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习题:23 女娲补天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3.女娲造人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3.女娲造人同步练习(附答案)

23 女娲造人考点1 人物形象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中感受女娲这一人物形象。

1.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掘”“掺”“揉”等动词生动地刻画了女娲造人的一系列动作和过程。

2.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这两个词把女娲的人性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出来,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

考点2 写作手法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虚构的,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种写法?《女娲造人》是一则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类诞生作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

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

试想,没有了这种想象,还有神话故事存在吗?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

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象力和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所迫切需要的。

基础积累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掺.和( ) 澄澈..( ) 莽.莽榛.榛( )( ) péng,勃 ,寂 mò,气 gài,绵 yán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草木丛生的样子。

)B.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

(有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极其高明的本领。

)C.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

(清澈透明)D.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不知疲倦)3.根据上下语句的意思,在下列语句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1)人的身体()小,()据说()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女娲造人》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女娲造人》练习(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分层练习第23课《女娲造人》基础练一、基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滑稽(jì)嬉戏(xī)花团锦簇(cù)女娲(wā)B.栖息(qī)吆喝(yāo)昂首挺立(áng)莽莽(mǎnɡ)C.沐浴(mù)澄澈(chéng)津津有味(jīng)蓬勃(péng)D.寻觅(mì)霹雳(lì)混为一谈(hǔn)省事(shě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疮伤枯藤泥潭眉开眼笑 B.原野贱落荒凉世世代代C.蓬勃山崖搅混非凡气概 D.泥浆开辟麻烦兴高彩烈3.下列句子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A.演唱会在江北举行,从大剧院到市区,沿途街道门庭若市。

B.发令枪响后,黎明首当其冲,跑在最前头,最终夺得了金牌。

C.在自私自利者的心目中,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D.云雾山,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它以独特的云雾山水,浓郁的风土人情和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吸引着无数游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中国全球影响力的提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学习汉语。

B.故宫文创之所以成为“网红”,是因为其挖掘了文创的日常实用价值的缘故。

C.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被命名为“嫦娥一号”,该命名源自古典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D.在书香文化浸润下,学校逐渐营造了善思善行的校风和求实求是的精神。

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传女娲是以自己的身体为原型,创造出人类的。

B.女娲用黄泥捏出了第一个人,人的相貌和举止有些像神。

C.女娲接连不断地工作,不断地捏泥人,从此,大地上布满了人类的足迹。

D.女娲安排男女婚配,使他们自己创造后代,人类就这样绵延下去。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果从南方古猿算起,则有200—300万年。

②工具的制造是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重要的特点。

语文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初一上册第23课 女娲造人 课时练含答案(2)

语文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初一上册第23课 女娲造人 课时练含答案(2)

《皇女娲造人》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女娲.(wā)澄.澈(chéng)掺.和(cān)踪.迹(zōng)B.蓬勃.(bó)寂.寞(jì)幽.光(yōu)泥潭.(tán)C.绵.延(mián)揉.团(róu)灵敏.(mǐn)模.样(mó)D.枯藤.(téng)开辟.(pì)气概.(gài)掺和.(huo)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女娲荒凉兴高采烈B.枯藤寂寞眉开眼笑C.非凡泥潭疲倦不堪D.绵廷溅落莽莽榛榛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台下的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B.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许多奇妙的景观。

C.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让人看得目不暇接....。

D.他的表演活灵活现....,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读了《女娲造人》,使我感受到了神话的魅力。

B.女娲创造人类的过程充满了奇幻色彩。

C.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D.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

5.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

(反复)B.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反问)C.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

(拟人)D.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

(拟人)6.下列关于神话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神话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B.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C.神话是虚构的,没有任何现实依据。

D.神话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女娲造人》选段,回答问题。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3《女娲造人》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3《女娲造人》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3《女娲造人》同步练习含答案23《女娲造人》同步练习1.给加点字注音.女娲.( ) 袁珂.( ) 澄.( )澈莽莽榛.( )榛2.给下列各组形近字组词.掘掺枕崛渗耽3.给多音字注音组词.模省似4.选词填空.①人的身体虽然小,但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据说听说传说)②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了.(苦不堪言疲倦不堪心生厌倦) ③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留传连绵绵延)5.有人对本文之类的神话不屑一顾,认为这是迷信.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二,理解感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②哪些地方表现了她"人性"的一面7.哪些词语体现了生命诞生的欢乐请把这些词语摘抄出来.8.你认为哪句话(一句或几句)写得好请写点赏析性的文字.三,拓展提高盘古开天辟地袁珂很多很多年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的景象只是混沌的一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这个其大无比的巨人,就孕育在这混沌之中.他在混沌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一直经过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他忽然醒过来.睁开眼睛一看,啊呀,什么也看不见,眼前只是模糊的一片,闷得怪心慌.他觉得这种状况非常可恼,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混沌用力这么一挥,只听得一声霹雳巨响,大混沌忽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地.--当初是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给盘古板斧一挥,划分开了.天和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要合拢,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的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子也每天增长一丈.这样又过了十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子也长得极大了.盘古的身子究竟有多长呢有人说是有九万里长.这巍峨的巨人,一根长柱子似的,直挺挺地撑在天和地的当中,不让它们有重归于混沌的机会.他孤独地站在那里,做这种非常吃力的工作,又不知道经过了多少年代.到后来,天和地的构造似乎已经逐渐成形了,他不必再担心它们会合拢了,他实在也需要休息休息,终于倒下了.就在这时候,他周身突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温润的宝玉,就是那最没有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清露和甘霖.总之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他用了他整个的身体使这新诞生的宇宙丰富而美丽.9.本文想象奇特,根据文中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关于太阳和月亮的形成,作者想像为盘古的两只眼睛所变.B.关于江河的形成,作者想像为盘古的筋脉所变.C.关于田土的形成,作者想像为盘古的肌肉所变.D.关于花草树木的形成,作者想像为盘古的浑身汗毛所变.10.细读课文按要求答题.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② 关于天地的形成,作者是怎样想象的11.凭什么把"呼出的气"想像成"风和云" 凭什么把"他的声音"想象成"轰隆的雷霆"凭什么把他的"眼睛"想像成"太阳"和"月亮"[思维探究]1.中国古代有许多神话故事,你知道哪些呢请写下来故事的名称.然后与其他同学一块去搜集更多的古代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听.2.本文是根据《风俗通》里的故事改编的,作者充分发挥想像力,大大丰富了原文.请你模仿本文写法,先试着把下文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发挥想像,拓展成一篇情节具体生动的文章.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选自《山海经》)注:詨: 同"叫". 堙: 填塞.[资源链接]1.《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2.华夏经纬网〉神话传说参考答案[知能训练]1. wā kē chéng zhēn2. 挖掘崛起;掺杂渗透; 枕木耽搁3.mó,模仿,模糊; mú,模样,模具shěng,省事,省会; xǐng,省悟,反省; sì,似乎,近似;shì,似的4.①据说②疲倦不堪③绵延 5. 神话不是迷信.迷信是一种盲目的对偶像的崇拜,而神话多是原始初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对世界所作的幻想的解释和描述. 6. ①一天有七十次变化,能造人. ②光有自己的时候感到孤独,自己对着自己水中的影子弄样子. 7. 兴高采烈,跳跃,欢呼,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8. 示例:"澄澈的池水……向着她生气."这几句把一个神写得像人一样有生机有灵气,甚至像一个孩子一样顽皮地对着自己的水中影子嬉闹,显得有血有肉,十分可爱. 9.B 10.①天地混沌一片,让人心闷. ②混沌中轻而清者冉冉上升,便成了天,重而浊者沉沉下降,便成了地. 11. 风和云都是流动的,与"呼出的气"相似;雷霆的声音是巨大的,正与这个巨大的声音是吻合的;而"眼睛"是光亮的,正与太阳和月亮形成相似点.其实,我们这里所说的想像就是"联想",其基本要素就是要求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思维探究]1.比如"火神的传说""灶王爷的传说""孙悟空大闹天宫""哪咤闹海""沉香救母"等.2. 译文参考: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文章(略).。

人教版小学语文《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及赏析《女娲补天》课文原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

有个叫女娲的神灵,她用黄土和水创造了人类。

有一天,天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也被裂开了一道道深沟,熊熊烈火从地心喷出,洪水从裂缝中涌出,野兽也从森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

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痛苦不堪。

看到这一切,女娲心如刀绞。

她决定修补天空,拯救人类。

她首先寻找五色石,然后用神火熔炼,最后把熔化的石头填补到天上的大窟窿里。

她又斩下巨龟的四条腿,用来支撑四方,稳住了摇晃的大地。

接着,女娲杀死了残害人类的野兽,平息了洪水,熄灭了地心的烈火。

经过艰难的努力,天空终于被修补好了,大地也恢复了平静。

人们重新过上了安宁的生活,他们深深地感谢女娲的救命之恩。

从此,女娲被尊为人类的始祖和保护神。

《女娲补天》课文赏析:《女娲补天》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之一,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情节,展现了女娲作为创世神和救世主的伟大形象。

课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天地初开、人类诞生的景象,以及灾难来临时的恐怖场面。

这种对比强烈的情境设置,既突出了灾难的严重性,也凸显了女娲拯救人类的决心和勇气。

在女娲补天的过程中,作者详细描述了她寻找五色石、熔炼石头、填补天空、稳住大地等一系列艰辛而神奇的操作,这些细节描写既展示了女娲的智慧和力量,也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独特理解和解释。

最后,课文以人们重获安宁、感谢女娲的场景结束,强调了女娲对人类的深远影响和崇高地位。

这个故事不仅富含深厚的神话色彩和文化内涵,也传达了勇敢面对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启示作用。

第23课《女娲造人》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3课《女娲造人》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 2024-2025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学期23.女娲造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面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女娲.(wō)澄澈.(chè)崛.起(jué)B.掺.和(chān)绵.延(mián)泥捏.(niè)C.灵敏.(mǐn)寂.寞(jì)幽.光(yōu)D.蓬勃.(bó)揉.团(rú)踪.迹(zōng)2.下列对《女娲造人》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神话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

B.这篇神话赞扬了人的无穷的创造力。

C.这篇神话反映了古代的人们对于人类由来的原始想象。

D.这篇神话运用奇妙的想象,科学地解释了人类的起源。

3.下列词语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A.捏了一些同自己相仿..的“泥娃娃”。

相仿:大致相同,相差不多B.盘古开辟..了天地。

开辟:建立,创立C.捏累了,就索性..用树枝蘸满泥巴在地上甩来甩去。

索性:干脆。

D.女娲又把男人和女人相配,让他们繁衍..子孙。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4.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篷勃起来才好。

B.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崛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

C.接着一阵兴高彩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D.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二、填空题5.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女娲造人》选自,作者是,四川新都人,神话学家,著有、等。

6.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

她从崖壁上下一条枯藤,入一个泥潭里,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

“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①捏②搅③伸④挥洒⑤拉三、语言表达7.请阅读古籍中有关女娲的记载,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女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3课《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23课《女娲造人》同步练习

23* 女娲造人/袁珂【基础练】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女娲.(wā) 澄澈.(chè) 掘.起(jué)B.掺.和(chān) 泥捏.(niē) 绵.延(mián)C.灵敏.(mǐn) 寂.寞(jì) 幽.光(yōu)D.蓬勃.(bó) 模.样(mó) 踪.迹(zōnɡ)【解析】选D。

“模”应读mú。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篷勃起来才好。

B.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崛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

C.接着一阵兴高彩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D.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解析】选D。

A项中“篷”应为蓬;B项中“崛”应为掘;C项中“彩”应为采。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

(宽阔无边的样子)B.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连绵不断)C.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志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疲惫得无法坚持下去)D.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

(清澈透明)【解析】选A。

“莽莽榛榛”的意思是“草木丛生的样子”。

【能力练】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反腐不仅要惩治于后,更应预防于先;不仅需达到“不敢腐”“不能腐”的效果,更需激发“不想腐”“不愿腐”的自觉。

B.中央电视台5月1日推出的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起到了鼓舞士气的宣传作用,传递出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劳动情怀。

C.NBA总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球迷们都在纷纷竞猜骑士队和勇士队谁能夺得总冠军?D.当下新媒体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的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舞星、体坛明星、政坛风云人物……【解析】选C。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女娲造人》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女娲造人》一课一练同步练习(含答案)

【最新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
《女娲造人》一课一练同步练习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 )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
孤独。

(2)澄.( )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

(3)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 )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
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B.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篷勃起来才好。

C.看起来似乎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D.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

3.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香港学员与广州优秀大学生一起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探望外来工子女和他们的生活状
况。

(将“探望”改为“探访”)
B.目前,我国发现的时间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1977年出土的青铜刀。

(将
“1997年”移至“是”和“在”之间)
C.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

(在“爱
国”前加“是否”)
D.气象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持续升高、降水量明
显减少。

(删掉“的原因”)
1 / 2。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23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23  女娲造人》同步练习及答案

23 女娲造人【课前学习】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女wā()澄chè() jué()起chān()合泥niē() mián()延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草木丛生的样子。

()(2)形容本领十分高强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多。

()(3)形容非常愉快、高兴的神情。

()(4)指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办法。

()3.女娲给她自己造的这个生物取了个什么名字?他们怎样称呼女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选文分成两个部分,指出起止段落,并概括大意。

(1)第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部分(________~____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阅读《女娲造人》(节选),完成1—5题。

(12分)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

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荒凉寂寞。

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

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

有一次,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

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

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

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部编版2019年秋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女娲造人》练习1

部编版2019年秋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女娲造人》练习1

第23课女娲造人同步检测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女娲.( ) 开辟.( ) 莽莽榛.榛( ) 疲倦.( )澄.澈( ) 掘.起( ) 幽.光( ) 疲倦不堪.( )踪.迹( ) 绵延.(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天辟地山川草木荒凉寂寞聪明美丽B.兴高彩烈鸟兽虫鱼气宇非凡生气篷勃C.各种各样神通广大世代绵延眉开眼笑D.满心欢喜莽莽榛榛欢呼跳跃灵机一动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才好。

( )(2)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 )(3)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 )4.“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一句中“绝妙”换成“奇妙”好不好?为什么?5.有人认为文章第一自然段与“女娲造人”关联不大,可以删掉。

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6.关于神话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神话是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B.神话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反映。

C.神话是对当时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

D.中国神话极为丰富,许多神话保存在古代著作中,如《山海经》《淮南子》等。

7.下面是赵洁同学搜集的关于神话的诗词名句,请你说说这些名句化用了哪些神话故事。

(1)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李凭箜篌引》(2)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你的眼睛里有我“女娲就捡了很多很多五色石,就是有五种颜色的石头,又采了大把大把的芦苇,芦苇呀?就是一种长得很高的草,长在河边。

我们院子里不是种着芒草吗?对,芦苇跟芒草长得很像。

”“女娲就在石锅里头煮那五色石,用芦苇烧火。

火很烫,五色石就被煮成石浆了。

部编版2019年秋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女娲造人》练习1

部编版2019年秋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女娲造人》练习1

第23课女娲造人同步检测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女娲.( ) 开辟.( ) 莽莽榛.榛( ) 疲倦.( )澄.澈( ) 掘.起( ) 幽.光( ) 疲倦不堪.( )踪.迹( ) 绵延.(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天辟地山川草木荒凉寂寞聪明美丽B.兴高彩烈鸟兽虫鱼气宇非凡生气篷勃C.各种各样神通广大世代绵延眉开眼笑D.满心欢喜莽莽榛榛欢呼跳跃灵机一动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才好。

( )(2)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 )(3)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 )4.“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一句中“绝妙”换成“奇妙”好不好?为什么?5.有人认为文章第一自然段与“女娲造人”关联不大,可以删掉。

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6.关于神话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神话是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B.神话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反映。

C.神话是对当时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

D.中国神话极为丰富,许多神话保存在古代著作中,如《山海经》《淮南子》等。

7.下面是赵洁同学搜集的关于神话的诗词名句,请你说说这些名句化用了哪些神话故事。

(1)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李凭箜篌引》(2)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你的眼睛里有我“女娲就捡了很多很多五色石,就是有五种颜色的石头,又采了大把大把的芦苇,芦苇呀?就是一种长得很高的草,长在河边。

我们院子里不是种着芒草吗?对,芦苇跟芒草长得很像。

”“女娲就在石锅里头煮那五色石,用芦苇烧火。

火很烫,五色石就被煮成石浆了。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女娲补天(附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女娲补天(附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女娲补天(附答案)原文往古⑴之时,四极⑵废,九州⑶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⑷。

火爁焱⑸而不灭,水浩洋⑹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⑺,鸷鸟⑻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⑼,积芦灰以止淫水⑽。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⑾,狡虫死,颛民生⑿。

注释⑴往古:很远的古代。

⑵四极:天的四边。

远古时人错误地认为天的四边都有柱子支撑着。

⑶九州:泛指中国的土地。

⑷这两句说:天不能完整地笼罩大地,地不能周全地承受万物。

兼,合拢。

覆,覆盖。

⑸爁焱(l ny n):大火燃烧的样子。

焱,火花。

⑹浩洋:水势浩大。

⑺颛(zhu n)民:善良的人民。

⑻鸷(zh )鸟:凶猛的大鸟。

⑼远古人类认为水灾与龙作怪有关,故女娲杀黑龙以拯救冀州。

冀州,古九州之一,这里泛指中原地带。

⑽淫水:泛滥的洪水。

⑾这四句话说:苍天修补起来了,天的四边扶正了,洪水涸竭了,中原平定了。

涸,干枯;平,平定、安定。

⑿生:得以生存。

精练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①火爁焱而不灭()②猛兽食颛民()③鸷鸟攫老弱()()④淫水涸()⑤狡虫死()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以与杀黑龙以济翼州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A.策之不以其道 B.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用短文中的信息填空。

这则神话选自《淮南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远古人类为改变生活环境而进行的无畏斗争。

以女娲为例,她面对险恶环境,英勇奋战,,,,显示了人类祖先与天地奋战的雄伟气魄和创造世界的伟大力量。

4.传说女娲炼五色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梗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这个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参考答案】1.①y n②zhu n③zh ④h ⑤ji o⒉c 3.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大龟的四只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翼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4.《红楼梦》译文上古时候,(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天穹的四边忽然毁坏了,九州大地忽然裂开了,使得天不能覆盖万物,地不能普载万物。

【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语文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课后习题】23 女娲造人

【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语文七年级上册配人教版课后习题】23 女娲造人

23女娲造人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女娲.造人》的故事,在古jí的记载中只有几十字,②课文中作者却用较长的篇幅详细叙述了它的起因、经过、结果,③并对女娲在造人过程中的行动和心理展开了具体、生动的描写,使故事、充实。

④通过对本来较为简略、概括的文章或片段加以扩展、补充,使之成为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文章。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拼音对应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A.wō藉B.wā籍C.wā藉D.wō籍2.下列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寥寥丰盈B.了了丰盈C.了了丰满D.寥寥丰满3.“课文中作者却用较长的篇幅详细叙述了它.的起因、经过、结果”一句中加点词的词性是。

4.文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5.文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改正。

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女娲补天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生活。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

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

战争的结果是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

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擎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擎天的柱子被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撞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也出现了纵一道横一道的黑黝黝的深坑。

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

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儿也不怕艰难和困苦,勇敢地独自挑起了这个重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女娲造人
01 积累运用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女娲.(guō)寂寞.(mò)
蓬.勃(péng) 莽.莽(máng)
B.澄.澈(dèng) 崛.起(jué)
掺.合(cān) 揉.团(róu)
C.气概.(gài) 幽.光(yōu)
藤.条(téng) 不堪.(kàn)
D.溅.落(jiàn) 挥洒.(sǎ)
泥潭.(tán) 省.事(shěng)
2.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

她从崖壁上__⑤__下一条枯藤,__③__入一个泥潭里,__②__混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__④__,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__①__成的小人儿一般无二。

“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①捏②搅③伸④挥洒⑤拉
3.请对下面的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1)我们一定要发扬和继承神农炎帝坚忍不拔、开拓创新的精神。

“发扬”和“继承”逻辑顺序不当,应该调换位置。

(2)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

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但是被传为婚姻女神。

把“但是”改为“因此”,因为“被传为婚姻女神”与前面的句子之间是因果关系。

4.有人认为文章第一段与“女娲造人”关联不大,可以删掉。

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不能删掉。

因为这一段写的是女娲造人的大背景:在天地分开以后,由于没有人类而显得荒凉寂寞,为下文女娲造人作铺垫。

5.你从本故事中悟到了什么道理?
示例:人具有可贵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言之成理即可)
6.七年级(1)班准备开展“追寻人类起源”的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仿照示例再策划两项活动项目。

项目一:搜索神话资料
项目二:填写人类进化表
项目三:探讨人类起源新学说;编写想象故事
(2)欣赏下面两幅神话故事图,请你根据画面内容写出相应的神话故事名。

,女娲造人,盘古开天
(3)根据人类进化论,人类将越来越神奇,请发挥丰富的想象,大胆描述一下未来地球
人的形象。

示例:未来人的脑门特别大,思维能力强;双耳张开,能听到宇宙外的声音,脸部会有三只眼,能看到千里之外的景物,两肩会长出双翅,能边跑边飞。

02 拓展阅读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来了。

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

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

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经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崩塌下来,天上露出些丑陋的大窟窿,地面上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的黑黝黝的深坑。

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

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已经无法生存下去了。

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娲,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担负起了这个重担。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

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去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

剩下来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塞住了很大的洪水。

这时候,池水又澄澈得能照见她的影儿,大地也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

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也不出乱子,神通广大的女娲让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7.请你给文章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4个字)
女娲补天
8.天是谁弄破的?他为什么把天弄破了?
水神共工;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被打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上,就一头撞向作为撑天的柱子的不周山,柱子被撞断了,天就破了。

9.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一个个窟窿都填补好。

10.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不是真实的;它反映了古代人民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

11.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女娲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有爱心,她给了她的孩子伟大的母爱,意志顽强。

文章标题
【常考题型】1.拟写(概括)文章标题。

2.理解(分析)标题的含义。

3.分析标题的作用。

【技法点睛】1.拟写(概括)文章标题。

首先要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依据有: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

其次,要看开头、结尾、中心句、过渡句、反复出现的句子。

2.理解(分析)标题的含义。

(1)看标题的本义。

即标题中词语的含义、概括的内容、点明的对象;(2)分析标题的修辞义。

将运用修辞的标题还原后理解其含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

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分析;(4)把握标题的象征义。

理解象征手法关键在于找出象征本体和象征体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5)把握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有的文章标题是对作者内在情感的一种概括,或者是作者寄托情感的事物;(6)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7)寻找文章线索。

3.分析标题的作用。

(1)散文文题的作用:①交代文章内容;②点明文章主旨;③交代行文线索;④具有象征意义;⑤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2)小说文题的作用:①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②设置悬念;③贯穿全文的线索;④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