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简介
改革时出现的各种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虽然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但是也出现了一些过程中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国企改革 ●教育改革 ●住房改革 ●扫黄打非等于啼笑皆非 ●社会心理的日益扭曲
评价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 、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改革开放总槪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opening改革开放(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开始 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 的政策。 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国 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 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 小岗村开始实行“ 任制” 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 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 国之路, 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
14、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4、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 年提出 15、1996年 15、1996年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6、1997年 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16、1997年 “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纲领 17、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 17、1999年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 18、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年提出西部大开发 18、1999年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9、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19、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 小康社会的奋斗 20、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 21、2003年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战略提出 21、2003年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 22、2004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 国九条” 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 22、2004年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布 23、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3、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4、2004年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24、2004年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论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论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是指中国于1978年以来对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进行重大调整和改变的过程。
这一历史性的转折点对中国乃至全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并分析其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所带来的积极变化。
一、经济领域的重大意义1. 推动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外资,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的繁荣发展。
2. 扩大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步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区域合作。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3. 促进产业升级:改革开放引导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从最初的低附加值产业向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升级转变,使中国经济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二、社会领域的重大意义1.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鼓励人们解放思想,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和交流。
这种开放在社会上激发了创新和进步,为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动力。
2. 提高生活水平: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人们的收入增加,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得以实现。
3. 拓宽教育机会:改革开放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国内外的高等教育交流和研究成果的引进,使中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政治领域的重大意义1. 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在政治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政治保障。
政治体制改革使决策更加民主和科学,为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2. 增强国际影响力:改革开放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增强社会凝聚力:改革开放引导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发展。
社会凝聚力的增强使中国更加稳定,人民更加团结。
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
在经济领域,它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和产业升级;在社会领域,它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机会的拓宽;在政治领域,它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增强国际影响力和社会凝聚力的增强。
伟大的改革开放
飞跃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辉煌
成就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5%。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
A.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
B.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C.人民生活水平~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新思路”是指()
提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2.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提示:×应把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3.中国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坚持了市场化改革方向。()
提示:×根本原因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1伟大的改革开放
目标梳理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了解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脉络
2.改革开放重大意义
3.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重点:改革开放的意义
难点: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知识梳理
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序幕)
(1)内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的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
二、对外开放
1980年,我国开放4个经济特区,广东的 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特” 在什么地方?(自己找) 1984年,开放广东、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 城市。增设海南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开发 区。 目前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 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 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9课 改革开放对内改革Βιβλιοθήκη 对外开放一、对内改革
1、农村:时间:1978年。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影响: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 裕起来了。这种责任制能很快在全国推行起来的 根本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农村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乡镇企业获得迅速发展。 2、城市:时间:1985年。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三个方面进行改革:①所有制:把原来单一的公 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②责任制: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 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 营责任制③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 进。
名词解释改革开放
名词解释: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锐意改革,努力奋斗,整个国家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
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巩固。
人民正在向小康迈进,中国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伟大觉醒。
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亿万人民上下求索、一往无前,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物质世界,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铸就了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措施和成就有哪些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措施和成就有哪些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一项历史性的进程,它在过去几十年中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成就。
本文将探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就。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
当时,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危机之中。
为了摆脱这个困境,中国领导人决定寻求一种新的发展道路,以开放和改革来推动国家的发展。
二、经济改革开放措施1. 建立特殊经济区: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创建了特殊经济区,如深圳经济特区和厦门经济特区。
这些特殊经济区在制度、税收和与外国企业的合作方面享有更大的自主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外国企业进入。
2. 放开价格管制:为了鼓励市场竞争,中国放宽了对价格的管制。
这使得市场能够自由调节价格,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3. 农村改革:中国实施了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使农民能够拥有土地,并获得了更多的农业收入。
这些措施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4. 对外开放:中国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等措施,促进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这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改革开放的成就1. 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2.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9019.9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9%。
2. 扶贫成就: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成功减少了贫困人口。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中国将贫困人口减少了7.6亿人。
3. 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基础设施的发展,包括铁路、公路、水电站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建设。
这些基础设施的发展提高了整个国家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4. 教育和科技进步:改革开放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推动了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的培养。
中国的大学数量和科技产出显著增加,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的意义和影响
改革开放对人民生活的意义和影响
1、信息传递的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从固定电话到移动手机,从语音通话到视频聊天,人们的联系告别了“家书抵万金”的时代。
2、家电的改变
过去家家户户没有一件电器,如今太阳能路灯在村里彻夜通明,液晶电视的屏幕越来越大,家家户户接上了宽带网络,看上了APTV。
3、衣着服饰的改变
改革开放40年来,服装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变得绚丽多彩。
如今,人们的衣着早已不再颜色单调、款式单一,服装讲究多样化,款式趋向个性化,制作强调工艺化,面料趋高档化。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的历史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成就斐然,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折:
1、第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2、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向全面开放的社会转变。
3、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的社会转变。
改革开放
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邓小平理论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 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创新产物。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
• 在改革开放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作 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
改革开放
1
目录
1
什么是改革 开放
2
什么时候实施 了改革开放
3谁提出了改 革开放4什么地方实施 了改革开放
5
改革开放 的影响
6
马克思主义对改 革开放的意义
2
什么是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 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 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 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 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 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 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放,即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 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和世界发展的大 势,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得极为真切和实在。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 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
和悲愤。
16
谢谢 观赏
17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必将随着改革开 放创新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当代中国共产党 人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就是要在改革开放 新的伟大实践中能动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与时俱进。 在改革开放中继续解放思想,进一步确立 适应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的思想观念。解放 思想是引导社会发展、催生新生事物的强大 力量。新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与时俱进,与 时俱进最厚重的成果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直接的 15 前提是观念更新和思想解放。
改革开放.ppt
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而这种体系下, 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 事先进行计划。由于几乎所有计划经济体制都依赖政府的指令性 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这种经济的最大 的优点是它强大的可计划性和可控制性。在经济资源匮乏和国家 经济动荡的时候可以以较快的有力的调动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 最优化配置,达到恢复经济,稳定经济,进而维护国家稳定的目 的。计划经济体制正是应为拥有这种特点,在苏联和中国的建国 初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乃至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中所发挥的作用 是不容忽视的。正是在这种经济体制之下,中国可以以一个落后 的农业国身份向工业国家迈进,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中取得举世瞩 目的成就。
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是中国自建国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实行的 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立的经济体制。它以排除商 品货币关系为手段,将经济控制在政府的经济指令安 排之中来达到消灭剥削实现共产主义的目的。苏联和 建国初期的中国都将计划经济体制作为关系国家性质 和存亡的政策坚定不移的实施,在初期都适应了国家 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但同样,由于忽视国家发展的 实际需要而将国家经济带向崩溃的道路。可实际上我 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不 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问题是历史需要那种经济模式 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哪一方更适应,哪一方就能获得 巨大的生命力。
改革30多年发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 了改革开放之路的无比正确性。应当看 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这场深刻的 社会变革中,难免会出现前进中的曲折、 发展中的挑战,但我们走过的路程,我 们取得的成就已经表明,不改革开放只 能是死路一条;社会的发展还将证明,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巩固成果、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其次,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国际经济合作,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最后,现代化建设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推动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建设。同时,中国还加强了教育、文化、卫生、环保等领域的改革与建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改革开放的主要内容
首先,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摒弃了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实施了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从而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课件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物资匮乏
改革开放前,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限 制,物资供应紧张,许多生活必需品 短缺,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收入水平低
贫困人口多
贫困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较高, 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由于经济发展缓慢,人民收入水平普 遍较低,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国际地位不高
外交孤立
改革开放前,中国在国际 上的孤立状态较为明显, 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紧 张。
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总结词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显著 提升。
详细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和建设,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 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 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 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同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 展的关键力量。
保护和治理,推动绿色发展。
生态保护
为应对资源环境压力,需要加强 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生态文明 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调整
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 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 业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
技术产业。
创新驱动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 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自主创 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05 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影响
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总结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 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VS
详细描述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 策,逐步放开经济,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 流与合作。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高 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 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1万亿 元(约合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 ,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将达到18%左右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1元增 长到2022年的85698元(约合1.3万美元 ),稳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影响
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影响一、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程。
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是由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所作出的重大决策,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使中国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走向了现代化和国际化,对于我国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二、经济领域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和集体所有制为主导的经济体制。
但是这种体制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全球化潮流。
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并加强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
2.外资引进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引进外资,并鼓励外商投资。
外资引进促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提高了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同时也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管理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农村改革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得到了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
这种改革使农民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和收入来源,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4.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化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教育医疗条件、更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等。
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社会问题等问题。
三、政治领域1.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1982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建立起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选举制度。
2.对外关系调整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与世界各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并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活动。
同时也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地区和平稳定。
四、文化领域1.文化多样性的呈现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接触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
同时,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特色也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2.教育体制改革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改革开放,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
自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政策得到全面推进,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进步。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方面来探讨改革开放的认识。
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打开了大门。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以计划经济为主,经济增长缓慢,生产效率低下。
而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增加对外经济合作,吸引外国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政策,农村经济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农民的收入也大幅增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其次,从政治角度来看,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政治体制的变革。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单一的执政党制度,各个领域都是由中国共产党来统筹决策和管理。
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探索多党合作和政治体制的改革,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政治制度。
中国的政府改革、司法改革和选举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探索,使得政府更加透明、廉洁,权力分散,加强了人民对政府的监督和参与。
最后,从社会角度来看,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社会结构相对封闭,阶级固化比较严重,社会流动性不高。
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开始发生巨大变化,社会阶层逐渐递进,社会流动变得更加畅通。
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而言,改革开放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竞争平台,加快了社会进步。
此外,改革开放还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先进的科技、文化和教育,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的认识是多方面的。
从经济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从政治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使得政治体制逐渐完善,政府更加透明和廉洁;从社会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为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和发展。
然而,改革开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差距加大等。
改革开放的概念解释
改革开放是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78年以来进行的一场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
它旨在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使中国摆脱贫困和落后状态,走向繁荣富强。
改革主要内容包括:
1.经济体制改革:取消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推动国有企业改
革,发展私营经济等。
2.对外开放:放宽对外贸易、外资引进、文化交流等限制,促进国
际贸易和投资。
3.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法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党政分
开、权力下放等。
4.文化体制改革:鼓励文化创新,促进文艺繁荣,打破思想禁锢,
推动文化多元化。
改革开放内容
改革开放内容改革开放是 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 年 11 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的背景是复杂而深刻的。
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境,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科技教育相对落后。
国际上,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必须寻找新的发展道路,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带来了全方位的变革。
在经济领域,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这一转变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和企业的创造力。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引进外资和技术,建立经济特区,如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经济特区在吸引外资、引进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同时,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一个农业大国逐渐转变为工业大国,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在农业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粮食产量逐年增加,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和劳动力。
在工业领域,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工业发展的新亮点。
在科技领域,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中国在高铁、5G 通信、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些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改革开放
1984年 3月28日,石家庄造纸厂门 前突然出现一份《向领导班子表决 心》的“大字报”:我请求承包造 纸厂!承包后,实现利润翻番!工 人工资翻番,达不到目标,甘愿受 法律制裁。 ……“大字报”的作者是该厂46岁 的业务科长马胜利。
1987年,马胜利被评为国 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 专家。 1988年,马胜利和 鲁冠球、汪海等20人荣获 全国首届企业家金球奖。 1986年和1988年马胜利两 次获得五一劳动奖章。迄 今为止全国只有他一人两 次获此荣誉。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我国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 实行“家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 的大幕 生产责任制的建立,不但克服了集体经济中长期存在的 “吃大锅饭”的弊病,而且通过劳动组织、计酬方法等环 节的改进,带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纠正了长期存在 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于单一的缺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年均发展 速度达到6.7%,超出同期世界农业的平均发展水平。中国 的粮食产量年均增长2.7%,总产量连攀几个台阶,1996年 超过了5000亿公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改善 了长期困扰中国粮食供给不足的状况。
中国最早一批商品房: 翠竹苑 1982年4月
深圳站
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深圳GDP年均增速达25.8%, 从昔日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边陲小镇,快速崛起为 一座人口超过1400万,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社 会和谐、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大都市。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只有改革开 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 义。经济特区30年的历史性巨变,靠的是改革 开放;中国现代化航船的破浪前行,仍然离不开 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意义1、改革开放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的坚强决心。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3、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不懈奋斗,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
30年的伟大成就,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继续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扩展:1、什么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为尽快加快经济发展,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体制。
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1)、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2)、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成就
通过这个大改革、大开放,实现了三个伟大的转 折: 一个伟大转折就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第二个伟大转折是从封建半封建的社会向全方 位开放的社会转变; 第三个伟大转折是人民的生活从温饱转向基本 小康的社会转变。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 件大事
改革的性质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 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 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 革。它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 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 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 制。 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 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 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因此,改革开放即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 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4、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5、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6、1987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 本路线提出
7、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 出 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确立 9、1993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0、1993年进行分税制改革 11、1993年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2、1994年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3、1992、1994年 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 施行 14、1995年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改革开放的提出: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 历史意义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 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中国共产党和 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的 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 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 史性的变化。
中国改革开放(年)
中国改革开放(年)中国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段历史时期。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过了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措施,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全面探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果。
一、经济改革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核心领域就是经济改革。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以农村经济改革为重点的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乡村的经济发展。
随后,中国逐步推进城市经济的改革,引入外资,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并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减贫和发展。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企业得以迅速崛起,全球知名的中国品牌层出不穷。
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推动了区域和国际的经济一体化。
二、政治开放中国改革开放不仅仅涉及经济领域,也在政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中国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实行了迅速的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政治环境更加开放和透明,人民的权力参与度和决策权得到提高。
同时,中国通过推进军事改革,建设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提升了国家的国防实力。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在国际社会中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地位,成为世界的重要一员。
三、社会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率和质量。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培养了大量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的人才,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中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为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高铁、电子产品、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结语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不容忽视。
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开放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
改革开放内容
改革开放内容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始于 1978 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改革开放的目标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让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在经济领域,改革开放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是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并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工业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推进,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经济特区的设立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先行先试,取得了巨大成功,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
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相继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攀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产业结构方面,从传统的农业为主逐渐转变为工业和服务业并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在社会领域,改革开放也带来了诸多变化。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医疗卫生条件显著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为人民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改革开放还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政府职能不断转变,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提高了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日常消费品要凭票证购买,改革开放后人们可以在商场、超市任意购买。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高速公路网遍布全国。
③改革开放,不仅引发了社会政治与经济的深刻变革,也促进了城市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革。你能说说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城市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吗?(组织讨论)
二、设计思路
(1)阅读与理解民间歌谣,强化从民谣类史料中汲取信息、解释历史的意识和方法;
(2)观察和理解图片,通过对比感受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尝试从图片中感悟历史和分析历史的方法。
(3) 回顾不同时代的流行语,感受改革开放后祖国发生的深刻变化,体味国家的“口头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时代印记作用。
请同学们结合自建国以来到1978年这近30的社会主义建设具体状况来谈谈你的认识。
强国梦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的共同心愿,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也在为这个梦想和心愿而努力奋斗着。
然而,1956年,党的八大后,由于受国际和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切实际的目标与口号,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做法,终于酿成了十年文革的惨剧。
——华师大版《高中历史》第六分册
高兴的农民又自编了民谣来表达他们喜悦的心情:(配上喜悦的图片)
“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就是自己的”!
1980年的收获季节,省委书记万里再次出现在灾区。只见家家户户丰衣足食,大人小孩眉开眼笑。男人们围着万里说长道短,女人们把热腾腾的花生塞到客人们的兜里。此时的万里书记,早已是热泪盈眶。
在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踢开党委闹革命的十年岁月里,阶级斗争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经济建设中,“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呐喊声不绝于耳!
终于,在探索中,僵化了思想认识;
在建设中,固化了管理体制;
贫穷,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的现实。
激情燃烧的岁月过后,面对着饥饿与贫穷,人民群众用顺口溜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造成他们贫穷的人民公社体制的不满。
2、农村改革后的新气象(此处不必讲解,展示几个精彩图片即可。)
教师总结:
“分田到户”并非是小岗村的创举,早在60年代出国民经济困难的时候,某某曾经就采取过“分田到户”的度荒举措,然而,在那个红色年代里,这一“出格”的举动终于被湮没在红色的汪洋里。
小岗村是幸运的,沐浴在思想解放的春风里,徜徉于除旧布新的大局下,“分田到户”让他们终于体会到“什么叫丰衣足食”。
“交通靠毛驴和行走,运输靠小车和背篓,通讯靠喇叭和人吼,治安靠柴门和家狗”,“早晚天天喝菜粥,中午白薯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
那么,我们何时才能走出思想困顿,步入现代化建设的正途呢?
1978年,思想解放的春风,吹散了笼罩在国人心头的思想阴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使“阶级斗争为纲”的狂想曲终于画上了休止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大幕即将拉开。那么,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应该从哪里启航呢?
首先,人民公社是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之一,是动不得的。
其次,毛主席的接班人华国锋主政后,仍然坚持毛泽东的建设路线;
再次,尽管1978年出现了思想解放的伟大潮流,但是,在现实的政策实践中,还从未有人敢正面向人民公社体制叫板。所以,大家想想看,在当时如此微妙的现实面前,如果事情泄漏,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出示:改革开放格局形成图
(1984年,中央又进一步开放了上海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先后开辟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环渤海地区等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批准海南建省。)
2.对外开放带来的新气象
(交通、金融、标准化厂房、城市化、新兴产业、航空航天、教育、文化)
第23课《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具体实践过程。主要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和成功。它证明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导思想的正确。
从这一课的教材来看,主要有三个子目组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大幕;经济特区的建立把改革开放引向全面和深入;浦东开发开放则是改革开放走向新阶段和取得显著成果的重要标志。这三个子目共同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过程。
对外开放的时机和突破口终于出现了。1979年4月,广东省的主要领导习仲勋、杨尚昆向中央汇报了工作,还提出了一个设想和要求:要利用毗邻港澳的有利条件,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快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邓小平认真听取了汇报,邓小平沉思了良久说:
“改革开放需要一个突破口,一块试验场,在这里放手搞,万一失败了也不要紧,就那么一小块地方。这块地方该叫什么?就叫特区,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呢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2.浦东开发带来的变化
教师讲述:经过十几年的开发,浦东已经成为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初步建立起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浦东已经成为上海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取得显著成就的重要标志。目前南汇区并入浦东,形成了大浦东,这必将为整个上海乃至中国的世纪腾飞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内的左倾思想趁机抬头,大有覆灭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之势,在这关键时刻,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冒着严寒,果敢地挺立在时代的潮头,支持浦东的开发开放。
那么为什么又要选择浦东来开发开放呢?
播放视频:浦东开发开放
请同学们思考:中央为什么要开发开放浦东?
环节一:“坐牢杀头也心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艰难孵化(10-11分钟)
让我们把目光再一次聚焦到安徽的那个小山村。
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的小岗村,没有背井离乡逃荒要饭的乡亲们,悄悄地聚到会计严立华的家里。18位淳朴善良的农民,经过整整一夜的痛苦挣扎与思想斗争,共同在一份看起来更像生死文书的土地承包书上签字画押。
摆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摆脱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社会主义才有生机活力,也才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总有一天会被开除球籍。 ——邓小平
那么,我们以何种形式开放?开放的范围有多大?是全面推进还是重点突破?
小岗村村民为生存而战的无奈之举无意间成为了我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在经历了几番艰难的思想较量后,新的农村土地分配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终于破壳而出!中国的农民,终于走在了“希望的田野上”!(媒体播放歌曲)
环节二:“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的大胆尝试(9-10分钟)
转导: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台,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大船已经起锚出港。然而,更大的困难和考验正在前方等着我们。如何让市场活起来?如何让物资流通起来?这在现在看起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当时却是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问题1、同学们,既然中央最高领导人已经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定了调子,却为什么不在经济上大力扶持广东的试点,而要他们自己去闯?改革开放真的那么难吗?一定要杀出一条血路呢?主要探讨有钱没钱?杀谁?拼什么?
(看学生能够回答出什么。或者教师可以自问自答,因为前面已经有过部分回答,教师在这里可以补充些开放艰巨性的典型材料)
教师讲解:
问题4、贫穷、饥饿、甚至跑盲流(逃荒要饭),残酷的现实逼得善良朴实的农民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同命运抗争。他们在承认土地公有的基础上,实际划分了土地的使用权。那么,他们抗争的效果如何呢?
小岗农民苦干一年,1979年的粮食产量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5年的总和,人均收入是1978年的20倍……。
书记的眼睛湿润了!他哽咽着说:“当年老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可今天还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解放都快30年了,没想到老百姓竟然穷到这种地步。”
是呀,新中国成立近三十年了,人民早已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然而,翻身的老区人民为何还要挣扎在贫困线的边缘呢?50年代以来的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建设之花何以会结出如此苦涩难咽的果实呢?
(分田到户)
问题2、这一举动何以会招来杀身之祸呢?
(因为这与人民公社制度这种公有来自相冲突,人民公社强调一大二公)
问题3、那也不至于会弄到杀头的境地呀?事情有那么严重吗?
(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回答,正确与否无所谓,关键在于教师的认识程度。)
同学们,可千万别小看了“分田到户”这一举动,这无疑是在“挖社会主义墙角”。
1.为什么开发开放浦东
大家说到的基本是现代上海城市生活的变化,而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却不像你们说的那么好。
80年代后期上海得了严重的“城市病”,道路拥挤,空气污染,人均绿化全国倒数:80万个煤球炉,还有80万个马桶,算一个国际大都市,但黄浦江上发生大雾的时候,船就过不了。——前浦东新区区委常委邵煜栋谈浦东开发
“我们分田到户,家家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小岗村承包书
教师引导:
问题1、让我们来仔细研读这份只有寥寥数语的承包书,大家说说看,哪一句话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坐牢杀头的危险?
(旧体制和旧思想的束缚严重)
当然,再大的困难也不能撼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义无反顾的改革开放的坚定步伐。
问题2、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很快被批准成立了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试验田。这个试验田收成如何呢?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媒体展示深圳发展的资料
经济特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此基础上,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开放的力度。
改革开放
一、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主要是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历程。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具体实践过程;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祖国统一大业。这三部分相辅相成,共同建构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