中庸之道挂在嘴边。
拜读过《中庸》之后,我才发现我以前的想法有多么愚昧,真是贻笑大方。
“中庸”的“中”字是“执两用中”的意思,不是在两个极端中选择中间的那个,而是选择合适的那个。
对于“庸”字,我看到很多种解释,有说“庸,平常也”,也有的说“不易之谓庸”,还有人说“庸”就是适合的意思。
无论“庸”字到底怎么解释,“中庸”的总体意思是不变的,概括起来就是以下三点:执中守正、折中致和、因时制宜。
执中致和的意思就是要恪守中道,坚持原则。
折中致和与执两用中差不多一个意思。
因时制宜就是要会随机应变。
总的来说就是要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和胡锦涛主席的执政方针非常类似。
二、主题思想与主要原则
《中庸》在第一章中就提出了它的主题思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这是在教育人们要重视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努力提高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人。
《中庸》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一)慎独自修
慎独自修对应了主题思想里那句“不可须臾离也”,是《中庸》中非常重要的论点,是指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监督精神: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别人都没有加以关注,也要坚持自我约束。
这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在大学里,没有
人会监督我们学习,但我们自已却不能放松学习,否则我们将偏离“正道”越来越远,等到别人开始关注你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
(二)忠恕宽容《论语》中说道:子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宽容要求人们推己及人、互相谅解、并行而不相悖,这在《中庸》的第十三章中有所体现:“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意思就是,一
个人若能够做到忠恕宽容,离大道也就相差不远了。
如果一个人在施行大道的时候排斥他人,那他施行的一定不是大道!
在后文中又有说道:“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
诸其身”,这句话一直是我的人生格言,犯了错误一定要首
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样才能不断(:大学中庸读书心得)
地改进自己、完善自己,如果一味地责怪他人,那永远都得不到成长。
真正的大道就像第三十章中所说:“辟如天地之
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只有互利共生才能成就大道。
(三)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也是《中庸》中的重要原则,从第二十二章讲到第二十六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
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这里面将至诚至性提高到了天人合一的地步,可见其重要性。
后文中又说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
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故至诚如神”。
这里把至诚说得有点过分夸张,居然能预知未来,有点接近迷信,但也从中体现出了古人对这一优良品格的格外推崇。
在第二十五章中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告诉我们真诚不光是要完善自我,还要完善事物,否则仁而不智。
也就是说,如果别人犯了错误,要及时纠正。
自我反省固然是一个人的优良品格,但若只知自省而不去省人,就不能说具有大智慧。
三、五达道、三达德、九经《中庸》之中有三个概念广为人知,分别是五达道、三达德、九经。
它们都出现在《中庸》的第20章:“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
”其中的“五达道”指的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几乎囊括了世间所有的人际关系,如果能够处理好这五种人际关系,那真是走遍天下都不怕。
网上有解读者说:《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
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
我却不以为然,第十二章中讲到:“君子之遇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虽然提到了“夫妇”二字,但指的“匹夫匹妇”,也就是普通男女的意思,整章大义应该是说君子
之道,落到小处,平常男女也可以做到,但论及高深的地方,连圣人也不一定做得到。
因此天下正道具备普遍性和提高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手容易,精通难。
而那位解读者居然认为这章在讲夫妻间的关系,真是误人子弟。
三达德指的是智、仁、勇。
这是天下通行的品德,可以用来处理“五达道”中提到的人际关系。
关于三达德,有一句话是广为人知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具备了三
达德,我们才能修身治国。
九经是治理天下国家的九个秘诀:“修身也,尊贤也,
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翻译过来就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
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
如果一个君主可以做到这九条,那他必然可以治理好天下国家。
四、《中庸》与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连我们的考试题目都与其有关。
“天人合一”在我的理解中就是人与天地如同一体,和谐发展而生生不息。
《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在讲君子行正道的时候总是拿天地来作比喻,认为人至圣则可与天地相提并论,这就暗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第二十二章中更是明确的指出了这一点:“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可见“天人合一”也是《中庸》中的一大重要思想。
其实不光是《中庸》,中国的经典古籍中大多都暗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五、总结
本来以为《中庸》很长,且言语晦涩不易读懂,没想到只有三十三章,并且每一章都很短。
文中用语大多简明易懂,不懂的地方看翻译也能明白,不像有些古籍,翻译之后都让人不明所以。
总的来说,《中庸》作为四书之一绝非浪得虚名,看过之后让人受益匪浅。
对我来说,让我受益最大的地方莫过于“慎独”这一理论,这将成为我在大学生活中的指明灯。
参考文献
[1]韩维志.《大学中庸》,吉林文史出版社,20XX年版.
篇三:《中庸》、《大学》读书笔记
?《中庸》、《大学》读书笔记-[杂文]
一、源起
《四书》中的《大学》和《中庸》,本属于《礼记》中的篇目。
南宋理学家朱熹将二者单提出,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作《四书章句集注》。
此是四书来源。
但为什么会在宋朝时四书形成呢?下面将从两个方面
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社会的发展趋势
这还是要从魏晋时说起,魏晋时流行玄学,而儒学丧失了自两汉时开始拥有的独尊地位。
但这并不表明儒学从此衰微。
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农耕经济始终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相对来说,儒学更容易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
到了隋唐时期,农业的小生产仍占支配地位,这就意味着儒学中衰是暂时的,而自魏晋时期兴起的佛道二教并不能从根本上取代儒学的地位。
先看佛教。
佛教在唐朝也是极为盛行的,尤其是高宗、武皇、睿宗三朝更是极盛一时,但是佛教在土地与人口这两个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方面与国家争胜,这会引起统治者
的憎恶和打击的。
历史上著名的毁佛运动无不与此有关,而“三武一宗”更是在佛教史上赫赫有名,加之佛教此是进入禅宗独领风骚的时代,其思想也由“即心即佛”发展到“超佛越祖”的阶段,走向了极端。
这显然是与统治者相违背的。
再看道教方面。
我们知道,唐朝统治者自称是老子的后代,道教伴随着唐朝政权盛行起来,虽然与方术有联系,但是缺乏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兴也李唐、败也李唐,从当时的社会状况来看,道教也只是流行语上层社会,未能普及到下层百姓中间,影响不大,自然无从对儒学产生太大危害。
反观儒学,凭借着深厚的经济基础以及对皇权无形中的有力支持,逐渐恢复了原本的活力。
唐时儒学已经开始复兴了,其代表人物是著名的文学家韩愈。
他自述道:“始者,
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
”(《答李翊书》)说明他自幼受儒学思想熏陶。
他主张恢复儒家道统,即历代相传的孔孟之道。
同一时期和他意见类似的还有唐宗室李翱,有兴趣的不妨查找一下思想史方面书,此处概不赘言。
时间一转就到了宋代,众所周知,宋朝统治者在巩固皇权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方面,将政权、财权、兵权收归皇帝手中,牢牢掌握;一方面着手重建统治思想。
《宋史·本纪第一》载宋太祖的一段话:“(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朔,……,壬午,上谓侍臣曰:?朕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何如??”这段话充分表明了宋朝统治者重文的意愿,故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