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介绍

合集下载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15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15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15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家园》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的环境,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辽师大版教材在内容安排上,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家园的美丽和可爱,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环境保护的深入理解和行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前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新知识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但也容易注意力分散,需要教师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们家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会简单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情感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们家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学会简单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情感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们家园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对家园的热爱之情。

2.教学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我们家园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环境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7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7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7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家园》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的环境,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家园的美好和面临的问题,激发学生热爱家园、保护家园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家园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此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他们需要通过活动体验和思考,逐步形成爱护环境、关爱社会的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们家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对家园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园、保护家园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们家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面临的问题。

2.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家园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美丽的家园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家园有哪些美好之处?又存在哪些问题?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们家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面临的问题。

3.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典型的家园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保护家园,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5.分享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小组讨论的成果,让大家共同思考如何关爱家园。

6.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家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3《宝贵的自然资源》说课稿9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3《宝贵的自然资源》说课稿9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3《宝贵的自然资源》说课稿9一. 教材分析《思品与社会》五年级下册2.3课《宝贵的自然资源》以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背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从而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然资源知识,对自然资源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分类、特点和分布了解不全面,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然资源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学会正确分类自然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

2.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直观展示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自然资源的图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有哪些自然资源?它们分布在哪里?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课件等方式,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分布。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4.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自然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象,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提出改进措施。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然资源的宝贵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辽师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辽师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二、基本理念: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三、设计思路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分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知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影响。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辽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辽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教材分析
平顶中心小学 杨 微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是辽 师大版本的,本册教材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 定,结合五年级儿童年龄特点、已有知识经验与生活实际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而编写的,比较全面完整地体现出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促进 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



框题二:感受大自然的另一面


主要教学活动
1、调查活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灾害的调查活动。 2、交流模拟:交流灾害的现象与破坏性、原因、避险方法,对有些灾 害的避险,有条件的进行一次模拟活动。(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 雪暴、台风、洪涝等。) 3、讨论交流:在近几年我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中,(2008年四川汶 川“5.12”,地震,1998年洪涝,2007年雪暴。)是怎样战胜这些灾害, 把损失减少到最小限度?(自然灾害是自然界运动界结果,目前我们还 不能左右某些灾害的发生,但可以依据科学的方法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把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教学策略

1、教法要与时俱进,符合学生的实际,适合学生的需要以 及新课改的需要。 2、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 3、充分挖掘、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4、开展与课堂、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符合实际的、丰富 多彩的教学活动,让活动充分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 5、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单元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知识 3.了解大自然的力量给人类带来的正反两个方面的作用。认识大自然有 为人类造福的一面,也有给人类带来灾害不可抗拒的一面。(地震、海啸、台 风、火山、雷暴、泥石流等等。) 4.了解各类自然灾害形成危害的特点,学习灾害中自救、互助的方法, 提高自救自护能力。(教师用书中的目标没有提到各类自然灾害形成危害的特 点,我认为了解灾害特点,是成功预防和避险的前提。)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9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9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9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家园》是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的环境,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爱护我们的家园。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和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我们的环境。

在教材的编写中,注重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于自己的家园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学习动机强,好奇心重,对于新知识有很强的求知欲,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的环境,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情感和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

由于五年级的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比较复杂,需要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探究来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还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导入、新课、案例分析、总结和拓展、布置作业。

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环境问题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19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19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19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家园》是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年级下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生活的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的环境,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他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知道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知道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如何保护环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讲授新课:通过展示图片、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知道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原因。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如何保护环境。

4.实践活动: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环保意识。

5.总结提升:通过学生分享、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6.布置作业: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环保行为。

5年下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5年下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5年下辽师大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辽师版下册杨美玲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一、单元提要在三四年级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基础上,本单元将带领学生了解世界。

作为有关地理知识的起始单元,在本单元中,《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一课将世界地理环境作为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侧面,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知道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组成,作为人类生息繁衍和发展的家园,它为人类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并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知道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求科学奥秘的志趣。

本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精神,《大自然的力量》一课从正反两方面揭示了大自然的力量,设计了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与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使学生懂得要遵循自然规律、爱护大自然的道理;同时,通过实例,懂得危难之中人们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并从大自然灾害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出发,学习自救和互救逃生的方法,形成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态度。

二、单元目标1、初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的精神。

2、了解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危险性与破坏性,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危难之中人们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学习灾害中自救、互助的方法,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三、课时安排课题主题活动内容课时安排第一课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宇宙中的小行星1课时蔚蓝色的星球2课时地球上的大洋与大洲3课时第二课大自然的力量利用大自然的力量1课时感受自然的另一面3课时教案课题第1课揭开地球神秘的面纱—宇宙中的小行星第 1 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引导学生宏观地了解地球在广阔宇宙中的位置,知道地球只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小行星,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与愿望。

过程方法:知道地球是目前所知道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初步了解地球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情感,产生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愿望。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14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14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14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家园》这一章节是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的内容。

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案例,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材还介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措施,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地球家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家园的保护,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引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和行动。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和行动。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保护地球家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家园的情况。

2.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3.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2.讲授新课:介绍地球家园的基本情况,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环境。

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地球家园,并提出具体的措施。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明确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有关保护地球家园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环保意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人类活动的影响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评价,二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23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23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1《我们的家园》说课稿23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家园》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环境,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的家园》,通过讲解我们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深入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对环境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同时,他们还存在着对环境问题认识不足,把环境问题归咎于他人,缺乏实际行动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用实际行动保护我们的家园。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实际行动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环境问题;讨论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实际行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保护环境的乐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们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引起学生的关注。

2.新课导入:讲解我们生活的环境,以及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4.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5.总结: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要从实际行动做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我们生活的环境2.环境问题的严重性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参与度、理解度和实际行动三个方面进行。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3《宝贵的自然资源》说课稿5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3《宝贵的自然资源》说课稿5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3《宝贵的自然资源》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思品与社会》五年级下册2.3《宝贵的自然资源》一课,以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背景,旨在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定义、我国的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是宝贵的财富,要珍惜和合理利用,同时也要学会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保护资源和环境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关注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我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学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定义、我国的主要自然资源,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2.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我国的主要自然资源。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案例,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总结提升: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材介绍随着学生升入高年级,我们的教材也将为师生展开更为深刻而丰富的画卷。

本册教材由四个单元构成。

教材单元总的架构是从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由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开始,拓展到第二单元:追根溯源,对祖国古老的中华文明和灿烂的文化的认识;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是对中国人的精神、人文景观乃至中国人的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无穷魅力的欣赏与领略;最后,走进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让学生知道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

下面,我们分别就四个单元,展开具体的介绍和分析。

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本单元主要是关于学生心理品质的学习,由(1)生活中的快乐;(2)拥有好心情;(3)尝尝苦滋味这三个主题构成。

一、教学目标和设计构想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学生容易追求一种物质生活的满足和安逸,同时,也总是不断地希望用外在事物让自己快乐与兴奋。

再加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思想,总是希望别人都能满足他们的意愿,而忽视了自己对生活的投入,以及对真实生活、普通生活中快乐的感受与体验。

同时,随着学生升入高年级,自我意识的增强,对他人和外界事物也都有着较强的敏感性。

但是面对自己与外界在互动中所发生的困惑和冲突,不少学生不知道如何面对,容易被动地、任性地情绪化处理问题,而不是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

这种被动、消极的生活态度,必然会影响他们健康的、明快的、和睦的生活。

针对上述问题,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学会用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面对生活中的人、事、物。

概括地讲,(1)生活中的快乐:主要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对快乐的感受和认识,学会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感知生活的快乐,做一个快乐的人。

(2)拥有好心情: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烦恼,学会一种健康的思维方式,树立积极而乐观的生活态度,做一个乐观的人。

(3)尝尝苦滋味:引导学生积极认识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及挫折等,明确坚强的意志、信念和行为,是克服困难、超越逆境的一个关键,争做一个有毅力的人。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1.7《沧海桑田》说课稿19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1.7《沧海桑田》说课稿19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1.7《沧海桑田》说课稿19一. 教材分析《沧海桑田》是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年级下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认识到改革开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繁荣富强。

教材内容丰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对我国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成就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感受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认识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繁荣富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现象,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认识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繁荣富强。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感受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改革开放的成就,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成就。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4.案例分析:展示典型事例,让学生具体感受改革开放给国家带来的繁荣富强。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1.2《我们生活的地球》说课稿1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1.2《我们生活的地球》说课稿1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1.2《我们生活的地球》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是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的基本面貌、地球上的资源以及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际案例的分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的详细面貌、地球资源的分布和利用以及人类与地球的关系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地球的奥秘,提高学生对地球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的基本面貌,掌握地球上的资源种类及其分布,认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基本面貌、地球上的资源及其分布、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2.教学难点: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分别介绍地球的基本面貌、地球上的资源及其分布、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奥秘。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地球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现状,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1.2《我们生活的地球》说课稿8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1.2《我们生活的地球》说课稿8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1.2《我们生活的地球》说课稿8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是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球,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观念。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常识,对地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保护地球的认识还不够深刻,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观念。

3.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的相关知识。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地球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们生活的地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问题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观念。

4.案例分析: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5.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设计保护地球的宣传标语或广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总结提升: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3《宝贵的自然资源》说课稿7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3《宝贵的自然资源》说课稿7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3《宝贵的自然资源》说课稿7一. 教材分析《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从而引导他们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合理利用的重要性还不够明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知道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知道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以及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为什么要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讨论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1.2《我们生活的地球》说课稿9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1.2《我们生活的地球》说课稿9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1.2《我们生活的地球》说课稿9一. 教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这一章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辽师大版五年级下的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球的特点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地球的基本概念和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地球的深入了解还不够,特别是在环保意识方面,还需要通过教学来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更容易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球的特点和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地球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详细讲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

在讲解过程中,结合生动的案例和实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球的特点。

3.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地球等。

4.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如发起一次环保签名活动,或者一次环保主题的班会等。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3《宝贵的自然资源》说课稿10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3《宝贵的自然资源》说课稿10

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下2.3《宝贵的自然资源》说课稿10一. 教材分析《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课,是辽师大版思品与社会五年级下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以及这些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合理利用和保护,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和认识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这些资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以及这些资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要合理利用和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及其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和行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自然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和宝贵性。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自然资源信息,互相交流学习。

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自然资源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必要性。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然资源的宝贵性,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