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浅谈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影响》

合集下载

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浅析

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浅析

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方式的有效性浅析作者:颜桂芝来源:《地理教育·当代幼教》2018年第10期传统的幼儿数学教育往往把幼儿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幼儿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幼儿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幼儿之间合作能力的发展。

教师一贯的做法就是通过讲解、演示、最后总结让孩子死记硬背地记住某个知识点、规律和方法,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导致幼儿获得的知识是僵硬的、片面的、孤立的。

而操作性学习活动是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取经验、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的一种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

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往往始于对操作材料和操作过程的兴趣。

在操作过程中,幼儿动手动脑,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题组从2012年4月的测评数据中抽取小一班、中一班各1组幼儿的数据,与2013年6月对这批孩子进行测评的数据,做了一个较明了的前后测对比,结果见表1所示。

从前后测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幼儿会操作的增加了21.43%,达到了88.1%,不会操作的减少了19.05%;喜欢操作的增加了33.33%,不喜欢操作的减少了33.34%;操作中有合作的增加76.19%,不會合作的减少了71.42%;有创新的增加21.43%,无创新的减少33.34%;幼儿能积极主动参与的上升为90.48%,增加78.58%,被动操作的的下降为4.76%,减少66.67%;能达成预设目标的由69.05%上升为85.71%,增加16.66%,未达到预设目标的减少9.53%。

如果说表1中的数据有幼儿年龄增大的因素影响,那么在实行操作性学习方式前后,同年龄段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又有什么变化呢?课题组从2012年4月、2013年4月的大班的测评数据中分别抽取一组21个幼儿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见表2所示。

从表2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是同年龄段的孩子,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幼儿的表现是差别很大的,显然操作性的数学学习方式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数学教学论文:幼儿数学教育操作活动浅谈

数学教学论文:幼儿数学教育操作活动浅谈

幼儿数学教育操作活动浅谈操作活动作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已为广大幼儿教师共识。

最近我们在一些幼儿园对幼儿教师关于操作活动的理论掌握与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现场了解,发现不少教师对操作活动的原理和方法理解欠妥,对其在幼儿数学能力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以致在教育中常常出现操作活动有悖于《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文针对调查结果对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操作活动的现状进行探讨,以达到在操作活动中促进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形成初步的数学能力的目的。

一、数学操作活动的界定(一)数学操作活动的概念。

在数学教育中供给幼儿足够的实物材料,创设一定的环境,引导他们按一定的要求和程序,通过自身的实践进行学习的活动称为操作活动。

数学知识的抽象逻辑性和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决定了幼儿数学概念形成要经过操作层次→形象层次→符号层次的逐步抽象和内化的过程,这需要以作用于事物动作的足够经验和体验为基础,通过自身活动的操作层次,借助被操作的物体获得感性经验,并从类似的多种经验中抽象概括而逐步建构起来。

因此,数学操作活动是一种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觉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之一。

(二)数学操作活动与幼儿发展的关系。

幼儿期基本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思维的半逻辑性,二是思维的逻辑建立在对客体的具体操作的基础上。

现代心理学认为:单纯地用眼睛看,并不能解决知识内化的问题,即使再用语言表达一下,也不能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幼儿在相当程度上还要依靠直觉行动进行思维,需要实际操作物体,对物体施加动作,经过反复地摆弄和探索,把外部动作转化为内部智力的操作,使问题的解决过程在头脑中进行,解答那些需要逻辑思维的问题,发展数学能力。

通过对儿童认知活动的研究,人们对动作在思维发展中的作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幼儿的双手操作活动,促进大脑积极思维,有利于促进他们智能和相应能力的发展,对幼儿素质的培养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浅谈操作活动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影响

浅谈操作活动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影响

幼教园地・151・2016年第11期总第428期又如自制玩具“辫子”,我们要求幼儿尝试自己玩,并要与别人玩的方式不一样。

幼儿充分发挥想象,有的系在身后当尾巴玩,有的相互合作,拼成图形玩“跳格子”的游戏。

幼儿的玩法多种多样。

不同的玩法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还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每名幼儿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再如,我们用布条制作的“小软棍”,软棍的一头是扣洞,一头是纽扣,不扣纽扣时,幼儿可以把一根根小小的软棍排成云梯状,玩“过云梯”的游戏(双脚并拢,屈膝行进跳)。

还可以将多根连接起来玩“照镜子”等合作游戏。

这些游戏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灵活多变的自制体育玩具让户外游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教师利用各种自制体育玩具,实现了“一物多玩”,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求异思维,促使其萌发了探索、创新的意识。

四、个性十足的自制体育玩具让午间操活动特色鲜明以往幼儿午间操的器械只有一种,或是羽毛球拍,或是呼啦圈。

我们寻找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加工。

这样,各班有目的制作了不同风格的午间操器械,经过编排适合的动作进行器械操表演,形成了具有班级特色的午间操。

例如,有的班利用废旧筷子、红布、棉花制成了“鼓槌”,并结合“击鼓”“钻山洞”等动作,编排了一套具有传统特色的“鼓操”,喜庆、红火的场面让人眼前一亮。

有的幼儿利用废旧报纸、彩色自粘纸制作了“金箍棒”,运用单双手甩棒、上举等动作,编排了美猴王的“棒操”。

活泼可爱的幼儿让人心情愉悦、忍俊不禁。

还有的幼儿在椰奶罐里放上沙子,在外面缠上彩带,制作彩罐,并编排了“罐操”,等等。

普通的午间操活动变得个性十足,班级特色鲜明,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幼儿也在其中充分感受到了器械的美和做操的愉悦。

总之,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自制体育玩具的功能,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让自制体育玩具“活”起来,并运用到每天的体育锻炼中。

幼儿在主动使用玩具进行锻炼的过程中,身心两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了提高,最终促进了自身的和谐发展。

浅谈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影响

浅谈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影响
判断甚至是 对幼儿审美水平与 艺术感知都有不能磨灭的影响 在对形的理解过程 中. 操作 性 学 习的积极作 用愈加明显 .幼教 工作者通过 引导幼儿看一看 、
摸 一摸 、 做 一做 加 深 他 们 对 形 体 的 记 忆 与认 知 . 通过七巧板 . 折
纸游戏等提 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与 自主能 力. 为他们在数 学学习 中 自觉建立平面模型和立体模型等提供 可靠的参考 幼儿时期 最初 的形体认知 能够使他 们在 自主 学习过程 中有更 多的媒介 可 以依托 . 在几何方 面的学习拥有 良好 的先天优势 . 使数 学思 维 更加 完善 和 全 面 同时 . 很 多幼 儿 园还 提 出 了很 多创 意性 的 操作性 学习. 比如在形状认知过程 中提 出让孩子说 出图形 的差 异与相似之 处 在折纸游戏 中努 力描述制作过 程等 这种具有 科 学引导的操作 性学 习还 能够在老师的 带领 下使 孩子的数 学 点。可见 . 这种操作性学习对幼儿阶段 能力培养有着值得 期待 语言概括 能力得到锻炼和开发 . 在数理教 学 中穿插 文字语 言的 的积极意 义 这种实在具体的学 习方法对 于本 身抽 象晦涩 . 幼 训 练 内容 . 从 而 实现 一 箭 双 雕 的 效果 儿难 以接 受和理解的数 学教育可谓是 雪中送炭 . 二者的有机 结 三、 操作性学 习强化 了幼儿对关 系的认识 幼 儿 应 具备 的数 学 能 力 不仅 应 该 涵盖 数 量 认 知 .形 状 认 合使得操作性学习显得更加灵活生动 . 而幼儿数 学能力培 养和 还 应 该 包括 各种 关 系的 理 解 关 系认 知 这种 能 力要 求 孩子 发 展 也 因此 突破 阻碍 . 变得 如 鱼 得 水 。值 得 一提 的 是 , 深 圳 的 幼 知 . 教行业率先迈 出了探索的第一步。2 0 1 4年 3月 2 2日. 由深圳南 在熟练掌握数量形状知识的基础 上. 能够对数 学范畴的要 素分 方管理公司与 当地幼儿园共 同举 办的“ 小手 牵大手 。 走进 南方基 类 , 排序 , 以及 简单地整理 , 能够理解数 学范畴的简单规律 和常 金理财课 堂” 活动在 南方基金总部举办 作为“ 理财童行” 系列活 识。例如 河南安 阳一幼儿 园以生活情景为素材 . 小朋友 为主人 动中针对幼儿阶段的重要环节 .它让小朋友在充满新意的模拟 公 , 在 类似 “ 过 家 家” 的游 戏 中 , 完成 对 提 供 的假 象道 具 , 比如 文 活动 中简单进行 了产品买卖.收益方案选择 以及伙伴 间的 自主 具 . 蔬 菜等进行“ 买卖” 这种 类似 的操 作性较 强的教 学模 式 已 探讨 .达到 了对 幼儿数 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对投 资理财意识从 经被 广 大幼教 工作 者 所 接 受 并应 用 到 工作 中去 这种 游 戏教 学 娃娃抓起的 目的 . 不仅得到 了小朋友们 的喜爱 . 也使 广大家长和 使幼儿作为小主人 . 身临其境却又不知不觉的圆满完成学 习任 幼教工作者感到满意与惊喜 可见 , 幼教行业数学教育的教学探 务 . 不 仅 丰 富 了课 堂 . 也 给 幼儿 工 作增 添 了 乐趣 越 来越 多这 种 索始终向着图新 图变的方 向努力着 幼儿数 学能力发展 由此取 学 习任 务对 于 小主 人 公 的数 学 思 维 实现 了 潜移 默 化 的 开发 . 不 得 的 显 著进 步 . 其 主要 具体 的 体现 在 以 下的 三 个方 面 仅对 已掌握 的数 学知识是一次灵 活的检验 . 也是 对数 学逻 辑思 操 作 性 学 习强 化 了 幼儿 对量 的认 识 维 能 力和 实 际生 活应 变能 力是 一 次 意 义深 刻 的锻 炼 这 种 对数 学龄前 的幼儿在认知阶段 . 由于其年龄 限制 . 所以对科 学 学关 系的理解和认知是高 出 课 堂书本层 次的思维培养 . 它的 目 和数 学 的接 受 都 是 比较 模 糊 的 . 他 们 更 多接 纳 吸 收 的 是 已知 的 的不仅仅是将 来能够在期末考试 中取得好 名次或在 某某竞赛 既定的事物 . 例如 3 至4 岁的幼儿能够在 家长老师的反复重复 中取得好成绩. 而更重要 的是在今后的学 习生活 中能够具有足 引导下形成反应 . 大 脑 会 记 忆 不 同的 颜 色名 称 、 不 同的 物 体 名 够 的探 索钻研精神 , 养成严谨认 真的做 事 态度 . 这种难 能可贵 称, 但是却不 能同样 经过简单机 械的重复认知数 与量 . 这就是 的精神 力量才是支撑数学能力转化为 实际成效的重要 支柱 这 为什 么数 学概 念抽 象难懂 .幼儿数 学能力培 养难度较 大的原 种 实践 能力的培 养也是 孩子 日后在 包括数 学领域的各 个领 域 因 幼教阶段的数 学教育 中根据幼儿不 同的年龄阶段 . 操 作性 站 稳脚 跟 . 做 出成 绩 的 重要 保证 学 习形式 多种 多样 . 比如利用计数棒 、 积木等教 学道具分 组再 幼儿数 学能力培养一直 以来面临着方法不得 当、 反馈不理 ��

浅谈操作法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操作法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操作法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陈小兰来源:《幼儿教学研究》2013年第03期操作法是一种幼儿利用材料动手操作,主动探讨和发现新知识、新规律的一种方法。

由于此方法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历来是幼儿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培养幼儿兴趣,发展幼儿思维、提高幼儿素质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这样几点启示。

一、注重城乡互补,操作材料多样化,拓宽幼儿知识面在数学操作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的操作材料不能因循守旧而要灵活多样,拓宽幼儿知识面,提高幼儿素质。

我园地处农村,我为幼儿提供操作材料时,不仅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而且尽可能创造条件,有意识地让幼儿接触一些新鲜事物,以达到城乡互补。

如我在教幼儿点数时,为幼儿提供实物卡片时就注意到这一点,水果卡片除了苹果、桔子、香蕉等常见水果之外,还有芒果、柚子、椰子等图片;动物卡片除了牛、羊、猪等农村常见动物之外,还有大河马、孔雀、鳄鱼等城市公园中才能见到的动物。

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边操作边讲述,通过相互交流、教师指导等方式,不仅能正确表达事物的名称及数量,而且认识了不少新东西,为学习其他学科如语言、科学等打下了基础。

同样,如果地处城市的幼儿园,则应尽可能多地向幼儿提供一些农作物图片、小贝壳、小树叶等自然物,也能收到同样的效果。

二、注重激发兴趣,操作过程游戏化,促使幼儿主动探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次活动中。

我在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时,总是以参与者身份,而不是以指挥者身份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促使幼儿主动学习。

如教幼儿认识厚薄,我以娃娃家妈妈的身份邀请幼儿到家中做客,在引导幼儿比较得出,棉被——厚;毛巾被——薄;毛衣——厚;衬衫——薄;围巾——厚;丝巾——薄这一系列的结论后,我以游戏的口吻导入操作活动:“小朋友,天气凉了,宝宝冷了,你给宝宝穿上什么样的衣服,围上什么样的围巾,盖上什么样的被子呢?”引导幼儿为宝宝穿上厚衣服,围上厚围巾,盖上厚棉被。

浅谈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影响

浅谈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影响

浅谈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影响作者:陈雅黛来源:《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年第03期【摘要】长期以来,幼教工作者对幼儿教育的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针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问题,更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总结了多年以来幼教老师的实践经验。

在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操作性学习这一概念脱颖而出,使幼儿数学教育迎来了曙光。

操作性学习的提出不仅良好的契合了教育部下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在要求,也正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呈现显著的正面效应。

特别是针对幼儿数学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方面,操作性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本文主要就对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教学能力发展的影响进行探究,希望对幼儿教学有所积极意义。

【关键词】操作性学习数学能力量形关系【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40-02幼教阶段的幼儿多处于3至6岁,这一时期正是孩子认知事物,感知世界的起步阶段,也是接纳知识技能的启蒙阶段。

这一阶段的幼儿接受新事物速度快,但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简单模仿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在这一阶段的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时期数学能力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的开发和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孩子青少年时期数学学习水平、逻辑分析能力,数量关系分析水平等,产生重大的导向作用。

操作性学习作为近年来素质教育推广的产物,有着牢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接受过实际教学试验和肯定的新型学习方法。

在幼儿数学教育方面,它要求学习者通过直接接触直观材料与教学道具,无障碍的感知量、形和关系的定义与变化规律,通过最简单直观的演示和实验操作解释数学范畴的因果关系。

而在幼教阶段,面对年龄小定性差的施教对象,操作性学习变得更加水到渠成。

这种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幼儿数学教育领域,通过最直接的手段对幼儿初期的数学思维进行碰撞和冲击,通过幼教工作者循序渐进的引导,使数学思维逐渐在幼儿的大脑中渗透和深化,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数学能力的目的。

浅谈幼儿园数学的操作性学习

浅谈幼儿园数学的操作性学习

2014-04观察思考在幼儿园,操作性学习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一种基本方法。

作为老师,在引导幼儿操作时,要注重引导幼儿主动思考、乐于探索、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如何操作,增加操作的游戏性、趣味性,这样就会使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有意思,幼儿主动学、喜欢学,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运用操作性学习提高数学的教学效果呢?一、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在教学中,我们尝试生活情境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

”幼儿头脑中的数学概念不应该只是来自于书本与老师的讲解,而应该是幼儿对生活现实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

把幼儿放置在生活情境之中,使数学学习生活化、情景化的一种最好的表现。

因此,环境的创设很重要,区角游戏的娃娃家里、小银行里、小超市里、科学发现区里、美食城里、墙壁上……我们把教育内容与教育过程融入生活情境中,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算一算,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在与自身经历相接近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区角游戏“小超市”里,幼儿面对各种不同标价的图书、玩具、食品等,幼儿在购买时,首先要看看自己带的钱币,要计算一下自己带的钱可以购买哪种自己喜欢的商品,如果钱不够,需要怎样调整,如果还有剩余,还可以再买一些什么。

而做收银员的幼儿,收到顾客的钱不仅要准确认识,还要计算几件商品的总价格,需要找给顾客多少钱;在“美食城”里,面对顾客要购买的数量,营业员要动手数一数,数量要准确,收银员则需要计算不同的数量各需要多少钱;在“科学发现区”,幼儿比一比、量一量、称一称、试一试,去感受、去探索、去发现;在“小银行”里,取钱、存钱、兑换零钱,这样,幼儿在贴近自己生活的环境中,体验到了数学的乐趣。

二、科学的材料投入在教学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材料投放方法。

不同的投放方式,不同的投放时间,就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在实践中,我们探索出适合幼儿思维特点的、有利于满足幼儿激情操作欲望的科学的投放方法。

浅谈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活动的影响

浅谈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活动的影响

浅谈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活动的影响作者:史裔飞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0期内容提要:操作性学习是通过亲手操作真实材料,在操作物体的过程中将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有趣的操作活动。

能够有效地将外部的操作转化成脑海里的记忆操作,使幼儿逐渐获得数学知识、经验和技能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结构。

幼儿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更好的认识周围的客观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智力,从而使幼儿有创造性的解决日常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主题词:操作性学习幼儿数学活动影响一直以来,幼儿数学教育存在对于知识的学习、计算技能的训练比重大。

而思维方式的培养,思维结构的发展的比重轻。

教师想通过演示、讲解、总结来起到使孩子记住某个知识、规律、方法,让孩子一开始接触数学就学会死记硬背,导致孩子获得孤立片面的知识。

不能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不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

而操作性学习就能有效的让幼儿了解数学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促进了其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智力和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

一、操作性学习的原理(一)操作性学习的定义1、定义操作性学习是指幼儿通过亲手操作直观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中获取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操作性学习的心理机制操作性学习方式的心理机制源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动作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主客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主体不平衡状态的不断发生,内因外因的相互作用称为心理发展的动力,个体心理才得以发展。

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调整的动作,不仅给客体带来变化,对主体心理结构起到建设性作用,动作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操作性学习方式建立并发展起来。

二、操作性学习的应用价值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直觉行动思维,同时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数学就是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化,揭示事物之间在数量上的本质特点,学前儿童就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事物和操作练习,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且使自己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幼儿操作性学习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幼儿操作性学习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幼儿操作性学习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摘要:幼儿教育中,操作性学习具有实践性、脑体并用、思维外展的特点,有助于帮助幼儿获得直接经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教师要立足操作性学习,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促使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操作性学习;思维能力在幼儿教育中,操作性学习作为一种“脑体并用”的活动学习方式,有助于促使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获取直接经验,促进全面发展。

操作性学习理念起源于杜威“做中学”思想,强调自主活动与操作是幼儿获取知识经验、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为一线幼儿教师,笔者近年来深化了操作性学习研究,并基于操作性学习强化了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中,笔者基于前期的教学研究经验,探索幼儿操作性学习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为一线幼儿教师更好地促进幼儿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借鉴。

一、幼儿操作性学习的特点及价值(一)操作性学习的特点1、实践性操作,系汉语词语,意指人用手活动的一种行为。

而“活动”一词,充分凸显了“操作”本身的实践性。

幼儿教育中,操作性学习以幼儿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主,如运用橡皮泥做各种造型、运用积木进行搭建、串珠子、装扮等各种有趣的活动,都隶属于幼儿操作性学习的范畴。

由此可见,操作性学习以幼儿的动手实践为主,因此,实践性是操作性学习的主要特征。

2、脑体并用作为一种“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活动方式,脑体并用是操作性学习的显著特点。

幼儿的动手实践,受到大脑的控制;而动手实践的过程,则有助于反促大脑的协调性发展。

因此说:整个操作性学习的过程,都是学习者肢体与大脑相互协调配合而又相互促进的过程。

3、思维外展有研究者认为:儿童的智慧体现在指尖上。

这里的“指尖”,实则指儿童的动手协调能力。

动手协调能力能够彰显儿童智慧,充分体现了动手实践对促进个体大脑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幼儿教育中,操作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幼儿的亲历实践为主的活动方式,活动的过程,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浅谈幼儿操作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幼儿操作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幼儿操作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第一篇:浅谈幼儿操作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浅谈幼儿操作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摘要:英国大诗人莎士比亚说过:“本来无望的事,大胆尝试往往能成功”。

幼儿园数学操作活动的实验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创新。

本文试从操作活动引发幼儿的自主活动、操作活动的空间让每一个幼儿得到发展、操作活动培养幼儿勤于思考、操作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操作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成功体验和自信心、操作活动的过程使教师与幼儿互动六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力求让幼儿做自和研究,发现新问题,设计新办法,开辟新途径,达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操作活动幼儿学习的主人当前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娇生惯养、依赖等不良倾向,让幼儿自己先去想、自己试着做,培养这种敢于动手操作的品质对他们一生将有极大的益处。

世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社会转型,要求21世纪公民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具有主体精神,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主动迎接挑战、主动抓住机遇、主动适应并改造社会的能力。

幼儿园数学从时代的要求出发,强调教育活动过程,渗透幼儿“动手操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操作活动让幼儿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充分操作、感知,积极的参与活动。

幼儿在活动中有选择、探索、表达的自由,操作活动能使幼儿产生自主感,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感,获得成就感。

幼儿在操作中学习,在操作中成功。

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操作引发幼儿的自主活动《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给幼儿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给幼儿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幼儿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给幼儿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幼儿一个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幼儿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操作活动正是恰到好处地贯彻执行了新纲要中的精髓、实质。

他强调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

操作活动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操作活动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操作活动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幼儿数学教学是培养幼儿数学兴趣和能力的重要阶段,而操作活动则是幼儿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操作活动是指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学习,让幼儿在实践中感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从操作活动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角度进行研究,探讨操作活动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操作活动进行幼儿数学教学。

一、操作活动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1.促进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操作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通过操作活动,幼儿能够直观地感知和理解数学概念。

在数目概念中,通过实际操作物品的增加和减少,幼儿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数量的变化,并逐步形成数字概念。

在几何概念中,通过搭积木、拼图等操作活动,幼儿能够直观地感知形状和空间关系,促进几何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2.培养幼儿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活动是幼儿进行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操作活动中,幼儿需要观察、比较、分类、推理等一系列数学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行为。

在数量比较活动中,幼儿需要通过操作物品的增减来进行数量的比较,培养幼儿的数量概念和比较大小的能力。

在图形拼图活动中,幼儿需要通过组合图形来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操作活动是幼儿学习数学的一种愉快的方式。

通过实际操作,幼儿可以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通过搭积木、做手工等活动,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愿意主动去学习数学。

二、如何更好地运用操作活动进行幼儿数学教学1.设计多样化的操作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操作活动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操作活动。

在数目概念中,可以通过数棒、计数棋盘、计数框等教具进行操作活动。

在几何概念中,可以通过拼图、拼图卡片、立体几何模型等教具进行操作活动。

通过多样化的操作活动设计,可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在进行操作活动时,教师需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浅谈操作活动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影响

浅谈操作活动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影响

浅谈操作活动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影响作者:查燕萍来源:《新校园(下)》2016年第11期摘要:本文分析了操作活动与幼儿数学学习的关系,总结了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存在的问题,并就通过操作活动如何提高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操作活动;幼儿;数学学习一、引言由于数学教学比较枯燥和抽象,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这就使其难以有效掌握数学知识。

3~6岁的幼儿正处于感知运算的阶段,也处于从直接形象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过程中。

如果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实际操作感知所学知识,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还可以更好、更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存在的问题1.设计数学操作活动中存在的问题(1)操作活动盲目、不科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部分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数学操作活动时,只注重操作活动的趣味性,导致幼儿在活动中除了收获快乐外,其他一无所得。

(2)数学操作活动类型单一,幼儿无法专心学习目前,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选择的操作活动类型比较单一。

许多教师选择使用的操作形式为验证型,忽视了其他类型的操作活动。

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先进行示范,然后让幼儿进行验证性的操作活动。

这种教学活动方式不仅忽视了数学操作活动中幼儿学习的自主性,还使幼儿形成了亦步亦趋的不良学习习惯。

幼儿对这种学习方式毫无兴趣,其创造性思维也受到了影响。

(3)操作活动的组织形式“一刀切”,忽视了个性化教育目前,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操作活动中,教师通常使用集体操作组织形式,大多数教师也用一个共同的目标要求所有幼儿。

而且,幼儿手中的操作材料往往都是一样的,根本没有顾忌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比如在很多分类教学的课堂上,通常都只能看到幼儿在摆弄同一种大小、颜色和形状的图案,教师让幼儿按照同一种颜色、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类,忽视了幼儿在年龄、动作、能力、智力、兴趣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让每个孩子都思考相同的问题,操作一样的材料,这样的操作活动会削弱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运用操作材料,促进幼儿数学能力发展论文

运用操作材料,促进幼儿数学能力发展论文

运用操作材料,促进幼儿数学能力发展内容提要:操作材料是数学教育的媒介,是帮助幼儿系统的建构数学知识,诱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工具。

利用操作材料,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取数学经验,提高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操作材料发展提高数学能力思维能力操作活动作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基本活动,以为广大教师所共识。

但对操作活动的关键之一——操作材料的认识欠妥,对其在幼儿数学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为此,我园对如何运用操作材料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现总结如下,以引起广大幼儿教师对操作材料的重视,达到通过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数学能力得到提高的目的。

一、操作材料可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他们特别乐于摆弄和操作物品。

幼儿动手操作可以引起大脑的积极思维,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来自运用感官的信号,而且来自于手的信号。

当幼儿注意的对象变成幼儿直接操作的对象时,就使幼儿的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学习兴趣就会高涨,兴趣的激发将是幼儿产生极大的数学学习动力,是幼儿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知倾向。

达尔文曾对自己成功的原因说到:“对我后来成功的影响,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因此,为幼儿提供可进行数学操作的各种材料,给幼儿的操作活动提供时间和空间,引导幼儿尝试,发现和寻找不同的答案,让幼儿在学习环境中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材料,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用自己的头脑去感知、发现数学现象,体验数学规律,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有效条件。

二、运用操作材料,有利于引导幼儿轻松获取数学经验操作材料是数学教育的媒介,是帮助幼儿系统地建构数学知识,诱发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工具。

操作活动是幼儿在头脑中建立初步数学概念的起步,使幼儿获得抽象数学概念的必经之路。

浅谈数学操作性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陈燕黄蕊田辉禹张丽恒

浅谈数学操作性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陈燕黄蕊田辉禹张丽恒

浅谈数学操作性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陈燕黄蕊田辉禹张丽恒发布时间:2021-08-20T00:52:50.353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6期作者:陈燕黄蕊田辉禹张丽恒[导读] 操作性学习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西华大学四川成都 610039摘要:操作性学习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以及结合幼儿数学教育和学前心理学等学科,以幼儿操作性学习的重要性为切入点,初步探索数学操作性活动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方面和对幼儿心理发展方面有何价值。

关键词:数学教育;操作性学习;教学策略一、操作性学习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操作法是指教师创设环境,提供充足的材料,全体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材料,在摆弄材料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思考、交流,从而获得初步的数学操作、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

操作活动是幼儿时期最佳的学习途径,操作法作为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操作性活动对幼儿数学学习能力发展的价值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皮亚杰在他的著作《数学教育的发展》中指出,那种认为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仅靠语言而忽视动作的做法是错误的。

尤其是年幼的学生,理解算术和几何需要动作。

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探索发现,才是最好的学习。

1可见,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感知集合,理解10以内的初步数概念的发展以及空间和几何体都有积极影响。

具体如下:1、操作性学习与幼儿感知集合的发展集合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整个数学都可以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

集合是指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整体,集合的“共同属性”可以是物体的名称,也可以是物体的某一特征。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思维的发展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对某类事物总结认识是由知觉特征到功能关系再到概念关系,在幼儿阶段,幼儿经常倾向于按照事物的具体特征进行分类,喜欢把相同颜色或者相同形状的东西放在一起。

浅谈操作法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浅谈操作法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浅谈操作法在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幼儿数学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主要课程,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载体,它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具有奠基性。

对于有些数学中的知识同学们不能很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数学知识,甚至听课都感到困难,产生厌学情绪。

一直是幼儿生学习的难点。

如何在学习中分散难点、降低学习难度、为顺利学习数学扫清障碍呢·本文以幼儿园数学教学为切入点,论述了幼儿园数幼儿需要营造故事情景、问题情景、生活情景,运用操作法激发幼儿数学学习兴趣,锻炼幼儿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幼儿数学应用能力。

标签:幼儿园;数学;操作法一、引言由于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数学这种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还处于具体形象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幼儿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为了能够让幼儿初步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必须找到直观的切入点,从现实情境的出发,让幼儿在操作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从而掌握数学知识,最终达到运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一教学目标。

二、幼儿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过分强调教育气氛新课改要求教师要积极创设环境,改变以往教学中沉闷、枯燥的教育氛围。

现在的教育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常常是热热闹闹,幼儿高声辩论、回答问题,班内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有的时候整堂课幼儿都忙着小组讨论、抢答问题得奖品、参加数学趣味活动等,始终处在异常亢奋的状态,教育气氛太活跃了,甚至搞得教师招架不住、大声呼喊也制止不住幼儿的兴奋,只好敲桌子来“肃静”。

在数学教育上,我们的老师的确每节课都注意从生活中引入,但往往就像“菊花加糖糖过量”一样,给人的感觉是生活味浓厚,而数学味淡泊。

(二)合作教学流于形式化从幼儿数学知识的特点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教育知识都适合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也不是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小组合作。

有些老师不管是否有合作的时机还是是否有合作的必要,教师往往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一节课甚至进行多次合作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影响姓名:班级:04级学前(1)班学号:***********指导教师:交稿时间:2009年5月[附件]独创承诺书本人申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生毕业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陆良师范学校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进行检查,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年月日目录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1)1. 操作性学习的原理 (3)1.1 操作性学习的定义及特征 (3)1.2 操作性学习的心理机制 (4)2. 操作性学习的应用价值 (4)3. 操作性学习影响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 (5)3.1 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影响 (5)3.1.1 幼儿学习数学的认知特点 (5)3.1.2 操作性学习与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关系 (5)3.2 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影响 (8)3.2.1 幼儿学习数学的思维特点 (8)3.2.2 操作性学习与幼儿思维能力的关系 (8)3.3 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影响 (9)3.3.1 数学活动中幼儿智力的发展 (9)3.3.2 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智力发展的关系……………………………….10.3.4 操作性学习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 (11)3.4.1 数学活动中幼儿创造力的表现 (11)3.4.2 操作性学习与幼儿创造力的关系 (11)4. 教学中有效运用操作法 (12)4.1 积极创造物质条件 (12)4.2 突出物体的数量关系 (12)4.3 配合明确的语言指导 (13)4.4 保证必要的操作时间 (13)4.5 与其它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3)4.6 加强活动的游戏性 (14)4.7 给幼儿讨论、评价的机会 (14)参考文献 (15)浅谈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能力发展的影响摘要操作性学习是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将学习数学的过程变成一种形象有趣、物化的操作活动。

它有效地引导幼儿把外部的物化操作逐步内化为头脑中的内部操作,使幼儿逐渐获得数学知识、经验和技能,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结构。

幼儿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更好的认识周围的客观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智力,从而创造性的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操作性学习,幼儿数学能力,发展,影响SummaryThe operability study is a kid to pass to begin operation to keep view material in person, is move back and forth the process lieutenant general of object a study mathematics of the process become a kind of image interesting, the thing turn of operation activity.It availably leading kid exterior of the thing turn operation gradually inside change into inner part within brains operation, make kid gradual obtain mathematics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technical ability, independence set up enough mathematics knowledge structure.The kid is in obtaining the foundation of basic mathematics knowledge, the amount of the of comprehension thing relation, better understanding surroundings of objective thing and they it of relation, development the kid's mathematics cognition ability, thinking ability and intelligence, thus the daily life of the solve of creation in of actual problem.Keyword: Operability study, kid mathematics ability,development, Influence长期以来,幼儿数学教育存在重知识的学习、计算技能的训练,而轻思维方法的培养,思维结构的发展。

教师总是想通过演示、讲解、总结让孩子记住某个知识,某个规律、某个方法,让孩子一开始接触数学就学会死记硬背,导致幼儿获得的知识是孤立的、片面的、僵硬的。

即培养不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不能让幼儿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

操作性学习能有效地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智力和创造性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

1. 操作性学习的原理1.1 操作性学习的定义及特征1.1.1 定义操作性学习是指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材料,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取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1.1.2 特征①解决问题中的思维发展特征。

操作性学习在主体客体相互作用中,以客体(玩具)和操作活动感性经验和外部思维辅助工具,开展学习活动,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并通过一定的步骤来解决问题获得发展。

以心理发展水平为依据,解决问题的水平受到各个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调控,外部行动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直观性思维成份,但不完全等同于直觉行动思维,在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阶段,操作性学习则是内化的心理动作的外部表现。

②学习对象的物体化特征。

操作性学习活动以物体材料为学习对象,学习效果不仅与操作方法有关,也与客体材料的性质有关,合适的学习材料是操作性学习方式能否实现学习目标的基础。

③操作学习的个性化特征。

不同幼儿由于起点不同,动作与认知发展水平不同,思维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动机、学习态度等均不同,学习要求也不尽相同,在操作时间、速度、策略等方面也均有所不同,学习效果有所不同,随着幼儿操作性学习水平的发展,操作性学习活动呈现丰富多彩的个性化特征。

1.2 操作性学习的心理机制操作性学习方式的心理机制源自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动作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皮亚杰有关儿童动作(又称心理动作)在心理发生发展中作用的描述,为操作性学习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皮亚杰把儿童动作视为“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指主体客体相互影响,双向发生变化,主体对客体产生作用,客体对主体作用进行反馈,主体根据这种反馈信息进行调整,再次对客体产生作用。

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主体不平衡状态的不断发生,内因外因的相互作用成为心理发展的动力,个体心理才得以发生发展。

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动作具有客体性、中介性,对儿童心理发展起到建构作用,是一种心理动作,皮亚杰在《皮亚杰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动作在儿童智慧和知识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动作指儿童对物体的操作,通过主动的操作和实验性操作才能理解物体的变化。

”这里的动作不是纯粹的运动性的动作,一方面,它指向物体的动作,具有客体性;另一方面,它指向物体的变化和主体对变化的理解,具有中介性。

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调整的动作,不仅给客体带来了变化,也促进了主体对客体认识的不断丰富,带来了儿童智慧的发生、心理水平的提高,对主体心理结构起到建构性作用,动作在儿童心理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操作性学习方式建立并发展起来。

2. 操作性学习的应用价值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学前儿童学习数学,不仅有助于儿童学前阶段思维的发展,而且对于他们今后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这就决定了数学教育是能够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直觉行动思维,同时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数学就是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化,揭示事物之间在数量上的本质特点,学前儿童就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事物和操作练习,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且使自己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在整个学前期,儿童要学习许多的数学关系:1和许多的关系、对应关系、等量关系、守恒关系、可逆关系、包含关系等等。

操作性学习使幼儿能正确认识这些数学关系,理解数概念的含义,掌握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发展其基本的数学能力,并且更好的认识周围的客观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运用数学的方法创造性的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3. 操作性学习影响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3.1 操作性学习对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影响3.1.1 幼儿学习数学的认知特点幼儿认知客观事物。

吸收外界消息,一般通过三条途径;一是通过操作直接与客观事物接触,感知事物的各种特征;二是通过视听等器官获得外界事物的形象(包括表象);三是通过事物的符号(包括言语、文字等)取得事物的信息。

这三条途径所依靠的认知成分包括感知和表象(如运动觉、视觉、听觉及它们的表象)、言语和思维等等。

这几种认知成分表明认知的三种水平,既感知动作水平、直观形象水平和抽象逻辑水平。

一般地说幼儿对外界信息的吸收往往同时依靠这几种认知成分,不过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吸收信息时这几种认知成分所占的比例有所不同。

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最初要通过手的运动和视觉言语活动相结合,由于三者尚未形成一一对应的联系,所以要经历一段从不协调到协调的过程,以后减少了手的运动,而凭借视觉、听觉或它们的表象,结合口头默数来认知数的实际意义。

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将它同化到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如果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的信息那就要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甚至要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这就是顺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