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优选.)
篇一: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2010-10-27 | 阅:转: | 分享一、教材分析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因此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1、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练习作为课堂训练,从而改进评估教学;3、组织学习某一历史人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问题的能力;4、教导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
切忌死记硬背;5、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动脑筋”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难点: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巩固的四、教学方法与措施1、认真研究课标,把握课标的基本要求和现行教材并吃透教材。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本学期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历史知识和历史方法。
二、教学内容安排1. 第一单元:现代史初步本单元主要内容为现代史的基本概念和现代史的时代特征。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现代史,现代史的时间范围,以及现代史的主要特点。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搜集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现代史的变革。
2. 第二单元:世界古代文明本单元主要内容为世界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包括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等。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各个古代文明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文化成就等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世界古代文明的兴趣。
3. 第三单元:中国古代文明本单元主要内容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基本概念,包括夏、商、周等朝代的基本特点。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同感。
4. 第四单元:古代科技与发明本单元主要内容为古代科技与发明的基本概念,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古代科技和发明。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古代科技与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 第五单元:世界近代史初步本单元主要内容为世界近代史的基本概念和世界近代史的主要事件。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世界近代史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事件,培养学生对世界近代史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6. 第六单元:中国近代史初步本单元主要内容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概念和中国近代史的主要事件。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时代背景和主要事件,培养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认同感和对现实的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电子教案、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多个渠道获取历史知识,并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文化,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初一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初一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历史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文化自觉;3.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方法和习惯;4.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史》2.《世界古代史》3.《中国近现代史》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和思考历史问题;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3.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使历史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中国古代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2.《世界古代史》中的重要文明和文化;3.《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思潮。
五、教学安排1.第一周:复习与预习1.复习暑假的历史知识,检查学生的基础;2.介绍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第二周至第四周:《中国古代史》1.介绍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重要历史事件;2.分析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3.进行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的小组研究和报告。
3.第五周至第八周:《世界古代史》1.介绍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影响;2.分析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影响;3.进行世界古代文明的展示和交流。
4.第九周至第十二周:《中国近现代史》1.介绍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思潮;2.分析近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3.进行近现代历史事件的讨论和辩论。
5.第十三周:复习与总结1.对本学期的历史学习进行复习和总结;2.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学生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进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2.学生自评互评:通过互评和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提升;3.学生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历史教科书和参考书籍;2.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软件;3.网络资源和历史博物馆等实地考察。
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工作计划(19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工作计划(19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工作规划篇1一、工作目标本学期,学校依据教育局根底教育科最新一年工作思路“以实施素养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突出德育首要地位,奠基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进展,努力开创我县根底教育新局面”为工作重点和目标,作为一线教学的实践者,我将深入学习课堂常规,并将其转化成课堂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七年级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的课题《七年级历史学科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的讨论》,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连续采纳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2、关注学困生,帮忙他们学有所得。
关注智优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力量。
为今后的历史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
三、学生状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对新课程具有新奇感,对本学科学问感兴趣,有肯定的学习动力。
然而,由于教材呈现方式的更新和教材体系的重组,对于理解、分析力量远远不够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或许会有肯定的难度。
七年级学生学习的习惯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七年级学生数较少,男女比例均衡,便于教师教学环节的操控和治理。
四、详细工作及措施:1、备课在我校活页教案书写日渐成熟,结合我的课题,对试验教案进展改动,本学期连续撰写课题试验教案。
并严格遵守教学常规的`规定,仔细备课,保证教案的数量和质量。
严格根据学校教学规划要求备课:①各种课型(包括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都有书面的教案。
②重教法、学法指导的设计。
利用学案教学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③每节课仔细确立三维目标、重点、难点、学具等,教学过程(导入、教学方法、学法指导、例题、练习、归纳、板书设计等)、小结、作业分类设计等。
④每单元写教学反思、准时写试验后记。
每5课时一个试验后记。
2、上课高质高效的上课,在课堂上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思维进展,学习过程交给学生,删除教学中的无效环节。
把大量的剩余时间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效率。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0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
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任务及目标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三、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历史下册期考成绩如下: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
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
2教材分析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
这一单元的8节正课,在人教版旧教材中大多能找到对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
只有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略显例外。
新课标中,有关隋朝的内容比较少,只是在科举制度和科学技术部分略有涉及。
但是,想要学生明白唐朝为何“繁荣”、如何“开放”,仅仅从唐朝历史的角度去陈述,恐怕略显苍白。
因此,教科书设置了《繁盛一时的隋朝》这一课。
课文用“南北重归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两个子目,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隋朝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打下了基础。
关于科举制的创立这一内容,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虽有涉及,但一般不会展开。
鉴于新课标将科举制作为内容标准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特意安排了一整节课来讲述科举制的诞生、完善与影响。
初一下册历史教学计划
初一下册历史教学计划本教学计划是针对初一下册历史课程的教学安排,以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发展和影响。
通过本教学计划,学生将有机会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第一单元: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发展1. 学习目标- 了解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理解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 分析夏商周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2. 教学内容- 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兴衰和变革- 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周朝的改革和发展3. 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探讨夏商周时期的社会发展- 配合课堂讲授,提供相关历史资料和图片- 召开小组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对夏商周时期的理解4. 评价方式- 课堂参与度和讨论表现- 小组展示成果和表现- 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兴起1. 学习目标- 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探讨古希腊和古罗马对西方文化和世界的贡献2. 教学内容- 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古希腊的文化和哲学成就- 古罗马的帝国扩张和政治制度- 古罗马的法律和建筑成就3.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资源和实物展示,生动讲解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发展-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研究,深入了解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特点- 安排历史实地考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产4. 评价方式- 小组研究报告和展示- 实地考察作业- 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第三单元:唐宋时期的繁荣与变革1. 学习目标- 了解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繁荣- 理解唐宋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 分析唐宋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2. 教学内容- 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唐宋的经济繁荣和贸易活动- 唐宋的科技和艺术成就- 唐宋文学和诗歌的发展3. 教学方法- 结合历史文献和名人故居,带领学生了解唐宋时期的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古代文学作品朗诵、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活动- 安排观摩经济和贸易的模拟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唐宋时期的商业繁荣4. 评价方式- 诗歌朗诵和手工制作成果- 模拟实践活动表现- 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历史素养,培养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史实,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制度和文化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等。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授历史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件、人物和制度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亲身体验历史事件。
4.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见解。
四、教学评价1.平时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和测验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期末评价:进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注重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具,如PPT、视频和图片等,提高教学效果。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知识面。
六、课程安排1.课时安排: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课时。
2.教学内容安排:按照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3.教学进度安排:制定教学进度表,按照进度表组织教学,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七、教师素质1.专业素养:教师需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能力。
2.教育教学能力:教师需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3.师德师风:教师需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关爱学生,为人师表。
八、课外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考察和调查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痕迹和演变。
初一下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初一下册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一、教育教学目标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尊重的文化。
因此,我作为一名初一下册历史教师,我将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和了解历史知识为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1. 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2.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长河,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3.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理解和分析现实问题;4.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历史学习成绩。
二、教学内容1.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历史概述、古代史、中世纪史、现代史等内容;2. 教学内容将以中国历史为主,以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思想为主线,梳理中国历史发展的大体脉络,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中国历史。
3. 在教学内容中,我将注重传统文化、艺术和科技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和经典。
三、教学方法1. 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实践法、情景再现法、游戏教学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3. 鼓励学生多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手段1.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利用历史文献和文物进行教学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3. 增加实地教学和户外教学活动,展现历史的真实面貌。
五、评价方式1.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2. 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性思维;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教育教学管理1. 课前准备,提前备好教案和教学材料;2. 注重教学进程的掌控,及时调整教学计划;3. 常规进行学情分析,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4. 关注学生的学业和生活状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
初一教学工作计划历史下册
一、指导思想本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将围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探究能力。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材分析《历史与社会》下册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涵盖了我国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的基本知识,了解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历史现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加强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阶段(第1-4周):讲解中国古代史,包括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等时期的历史。
2. 第二阶段(第5-8周):讲解中国近代史,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
3. 第三阶段(第9-12周):讲解中国现代史,包括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历史事件。
4. 第四阶段(第13-16周):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进行历史知识竞赛和实践活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合作意识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依据。
七、教学反思1.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七年级下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七年级下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事件,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2. 帮助学生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够观察、分析和判断历史事件;3.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并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1.1 夏、商、周三代历史1.2 春秋战国时期1.3 秦汉时期1.4 魏晋南北朝时期2. 世界古代历史2.1 古埃及文明2.2 希腊罗马文明3. 中国近现代史3.1 清朝末年3.2 辛亥革命3.3 中华民国时期3.4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5 抗日战争3.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4. 世界现代史4.1 第一次世界大战4.2 第二次世界大战4.3 冷战时期4.4 当代国际事务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讲授历史事件和人物时,结合多媒体资料,让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过程。
2. 问题导向式教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究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发展规律。
3. 互动式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课堂问答等互动教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计划1. 第一周1.1 中国古代历史概述1.2 夏、商、周三代历史2. 第二周2.1 春秋战国时期2.2 秦汉时期3. 第三周3.1 魏晋南北朝时期3.2 期中复习4. 第四周4.1 古埃及文明4.2 希腊罗马文明5. 第五周5.1 清朝末年5.2 辛亥革命6. 第六周6.1 中华民国时期6.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7. 第七周7.1 抗日战争7.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8. 第八周8.1 第一次世界大战8.2 第二次世界大战9. 第九周9.1 冷战时期9.2 当代国际事务十、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2. 开展课外读物阅读活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3. 定期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下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七下历史教师工作计划一、前言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学年我将作为七年级历史教师,将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
为此,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理解,让他们了解历史,热爱历史。
2.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使学生了解历史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学年的教学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世纪史等内容。
我将根据课程要求,细化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注重历史事件的联系和教学模块的整合,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应用学习到的知识。
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将历史事实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2. 主题式教学:通过一系列相关事件串联教学,让学生在了解历史中建立起整体思维。
3.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课外拓展:组织学生到文化遗迹、博物馆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五、教学环境为了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我将利用教室布置、教学课件、实物展示等手段,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另外,我还会提倡学生阅读历史书籍,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兴趣。
六、教学评价1. 组织学生开展历史研究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践检验自己的历史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2. 制定多种形式的考试和作业,并及时批改和反馈,引导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并及时改正。
3.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进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
七、教学亮点1. 在教学内容中注重联系,使学生能够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
2.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
3. 丰富多彩的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加深对历史的了解。
八、教学风格我将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我的言传身教中感受到历史的魅力,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历史学科,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发现自己的进步。
七下历史任课教师工作计划
一、前言作为一名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任课教师,我深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重大。
本学期,我将围绕学校工作总体要求,紧密结合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教学工作计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我国古代至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
2. 通过学习历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课堂效率,确保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历史学科上取得优异成绩。
三、教学计划1. 教材分析本学期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我国古代至近现代的历史发展,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下学期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但部分学生缺乏历史学习兴趣,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针对这一情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3. 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知识;(2)结合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果;(3)注重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介绍本学期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第二至第四周:学习我国古代至近现代历史发展脉络;(3)第五至第七周:重点讲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4)第八至第十周:进行单元复习和模拟考试;(5)第十一至第十三周:进行历史知识竞赛和课外拓展活动;(6)第十四至第十五周:总结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期末复习。
5.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关注学生课堂纪律、参与度、回答问题情况等;(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质量,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3)单元测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历史七年级下教学工作计划
以新学期教学方案为指导,全面落实推进课程改革,逐步形成先进的综合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材分析本学期七年级历史下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
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自控能力较弱。
他们对历史知识充满兴趣,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计划1. 课堂教学(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讨论法等。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
(4)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
2. 课外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历史遗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
(2)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历史剧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鼓励学生阅读历史书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 作业布置(1)布置适量、合理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作业形式多样化,如写作、绘图、调查报告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及时批改作业,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家校合作(1)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
(2)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增进家校之间的沟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合作等方面。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敬爱的各位老师:兹定下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实用和有意义。
具体工作安排如下: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内容,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三国两晋等历史时期。
2.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图片、文献等资料,辨别历史资料的真伪,培养历史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念,提高他们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夏商西周:介绍中国古代最早的历史时期,让学生了解夏商西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2. 春秋战国: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兴衰、变革以及思想文化的交流。
3. 秦汉:介绍秦汉帝国的建立和巩固,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制度、科技发明以及文化繁荣。
4. 三国两晋:讲解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军事斗争和文化传承,让学生了解这段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历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组研究等互动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安排:1. 开学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教材、资料和教学课件,确保教学资源的充分准备。
2. 开学后教学:每周安排一到两节历史课,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3. 课外拓展:组织历史知识比赛、考察活动等,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和知识面。
五、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历史知识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 建立学生档案,记录每位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
以上即为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为历史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出贡献。
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长河,感受历史的魅力,传承中华文明。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尊敬的各位同事:经过讨论和研究,我制定了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一下具体的内容和安排:1. 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2. 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历史概述:简要介绍中国古代历史的主要时期和事件,强调每个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可以通过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2)秦代历史:重点介绍秦朝的建立和统一、秦始皇的改革和统治、秦朝的崩溃等内容。
3)汉代历史:介绍汉朝的建立和王莽的新政、西汉的疆域扩展和社会制度、东汉的灭亡和三国时期等内容。
4)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其他重要科技成果,以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5)中国古代文化:介绍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如儒家思想、佛教、诗词歌赋、绘画等。
3. 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包括讲授、讨论、实验、观察、体验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4. 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所需的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等,并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案例分析等。
5. 学习评价:通过课堂小测验、作业、课堂讨论、项目作业等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能力,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6.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参与与历史学习相关的活动,如参观博物馆、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历史知识竞赛等。
以上是我对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的初步安排和计划。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灵活调整和改进。
希望以此次教学工作计划为基础,在历史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谢谢大家!。
七年级下历史教学计划下学期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历史教学计划下学期教学计划七年级下历史教学计划下学期七年级下历史教学计划一、关于对教材地位的认识和课时的安排。
本册教材承继了上册__古代史的发展脉络,介绍了我国隋唐至明清时期的历史,共22课时,另加八节活动课。
二、关于教材知识体系及重点部分的分析。
(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两代)⑴隋唐科举制、⑵贞观之治与唐太宗、⑶开元盛世和唐太宗及武则天、⑷唐与吐蕃等民族关系的发展、⑸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两代)⑴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⑵宋代社会生活、⑶辽、宋、西夏、金的并立、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明清两朝)⑴明请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⑵郑和下西洋、⑶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及雅克萨之战、⑷清加强边境地区的管辖、⑸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
三、认知能力及情感、教学目标的培养。
⑴通过本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知道__古代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__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⑵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释读历史图表、知道古代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描述历史事件、初步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⑶通过学习,增强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__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学对策与措施。
1、针对学生普遍反映出的历史无用论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的穿插联系取证历史学习的慢性化作用。
2、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大胆创新的课堂教学。
列如:历史剧表演、历史漫画比赛、历史诗歌朗诵、历史歌曲演唱。
通过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针对学生学习态度浮躁、懒散的不良习惯,在课堂上加大练习、提问的力度,强化复习频率。
4、针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状况,开展组织历史人物大家谈的课堂3分钟演讲活动。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第3课 盛唐气象
2
3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2
4
单元复习检测
2
5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2
6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2
7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2
8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难点是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掌握和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难点的理解。
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2
16
第三单元复习
2
17
第三单元检测
2
18
总结复习第一单元
2
19
总结复习第二单元
总结复习第三单元
2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29Βιβλιοθήκη 单元复习检测210
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
2
11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2
12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2
13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
14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
15
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工作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历史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提高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的教学质量,结合我国教育政策和学科特点,特制定本教学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2.使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正确认识历史、分析历史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工作措施1.教材分析本学期所使用的历史教材为《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以单元为纲,全面展示了我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历史进程。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本学期共分为10个单元,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等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1)单元一: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单元二:时代特点鲜明的史实(3)单元三:国家的产生与统一(4)单元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5)单元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6)单元六: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7)单元七:近代化的探索(8)单元八:中国共产党成立与国共合作(9)单元九: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0)单元十:人民解放战争与新中国成立3.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参与度。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4.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单元测试: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检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一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布局
初一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布局一、教学目标根据我国教育部门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初一下学期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2.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 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释和分析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初一下学期历史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历史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2.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
3. 世界历史: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近现代欧洲等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历史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4. 社会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释和分析现实问题。
四、教学评估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法:1. 平时成绩: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进行评估。
2.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研究成果。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资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我国教育部门审定的历史教材,确保学生掌握准确的历史知识。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效果。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六、教学时间安排初一下学期共有18周教学时间,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中国古代史:6周2. 中国近代史:6周3. 世界历史:6周每周2课时,共计36课时。
以上是初一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布局,我们将以此为指导,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本学期历史教学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和相关能力,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概念、事件和发展过程。
二、教学内容安排单元一:古代中国的神话和传说主要内容:1.古代中国的神话和传说的概念和特点;2.传说人物如神辅助人、神佑国家;3.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的影响。
教学安排:1.第一周:古代中国的神话和传说;2.第二周:传说人物如神辅助人、神佑国家;3.第三周:中国古代神话和传说的影响。
单元二:探索中国古代文明主要内容:1.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2.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3.古代中国和其他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教学安排:1.第四周: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2.第五周: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和成就;3.第六周:古代中国和其他文明的交流与影响。
单元三:中华文明的兴衰主要内容:1.中华文明的兴起和繁荣;2.中华文明的转折和衰败;3.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发展。
教学安排:1.第七周:中华文明的兴起和繁荣;2.第八周:中华文明的转折和衰败;3.第九周:中华文明的复兴和发展。
单元四: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主要内容:1.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2.近代中国的思潮和抗争;3.近代中国的变革和发展。
教学安排:1.第十周: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和历史事件;2.第十一周:近代中国的思潮和抗争;3.第十二周:近代中国的变革和发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教学计划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和实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3.设计互动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定期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小测验、作业、实验报告等,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本教学计划重视教学评价与反馈,分为三个层次进行:1.课堂评价:通过教师观察、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方案下载大全
篇一: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
下载大全
20XX-10-27|阅:转:|分享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教材七年级历史下册在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三点:一是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是增加启发性和生动性;三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本学年继续讲授中国古代历史,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隋朝至明朝以及清朝初年的历史,共22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在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因此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1、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练习作为课堂训练,从而改进评估教学;3、组织学习某一历史人物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培养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看问题的能力;4、教导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
切忌死记硬背;5、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和体验。
教材贯穿一些材料阅读,“动脑筋”等虽然不是教材的正文,
却是教材正文的扩展,实际上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更自主的学习,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容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实施了爱国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因些,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参与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倡导师生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应尊重学生的差异,崇尚个性和主体性,鼓励探索真理,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在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的同时,压力感又会促进学生去主动涉猎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注意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
难点:我国的民族关系是如何发展的以及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巩固的
四、教学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课标,把握课标的基本要求和现行教材并吃透教材。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
2在课堂上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传统
的学习方式,为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3、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
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4、要求学生注重教材内容的纵向和横向的分析。
在横向方面掌握同一时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对外关系等等,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历史作用。
在纵向方面,要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从这两个方面增加学习的综合、比较、归纳、分析的能力,以利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的、步骤,抓住教材的重点。
选择恰当的事例拟好课堂思考题,开启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参与教学。
五、教学进度
一、学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四个班历史教学,在他们当中,有的同学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同学根本没什么兴趣。
上学期历史的平均成绩在79分左右,整体成绩比较理想,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
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二、教材分析
依据七年级历史课程标准,整合人民版、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改革中创新,在探索中提高,逐渐建构带有自己特色的历史教学模式,争取各个
班的每个同学的历史成绩都有所提高。
二、教学目标
1、要在上册历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时期的基本特征
以及发展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基本规律。
2、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
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
养成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
4、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学生学习历史的不良习惯
5、从严治教,提高成绩。
四、具体措施
(1)以启发诱导式教学为主,并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
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2)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挂图等教学工具;积极采用现代化
教学手段。
(3)争取每期都要开设历史活动课,要求自己必须自始至终参加学生
的活动,并且要让学生学有所得。
五、进度安排
本学期总课时为38课时,每周2课时。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0课时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8课时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10课时
总复习
附录
6课时
篇二:20XX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南阳桥中学文玲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独特的新课堂模式,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使南阳桥中学的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基本情况分析
1、上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上学期历史进行了课堂改革,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即吸收景弘中学的六三模式,和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模式,结合本校学生的学情.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学案.釆用独学,对学,群学等模式进行教学.从学生期末检测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年级148个学生,人均分67.4.及格率81%优秀率34%与同年级的其他学校相比.仅次于渌口镇中学.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相互合作能力、解题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2、学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年级历史教学,在学生当中,有的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很浓,有的学生兴趣不足。
我应该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
来改善一向把历史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课的学习上,力争培养一批热爱历史学科的爱好者。
3、教材分析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
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
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
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
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简单明了地说明它们特别是后者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之间的关系,却并非易事。
因此,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标准的顺序,采取了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
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这一单元中,像“经济重心的南移”“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