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鱼纲
第十六章鱼纲
7对,颌弓(1)、舌 弓(1)和鳃弓(5) 颌弓:第一对咽颅,构成软骨鱼的上下颌,为脊椎动物中最早出现和 次生颌:硬骨鱼等其他脊椎动物的初生颌的骨块被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等 鳃弓:第3~7对咽颅,支持鳃。硬骨鱼第5对鳃弓特化成一对下 舌弓:第二对咽颅。由一对舌颌骨,一对角舌骨和单块基舌骨构 最原始的颌,由左右两块腭方软骨构成上颌,两块麦氏软骨构成下颌 膜骨所代替而形成的颌称次生颌,初生颌骨块退居口盖部或转化为听骨。 咽骨,其上有咽齿着生 ,外覆鳃盖骨,构成鳃腔。 成。通过舌颌骨连接上下颌与脑颅,这样的连接方式称舌接式。 ,称初生颌。
软骨鱼和硬骨鱼头骨的区别
软骨鱼 硬骨鱼
脑颅 无分界及合缝,为一软骨匣。相 硬骨鱼脑颅骨块数是脊椎动物中 当于脊椎动物胚胎中的软颅 最多的。
颌弓 腭方软骨、麦氏软骨——初生颌 腭骨、翼骨、方骨——口腔顶壁 前颌骨、上颌骨、关节骨、齿骨、 隅骨——次生颌
舌弓 基舌软骨、舌颌软骨、角舌软骨 舌颌骨、续骨——悬器 基舌骨、舌骨——支持舌 鳃弓 咽鳃软骨、上鳃软骨、角鳃软骨、第5对鳃弓特化成下咽骨,其上着 下鳃软骨、基鳃软骨; 生咽齿,外覆鳃盖骨,构成鳃腔。
(2)躯干和尾
鳍 奇鳍 偶鳍 尾 鳍 胸 鳍 腹 鳍 盾 鳞 鳞片 硬 鳞 骨 鳞
背 鳍
臀 鳍
原 正 歪 尾 尾 尾
侧线鳞
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
鳞式
鲤鱼的鳞式
5 34~38 8
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特征
1. 流线型体形 2. 具鳍 3. 具鳞片 减小游泳的阻力 维持身体平衡、游泳。 减少游泳时体表的湍流
(2)骨骼系统 构成
中轴骨 头 骨 脑 颅 咽 颅 脊 柱
眶下骨 额骨
中筛骨 前颌骨 附鼻骨 鼻骨 齿骨
第十六章鱼纲Pisces
构成
中轴骨
附肢骨
头
脊
骨
柱
鳍
带
骨
骨
脑咽 躯 尾 颅颅 椎 椎
奇偶 鳍鳍 骨骨
奇鳍骨:支鳍骨,分为上中下3节。
偶鳍骨:基鳍软骨 和辐鳍软骨。有 双列型和单列型之分。硬骨鱼退化。
(2)骨骼系统
构成
中轴骨
附肢骨
头
脊
骨
柱
鳍
带
骨
骨
脑咽 躯 尾 颅颅 椎 椎
奇偶 鳍鳍 骨骨
肩腰 带带
肩带:悬挂胸鳍的骨。硬骨鱼有肩胛骨、乌喙骨、匙骨、上匙骨和 后匙骨,并通过上匙骨与头骨关连。软骨鱼的肩带不与头骨或脊柱 关连,只包括肩胛部和乌喙部两部分。
(2)间脑:大脑后方,内有第三脑室(光敏感细胞)。背有脑 上腺,腹有视神经,漏斗及脑垂体。有温度调节、心血管调节、 摄食调节、影响繁殖活动等功能。
(3)中脑:视叶,是所有脊椎动物的视觉中心。此外还可调 整鱼体位置及控制运动。内有中脑腔,与三、四脑室相通。
(4)小脑:身体活动的主要调节中枢,具有维持鱼体平衡、 掌握活动的协调和节制肌肉张力等作用,同时还是听觉和侧线 感觉的共同中枢。
后凹椎体:椎体前端凸出而后端凹入。两栖类及少数爬行类。
马鞍型或异凹型:椎体两端成横放的马鞍形。椎间关节活动性极大, 脊索已经不存在。鸟类的颈椎。 双平型:椎体前后两端扁平,椎体之间垫以纤维软骨的椎间以减少 活动时的摩擦。椎间盘内仍保留盘少量的脊索。见于哺乳类。
双凹型 前凹型
后凹型 双平型
(2)骨骼系统
1、鳃的构造 鳃弓:支持鳃的弧形软骨,一般有5对,前4对内缘着 生有鳃耙(过滤食物),最后一对特化成咽下骨。
五、呼吸系统
1、鳃的构造 鳃弓 鳃片
动物学 第十六章鱼纲
第一节 鱼类结构和功能的适应
一 外形 纺锤形 1 体型 侧扁形 平扁形 棍棒形 头部 2 分区 躯干部 尾部 3 鱼类尾部的形状
4 有成对的附肢(偶鳍) 有成对的附肢(偶鳍) 尾鳍:歪尾型 尾鳍: 软骨鱼的鳍 软骨鱼的鳍 偶鳍:呈水平位 偶鳍: 尾鳍: 尾鳍: 硬骨鱼的鳍 硬骨鱼的鳍 偶鳍: 偶鳍: 呈垂直位 二 皮肤及其衍生物 表皮:单胞粘液腺 表皮: 1 皮肤 真皮 2 鳞片 正尾型
海水硬骨鱼
7‰ 20‰ 渗透失水 吞饮海水, 吞饮海水,肾小 体退化, 体退化,鳃上泌 盐细胞排盐. 盐细胞排盐.
海水软骨鱼
20-25 ‰ - 20‰ 渗透得水 肾脏泌尿( 肾脏泌尿(肾小 体发达), ),直肠 体发达),直肠 腺排盐
得
九 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一)中枢神经系统 1 脑 大脑:不发达,软骨鱼类的大脑较硬骨鱼类发达. 大脑:不发达,软骨鱼类的大脑较硬骨鱼类发达.纹状体发达 间脑: 间脑:背面具松果体 中脑: 中脑:视叶发达 小脑: 小脑:不同种类发达程度不同 延脑 :许多生命活动中枢 脊髓: 2 脊髓:内灰外白 (二)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10对 1 脑神经:10对 脊神经:由背根和腹根愈合而成. 2 脊神经:由背根和腹根愈合而成. 背根:将感觉传入脊髓,又称感觉根; 背根:将感觉传入脊髓,又称感觉根; 腹根:将神经冲动传到身体各部,又称运动根. 腹根:将神经冲动传到身体各部,又称运动根.
2 脊柱 脊椎:体椎与尾椎. 脊椎:体椎与尾椎.体椎附有肋骨 双凹型椎体:每一脊椎的椎体 前后两面都是凹型 双凹型椎体:每一脊椎的椎体,前后两面都是凹型 3 附肢骨骼:肩带和腰带 附肢骨骼: (二) 肌肉系统 轴上肌: 轴上肌:分化出背鳍 大侧肌 (1 )躯干肌 轴下肌: 轴下肌:分化出偶鳍和臀鳍 棱肌:奇鳍肌(软骨鱼类无棱肌) 棱肌:奇鳍肌(软骨鱼类无棱肌)支配奇鳍升降 附肢肌:偶鳍肌,支配偶鳍内收, (2 )附肢肌:偶鳍肌,支配偶鳍内收,外展 4 鱼的运动
第十六章 鱼纲(Pisces)
第十六章鱼纲(Pisces)[知识点]鱼类的内部结构、鱼类分类、鱼类洄游、鱼类起源。
[重难点]重点了解硬骨鱼类与软骨鱼类的区别,鱼类洄游的类型、机制,了解常见鱼类;鱼类与水生生相相适应的特征。
鱼类:是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以鳍运动,具上、下颌的一类脊椎动物。
鱼类是一类分布广,种类多(24000种,是脊椎动物之冠),形态多样,适应性强,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脊椎动物。
与以下鱼区别:墨鱼(乌贼),鲸鱼、娃娃鱼、鳄鱼、七鳃鳗、文昌鱼……第一节鱼纲的主要特征一、体多呈纺锤形(流线型),体表多被鳞片,皮肤富有粘液腺;1.身体分区:①头:吻端至最后一对鳃裂(软骨鱼类)、鳃盖骨的后缘(硬骨鱼类)②躯干:软:最后一对鳃裂、硬:鳃盖后缘。
至肛门(或臂鳍起点)。
鲽鲆类至体腔末端或尾椎。
③尾:肛门(或臀鳍起点)→最后一木文尾椎骨无颈部:为鱼类与陆生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
软骨鱼类身体分区硬骨鱼类分区2.体轴与体型A.体轴:头尾轴AA’、背腹轴BB’、左右轴CC’。
三轴互相垂直B.体型①纺锤型: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中上层鱼类,游泳迅速。
如鲨、青鱼②侧扁型:左右轴相对缩短,背腹轴显着增长,中下层鱼类。
如:武昌鱼③平扁型:左右轴特别长,背腹轴特别短,底栖种类,行动迟缓,如鳐、魟等。
④棍棒型:头尾轴特长,左右、背腹轴短几乎相等。
身体延长呈棍棒状,如黄鳝。
此外,还有其它形状:如带型:如带鱼。
球型:如刺河鲀。
箱型:如箱鲀。
其它不规则型,如海龙、海马、翻车鱼等。
3.鳞片是皮肤衍生物,具保护体表的作用。
根据形状不同分三种:A.楯鳞:与牙齿为同源器官。
表皮:形成釉质。
B.硬鳞:由真皮演化而成。
为硬骨鱼中原始的鳞片,见干鲟鱼、雀鳝。
C.骨鳞:由真皮形成。
a.圆鳞:游离端后缘光滑,大多数硬骨鱼类。
如鲤鱼等。
b.栉鳞:游离端后缘有许多细小锯齿或齿状突起。
如:大、小黄鱼、鲽等。
例外情况1.无鳞:如鳝、鲶、黄鱼桑、鱼危等2.呈刺状:如刺鲀等3.骨板状:如海马等。
鱼纲(Pisces)
五、呼吸系统
• • • • • • 鳃 哺助呼吸器官:如皮肤、口 咽腔表面、褶鳃(鳃 上器)、鳔。 1.鳃的结构 具5对鳃弓,前4对鳃弓内缘 着生鳃耙,最后1对特化成咽 下骨(或下咽骨)。 • 鳃弓的外凸面上——2片鳃丝, 每一片鳃丝——半鳃,2片鳃 丝合为一全鳃。 • 共有4个全鳃。
鳃的结构
• 软骨鱼类:原始,鳃孔直接 • 开口于体外。鳃 • 间隔发达。咽每 • 侧具四个全鳃,一 • 个半鳃。 • 硬骨鱼类:鳃裂有鳃盖保护, • 鳃间隔退化,咽 • 部每侧有四个全鳃。 • 以总鳃孔通体外。 • 鳃片:由许多鳃丝组成,上 • 密生毛细血管。
鳍
偶鳍:成对。 • 胸鳍(P)与腹鳍(V)。 • 基本功能:维持身体 • 的平衡和改变运动方向。 奇鳍:不成对。 • 背鳍(D)、臀鳍(A)和 • 尾鳍(C) • D+A:维持身体平衡,防止 • 倾斜摇摆,帮助游泳。 • C:结合肌肉的活动,可以稳 • 定身体,控制游泳方向并 • 能推动鱼体前进。
鲤鱼的头骨
• 枕骨区:围绕枕骨大孔,包 括基枕骨、外枕骨和上枕骨, 其中外 • 枕骨为一对。
• 脑颅背面:自前往后的骨片 有成对的鼻骨、额骨、顶骨、 颞骨。
• 脑颅腹面:犁骨、副蝶骨各 一块。
1、头骨
• • • • • • • • • • • 前颌骨 上颌 颌弓: 上颌骨 齿骨 下颌 偶骨 咽颅 关节骨 舌颌骨 舌弓:1对。角舌骨 基舌骨 鳃弓:5对。 鲤科鱼类:下咽骨,上无鳃, 可长咽喉齿。
1.消化管
• • • • • • • • • • • • • • 舌:在口咽腔的底部。上有味蕾, 有辨别食物的机能。 鳃耙 位置:着生在鳃弓的内缘。 作用:滤食器官。 鳃耙的数目、形状和疏密状况 与鱼的食性有关。 肉食性鱼类:粗短而疏。 杂食必或草食性鱼类:短而疏, 数较多。 浮游生物食性鱼类:细长而稠密。 食道:短。 胃:膨大。前后有贲门与幽门。 肠:分化不明显。长度与食性有关。
第16章鱼纲
第十六章鱼纲1.鱼的鳞、鳍和尾有哪些类型?答:鱼鳞分3种,即骨鳞、盾鳞和硬鳞,分别被覆于硬骨鱼类、软骨鱼类及硬鳞鱼类的体表。
鱼鳍分2种,即奇鳍(背鳍、臀鳍和尾鳍)和偶鳍(胸鳍和腹鳍)。
鱼尾分2种,即正尾和歪尾。
2.鱼类的骨骼系统有些什么特点?答:鱼类已具较发达的内骨骼系统,按其功能和所在部位,以及胸、腹鳍的出现,可分为中轴骨骼和附肢骨骼两部分。
中轴骨骼包括头骨和脊柱,附肢骨骼包括带骨和鳍骨。
鱼类的骨骼系统由软骨或硬骨组成。
软骨质的骨骼系统是圆口纲动物和软骨鱼类的基本特征。
硬骨鱼类的骨骼系统是由两种不同发育途径形成的硬骨所构成,即从软骨骨化而成的软骨化骨和在膜质基础上直接骨化而来的膜骨,二者在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上都很难区分。
(一)中轴骨骼1.头骨可分为包藏脑及视、听、嗅等感觉器官的脑颅和左右两边引合消化管前段的咽颅二部分。
鱼类具有完整的脑颅,由一块箱状的软骨或许多骨片拼接而成,只留有口、鼻孔、眼和鳃孔等器官未被包在脑颅内。
咽颅是7对分节的弧形软骨,位于脑颅下方并围绕着消化管的前段。
2.脊柱和肋骨脊柱紧接于脑颅之后,由一连串软骨或硬骨的椎骨关连而成,从头后至尾按节排列,取代了脊索的地位,成为对体轴强有力的支持及保护脊髓的结构。
(二)附肢骨骼鱼类的附肢骨骼包括鳍骨及带骨,而鳍骨又可分为奇鳍骨和偶鳍骨。
1.奇鳍骨是一系列深埋于体肌内的支鳍骨(担鳍骨),每个支鳍骨分为上、中、下3节,骨的上节支持着一根背鳍条或臀鳍条。
尾鳍是鱼类游泳时的主要推进器官,最后几枚尾椎骨愈合成一根翘向后上方的尾杆骨,尾杆骨的上、下各有若干骨片或软骨片愈合而成的上叶和下叶,作为支持尾鳍鳍条的支鳍骨。
2.带骨和偶鳍骨悬挂胸鳍的带骨为肩带,由伸向背面的肩胛骨、腹面的乌喙骨及匙骨、上匙骨、后匙骨等组成,并通过上匙骨牢固地关连在头骨上。
绝大多数鱼类的胸鳍具有单列型偶鳍骨(肺鱼类为双列型偶鳍骨)。
软骨鱼类的胸鳍内的支鳍骨有基鳍软骨和辐鳍软骨,外侧为皮质鳍条,硬骨鱼类的支鳍骨趋于退化,常出现肩带直接关连鳞质鳍条的现象。
第16章 鱼纲1
1.头部:吻端至鳃盖后缘(或最后一对鳃裂孔后缘)
2.躯干部:鳃盖后缘至肛孔。 3.尾部 :肛孔至尾鳍端部。
鱼业生产上测定鱼体尺的主要7项目:体长、全 长、体高、头长、头高、尾柄高、尾柄长。
鱼外形与体尺
鱼的尾形(尾鳍的类型)
依外形和脊柱尾端位置的不同,鱼尾 一般被分为3种类型:
(1)正尾(正形尾鳍)
鱼鳔有的只一室,有的间隔为若干室或呈蜂窝状。 鳔壁上有微血管分布。
七 其它特征:
(1)消化道:已分化出胃、肠,有明显的胰腺。
但硬骨鱼类的肠管分化不明显,无大肠、小肠区分
(2)血液循环:为单循环。心脏主要由一静脉窦、一 心房(心耳)、一心室组成。软骨鱼类还包括动脉圆 锥。 (3)神经系统:已分化出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外周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 (4)听觉器官为内耳,有三个半规管。 (5)生殖腺有生殖导管(输精管、输卵管)
鳍条有2种类型:
不分节、不分支。见于软骨鱼类。
(2)鳞质鳍条(皮质鳍条):由鳞片衍生而成. 特点:有分节,末端分支或不分支。分支的称分 支鳍条,不分支的称不分支鳍条。
食品鱼翅就是鲨鱼的角质鳍条。
棘:有些鱼类在背鳍或臀鳍的前方,有由鳍
条变成的坚硬鳍棘。鳍棘不分支、不分节。
硬骨鱼类的鳍骨退化,仅有基鳍骨,且常出现肩带直接关联鳍条现象。
5.鳍角 软骨鱼类的交配器,由腹鳍内侧一块基鳍软骨特化 而成的变形器官。
二.肌肉系统
“W” 形肌节,分节现象明显,肌节之间 有肌隔联系。体侧肌肉被一水平侧隔分 成轴上肌和轴下肌两部分。
全身肌肉可分为4大部分:
头部肌肉、躯干肌、附肢肌、发电器官
第十六章 鱼纲(Pisces)
鱼:体被鳞,以鳃呼吸,用鳍作为运动 器官,凭上下颌摄食,变温、水生的脊 椎动物。
第十六章鱼纲
美洲肺鱼 Lepidosiren paradoxa
东非肺鱼 Protopterus amphibius
澳洲肺鱼(新角齿肺鱼)Neoceratodus forsteri
(三)辐鳍亚纲:体被骨质圆鳞、栉鳞或无鳞。骨骼的骨化 程度 高。无内鼻孔,无泄殖腔,以肛门和泄殖孔通体外。 1、硬鳞总目:骨骼大部分为软骨,体被硬鳞。
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史氏鲟 Acipenser schrenckii
绿多鳍鱼 Polypterus palmas palmas
匙吻鲟 Polyodon spathula 恩氏多鳍鱼 Polypterus endlicherii endlicherii
多鳍鱼
2 全骨总目:硬骨较发达,体被硬鳞或圆鳞。仅残留极少种 类,均产于北美洲。(弓鳍鱼目、雀鳝目)
弓鳍鱼
雀鳝
大雀鳝 Atractosteus spatula
佛罗里达雀鳝 Lepisosteus platyrhincus
3、真骨总目:骨化程度高,体被圆鳞或栉鳞。约35目。
白鲳
大黄鱼
大麻哈鱼
虹鳟 Oncorhynchus mykiss
红大麻哈鱼 Oncorhynchus nerka
黄鳝 Monopterus albus
2 生殖方式 卵生:大多数鱼类(体外发育) 卵胎生: 假胎生: (二) 洄游 洄游:一些鱼类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周期性、定向性和群体性
的迁徙活动。 1 生殖洄游: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的一定时期内,沿着一定 路线从越冬或索饵场向产卵地的迁移. (1)由深海游向浅海和近海产卵:如大、小黄鱼。 (2)溯河洄游:如中华鲟、鲥鱼、鲑科鱼类等。 (3)降河洄游:如鳗鲡、松江鲈鱼。 2 索饵洄游:为寻找食物而进行的洄游。 3 越冬洄游:寻找适宜的越冬场所进行的洄游。
16鱼纲
歪尾型,鲨鱼
臀鳍(analfin) 维持鱼体垂直平衡。
鲐鱼
臀鳍后边有由 一根鳍条形成 的数个小鳍
鲶鱼 臀鳍与尾鳍相连
鳕鱼
2个臀鳍
食蚊鱼
雄性臀鳍鳍条特化成交配器
2、皮肤及其衍生物
鱼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
特点:富有粘液腺。
皮肤衍生物-鳞片:
盾鳞 硬鳞 骨鳞
盾鳞 硬鳞 骨 鳞
生殖洄游: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的一定时期内,沿
索饵洄游:鱼类以寻找食物为主所作的洄游,其 路线、方向和时间受饵料生物波动的影响较大, 不像生殖洄游那么稳定。 越冬洄游:当秋季的气温下降影响到水温时, 鱼类为寻找适宜的水温常集结成群从索饵的海 区或湖泊中分别移到越冬海区或江河深处。
五、鱼类的起源和进化
硬骨鱼:通过上匙骨与头骨相连(鱼类特有的)。 软骨鱼:肩带不与脊柱直接相连,而是通过肌肉间接连 于脊柱上。 腰带pelvic girdle 腰带不与脊柱直接相连。
2.鳍骨(偶鳍和奇鳍)
雄性软骨鱼腹鳍内侧一块基鳍软骨特化形成交配器叫鳍 脚。
5、消化系统
消化道:
口、口腔、咽、食道、胃、肠、泄殖腔(肛
腹鳍(ventralfin) 相当于后肢。辅助身体升降, 转弯。 软骨鱼:位于泄殖腔两侧。 硬骨鱼: 特化:软骨鱼雄性---鳍脚,鰕虎鱼---吸 盘
腹鳍腹位
位于腹部,较低等的鱼 类。如鲤形目
腹鳍胸位
位于胸鳍下方鳃盖 之后。如鲈形目
大黄鱼
腹鳍喉位 腹鳍位于鳃盖之间的喉部如鳕鱼
鳕鱼
无腹鳍
和一心室、动脉圆锥(软骨鱼)或 动脉球(硬骨鱼)组成。
6、具特殊的皮肤感觉器官——侧线
第十六章 鱼纲
第十六章鱼纲(Pisces)[知识点]鱼类的内部结构、鱼类分类、鱼类洄游、鱼类起源。
[重难点]重点了解硬骨鱼类与软骨鱼类的区别,鱼类洄游的类型、机制,了解常见鱼类;鱼类与水生生相相适应的特征。
鱼类:是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以鳍运动,具上、下颌的一类脊椎动物。
鱼类是一类分布广,种类多(24000种,是脊椎动物之冠),形态多样,适应性强,与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脊椎动物。
与以下鱼区别:墨鱼(乌贼),鲸鱼、娃娃鱼、鳄鱼、七鳃鳗、文昌鱼……第一节鱼纲的主要特征一、体多呈纺锤形(流线型),体表多被鳞片,皮肤富有粘液腺;1.身体分区:①头:吻端至最后一对鳃裂(软骨鱼类)、鳃盖骨的后缘(硬骨鱼类)②躯干:软:最后一对鳃裂、硬:鳃盖后缘。
至肛门(或臂鳍起点)。
鲽鲆类至体腔末端或尾椎。
③尾:肛门(或臀鳍起点)→最后一木文尾椎骨无颈部:为鱼类与陆生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之一。
软骨鱼类身体分区硬骨鱼类分区2.体轴与体型A.体轴:头尾轴AA’、背腹轴BB’、左右轴CC’。
三轴互相垂直B.体型①纺锤型: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中上层鱼类,游泳迅速。
如鲨、青鱼②侧扁型:左右轴相对缩短,背腹轴显着增长,中下层鱼类。
如:武昌鱼③平扁型:左右轴特别长,背腹轴特别短,底栖种类,行动迟缓,如鳐、魟等。
④棍棒型:头尾轴特长,左右、背腹轴短几乎相等。
身体延长呈棍棒状,如黄鳝。
此外,还有其它形状:如带型:如带鱼。
球型:如刺河鲀。
箱型:如箱鲀。
其它不规则型,如海龙、海马、翻车鱼等。
3.鳞片是皮肤衍生物,具保护体表的作用。
根据形状不同分三种:A.楯鳞:与牙齿为同源器官。
表皮:形成釉质。
B.硬鳞:由真皮演化而成。
为硬骨鱼中原始的鳞片,见干鲟鱼、雀鳝。
C.骨鳞:由真皮形成。
a.圆鳞:游离端后缘光滑,大多数硬骨鱼类。
如鲤鱼等。
b.栉鳞:游离端后缘有许多细小锯齿或齿状突起。
如:大、小黄鱼、鲽等。
例外情况1.无鳞:如鳝、鲶、黄鱼桑、鱼危等2.呈刺状:如刺鲀等3.骨板状:如海马等。
M-鱼纲
1、 表皮
表皮包在鱼体最外层,由上皮细胞构成。 可以 分为生发层和腺层两部分: ◆生发层 位于基部,由一层柱状细胞构成,细胞具 有分生能力,分裂出的新细胞,用来补充表层损 伤脱落的上皮细胞。 ◆腺层 位于生发层的上方,因本层含有各种腺细胞 而得名。 ◆珠星 (婚配结节):局部表皮细胞角质化的产物。 主要出现在头部、鳍条等处 。 出现特点 : *繁殖季节出现或繁殖期强、非繁殖期弱 *雄有雌无或雄强雌弱 *并非所有鱼类都有珠星
硬鳞
3)骨鳞:见于硬骨鱼类,为圆形鳞片,根椐其 后缘的形状可分为:
(1)圆鳞:后缘光滑,如鲫鱼。 (2)栉鳞:后缘有锯齿状突起,如鲈鱼。
表面分区:基区、顶区、上侧区、下侧区 上下分层:骨质层和纤维层 鳞焦、鳞嵴、年轮
栉鳞
鱼类各种鳞片比较
种类 来源
形态
分布类群
盾鳞 表皮+真皮 棘状
硬鳞 真皮
菱形
软骨鱼类 少数硬骨鱼
臀鳍倾肌
肌节圆锥
臀鳍缩肌
A躯干部肌节
B尾部肌节
图16-20 鲈鱼的肌肉系统
1、组成
四、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咽腔、食道、胃、肠、肛门
{ 软骨鱼:定形的肝脏和胰脏
{ 消化腺 硬骨鱼:肝胰脏或肝脏与弥散的胰脏
鳔
头肾 脑
肾脏 鳔
输尿管
鳃
动脉球
心室 心房
肝 胃
睾丸
胆囊 脾 肠
膀胱 肛门 尿殖孔
静脉窦
输精管
图16-21 鲤的内脏
间插骨
三脚骨
肋骨
图16-27 鲤形目鱼类的韦伯氏器
六、循环系统
(一)组成:心脏、血管、血液 (二)心脏
图
16
窦房瓣
第十六章 鱼纲(Pisces
(3)正尾型
特点:脊柱的末端仍向翘,但仅达尾鳍的基部,尾鳍的外形是对称的,内部则不对称。
P:位于头后方,形状随种而异。
V:位置在不同鱼类有异。
鱼鳍有鳍条支持。硬骨鱼的鳍条分为:鳍棘:坚硬不分节。
软鳍条:软且分节。
腹鳍位置
膜性硬骨
(一)中轴骨骼
1、头骨
脑颅:包藏脑及视、听、
嗅等感觉器官。
咽颅:左右两侧包围消化
管的前段,分别支
持上下颌、舌和鳃。
由颌弓、舌弓和鳃
弧的张缩以促使水的通入与流出。
水——口——咽——鳃裂——体外
4、血液循环是单循环。与鳃呼吸相联系,鱼类心脏只有一心房一心室。
第三节 鱼类的躯体结构概述
一、体形与皮肤
(一)体形
鱼类的体型大致分为四种:
1、纺锤形或梭形
如鲨鱼。
鱼类的四种体型
2、侧扁型
如鲳鱼。
3、平扁型
如魟与鳐。
鱼类的四种体型
4、棍棒型(鳗形)
5、其它类型的体形
鱼类的外形
分头、躯干和尾部。没有颈部。
如何区别?
(1)头与躯干的分界线
软骨鱼类:最后一对鳃
裂。
硬骨鱼类:鳃盖的后缘。
(2)躯干与尾的分界线
肛门或泄殖孔或臀鳍的起点。
3、脊柱代替了脊索。
4、脑与感觉器官更为发达,脑分为明显的五部分。
鱼类适应于水生生活的特征
1、身体仅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头骨与躯椎间缺
乏颈部,头部不能灵活转动。
2、体形多呈梭形,在水中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体表
多被鳞片。
16第十六章 鱼纲
图 16 28 硬 骨 鱼 心 脏 模 式 图
动脉圆锥 迹器官 痕
窦房瓣
-
(三)血管
图16-30 硬骨鱼的鳃循环
(四)血液 (五)循环方式:单循环
• 血液——心室——腹大动脉——入鳃动脉(4-5 对)——鳃(在鳃小片上分支形成微血管网)— —出鳃动脉——背大动脉——全身各处——静 脉——静脉窦——心房——心室 • 鱼类血液:少,红细胞有核。
4.嗅觉器官:非常灵敏。 组成:鼻孔、鼻腔和嗅 囊。 鼻孔1对,鼻腔不与口 腔相通。 只具嗅觉作用而与中呼吸无关。
总结:
比圆口类进步的特征
1、出现了上、下颌
2、有了成对的附肢,即1对胸鳍、1对腹鳍
3、脊柱代替了脊索 4、脑和感官更发达
第三节
鱼纲分类
现存22,000种,我国有2830种 软骨鱼类(Chondrichthyes)
尾鳍
胸鳍 腹鳍
—推进、转向、平衡 —运动、转向、平衡 —拐弯、升降、平衡
偶鳍
{
鳚鱼 鲈鱼
腹鳍的位置
{
腹鳍腹位:鲤
腹鳍胸位:鲈鱼 腹鳍喉位:鳚科
鲈鱼的骨骼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1、基本结构:表皮+真皮 2、衍生物:色素细胞、粘液腺、毒腺、发光器、鳞片等
色素细胞 粘液细胞 鳞片 表皮
粘液的 作用?
鱼类的躯体结构概述
一、外部形态
鱼类的体轴
(一)体形
纺锤型 侧扁型 平扁型 棍棒型
图16-2 鱼类四种主要体型
1.纺锤型 头尾轴﹥背腹 轴﹥左右轴。 较常见,这种 体型的鱼往往 最善游泳。如 鲨鱼。
2.平扁型 背腹轴特短, 左右轴特长。 多底栖,行动 较迟缓。如鳐 鱼
3.侧扁型 背腹轴增加,头 尾轴﹥左右轴。 此类鱼游泳能力 差,多栖于中下 层水流较缓水域 如鲳鱼
17--鱼纲
硬骨鱼系
体内有硬骨,骨鳞或硬鳞,大都有鳔,鼻孔在背面,有 骨质鳃盖,鳃间隔退化;鳍条骨质.
(1)总鳍鱼亚纲(Crossopterygii)
出现于泥盆纪、繁盛于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原 始硬骨鱼。具鳃、鳔(或肺)和内鼻孔。体 表覆以整列鳞(最原始的鳞片),具螺旋瓣 肠。偶鳍基部有发达的肌肉,其中骨骼的排 列类似陆生四足类。现存一种,即矛尾鱼。
(二) 周围神经
1 脑神经10对,视神经自间脑发出后,左右交 叉,出现视神经交叉. 2 脊神经 每一体节自脊髓发出一对背根,一对腹根. 背根主司感觉,腹根主司运动,背根通过脊 神经节之后,左右各与腹根汇合,自椎间孔 穿出. 3 植物性神经 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作用拮抗. 支配平滑肌,心肌,内分泌腺和血管的活动.
是鱼类特有的皮肤感觉器官呈管状或沟状,埋于头骨
内和体侧的皮肤下面。
八 排泄系统
(一)肾脏及泌尿机能 肾脏紧贴于腹腔背壁,是一对坚实而呈块状 的泌尿器官。 半渗透性的肾小球囊从毛细血管的血液内滤 泌的尿液,经肾小管后段的吸水作用,曲折 盘行汇集到总的输尿管。 淡水鱼类肾脏内的肾小球数量明显多于海洋 鱼类,这种特点与它们具有高渗透性的体液 有关。
四 消化系统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肠和肛 门 –鳃耙:着生在鳃弓内侧的骨质突起,数目、 形状和疏密程度与食性有关。(肉食性粗短 而梳) –出现食道与胃、肠的分化。 – 软骨鱼有独立的肝脏和胰脏,肝脏发达。除 消化功能外还可调节身体比重。 – 大多数硬骨鱼的肝脏和胰脏组织混在一起, 称肝胰脏。
思 考 题 1.简述鱼类适于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 2.比较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形态结构的异同。 3.比较淡水鱼和海水鱼渗透压的调节机制。
4.鱼类骨骼系统有何特点?
第十六章鱼纲
1. 头部
口:由活动的上下颌支持,称颌口类。 口的位置依口裂的方向分为3类:
与鱼食性有关
13
触须:着生于口周围,上面分布有味蕾。
吻须 位于吻部(上唇处)。 颌须 位于口角(上下颌),鲤:1对吻须,1对颌须。 颏须 位于下颌中央。 鼻须 位于鼻孔之间。
14
2. 躯干部 鳍、侧线
偶鳍 胸鳍和腹鳍
咽
颌弓 舌弓 鳃弓 咽颅
鳃裂
38
咽颅和脑颅的连接方式
舌接式 舌颌骨为悬挂器。硬骨鱼,部分软骨鱼。
39
2.脊柱
躯干椎 组成
尾椎
特征:双凹型
躯干椎 尾椎
40
椎骨的结构
各椎骨的髓弓连成椎管,内有脊髓通过。脉 弓连成脉管,内有血管通过。
椎体
尾椎 41
椎体的结构
棘突 双凹型椎体
椎体:双凹型 脊索:念珠状
硬骨鱼类呼吸运动示意图
60
气体充分交换
水流经鳃方向与血
液循环方向相反
61
2. 鳔 —比重调节器
根据鳔与食道间有无鳔管相通,分为: 有鳔管(鳔管)——开鳔类,鲤形目 无鳔管(红腺和卵圆区)——闭鳔类,鲈形目
闭鳔类的鳔
62
鳔的功能
* 调节比重 * 呼吸 * 感觉 * 发声
韦伯氏器 (weberian organ)
?体外受精体外发育?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如非洲鲫鱼罗非鱼?体内受精体外发育卵生如虎鲨?体内受精体内发育卵胎生如角鲨假胎生如星鲨7879鱼类为寻找其不同生理阶段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从而完成繁殖生长发育等各项生命活动进行周期性定向性集群性的长距离游动
1.纺缍型 头尾轴>背腹轴>左右轴,栖息在水上层
鱼类中最常见的体型,全身呈流线型,适于水中游泳, 如鲤鱼、青鱼、鲨鱼等大多数鱼类。
普通动物学第16章鱼纲
-
嗅球 嗅茎
端脑 脑上腺 小脑瓣
小脑 迷叶
Ⅰ Ⅱ
中脑
面叶 延脑
端脑 中脑 下叶
Ⅴ Ⅶ Ⅸ Ⅹ
脑垂体 血管囊 Ⅲ Ⅳ Ⅵ Ⅷ
脊髓
(二)脊髓
神经管腔
背根 脊髓 背根
灰质背神腹经根节 腹根 白质
图16-33 鱼类的脊髓及脊神经
背支 腹支 脏支
交感神经干
(三)脑神经:10对 (四)脊神经:脊髓在每一体节发出一对脊神经。
{ 消化腺 硬骨鱼:肝胰脏或肝脏与弥散的胰脏
鲤科鱼类的肝呈弥散状分布在肠管之间的肠系膜上,胰 也呈弥散状,混杂于肝中,称肝胰脏、
鳔
头肾 脑
肾脏 鳔
输尿管
鳃
动脉球
心室 心房
肝 胃
睾丸
胆囊 脾 肠
膀胱 肛门 尿殖孔
静脉窦
输精管
图16-21 鲤的内脏
鳃耙(gill raker):硬骨鱼鳃弓内侧有两排并列的骨质突 起,称~,是阻拦食物和沙粒随水流出鳃裂的滤食结构,也 有保护作用。
腕动脉和神经孔 肩臼关节面 肩胛骨
辐状软骨
角质鳍条
图16-16 鲨的肩带和胸鳍
坐耻骨 后鳍软骨
闭孔 前鳍软骨
辐状软骨
角质鳍条 鳍脚软骨
图16-17 鲨的腰带和腹鳍
锁骨
中喙骨 喙骨
上锁骨
后锁骨 鳍担 肩胛骨 鳍担 鳍条
基翼骨 鳍条
图16-18 鲤的肩带及胸鳍 图16-19 鲤的腰带及腹鳍
(五)肌肉系统
V.Ⅱ-8—9
3、 尾部
原尾型(protocercal)
{ 尾鳍的基本类型 歪尾型(heterocercal) 正尾型(homocer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