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及治疗进展1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进展摘要: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因复杂,严重威胁人类寿命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已引起广泛重视。
简要回顾常用的治疗方法及其局限性,对近年来关于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针灸治疗方法作简要回顾,并探讨其有效性。
关键词: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PAP;UPPP;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是目前呼吸科、耳鼻喉科和口腔科的研究热点。
OSAHS是指在睡眠期间反复发生上气道阻塞并引起呼吸间歇性暂停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睡眠打鼾、憋气,晨起头痛头晕、日间嗜睡乏力,严重时可致血压升高、心率不齐、心绞痛甚至猝死。
本病的病因复杂,上气道解剖性狭窄和局部软组织易塌陷性增强是OSAHS 发生的主要原因,与许多全身性疾病存在明显的双相性,常互为因果,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寿命和生活质量,所以治疗OSAHS 必须首先明确其病因,治疗方法需要因人而异,因病制宜;内外科兼顾治疗。
近几年的针灸治疗已引起广泛重视。
本文对此方法作简要回顾,并探讨其有效性。
1 常用方法1.1 一般治疗(1)减肥,加强锻炼,去除不良习惯。
肥胖是OSAHS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可以导致其它并发征的高发生率,上身肥胖、颈围增粗与AHI 呈明显正相关。
OSAHS患者上气道间隙的脂肪沉积量明显增高。
咽侧壁的厚度、咽侧壁脂肪垫及软腭厚度与OSAHS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但减肥是否能纠正OSAHS其各项指标尚存在争议[1]。
(2)药物治疗,对一般治疗毫无反应,无法或不愿接受一般治疗的患者,药物治疗不失为明智而审慎的方法,可试用乙酰唑胺、甲羟孕酮、普罗替丁。
普罗替丁是三环类抗抑郁剂,可适当改善OSAHS症状和减轻低氧分压程度,但该药的副作用和疗效的不完全性限制了它的使用。
甲羟孕酮对OSAHS的治疗价值有限,可能对肥胖换气不足综合征伴慢性高碳酸血症的患者有效[2]。
滴鼻净,麻黄素等血管收缩剂对鼻塞患者有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11167)通信作者:童嘉毅,E mail:101007925@seu.edu.cn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李胜男1 谢亮2 童嘉毅1(1.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09;2.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江苏南京210009)【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睡眠呼吸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其特征是睡眠期间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塌陷反复发作,可导致严重的神经认知和心血管损害。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是OSA的一线治疗,可以改善大多数患者的嗜睡、生活质量和血压。
但是其对心血管结局事件的预防作用尚存在争议,同时,患者接受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探索新药物疗法来帮助许多不能或者不愿使用当前治疗方案的OSA患者。
现对OSA治疗药物的类别、机制以及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药物治疗;乙酰唑胺;螺内酯;钠 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大麻素类;托莫西汀【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3 08 017DrugTherapyin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LIShengnan1,XIELiang2,TONGJiayi1(1.DepartmentofCardiology,ZhongdaHospitalof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0009,Jiangsu,China;2.DepartmentofCardiology,GeneralHospitaloftheEasternTheateroftheChinesePeople’sLiberationArmy,Nanjing210009,Jiangsu,China)【Abstract】Obstructivesleepapnea(OSA)isthemostcommonformofsleepbreathingdisorder,characterizedbyrecurrentepisodesofpartialorcompletecollapseoftheupperairwayduringsleep,whichcanleadtosevereneurocognitiveandcardiovascularimpairment.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isgenerallyconsideredthefirst linetreatmentforOSAandimprovesdrowsiness,qualityoflife,andbloodpressureinmostpatients.However,thepreventiveroleof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incardiovascularoutcomesisstillcontroversial,andpatientcompliancewith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therapyispoor.Therefore,thereisanurgentneedtoexplorenewdrugtherapiestohelpthemanypatientswithOSAwhoareunableorunwillingtousecurrenttreatmentoptions.Theclasses,mechanismsandeffectsoftherapeuticagentsforOSAarereviewed.【Keywords】Obstructivesleepapnea;Drugtherapy;Acetazolamide;Spironolactone;Sodium glucoselinkedtransporter2inhibitor;Cannabinoids;Tomoxetine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是睡眠障碍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睡眠中反复发作的上气道阻塞和缺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HS)与心脑血管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HS)与心脑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HS)与心脑肾疾病豫西协和医院李秦予一概述1.概念(1)呼吸紊乱(Breathing Disorders)(2)睡眠呼吸障碍(Sleep Breathing Disorder ,SBD)(3)鼾症(Snoring)(4)睡眠呼吸暂停低呼吸综合征(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5)上气道阻力综合征(Upper Alrway Resistence Syndrome,UARS)(6)陈-施呼吸综合征(Cheyne-Stokes Breathing Syndrome,CSS)(7)睡眠低通气综合征(Sleep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SHS)2.危害: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睡眠结构紊乱,导致多脏器多系统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3.. 相关术语定义:(1)SA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气流均停止10秒以上。
(2)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幅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SaO2)较基础水平下降≥4%,持续10s以上。
(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及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每夜7H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即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加上低通气的次数)≥5次/H。
(4)微觉醒:是指睡眠过程中脑电波频率改变持续3秒以上,包括θ波、α波和频率大于16Hz的脑电波(但不包括锤波)。
(5)觉醒反应:是指睡眠过程中由于呼吸障碍导致的觉醒,可以是较长的觉醒而使睡眠时间缩短,也可以引起频繁而短暂的微觉醒,但是目前尚未将其计入总的醒觉时间,可导致白天嗜睡加重。
(6)睡眠片段:是指反复醒觉导致的睡眠不连续。
4.病因和主要危险因素:1)超重或肥胖:BMI≧24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2)年龄: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女性绝经后患病者增多,70岁以后患病率趋于稳定;3)性别:男性患病者明显多于女性;4)上气道解剖异常:包括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鼻部肿瘤等)、Ⅱ度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驰、悬雍垂过长或过粗、咽腔狭窄、咽部肿瘤、咽腔黏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及小凳畸形等;5)家族遗传倾向:部分患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6)长期大量饮酒和服用镇静催眠药物;7)长期大量吸烟;8)其他相关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肢端肥大症、垂体功能减退、淀粉样变性、声带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或其他神经肌肉疾病(如帕金森病)、长期胃食管反流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机试验 后发现 :与对 照组相 比 ,C A 治疗组患 者的收缩压平 均降低 PP
26m g . m H ,舒张压 降低1 3 mH ,MA 降低2 2 m g 4 .m g 8 P .m H 。 2 2 s s . 0 A 与心力衰竭 2
p si r a rs r , P P o i ea w ypes e C A )治疗O A 效果显著 ,并能显著减少 t i v u SS
C A 治疗 可 以显著 改善血液 中血管活性 物质的水平 ,使血浆 中 PP
异常 变化 的E - 、NO Tl 水平趋于 正常 ,从 而使E -/ O的失衡 状态得 T1 N
性及混 合性3 类型 ,其 中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 综合征 ( bt cie 种 os ut r v
与睡眠相关 的交感神 经兴奋性循环被打乱 ,整夜处于低氧与再氧合、
唤醒反应 、胸腔 内压 的变 化中 ;③间歇 低氧引发化学感受器调节的肾
上腺系统的兴奋增强 ,伴有 外周血 管的收缩、心输出量 增加 ;④间歇
性 睡 眠 呼吸 暂停 都 可诱 发 心力 衰竭 ,二者 互 为病 因 ,相互 加 重 。 OS 患 者发 生心力 衰竭 几率 明显高于 5 O A 人群 ,在对 2 8 AS [ S S  ̄ l 例心
和睡眠结 构的破坏 ,极 易合并心脑血管等多系统、多脏器疾病 ,严重
者 可发生睡眠猝死 。与普通 人群 比较 ,心血 管疾 病患者人群 中O A SS 的患病率更应该引起关注 , 高血压患者 的患病率为4 % 6 %,冠心 如 0 ~0 病患者约3 %。可见O A 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 。 0 S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性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进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及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由于症状表现明显,发病率及致死率高而广受关注。
高血压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心血管疾病,血压控制不良的患者中睡眠呼吸暂停是导致顽固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多项研究证实OSAHS可以导致和/或加重高血压,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OSAHS与高血压之间不仅存在相关关系,而且是因果关系,OSAHS是独立于年龄、肥胖、吸烟、高脂血症等因素以外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是导致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1]。
2003年美国高血压评价和防治委员会第7次报告将OSAHS列入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之一[2]。
本文就两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定义:OSAHS和高血压定义1.1 OSAH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根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标准[3],呼吸暂停指口鼻气流停止至少10s以上;低通气是指呼吸气流降低超过正常气流强度的50%以上并且伴有血氧饱和度(SaO:)下降4%以上;AHI=(呼吸暂停次数+低通气次数)/60 min。
根据AHI和夜间SaO,将OSAHS分为:排除OSAHS:AHI30,LSaO2<80%;其中以AHI作为主要判断标准,夜间最低SaO:作为参考。
1.2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标准[4]: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者。
1.3 OSAHS相关性高血压定义为OSAHS同时合并高血压[5]。
2 慢性炎症机制慢性炎症是OSAHS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因素[6]。
与OSAHS相关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临床上重要的炎症因子,CRP水平与OSAHS相关高血压的发生有关[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及治疗进展
素 Ⅱ的数 目增 加 ; 周 期 性 呼 吸 暂 停 刺 激 了相 关 神 经 , 增 强 儿 茶 酚 胺 的发 挥作 用 ; 血管 系统受 到影 响, 组织破 坏 , 导 致 血 压 值 异 常 。对 于 O S A S患 者 必 须 应 用 有 针 对 性 的 治 疗 手 段 , 方 可
使 其 患 者 血压 吸道狭窄或神 经松 弛等 问题 , 就 可 能 导 致 人 体 在
睡 眠 中 出现 呼 吸 暂 停 的 状 况 , 也就 是 O S A S “ 。O S A S有 三
大类 型 : 第一为阻塞性 呼 吸暂停 状态 , 指胸腔 内呼 吸存 在 , 而
口鼻 没 有 气 流 反 应 ; 第 二是中枢性呼吸暂停 , 指 胸 腔 与 口鼻 的
气 流 同 时停 止 ; 第三为混合 性呼吸暂停 , 指 在 呼 吸 暂 停 时 中枢 系统 的呼吸也暂 停 , 其 后 又导 致 O S A S病 症 。其 中 , O S A S是
最 为 常 见 且 危 害 严 重 的 睡 眠 呼 吸 疾 病 。
可 看 到 呼 吸 暂 停 使 患 者 的左 心 壁 加 厚 、 重量增多等现象 , 如 果
采用 C P A P治 疗 就可 以 改 善 患 者 睡 眠 呼 吸 暂 停 的 症 状 , 使 其 病情好转 。
1 . 1 . 4 冠心病 缺氧也可导致患者心肌梗死 、 心 绞 痛 等 。通
O S A S的 危 害 不 单 单 仅 在 于 打 鼾本 身 , 而 是 由 于 睡 眠 问 题
现 代 中 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o d e r n J o u r n a l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a n d We s t e r n Me d i c i n e 2 0 1 4 J u n , 2 3 ( 1 8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临床常见,并且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病,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在心脑血管疾病中有重要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有效治疗后对心脑血管疾病起到积极改善作用。
标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病;冠心病和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脑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HS)指每晚6~8 h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达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1]。
患者睡眠时频繁发作呼吸浅慢、暂停,反复发作低氧及高碳酸血症,导致多器官多系统疾病。
近年来有关OSAHS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密切联系越来越得广大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现综述如下。
1高血压病国外流行病学研究表明,OSAHS与高血压具有显著相关性:30%的高血压患者合并OSAHS,50%~80%OSAHS患者合并高血压[2]。
现认为OSHAS是独立于年龄、体重、饮食、遗传等原因之外的高血压发病因素之一,是高血压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危险因子。
其原理可能为:呼吸暂停时化学感受器介导的交感活性进行性增加,随之引起相应的缩血管反应。
呼吸恢复时,静脉回流恢复正常,心输出量增加,但周围血管处于收缩状态,结导致血压急性升高。
另外,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引发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使儿茶酚胺水平增高,导致血压升高。
其血压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1.1患者表现为清晨醒后即刻血压为一天中最高,清晨头痛、头晕明显,活动后血压有所下降。
一般清晨血压较夜晚临睡前明显增高。
1.2单纯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差,很难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血压波动性较大。
24 h动态血压监测失去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夜间血压不降反升,即”非勺型”。
1.3其高血压可表现为一过性高血压,在夜间呼吸暂停时出现,血压高峰值出现在呼吸暂停末即将恢复通气时。
1.4其引发高血压的更为直接的证据是,经过治疗OSAHS后,高血压也获得了明显下降,甚或达到正常。
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进展论文
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摘要】通过近年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在睡眠中上气道阻塞,其主要的病理特征表现为在睡眠中反复发生的呼吸变浅或呼吸暂停(通气指数ahi>5),日间嗜睡、疲乏,是呼吸疾病中最主要和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也是致使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对其发病的主要机制的研究成果甚少,以下对osahs导致的冠心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关键词】阻塞性/并发症;睡眠呼吸暂停;冠状动脉疾病/并发症目前多个研究中对300余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鼾患者进行了7a的随机访问,通过调查研究表明,调查人群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为16.2%,未患有osahs的人群占随访总人群的5.4%。
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加低通气次数ahi)>20时,osahs是导致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也是诱发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进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预防和治疗osahs的进程,既可以显著提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又可以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osahs患者凝血系统功能亢进,易于引发血形成栓osahs患者体内的纤维蛋白原(fg)含量较高,所表达的基因型的mrna为高表达,在大部分的研究中得出,凝血因素中的fg是与冠心病(chd)发病存在因果关系的因素,fg的含量水平过高,容易导致血液高粘、高凝、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也是致使冠心病导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据王言森等科学教的研究发现,当血清高水平存在时,会明显的抑制机体的纤溶系统,引发高凝状态,故认为osahs患者的心血管发病危险性高。
2osahs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较为明显osahs+chd组asi与ahi呈正相关,这是经徐卓文通过应用直线和相关分析证实得出的。
药物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研究进展
◇综述与讲座◇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
作为一种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未经治疗的OSA 可导致多种不良的健康后果,包括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紊乱以及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
气道正压通气(PAP )、减肥、口腔矫正器、上气道手术、体位疗法等传统的OSA 疗法主要针对OSA 的解剖学因素。
然而,OSA 的发病机制是异质性的,非解剖学因素对大多数患者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用于治疗OSA ,但是随着人们对OSA 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更加深刻,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致力于药物治疗OSA 及其合并症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本文将对近几年药物治疗OSA 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以为将来药物治疗OSA 的相关研究提供文献支持及理论依据。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理生理机制;药物治疗中图分类号:R714.25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501(2024)02-0215-15doi :10.12092/j.issn.1009-2501.2024.02.01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 )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被低估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发作的上气道部分或完全塌陷,机体反复出现低通气和(或)呼吸中断,导致慢性间歇性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进而使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间歇性低氧(inter-mittent hypoxia ,IH )和睡眠碎片化(sleep fragmen-tation ,SF )是OSA 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
OSA 的严重程度常以每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的次数,即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 )来量化。
目前认为OSA 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卒中等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难治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阻塞 性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手术治疗进展
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手术治疗进展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1](Obstructive Sleep ApneaSyndrome OSAS)因睡眠时反复发作的上气道狭窄或阻塞,引起睡眠呼吸暂停和响亮鼾声,从而导致血氧饱和度降低,睡眠结构紊乱。
严重者可导致高血压、心脏病,甚至睡眠中猝死。
由于OSAS的危害性日渐被人们所认识,其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器械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本文结合近期的一些文献,就OSAS的手术治疗方法作以综述。
1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即切除双侧扁桃体, 部分悬雍垂及部分软腭。
Lundkvist K等人[3]共对158名患者做了研究。
有76% 的患者在术前术后分别做了监测。
氧饱和度减少指数(ODI)从中位数23降至8(术后疗效的评判标准是ODI<20),p<0.001。
埃普沃斯睡眠标准(ESS)从中位数12降至6,p<0.001。
88%的患者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那些使用正压通气治疗(CPAP)等器械治疗失败的重度OSAS患者,UPPP手术是有效且安全的。
Eugenio Vicente等人[4]对55名拒绝CPAP治疗的严重OSAS患者(AHI:52.8-14.9次/h)进行了UPPP及舌骨悬吊术联合术式。
在术前术后分别做了ESS及夜间多导睡眠分析图(PSG),术后3年的检查结果显示:78%的患者ESS降至11以下,AHI也降至<20次/h(较术前降低了至少50%)。
2 激光辅助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LAUP)1990年Kamami[5]首先用CO2激光缩短悬雍垂, 紧缩软腭治疗OSAS患者。
激光具有良好的切割和止血功能,LAUP与UPPP比较, 主要优点在于其手术快捷、出血少、术后反应较轻。
Halme P等[6]在对27名中度OSAS患者实施LAUP的术前和术后6个月,分别监测了患者的ODI及头颈部侧位X线摄影。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致心血管损害机制的研究进展
管损害的关键因素。其中核转录因子KB(NF.KB)是炎症基
因表达的重要调控因子.多种炎症蛋白的表达与NF—KB活
化密切相关。CIH可激活细胞内NF—KB。Htoo等I!I报道睡眠呼 吸暂停患者血循环中性粒细胞的NF.KB活性增高,其增高 程度与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相关。经CPAP治疗后可以逆
炎症机制
转;肿瘤坏死因子d(TNF.a)水平也下降,睡眠质量明显改 善。敲除NF.KB基因.其下游的炎症反应被抑制,细胞损伤
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0SAHS时急性心血管反应
研究证实OSAHS患者的交感神经活性在睡眠过程中 增加.且会持续至白天清醒、安静状态下,表现为尿去甲肾 上腺素水平升高,尿中儿茶酚胺含量失去正常的昼夜节律, 夜尿中儿茶酚胺含量明显增加,而CPAP等有效治疗可逆转 这些改变。小鼠模型也证实CIH对交感神经的刺激作用I“。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主要是因缺氧刺激中枢和外周化 学感受器,使儿茶酚胺物质释放增加所致。研究发现诱发的 呼吸暂停造成缺氧时交感神经活性增加。抑制呼吸后可通 过肺牵张感受器作用,解除传出交感神经的抑制。而长期缺 氧和高碳酸血症可使化学感受器产生耐受性,从而决定了 基础血压的高低。反复发生的缺氧事件引起OSAHS患者机 体产生适应性的防御反应,可以将化学感受器的反应性和 交感神经活性重新设定在较高的水平114}。 CIH下肾上腺髓质细胞溶质和线粒体顺乌头酸酶活性 降低,超氧负离子产生增多,从而影响肾上腺髓质,并且升 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的呼吸暂停破坏了睡眠与心血管 系统间正常的生理调节关系,且是长期心血管损伤的基础。 急性血流动力学反应包括交感神经介导血管收缩和随之发 生的体循环压力或肺动脉压力升高、左室后负荷增加以及 呼吸相关的心排出量变化。上述反应与血氧饱和度逐渐下 降、二氧化碳潴留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以及睡眠过程中的 微觉醒和胸内压的突然变化等相关。 一、低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睡眠呼吸暂停时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使交感神经活性 增加。呼吸重新恢复后,滞留于静脉的血液回流使心排出量 增加.加上外周循环的严重收缩,导致血压急性上升。呼吸 暂停结束后.由于呼吸恢复和血压骤然升高。交感神经性血 管收缩受到抑制。反复发生的低氧血症也会导致急性肺动 脉压力增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失败 的重 要原 因 。其 他 如 口腔 矫 正 器 、 鼻 及 咽 喉 手 术 等 针对 特异 的人 群 有 一 定 疗 效 , 但 临床 总体 应 用
率较低。其他如减 肥、 药物等的疗效及安全性仍不 确定 , 还 需进 一步 研究 。
临床肺 科 杂志
2 0 1 5年 7月 第 2 0卷第 7期
1 3 1 9
阻塞 性 睡 眠 呼 吸暂 停 综 合征 临床 治 疗研 究 进展
曹鸿挺 杨 必杰 朱鹏。
阻塞性睡眠 呼吸暂停综合征 ( o b s t r u c t i v e s l e e p
a p n o e a s y n d r o m e , O S A S ) 是 由于 睡 眠 过。刘 春 君 等 的研 究
发现 , 如果 A H I ≥1 5次/ h , 4年 后 O S A S患 者发 展 为
病 率 约为 女性 的 2—3倍 。 而 最 新 研 究 提 示 O S A S
的发病 率应 该 更 高 , 尤 其 在 发 达 国家 中 , 女 性 可 达 1 0 %, 男 性 高达 2 0 %, 这 可 能 与 肥 胖 比例 升 高 及 诊 断筛查 技 术更 为 敏感 所 致 ’ 引。年 龄 越 大 O S A S发
与心血管系统疾病 密切相关 , 是影 响冠心病 、 高血 压、 心率失 常及卒 中等所 致 病死 率 的独立 危 险因
素 ’ 。持续 气 道 正 压 通 气 ( c o n t i n u o u s p o s i t v e a i r - w a y p r e s s u r e , C P A P ) 是 临床 上 治 疗 O S A S的首 选 方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与醛固酮肾素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与醛固酮肾素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其特征是反复发生的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导致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或减弱。
已有研究表明,OSA合并高血压与醛固酮肾素的情况较为普遍,呼吸暂停引起的低氧血症和交感神经过度活化,可能是导致高血压和醛固酮激素异常分泌的关键因素。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存在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而OSA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研究发现,OSA患者由于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和低氧血症,会导致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内皮素等血压调节激素水平异常升高,进而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生和恶化。
针对OSA合并高血压与醛固酮肾素异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二者之间的关联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字数:214】1.2 研究意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其特征为夜间呼吸暂停和/或通气减少,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及氧合不足。
OSAHS患者常伴随有许多并发症,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高血压(hypertension)。
多项研究表明,OSAHS与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OSAHS患者发生高血压的几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OSAHS患者的血浆醛固酮水平也常常升高,进而引发醛固酮肾素系统的异常激活。
醛固酮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其过度分泌与血压升高密切相关。
研究OSAHS患者醛固酮肾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高血压的关联,对于揭示OSAHS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探究OSAHS合并高血压与醛固酮肾素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加深对OSAHS相关并发症的认识,也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开展OSAHS合并高血压与醛固酮肾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科研意义。
2. 正文2.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其与高血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
关键词 : 阻塞 性睡 眠呼吸暂 停 ; 血管疾 病 ;经鼻气道 持续正 压通气 心
中图分 类号 : 5 1 R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6 8 2 1 ) 2 0 6 — 4 0 7 9 8 ( 0 0 0 — 13 0
2 世 纪仍 没 有 足 够 证 据 说 明 阻 塞性 睡 眠 呼 吸 暂 停 0 ( bt ci le p e ,O A) o s ut es pa na S 与心血管疾 病加 重之 间有 明 r v e 确关 系。但经 过 1 年 流行病 学调查 、 0余 实验 和观察 等 , 证
有 动 脉 血 氧 饱 和 度 下 降 大 于 4 O A常 与 长 期 打 鼾 相 关 , %。 S 打鼾是 咽喉部气 流受 限的标 志。 S 常用 呼吸暂停 低通气 OA
调 节 , 过机 械 、 通 化学 、 炎症 和 代谢 等 一 系 列病 理 生理 机
制 , 期 影 响 心 血 管 系 统 , 致 或 加 速 心 血 管 疾 病 的 发 生 长 导
2 ~ 9为 中 度 ; 3 02 ≥ O为 重 度 。
在世 界 范 围 内认真研 究始 于 2 0世 纪 7 0年 代 。 国 、 洲 、 大 利 亚 美 欧 澳 和 亚 洲 的很 多 病 例 研 究 表 明 , S 在 人 群 中 具 高 患 病 率 。 OA O A在 普 通 人 群 中 患 病 率 为 2 3 ,男 性 患 病 机 率 约 为 S %~ %
性 心脏病 ( 心病 ) 心律 失常 、 冠 、 心力 衰竭 之间有 密切关 联 。
最 近 研 究 表 明 , S 增 加 心 血 管 疾 病 进 展 的 风 险 , 而 对 OA
O A进行 治疗 可以降低 这种风 险 。但是 . O A的治疗 是 S 对 S 否 能真正改 变心血 管终点 事件 , 还有待 大样 本 随机试验 来
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进展
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进展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Syndrome,OSAS)是患者卒中后因咽喉脂肪组织过剩或肌肉松弛,口咽部形态改变,气道塌陷,引起上呼吸道狭窄,导致呼吸暂停,出现低氧血症,可造成多系统功能障碍,并发多种疾病,影响卒中患者功能康复。
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脑卒中预后的独立指标,与脑卒中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
50%以上缺血性及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OSAS,另有5%~10%近期诊断为OSAS的患者曾有脑卒中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也显著增高[1]。
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明显增加患者病死率,YOUNG等通过对1522例脑卒中患者随访18年发现,随OSAS严重程度加重脑卒中后长期病死率逐渐升高,脑卒中后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病死率是脑卒中后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3.8倍。
同时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症也比较多,如合并抑郁、焦虑、吞咽障碍、认知障碍、肺部感染、心律失常等[2],影响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因此针对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干预具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就卒中后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现代医学病机研究进展现阶段医学上尚未确定脑卒中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关的发病机制,一部分观点认为脑卒中患者的中枢神经出现障碍,可减小患者上气道的神经反射和化学感受器官等活动功能,而且也很大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软腭肌肉和咽喉的相关功能失调以及舌根松弛等。
如此一来,就很容易造成肌肉松驰和塌陷,从而导致患者的上气道狭窄和阻塞。
还有一种可能是由于患者脑部的一些部位造成损伤,从而造成其睡眠出现问题,进而引发神经肌肉控制异常,还可能与患者睡觉时过多仰卧有一定的关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ʌ述评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赵㊀洋,杨胜昌,吉恩生ә(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石家庄㊀050091)㊀㊀摘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 )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中医又称鼾症,主要表现为打鼾㊁睡眠片段化㊁日间乏力㊁嗜睡等㊂OSA 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着全球约9%~38%的成年人,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㊁手术治疗以及口腔矫治器是目前西医治疗OSA 的主要方法,但仍存在依从性较差㊁疗效不稳定等问题㊂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提示中医药治疗对OSA 患者具有优良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㊂由于鼾症病因众多㊁证型复杂㊁尚无统一认识,而中医治疗也存在规范诊断㊁疗效评价等问题,因此总结鼾症中医辨证分型,完善中医药对鼾症的诊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㊂本文概述了OSA 的中医源流,整理了鼾症及其并发症的辨证分型,提出以 痰-虚-瘀 为辨证基础,应用祛痰㊁补虚㊁理气㊁化瘀等中医治法,为OSA 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㊂㊀㊀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㊀㊀中图分类号:R25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6-3250(2021)04-0531-04❋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ZD2014043)-顺气㊁化痰㊁祛瘀法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并发高血压的干预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H2018423041)-内皮素-1参与慢性间歇性低氧诱导高血压的交感神经兴奋机制研究作者简介:赵㊀洋(1994-),男,在读硕士研究生,辽宁大连人,从事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并发高血压机制与中医药防治研究㊂ә通讯作者:吉恩生(1963-),男,河北石家庄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并发高血压机制与中医药防治研究,Tel :*************,E-mail :jesphy @ ㊂㊀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 )是在睡眠期间反复出现的上气道萎陷,进而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和睡眠中断,临床症状表现为打鼾㊁呼吸暂停和嗜睡㊂OSA 与高血压㊁交感神经激活㊁内皮功能障碍㊁氧化应激以及系统炎症反应有关,其导致的间歇性低氧和睡眠片段化被认为是OSA 并发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机制㊂目前针对OSA 的治疗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为主,但是CPAP 对OSA 并发症的改善程度有限,而且患者的接受程度及依从性不佳㊂中医将OSA 称之为 鼾症 ,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主要以肺㊁脾㊁肾为主,标实以痰湿㊁瘀血㊁气滞为主㊂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药治疗对OSA 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明确鼾症的辨证分型将为OSA 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指导㊂本文系统述评OSA 的中医辨证分型和选方用药,以期为OSA 中医药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㊂1㊀OSA 的中医源流对于 鼾 的最早描述始见于‘素问㊃逆调论篇“: 鼾,鼻息有声也 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 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㊂ 可见阳明经气上逆与肺络不顺是导致 息有音 的病理机制㊂东汉㊃张仲景‘伤寒论“: 风温之为病 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 ,认为风热外邪使营卫失调,导致自汗㊁嗜睡㊁鼻鼾等症状㊂隋㊃巢元方‘诸病源候论“[1]论及: 鼾眠者,眠里喉咽间有声也 气有不和,则冲击咽喉,而作声也 但肥人气血沉厚,迫隘喉咽,涩而不利亦作声㊂ 首次将鼾症作为病名, 气不和 是其最主要病机,并且提出肥胖是鼾症的重要致病因素㊂明㊃张景岳在‘景岳全书“[2]中指出: 中气内虚,胃气伤者 为 声如鼾睡,痰如拽锯 的病因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3]中提出肾经实热致鼾,黄文东[4]还认为情志也是鼾症发生的重要原因㊂此外,古籍中记载了其他因素与鼾症有关,如宗气不利㊁卫气或阴阳失调等㊂‘读医随笔“[5]: 宗气者,动气也㊂凡呼吸㊁言语㊁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㊂ 可见若宗气不利则可能出现打鼾㊁乏力㊁嗜睡等症状㊂这与现代医家研究OSA 的临床表现十分接近㊂卫气充沛更是人体正常寤寐的必要条件㊂如‘灵枢㊃营卫生会“: 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㊂ 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卫气不能入阴则 不寐 ,而卫气不能入阳则 嗜睡 ,这与OSA 的现代研究症状颇有相似之处㊂总的来说,从典籍中对OSA 的认识可以看出,鼾症的病位在鼻与喉咙,其病机为肺络经气不和㊁阻碍咽喉气道发为鼾眠,病因有风热外邪㊁痰湿㊁脾胃气伤以及情志等因素㊂此外,鼾症的发展转归还与宗气㊁卫气以及阴阳平衡密切相关㊂2㊀辨证分型典籍中对本病的辨证分型没有专门的论述,而且现代医家对鼾症的辨证分型仍未完全统一㊂但是通过参考近年来各路医家对病因病机的分析,我们认为鼾症的辨证分型应从 痰㊁虚㊁瘀 三135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March 2021Vol.27.No.3㊀㊀㊀㊀㊀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个方面分析㊂艾长波[6]在对80例OSA患者辨证分型研究中发现,痰证患者占51.25%,虚证患者占36.25%,血瘀型占12.50%,说明OSA发病以痰湿为主,虚证㊁血瘀次之㊂方东革[7]等同样将102名确诊为OSA 的患者分为 痰证㊁瘀证 ,其中痰证占81.38%,瘀证占18.62%㊂黄颖[8]等对纳入标准的35篇文献统计了OSA的证型频数,显示痰湿血瘀证最高占46.29%,其次为脾虚痰湿占13.46%,再次为肺脾气虚证,痰湿内蕴证和肾阳亏虚证,分别占9.46%㊁9.03%和4.28%㊂综上可见,痰湿㊁瘀血㊁虚证的证型频数占总数的90%以上,说明OSA证型可以从 痰㊁虚㊁瘀 三个方面着手分析㊂2.1㊀OSA从 痰 辨证痰湿是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以重㊁浊㊁黏㊁滞为主要表现特点,能够阻遏气机与血瘀搏结等㊂‘丹溪治法心要“中提到 肥白人多痰湿 ,且自古就有 肥人作鼾 之说㊂现今大量临床研究证明,痰湿体质与睡眠呼吸紊乱直接相关[9]㊂最新的中医证候学研究也表明, 痰湿 作为重要的中医证素贯穿于OSA发生发展的始终[10]㊂方东革等[7]对102名OSA患者中医证候分型按频次由高至低依次为痰湿阻滞证㊁痰热内蕴证㊁痰瘀互结证以及气滞血瘀证㊂庞志勇等[11]进一步分析了鼾症的病机转归,即OSA早期多痰湿,日久转化为痰热,后期痰湿阻气机致脏腑虚损而痰瘀并见㊂而张予等[12]认为,痰热内扰证是OSA的主要证候类型,论证痰热内扰型OSA将具有重要临床价值㊂由此可见,痰湿㊁痰热㊁痰瘀是OSA从 痰 辨证的主要证型依据,且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与转化,早期大多为痰湿中阻证和痰热内蕴证,而由于气机阻遏或痰湿日久损伤脏腑将发展为痰瘀互结证㊂值得一提的是 脾为太阴湿土 ,当脾气虚时机体痰浊内生同样能发展为痰湿内蕴证[13]㊂2.2㊀OSA从 虚 辨证OSA属本虚标实,现代诸多医家认为 虚 是伴随鼾症发生发展的重要过程,病机包括先天禀赋不足㊁后天调摄失养或由元气虚损等[14]㊂黄颖等[8]对35篇纳入标准的文献统计了OSA的证型频数,其中虚证数占总数的27.2%,分别为脾虚湿阻证㊁肺脾气虚证㊁肾阳亏虚证,可见鼾症从 虚 辨证多在肺脾肾三脏㊂陈永莉[15]分析116例OSA患者资料显示,虚证分类中肾阳虚最多,其次为肾阴虚证;更有学者对OSA以虚实分类,其中虚证按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气虚㊁阳虚㊁气阴两虚和阴虚证[16];曾圣凯[17]统计了近2年OSA的中医证型,认为虚证以脾气虚和肾阳虚为主㊂从大量临床数据中可以看出,OSA虚证辨证分型将从肺脾肾三脏归类,由于三脏均是水液代谢功能的重要器官,所以各证型之间可互相影响,迁延病情的发展㊂当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摄失养,即脾气虚㊁肾阳虚时,水谷精微不能上输于肺而肾阳又不能气化水液,则痰湿内生,痰湿进一步阻遏气机形成肺脾气虚证㊁肺肾气虚证以及脾肾两虚证㊂而痰热证又可在气虚的基础上伤津耗气发展成为气阴两虚证㊂2.3㊀OSA从 瘀 辨证瘀血证是OSA病程发展至中后期由于气机逆乱㊁气血失调或痰浊入络㊁阻塞血络导致的较为严重的病理过程,是OSA发展至重病的主要因素[18,13],把OSA从 瘀 论治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㊂李晴[19]将OSA从 瘀 论治认为瘀血贯穿该病的全过程,并将 瘀证 分为气滞血瘀和痰瘀交阻2型㊂事实上,瘀血证可根据病程分为轻㊁中㊁重度㊂轻度以痰证为主,重度以瘀血证为主,病至后期痰瘀化热伤津,多伴有气阴两虚㊁阳虚等证[20]㊂ 初病在气久病在血 ,血行不畅阻遏气机使瘀血易与痰㊁湿㊁热㊁气互为交阻,形成气滞血瘀证或痰瘀互结证[21]㊂值得一提的是,OSA发展至瘀血证病情复杂多变,多兼夹其他并发症,以下将论及OSA与其并发症的辨证分型㊂3㊀OSA的并发症分型3.1㊀OSA并发高血压中医将高血压归为眩晕范畴,有研究证明OSA 相关慢性间歇性低氧(CIH)是高血压发生的独立因素[22]㊂中医对这2种病的关系没有明确阐述,但近些年研究表明[23-24],鼾症与眩晕有其共同的致病因素,即痰湿和瘀血㊂王蕾等[25]认为,OSA合并高血压的证候要素按频率分布大小依次为痰湿㊁气虚㊁瘀血,且痰湿㊁血瘀会加重患者的主观症状㊂随后卓剑丰[26]通过对OSA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统计也证实了此观点,可见伴随OSA病程延长,痰湿阻遏气机或由中气内虚㊁气机不畅形成血瘀,瘀血阻络㊁清窍失养发为眩晕㊂辨证分型上,杨玉萍[27]把OSA 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为痰热内蕴㊁肺气郁滞型,痰浊内阻㊁气滞血瘀型,痰瘀互结㊁肝火炽盛型和痰瘀内阻㊁肝肾亏虚型4型,可见OSA并发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当以痰湿㊁气滞㊁血瘀入手,仍可从 痰-虚-瘀 论治㊂3.2㊀OSA并发中风典籍中并未提及中风与鼾症的关系,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㊂有研究表明, OSA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证候因素是风㊁火㊁痰㊁瘀[28]㊂另有学者认为,OSA合并脑卒中以痰㊁湿㊁瘀㊁热㊁虚为基本病理特点[29],可见现代医学认为缺血性脑卒中与OSA的共见证候是痰证和瘀血证,而痰瘀互结是本病发生的基本病机㊂4㊀OSA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具有 简便效廉 的特点,探究中医治疗鼾症的有效方法至关重要㊂根据‘鼾症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30],把鼾症分为痰湿内阻证方用二陈汤合四君子汤加减;痰热内蕴证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气虚痰瘀证方用四君子汤㊁半夏白术天麻汤235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3月第27卷第3期March2021Vol.27.No.3合血府逐瘀汤加减;痰瘀互结证方用涤痰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肺脾气虚证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脾肾两虚证方用四君子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㊂4.1㊀OSA的分证治疗对于鼾症的治疗如今众多医家各执一说㊂王步青[31]创立理肺㊁健脾㊁补肾㊁活血治法,提出早期应以理肺化痰为主,中期应注重健脾益气,病程较长时注重肺肾,同时加入活血化瘀药㊂王永红[32]将OSA 分型论治,脾虚湿阻型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合胃苓汤,脾肾两虚用四君子汤合肾气丸,肝气郁滞型用越鞠丸合桃红四物汤㊂从选方可以看出,其治法为燥湿以二陈汤为主,补虚以四君子汤和肾气丸为主,理气以越鞠丸为主,祛瘀以桃红四物汤为主㊂骆仙芳[33]根据OSA分型认为,痰湿内阻㊁肺气壅滞型治宜健脾化痰㊁顺气开窍,方选二陈汤化裁;痰浊壅塞㊁气滞血瘀型治宜理气化痰㊁活血开窍,方选涤痰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肺脾肾亏㊁痰瘀交阻型治宜益肾健脾㊁祛瘀除痰,方选金水六君煎化裁;心肺两虚治宜温心阳㊁益肺气㊁运神机,方选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参脉散加减;肺肾亏虚型治宜益肺肾㊁开神窍,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味㊂将其治法方药归纳后可以看出,主要治法为化痰以二陈汤和涤痰汤为主,理气并未使用特定方药而是根据症状加减,活血以血府逐瘀汤加减为主,补虚以四君子汤㊁金水六君煎㊁肾气丸为主㊂总之鼾症从 痰-虚-瘀 的辨证大纲下,治法应为燥湿化痰㊁补虚(健脾㊁补肾)㊁活血化瘀三则㊂4.2㊀OSA的自拟方治疗临床上鼾症的病因复杂,一些医家针对不同证型的OSA患者以自拟方进行治疗,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㊂李娜娜等[34]自拟化痰通络饮加减,其中半夏㊁竹茹㊁天竺黄㊁泽泻㊁白术均具有清热化痰功效,丹参㊁赤芍㊁红花㊁桃仁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见化痰通络饮以化痰㊁祛瘀为主㊁息风为辅㊂刘笑静[35]对痰瘀交阻型OSA选用 鼾眠Ⅰ号方 ,方中涤痰汤为主方用以涤痰燥湿,配伍丹参㊁赤芍㊁郁金㊁桃仁活血化瘀,少佐桔梗㊁麻黄㊁紫苏叶宣降肺气㊂吴雁[36]采用加味会厌逐瘀汤配合步行运动能够有效改善OSA症状,方中以四逆散理气散瘀合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㊂严桂珍[37]自拟 鼾症一号方 ,方中黄芪㊁白术㊁茯苓㊁甘草㊁石菖蒲㊁法半夏共奏健脾燥湿之功,僵蚕㊁地龙㊁白芍㊁天麻化痰息风通络,桃仁㊁郁金㊁川芎活血开郁㊂杨玉萍[38]以二陈汤为基础方加味,方中法半夏㊁陈皮㊁茯苓㊁生甘草㊁瓜蒌皮共奏燥湿化痰之功,桃仁㊁红花㊁苏木活血化瘀,柴胡㊁青皮理气活血㊂5㊀结语综上所述,OSA根据病因可分为痰证㊁虚证和瘀证,病机为气机不利㊁肺络失合,而痰作为一项重要的病理因素贯穿始终(见图1)㊂其中痰证按照病因辨证可分为痰湿与痰热,且痰湿日久可化为痰热证,而痰热与瘀血搏结可伤津耗气,最终形成气阴两虚证;虚证主要按脏腑辨证分为脾虚湿阻㊁肾气虚㊁肾阴虚㊁肾阳虚㊁肺脾气虚㊁肺肾气虚以及脾肾两虚㊂由于脾为生痰之源,脾气虚运化功能失调,不能运化水液形成脾虚湿盛证㊂肺气虚不能输布精微,水液停聚,脾虚纳运失调,水湿更盛,为肺脾气虚证㊂肾藏精纳气,若肾不纳气可导致肺肾对呼吸的调节失衡形成肺肾气虚证;瘀证可根据气血津液辨证分为痰瘀互结证和气滞血瘀证㊂痰虚瘀三者可依据病情轻重依次转化,痰证较轻,瘀证最重,且兼夹彼此,临床需以判断㊂也有一些其他因素与痰虚瘀有关,如外感六淫㊁七情内伤,均能导致痰证和虚证,先天禀赋不足以及外伤均可导致瘀证㊂此外,中医体质和病程也与OSA患者的辨证分型与病程密切相关㊂图1㊀鼾症辨证分型根据OSA的辨证分型和现代各医家对鼾症的选方用药,可对OSA的中医药治疗归纳如下㊂痰证分为痰湿证与痰热证,痰湿证以二陈汤为主方加减,痰热证以涤痰汤为主方加减;虚证分为脾虚证与肾虚证,脾气虚主要以六君子汤加减,肾虚主要以肾气丸或右归饮加减,肺肾气虚主要以金水六君煎加减,气阴两伤证以沙参麦冬汤加减;瘀证分为痰瘀互结和气滞血瘀证,痰瘀互结证以涤痰汤合桃红四物汤为主加减,气滞血瘀证主要以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气机不利分为气滞证与气陷证,气滞证主要以四逆散加减,气陷证主要以升陷汤加减㊂此外,气机不利是鼾症的病机,是贯穿鼾症始末的主要证候,所以在治疗各证型选方用药的同时,需要兼顾疏利气机,或宣肺或降气,或升提中气,或理气活血,加入祛痰㊁补虚㊁化瘀方中可取得良好疗效㊂参考文献:[1]㊀巢元方.诸病源候论[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23-324.[2]㊀张介宾.景岳全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590-591.[3]㊀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20-322.[4]㊀陈遥.黄文东治疗失眠特色浅析[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13.[5]㊀周学海.读医随笔[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6]㊀艾长波.浅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7):35-37.[7]㊀方东革,张念志,商红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6):480-481.[8]㊀黄颖,张熹煜,李际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文献研究[J].新中医,2016,48(8):287-289.[9]㊀付桂玲.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特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2-4.[10]㊀吴淑媛,李双蕾,符芳,等.论痰湿与2型糖尿病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关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2):126-129.[11]㊀庞志勇,王新力.试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辨证与治疗[J].陕西中医,2019,40(6):787-789. [12]㊀张予,胡元会,左立镇,等.18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5):575-577.[13]㊀刘薇.30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医证候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0,29(4):289-290.[14]㊀张爱华,杨春艳,张俊图.OSAHS的中医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11):69-72[15]㊀陈永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0(10):80-82.[16]㊀陈剑坤,冯金兰,李际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7):939-943.[17]㊀曾圣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1):132. [18]㊀黄燕晓,王培源,刘春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医辨证分型研究[J].新中医,2010,42(1):22-23. [19]㊀李晴,李际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从瘀论治探识[J].新中医,2017,49(11):152-154. [20]㊀苗青,张旭丽,林佳扬,等.80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析[J].中医杂志,2008,49(11):989-991. [21]㊀张俊图,吴洪波,张爱华.浅析从瘀论治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47(5):47-50.[22]㊀GAMI AS,OLSON EJ,SHEN WK,et al.Obstructive sleepapnea and the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a longitudinal study of10,701adults[J].Am Coll Cardiol,2013,62(7):610-616.[23]㊀赵莹科,刘玥,张京春,等.高血压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医杂志,2015,56(24):2108-2111.[24]㊀陈耀宇,苏明跃,王蜀芸,等.高血压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04):149.[25]㊀王蕾,石磊,张希龙,等.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8):1895-1896.[26]㊀卓剑丰.广州地区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中医证候辨证分型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1-44.[27]㊀杨玉萍,李瑞旻,李佳佳,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中医分型与睡眠参数的相关性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8,49(423):38-41.[28]㊀王宁群,陈文强,陈玉静,等.缺血性卒中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6,35(7):704-708.[29]㊀宫剑鸣.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基本中医证候因子分析[D].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2018:1-42.[30]㊀陈志斌,兰岚.鼾症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1):1-5.[31]㊀王步青.辨证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J].光明中医,2001,16(95):26-27.[32]㊀王永红,李国翔,刘荣芹.浅析中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J].河北中医,2001,23(4):295.[33]㊀骆仙芳,王会仍,蔡映云.试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辨证与治疗[J].浙江中医杂志,2003,18(11):490-491. [34]㊀李娜娜,彭伟,胡志强.胡志强教授运用化痰通络饮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证经验[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6):142-143.[35]㊀刘笑静,李权,杜单瑜,等.鼾眠I号联合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7,49(11):28-31.[36]㊀吴雁,黄河清.加味会厌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30例[J].福建中医药,2014,45(6):9-10.[37]㊀王春娥,诸晶,严桂珍.中药治疗痰瘀互结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3):80-82.[38]㊀邹云龙,沈启发.杨玉萍教授诊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经验[J].四川中医,2010,28(4):12-13.收稿日期:2020-06-13(上接第514页)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㊂李庆海注重经典经方,提倡古方亦能治今病㊂通过多年研读‘伤寒杂病论“认为,‘金匮要略㊃胸痹心痛短气病篇“瓜蒌薤白半夏汤的病机 阳微阴弦 与DCM的气虚痰瘀非常吻合,遂在此方的基础上自拟冠脉宁通方㊂李庆海认为DCM的治疗非一时之功,需要长期坚持,而中医药的整体调理㊁辨证论治㊁不良反应小等优势非常明显㊂在临床治疗该病的过程中,发现中医药不仅可以有效减轻症状㊁增强心脏供血,对于长期坚持服药的患者还可以达到逆转心室扩大㊁心肌肥厚的效果,不少患者坚持服药㊁遵从医嘱,其病情已彻底治愈㊂李庆海的经验值得借鉴,也可为广大医师治疗DCM提供临床参考㊂参考文献:[1]㊀樊华,居励之.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9):1051.[2]㊀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72.[3]㊀FRANCONE M.Role of 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in theEvaluation of Dliated Cardiomyopathy:Diagnostic Contributionand Prognostic Significance[J].ISRN Radiology,2014,17(10):365-404.[4]㊀陆曙,戴飞.‘灵枢“ 心胀浅析 [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1):3172-3173.[5]㊀高红勤.李七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经验[J].中医杂志,2011,52(23):1998-1999.[6]㊀段盈竹,李德新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经验撷菁[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9):2165.[7]㊀任艳芸,李艳霞.真武汤合用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2):140.[8]㊀李享,胡馨,刘红旭.许心如泻肺利水法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例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6,35(4):392.收稿日期:2020-05-1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㊃综述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伍丹㊀左明良610072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㊃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超声及心功能科通信作者:左明良,电子信箱:zuoml@DOI:10.3969/j.issn.1007-5410.2024.01.017㊀㊀ʌ摘要ɔ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因其高发病率及多种严重并发症而越来越受到关注,它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也得到了众多研究的肯定而成为共识㊂本文将主要关注一些新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因子,以期为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参考㊂ʌ关键词ɔ㊀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㊀心血管疾病;㊀预测指标基金项目:四川省干部保健科研课题(川干研2018-222)Advances on predicto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㊀WuDan,Zuo MingliangCardiovascular Ultrasound and Non-Invasive Cardiology Department,Sichuan Provincial People s Hospital,Affiliated Hospital of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Chengdu610072,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uo Mingliang,Email:zuoml@ʌAbstractɔ㊀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as garnered increasing attention due to its high morbidity andmultiple serious complications.Consequently,its correla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has been confirmedby numerous studies and become a consensus.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some novel predictor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and will help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for related professionals.ʌKey wordsɔ㊀Sleep apnea,obstructive;㊀Cardiovascular diseases;㊀PredictorsFund program:Sichuan Provincial Cadre Healthcare Research Project(2018-222)㊀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紊乱,有研究使用统计建模技术估计全世界有近10亿的30~68岁成年人可能患有OSA,其中一般建议治疗的中度至重度OSA的人数接近4.25亿,而我国的OSA 患病率最高[1]㊂OSA作为昼夜节律障碍,可影响包括心血管在内几乎所有系统,对个人和全球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同时OSA将直接或间接增加全球的经济负担,除使医疗投入增加,还使生产力下降㊁旷工及事故发生增加等进而造成经济损失[2]㊂作为以睡眠时打鼾㊁骤醒以及白天疲倦㊁嗜睡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为特征的综合征,OSA与一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之间的相关性已被揭示㊂本文主要聚焦于新型的临床可用的OSA患者CVD风险预测指标,以期辅助OSA筛查㊁诊断及个体化风险管理,改善OSA患者的预后㊂1㊀OSA的病理生理学OSA的病理生理学是复杂和多因素的,关于OSA的发生机制目前达成共识的主要包括解剖学上狭窄的上气道㊁睡眠时髓质吸气神经元放电减少导致的膈肌和上气道呼吸肌激活不足㊁呼吸唤醒阈值过低等[3-4]㊂现有研究发现OSA还与上气道感觉障碍有关,一项荟萃分析显示OSA患者的化学感受(包括化学㊁味觉㊁嗅觉测试)和机械感觉(包括气流㊁触觉㊁振动测试)均受到损害,而在触觉㊁振动和化学阈值测试中上气道感觉损伤表现最为严重,同时这些感觉受损与OSA严重程度的增加有关㊂机械和化学感受器的输入在调节肌肉控制,对气道压力变化作出反应,进而维持气道通畅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也解释了上气道感觉障碍是如何参与OSA病理生理过程的[5]㊂目前,有大量研究聚焦于OSA如何参与CVD的发生发展㊂研究者们发现,OSA患者经常性的睡眠唤醒㊁间歇性的缺氧以及小幅度的胸膜腔内压变化都将使其交感神经活动增加,而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对于血压㊁心率和心血管功能均有影响,这将导致OSA患者的CVD风险增加㊂而OSA患者间歇性缺氧和再氧循环会导致氧化应激,启动炎症级联反应,进而导致细胞不可逆的损伤或死亡㊂同时,OSA引发的血管炎症㊁氧化应激增加以及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降低将导致内皮功能障碍,使患者的血管舒张功能受损,这亦是OSA 导致CVD的关键机制之一㊂OSA导致的氧化应激㊁炎症级联反应和内皮功能障碍,几乎影响患者所有器官,并促进慢性并发症发展[6-7]㊂2㊀OSA与CVD风险的预测OSA与CVD的相关性已成为一种共识,OSA对心血管系统有直接的负面影响,与包括高血压㊁心律失常㊁冠状动脉疾病等在内的多种心血管并发症相关㊂美国心脏病协会建议,对顽固/控制不良的高血压㊁肺动脉高压和复律或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患者应进行OSA筛查㊂值得注意的是, OSA与CVD之间存在着一种潜在的负反馈状态,即OSA会导致并加重CVD,CVD亦可加重OSA病情㊂因此,充分认识和治疗OSA对于CVD的临床实践十分重要[8]㊂早期识别高CVD风险的OSA患者并进行分层管理尤为重要㊂临床上最常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及氧饱和度下降指数(oxygen desaturation index,ODI)等指标来预测OSA患者的CVD风险,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常用指标的预测效能并不充分㊂近年来,如C反应蛋白㊁肿瘤坏死因子等在内的一些炎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亦被认为可用于OSA患者CVD风险的预测,但由于混杂因素较多,尚未应用于临床实践㊂因此,亟需寻找混杂因素少同时预测效能高的指标㊂2.1㊀OSA症状亚型OSA本质上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而其异质性并不能仅仅体现在AHI(OSA诊断和严重程度评估中最常用的指标)上,有相似AHI的OSA患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㊁临床特征和不良健康结果风险㊂研究表明,根据OSA患者的症状及合并症的聚类可分为不同的症状亚型,而这也将是未来OSA患者个体化医疗的研究重点[9-11]㊂Mazzotti等[12]在2019年的一项研究中提出,OSA的症状亚型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㊂该研究亦发现,具有相似的疾病严重程度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OSA患者,根据其症状的不同可分为包括轻微症状亚型(32.6%)㊁睡眠不安亚型(12.2%)㊁中度嗜睡亚型(16.7%)和过度嗜睡亚型(16.7%)在内的4种主要症状亚型㊂其中,过度嗜睡亚型出现新发CVD的风险不仅高于非OSA患者,且与其他亚型中具有相似AHI的患者相比,其CVD基线患病率也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或复发风险更高㊂同时,过度嗜睡亚型亦使OSA相关的总体心血管风险显著增加㊂Allen等[13]的研究再次证实了过度嗜睡伴睡眠紊乱亚型的OSA患者相较其他亚型更有可能在未来出现心血管事件㊂Labarca等[14]的关于西班牙裔人群OSA与CVD死亡率的聚类分析也发现,在所有与睡眠相关的症状群中,过度嗜睡与心血管死亡率独立相关㊂值得注意的是,Trzepizur等[15]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OSA症状亚型的存在,但他们认为这些OSA症状亚型不能被视为独立的心血管事件预测工具,他们评估了症状亚型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风险的相关性,发现调整了混杂因素后症状亚型与MACE无关㊂所以,尽管OSA症状亚型有其临床意义,但在心血管风险预测方面的作用可能有待进一步证实㊂2.2㊀缺氧定量指标目前有许多新的OSA相关的缺氧定量指标,研究者们也致力于探讨这些新指标对OSA患者CVD风险的预测效能㊂研究证实,间歇性低氧血症参与了OSA患者CVD并发症的发生发展㊂使用T90(total sleep time spent with SaO2< 90%)可监测OSA患者的低氧血症[16],但T90不仅表征了与OSA相关的间歇性低氧血症,同时还表征了持续性低氧血症,临床环境中能否使用T90作为OSA患者心血管风险标记似乎存疑㊂因此,许多研究选择将OSA特异性低氧负担(sleep apnea specific hypoxic burden,SASHB)作为基于人群样本的总体CVD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力预测指标㊂SASHB定义为与呼吸事件相关不饱和度曲线下总面积,其旨在捕获整个睡眠期间与呼吸事件相关的低氧血症总数[17]㊂Azarbarzin等[18-19]使用来自美国几个社区的中老年人的大型样本,发现SASHB可反映OSA严重程度,相比于AHI,SASHB更好地表征了OSA的潜在病理机制,且与CVD 死亡率独立相关㊂另一项研究亦表明,在男性中,与AHI相比,SASHB与心力衰竭事件的相关性更强,这似乎也进一步证实了SASHB在预测心血管事件方面的可能性[20]㊂而Trzepizur等[15]的研究则再次证实了在临床环境中,SASHB 与MACE发生率存在相关性,即表现出SASHB升高的OSA 患者有着更高的患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和全因死亡率㊂还有研究显示,SASHB与卒中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而SASHB 可能为OSA患者的卒中风险分层提供了重要依据[21]㊂也有研究者提出,他们以往研究中所使用的去饱和严重程度参数(desaturation severity parameter),即通过将每个去饱和区域与梗阻事件持续时间相乘所得的参数,与SASHB 实际上定义相同[22]㊂但Azarbarzin等[19]认为两个参数之间存在差异,要了解这些新指标哪个最能预测预后还需要在大型数据集中进行测试和交叉验证㊂还有研究者认为,睡眠呼吸障碍指数(sleep breathing impairment index,SBII)是预测OSA患者CVD风险的良好指标,SBII是一种基于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的结合了呼吸事件相关去饱和程度㊁持续时间和呼吸事件发生频率的新指标,因此不同于AHI仅从阻塞性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频率这个单一维度评价OSA患者的CVD风险,SBII包含了阻塞性呼吸暂停和低通气的频率㊁程度㊁持续时间以及相关的去饱和事件信息,是更为全面的指标㊂Cao等[23]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调整了多种潜在的混杂因素后,男性OSA患者中较高的SBII与Framingham10年CVD风险增加相关㊂另一项研究分别采用AHI与SBII评估OSA的严重程度,再次证实了SBII与Framingham10年CVD风险相关,同时在聚类分析中,SBII 与Framingham10年CVD风险相关性以及群组间的CVD风险差异在AHI中均未显示,表明SBII在评估OSA患者CVD 风险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24]㊂2.3㊀脉冲传输时间(pulse transit time,PTT)与脉冲到达时间(pulse arrival time,PAT)PTT是指两个动脉部位之间脉冲传播的时间延迟,其通常与血压成反比,即血压的升高使得脉搏波速度增快继而PTT下降,因此PTT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连续监测血压㊁跟踪血压变化的方法[25]㊂PTT还可鉴定呼吸事件,亦可作为涉及多种心血管紊乱生理事件的标记[26]㊂但由于PTT需要两个脉冲检测位点,测量PTT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因而常使用PAT作为PTT替代指标㊂PAT 为心电图R波和光电测量法的脉冲到达之间的时间间隔,而呼吸暂停的PAT反应则被定义为呼吸事件后PAT波形下的面积㊂Kwon等[27]提出,PAT可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㊂PAT与收缩压相关性较强,且可使用心电图和周围脉搏血氧仪(peripheral pulse oximetry)的光电容积描记波形进行估计,并发现OSA可产生觉醒或短暂低氧血症,引起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导致心率㊁血压以及动脉僵硬等反应㊂PAT不仅可量化此类心血管反应,且与当前使用较多的其他PSG 指标相比,与心血管事件的关联更强㊂其中,阻塞性呼吸事件相关PAT反应与包括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㊁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um, CAC)㊁颈动脉斑块负担(carotid plaque burden,CPB)等在内的重要的亚临床CVD标志物和CVD事件相关㊂这些发现独立于潜在混杂因素,且在控制了AHI后这种相关性依然明显,即较高的呼吸事件平均PAT反应与LVH程度㊁CAC 和CPB的增加有关,而LVH㊁CAC和CPB都是未来CVD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强预测因子㊂因此,PAT可能是一种新的预测OSA患者CVD风险的测量指标㊂2.4㊀心率变化指标心率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神经内脏网络和相对调节机制㊂长期以来,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被认为是反映心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节的间接标志㊂研究发现,清醒时HRV时域变化和非线性测量与OSA严重程度相关,重症患者HRV和心跳复杂性显著降低,清醒状态下的HRV可提供OSA患者心血管生理的额外信息[28]㊂亦有研究发现,夜间HRV同样有助于预测严重的OSA,并提供这些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的重要信息[29]㊂R-R间隔(R-R interval,RRI)是HRV的时域测量指标,而RRI下降指数(R-R interval dips index,RRDI)是通过低于90%基线的RRI下降次数除以PSG总记录时间获得的㊂在威斯康星睡眠队列研究的最近一项报道中,Sankari与同事们发现夜间RRDI与新发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可预测CVD 发病率和死亡率[30]㊂这些研究表明,心率变化指标可能成为OSA患者CVD风险的潜在预测指标㊂Azarbarzin等[31]的研究发现,OSA特异性心率反应可预测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体表现为心率反应升高的OSA患者其CVD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增加㊂他们将呼吸事件相关的心率变化(ΔHR)定义为气道开放后的最大心率与最小心率之间的差异,通过ΔHR量化OSA相关的心率反应㊂结果发现,CAC㊁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Framingham风险评分这3个亚临床CVD指标与ΔHR之间存在一致的横向相关,即过低和过高的ΔHR均与心血管风险标志物的增加有关㊂Azarbarzin认为,高ΔHR可能反映了OSA这一因素,而低ΔHR可能反映了与OSA无关的其他因素㊂而在其后的纵向分析中发现,高ΔHR的确可预测非致死性和致死性的心血管和全因死亡㊂其中,高ΔHR可预测中重度OSA(AHIȡ15事件/h)或重度OSA(AHIȡ30事件/h)个体的CVD发病和死亡的高风险,但在AHI<15事件/h或低氧负担的人群中不能预测死亡[32]㊂因此,高ΔHR被认为是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对OSA患者进行风险分层㊂2.5㊀肺部至手指循环时间(lung to finger circulation time, LFCT)LFCT定义为呼吸暂停发作后开始再呼吸之时与SpO2最低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其反映了氧气从肺部运输到外周的时间㊂LFCT在心排血量下降时延长,较长的LFCT可能是循环延迟的标志,并可作为潜在心脏功能障碍的指标[33]㊂Kwon等[34]发现,AHI对CAC㊁LVH等亚临床CVD标志物的风险预测效能很差,而LFCT的加入适度提高了对CAC的风险预测㊂在他们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发现,在患有睡眠呼吸障碍的老年男性人群中,LFCT与心血管和全因死亡率相关,而与基线心血管负担无关㊂因此,LFCT可能是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心血管风险和不良结局新的生理学标志物[35]㊂2.6㊀基因及基因表达研究发现,OSA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OSA的发生㊁临床表现以及预后有很强的遗传基础[36-37],因此,基因标记及基因表达在OSA患者的CVD风险预测方面存在可能性㊂Hirsch等[38]的研究表明,TT基因型(ABO基因的rs579459位点)与疑似OSA患者CVD的发生有关,在调整了年龄㊁AHI㊁性别㊁吸烟㊁体质指数等多种混杂因素后,TT基因型仍然是CVD的显著预测因子㊂近年研究表明,与非OSA患者相比,OSA患者表现出微小RNA(microRNA,miRNA)表达水平变化,miRNA是OSA 潜在的诊断㊁预后和治疗生物标志物[39-40]㊂Yang等[41]研究发现,OSA患者并发高血压时血清miR-126a-3p水平低于单纯OSA患者㊂另有研究发现,miRNA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会成为OSA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新筛查指标,研究者们发现miR-664a-3p水平与AHI㊁最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最低氧饱和度呈正相关,它可能在OSA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中发挥作用,并成为无创的风险标志物[42]㊂还有研究显示,重度OSA昼夜节律基因如CLOCK的mRNA表达与健康志愿者存在差异[43]㊂同时,存在昼夜节律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如早晨BMAL1和DEC1表达显著增加,夜间PER1和CRY2表达显著降低,而午夜CRY1和PER3的表达降低,使严重OSA的风险增加5.8倍[44]㊂这种昼夜节律失调可导致各种体内平衡过程的改变,参与OSA 相关并发症包括CVD的发生与进展,并可能成为生物标志物和预测因子㊂如在OSA患者中,BMAL1和DEC1上调,PER1下调,与AHI和代谢综合征成分(高血糖㊁高血压㊁高脂血症和肥胖)相关[45]㊂因此,监测基因昼夜表达改变模式可能成为OSA患者CVD的个性化诊断与筛查工具㊂3 小结对OSA患者进行早期风险分层,评估其MACE的发生风险并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对于降低其CV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具有积极意义㊂虽然近来已有许多研究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但更多可供临床实践㊁重复性好且预测效能高的指标仍值得进一步探索寻找㊂利益冲突:无参㊀考㊀文㊀献[1]Benjafield AV,Ayas NT,Eastwood PR,et al.Estimation of theglobal prevalence and burden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aliterature-based analysis[J].Lancet Respir Med,2019,7(8):687-698.DOI:10.1016/s2213-2600(19)30198-5. [2]Lyons MM,Bhatt NY,Pack AI,et al.Global burden of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and its implications[J].Respirology,2020,25(7):690-702.DOI:10.1111/resp.13838. [3]Javaheri S,Barbe F,Campos-Rodriguez F,et al.Sleep Apnea:Types,Mechanisms,and Clinical Cardiovascular Consequences[J].J Am Coll Cardiol,2017,69(7):841-858.DOI:10.1016/j.jacc.2016.11.069.[4]Perger E,Taranto-Montemurro L.Upper airway muscles:influence on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pathophysiology andpharmacological and technical treatment options[J].Curr OpinPulm Med,2021,27(6):505-513.DOI:10.1097/MCP.0000000000000818.[5]Wallace ES,Carberry JC,Toson B,et al.A systematic reviewand meta-analysis of upper airway sensation in obstructive sleepapnea-Implications for pathogenesis,treatment and futureresearch directions[J].Sleep Med Rev,2022,62:101589.DOI:10.1016/j.smrv.2022.101589.[6]Dempsey JA,Veasey SC,Morgan BJ,et al.Pathophysiology ofsleep apnea[J].Physiol Rev,2010,90(1):47-112.DOI:10.1152/physrev.00043.2008.[7]Li YE,Ren J.Association betwee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cardiovascular diseases[J].Acta Biochim Biophys Sin(Shanghai),2022,54(7):882-892.DOI:10.3724/abbs.2022084.[8]Yeghiazarians Y,Jneid H,Tietjens JR,et al.Obstructive SleepApne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21,144(3):e56-e67.DOI:10.1161/CIR.0000000000000988. [9]Randerath W,Bassetti CL,Bonsignore MR,et al.Challengesand perspectives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Report by an adhoc working group of the 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 Group of the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 and the European Sleep ResearchSociety[J].Eur Respir J,2018,52(3):1702616.DOI:10.1183/13993003.02616-2017.[10]Ye L,Pien GW,Ratcliffe SJ,et al.The different clinical facesof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a cluster analysis[J].Eur Respir J,2014,44(6):1600-1607.DOI:10.1183/09031936.00032314.[11]Keenan BT,Kim J,Singh B,et al.Recognizable clinicalsubtypes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cross international sleepcenters:a cluster analysis[J].Sleep,2018,41(3):zsx214.DOI:10.1093/sleep/zsx214.[12]Mazzotti DR,Keenan BT,Lim DC,et al.Symptom Subtypes ofObstructive Sleep Apnea Predict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Outcome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9,200(4):493-506.DOI:10.1164/rccm.201808-1509OC. [13]Allen AJH,Jen R,Mazzotti DR,et al.Symptom subtypes andrisk of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aclinic-base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cohort[J].J Clin SleepMed,2022,18(9):2093-2102.DOI:10.5664/jcsm.9986.[14]Labarca G,Dreyse J,Salas C,et al.A Validation Study of FourDifferent Cluster Analyses of OSA and the Incidence of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a Hispanic Population[J].Chest,2021,160(6):2266-2274.DOI:10.1016/j.chest.2021.06.047.[15]Trzepizur W,Blanchard M,Ganem T,et al.Sleep Apnea-Specific Hypoxic Burden,Symptom Subtypes,and Risk of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All-Cause Mortality[J].Am J RespirCrit Care Med,2022,205(1):108-117.DOI:10.1164/rccm.202105-1274OC.[16]Baumert M,Immanuel SA,Stone KL,et position ofnocturnal hypoxaemic burden and its prognostic value for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older community-dwelling men[J].Eur Heart J,2020,41(4):533-541.DOI:10.1093/eurheartj/ehy838.[17]Azarbarzin A,Sands SA,Taranto-Montemurro L,et al.Hypoxicburden captures sleep apnoea-specific nocturnal hypoxaemia[J].Eur Heart J,2019,40(35):2989-2990.DOI:10.1093/eurheartj/ehz274.[18]Azarbarzin A,Sands SA,Stone KL,et al.The hypoxic burdenof sleep apnoea predicts cardiovascular disease-related mortality:the Osteoporotic Fractures in Men Study and the Sleep HeartHealth Study[J].Eur Heart J,2019,40(14):1149-1157.DOI:10.1093/eurheartj/ehy624.[19]Azarbarzin A,Sands SA,White DP,et al.The hypoxic burden:a novel sleep apnoea severity metric and a predictor ofcardiovascular mortality-Reply to The hypoxic burden:alsoknown as the desaturation severity parameter [J].Eur Heart J,2019,40(35):2994-2995.DOI:10.1093/eurheartj/ehz273.[20]Azarbarzin A,Sands SA,Taranto-Montemurro L,et al.TheSleep Apnea-Specific Hypoxic Burden Predicts Incident HeartFailure[J].Chest,2020,158(2):739-750.DOI:10.1016/j.chest.2020.03.053.[21]Blanchard M,Gervès-PinquiéC,Feuilloy M,et al.Hypoxicburden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predict stroke incidence in sleepapnoea[J].Eur Respir J,2021,57(3):2004022.DOI:10.1183/13993003.04022-2020.[22]Leppänen T,Kulkas A,Töyräs J.The hypoxic burden:alsoknown as the desaturation severity parameter[J].Eur Heart J,2019,40(35):2991-2993.DOI:10.1093/eurheartj/ehz271.[23]Cao W,Luo J,Huang R,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Breathing Impairment Index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Male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Nat Sci Sleep,2022,14:53-60.DOI:10.2147/NSS.S343661.[24]Dai L,Cao W,Luo J,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sleep breathingimpairment index in assessing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everity[J].J Clin Sleep Med,2023,19(2):267-274.DOI:10.5664/jcsm.10302.[25]Mukkamala R,Hahn JO,Inan OT,et al.Toward Ubiquitous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via Pulse Transit Time:Theory andPractice[J].IEEE Trans Biomed Eng,2015,62(8):1879-1901.DOI:10.1109/TBME.2015.2441951.[26]Smith LA,Dawes PJ,Galland BC.The use of pulse transit timein pediatric sleep studies:A systematic review[J].Sleep MedRev,2018,37:4-13.DOI:10.1016/j.smrv.2016.11.006.[27]Kwon Y,Wiles C,Parker BE,et al.Pulse arrival time,a novelsleep cardiovascular marker:the multi-ethnic study ofatherosclerosis[J].Thorax,2021,76(11):1124-1130.DOI:10.1136/thoraxjnl-2020-216399.[28]Qin H,Keenan BT,Mazzotti DR,et al.Heart rate variabilityduring wakefulness as a marker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everity[J].Sleep,2021,44(5):zsab018.DOI:10.1093/sleep/zsab018.[29]Statello R,Rossi S,Pisani F,et al.Nocturnal Heart RateVariability Might Help in Predicting Severe Obstructive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J].Biology(Basel),2023,12(4):533.DOI:10.3390/biology12040533.[30]Sankari A,Ravelo LA,Maresh S,et al.Longitudinal effect ofnocturnal R-R intervals changes on cardiovascular outcome in acommunity-based cohort[J].BMJ Open,2019,9(7):e030559.DOI:10.1136/bmjopen-2019-030559. [31]Azarbarzin A,Sands SA,Younes M,et al.The Sleep Apnea-Specific Pulse-Rate Response Predicts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and Mortalit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21,203(12):1546-1555.DOI:10.1164/rccm.202010-3900OC. [32]Kawada T.Sleep Apnea,Pulse Rate Response,andCardiovascular Event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Biomarker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21,204(2):240.DOI:10.1164/rccm.202102-0512LE.[33]Tobushi T,Kasai T,Hirose M,et al.Lung-to-finger circulationtime can be measured stably with high reproducibility by simplebreath holding method in cardiac patients[J].Sci Rep,2021,11(1):15913.DOI:10.1038/s41598-021-95192-3. [34]Kwon Y,Mariani S,Reid M,et al.Lung to finger circulationtime in sleep study and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the Multi-Ethnic Study of Atherosclerosis[J].Sleep Med,2020,75:8-11.DOI:10.1016/j.sleep.2020.05.033.[35]Kwon Y,Sands SA,Stone KL,et al.Prolonged CirculationTime Is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Among Older Men With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J].Chest,2021,159(4):1610-1620.DOI:10.1016/j.chest.2020.10.025.[36]Larkin EK,Patel SR,Goodloe RJ,et al.A candidate gene study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n European Americans and AfricanAmerican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0,182(7):947-953.DOI:10.1164/rccm.201002-0192OC. [37]Mukherjee S,Saxena R,Palmer LJ.The genetics of obstructivesleep apnoea[J].Respirology,2018,23(1):18-27.DOI:10.1111/resp.13212.[38]Hirsch Allen AJ,Ghafoor AA,Liu Y,et al.The rs579459ABOgene polymorphism and risk of incid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obstructive sleep apnea:a pilot study[J].Sleep Breath,2023,27(2):721-725.DOI:10.1007/s11325-022-02638-7. [39]Santamaria-Martos F,Benítez I,Ortega F,et al.CirculatingmicroRNA profile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obstructive sleepapnea diagnosis[J].Sci Rep,2019,9(1):13456.DOI:10.1038/s41598-019-49940-1.[40]Moriondo G,Soccio P,Tondo P,et al.Obstructive SleepApnea:A Look towards Micro-RNAs as Biomarkers of the Future[J].Biology(Basel),2022,12(1):66.DOI:10.3390/biology12010066.[41]Yang X,Niu X,Xiao Y,et al.MiRNA expression profiles inhealthy OSAHS and OSAHS with arterial hypertension:potentialdiagnostic and early warning markers[J].Respir Res,2018,19(1):194.DOI:10.1186/s12931-018-0894-9. [42]Li K,Chen Z,Qin Y,et al.MiR-664a-3p expression in patients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A potential marker ofatherosclerosis[J].Medicine(Baltimore),2018,97(6):e9813.DOI:10.1097/MD.0000000000009813. [43]Moreira S,Rodrigues R,Barros AB,et al.Changes inExpression of the CLOCK Gene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Syndrome Patients Are Not Reverted by Continuous PositiveAirway Pressure Treatment[J].Front Med(Lausanne),2017,4:187.DOI:10.3389/fmed.2017.00187.[44]Yang MY,Lin PW,Lin HC,et al.Alternations of CircadianClock Genes Expression and Oscillation in Obstructive SleepApnea[J].J Clin Med,2019,8(10):1634.DOI:10.3390/jcm8101634.[45]Li X,Liu X,Meng Q,et al.Circadian clock disruptions linkoxidative stress and systemic inflammation to metabolic syndrome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patients[J].Front Physiol,2022,13:932596.DOI:10.3389/fphys.2022.932596.(收稿日期:2022-08-10)(本文编辑:谭潇)㊃读者㊃作者㊃编者㊃‘中国心血管杂志“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㊀㊀近日,‘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正式发布,‘中国心血管杂志“首次入选㊂‘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是中国科协系列课题‘面向国际的科技期刊影响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等的研究成果,从全球正在出版的约6万种科技学术期刊中遴选出最具地区代表性㊁学科代表性㊁行业代表性的1.5万种优秀期刊㊂目前,中国共有11种心脏疾病㊁血管疾病学术期刊入选:‘中国循环杂志“‘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心血管杂志“‘中华高血压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中国脑血管病杂志“㊂‘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旨在建立新的期刊评价系统,探索面向全球的更为科学㊁全面㊁合理的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为世界学术评价融入更多中国观点,中国智慧,推动世界范围内科技期刊的公平评价㊁同质等效使用㊂WJCI查询网址:https:///㊂此次本刊首次入选,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持之以恒关心㊁关爱本刊成长的各界同仁,既证实了本刊的办刊质量和办刊水平,也体现了广大读者㊁作者和业界专家对本刊的认可㊂在此,谨代表‘中国心血管杂志“编辑部向主管㊁主办单位的悉心指导表示诚挚的敬意!向各位编委㊁审稿专家给予的关怀与呵护,向广大读者㊁作者一直以来的支持与信任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心血管杂志“编辑部。
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老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老年男性患者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病例逐年增加严重危机的他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是产生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其具体的发病原因正在研究中,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研究,将OSAS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如下:【关键词】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脑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产生原因为睡眠过程中患者上气道发生阻塞,其呼吸逐渐变浅或有时产生暂停现象,期临床表现为日间疲乏、嗜睡等,是目前睡眠呼吸疾病中尤其是老年男性患者中发病率极高、最主要的疾病之一。
OSAS对人体产生的主要危害是在患者睡眠过程中,间断发生呼吸暂停现象,破坏患者睡眠结构,使患者产生低氧血症,极易产生合并心脑血管等病症,严重时,甚至发生睡眠猝死现象。
所以,OSAS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严重危及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
1 流行病学据有关流行病学资料记载,OSAS是一种危险性极大、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成年人中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的比率为5%~8%,OSAS占90.5%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高其发病率也随之上升,特别是老年男性,其发病率为女性的一倍。
2 发病机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发病过程中患者易产生高碳酸血症,低血氧现象,能够导致神经功能失调, 血管紧张素、肾素、内皮素等系统失调,血液动力学改变, 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全身各个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的损伤,严重危及人体健康。
3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3.1OSAS与高血压大量临床实践证明OSAS的产生与高血压存在密切的关系。
有关资料记载,不少于30%的高血压患者同样具有OSAS,与此同时,OSAS患者中有接近一半患者患者高血压。
研究表明高血压的发生率与睡眠呼吸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具有线性相关性。
OSAS已经成为危及高血压患者生命的危险因素之一。
3.2OSAS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发生OSAS的几率也同样较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
Pharmacothempiesf oro bstructives leepa pneah yp叩neasyndrome LIMin,ZHANGjian-jun.I nstituteo f MaterialM edicine,Ch ineseA cademy ofM edicalS ciences& Peking UnionM edicalC ollege,Beijing 100050,China
国际呼吸杂志 2007年 笔 27卷 第 17期 lotJ R espir,Sep.2 007,V ol.2 7.N o.1 7
1325
阻塞性睡 眠呼吸暂停综合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发病机制 目前 尚完全 了解,但已 明确 它可造成 心血 管 及神经认知功能的不 良影响 本文简要介绍 了其动 物模 型 ,并基于不 同发病机制假说 ,综述相关 睡眠机 制 和神经肌肉调节、通气控制 、改善胰岛素抵抗 、抗炎和辅助疗法几个方面药物治疗 的研 究进展.
Ph ilip 等 [n=〕尝试用小型猴造模,每 2周在悬雍
1326
国际 呼吸杂 志 2007年 第 27卷 第 17期 In IR espir,Sep. 2007,V .I.27,N o.1 7
垂 ,舌及侧 咽壁皮下 注射液态 胶原 。每 2个月 进行 多导睡眠记录仪 观察 以控 制注射 对呼 吸事件 、食道 压及睡眠的影 响。注射后 ,记 录到 呼吸紊乱事 件平 均(27.9 士19.7 )次/h,与注射 前有显 著差异 (4.8士 2.0)次/h。总 睡眠 时间显 著 降低 ,REM 睡 眠及 Q
Corresponding author:7 HANGjiamjun [A bs tra ct] Obstructives leep apnea-hypopnea isa diseaseo f increasing importanceb ecause ofi t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5] 。 氧化应激可以诱发促 炎性反应和随后的内皮功能紊乱,也可以通过激活转录因子 进一步调控细胞的转录,通过增加氧化还原反应敏感基因的 一些产物蛋白( 血管内皮 生长 因 子、 红 细胞 生 成素、 内皮 素- 1)激活氧化还原敏感基因[6-8] ,进一步增强氧化应激。 氧化 应激也存在于 OSAS 患者的血管壁[9] ,可增加巨噬细胞对脂 质摄取,促进 OSAS 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 生[10] 。
DOI:10畅3760 /cma畅j畅issn畅0376-2491畅2014畅14畅018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基金( BL2012012) 作者单位: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 通 信 作 者 :张 希 龙 ,Email :zhangxilong1952 @163畅com
一、机制 OSAS 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是慢性间歇性低氧, 这种间歇性低氧具有鲜明的特点[3] :(1) 低氧程度严重,最 低动 脉 氧 分 压 ( PaO2 ) 可 达 20 ~30 mmHg ( 1 mmHg = 0畅133 kPa);(2)血氧变化幅度大,且变化迅速;(3) 间歇性 低氧频率高,一般 OSAS 患者间歇性低氧频率可 >20 次 /h 且病程漫长,患者睡眠长年处于间歇性低氧环境中。 OSAS 患者睡眠中反 复 出 现 呼 吸 暂 停, 使 机 体 处 于 一 种 间 歇 性 低 氧 /再氧合交替出现的特殊环境,进而引起机体病理生理的 变化。 此外,患者睡眠中出现的反复微觉醒及睡眠结构异常 在心血管疾病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OSAS 引起心血管疾病 的可能机制如下: 1畅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慢性间歇性低氧可通过增加 外周化学反射的敏感性(低氧适应) 和直接影响中枢交感神 经的调节点来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健康人经一整夜间 歇性低氧刺激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且压力感受器传出 冲动明显减少,受试者的血压显著上升[4] 。 交感神经兴奋可 引起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全身血管阻 力增加,最终导致夜间睡眠时及醒后的血压升高,也易诱发 冠状动脉痉挛, 如 果 冠 状 动 脉 血 管 内 壁 本 身 存 在 不 稳 定 斑 块,则易使斑块破裂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等的发生。 2畅氧化应激:反复的低氧 /再氧合类似于心肌的缺血 / 再灌注损伤,在缺血或缺氧组织血流恢复时,机体产生过多 活性氧诱发组织损伤。 OSAS 患者睡眠状态下存在间歇性低 氧,进而增强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强的氧化应激反应与心
此外,OSAS 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也有重要的影响:(1) 神 经系统兴奋性持续增高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肌耗氧增 加,儿茶酚胺类物质浓度升高,心肌 β1 受体密度下调,影响 心肌代谢并引起重塑。 (2) 胸腔负压升高增加心腔透壁压 力梯度,影响心室功能、心脏自律性和血液动力学稳定性,可 能导致心室壁增厚,心脏负荷增高,心房扩大和心室收缩功 能受损[26] 。 上面提及的血液黏稠度增加及低氧 /再氧合产 生的自由基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也会影响心脏结构和功 能。 已有的实验证实频繁发生的不同程度低氧可使大鼠心 肌发生多发微灶性梗死、心肌缺血,进而导致心室重构、心功 能下降[27] 。
7畅睡眠片段化:睡眠在机体对心血管调节中发挥重要 作用,睡眠时间和质量的变化可以影响血压的波动;睡眠不 足者出现高血压的概率增加,且对降压药物敏感性降低[24] 。 OSAS 患者在睡眠中反复出现微觉醒或觉醒,导致睡眠片段 化和睡眠剥夺。 微觉醒指数较高的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降 低,更易发生心血管事件[25] 。 严重的睡眠片段化可干扰肾 素和醛固酮的分泌,破坏肾素-醛固酮系统的平衡,促使心血 管疾病的发生。
二、治疗进展 对 OSAS 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恢复内环境的稳定状态。 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控制体重、体位疗法、口腔矫正器和 手术治疗等。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是目前治疗 OSAS 最有效和 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CPAP 可以立即打开气道,使患者睡眠 期间恢复正常呼吸,改善睡眠质量和患者白天嗜睡症状。 研 究表明,短期使用 CPAP 后可降低 OSAS 患者动脉血管的硬
3畅全身炎症反应:OSAS 患者睡眠中出现的间歇性低 氧 /再氧合可进一步上调炎性介质和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 研究发现,中重度 OSAS 患者体内多核白细胞凋亡减少,而 黏附分子表达增加;黏附分子有利于增加的多核白细胞与内 皮细胞的联系,多核白细胞凋亡的减少将进一步增强这两者 的联系,进一步增加氧自由基的产生[11] 。 OSAS 患者体内存 在强烈的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OSAS 患者血浆和呼出气体 的冷凝 水 中 的 白 细 胞 介 素 8 ( IL-8 ) 和 细 胞 间 黏 附 分 子 ( ICAM) 明显升高,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增高,并与 呼吸紊乱指数呈正相关[12] 。 频繁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引 起反复的间歇性低氧 /再氧合可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进而 使机体处于应激的状态;应激状态下,机体可以通过上调核 因子-κB 表达而激活促炎性反应;核因子-κB 激活后可以增 加下游的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进而导致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 随后的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13] 。
· 1110·
中华医学杂志 2014 年 4 月 15 日第 94 卷第 14 期 Natl Med J China, April 15,2014,Vol畅94, No畅14
· 综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机制及治疗进展
董艳彬 张希龙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 患者睡眠过程中由 于上气道阻塞或狭窄而出现反复的低氧血症( 伴或不伴高 碳酸血症) ;抑或由于反复出现微觉醒而导致睡眠结构紊乱。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成年人中约 4%的男性和 2%的女性罹 患 OSAS[1] 。 OSAS 可导致慢性间歇性低氧、睡眠片段化和 交感神经兴奋等病理生理学改变,进而引起白天嗜睡、认知 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异常等,并可诱发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等心血管 疾病[2] ,心血 管 合 并 症 是 OSAS 致 残 和 致 死 的 主 要 原 因。 OSAS 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病理生理学关系复杂且多样,现 就其相关机制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2] Somers VK, White DP, Amin R, et al畅 Sleep apnea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ouncil for High Blood Pressure Research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mmittee, Council on Clinical Cardiology, Stroke Council, and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Nursing畅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 National Center on Sleep Disorders Research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 [ J ] 畅Circulation, 2008, 118: 1080 -1111畅
4畅高凝状态:OSAS 患者睡眠中出现反复的呼吸暂停导 致机体慢性低氧,增加肾脏产生的红细胞生成素,使红细胞 生成增加,引起血液流动减缓。 同时 OSAS 患者体内出现较 高水平的促凝物质如纤维蛋白原 、激活的凝血因子Ⅶa 及Ⅻa、 凝血酶 /抗凝血酶Ⅲ复合体及血小板活性增强和纤溶酶原激 活物抑制剂,使血液呈现高凝状态,促使血栓的形成及动脉 硬化的发生。 未经治疗的 OSAS 患者体内 D-二聚体升高水 平与夜间低氧血症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4] ,而 D-二聚体是 血栓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敏感指标,它的升高可增加心血管疾 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5] 。 此外,睡眠片段化和睡眠剥夺与 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和可溶性组织因子这两种血栓形成前 的标志物相关联[16] ,而这两种标志物的增加可使血液呈现 高凝状态,也增加了发生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此外,使用氧化还原剂如维生素 C、维生 素 E 等 纠 正 OSAS 氧化应激反应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二者 可降低体内 的氧 化 应 激 反 应、 改 善 内 皮 细 胞 功 能 和 血 管 功能[9,33] 。
综上所述,OSAS 睡眠期间出现的间歇性低氧和高碳酸 血症扰乱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由此启动了一系列的病 理生理学机制, 如 氧 化 应 激、 交 感 神 经 兴 奋、 全 身 炎 性 反 应 等,共同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积极的治疗能明显改善 OSAS 患者的夜间睡眠质量,减少及抑制其心血管疾病的发 生及发展。
6畅血液黏稠度增加:OSAS 患者可出现血液黏稠度增加 等流变学的改变[23] ,反复的慢性低氧促使红细胞生成增加, 血液黏稠度增加;同时患者体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 脂蛋白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等水平明显升高,从而影响血流 动力学,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16] ,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 生和发展。
对使用 CPAP 治疗后仍然出现白天嗜睡的 OSAS 患者可 使用伺服通气治疗。 经 CPAP 治疗后仍出现白天嗜睡的患 者往往混杂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CSA),对此类患者使用 CPAP 治疗时常需要较高的压力,如此会导致呼吸调控不稳。 与 CPAP 相比,伺服通气可以根据机内设置的气道内自动跟 踪反馈系系统识别混杂的 CSA,根据通气变化自动适应性地 调整通气量,使通气频率和潮气量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在纠 正睡眠紊乱的同时也有利于内环境稳定。 用伺服通气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睡眠呼吸紊乱的研究结果提示,在纠正睡眠呼 吸紊乱、提高呼吸机依从性、改善心功能方面伺服通气优于 其他类型的气道正压通气[3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