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什么意思
复合材料是什么意思
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组合而成,其性能比单一材料好的一种新型材料。
根据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层状复合材料、颗粒复合材料等。
复合材料结构复杂,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和制造,具有很高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同时还具有很好的导热、绝缘、声学、热学、光学等特性,是一种理想的结构材料。
复合材料的组成部分主要有增强体和基体。
增强体是指在复合材料中起增强作用的成分,如纤维、颗粒、片、膜等;基体是指增强体所嵌入的材料,如塑料、金属、陶瓷等。
增强体和基体的组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性能要求。
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体育用品、电子产品等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导弹等部件的制造;在汽车领域,复合材料可以减轻车重、提高燃油效率;在建筑领域,复合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温、隔热等性能。
然而,与传统材料相比,复合材料的制造过程更加复杂,成本更高。
同时,复合材料也存在着可回收性、耐久性等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发和改进。
综上所述,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新
型材料。
其具备优异的性能和特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改进。
复合材料名词解释
复合材料名词解释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合成材料和传统材料的特点和优势。
复合材料的优点主要包括轻质、强度高、刚性好、耐腐蚀、耐磨损、导热性能好、成型性好、设计自由度高等。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以上的材料组成,其中一种称为基体(matrix),另一种或其他几种材料则是增强体(reinforcement)或填充物。
基体材料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整体结构的支撑和连续性,而增强体则起到增加复合材料强度和刚性的作用。
常用的基体材料有塑料、树脂、金属等,而增强体则包括纤维、颗粒、薄膜等。
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预制部分、成型部分和固化部分。
在预制部分,根据所需材料和形状,将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等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形成复合材料的原料。
在成型部分,将预制的原料放入模具中,常见的成型方式包括压力成型、注塑成型、挤出成型等。
在固化部分,通过热固化或化学反应等方式使复合材料成型,得到最终的复合材料制品。
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由于增强体的加入,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刚性,远远超过单一材料的强度。
其次,复合材料的密度相对较低,可以做到轻质化,便于携带和使用。
再次,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好,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可以用于电子、电气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此外,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好、耐磨损性能好,可以提高材料使用寿命。
最后,由于复合材料可以灵活设计,成型性好,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制品。
复合材料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在航天航空领域,复合材料被用于飞机、火箭、导弹的制造,可以减轻重量、提高载荷能力和提高耐用性。
在汽车工业中,复合材料被用于汽车车身和零部件的制造,可以减轻整车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能。
在建筑领域,复合材料被用于建筑结构、钢材替代、建筑保温材料等,可以提高建筑品质和节能效果。
在体育用品领域,复合材料被用于制作高尔夫球杆、网球拍、滑雪板等,可以提高运动器材的性能。
总之,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具有轻质、强度高、刚性好、耐腐蚀、耐磨损、导热性能好、成型性好、设计自由度高等优点。
复合材料的种类定义
复合材料的种类定义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性质的基材通过粘结、覆盖和混合等方法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它的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各种基材的优势,综合性能更好,应用范围更广泛。
根据基材的不同,复合材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纤维复合材料、颗粒复合材料、膜复合材料和箔复合材料。
1.纤维复合材料:纤维复合材料是指由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结合形成的材料。
纤维可以是无机纤维,如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也可以是有机纤维,如聚酰胺纤维和聚酯纤维等。
基体材料可以是金属、树脂、陶瓷等。
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腐蚀、耐高温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
2.颗粒复合材料:颗粒复合材料是由颗粒作为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结合形成的材料。
常见的颗粒有金属、陶瓷、碳纳米管等。
基体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陶瓷等。
颗粒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热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子器件等。
3.膜复合材料:膜复合材料是由薄膜作为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结合形成的材料。
薄膜可以是无机材料,如二氧化硅膜;也可以是有机材料,如聚酯膜或聚四氟乙烯膜。
基体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陶瓷等。
膜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耐高温、阻隔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包装行业、建筑行业等。
4.箔复合材料:箔复合材料是由箔片作为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结合形成的材料。
箔片可以是金属箔片,如铝箔、铜箔;也可以是塑料薄膜,如聚酯薄膜。
基体材料可以是金属、塑料等。
箔复合材料具有轻、薄、柔韧性好、导电性好等特点,常用于电子元器件、食品包装等领域。
总之,复合材料具有结构轻、强度高、耐腐蚀、阻燃、导热、绝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电子、包装等各个领域,并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复合材料的组成及作用基体
层状陶瓷复合材料断口形貌
三明治复
双金属、表面涂层等也是层状复合材料。 层状结构材料根据材质不同,分别用于飞机制造 、运输及包装等。
有TiN涂层的高尔夫球头
层状复合
铝合金蜂窝夹层板
9.3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是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基础 和条件。随着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拓宽,复合 材料工业得到迅速发镇,其老的成型工艺日臻 完善,新的成型方法不断涌现,目前聚合物基 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已有20多种,并成功地 用于工业生产.
2 复合材料的特点
A 组成与结构特点 (1)具有可设计性 (2)组元间有明显界面或 呈梯度变化的多相材料; (3)性能取决于各组分性 能及协同效应。 B 性能特点 比强度高
抗疲劳性能好
耐磨减磨性能高 减震能力强 高温性能好 化学稳定性高
成型工艺简单灵活
复合材料性能不足之处
1、横向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低。 2、断裂伸长率低,冲击韧性有时不好。 3、制造时产品性能不稳定,分散性大,质 检困难。 4、抗老化性能不好。 5、机械连接困难。 6、成本太高。
9.4 复合材料在设计中的应用
聚合物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通常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和芳纶纤维增强高分子材料 。 这类复合材料的性能较环氧树脂等基体有大幅度的提 高,比强度也高得多。
材料种类
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 / E级玻璃纤维
纵向抗拉强 度 MPa
69 1020
纵向弹性模 量 GPa
6.9 45
环氧树脂 / 碳纤维(高弹性) 环氧树脂 / 芳纶纤维(49)
3 复合材料分类
按组成分 ①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 ②非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 ③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 按结构特点: ①纤维复合材料 ②夹层复合材料 ③细粒复合材料 ④混杂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PPT课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复合材料将 更加注重环保、可再生、高性能等方向的发展,同时其在 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
02
CATALOGUE
复合材料的组成与结构
基体材料
01
02
03
定义
基体材料是复合材料中连 续相,起粘结、保护增强 材料并传递载荷到增强材 料上的作用。
生物相容性
某些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可用于医疗器械、人体植入物等领 域。
05
CATALOGUE
复合材料的应用实例
航空航天领域应用
飞机结构
复合材料用于制造飞机机翼、机身和尾翼等结构部件,具 有轻质高强、耐腐蚀、耐疲劳等优点,可提高飞行器的性 能和燃油经济性。
航天器结构
复合材料在航天器结构中也有广泛应用,如卫星、火箭和 空间站等,其轻质高强的特性有助于减轻发射重量和提高 有效载荷。
美观、舒适、环保等特点。
03
动力系统
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汽车发动机罩、进气歧管等动力系统部件,具有优
异的耐高温性能和力学性能。
建筑领域应用
建筑结构
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建筑结构中的梁、板、柱等承重部件,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耐疲 劳等优点,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
建筑装饰
复合材料也可用于制造建筑装饰材料,如墙板、吊顶、隔断等,具有美观、环保、易安装 等特点。
某些复合材料在受到冲击时能 够吸收大量能量,表现出良好
的抗冲击性能。
物理性能
低密度
相对于金属材料,复合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 密度,有利于实现轻量化设计。
优异的电绝缘性
某些复合材料具有极佳的电绝缘性能,适用 于电气和电子设备。
复合材料
的种类、配比、加工方法和纤维含量等进行设计,由于基体、增强体材料种 类很多,故其选材设计的自由度很大。
7、独特的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可以整体成型,可以减少零部件紧固和接头数目,简化
结构设计,减轻结构重量。在中等批量生产的车型中,用树脂基复合 材料取代铝材可降低成本40%左右。
一、复合材料的组成及分类
复合材料=基体+增强体
基体是复合材料的主体,即自 身保持连续而包围增强相的材料。 起粘结作用,可以是金属、高分子 或陶瓷材料中的一种。
复合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高 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中的任意两种 或几种制备而成。
二、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1.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 复合材料最显著的特点是比强度和比模量高,对要求减轻自重和高速运转 的结构和零件是非常重要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比强度是钢 的7倍,比模量是钢的4倍。
增强的复合材料的高温强度和弹性模量均较高。特别是金属基复合材 料,例如7075铝合金,在400℃时,弹性模量接近于零,强度值也从 室温时的500MPs降至30-50MPa。而碳纤维或硼纤维增强组成的复 合材料,在400℃时,强度和弹性模量可保持接近室温下的水平:碳 纤维增强的镍基合金也有类似的情况。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也称为玻璃钢。玻璃钢是汽车上应用最广的复合材料, 目前在轿车、吉普车以及卡车上使用的玻璃钢部件逐步增多。随着研究和开 发的不断深入,将更多地用玻璃钢替代金属材料,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2.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
碳纤维增强塑料是以树脂为基体材料, 常用树脂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和聚 四氟乙烯等。
这种复合材料具有质轻、强度高、导 热系数大、摩擦系数小、抗冲击性能 好、疲劳强度高等优点。
复合材料定义
复合材料定义•广义定义: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异质、异形、异性的材料复合形成的新型材料。
一般由基体组元与增强体或功能组元所组成。
复合材料(CompositeMaterials),以下简称CM。
•狭义定义:•(通常研究的内容)用纤维增强树脂、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所得的多相固体材料。
•基体相是一种连续相材料,它把改善性能的增强相材料固结成一体,并起传递应力的作用;•增强相起承受应力(结构复合材料)和显示功能(功能复合材料)的作用。
复合材料既能保持原组成材料的重要特色,又通过复合效应使各组分的性能互相补充,获得原组分不具备的许多优良性能。
CM与化合材料、混合材料的区别:•:• 多相体系和复合效果是复合材料区别于传统的“混合材料”和“化合材料” 的两大特征。
・•• 举例:砂子与石子混合,合金或高分子聚合物•复合效应大致上可归结为两种类型:混合效应和协同效应•混合效应也称作平均效应,是组分材料性能取长补短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组分材料性能比较稳定的总体反映.对局部的扰动反应并不敏感。
在复合材料力学中,它与刚度问题密切相关,表现为各种形式的混合律,而且已形成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薄弱环节、界面、工艺因素通常对混合效应没有明显的作用。
•协同效应反映的是组分材料的各种原位特性(in situ properties)o所谓的原位特性意味着各相组分材料在复合材料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并不只是其单独存在时的性能,单独存在时的性能不能表征其复合后材料的性能。
协同效应变化万千,反应往往比混合效应剧烈,是复合材料的本质特征。
按基体类型分类:非金属复合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玻璃钢),橡胶基复合材料(轮胎),陶瓷基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纤维增强陶瓷)。
金属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金属)淤按增强材料分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橡胶(轮胎)、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碳纤维增强塑料)、纤维增强陶瓷、纤维增强金属(碳纤维/铝锡合金)等。
颗粒增强复合材料:陶瓷颗粒----金属基(硬质合金),金属颗粒----塑料基等。
复合材料的定义、命名与分类
偏重于考虑复合材料的结构,诸如: (1)复合材料是两种或多种材料在宏观尺度上组合而成的
一种有用的材料。 (2)复合材料就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化学性质或不同
组织相的物质,以微观或宏观的形式组合而成的材料。 (3)复合材料是不同于合金的一种材料,在合金中,每一
种组分都保留着它们独立的特性,而构成复合材料时,仅取它 们的优点而避开其缺点,从而获得一种改善了的材料。
29
国外还常用英文编号来表示,如MMC(Metal Matrix Composite)表示金属基复合材料,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表示纤维增强塑料,而玻璃纤维/环 氧则表示为GF/Epoxy, 或G/Ep(G-Ep)
30
3、 复合材料的分类
随着材料品种不断增加,人们为了更好地研究和使用材 料,需要对材料进行分类。
13
上述复合材料的定义较易被普遍接受,它不仅明确指 出复合材料是“通过人工复合的”和“有特殊性能的”材 料,而且还指明了复合材料的组分、结构特点及与其他种 材料(如简单混合物、化合物、合金)的特征区别。
根据上述复合材料的定义,复合材料应不包括自然形 成的具有某些复合材料形态的物质、化合物、单相合金和 多相合金。
2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
第三章 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
第四章 复合材料的界面
第五章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第六章 金属基复合材料
第七章 陶瓷基复合材料
第八章 复合材料基本特性、应用及其研究现状
第九章 功能复合材料
3
第一章 总论
4
材料分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 各有千秋 扬长避短
14
复合材料概论
1、复合材料的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2、同质复合材料和异质材料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属于同种物质的复合材料为同质材料。
异质材料则是不同物质。
3、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在金属基体中加入了适量的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的纤维、晶须、颗粒等增强物,明显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比强度和比模量。
4、树脂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区别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使用温度一般为60℃~250℃,其导热性能为0.35~0.45W/m·K金属基复合材料为400~600℃,其导热性能为50~65W/m·K和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为1000~1500℃,0.7~3.5W/m·K。
陶瓷基复合材料大于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硬度,金属基复合材料大于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硬度。
5、复合材料结构的分类从固体力学角度,分为三个“结构层次”:一次结构、二次结构、三次结构。
一次结构:由基体和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单层材料,其力学性能决定于组分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几何和界面区的性能;二次结构:由单层材料层合而成的层合体,其力学性能决定于单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铺层几何;三次结构:通常所说的工程结构或产品结构,其力学性能决定于层合体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几何。
6、复合材料选择基体的原则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使用要求:高性能发动机要求有高强度比、比模量性能,要求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能,能在高温、氧化性气氛中正常工作。
在汽车发动机中要求其零件耐热、耐磨、导热,一定的高温强度等,又要求成本低廉,适合批量生产。
②金属基复合材料组成特点:对于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纤维是主要承载物体,纤维本身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
对于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基体是主要承载物,基体的强度对非连续增强基复合材料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③基体金属与增强物的相容性。
7、与树脂相比水泥基体的特征①水泥基体为多孔体系;②纤维与水泥的弹性模量比不大;③水泥基材的断裂延伸率较低,仅是树脂基体的1/10~1/20;④水泥基材中含有粉末或颗粒状的物料,与纤维呈点接触,故纤维的掺量受到很大限制;⑤水泥基材呈碱性,对金属纤维可起保护作用,但对大多数矿物纤维是不利的。
复合材料有哪些
复合材料有哪些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成分组成的材料,其性能优于单一成分的材料。
它们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能分为多个类别。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复合材料。
1.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由纤维和基体组成。
纤维通常是高强度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或芳纶纤维,而基体可以是塑料、金属或陶瓷。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重量轻,抗腐蚀性能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建筑等领域。
2. 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的复合材料。
钢筋提供了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而混凝土则提供了压缩性能。
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和基础结构等领域,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3. 多层板:多层板是由多层薄木片通过胶合剂粘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家具、地板和建筑结构等领域。
4. 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由陶瓷基体和增强相(如纤维或颗粒)组成。
它们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适用于高温、高压和耐磨领域,如发动机部件和刀具。
5. 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由金属基体和强化相(如纤维或颗粒)组成。
它们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同时保持金属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金属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汽车等领域。
6. 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由高分子基体和增强相(如纤维、颗粒或填充剂)组成。
它们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包装材料和纤维制品等领域。
7. 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由碳纳米管和基体材料组成。
碳纳米管具有很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可以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等高性能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总体来说,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优越的性能使得复合材料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常见复合材料
常见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建筑等领域。
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夹芯复合材料等,它们在工程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玻璃钢是一种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绝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设备、储罐、管道、建筑材料等领域。
玻璃钢制品表面光滑,易于清洗,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同时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使用寿命长。
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为增强材料,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
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等优点,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度大、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抗冲击性能,适用于复杂受力状态下的工程结构。
夹芯复合材料是在两层面材料之间夹有一层蜂窝状或泡沫状芯材料的复合材料。
夹芯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刚度大、吸能性能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船舶、飞机、汽车、建筑等领域。
夹芯复合材料在结构设计中能够实现轻量化和高强度的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能够满足不同工程结构的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复合材料制造工艺包括手工层叠工艺、预浸料工艺、自动化层叠工艺等。
手工层叠工艺简单易行,适用于小批量生产;预浸料工艺能够实现材料的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层叠工艺能够实现复杂结构的生产,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不同的制造工艺能够满足不同复合材料制品的生产需求。
总的来说,常见的复合材料在工程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绝缘、隔热、隔音等优点,能够满足不同工程结构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将会更加广泛,同时制造工艺也将会更加先进,为工程结构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更多可能性。
什么叫复合材料
什么叫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它具有各种原材
料的优点,同时又能弥补各种原材料的缺点。
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工程、体育器材等领域,因其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而备受青睐。
首先,复合材料的组成通常包括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
增强材料通常是指具有
较高强度和刚度的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而基体材料则是起粘合作用的材料,如树脂、金属、陶瓷等。
这两种材料的结合,使得复合材料具有了高强度、高刚度、低密度等特点。
其次,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多样,常见的有手工层叠、预浸料成型、压缩成型、注塑成型等。
这些工艺在保证复合材料性能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不同形状、尺寸的需求,使得复合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另外,复合材料的优点还包括耐腐蚀、耐磨损、抗冲击等特性,这些使得复合
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飞机的机身、机翼、螺旋桨等部件都广泛采用了复合材料,因为它们能够减轻飞机重量,提高飞行性能,同时还能够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复合材料还在汽车制造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汽车的车身、发动机罩、
座椅等部件都可以采用复合材料,以减轻汽车重量,提高燃油效率,降低尾气排放,满足环保要求。
总的来说,复合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性能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相信它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复合材料
第一章绪论1、复合材料的定义、组成及分类①定义复合材料→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用适当的方法复合成的一种新材料,其性能比单一材料性能优越。
②组成基体、增强材料、界面基体:起黏结作用,将增强材料黏合,起到均匀应力和传递应力的作用。
增强材料:承受力的组分界面:界面粘结力充分发挥其材料的性能使其大大优于单一材料的性能。
③分类A 按基体类型分类:⑴树脂基复合材料⑵金属基复合材料⑶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B 按增强材料类型分类:⑴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的树脂基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⑵碳纤维复合材料⑶有机纤维复合材料⑷陶瓷纤维复合材料C 按用途不同分类:⑴结构复合材料⑵功能复合材料2、复合材料的特性优点:㈠轻质高强㈡可设计性好㈢电性能好㈣耐腐蚀性好㈤热性能良好㈥工艺性能优良缺点:㈦弹性模量较低(易变形)㈧长期耐热性不足(不能高温下长期使用)㈨老化现象3、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应用:⒈在航天航空方面的应用:轻质高强,使飞机的质量减轻,连接减少,速度提升,耗能减少。
⒉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汽车质量减轻,相同的条件下耗油量只是钢铁汽车的四分之一,而且受到撞击时复合材料能大幅度的吸收冲击能量,保护人员安全。
⒊在化学工业方面的应用:复合材料主要被用来制造防腐制品,因为聚合物复合基材料具有优良的耐腐性能,可用于制造各种管道,烟囱,地坪,风机,泵等。
⒋在电气工业方面的应用:因为复合基材料是一种优异的电绝缘材料,广泛的用于电机、电工器材制造。
例如:绝缘板、绝缘管、电机护环等。
⒌在建筑方面的应用:玻璃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吸水率低,耐腐蚀性好和很好的装饰性,因此是一种理想的建筑材料,建筑上玻璃钢被用作承重结构、围护结构、冷却塔、水箱、卫生洁具、门窗等。
耐海水性能,并能极大的减少金属钢筋对电磁波的屏蔽作用。
建筑物损坏修补材料等⒍在机械工业方面的应用:用于制造各种叶片、风机、各种机械部件、齿轮、皮带轮和防护罩等。
复合材料是什么意思
复合材料是什么意思
复合材料是一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这些材料在组合后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形成一种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
复合材料通常由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组成,增强材料可以是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而基体材料则通常是树脂、金属或陶瓷等。
复合材料的优点在于其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损等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材料、体育器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金属材料,减轻飞机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同时还能提供更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在汽车制造领域,复合材料的使用可以减轻汽车的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同时还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能。
除此之外,复合材料还具有设计自由度高、成型工艺灵活、易于加工成型等优点,因此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材料领域,复合材料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结构的构件,满足建筑设计的多样化需求,同时还能提供更好的耐候性能和耐久性能。
总的来说,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很高综合性能的新型材料,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为各种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复合材料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复合材料(百度百科)
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
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
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
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丝和硬质细粒等。
橡塑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从古至今沿用的稻草增强粘土和已使用上百年的钢筋混凝土均由两种材料复合而成。
20世纪40年代,因航空工业的需要,发展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从此出现了复合材料这一名称。
50年代以后,陆续发展了碳纤维、石墨纤维和硼纤维等高强度和高模量纤维。
70年代出现了芳纶纤维和碳化硅纤维。
这些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能与合成树脂、碳、石墨、陶瓷、橡胶等非金属基体或铝、镁、钛等金属基体复合,构成各具特色的复合材料。
[编辑本段]分类复合材料是一种混合物。
复合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
按其结构特点又分为:①纤维复合材料。
将各种纤维增强体置于基体材料内复合而成。
如纤维增强塑料、纤维增强金属等。
②夹层复合材料。
由性质不同的表面材料和芯材组合而成。
通常面材强度高、薄;芯材质轻、强度低,但具有一定刚度和厚度。
分为实心夹层和蜂窝夹层两种。
③细粒复合材料。
将硬质细粒均匀分布于基体中,如弥散强化合金、金属陶瓷等。
④混杂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增强相材料混杂于一种基体相材料中构成。
与普通单增强相复合材料比,其冲击强度、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显著提高,并具有特殊的热膨胀性能。
分为层内混杂、层间混杂、夹芯混杂、层内/层间混杂和超混杂复合材料。
60年代,为满足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所用材料的需要,先后研制和生产了以高性能纤维(如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等)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大于4×106厘米(cm),比模量大于4×108cm。
什么是复合材料
什么是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经过结合制备而成的新型材料。
复合材料具有多个材料的优点,能够实现不同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功能。
复合材料由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
增强材料通常是纤维或颗粒,如碳纤维、玻璃纤维、陶瓷颗粒等,用于提供强度和刚度。
基体材料则是支撑和固定增强材料的介质,通常是聚合物、金属或陶瓷等,用于提供保护和连接。
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通常分为两个步骤:增强材料预处理和制备。
在增强材料预处理阶段,增强材料通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与基体材料的粘附性和连接性。
在制备阶段,通过层层堆积或浸渍法将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结合在一起,然后通过热固化或化学固化将其固化成为一体。
复合材料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刚度,远远超过传统的材料。
其次,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重量轻,有助于减小结构的自重,提高运载效率。
此外,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磨损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等。
复合材料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可以制作轻量化的飞机、导弹和航天器,以提高载荷能力和飞行性能。
在汽车工业中,复合材料可以制作汽车车身和零部件,以减轻重量和提高燃油效率。
在建筑领域,复合材料可以制作高强度、耐久性和绝缘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
尽管复合材料具有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严格的工艺控制和设备要求。
其次,复合材料的成本较高,只能用于一些对性能要求较高的特殊领域。
此外,复合材料的可回收性和环境友好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总之,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优越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复合材料将在更多领域展示其独特的优势,为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复合材料
1.复合材料的定义和组成复合材料: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用适当的方法复合成的一种新材料,其性能比单一材料的性能优越。
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材料组成。
2.基体的作用:将增强材料粘合成一个整体,起到均衡应力和传递应力的作用,是增强材料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产生一种复合效应,是复合材料的性能大大优于单一材料的性能。
增强材料的作用:复合材料的主要承力组分,特别是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主要有增强材料承担。
3.举一个复合材料的例子,说明其组成、结构与应用之间的关系。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承载载荷,传递载荷。
玻璃纤维是增强材料,环氧树脂是基体玻璃纤维是无机增强材料,是熔融物过冷时因黏度增加而具有固体物理机械性能的无定形物体,是各向同性的均相材料。
其化学组成主要是二氧化硅、三氧化硼。
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很高,耐热性较高。
环氧树脂是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环氧基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
环氧树脂粘附力强,优良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电性能等。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具有优良的的电绝缘性能,在高频下仍保持良好的介电性能,因此可作为高性能的电机、电器的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波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机载、地面雷达罩。
4.玻璃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和影响化学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玻璃纤维力学性能的因素:①纤维的直径和长度②化学组成③存放时间④负荷时间影响玻璃纤维化学稳定性的因素:①玻璃纤维直径②化学组成5.玻璃纤维的生产方法有哪几种?主要区别是什么?玻璃纤维的生产方法有坩埚法和窑池法两种区别:坩埚法生产玻璃纤维主要由制球和拉丝两部分组成。
而池窑法省掉了制球工艺,且拉丝操作有稳定性好,断头飞丝少,单位能耗低等特点。
6.玻璃纤维的组成和作用?首先,玻璃纤维是以SiO2,,B2O3为骨架,对玻璃纤维的性质和工艺特点起决定作用。
加入碱金属氧化物如Na2O,K2O 等能降低玻璃的熔化温度和熔融粘度使玻璃溶液中的气泡易排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材料炭/炭复合材料摘要: 炭/炭复合材料是以炭纤维增强炭基体的复合材料,该材料源于一次意外的发现,1958年美国CHANCEVOUGHT实验室进行碳/酚醛实验时失误导致得到炭基体。
由此,在复合材料家族中又增加了一个新成员。
本文主要介绍下炭复合材料的特点及工艺流程。
关键词: 复合材料炭纤维工艺流程前言:近年来炭/炭复合材料的发展极为迅速,在原材料、致密化工艺、性能测试分析等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鉴于该材料独特的性能,在高温长寿命的应用场合,炭/炭复合材料具有其他材料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今后高温结构材料发展的最主要趋势。
1炭/炭复合材料1.1炭/炭复合材料的特点炭/炭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其它复合材料的优点,同时又有很多独到之处。
其整个体系均由碳元素构成,由于碳原子彼此间具有极强的亲合力,使炭/炭复合材料无论在低温或高温下,都有很好的稳定性。
同时,炭素材料高熔点的本质属性,赋予了该材料优异的耐热性,可以经受住,左右的高温,是目前在惰性气氛中高温力学性能最好的材料。
更重要的是这种材料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强度不降低,甚至比室温时还高,这是其它结构材料所无法比拟的。
比重轻,仅为镍基高温合金的,陶瓷材料的。
抗烧蚀性能良好,烧蚀均匀,可以承受高于的高温,运用于短时间烧蚀的环境中,如航天工业使用的火箭发动机喷管、喉衬等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耐摩擦磨损性能优异,其摩擦系数小、性能稳定,是各种耐磨和磨擦部件的最佳候选材料。
1.2致密化工艺致密化技术是制备炭/炭复合材料的关键。
炭/炭复合材料的致密化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树脂、沥青的液相浸渍工艺及碳氢化合物气体的气相渗透工艺。
树脂浸渍工艺的典型流程是:将预制增强体置于浸渍罐中,在真空状态下用树脂浸没预制体,再充气加压使树脂浸透预制全体,然后,将浸透树脂的预制体放入固化罐内进行加压固化,随后在炭化炉中保护气氛下进行炭化。
由于在炭化过程中非碳元素分解,会在炭化后的预制体中形成很多孔洞,因此,需要多次重复以上浸渍、固化、炭化步骤,以达到致密化的要求。
沥青浸渍工艺与树脂浸渍工艺类似,不同之处是沥青需要在熔化罐中真空熔化,随后将沥青从熔化罐注入浸渍罐进行浸渍。
浸渍用前驱体需精心选择,它应具有残炭率高、粘度适宜、流变性好等特点。
许多热固性脂具有较高的残炭率,如酚醛树脂、呋喃树脂、聚酰亚胺、聚苯撑与聚苯撑氧等。
大多数热固性树脂炭化后形成的树脂炭很难石墨化。
但在高温高压作用下,树脂炭也会出现应力石墨化现象。
除热固性树脂外,某些热塑性树脂也可作为基体炭的前驱体,如聚醚醚酮、聚醚酰亚胺等。
与树脂炭相比,沥青炭较易石墨化。
沥青前驱体应具有低软化点、低粘度和高残炭率的特点,最常用的是石油沥青。
在常压下沥青的残炭率为左右。
等研究指出沥青炭化时压力作用可明显增加残炭率,在氮气压力下残炭率可高达.。
据此,发展了热等静压浸渍$炭化工艺。
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残炭率,降低可浸渍预制体孔隙尺寸,而且可有效防止沥青被热解产生的气体挤出气孔隙外,从而大大提高了致密化效率2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2.1工艺流程将预制增强体置于专用的炉中,加热至所要求的温度,通入碳氢化合物气体,这些气体热解,将碳沉积在预制体中炭纤维周围和空隙中,得到的基体炭称为热解炭。
致密化工艺的优点是基体性能好、增密的程度便于精确控制,不损伤纤维,且可与其它致密化工艺一起使用,缺点是制备周期太长,生产效率很低。
在工艺中,影响致密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气态前驱体的输送和化学反应动力学。
为提高致密化速率,降低制备成本,世界各国研究人员还开发了热梯度工艺、压差工艺、与浸渍炭化混合工艺、强制流动工艺、限域变温工艺等。
工艺周期虽然长一些,但所制备炭/炭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要好于液相浸渍法,而且通过改变工艺参数,还可以得到不同结构、不同性能的炭/炭复合材料。
近几年,法国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液相气化快速致密化工艺。
工艺的主要过程是把炭纤维预制体浸渍于液态烃内,将整个系统加热至沸点,气态烃渗入到预制体内,从里向外沉积热解炭,可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炭/炭复合材料的致密化。
工艺的原理是液态烃达到沸点后,不断气化,使预制体表面温度下降而芯部保持很高温度,从而实现预制体内液态烃从内向外的逐渐裂解沉积。
研究表明,采用该工艺可以使沉积周期大大缩短,呈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
2.2抗氧化抗氧化问题是炭/炭复合材料用于长寿命高温结构材料的关键。
据估计,若炭/炭的氧化失重率为则强度下降.。
提高炭/炭抗氧化能力的方法有二种:加入抗氧化剂降低氧化速率或在制件表面涂层隔绝氧气。
具体的技术途径为纤维保护、基体改性和表面涂覆抗氧化涂层。
在炭纤维表面涂覆涂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涂层只能保护纤维表面不被氧化,一旦纤维的横截面暴露在外,则纤维从芯部迅速烧蚀而剩下碳化硅表面外壳。
所以对抗氧化部件来说,最好采用纤维轴向与气流方向垂直的结构设计方案,以减少炭纤维横截面外露的机会。
基体改性法是在炭基体中加入氧化抑制剂,如钽、铌的化合物等粉末,这对提高基体自身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改善基体内各组份间的结合状态,可采用炭基体与陶瓷基体的共沉积技术,都可以作为共沉积的抗氧化组份,使炭/炭抗氧化性得以提高。
目前基体改性所带来的主要问题是添加其它组份后可能会对材料性能尤其是高温性能产生的不利的影响。
高温抗氧化涂层是炭炭复合材料抗氧化的主要研究内容,目前的抗氧化研究也集中在这一方面。
已开发的涂层工艺方法很多,如包埋转化法、溶胶凝胶法、液相熔渗法、液相浸渗法等;研究的氧化阻挡层也很多,但是较为成熟的还是包埋转化多层涂层系统。
为炭炭的抗氧化涂层受到了特别的注意,主要是由于它们在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西北工业大学用包覆法制备炭/炭复合材料涂层,该涂层具有优良的抗氧化和抗热震性能,在(氧化气氛下寿命达’(氧化气氛下寿命超过抗氧化涂层体系只能在温度低于(条件下使用,高于’的炭/炭抗氧化涂层,必须选用新的材料或开辟新的途径,如采用铱、铂族合金及其化合物。
在选择一种抗氧化涂层时,应注意的问题有:充分考虑材料的最高使用温度及时限,以选择相应的抗氧化涂层;抗氧化涂层与基体应有较好的物理相容性,主要是热膨胀系数应尽可能相匹配;对于多层次的复合涂层,各层之间应有较好的物理相容性。
抗氧化能力是材料保持持久高温强度和重复使用能力的保证,要使炭/炭制件在大负荷、高温氧化环境中长期反复使用,还应从材料的强度、抗氧化性等整体着眼,注意设计炭/炭复合材料的成份,使其同时具备高强度和高抗氧化能力。
3炭/炭复合材料的应用自该材料被发现,世界各国即对其给予高度重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表征方法及各种检测手段。
在应用方面,美法等国制定了“运载火箭材料计划”、“为炭$炭喷管寻找机会计划”等一系列以炭$炭复合材料为基础的应用开发计划年,公司已将炭$炭复合材料用于阿波罗宇宙飞行器再入头锥已成功地获得应用。
年英国) 公司的航空分公司首次研制出了炭/炭复合材料飞机刹车盘,并在协和号超音速收音机上试飞成功,使每架飞机重量可以减轻,刹车盘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倍。
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已全面将该材料用于航天飞机的机翼前沿、鼻锥、货舱门,火箭发动机喷管、喉衬,飞机刹车盘等构件,据有关资料介绍,炭/炭复合材料的年产量仅次于树脂基复合材料而位居第二。
4 发展前景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对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提高新型发动机推重比的关键是提高热效率。
目前能够在(高温下正常工作的结构材料只有炭/炭复合材料,其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具有以下优势:在以上仍能保持强度不降低;减轻发动机重量,提高推重比;减少额外的冷却,提高工作温度,提高发动机热效率。
如果用炭/炭复合材料制备发动机热端部件,并改进相应的设计水平,发动机的推重比可达到!’。
可以说哪个国家能够完全解决炭/炭复合材料的问题哪个国家就享有了发展高性能发动机的主动权。
有关炭/炭复合材料的基本理论问题,如界面结合、断裂行为、高温性能等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另外一些相关的领域如炭$炭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质量评价、力学模型、计算、设计等问题则是工程界有待解决的另一类重大课题。
炭/炭复合材料目前虽然还没有作为一般性的工业材料来使用,但是它所具备的优异的性能,将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炭/炭复合材料的最大问题仍是抗氧化性能与制备成本,其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出路也就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抗氧化能力。
5 参考文献1.弭群.曹丽云.黄剑锋.杨新平微波水热时间对C/C复合材料结构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无机化学学报2011(3)2.李照谦.李贺军.曹翠微.李克智.张守阳.赵华C/C复合材料ZrC/SiC抗烧蚀涂层性能研究[期刊论文]-固体火箭技术2011(1)3.曹翠微.李照谦.李贺军.李克智.付前刚轴棒法编织C/C复合材料的热物理及烧蚀性能[期刊论文]-固体火箭技术2011(1)4.尹立.赵东林.刘辉.迟伟东.沈曾民石墨化处理对三维针刺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材料热处理学报2011(2)5.魏连锋.李克智.吴恒.李贺军.王永杰SiC改性C/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烧蚀性能[期刊论文]-硅酸盐学报2011(2)6.陈俊华Cf/C复合材料铜基活性钎料真空钎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2010(22)7.肖志超.薛宁娟.苏君明.彭志刚.金志浩.郝志彪C/C复合刹车材料防氧化涂层的性能[期刊论文]-新型炭材料2010(2)8.袁秦鲁.李玉龙.李贺军.郭领军.李淑萍动态载荷下C/C复合材料的压缩破坏行为[期刊论文]-新型炭材料2010(2)9.李斌.张长瑞.曹峰.王思青.曹英斌炭纤维增强氮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烧蚀性能[期刊论文]-新型炭材料2010(1)10.廖晓玲.李贺军.孙国栋.李克智3D C/C复合材料的热膨胀性能[期刊论文]-新型炭材料2010(1)11.王文静.黄剑锋.李颖华.曹丽云生物材料中基体及涂层材料的理论研究与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3)12.朱云虎.耿浩然.陈广立.田宪法炭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研究进展[期刊论文]-炭素2010(1)13.刘锦.刘秀军.胡子君.李同起碳/碳复合材料致密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10(1)14.孙国栋.李贺军.付前刚.张雨雷.李克智带有SiC涂层的C/C复合材料的氧化行为[期刊论文]-固体火箭技术2010(1)15.刘皓.李克智.李贺军.卢锦花.翟言强热解炭过渡层-中间相沥青基炭/炭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期刊论文]-新型炭材料2010(4)16.Shameel Farhan.李克智.郭领军.高全明.兰逢涛密度和纤维取向对炭/炭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期刊论文]-新型炭材料2010(3)17.顾正彬.季根华.卢明辉二维碳材料——石墨烯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8.葛鹏.王化军.赵晶.解琳.张强碱酸法石墨提纯效果的制约因素[期刊论文]-金属矿山2010(5)19.侯党社.李克智.李贺军.付前刚C/C复合材料难熔金属二硅化物涂层防氧化机理研究[期刊论文]-固体火箭技术2010(2)20.苏君明.肖志超.刘勇琼.孟凡才.彭志刚.谷立民.李国峰.邢如鹏飞机刹车用长寿命高摩擦特性炭/炭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期刊论文]-新型炭材料2010(5)21.吴磊.刘峰.韩焕鹏.杨丹丹.周传月碳/碳复合材料在半导体制造行业的应用[期刊论文]-天津科技2010(4)22.曹翠微.李贺军.李照谦.王杰一种三维四向碳/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期刊论文]-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23.刘皓.李克智.李贺军炭化压力对中间相沥青焦微观结构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24.张翔.李军.廖寄乔.谭周建沉积温度和碳纳米管对CVDSiC涂层微观形貌的影响[期刊论文]-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0(5)25.黄剑锋.杨文冬.曹丽云.夏昌奎碳/碳复合材料磷酸盐抗氧化涂层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材料导报2010(19)26.李伟.张守阳.李贺军.任俊杰.刘志成正丁醇等温CVI工艺制备C/C复合材料[期刊论文]-固体火箭技术2010(6)27.杨文冬.黄剑锋.曹丽云.夏昌奎碳/碳复合材料表面SiC/c-AlPO_4复合涂层及其抗氧化机制[期刊论文]-硅酸盐学报2010(2)28.王雅琴.黄剑锋.曹丽云.吴建鹏Y_2Si_2O_7晶须增强MoSi_2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期刊论文]-复合材料学报2010(2)29.沈学涛.李克智.李贺军.兰逢涛.冯涛烧蚀产物ZrO2 对ZrC改性C/C复合材料烧蚀的影响[期刊论文]-无机材料学报2009(5)30.王敏.亓效刚.陈茂爱.耿浩然铝基活性钎料真空钎焊C_f/C复合材料焊接接头的组织及性能[期刊论文]-热加工工艺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