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新文化史兴起与发展方向
当代西方史学思潮变迁——从新史学到后现代主义
除了埃里克森以外,心理史学中还有一些非常 经典的作品,如:彼得·洛温伯格所写的《纳粹青 年追随者的心理渊源》,深入分析了二战中纳粹 追随者的心态由来。科胡特所写的《德国的影 像——对德皇威廉二世的研究》,则是从威廉二 世缺乏安全感的病态心理出发,对第一次世界大 战的起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4 )其他 除了上述的这些领域以外,新史学的研究领域仍在不断地
当代西方史学思潮变迁— —从新史学到后现代主义
一、新史学及其研究的主要领域
新史学是20世纪初以来,西方历史学界的一个新的 发展潮流,新的发展趋势。它对国内外的历史学研究都 产生了重要影响。
1.新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由兰 克开创现代史学的传统,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于 是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新史学。
然而到20世纪70、80年代以后,人们重新认识到政治的重要 性,政治毕竟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新政治史又重 新回到了学术界的主流。目前,西方政治史研究的重点领域有: 政党政治、议会选举、传记和以权力为纽带的各种政治行为的研 究。在新政治史中大量地使用了数据统计、图标公式等一系列计 量史学的方法。总之,新政治史是以政治学的理论模式和计量分 析的方法研究一定历史时期的下层群体的政治行为。但是,必须 要指出新政治史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的政治史学。
西方文明的起源与演变
西方文明的起源与演变西方文明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文化环境背景,其核心价值观与经济政治制度等各方面内容,都具有复杂的内在联系与延续性。
想要理解这种文明形态的本质所在,就必须把握其历史演化的脉络,深入探讨其之中的各种因素、事件和人物等要素,来分析其形成背景与发展主线,进而提炼出尽量完整和准确的论述框架。
1、西方文明的起源背景西方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埃及文化。
当时的埃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强国之一,拥有巨大的文化和科技资源,其文学、艺术、建筑等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不过,对于现代西方文明的形成而言,最关键的还是公元前8世纪左右古希腊文明的发生。
希腊文明的兴起主要是受到了周边文化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东方的巴比伦和埃及等强大文化的辐射下形成的。
这时期的希腊地区是一个分散的城邦体系,或多或少地都受到外部贸易和文化宣传的影响。
希腊文明的发展引领了一种新的思想方式和学术传统的兴起。
这些思想和传统主要体现在古希腊在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创新成就上。
2、西方文明的发展主线自古希腊文明的蓬勃发展以来,西方文明的发展主线就已经开始明显揭示。
这一期间,西方地区所发生的经历大都是哲学、艺术、实践和政治等方面意义的显著变化,而这些领域的变革,在逐步产生和丰富的基础上,也为整个文化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西方文明而言,其发展的主线可以大致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素:(1)经济制度的发展。
在西方文明的演化历程中,经济制度的发展可以被认为是其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要素之一。
这些经济制度不仅影响到了这一文化体系的基础。
而且还为文化的发展和其他相对重要的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如建筑、艺术、科学等领域。
(2)西方文明的政治制度。
在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与经济制度相一致的,是其充满制度化的政治体系。
这一体系的形成和演化也为西方文化提供了深沉的根植,同时也是其其他重要方面得以进行的基础,如文学、科学和艺术等领域。
(3)文化环境的变革。
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
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一、本文概述《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和分析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的研究现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新文化史,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分支,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以来,逐渐在学术界占据了重要地位。
它强调历史研究的多元化、跨学科性和文化转向,注重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为我们理解过去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从新文化史的定义、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主要成就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全面概述,以期对读者产生深入的认识和启发。
在定义上,新文化史突破了传统历史学的局限,将文化视为历史研究的核心,通过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多个层面的综合分析,揭示历史发展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在研究方法上,新文化史强调跨学科的研究路径,融合了社会学、人类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独特的研究特色。
在研究范围上,新文化史不仅关注宏观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也注重微观的个体经验和日常生活,从而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全方位研究。
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多个方面。
它推动了历史学的文化转向,使历史研究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文化现象。
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新文化史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然而,当代西方新文化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过度强调文化因素,有时可能忽视了经济、政治等其他方面的分析,导致研究不够全面。
另一方面,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虽然新颖独特,但也可能导致研究过于主观和片面。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新文化史需要在保持其独特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旨在全面概述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的研究现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其在推动历史学文化转向、丰富其他学科研究方法和视角以及为理解当代社会和文化提供历史依据等方面的重要成就,同时也指出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西方新文化史兴起与发展方向
西方新文化史兴起与发展方向[摘要]新文化史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编纂中一个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它取代了经济一社会史而成为历史研究的主流。
新文化史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吸收了三个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法国年鉴派史学、后现代文化批评和历史叙述主义、文化人类学。
这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决定和影响了当今新文化史研究的基本形式与走向。
[关键词]新文化史;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年鉴学派;后现代文化批评;历史叙述主义;文化人类学1989年,由美国历史学家林・亨特(LynnHunt)主编的《新文化史》一书,第一次明确地举起了“新文化史”(NewCulturalHistory)的旗号。
亨特为该书所作的导论《历史、文化和文本》,从历史编纂的角度申明了新文化史研究的主旨,被看作是新文化史的一篇宣言书。
在“导论”中,亨特借用爱德华。
卡尔(Edw ardH.Cart)在1961年时对社会史所作的命题阐发道:“历史研究越注意文化,文化研究越注意历史,则对两者愈有利。
”①[1](P22)她意在申明,文化史的研究将逐步取代社会史的研究而成为历史学的主流。
20世纪80年代前后,当代西方史学经历了一次由“社会史”向“文化史”的转向,亨特宣称,“由于社会学理论在历史学中之角色的激烈论战已衰退,标志着新文化史的崛起”[1](p10)。
为了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雅各布・布克哈特(JarabBurckhardt)和约翰・赫伊津哈(JohanHuizinga)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史相区别,这一新的文化史取向又被称为“新文化史”或“社会文化史”,它可以看作是近三十年来西方史学最主要的一个发展趋势。
在另一本书中,亨特对新文化史作了说明:新文化史“探讨方向的焦点是人类的心智,把它看作是社会传统的贮藏地,是认同形成的地方,是以语言处理事实的地方。
文化就驻在心智之中,而文化被定义为解释机制与价值系统的社会贮藏地。
文化史研究者的任务就是往法律、文学、科学、艺术的底下挖掘,以寻找人们借以传达自己的价值和真理的密码、线索、暗示、手势、姿态。
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与走向
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与走向【摘要】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始于文艺复兴运动,此后又经历了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现代主义运动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
这些运动推动了西方文化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新文化的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和国际化,其对全球文化的影响日益显著。
未来,西方新文化有望进一步融合多元文化元素,拓展其影响力和包容性,为全球文化交流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西方新文化史,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现代主义运动,后现代主义,发展趋势,全球文化影响,未来展望.1. 引言1.1 西方新文化史的背景介绍西方新文化史的背景介绍: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始于中世纪晚期,当时欧洲经历着诸多变革和发展。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古代文化,并将其融入现代社会。
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艺术、音乐、文学等领域的繁荣和创新,开启了西方世界的新时代。
随后,启蒙运动的推动进一步强调理性和理性主义,对传统的权威和信仰提出挑战,为现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业革命的爆发则引领西方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新技术、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使得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活力。
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和后现代主义的崛起,则进一步挑战传统文化模式,探索人类存在和社会现实的本质。
西方新文化史的背景介绍为我们理解西方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也为我们展望西方文化的未来提供了一些线索。
2. 正文2.1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新文化史中的重要里程碑,其影响深远且持久。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古罗马和希腊文化的重新发现和赞美。
人们开始重新研究古代文明的艺术、哲学和科学,并试图将这些传统重新注入现代社会。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学者和思想家们致力于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思想观念,从而推动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艺术领域,它还对社会、政治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开始重视个体的力量和创造力,这导致了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现代西方文化的兴起和发展
现代西方文化的兴起和发展西方文化是现代世界中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它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现代西方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源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它的特点是重视个人自由和人权,强调理性、科学和技术。
文艺复兴是现代西方文化的起点。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它是一种反对中世纪黑暗时期的文化运动。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美和真理,注重人类个性、自由和人权。
著名画家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以及莎士比亚和但丁的文学作品,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代表。
启蒙运动是现代西方文化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启蒙运动发生在18世纪,它是一次反对封建和教会专制的运动。
启蒙运动提倡理性、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强调自由、民主和人权。
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有英国哲学家洛克、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和瑞士哲学家卢梭。
现代西方文化的特点是重视个人自由和人权。
在西方社会,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和尊重。
人们享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婚姻自由等个人自由。
西方社会的法律体系也强调个人权利的保护,例如常被提及的“一人一票”和“言论自由”。
现代西方文化也强调理性、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西方社会具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科学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力量。
同时,现代西方文化也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尤其是对西方文化的流行艺术和娱乐文化的推广和发展。
现代西方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相互交融。
现代西方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争议。
例如,在重视个人自由和人权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公共道德等问题。
总之,现代西方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进程。
它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并对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现代西方文化的发展也意味着西方社会在人类文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与走向
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与走向新文化史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编纂中一个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它取代了经济一社会史而成为历史研究的主流。
新文化史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吸收了三个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法国年鉴派史学、后现代文化批评和历史叙述主义、文化人类学。
这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决定和影响了当今新文化史研究的基本形式与走向。
新文化史;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年鉴学派;后现代文化批评;历史叙述主义;文化人类学1989年,由美国历史学家林·亨特(Lynn Hunt)主编的《新文化史》一书,第一次明确地举起了“新文化史”(New Cultural History)的旗号。
亨特为该书所作的导论《历史、文化和文本》,从历史编纂的角度申明了新文化史研究的主旨,被看作是新文化史的一篇宣言书。
在“导论”中,亨特借用爱德华·卡尔(Edward H.Cart)在1961年时对社会史所作的命题阐发道:“历史研究越注重文化,文化研究越注重历史,则对两者愈有利。
”①(P22)她意在申明,文化史的研究将逐步取代社会史的研究而成为历史学的主流。
20世纪80年代前后,当代西方史学经历了一次由“社会史”向“文化史”的转向,亨特宣称,“由于社会学理论在历史学中之角色的激烈论战已衰退,标志着新文化史的崛起”(p10)。
为了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雅各布·布克哈特(Jarab Burckhardt)和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史相区别,这一新的文化史取向又被称为“新文化史”或“社会文化史”,它可以看作是近三十年来西方史学最主要的一个发展趋势。
在另一本书中,亨特对新文化史作了说明:新文化史“探讨方向的焦点是人类的心智,把它看作是社会传统的贮藏地,是认同形成的地方,是以语言处理事实的地方。
文化就驻在心智之中,而文化被定义为解释机制与价值系统的社会贮藏地。
西方现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西方现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西方是现代文明和科技的主要源头,它的文明形成和发展历程也是极为引人注目的。
本文将通过对西方文明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科技革命、社会政治变革等方面的梳理,探讨西方现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历史背景西方现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离不开历史的背景。
众所周知,西方的历史始于希腊罗马文明时期。
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思想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后,罗马帝国逐渐壮大,最终成为了欧洲文明的重要载体。
但是,受到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的影响,罗马帝国最终解体,欧洲进入了一个漫长的黑暗时期。
直到中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欧洲才重新回到了文明发展的轨道上。
此后,欧洲在文化、科技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西方现代文明也因此得以诞生和发展。
文化渊源西方现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也离不开文化渊源的支持。
首先是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基督教从罗马帝国传入欧洲,成为推动欧洲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基督教信仰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和灵性需求,这种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哲学、文学和艺术等领域。
其次是人文主义的影响,人文主义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它强调人类个人的尊严和自由,推崇人性、理性和自由的重要性。
人文主义在欧洲引发了一场文化革命,对现代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科技革命西方现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离不开科技革命的推动。
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等方面。
工业革命是西方发展史上的一大转折点,它的发生和发展推动了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
信息革命则是20世纪后期以来的一次科技变革,它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促进了信息传播、交流和共享,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
社会政治变革西方现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还离不开社会政治变革的推动。
从资本主义的发展到民主制度的建立,社会政治变革是西方现代文明不断进步的动力。
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也带来了不平等和社会矛盾等问题。
新文化史与历史学的_文化转向_
新文化史与历史学的“文化转向”周 兵内容提要 新文化史的兴起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史学的一次重要的转折,“文化转向”是其显著的一个标志。
历史学的这一文化转向,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西方史学主流从社会史向新文化史的转向;文化史自身由传统文化史向新文化史的转向;在其他历史学分支领域也出现了由无文化、非文化向注重文化因素、运用文化分析的转向。
关键词 新文化史 文化转向 文化研究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以所谓“文化转向”或“语言学转向”为标志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逐渐产生广泛的影响,同时由于在50年代后形成的社会史或社会科学史研究本身所暴露出的问题,在当代西方史学领域出现了以新文化史兴起为标志的史学方向的重大转折,新文化史由此成为当代西方史学研究的主流趋势。
所谓“新文化史”,源于1989年编辑出版的《新文化史》①一书。
这个词概括了70年代后西方史学的主要研究取向,将原本诸如社会文化史、历史人类学、人类学史学等名目统一于其下。
1999年,有新文化史“旗手”之誉的美国历史学家林・亨特在对十年前提出的“新文化史”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以“超越文化转向”来说明新文化史十年中出现的新变化。
此时她已不再提“新文化史”,而代之以“文化转向”,指出,“(这些)趋势我们现在将之归在了‘语言学转向’或‘文化转向’的总体标题之下”②。
因此,新文化史的兴起与历史学的文化转向基本相一致,或如英国文化史家彼得・伯克所说的,“‘新文化史’或‘社会文化史’的兴起,它常被视为更广义的‘文化转向’的一部分”③。
以新文化史兴起为标志的历史学领域的文化转向,是一次全面的史学风气的转变。
具体而言,可以理解为三个维度上的转变:第一,在西方史学主流中,出现了从社会史向新文化史的转向;其次,在文化史学科内部,发生了从传统文化史向新文化史的转向;第三,在历史学其他分支领域中,也表现出由非文化或无文化向重视文化因素、采取文化分析的转向。
乔治・伊格尔斯在谈及20世纪最后四分之一世纪里的西方史学趋势时,写道:“尽管有许多旧式的历史研究和历史写作的形式还在继续着,然而已经发生了一场基本的重新定向。
探秘西方现代文化的融合之路
探秘西方现代文化的融合之路西方现代文化是当代世界中最为流行和影响力最大的文化,它的诞生离不开多种不同的文化和思想的融合,也是众多文明交汇的结果。
本篇文章将从历史发展、社会背景、文化元素以及其融合途径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历史发展西方现代文化的形成过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等历史时期。
古希腊文明的出现,带来了许多古代文明思想的汇聚,如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等。
而此后罗马文明的崛起、萨克森人的入侵、基督教的传播,也对西方现代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贵族和富商对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的追求,推动了艺术、科学以及教育的迅速发展。
在这一时期,大量古代文明的文献被重新发掘和翻译,这启发了许多思想家和艺术家,开创了现代文化的先河。
二、社会背景西方现代文化的形成背景,与欧洲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近代,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和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快速兴起。
同时,现代化的工业技术以及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也进一步促进了西方现代文化的发展,到19世纪,一系列文化兴起,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表现主义,不仅推动了文化与艺术的发展,同时也延续了文化传承。
在二十世纪的文化浪潮,电影、摇滚、流行文化等,都以及产生全球性的影响,成为现代文化发展的里程碑。
三、文化元素西方现代文化包含了众多不同的文化元素,如音乐、电影、游戏等,同时也包含了多元化的思想和信仰。
它蕴含的文化特点,主张个性自由、创新与跨界,这是西方现代文化能够持续影响世界的基础。
(一)音乐西方现代音乐以其丰富的音乐元素赢得了全球听众的喜爱,它结合了传统音乐和流行音乐,同时也融合了多种风格,包括摇滚、爵士、电子等各种音乐风格。
在这其中,摇滚乐是最能代表西方现代音乐文化的流派之一,从上世纪的50年代开始,它便深入人心,一度成为年轻人对既有文化权威的抵抗和并当代社会风气的反叛。
(二)电影西方现代电影成为世界文化巨头的发展历程,在电影制作上革新不断,通过各种手段,如特效和摄影技术的创新,以及叙事方式的革新,不断推陈出新,使这一文化品类持续地与时俱进并得到年轻一代的热烈追捧。
西方现代思潮和文化的兴起与流行
西方现代思潮和文化的兴起与流行西方现代思潮和文化的兴起和流行,是一段颇具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时期。
这段时期的核心在于,西方社会和民众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变革和革新,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想和价值取向。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角度,探讨这一时期西方思潮和文化的兴起和流行。
1. 社会变革与思想启示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是西方社会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西方社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变革,对传统社会和价值体系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和批判。
这一过程中,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文化人等各个领域的人们,都对西方社会和文化进行了独具特色的反思与重新构建。
2. 科技革新与文化创新本阶段所谓的文化创新,一方面是指在科技领域革新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象、规律以及人类经验的思考,创造出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艺术和审美体验。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乃至整个西方现代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强调人的自主性思考和自由的创作。
3. 艺术运动与文化宣扬在文化和艺术方面,现代主义早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流派,代表作品有:立体派、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
这个时期的艺术思想和实践以个体主义为标志,强调艺术家个体创造和创作的自由。
这样的理念,不仅使现代艺术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激发了对美学和审美体验的新思考。
4. 文化批判与思想启示此外,本阶段也涌现了不少重要的思想家、文化批评家和哲学家,他们在思想上的建构与创新,不仅为整个西方文化及其发展史贡献了不小的力量,而且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和思想变迁。
总之,西方现代思潮和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是一段多彩多姿的历史时期,它对西方社会和全球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今,随着不断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对于这一时期的经验、思想、审美和文化成果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新文化史
新文化史一、新文化史的兴起最近三十年来,西方历史学界出现了一股新的国际性潮流,由于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将社会和文化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而被称作“新文化史”,又被称为“社会文化史”。
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已经得到了史学界的普遍认可。
新文化史的内容非常复杂,本身具有多样性、零散性和非系统性的特征,但总体而言,它相对于传统史学和新史学而言,更富有自我批判精神,对研究对象和读者都体现出一种更加平等的精神。
20世纪70年代,国际史学界发生了重大转折。
一方面,新史学运动追求的科学性在计量史学的实践中发挥到了极致,同时自身所无法消弭的弱点也暴露无遗,是历史学新的危机,从而呼唤史学的进一步革新。
另一方面,对科学和理性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更动摇了包括历史学在内的传统学术范型的根基,为学术创新扫除了种种旧的藩篱和障碍。
这样,新文化史学作为史学领域的新探索之一开始脱颖而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先问世的新文化史学作品,却出自一直热心鼓吹和实践计量史的学者。
1975年,法国年鉴学派第三代学者埃马纽尔•勒•胡瓦•拉杜里出版了一本描述中世纪法国南部一个村庄中的异教徒的著作---《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
此前不久,他还宣称惟有计量史学才是真正科学的历史学,并预言历史学家在80年代将成为计量史学的一统天下。
然而,在这本书中,他放弃了数字和图表模型,转而对几百个村民的生存方式和家庭状况以及他们对贫穷、财富、婚姻、爱情、人生等方面的看法,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描述。
这本书的问世立即引起了学界和大众的广泛注意,成为20世纪法国最畅销的历史著作之一。
这场新运动肇始于法国, 并传播到许多其它国家 , 七十年代初传入英国和意大利,八十、九十年代则播及欧洲其它地区: 德国、匈牙利、荷兰、西班牙和瑞典等国。
卷入其中的史学家们的研究范围涉及诸多地区和时代,包括古典时代的遗迹 (彼得•布朗)、中世纪、近代早期以及东亚史(哈里•哈鲁吐里安、马克•爱尔文)等。
当代西方文化发展思潮趋势及派别
当代西方文化发展思潮趋势及派别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西方的文化思潮涌动,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化,映在的领域内,又出现了一些派别,关于西方文化思潮发展趋势特征及其派别,下文将分述。
(1)发展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方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和空前的灾难。
战后,面对废墟和混乱,西方传统的思想文化面临崩溃和严峻挑战。
在反思、探索的氛围中,西方文化思潮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发展和演变。
这个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最主要的趋势就是力图在痛苦的反思中,批判过去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等,寻求使西方社会摆脱精神苦闷的新价值观、新人生观、新社会观等。
所以,新思潮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民族学、语言学、科学学、情报学、未来学、管理学等领域中层出不穷。
这个时期,新思潮既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成为社会大众的精神新寄托和渴望,同时,也是思想家、历史学家、艺术家以及经济学家的时尚。
客观上看,新的文化思潮恰好是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尽管也存在着变形的反映,但不是它的主流特征。
(2)主要派别①哲学领域在哲学领域出现的派别主要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等a.存在主义是二战后在法国盛行并传播和影响到整个西方世界的一个重要哲学流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和法国哲学家萨特。
存在主义是从人存在的前提出发,揭示和探寻主观与客观即人与环境的矛盾以及在这种矛盾中的人的自由本质属性。
b.结构主义与存在主义不同,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它是一种包括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学理论等在内的思潮,基本特征是用结构主义这样一种方法论来表述不同领域内的问题。
c.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思想流派,而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思潮概念。
20年代在西欧国家中,一些马克思主义者试图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以求有别于苏联,并能适应西欧的具体环境,因而形成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西方文化发展历程
西方文化发展历程西方文化发展历程从古希腊文明开始,经历了古罗马文化的发展和衰落。
古希腊文明在哲学、政治、艺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奠定了其后西方文化的基础。
古罗马帝国则通过征服广大领土和文化融合,将希腊文明发扬光大,并追求实用主义的价值观。
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衰落和西欧进入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兴起和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督教将宗教信仰和道德价值体系引入西方文化,并在中世纪欧洲起到了统一社会秩序和文化认同的作用。
封建制度则影响到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文化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是西方文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它从14世纪末起源于意大利,并在整个欧洲迅速扩散。
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智慧。
它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重新解读,为西方思想的独立发展提供了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还推动了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如伦勃朗、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人的作品成为经典,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
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发端的思想运动,致力于推动知识和理性的发展,挑战传统的宗教权威和专制统治。
启蒙运动强调科学和自由思想,对社会和政治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人权、民主和法治等理念。
启蒙运动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近代科学、人权和民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9世纪以后,工业革命和现代性的兴起改变了西方社会的面貌。
西方文化受到了国家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思潮的冲击和影响。
技术进步、大众传媒的崛起也使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深入人心。
现代艺术、电影、音乐等领域的发展使西方文化多元化和丰富化。
在当代,西方文化不断演变,新的思潮和价值观不断涌现。
全球化的影响使西方文化与其他文化产生交流和碰撞,进一步丰富了西方文化的内涵。
同时,西方文化也在面临各种挑战和问题,如多元性与一体化的冲突、消费主义与环境问题等。
总体而言,西方文化经历了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基督教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多个重要阶段的发展。
它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又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思想、艺术和生活方式,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与走向
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与走向西方新文化史的兴起与走向西方新文化的兴起与走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它可以追溯到欧洲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被认为是西方文明中的一次重大转折点。
在这之前,欧洲大陆主要以基督教教义为中心,文化发展相对滞后。
而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带来了一种新的思想风潮和文化观念,奠定了西方新文化的发展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学者开始重新关注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他们对古代哲学、艺术和文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
他们试图将古代文化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结合,寻求新的真理和价值观。
这种对古代文化的重视和研究,对西方新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艺复兴时期的基督教改革运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新文化的兴起。
宗教改革者们提倡个人对信仰的直接体验和对宗教教义的独立思考,这种自由思想的推动促使了各种文化形式的创新和发展。
17世纪,启蒙时代的到来进一步促进了西方新文化的发展。
启蒙思想家们主张理性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质疑传统的权威和观念。
他们试图推翻封建主义和专制统治,倡导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启蒙时代的思想进一步推动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并产生了大量的文学、艺术和哲学作品。
这些作品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和对人类自由和进步的追求,为后来的西方新文化奠定了基础。
19世纪的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西方新文化的兴起。
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阶级结构更加复杂。
这种社会变革使得西方文化显现出更多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
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了新的科技手段和媒体形式,如印刷术、电报、摄影术等,这些新技术为西方新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0世纪的西方文化进一步呈现出多样性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思潮提倡反传统、反体制的观念,对权威和规则提出质疑。
它强调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和娱乐化,对艺术、文化、传媒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现代的全球化进程也进一步加速了西方新文化的发展。
西方文明是怎么起源和发展起来的?
西⽅⽂明是怎么起源和发展起来的?西⽅⽂明起源于古希腊、罗马帝国、天主教、基督新教,这些被统称为犹太教-基督教⽂化。
西⽅⽂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西⽅⽂化被⽤于许多⽅⾯,不管实际使⽤正确与否,包括美国⽂化、唯物主义、⼯业主义、资本主义、商业主义、性的享乐主义、帝国主义、现代主义,乃⾄解说西⽅⽂明。
还有西⽅⽂化也根源于⽇尔曼⼈、斯拉夫⼈以及凯尔特⼈的流⾏⽂化,这些⽂化是形成欧洲中世纪⽂化的重要推动⼒量。
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攻陷希腊后,吸收了古希腊的科学、哲学、民主、建筑、⽂学以及艺术,并此基础上作进⼀步的发展。
古希腊⽂明⼀开始受到古埃及和巴⽐伦⽂明的强烈影响,也可以说西⽅⽂明的最终源头可以追溯⾄古埃及和巴⽐伦。
西⽅⽂明离不开宗教的演变。
基督宗教最早产⽣于犹太教,⽽犹太教的许多宗教观念和神话传说则来源于古希伯来⽂明以及与之相关的其它民族的宗教、⽂化传统。
犹太民族所属的希伯来⼈和迦南⼈、叙利亚⼈、亚述⼈、巴⽐伦⼈以及阿拉伯⼈都属于古代的闪族。
古希伯来⼈离开两河流域后,曾去埃及居留。
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居鲁⼠率军攻占巴⽐伦,让流亡的4万多犹太⼈重返巴勒斯坦,结束了犹太民族历史上著名的“巴⽐伦之囚”。
他们在思想感情上和宗教信仰上产⽣了共鸣,相互影响各⾃的信仰,这在希腊时期和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常明显。
成为早期基督宗教产⽣的时代背景⼀⼤特⾊。
因此,基督宗教与古代波斯⽂化有着种种历史和思想上的联系。
在西⽅传统中,⼈们习惯称西⽅⽂化(⽂明)为“基督教⽂化”或“基督教⽂明”。
因为西⽅⽂化有着三⼤源头:1、以苏格拉底、亚⾥⼠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明,发展为后来的科学传统;2、古希伯来⽂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3、古罗马法制⽂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
这三⼤⽂明汇总于基督教,并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构筑起庞⼤的⽂化体系。
西⽅⽂明因罗马帝国的强盛,把它的⽂化传播到了它所统治的极限领⼟,⽽罗马⽂明⼜起源于古希腊⽂明。
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
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近代,西方国家涌现出了许多新颖而充满活力的文化形态,这些新文化对社会变革和个人生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要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社会变革和文化革新的动力与机制。
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致力于探讨新文化的产生与演变,以及其与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影响。
这一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致力于揭示文化变革的根源与动力。
随着社会进程的加速,科技、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变革与交互作用,激发了不同文化形态的出现。
对于这种变革与交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变迁的本质,并深入挖掘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与价值。
其次,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探寻文化变革对社会结构与组织的影响。
新文化的出现往往带来了社会结构的重新调整,从单一的等级体系向更加包容、多元的组织形式转变。
例子包括18世纪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和工业资本主义,20世纪信息技术革命对社会组织与劳动力分工的改变等。
这些变化促进了社会的多元化和个体权力的增强,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然后,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关注新文化与身份认同的互动关系。
新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或行为方式的创新,它还紧密与个体和群体的身份认同相关联。
通过对新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个体与群体在文化创新中的角色与地位变迁,以及这种变迁如何影响身份认同的形成与转变。
例如,在性别、种族、阶级、地区等方面,新文化的出现为身份认同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框架与可能性。
最后,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在文化传媒与全球化的背景下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随着大众传媒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得以快速传播和影响。
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带着对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动态与多元性的关注,研究全球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以及文化交流对身份认同、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传承的影响。
当代西方新文化史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深入理解西方文化变革和创新的视角。
现代西方文化的发展与思想变革
现代西方文化的发展与思想变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西方文化也在不断地变迁和演进。
从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兴盛到中世纪欧洲黑暗时期的低谷,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崛起和启蒙运动的兴起,一路上西方文化经历了许多变革。
而现代社会中,信息化、全球化等新的挑战和机遇也使得西方文化面临着更为广泛和复杂的变革。
一、现代西方文化的发展自二战以来,西方文化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迈入新的高速发展时期,这也引领了文化变迁的起点。
当代社会出现了新锐的音乐,电影、电视剧等文艺作品,同时也诞生了纽约时装周、嘻哈文化等新兴文化。
在全球化、国际化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文化也在向更广泛的范围扩展,逐渐形成了富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文化。
这种全球化文化在全球各地成为新的文化趋势,影响全球文化格局的变化。
二、西方思想变革在现代的西方社会,思想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生着深刻变化。
随着人类对生命的认知更为深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个人思想观念和制度文化也在不断变革。
在美洲发现之后,西方对于自身传统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方向,在此之后文化因相互影响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大众媒体、移民流动、资本主义、新保守主义、环境保护主义、同性恋、女权主义等都反映了现代西方文化思想变革的方向。
三、文化多元性的争论现代社会的文化多元性也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西方社会中, 很多文化呈现多元状态, 各种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在不断涌现, 对传统文化价值观产生了颠覆性影响。
传统西方文化主要是基于基督教信仰,但现在这种文化价值观已经受到新式文化的冲击。
虽然文化多元性在推进社会文化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争议,比如文化相对主义在很多国家被批评为损害了传统文化。
这也提示我们在文化多元性中应把握好尺度,注重传统价值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统一,避免文化的碾压和失衡。
四、结语在当今不断变化的现代社会中,西方文化一直在保持着高度活力和创新性。
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起伏,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西方近代文化传承与演变
西方近代文化传承与演变近代西方文化是一种独特而复杂的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和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和科技等方面的因素。
然而,尽管它经历了多个阶段和发展,但其价值和本质却一直存在,并通过不同的途径传递和演化。
一、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它是近代西方文化的奠基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欧洲地区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创作和思想创新,这些创作和思想都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开始关注个人的发展和追求,注重个体的意识和自我实现,同时注重人文主义和文化传承。
二、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近代西方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期欧洲各国发生的一场反对黑暗和愚昧的运动。
启蒙运动认为,人类应该自主思考和判断,不受传统观念和权威的束缚。
这种思想的深入人心,推动了独立思考和创新,也促进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
它是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强调对多元化、复杂化和多样性的认同和尊重。
后现代主义不再追求单一、纯粹和真实的形式和哲学,而是认识到事物和观念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四、数字文化数字时代的到来,对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承和演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人们可以迅速连接和获取到超越时空限制的各种信息和文化资源。
现在,我们能够在网上欣赏数百万曲目的音乐、观看数万个电影,网上书店提供数百万本图书等等。
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承和演化,也推动了新的文化创造和互动,促进了艺术、文学和媒体技术等各个方面的跨越式发展。
总之,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承和演化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
历史上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现代的后现代主义和数字文化等一系列文化现象,都对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西方文化的传承和演化,无疑将继续演变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新文化史兴起与发展方向摘要新文化史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编纂中一个最主要的发展趋势,它取代了经济一社会史而成为历史研究的主流。
新文化史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吸收了三个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法国年鉴派史学、后现代文化批评和历史叙述主义、文化人类学。
这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决定和影响了当今新文化史研究的基本形式与走向。
历史叙述主义;文化人类学1989年,由美国历史学家林·亨特(LynnHunt)主编的《新文化史》一书,第一次明确地举起了“新文化史”(NewCulturalHistory)的旗号。
亨特为该书所作的导论《历史、文化和文本》,从历史编纂的角度申明了新文化史研究的主旨,被看作是新文化史的一篇宣言书。
在“导论”中,亨特借用爱德华。
卡尔(EdwardH.Cart)在1961年时对社会史所作的命题阐发道:“历史研究越注意文化,文化研究越注意历史,则对两者愈有利。
”①1(P22)她意在申明,文化史的研究将逐步取代社会史的研究而成为历史学的主流。
20世纪80年代前后,当代西方史学经历了一次由“社会史”向“文化史”的转向,亨特宣称,“因为社会学理论在历史学中之角色的激烈论战已衰退,标志着新文化史的崛起”1(p10)。
为了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雅各布·布克哈特(JarabBurckhardt)和约翰·赫伊津哈(JohanHuizinga)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史相区别,这个新的文化史取向又被称为“新文化史”或“社会文化史”,它能够看作是近三十年来西方史学最主要的一个发展趋势。
在另一本书中,亨特对新文化史作了说明:新文化史“探讨方向的焦点是人类的心智,把它看作是社会传统的贮藏地,是认同形成的地方,是以语言处理事实的地方。
文化就驻在心智之中,而文化被定义为解释机制与价值系统的社会贮藏地。
文化史研究者的任务就是往法律、文学、科学、艺术的底下挖掘,以寻找人们借以传达自己的价值和真理的密码、线索、暗示、手势、姿态。
最重要的是,研究者开始明白,文化会使意义具体化,因为文化象征始终持续地在日常的社会接触中被重新塑造”2(p198)。
新文化史的兴起并非偶然,它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几种西方学术思潮共同作用影响的产物。
抛开传统文化史写作对新文化史在历史编纂上的传承和借鉴作用不谈,新文化史有三个主要的理论和方法的来源一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法国年鉴派史学、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和历史叙述主义、文化人类学。
这三个方面的共同作用,决定和影响了今天新文化史研究的基本形式与走向。
①卡尔的原文为“历史学愈注意社会学.社会学愈注意历史学,则对两者愈有利。
”(EdwardHallettCart,WhatisHistory?NewYork:1965,p.84.)关于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法国年鉴学派史学对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史学的重要贡献早已毋庸置疑,对于新文化史来说,其形成首先便是建立在对这两种“新史学”范型的“反叛”基础上的;另一方面,这两种史学本身在70年代后的新发展,又进一步拓宽了文化史的研究视野,成为了世界性的新文化史运动的一部分。
英国文化史家彼得·伯克(PeterBurke)谈到:“社会文化史是对一种更陈旧的体制和更陈旧的‘新史学’的一种有意识的反叛,更确切的说,它是对六七十年代影响着欧美的两种历史类型的反叛。
一是卡尔·马克思类型的社会史,二是计量史(通常但并不总是经济史)。
计量史学又表现为两种形式:美国的‘计量史学’(diometrics)和法国的‘系列史’(hlstorieserielle)。
”3(p27)不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倡导的“自下而上”的社会史研究风气,还是60年代布罗代尔(FemandBmudel)如日中天般的“结构”或“长时段”历史模式,或是与之相对应的计量史学方法,大都相信历史的“科学性”,并且借用马克思的经典命题,认为经济和社会是起决定作用的历史基础,而政治和文化仅仅随之而变的上层建筑。
不过,如同20世纪初兴起的新史学最初的萌动正来自传统史学内部一样,对经济社会史研究的反省同样出自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和年鉴学派内部。
早在1963年,爱德华·汤普森(EdwardP.Thompson)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骤一问世,便在当时的史学界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汤普森本身是英国社会史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又是主动超越社会史并把研究方向引向新文化史的一位历史学家。
在《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书中,他一改当时社会史研究常见的诸如用计量的方法统计工人的工资收入、把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折算成可度量的标准实行比较等做法,而是把19世纪英国工人阶级的态度和意识作为对象,研究其文化的构成,工人阶级身份的真正形成不但是在社会经济意义上的,还包括工人阶级对自身地位的文化认同。
汤普森认为“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他写道:“除非我们把阶级看作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构成,否则就无法理解它。
”4(p11)在他把工人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分析其阶级意识的形成时,使用的也完全是文化的术语,比如传统、价值体系、观点和习俗等。
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汤普森又通过比较文化同经济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对自己的方法做了进一步的说明,“我正在提出质疑这样一种观点,即能够用‘经济学’名词来形容生产方式,但却把文化置于次要的地位,而生产方式的组织正是围绕着这个关键概念而展开的”5(p18)。
汤普森对这种做法提出了挑战,他不但把“文化”引入到沉闷的社会经济史中,更将它放到了历史学家研究课题的中心位置,文化因素在很大水准上反而成为了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所以他的观点也常常被人称为“文化马克思主义”。
即使汤普森还常常被归入到六七十年代社会史时代的历史学家之列,但他对文化的注重却极大地开阔了历史学家研究的视野,尤其在70年代后更是得到了积极的响应。
同样的现象也出现在法国年鉴学派那里。
不同的是,在法国,第三、第四代年鉴历史学家们用了一个专门的名词——“心态”(mentalités)来概括他们的文化史研究趋向,从而开创了“心态史”(l’histoiredesmentalités)这个历史研究的新领域。
雅克·勒高夫(JacquesLeCoff)在评价心态史的作用时写道:“‘心态’这个广泛、含糊而又常常令人忧虑的名词,正如其他很多具有广泛含义的词一样,对近年来的史学领域的变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对经济史领域起着一种理想的平衡作用,从而给整个史学带来了新鲜空气。
”6(P31)勒高夫所说的心态史对经济史的平衡作用,显然是指法国史学自布罗代尔之后那种经济一社会史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布罗代尔的“长时段”理论中,气候、生态、人口以及经济发展趋势都是决定历史发展进程的根本因素,是长时段的结构,而政治、文化等都仅仅浮于表面的可变量。
而到了60年代末,以勒高夫为首的年轻一代的年鉴派历史学家开始主张恢复年鉴学派创始人注重精神状态史研究的传统,将研究重心逐步由社会一经济史为主转向以研究人们的心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一文化史,反对把文化和心态看作是属于第三层次的次要因素,将研究领域由经济转向心态这个更为深层结构。
米歇尔·伏维尔(MichelVovelle)把这个转变称为“从地窖到顶楼”的进步。
它意味着对过去历史整体架构的把握,历史的理解也更为全面真实。
很多早年以研究社会经济史闻名的历史学家,也受到了这种潮流的影响,在某种“心态”的作用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更弦易张加入到了心态史家的行列之中。
最明显的例子是一度声称要固守“地窖”、坚持经济史研究的历史学家勒华一拉杜里(EmmanuelLeRoyLadurie)。
在1975年出版的《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山村》中,拉杜里利用14世纪宗教裁判所的审讯记录和其他档案,重新勾勒和描绘了中世纪后期法国西南部一个叫作蒙塔尤的小山村在几十年里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及思想状态。
在研究方法上,勒华拉杜里综合了社会经济史、历史人类学以及心态史等多种研究手段,其中尤为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他用心态史的方法将蒙塔尤村民内心中对现实的种种看法体现在读者面前,包括了对性、婚姻爱情、家庭、儿童、死亡、时间和空间、自然和命运、巫术、宗教、犯罪等的态度及观点。
正如作者在书中写道的:“我们下面的考察将改变方向,它将更注重层次,更加细致,涉及个人会少一些。
我们将不再从住家和窝棚等领域做面上的考察,而准备向深层探索。
在最底层,我们将努力探讨一个充斥日常生活的颇有讲究的各种举止。
此外,爱情生活、性生活、夫妻生活、家庭生活和人口问题也将是我们注重的问题。
最后,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相关村落、农民和民众的文化与社交的丰富资料。
这里的‘文化’当然是指人类学家所说的总体含义的文化。
”(7)(p194)伏维尔高度评价了勒华一拉杜里在《蒙塔尤》一书中的突破和创新,指出:“今天他对蒙塔尤地区的研究已生动地表明他把握了整幢建筑:从地窖到顶楼,即从土地结构到乡村集体心态中最为复杂的种种形式。
”6(p136)年鉴学派的心态史研究事实上便是新文化史的一个开端,它同以汤普森为代表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一起,颠覆了社会经济史独霸的格局,为“文化”平反正名,从而确立了文化作为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在新文化史中的中心地位。
年鉴学派的这种新的文化史研究取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心态史研究也引起了其他国家历史学家的共鸣。
其中最主要的国家当首推美国,尤其在一些法国史研究者中间,对文化的重新理解首先得到了他们积极的响应,他们是最早接触也是最先接受这个趋势并开始新文化史研究实践的。
二在美国,对文化的重新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又被添加了更多新的内容,补充了新的理论和观点。
1999年,在《新文化史》问世十周年之际,由林·亨特参与组织编写的另一部题为《超越文化转向:社会与文化研究新方向》的论文集出版了,历史学家会同社会学家及一些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共同对新文化史十年来的发展实行了有益的总结。
在两位主编维多利亚·邦奈尔(VictoriaE.Bonnell)和林·亨特共同撰写的导论中,对新文化史的产生背景回顾道:“到20世纪80年代初,新的分析模式开始取代社会史,宣告了所谓语言学或文化转向的开始。
”8(p2)随后,两位作者列举了几部出版于70年代前后的重要理论著作,指出正是这些著作的影响,使美国的社会科学家将视野转向了文化研究的方向。
这些著作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也就是新文化史的另两个理论来源:一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和历史叙述主义,一是文化人类学。
在这部论文集的导论中,邦奈尔和亨特还特别提到了两部出版于1973年的著作——海登·怀特(Hay-denWhite)的《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和克利福德·吉尔茨(CliffordGeertz)的《文化的解释:论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