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树皮厚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落叶松造林技术措施及育苗的物候生长发育规律

浅谈落叶松造林技术措施及育苗的物候生长发育规律

浅谈落叶松造林技术措施及育苗的物候生长发育规律【摘要】本文论述了落叶松的基本生物学特性,造林技术,成林经营技术,以此促进提高黑龙江省落叶松速生丰产林的经营水平。

对降水、温度、辐射气象因子与兴安落叶松、云杉、红松林木3个物候期芽开放期、展叶期、种子成熟期进行了相关及其回归分析。

【关键词】落叶松;特性;造林技术;经营技术落叶松是黑龙江省主要的速生丰产树种,也是重要的更新造林树种。

目前黑龙江省落叶松人工林面积、蓄积均占各造林树种之首,很多林分已开始间伐或皆伐,有的已成为个别林业局的主要商品材树种,成为林业局的主财源。

因此如何营造好、经营好落叶松人工林对林区的发展十分重要。

1.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特点黑龙江省落叶松主要有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这两种落叶松在黑龙江省均能良好生长,但长白落叶松生长略快一些。

15年生落叶松,树高可达8-10m,胸径9-10cm,公顷蓄积60-90立方米; 25年生树高可达14-17m,胸径15-18cm,公顷蓄积160-200立方米。

连年生长量的最大值,一般树高出现在4-12年,胸径出现在6-16年,材积连年生长量在25年之前一直处于迅速上升期,35年时尚未见到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现象。

这些都说了落叶松是早期速生树种。

林分郁闭后,林木自然整枝良好,冠幅可塑性较大。

25年生公顷密度1700株,自然整枝,高度可达9m以上,冠幅仅3-4m; 35年生公顷密度1000株以上,自然整枝高度可达11m以上,冠幅仅4.5m左右,说明落叶松是趋光性很强的树种。

在郁闭度0.7-0.8条件下, 25年生落叶松干材重占全树地上部分的85%,侧枝仅占地上部分的15%。

说明落叶松经济材占绝对优势,是其他树种不可比拟的。

2.落叶松速生丰产林造林技术2.1树种选择据部分立地上落叶松生长情况调查,在同一立地上,同密度的25年生长白落叶松平均树高16.2m,胸径17.4cm,公顷蓄积176.5m3;兴安落叶松树高15.8m,胸径16.2cm,公顷蓄积160.5m3,长白落叶松公顷蓄积比兴安落叶松高10.3%。

日本落叶松苗木生长规律研究

日本落叶松苗木生长规律研究

94 d; 地径在第 156 d( 约 9 月 16 日) 左右, 持续 130 d。
4 结论
1) 日本落叶松种粒小, 当年播种苗群体密度大, 个体高生长缓慢, 尤其是幼苗阶段持续时间长, 速生 期一般出现晚, 生长量小。在苗木生产培育中应注 意出苗期和幼苗期的保苗工作, 速生期应加强水肥 管理, 促进苗木高生长。
( 1) 式可求出生长量最大时的 x 值, ( 2) 式可求 出 10 d 生长量变化最快的 2 个点, 即萌动( 或真叶 出现) 到速生, 由速生转入缓慢生长的分界点, 2 点
之间即为速生期。对( 1) 式和( 2) 式求解获得以下信
息: 1 年生苗高生长峰值出现于出苗后的 96 d( 8 月 1 日前后) ; 2 年生移植苗高生长峰值出现在新稍开
表 2 结果表明, 2 年生苗木高生长有如下规律: 4 月底至 5 月初, 新梢抽出, 进入生长初期, 约 40 d, 此期生长缓慢, 累积生长百分数不到 10% , 10 d 内 相对生长百分数小于 5% ; 6 月中旬开始, 高生长进 入速生期, 约 80 d 左右, 此期是苗木高生长的主要 时期, 累积生长量达 3014 cm, 10 d 内相对生长百分 数大于 7% 。其中生长高峰期出现在 7 月上旬至 8 月中旬, 历时 40 d 左右, 生长高峰期内累积生长量 可达 2015 cm, 10 d 内生长百分 数高达 11152% ~
255 68 17 320 84 16 383 100 16 446 115 15
128 37 164 36 193 29 2165 270 100 8
20 1 009 355 85 9 2 1 024 455 100 10 19 957 553 98
311 1 年生( 1- 0) 播种苗高生长规律

不同密度和坡度人工落叶松林的生长状况调查报告

不同密度和坡度人工落叶松林的生长状况调查报告

不同密度和坡度人工落叶松林的生长状况调查报告摘要:对15a生人工落叶松的生长状况、虫害现象进行调研,结果发现人工落叶松林的死亡、发育不良、虫害危害与密度和坡度有关。

胸径、冠幅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虫害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多。

关键词:造林密度和坡度;生长及虫害状况;人工落叶松林调查地设在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李子园林场的138林班,选择了具有不同代表性的滩地、坡地、疏林地3块地作为样地。

人工落叶松林近20a在我国西北成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山地,均有落叶松的分布。

在甘肃小陇山林区分布较广,有针阔混交、针叶混交和成片的纯林。

人工落叶松林又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用材林之一。

调查者在2008-2009年对不同密度、不同坡度的人工落叶松林的生长发育和虫害状况进行调研。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人工林由于密度设置不当,致使林木个体生长不良,害虫入侵,群落衰退。

调研人工林的密度、坡度,对培养高品质的木材和发挥森林公益效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落叶松是甘肃省小陇山林区广泛栽植的人工林树种,落叶松耐干旱、瘠薄,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栽植成活率高。

但近年来落叶松的造林密度相当大,虫害危害十分严重。

所以对调研落叶松的造林密度,适地适树,虫害发生原因很有必要。

因此本调研选择了李子园林场为调研对象。

通过对李子园林场138林班全面踏查,样地取证和室内分析,在不同密度、坡度条件下对人工落叶松林的生长不良状况、虫害现象找出根源,为当地人工落叶松林的经营提供参考。

1调研区概况调研区设在甘肃省小陇山林区李子园林场范围,本区属温带半湿润气候。

根据天水气象站资料记载,年平均气温10.90 ℃,7月平均气温23 ℃,1月平均气温-18 ℃,极端最高气温38.30 ℃,极端最低气温-24 ℃,年平均降水量507.60mm,年平均相对湿度69%,无霜期184.80d,年平均日照时数 2 098.70h,年平均蒸发量 1 420.20mm,最大冻土深度37cm,土壤主要是山地褐土和山地棕壤。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药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库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药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库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药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库1、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慢性并发症患病率的调查分析2、甲基莲心碱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研究3、β-胡萝卜素微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4、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5、阿奇霉素明胶微球体外释放特性的研究6、阿奇霉素明胶微球制备工艺的研究7、艾叶黄酮和多糖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8、安络小皮伞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9、安络小皮伞液体深层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10、氨基葡萄糖片制备工艺的研究11、八角茴香中莽草酸提取工艺的研究12、白芨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13、白藜芦醇对人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14、白藜芦醇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15、白囊耙齿菌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16、白囊耙齿菌水提物抗疲劳活性的研究17、白芍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18、白头翁颗粒的制备工艺的研究19、白头翁皂苷抗肿瘤活性的研究20、白血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状况的调查分析21、白芷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22、斑蝥酸钠体外抗肝癌的实验研究23、板蓝根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24、板蓝根配方颗粒初步稳定性的研究25、板蓝根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26、半枝莲黄酮活性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27、北五味子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28、痹痛宁透皮贴剂制备工艺的研究29、蝙蝠蛾拟青霉液体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30、蝙蝠蛾拟青霉抗疲劳与耐缺氧活性的研究31、冰片鸦胆子油纳米乳的研制32、不同级别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调查分析33、参茸软胶囊的制备工艺优化34、蚕蛹蛋白肽制备工艺的研究35、苍耳黄酮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36、苍耳素Ⅱ有效抑菌成分的分离纯化37、苍耳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38、草鱼蛋白源抗疲劳生物活性肽制备工艺的研究39、侧柏精油提取及抗菌活性研究40、茶树菇多糖提取与抗氧化性研究41、茶叶茶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42、茶籽饼中茶皂素提取工艺的研究43、柴芩乳康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44、蟾酥软膏抗炎镇痛活性的研究45、产胞外多糖百灵菇液体培养条件优化46、超声波技术辅助提取香蕉皮中多酚的工艺研究47、车前草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48、车前草提取物抗菌活性的研究49、车前子多糖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50、橙皮甙的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51、橙皮苷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其抗菌活性研究52、橙皮苷酸水解工艺的研究53、赤灵芝多糖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54、赤霉素提取工艺的研究55、川芎配方颗粒生产工艺的研究56、川芎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57、穿山龙多糖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58、穿心莲内酯类脂质囊泡的研制59、刺葡萄籽原青花素抗衰老功能的评价60、刺五加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61、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制备工艺的研究62、大承气汤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63、大豆多肽提取工艺的优化64、大豆抗氧化肽抗氧化活性的研究65、大豆异黄酮抗氧化活性的研究66、大豆异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67、大豆异黄酮抑菌活性的研究68、大果沙棘黄酮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69、大黄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的优化70、大黄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研究71、大黄素纳米乳制备工艺的优化72、大蒜中性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73、丹参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74、丹参而帖醌独体分散体微丸的研制75、丹参水溶性酚酸成分提取工艺优化76、丹参水溶性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研究77、丹参糖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78、丹参调肝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79、丹红口腔崩解片制备工艺的研究80、丹桃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81、当归丹参滴丸制备工艺的研究82、当归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83、灯盏花素前脂质体胶囊的研制84、丁香酚纳米乳的研制85、丁香叶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86、丁香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87、丁香叶总黄酮抑菌效果评价88、冬凌草甲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89、杜仲叶绿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90、短管兔耳草正丁醇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91、多酚脂质体物化稳定性的研究92、多西他赛脂质纳米混悬剂的研制93、多西他赛脂质体制剂的研制94、厄多司坦胶囊的生产工艺研究95、法桐落叶中植物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96、番茄红素微胶囊的研制97、番石榴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98、翻白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99、飞扬肠胃炎片质量标准的研究100、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后生存质量的调查分析101、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102、茯苓三萜类成分抗肿瘤活性研究103、氟比洛芬口崩片的研制104、妇炎康泡腾片制备工艺的研究105、妇炎康泡腾片质量标准的研究106、妇炎平栓剂制备工艺的研究107、复方白芍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108、复方丹参脉冲缓释片制备工艺的研究109、复方甘草酸苷片的研制110、复方积雪草胶囊制备工艺研究111、复方金肺止嗽颗粒质量标准研究112、复方利福平肠溶片的研制113、复方人参皂苷纳米乳的研制114、复方酮康唑纳米乳制备工艺的研究115、复方维生素微量元素软胶囊的研究116、复方消痔纳米乳的研制117、覆盆子多酚抗氧化活性的研究118、覆盆子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119、覆盆子多酚抑菌活性的研究120、甘草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研究121、甘草中甘草酸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122、甘草总黄酮抗菌作用的研究123、甘薯糖蛋白的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124、甘蔗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125、甘蔗皮中多酚抗氧化活性的研究126、甘蔗皮中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127、感毒清口崩片的研制128、感毒清口崩片增强免疫力功能的研究129、橄榄油中角鲨烯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130、橄榄中多酚类物质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131、高产蛋白酶枯草芽孢杆菌的筛选132、格列美脲固体分散片的研究133、葛根芩连分散片制备工艺研究134、葛根异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135、枸杞多糖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136、枸杞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137、枸杞中枸杞色素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138、枸杞子多糖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139、骨折术后感染多重耐药菌调查与分析140、过山枫醇提物抗炎镇痛作用的研究141、海参肽抗疲劳活性的研究142、海膜多糖提取、分离纯化的研究143、何首乌中磷脂类化合物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144、荷叶黄酮抗氧化活性的研究145、荷叶黄酮提取、分离纯化的研究146、荷叶总生物碱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147、核桃青皮总黄酮提取、分离纯化的研究148、核桃仁降血压活性的研究149、核桃仁抗氧化活性的研究150、黑果枸杞多酚抗氧化活性的研究151、黑灵芝多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152、黑灵芝多糖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153、黑木耳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154、黑木耳黑色素发酵工艺的优化155、黑木耳酪氨酸酶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的研究156、黑木耳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157、红景天苷抗疲劳作用的研究158、红景天苷抗炎作用的研究159、红景天泡腾片的研制160、红芪多糖对牙周膜细胞增殖的影响161、红树植物内生真菌抗菌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162、红松松子壳多糖超声提取工艺的研究163、红松松子壳多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164、猴头菌多糖对小鼠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165、猴头菌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166、猴头菌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167、厚朴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研究168、槲皮素口服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的研究169、浒苔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170、花椒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171、黄花夹竹桃强心苷降解产物抗肿瘤活性研究172、黄连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173、黄连素纳米乳的研制174、黄连须中生物碱含量的测定175、黄芪党参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176、黄芪多糖纳米乳的研制177、黄芪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178、黄芪甲苷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研究179、黄芪甲苷提取工艺的研究180、黄芪总皂苷滴丸剂的研制181、黄芩苷纳米混悬液的研制182、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183、黄秋葵种子中生物碱提取及其抗疲劳活性的初步研究184、灰树花多糖高产菌株的选育185、灰树花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186、灰树花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187、火棘果原青花素提取工艺的研究188、姬松茸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189、某高血压患者发病与用药情况的调查分析190、某医院中老年男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191、加味当归建中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192、姜黄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体外抗癌活性的研究193、姜黄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194、姜黄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制备工艺的研究195、姜黄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196、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纯化研究197、降香叶挥发油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198、绞股蓝皂苷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199、绞股蓝皂苷抗氧化作用的研究200、结肠安肠溶片的研制201、金顶侧耳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202、金顶侧耳多糖对肌肉萎缩拮抗抵制的研究203、金顶侧耳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204、金柑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提取、纯化研究205、金感敏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206、金花茶叶皂甙成分的分离精制工艺研究207、金花茶叶中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208、金花葵花总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209、金花葵花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210、金莲清热泡腾片的制备211、金银花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212、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213、荆芥总黄酮和挥发油提取工艺的研究214、酒石酸泰乐菌素颗粒的质量研究215、菊米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216、菊米总黄酮降血压降血脂作用的研究217、菊芋多糖的提取工艺的研究218、菊芋叶片提取物杀虫抑菌活性的研究219、多西他赛长循环脂质体的研究220、决明子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221、卡泊三醇软膏皮肤渗透性研究222、卡泊三醇软膏稳定性研究223、卡托普利缓释胶囊的研制224、凯乐泡腾片的研制225、凯乐泡腾片质量标准的研究226、苦参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227、苦参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228、苦参素缓释微丸的研制229、苦参种子提取物抗菌活性的研究230、苦参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231、苦丁茶多糖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232、苦瓜多肽降糖舌下片的研制233、苦瓜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234、苦荞麸皮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235、苦荞芦丁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236、款冬花多糖的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237、辣椒中辣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238、蓝莓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239、蓝莓花青素提取工艺的优化240、甜杏仁油提取工艺的优化241、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的研究242、雷公藤甲素脂质体的制备243、雷公藤内酯醇丁二酸单酯抗肝癌活性的研究244、荔枝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245、荔枝多糖抗氧化性的研究246、连翘挥发油的提取及其初步活性的研究247、连翘木脂素的分离制备工艺研究248、连翘叶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249、莲藕多酚提取工艺及其及生物活性的研究250、莲子皮低聚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251、磷酸川芎嗪冻干粉针的研制252、灵芝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253、灵芝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254、灵芝液体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的研究255、灵芝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256、灵芝子实体多糖的分离及分离纯化的研究257、灵芝子实体免疫活性的研究258、菱角多糖口服液的研制259、龙葵皂苷的提取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260、芦笋多糖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261、芦笋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262、芦笋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263、鹿茸草中苯乙醇苷的提取及抗菌活性研究264、罗布麻总黄酮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265、螺旋藻多糖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266、落叶松树皮原花青素纯化工艺的研究267、绿豆多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268、麻虾多肽抗疲劳活性的研究269、麻虾多肽抗氧化活性的研究270、麻虾多肽提取工艺的研究271、马齿苋多糖降血糖活性的研究272、马齿苋提取物抗缺氧活性的研究273、马齿苋中多糖的分离纯化研究274、马齿苋中多糖抑菌作用的研究275、马齿苋中黄酮的分离纯化研究276、马齿苋中黄酮的抑菌作用的研究277、马钱子碱透皮贴剂的研制278、玛咖生物碱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279、玛咖生物碱抗氧化活性的研究280、玫瑰花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281、密花石斛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初步生物活性研究282、蜜环菌液体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283、某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284、某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甲真菌病的调查分析285、某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住院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286、某医院营养素类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287、某市医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288、牡荆挥发油和黄酮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289、木耳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290、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和酶学性质的研究291、纳豆激酶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292、南瓜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293、南瓜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294、南瓜果皮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295、南蛇藤中雷公藤红素的提取、纯化研究296、南五味子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297、尼可地尔缓释片的研制298、尼美舒利的稳定性研究299、尼莫地平渗透泵控释片的研制300、酿酒酵母发酵法制备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初步研究301、尿素乳膏制备工艺的研究302、牛蒡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303、牛蒡子中牛蒡子苷的分离、纯化的研究304、牛樟芝菌株培养条件的优化305、牛樟芝深层液体发酵及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306、枇杷叶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307、枇杷叶提取物中熊果酸的分离研究308、苹果多酚抗氧化性的研究309、某医院高血压病药物治疗调查分析310、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311、普洱茶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312、芪丹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313、芪黄胶囊生产工艺的研究314、芪黄胶囊质量标准初步研究315、脐橙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研究316、青刺果多糖降血糖活性的研究317、青蒿琥酯纳米乳制备工艺的研究318、青蒿挥发油抗菌活性的研究319、青蒿素的提取工艺及测定方法的研究320、青蒿素软膏的研制321、青蒿素软膏质量标准的研究322、青霉素发酵工艺优化的研究323、青霉素栓剂的研制324、青霉素提取工艺的研究325、清半夏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326、清开灵注射剂质量标准的研究327、庆大霉素发酵工艺的优化328、蚯蚓活性蛋白抗结肠癌作用的研究329、人参多糖抗疲劳生物活性的研究330、人参花抗氧化活性的研究331、人参片抗疲劳活性的研究332、人参茸芝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333、人参皂苷前脂质体制备工艺的研究334、肉苁蓉多糖脂质体制备工艺的研究335、乳链菌肽的发酵及分离纯化的研究336、乳链菌肽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337、瑞格列奈片的处方工艺的研究338、三苯双脒肠溶片制备工艺的研究339、三氯异氰尿酸泡腾片制备工艺的优化340、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制备工艺的研究341、三七总皂苷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342、三七总皂苷体外抗癌活性的研究343、三七总皂苷脂质体口服结肠定位胶囊的研制344、桑黄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345、桑菊口服液抗菌活性的研究346、桑叶多糖降血糖活性的研究347、桑叶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348、桑叶黄酮类化合物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349、沙葱黄酮抗氧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350、沙葱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351、沙棘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352、砂仁挥发油有效成分包合物胶囊物制备工艺的研究353、山药多糖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354、山药多糖降血糖活性的研究355、山药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356、山茱萸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357、山茱萸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的研究358、芍芪多苷的抗炎作用研究359、肾着汤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360、渗透泵控释片质量标准的研究361、生姜姜辣素提取工艺的研究362、生脉注射液质量标准的研究363、石榴多酚抗氧化活性的研究364、石榴皮总黄酮的提取及抑菌作用研究365、石榴汁抗氧化作用的研究366、石香薷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其抗菌活性研究367、舒胸舌下片制备工艺的研究368、树舌灵芝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369、双歧杆菌微胶囊的研制370、水飞蓟宾缓释片剂的研究371、顺铂脂质体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372、蒲公英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373、四物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374、松茸发酵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研究375、松茸高产菌株发酵工艺的优化376、松杉灵芝多糖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377、酸性红枣核桃乳生产工艺的研究378、桃红四物颗粒剂制备工艺的优化379、藤茶中二氢杨梅素抑菌活性的研究380、天麻素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381、甜叶菊废渣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382、甜叶菊废渣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383、铁皮石斛口服液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384、头孢菌素C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工艺研究385、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稳定性的研究386、托氟沙星纳米乳制备工艺的研究387、盐酸美西律的合成工艺研究388、胃灵颗粒质量标准研究389、乌龙茶多糖降血糖活性的研究390、无花果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391、五味子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392、五阳缓释片制备工艺的研究393、五阳缓释片质量标准的研究394、五子青龙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395、西洋参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396、膝骨关节炎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397、夏枯草黄酮类成分提取、分离纯化工艺的研究398、香菇多糖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399、香莲栓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400、香芸火绒草挥发油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初步研究401、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培养基多糖的提取工艺402、硝酸甘油口崩片的研制403、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提取工艺的优化404、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治疗乳腺癌临床观察405、辛伐他汀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的研究406、辛夷挥发油提取工艺的优化407、熊果苷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408、绣球菌多糖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409、松针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410、绣球菌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411、左旋多巴微囊片制备工艺的研究412、亚麻籽壳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413、咽喉颗粒提取工艺的研究414、咽喉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415、咽舒宁颗粒剂制备工艺的研究416、咽速康气雾剂镇痛活性的研究417、盐酸阿比朵尔冻干粉剂的研制418、盐酸阿夫唑嗪口崩片制备工艺的研究419、盐酸胺碘酮纳米乳的研制420、盐酸多西环素羟基磷灰石微球的研究421、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的研制422、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的研究423、盐酸氟西汀肠溶片的研制424、盐酸氟西汀口崩片的研制425、盐酸尼卡地平渗透泵控释片制备工艺的研制426、盐酸头孢喹肟脂质体的研制427、盐酸小檗碱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428、羊肚菌多糖抗疲劳作用的研究429、羊肚菌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430、羊肚菌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431、杨梅叶提取物抑菌作用的研究432、洋葱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433、紫金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434、洋葱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435、洋槐蜜中多酚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研究436、氧化亚铁硫杆菌LY01抗氧化活性的研究437、野生薄荷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438、野生薄荷精油的提取及分离研究439、叶黄素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的研究440、一叶萩碱的提取工艺的研究441、一种抗炎镇痛中药活络油制备工艺的研究442、伊曲康唑纳米乳的研制443、异甘草素提取工艺的研究444、异喹啉类化合物脂质体的研究445、益母草颗粒剂制备工艺研究446、益心酮口腔崩解片制备工艺的研究447、银杏黄酮纯化工艺的研究448、银杏叶提取物前体脂质体的构建449、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及分析方法研究450、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451、淫羊藿苷的抗疲劳活性的研究452、淫羊藿苷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453、吲达帕胺口腔崩解片的研制454、吲哚美辛微球缓释栓剂的研制455、蛹虫草虫草素分离、纯化的研究456、蛹虫草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457、蛹虫草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458、头孢菌素C发酵工艺的研究459、蛹虫草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460、油茶籽壳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461、柚皮苷对成骨细胞增值及分化的影响研究462、柚子黄酮类物质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463、玉米须颗粒制备工艺的研究464、玉米须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465、原花青素抗氧化活性的研究466、原青花素纳米乳制备工艺的研究467、云芝胞内糖肽提取工艺的研究468、云芝胞内糖肽液体发酵工艺的优化469、云芝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470、云芝深层发酵工艺的研究471、长根菇的液体发酵工艺及生物活性研究472、正天丸质量标准的研究473、栀子黄色素和栀子苷提取工艺的优化474、中国被毛孢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475、中药肿节风冻干粉剂制备工艺的研究476、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剂的研制477、重组人生长激素栓剂的研制478、竹荪冻干工艺的研究479、竹荪多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480、竹荪多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481、竹荪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482、维生素C液体发酵工艺的研究483、竹叶的黄酮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484、注射用黄芩苷原料的质量标准研究485、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研制486、梓葛冻干粉剂活血化瘀活性的研究487、紫丁香叶多酚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488、紫甘薯花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489、紫甘薯花色苷抗氧化活性的研究490、紫苏籽油纳米乳制备工艺的研究。

不同生长季节和地域对兴安落叶松单宁质量分数的影响

不同生长季节和地域对兴安落叶松单宁质量分数的影响

第35卷第3期东北林业大学学报Vo.l35No.32007年3月JOURNALOF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Mar.2007不同生长季节和地域对兴安落叶松单宁质量分数的影响李雪莹武永刚王文杰祖元刚(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莱阳,265200)(东北林业大学)摘要研究了兴安落叶松单宁质量分数季节动态变化及地理差异。

结果表明:单宁质量分数随时间和地域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是其季节变化和地理差异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子。

同一立地条件下,随生长期不同,兴安落叶松树皮、边材、针叶和树枝中单宁质量分数的季节动态模式相似。

分别在冬季(1月)和秋季(9月)出现两次高峰;不同样地兴安落叶松树皮与针叶单宁质量分数明显不同,随着纬度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并与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温度呈明显的负相关。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单宁;动态变化;温度;纬度分类号S791.222.01 DifferencesinTanninContentsofLarixgmeliniinDifferentRegionsandSeasons/LiXueying,WuYongga ng(Shan-dongPolytechnicCollegeofChineseMedicine,Laiyang265200,P.R.China);WangWenjie,Zu Yuangang(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Journalof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2007,35(3).-18~2 0 AnexperimentwasconductedtostudythedifferencesoftannincontentsinLarixgmeliniindifferentregion sandsea-sons.Resultsshowthattannincontentvarieswiththechangeoftimeandclime,andtemperatureisa nimportantinfluen-cingfactorwhichresultsinaseasonalchangeandaregionaldifferenceintannincontent s.Atthesameclime,thediffer-encesoftannincontentsinthebark,sapwood,needle,andbrancharesimilari ndifferentseasonswithapeakinJanuaryandapeakinSeptember.Tannincontentshowsasignificantdiffere nceinthebarkandneedleofL.gmelinifromdifferentclimes,anditexhibitsanincreasingtrendwithlatitudei ncreasing.Tannincontenthasasignificantlynegativecorrelationwithaveragetemperatureandextremelo wtemperature.Keywords Larixgmelini;Tannins;Dynamicchanges;Temperature;Latitude单宁是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复杂的一类多元酚化合物,分子质量一般为500~3000。

树皮的秘密

树皮的秘密

树皮的秘密作者:高建国来源:《百科知识》2014年第10期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狗配铃铛跑得欢”,细心人或许会发现不同树木的树皮有很大差别,人们往往能够通过树皮的形态,如外貌特征、颜色和质地判断相对应的树种。

树皮的特征和树干其他部位,如木质部(除树皮的部分)以及叶片存在一定的关联,有时通过树皮人们不仅可以判断树种,还能对树木生长的气候环境做个预判。

就像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一样,人们也可以通过树皮推断一棵树的属性和成长经历。

在很多地区,人们习惯保留脱去树皮的树干,剥掉的树皮往往当废物处理。

在亚洲的很多国家,人们把某些树的树皮当作药材和调味品。

人们发现白桦、杜仲和杨梅树皮的衍生物还具有抗癌的功效。

另外,树皮也可以作为大气污染的生物指示器,但人们很少知道树皮对树体本身的生物学意义。

树皮既不像叶片一样能够进行明显的光合作用,也不像树干木质部那样输送养料和水分,难道它唯一的意义只是保护树干?然而,直到现在树皮的“秘密”我们还是知之甚少。

最近,澳大利亚和美国组成的研究团队对90种树木的树皮特征进行了测定。

研究负责人罗塞尔教授指出,他们发现树皮在水分储存、保护以及机械支撑和光合作用等功能上与木质部和叶片存在有趣的关联,如木材密度与内树皮密度成正比,树皮含水量与木质部导管直径成正比,与叶片大小也成正比;树皮厚度增大可以很明显地增大树干的结实程度与储水能力,这是人们首次较为全面地认识树皮的生理生态学意义。

那么,关于树皮,我们到底知道它的哪些秘密呢?树皮,生命的守护者在易着火的生态系统中,植物较厚的树皮可以保护树干,如热带稀树大草原(易发生火灾的区域)的树种相对于热带森林树种往往拥有相对较厚的树皮。

但也有例外,如易脱落树皮的桉树有较薄的树皮,但其树皮能够进行明显的光合作用,从而补偿了树皮薄带来的抗火能力较差的劣势,如研究人员发现桉树树皮光合作用对木材产量的贡献高达11%。

薄的树皮虽然增大了火灾风险,但也增加了光合产物的输出,算是一种进化上的“折中”。

落叶松育苗的物候生长规律浅析

落叶松育苗的物候生长规律浅析

落叶松育苗的物候⽣长规律浅析2019-07-10落叶松⼜称黄花松,为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是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以及华北、西南的⾼⼭针叶林的主要森林组成树种,是东北地区主要三⼤针叶⽤材林树种之⼀。

落叶松的天然分布很⼴,它是⼀个寒温带及温带的树种,在针叶树种中是最耐寒的,垂直分布达到森林分布的最上限。

落叶松具有寿命长,⽣长快,适应性强,⽊材经济价值⾼,是北⽅主要珍贵树种。

但在育苗阶段要求条件较⾼,⼀定要抓住每个物候⽣长发育期到来之前加强培育管理,满⾜幼苗⽣长发育所需条件,才能使幼苗快速⽣长,提⾼育苗⽣产技术⽔平。

⼀、种苗前期:即种⼦催芽期。

为四⽉中旬⼀下旬。

种⼦清除杂质,发芽率在60%以上。

消毒清洗后浸泡⼀夜,按种砂⽐例3:2处理,含⽔量保持在60%,经常翻动发现有裂咀的种⼦时如遇⼤风天⽓不能播种应马上放到0-2℃处控制,待机播种。

经过精细催芽的种⼦发芽势好,苗⽊出⼟早、齐、全、匀、壮。

此期需⽅种⼦⾼温⽔腐。

此期同时做好⼟壤施底肥打床(也可头前秋进⾏)灌注⾟硫磷防治⼟壤害⾍⽥多菌害处理苗床表⾯防⽴枯病。

⼆、种苗后期:即播种期,为四⽉下旬⼀五⽉上旬,适时播种,在四⽉⼆⼗七⽇前后采⽤条播,播种量每平⽶30克,覆⼟厚度为0.5厘⽶。

⽤马粪与原床⼟混合过筛作覆料。

能使⼟壤温度变化⼩,床⾯松软,通透性强,保湿性好起到保肥增肥,促进幼苗⽣长,种壳脱的快,减少鸟害,幼苗不易⽣⼟裤,床⾯不易板结、床⾯不易被冲涮。

此期以异养与供养为主,抗灾能⼒、⽣态⽔、光照有效果。

此期决定苗⽊产量。

主要灾害有⽴枯病、霜冻与⾍害。

可⽤波尔多液、⾟硫磷、敌敌畏防治,霜冻来到时喷洒⽣态⽔预防,施肥效果不好。

三、真苗形成期:32⽉中旬⼀五⽉下旬,此期平均⽓温在8.7℃、地表温度在14.6℃、五厘⽶⼟深地温7.7℃以上开始发芽、扎根、胚芽上长。

平均⽓温在12℃、地表温度在13.5℃、五厘⽶⼟深温度12℃时开始出苗。

平均⽓温在19℃地表温度在22℃、五厘⽶⼟深地温17℃时种⼦出苗率最⾼,3-5天出⽛苗可达80%。

树皮厚度和树皮系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树皮厚度和树皮系数变化规律的研究
的 , 是 客观 上不 同大小 林 木 的树 皮厚 度是 不 同 的 , 但
为 17株 , 2 山杨 为 17株 。 7
12 研究 方法 .
121 计算树 皮 系数 ..
K= ㈩
因此 不 同大小 林木 的树 皮 系数也 不会 相 同。基 于这

式 中 : 带 为林 木 的带 皮 胸 径 ; 去 为 林 木 的去 皮 胸 d d
WA NG u -h n, N i g J n s a YA Jn
( gi l rl nv syo ee, adn 70 0 C i ) A rut a U i rt bi B oi 0 10 , hn c u e i fH g a
Ab ta t T e b r ik e sa d b r o f ce th si o tn rcia inf a c ridc t g tev ra o d fb r sr c : h a k t c n s n ak c e iin a h mp r t a t l g i c ef ia n a i nr eo ak a p c s in o n i h i t i
a d i rvn h c u a yo rwt tn t k ta td i H t ev r t n rl fb r ik e sa d b r o f ce t n mpo i te a c rc fgo h sa d s c h ts yn O h a i i ue o ak t c s n ak c e in . g o u g ao h n i T e fr l s u e rc s ed t ft  ̄ a tra d b r hc e s h e r s t s o e h t h ak tik e s h mu awa sd t p o e t aa o 3 S d mee a k tik s .T e u s h w d ta e b r hc n s o o h l L i n n l t so d n r a ig t n i i tric e s ,b r o fce ts o e e ra i e d w t imee c e sn . h we a ic sn e d w t da e ra i n e r h me n g n ak c e in h w a d ce s t n h da tri ra i i d n g n r i n g

适于FVS的长白落叶松树皮因子

适于FVS的长白落叶松树皮因子
郭孝 玉 孙 玉 军 马 炜 王 新 杰
( 省部 建 森林 培 育 与 保 护教 育 部重 验 室 ( 京 林 业 大学 ) 一 京 ,0 03 t 基实 北 ,L 10 8 ) I
穆景森
何 学 凯
( 龙 江 省 朗乡 林 业局 ) 黑
摘 要 为估 算 长 白落 叶松 的 去 皮直 径 及 树 皮 厚度 等 , 用 小 兴 安 岭 南部 6 利 8株 长 白 落 叶松 解析 木 与 生物 量 数 据 , 带皮 胸 径 与 去皮 胸 径 之 问 、 干 材 积 与 木 材 材 积 之 间 、 皮 厚 度 与 相 对 树 高 之 间、 皮 因 子 与 树 高之 间 等 对 树 树 树 相 关模 型进 行 了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白 落 叶松 胸 径 处 去 皮 直 径 的 最优 模 型 为 D。= .2 D R R = .9 , 径 处树 长 0 9 2 n( 0 9 ) 胸 皮 因子 和树 皮调 整 因子 分 别 为 0 92 10 5 树 皮 材 积 率 为 1.5 ; 皮 厚 度 最 优 模 型 为 对 数 函 数 , 皮 率 最 优 .2 、.8 ; 40% 树 树 方 程 为 多 项 式 回 归模 型 ; 合 所得 最 优 方程 均 存在 显 著 差异 ( < .0 ) 模 型检 验较 好 。这 些模 型 及 参 数 的获 得 可 拟 p 00 1 , 用 于优 化 F S中长 白落 叶松 人 工 林直 径 生 长模 型 , 算 树 皮 生长 量 、 皮 直径 及 树皮 厚 度 等 。 V 估 去 关键 词 树 皮 率 ; 皮 直 径 ; 去 带皮 直 径 ; 白 落叶松 , 林 植被 模 拟 长 森
.l si aig b r r h.d a trisd r n k ti k e s 『e t tn a k gowt m i mee n ie ba k a d bm h c n s . K e wor s P re tg fb r y d e c n a eo ak;Dimee n ie 1 r a trisd ) k;Dii ee usd a k;L r ̄o ̄ess a a" tro ti eb r n a i l n i:Foe tv g tto i ltr r s e eain smu ao

兴安落叶松、白桦树皮厚度与胸径关系研究

兴安落叶松、白桦树皮厚度与胸径关系研究
Ke y wo r ds: L a r c h;b i r c h;t h i c k a n d d i a me t e r o f t h e r e l a t i o ns h i p;r e s e a r c h
1 资料 来源 与整 理
调 查 因子之 间 的关 系 ,随机选 用 落 叶松 样 木 4 O株 ,
Mo u n t a i n f o r e s t a r e a .T h e v o l u me a c c o u n t e d f o r mo r e t h a n 8 0 % a n d t h e b a r k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r a w ma t e r i a l f o r i n — d u s t r i a l t a n n i n .I n a d d i t i o n t h e b i r c h b a r k c a n a l s o b e u s e d a s me d i c i n e,e x t r a c t i o n o f b i r c h b a r k o i l ,t h e p r o d u c —
原 料 。 另外 白桦 树 皮 还 可 以入 药 , 提取桦皮 油, 制 作 各 种 工 艺品 。 因此 , 研 究树皮厚度 ( 以下简称皮厚 ) 与胸 径的 关系 , 建 立数 学模 型 , 就 可 以为 预 测 树 皮 产 量 提 供 依 据 。
[ 关键词 ] 落叶松 ; 白桦 ; 皮厚与胸径 关 系; 研 究
数据来源于 2 0 1 6年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
林 区乌 尔旗汉 、吉文 、阿 龙 山 3个林 业局 生 长量 调
白桦样木 2 8 株的资料建立数学模型。数据见表 1 、

人工兴安落叶松树皮厚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人工兴安落叶松树皮厚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人工兴安落叶松树皮厚度变化规律的研究一、引言落叶松是我国很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也是北方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树种之一。

落叶松的树皮是一种重要的林木组织,对树木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因此,研究人工兴安落叶松树皮厚度变化规律对于了解该树种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人工兴安落叶松树皮厚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影响这些变化的因素。

二、背景2.1 兴安落叶松概述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是我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阔叶针叶树种之一。

其树干直立,树冠伞形,每年落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兴安落叶松在北方兴安岭地区广泛分布,是该地区天然林和人工林的主要树种。

2.2 树皮的重要性树皮是树木的外部保护层,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生态学功能。

它能保护树木免受伤害和干燥,防止植物体内水分的损失。

树皮还能吸收、传导和储存水分与养分,起到保持温度、防止病虫害和抵御环境胁迫的作用。

因此,树皮的厚度对于树木的生长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三、方法与数据3.1 实地调查本研究选择北方兴安岭地区的人工兴安落叶松林为调查样地。

在样地内,我们随机选择了一定数量的兴安落叶松树进行观测和测量。

在选择树木时,我们尽可能覆盖不同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的树木,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3.2 树皮厚度测量树皮厚度的测量主要采用非破坏性方法。

我们使用激光测距仪对选定的树干进行扫描,以获取树皮厚度的数据。

测量时,我们在每棵树的胸径高(1.3米)处选择多个测量点,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树皮厚度的测量结果。

3.3 数据分析本研究使用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针对树皮厚度的变化规律,我们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以探讨不同因素对树皮厚度的影响。

四、结果与讨论4.1 树皮厚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大量样本的调查和测量,我们发现人工兴安落叶松树皮厚度存在一定的变化规律。

树皮厚度随着树龄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在一定龄段后趋于稳定。

人工落叶松樟子松内部结构及木材密度的变化特征开题报告

人工落叶松樟子松内部结构及木材密度的变化特征开题报告

人工落叶松樟子松内部结构及木材密度的变化特征
开题报告
【题目】人工落叶松樟子松内部结构及木材密度的变化特征
【研究背景和意义】落叶松和樟子松是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人工造
林树种,其所产生的木材具有高价值和广泛用途。

然而,在长期生长过
程中,其内部结构和木材密度均会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木材质量和使
用效果。

因此,对于落叶松樟子松内部结构及木材密度的变化特征进行
研究,对于提高其木材质量和利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拟选取不同生长年限的落叶松和樟子松
进行取样,采用荧光显微镜和CT扫描等技术手段,对样品的微观结构和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探究其内部结构演变与生长规律。

同时,还将进
行毛细管流量测定和木材密度测试,对木材的物理性质进行评估和分析。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制备、显微和CT扫描观测、数据分析及结果总结等步骤。

【预期结果和创新点】本研究预计能够揭示落叶松和樟子松内部结
构及木材密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为这两种树种的种植和管理提供
科学依据。

同时,对于不同年限、不同环境条件下人工造林落叶松樟子
松的木材质量评估和利用价值也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具有一定的创
新性。

落叶松鞣质组份及结构的研究

落叶松鞣质组份及结构的研究

二、实验方法
将落叶松树皮粉碎后,用石油醚去酯,然 后用丙酮浸提。浸提液经浓缩干燥除去丙酮后 ,用水溶解。所得水溶物,依次用乙醚和乙酸 乙酯萃取,粗分为乙醚萃取物:B(1)、Ⅲ(2 )、Ⅱ(1);乙酸乙酯萃取物:P5、P7;剩余 水溶物:Ⅲ、Ⅳ、Ⅴ、Ⅵ。而后进行一系列色 谱分析、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
谢谢!四、结论四、来自论本次研究还表明,落叶松单宁是与儿茶素 和槟榔同一种类的鞣质,其分子量在2000以 上的儿茶素多聚体占50%以上。据此,这项研 究成果可以认为是落叶松栲胶鞣革性能良好在 理论上的证明。
五、参考文献
[1]蔡亚,李英,张文德,林产化学与工业,1985,5(2) ,9 [2]石碧,李英,张文德,皮革科技,1987,6,3 [3]张宗才,李英,张文德,四川林业科 技,1087,8(2)1 [4]Geissman,T.A.,The Chemistry 0f Flavanoid ComPoundS,1962,New York,London, Pergamon [5]Foo,L.Y.,Phytochemistry,1981,20(6), 1397
落叶松鞣质组份及结构的研究
范超2013141502084 吴伟2013141502041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数据与讨论 四、结论 五、参考文献
一、实验目的
用落叶松树皮制造的植物鞣剂是我国当时 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植物鞣剂,因而研究它的组 份及其结构,在当时,对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 我国植物鞣剂资源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三、实验数据与讨论
(1)实验数据
三、实验数据与讨论
(2)讨论
化学和仪器分析证明,前五种化合物分别为( 十)—儿茶素、榭皮素、表阿夫素衍生物、儿 茶素五聚体和儿茶素七聚体。后四种化合物为 聚合度大于8的儿茶素多聚体(聚合度 Ⅲ<Ⅳ<Ⅴ<Ⅵ)。至此,对落叶松鞣质的组份 和结构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并认为,落叶松树 皮所含鞣质的结构和性质应属儿茶素和槟榔鞣 质之类。

酚醛树脂胶制作落叶松树皮板的初步研究

酚醛树脂胶制作落叶松树皮板的初步研究

酚醛树脂胶制作落叶松树皮板的初步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落叶松的利用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因它拥有独特的自然质地,特别适用于家具、建筑、室内装饰等方面的使用。

为了更好地利用落叶松的特性,提高其使用价值,提出采用胶传热制作落叶松树皮板的研究。

首先,研究人员收集了落叶松树皮样本,对它们进行研究。

本研究中采用横断面切片的方法,对落叶松树皮进行比较研究,探究了其结构特点。

研究发现,落叶松树皮的结构并不十分均一,其结构由多层轴向变化,并包括木质部、毛状部和渗漏部三个部分组成。

接下来,研究小组采用酚醛树脂胶制作落叶松树皮板。

首先,将一定量的细粉末材料加入酚醛树脂胶,将混合物搅拌均匀;随后,将落叶松树皮放入混合物中,将混合物充分涂抹于树皮上,并将其置于模具中,并固定在模具中,然后放入烤箱。

烤箱温度调至60°C,加热15分钟,去除树皮上的水分,直至酚醛树脂充分固化,得到制品。

经过分析,酚醛树脂和落叶松树皮的结合性能良好,胶传热制作的落叶松树皮板质地细腻,表面无缺陷,易于加工,对环境资源损耗小,是利用落叶松资源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是,本研究仅仅是初步研究,仍需进一步研究。

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挖掘落叶松资源,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更好地保护落叶松资源并发挥其优势。

综上,本研究使用酚醛树脂胶制作落叶松树皮板,结果表明,
结合性能良好,表面状态较好,易于加工,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损耗。

虽然本研究仅仅是初步研究,但为未来更大规模利用落叶松资源提供了参考及基础。

随着社会发展,落叶松资源的利用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希望本研究能为保护落叶松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酚醛树脂胶制作落叶松树皮板的初步研究

酚醛树脂胶制作落叶松树皮板的初步研究

酚醛树脂胶制作落叶松树皮板的初步研究
落叶松树皮板通常用作家具,地板,隔墙材料等的装饰材料,因此对它的美学质量有
着较高的要求。

由于落叶松叶子本身的物化性质有其限制,水泥胶无法得到良好的外观和
实力,那么用酚醛树脂胶代替水泥胶,制造出良好的落叶松皮板有一定的可能性。

本文叙
述了使用酚醛树脂胶制作落叶松树皮板的初步研究结果。

首先,为了准备酚醛树脂胶,准备了酚醛树脂,还有相应的固化剂,助剂等。

然后,
在搅拌机上将酚醛树脂和相应的固化剂,助剂等混合搅拌,以产生酚醛树脂胶。

在此基础上,准备了落叶松叶子、助剂和酚醛树脂胶分别以30:10:60,30:10:50,30:10:70,30:10: 60,30:10:80的配比,用搅拌机将三者混合搅拌,以制作出不同比例的落叶
松树皮板组合体。

经过研究,结果表明,30:10:60落叶松树皮板组合体的外观和实力极其良好,它的质量较酚醛树脂胶要好,弹性模量也比水泥胶有所提高。

总之,用酚醛树脂胶制作落叶松树皮板的结果表明,其美学外观和实力都比水泥胶有
较大的提升,而且其弹性模量也比水泥胶更有利。

因此,酚醛树脂胶似乎是制作落叶松纹
理板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应得到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云南松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随冠层高度的垂直变化规律

云南松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随冠层高度的垂直变化规律

第30卷 第1期2008年1月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JOURNA L OF BEI J I NG FORESTRY UNI VERSITYV ol.30,N o.1Jan.,2008收稿日期:200622122210http :ΠΠw w ,http :ΠΠ基金项目:美国林务局全球变化研究项目(0522IC 221124234322064)。

第一作者:张林,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森林生态学。

电话:0102262912475 Email :zhanglin @ 现工作单位地址:100101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云南松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随冠层高度的垂直变化规律张 林1,2,3 罗天祥2 邓坤枚1 李文华1(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摘要:比叶面积(SLA )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 )综合反应了植物利用资源的能力,是植物适应环境所体现出的关键叶性状。

为深入了解SLA 和LDMC 沿冠层高度的垂直变化规律,该文对云南省永仁县万马乡2株云南松(树高1414m ,树龄29年;树高3012m ,树龄138年)不同冠层高度叶片SLA 和LDMC 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不同年龄树木、不同叶龄SLA 和LDMC 的差异,初步探讨了SLA 和LDMC 在云南松冠层中的垂直空间分布。

结果表明:①对于SLA ,29年生云南松当年叶和1年叶比138年生云南松分别高27166%和16171%;对于LDMC ,138年生比29年生分别高14167%和5110%;②SLA 与LDMC 成负相关;③各龄叶SLA 随冠层高度的增加均具有对数递减趋势;④约在22m 高度以下,LDMC 随冠层高度的增加而增加;22m 以上,当年叶LDMC 呈现下降趋势,但1年叶变化不明显。

研究结果指出,光照和水分资源在冠层不同高度的分配,共同导致SLA 和LDMC 沿冠层垂直方向发生变化。

栽培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栽培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栽培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王普
【期刊名称】《农业技术与装备》
【年(卷),期】2024()1
【摘要】为探究栽培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以兰州地区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栽培密度下落叶松生长性状及环境状况的差异,探讨栽培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结果显示,不同栽培密度下落叶松种树高、胸径、冠幅、郁闭度、枯落物厚度以及灌草盖度均受到显著影响。

随着密度的增加,落叶松树高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处理3的树高最高为18.13 m;胸径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处理1胸径最大为16.83 cm;冠幅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与胸径变化趋势相同,冠幅最大的为处理1(4.16 m),最小的为处理4(2.61 m);落叶松人工林郁闭度呈增加趋势,处理4的郁闭度最高为87.25%;枯落物厚度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处理4枯落物厚度最大为8.36 cm;灌草盖度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处理3的落叶松灌草盖度最大为72.96%。

【总页数】3页(P125-127)
【作者】王普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生态监测和调查规划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3.3
【相关文献】
1.生长季气温对人工林落叶松生长轮宽度和密度的影响
2.经营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3.经营密度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4.林分密度和林龄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征的影响
5.不同林分密度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植物叶表气孔日变化规律与叶厚参数的相关性初探

植物叶表气孔日变化规律与叶厚参数的相关性初探

植物叶表气孔日变化规律与叶厚参数的相关性初探姚静远;李东升;郭琳;胡佳成【摘要】气孔是植物水分散失的通道,其与叶片厚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为对植物叶片气孔进行活体观测,采用长工作距离金相物镜加变焦显微镜头作为光学显微系统,千分尺导轨作为微调机构,结合CCD图像采集传感器,通过设计并制作适用于叶片活体观测的机械支架,搭建了植物叶片气孔活体观测装置.利用该装置对温室栽培的花生叶片进行监测,可直接获得叶片气孔面积百分比(气孔开度)的实时变化情况,采集到气孔的日变化规律,对花生叶表气孔开度与叶片厚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花生叶片厚度与气孔开度的相关系数为-0.82,呈显著负相关.【期刊名称】《浙江农业学报》【年(卷),期】2015(027)001【总页数】5页(P44-48)【关键词】气孔开度;叶片厚度;CCD;光学显微系统【作者】姚静远;李东升;郭琳;胡佳成【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中国计量学院计量测试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3气孔是植物叶表皮的一个特殊结构,一般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是水分散失的通道。

外界环境变化时,植物通过改变气孔开度的大小,调节蒸腾速率以降低叶表温度、保持植物含水量,适应环境的变化[1]。

由于气孔开度的变化量是微米级的[2],因此必须对活体气孔进行放大才能对其准确测量。

张永平等[1]分析了东方百合叶片气孔在不同元素处理后的气孔开度情况。

Sanyal等[3]对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测得到的不同种番茄气孔图像进行了形态分析。

孟雷等[4]研究了减弱光照强度对水稻叶片气孔性状影响,发现光照强度减弱使各品种上三叶的气孔密度明显减少,对剑叶气孔大小也有显著影响。

范晓荣等[5]采用土培法研究了淹水和旱作条件下脱落酸(ABA)和生长素(IAA)对水稻叶片气孔状态动态变化的影响,发现2种激素对水稻叶片气孔开闭有调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n o a k t i k e s o h r n l rh b te . T e p p ri fg e ti o a c rs sa n b e f r s ma a e n fDa u i n l r h p a tto . i fb r h c n s fDa u i a c e tr o a h a e s o ra mp r n e f u ti a l o e t n g me to h ra a c l n a in t o

要 :以黑龙江省带岭林 业局 大青 川林场 8 4பைடு நூலகம்人 工 落叶松 解析 木数据 为例 ,研 究胸 径 处树皮 厚度 ( T 与胸 径 B)
( 、树高 ( 、树冠宽度 ( D) D) 日) C 、冠长 率 ( R) C 、冠 长 ( L C )和相 对 高度 ( H) 的关 系。用 多元逐 步回 归的方法 建立 R 落叶松人工林树皮 厚度 模 型。结 果表 明 ,人 工 落叶 松 树皮 厚 度 最优 模 型 为 B 0 4 2 T= . 2 1+0 0 8 D一0 0 6 .5 3 .4 H。模 型 检验 ( 3 . 6 P< .0 1 及拟合统计量 ( = . 15 MS 0 10 F= 24 , 0 00 ) R 0 55 ,R E= . 57)都表 明该模 型较好 的描 述 落叶松树 皮厚度 的变化 。 这对 于合理的 经营和管理 落叶松人 工林具有重要 的理论和 实际指 导意义。
F rsyB ra inPoic 34 0 ;J n ihn ( ol eo oet ,N r es F rs nvrt,H ri 50 0 oet ueui J i rv e12 0 ) i gL u C l g f rs r n l n a c e F y r o hat oet U i s y abn10 4 ) t y r ei
wa sa l h d u i gmu t l ie rr ge so n l ss me h d. Re u t h w h tt e o i l o m ft e mo e s BT=O 4 21+0 05 3D 一0. 4 H s e t b i e sn l p e ln a e r s in a a y i t o s i s lss o t a h pt ma r o d li f h .2 . 8 06
第2 7卷 第 2期 2 1 年 3月 01




V 12 . o . 7 No 2
M a ., 201 t 1
F ORES ENGI T NEERI NG
落 叶松 树 皮厚 度 变化 规 律 的研 究
王 晓林 ,蔡 可 旺。 ,姜 立春
( .东北林 业大学林学 院 哈尔滨 104 1 50 0;2 .吉林省延边州林 管局 13 0 ;3 30 1 .吉林省红石林业局 帽山林场 12 0 3 40)
关 键 词 : 落叶 松 人 工林 ;树 皮 厚 度 ; 多元 线 性 回 归
中图分类号 :S7 8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0 X (0 1 2— 0 8— 4 0 1 0 5 2 1 )0 0 0 0
Su yo ak T ik eso h r n lrh WagXal ( . ol eo oet , N r es Frs nvri ,Ha i td n B r hcn s fDa ui ac  ̄ n i i 1C l g fFrsy a on e r ot at o t U ie t h er y sy rn b 10 4 ;2 F r t ngm n ueui aba ,Ji Poic 30 1 ;C iK w n ( ohnF rsy S t no ogh 50 0 . oe r Maae e t ra nY n i s y B n in r ne13 0 ) a e ag Masa oet t i fH nsi l v r ao
i al gf et ueu nD in rsr b ra ,Heo gagtoic .T er ao si f a ikesa bes hi t i ime ra bes hih ( ,tt egt i o y i ni n rvne h e t nhpo r t cn s t rat e h t da t t r t egt D) oa hih l i ' li b kh g w h e a l ( ,CO nwdh( D) rw t C ,c w eg ( L n eav e h R H) lW it C ,co nr i a o( R) l nl t C )a drlt ehi t( H)w r epoe . B r hcns dl f a uinlr O nh i g ee xlrd akti esmoe o h r c k D a ah
Ab ta t n ti s d ,tesmped t w r ae n s m n l i o 4 t e o Da uinlrh( ai g eii R p . l tt n l a d s r c :I hs t y h a l a eeb s do t a a ss f e s rm h r c L r m l i u r )pa ai c t u a e y 8 r f a a x n n o o e
B t h d let F=3. 6 ohtemoe ts ( 2 4 ,P<00 0 )adf ttts( = 0 55 .0 1 n i s ii R t a sc . 15,R E=03 1 )fr e ofm ta tem dl a ec b h a a MS .0 4 ut rcn r hth o e cndsr etevr — h i i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