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策略

合集下载

关于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关于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维普资讯
师资培养
2 6 0. 05
关于教师非正式组织的管理
陈保 峰
( 京 市应 用 职 业技 术 学校 北 京 10 7 ) 北 0 0 8
学 校 中 非正 式 组 织 是 教 职 工在 共
同 的工 作 过程 中 ,由 于共 同 的 工作 经 历 、 趣 、 益 、 术 观 点 等 而 自发 形 兴 利 学 成 的 非 正式 群 体 。虽 然他 们 没 有正 式 机 构 和 明确 的 组 织 界 限 , 靠 法 律 、 不 政
学校 管 理 者 应 该 深 入 研 究 教 师 非 正式 组 织 的性 质 、 因 、 成 结
正式 组 织 存 在 的 事 实 , 何 不 承 认 、 视 非 正 式 组 织 的存 在 都 是 任 轻 不正 确 的 。 时 , 同 也不 能 采 取放 任 自流 的态 度 , 或将 他 们 与学 校 严 重 对立 起 来 , 调其 消极 的作 用 , 而加 大 了他 们 与 学 校 的 对 立 强 从 程度 , 积 极或 比较 积极 的力 量人 为 地 转 化为 消 极 力 量 。学 校 管 将
积 极 型 非 正 式 组 织 能 够 与 学 校 同 舟 共 济 。 它 是 学 校 正 式 组
织 的 有 机补 充 , 在 学 校 工 作 中起 着 积 极 正 向作 用 。 校 管 理 者 它 学 应 了解 其成 员 的需 要 与动 机 , 助 他 们 解 决 实 际 困难 , 持 和 保 帮 支 护 其 健 康发 展 。 校 可 通 过 对 其核 心 人 物 授 权 他 帮 助 学 校 开 学 让 展 部 分 工作 。如 果 条 件 允 许 还 可 以 慎 重 提拔 其 核 心 人 物 为 正式 领 导 , 用 其 非 正 式 领 导 才 能 为学 校 服 务 。 利 ( ) 导 和 帮助 中 问 型非 正 式 组 织 二 引 中间 型 非 正式 组 织 的活 动 对 学 校 的 影 响通 常是 没 有 明 显 益 处 或 害 处 。 待 他 们 的管 理 要 积 极 引 导 。 情 帮 助 。引导 他 们 充 对 热 分 发 挥 积极 因素 , 服 消 极 因素 . 积 极 型非 正式 组 织 转 化 。 帮 克 向 助 他 们解 决 实 际 困难 。 止 被 消极 型非 正式 组 织 利 用 和影 响 , 防 背

浅析非正式组织及管理对策

浅析非正式组织及管理对策
织成员 工作 和心理 的真 实状况 和信 息;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组织成
人 们 的生活 和社会交 往 中 自发 形成
的 ,因而有 如下 特点 :1 ( )凝 聚力强 ( 俗称抱团 ) 。因其是 自发形成 的 , 在 凝 聚力上往往大 于正式组织 , 因彼此
员 的精神 状态 ,提供宣 泄其 紧张心
致, 归属 感强 , 满足成 员心理 和 在
式组织没有 明确 的界 限 , 隐蔽在正式
类 人由于有着相 同的社会 阅历 , 自
然有着共 同的谈资 , 在平 时的交往中

谈到过去在一起或相似 的经历 , 很
快就将距 离拉近 了。( ) 2 地域相同型。
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 非正式组织
起 回家 等因素 ,结成 的一些 小团
21 0 0年第 2期
江苏 水利
圉 差 霸一
体。 4 认知相 同型 。 () 由于单位 内部管
非 正式 组织对 于正 式组 织具有 两面性 , 是一把 “ 双刃剑” 。积极面是 : 调谐人 际关 系 , 弥补成员之间 由于能 力 和职位而形成 的差异 , 形成有利于 组织成员协作 的关系 和氛 围; 提高团 队凝聚力 , 增强组织成员对特定组织 的归属感 , 有利 于组织稳定 和 目标 的 实现 ;有利于组织成员的相互沟通 , 尤其有 利于各 层次 和职级 的成员沟
存在 , 要接纳其 成员对组织管理者 更
和管理过程不满和抱怨。 非正式组织
趣和爱好 , 比如下班后 打牌 、 打球 、 游 泳等 , 再加 上住 在一起 , 班后 常常 下

是其 成员 敞开胸怀 、抒发 情感 的场
所 ,通过这种渠道 了解员工 的心声 。 对管 理者 提高组织 管理效 益非 常重

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职场经验)

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职场经验)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职场经验)在任何组织或社会的构成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必然性,其作用对正式组织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当非正式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行为取向与正式组织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时,非正式组织往往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助于营造良好融洽的领导关系。

当非正式组织不配合正式组织的工作时,特别是非正式组织的领导行为与正式组织的领导行为发生严重冲突时,非正式组织就会产生消极作用,破坏既有的良好领导关系,或者激化矛盾,使得已经出现问题的领导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非正式组织的发展具有一个过程,在规模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从内部成员的结构关系来看,非正式组织还可以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

管理者需要对非正式组织的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评估,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管理,以实现正式组织的发展目标。

首先,在管理中要谨防非正式组织的“紧密化”。

一般来说,松散的非正式组织对于企业或部门的发展是有利的,能提升人性化管理,改善员工间关系,创造轻松融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而当非正式组织逐渐演变成紧密型结构时,其对企业和部门发展的危害将不容忽视,员工内部及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工作关系紧张,存在安于现状、消极怠工的现象,并且员工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效率不断下降,从而无法实现管理目标。

当非正式组织在内部形成后,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非正式组织的紧密程度进行考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谨防非正式组织的紧密化。

其次,让管理层融入非正式组织。

由于骨干员工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如创新意识和独立性较强,因此非正式组织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工作表现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时,管理人员就要对骨干员工进行适当的引导,使他们融入到某些松散的非正式组织中,或者弱化紧密型非正式组织对骨干员工的影响,尽量避免或消除非正式组织对企业和部门管理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些可资参考的做法包括:工作调动,把非正式组织的核心员工调离原来的岗位,减弱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使非正式组织由紧密型向松散型演变;管理人员成为非正式组织的成员,融入到非正式组织中,施展个人影响,逐渐使非正式组织的行为和利益与正式组织管理目标保持一致;关注关系相对独立的员工,经常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保持考核的公正性;在正式组织内开展各种活动,如集体培训、学习讨论等,强化正式组织的凝聚力,弱化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职场经验).doc

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职场经验).doc

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 ( 职场经验 )在任何组织或社会的构成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必然性,其作用对正式组织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当非正式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行为取向与正式组织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时,非正式组织往往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助于营造良好融洽的领导关系。

当非正式组织不配合正式组织的工作时,特别是非正式组织的领导行为与正式组织的领导行为发生严重冲突时,非正式组织就会产生消极作用,破坏既有的良好领导关系,或者激化矛盾,使得已经出现问题的领导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非正式组织的发展具有一个过程,在规模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从内部成员的结构关系来看,非正式组织还可以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

管理者需要对非正式组织的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评估,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管理,以实现正式组织的发展目标。

首先,在管理中要谨防非正式组织的“紧密化”。

一般来说,松散的非正式组织对于企业或部门的发展是有利的,能提升人性化管理,改善员工间关系,创造轻松融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而当非正式组织逐渐演变成紧密型结构时,其对企业和部门发展的危害将不容忽视,员工内部及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工作关系紧张,存在安于现状、消极怠工的现象,并且员工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效率不断下降,从而无法实现管理目标。

当非正式组织在内部形成后,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非正式组织的紧密程度进行考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谨防非正式组织的紧密化。

其次,让管理层融入非正式组织。

由于骨干员工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如创新意识和独立性较强,因此非正式组织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工作表现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时,管理人员就要对骨干员工进行适当的引导,使他们融入到某些松散的非正式组织中,或者弱化紧密型非正式组织对骨干员工的影响,尽量避免或消除非正式组织对企业和部门管理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些可资参考的做法包括:工作调动,把非正式组织的核心员工调离原来的岗位,减弱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使非正式组织由紧密型向松散型演变;管理人员成为非正式组织的成员,融入到非正式组织中,施展个人影响,逐渐使非正式组织的行为和利益与正式组织管理目标保持一致;关注关系相对独立的员工,经常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以保持考核的公正性;在正式组织内开展各种活动,如集体培训、学习讨论等,强化正式组织的凝聚力,弱化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学校非正式组织管理制度

学校非正式组织管理制度

学校非正式组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学校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提高学生参与管理、服务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工作,包括各种学生社团、志愿者服务组织、学生工作岗位等。

第三章:管理机构学校非正式组织管理机构由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统一管理,设立学生组织指导老师和学生组织管理委员会,负责学生组织的管理工作。

学生组织指导老师由学校确定,负责具体指导学生组织的管理工作,学生组织管理委员会由学生代表组成,协助指导老师做好学生组织的管理工作。

第四章:组织管理1. 学校非正式组织的成立,应有一定的理念和目标,并经过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的审核批准。

2. 学校非正式组织应当有明确的组织章程,包括组织名称、宗旨和任务、组织构成、组织管理制度、组织活动等内容。

组织章程须经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3. 学校非正式组织的负责人应当经过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的培训,并经过岗位任职手续,具备相应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

4. 学校非正式组织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包括定期召开成员大会、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编制年度工作总结、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等。

5. 学校非正式组织应当遵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第五章:活动管理1. 学校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应当符合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传递积极的正能量,不得违法违纪、有害社会风气。

2. 学校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应当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如需举办大型活动,应提前向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报备,并进行审核批准。

3. 学校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应当确保成员安全,严禁组织成员参与危险活动,严防事故的发生。

第六章:奖惩管理对于表现突出的学校非正式组织,学校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如荣誉称号、奖金、证书等,以鼓励组织成员的积极参与。

对于违反规定,损害学校形象的学校非正式组织,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有权采取相应措施,如责令改正、暂停活动、解散组织等,对负责人和相关成员给予批评教育、警告、甚至开除学籍等处分。

论“非正式组织”在学校中的作用及管理

论“非正式组织”在学校中的作用及管理

论“非正式组织”在学校中的作用及管理在现代学校管理活动中,管理者既要具备学校管理的能力素养,学习和掌握学校管理的知识技能技巧,更要重视对人的管理,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管理。

对此,笔者就从“非正式组织”在学校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对“非正式组织”进行领导和管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于组织的概念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以一定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具有一定边界的社会实体。

在这个定义中包含以下五层意思。

(1)组织是有一定机构的。

至少两个人才谈得上组织,而且在组织内的人有一定角色划分。

(2)在组织内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

组织成员之间存在不同层次的分工合作,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协调。

组织的功能就在于协调成员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

(3)组织是有一定目标的。

这是任何组织产生和存在的最根本原因。

(4)组织是社会实体,也就是说,它与其环境既具有相互依赖的共性,又具有相对独立的个性。

内部的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也同样具有既相互依赖又相对独立的特性。

(5)任何组织与别的组织都有所不同,即组织具有边界。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其成员在精神上、行为和作风上,以及产品和服务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其他组织的个性特征。

二、组织的作用和组织的分类(一)组织的作用组织在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1.组织是社会活动的载体,是人们自觉地实现预定目标的工具任何社会活动都是协作性活动,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人们有共同的意志和共同的步伐作为基础。

分散的个人不仅无力承受哪怕是很小的社会使命,甚至会出于有意或无意的个人动机而与这一使命相抵触。

组织作为人类群体意识和群体力量的集合,必须责无旁贷地负担起这种使命。

离开组织,社会就会陷于混乱和瘫痪。

2.组织发挥凝聚人们力量的作用组织通过一定的机制进行内部和外部的协调,集中和放大各种单个的力量。

这种协调机制一方面是通过各种规范约束个人的行为减少内耗,形成共同意志;另一方面,是通过协调使人们的行为更符合各种活动的规律性,使集体的力量恰如其时、恰如其分地发挥复杂叠加作用,从而大大超过单个人所能表现出来的力量。

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策略

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策略

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策略非正式组织在企业管理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它常常在无形中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和态度。

因此,管理者需要采取适当的策略来管理和引导非正式组织,以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策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一、了解非正式组织了解非正式组织是管理它的第一步。

管理者需要了解非正式组织的构成、成员、影响力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方式。

通过观察员工之间的交流和行为,管理者可以发现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并尝试与它们建立联系,了解它们的兴趣和需求。

这样,管理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员工之间的互动模式,并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

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有效的沟通是管理非正式组织的关键。

管理者需要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意见。

通过定期的非正式讨论、座谈会或网络论坛等形式,管理者可以与员工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

这样,员工会感到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和重视,从而增强他们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三、建立共同目标非正式组织往往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它们通常会追求共同的目标。

因此,管理者可以与非正式组织协商,共同确定组织的目标和愿景,并将这些目标纳入到组织的战略规划中。

通过建立共同的目标,管理者可以增强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促进组织的健康发展。

四、鼓励创新和多样性非正式组织通常具有开放和包容的氛围,它们鼓励员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因此,管理者应该鼓励员工参与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并鼓励他们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

这样可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同时,管理者也应该尊重员工的多样性,包括他们的背景、信仰、性别和年龄等因素,这些因素也会对非正式组织产生影响。

五、定期评估和管理策略调整管理者需要定期评估非正式组织的发展状况和管理策略的效果。

通过观察员工的行为和态度变化,管理者可以了解管理策略是否有效,并及时进行调整。

此外,管理者还应该与非正式组织成员保持联系,了解他们对管理策略的看法和建议,以便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学校中非正式团体的调控策略

学校中非正式团体的调控策略

学校中非正式团体的调控策略作者:邓文圣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08年第08期一代管理先驱,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学院产业研究室主任梅奥的霍桑实验——提出了非正式团体问题,所谓“非正式团体”即自发的无意识的,行动无规律,仅以感情、习惯、喜爱、相互依赖来满足个人不同的心理需要的群体,其成员的行动多数时候受感情的左右。

在一个学校群体中,伴随着正式组织的存在,往往同时会有各种各样非正式组织团体的存在。

例如因于年龄、工作性质形成的青年教师群体,老教师群体,班主任群体;因于学习、地域关系形成的老同学群体、老同事群体;因于业余活动志趣相投形成的棋友、书友群体等。

这些群体有的以满足成就需要、创造需要为目的;有的以满足互尊、互爱、互助等需要为宗旨;有的是扎在一起图个快乐;也有的是为满足发泄不满、散布消极情绪。

不难看出非正式团体在学校中往往有着各种显现的或潜在的作用,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舆论导向,影响着教职工的价值取向,影响学校工作开展的质和量,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学校整体目标的制定和实现。

因此,学校管理者在依靠正式群体开展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各种非正式团体的研究,准确把握其倾向性特点、“领袖人物”的心理及活动规律等等。

巧妙引导,纳入脉动,达成与学校和谐共生的终极目标。

提升组织威信,淡化非正式团体意识同化愿景。

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是团体中成员都真心追求的愿景,它反映出个人的愿景。

”学校管理者要注重从整体出发,立足本校实际,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优化组织资源为核心,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尊重每一个教师内心的人生愿望,在此基础上确立一个包涵一种崇高的教育理想,先进的教育理念,富有挑战性的战略发展目标。

让教师从学校未来发展中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体现教师们共同努力奋斗的生命价值。

塑建魅力。

校长及管理层是校魂。

想得心应手地引导非正式团体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学校领导者自身的“非权力影响”因素(个人魅力)极为重要。

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

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

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在任何组织或社会的构成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必然性,其作用对正式组织来讲是一把双刃剑:当非正式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行为取向与正式组织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时,非正式组织往往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助于营造良好融洽的领导关系。

当非正式组织不配合正式组织的工作时,特别是非正式组织的领导行为与正式组织的领导行为发生严重冲突时,非正式组织就会产生消极作用,破坏既有的良好领导关系,或者激化矛盾,使得已经出现问题的领导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阻碍组织目标的实现。

非正式组织的发展具有一个过程,在规模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从内部成员的结构关系来看,非正式组织还可以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

管理者需要对非正式组织的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评估,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实施有效的管理,以实现正式组织的发展目标。

首先,在管理中要谨防非正式组织的“紧密化”。

一般来说,松散的非正式组织对于企业或部门的发展是有利的,能提升人性化管理,改善员工间关系,创造轻松融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创造性。

而当非正式组织逐渐演变成紧密型结构时,其对企业和部门发展的危害将不容忽视,员工内部及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工作关系紧张,存在安于现状、消极怠工的现象,并且员工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工作效率不断下降,从而无法实现管理目标。

当非正式组织在内部形成后,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非正式组织的紧密程度进行考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做出相应的决策,谨防非正式组织的紧密化。

其次,让管理层融入非正式组织。

由于骨干员工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如创新意识和独立性较强,因此非正式组织对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工作表现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时,管理人员就要对骨干员工进行适当的引导,使他们融入到某些松散的非正式组织中,或者弱化紧密型非正式组织对骨干员工的影响,尽量避免或消除非正式组织对企业和部门管理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从非正式组织理论角度谈高校教育管理工作

从非正式组织理论角度谈高校教育管理工作

从非正式组织理论角度谈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杨秀让摘要:非正式组织客观地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之中,正确对待和认识现代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管理、教育和引导,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手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非正式组织;大学生;教育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常常会把大学生的非正式组织视为“小团体”或“小帮派”,认为它的出现是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现象或行为。

过多地强调并高度重视正式组织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功能,对现实中的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客观存在和影响力往往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更谈不上对其加以关注、教育引导了。

这不仅会弱化正常的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而且会影响到正式组织教育管理目标的实施。

一、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含义1.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两个概念在组织方式与人际关系特征上的区别在于:正式组织是为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而按照正规的组织制度组成的,具有明文规定的单位名称、目标任务、职责分工、等级结构、人员编制以及各种规范和制度。

而非正式组织是正式劳动组织中的一些成员在相互交往中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交往关系系统。

非正式组织的人际关系不是契约性的,人际互动具有个人化特征,组织的结构是无形的,其成员也具有不可替代性,即在非正式组织中没有特设的“岗位”,它的存在完全依靠每一个特殊的个人。

2.大学生非正式组织虽然这些小团体是一种自发的、松散的、无固定组织系统和严格组织形态的,但一般都能自然形成一个团体领袖。

它跨越班级、年级、专业而普遍存在于各高校中,一般随年级升高而增多。

它具有双重性,既可能对抗常规教育管理,又可能作为常规教育管理的补充。

对高校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等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必须将它纳入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视野认真加以研究。

二、大学生非正式组织主要类型及成因伴随着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以及利益关系多样化的潮流,大学生所形成的非正式组织有各式各样的表现形式,不同角度可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型。

教师管理和非正式群体管理

教师管理和非正式群体管理
加强团队建设
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教师的团队意识,提高整体凝聚力,降低 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
05
教师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及管理挑战
教师对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引导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引导非正式群体形成积极向上 的氛围。
规范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制定规则和制度,规范非正式群体的行为,确保其 与学校整体目标一致。
保障教育公平
合理的教师管理能够保障 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减 少地域、学校和学科之间 的差异,促进教育公平。
教师管理的历史与发展
1 2 3
古代的教师管理
古代的教师管理主要依靠经验和传统,缺乏科学 性和系统性。
近代的教师管理
随着教育学的兴起和发展,近代的教师管理开始 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强调制度建设和程序化管 理。
学生自治组织需要制定明确的章 程和规范,明确组织的目标、职 责和运作方式。同时,需要选拔 有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组 织负责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 性和创造力,组织开展有益于学 生发展的活动。
成功非正式群体管理案例
成功非正式群体管理案例二:兴趣小组的管理
兴趣小组是学生基于共同兴趣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成功的管理案例需要关注小组的核心成员 和活动内容,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提供专业发展机会
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如参加学术会议、进 修培训等,促进个人与团队共同成长。
有效应对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
关注负面情绪
及时关注教师中出现的负面情绪,如焦虑、不满等,采取措施进 行疏导和化解。
建立解决冲突的机制
建立解决冲突的机制,鼓励教师通过对话、协商等方式解决分歧, 避免矛盾激化。
现代的教师管理
现代的教师管理更加注重人本化和专业化,强调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我管理,同时注重信息化和 数据化管理手段的应用。

学校非正式组织管理制度

学校非正式组织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了规范学校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发挥非正式组织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非正式组织,包括但不限于学生社团、兴趣小组、教师团队等。

三、非正式组织管理原则1. 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挥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

2. 保障非正式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3. 坚持民主管理,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 加强对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和监督,确保其健康发展。

四、非正式组织设立与审批1. 非正式组织设立由发起人提出申请,经所在部门或学校团委审核,报学校领导批准。

2. 非正式组织设立时,需提交以下材料:(1)组织名称、性质、宗旨、活动范围等基本信息;(2)组织章程;(3)发起人、负责人及成员名单;(4)其他相关材料。

3. 学校对非正式组织设立申请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批准,并颁发批准文件。

五、非正式组织管理职责1. 组织负责人负责非正式组织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组织活动、财务管理、成员管理等。

2. 非正式组织负责人应定期向所在部门或学校团委汇报工作,接受指导和监督。

3. 非正式组织成员应自觉遵守组织章程,积极参加活动,维护组织形象。

4. 学校团委负责对非正式组织进行指导和监督,协助解决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非正式组织活动管理1. 非正式组织活动应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非正式组织活动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不得违反社会公德。

3. 非正式组织活动需提前向所在部门或学校团委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4. 非正式组织活动结束后,需及时总结,形成书面报告,报送所在部门或学校团委。

七、非正式组织财务管理1. 非正式组织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财务收支合法、合规。

2. 非正式组织经费来源包括会员会费、学校资助、社会捐赠等。

学校非正式组织管理制度

学校非正式组织管理制度

学校非正式组织管理制度学校非正式组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促进学校非正式组织的健康发展,规范组织内部管理,保障学生权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学校非正式组织应遵循学校办学宗旨,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和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相关规定,依法登记成立,自主管理,自负盈亏。

第三条学校非正式组织应加强与学校各部门的联系与沟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同时要维护学校形象,保持与学校的和谐关系。

第四条学校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应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学校管理人员和其他学生的权益,发挥团队作用,共同促进组织的良性发展。

第二章组织设置与运作第五条学校非正式组织的设置及自主招募成员的权限由组织自行决定,并报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备案。

第六条学校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工作由组织内部成立的管理团队负责,管理团队成员应通过组织内部选举产生,并报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备案。

第七条学校非正式组织的管理团队应当制定明确的工作分工,合理安排各成员的职责。

第八条学校非正式组织的日常运作应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接受会员的监督和建议。

第九条学校非正式组织的活动应经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的批准,并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确保安全与秩序。

第三章组织纪律与管理第十条学校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应当遵守组织章程和相关制度,不得损害组织的利益和声誉。

第十一条学校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应当积极参与组织的活动,发挥个人的优势,推动组织的发展。

第十二条学校非正式组织的成员应当相互尊重,保持团结与友好的关系,不得进行人身攻击和辱骂行为。

第十三条学校非正式组织应建立健全的奖惩制度,对于优秀成员进行表彰奖励,对违反规定或者损害组织利益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或者处罚。

第十四条学校非正式组织应定期召开会员大会或者成员大会,讨论组织事务,听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决定相关事宜。

第四章组织指导与监督第十五条学校非正式组织应当定期向学校学生工作部门报告组织的基本情况和开展的活动。

第十六条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应提供必要的指导与支持,加强与组织的联系,及时了解和解决组织存在的问题。

试论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策略

试论非正式组织及其管理策略

及时的释放。员工消除了心理问题, 增加了对 工作的满意感。
2. 非正式组织给予正式组织活力 非正式组织就像组织的润滑剂, 把原本仅 仅是一堆干巴巴的职能和目标的机械性的行为
系统变成了有血有肉有活力的情感交流系统。
员工不仅仅为完成目标和任务才进行交流, 他 们还通过非正式的接触进行感情交流, 彼此的 工作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工作起来更加默契。
gan izat ional behav ior science. M anagers have been try ing to w ork out effect ive w ays to ach ieve
the positive funct ion of the inform a l organ izat ion and overcom e the negative ones. T he concept
(二 )正确发挥 非正式组织中权威人物的 作用
权威人物在非正式组织中发挥的作用对于 组织的领导者而言不容忽视。非正式组织的权 威人物往往集中体现了非正式组织成员共同的 价值观和共同的志趣, 而且凭借其个人的威信, 在非正式组织中具有极高的影响力。甚至权威 人物的实际影响力有时远远超过那些组织正式 任命的管理者。因此, 对待非正式组织中的领 导者, 首先要尊重并肯定他的地位和威信, 取得 他的信任并主动建立合作。通过与其合作, 可
[ 中图分类号 ] C936
[文献标识码 ] A
从古典管理理论的组织论开始, 学者们热 心于研究为实现目标而明确规定各成员间相互 关系和职责范围的正式组织。从 20世纪 30年 代以后, 随着行为科学的出现, 人际关系理论的 诞生, 人们才逐渐意识到在正式组织中存在非 正式组织, 并且它严重影响着正式组织的管理 活动和效率。

教师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

教师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

教师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教师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教师非正式群体是由价值观念比较接近,社会角色、兴趣、爱好类似,在情感上相互吸引、相互依赖并能产生共鸣的教师自发组成的集合体。

如果对教师非正式群体管理不当,就会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学校领导者要认真研究教师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原因、特征和作用,采取适当的对策和措施,引导他们为学校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一、教师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从需要看,教师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学校作为一个正式群体,有规定的任务、目标和规范,有时难以使教师个人的某些需要得到满足,因而具有共同利益和目标的教师为了满足相同或相近的需要,就结成了非正式群体。

从工作任务看,教师的使命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由于某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学内容单一,工作任务单调,使部分教师产生了厌教情绪;某些学校管理不善,使一些教师备感压抑、情绪不良,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为了排忧解难,为了完善自我,也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满足等,教师们就自然地从各自的需要出发,结成了非正式群体。

从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看,教师的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

于是,对客观现实看法相同、评价一致、行为倾向比较接近的教师,就容易结成非正式群体。

同时,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希望与自己角色相近或相同的人交往,这样可以消除自卑感,没有精神负担,言谈举止比较自由,情感体验积极,个性也不会受到太多的束缚,这也是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

此外,工作、学习、生活空间距离相近的教师,由于平时接触较多,容易交流思想,加深感情,增进友谊,进而取得相互信任和理解,久而久之也会结成非正式群体。

二、教师非正式群体的特征自发性。

教师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

当学校领导者的管理方法不当或管理水平不高时;当学校的方针、政策、任务、目标和各项规章制度不能被教师认可时;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波及校园,引起人心思动时;或者当某些教师受到挫折,心理不平衡时,他们往往就会到正式群体之外去寻找归属、认同和理解。

学校非正式组织管理制度

学校非正式组织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学校非正式组织管理,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的作用,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部所有非正式组织,包括学生社团、教师团队、教研组、兴趣小组等。

第三条非正式组织应遵循以下原则: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学校形象和声誉;2. 尊重成员意愿,保障成员合法权益;3. 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工作,发挥团队协作精神;4. 服从学校管理,服从组织领导。

二、组织机构与管理第四条非正式组织应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包括:1. 主席(或组长):负责组织全面工作,协调成员关系,向学校汇报工作;2. 秘书:负责组织会议记录、文件起草、资料整理等工作;3. 财务:负责组织经费收支、资产管理等工作;4. 成员:积极参与组织活动,发挥自身特长。

第五条非正式组织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组织工作,讨论重大事项。

会议制度如下:1. 主席(或组长)负责召集会议,提前通知参会人员;2. 会议记录由秘书负责,会议决议需全体成员签字确认;3. 会议决议需报学校有关部门审批。

第六条非正式组织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经费合理使用。

财务制度如下:1. 设立专门的财务账户,由财务负责管理;2. 经费来源包括学校拨款、会员缴纳、社会捐赠等;3. 经费使用需经主席(或组长)批准,财务负责执行;4. 年度财务报告需向学校汇报。

三、活动与交流第七条非正式组织应积极开展各类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成员综合素质。

活动形式包括:1. 主题讲座、学术研讨、技能培训等;2. 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志愿服务等;3. 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习实训等。

第八条非正式组织应加强与学校其他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学校发展。

交流方式如下:1. 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2. 与其他组织共同开展项目;3.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交流工作经验。

四、管理与监督第九条学校设立非正式组织管理办公室,负责监督、指导非正式组织工作。

非正式组织的应对策略

非正式组织的应对策略

对于非正式组织的应对策略(一)紧急应对1、谋求与非正式组织领袖的合作非正式组织中的领袖人物集中体现了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志趣,他们往往凭借自身的技术专长和个人魅力在非正式组织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有时他们的实际影响力甚至远远超过那些正式组织任命的管理者。

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直接影响着非正式组织的思想和行动。

因此,当非正式组织出现“紧密化”、“危险化”时,管理者应对非正式组织中的领袖的影响给予高度重视,积极谋求与他们在各个层面上进行有效沟通,并在理性和合作的基础上解决危机。

2、迅速建立通畅的正式沟通渠道非正式沟通往往是由于缺乏正式的信息沟通才产生的,并且由于非正式沟通的不规范性和不权威性,经常会引起信息的失真。

当通过这种非正式的渠道所传递的信息严重失真,并引起组织内部的人心涣散、惶恐时,它就会对组织造成极大的危害。

为此,作为管理者,当面对危机时,首先应致力于迅速在组织内部建立起权威的、正式的信息沟通渠道。

当组织内的员工对组织的任何情况产生疑问时,有一个合法的渠道获取真实的信息,这样就能把非正式沟通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3、迅速采取内部公关政策当企业出现非正式组织“紧密化”、“危险化”,并产生与企业管理层对抗时,管理者首先要进行自我检讨,是否自身确实存在严重危机员工利益的决定,还是企业在运作过程中不得不临时采取的措施,或是由于某些心怀不轨的员工在操纵员工。

如果确实是由于管理层疏忽而危及员工利益,管理者应该迅速调整政策。

如果是不得已的临时措施,或是有人在蛊惑人心,那么管理者可以利用企业的公共场所,进行坦诚、公开的交流,以取得广大员工的信任。

同时运用企业中的舆论工具、媒体、事件等,对非正式组织群体成员的共同意见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循序渐进地使非正式组织成员的意见与企业的组织目标相一致。

4、坚决清除极具破坏性的人物一般而言,当非正式组织“紧密化”、“危险化”时一定伴随着某一些或某个人,在整个事件过程中他起到了最大的推动和蛊惑作用,如果他们抱着极端的个人主义,违背组织原则,严重阻碍组织的发展,损害组织和组织内其他成员的利益,或者在非正式组织内传播谣言,煽风点火,蛊惑人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 。 在 高校 的非 正 式 组 织 的诸 多形 式 中 , 高校 教 师非 正 式 组 织 是 举 足 轻重 的一 个 ,是 高校 管理 中 不 可 忽视 的 现 象 , 日益 受
到管理 者的重视 ,也 引发 了一些学者的积极探讨 。在调 查研 究的基础上 ,作者提 出了管理策略和建议 。 关键词 :高校 管理 ;人 力资源;非正式组织
他们 的切 身利 益相结合, 同他们的心理需求相连 , 充分发挥 他们 的创 造力。 从我们 的调查可以看出, 对于高校教师非正 式组 织来说 , 积极作 用远 远大于消极作用。 整体看 , 从 高校
教师非正式组织 的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 0 %的调 查对 10
题, 提高组 织沟通效率 , 提高教 师的满 意度。
当一个 组织 缺 乏必 要 的正式 沟通 或 正式 沟通 的渠 道 不 畅时 , 非正 式 沟通 便会盛 行。因为人们 总是 对不 了解的
象认可 “ 了几个要好 的同事 , 工作 环境和气 氛变得轻松 有 使 愉快, 使单位更具 吸引力” 9 %的调 查对 象认 为搞科研 和 。3
等原因 , 由两 个 以上 的教 师所 组 成 , 对正 式组 织会产生 积 极的作 用, 会产生 消极 的作用 。由于 组织 成 员是高校 教 也
师 , 区 别于大 学的其 他 非正 式组 织 , 大学 生非正式 组 它 如
织、 高校之 间的非正式组织等。

例如 : 励教 师参 与对学校 的民主 管理和 科学 决策 , 视 鼓 重 教代 会 反映 的意 见 和提 出的建 议 , 与教 师 进行 推 心置 多 腹 的平 等协 商和 亲切谈话 , 使教 师的 自尊 需要得 到满足 ; 为 教 师 争取 各种 级 别 的荣 誉 , 宣传 教 师教 书 育人 的 先进
信息, 熟悉 新 的理论 , 掌握 新 的教 学方 法和 教学 手段 , 以 满 足教师 精神文化 的需要 。
高 校教师是 学校教育 教学工作 的主体 , 学校的教育 教 学工 作要 靠教 师来完 成 , 师 的身体健 康 , 教 才能 充分发 挥 聪明才智 , 全身心地投 入工作。 教师 的心理健康 , 才能培 养 出心理 健康 成熟 的学 生。以人为本 , 正式组 织 的角度关 从
心高校 教师的身心 健康 , 仅能化 解教 师的心理 矛盾和压 不
力, 也能 使 教师 的非正式 群 体走 向良性 发 展 , 正式组 织 和

起 相得 益彰 , 相辅 相成, 提高学校的凝 聚力和向心力。
“ 治小 宗派” , 团体”区分开 来。 际上 , 政 、“ 、 J 实 我们 要认识 到非正式组织不仅有消极作用, 更有积极 作用 , 关键是如何 引导 以及怎样 处理 与非正式组 织的关 系, 使非正式 组织 成 员认识到 , 行政组 织 目标的实现 , 是他们 群体或个人 目标 实
现 的前 提 。 把他们 的活 动引入 正确 的轨 道 , 使组 织 目标 与
三 、构建 顺畅的沟通 方式
组 织中的信 息沟通 , 为正式 沟通 和 非正式沟 通 , 分 功
能和 特点各有利 弊 , 非正式 组 织的 沟通 , 补了正式 沟通 弥
渠道 的不足 , 种 沟通 消除了层 级 感 , 这 使参 与者 感觉 更平 等, 能降 低 因 管理 沟 通带 来 的员 工满 意 度 水平 低 下 的 问
象 中有2 8 6 人选择 了 “ 非常 同意 ” A: ,占总数 的9 %, 1 9 无 人 选 择 “ 不 同意”或 “ 很不 同意”。 D: E: 大部 分教 师每周 至 少参) 1 J 次以上 非正式 群体 的活 动 , 老乡、 n 如 同学、 要好 同
会 , 供进 修条 件 , 教 师得 以更新 知 识结 构 , 提 使 获取 新 的
事 等的业 余活动 。 在调 查中, 只有 1人选择 了不同意 , 9 占总 人数 的7 从 参与 的范 围和频 率的角度看, %。 非正式组 织在 高校教师 的生 活、 习、 学 工作 中扮 演着重要 的角色 , 是教师
处理人 际关系、 参与 学校工作的重 要平台和途径 。 正确认识教 师非正 式组织 的积 极作用。 去很多管理 过 者一直关注 非正式组 织 的消极作用 , 没有把 非正式 组织与
维普资讯
论 高校教 师 非 正 式组 织 的 管 理 策略
文化 建设
论高校教师非正式组织 的管理策略
文/ 振营 赵
摘 要 :高校教 师非正 式组织指 存在于 高校教 师中的非正式组织 ,参加 的成 员主 要是 高校教 师 ,亦称高校教 师非正 式群
间的无 形组织 。因教 师共 同的源自 趣和 爱好, 或共 同的利 益
二 、以人为本 ,关心高校 教师身 心健康
高校管 理者应 以人为本 , 关心 教师 的身 心健 康 , 重 注 感情投资 , 营造一种互相尊重 、 等相 待的宽松心理氛 围, 平
使教 师置 身其 间能 有一种 安全感 , 而心情舒 畅地 工作。 从
高校 教师 非正式 组织 指存 在 于高校 教 师中的 非正式 组 织 , 加的成 员主 要是高校 教师 , 称高 校教 师非正式 参 亦
信息和途 径。 9 9 %的调 查对象不认可 “ 对于领导不合理 的要
求, 我们 经常联合 起来不配合工作或消极怠工” 。
群体 。 它是相对于 高校教 师的正式组织 而言 的存 在于教 师
事迹 , 使教 师的荣 誉感需要 得 到满足 ; 教师创 造 进修机 为

转变观念 ,正确认识非正式组织
充分认 识高 校教 师非正 式组 织存 在的 客观性 和 普遍 性。 教师 非正式组 织不仅 是客观 存在 的 , 带有很 强的普 并 遍 性 。 查结 果显 示 : 大 多数 的教 师有 3 以上 的朋友 调 绝 个 圈子, 同乡、 如 同学、 球友 、 摄影兴 趣小 组等, 7 名调查对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