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兴起
生物多样性保育
生物多樣性保育生物多樣性的意義‧「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和它們的遣傳基因,以及由這些生物和環境所構成的各種生態系,其範圍涵蓋三個層次,有:–遣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價值‧生物多樣性為人類提供人類民生必需之物資、藥物和工業原料。
‧生物多樣性也是農林魚牧品種改良的基因庫。
‧為人類提供生態系基本維生功能、穩定水文、週節氣候、促進養分循環以及維持物種演化等重要的服務功能。
‧生物多樣性在育樂、美學·科學·教育、社會文化、精神與歷史各方面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台灣生物多樣性-物種‧據估計:台灣的物種達15 萬種以上,其中近三成為特有種或特有亞種,是一個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寶島。
–台灣面積雖小,但擁有多樣化的生態系,如海洋·河口、沼澤、湖泊、溪流、森林(包括高山寒原、高山箭竹草原、針葉林、闊葉林、熱帶季風林)、農田生態系,各種生態系有其獨特的動植物及景觀資源。
‧台灣的糧食、畜產、水產、蔬果、花卉、工業用、食用與藥用的種原也非常豐富且多樣化,以稻種而言,就保存超過4000種原。
台灣生物多樣性-動植物‧台灣陸生植物資源方面,原生維管束植物約有4 077 種,其中特有種約有1067 種,苔蘚植物約有1500種,真菌類約有5500種。
‧台灣動物資源估計約有150000 種,其中已登錄命名的哺乳動物約有70 種、鳥類約有450 種、爬蟲類約有85 種、兩棲類約有32 種、淡水魚類約有220 種、蝴蝶約有400 種,其他昆蟲約有18000種。
台灣海洋生物種類‧台灣海洋生物種類高達全球海洋生物物種的十分之一以上。
–石珊瑚約有270 種,占全球的三分之一–魚類約2500種,占全球的十分之一–蝦類約400種,占全球的13 %–蟹類約350 種,占全球的8 %生物多樣性消失(1960年~1990年)‧據估計全球的熱帶雨林自1960 年到1990 年間消失五分之一,全世界大約有75 %的作物品系已經絕滅,每年約消失50 , 000個品系;而全球植物中大約有34 , 000種(12.5 % )正面臨絕滅的危機。
生物学中的保育生物学
生物学中的保育生物学保育生物学是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如何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如何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保育生物学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践,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保育生物学的原理、方法和挑战。
1. 保育生物学的原理保育生物学的核心原理是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体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保育生物学认为,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生态角色和价值,每个物种的消失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2. 保育生物学的方法保育生物学采用多种方法来实现其目标。
其中之一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特定地区。
这些地区通常包括重要的生态系统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可以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保护濒危物种免受人类活动的威胁。
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是保护物种的栖息地。
栖息地是物种生存和繁衍的关键环境。
保护物种的栖息地意味着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确保物种有足够的食物、水源和繁殖条件。
这可以通过限制破坏性开发活动、恢复退化的栖息地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来实现。
保护濒危物种是保育生物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濒危物种是指面临灭绝威胁的物种。
保护濒危物种的方法包括建立繁殖中心、实施保护繁殖计划、禁止非法狩猎和贸易,并加强对物种的监测和保护。
3. 保育生物学面临的挑战保育生物学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森林砍伐、土地开发、污染和气候变化等人类活动导致了许多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
其次,保育生物学还面临着资源有限的问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支持。
然而,这些资源往往是有限的,使得保护工作无法覆盖所有需要保护的物种和地区。
此外,保育生物学还需要面对公众意识和参与度的问题。
许多人对保育生物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了解,缺乏对保护工作的支持和参与。
生物多样性的演化和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演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体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基因、生态、生境、生态过程等方面。
生物多样性的演化是生命体从诞生到现在,经过漫长的时间变化适应环境而形成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整个生态系统,保护人类自身。
本文将探讨生物多样性的演化和保护的主要原因和方法。
一、生物多样性的演化生物多样性的演化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
一般来说,物种的多样性是由物种的出现和灭绝所产生的。
通过生物学、遗传学和古生物学研究可以发现,物种的多样性、进化和演化是由环境的变化所引起的。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生命产生了多种变异方式、适应形式和发展方向,从而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1.物种的多样性物种是生命的最小单位,它不仅具有再生产能力,还延续了特定的遗传基因。
物种可以在漫长的时间里发生适应性变异,这就使得它们能够在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和遗传。
例如鸟类的演化,由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鸟类,特别是飞翔能力的不同,如燕子、老鹰、孔雀等。
2.基因的多样性基因是物种演化中的重要遗传物质,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物种演化的基础。
基因的多样性是通过基因变异来实现的。
在不同地区、环境和时间里,基因会不断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异,从而形成不同的基因型。
例如在恒河猴的基因中,一种基因被多种表型所表现,这个基因和表型之间的关系与环境有关,环境对于基因多样性有重要作用。
3.生态和生境的多样性生态和生境的多样性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地球物理化学环境的不断变化,生物不断地与其生存的生态和生境进行互动,产生不同形态、分布、习性和适应能力的生物类型。
例如,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被广泛认为是生态系统的最高物种——雪豹,因通过封闭山谷带中的群体,使得雪豹演化出了与其生存环境匹配的品质与能力。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随着人类的开发和利用,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了各国政府、学者和社会公众的一大难题。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演化和保护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演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在各种维度上的品种、遗传、生态、文化多样性。
由于自然界不断的演化和变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逐渐增加。
生态系统是包括生物、环境和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的演化和保护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的演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演化主要是指生物群体在适应地球环境时慢慢产生的过程。
生物学家和地球科学家相信生命起源于大约40亿年前,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细菌和古藻类,而当时的大气成分与现在有很大不同。
随着地球上的演化,生命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地球的海洋到陆地,从原体到多样化的生物类别不断的扩张和演变。
而人类因为智慧的开发和占有资源的欲望,对环境进行了人为侵害,进一步加重了生物多样性的危机。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对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损伤加以控制,同时积极推行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的演化和保护生态系统的演化是指地球上各种生态系统栖息地的相互影响和演化。
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是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机制,全球气候变化改变了这些平衡机制,使得生态系统容易遭受人类干扰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和生物资源下降。
生态系统的保护,包括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对环境的保护,这些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方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方法有很多。
政府可以制定出针对自然环境保护的立法和规则,强化对政策的执行力度。
企业需要根据其产品生产过程和供应链的特性,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个人也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参与志愿者保护草地花卉等,既保护了环境,也提高了人们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结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保障和资源基础之一。
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不仅有助于环境的和谐与共享,也有助于人类长期的生存与发展。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可以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美好。
生物多样性保育概念的形成
生物多樣性保育概念的形成金恆鑣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是廿世紀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環境大問題(許多科學家稱之為大災變)。
此問題無疑將會持續進入二十一世紀的大環境議程內,倍受全球各國的重視。
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直接滅亡許多有利用價值的物種,以及間接破壞各物種間的繁密關聯性所導致。
更嚴重及影響更深遠的是生物棲境的破壞,甚至完全滅亡它們生活的棲境。
就長遠的願景而言,人類促使「全球環境變遷」(如地球暖化、臭氧洞產生、酸沉降、各種方式的污染,漠境化及地被植物的破壞)發生的結果,亦會產生難以挽回的生物多樣性大規模的喪失現象。
本文是回顧生物多樣性保育概念的形成,作為人類反省過去使用生物資源方式應有的警惕,了解與我們共存的其他生命間之關係多麼淺薄,但是破壞規模與速度多麼快速。
一、多樣性的概念人類認知這個孙宙的自然物理組件(physical elements)與生命多樣性現象與過程有多樣性的特質,而此特質是人類生存與延續上必需要去適應,去改變及去利用的基礎。
物理組件包括任何實質之無生命,例如銀河內的眾星、雲、地景(山與河,海與陸)及其各種組成地景的元件、水文與氣象。
物理現象則包括地球物理的動態,如電與雷,火山與冰山作用,光、熱與電,板塊活動與造山等。
人類對地球上其它生命及其生態現象的感受貣初是很直接的,多與利用各層次的生命(如象與鯨等),並不包括如今認為亦屬生命的生態系,地景系統,甚至整個地球亦可視為一個超級生命體(Lovelock 1987)。
人類早就知道地球上有多樣性的生物,而同類(科、屬、種)生物的結構與外型有極大的差異。
人類對這些差異加以選擇性地利用。
人類很早就驚訝於物種多樣性的巨大,而且不斷地記錄與描述其差異性,不斷賦予名字,尤其是與人類的生存(生命與財富)相關的物種多樣性,更加特別留意。
目前世界有記錄的物種將近140萬種(Wilson 1984),但是若干研究的推算,認為全球的物種可能有三千萬(Erwin 1983)。
生物多样性保育
生物多樣性保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主任湯曉虞生物多樣性公約之產生地球上生物資源是維持人類經濟活動、社會發展之基礎,且持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是保存我們及下一代子孫極重要的資產。
由於人類各項活動對物種及生態系之破壞加速,造成物種迅速消失,對人類發出重大警訊。
為此1988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 成立一個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專家工作組來探討國際間是否有必要成立公約來在維持生物多樣性工作。
終於1992年6月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地球高峰會上簽署。
生物多樣性公約之特性意識到生物多樣性的內在價值,和生物多樣性及其組成部分的生態、遺傳、社會、經濟、科學、教育、文化、娛樂和美學價值。
還意識到生物多樣性對演化和保持生物圈的生命維持系統的重要性,確保保育生物多樣性是全人類共同關切的問題,重申各國對它自己的生物資源擁有主權權利,也重申各國有責任保育它自己的生物多樣性,並以永續的方式利用它自己的生物資源,關切一些人類活動正在導致生物多樣性的嚴重減少,意識到普遍缺乏關於生物多樣性的信息和知識,亟需開發科學、技術和機構能力,從而提供基本理解,據以策劃與執行適當措施,注意到預測預防和從根源上消除導致生物多樣性嚴重減少或喪失的原因,至為重要,並注意到生物多樣性遭受嚴重減少或損失的威脅時,不應以缺乏充分的科學定論為理由,而推遲採取旨在避免或盡量減輕此種威脅的措施,注意到保育生物多樣性的基本要求,是就地保育生態系統和自然棲地,維持恢復物種在其自然環境中有生存力的種群,並注意到移地措施,最好在原產國內實行,也可發揮重要作用。
認識到許多體現傳統生活方式的原住民和地方社區同生物資源有著密切和傳統的依存關係,應公平分享從利用與保育生物資源及永續利用其組成部分有關的傳統知識創新與實踐而產生的惠益,並認識到婦女在保育和永續利用生物多樣性中發揮的極其重要作用,並確認婦女必須充分參與制訂和實施保育生物多樣性的各級政策,強調為了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及其組成部分的永續利用,促進國家、政府間組織和非政府部門之間的國際、區域和全球性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承認提供新額外的資金和適當取得有關的技術,可對全世界處理生物多樣性喪失問題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進一步承認有必要訂立特別的條款,以滿足開發中國家的需要,包括提供新的和額外的資金和適當取得有關的技術,注意到最不發達國家和小島嶼國家這方面的特殊情況,承認有必要大量投資以保育生物多樣性,而且這些投資可望產生廣泛的環境、經濟和社會惠益。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类生命形式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这包括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维持机制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过程,涉及到多个因素和相互作用。
首先,物种的形成和分化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物种形成通常指的是父本种群在地理上分离后,逐渐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而发展成独特的物种。
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和遗传隔离等方式实现。
例如,地理隔离使得同一物种的不同亚种在分布区域内形成差异;生态隔离使得同一物种在不同生境中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从而分化成不同的生态型;而遗传隔离则是由于基因交流的障碍而造成的不同基因型的积累和分化。
其次,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因多样性包括基因型的多样性和等位基因的多样性。
基因型的多样性既包括物种内的遗传变异,也包括物种间的遗传差异。
而等位基因的多样性则指的是在某一基因位点上存在多个基因型。
基因的多样性对于物种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例如,物种内的基因多样性可以增加物种的遗传适应性和生存的抗性,从而提高物种的适应性;而物种间的基因多样性可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从而增强整个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能力。
另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的关键机制之一。
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的是一个区域或地域内存在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例如,森林、湿地、沙漠、草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边缘生态系统,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这些生态系统的存在和相互作用,维持了地球上广阔而复杂的生物圈。
不同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不同的生境和资源,为不同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链。
这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持了生态平衡和物种相互依存关系,丰富了生命的多样性。
此外,环境因素也是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影响因素。
人类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育
人类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育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野生动植物种群的急剧减少,保护和保育生物多样性成为了当今重要的议题。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破坏给地球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如何保护和保育地球上丰富而多样的生物种类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人类如何为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保育做出努力。
1. 意识的觉醒人类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逐渐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自然资源的宝贵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通过教育和宣传,人们逐渐了解到保护和保育自然生态系统对我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应当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推广,增强公众对此的认知和重视。
2.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这些区域具有保护和保育野生动植物种群的功能,能够提供安全的栖息地和丰富的食物资源。
政府应当积极出台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这些区域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3. 促进可持续的农业和林业发展农业和林业是重要的经济产业,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保护领域。
采取可持续的农业和林业管理方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的健康,有助于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大对可持续生产模式的支持和鼓励,提供相关的政策和经济激励措施,鼓励农民和林业工作者转向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各国应当加强信息共享、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制定和执行共同的行动计划,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灾难。
国际组织和国际性非政府组织应当发挥重要的协调和引导作用,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育。
5. 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为了实现长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育,必须从孩子的成长开始,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多样性的起源与维持物种形成的机制
多样性的起源与维持物种形成的机制多样性是地球生物界的一项重要特征,它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同时也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
多样性的起源和维持物种形成的机制是一个令人惊叹且复杂的过程,涉及到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适应性辐射等多个因素。
1.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多样性起源的基础。
生物个体的基因组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变异,包括点突变、杂交、基因重组等。
这些变异以及通过突变引起的新基因的产生,为生物提供了多样性的基因背景,为物种的进化提供了基础。
2.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导致多样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通过自然选择,适应特定环境的个体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殖,而不适应的个体则会被淘汰。
这种选择过程推动了优势基因的积累,导致物种适应性的改变和新特征的出现。
3. 适应性辐射适应性辐射是多样性形成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当生物面临新的环境条件时,适应性辐射可以推动个体和种群适应和利用新的资源。
适应性辐射不仅可以导致物种形态和生态习性的多样性,还可以引发新的物种形成。
4. 基因漂变基因漂变是多样性维持的一个重要机制。
当物种的种群规模减小时,随机性因素会导致基因的频率发生变化,从而增加了个体间的遗传差异。
基因漂变可以促使物种形成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增加物种间的差异。
5. 物种间相互作用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维持多样性的重要机制。
例如共生关系、掠食关系、竞争关系等,通过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促使个体和物种之间的适应性变化,进而推动物种的形成和分化。
总结起来,多样性的起源和维持物种形成的机制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
它涉及到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适应性辐射、基因漂变以及物种间相互作用等多个因素。
只有通过这些机制的相互作用,生物界的多样性才能不断产生和维持,为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进化做出重要贡献。
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兴起
3-2-1 功率(P)
功率(P) = W / t 產生功的速率或能量消耗的速率
(單位:瓦特) 1馬力 = 746瓦特
3-3 能
能量:物體作功的能力Βιβλιοθήκη 如何計算能量 可作多少功
能量貯存方式:
1) 2) 3) 4)
動能 位能 化學能(核能、鍵能…) 其他,如光能、電能、 輻射能(粒子能)…..
位能與動能之轉換 機械能 = 物體的 位能
+ 動能
物體落下過程之動、
位能轉換分析
1/4、1/2、3/4及地 表處之分析(圖3-9)
3-4 能量不滅
空氣阻力之考量
鉛球與羽毛之落下
機械能守恒定律
在沒有摩擦力與阻力之 情況下,物體的機械能 恒為定值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不能被創造,也不 能被毀滅,它只是型態 的改變而已(圖3-10)
物理
功、能與交互作用
3-1力(force)
3-1-1 亞里斯多德之四元素說(圖3-1)
自然運動說 被迫運動說
3-1-2 伽利略之”靜者恒靜,動者恒動” => 慣性(圖3-2)
牛頓之”慣性定律”,又稱”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當不受外力之情況下,靜止的物體恒保持靜止狀態, 而運動的物體則保持等速運動。 何謂”力” 使物體改變其運動或靜止狀態,或使物體改變運動方向 之作用。
3-3-1 位能
提高物體需作功 重力位能 在重力場作用下,物 體因它的位置而擁有 的能量 位能 = 重量 ×高度 (PE = mgh)(圖)
3-3-2 動能
物體因移動所形成的
能量,或使物體移動 或停止所需的功
動能
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兴起
1.2. 色散現象
何謂「色散」?
光之色散現象(圖)
白光是單一色光嗎 ?
「霓」:二次反射, 位置較高, 紅色在上
「虹」:一次反射, 位置較低, 紅色在下
1.3. 面鏡與透鏡
「像」:實像 vs 虛像 「焦點」 「凸透鏡(會聚透鏡)」vs「凹透鏡(發散透鏡)」
2.3. 電流與電阻 I(安培) = Q(庫倫) / t I(安培) = V(伏特) / R(歐姆)
2.4. 電功率 P(瓦特) = I(安培) * V(伏特) = I * R2 = V2/ R(歐姆)
2. 電
2.5.串聯與並聯 電阻串聯與並聯 (圖)
2.6. 直流電與交流電 110V, 60Hz
物理
光 學/電學
1.光
1.1. 光的性質
光(電磁)波譜圖
光是直進的 (在均勻介質中)
光的「反射」 光之反射定律(圖) 鏡反射vs漫反射
1.光
1.1. 光的性質
光的「折射」(在 不同介質中光之 速率不同所引起 的)
1.光
1.1. 光的性質
光之折射(圖), 全反 射臨界角(圖)
放大虛像, 倒立實像 放大或縮小之虛像
1.4. 簡易光學儀器 a. 照相機 b. 眼鏡 c. 顯微鏡:物鏡與目鏡
1.5. 人之眼睛
人之眼睛構造(圖), 凹凸透鏡矯正(圖)
1.6. 都卜勒效應
救護車音頻
2. 電
2.1. 導體與絕緣體
自由電子
2.2. 庫倫定律(Coulom'b Law) F = K (Q1*Q2/r2)
2. 電
2.7. 家用電器
電器接地線之 安全(圖)
家電器線路並聯 (圖)
生物多样性与保育2.0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 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 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 定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 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 样性三个层次。
遗传多样性
•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 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 的各种遗传信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 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因此,遗传多 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基 因的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 狭义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生物钟内基因 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之间以 及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
生物多 样性与 保育
பைடு நூலகம்
生物多 样性价 值
生物多 样性的 丧失
生物多 样性研 究
生物多 样性的 保育对 策
生 物 多 样 性 价 值
直接使用价值
间接使用价值 伦理和哲学价值
直接使用价值(可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
• 消耗性利用价值:指直接消耗性的(即不 经市场交易的)自然产品上的价值。 • 生产性利用价值:通过商业性收获供市场 交换产品的价值。这类生物资源产品的生 产性利用,如木材、鱼、动物皮、药物、 纤维、橡胶、建筑材料、果品、染料等, 对国民经济有重大作用。
生物多样性与保育
•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国内外最为流行的一 个词汇。特别是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 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活动范围与强度的不 断增加,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 的环境问题,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 粮食和能源等5大危机。这些问题的解决 都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自然资源的合理 利用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是人类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 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问 题。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多样性保育概念的形成
生物多样性保育概念的形成金恒镳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廿世纪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环境大问题(许多科学家称之为大灾变)。
此问题无疑将会持续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大环境议程内,倍受全球各国的重视。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直接灭亡许多有利用价值的物种,以及间接破坏各物种间的繁密关联性所导致。
更严重及影响更深远的是生物栖境的破坏,甚至完全灭亡它们生活的栖境。
就长远的愿景而言,人类促使「全球环境变迁」(如地球暖化、臭氧洞产生、酸沉降、各种方式的污染,漠境化及地被植物的破坏)发生的结果,亦会产生难以挽回的生物多样性大规模的丧失现象。
本文是回顾生物多样性保育概念的形成,作为人类反省过去使用生物资源方式应有的警惕,了解与我们共存的其它生命间之关系多么浅薄,但是破坏规模与速度多么快速。
一、多样性的概念人类认知这个宇宙的自然物理组件(physical elements)与生命多样性现象与过程有多样性的特质,而此特质是人类生存与延续上必需要去适应,去改变及去利用的基础。
物理组件包括任何实质之无生命,例如银河内的众星、云、地景(山与河,海与陆)及其各种组成地景的组件、水文与气象。
物理现象则包括地球物理的动态,如电与雷,火山与冰山作用,光、热与电,板块活动与造山等。
人类对地球上其它生命及其生态现象的感受起初是很直接的,多与利用各层次的生命有关。
生命层次多限于肉眼无法观察的微小生物(如细菌到蜱等)到大型动物(如象与鲸等),并不包括如今认为亦属生命的生态系,地景系统,甚至整个地球亦可视为一个超级生命体(Lovelock 1987)。
人类早就知道地球上有多样性的生物,而同类(科、属、种)生物的结构与外型有极大的差异。
人类对这些差异加以选择性地利用。
人类很早就惊讶于物种多样性的巨大,而且不断地记录与描述其差异性,不断赋予名字,尤其是与人类的生存(生命与财富)相关的物种多样性,更加特别留意。
目前世界有记录的物种将近140万种(Wilson 1984),但是若干研究的推算,认为全球的物种可能有三千万(Erwin 198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1 能量之種類
3) 天然氣
較輕的碳氫化合物所組成 甲烷、乙烷、丙烷、丁烷
4) 核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核聚變、核裂變 (連鎖反應) 鈾礦存量:加 > 美 > 南非 > 法
3-5-1 能量之種類
5) 潮汐、地熱、風力、水力、太陽能
潮汐發電:< 1%之水力 (法國) 地熱發電:豐富,惟有地區性之局限 (義大利) 溫/鹽差發電 風/水力:風/水車發電、抽水、磨坊 太陽能:乾淨、低污染,但價格高
3-5 今日的能源
木材(早期) 煤(工業革命) 石油(二十世紀) 核能 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之能源消耗佔86%(圖3-11)
3-5-1 能量之種類
1) 煤
古代植物經地殼之化學、物理作用後形成 主成份為碳,並含少量的氫、氧、硫、氮 發電與煉鋼
3-5-1 能量之種類
2) 石油 組成之98%為碳、氫化合物 1. 45%煉成汽油 2. 45%為煤油、粗柴油及重油(工業用) 3. 10%為潤滑油、石臘、瀝青、焦油及 石油化學產品
cf., 太陽能之早期應用
3-5-1 能量之種類
6)生物質能
沼氣(甲烷),又稱生物瓦斯 木炭 乙醇、甲醇(木精)
汽油酒精(回到未來III)
3-5-1 能量之種類
7) 能源利用之可能環境污染
核能之放射污染 生物放大(累積)作用 油氣田之地層下陷與地震 火力發電之酸沉降(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水壩之地震 地熱能之硫化氫 生物質能之植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