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复习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和分布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和分布教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和分布教案(新版)湘教版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特征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东北地区图文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地理位置以及自然环境特征,同时培养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点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形与气候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引入东北地区的大致范围在哪里?以什么地形为主?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地理位置东北地区的范围和面积活动读图6-1、6-2,完成下列任务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临海、邻省(区)。

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估算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最近距离。

阅读材料: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活动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比较日本、中国、蒙古海陆位置的差异,举例说明海陆位置对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

比较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的纬度位置差异,简要说明纬度位置对这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

地形特征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读图6-6,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山脉和平原,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读图6-5、6-7,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玲玲说,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

她说得对吗?说一说你的判断依据。

阅读:“白山黑水”气候特征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阅读:东北地区的森林活动读图6-9、6-10、6-11,完成下列任务。

东北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值大体介于什么范围?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东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大体介于什么范围?据图归纳东北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图6-14、6-15、6-16表示的是大连、长春、哈尔滨三个城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复习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复习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及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及分布。

3.掌握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4.理解东北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

5.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及主要民族。

6.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

7.掌握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工业部门。

8.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种类及分布。

9.掌握东北地区主要的资源及工业。

10.理解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1.了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二、预习要点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及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及地形区。

3.掌握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4.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及主要民族。

5.掌握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工业部门。

6.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种类及分布。

7.掌握东北地区主要的资源及工业。

8.理解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课上自测1.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珠江三角洲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2.吉林省的“汽车城”长春除生产汽车外,还是我国()A.重型机械和盐化工基地B.运输机械制造基地C.光化学仪器和飞机制造基地D.重型机械和食品工业基地3.关于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 B.土壤肥沃C.人口密度比较低D.开发历史比较晚4.东北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到北顺序的是()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B.作物:冬小麦、春小麦、甜菜C.森林类型:暖温带常绿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D.熟制: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5.有关东北地区的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江平原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B.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C.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D.主要粮食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和高粱等6.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玉米生产所需的热量条件C.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7.下列地区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的是()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8.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A.冬小麦、大豆、棉花B.春小麦、花生、甘蔗C.春小麦、大豆、甜菜D.冬小麦、谷子、甜菜9.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出,中央的7161亿元“三农”投入大部分要集中在粮食主产区。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主要介绍了区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以及如何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因素来认识和分析不同区域。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区域地理学习的起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理解基本的地理位置概念,但对区域特征和分析方法的了解还较浅显。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还缺乏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思维。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区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2.学会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因素来认识和分析不同区域;3.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4.提高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区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因素来认识和分析不同区域;2.难点:区域特征和分析方法的运用;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区域案例,让学生了解区域特征及分析方法;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区域案例资料,如地图、图片、文献等;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3.设计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区域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区域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征,让学生了解区域地理学习的基本内容。

3.操练(10分钟)分析具体区域案例,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的差异,让学生学会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因素来认识和分析不同区域。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教案2023-2024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教案2023-2024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一、教学目标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重点)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黑、吉、辽三省的气候差异,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5、运用图表认识东北地区的人口、民族和城市分布。

6、东北地区农业、工业的基本概况二、教学重难点1、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培养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4、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5、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与其矿产资源的分布之间的联系6、东北地区的农业、工业的基本状况,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判断推理思维。

三、教学过程考点复习1、东北地区的大致范围在哪里?以什么地形为主?属于什么气候类型?2、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找出东北地区的邻国、临海、邻省(区)3、地理位置对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等都有重要影响4、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5、主要少数民族6、城市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7、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哪些?它们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教师点拨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南部临渤海和黄海。

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相对位置: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2、地形类型东北地区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3、地表结构东北地区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的低地。

中间是山地和丘陵。

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4、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降雪较多;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

5、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山区人口偏少。

受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六章综合复习(课件)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六章综合复习(课件)

(1)图示地区年平均气温的最大差值约是( D )
A.-4℃~8℃
B.8℃~12℃
C.10℃~14℃
D.12C~16℃
图中区域年平均气温最高在8℃到10℃之间,最低在-6℃到-4℃之间,所以年平均气温最大差值约 是12℃~16℃,A、B、C错误,D正确。
(2)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大的原因包括( B )
①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2.东北地区包括甲____黑__龙__江___省__、乙______吉__林__省___、丙________辽__宁___省, 简称“东北三省”。
3.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东、北两面与D___朝__鲜___及E俄罗斯为邻;西 接F___内__蒙__古___自__治__区,南连G____河__北__,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 十分重要。
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
人口分 布不均
民族
交通
稠密区 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如_松__嫩__平__原_和_辽__河__平__原_)、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
稀疏区
山区
主要少数民族有_满__族_、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_满__族_ 在东北地区分布较广,是东北地区_人__数__最__多__的少数民族
振兴
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发展新型产业;运用__高__新__技__术__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利 用率;等等
中 考点一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陆上邻国 便于开展边境贸易

海陆 位置

南邻渤海、黄海 海运便利
聚 东北 焦 地区
纬度 纬度高,获 位置 得热量少
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温暖短暂
气候 气候

2024年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全册导学案

2024年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全册导学案

2024年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全册导学案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年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全册导学案篇1一、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做到比较熟练的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通过本学期的地理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地理这门课堂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模式和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并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结合日常生活向学生传达地理思想,改进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最终实现“会学地理”的目标。

最后,通过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和综合复习,圆满完成生地会考任务。

二、情况分析(一)教材分析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本学期主要是学习地理对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科技发展的影响。

其中以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重要,特别是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和降水三个方面的影响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除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外,本章还需要掌握我国工农业的布局与发展,掌握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不同地形区的常用交通运输方式。

特别是要理解铁路、公路和水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意义。

最后就是了解我国四大高技术产业区的分布及原因。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第三章陆疆万里行第四章黄河万里行第五章长江万里行这四章属于中国地理中的分省地理,主要是介绍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工农业发展状况、交通运输、人文地理等。

根据课标要求和潍坊市《20xx年初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指导丛书》的规定,重点是掌握北京、辽宁、山东、上海、中国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新疆、西藏、云南十二个省级行政的地理概况,其它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作为选学内容加以了解即可。

第六章走向世界的中国本章内容主要是概述我国在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与地理有关的一些情况,包括我国的基本国情、区域差异以及我国今后发展的方向等。

本章的内容以了解为主,重点掌握的是一些重要的数据。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湘教版)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东北地区的位置、范围;简要评价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知道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河流分布概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2)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3)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4)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东北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增强认识自然环境、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三、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四、教学准备:PPT课件,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

五、教法学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六、教学过程图片导入,展示反映东北地区地理特色的景观图片,东北三宝、三江平原、长白山天池、雾凇、东北地区乡村冬季景观、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图片,使学生对东北地区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一、地理位置出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位置图”,“东北地区的范围及行政区划图”,引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①说出东北地区在中国的大致方位。

②找出东北地区包括省级行政区及邻国、临海、邻省(区)。

③东北地区南北大约跨越多少纬度?主要位于哪一个温度带?④说一说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阅读“运用地图认识区域地理位置”,老师进行指导总结。

二、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出示“东北地形图”,读图找出东北地区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

试着归纳东北地区地形分布的特征。

出示“沿东经125°东北地区剖面图”和沿“北纬45°东北地区剖面图”,学生试着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复习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复习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主要介绍了地理区域的基本概念、划分和分布规律。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现象的空间差异和地域联系,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地理区域的概念与划分:介绍地理区域的基本概念、划分原则和类型。

2.地理区域分布规律:分析世界地理区域的分布规律,以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为例,让学生理解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

3.我国地理区域划分:介绍我国的地理区域划分,包括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子区域。

4.地理位置与分布: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对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已有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的空间差异和地域联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地理区域的概念、划分和分布规律的理解仍较模糊,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我国地理区域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地理区域的概念、划分原则和类型。

2.掌握地理区域的分布规律,能分析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

3.熟悉我国的地理区域划分,了解各区域的特征。

4.能运用地理位置和分布知识分析我国的地域差异,提高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理区域的概念与划分。

2.地理区域的分布规律及其分析方法。

3.我国地理区域的特征及其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世界和我国典型地理区域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地理区域的概念和分布规律。

2.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地理区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讨论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地理思维。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绘制地理区域分布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理区域的图片、地图、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的问题及方案。

3.准备板书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教案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教学目标一、通过读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二、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并归纳东北的地形特征,通过读东北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归纳东北地区的地势特征。

(重点)三、在地图上找出东北地区主要的河流,分析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难点)四、读东北地区各类气候图,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比较黑、吉、辽三省的气候差异,分析东北河流的结冰期与气候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地理范围(一)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黑、吉、辽。

(二)面积:78.8万千米2,占中国的陆地总面积的8.2%。

二、地理位置(一)海陆位置:位于中国东北部,南部临渤海和黄海。

(二)纬度位置: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三)相对位置: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及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二、地形类型东北地区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

三、地表结构东北地区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一)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的低地。

(二)中间是山地和丘陵。

(三)内部则是广阔的平原。

四、气候特点:冬季漫长寒冷、降雪较多;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

纬度位置较高;靠近冬季风发源地。

为什么东北三省较为湿润?纬度高,受冬季风的影响大,年平均气温低,蒸发量小。

我国东北地区降雪多,所以屋顶坡度大,利于积雪滑落。

冬季寒冷,多风,因此窗户小、墙体厚。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教学目标:一、运用图表认识东北地区的人口、民族和城市分布。

二、学会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地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重点)三、培养对图文信息的获取、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难点)四、培养人地协调的观点。

教学过程1.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山区人口偏少。

受地形、气候、交通、经济、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东北地区中部和南部多平原,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开发历史长,因此人口稠密;北部山地多,东部多沼泽,工业和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开发历史较短,因此人口稀疏。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复习说课稿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复习说课稿

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八下地理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是本册书的重点章节,主要介绍了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区域的特征、以及如何根据地理位置和特征来认识和分析不同的地理区域。

本章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有知识性的内容,也有实践性的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分析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理位置和区域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抽象的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同时,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不同,他们在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解释上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来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掌握区域的特征,能够根据地理位置和特征来认识和分析不同的地理区域。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培养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对不同地理区域的学习,增强对地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区域的特征,根据地理位置和特征来认识和分析不同的地理区域。

2.教学难点: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的理解和应用,区域的特征的分析方法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来学习地理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实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和区域的特征。

2.新课导入:介绍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如经纬度、方位角等,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3.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地理区域的特征,如城市、乡村、自然灾害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来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及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及分布。

3.掌握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4.理解东北地区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

5.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及主要民族。

6.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

7.掌握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工业部门。

8.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种类及分布。

9.掌握东北地区主要的资源及工业。

10.理解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1.了解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二、预习要点1.了解东北地区的位置及范围。

2.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及地形区。

3.掌握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4.了解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特点及主要民族。

5.掌握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及工业部门。

6.了解东北地区主要的农产品种类及分布。

7.掌握东北地区主要的资源及工业。

8.理解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课上自测1.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珠江三角洲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2.吉林省的“汽车城”长春除生产汽车外,还是我国()A.重型机械和盐化工基地B.运输机械制造基地C.光化学仪器和飞机制造基地D.重型机械和食品工业基地3.关于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 B.土壤肥沃C.人口密度比较低D.开发历史比较晚4.东北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到北顺序的是()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B.作物:冬小麦、春小麦、甜菜C.森林类型:暖温带常绿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D.熟制: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5.有关东北地区的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江平原是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B.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C.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D.主要粮食作物有冬小麦、玉米和高粱等6.关于东北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境内,地势北高南低B.夏季热量充足,日照时间长,能够满足玉米生产所需的热量条件C.是我国冬小麦、甜菜、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的最大生产基地D.冬季气候寒冷,土地冻结对来年春天农业生产、作物播种和生长不利7.下列地区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的是()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C.辽河平原 D.江汉平原8.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A.冬小麦、大豆、棉花B.春小麦、花生、甘蔗C.春小麦、大豆、甜菜D.冬小麦、谷子、甜菜9.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出,中央的7161亿元“三农”投入大部分要集中在粮食主产区。

下列粮食主产区位于东北地区的是()A.松嫩平原B.成都平原C.洞庭湖平原 D.鄱阳湖平原10.我国的可垦荒地可以辟为耕地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沿海地区 B.青藏高原区C.西北内陆盆地 D.黑龙江省的三江平原11.近年来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A.沙漠化扩大 B.水土流失加剧C.气候恶化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12.我国东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A.棉花 B.冬小麦 C.春小麦 D.水稻13.我国的东北平原是世界上种植水稻纬度较高的地区,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河流 B.气候 C.地形 D.土壤14.下列有关黑龙江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龙江省的农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B.松嫩平原是玉米、甜菜生产基地C.黑龙江省的大豆欲运到南京一榨油厂,所经过的铁路干线为京哈线、京广线D.黑龙江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15.滨洲线、滨绥线、哈大线相交于()A.沈阳B.长春C.哈尔滨D.大庆探究案要点一: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简称“东北三省”。

东北地区土地面积78.8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8.2%。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东、北两面与朝鲜和俄罗斯为邻;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河北省,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典例精析:课件要点二: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外围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和鸭绿江等流域低地,中间是山地和丘陵,内部是广阔的平原。

东北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降水多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地表积雪时间长,是中国降雪较多的地区。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冬季南北气温差异明显。

典例精析:课件要点三: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不均匀。

东北地区中部和南部平原地区人口多,工业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其中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人口较为稠密。

山区人口偏少,黑龙江省北部山区属于人口相对稀疏的地区。

东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

在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铁路占主要地位。

东北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干线沿线地区,特别是哈大线、滨洲线、滨绥线沿线地区。

哈尔滨是东北地区北部的中心城市。

长春是东北地区中部的中心城市,是中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基地。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典例精析:课件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

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要点四: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历史上以盛产大豆、高粱、谷子著称。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高粱和谷子逐渐被玉米、水稻、春小麦所取代,其中玉米种植发展很快,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

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宜种植大豆,单位面积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左右。

黑龙江省是重要制糖原料甜菜的主产区之一,总产量占全国的1/3强,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大庆油田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油田;哈尔滨是中国重要的动力机械基地;以长春、大连为中心,形成了运输机械制造基地;以沈阳、齐齐哈尔为中心,形成了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矿山设备生产基地。

依托丰富的煤铁资源,东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

2003年,国家明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

典例精析:课件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

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当堂达标东北的大小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林区,新修筑的铁路进入林区以后,林区人民高兴地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完成1、2题。

1.东北的森林资源主要通过下列哪条铁路从东北运往全国各地( )A.滨洲线B.沈丹线C.京哈线D.滨绥线2.铁路进入林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铁路进入林区,改变了木材外运困难的局面②林区劳动效率得以提高,增加林区经济收入③发展林区经济,交通运输应先行④铁路的修建,扩大当地黄金开采规模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关于黑龙江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位置最偏北的省B.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C.黑土广布,土壤肥沃D.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夏季凉爽4.家住永州的玲玲和爸爸准备寒假去东北旅游。

下面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妈妈说的不对的是( )A.“当地有著名特产东北‘三宝’,别忘了给爷爷奶奶带一点。

”B.“当地天气很冷,要注意保暖。

”C.“当地可能会刮台风,游玩时要注意安全。

”D.“当地冰雕很漂亮,多拍些照片回来。

”5.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山水相连,共同穿过两省的山脉和河流是( )A.长白山和黑龙江B.大兴安岭山地和松花江C.长白山和松花江D.大兴安岭山地和黑龙江6.位于松花江畔的城市是( )A.长春B.大庆C.漠河D.哈尔滨7.下列关于东北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分布及组合,不正确的是()A.耕作农业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B.林业和特产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C.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D.舍饲养畜业﹣﹣广大林区和农区近50年来,全球气候的日益变暖给人类社会带来严峻挑战,由此引发的多重生态环境恶化成为眼前棘手的问题,但也会产生有利的影响。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8、9题。

8.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对东北地区农业产生的有利影响,不正确的是( )A.气温上升,热量资源增加,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范围明显北扩B.播种面积增加C.总产量增加D.南方地区的农作物都可在东北地区种植9.三江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A.冬小麦、玉米、甜菜、大豆B.亚麻、甜菜、春小麦C.棉花、水稻、油菜、花生D.棉花、玉米、冬小麦10.下列作物不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是( )A.小麦B.大豆C.甜菜D.甘蔗11.下列城市与其主要工业部门的连线,正确的是( )A.大庆——机械工业B.长春——汽车工业C.鞍山——石油工业D.大连——煤炭工业12.下列边境口岸与所在省区组合正确的是( )A.黑河——吉林省B.丹东——黑龙江省C.绥芬河——辽宁省D.满洲里——内蒙古自治区读下图,回答13~15题。

13.我国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位于( )A.①B.②C.③D.④14.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位于( )A.①B.②C.③D.④15.2012年7月28~29日,第八届两岸文化论坛在哈尔滨市举行,哈尔滨市位于图中哪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A.①B.②C.③D.④16.黑龙江省重要的石油产地是( )A.鹤岗B.七台河C.双鸭山D.大庆哈大客运专线(哈大高铁)于2012年7月正式通车,它大大缩短了哈尔滨到大连的客运时间。

下图为哈大客运专线示意图,据图回答17~19题。

17.甲地所在省份的简称是( )A.黑B.吉C.辽D.冀18.哈大高铁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 )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塔里木盆地D.内蒙古高原19.图中阴影区域所示工业基地是( )A.辽中南B.京津唐C.沪宁杭D.珠江三角洲20.2013年7月1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2012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进展情况和201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该通知的是( )A.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B.全面推动老工业城市及老工业区调整改造C.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D.继续加大对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保障东北地区对资源的需求21.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土地资源利用类型:A ,B ,C 。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河流:D ,E 。

城市:F ,G 。

山脉:H ,I 。

(3)C处有我国最大的生态系统。

参考答案一、课上自测1-5 CCDAB 6-10 DBCAD 11-15 BCBBC二、当堂达标D21.(1)草地林地耕地(2)黑龙江辽河沈阳哈尔滨长白山小兴安岭(3)湿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