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音词
训诂学与汉语双音词的结构和意义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4期训诂学与汉语双音词的结构和意义王 宁零 引言现代汉语双音词问题是当前国内外汉语研究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原因、双音词的历史发展、双音词的语法结构类型和语义结构类型、词与词组的区分等等,都是当代汉语研究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词汇教学(包括基础语文课的词汇教学、高校中文系语言学教学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既要解决依“理”教学与依“法”教学的问题,也要解决深入解释每个词语意义内涵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从共时研究的角度着眼是不够的。
历时的考查证明,现代汉语双音词是从各个不同的时代积淀下来的,因而与历代汉语的词汇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与现代汉语双音词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先秦文献语言。
但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废除文言文以来,白话与文言无形之中成了对立的东西,研究现代汉语的人很少重视文言,认为二者互不相关。
研究古代汉语的人则强调的是古今汉语的差异,生怕用现代语言来附会文言而错会了古人的意思。
实际上,先秦文献语言对现代汉语词汇的影响太直接、太强烈了,可以说,离开了文言词汇,现代汉语词汇简直没有办法深入理解。
一 先秦文献词汇和现代汉语双音词的密切关系大量的语言事实表明,口语词的构词能量,往往低于来自先秦文献语言的文言词。
例如:竖—纵 “竖”和“纵”在“垂直”(与“横”相对)。
而由“竖”造成的双音词中只有“横竖”“竖立”两个是结合得比较紧密的。
但“纵”当“垂直”讲,却造成了“纵横”“纵贯”“纵深”“纵观”“纵览”“纵身”“纵队”等一系列结合紧密的双音词。
丢—失 “丢”和“失”在“丢失”意义上同义。
而“丢”在这个意义上组成的双音词只有“丢失”“丢弃”“丢掉”比较紧密。
“丢人”“丢脸”的“丢”,“丢失”义已较淡化。
大部分采用“丢失”义造的词都用“失”不用“丢”。
“失盗”“失明”“失恋”“失学”“失宠”“失效”“失势”“失音”“失重”“失传”“报失”“挂失”“失主”“丧失”“损失”“流失”“遗失”“亡失”等等都是典型的双音词。
汉语双音词出现的历史原因
汉语双音词出现的历史原因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应运而生了。
早期的语言词汇很贫乏,多为单音节词。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交流的频繁,单音节词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于是双音节词便在全体社会成员中产生。
了解双音节词出现的历史原因,懂得它的发展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汉语知识。
关键词:汉语双音词历史原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语言应运而生了。
然而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够深入,人们之间的交往较少,因为早期的语言词汇很贫乏,且多为单音节词。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也逐渐频繁,单音节词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交流,于是双音节词便产生了。
深究双音节词出现的历史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汉语言自身的发展语言最早产生是因为交流的需要,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产生了一些基本词汇,汉语的基本词汇是富于稳定性的,多数的基本词都有很长的寿命。
可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
在奴隶时代以前的远古时期,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差别。
在甲骨文时代,这二者之间的界限也还是不大的。
且以单音词为主,仅有的单音节词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单音节词的局限性逐渐凸现出来,在这种背景下,聪明的古人首先改造原有单音节词,在原有的基础上按头缀尾,使基本词转变为词素,使之变化为双音节词,例如:虎—老虎师—老师房—房子猫—猫儿日—日头,这样词汇就由原来的单音词发展成了双音节词,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另外,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许多旧的词汇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旧词被淘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古代需要区别的东西(如“特”“骊”“獒”),后代不再需要区别了,二是古代存在的东西,后代不再存在了,代表这些事物的词也就不在被频繁使用而成为旧词。
例如汉语的鼎、进士、太庙、社稷、陛下、关金等。
旧词的消失在有文字的语言中和没有文字的语言中是不一样的。
在没有文字的语言中,当客观事物消失时,表示这些事物的词就从口语中消失了;但在有文字的语言里,客观事物消失以后,表示它的词却可以保存在文献中,后人不但可以看到,必要时还可以拿来使用。
2020易混双音词词义辨析100组
易混双音词词义辨析100组停止:不再进行:停止演习。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停滞不前。
推脱:推卸:推脱责任。
推托:借故拒绝:推托有事。
题材:构成文学或艺术作品的材料:历史题材。
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诗歌是一种文学体裁。
委曲:弯弯曲曲的;勉强服从:委曲求全。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平白无故受委屈。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违反纪律。
违犯:违背和触犯(法律等):违犯法规。
侮蔑:轻视;轻蔑:带有侮蔑的口气。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造谣诬蔑。
鲜明:颜色明亮;分明而确定,不含糊:主题鲜明。
显明:清楚明白:显明的对照。
心酸:心里悲痛:心酸落泪。
辛酸:形容痛苦悲伤:辛酸泪。
效力:出力服务;事物所产生的有利的作用:这药的效力很大。
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工作效率。
消失:(人或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身影消失。
消逝:消失:岁月消逝。
协调:配合得适当:动作协调。
谐调:和谐、协调:色彩谐调。
连接:(事物)互相衔接:山岭连接。
联结:结合(在一起):锦州是联结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点。
流连:舍不得离去:流连忘返。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留恋故土。
蒙胧: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睡眼朦胧:月光不明;不清楚:暮色朦胧。
勉力:努力;尽力:勉力为之。
勉励:劝人努力:互相勉励。
牟取:谋取(名利):牟取暴利。
谋取:设法取得:谋取利益。
年青:处在青少年时期:年青的一代。
年轻:年纪不大;年纪比相比较的对象小:年轻力壮。
旁征:广泛收集:旁征博引。
旁证:主要证据以外的证据;间接的证据。
期望:对未来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希望: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希望你早日归来。
启示: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他得到启示。
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载在媒体上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寻人启事。
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行使权力。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享有权利。
关于汉语双音词的偏旁类化
2017.07语关于汉语双音词的偏旁类化○肖 路摘 要:汉语双音词的偏旁类化具有其必然性。
类化了偏旁的双音词不全具有积极作用,有的还有消极作用。
应该对类化了偏旁的那些双音词做出全面的统计,从实际效果上区分出两种情况,从中总结出正反两个方面经验,这对于汉语词汇的规范化、联绵词与合成词的区分、字词的信息化处理,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汉语 双音词 偏旁类化汉语中,有不少的双音词会发生偏旁的类化。
双音词的偏旁类化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其中的一字设置了标识义类的形符,另一字没有设置。
后来,受有形符的那个字的影响,另一字也加上个与之相同的形符,在词的构形上与之相类。
例如,“跌跤”本作“跌交”。
受词中前一字“跌”的影响,后一字“交”加形符“足”作“跤”,“跌交”才变为“跌跤”。
“辗转”本作“展转”,受词中后一字“转”字的影响,前一字“展”加形符“车”作“辗”,“展转”才写作“展转”。
另一种是,其中的两个字都设置了标志义类的形符,但是,所设两字的形符不一致,是属于两个意义范畴的。
后来,其中一个字的形符向另一个字的形符看齐,归为同一个意义范畴。
例如:“狡猾”本作“狡滑”。
后来,“滑”字的形符向“狡”的形符看齐,“狡滑”才写作“狡猾”。
“惺忪”本作“惺松”。
后来,“松”字的形符向“惺”的形符看齐,“惺松”才改为“惺忪”。
在汉语双音词中,偏旁类化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从作用上来看,大部分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有些并没有什么积极作用,甚至还起着消极作用。
一、具有积极作用的双音词偏旁类化上面所举的几个双音词偏旁类化的实例,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就如“跌交”,由于其中的“交”字所具有的多义性——到(某一时辰或季节)、交叉、结交、友谊等,使得“跌交”一词潜存着被误解的可能——跌到,跌后而交叉在一起,断了交往,损害了友谊等。
给“交”字加上形旁“足”,将“跌交”写作“跌跤”,就消除了“交”字的多义性,也就消弭了误解的可能。
再如“展转”,这共性,例如“忐忑”“伶俐”“尴尬”等,而“展”字和“转”字在形体上毫无共性,这就容易误解为合成词而被拆开来讲。
汉语双音词判定的语法意义标准
汉语双音词判定的语法意义标准摘要:目前学术界区分汉语双音词和双音节非词成分的标准主要有意义标准、结构标准、修辞标准等五种,文章在分析以上标准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判定标准——语法意义标准,并进行了事实和理论验证。
关键词:双音词;语法意义标准;事实验证;逻辑验证一关于汉语双音节词的判定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
目前影响较大的标准主要有五种,代表观点如下。
意义标准。
如马真认为“具体定词的标准有:两个成分结合后,意义互补,凝结成一个更概括的意义;两个成分结合后,其中一个的意义消失了,只保留一个成分的意义;重叠的复音组合,如果重迭后不是原义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义的基础上增加某种附加意义;两个结合的成分,其中一个是没有具体词汇意义的附加成分,这样的复音组合是词”。
结构标准。
如黄伯荣、廖序东认为“短语是可以分离的,中间往往能插入别的造句成分(即‘扩展’),而词是不能分离的,分离之后就不表示原来的意思了”。
语法标准。
如鲁六认为“语法标准有二:一是看组合前后的语法性质有没有改变,一般来说,词义的变化和词性的变化是同步的,词性变了,就应该看作复音词。
二是词的组成部分不能受修饰语修饰”。
修辞标准。
如程湘清认为“汉语词汇复合化的原因之一是在修辞上讲究音节成双成对的形式美,其重要手段就是对偶。
利用这个特点,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们区别什么是词,什么是词组。
比如:在同一个语言环境中,凡处于相同句式的相同位置上的不同双音组合,其中一个(或几个)已确认为词,则其他双音组合可首先考虑是词而不是词组。
”频率标准。
如程湘清认为“在实际口语中,词的出现频率一般要高于词组”。
丁喜霞认为“人们对于新出现的事物或现象,一般都需要一个逐渐认可和接受的过程,对于出现次数较少或者只是偶见一次的事物或现象,往往会视之为‘异类’,对于词的性质的认定也存在这种现象。
鉴于此,我们可以考虑把使用频率作为认定词的一个次要的辅助条件”。
学术界提出的这五条标准,主要是用来区分双音词和双音节短语的,其实双音词的判定,除了和双音节短语存在划界问题,还存在和双音节非短语成分的划界问题。
词汇化:汉语双音
2宾语成分的语义特点 a非具体性 指名词所代表的事物不占据确定的空间。例如 革职 够格 负 约 过冬 有些虽是具体的物质名词,但在词内改变用法,具有转喻或 隐喻性质,不再有具体性。如 改口 口表示所说的言辞。 有时宾语成分是具体物质名词,动宾式双音词表示的也是具 体动作,但这些动作多有蕴含意义。如 撇嘴 不仅仅表示一 个具体动作,同时也表示轻视、不以为然或不高兴的态度。
(2)如果并列项为动词性成分,两个成分都是及物性的比 两个成分都是不及物性的更容易成词。如果两个动词都是及 物性的,动1宾动2宾结构蒙后省略变为动1动2宾 如:颠倒 P120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诗 齐风 东方未明》) 这里“颠”、“倒”并列,它们宾语相同,都是“衣裳”, 这可以从“颠之倒之”这一分句中得到证明。动1“颠”与动 2“倒”都是单音节,二者构成韵律词,有了词化可能,而后 的宾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词汇化的进程。
词汇化:汉语双音 词的衍生和发展
董秀芳 著
框架结构
第一章 汉语双音词的主要衍生方式 第二章 从短语到双音词 第三章 从句法结构到双音词 第四章 从跨层结构到双音词 第五章 双音词语义和功能的演变
第一章 汉语双音词的衍生方式
第一节 汉语双音词的主要来源 第二节 双音词衍生的性质 第三节 双音词衍生的基本条件和特点 第四节 双音词衍生的机制 注:所谓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为两音节的词, 但此处讨论的双音词不包括双法结构到双音词
句法结构是指由语法性成分与词汇性成分共 同组成的句法单位,其中的语法性成分的结 合范围很广,可以与很多词汇性成分搭配, 能产性比较高。所以由语法成分参与构成的 句法结构是一种模式,具有可类推性。而单 纯由词汇性成分组成的短语则个性比较强, 可类推性差。汉语史上,有些句法结构因为 其中的语法性成分功能衰退而变成了词。
常见古今异义双音词100例
常见古今异义双音词100例1.亲戚-——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妻子——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3.地方——今楚地方五千里。
《(毛遂自荐)》4.中国——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赤壁之战>》5.非常——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游褒禅记》)6.指示——壁有遐,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7.前进——于是相如前进缻。
(同上)8.绝境——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9.无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同上)10.用心——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劝学》)11.民众——民众而士厉。
(《荆轲刺秦王》)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
(同上)13.取道——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
(同上)14.以为——欲居之以为利。
(《促织》)15.更衣——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16.无日——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同上)17.殷勤——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同上)18.北面——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同上)19.人事——盛哀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20.交通——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因其富厚,交通王侯。
(《论贵粟疏》)21.形容——形容枯槁。
(《屈原列传》)22.颜色——颜色憔悴。
(同上)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同上)24.治国——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同上)25.反复——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同上)26.明年——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同上)27.豪杰——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陈涉起义》)28.往往——旦日卒中往往语……(同上)29.肉食——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30.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通论16—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 2、准确理解同义、近义词
•
古代汉语的同义词、近义词之间,也往往存在音同音
近的联系。
•
课本546页的例证。再举一些例证。
•
“逗留”,叠韵。逗,定母侯部。留,来母侯部。
• “背”“负”:“背”,并母职部, “负”,帮母之部, ,阴入对转。
•
“焚”“燔”:“焚”并母文部,“燔”并母元部,
双声、旁转。
2、古音相近 从声、韵的角度看,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声母相同,韵 部相近;“旁纽双声”,指的是发音部位相同的同类声母彼此 相近。请参考课本544页。
四、利用古音知识判定上古音同音近字
另外,有些不同类的声母在上古也往往相近、相通,如喉 音和牙音就属于这种情况。如“影”的声符是“景”,属牙音 见母;“匣”的声符“甲”也是牙音见母字。又如“见”字有 两读,一作“见”,属牙音见母;一作“现”,属喉音匣母。
声训:《释名·释亲属》:“妻之姊妹曰姨。姨,弟也。言 与己妻相长弟也。”“姨”,以脂切,喻四,“弟”,徒礼切, 定母。(喻四归定)
6. 照二归精
这是黄侃提出来的。 照系二等字归“精”系。照系二等字来源于“精清从心”。 证明材料: 谐声:责、箦、帻,庄母;積,精母。
梢、捎、稍,山母;消、逍、霄,心母。
3.娘日归泥
• 这是近人章炳麟提出来的。
•
所谓“娘日归泥”,是说上古没有“娘”、“日”
二母,它们是后来从“泥”中分化出来的,在上古都属
于“泥”母。
• 证明材料:
• 谐声偏旁: “涅”从“日”声,中古属泥母;乃,中古 属泥母,仍,中古属日母。
• 声训:《释名》:“男,任也”;“尔,昵也。”“男 ”、“昵”,中古属泥母;“任”、“尔”,中古属日 母。
常见双音词错别字
常见双音词错别字(括号内为正确写法)暖昧(暧)按纳(捺)按装(安)盎贵(昂)敖游(遨)安祥(详)安份(分)鳖头(鳌)卑视(鄙)拔涉(跋)婢益(裨)璧画(壁)部置(布)编篡(纂)眨斥(贬)拔弄(拨)帮交(邦)布署(部)鞭苔(笞)必竟(毕)扳家(搬)绊嘴(拌)拌脚(绊)扁额(匾)爆乱(暴)暴光(曝)暴竹(爆)砒谷(秕)笔竿(杆)编缉(辑)脾睨(睥)蔽病(弊)蹩气(憋)碧兰(蓝)表帅(率)报负(抱)重迭(叠)传颂(诵)沉缅(湎)璀灿(璨)叉路(岔)祟高(崇)擦粉(搽)驰缓(弛)驰聘(骋)澄沏(彻)产除(铲)谗猫(馋)床第(笫)穿棱(梭)葱笼(茏)参予(与)残痛(惨)轰泣(啜)撒销(撤)戮穿(戳)粗旷(犷)辞谱(词)霎那(刹)察找(查)趁心(称)称早(趁)材华(才)采点(踩)疏菜(蔬)赏试(尝)催毁(摧)摧促(催)仇狠(恨)谄言(谗)炒票(钞)船仓(舱)淳香(醇)馋害(谗)朝供(贡)带替(代)沾污(玷)挡案(档)锻练(炼)斗欧(殴)凋蔽(敝)耽心(担)噔腿(瞪)到退(倒)倒乱(捣)嘀亲(嫡)淡模(漠)度江(渡)渡假(度)掉换(调)砥励(砺)端祥(详)带帽(代)巅簸(颠)吊念(唁)抵压(押)卮运(厄)尔今(而)辐度(幅)幅条(辐)放肄(肆)防碍(妨)费除(废)费物(废)复盖(覆)附合(和)风糜(靡)烦脑(恼)妇儒(孺)愤发(奋)奋恨(愤)付业(副)付官(副)覆活(复)风彩(采)发韧(轫)范筹(畴)幅射(辐)繁闷(烦)肺腹(腑)腹泄(泻)反醒(省)购消(销)功迹(绩)观摹(摩)贯输(灌)供献(贡)更叠(迭)盖戮(戳)贯性(惯)告戒(诫)姑负(辜)鬼秘(诡)顾员(雇)光采(彩)鬼计(诡)关健(键)歌诵(颂)杆称(秤)规距(矩)魁丽(瑰)高梁(粱)躬候(恭)恢谐(诙)捍然(悍)涣发(焕)焕散(涣)慌恐(惶)欢渡(度)喝采(彩)胡绉(诌)回朔(溯)好象(像)嚎淘(啕)环宇(寰)哄动(轰)汇考(会)谎谬(荒)轰抬(哄)哄响(轰)会悟(晤)画象(像)候爵(侯)侯车(候)寒喧(暄)寒伧(碜)宏扬(弘)嗑逝(溘)函养(涵)浑名(诨)豪叫(号)秸杆(秆)即然(既)既使(即)瘠背(脊)佳奖(嘉)坚难(艰)就犯(范)兢技(竞)矜恃(持)痉孪(挛)决窍(诀)技俩(伎)峻工(竣)竣岭(峻)桔据(拮)竭见(谒)竟赛(竞)决择(抉)决对(绝)崛强(倔)急燥(躁)杰做(作)狡榨(诈)记元(纪)吉详(祥)羁拌(绊)教悔(诲)皎好(娇)脚指(趾)宽洪(宏)刻服(克)烤打(拷)克苦(刻)夸台(垮)恐布(怖)扣门(叩)口呐(讷)癸违(睽)克薄(刻)堪误(勘)棵粒(颗)垦求(恳)狂谰(澜)临摩(摹)练钢(炼)炼习(练)拉圾(垃)拉遢(邋)滥言(谰)兰球(篮)烂用(滥)琳锒(琅)练乳(炼)浪废(费)老炼(练)了草(潦)灵珑(玲)灵俐(伶)漏习(陋)蜡梅(腊)轮廊(廓)篮图(蓝)撩绕(缭)呖青(沥)赢弱(羸)流览(浏)鹿葺(茸)狼籍(藉)另钱(零)留传(流)联帮(邦)另售(零)腊黄(蜡)辽廓(寥)流恋(留)流恋(连)靡烂(糜)摹仿(模)模写(摹)脉博(搏)脉胳(络)姆指(拇)谋利(牟)麻疯(风)帽沿(檐)密月(蜜)秘切(密)熳骂(谩)免强(勉)煤碳(炭)漠糊(模)慢延(蔓)挤身(跻)秘决(诀)描摩(摹)冒然(贸)贸失(冒)弭漫(弥)谩野(漫)年令(龄)那怕(哪)哪么(那)疟镣(虐)欧打(殴)殴歌(讴)讴吐(呕)呕气(怄)殴洲(欧)偏面(片)配服(佩)拼揍(凑)磬石(磐)朴倒(扑)骠窃(剽)偏辟(僻)平添(凭)俾将(裨)陪偿(赔)膨涨(胀)欠收(歉)歉账(欠)曲服(屈)趋使(驱)迁徒(徙)气慨(概)起封(启)倾刻(顷)顷倒(倾)歧意(义)洽当(恰)乔麦(荞)橇开(撬)揉躏(蹂)融恰(洽)揉合(糅)孺家(儒)儒子(孺)荣赝(膺)树稍(梢)梢微(稍)师付(傅)事绩(迹)善长(擅)善自(擅)署假(暑)闪灼(烁)神彩(采)瞻养(赡)尝识(赏)深粤(奥)深遽(邃)事非(是)书藉(籍)熟捻(稔)收迄(讫)厮哑(嘶)授与(予)熟炼(练)响午(晌)刹时(霎)夙将(宿)梳装(妆)糖瓷(搪)痰孟(盂)天赖(籁)通考(统)屠戳(戮)题纲(提)淌水(趟)陶汰(淘)通霄(宵)誉写(誊)通谍(牒)通辑(缉)脱化(蜕)跳午(舞)坦护(袒)拖遢(沓)纨胯(绔)忘想(妄)婉惜(惋)婉然(宛)忘费(枉)委糜(靡)末来(未)瓦铄(砾)污告(诬)协从(胁)胁作(协)殉私(徇)徇职(殉)消遥(逍)陷井(阱)训炼(练)需知(须)星坐(座)消毁(销)泻密(泄)型状(形)形号(型)希翼(冀)绣丽(秀)幸苦(辛)辛福(幸)亨受(享)凶恨(狠)新颍(颖)训服(驯)渲泄(宣)想往(向)眩耀(炫)蓄养(畜)庚毖(瘐)肆业(肄)严历(厉)渔讯(汛)鱼麟(鳞)更叠(迭)膺品(赝)游戈(弋)慰贴(熨)鱼翁(渔)印像(象)予告(预)预以(予)妖治(冶)踊现(涌)荧火(萤)园满(圆)园规(圆)原由(缘)原故(缘)压诈(榨)晏会(宴)演译(绎)延申(伸)眼谗(馋)殒星(陨)洋像(相)阵角(脚)养份(分)勇存(永)阴庇(荫)隐悔(讳)严竣(峻)严州(洲)要充(冲)优久(悠)作楫(揖)状束(装)绉纹(皱)扎记(札)争言(诤)治胜(制)姿式(势)赡仰(瞻)自悲(卑)装祯(帧)遵敬(尊)作主(做)作崇(祟)住军(驻)真缔(谛)震憾(撼)振惊(震)尊循(遵)针贬(砭)咀咒(诅)慎密(缜)装祯(帧)照像(相)专研(钻)罪蘖(孽)棕棚(绷)棕子(粽)姿肆(恣)自谥(缢)装璜(潢)装算(蒜)贮立(伫)衷于(忠)雉嫩(稚)征状(症)挣狞(狰)蜇伏(蛰)造事(肇)竹杆(竿)诏雪(昭)碾转(辗)诈取(榨)脏款(赃)栽重(载)蛀夏(疰)座落(坐)帐蓬(篷)帐目(账)铮友(诤)作筏(伐)家俱(具)板画(版)奔弛(驰)邦主(帮)暴裂(爆)巴蕉(芭)报歉(抱)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荀子》双音词研究
嗣大甲■806137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年级:二0o二级专业: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汉语词汇史论文题目:《(荀子》双音词研究指导教师:王延栋教授完成日期:2005年4月南开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二oo五年四月内容提要先秦时期是汉语形成和发展的源头,在汉语发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双音词在这一时期的大量涌现奠定了以双音词为主要词汇单位的汉语面貌的基础。
对先秦时期双音词的考察将是这一时期词汇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我们进行断代词汇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先秦文献进行双音组合及双音词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为断代词汇史中这一专题的研究提供具体实例依据。
本文选择战国晚期儒家哲理散文著作《苟子》作为专书研究的对象。
本文将《荀子》放入先秦时期双音词发展的整体背景中进行考察,以动态发展的眼光讨论双音词于先秦时期的判定标准,并草拟出“先秦时期双音词判定流程图”;依据“判定流程”,我们以全书的词汇为对象,并以同时期作品为佐证,对书中的双音组合进行了统计整理,确定出《苟子》中所使用的已较为稳定和凝固的双音词并对这些双音词进行结构及语义上的梳理。
本文还着重对几个围绕着词汇单位的归属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察,如“~者”结构的双音组合于《萄子》书中的成词阀题、偏义复词的使用情况及确定、同素异序词的使用情况和特点以及跨层次结构的词汇化等等。
以期运用动态分析和统计比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讨论呈现出代表战国晚期语言风格的《荀子》双音词使用特点。
关键词:《苟予》双音词、动态判定流程、“~者”结构、偏义复词、同素异序词、跨层次结构AbstractAsthesourc:eoftheformationandthedevelopmentofChineselanguage.thepre‘Q跏periodis硒importantpositioninthehistoryofChine鸵languagedevelopment.Weshollldstrengthenther鹪earchOnthepre·(狮Chinese,particularlyonthepro-Q/nChi/l雠vocabulary.InordertoapproachthevocabularysystemoftheWarringStatesChincsc,wechooseXumi,anfamousworksofConfucianschoolintheendoftheWarringStatesperiod,asourtextcorpus.Atfirst,weObserVedthevocabularyofXunziaccordingtothebackgroundofthedevelopmentoftwosyllabledsyntheticcompoundsinpre一翰period,discussedthecriterionoftwosyllabledsyntheticcompoundsbyviewofdynamicmethodanddraftedaflowdiagramtoappearit.InaviewoftheresearchOnthecompoundsofthedynastyandtheIx)oLwerrmkestatisticsandsortOUtallthesetwosyllabledsyntheticcompoundsthatusedinXunzi.Atthesametime,wealsoquoteotherworksofthecorrespondingperiodaSanauxiliaryevidencetOexplo陀thediacb.roniclevelsofthosewords.Thisarticlealsofocusonsomecontroversialproblemsaboutthecriterionofcompounds.weexpecttO龇thewaysoftheintegrationofdynamicanalysisandnumericalstatisticstOshowthecharacteristicofthetwosyUabledsyntheticcompoundsinXunzi.Meanwhile,wetrytoprovidesomefairlyreliabledataandconclusionsforafIll"[herrcscarch0nthehistoryofProto·Chinesevocabulary.Keywords:disyllablization,twosyllabledsyntheticcompoundsinXunz/,flowdiagram,dynamicanalysis《苟予》双音词研究·导言导言《萄子》作为战国晚期经典散文著作,是不断演变、推进中的语言连续统中的一环,这一环扣合在这一节语言历史的实在呈现中,起着自己独到而又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解读文言文中的双音词
解读文言文中的双音词文言文是汉语的古代官方书面语言,具有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在文言文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特殊的词汇结构,即双音词。
双音词是指由两个音节构成的词,其中每个音节都有自己的意义,但结合在一起时形成了全新的词义。
本文将解读文言文中的双音词,探讨其特点和运用。
一、双音词的构成双音词由两个音节构成,每个音节都有独立的意义。
例如:心事、风景、山水、明月等都属于双音词。
双音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形容词+名词:如明白、空闲、平安。
2. 副词+动词:如轻快、纷纷、时常。
3. 动词+动词:如行走、攻击、听说。
4. 名词+名词:如山水、鱼虾、日月。
5. 名词+形容词:如春风、黄土、碧绿。
二、双音词的特点双音词在文言文中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言文。
1. 义与字分离:双音词的每个音节都有独立的意义,但结合在一起时形成了全新的意义。
这与现代汉语不同,现代汉语中的多音词往往一个音节就已经表达了完整的意义。
2. 音节平衡:双音词的两个音节往往在音韵上须保持一定的平衡。
例如:心事、风景、琴棋、明月等,第一个音节与第二个音节在音韵上保持一定的平衡,使得整个词语更具韵律美感。
3. 意义深厚:双音词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积累了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们往往直观地表达了事物的特点或者体现了某种美感。
通过运用双音词,文言文能够更准确、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
三、双音词的运用双音词在文言文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包括修饰名词、形容名词、表示动作等等。
下面结合一些例句,说明双音词的具体应用。
1. 修饰名词:(1)稷下学宫,弟子舍人皆是礼贤下士之士。
(《宋史·程颢传》)(2)茫茫黄河之水,天上来来溅洒。
(《岳阳楼记》)2. 形容名词:(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青玉案·元夕》)(2)飞射人间天上明月,楼阁沉沙梦断秋。
(宋·曾巩《青玉案》)3. 表示动作:(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24年许衡直讲体文献双音词研究》范文
《许衡直讲体文献双音词研究》篇一一、引言许衡,元代著名学者,其学术思想影响深远。
在深入研究许衡的文献时,我们注意到其独特的直讲体文献中,双音词的使用尤为突出。
双音词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部分,其丰富性和独特性在许衡的文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文旨在通过对许衡直讲体文献中的双音词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特点、形成原因及在文献中的应用。
二、许衡直讲体文献概述许衡的直讲体文献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入浅出的思想内涵著称。
这种文体以直接、平实的语言阐述深奥的道理,使读者易于理解。
在许衡的文献中,双音词的使用频率较高,且具有丰富的语义和语用功能。
三、双音词的特点1. 语义丰富:许衡直讲体文献中的双音词具有丰富的语义,能够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概念。
2. 语用功能强:双音词在文献中具有多种语用功能,如表达情感、描绘场景等。
3. 结构稳定:许衡的双音词多采用并列、偏正等结构,使得词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四、双音词的形成原因1. 历史发展:随着汉语的发展,许多单音词逐渐演变为双音词,丰富了词汇的内涵和外延。
2. 语言习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逐渐形成了使用双音词的习惯,使得双音词在汉语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3. 文化传承:许衡作为元代学者,其学术思想深受传统文化影响,这也体现在其使用双音词上。
五、双音词在许衡直讲体文献中的应用1. 表达思想:许衡通过使用双音词,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 描绘场景:双音词具有描绘场景的功能,能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献中的内容。
3. 增强语言美感:双音词的使用使得许衡的直讲体文献更具韵律感和美感。
六、结论通过对许衡直讲体文献中的双音词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其具有丰富的语义、语用功能和结构稳定性。
这些双音词的形成既受历史发展、语言习惯和文化传承的影响,也在许衡的文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们不仅有助于表达思想、描绘场景,还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因此,对许衡直讲体文献中的双音词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许衡的学术思想,进一步推动汉语词汇学的发展。
《许衡直讲体文献双音词研究》范文
《许衡直讲体文献双音词研究》篇一一、引言在汉语语言研究中,双音词作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许衡直讲体文献作为古代文献的重要一环,其词汇中包含了丰富的双音词,对许衡直讲体文献中的双音词进行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其语言的特色,也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和演变。
二、许衡直讲体文献概述许衡,元代著名学者,其直讲体文献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刻的内涵,被后世广为传颂。
许衡的直讲体文献以口语化、通俗易懂为特点,双音词在其中的运用广泛,既有口语性,又有高度的文学性。
这些双音词以其丰富的语义和表达力,成为其语言的一大特色。
三、双音词的研究方法对于许衡直讲体文献中的双音词进行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首先需要收集许衡直讲体文献的全部资料,然后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于后续的研究。
2. 语料库的建立:建立许衡直讲体文献的语料库,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词频统计、词性标注等处理。
3. 语义分析:对双音词进行语义分析,探究其在许衡直讲体文献中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4. 历时与共时比较:通过历时与共时的比较,分析双音词在许衡直讲体文献中的使用情况及其在汉语词汇发展中的地位。
四、许衡直讲体文献中的双音词研究在许衡直讲体文献中,双音词的使用非常广泛。
这些双音词既有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汇,也有一些具有特殊含义的词汇。
通过对这些双音词的语义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表达力丰富,既能够表达抽象的概念,也能够表达具体的事物。
此外,这些双音词在许衡的直讲体文献中往往具有独特的修辞效果,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五、结论通过对许衡直讲体文献中的双音词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特点:1. 丰富的语义:许衡直讲体文献中的双音词具有丰富的语义,能够表达各种复杂的概念和事物。
2. 独特的修辞效果:这些双音词在许衡的直讲体文献中往往具有独特的修辞效果,能够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3. 反映了古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和演变:通过对许衡直讲体文献中的双音词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窥见古代汉语词汇的发展和演变,了解其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双音词是什么意思
双音词是什么意思
双音词就是在原来单音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
词(原来的词作为语素之一)。
一般来说,古代单音词居多,一个字就相当于
一个词,现代双音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在词汇方面一个显著的不同。
双音词演变
由单音词发展为双音词,大致有三种情况:
1.在原来的单音词后面或前面加上一个辅助成分(也称后缀或前缀),加后缀
的如:鼻-鼻子,石-石头;加前缀的如:师-老师,姨-阿姨。
2.在原来单音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词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
的词作为语素之一)。
例如,率-率领,议-议论,亡-逃亡,恭-恭敬,予-给予,奇-奇怪,寒-寒冷,饥-饥饿,旗-旗帜,巩-巩固,祥-祥和,崇-崇高,清-清朗。
3.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
例如:岐-岔路,夷-平坦,傍-靠近,邦-国家,
眠-睡觉,冥-昏暗。
注:不要把文言里的两个单音词误认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有时文言里的
两个单音词连用和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双音词词形相同,往往容易被误认为一个
双音词而用现代词义去解释,结果就歪曲了愿意。
如,“今齐地方千里”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地方”是两个词,地-土地,方-方圆,周围。
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文中有单音词和双音词,但是单音词居多。
而现代汉语双音词居多,这是古今汉语的一个显著不同。
文言文中的单音词单音词指的是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单音词的一个字就相当于一个词。
有时文言文中的两个单音词连用和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往往容易被误认为一个双音词而用现代词义去解释,结果就歪曲了愿意。
例如:《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妻子,男子配偶。
子:子女。
《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地方千里”地:土地。
方:方圆。
《曹刿论战》:“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可以。
以:凭借。
《赤壁之战》:“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形:形势、局势。
成:形成。
《赤壁之战》:“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其:他,代词。
实:实质,实际上。
《五人墓碑记》:“吾社之行为士先者”行:品行。
为:做为,成为。
文言文中的双音词双音词指的是有二个音节的词,文言文中的双音词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单纯的双音词,这类词两个音节组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能拆开来解释。
单纯的双音词包括:1、联绵词,双声或者叠韵。
例如:踌躇、萧瑟、玲珑,辗转、彷徨、须臾、窈窕、披靡等。
2、译音词。
例如:单于、可汉、葡萄等。
3、叠音词。
例如:奄奄、翩翩、霏霏、区区等。
二、合成的双音词,从结构上区分有以下几种。
1、联合式。
例如:社稷、旌旗、首领、干戈、倾覆等。
2、偏正式。
例如:天子、布衣、足下、横行等。
3、附加式。
例如:阿母、森然、率尔等。
4、偏义复词。
这类词是指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组合成一个词,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
例如:《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远近”只取“远”的意思。
《石钟山记》:“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浅深”只取“深”的意思。
《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姥”只取“姥”的意思。
双音词的古今异义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环境的变迁,古今的双音词意义和用法发生了较大差异,这种古今异义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音词(括号内为正确字形)
针贬(砭)烦锁(繁琐)寒喧(暄)松驰(弛)暮蔼(霭)
响午(晌)通谍(牒)蹩气(憋)脱化(蜕)震憾(撼)
范筹(畴)秧然(怏)通辑(缉)防害(妨)慎密(缜)
漫延(蔓)焕散(涣)羁拌(绊)脑怒(恼)技俩(伎)
脉膊(搏)接恰(洽)秘决(诀)真缔(谛)协从(胁)
慢谈(漫)融汇(会)报消(销)萎糜(靡)教悔(诲)
急燥(躁)呕歌(讴)骄健(矫)缀学(辍)全愈(痊)
掘起(崛)瞻养(赡)眩耀(炫)免励(勉)冒然(贸)
卫戊(戍)陪偿(赔)霎那(刹)膨涨(胀)揉躏(蹂)
污告(诬)竭见(谒)坦护(袒)沤吐(呕)鬼计(诡)
咀咒(诅)分岐(歧)决择(抉)针炙(灸)撒慌(谎)
清冽(洌)商摧(榷)璀灿(璨)争辨(辩)纵恿(怂)
鼓惑(蛊)摧眠(催)尝罚(赏)挛生(孪)函养(涵)
拖杳(沓)简漏(陋)垂弃(唾)膺品(赝)教梭(唆)
游戈(弋)板面(版)伥然(怅)稠怅(惆)作崇(祟)
穿带(戴)装钉(订)复没(覆)急待(亟)刻簿(薄)
闪铄(烁)渲泄(宣)茶毒(荼)妥贴(帖)幅射(辐)
频临(濒)园满(圆)毒棘(辣)座标(坐)忘想(妄)
桥粱(梁)摄服(慑)弛骋(驰)按磨(摩)撕杀(厮)
誉写(誊)欧打(殴)问侯(候)恢谐(诙)帐蓬(篷)
戊戍(戌)证卷(券)肆业(肄)污篾(蔑)挑畔(衅)
钓杆(竿)招幕(募)消遥(逍)矍烁(铄)道谦(歉)
膏盲(肓)贪脏(赃)竟赛(竞)枯躁(燥)脉胳(络)
蓝球(篮)搞劳(犒)演译(绎)高梁(粱)撩绕(缭)
观磨(摩)姿式(势)
附录2 易混字
弊作弊弊端除弊利利害利害得失
敝敝衣敝帚自珍厉厉害变本加厉再接再厉厉行节约蔽遮蔽掩蔽隐蔽励勉励奖励励精图治
混混杂鱼目混珠颗颗粒一颗黄豆
浑浑身浑然一体棵一棵菜一棵大树
采神采兴高采烈泄排泄发泄泄漏
彩色彩光彩精彩喝彩丰富多彩泻泻药一泻千里
象表象迹象惨象印象气象抽象练训练熟练练笔简练精练
像画像肖像录像好像炼锻炼炼丹炼钢炼狱精炼
相相貌相片众生相
迭迭起迭次忙不迭度欢度春节虚度年华度日如年
叠重叠折叠层峦叠嶂渡横渡长江渡过难关过渡时期
迹足迹事迹古迹慨感慨慷慨愤慨
绩成绩功绩业绩概大概概况概不退换气概概念
即即使立即若即若离
既既然既而既往不咎
交交税交代交公粮
缴缴费缴纳缴枪
附录3 成语及其他短语中易错的字
和霭可亲(蔼)原物必还(璧)天崩地折(坼)并行不背(悖)
计日成功(程)哀声叹气(唉)民生凋蔽(敝)出类拔粹(萃)
刚腹自用(愎)暗然销魂(黯)披星带月(戴)清彻见底(澈)
明辩是非(辨)鞭苔三百(笞)撤消处分(销)遮天避日(蔽)
飞扬拨扈(跋)赤博上阵(膊)大有稗益(裨)以逸代劳(待)
一张一驰(弛)纵横俾阖(捭)惮精竭虑(殚)趁心如意(称)
按步就班(部)一愁莫展(筹)虎视耽耽(眈)肆无忌弹(惮)
裨官野史(稗)布署已定(部)万事享通(亨)曲高合寡(和)
相形见拙(绌)穿流不息(川)言简意该(赅)感人肺府(腑)
残无人道(惨)搬门弄斧(班)吊以轻心(掉)沾污清白(玷)以见一般(斑)义不容词(辞)轰堂大笑(哄)声音宏亮(洪)
戮穿阴谋(戳)扬常而去(长)一股作气(鼓)卑恭屈膝(躬)为虎作帐(伥)坠落腐化(堕)欢渡春节(度)横度长江(渡)
英雄倍出(辈)富丽堂黄(皇)有持无恐(恃)精神焕散(涣)
惨绝人环(寰)如法泡制(炮)提纲契领(挈)明知固犯(故)
拙拙逼人(咄)三翻五次(番)手不失卷(释)一窃不通(窍)
张慌失措(皇)心恢意懒(灰)磬竹难书(罄)挑拨事非(是)
性格粗旷(犷)步入正规(轨)披沙捡金(拣)倾刻之间(顷)
翻复无常(反)翻云复雨(覆)到处传颂(诵)篷筚生辉(蓬)风雨如诲(晦)迫不急待(及)批漏百出(纰)手屈一指(首)行踪鬼秘(诡)浪废金钱(费)金榜提名(题)卑躬曲膝(屈)防碍交通(妨)丰功伟迹(绩)当人不让(仁)嗜好成僻(癖)既往不究(咎)随声附合(和)前扑后继(仆)列出题纲(提)貌和神离(合)入不付出(敷)义愤填鹰(膺)稳操胜卷(券)破斧沉舟(釜)不记其数(计)儒子可教(孺)括不知耻(恬)模范事绩(迹)规规距距(矩)星落棋布(罗)骄揉造作(矫)合盘托出(和)佳宾满座(嘉)揠旗息鼓(偃)风尘扑扑(仆)励行节约(厉)风声鹤泪(唳)甘冒不讳(韪)挺而走险(铤)性格崛强(倔)千钓一发(钧)始终不逾(渝)耳嚅目染(濡)箴口不言(缄)坚难困苦(艰)敷演塞责(衍)滥芋充数(竽)史无前列(例)火中取粟(栗)运筹帷握(幄)淹没无闻(湮)工程峻工(竣)不卑不坑(亢)大伤原气(元)为命是从(惟)草管人命(菅)直接了当(截)不可思义(议)渝期作废(逾)一枕黄梁(粱)廖廖无几(寥)自顾不遐(暇)一口同声(异)接长补短(截)书写了草(潦)口干舌躁(燥)暇瑜互见(瑕)情不自尽(禁)功亏一匮(篑)一劳永易(逸)世外桃园(源)蜡梅盛开(腊)事过景迁(境)通霄达旦(宵)苦心孤旨(诣)竞竞业业(兢)流连往返(忘)绿草如荫(茵)举止端祥(详)流览一遍(浏)陈词烂调(滥)修养生息(休)敲榨勒索(诈)无耻烂言(谰)不径而走(胫)动则得咎(辄)遗笑大方(贻)纠纠武夫(赳)高官厚碌(禄)反应情况(映)脱化变质(蜕)语无论次(伦)可作篮本(蓝)寒喧客套(暄)改弦更章(张)身体赢弱(羸)前踞后恭(倨)仗义直言(执)化学反映(应)龙盘虎据(踞)风糜一时(靡)良秀不齐(莠)气喘嘘嘘(吁)望风披糜(靡)甜言密语(蜜)殉私舞弊(徇)举世振惊(震)再接再励(厉)修茸一新(葺)莫中一是(衷)忧柔寡断(优)免强答应(勉)临摩字帖(摹)记忆尤新(犹)宣宾守主(喧)含辛如苦(茹)礼上往来(尚)梳装打扮(妆)出奇致胜(制)感情融恰(洽)洽如其分(恰)怨天由人(尤)沤心沥血(呕)海市唇楼(蜃)偃苗助长(揠)少纵即逝(稍)招摇装骗(撞)巧装打扮(乔)名落深山(孙)妄费心机(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