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技术应用分析
简述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技术
简述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技术也不断得到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抗震设计标准抗震设计的一项重要技术就是制定抗震设计标准。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抗震设计标准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其中,抗震设计规范规定了建筑结构的强度、刚度、耐震性等基本要求,提出了抗震设计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标准,为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提供了保障。
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则是根据地震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离等因素,将我国划分为不同的地震烈度区,并为不同区域的建筑设计提供了不同的地震参数。
2.结构抗震技术除了制定标准之外,还有一些实际的技术手段能够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
其中,常用的技术包括增加房屋结构的刚度,采用抗震支撑和隔震技术,使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等。
例如,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房屋,在设计中可通过增加柱数和墙体厚度、设置剪力墙等方式提高其整体刚度;对于碳纤维等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结构的耐震性能;采用隔震技术可以将建筑与地面分离,减少震动对房屋的影响。
3.计算分析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使用计算软件进行抗震设计的计算和分析。
这些软件通常能够根据建筑结构的形状、尺寸、材料等参数,模拟地震时结构的响应情况,并预测结构的破坏和损伤程度。
通过这些计算结果,设计师可以优化建筑结构的设计,使其达到更高的抗震能力。
4.实验研究技术在抗震设计中,实验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建立模型、进行震动试验,可以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评估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并探索新的抗震技术。
例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曾进行过一项名为“摇晃表演”的实验,该实验利用一个巨大的水箱,模拟地震时的液化现象,让建筑结构在水中摇曳不定,从而更加真实地反映地震时的状况。
总之,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技术不断得到提升和创新,这为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保障。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分析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分析随着建筑物越来越高,体型变得越来越复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也变得更有挑战性。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主要探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结构抗震设计的方法总结和发展。
标签: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概念设计引言中国是地震发生最频繁的国家,根据过去一百年的统计,约三分之一的地震发生在中国,因地震而造成的死亡人数更是占了全球的将近一半。
所以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強对抗震技术的设计,对于地震所带来的危害要有预防措施,有效的减少地震给建筑带来的危害,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概述概念设计指的是能够解决建筑、材料、构造等各个方面的总体方案或者总体策划,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建筑物体达到设定的抗震性能。
概念二字,指的是建筑抗震设计师自身所拥有的力学知识、专业知识、丰富的设计经验以及经过实践证明的研究成果。
我国结构计算理论经历了经验估算、容许应力法、破损阶段计算、极限状态计算,到目前普遍采用的概率极限状态理论等阶段。
现行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则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结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以使建筑结构的设计得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
地震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要准确预测建筑物所遭遇地震的特性和参数,目前是很难做到的。
且在结构分析方面,由于未能充分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非弹性性质、材料时效、阻尼变化等多种因素,也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结构工程抗震问题不能完全依赖“计算设计”解决。
应立足于工程抗震基本理论及长期工程抗震经验总结的工程抗震基本概念,从“概念设计”的角度着眼于结构的总体地震反应,灵活运用抗震设计准则,全面合理地解决结构设计中的基本问题,既注意总体布置上的大原则,又顾及到关键部位的细节构造,从根本上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2 建筑场地的选择地震的发生会使建筑物遭到严重的破坏,地震中的地质运动会直接使建筑结构发生破坏,而且地质条件也是建筑物破坏的一个原因。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刘燕黎
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运用刘燕黎发布时间:2023-06-06T08:53:38.561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6期作者:刘燕黎[导读] 地球分为三层,最外层的是地壳,中间的是地幔,中心层是地核。
大多数破坏性的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当中造成的震动,会以地震波的形式出现。
据统计地球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绝大多数地震相对较小,人们感受不到。
大的地震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在建筑设计当中要将抗震考虑进去,如何才能将房屋建筑设计得更加牢固,是设计工作者着重要关注的。
文章就几种抗震设计在房屋结构设计当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一方面是要让普通的民众增强抗震的意识,另一方面是为我国的建筑业在抗震设计方面提供新思路。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重庆 400000摘要:地球分为三层,最外层的是地壳,中间的是地幔,中心层是地核。
大多数破坏性的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当中造成的震动,会以地震波的形式出现。
据统计地球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绝大多数地震相对较小,人们感受不到。
大的地震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在建筑设计当中要将抗震考虑进去,如何才能将房屋建筑设计得更加牢固,是设计工作者着重要关注的。
文章就几种抗震设计在房屋结构设计当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一方面是要让普通的民众增强抗震的意识,另一方面是为我国的建筑业在抗震设计方面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抗震设计;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运用引言: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2010年的青海玉树地震再到2013年的雅安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以及建筑物的损坏,给人民群众心中留下了巨大的伤痛,也造成了人民群众的恐震感。
日本是一个火山非常多的国家,时常伴随着地震的发生,但是在经历地震后,日本的房屋结构不会轻易地倒塌,这些房屋建筑结构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为了使建筑物拥有足够的抗震能力,不论是地震等级的大小都能够承受住,这就需要在房屋设计当中充分的运用抗震设计。
分析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分析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建筑结构隔震技术是一种应对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其研究和应用对于保护建筑物、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建筑物地震安全性的需求日益凸显。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强、不可控制的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破坏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威胁。
研究建筑结构隔震技术,寻求有效的地震减灾途径,对于提高建筑物地震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地震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还可以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研究背景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旨在提高建筑物的地震安全性能,降低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
1.2 研究意义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 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
隔震技术可以减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降低维护和修复成本。
3. 促进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
隔震技术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领域的新技术,推动了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了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发展。
4. 提升建筑设计水平和工程质量。
通过研究和应用隔震技术,可以提升建筑设计师和工程师的技术水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探讨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对隔震技术的分类和优劣进行分析,总结其优势和局限性,为建筑领域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参考。
通过研究建筑结构隔震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研究方向,寻找改进和创新的途径,推动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不断提升,为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做出贡献。
谈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CHENGSHIZHOUKAN 2019/26城市周刊10谈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熊阿滨 南昌大学设计研究院摘要:地震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当地震发生的时候,人们所拥有的逃生时间是非常短的,因此,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应当要加强建筑的抗震设计,有效提高建筑的抗震水平。
本文基于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简单分析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旨在为提升建筑的抗震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抗震设计;原则;建筑结构设计;应用自然灾害对房屋建筑的破坏程度是较大的,特别是地震灾害,会在一瞬间造成房屋大面积倒塌,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面对地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加强抗震设计,提升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有效减少地震所带来的损失和伤害。
因此,加强抗震设计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房屋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1.抗震防线设置的多样化原则。
当地震发生后,往往会伴随着多次余震的情况出现,如果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只设置了一道防线,那么就会导致建筑受到余震的影响。
因此,在抗震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要遵循抗震防线设置的多样化原则,设计多道抗震防线,从抗震设计部位、抗震材料、抗震结构等方面出发,多方面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1]。
2.构件功能的全面性原则。
在抗震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相关结构的构件具有良好且全面性较强的性能优势,如:承载力较强、刚度较好、延展性较好、稳定性较好等,并在遵循强剪弱弯、强柱弱梁以及强节点弱连接的基本原则上,做好抗震设计。
如果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出现构件薄弱的部位,那么就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升构件的整体性能,保证能够为抗震设计提供有效的细节支持。
3.构件应用的强弱原则。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过程中,构件之间必须要遵循强弱原则,处理好强弱关系。
如:当某一个楼层中主要的耗能构件屈服后,其他的抗震侧结构能够始终保持在弹性状态下,这样能够延长结构的屈服时间,提升建筑的延展性,进而为建筑中的人们争取更多逃生的时间。
抗震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这 一方 式 正 被 地 震 是 目前 世 界上 危 害 最 大 的 自然 灾 增 加 抗 震 能 力 的 地 基 要 特 别 注 意 预 防 地 内的 物 品受 损 程 度 。现 阶 段 ,
其 中不少 的 研 究成 果 已 害 之一 , 具 有 突 发 性 以 及 严 重 伤 害 性 的 特 基 变 形 , 这 样 才 能 从 根 本 上 保 证 房 屋 的 抗 国内外广 泛 地 研 究 , 点, 因此 地 震 对 于 大 部 分 的 工 程 结 构 而 言 震 性 。
地 震 的 破 坏作用 。 根 据 试 验 分析 得 出结 论 , 不仅为人们的生命财产 提供安 全保 障 , 也 屋 结 构 设 计 中要 提高 房 屋 结 构 的 抗 震 能 力 如 果 能 够 合 理 设 置 “ 反 摆 ”,那 么能 够 有 效 就 要 特 别注 意 以 下几点 。 有利 社 会 的安 定 稳 固。
震 时 建 筑 不 倒 ”, 针 对 现 阶 段 的 实 践 情 况 震设计, 发 挥 地 基 的 抗震 功 能 ;
我 国明确 区分 了房屋 建 筑 的使 用价 值 ,
并 将 其 规 定 为 甲乙 丙 丁4 大类别。 针 对 于 甲
5 %, 从 2 . 1 . 1 在 进 行房 屋结 构 设计 时, 要 充分 削 弱 地震 作 用能 力 的概 率 就可 高 达 6
1 抗 震 对于 房屋 建 筑 的重 要性
减 少 地 震 所 导 致 的 房 屋 考 虑 影 响 地 基 的 稳 定 性 的 因素 , 挑 选 能 够 而 在 最 大 限 度 内 ,
使房 屋 向相 反的 方 向振 动 , 两 个 振 动加 速 度
其 原理 主要 是 : 在地震发生时, 求, 也 是 全 国 人 民避 免 地 震 损 害 的 强 烈 呼 震 设 计 应 用 主 要 就 体 现 在 设 计 的安 全 性 以 方 向位 移 。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76 –引言地震是破坏力较强的自然灾害之一,房屋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若不足,就会使房屋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扩大人们的损失。
加强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能够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1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常见问题1.1 抗震设计问题。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这种震动对于建筑于地表的房屋结构产生极大的影响。
要减小影响就应加强房屋的抗震设计。
但在当前的房屋设计中,无法对地震的能量以及方向进行预判,无法设计符合各种类型地震的防震设计。
在我国房屋地震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以减少自然尊重周期来规避地震带来的问题,没有进行针对性的防震设计。
1.2 填充墙设计问题。
房屋建筑的填充墙设计是确保房屋抗震能力的重点,对房屋的主体结构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房屋当中的填充墙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决定了房屋的实际使用效果。
若房屋没有得到较好的填充墙设计,可能会减弱影响房屋建筑结构的合理性,使房屋更易受到自然灾害以及一些外部影响的破坏,出现开裂等问题。
在进行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使用不同材料也会对墙体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地震带的房屋建设中如果没有做好填充墙设计,那么就会使房屋建筑不能达到应有的抗震效果。
1.3 高层设计问题。
在当今社会中,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高楼大厦在城市中越来越多,房屋建筑高度也越来越高,几十层几百层的高楼建筑拔地而起。
然而,当房屋建筑过高时,对于房屋的抗震设计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房屋建筑在建造时的材料大多是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在小型地震过程中并不会发生变形,在地震中以其独特的结构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
当房屋建筑的楼层较高时,其抗震效果会逐渐被弱化。
而设计建筑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这一问题,一旦发生地震,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1]。
2 加强房屋抗震能力的措施2.1 地基的选择。
在房屋建设的过程中,选择地基时,应确保地基的性质一致。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第一、二次印刷勘误1、第213页,倒18行,“抗震墙退出工作”应为“抗震墙塑性变形加剧”;2、第504页倒数第2行及第506页倒数第3行,“隔振”应为“隔震”;3、第514页,第22行“丙类建筑及非抗震设计时”应为“丙类建筑及永久、短暂设计状况时”;4、第168页,第10行“第3.3.6条”应为“第4.3.6条”;5、第174页的黑体字,应全部为白体字;6、第56页,第18行“氓板”应为“楼板”;7、第221页,图6.1.9-2中“hwH/16”应为“0.16hwH”;8、第222页,第4行“1/16”应为“0.16”;9、第224页,图6.1.11-4中,L的尺寸线应标注在右侧基础的左边缘;10、第234页,第4行“一级推架结构”应为“一级框架结构”;11、第239页,图6.2.2-1中,有几处M的标示有问题;第1个公式中“+”号应为求和号,第3个公式中b为Mc的上标,不等号应为等号,右边的求和号取消;图6.2.2-2中的第三个公式应为等号。
12、表6.4.5-5~40,《=C35时取C35的数值,加说明“按HPB300钢筋计算”,注中HRB400的系数应该是0.75。
13、P37页,公式3.3.5-1、3.3.5-2在“》=2.5”前均增加“,a”14、P38页,公式3.3.5-4、3.3.5-5在“》=b”前均增加“,a”15、表3.4.3-6最后一列:第四行,第一个“r》=1.5”应为“r》=2”,最后一行增加“首层与二层r》=1.5”;倒数第2列:第4行“h2/h1”应为“h1/h2”,第7行分母位移的角标应为1.16、第47页第4行及第48页倒6行,“不对规则”应为“不规则”。
17、第347页,第9行,“砌体墙度”应为“砌体强度”。
18、第353页,表7.1.5中“多层砌体房屋”的第2行“装配整体式”应为“装配式”。
19、第3页,前言第12行,“50009-2002”应为“50009-2001”。
略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
略谈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摘要:地震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灾难,通常在建筑物上施加破坏力时发生的,如果建筑物的抗震性不符合标准,则会发生局部损坏或全部损坏。
因此在目前的单体住宅建设中,抗震性已成为结构设计的重点。
行业正在引入越来越多与建筑物抗震设计相关的标准,但由于每个房屋建筑结构的特殊性,抗震设计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抗震设计方法,根据建筑物的特殊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策略,以优化建筑结构设计。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应用引言地震是危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会导致房屋倒塌,一旦发生地震,不抗震的房屋将首先倒塌人员无法疏散,导致人员二次受伤,严重危及群众的人身安全。
在地震易发地区的房屋设计中,抗震性是主要的结构功能设计。
作为群众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房屋的安全性能基本上代表了当地生产生活的安全,为了减少地震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害,必须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本文讨论了房屋结构设计、房屋高度、施工现场和基础设置等方面,以确保房屋的抗震性达到标准。
1.遵循抗震房屋原则的建筑设计1.1完整性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涉及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这直接决定了房屋的抗震性。
因此在任何住宅建筑的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都是一个重要的标准,设计师在设计结构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设计标准,以确保建筑结构的整体合理性,提高住宅结构的安全系数,确保结构即使遇到损坏,它有自己的解除武装能力。
为此房屋的结构设计必须始终坚持完整性的原则,设计师在设计抗冲击性和抗震性时必须考虑诸多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使承载能力、刚度、结构稳定性等关键指标符合规定,保证整个结构的抗震性。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设计应符合设计标准,设计师应考虑整体,分析系统并进行详细计算,提前对可能影响结构抗震性的相关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协调不同结构场地之间的关系。
1.2简化原则从建筑结构设计经验来看,抗震设计中的结构越复杂,难度就越大,房屋各建筑的结构设计应遵循简化原则,符合建筑的基本功能,考虑抗震要求,尽可能简化结构系统和形状,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浅析发布时间:2022-09-25T03:35:10.006Z 来源:《建筑创作》2022年第4期(2月)作者:朱亚鹏[导读] 建筑的使用效率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所以建筑的稳定性和防震减震能力被民众重视。
朱亚鹏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06摘要:建筑的使用效率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所以建筑的稳定性和防震减震能力被民众重视。
隔震减震措施的科学运用,可以改善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将建筑的使用寿命延长,为民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证。
因此,加大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研究力度,很有现实意义。
本文从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隔震减震措施概述展开分析,探究了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要点以及相应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隔震减震前言: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是评价房屋建筑品质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对房屋建筑的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加入抗震理念非常有必要。
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房屋建筑的规模在不断的增加,对结构有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结合房屋建筑的结构合理选择隔震减震措施,减少地震对房屋建筑造成的影响。
一、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隔震减震措施概述(一)隔震减震水平概述建筑的隔震减震技术水平是指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物的环境条件和工作目标进行一定的统计参数衡量。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隔震减震水平是中国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规范标准。
可是因为对各个层次的设防水准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导致了建筑的设计成本以及风险增大。
(二)隔震减震目标概述隔震减震目标,是指一个房屋在抵御自然灾害时能到达的特性水准,或者说是级别。
一个建筑的性能指标是要依据现场的地震频率、群众住宅的总体数量状况、周围土地的构造特性、以及建筑及其所属区域的经济价值、社会效益等诸多要素来加以确定的。
而建筑抗震能力指标则是反映建筑隔震减震能力,建筑稳定性程度的评估水准。
(三)隔震减震设计意义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环节首先应该着重考虑结构隔振减震性能的优化,以便于改善结构耐震特性,这直接关乎着施工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所以若要从根本上提升施工结构设计的科学性,从而保证施工结构的使用性能,就必须从施工结构设计环节开始层层严格把关,高度重视房建筑结构隔震减振的设计,并尽可能地从结构整体角度出发进行综合分析,为施工进度的合理开展、施工质量超过期望等目标营造良好的外在条件,相应的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免受地震等恶性灾害的影响。
抗震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抗震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摘要:该文以如何使房屋结构的抗震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和怎样使地震对房屋的影响降到最低两个问题为出发点,对抗震技术对于房屋建筑的重要性和抗震设计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就如何控制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抗震设计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应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和2013年4月20日的雅安地震的发生,给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和伤亡,因此,政府的相关部门在后期的修复工程中,引以为戒对大地震恐惧之后引发房屋抗震能力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在房屋建筑中采用抗震设计,是满足目前地震频发的时代背景的需求,也是全国人民避免地震损害的强烈呼声。
我国的房屋建筑设计目前也在普遍采用抗震设计,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的房屋建筑能够在地震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样不仅为人们的生命财产提供安全保障,也有利社会的安定稳固。
1 抗震对于房屋建筑的重要性地震是目前世界上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以及严重伤害性的特点,因此地震对于大部分的工程结构而言是近乎毁灭性的破坏。
目前,90%的国家制定的抗震规范的原则普遍是“小震时不能破坏建筑、中震时建筑可以维护加固、大震时建筑不倒”,针对现阶段的实践情况分析了解到这种设计原则在生产实践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在根据抗震原则设计的建筑的抗震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不管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还是城市周边的乡村,重大的地震灾害所导致的伤亡人数已经呈明显下滑趋势。
然而,由于该设计原则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为主要目的,所以它在中小震灾害发生时,极有可能导致房屋建筑的某些使用功能丧失,使得建筑物不能再使用。
尤其是在现今经济高速运转的社会环境之下,房屋建筑内技术配备、装修等费用已经完全超出了房屋本身的建筑价值,地震时由于房屋损坏造成的这些经济损失是都是无法估计的。
如何进行房屋抗震设计的优化和全面应用,尽可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地震来临时的人员伤亡损失以及房屋建筑功能性丧失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广大建筑设计单位重要的职责。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解析 王皖军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解析王皖军摘要:通过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以有效的降低地震发生时带来的破坏影响,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房屋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具体的规定要求来进行抗震设计,全面提高抗震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以此来增强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轻地震发生时所带来的影响,为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抗震设计;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应用1建筑抗震设计对整体建筑设计的作用建筑的整体设计是基础,有了整体的结构设计才会有抗震的结构设计,抗震设计应该和整体的建筑设计很好地融合,从而达到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
如果设计人员能够在建筑的整体设计中很好的考虑到抗震这方面,会使建筑的使用性能提高;如果不考虑这方面的因素,会很大程度上减少建筑的有效使用年限,会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中造成大规模毁坏,给人们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也会给公共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所以建筑的抗震设计一定要被设计师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增加建筑的稳定性和长期使用性。
2抗震设计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都遭遇了不同程度地震的侵害,地震中很多人员有不同程度的伤亡,建筑物也大多在地震中倒塌,比如汶川大地震、海地地震等。
这都是因为之前老旧的房屋抗震性都比较差,使房屋经受不住地震带来的强烈震动导致短时间内倒塌,使建筑里的住户逃生时间大大减短。
就目前的科技而言,我国预测地震的能力还不够成熟,不能够及时地对人员进行提前疏散和预警,需要设计建筑的时候添加抗震的结构,使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3.1关注建筑抗震场地的选择不只是建筑结构会对地震危害产生影响,排除一些不可控因素,在同样的建筑结构条件下,把这个建筑结构放到不同地质的环境中,受到相同等级地震影响,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所以,想要促进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结果,就需要选择一个能够很好减轻地震影响的建设场地。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解析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应用解析抗震设计是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旨在确保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安全稳固的状态。
下面对抗震设计的应用进行解析。
1. 抗震设计的目标:抗震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在地震中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包括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减少损失和避免破坏。
抗震设计还应考虑建筑的经济性、实用性和施工可行性,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2. 抗震设计的原则:(1)强度原则:建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
(2)韧性原则:结构应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在地震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从而吸收地震能量。
(3)稳定性原则: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应保持足够的稳定性,避免倒塌和失稳。
(4)耐久性原则:建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够承担长期地震和其他环境影响的作用。
3. 抗震设计的方法:(1)确定设计地震力:根据地震带和设计地震参数,确定建筑所受地震作用的设计水平,包括设计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力谱等。
(2)选择抗震结构形式: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震结构形式,例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3)设计结构成员:根据抗震设计的原则,设计结构的各个成员,包括柱子、梁、悬挂结构等,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4)设计抗震连接件:连接件是结构的关键部分,需要经过细致的设计,确保其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包括锚固件、螺栓等。
(5)进行抗震分析:利用现代计算机软件进行抗震分析,模拟地震加载下结构的响应,评估结构的安全性。
(6)进行抗震加固:对于既有建筑,需要评估其抗震性能,如果不满足要求,则进行抗震加固,包括加固结构的强度、刚度和韧性。
4. 抗震设计的相关规范:在中国,抗震设计的相关规范主要包括《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等。
这些规范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限制条件,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分析由于地域环境的差异性特征,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需要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及时发现并排除,尤其是房屋结构设计的细节。
因此,做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升其抗震性能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标签:抗震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应用前言:当前建筑结构形式以及建筑施工技术的多样性发展中,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地位始终的不变的。
在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中,应从安全可靠性和功能技术性等方面出发,设计出具有较高安全系数和美观外形的建筑,并通过建筑结构抗震性能提升,以此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地震灾害。
1、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地震作为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一旦灾害发生,对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不可估量。
对建筑结构设计中加入抗震技术是现如今有效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重要决策。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相关工作人员应遵守“小型地震不破坏建筑结构、中型地震可修护破损结构、大型地震时建筑物不会坍塌”的基本理念,注重远离河流、山川等地震风险大的地形或者是地形不均匀的地区。
地震不仅发生突然,而且影响范围大,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并不能做到准确预测,更不可能做到预防和规避,因此想要降低地震带来的影响和危害,必须从建筑本身的抗震性能出发。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应该严格遵循相应的原则,使得即使受到地震灾害的影响,也可以将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如果在设计中不能有效的避开则必须要做好相应的抗震设计措施,合理的提高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最终起到减少建筑物坍塌可能性的效果。
2、建筑抗震设计的原则2.1结构合理性在建筑的抗震设计中,应保证建筑结构整体具有合理性,应保持其自身的基本性能,例如强度、刚性、稳定性等。
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不可为了满足于抗震性能而忽略建筑工程的相关规定,一定要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同样也是为后期的工程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设计过程中,应从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出发,实现最大限度的结构合理性。
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分析
硬度场地 , 建筑地点适宜可 以方便建筑地基的施工 , 能够提高建筑结构 的 我 国的地理位置处于地震频发的区域 , 不少省市都位于近断层的地震带 稳 定性 。 上, 因地 震 的发 生具 有 较强 的随机 性 , 目前 尚无 明 确 的地 震 预报 方 法 , 因此 必 2 . 2建 筑的 外形要 简单规 整 随着抗震学术界对抗震研究的深入 , 抗震理论有 了比较大 的发展 , 对 于 须注重地震发生之前的防护措施, 房屋 以及建筑 的质量 , 关系到人 民群众的 建 筑结 构 的抗震 方 法也 有 了较 多 的设计 思路 根 据 。 对 地震 后 的建 筑进 行 的统 生命 安 全 , 必 须 引起 足 够 的重视 。 计结果 , 发现结构简单对称的建筑不容易被地震波所破坏 , 具有较强的抗震 效果, 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地质资料, 研究出地震波 的传导方 向, 对建 采取有效的连接方式 , 以增强建筑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建筑 我国的不少地方都位于地震高发区, 地震发生时以地震波的形式进行扩 筑细节进行处理 , 避免突出于表面的结构 , 建筑整体上 的重心不能与 散, 因地震波具有水平方向及竖直方 向的分量 , 对地面上的建筑物会造 成较 的外形设计要尽量简单 , 大的破坏 , 其中建筑中受力复杂的部位以及突出顶面的部位 , 更容易受到破 刚度中心有较大偏移。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建筑物抗震设计案例分析
智能化技术的应 用:利用物联网、 传感器等技术, 实现结构健康监 测的智能化和自
动化。
PART FIVE
结构性能评估: 对建筑物的结构 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梁、柱、墙 等主要构件的抗
震性能。
地震动参数: 根据地震动参 数进行抗震性 能评估,包括 地震烈度、加 速度、位移等。
结构反应分析: 通过分析建筑 物在地震作用 下的反应,评 估其抗震性能。
轻质材料:减轻结构重量,提高抗震性能 高强度材料:增强结构强度和刚度,提高抗震能力 复合材料:结合多种材料的优点,提供更好的抗震性能 智能材料:能够感知和响应外部刺激,用于监测和加固结构
汇报人:XXX
应用价值: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 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智能化技术应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抗震设计的精准度和可靠性。 精细化设计理念:注重细节,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抗震能力。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与精细化抗震设计将成为未来抗震设计的主要方向。 实践案例:介绍国内外典型的智能化与精细化抗震设计案例,展示其应用效果和优势。
抗震构造措施: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如加强结构连接、设置抗震支撑等,以提高建筑 的抗震性能。
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和先进的施工工艺,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稳 定性。
PART THREE
建筑概况:某高层建筑位于地震高 发区,高度为100米,地上20层, 地下1层。
结构选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通过合理布置剪 力墙,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单击添加标题
结构简单:设计时应尽量使结构简单,避免复杂的结构形式,以减少地 震时可能出现的应力集中和震害。
关于抗震设防烈度9度地区房建项目技术应用浅析
关于抗震设防烈度9度地区房建项目技术应用浅析抗震设防烈度9度地区指的是地震烈度为9度的地区,这些地区地震频繁,地震破坏程度较大。
在这些地区进行房建项目,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应对措施,以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影响。
抗震设防烈度9度地区的房建项目在设计阶段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抗震设计方案。
这其中包括使用抗震设计软件进行地震反应分析,确定建筑物的抗震安全等级,并根据地区地震活动情况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
还需要考虑建筑的结构系统、材料的选择等方面的抗震性能,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减小结构损伤。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加强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结构构件的连接方式、连接强度,确保连接处的抗震性能。
还需要采用抗震技术要求高的材料,如高强度钢筋、高强度混凝土等,以增加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对于已建成的抗震设防烈度9度地区的房屋,可以考虑采取一些加固措施来提高其抗震性能。
加固可以通过增加剪力墙、钢筋混凝土柱、剪力墙柱等结构构件的数量和强度来实现。
也可以采用粘贴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加固技术,将其固定在结构构件上,提高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
要加强对抗震设防烈度9度地区房建项目的监管和检测工作。
监管部门需要严格审核设计方案,确保其符合抗震技术要求。
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工艺符合设计要求。
还需要定期进行房屋的抗震性能检测,及时发现和修复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于抗震设防烈度9度地区的房建项目,需要在设计、施工和监管等各个环节上加强抗震技术的应用。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严格的施工和监管,才能保证房屋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发挥其应有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抗震设计分析
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抗震设计分析【摘要】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抗震设计是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中不受损伤、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
本文通过介绍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技术,以及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挑战与解决方案,探讨了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指出了抗震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提升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
通过对现代建筑工程中抗震设计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抗震设计的意义和价值,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关键词】关键词:抗震设计、现代建筑工程、基本原理、技术应用、挑战、解决方案、发展趋势、结构安全性、重要性、未来发展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的抗震设计一直是工程建设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能够给建筑结构带来巨大的破坏和危害,因此进行抗震设计对于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抗震设计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应对不同地区的地震风险。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发生了许多严重的地震灾害,这些灾害使得人们对抗震设计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师和设计师开始重视抗震设计,力求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确保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本文将从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现代建筑中常见的抗震设计技术、抗震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抗震设计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以及抗震设计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探讨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对建筑结构安全性的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现代建筑工程中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分析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安全性提升中的作用,并探讨未来抗震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常见技术、应用实例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建筑工程领域提供更加科学、先进的抗震设计方案,确保建筑结构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房屋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的运用分析
房屋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的运用分析发表时间:2016-10-14T13:33:12.197Z 来源:《低碳地产》2016年第7期作者:张墅褒[导读] 房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技术也需要不断发展,从而才能确保房屋的抗震效果,保障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龙光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地震使大量的房屋倒塌是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抗震技术的应用是房屋结构设计的关键部分。
本文从抗震技术的原理、原则出发,简单介绍了传统抗震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详细分析了新型抗震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以期能够对我国抗震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应用的发展以及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房屋结构;设计;新型抗震技术;应用1引言近年来,世界各地区地震灾害频发,而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板块运动挤压,地震活动十分频繁,如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和2013年发生的雅安地震等,给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便是地震使大量的房屋倒塌。
据不完全统计,1900年至今,全球地震死亡人数占所有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63%,其中中国的地震死亡人数最多,占45%,这主要是因为以前中国的房屋抗震能力差,人口密集,约62%的死亡是抗震能力差的砖石房屋倒塌造成的。
与此同时,由于地震具有不可预知性和瞬时性,地震爆发时人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有效的抗御行动,我们所能做的只有防范并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影响,因此,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对于房屋的抗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方法,有效利用一些先进的抗震技术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对于在地震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及保证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2房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原则2.1 抗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在地震发生的时候,由于房屋依附在地球表面,所以房屋受到地震破坏的方式主要受地震波(横波与纵波)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技术应用分析【摘要】我国地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之间,由于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地震活动频度高、震源浅、强度大、分布范围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尤其近些年来,地震频发,这就对我国的房屋建筑领域来说是一个挑战,增强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显得非常必要。
本论文以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作为研究主体,从房屋建筑抗震技术的应用和增强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的办法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字】房屋建筑;抗震;抗震设计
1前言
地震是地壳剧烈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极具破坏性的自然现象。
地震带指的是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域。
在地震带中震中密集分布,在地震带外地震中零散分布。
通常地震带与地壳构造相联系。
在地震带内的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不均匀,各种地震活动性与所在地带地壳介质性质、地壳构造形式和地壳的构造运动强弱有关系。
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发生频率较高,一旦发生地震,波及的范围也很广。
据统计,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多于55万,在全球因地震灾害死亡人数中占到高达的53%的比例;1949年以来超过百次的破坏性地震袭击了我国22个省,造成了27万余人无辜丧生,这占全国各类灾害死亡人数的54%,因地震致灾的面积达到30多万平方公里,房屋倒塌数量达700万间之多。
地震不仅给人们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也对国家的
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
加强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虽不是阻止这种后果的唯一途径,但却是主要途径。
我国房屋建筑主要有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三种结构形式。
每种结构的抗震效果各有千秋,不同的结构用于不同的建筑。
建筑构造学是一门研究建筑物的构成、各个组成部分组合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
建筑结构是构成建筑物并为其使用功能提供应有的空间环境的支撑体,它承担着建筑物的风力撞击、重力、振动等作用下产生的各种荷载;同时还影响建筑构造、建筑整体造型和建筑经济的基本因素。
为防止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与破坏,不得不研究像建筑防火、建筑防震建筑防爆、建筑防腐蚀、建筑防尘、建筑辐射防护、建筑屏蔽、地下室防水、变形缝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房屋建筑抗震技术
2.1隔震技术
隔震技术是目前国际上较为热门的抗震新技术,它是以将像隔震垫等隔震消能装置放置于结构物底部与基础之间,以此来将上部结构和基础隔开,从而达到改变结构的动力作用和结构的动力特性的目的,利于在地震发生时减轻结构物的地震反应。
实践证明,很大的垂直承载力、很大的垂直压缩刚度、足够大的初始刚度和较小的水平变形刚度成为隔震技术抵可以抵抗风荷载与轻微地震的优势条件,而且它的耐用性比较好,使用寿命长。
因此,这项技术适用于较为重要的像学校、医院、商场、科研机构以及重要的指挥职
能单位的地层或多层建筑。
2.2消能减震技术
消能减震技术的原理是在建筑结构的某些部位(像节点、剪力墙、支撑、连接件或者连接缝等)设置消能原件,通过这些消能装置产生的摩擦非线性滞回变形耗能对地震能量进行耗散或吸收,从而减小了主体结构的水平与竖向地震反应,避免结构产生破坏、倒塌,达到减震抗震的效果。
这项技术主要用于一些高层或超高层建筑。
以上两种是房屋建筑中常用的抗震技术,虽然它们可以大幅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可是因为施工比较复杂因而难以合理把握,实际运用中还需要合理的房屋建筑设计和科学的施工,以此保证房屋建筑能具有优质的抗震性能。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得到了应用,这极大地丰富了增强房屋建筑抗震性能的方法,提高了构件的极限荷载能力,减轻了结构自身重量,有效地减轻了地震带来的灾害。
3增强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
3.1合理设计房屋建筑
房屋设计单位须按抗震设防要求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房屋建筑进行必要的抗震设计,并对设计的质量和提交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准确性负责任。
房屋建筑设计应当遵循:(1)房屋建设的场地选择应当选择坚硬的场地,避开地震时有可能会发生地基失效的松软场地;(2)对抗震原则加以综合运用,将刚度、承载力和延性
作为主导目标,多道防线刚柔结合,以便使得结构具有多道支撑和抗水平力,同时要保证结构体型简单,结构的受力及传力途径直接,使得整体结构与结构构件共同作用;(3)在设计中应力求使由地基传入结构的振动能量最小,保证结构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外延能力和耗能能力,并使结构能减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与扭转刚度;(4)为避免突然发生变化,在结构布置中须力求刚度、质量、延性和几何尺寸等对称、规整、均匀;(5)房屋设计中应增加结构抗火设计,与此同时,基础和地基的设计也需充分考虑地基变形可能对房屋安全的影响,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防范因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以及地质灾害,更好地保护人民及社会的利益。
3.2依照设计文件正确施工
只有高质量的施工才能将合理的抗震设计转换为真正能够抗御地震的建筑。
若要提高建筑工程的抗震性能需要将抗震设计和施工同样重视,把好双关。
有关审查单位在对施工图进行审查时需要将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当做专项审查内容,对其质量负责。
建设公司、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施工图,选择符合标准的材料,结构配件及设备。
相关施工单位需要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来进行施工,要对施工质量负责。
所有相关工程监理单位需要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来实施监理职责,对施工质量承担应有的监理责任。
3.3对已有的房屋加固
对已有的房屋建筑进行加固改造,也是一种增强房屋建筑抗震
效果的比较好的手段。
木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用减轻屋顶重力、加固构件之间的连接、加固木构件、砌砖抗震墙、加强柱间支撑等一些措施;土石墙房屋的加固应根据需要来加固墙体、增强墙体间连接、减轻屋盖重力;多层砌体结构加固可根据需要采用拆砌抗震墙、增设抗震墙、修补灌浆、在外加柱加固、板墙或面层加固、增设支撑加固、设置钢拉杆、长锚杆、对柱和墙采取现浇钢筋混凝土套加固、增设圈梁和构造柱等方法;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单向框架加固为双向,加强楼、屋盖整体性并增设抗震支撑、抗震墙等构件的方法;框架梁柱根据需要使用钢构套、现浇钢筋混凝土套加固、贴钢板加固、翼墙加固、增设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等措施。
近几十年来,我国对房屋建筑的加固,除了那些已知的传统方法,还开发应用了像高强钢绞线、碳纤维布、高强结构胶、聚合物砂浆这样的材料及预应力技术,这使得我国的建筑加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在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方面面临着两个主要的工作:其一是尽快在建筑设计上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加大抗震技术方面的研究投入,积极推广并应用先进可靠地抗震技术;其二是针对一些已有的建筑物,组织相关的机构展开全面彻底的抗震检查,对全国范围内有抗震隐患的建筑物加以加固或改造。
不能再让像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这样的悲剧重演。
尽管现有的科技条件下,
所有国家都无法避免地震这样的灾害,但是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还是有助于将灾害带来的灾难降到尽量低,因此,房屋建筑抗震设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孙三霞,姜效光,李红培.浅谈砖砌体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j].价值工程,.2010(13).[2]付敏娥.试论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3]张戟.浅析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3).[4]宋京伟,葛松.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技术应用研究[j].世界家
苑,2011(3).
作者简介:皮素芹(1976-),女,河北省石家庄行唐县人单位行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