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协调发展与中部崛起的战略思考
区域协调发展 中部崛起
区域协调发展中部崛起中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地区。
随着国家对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中部地区已经开始崛起,并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首先,中部地区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
中部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面积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铁矿、煤矿等资源储量丰富。
同时,中部地区人口密度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其次,中部地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已经面临着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而中部地区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灵活的产业集群布局,不仅可以吸纳外迁的产业和企业,还可以自主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和企业,促进中部地区的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再次,中部地区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大。
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部地区政府积极践行“引进来,走出去” 和“借力协同” 等政策,吸引大量的人才和资金进入中部地区,推动中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发展。
总之,中部地区具备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以及政策扶持力度增大等优势,为中部地区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充足的动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部地区需要运用好自身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协作和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中部地区的崛起,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发展,更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体现。
因此,中部地区需要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推动区域内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中部地区需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转型,从而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高质量协同发展。
同时,加强中部地区产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聚集和集群效应,增强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
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中部地区需要加强对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吸引和扶持,通过引领型和支撑型人才政策,激发社会各界的创新创业热情,形成人才汇聚的“光环效应”。
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摘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话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十六大”以来西部大开发完善了基础设施,改善了生态环境,缩小了同东部地区增长速度的差距;东北振兴使很多企业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许多城市焕发了活力;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了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初步形成了东中西协调互动的格局。
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课题。
地区间经济与人口分布失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仍在扩大。
后发地区发展热情持续高涨,区域竞争激烈,宏观调控面临新的挑战。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不健全。
文章的最后作者提出了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政策,区域协调发展,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战略,产业转移,宏观调控,劳动力流动党的“十六大”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针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话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认真总结近几年来我国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对落实“十七大”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六大”以来区域政策的成效“十六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推进。
在土地总量控制,节能降耗的政策背景下,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有了突破性进展,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特色经济发展成效显著,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也大为增强。
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顺利启动,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部崛起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部崛起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文刘勇李仙新时代,为适应新常态的要求和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化宏伟目标,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战略已经形成了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思路,为各经济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也成为建设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部崛起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的组成部分,并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部崛起是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当前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并已进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仍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
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仍然具有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性,那就是既要有利于稳定整个国家经济的增长,又要兼顾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也就是说,既要确保相对发展地区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促进相对落后地区不能低于全国经济平均发展速度。
为实现既稳增长、又促协调的区域发展政策的目的,在总结过去几轮均衡和非均衡区域政策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新战略,并相应地提出了“抓两头、促中间”的全新的区域政策新思路和新主张。
所谓“抓两头”,就是指抓重点发展区域和特殊发展区域;“促中间”,是指带动中间地带的区域,在“推和拉”的作用下,稳定健康发展。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5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赴江西考察调研。
这是习近平来到位于赣州市的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赣州市稀土产业发展情况。
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T12中部崛起在“稳增长、促协调”中的重要作用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是既能稳增长又能促协调两者兼顾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创新特点的区域发展新模式,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区域政策只针对落后或结构衰退地区的区域发展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别于一般发展中国家过多倾斜于相对发达地区的区域发展模式。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思路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思路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和意义二、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原因三、区域协调发展应对的对策四、加强政策衔接与政策协调五、加强合作与竞争,构建合理的开发格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经济的发展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一个跨区域的联动发展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就成了各省市之间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协调发展是指各区域之间在不影响彼此利益的前提下,相互协调联动,使得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得到优化与提高的过程,这一点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是不可忽视的。
二、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原因面对着如此广泛和复杂的地区发展格局,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就不可避免。
发展速度快的地区需要维持其优势,而落后的地区也需要追赶防止被淘汰。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一是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所致;二是行政区划的藩篱难以有效逾越;三是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三、区域协调发展应对的对策1. 首先,加强地方政府建设。
政府在协调区域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地方建设要加强人员培训以及提高工作技术,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人才,更利于协调各地区发展。
2. 其次,实行有效的地方分权。
针对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分权方案,加强政策吸引,为地方真正实现自己的优势发挥提供合适的制度性保障。
3. 第三,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可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现代科技和技术都有着非常高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技术研究能力的地方,明显比不具备这些能力的地方表现要优秀。
4. 第四,建立区域协调发展联盟。
区域联盟是各地区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积极开展经济社会各领域合作的一种巩固机制。
联盟的实现将有利于推进区域开放,优化地区合作布局,实现互利共赢。
5. 第五,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引导和支持。
政府要看到市场力量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加强政策法规引导,支持市场主体合作。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中部崛起战略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的中部崛起战略一、引言区际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变得愈发重要。
全球各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愈发凸显。
中部崛起战略作为中国国家层面制定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中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与协调,实现全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部崛起战略在推动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二、中部崛起战略的背景中部地区指的是中国地理位置居中的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河北、山西等省份。
这些地区在过去发展缓慢,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为了解决东部地区发展过快、西部地区发展滞后等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力求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等措施推动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
三、中部崛起战略的重点措施1.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提升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中部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各地区的联系和协作。
2.产业转移和升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部分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实现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
同时,推动中部地区传统产业的升级,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3.人才引进和教育培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优秀人才到中部地区工作和生活。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源质量和水平,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中部崛起战略的成效与影响1.经济发展效果–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得中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区域生产总值稳步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2.对区际联系的促进–中部崛起战略通过加强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促进了中部地区与东部、西部等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推动了全国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3.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强调了各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在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强了中部地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协作,推动了全国各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
实现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实现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各地区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
中部地区作为中国的经济重心地区之一,在实现自身崛起的同时,也承担了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使命。
本文将探讨中部地区崛起的意义、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可能的发展路径,进而推动中部地区实现更好的协调发展。
一、中部地区崛起的意义中部地区指的是我国位于华北、东北和华东地区以及西南地区之间的区域,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山西等省份。
中部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其崛起对于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促进经济平衡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能够有效缩小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
这对于消除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提高全国经济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优化产业布局: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以及良好的交通条件,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中部地区崛起可以推动产业转移和升级,优化我国的产业布局,提高全国的产业竞争力。
3.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中部地区崛起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中部地区的发展还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共同繁荣。
二、中部地区崛起面临的挑战虽然中部地区具备崛起的潜力与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1.体制机制不完善:中部地区在经济体制、产权保护、土地利用等方面存在一些制度性问题。
这些问题制约了中部地区的发展潜力,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制造业发展滞后。
2.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资源不足。
这使得中部地区的技术创新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制约了其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3.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中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相对较快,但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环境保护压力加大对中部地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路径为了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政策支持:中央政府应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财政扶持等。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促进各个地区的均衡发展,我国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
而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带来的好处。
区域协调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地区经济的整体实力。
不同地区资源的差异性使得各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而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的优势资源,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
例如,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外向型经济的特点,而中西部地区则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较低的劳动力成本。
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将东部地区的技术和市场优势与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区域协调发展可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而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将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引导到发展相对先进的地区,通过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支持,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发展。
例如,在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中央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引导东部地区的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区域协调发展可以提高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更重要的是要让人民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际利益。
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升级,提高地区经济的效益和人民的收入水平。
例如,我国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缺乏制造业基础。
通过引导和鼓励东部地区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就业增加,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区域协调发展还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和优势互补性为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促进地区间的合作共赢。
例如,在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中,各个地区之间加强了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合作平台,推动了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快速发展。
"中部崛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实证
“ 部崛 : 域经济 中 起"区 协调发展的战略实证
摘 要: 区域 经济 协 调 发 展 是 党 中央 、 国务 院 十 分 重视 的 一 个 重 大 问题。“ 促进 中部地 区崛起” 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的战略 实证。文章在 分析“ 中部 崛起 ” 区域 竞 争 力 的 基 础 上 , 出 实 施 “ 的 提 中部 崛 起 ” 战 略 的 选 择 , 调 区域 协 调 发 展 是 “ 强 中部 崛起 ” 突破 口。 的 关键 词 : 中部 崛 起 区域 经 济 战 略 实证
维普资讯
● 区域 经 济
《 经济师}06 20 年第 l 期 0
业为主的这 样的一 些省份 。长期 以来 , 由于我 国的 城 乡 二 元 经 济 结 构 和 工 农 业 的 非 均 衡 发 展, 国家对 农村 、 对农 业欠 账很 多。因此 , 发展 作为粮食主产 区的 中部地 区 , 实现 “ 中部崛起” , 中央 政 府应 加 大 农 业 、 村 方 面 的投 入 , 通 过 农 要 税费改革促进 中部地区粮食增 产 、 民增收。 农 2“ . 中部崛起 ” 要求 国家给予一定 的政策扶 持。我们知道 ,政 策缺 陷” 导致 “ “ 是 中部塌 陷” 的重 要原因。在东南沿海开 放、 西部 大开发 、 振 兴东北老工业 基地 的时候 , 国家都给 了许 多优 ● 张远 军 惠政策 , 没有这些优惠政策 , 东部的发展不 可能 那么快 , 西部的开发 、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也不可能取 得这么 明显 的 成效。现在中部要崛起 , 同样需 要国家 的政 策扶持 。“ 中部 崛起 ” 不仅 需要中央政府加 大对 中部地 区 的投 入 , 而且 还需要 中央政府 在统一 市 场的原则下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 。 3培育具有竞争 优势的产业 集群。在经 济全球化 条件 下, . 区域竞 争不仅 仅是单个企业 、 个产业之 间的竞争 , 单 而是产业 群之 间的竞争 创造产业群成长的环境 , 培育和扶植产业群 , 已经成 为区域 发展 战略的 基础。 目前 , 中部地区仅有少量产业 占全 国的份 额高于 中部 GD P占全 国 GD P的 比重。这说 明中部具有全国级竞争优势的产业严 重不足 。因 此, 围绕主导产业 , 培育具有竞 争优势 的产业群 , 中部 崛起的基 础和 是 方 向。 4 实现从行政区经 济向经济区经济 的转 变。“ . 中部 崛起” 要求 中部
中部崛起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中部崛起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提要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一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持。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道路,中部地区的崛起和区域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行、2020年远景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圆满完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中部崛起;区域协调;对策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个省份,在中国的经济区位中,地处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联络南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重要战略性作用。
中部六省地理位置相邻,气候条件相似,经济基础相当,具有整体发展的巨大潜力。
我国政府十分注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筹谋中国经济发展蓝图,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中部崛起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含义中部崛起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科学发展观所确立的高瞻远瞩、统揽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决策,它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作为国家战略的中部崛起,其内涵不再是过去以省、市的地方性崛起为目标,而是内涵和目标更加丰富——中部六省和谐社会的如期实现和逐步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的第四增长极。
中部崛起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要高于全国的平均发展速度;二是中部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要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三是缩小中部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四是中部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程度要高于全国的平均程度;五是中部六省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与程度要高于其他三个区域的平均速度与程度。
经济学中的区域是指一个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特殊地区,其由于自然特点、历史沉淀、文化积累、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部分职能,是一个经济结构较为完整的社会经济综合体。
区域协调发展就是指地区间形成的分工,相互竞争合作,形成统一的市场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机制,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地区差距,达到国家总体目标的实现和共同富裕。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
区域协调发展心得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实现各地区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体会和心得。
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我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过去,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
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通过调整资源配置、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转移等方式,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如今,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部地区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些都离不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动和实施。
区域协调发展也是解决地区间差距的有效途径。
在过去,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多、资源丰富,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资源匮乏。
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实现资源优势的互补,促进地区间的良性竞争和合作。
比如,在我国西部地区,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动乡村振兴等方式,成功吸引了大量人口和资金流入,改善了当地的发展状况。
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东部地区减轻了一部分压力,实现了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还可以推动资源优化配置。
我国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各不相同,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比如,东部沿海地区资源丰富,可以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而中西部地区则适合发展农业和制造业。
通过推动产业转移和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生活中,我也亲身感受到了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好处。
我来自中部地区,过去相对落后,但近年来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当地的经济发展迅速。
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进驻当地,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投资。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这些变化让我深刻体会到区域协调发展对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区域协调发展还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资源的流动和转移,促进地区间的合作和交流。
“中部崛起”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
“中部崛起”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东部升级、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
这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向西逐步递减,而自然资源分布则由东向西递增的客观趋势所决定的。
东部升级是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部崛起是指,发挥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带;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加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有竞争力的产业。
西部开发是指,加速西部丰富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大力改善西部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努力保护和建设好西部的生态环境;为此,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一批交通、水利、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改善西部地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业,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度加工,加快培育旅游业,努力形成经济优势。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东部的升级将主要靠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和自身具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大中型企业的努力。
西部开发则主要靠国家对落后地区的区域倾斜政策和优势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而中部崛起则要靠其居中的地位,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的基础上,一方面积极接受东部优质生产要素的辐射(而非东部的转移支付)和灵活的体制、开放的意识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的熏陶,以实现“承东”的效果;另一方面则努力开拓西部开发中的投资品和消费品市场,以获得“启西”的利益。
因此,可以说东部升级和西部开发给中部崛起带来的是“左右逢源”的难得机遇。
而且,就西部开发而言,实际上可能带给西部的是实惠,而给中部和东部的则是更重要的商机和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思路论文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思路论文
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思路论文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思路论文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实现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不平衡、资源环境矛盾以及制度体制不完善等方面讨论具体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思路。
首先,产业结构不平衡是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和资源禀赋的差异,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导,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导,西部地区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
这种不平衡的产业结构导致了资源的相对浪费和利用效率的低下。
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鼓励东部地区优势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升,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强跨区域协同发展,通过建设跨区域产业合作区、优化区域间的基础设施网络等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其次,资源环境矛盾也是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难题。
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环境容量严重受限,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利用差异较大。
一些地区过度开发资源,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而一些地区则因资源短缺而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资源环境矛盾,需要制定科学的环境保护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应鼓励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制约和惩治;加强区域协作,推动跨区域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最后,制度体制不完善也是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一大难题。
在我国现行的制度体制下,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调节和引导作用。
然而,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和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的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心得体会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心得体会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各个地区间的差距也逐渐扩大。
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我国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有幸参与了一些区域协调发展项目,从中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与大家分享。
了解区域差异,制定合理目标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因此在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时,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各地的实际情况。
只有准确把握各地的优势和劣势,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
在参与一档区域协调发展项目中,我负责调研了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结构、产业分布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分析,我们明确了该地区的问题所在,并制定了推动协调发展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目标的确立必须要建立在实际情况之上。
只有具备合理性和可实施性的目标才能指导后续的工作。
加强政策协同,优化发展环境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要加强政策协同,优化发展环境。
不同地区之间的政策差异和发展环境的不平衡往往是导致区域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通过对政策的协同和环境的优化,可以提高各地发展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在参与区域协调发展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依据实际情况,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解决地区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例如,在缺少人才的地区,我们就推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包括提供购房补贴、减税优惠等,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入。
通过这些政策的推行,我们成功地缓解了该地区的人才短缺压力,并为该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协调发展产业结构的不平衡也是区域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实现协调发展,必须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将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进行合理的转移和布局,使各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相互补充和促进,从而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一次区域协调发展项目中,我们通过调研发现该地区目前主要依赖传统制造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为了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我们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并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分析
江西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分析江西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
近年来,江西中部地区通过实施一系列发展战略,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崛起为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区域协调、产业转型等方面分析江西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
首先,江西中部地区通过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了快速增长和加快转型升级。
在经济政策方面,江西中部地区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投资、促进创新和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内资企业落户。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方面,江西中部地区进行了大力度的招商引资和产业集聚,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其次,江西中部地区通过区域协调,实现了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
为了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江西中部地区与周边省份建立了紧密的经济合作机制,推动了资源要素的互补和产业链的延伸。
特别是与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合作,江西中部地区借助这些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链配套能力,加速了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再次,江西中部地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升级。
为了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江西中部地区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
通过创建科技创新园区和资金扶持政策,江西中部地区吸引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入驻,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江西中部地区注重发展服务业,特别是旅游、文化、教育和健康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最后,江西中部地区通过优化环境,提高了发展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江西中部地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经济发展。
通过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能源转型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措施,江西中部地区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综上所述,江西中部地区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加快了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当前,江西中部地区仍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等。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学习体会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学习体会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经济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学习这一理论,我深刻体会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认识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下面是我对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学习的体会。
首先,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协调统一、这是因为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资源禀赋和经济条件有所不同。
如果不进行区域协调发展,就会形成发展的失衡和不公平,不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区域协调发展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和发展质量。
其次,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政府的有效引导和协调。
政府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特定情况,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引导和协调各地区的发展。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资源的流动和优势互补。
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他们真正履行协调发展的责任。
再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激发地方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发展的主体,应当积极主动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地方政府需要转变发展思路,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同时,地方政府还应加强与区域内其他地方的合作与协调,促进资源的流动和利用,实现共同发展。
最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各方面都应当为区域协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企业应当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社会组织应当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个人应当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总之,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区域协调发展理论,我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任务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与重点任务时间:2012年02月16日 09时00分来源:《求是》作者:杜鹰字号:『大字体中字体小字体』我要评论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区域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决好区域问题,不仅关系到不同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关系到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区域发展问题。
“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大积极变化,但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我国区域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以来,中央完整地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在这一战略指导下,国家批准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区域性政策文件,区域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并日益呈现出细化、实化和差别化特征,推动形成了我国区域发展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
一是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施沿海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发展速度始终领先于中西部地区。
“十一五”以来,东部地区“一马当先”的增长格局逐渐被打破。
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东部地区。
2008—2011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而可喜的变化。
二是区域经济增长极不断涌现。
全国经济增长重心区从南到北、由东至西不断拓展。
京津冀地区迅速崛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共同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完成新一轮产业布局,形成了一批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广西北部湾、成渝、关中—天水、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成为引领中西部地区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
三是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中央出台了促进西藏、新疆、广西、云南、内蒙古、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各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
谈谈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认识
谈谈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认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认识
作为一个广阔而多样的国家,中国面临着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这一战略旨在促进各个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实现全国经济的共同繁荣。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的发展理念之一。
该战略将全面统筹考
虑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个地区的协调发展。
这不仅有助于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还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进社会公平与稳定。
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一项重要的举措是推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互动。
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拥有较为先进的产业和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中西部地区则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
通过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同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也重视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
农村地区是中国发展中
的薄弱环节,贫困问题依然存在。
政府鼓励农村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增强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各个地区
之间的均衡发展。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东西部互动和农村发展,我们可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协调进步,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和看法
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和看法嘿,咱来说说区域协调发展这事儿哈!你看啊,咱国家那可真是地大物博,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就好像一个大家庭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
东部地区就像是家里聪明伶俐的大孩子,经济发达,科技先进,那发展速度,简直了!中西部地区呢,就像踏实肯干的中间孩子,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潜力。
而东北地区呢,曾经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呀,虽然现在面临一些挑战,但底蕴还在那呢!区域协调发展就像是让这个大家庭的每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如果东部只顾自己往前跑,中西部和东北落在后面,那这家庭还能和谐吗?肯定不行呀!这就好比一起跑步,跑得快的得拉一把跑得慢的,大家一起齐头并进,那才有意思呢!咱想想,如果各个区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东部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能流向中西部和东北,帮助他们发展产业;中西部的丰富资源能更好地被利用起来,为全国提供动力;东北地区的老工业基地能焕发出新的活力,那咱国家不就更强大了吗?这多好呀!就说交通吧,这可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以前交通不发达的时候,很多地方就像孤立的小岛,发展不起来。
现在好了,高速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把各个地方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就好像给每个地方都安上了翅膀,能飞得更高更远啦!还有教育和人才呢,咱不能让人才都集中在几个地方呀,得让他们在各个区域都能发挥作用。
中西部和东北得加大教育投入,培养自己的人才,同时也得吸引外面的人才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这样大家才能共同发展,不是吗?再看看那些区域协调发展做得好的例子,不就像一个个成功的故事吗?比如一些中西部城市,通过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经济发展得那叫一个快呀!还有一些贫困地区,在各方的帮助下,成功脱贫,过上了好日子。
这都是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好处呀!咱可不能小看了区域协调发展,这可是关系到咱国家未来的大事。
要是每个区域都能发展得好好的,那咱老百姓的日子不就更红火了吗?咱的国家不就更繁荣富强了吗?所以呀,大家都得重视起来,一起为区域协调发展出份力!让咱这个大家庭越来越美满,越来越幸福!这就是咱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和看法,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域分割 都 比较 严重 ,法规 制度 不 完善 ;生 产规 度提 高,市场 机 制 与法规 制 度 逐 步健 全 。产 能 国内 模小 ,市场 消 费层 次较 低 、技 术要 求 不 高、产 品 过剩 ,资本 、劳动 力和 产 品规 模 的边 际效 应 递 市场 供不应 求。这 都 为 东部地 区迅 速 实现 资本 原始 积 减 ;需求升级 ,产 品进入 市场 的 “ 门槛 ”抬 高,
环境 累提供 了特 定 的 历 史条 件 ,同 时.广 阔的 、尚 未 利润空间被 压 缩 ,使 后 发地 区 的经济 表 现 趋 向
开发 的 内 陆 市 场 腹 地 和 海 外 市 场 也 为 东部 经 济 的 于 弱 者 恒 弱 。
规 模 扩 张提 供 了空 间 。
东部 自然 资源 相 对短缺 ,但 经济 体制 改革 和对 外 2 0多年的经 济 高速 增 长带 来的 我 国高 贸 易盈余 要素 开放却提供 了有 利 于要 素 流动 的 大环境 ,使 东部 和人 民币升值 压力 ,使 我 国部 分 经 济要 素 出现
因素 。
一
、
中部 崛起 的环境条件分析
由于东部发展已经取得的现实成就 ,东部经验有充足的理由成为中部崛起路径的样板 ,实际
上 中部近 几年 的发展 已经从 东 部发 展 中吸取 了许 多宝 贵经验 。但 随着 我 国经 济 总体规 模 的迅速 扩
张和对世界市场影响力的加强 ,使 中部发展很可能遇到 “ 模仿 陷阱” ,即如果中部发展仍然热衷 于在发展速度 、规模和过程上对东部发达地区的模仿 ,将不可避免地 出现学 习效果递减的现象。 中部发展的现实也表明 , 今天中部发展的环境条件与东部经济启动时相比已经不可同 日而语。
市场 东部 临海的 区位条 件 比较 有利 于对 外 开放 和 外 向 度 已经很 高,全球 贸易保 护主 义有抬 头 的趋 势,
型 经 济 的发 展 。 出 口导 向型 经 济 受 阻 。
国内市场 机制 刚 刚开 始 建立 ,市场的 人 为控制 和 国内市场 一体 化格局 基 本形 成 ,竞 争规 范化程
流动 能够通过 引入 投 资、开拓 市场 提 高经 济要 素 的流 流动性 过度 倾 向,而 消 费需求 相 对不 足 ,使 要
动性 ,取得 区域 竞 争优 势 ,实现 东部 经济 的快 速 素流动 ,特别是投资拉 动 出现 “ 空转” ,可持 续
增长 。 性 降 低
第二产业是 决 定 区域 经济 增长 的主要 因素 由 于 第三产 业水平 渐成 决 定 区域 经济 增 长的 主要 因
产 业
技术水 平和产 业 化程 度 不 高,资本 、廉 价 劳动 力 素 由于第二产业规模 扩 张 已经 达到较 高水平 ,
经济 数量和制 造业 规模 是创 造 就业 机会 、增加 区域 收 产能过剩使廉 价 劳动 力 的数 量优 势 和制 造 业规
增长 入的主要 形式 。廉 价 劳动 力数 量加 区位 条 件是 吸 模 对经济增 长 贡献 下 降,第三 产 业和 社 会服 务
维普资讯
广 东社会科学
20 箜 06
区域协调发展与中部崛起的战略思考
刘 镇
[ 提 要 ]中 发展的环境条件与东 部 部经济启动时相比已 经不可同日 语, 而 对中 部崛起而言这将是一
种全新的发展环境 。为此 ,中部崛起 需要从 区域发展战略 的高度 对中部发展进行 思考 ,尤其 需要 在 区 域协调发展 的基本原则下探 讨促 进 中部 崛起 的战略 举措 。
1 8
维普资讯
“ 中部 崛起 ” 的 2 0多年 里 ,我 国 的 国内外经 济社会 发 展状 况 已经发 生 了很 大变 化 :
东部与 中部经济启动 阶段 的环境 条件比较
东部 经济启动时的环境条件
国 际
“ 中部崛起” 时的环境条件
正面临全球 经 济一体 化 的历 史机 遇 ,国际环 境和 经过 2 0多年 的外 向型 经济发展 ,我 国 外 贸依 存
1 中部 崛起 环境 与东 部经 济启 动环境 条件 的 比较 .
对 “ 中部崛起”的最基本理解是 :“ 崛起”是一个追赶并缩小差距 的过程。因此 ,中部地区
通过 学 习或模仿 先进 地 区实现 快速发 展是 理所 当然 的。在 外部环 境条 件基本 相似 的情 况 下 ,沿 着
这种线性发展路径 ,中部或许可能达到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 的目的。 域经济 协调发展 [ 中图分类号]F 1 文献标识码]A[ 0. 6 5[ 文章编号]1 0 1 X( 0) 6 01— 7 0 — 1 2 6 0— 08 0 0 4 0
“ 中部崛起”被纳入全国区域战略的议事 日程 ,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变 化的趋势使然 。中部的湖南 、湖北 、河南 、 安徽 、江西 、山西六省位于我国内陆腹地 ,面积占全 国的 1.%,人 口占全 国的 2 .%,城市数 占全 国的 14多,地 区生产总值 占全 国的 2 .%。 06 81 / 35 中部六省具有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 、文化 、科教基础 ,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 ,承东启西 、连南通 北的区位优势和水陆空交通 网络 ,以及较高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如何尽快改变 中部相对滞后 的经 济社会状况 ,实现 “ 中部崛起” ,将是决定中国能否在 22 年 以前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关键 00
动力 引资 本和 技 术 ,进 而推 动 经 济 增长 的主要 优 势。 制度 架 构 ( 约执 行 、信 息 提 供 、权 力 制 衡 、 契
市场形式 以商品贸 易为主。 产权制度 与法 制环 境)对 经 济增 加值 和 利 润 率 的影响力明显提 高。市场形 式以服务 贸易为主。 自然 由于经济 总量 还 不大 ,经济发 展 对 自然 资源 和环 从经济与 自然 关 系来 看, 自然 资源 和 环境 与 经 环境 境 的压 力还基 本可 以承 受。 济发展的冲 突和相 互制 约越 来越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