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实验7

合集下载

聚合物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聚合物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实验7 聚合物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聚合物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都具有粘弹性,用动态力学的方法研究聚合物材料的粘弹性,已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是指材料在振动条件下,即在交变应力(或交变应变)作用下作出的力学响应。

测定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即为动态力学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thermal analysis, DMTA )一、二、实验目的了解动态力学分析的测量原理及仪器结构。

了解影响动态力学分析实验结果的因素,正确选择实验条件。

掌握动态力学分析的试样制备及测试步骤。

掌握动态力学分析在聚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聚合物的粘弹性是指聚合物既有粘性又有弹性的性质,实质是聚合物的力学松弛行为。

研究聚合物的粘弹性常采用正弦的交变应力,使试样产生的应变也以正弦方式随时间变化。

这种周期性的外力引起试样周期性的形变,其中一部分所做功以位能形式贮存在试样中,没有损耗,而另一部分所做功,在形变时以热的形式消耗掉。

应变始终落后应力一个相位,以拉伸为例,当试样受到交变的拉伸应力作用时,其交变应力和应变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 应力 )sin(0δϖσσ+=t (7-1))900(0<<δ应变t ϖεεsin 0= (7-2) 式中0σ和0ε为应力和形变的振幅;ω是角频率;δ是应变相位角。

式(7-1)和式(7-2)说明应力变化要比应变领先一个相位差δ,见图7.1。

图7.1 应力应变和时间的关系将式(7-1)展开为:δϖσδωσσsin cos cos sin 00t t += (7-3)即认为应力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cos sin (δϖσt 与应变同相位,另一部分)sin cos (0δϖσt 与应变相差2/π。

根据模量的定义可以得到两种不同意义的模量,定义'E 为同相位的应力和应变的比值,而''E 为相位差2/π的应力和应变的振幅的比值,即t E t E ϖεωεσcos ''sin '00+= (7-4)此时模量是一个复数,叫复数模量*E 。

初一物理教案力学基础实验

初一物理教案力学基础实验

初一物理教案力学基础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进行力学基础实验,使学生了解力的概念,掌握测量力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力的平衡条件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

【实验器材】弹簧天平、静力杆、测力计、各种不同质量的物体。

【实验原理】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所具有的基本属性,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平衡条件:在静力学中,力的平衡条件可以表达为任意一个物体对于力的合成为零。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若合力等于零,则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3. 弹簧天平:弹簧天平利用弹簧的弹性变形和胡克定律来测量物体的重力,根据弹簧的伸长量可以推测出物体所受的力。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弹簧天平安放在平稳的桌子上,调整好,以确保准确读取质量值。

2. 测量物体的质量:选取不同质量的物体,如小石头、木块等,将其放在弹簧天平的盘状托盘上,观察并记录下相应的示数,并换算成质量值。

3. 力的平衡实验:利用静力杆的悬臂原理进行实验。

将一个长杆固定在桌子上,选择一个固定点,将测力计挂在这个点上,并在测力计上调整指针,使其指向零刻度线。

然后在杆的另一端选择一个合适的砝码放置位置,初始时不放置砝码。

通过移动砝码的位置,使得力和重力平衡,记录下相应的示数,并记录下所放置砝码的位置。

4. 分析实验数据:根据实验记录,进行数据分析,并计算出合力的大小。

5. 实验总结: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进一步掌握力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要点】1.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物体掉落或碰撞造成伤害。

2. 准确读取测量仪器的示数,尽量减小误差。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器材清理干净,归位妥善保存。

【实验拓展】1. 尝试使用其他测力计或仪器进行测量,比较不同测力计的测量结果。

2. 利用悬挂法测量绳子或弹簧的伸长量,进一步验证胡克定律。

通过这次力学基础实验,初一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并学会使用测力计、弹簧天平等实验器材,掌握测量力的方法。

力学基本实验报告

力学基本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力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2. 了解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培养实验思维。

3. 通过实验,加深对力学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力学实验主要包括力学基本测量实验和力学演示实验。

力学基本测量实验主要包括测量物体的质量、长度、时间和力的大小等。

力学演示实验主要包括验证牛顿运动定律、验证牛顿第三定律、测量物体的重心等。

三、实验内容1. 力学基本测量实验(1)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原理: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步骤:①调节天平至平衡状态;②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右盘加砝码,直至天平平衡;③记录砝码的质量,即为物体的质量。

(2)测量物体的长度实验原理: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实验步骤:①将刻度尺紧贴物体,确保刻度尺与物体平行;②读取物体两端刻度值,两者之差即为物体的长度。

(3)测量物体运动时间实验原理:利用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时间。

实验步骤:①将计时器调至计时状态;②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③物体运动结束后,停止计时,记录时间。

(4)测量力的大小实验原理: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步骤:①将弹簧测力计调至零位;②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③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力的大小。

2. 力学演示实验(1)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原理: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实验步骤:①进行实验一,验证牛顿第一定律;②进行实验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③进行实验三,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2)验证牛顿第三定律实验原理:通过实验验证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实验步骤:①将两个物体分别放在水平面上,确保它们相互接触;②用力推动其中一个物体,观察另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③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3)测量物体的重心实验原理:利用悬挂法或称重法测量物体的重心。

实验步骤:①悬挂法:将物体悬挂在细绳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②读取细绳与物体接触点,即为物体的重心;③称重法:将物体放在台秤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④读取台秤的示数,即为物体的重量;⑤根据物体的形状和重量,计算物体的重心位置。

力学实验大全

力学实验大全

力学实验大全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仪器:磁铁、小铁块;细线、钩码(学生用)教师操作:磁铁吸引铁块。

学生操作:用细线使放在桌上的钩码上升。

实验结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测量力的仪器实验仪器:弹簧秤(2只)弹簧秤:(1)构造和原理弹簧秤测力原理是根据胡克定律,即F拉=F弹=kx,故弹簧秤的刻度是均匀的,构造如图。

(2)保养①测力计不能超过弹簧秤的量程。

②测量前要注意检查弹簧秤是否需要调零,方法是将弹簧秤竖直挂起来,如其指针不指零位,就需要调零,一般是通过移动指针来调零。

③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秤轴线方向一致。

④读数时应正对平视。

⑤测量时,除读出弹簧秤上最小刻度所表示的数值外,还要估读一位。

⑥一次测量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弹性疲乏,损坏弹簧秤。

教师操作:两只弹簧秤钩在一起拉伸,可检验弹簧秤是否已损坏。

3、力的图示实验仪器:刻度尺、圆规4、重力的产生及方向实验仪器:小球、重锤、斜面教师操作:向上抛出小球,小球总是会落到地面。

教师操作:小球在桌上滚到桌边后总是会落到地面。

实验结论:地球对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有力的作用,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吸引的作用。

教师操作:观察重锤线挂起静止时,线的方向。

教师操作:观察重锤线的方向与水平桌面、斜面是否垂直。

实验结论:重力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且向下,而不是垂直物体表面向下。

5、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仪器:弹簧秤、钩码(100g×3只)教师操作:将质量为100g的3只钩码依次挂在弹簧秤上,分别读出它们受到的重力为多少牛,将数据记在表格中,做出相应计算。

实验结论:物体的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即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这个比值始终是9.8N/kg。

6、悬挂法测重心实验仪器:三角板、悬线、不规则形状薄板(人字形梯子、绳子)教师操作:在A点用线将不规则物体悬挂起来;在B点将不规则物体悬挂起来,两次重锤线的交点即是重心。

(若条件许可,可用梯子、绳子测出人的重心位置。

高二物理专题7 力学实验

高二物理专题7 力学实验
从实验室提供的数据得知,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100.0 g和150.0 g,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0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可得小球B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可以看出,a′与a有明显差异,除实验中的偶然误差外,写出一条可能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
2020江苏省卷第11题
11.(10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小明同学在家自主开展实验探究.用手机拍摄物体自由下落的视频,得到分帧图片,利用图片中小球的位置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题11-1图所示.
(1)家中有乒乓球、小塑料球和小钢球,其中最适合用作实验中下落物体的是________.
(2)下列主要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填写各步骤前的序号)
(2)在图3中已标出计数点A、B、D、E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C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v-t图像。
(3)观察v-t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___________。v-t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绘v-t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 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t的要求是______(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x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实验8验证动量定理 1题
实验0基本仪器使用:游标卡尺,直尺
2017年海南第11题
11.(6分)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金属圆管的内、外壁直径,游标卡尺的示数分别如图(a)和图(b)所示。
由图可读出,圆管内壁的直径为__cm,圆管外壁的直径为____cm;由此可计算出金属圆管横截面的面积。

8年级物理力学的所有实验

8年级物理力学的所有实验

8年级物理力学的所有实验
一、测力和测重实验
1. 带钩秤测重。

使用带钩秤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的重量,掌握秤的使用方法。

2. 电子天平测重。

使用电子天平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的重量,了解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3. 对物体施力。

使用力钳在不同位置施加于物体,观察物体的移动情况,了解万有引力下物体受力的变化。

二、平面运动实验
1. 球体滚动下坡道。

观察球体在凹槽内下坡道的滚动情况,了解滚动下坡的速度变化规律。

2. 手推车平坦运动。

推动手推车在水平地面滑动,观察其速度变化,了解外力消失后物体慢速移动的特点。

3. 弹簧直线运动。

拉伸和释放弹簧,观察其在不同拉伸程度下的动能和位能变化。

三、垂直运动实验
1. 水平抛物体下落。

观察抛下不同质量的球体下落轨迹,了解万有引力作用下不同质量物体下落是一致的。

2. 丝振荡。

观察重物悬挂在丝上的往复运动周期,了解周期只与重物质量和振荡长度有关。

这个是8年级力学实验可能涵盖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如果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完善。

高中力学实验大全(学生版)

高中力学实验大全(学生版)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 、导线、电源、复写纸片.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1)按照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 的一端,接好电源;(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先 ,后 ;(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5)换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4.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绳要和长木板平行.(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 ,后 ;实验完毕应 , .(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 及 与滑轮相撞.(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宜适当 ,可以减小长度的测量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 cm 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5)小车从 位置释放.5.数据处理(1)目的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 和 ,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2)方法①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a =a 1+a 2+a 33= ③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 = =④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 求解物体的加速度;(3)Δx =aT 2,只要小车做 运动,它在任意两个 的时间间隔内的 就一定相等.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实验原理弹簧受到拉力作用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越大,也就越大.2.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3.实验步骤(1)安装实验仪器(2)测量弹簧的(或总长)及所受的(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作出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3)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为横坐标.(4)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包括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4.数据处理(1)列表法:将测得的F、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相等的.(2)图象法:以弹簧伸长量x为横坐标,弹力F为纵坐标,描出F、x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的直线.(3)函数法: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满足的关系.2.注意事项(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来连接这些点. (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3.误差分析(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原理: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与另外一个力F′产生的效果,看F1、F2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与F′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否相同.2.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弹簧测力计两个、三角板、刻度尺.3.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2)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如图1甲所示.(3)用铅笔描下的位置和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据求出合力F.(4)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拉到与,记下弹簧测力计的和细绳的,如图乙所示.(5)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同.4.注意事项(1)将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水平互钩对拉过程中,读数相同,可选;若不同,应另换或调校,直至相同为止.(2)被测力的方向应与方向一致.(3)读数时应正对、平视刻度.(4)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是为了使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这是利用了的思想. (5)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100°之间为宜.(6)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变应尽量大一些.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7)统一标度: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一些.5.误差分析(1)误差来源:除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外,还有读数误差、作图误差等.(2)减小误差的办法:①实验过程中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要按要求和弹簧测力计的精度正确读数和记录.②作图时使用刻度尺,并借助于三角板,使表示两力的对边一定要平行.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跟的关系.(2)保持合外力不变,探究与的关系.(3)作出a-F图象和a-1m图象,确定其关系.2.实验器材:小车、砝码、小盘、细绳、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低压、导线两根、纸带、天平、米尺.3.实验步骤(1)测量:用天平测量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和小车的质量m.(2)安装:按照如图1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下滑.(4)操作:①小盘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系于小车上,先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编号码.②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盘和砝码的质量m′,重复步骤①.③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测加速度a. 描点作图,作a-F的图象④保持小盘和砝码的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步骤①和③,作a-1m图象.4.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适当垫高木板的右端,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在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把悬挂小盘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匀速运动.(2)不重复平衡摩擦力. (3)实验条件:(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或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5.数据处理:(1)利用及逐差法求a.(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如果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F成.(3)以a为纵坐标,1m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与m 成.6.误差分析(1)实验原理不完善:本实验用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盘和砝码的总重力.(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1.实验目的: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实验原理(1)一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s——做功为W.(2)两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s——做功应为.(3)三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s——做功应为(4)利用打点计时器求出小车离开橡皮筋的速度,列表、作图,由图象可以确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3.实验器材:、小车、木板、、纸带、铁钉、刻度尺等.4.实验步骤(1)垫高木板的一端,平衡.(2)拉伸的橡皮筋对小车做功:①用一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W.②用两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2W. ③用三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3W.(3)测出每次做功后小车获得的.(4)分别用各次实验测得的v和W绘制W-v或W-v2、W-v3、……图象,直到明确得出W 和v的关系.5.实验结论:物体速度v与外力做功W间的关系.6.实验注意事项:(1)将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平衡.方法是轻推小车,由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的均匀程度判断小车是否做运动,找到长木板的一个合适的倾角.(2)测小车速度时,应选纸带上的点迹均匀的部分,也就是选小车做运动的部分.(3)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算出具体数值.(4)小车质量应大一些,使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7.实验探究的技巧与方法:(1)不直接计算W和v的数值,而只是看第2次、第3次……实验中的W和v是第1次的多少倍,简化数据的测量和处理.(2)作W-v图象,或W-v2、W-v3图象,直到作出的图象是一条.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实验原理通过实验,求出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 和相应过程动能的增加量,若二者相等,说明机械能守恒,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3.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复写纸、重物、 、铁架台、导线两根.4.实验步骤(1)安装器材:将 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线将打点计时器与低压电源相连.(2)打纸带: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物停靠在打点计时器下方附近,先 ,再 ,让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新的纸带重打几条(3~5条)纸带.(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说明):①若选第1点O 到下落到某一点的过程,即用 来验证,应选点迹清晰,且第1、2两点间距离小于或接近 的纸带.②用 验证时,由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处理纸带时选择适当的点为基准点,这样纸带上打出的第1、2两点间的距离是否小于或接近2 mm 就无关紧要了. ③图象法:从纸带上选取多个点,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 ,并计算各点速度的平方v 2,然后以12v 2为纵轴,以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12v 2-h 图象.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 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5.实验结论:在 的范围内,自由落体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6.误差分析(1)测量误差: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一是测下落距离时都从0点量起,一次将各打点对应下落高度测量完,二是多测几次取平均值.(2)系统误差:由于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要克服阻力做功,故动能的增加量ΔE k =12m v n 2必定 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尽可能使用 以及改进安装减小阻力。

关于力学的科学小实验

关于力学的科学小实验

关于力学的科学小实验
标题: 球的弹跳高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引言:
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力量和能量变化。

力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力学原理。

本文将介绍一个关于力学的小实验,探究球的弹跳高度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目的:
研究球的质量对其弹跳高度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弹力和重力的作用。

实验材料:
1. 不同质量的球(如篮球、足球和乒乓球)
2. 平坦的地面
3. 尺子
实验步骤:
1. 将地面清洁整齐,确保没有任何障碍物。

2. 选取一个合适的高度,将球从该高度自由落下,记录球的弹跳高度。

3. 重复步骤2,每次更换不同质量的球,记录弹跳高度。

4. 重复实验多次,取平均值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
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
1. 随着球的质量增加,弹跳高度减小。

2. 乒乓球弹跳高度最高,足球次之,篮球弹跳高度最低。

实验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球的质量与弹跳高度呈反比关系。

这是因为球下落时受到的重力相同,但质量较大的球在弹力的作用下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弹起,因此其弹跳高度较小。

实验应用:
1. 在运动中,运动员可以通过调整球的质量来控制球的弹跳高度,以达到更好的比赛效果。

2. 在设计其他弹性体的产品时,也可以参考质量与弹跳高度的关系,以满足特定的需求。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球的弹跳高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发现质量较大的球弹跳高度较小。

这一实验结果对于理解弹力和重力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实际生活和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力学实验报告

力学实验报告

力学实验报告篇一: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全)工程力学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目录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实验二金属材料的压缩试验实验三复合材料拉伸实验实验四金属扭转破坏实验、剪切弹性模量测定实验五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及测试桥路变换实验实验六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实验七叠(组)合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实验八弯扭组合变形的主应力测定实验九偏心拉伸实验实验十偏心压缩实验实验十二金属轴件的高低周拉、扭疲劳演示实验实验十三冲击实验实验十四压杆稳定实验实验十五组合压杆的稳定性分析实验实验十六光弹性实验实验十七单转子动力学实验实验十八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实验12 6 9 12 16 19 23 32 37 41 45 47 49 53 59 62 65实验一金属材料的拉伸及弹性模量测定试验实验时间:设备编号:温度:湿度: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三、实验数据及处理引伸仪标距l =mm 实验前2低碳钢弹性模量测定E?Fl(l)A=实验后屈服载荷和强度极限载荷3载荷―变形曲线(F―Δl曲线)及结果四、问题讨论(1)比较低碳钢与铸铁在拉伸时的力学性能;(2)试从不同的断口特征说明金属的两种基本破坏形式。

4篇二: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力学实验报告标准答案长安大学力学实验教学中心目录一、拉伸实验...............................................................................2 二、压缩实验...............................................................................4 三、拉压弹性模量E 测定实验...................................................6 四、低碳钢剪切弹性模量G测定实验.......................................8 五、扭转破坏实验....................................................................10 六、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12 七、弯扭组合变形时的主应力测定实验..................................15 八、压杆稳定实验. (18)一、拉伸实验报告标准答案实验目的:见教材。

实验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力学实验报告实验力学实验报告引言实验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质和变形规律的学科。

通过实验力学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物体在受力时的变形情况、应力分布以及材料的力学性能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不同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特性,并分析其力学性能。

实验一:拉伸实验拉伸实验是实验力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实验。

通过在试样上施加拉力,我们可以观察到试样的变形情况,并测量其拉伸应力和应变。

本实验采用了不同材料的试样进行拉伸,包括金属、塑料和橡胶等。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材料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等参数,进而评估材料的力学性能。

实验二:压缩实验压缩实验是另一种常见的实验力学实验。

通过在试样上施加压力,我们可以观察到试样的变形情况,并测量其压缩应力和应变。

本实验同样采用了不同材料的试样进行压缩实验,以比较不同材料的压缩强度和变形特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材料的压缩强度、屈服强度和峰值强度等参数,进一步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

实验三:弯曲实验弯曲实验是研究材料在受弯曲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的实验。

通过在试样上施加弯曲力,我们可以观察到试样在不同位置的变形情况,并测量其弯曲应力和应变。

本实验同样采用了不同材料的试样进行弯曲实验,以比较不同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变形特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材料的弯曲强度、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等参数,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

实验四:冲击实验冲击实验是研究材料在受冲击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特性的实验。

通过在试样上施加冲击力,我们可以观察到试样的瞬时变形情况,并测量其冲击应力和应变。

本实验同样采用了不同材料的试样进行冲击实验,以比较不同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变形特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材料的冲击强度、韧性和断裂韧性等参数,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

实验五:疲劳实验疲劳实验是研究材料在长时间循环加载下的变形和破坏特性的实验。

通过在试样上施加交变载荷,我们可以观察到试样在不同循环次数下的变形情况,并测量其应力和应变。

高中物理备考力学实验步骤

高中物理备考力学实验步骤

高中物理备考力学实验步骤高中物理备考力学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实践能力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力学实验步骤。

1. 弹簧的弹性常数测量实验:这个实验是通过拉伸或压缩弹簧,测量弹簧的弹性常数。

首先,将一个弹簧固定在实验架上,然后用一个质量挂在弹簧上,使弹簧发生形变。

接下来,通过测量不同质量下的形变量和外力的关系,计算出弹簧的弹性常数。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弹簧的弹性性质和胡克定律的应用。

2. 弹簧振子的周期实验:这个实验是通过测量弹簧振子的周期,来研究弹簧的振动特性。

首先,将一个质量挂在一根弹簧上,使弹簧发生振动。

然后,通过计时器测量振动的周期,即一次完整振动所花费的时间。

通过改变振子的质量和振幅,可以观察到振动周期和其它条件的关系。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振子的周期与质量、弹性常数和振幅之间的关系。

3.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这个实验旨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首先,将一个滑轮固定在实验台上,用一根轻绳悬挂一个质量较小的盒子,然后给盒子一个向下的外力。

通过测量盒子的加速度和所受的外力,可以计算出盒子的质量。

通过改变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观察到加速度和外力的关系。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力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4. 轻杆的平衡实验:这个实验旨在研究轻杆的平衡条件和力矩的概念。

首先,在一个支点上放置一个轻杆,然后通过加入质量和调整质量的位置,使杆保持平衡。

通过测量质量和杆上不同位置的距离,可以计算出力矩。

通过改变质量和位置,可以观察到力矩和其它条件之间的关系。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力矩的计算和杆的平衡条件。

这些实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进行的理论学习的补充,同时也是学生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亲自进行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除了掌握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外,学生还应该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能够准确地绘制实验曲线和图表。

中学物理力学实验大全

中学物理力学实验大全

中学物理力学实验大全实验一:测量物体重量实验目的:测量物体的重量,了解重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实验材料:•弹簧秤•不同物体(可以选择水果、书籍等)实验步骤:1.将弹簧秤挂在固定的支架上,使其悬空。

2.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秤的下方,使其自由悬挂。

3.等待弹簧秤的指针稳定后,记录下读数。

4.将不同物体分别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原理:在地球表面,物体的重量由地球引力所确定。

弹簧秤通过拉伸或收缩的弹性变化来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从而间接地得到物体的重量。

实验注意事项:1.弹簧秤应挂在水平的支架上,避免受到外力干扰。

2.测量过程中物体应处于静止状态,避免晃动或摆动引起不准确的读数。

3.每次测量前,应先将弹簧秤归零,确保准确度。

4.测量完毕后,应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实验二:斜面上物体的滑动实验目的:观察物体沿斜面的滑动过程,研究斜面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材料:•斜面•物体(如小球)实验步骤:1.将斜面放置在水平的桌面上,并固定好。

2.将待测物体放在斜面顶端。

3.让物体自由滑下斜面,观察滑动过程。

4.测量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所用的时间,并记录结果。

实验原理:物体在斜面上滑动是由于重力作用力和斜面的支持力分解产生的。

通过观察滑动过程以及测量时间,可以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实验注意事项:1.确保斜面放置稳定,避免滑动过程中斜面发生移动。

2.测量时间时,应使用计时器,并在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立即停止计时。

3.多次进行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提高结果的准确度。

实验三:弹簧振子的周期测量实验目的:测量弹簧振子的周期,了解弹簧振子的基本特性。

实验材料:•弹簧振子•计时器实验步骤:1.将弹簧振子悬挂在固定的支架上。

2.使弹簧振子处于静止状态,然后将其稍微拉开并释放,使其开始振动。

3.当弹簧振子达到稳定的振动状态后,开始计时。

4.记录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

5.重复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提高结果的准确度。

实验原理:弹簧振子的周期是指从一个极端位置到达另一个极端位置所需的时间。

力学室实验报告

力学室实验报告

力学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标题:力学室实验报告摘要:本次实验主要通过测量物体的位移和力的作用,研究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移之间的关系。

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和移动的平台,在不同的力作用下测量物体的位移,并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得出了力与物体位移的线性关系,并计算出了比例系数。

1. 引言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受力物体的位移来确定,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量化力的大小。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并计算出比例系数。

2. 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装置包括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移动的平台。

首先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平台上,并调整好平台的初始位置。

然后在测力计上加挂物体,并记录测力计示数。

接着移动平台,使物体发生位移,并记录平台的位移距离。

3. 实验结果使用不同的物体质量和不同的重力加速度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了不同的测力计示数和平台位移距离。

通过数据分析和绘制图表,可以得出力与位移之间的关系。

4. 数据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力与位移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通过绘制力与位移的散点图,可以看出数据点基本分布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线性回归分析,可以计算出力与位移的比例系数。

5.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验证了力与位移之间的线性关系,并计算出了比例系数。

该比例系数可以用于计算未知物体的力。

实验结果对于力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6. 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引入的因素。

例如,测力计的精度限制、平台的摩擦力等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可能无法得到完全准确的数据。

因此在实验分析和结果解释时需要考虑这些误差因素。

7. 改进方法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测力计的精度,减小平台的摩擦力,增加数据采集的重复次数等。

此外,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过程中,还可以引入更科学更准确的方法来提高实验的精度和可靠性。

8. 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测量物体的位移和力的作用,验证了力与位移之间的线性关系,并计算出了比例系数。

乔佳林学案《力学实验》(含答案)(7)

乔佳林学案《力学实验》(含答案)(7)

乔佳林学案《力学实验》大连市物理名师工作室门贵宝1.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则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m=_______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甲乙2.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电源频率为50 Hz,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则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如果用x1、x2、x3、x4、x5、x6来表示从O点开始各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用T表示两相邻记数点的时间间隔,则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__(用符号写出表达式,不要求计算).打F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 F=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3.在“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钩码的重力对弹簧提供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已经把6组数据对应的坐标在坐标系中描出,请作出F -L图象;(2)请根据你作的图象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3)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情况,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内容及数据的表格(不必填写实验测得的具体数据);(4)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进行测量,与通常将弹簧悬挂进行比较: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 乙4.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做“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1)甲同学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所示的坐标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a -1m图象.②由a -1m 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约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乙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对小车的拉力,由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图象中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k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0.5 0.2[解析] 本题图象不过原点是因为实验过程没有平衡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μmg=ma ,则加速度a =F m -μg,所以图象斜率k =1m ,纵轴截距b =-μg,结合图象得总质量m =1k =0.5 kg ,动摩擦因数μ=-bg=0.2.2.0.1(x 4+x 5+x 6)-(x 1+x 2+x 3)(3T )21.60 [解析] 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一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5×0.02 s =0.1 s ,由(x 4+x 5+x 6)-(x 1+x 2+x 3)=a(3T)2,得a =(x 4+x 5+x 6)-(x 1+x 2+x 3)(3T )2;打D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 D =(10.81+12.70)×10-22×0.1 m/s =1.176 m/s ,打E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v E =(15.10+12.70)×10-22×0.1m/s =1.390 m/s ,由v E =v D +v F2,得v F =1.60 m/s.3.(1)如图所示 (2)5 20 (3)如表所示 (4)避免弹簧自身所受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产生误差[解析] (1)簧的劲度系数,由图象知L 0=5 cm ,k =20 N/m ;(3)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表所示;(4)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实验,一般是将弹簧竖直悬挂,改进后可避免弹簧自身所受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但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可产生实验误差.4.(1)①如图所示 ②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③0.16 N (2)木板倾角过大(或平衡摩擦力过度) 2.0[解析] (1)①a—1m 图象如图所示;②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③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得,a =F·1m,即图线的斜率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2)由图象可得拉力等于零时,加速度不等于零,故木板倾角过大(或平衡摩擦力太过);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 得,a =F·1m ,即图线的斜率等于小车质量的倒数,小车质量大小为m =42.25-0.25kg =2.0 kg.。

高中物理 考点7 力学实验(含2015高考试题)

高中物理 考点7 力学实验(含2015高考试题)

考点7 力学实验1。

(2015·江苏高考)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 Hz的交流电。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有.A。

将铜管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的正下方B。

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C。

用手捏紧磁铁保持静止,然后轻轻地松开让磁铁下落D。

在磁铁下落的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该同学按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记为“实验①”),将磁铁从管口处释放,打出一条纸带,取开始下落的一段,确定一合适的点为O点,每隔一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为1、2、……、8。

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的相邻两计时点到O点的距离,记录在纸带上,如图所示.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v,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下表.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位置 1 2 3 4 5 6 7 8 v/(cm·s-1)24。

5 33.8 37.8 39。

5 39.8 39。

8 39。

8(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内,磁铁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磁铁受到阻尼作用的变化情况是。

(4)该同学将装置中的铜管更换为相同尺寸的塑料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记为实验②),结果表明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

请问实验②是为了说明什么?对比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两点:(1)磁铁下落过程是常规的测重力加速度或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实验操作过程雷同。

(2)根据题意,用平均速度替代瞬时速度,应找对位移和时间算平均速度。

【解析】(1)选C、D。

实验中,用手捏住纸带,先接通电源,再快速释放纸带,所以C、D项错误。

(2)4点对应的平均速度为v=5.60 4.040.04cm/s=39.0 cm/s。

(3)从速度大小看,磁铁的速度是先增大,再保持匀速,说明阻力先增大,最后与重力平衡. (4)实验②中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说明了塑料管对磁铁无阻力作用,而铜管对磁铁有电磁阻尼作用。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7弯扭组合主应力电测实验实验报告

材料力学实验教学7弯扭组合主应力电测实验实验报告
表5-4 A、B、C、D各点数据计算结果
主应力值
(MN/m2)
实验值
理论值
误差(%)
被测点位置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σ1
σ2
φ
(六)问题讨论
(1)二向应力状态下,主应力方向已知的情况时用测定主应变,其布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置沿方向。
(2)二向应力状态下,主应力方向未知时用首先测量出方向的线应变,然后按公式,计算的大小及方向。
成绩
教师签字
日期
载荷
(N)
读数应变εd(με)
A
B
P
△P
ε-45°
ε0°
ε+45°
ε-45°
ε0°
ε+45°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00
200
300
400
εd=
表5-3 C、D两点组合变形实验记录
载荷
(N)
读数应变εd(με)
A
B
P
△P
ε-45°
ε0°
ε+45°
ε-45°
ε0°
ε+45°
△εd=
(五)结果处理
弯扭组合主应力电测实验
实验日期:室温:小组成员: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记录
表5-1弯扭组合实验试件原始尺寸
材料
弹性模量
E(GPa)
泊松比μ
外圆直径D(mm)

(完整版)07实验一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完整版)07实验一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力学原理与工程应用》教案实验项目:低碳钢拉伸时力学性能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建筑工程学院力学实验室实验课时:2H同组成员:一、实验目的1、研究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图2、测定低碳钢屈服极限σs 、强度极限σb、断后伸长率A、断面收缩率z二、实验设备:WE-600B型万能材料试验机、游标卡尺三、实验原理1、构件的强度和变形不仅与构件的尺寸和承受的载荷有关,而且与所选用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关。

2、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承载时,在强度和变形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性,一般由试验来确定。

3、只讨论在常温和静载条件下材料的力学性能.所谓常温就是指室温,静载是指载荷从零开始缓慢地增加到一定数值后不再改变(或变化极不明显)的载荷.4、试件.必须按照国家标准(GB228-76)加工成标准试件。

通常采用圆截面的标准长试件(d l 10=)或短试件(d l 5=)。

5、由于加工中存在误差,所以试验前要进行相关尺寸的测量。

6、将试件装在夹头中,然后开动机器缓慢增加载荷。

7、试件受到由零逐渐增加的拉力F 作用,同时发生伸长变形,加载一直进行到试件断裂为止.8、这一过程中,试验机的测力示值系统会显示出每一时刻的拉力F ,试验机的位移-载荷记录系统会将每一时刻的拉力F 和对应的变形l ∆自动绘制成拉伸图。

9、拉伸图反映出试件的力学性能与试件的尺寸是相关的。

为了消除试件几何尺寸的影响,利用A F N =σ和ll∆=ε,将拉伸图转化为应力-应变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反映试件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能。

四、实验步骤 1、试件尺寸测量2、安装试件,检查并启动机器3、缓慢增加载荷,直至试件断裂为止4、收集机器自动绘制的拉伸图5、绘制应力—应变图6、计算分析得到材料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五、结果分析低碳钢是工程上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它在拉伸时表现出来的力学性能具有典型性。

由图可见,整个拉伸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现分别说明如下:1、弹性阶段1)弹性阶段是以弹性变形现象命名的。

流体力学实验,实验7粗糙管

流体力学实验,实验7粗糙管

实验:沿程阻力系数测量装置设计实验(粗糙管)
1.实验原理
粗糙圆管流动沿程水头损失计算过程如下:
根据达西公式:h f=λ(v为管内过流断面的平均流速);
再根据圆管上被测的两个点1,2过流断面的液面高度差,根据伯努利方程,即可
求得h f1-2=- ,该数值即为上面达西公式液流的水头损失h f。

于是有:λ=- 。

代入即可得λ=。

对于每一个给定的流量Q(m3/s),都可以相应求出被测点1,2两个过流断面流动中的沿程阻力系数;并可根据实验时的Re值,判断管流的流态,从而选用不同的计算式,验算结果。

最后将实验测得的λ值与莫地图进行对比验证。

2.实验装置原理图
U型管的两端接一定管长的两端,通过测量U型管内水位差可以获得ΔH
3.验装置加工设计计算
粗糙管的直径为20cm,第一因为取材方便,第二通过水泵抽水,20cm的管径可以获得比较比较理想的实验数据U型管的最大的高度为100cm,因为可以解决管道两端压力差过
大时候导致水位相差过大的问题。

4验装置使用前标定
光滑管的标定在于对U型管的标定,首先将U型管安装在机架上,然后往U型管中加少量的水,令U型管的上端与大气相通,在两个U型管中标记0刻度,然后通过刻度尺标定其他的数值
5实验材料汇总
20cm管径的水管一根,100cm的透明管两根,另外总长为150cm左右的软管,五个阀门
6实验步骤
(1)型管顶端的阀门一点点开度
(2)型管的两个下端的阀门,令U型管进入一些水,再关闭顶端的阀门
(3)的两个阀门,打开U型管想通的阀门,再关闭,
(4)开U型管下端的两个阀门
7验数据记录表。

力学小实验

力学小实验

第五节力学小实验力1:分子间的引力器材:透明水槽、水、弹簧测力计、细绳、玻璃方法:在水槽内装入适量的水,用细绳绑住玻璃,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把玻璃平放在水面上,如图所示,向上提弹簧测力计,观察测力计的示数。

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结论:分子间有引力。

力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器材:弹簧、乒乓球方法:将乒乓球用针扎一个小孔,把弹簧的两端分别穿入乒乓球中,如图所示。

两个乒乓球代表两个分子,压缩弹簧,两球的间距减小,弹簧向外用力,说明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伸长弹簧,弹簧向内用力,说明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

结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力3:制作小天平器材:均匀的细木条(或塑料尺)、两个同样的硬纸片、细绳、支架方法:用均匀的细木条(或塑料尺)作天平的横梁,在横梁的中间穿孔,拴一个提纽,再在横梁两端距中间孔等距离的地方穿孔,用两个同样的硬纸片作为秤盘,把提纽挂起来,就成了一个小天平。

力4:制作量筒器材:玻璃瓶、纸条方法:在瓶的外壁竖直贴上一个纸条。

用实验室的量筒量出20mL的水,倒入瓶中,在纸条上画出水面的位置,在量出20mL的水,倒入瓶中,在纸条上画出水面的位置……(如果瓶身是均匀的,可等距离画刻度)。

力5:高矮蜡烛哪个先灭器材:玻璃罩、火柴、长度不同的两根蜡烛过程:将两根蜡烛点燃,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罩上玻璃罩,如图,观察现象。

现象:高的蜡烛先灭。

解释: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高温的二氧化碳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上升,使高的蜡烛熄灭。

力6:比较长短器材:两个等粗等长的均匀木棍方法:如图,把一根木条的一端放在另一根木条的中间,让学生观察两根木条的长短。

再把两根木条并排平放,让学生观察两根木条的长短。

结论:人的感觉是不可靠的,因此要进行测量。

力7: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器材:矿泉水瓶方法:用手捏矿泉水瓶,瓶身形状发生改变。

结论: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力8:如何显示桌面的微小形变器材:激光手电、铁架台、铁夹、平面镜方法:把激光手电固定在铁架台上,让激光能打在远处的墙上,把这套设备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压桌面,会发现墙上的激光点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第一轮复习42 实验
1.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
④关闭电源,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的变化关系来研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上的三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
(1)打B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v B=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W1,则当钩码下落h2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用h1、h2、W1表示).
2.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有关做功的问题.
(1)如图甲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在保持M>>m条件下,可以
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在控制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该同学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纸带,巳知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图乙是在m=100 g,M=1 kg情况下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起点,A、B、C为过程中的三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标出,有关数据如图乙所示,则打B点时小车的动能为__________J,从开始运动到打至B点时,绳的拉力对小车做功
W=________J (保留2位有效数字,g=2
(2)在第(1)中绳的拉力对小车做功W略大于小车获得的动能E k,请你举出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 某同学利用弹簧秤和刻度尺来探究一条橡皮筋弹力和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实验时使用了一
条拉伸后粗细会明显变化的橡皮筋。

(1)下图弹簧秤读数为N,
(2)该同学将实验的数据画在坐标纸,如上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 .数据点基本分布在一条直线上,说明橡皮筋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遵循胡克定律
B .该橡皮筋形变量越大,越容易拉伸
C .橡皮筋的弹力与伸长量的比值变化可能是橡皮筋横截面(粗细)大小变化引起
D .橡皮筋的弹力与伸长量的比值变化肯定是该同学的实验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4.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1.某同学进行实验的其中几个步骤如下:
(1)如图1所示,用力F 1、F 2 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到
某位置,用图钉固定左侧细绳套后,记录两根细线的方向、
右侧弹簧秤的读数F 1及 。

(2)用另一图钉固定右侧细绳套。

(3)松开左侧图钉,用弹簧秤钩住左侧细绳套,再次拉伸
橡皮筋进行操作,应保证 、。

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 2。

2.实验中,两细线方向如图1所示,用弹簧秤测得的F 1 、
F 2如图2所示。

(1)其中图2甲的弹簧秤读数为 N
(2)如图3中已画出上述两个力F 1 、F 2的方向,请你根据弹
簧秤示数,选择合适标度,在图3中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
合力F 合
(3)由图得到F 合=
N
5.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分别测量小车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画出a -F 关系图线,如图所示.此图线的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的序号)
A .小车与平面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 .平面轨道倾斜角度过大
C .所挂钩码的总质量过大
D .所用小车的质量过大

1
1[答案] (1)0.40 (2)h 2h 1
W 1 [解析] (1)v B =x AC 2T =(26.01-18.01)×10-
2m 2×0.10 s =0.40 m/s.(2)W 1=F 合h 1,W 2=F 合h 2,由两式可得W 2=h 2h 1
W 1.
2[答案] (1)0.50 0.51 (2)摩擦力没有完全平衡 沙与沙桶的重力大于绳的拉力(写一种即可)
[解析] (1)v B =x AC 2T =0.998 m/s ,小车在B 点的动能E kB =12Mv 2B
=0.498 J ≈0.50 J ,拉力对小车做功W =Fx OB =mgx OB =0.505 J ≈0.51 J.
(2)拉力对小车做功W 大于小车获得的动能E k 的原因,可能是实验过程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或运动过程受到的空气阻力及纸带受到打点计时器的摩擦力过大,或沙与沙桶的重力大于绳的拉力,或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不稳定.
3(1)1.28~1.30均对(2分) (2)BC (3分)
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1.某同学进行实验的其中几个步骤如下:
(1)如图1所示,用力F 1、F 2 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到某位置,用图钉固定左侧细绳套后,记录两根细线的方向、右侧弹簧秤的读数F 1及橡皮筋的结点伸长到的位置O (1分) 。

(2)用另一图钉固定右侧细绳套。

(3)松开左侧图钉,用弹簧秤钩住左侧细绳套,再次拉伸橡皮筋进行操作,应保证橡皮筋的结点伸长到同样的位置O (1分) 、 左侧细线仍沿OB 方向(1分)。

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 2。

(说明:意思相同即可)
2.实验中,两细线方向如图1所示,用弹簧秤测得的F 1 、F 2如图2所示。

(1)其中图2甲的弹簧秤读数为 2.00 (2分) N
(2)如图3中已画出上述两个力F 1 、F 2的方向,请你根据弹簧秤示数,选择合适标度,在图3中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 合(如图所示)(3分)
(3)由图得到F合= 2.40 (2分)N (说明:±0.1内都可以)
考查意图: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点: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求合力的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考查学生的能力:获得实验数据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5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