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训干训实效性和模式创新综述
教师培训模式的多样性与实效性
教师培训模式的多样性与实效性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师培训日益受到重视。
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教师培训已不再是单一的模式,而是呈现出多样性与实效性的特征。
这种动态的转变反映了社会需求、教育理念以及教学实践的变化,教师培训的多样性与实效性成为了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驱动力。
教师培训的多样性体现在多种方面,包括培训的内容、方式、对象、时间和地点等。
针对教师不同的教育背景、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培训的内容可以涵盖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学科专业知识、信息技术运用等各个方面。
这种多样化的内容设计,有助于教师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和教学环境中更好地施教。
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同样不可忽视。
传统的面授培训虽然依然流行,但在这一基础上,线上培训、混合式培训以及自主学习等新模式的涌现,使得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时间和学习进度选择合适的方式。
线上培训凭借其灵活性和可达性受到青睐,而混合式培训则能结合面授与网络学习的优势,为教师提供更为全面的学习体验。
培训对象的多样化也是教师培训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针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开始关注到新教师、新晋升教师及职务变动教师的不同需求与学习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结构化的培训项目、同行辅导和师徒制等方式逐渐成为新教师的助力,帮助他们迅速适应教学工作,提升职业能力。
在时间和地点方面,教师培训的灵活性与便利性使得跨地域交流与学习成为可能。
教师可以选择在工作闲暇时间参加培训,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长时间集中培训。
利用周末、节假日或课余时间进行短期集中培训,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远程培训的广泛应用,使得教师可以在任何地方随时学习。
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则体现在培训效果的反馈与持续改进上。
为了保证培训的实效性,很多学校和教育机构逐渐采用评估体系,对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参与者反馈、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建立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培训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情况,进而调整培训项目的内容与形式,确保培训与实际教学需求相符。
教师培训的创新和创意
设计多样化的参与式培训活动,如角色扮演、情境模拟、 案例分析等,让教师在亲身参与中体验新的教学方式和方 法,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跨界合作与资源共享
跨学科合作
社会资源整合
鼓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进行跨界合 作,共同探索新的教学领域和教学方 法,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与企业、科研机 构等合作,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 术手段,为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 间和机会。
理论与实践脱节
传统教师培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教师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将 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教师需求的多样性
01
02
03
学科知识的更新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 学科知识,以适应教育改 革的需要。
教学技能的提升
教师需要提高教学技能, 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 、课堂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
通过课堂观察、教学反思、学生 评价等多种方式,对教师的培训 效果进行个性化评估,并提供具 体的反馈和建议,帮助教师持续
改进教学。
互动式与参与式培训
互动教学演示
通过优秀教师的教学演示,展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互动和讨论,激发教师的教学灵感。
小组合作与分享
组织教师分组合作,共同设计教学方案、制作教学资源,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多元化评价
未来教师培训将建立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综合考虑教师的知识 、技能、态度等多方 面因素,对教师进行 全面、客观的评价, 为教师的职业成长提
供科学依据。
THANKS
促进教育公平
通过创新教师培训,可以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的素质差距,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为实现教育公平 奠定基础。
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实效
创新培训形式提高培训实效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临安市教育局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了临安市“十二五”小学数学教师90学时集中培训。
该培训班由来自我市小学数学界的66位教师组成,经过连续两周12天的脱产培训,如今圆满完成了共计90学时的学习任务。
我市本次“十二五”小学数学教师90学时集中培训班培训指导思想明确,培训目标清晰,培训内容针对性强,培训形式灵活多样。
由于领导重视,组织严密,针对性强,实效性高,本次培训受到了参训学员的普遍欢迎。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我市教育局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多次在全市校长会议上和其他各种会议上重申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在教育局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市教师进修学校积极行动,组织并实施了本次“十二五”小学数学教师90学时集中培训。
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以提高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执教能力、专业引领能力为重点,以“高起点、严要求、高规格、重实效”为原则,以努力造就一批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小学数学教师为宗旨,制定了具体详细、切合本地实际的《临安市“十二五”小学数学教师90学时集中培训班培训方案》,并宣布了培训纪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教育局还充分保障本次培训的经费。
学员所在的学校领导也非常重视,努力挖掘各自学校的师资资源,统筹安排,精心调配,如期解决了学员的后顾之忧,使学员专心受训。
培训基地的学校的领导充分发挥自身培训基地优势,优化资源,合理调配,严密组织,使受训学员安心磨课,静心钻研,全心研讨。
二、组织严密,工作扎实。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临安市“十二五”小学数学教师90学时集中培训班培训方案》,师干训工作领导小组还相应制订了《90学时小学数学教师培训手册》、《第一期临安市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班课程安排》、《临安市中小学教师课程基地安排表》、《班干部名单及分工》、《组班老师职责》、《理论导师职责》、《基地职责》、《实践导师职责》、《临安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集中培训管理制度》、《参训学员的考核实施细则》等培训管理制度。
发挥教师进修校作用,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
发挥教师进修校作用,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我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教师培训的政策法规,各级政府和部门都非常重视,其管理措施越来越完善。
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过程中,也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本文试从教师进修学校这样一个培训平台来审视教师培训实效性低下的种种诱因,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和策略,以其能抛砖引玉。
策略一:提高培训者水平,挖掘教师资源1.提高教师进修校师资水平教师进修校必须强化学校老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其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训、干训的师资队伍,提高教研、科研质量,以更好地为基层学校服务、为中小学教师服务。
进修校教师的培训要做好三个方面。
(1)超前性。
当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创新层出不穷,尤其是教育信息化、网络化使培训者与受训教师牌同一起点,同步接受教育信息状态。
对于培训者来说,要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做到超前培训,使培训者相对于受训者在学习接受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信息上超前一点,在树立新教育理念和行为跟进上领先一步,在教育教学研究上高个一层,只有这样,才能使培训者用途培训工作,直到引领、指导的培训的“领军人物”作用。
(2)“回归”性。
区(县)培训机构的教师(培训者),虽然是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或管理者,调到培训机构后,必然产生“上了岸”很少“下水”,视野“上移”,“后撤到教育教学第二线”等现象。
因此,培训者培训必须“回归”,贴近教育教学实际,贴近受训教师,贴近教育教学改革前沿,“火线”练兵,“实战中培训”。
只有这样,才能使培训者培训针对性强,落到实处,提高实效。
(3)导向性。
对进修校从事培训的教师,让他们自我选择培训方向,以着眼于尝试的挖掘,广度的拓展。
最终形成三类培训教师:一类是适应本地区教师培训工作需要的权威型、专家型师资;另一类是能适应教师学历进修的学术型、学者型师资;再一类是适应掌握教育规律,懂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师资。
如何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如何提高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作者:杨继海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2期对于加强我国中小学生的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来说,教师培训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是必不可少的。
在课程不断改革的这一大环境下,新课程对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培训也因此愈加重要。
教学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教师培训以及教师自身的终身学习,这两者的结合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由于各种问题,导致培训的效果得不到体现,制度上以及培训工作等问题都需要不断地完善。
一、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培训目标不明确。
教师培训工作的主要对象为成年教师,他们的主要学习动机来自于其自身知识和技能的缺乏,因此他们学习的目的性非常强烈。
培训的有效性和实效性与目标对象的需求和动机是密切相关的。
而当前的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目标不明确问题正是促使培训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教师培训而言,针对目标群体所具有的差异,最完美的方式是因材施教。
然而,在现实环境中,这是很难做到的,大部分的教师培训侧重于粗略的培训计划,而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因此忽视了教师在需求上的不同,达不到培训的预期效果。
2.培训模式传统,缺乏灵活性。
当前的教师培训模式以延续传统为主,承袭着以往的培训模式,一方面不适用于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在形式上也缺乏灵活性。
传统的培训模式由于其所具有的目标抽象、定位模糊的特点,很容易给参加培训的教师造成困扰,不利于教师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以及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不仅如此,传统的教师培训还具有随意性,在培训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和学科知识,反而与实际不相适应,对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收稿日期:2016-12-08文章编号: 1674-9324(2017)22-0026-02帮助甚微。
这一培训模式不利于新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参训主动性,反而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的教学热情,不利于教师的成长。
如何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何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培训工作对于个人和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培训活动往往效果不佳,未能充分满足参与者的需求,也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为了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我们需要关注其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培训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参与者的能力和绩效。
一、深入了解培训需求要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首先必须深入了解培训需求。
这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调研和分析。
对于组织层面,要明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发展方向,了解当前组织在人才方面存在的短板和差距。
例如,一家企业计划拓展新的市场领域,可能就需要对相关员工进行市场调研、营销策划等方面的培训。
对于岗位层面,要对不同岗位的职责、工作流程和技能要求进行详细梳理。
比如,一个销售岗位可能需要具备客户沟通技巧、产品知识和谈判能力等,那么培训就应该围绕这些核心技能展开。
对于个人层面,要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了解员工的个人发展需求、职业规划以及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
有些员工可能希望提升领导力,而另一些员工可能更关注专业技术的精进。
只有综合考虑这三个层面的需求,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二、精准设计培训内容在明确了培训需求后,接下来就是精准设计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要与需求紧密结合,突出重点和关键。
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要聚焦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工作绩效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同时,要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在进行销售技巧培训时,不仅要讲解理论知识,更要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模拟销售场景等方式,让学员能够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技巧。
此外,培训内容还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
关注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和工具,使学员能够开阔视野,提升创新思维能力。
三、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课堂讲授是常见的方式之一,但要注意避免“满堂灌”,增加互动环节,鼓励学员提问和参与讨论。
13—14学年度第二学期师训干训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师训干训处工作总结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师训干训处围绕学年度继续教育工作主题,扎实有效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总结如下:一、继续开展年度主题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3——2014学年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题是“有效学习指导”,根据潜山县本学年度主题培训实施方案,我们在学年初集中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层分类推进,做好初中、小学的校本研修的指导。
一是在学期初对全县中小学校进行继续教育视导,了解各学校近些年来教师队伍成长情况、校(园)本培训的主要经验做法,以及学校开展活动主要成绩、校(园)本培训经费使用情况,发现典型,推广经验,发挥了培训基地对校本培训工作调研、管理、指导、服务和考核的作用,促进了校本培训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地完善。
二是“国培计划(2013)——示范性远程培训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进入到第五阶段:分层分类、自选研修、异彩纷呈。
我们以项目学校为主,在初中、小学普遍地开展线下研修活动,组织现场观察课堂,尝试运用“课堂观察技术”。
并将活动与我们一直进行的下学校听课结合一起,教师进修学校全体参与进来,具体示范不同视角的观察角色,主要由区域管理员、学科协作组组长指导教师如何开展课堂观察。
这样的培训注重联系本校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针对性强,欢迎度高,效果良好。
二、重新登记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完善继续教育证书管理。
一个时期以来,全县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管理没有变化,证书一直集中在县里,教师调动等改变情况不能及时反馈,也未能跟进调整,以致比较混乱,严重影响到证书验印等事宜,进而对教师职评等形成不良后果。
另外,老证书(绿色)已经到期,无法继续验印,等等。
为改变这一状况,去年开始学校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和县、市人社局多次协调,终于拿到了足够的新证(红色)。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积极思考,向领导提供意见和建议,结合老证(绿色)换新证(红色),决定改变全县集中的管理模式,证书交由中小学校统一管理。
学校干训工作总结8篇
学校干训工作总结8篇第1篇示例:学校干训工作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学校的干训工作也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干训工作是指学校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校园内获得更多实践经验和技能的过程。
通过参与干训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将对学校干训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干训形式多样化,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学校干训工作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例如实验实训、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
这些形式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还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多课外知识和技能,提升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在实验实训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增强自信心和创造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了解社会规则和实际工作环境,提升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创新创业活动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干训工作需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干训工作作为课外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吸收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和学术理论;而通过干训活动,学生可以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增加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
干训工作应当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三、干训工作需注重教师指导和监督,确保学生安全在学校干训工作中,教师的指导和监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他们应当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确保学生在干训过程中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动态,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引导学生正确完成实践任务,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干训工作需强化评估和反馈机制,完善改进措施学校干训工作应当建立科学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现进行评估和反馈,为学生提供发展建议和改进方向。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模式构建和实效性研究
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模式构建和实效性研究作者:陈可忠来源:《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3年第04期教师培训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完善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然而,伴随着中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基本完成,同时师范教育体制由三级向二级转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职能开始弱化,培训效果令人堪忧。
因此,开展对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实效性的研究意义重大。
慈溪市教师进修学校作为慈溪市教师培训成长的专业学校,肩负着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教师进修学校如何为教师培训制定规划?面对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教师,如何创新培训模式,满足每个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本文结合学校的培训工作实践,阐述一些看法。
一、理清培训思路,促进培训有序开展要想让教师获得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培训思路是关键,制订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是保证。
培训计划可以分为短期计划和长远计划,短期计划要注重时效性,如新课改的师资培训;长远计划就要考虑到整个辖区的教育发展、学校的发展和教师个人专业化的发展。
如我校协助教育局制定《慈溪市“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规划》,明确我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目标、任务。
为了让每位教师参与到培训规划中,学校召开师训工作会议,布置教师培训的组织宣传发动工作,通过网站平台、校刊、内部文件、短信群发至每位教师,让每位教师都知道《慈溪市“十二五”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规划》,同时,安排学校专人负责对培训规划的学习、讨论,并形成书面材料,包括培训规划存着的优点,还包括规划的不足点及改进措施,出台奖励措施激励教师提意见。
正是由于广开言路,培训规划得到许多一线教师的支持,在多次修正的基础上形成培训方案。
培训制度是各类培训项目顺利实施和培训质量的保证。
为了让培训制度更加切合慈溪市实际情况,我们开展了试点工作,并结合试点工作的情况,对制度进行修订,最后拟定《慈溪市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开发论证与申报制度》和《慈溪市中小学教师培训评价与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对培训项目设计、论证、申报、审核等各个环节作出具有操作性的明确规定。
学校干训工作总结6篇
学校干训工作总结6篇篇1本学期,学校干部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学校干部素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建设“团结、高效、创新、务实”的干部队伍为目标,加强学校干部理论学习,提升学校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现将本学期学校干训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干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部署、指导、协调全校的干部培训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干部培训工作。
办公室按照“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干部培训计划,对全校干部培训工作进行了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二、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1. 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
学校利用每周一上午的例会时间,组织全体干部集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管理的相关知识。
同时,学校还要求全体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写读书笔记,谈心得体会。
2. 专题讲座与交流研讨相结合。
学校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来校作专题讲座,内容包括教育理论、管理理念、师德修养等方面。
讲座后,学校组织干部进行交流研讨,让干部在思想上产生碰撞,在交流中相互启发。
3. 课题研究与成果展示相结合。
学校要求每位干部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确定一个研究课题,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实践。
学期末,学校组织了“学校管理创新与实践”成果展示活动,每位干部都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注重实践锻炼,提高工作能力1. 实行工作轮换制度。
为了让干部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整体工作,提高其综合管理能力,学校实行了工作轮换制度。
每位干部都轮流担任学校的行政职务,参与学校的全面工作。
这样,干部不仅能了解学校的整体情况,还能提高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
2. 推行项目负责制。
为了让干部更好地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学校推行了项目负责制。
每位干部都负责一个项目,从项目的策划、实施到完成,全程参与,全程负责。
创新培训模式, 提升培训实效
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实效作者:刘文奇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48期“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
继续教育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要过程。
根据“省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精神,我们在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现就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建立校本培训管理体系,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树立继续教育新理念,促进教师培训创新发展继续教育工作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终身教育的继续教育理念,努力创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环境。
拓宽发展教育培训服务,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构建灵活开放的继续教育体系。
鼓励个人多种形式接受继续教育,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县区师资整体水平。
继续教育工作主要任务。
以服务教师发展为宗旨,以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校本培训为重点,以科研课题为引领,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突出学科教学、学校管理、教育科研、心理教育等项目的教育干部和骨干教师培训;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先进教学技能的全员培训;强调教师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工作要求的岗位培训。
二、规范继续教育工作管理,挖掘教师培训潜力(一)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
1.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
进一步优化教师培训机构的资源配置,提高为广大教师学习进修服务的水平。
加强县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强化其培训、教研、管理、指导的功能。
做好教师、校长的继续教育任务。
要整合教师培训、教研和电教等资源,构建集信息、培训、教科研和社区服务为一体的教师学习和资源中心。
2.完善制度规范,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管理。
加强领导,建立继续教育工作运行机制。
成立校长为组长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负责相关工作。
推行《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分工负责管理制度》,实施《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人员定向研修讲课制度》,建立《县中小学校本培训研究指导服务制度》。
(二)实施强师工程,培养全能、精干的培训教师群体。
13—14学年度第一学期师训干训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师训干训工作总结本学期,在学校正确领导和相关科室的支持下,师训干训处顺利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培训计划和任务,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工作及做法(一)强化管理,创新形式,做好全县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1、召开师训工作会议,开展骨干培训者培训。
暑假期间,学校安排师训干训处负责人及相关骨干教师参加了省骨干培训者培训。
在此基础上,我们于2013年9月28日举行了本学年度专题骨干培训者县级培训集中研修,共有来自全县8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82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为增强培训效果,切实提高我县骨干培训者的培训组织和实施能力,我们特别邀请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宋冬生主任解读《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并由参加了省骨干培训者培训的金红敏老师做了校(园)本研修活动设计与指导的专题讲座。
同时安排潜山县2013年教育技术培训主讲教师张定芳老师对2013年度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进行专题辅导。
培训结束之后,参训教师纷纷反映,今年的骨干培训形式新颖,内容充实,效果很好。
此次培训也是一次师训工作会议,参加骨干培训者县级培训集中研修的都是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指导校本研修的业务负责人,要求集中之后受训者岗位研修制定一份本学年度教师校(园)本研修实施方案(结合学科进行方案设计)。
通过会议明确了学期的工作重心,贯彻了县教育局在8月底下发的《关于印发潜山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013—2014学年度主题培训计划的通知》精神。
以提高全县教师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水平为重点,本着“突出特色创新、立足校本培训、服务基层学校、促进专业发展”的原则,布置部署了新学期培训工作任务并提出要求,从而促进了我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扎实、有序、富有实效地开展。
2、创新新教师培训模式,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
对2013年招聘的高中、初中、小学教师组织实施的上岗前培训,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基层学校的教育专家、教研员、校长、老师等通过报告、讲座、演示等手段,抛砖引玉,引领新教师的专业发展。
12-13学年度第二学期师训干训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师训干训工作总结围绕县“十二五”师训干训工作规划和学年度主题培训实施方案,紧密结合本地实际,我们较好的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培训计划和任务。
现将本学期师训干训工作总结如下:一、所做的工作及成效1、指导校本、分片联系——全面推进首先,本学期开学,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学校行政班子成员带队,分联系片集中对全县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督促检查。
主要检查了各中小学校校本培训实施包括校本培训常规管理、开展的活动、检查评比的情况;档案建设情况含校本培训计划、总结、图文资料等;以及教师培训手册填写进展的情况。
从中发现典型。
同时了解各学校在校本培训过程中提出的疑难问题,作为集中培训和送教上门参考的主要依据。
根据人社局要求,对未参加网上培训的学校进行公共课集中培训辅导,并在此基础上,发放试卷、组织统一测试。
2、下校听课、训前调研——扎实进行下校听课已经形成常规。
学期初即进行安排,主要是将下校听课时间与各片学校教研活动的时间相结合,不再额外增加基层学校教师的负担,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集中听课、分组进行,教师全员参与,校长带队,全体认真听课、评课。
同时为下一学年做准备,开展了下一学年培训专题的训前调研。
2013—2014学年度“有效学习指导”专题,主要包括现代学习理论与因材施教、学习心理与学生学习特点、学习设计与学习方式、学科学习策略与有效学习指导、学科学法指导问题诊断与解决等内容。
据此,开学检查和学期中都联系实际情况做充分地了解和深入地研究。
3、送教上门、“送培到镇”——深受欢迎本学期送教上门在上学期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
在培训过程的管理上,着力提高送教下乡的质量,力争使每次活动受益面最大化,活动效果达到最好,真正使全员培训落到实处。
在活动模式上,采取“菜单式”,将培训团队成员的专题向各片学校公布,由各联系片自行选择适合本片的专题。
根据不同的培训需求,确定不同的培训专题和主讲教师。
教师培训取得的亮点和成效
教师培训取得的亮点和成效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其亮点和成效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实际情况出发,以人类的视角叙述,详细介绍教师培训取得的亮点和成效。
一、加强教师专业素养教师培训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帮助教师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法规和教育技能。
通过培训,教师们可以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科技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
培训还加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增强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促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师培训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激发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创造力。
培训内容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能力,帮助教师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培训,教师们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服务。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培训提供了一个教师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共同进步。
通过培训,教师们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分享教学经验和方法,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培训还为教师们提供了机会,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交流,拓宽教学视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教师培训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培训,教师们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培训还可以帮助学校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能。
通过教师培训,学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五、增强教师的职业发展机会教师培训有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晋升。
通过培训,教师们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训还可以帮助教师掌握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格证书,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机会。
教师培训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进步的平台,帮助教师实现职业价值和个人梦想。
教师培训的亮点和成效不仅体现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还体现在促进教学改革创新,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以及增强教师的职业发展机会。
师训干训工作
教师培训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着眼长远发展〃推进均衡发展〃按需施培〃分类推进的原则〃以县级统一培训为引领〃以校本研修为主线〃大力推进教师学历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和新教师培训工作。
(一)深入开展教师全员公共培训〃主要开展如下三个专题培训:(1)上级部门规定的专题(待定);(2)教师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3)小课题研究案例分析。
(二)深入开展学科培训。
每学期针对教师把握课标、教材的实际问题。
开展二次课标教材培训。
每学期根据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开展二次教学主题培训。
(三)深入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学校要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活动〃全县组织一次优秀读书报告评选活动。
(四)深入开展教育叙事研究活动。
每位教师至少写出两篇教育教学叙事。
(五)继续开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活动。
年内骨干教师完成一项小课题研究作为研修成果。
(六)加强对义培基地校和学科基地校的指导〃深入义培基地校和学科基地校进行视导〃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不断提高基地培训的有效性。
(七)启动新一轮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活动。
在认真总结第一周期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新一轮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的新目标、新标准。
巩固、发展第一周期的教师专业发展型学校建设成果〃对第一周期认定的专业发展型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工作有新发展的予以晋级〃工作滑坡的予以降级。
(八)组织未达到高层学历要求和专业不对口的教师参加学历培训。
争取年内使100名末达到高层学历的教师或专业不对口的教师参加对应的学历培训。
(九)大力推进以小课题研究为主线〃以“三制”、“三课”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
要重点在强化机制、活化形式、提高实效、增强活力上下功夫。
四、干训工作总体思路是:依据教育发展的要求〃针对校长的实际需要〃从学校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入手〃采取集中培训和在岗研习相结合的方式以更新学校管理理念〃提升决策力和执行力为重点〃全面开展全员培训和分岗培训〃推进校长在岗研习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校长队伍的整体素质。
师训处工作总结
师训处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在师训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首先参与了师训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我和团队成员一起制定了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并安排了具体的日程安排和活动内容。
我们与各个部门合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并邀请了一些优秀的教师和专家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我负责了一些课程的教学和演示。
我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知识,设计了一些互动性强、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让参与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
除了活动的策划和教学工作,我还负责了一些宣传和推广工作。
我利用社交媒体和其他渠道,向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宣传我们的师训活动,并邀请他们参与其中。
我还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根据结果进行改进。
总的来说,我在师训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我成功策划和组织了一些师训活动,并在其中担任了教学和宣传工作。
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专业知识,提升了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
同时,我也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不断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师训行业。
如何提高教师培训与学习的实效性(推荐5篇)
如何提高教师培训与学习的实效性(推荐5篇)第一篇:如何提高教师培训与学习的实效性如何提高教师培训与学习的实效性每年中小学教师都会参加一些各级各类的教师培训活动,但是很多教师却认为,培训的实效性不高,有些培训与教师的工作脱节,特别是培训中所提供的知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回来仍然是一头雾水,有的教师甚至怀疑自己的接受能力差。
事实也的确如此,教师并不是对新观念不接受,反而是耳熟能详,甚至脱口而出,但是做起来却很生硬。
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抓不住理论的本质、精髓,表现在教学中往往“踩不着点”。
要知道,一种教育观念从认知、再到信念,最后变为一种自觉行为,其中要经过多次反复而激烈的碰撞。
在培训中总会集中学习一些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新的教育观念,然而,没有教师的实践,无论多么著名的专家,多么精辟的报告,都不可能最终解决操作层面的问题。
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学习“应知”,而且要学习“应能”,教师在培训中所需要的更多的是实践性知识,而不是学术性知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反思的实践者”、“行动研究”等概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教育文献中,这些不同的表述道出了同一理念:应当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
专家认为,“教学实践性知识”的形成,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就是把研究的东西做出来,把做出来的东西说出来,把说出来的东西再研究,这就是研究——行动——思考——发展。
这一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正在形成。
这种专业发展模式真正使教师有了自己的探索、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理论。
通过我们的了解和调查,事实上教师有能力也愿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而且与专业机构的研究人员相比,中小学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只要给予适当的指导,他们就会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研究,进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师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的反思性实践研究,这是一种行动研究,重在解决实际问题,成果应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培训设计、组织、教学方面的工作经验与成效
教师培训设计、组织、教学方面的工作经验与成效在过去几年中,我作为教师培训项目的负责人,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组织与教学方面的经验。
以下是我在这五个方面的经验和成效的总结。
一、培训目标设定在培训目标设定方面,我始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确保培训内容与教师的实际需求紧密相连。
通过与教师们的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从而设定具体的培训目标。
这些目标涵盖了教学方法、课堂管理、课程设计等多个方面,旨在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培训内容设计在培训内容设计方面,我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
我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趋势,设计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这些课程既包括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技巧,也涵盖了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如混合式教学、在线课程设计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教师们能够快速适应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
三、培训组织管理在培训组织管理方面,我注重细节和执行力。
我与团队密切合作,确保培训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培训前,我会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流程,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得以落实。
在培训过程中,我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妥善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确保培训进度不受影响。
此外,我还注重与教师的沟通与互动,鼓励他们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和提高服务质量。
四、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我积极探索和实践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互动式教学法,激发教师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我还引入了一些新兴的教学技术,如在线学习平台、多媒体教学资源等,为教师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通过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本质,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培训效果评估在培训效果评估方面,我采取了多种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我通过问卷调查、面谈和教学观察等方式收集教师们对培训活动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培训后的变化和成长。
同时,我还对教师们的教学质量进行了评估,观察他们在培训后的教学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
中学2024年师训工作总结
中学2024年师训工作总结2024年中学师训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2024年是我们学校师训工作的关键一年,我们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以服务学校发展为导向,组织了一系列的师训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进一步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工作内容1. 制定师训方案在2024年的开学前,我们组织了师德师风师资培训工作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师训方案。
方案包括了师德师风培训、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培训、教学技能提升培训等内容,旨在全方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 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在2024年的第一学期,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师德师风培训活动。
这些培训活动包括师德师风讲座、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教师职业道德讨论等内容。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加强了教师对师德师风的认识,增强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促进了教师健康成长。
3. 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培训我们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组织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知识、教学评价与反馈、课堂教学设计等。
通过这些培训,我们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增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4. 提升教学技能培训我们注重实用性培训,组织了一系列的教学技能培训。
这些培训内容包括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团队的协作等。
通过这些培训,我们提高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的应变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工作成效1.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师训工作,我们进一步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师德师风意识得到了提高,教师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氛围进一步加强。
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得到了全面提升,教师们在课堂上展示出了更高的教学水平。
2.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通过师训工作,我们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得到了明显提高。
2021年学校师训工作总结
2021年学校师训工作总结2021年学校师训工作总结1为加强我校教师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我们在历年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加强校本培训,同时,紧密围绕县教体局、教研室对教师培训的新任务、新要求,大力开展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强的教师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校本培训有保障(一)制度完善针对我校教师特点,制定了教师培训计划,新课改培训计划。
做到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效果。
学校成立了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和教研组长为组员的教师培训,安排实施学校教师培训工作。
规定每位教师每周学习一次。
学习后要写出学习心得体会,在本校教师中交流。
(二)加大投入用多种办法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和学历进修。
本学期我校参加市级培训3人次,县级培训6人次,高学历进修1人次。
二、“走出去”与“带回来”相结合为了搞好全员师资培训,我们将部分骨干教师送出去进行理论学习,再让其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信息带回来,辐射到全体教师,从而提高全员教师的理论素养。
今年我们选派了马改兰、叶代华、郭雪梅、韩留庄等多位教师参加县组织的新课程培训,暑假期间,学校选派了刘梅红、欧华君老师参加了周口市举办的新课程培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师在教学实践和理论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三、重视教师的理论修养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每周四下午业务学习时间,学校组织教师就各学科的教材、教法、学法及相关案例进行研讨反思,要求每人每学期写好2篇教学反思,提高了全体教师实施课改的能力。
本学期,我校在穆建伟校长的带领下,郭雪梅、马改兰、郭景华、叶代华、欧华君、刘梅红等10多位教师荣获了国家级论文奖,穆建伟校长、郭雪梅老师荣获国家级论文组织奖,刘梅红老师荣获国家级教案奖、课件制作奖及优质课奖。
四、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在这一学年中,我们全校教师都积极参参与学校的读书活动。
这一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我校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自觉学习教育理论,认真研究教育实践问题,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我校构建“学习型”校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师训干训实效性,创新培训模式的相关研究综述在全面贯彻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大背景下,卢湾区作为上海市率先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先行实验区和创新教育实验区,面临着区域教育再上台阶,进入教育现代化高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新要求。
在这一重要发展机遇期,如何有效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前的重点工作。
而如何创新教师校长培养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实效性,已成为我区近期改革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拟对师干训的实效性,及创新培训模式的有关发展和研究,略作综述,为上述重要课题的研究探索提供信息支持。
一、背景和意义1.加强教师校长队伍建设,是我国基础教育“十二五”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在近期发布的教育规划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中,始终将加强教师校长队伍建设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和保障,并就强化教师校长培养培训工作推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首要的“保障措施”;强调“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而在《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作为首要“重点发展项目”,要求“造就一批名师、名校长”;并规划“在本市若干高水平大学、教育培训机构和境外建设校长、骨干教师研修基地,培养一批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名师、名校长”。
在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强调“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但从总体上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教师培训制度有待完善,支持保障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教育规划纲要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大力加强教师培训,是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紧迫要求。
”要求“要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创新培训模式机制,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上述文件内容反映了国家决策层关于教师队伍建设在教育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共识,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
在这一重要政策背景下,对我区教师校长培训的区域推进和模式创新进行重点研究和改革,既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也是推进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加强教师校长队伍建设,是基础教育区域推进的重要奠基工程作为向国际大都市迈进的大上海的中心城区的卢湾区,在“十二五”发展中面临着许多重要的挑战。
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构建卢湾“精品教育”体系,这是对卢湾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
同时,卢湾区作为上海市率先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先行实验区和创新教育实验区,面临着区域教育再上台阶,进入教育现代化高位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新的挑战。
而成功应对挑战,顺利启动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本区域高素质的教师校长队伍的支撑,是本区域教师校长队伍整体素质的大幅提高。
因此,在这一重要发展机遇期,如何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有效培养培训模式,成为当前的重点工作。
3.探索研究区域教师校长队伍建设和培训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根据本区域特点和发展要求,探索研究区域教师校长队伍建设和培训模式创新的基本路径,不仅具有指导改革实践,完善体系建设,推广贡献经验,引领发展方向,树立区域品牌等的作用,且对于一般的区域性教师校长队伍建设和培训模式创新,还具有一定的普及推广意义和理论贡献。
二、国内外教师和校长培训的发展和现状(一)国外教师和校长培训的发展1.国外教师培训的发展演变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的存在由来已久。
但成为研究者关注对象和国家政府的战略内容,则始于20世纪下半页。
自二战以后,科技发展迅速。
尤其是70年代前后,科技发展更为迅猛,知识量呈爆炸式增长,并深入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
在这一大背景下,科技、社会和国家发展对教育的新的要求,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素质的新的要求,促使人们对教师知识更新和在职培训给予更多关注。
近五十多年教师培训的发展及其研究,呈现出在70年代前后发生突变,而后进入一个以“国家全力推动,实施重心下移,关注重点不断转移并深化”为基本特征的过程。
(1)“国家全力推动”“国家全力推动”尤以英美等发达国家更为突出。
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的实践虽然存在已久,但真正成为国家推动的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始于英国詹姆斯的报告。
1970年,詹姆斯接受英国教育和科学国务大臣撒切尔夫人的任命,组织了一个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调查委员会,调查研究英国师范教育的改革问题。
1972年提出了《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调查委员会的报告》,简称《詹姆斯报告》(James Report)。
这个报告第一次提出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培训和在职培训三个连续的教师培养阶段,并把重点放在第三阶段即在职培训上。
詹姆斯报告关于在职培训的建议普遍受到欢迎。
英国政府很快接受了报告关于在职培训的建议,并推动在职教师培训从70年代开始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了。
此后,1979年英国的整体改革对教师的全面调查,1983年和1985年的教育白皮书《教育质量》和《把学校办得更好》,1984年英国师资培训咨询委员会的《学校教师的在职教育,培训和专业发展》报告,1990年的“许可教师计划”和“合同教师计划”,等等,都体现了国家政府对教师在职培训的总体规划和全力推动。
在美国,1983年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报告,掀起了以“重建学习体系”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面向21世纪的改革浪潮。
1986年,卡内基教育与经济论坛“教育作为一种专门职业”小组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报告,指出教师是教改成功的核心和关键,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
同年,霍姆斯小组(Holmes Group)发表了题为《明日的教师》的报告,提出了明日教师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并提出建立“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简称PDS)。
1987年,美国全国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NBPTS)诞生了。
1989年NBPTS发表了题为《教师应该知道并且能够做到的》( What Teachers Should Know and Be Able to Do )的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提出了五项基本原则,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师专业标准。
同年复兴小组的《新世界的教师》、1990和1995年霍姆斯小组的《明日之学校》及《明日之教育学院》等一系列报告相继问世,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教师教育的问题成为美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之一,教师教育及教学专业化的改革运动由此兴起。
本世纪初,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奥巴马政府签署了“美国复苏与再投资计划”(ARRA),划拨巨资用于教育改善,其中著名的“学校全员培训方案”——“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下教师素质提升与激励方案(ARRA Teacher Quality and Incentives),显示了美国政府对教师培训的全力支持和推动的决心。
此外,欧洲各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也都纷纷制定发布政策,规划和推动本国的教师培训。
而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将推进教师培训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和有关政策的重要内容。
同时,各种国际组织也大力推进教师培训的发展。
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35次国际教育会议,提出教师培养和教师进修统一的必要性,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1971-79年召开了共6次以教师进修为主题的国际会议。
(2)实施重心下移实施重心下移主要指教师培训的校本化。
英国是最早实行校本培训的国家之一。
1972年的《詹姆斯报告》提出教师三阶段培训理论,即强调了在职进修应始于学校,1992年,时任英国教育大臣的克拉克在教育会议上正式提出“使师资培训以中小学为基地”,要“给第一线的最优秀教师以培训他们队伍的新成员的真正的职责”等。
20世纪80年代,英国各地中小学普遍实行了以“在岗培训(on-the-job-training)”,实行以中小学为基地的师资培养模式;同时,各高校和师资培训机构纷纷同中小学建立起伙伴关系,开展以中小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培训工作。
校本培训作为一种思想最初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倡导的“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教育”运动和“校本(school-based)”思潮。
这些运动主张由学校自身组织和领导教师培训依靠校内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1986年,在霍姆斯小组的倡导下成立的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机构,即专业发展学校(PDS),其主要特征即为以中小学作为基地,大学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联合实施教师教育。
自此美国的许多大学、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及教师专业团体纷纷尝试在中小学开展师资培训,探索出“学校本位师资培训模式”。
90年代中期,校本培训的模式推广到世界各国。
1996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第45届会议上强调了教师校本培训的价值,提出了教师必须通过有适当监督的校内实践经验而获得教学技能,同时还要进行行动研究等。
当今,校本培训已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成为教师在职教育的主流。
教师培训的校本化,成为当今大多(3)关注重心不断转移和深化教师培训及其研究和理论的发展,还表现为关注热点和研究范式的不断转移和深化。
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研究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特性上。
着眼于探求优秀教师和师范生分别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和性质,希望以此为教师教育提供最恰当的指导。
到了20世纪60年末期到80年代中期,人们的注意力逐渐转向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以及师范生如何才能学到这些技巧,希望探索如何通过一种科学的方式为教师教育树立规范,使教师教育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直到90年代末,人们开始重视起教学和教师教育的质量,特别是从这时起二者的知识水平逐渐成为焦点。
这一阶段的知识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实践知识、行动知识、教学法知识、案例研究知识、反思性知识等等。
此外急需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这种日渐动荡的社会中进行学习,包含了该如何学习、该学习什么的内容。
到了21世纪,教育改革领域的业内人士目光再次发生转向。
教师教育的结果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人们对教师教育、对教师资格证、对许多专业研究的态度都从这里出发。
教师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学习,同时人们还需要一种测试,这种测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测量师范生、教师教育项目和机构、以及教育作为一个专业实现了教师教育的目标。
2.国外校长培训的发展演变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校长培训的发展起步较早,具有制度健全,法制化程度较高的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