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问题特征
语文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模板
语文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模板篇一: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命题特征一、观点鲜明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或论题)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二、结构清晰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衔接(2)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3)阅读文本的篇幅:都是超过1000字的文本。
(4)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
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的迁移。
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
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
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
解题指导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二、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三、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第一、比照原文弄清概念把握句意辨析筛选.设题情形有三种: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第二、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
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以(来自: 小龙文档网:语文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模板)下的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 、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例文: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法作者:仝牧来源:《高中生·高考指导》2014年第04期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选文常常是议论文,一般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辩驳旧说、介绍新见等。
它有三个主要特征:观点鲜明,议论性较强,材料涉及面广。
【题型特点】此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常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文字表述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相同,也不会完全集中,常常有前后勾连的情况,这就容易造成选项模糊。
选项模糊的类型主要有五种。
①范围上的混淆,以偏概全,以面代点。
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者外延过小,以偏概全,或者外延过大,判断过宽,以面代点。
考生答题时要特别留心选文和选项中的“凡”“一切”“全”“都”等修饰词语。
②指代上的混淆,颠倒主客,偷换概念。
选项偷换概念,用音同义异词或形近义异词来迷惑考生。
考生答题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混淆概念的所指对象,是否颠倒陈述主体与修饰语,是否忽略一些关键的修饰词,是否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③现实和设想的混淆,未已不分,或必不清。
选项在概念、判断上时间超前或滞后,把已经成功的现实和没有成为现实的设想或可能性混为一谈。
考生要特别留意“如果”“一旦”“将要”等词语,从而作出准确判断。
④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关系上的混淆,无中生有,牵强附会。
有的选项把肯定说成否定或把否定说成肯定,有的选项混淆主要和次要关系,有的选项无中生有、牵强附会。
考生答题时,一定要在选文中找到依据,忌主观臆断、望文生义。
⑤条件和结果、原因和结果关系上的混淆、颠倒。
有些选项将条件说成结果,或把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条件及因果关系。
考生要重点辨别,找准答案。
【答题技法】阅读论述文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作者的观点与倾向怎样、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等。
考生可按以下三个步骤答题。
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主要内容阅读选文后,可提出如下问题:本文论证的对象是什么?有什么最新观点?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作者对新观点的态度和看法如何?2.圈点勾画重点,提取重要信息一是圈点勾画选文中一些关键词语,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如“一旦”“如果”“因此”“但是”“然而”等)和一些修饰性词语,以备答题时使用。
论述类文本常见错误类型以及答题思路
(2)对比时间词 比对关注点 比对选项和原文 中的一些表示时 间、结果的关键 词,如:已经、 将要、完成、成 功…… 命题设误点 设误 类型
这一现象涉及故意把 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 混淆 未实现的设想(或推 时态 测)说成既成事 实……
原文:科学美还包括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
不少科学家在科学创造过程中最初的选择, 往往是依靠审美直觉来完成。比如狄拉克的 “单磁核”假说,就是从磁与电共有的对称 美中获得启示,后来被实验证实。 [2014· 重庆卷第6题D项]狄拉克的“单磁核” 假说经实验证实出磁与电共有的对称之美。
选项在概念的外延上做文章,或是外延 过小,以偏概全;或是外延太大,判断 (1)有意模糊 过宽,以“面”代“点”。阅读时要特 范围大小 别留心原文和选项中的“凡”“一切 ”“全”“都”等修饰词语。
原文表述很有分寸,并没有绝对肯定, 而选项表述则态度过于明确,过于武断 (2)有意混淆 绝对;原文判断已经很明确肯定,但选 程度深浅 项却有意模糊其词,貌似留有余地,实 则改变原意。
在比较伦理公理和科学公理时,原文认为这两者的建 立和考验“并无很大区别”,而选项却说“全文意在 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有本 质差别的”。 结论:对同一问题的看法,选项将 原文“并无很大区别”中的否定词“并无”篡改为肯 定词“有本质”,表达的观点与原文明显不一致。
原文: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 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 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 域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能力 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 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来源:Z#xx#]
原文: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
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 高度加以理解。 [2014· 广东卷第12题B项]艺术品总能上升 到“终极关怀”的高度来加以理解。
论述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
1.论述类文本的基本概念
论述类文本是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特点的一种文体。
它往往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广泛的社会学领域。
这类文章内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论述类文本的基本行文脉络
提出问题(论题、论点)——分析问题(论题、论点)——得出结论
3.论证问题的两种基本结构
横向,就是围绕一个论题(论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基本是并列的关系。
纵向,则是围绕一个论题(论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基本是层进的关系。
4.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述类文本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论点、论据。
把握这两个方面就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
论点就是作者的观点、主张,论点的提出有时是作者在开始用一个关键句明确提出,有时会将其隐含在对材料的引用分析之中,有时还会用问句的形式出现,等等。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一般来说,论点是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它所回答的是“怎样用论据论证论点”的问题。
一个论证过程可以只包含一个推理,也可以包含一系列推理。
论述类文本问题特征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二、落实论述类文本的三步读文法 论述类文本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明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等为主要 内容,读文的重点应放在厘清文章的论述关系和行文的逻辑关系.三步阅读法如下: 第一步:边读边标出3类关键词 根据表达的需要,作者在行文中往往精心选取3类词语来强调要表达的内容,有时 还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词语暗示文章的思路,读文时,要能迅速捕捉到并标示出来: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栏 目 导 航
读文示范 随堂巩固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读文示范
真题示例 ·························································◎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关题目。(9 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①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 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 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 记忆的经济学,使得②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 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 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③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 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 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有助于第2题D项的判断.
2题A、D项的判断.
第1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抓关键词
理关系
①首先,表分类分层的词,暗示段首是本段的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错误及应对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错误及应对方法常见错误以及应对方法1.以偏概全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
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解题对策: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
重点关注:a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
解题对策: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3.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解题对策:在碰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没有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4.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
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
解题对策:判断这类选项错误,只需找出一个反例即可。
重点关注,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词。
5.主次颠倒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就缘故原由而言有主要缘故原由和主要缘故原由,就表现而言1有主要方面和主要方面。
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主要”的一面倒置。
解题对策:做此类题,要仔细审读原文,清楚哪些是主要一面的,哪些是次要一面的6.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
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7.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论述类文本的概念
论述类文本的概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论述类文本的概念论述类文本,是指通过对某一主题或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阐释,以达到表达作者观点、提出论据、引发思考或解决问题等目的的一种文本类型。
这类文本不仅仅是对事实的叙述,更注重对事物的深入剖析和探讨,以引导读者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
论述类文本通常包括对某一问题或主题的分析,通过论证、举例、比较等方式,展开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在文本结构上,通常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其中引言部分用以引出问题或主题,正文部分展开观点和论据,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或提出展望。
在论述类文本中,作者需要清晰准确地展开论述,避免主题的偏离和论证的杂乱。
为此,作者需要在文本中运用恰当的逻辑结构和语言手段,以确保文章的连贯性和说服力。
1. 观点明确:作者在文中有明确的观点和立场,通过论述和举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让读者了解作者在某一问题上的看法。
2. 论证严谨:作者在论述中需要提供充分的论据和合理的推理,以确保论述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3. 阐释精准:作者在文中需要对问题进行准确的阐释和分析,避免主题的偏颇和论证的牵强。
4. 结构清晰:文本结构明确,包括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5. 语言得体:语言简练、精准,避免冗长和啰嗦,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通过论述类文本,读者能够了解作者的见解和立场,同时也能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促进自身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论述类文本在学术研究、社会批判、政治评论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第二篇示例:论述类文本是指通过对某一主题进行深入分析、阐述和论证的文本形式。
它要求作者具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通过论证、举例等方式使读者对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这类文本通常在学术论文、专业论著、社论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论述类文本的特点是有明确的主题和观点。
专题01 论述类文本阅读(总述)202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过关
专题一 现代文阅读Ⅰ
[第三段] ①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 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 学性的欠缺。②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 计上出乎意料。③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 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的映衬下,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 用.力.,因为形式探索无法与新奇世界的探索形成同等的阅读快感。
专题一 现代文阅读Ⅰ
第二步:边思考,边筛选——为答题做准备 勾画信息是为我们做题服务的,因此,需要思考每一则材料的 主要内容是什么,关键信息是什么,每一个题涉及区域在哪,这 样,把对我们做题有用的信息筛选出来,根据勾画的信息抓住材料 的关键,关注细节。 第三步:边比较,边概括——读懂文本,胸有成竹 在思考与筛选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联系:比较异同(说法上的异 同、内容上的异同等),然后综合各方面信息进行概括。
专题一 现代文阅读Ⅰ
[读文示范]
(2020·新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9分) 材料一: [第一段]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 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 势。
专题一 现代文阅读Ⅰ
[第二段] ①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 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 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②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 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 值一提。③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 “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 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
论述类文本阅读------文体特征
东平高级中学高三年级学案明确文体特征,探知阅读规律一、把握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特征1.论述类文本的基本行文脉络提出问题(论题、论点)--分析问题(论题、论点)--得出结论。
2.论证过程的两种基本结构横向、纵向。
横向就是围绕一个论题(论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基本是并列的关系;纵向就是围绕一个论题(论点)从不同角度展开议论,不同角度之间基本是层层深入的关系。
二、掌握论述类文本的三大要素1.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
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
论点一般出现在议论文的以下四个位置上:(1)在文章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如果表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一般就是论点。
例如《科学需要探索精神》《痛苦也是精神财富》等文章就是这样。
(2)在文章的开头。
从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来看,文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往往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例如在《谈骨气》这篇文章中,文章的第一句话“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就是开门见山的中心论点。
(3)在文章的中间。
这种论点一般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4)在文章的结尾。
例如孟子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通过层层分析,最后才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的。
2.论据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
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具有典型性。
它在论述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典型的事实,凸显道理,突出论点。
(2)理论论据。
理论论据可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也可以是为社会普遍认可的道理。
运用要做到精确,不篡改歪曲,能和论点建立必然联系,能恰当证明论点。
3.论证论证是用严密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
(1)常见的论证方法有:①引申论证:是反证法的一种,又叫归谬法,是由反面论点引出错误结论来说明的方法。
高考论述类文本的论证特点和论证思路课件
指的是展开的各层次间关系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或 是分论点之间关系的并列表述;或是围绕一个问题,从不同角 度论证同一观点。其实,通篇使用并列式的论述不多,一般是 在主体论述部分,分几个角度对观点加以阐述,这样便与总分 式重合了。
⑦假设论证
就是针对着上面所举的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 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
此类分析法常用“假设……情况会怎样呢?”引出与所举事例相反 的情况展开论述。
常考题型:论述文的论证特点(综合问)
1、论点提出的角度:是否准确、新颖、独到。 2、论据的角度: 是否典型、新颖、。 3、论点提出的位置和方法 (1)标题旗帜鲜明,读者一目了然, (2)开篇开门见山亮观点; (3)设问开篇,提出论题,论证深刻, 4、论证方式角度 (1)立论(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 (2)驳论(指出别人的论点是错误的,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 (3)立论驳论相结合,先破后立,先立后驳
在现代小说创作中,固守传统的“模仿”“再现”原则的固然不是少数,而追求
叙事的诗性价值也是一些作家的自觉追求。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小说作为一种叙事文学样式,更多地是与历史发生密切
的关联。早期的志人志怪小说,就是以“稗官野史”“正史之余”“六经国史之
补”的面貌出场的。因此,可以说早期的小说主要是对人与社会的具象描述和刻
意模仿,并以此来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这样的小说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人们
更多地关心它所叙之“事”,而不关心它是如何“叙”事,其社会历史价值远远
大于艺术价值。但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小说不断地从讲故事的原始形态
论述类文本语言特点
论述类文本语言特点论述类文本语言是一种具有严谨性和逻辑性的语言,通常是在学术性、理论性文本中出现。
其主要特点有:1、正式性:论述类文本语言十分正式,表现为语句结构完整、措辞得当、遵循一定的规范。
2、严谨性:论述类文本语言强调用词准确,措辞恰当,追求准确的表达和无歧义的意思,3、抽象性:论述类文本语言常常运用抽象概念来说明问题,并用专业术语来规范表述,需要读者具备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
4、逻辑性:论述类文本语言强调逻辑分析和论证,语言表达必须符合逻辑规律并陈述合理论据,以达到说服和阐明问题的目的。
5、语篇连贯:论述类文本语言需要采用适当的承接词、过渡词等辅助语言工具,使语言表述更为连贯通畅,并使全文结构严谨、完整。
综上所述,论述类文本语言具有正式、严谨、抽象、逻辑和连贯等特点,以更加准确、合理和规范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述,旨在传达清晰、准确的信息,达到让读者明白、信服的效果。
6、主观性:论述类文本语言有时会涉及作者的主观看法,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但是,这种主观性必须以客观理性的逻辑论证为基础,不应过于片面和情绪化。
7、规范性:论述类文本语言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包括语法、拼写、标点等方面,以保证表述的准确和标准化。
8、思辨性:论述类文本语言不仅仅是对某一现象的描述,也需要包含对该现象的思考和分析,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或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讨论。
因此,思辨性是论述类文本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
总之,论述类文本语言是一种具有专门性和科学性的语言形式,其语言特点主要包括正式、严谨、抽象、逻辑、连贯、主观、规范和思辨等。
在写作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和读者对象,运用合适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以实现清晰、准确和有效的传达。
核心素养探究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
核心素养探究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论述类文本是一种以论点、论据和论证为主要内容的文本形式,通过分析和论述来阐明观点、表达观点、解决问题或引发讨论。
核心素养探究分析旨在培养人们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时,需要注重逻辑推理和论证的合理性。
一、结构特征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通常可以分为引言、论点、论据和结论等几个部分。
1.引言:引言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开篇,通过引入背景信息、提出问题、阐述主题等方式来吸引读者注意,产生阅读欲望。
2.论点:论点是整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或要表达的主题思想,通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部分,并通过一句话或一个段落来明确表达。
3.论据:论据是用来支撑论点的事实、数据、案例、观点等,通过合理的论证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和可信度。
4.结论:结论是整篇文章对于论点的总结和归纳,通过提出建议、对未来发展做出预测等方式来结束文章。
二、论证方法论述类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比较对照。
1.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形式,即从普遍原理推导出特殊结论。
它通过三段论的方式,包括前提、中项和结论,通过逻辑关系来进行推理。
例如,通过提出一个普遍原理,并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得出结论。
2.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即通过具体的事实或例子推导出普遍规律。
它通过收集一系列个别事物或观察结果,归纳出一般规律。
例如,通过列举多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的共性特点来归纳出一个普遍规律。
3.比较对照:比较对照是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得出结论或引发思考。
它通过对事物的特点、优劣、优缺点等进行比较,进而进行论证和阐述观点。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解决方法等来得出结论或提出自己的观点。
综上所述,分析论述类文本的结构特征和论证方法是培养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文本结构的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逻辑和论证的合理性;通过对论证方法的分析,可以培养人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推理的能力,提高人们对于观点和论据的判断能力。
第五讲 论述性文本(一):议论文的特征-2024年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全国通用)
• 近些年来,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这方面做
出了积极探索。东方卫视出品的节目《这就是中国》,紧扣时代 脉搏,积极传达民族自信的精神。《上新了·故宫》以勃发创新的 时代力量,让文物活起来。CGTN(中国环球电视网)已经建成多语 种电视频道,在世界上的主要国家实现了节目制作与播出。与传 统媒体不同,新媒体弱化了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打破了 媒介的壁垒。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以抖音、 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也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舞台。《人民 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纷纷开通了视频号,利用网络的便 捷,提高及时性。然而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讲好中国故 事”也面临着被“污名化”“政治化”的挑战。同时,传播技术 不断进步,媒体融合全面推进,也为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叙 事提供了可能性与挑战性。因此,提升媒体讲故事的能力,便被 赋予了重要的价值甚至是历史意义。
(摘编自流景《〈无穷之路〉:令港人重新认识祖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飞跃发展的历史大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推动中外文
化交流以及国家形象传播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B.新媒体让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和接收者,它弱化了传
播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界限,让传播更加快捷、多样。
√C.不同媒体类型有不同的叙事资质,多模态叙事就是要充分利用不同模
态的不同资质,打破言语交流媒介的绝对支配地位。 D.陈贝儿以平实的语言风格,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在与百姓的亲切交流
证方式。立论时,必须围绕所论述的话题和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 在论证过程中,不能任意变换论题。开篇提出怎样的问题,结篇 就要归结到这一问题上。所有论证都要围绕中心论点进行。高考 所选的论述类文本,基本上都是以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见解为主 的立论文。但需要注意的是,“立”往往建立在“破”的基础之 上。在立论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辨析一些错误的见解和主张,加 以否定和辩驳,以增强说服力,使读者不会误解自己的观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contents
目录
• 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特征 •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 • 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技巧 • 论述类文本的解题策略 • 论述类文本阅读实例分析
01
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特征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论述类文本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 阐述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等为主要 内容,以说服他人接受某种观点或思想为 目的的一类文本。
理解语境含义
关注上下文
通过分析上下文,理解文中词汇和句子的深层含义和隐含意义。
把握转折
注意文章中出现的前后转折和对比,这往往意味着作者观点的变化或者是对立观点的提出。
推断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推断能力
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和上下文,推断出作 者未明确表达的含义和隐含观点。
VS
想象能力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联想, 对文章中未提及的内容进行合理推测和补 充。
梳理文段的论证结构,理解作者的观点及其论 据之间的关系。
3
论点与论据的关联
分析作者使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式及论点与 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
评价推断题
01
02
03
观点评价
推断评价
论证评价
对作者在文段中表达的观点进行 评价,判断其合理性与可行性。
分析作者在文段中的推断是否合 理,是否符合逻辑。
对作者在文段中的论证进行评价 ,判断其论证的严密性、有效性 等。
探究文本意义
01
思考文本的社会意义
论述类文本通常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阅读时需要思考文本对于社会、文 化等方面的意义和影响。
02
分析文本的局限性
任何文本都有其局限性,阅读时需要 分析论述类文本的局限性,并思考如 何克服这些局限性。
论述类文本的概念
论述类文本的概念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论述类文本是指对某一问题或话题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和论证的文章形式。
在日常生活和学术领域中都有广泛的运用,可以是一篇短文、一篇论文、一篇演讲稿或一篇报告等形式。
论述类文本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论述类文本的目的是阐明和解释问题。
不同于叙事性文本主要是叙述故事情节或事件发展,论述类文本更侧重于对问题的分析和论证,对读者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作者需要通过清晰的逻辑结构、充足的事实依据和合理的论证方法来阐明观点和见解。
论述类文本要求具有客观性和中立性。
作者在阐述问题和论证观点时,需要尽量避免主观情感和个人立场的干扰,尽可能客观客观地阐述问题、提供证据和分析。
通过客观中立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问题和观点,提高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论述类文本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通过深入挖掘问题的内在逻辑和原因,展示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性,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促使读者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作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才能做到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论证。
论述类文本需要实事求是,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作者在分析问题和提出见解时,应该以实际情况和事实为基础,避免空泛的理论和猜测。
并且要尽可能给出可行的建议和解决办法,让读者感受到有益的启发和指导,具有实践价值和应用意义。
论述类文本是一种重要的文体形式,对于促进思维的深入和理解问题的透彻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论述类文本的撰写和阅读,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拓展视野,增长见识,锻炼逻辑思维,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复杂的问题和情况。
学习和掌握论述类文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提升综合素质是非常有益的。
愿大家在论述类文本的写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创作出更加优秀和有影响力的文章。
第二篇示例:论述类文本是指对某一事件、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阐述的文章。
论述类文本常见错误类型以和答题思路
第三重比对 比对选项与原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旳答题策略最关键在于比对选项与原 文。选项与原文旳比对点存在显与隐、明与暗旳关系。 主要从显和明旳比对点入手,将选项旳表述与原文中 相应旳(或有关旳)信息进行比对,从而鉴定选项旳正 误。 注意:选项旳表述,不可能是原文有关内容旳复制。 命题人设置旳选项,总是要对原文有关内容进行某种 改造,或增添词语,或删减词语,或变换词语,或变 化语序,等等。
1.要求选出旳是正确 项(选“是”)或者错 误项(选“非”)
拟定某一选项旳过程,就是排除其他三个选项旳过程,一定要找 出排除旳根据,才干得出精确旳答案。有些考生能比对原文,正 确判断某个选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但因为没看清题干中选“是 ”还是选“非”旳要求,造成所选答案错误。
是“体现”“原因”,还是“成果”……要尤其注意题干中旳这
[2023·江西卷第7题C项]利用磁共振进行旳 研究已经证明:拥有联觉能力旳人,除了看 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有关旳 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有关旳 V4区域也同步被激活。
原文说旳是“似乎能够证明下列旳假设”, 表白后文不是一种得到确证旳结论,而选项 则说“已经证明”,显得十分肯定。
[2023·重庆卷第6题D项]狄拉克旳“单磁核” 假说经试验证明出磁与电共有旳对称之美。
原文表述为这一假说是从磁与电共有旳对称之美旳 “最初”审美直觉得到旳启示而后被试验证明,而不 是选项所述旳经过试验去证明后才懂得磁与电共有旳 对称之美。 结论:选项强调试验在前,启示在后,与原文表述旳 先后顺序恰好相反。
原文:不论是个人旳遗忘还是社会旳遗忘,在某种 程度上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旳机制,让 我们能够从过去经验中吸收教训,面对现实,想象 将来,而不但仅被过去旳记忆所束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助于第2题D项的判断。
题A、D项的判断。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抓关键词
理关系
①“首先”,表分类分层的词,暗示段首
是本段的中心句。
本段是论述全文的第一个分论点,表明
②“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的关 大 数 据 时 代 “ 被 遗 忘 权 ” 对 隐 私 的 影
①表因果关系的词(如“因为”“因此”“因而”“从而”等); ②表转折关系的词(如“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等); ③表并列或递进的词(如“也”“不仅……还……”等); ④表分类分层的词(如“首先……,其次……”等); ⑤举例子的词(“例如”“如”); ⑥表解说性的词语(如“换句话说”“所谓”“即”等)。
“被遗忘权”的内涵。
“总”。本段共4句话,先阐释本文话题
②“使得”表明后面内容是大数据时代 “被遗忘权”的内涵,接着介绍在大数
的一个结果。
据时代,记忆与遗忘平衡反转,遗忘变
③“意在”表明后面阐述“被遗忘权” 得困难,引出了“被遗忘权”出现的意
的意义。
义。
[题源对接]
[题源对接]
信息②有助于第1题B项的判断;信息③ 厘清第1段的关系有助于第1题A项和第2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首先①,“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 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②,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 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③,“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 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 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体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 利。
③“进一步说”表更深入一层,表明该句是对上面观 点的深层次论证。
④“不是……而是……”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后一 分句是强调的重点。
⑤“因此”是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表明后面是得出 的结论。
本段是论述全文的第三个 分论点,表明大数据时代 “被遗忘权”对主体身份 的影响。本段共6句话,呈 总分总的关系:第一句提 出分论点,第二、三、四 、五句具体阐释分论点, 第六句得出结论,总结上 文。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具有 典型性。它在论述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典型的事实,凸显道理,突出论 点。 (2)理论论据。理论论据可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 理、公式等,也可以是为社会普遍认可的道理。运用要做到精确,不篡改歪曲,能 和论点建立必然联系,能恰当证明论点。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二、落实论述类文本的三步读文法 论述类文本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阐明观点、说明道理、分析事实等为主 要内容,读文的重点应放在厘清文章的论述关系和行文的逻辑关系。三步阅读法如 下: 第一步:边读边标出3类关键词 根据表达的需要,作者在行文中往往精心选取3类词语来强调要表达的内容, 有时还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词语暗示文章的思路,读文时,要能迅速捕捉到并标示出 来:
②“如果……,那……”表假设关系的 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记忆的影
关联词,论述了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 响 。 本 段 共 3 句 话 , 第 一 句 提 出 分 论
遗忘”的危害。
点,第二、三句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论证
③“不论……还是……”表条件关系的 观点。
关联词,论述了遗忘对记忆的影响。
[题源对接]
其次①,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 类记忆与以往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②意 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 忘,在某种程度都是③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 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栏 目 导
航
读文示范 随堂巩固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读文示范
真题示例 ·························································◎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关题目。(9 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①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 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 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 记忆的经济学,使得②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 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 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③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 遗忘”的格局,对于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 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 信息提炼
抓关键词
理关系
①“所谓……,即”表明开篇即阐释了 就 全 文 来 说 , 本 段 的 内 容 是 全 文 的
[题源对接]
信息①有助于第2题B项的判断;信息②③ 厘清第2段的关系有助于有助于第2题B
有助于第1题C项和第2题C项的判断。
项和第3题A项的判断。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抓关键词
理关系
①“其次”,表分类分层的词,暗示段
首是本段的中心句。
本段是论述全文的第二个分论点,表明
[题源对接]
信息①有助于第2题B项的判断;信息③ 厘清第3段的关系有助于第2题B项的判
有助于第3题B项的判断。
断。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抓关键词
理关系
①“最后”,表分类分层的词,暗示段首是本段的中 心句。 ②“也就是说”表明该句是对上一句的进一步阐释。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3.论证 论证是用严密的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 (1)常见的论证方法有:
类比论证
举例论证 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因果论证
通过对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 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引用名言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 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 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正确合理。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最后①,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 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 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 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②,不是 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 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③,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 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 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 向特定的目的④。因此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 抗。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第三步:读完全篇构画行文结构图 读完全文,根据前两步落实论点、论据和论证的关系,梳理出作者的行文思 路,形成全文的行文结构图。也可根据第2题四个选项对于文章论证关系的分析, 进一步矫正所画结构图的相关要素。 如鲁迅《拿来主义》的全文结构图: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3)在文章的中间。这种论点一般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因此具有 一定的隐蔽性。
(4)在文章的结尾。例如孟子论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 筋骨……”,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通过层层分析,最后才得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论点的。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2)常见的论证结构有: 层进式 论述内容由此及彼、由浅入深 对照式 使用对比的手法论证 总分式 一般有“总—分—总”“总—分”等形式 并列式 用几个分论点来论述中心论点
考生阅读论述类文本时,要确定“论”的具体内容,把握每个分论点的具体内容 以及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等,从篇章结构出发,分析文本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第1轮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阅读
文中反复强调 的词语
有助于理解文 章内容、提示 信息的词语
有助于理清文 章思路,避免 逻辑错误的词 语
第1轮 ·语文
这类词往往是文章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