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相遇牛顿_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18.0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必修3)
2.核心——“理性” (1)含义:主张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
事物的能力。
(2)内容。
民主和科学 ①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___________ 的时代。
②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 由和平等。
3.代表
人 物 伏尔 泰 孟德 斯鸠 卢梭 观点 天主教会 (1)抨击_________,反对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倡导____________ 《哲学通信》 天赋人权 《路易十四时代》(2)提倡“_________”,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 三权分立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_________” 《论法的精神》 学说 提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及 人民主权 《社会契约论》 “_________”思想。人类不平等的 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1)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 《纯粹理性批判》 (2)主权属于人民,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代 表 作
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3.据材料二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及特征。
提示:(1)含义
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 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崇尚理性和科学,反对封建宗教禁锢。
(2)特征:①人文主义首先是一场文化运动。古典文化是其核心内 容,人文主义者崇尚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效仿的典范。②主要以 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了辉煌成就。③人文主义的实 质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通过强调 人与万物的区别,突出人的优越。④人文主义肯定人的现世生活, 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 ⑤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普遍虚伪和腐败进行了激烈批判,从侧面
涵,是文艺复兴开启的反教会斗争发展的新高潮,并且矛头直指 封建专制制度,表现出鲜明的革命性和彻底性。
【名人故事】牛顿和万有引力与光的故事
【名人故事】牛顿和万有引力与光的故事伊萨克·牛顿 (Isaac Newton) 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被认为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工作涉及众多领域,其中包括万有引力和光的行为。
据说,牛顿是在英格兰一个农村小镇的乡村农舍出生的。
尽管他的家庭并不富有,但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得到了认可。
年轻时,他在农舍的阁楼里阅读了许多书籍,特别是有关数学和科学的书籍。
当时,牛顿的一个著名的发现是万有引力的理论。
传说牛顿年轻时看到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苹果会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
他意识到,所有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苹果会掉下来。
这个发现启发了他研究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定律,最终形成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有关,并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这个定律解释了为什么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月亮绕着地球旋转,还解释了行星的轨道和其他天体的运动。
牛顿在探索光的性质和行为方面也有重要贡献。
他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证明光是由颗粒状的物质组成的,这个理论被称为光的颗粒理论。
他还通过将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使其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证明了光的色散现象。
牛顿的光的颗粒理论后来遭到了争议和挑战。
光学家赫格尔 (Thomas Young) 提出了光的波动理论,表示光是由波动组成的。
这引发了一场关于光的本质是颗粒还是波动的激烈争论,直到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光同时具有波动和颗粒性质)的提出。
尽管他的光的颗粒理论部分被推翻,但牛顿对光的研究仍然对光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研究奠定了许多光学理论的基础,并成为后来的研究者所借鉴和发展的基础。
牛顿的多项科学贡献使他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科学家,他的工作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也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他的物理学定律和数学方法中的许多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科学和工程领域。
牛顿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发现自然界规律的精彩例子。
牛顿的万有引力的故事
牛顿的万有引力的故事万有引力,也称作“万有引力定律”,是物体间引力的基础原理。
它的发现,要归功于英国的科学家、数学家牛顿,他认为物体之间的引力是一种“万有引力”,可以影响到宇宙中的任何一点。
牛顿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业家庭,他父母同时在世,但是多次婚变导致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远不及他期待的那样。
尽管牛顿接受的教育非同一般,他也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基础,他在科学、数学和物理方面表现出色,甚至胜过大多数大学生。
因此,他在16岁时就被派往牛津大学。
牛顿受到学习的压力,他的学术生活一度变得十分艰苦,他既需要精心阅读,又要克服诸多问题,他几乎处于孤立状况。
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以及艰苦的研究,牛顿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它给宇宙和人类带来了重大影响。
牛顿的发现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个科学解释解释世界的方式,该方式改变了许多人对宇宙的理解,因为它允许我们用科学的方式研究宇宙。
为了实现这一点,牛顿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发现了宇宙中的万有引力定律,它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看法,使我们能够更解释宇宙,并且更深入地了解它。
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他曾说过:“我们应该在此控制我们自己,而没有超越它。
”这句话准确地表达了他尊重宇宙和节制自己的态度。
他也形容了宇宙为一个有特征的系统,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描述了宇宙中物体间的作用,它规定了每个物体之间受力的作用,比如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任何物质在空间中都会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这有助于我们解释许多宇宙现象,包括月球的移动和行星运动等等。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被称为科学的一个里程碑,它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开启了新的研究宇宙方面的大门,推动了人类的知识的进步。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被说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它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宇宙的解释。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靠的解释宇宙的方法,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探索它的本质,把握其规律,更好地理解它的未来发展。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它是宇宙深奥的奥秘之一,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宝贵的宝藏。
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牛顿是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研究对于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理论是他最为知名的贡献之一。
本文将介绍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探讨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对科学界的影响。
1. 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的提出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是基于他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研究和理解得出的。
牛顿认为,所有物体都具有质量,质量是物体内在的性质,与物体所占据的空间有关。
而引力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力,它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1 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该定律描述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的大小和方向。
它可以表达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F = G * (m1 * m2) / r^2,其中F是引力,G是一个常数,m1和m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1.2 质点近似为了让万有引力定律更易于研究和应用,牛顿引入了质点的概念。
质点是一个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物体,只有质量和位置。
这样,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可以近似为质点之间的引力作用。
2. 引力的原理与应用2.1 引力的原理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是基于以下两个原理:2.1.1 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的第三定律指出,每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另一个物体也会对它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这个原理被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在引力的情况下,如果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引力,那么另一个物体也会对它施加相同大小、方向相反的引力。
2.1.2 加速度与引力牛顿的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施加在其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因此,当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引力时,它将获得一个向引力方向的加速度。
2.2 引力的应用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在天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可以计算和解释行星的运动轨迹、彗星轨迹以及其他天体间的相互作用。
物理发展史考试
第1章.古代物理学发展过程古希腊时代的阿基米德已经在流体静力学和固体的平衡方面取得辉煌成就,但当时将这些归入应用数学,并没有将他的成果特别是他的精确实验和严格的数学论证方法汲入物理学中。
从希腊、罗马到漫长的中世纪,自然哲学始终是亚里士多德的一统天下。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布鲁诺、开普勒和伽利略不顾宗教的迫害,向旧传统挑战,其中伽利略把物理理论和定律建立在严格的实验和科学的论证上,因此被尊称为物理学或科学之父。
伽利略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仅就力学而言,他以物体从光滑斜面下滑将在另一斜面上升到同一高度,推论出如另一斜面的倾角极小,为达到同一高度,物体将以匀速运动趋于无限远,从而得出如无外力作用,物体将运动不息的结论。
他精确地测定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一加速度沿光滑斜面下滑,并推论出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及其运动方程,驳倒了亚里士多德重物下落比轻物快的结论,并综合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垂直地面方向的匀加速运动得出抛物线轨迹和45°的最大射程角,伽利略还分析“地常动移而人不知”,提出著名的“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中国的成书于1800年前的《尚书考灵曜》有类似结论)。
但他对力和运动变化关系的分析仍是错误的。
全面、正确地概括力和运动关系的是牛顿的三条运动定律,牛顿还把地面上的重力外推到月球和整个太阳系,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以上述的四条定律并运用他创造的“流数法”(即今微积分初步),解决了太阳系中的二体问题,推导出开普勒三定律,从理论上解决了地球上的潮汐问题。
史称牛顿是第一个综合天上和地上的机械运动并取得伟大成就的物理学家。
与此同时,几何光学也有很大发展,在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先后发明了显微镜和望远镜,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都对望远镜作很大的改进。
法国在大革命的前后,人才辈出,以p.s.m.拉普拉斯为首的法国科学家(史称拉普拉斯学派)将牛顿的力学理论发扬光大,把偏微分方程运用于天体力学,求出了太阳系内三体和多体问题的近似解,初步探讨并解决了太阳系的起源和稳定性问题,使天体力学达到相当完善的境界。
2021-2022年乐山市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1.近代以来,大大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产生的重要发明是()A.蒸汽机B.发电机C.汽车D.内燃机2.在1750—1850年间欧洲的人口从1.4亿增加到2.65亿,到1900年猛增到4亿。
这主要是由于A.欧洲城市扩大与发展B.欧洲开放的移民政策C.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D.欧洲国家联合的结果3.它被后人誉为“社会百科全书”,它真实地反映了法国大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掠夺和一切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社会关系。
这部作品可用来研究社会转型期发展情况,这部作品是()A.《战争与和平》B.《人间喜剧》C.《英雄交响曲》D.《罗密欧与朱丽叶》4.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域市人口和农村人()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工业革命的发展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5.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A.珍妮机B.蒸汽机车C.汽车D.电子计算机6.一位19世纪的法国伟大批判现实主文作家曾说过:“拿破仑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
”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材料中的“他”是A.巴尔扎克B.列夫托尔斯泰C.高尔基D.伏尔泰7.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是①制定《1787年宪法》②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的法令④明治维新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③②④①8.乔治从美国芝加哥邮政大厦给远在纽约的妈妈发了一封电报,电文如下:“亲爱的妈妈:今晚我将开汽车到机场,乘坐8点的飞机飞往伦敦,不能与您共度圣诞佳节。
请原谅!您的儿子:乔治”乔治发这封电报的时间最早可能在A.19世纪中期B.19世纪末期C.20世纪初期D.20世纪中期9.甘地在《印度自治》中说:“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
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
转载推翻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九大证据
转载推翻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九大证据[转载]推翻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九大证据! 2011年04月21日推翻“万有引力”定律的九大证据众所周知,“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十七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
牛顿根据当时对太阳系内行星运行观测的数据,结合自己和前人发现的的运动定律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尽管“万有引力”定律在解释行星运行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它在太阳系以外并没有得到实验的验证。
多年以来,在自然界呈现的许多异常的现象,都使万有引力理论受到质疑。
以下是证明“万有引力”定律并非“万有”的九大证据:1.宇宙加速膨胀现象2.星系旋转过快与“第一推动力”问题3.水星轨道的进动、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弯曲4.先驱者号轨迹反常5.万有引力常数异常6.重力异常现象7.反引力效应8.人体漂浮与飞行现象9.理论矛盾1.宇宙加速膨胀现象近些年发现的宇宙加速膨胀,是“万有引力”无法解释的。
根据传统的大爆炸理论,宇宙因为大爆炸而膨胀,宇宙膨胀因为星系间的引力会逐渐减慢。
但是1998年科学家通过观测却发现宇宙膨胀不是在减慢,而是在加快。
这些发现震动了科学界,科学家不得不人为引进暗能量的概念,认为正是这种神秘暗能量的推动使得宇宙加速膨胀。
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天文学家们独立地发现了宇宙膨胀加速的新证据。
他们的研究结果刚刚刊登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最新的月度期刊上。
这两个天文学家小组的发现震动了科学界,因为人们一直认为宇宙中的物质所产生的引力会使宇宙的膨胀减速,而不应该是加速。
这两个小组根据观测到的遥远星系中的超新星(巨型的爆炸的星体)的亮度推断,宇宙里面充满了一种神秘的暗能量,正是这种暗能量的存在使得宇宙不断地加速膨胀。
美国《科学》杂志评出了2003年十大科学成就。
该杂志在评价中说,“明确宇宙能量分布,找到暗物质和暗能量存在的新证据,是2003年所取得的最重大的科学突破。
”这十大科学成就之首为:发现宇宙大部分是由暗能量组成的新证据。
来自“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和“斯隆数字天宇测量”(SDSS)观测计划的信息,证实了宇宙暗物质存在,同时发现,这些暗物质也一直受到暗能量的作用。
2021年省考行测笔试套题演练-言语(讲义+笔记) (1)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专 心 致 志 高 雅 增 强
B.穷 经 皓 首 严 谨 赋 予C.
学而不厌理性给予
D.锲而不舍高冷强化
_ 31.只要是创新,就会突破一些条条框框,往往越是重大的创新,对传统标
_准的也会越大。我们鼓励创新,就不能把所有的现行技术标准都当成 ,而要一定程度上允许新技术去挑战某些旧的标准,只有这样,才不会让旧的标
46.在移动阅读时代,自媒体的影响力不可小觑。由于拥有更广阔的传播途 径和分发渠道,受公众关注度高,自媒体人掌握了一定话语权。有些自媒体人与 传统媒体机构相比,确实不落下风,公信力给他们带来了收益。然而,公信力是
把双刃剑,自媒体人既要看到流量背后的利益,也要认识到滥用自己的公信力会引
发哪些负面效果。若以为可以仰仗传播力而“任性”,则实实在在打错了算盘。滥用 话语权的后果,将直接影响自己辛苦树立起来的公信力,失去公众的支持与关注。
力创作出些颇为“新鲜”的作品,它们也许是“创新”的前奏,却缺乏艺术土壤的 滋养,必会而凋谢 。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去甚远昙花一现
大相径庭电光火石
B.毫无二致烜赫一时C. D.各有千秋稍纵即逝
_ 36.弗洛伊德曾说,教育是一种“不可能”成功的职业。因为我们往往会 _地把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东西传递给我们的子孙。更有甚者,即使我们下定决
早已成为中国“家和万事兴”文化情结的有效载体。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挖 掘 契 合
B.培 育 承 载
C.拓 展 勾 勒
D.展 现 传 承
_ 30.研究需要
, 传播需要放下架子。中科院将物理公式和黑洞等天文
现象艺术化设计后,做成了井盖涂鸦,颠覆了科学.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发现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牛顿发现
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对于宇宙运行规律的认识,也为后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牛顿的发现并非偶然,而是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验得出的。
在17世纪,人们
对于天体运行的规律还知之甚少,而牛顿正是在这个时代展开了他的研究。
据说,牛顿小时候就对于天文学和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常常仰望星空,思考宇宙的奥秘。
在牛顿年轻时,他就开始了对于引力的研究。
据说,有一天,牛顿坐在果园里,看到一颗苹果从树上落下,这一幕让他陷入了深思。
他开始思考为什么苹果会落下,而不是飞向天空。
通过长期的思考和实验,牛顿最终得出了著名的“苹果定律”,即地球上的物体受到的引力与其质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而后,牛顿将这一定律推广到整个宇宙,得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这
一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规律,也为后来的宇宙运行规律提供了重要的解释。
牛顿的发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也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牛顿的发现对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也
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正是因为牛顿的发现,人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运行规律,也才有了后来的宇宙探索和科技发展。
总而言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发现改变了世界。
他的发现不仅揭
示了宇宙的运行规律,也为后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牛顿的发现对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科学家发明的小故事
科学家发明的小故事1、牛顿——万有引力的发现人们都知道从苹果落地中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其实那不过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宣传自然科学而编的故事。
在牛顿之前,人们已经知道有两种“力”:地面上的物体都受重力的作用,天上的月球和地球之间以及行星和太阳之间都存在引力。
这两种力究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还是同一种力的不同表现?牛顿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就考虑起这个问题了。
牛顿23岁时,鼠疫流行于伦敦。
剑桥大学为预防学生受传染,通告学生休学回家避疫,学校暂时关闭。
牛顿回到故乡林肯郡乡下。
他仍没有间断学习和对引力问题的思考。
那时,乡下的孩子们常常用投石器打几个转转,之后,把石头抛得很远。
他们还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从头上转过,而牛奶不洒出来。
这一现像激发了牛顿关于引力的想像:“什么力使投石器里面的石头,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来呢?”这个问题使他想到开普勒和伽利略的思想。
他从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广寒的月球,直至庞大的地球,进而想到这些庞然大物之间力的相互作用。
这对牛顿抓紧这些神奇的思想不放,一头扎进“引力”的计算和验证中了。
牛顿计划用这个原理验证太阳系各行星的行动规律。
他首先推求月球和地球距离,由于引用的资料数据不正确,计算的结果错了。
因为依理推算月球围绕地球转,每分钟的向心加速度应是16英尺,但据推算仅得13.9英尺。
在失败的困境中,牛顿没有灰心,反而以更大的努力进行辛勤的研究。
1671年,新测量的地球半径值公布了。
牛顿利用这一数据重新检验了自己的理论,同时,还利用他自己发明的微积分处理了月一地关系中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时,重力加速度的计算问题。
有了这两项改进,牛顿得到了两个完全一致的加速度值。
这使他认为,重力和引力具有相同的本质。
他又把基于地面物体运动的三条定律(即牛顿三大定律)用于行星运动,同样得出满意的正确结论。
牛顿整整经过了7个春秋寒暑,到他30岁时终于把举世闻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全面证明出来,奠定了理论天文学、天体力学的基础。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八单元第2讲启蒙运动(必修三)
二、核心——“理性” 1.含义 主张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 能力。
2.内容
(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_____ _______的时代。 民主
(2)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___ 和科学 _________和平等。 科 学、自由
●启蒙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主题1
法国的启蒙思想
材料一
十八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
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维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 对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顿 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 ——《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对欧美其他国家和亚洲的中国、日本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备选要点】正确认识理性主义含义 1.“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所谓“理性”,是指人自
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2.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 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3.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 一标准。
一、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文艺复兴 时期 14-16世纪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产生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 展时期
背景 产生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文艺复兴 中心 意大利 宣传人文主义,强调人性 第一,尚未形成一套成熟 内容 的政治理论和完整的思想 体系,只是借用古典文化
启蒙运动 法国 斗争指向天主教会,更指 向封建制度,批判专制主
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运动推动了欧
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 强大思想武器。
关于记载牛顿做万有引力实验的书籍
关于记载牛顿做万有引力实验的书籍《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像一座科学的宝库,里面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智慧结晶。
牛顿在书里阐述那些理论,就像一位魔法师在揭秘神奇的魔法。
有人拿着这本书,惊叹道:“这简直是打开宇宙奥秘的钥匙啊!”书里的内容严谨又神奇,让人着迷。
《牛顿传》像一部精彩的纪录片,详细记载了牛顿做研究的点滴。
你看它写牛顿思考万有引力的时候,就像一个执着的侦探在寻找线索。
作者把牛顿的实验过程描述得绘声绘色,读者仿佛能看到牛顿在苹果树下苦思冥想,然后兴奋地开始计算,那种画面感超强。
有本科学史类的书籍,里面关于牛顿的部分像一幅巨大的拼图,把牛顿做万有引力实验的碎片拼凑起来。
它讲到牛顿如何从天体运动和地球上物体运动的相似性入手,就像在迷宫里找到了线索。
科学家们读的时候,像在和牛顿一起探索,时不时点头称赞。
一些大学物理教材,它们讲牛顿万有引力实验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在授课。
把复杂的实验简单化,告诉我们牛顿如何用数学方法验证想法。
就像给我们搭了一座梯子,让我们能爬上科学的高塔。
学生们看了,恍然大悟:“原来牛顿是这样发现万有引力的!”还有专门研究牛顿手稿的书籍,这书像一个神秘的宝藏洞穴。
里面有牛顿做万有引力实验时的手稿,那些潦草的字迹、复杂的图表,像神秘的符号。
学者们研究这些手稿,就像探险家在挖掘宝藏,希望从中找到牛顿当时的思路,那认真劲儿,真让人敬佩。
有本科学人物故事集,关于牛顿的那章像一场精彩的戏剧。
它把牛顿做实验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来。
比如写牛顿在实验室里反复测量数据,像一个工匠精心雕琢作品。
读者读着,感觉自己就站在牛顿身边,看着他忙碌,对牛顿的敬意油然而生。
某些科普类书籍在讲牛顿万有引力实验时像一个有趣的导游。
带领读者走进牛顿的科学世界。
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像讲故事一样。
有个小朋友读了,眼睛睁得大大的,对妈妈说:“牛顿好厉害,我也想当科学家。
”这种书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
历史文献中涉及牛顿的部分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牛顿做万有引力实验的时代背景。
牛顿引力定律的发展
牛顿引力定律的发展说起牛顿引力定律,你肯定知道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吧。
老早以前,牛顿就提出了那个“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了地球上为什么东西会掉下来,月亮为啥老是围着地球转,还有地球怎么绕着太阳跑。
这些看起来挺简单的事情,背后却是牛顿用一颗聪明的大脑琢磨出来的。
你要知道,那个时候可没有今天那么先进的技术,天上飞的东西也没有高科技,大家的脑袋里都是“天圆地方”那种古老的观念。
牛顿怎么做到的?说实话,牛顿的思维方式也挺神奇的。
牛顿的引力定律有个特别的地方,听着就让人觉得酷: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有一种吸引力,叫做引力。
这种吸引力的大小,不是靠什么鬼神或天命决定,而是取决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
啥意思呢?就是,质量越大,吸引力越强,离得越近,吸引力也越强。
简单点说,像太阳这么大的天体,和地球一比,它的吸引力就大得多;而地球跟我们之间,吸引力又比我们跟月亮之间要小。
牛顿用这个简单的公式解释了大到星辰,小到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的一切。
你说,牛顿不厉害吗?当时他可真是个“大牛”。
不过,这一切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牛顿的想法其实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早在牛顿之前,很多古人也都有类似的观察和想法。
比如,哥白尼提出了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绕着它转,这个观点当时可是让很多人眼珠子掉地上。
还有开普勒,他通过研究行星的运动,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牛顿其实就是站在这些前人的肩膀上,接过他们的火把,把这些散落的知识拼凑成了完整的理论。
所以,你看牛顿这条路走得多顺畅,有时候说不定是前人的智慧积累,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说到牛顿,你不得不提一下那颗“苹果”。
据说牛顿坐在树下,突然看见一颗苹果掉下来,这让他想到了“引力”这个现象。
别说,这个故事听着有点梦幻,但其实也挺合理的。
因为牛顿可不是空想的人,他对自然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
你想,一个苹果掉下来,他就开始思考:为啥苹果不飞到天上去呢?难道它和地球之间有什么神秘的联系吗?说不定,这一秒钟的灵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牛顿发现重力的故事
牛顿发现重力的故事
17世纪,英国物理学家牛顿(Isaac Newton)发现了引力定律,这一发现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开端。
牛顿的重力理论深刻影响了后世的科学研究,成为了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牛顿发现重力的故事始于1665年,当时牛顿还是剑桥大学的学生。
据传说,他在家乡的果园里看到一颗苹果从树上掉落,这一幕引发了他对重力的思考。
牛顿开始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他想知道为什么物体会落地,为什么天上的星球会绕着太阳运转。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牛顿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观察,他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
最终,他在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著作包含了他的引力定律和运动定律。
牛顿的引力定律可以用一个简洁的数学公式来描述,
F=G(m1m2)/r^2,其中F代表物体之间的引力,G是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r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牛顿的发现对当时的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引力定律不仅解释了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还可以用来解释天体运动的规律。
这一理论被后来的科学家们广泛接受,成为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
牛顿的发现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牛顿的引力定律使人类对宇宙的理解更加深入,也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总的来说,牛顿发现重力的故事是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对现代物理学和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牛顿的引力定律不仅解释了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还可以用来解释天体运动的规律。
这一理论被后来的科学家们广泛接受,成为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
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读后感
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读后感以前提到牛顿,就觉得他是个超级天才,脑袋里装着宇宙的奥秘,像什么万有引力定律啦,那些复杂的力学原理啦,感觉他就像是从外太空来给地球人送科学大礼的使者。
但是啊,看了这个社会经济根源之后,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你想啊,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就像是一个大舞台,牛顿就站在这个舞台上。
那时候的英国,到处都在发展工商业呢。
那些工厂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大家都想着怎么把东西造得更快、更好、更便宜。
这就需要对机械有更多的了解,比如说怎么让那些机器转得更稳,怎么利用力量让生产效率提高。
这种需求就像一阵风,吹到了科学的领域。
牛顿呢,就像是一个特别机灵的孩子,他捕捉到了这阵风带来的讯息。
当时的贸易也很发达呀,船在大海上航行,可不像咱们现在有GPS导航,那时候就需要精确地计算航线、了解天体的运行规律来确定方位。
这就促使人们去深入研究天文学,而牛顿在天文学上的那些伟大发现,像计算行星的轨道之类的,和这个社会需求那可是紧密相连的。
如果没有这种航海贸易对天文学知识的渴望,牛顿也许就不会那么执着地去探究天体背后的数学和物理原理了。
再说说当时的社会风气,人们都渴望知识,渴望用理性去解释世界。
这种风气就像肥沃的土壤,牛顿的思想种子就在这片土壤里茁壮成长。
大家都在讨论、在探索,这种热闹的氛围就像是一场科学的狂欢派对,牛顿在这个派对里可算是最耀眼的明星了。
他的那些理论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在这个充满求知欲的社会环境里慢慢孕育出来的。
而且啊,经济的发展让教育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教育,有了更多的书籍、仪器,这些就像是武器一样,武装了牛顿这样的科学家。
他可以学习前人的知识,还可以用仪器去做实验。
要是没有这些教育资源,牛顿可能也很难有这么大的成就。
这让我觉得牛顿其实也是一个时代的幸运儿呢。
他站在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浪潮上,乘风破浪,成为了科学史上的一座巍峨的大山。
同时呢,他的成就又反过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法国相遇牛顿_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摘要〕18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并与君临大陆的笛卡儿哲学相遇,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数学和哲学相分离的牛顿思维的优势;他们在崇拜笛卡儿天才的同时却把笛卡儿学说的废墟踩在了脚下。
法兰西科学院的院士们继承了牛顿的遗产,并在牛顿《原理》的基础之上完成了划时代的伟大著作《分析力学》和《天体力学》;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它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
〔关键词〕引力理论;天体力学;理性精神;人文学科〔中图分类号〕N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09)02-0153-05〔收稿时间〕2009-03-10〔作者简介〕杨庆余(1961-),男,江苏省连云港人,徐州师范大学物理学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2009年6月第25卷第2期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une.2009Vol.25No.2法国的精密研究精神是在英国实验哲学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但它更多地是受益于牛顿(Newton Isaac )的工作;牛顿这位英国学术界的杰出代表,他在剑桥“孤独和自由”的环境中孕育了人类永远都感激他的深邃思想,并把它汇集于1687年完成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后简称《原理》)之中,《原理》是按极其高度的哲学精神构想的,这部著作的第一和第二篇吸收和概括了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和惠更斯(Huygens Christian )的发现,并且用直到当代仍可认为是一切纯力学推理之基础的术语加以重述;《原理》的第三篇“宇宙体系”中,牛顿公布了他的引力理论,这一理论不光成为近代天文学的全部基础,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欧洲思想史的进程。
牛顿的十大恐怖之处
牛顿的十大恐怖之处牛顿的十大恐怖之处是关于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的一系列事实,这些事实之所以恐怖,是因为当人们开始理解它们所暗示的世界真相时,他们开始产生恐惧、不安和疑虑。
本文将介绍牛顿的十大恐怖之处。
1. 牛顿的无穷概念:牛顿的物理实践涉及了许多无限小和无限大的数学概念,这些概念在当时是未被证明的。
这涉及到在计算物理变量时需要处理趋近于无穷小或无穷大的数值。
2. 牛顿的物体的相对性:牛顿意识到物体的运动依赖于观察它们的观察者所处的参考系。
这一事实打破了以前对世界的理解,因为从前人们认为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不是相对的。
3. 牛顿的万有引力法则:牛顿的万有引力法则揭示了地球和其他星球之间的奇怪现象,例如为什么月球会在其轨道上持续绕地球旋转。
然而,这一法则造成了不安,因为它表明万有引力的作用不仅存在于地球和月球之间,而且存在于天空中的所有星体之间。
4. 牛顿的光学理论:牛顿的光学理论提出,光是由一系列颜色不同的粒子组成的,而非波动。
这一理论在当时引起了激烈的争议,因为它与传统的波动理论相矛盾。
5. 牛顿的时间的相对性:牛顿提出时间是绝对的,而并不随着不同的物体而发生变化。
后来爱因斯坦的理论描述了时间是相对的,取决于物体的状态。
6. 牛顿的力的相对性:牛顿的力的相对性表明,力量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观察它的人所处的位置。
这个概念打破了行为规律和许多常见的直觉。
7. 牛顿的天文学结论:牛顿的天文学结论包括事实,例如太阳系是无限的,宇宙的大小是不可想象的,并且我们的星系只是宇宙中一小部分。
这些事实可能会让人感到疑惑,因为它们展示了人们的无限渺小和宇宙的不可想象之大。
8. 牛顿的热学定律:牛顿的热学定律表明热的传递是随机的。
这使得人们需要接受讽刺事实,即热量可能无法预测或控制。
9. 牛顿的力和质量的等价原理:牛顿的力和质量的等价原理表明,重力和加速度等同。
这一结论引发了我们的恐惧,因为它表明我们的全身都处于不停地受到的加速度中,而这一事实可能会使我们感到不安。
牛顿的科学成就与历史地位
牛顿的科学成就与历史地位一、牛顿(Isaac Newton)简介:1.时代背景●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思想启蒙专向定量科学时期●宗教改革进入激进的清教动时期●神创论转向自然神论时期●自然哲学向自然科学转变时期●实验哲学具体化到实验科学为主的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王朝复辟交错并终于取得胜利的时期牛顿作为一心做学问的科学家,内心倾向请教,属于自然神论、以实验与定量分析科学相结合治学,以自己的实践进行了近代科学需要大综合和划时代飞跃、形成科学理论体系,它适应了新兴的资产阶级极其需要近代科学技术的波切需要,而成为近代科学的标志性理论体系的完成者和主要代表人物。
2.经历和著作:世界近代科学史上最著名的英国科学家和数学家,1664年毕业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668年在剑桥大学读完研究生课程,并且继巴罗担任卢卡锡讲座教授。
1696年出任英国造币局监督,1699年任造币局局长,1703-1727年连五届任皇家学会主席。
主要著作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光学讲义>、《宇宙系统》和《月球理论》等,还有《古王国变迁史》。
主要科学论文有“论分析”、“《级数和流数方法论著》”、《普通数学或数学结构与题解集》、《未发表的科学论文集》(A.R.Hall 编)、。
还有被烧掉的《化学》书手稿,留下了千百万字的手稿。
他也是近代科学革命成就的集大成者和做出决定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
他生于1643年1月4日(公历,按古罗马的儒略历应为1642年2月25日),死于1727年3月20日(公历),活了85岁。
3. 主要贡献:牛顿在他的时代是一位几乎在各个学科领域都作出划时代贡献的,并集大成的划时代人物。
尽管他的天才、勤奋和成就令至今的世人所敬仰,但是它毕竟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因而为后代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他奠定的理论力学、微积分、物质组成思想、光学实验发现和理论、万有引力定律、运动三定律、低速流体阻力定律、彗星理论、潮汐理论和宇宙系统论等都在各学科的历史上留下了划时代的和奠基性的巨大贡献。
五个最著名的女数学家
五个最著名的女数学家1.希帕蒂娅(Hypatia,约公元 370-415),她出生在埃及亚历山大,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女数学家.希帕蒂娅的父亲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一些有名的学者常到她家做客,在他们的影响下,希帕蒂娅对数学充满了兴趣和热情,10 岁时她应用相似三角形对应成比例的原理,首创了用一根杆子及其在太阳下的影子来测定金字塔塔高的方法.19 岁就读完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和阿基米德的«论球和圆柱»,同年,她乘商船去雅典求学,在求学期间她成为受人景仰的数学家.学成归国后,她教授数学和哲学.并对阿波罗尼斯的«圆锥曲线论»作了详细的注释,这些研究直到 17 世纪才重新引起数学家们的重视.除此之外 ,希帕蒂娅还曾设计过观天仪、流体比重计和压力测试器等仪器.公元 415 年,遭到宗教的残酷杀害.虽然这样一位为数学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数学家一生短暂,但是她的成就,她高尚的思想之光为后来者照亮了前行之路.2.爱米丽?布瑞杜尔(Emiliede Breteuil ,1706-1749),法国数学家.她出生在上流社会,父亲是国王路易十四的秘书.12 岁的时候,爱米丽就已经精通拉丁文、意大利语、希腊语和德语,此后她接受了科学和文学全方位的教育.1733 年,爱米丽认识了伏尔泰,在恋爱过程中,伏尔泰将笛卡儿、莱布尼茨和牛顿的科学思想传达给爱米丽.他们合作翻译了牛顿的«哲学基础»,首次将牛顿的理论介绍给还没有高等数学基础的读者.这期间,爱米丽还把一个房间改装成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不久后她参加了科学院举行的〝火的自然属性〞科学论文大赛,她在征文中首次提出了红外线辐射理论.当爱米丽的科学成就开始超越伏尔泰时,他们的关系却走向了下坡路,不久后她出版了«物理学研究»,她把笛卡儿、莱布尼茨和牛顿的三人的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做了归纳.离开伏尔泰之后,爱米丽又将牛顿的«数学原理» (Principia Mathematical)从拉丁文翻译成法文,翻译版本也是当时最权威的一本.与她巨大的科学成就对应的,是社会的歧视.法国上流社会中的女性十分嫉妒爱米丽赢得了伏尔泰的爱情,她们常常把她描绘成一个丑陋、粗鲁的女人.在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也就是翻译«数学原理» 的同年,她死于难产.在她饱受奚落与误解的一生中,爱米丽依赖她的独立,敢于追求真理和幸福的巨大勇气赢得了科学界的理解和尊重.3.阿涅西(Maria Gaetana Agnesi,1718—1799) :意大利数学家. 她从小便被认为是个天才,在她家里的聚会中,她总是谈及有关逻辑、机械、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以及【解析】几何等这些广泛的话题.11 岁时,她已精通各国语言.阿涅泽生性谦虚内向,勤奋好学又具有奉献精神.1738 年加入修道会,后来的十四年里,阿涅泽一直专注在数学的领域里,并写了些令人赞赏的作品,为整个哲学和科学世界开启了一扇清新的窗.她最著名的数学作品«分析讲义»,被认为是第一部完整的微积分教科书.教皇贝内迪克特十四世还颁给她一面金牌,以表彰她在数学上的卓越贡献.1750 年,阿涅泽被任命为波洛尼亚大学的数学与自然哲学系的系主任,然而她仅接受他们所授与的荣誉头衔.1751 年,阿涅泽正值数学事业的颠峰时期,她却突然停止了所有数学与科学的研究.她一直照顾她父亲直到父亲去逝,接着便担负起照顾和教育她的二十位弟妹之责任.之后,她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把她的余年都奉献给了穷苦贫困的人民.4.玛丽苏菲?热尔曼(Marie-Sophie Germain,1776—1831),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出身巴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热尔曼从小热爱数学,但不为家庭所鼓励.身为女性,她被拒于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大门之外,顾虑到当时普遍存在的对女性科学家的成见,她常常不得不以假名和其他数学家(比如拉格朗日和高斯等)通信.热尔曼的求学故事折射出了当时女性求学的困难和自卑.通过不懈的努力,她在声学、弹性的数学理论和数论等方面都取得了出色的成果,在 1816 年 1 月,热尔曼因提出的〝弹性表面理论〞的优秀论文第一次挑战了拉普拉斯学派而声名大噪.高斯坚持将她推荐给哥廷根的教授团,请求颁授一个荣誉博士学位给她,可惜迟了一步,苏菲於1831 因乳腺癌去逝.5.奥古斯特?爱达?洛芙莱斯(Augusta Ada Lovlace,1815—1852), 英国数学家,是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虽然爱达?洛芙莱斯的名字在数学史的书上不常见到,但她还是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程序员而载入史册.人们用她的名字艾达(ADA)作为一种计算机语言的名称就是为纪念这位聪明的数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18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并与君临大陆的笛卡儿哲学相遇,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数学和哲学相分离的牛顿思维的优势;他们在崇拜笛卡儿天才的同时却把笛卡儿学说的废墟踩在了脚下。
法兰西科学院的院士们继承了牛顿的遗产,并在牛顿《原理》的基础之上完成了划时代的伟大著作《分析力学》和《天体力学》;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它众多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
〔关键词〕引力理论;天体力学;理性精神;人文学科〔中图分类号〕N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09)02-0153-05〔收稿时间〕2009-03-10〔作者简介〕杨庆余(1961-),男,江苏省连云港人,徐州师范大学物理学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2009年6月第25卷第2期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Social Sciences Edition )June.2009Vol.25No.2法国的精密研究精神是在英国实验哲学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但它更多地是受益于牛顿(Newton Isaac )的工作;牛顿这位英国学术界的杰出代表,他在剑桥“孤独和自由”的环境中孕育了人类永远都感激他的深邃思想,并把它汇集于1687年完成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后简称《原理》)之中,《原理》是按极其高度的哲学精神构想的,这部著作的第一和第二篇吸收和概括了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和惠更斯(Huygens Christian )的发现,并且用直到当代仍可认为是一切纯力学推理之基础的术语加以重述;《原理》的第三篇“宇宙体系”中,牛顿公布了他的引力理论,这一理论不光成为近代天文学的全部基础,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欧洲思想史的进程。
一、牛顿的引力理论近代天文学革命的先驱哥白尼(Copernicus Nikolaus )是最早从理性角度思考引力问题的,在其伟大的著作《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elestium )中他竭力主张地球在广阔无垠的太空中的公转和自转,奥古斯丁(Augustine )在否认对跖点(即地球反对面)时曾说过:“什么!那么他们就要头朝下掉到天空中去了!”[1](83)学者们也对哥白尼说道:“要是地球自转的话,它就会四分五裂落到天空里去了。
”[1](83)哥白尼回答道:“地球肯定是转动的,而它的各部分是飞不了的;所以必定有一种力量把地球各部分都引向地球的中心;而且这种属性也可能存在于一切星球里,在太阳里,在月球里,在星群里;这是上帝给物质的一种属性。
”[1](83)继哥白尼之后的开普勒(Kepler Johann),不但承认万物倾向地心,也承认了星辰之间相互倾向;他敢于推测:倘若地球与月球不是被维系在它们的轨道里的话,便会彼此接近而连在一起;伟大的伽利略从一个更机械的原则出发,考察了什么是物体向地面的下坠,怎样下坠以及按照什么比例加速;英国掌玺大臣和哲学家培根(Bacon Francis )要人们试验物体在可以到达的最高及最深的地方下坠是否也是这样;这些都成为牛顿后来思考引力问题的重要出发点。
牛顿的最传大成就是把伽利略和惠更斯确立的纯力学定律,同哥白尼引力思想和开普勒在行星运动中发现的纯物理关系结合起来抽象出普遍引力的一般公式。
牛顿把月球绕地球的运动或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看作为伽利略所研究的落体落向地面运动的大规模例子。
牛顿在他的《原理》“宇宙体系”篇中说道:“倘使这种能力是存在的话,它的增长应该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所以只需观察一个有重量的物体从不大的高度落到地面的路程,与在同一时间内一个物体从月球的轨道落下的路程就可以了。
为证明这件事,也只需法国相遇牛顿———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杨庆余(徐州师范大学物理学与电子工程学院,徐州221116)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有地球的大小与从月亮到地球的距离就可以了。
”[1](78)牛顿就是这样分析的,但是当时在英国只有很不正确的地球大小,因而他没有进一步研究。
直到巴黎科学院院士皮卡尔(Picard Jean)精确测定地球半径[2](194),牛顿再度采用自己的初见,获得了和皮卡尔的计算结果相符合的结论,单单凭了四分之一的圆周数据和少许数学牛顿就发现了那么卓绝的真理;并把他的成果发表于1687年的《原理》之中。
所谓万有引力定律,是指彼此处于一定距离的每两个物质部分相互施以吸引力,而这力取决于每个部分的质量以及它们的距离。
吸引力的变化同每个部分的质量成正比,同距离平方成反比。
《原理》发表后整整过了四分之三世纪,人们才提出实验来测定万有引力的实际大小,即公式f=cmm′/r2中的常数;米歇尔(Michel C)于1768年设计了一种设备,后来于1798年被卡文迪什(Cavendish Henry)所应用。
万有引力公式那样地给予科学思想家以那么多丰硕成果,对这个公式的分析将指导我们怎样把握近代的大部分科学工作;它还将作为一个范例,说明用数学方式处理概念对科学和思想的进步所起的重大作用。
马赫(Mach Ernst)在他的《力学的发展》一书中说道:“就我们的论题而言,牛顿有两大功绩。
第一,他通过发现普遍万有引力而大大扩大了力学物理学的视野。
……就是不再引入任何新原理,牛顿的原理也足以解决每个可能出现的力学问题,不管它是静力学的还是动力学的问题。
如果出现困难,那么它们总是仅仅是数学的、形式的、而不是根本性的”。
[3](264)用牛顿自己的话来说,“一切要取消它们的尝试都以彻底的失败告终”。
[3](264)牛顿在17世纪几乎完成了他的全部工作,但其全部意义只到后来才被认识到,牛顿的思想支配了人类科学研究方式至少达两个世纪之久。
直到19世纪末叶,也没有一门科学像牛顿时代以来的天文学那样完全地处于这种数学表达的控制之下,更没有一个数学公式像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那么长久而又那么彻底地经受众多现象的考验;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已被哲学家接受为关于自然界事实的一种正确陈述。
二、笛卡儿与牛顿的相遇18世纪初叶,法国出现了一批最优秀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Voltaire)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人物,1726年至1729年间他旅居英国,并对英国的科学和哲学状况有较深的了解,他专心研究了牛顿理论,参加过牛顿的葬礼,且对牛顿的自然哲学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他称赞道:“牛顿把他的工作推动到了人类思想从未达到的最大胆的真理。
”[4](26)伏尔泰回国后,他竭力要把牛顿的学说带入法国;1734年,他出版了他的名作《哲学通信集》,他以四章的篇幅广泛地讨论了牛顿的自然哲学;随后,他请女友夏特莱(Chatelet)夫人把牛顿的《原理》翻译成法文[5](257),并于1737年从人类思想史的角度为该书作序,序言中这样描述道。
“迄今为止,牛顿的哲学对许多人来说,似乎像古代人一样深奥莫测;但是,希腊人的哲学从其产生以来实际上已黯然无光;而牛顿的哲学,从离我们极其遥远的光芒之处升起,他已经发现了很多真理,并把沉溺于深渊中的真理挖掘出来置之于充分的光明之中”[4](26)。
1759年,牛顿的《原理》首次在法国出版,至今,牛顿的思想就在法国广泛地传播开来,并导致了法国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当牛顿的学说传播到欧洲大陆并与君临大陆的笛卡尔(Descartes Rene)哲学相遇时,笛卡尔哲学以多种方式阻止牛顿学说被接受。
笛卡儿是现代解析几何的创始人,他曾从发现几何学时起直到他推进了几何学时开辟了一条伟大的道路,他把几何精神和创造精神带到了他的光学之中,并把数学置于他的哲学学说的首位;他反对旧的形而上学的方法,但他没有把自然界的描述和解释区别开来;数学公式离开了观测就不能在自然知识上作出任何真正的进步。
牛顿把他的数学公式置于自然哲学的首位,他在万有引力公式中所提供的就是这种知识;第一次成功地把数学演绎和哲学演绎分离开来的牛顿学说在大陆上同把数学演绎和哲学演绎徒劳地混合在一起的笛卡尔学说相遇时,由于牛顿在确立一般万有引力定律,并把可见物体之间存在的实在真空是虚空还是充实的问题置于悬而不决的位置,所以在这个空间的问题上与笛卡尔的物质和广延的概念发生了冲突;从而在笛卡尔哲学君临一切的法兰西科学院发起了一场反对牛顿观点的大论战。
[3](280)把物质的存在局限于一个空虚空间并把自然界的力附加于这种物质分布,这不是牛顿自己的旨意;他在所谓的万有引力定律中看到的不是对自然界现象的终极解释,而只是对较大规模现象的描述。
牛顿完全明白,在数学公式的背后可能有一些可加以进一步分析的条件,运动物体的较大规模的现象乃由它们的较小规模的运动所组成;因此他在探讨宇宙的伟大规律之前一直专心进行深究最精微现象的力学本质。
伏尔泰曾对当时在英国和法国学术界流行的各种不154第25卷第2期同观点作了形象的描绘:“一个法国人到了伦敦,发现哲学和一切其余方面一样情况大变。
他去时世界还是充实的,而现在他发现它是虚空的,如巴黎人们认为宇宙由精微物质的涡旋构成,而在伦敦人们根本不是这样看。
在我们这里以为引起海洋潮汐的是月球的压力;在英国人那里却以为是海水被月球吸引。
……你们笛卡尔派认为一切皆由一种冲力形成,……牛顿却认为是靠一种引力,……笛卡尔还断言仅仅广延就构成物质,牛顿则添加上了坚实性”[1](69)。
当法兰西科学院的秘书丰特奈尔(Fontenelle Bernardl le Bovier de)在科学院发表一篇牛顿的《颂词》时,英国人期望丰特奈尔的颂文像一篇确认英国哲学的优越性的郑重声明;但是,当人们看到丰特纳尔把笛卡儿与牛顿相比,同时还责备牛顿,甚至所有的法国人也反复地责备说:“为什么牛顿不用大家都很懂得‘推动’这个词,却用了大家都不懂得的‘引力’这个术语?”[1](82)这使英国皇家学会的全体会员群情激昂;他们认为:包括笛卡儿在内的所有人只能做牛顿的学生而不配跟他比拟。
英国人认为笛卡儿仅仅是一位沉思者而牛顿是一位哲人;笛卡儿的哲学仅是一种尝试而牛顿的哲学是一种杰作;其实英国人既不读笛卡儿的著作也很少读牛顿的著作,因为笛卡儿的著作在他们看来是无用之物,而牛顿的著作要读懂它需要很博学的才能。
牛顿早就预见到“引力”这个概念可能会被人误解,他尽可能会这样回答那些批评:“第一,你们对‘推动’并不比对‘引力’更懂;加之,倘使你们不理解为什么一个物体导向另一个物体的中心,你们也不会想象由于什么力量使一个物体能推动另一个物体。
第二,我不能承认‘推动’;因为,若要承认,我必须先发现果真有一种推动行星的天际物质;然而,不但我不晓得这种物质,而且我已证明它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