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博研商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MBA走进社区开展投资理财教育
考研择校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介绍
考研择校中山大学岭南学院金融系介绍金融系是中山大学金融学科的核心构成部分。
招收攻读金融学专业博士、硕士以及学士学位的学生,并为EMBA、IMBA学生提供金融方向课程,其本科和硕士项目为美国金融分析师协会(CFA)课程合作伙伴项目。
中山大学金融系的师资来自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国内外名校。
金融系现有教授、博士生导师5名,副教授5名,讲师/助理教授5名,所有师资均获经济学或金融学博士学位。
绝大部分教师有在国外著名大学学习或从事访问研究的经历,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
主要研究方向有:宏观金融理论与政策,数理金融,金融机构管理,公司金融以及金融市场与投资。
近年来,该系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并在下列方面的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公司估值与股票价格行为;随机微分方程在期权定价中的应用、动态资产组合的选择;中国股票市场的作用、金融抑制与金融中介的效率;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与政策的有效性、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金融状况指数;银行贷款准备金制度;国际收支管理、汇率制度选择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中国影响的传导机制等,在国际国内的著名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2006年,中山大学金融学入选为广东省重点学科。
金融系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为各级地方政府、各类企业以及银行、证券、保险、企业财务等部门提供政策建议或咨询、培训等服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金融系的教学科研具有明显国际化特色,多采用国际著名大学通用的教材,本科大部分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采用英文授课,注重与国际国内学术界和知名大学的学术交流与学生的交换访问,金融系毕业的杨子晖博士,其博士论文入选为2009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金融系已有多名优秀毕业生现供职于国际知名的机构,包括世界银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美林证券、穆迪、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等。
我国智慧社区养老现状及对策
我国智慧社区养老现状及对策目录1. 内容概览 (2)1.1 背景概述 (3)1.2 研究意义 (4)1.3 研究思路 (5)2. 我国智慧社区养老现状分析 (6)2.1 智慧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7)2.1.1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8)2.1.2 智能硬件设备 (9)2.1.3 数据平台及共享机制 (11)2.2 智慧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现状 (13)2.2.1 远程医疗服务 (14)2.2.2 居家养老服务 (16)2.2.3 在线社交及文化娱乐服务 (18)2.2.4 智能家政服务 (18)2.3 智慧社区养老面临的挑战 (19)3. 智慧社区养老发展对策 (21)3.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22)3.1.1 政策引导 (23)3.1.2 产业扶持 (25)3.1.3 资金投入 (26)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7)3.2.1 广覆盖物联网网络 (28)3.2.2 智能硬件设备升级 (29)3.2.3 完善数据安全体系 (31)3.3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32)3.3.1 个性化定制服务 (33)3.3.2 加强健康管理服务 (35)3.3.3 开发多元化活动 (36)3.3.4 推广共享养老服务 (37)3.4 增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39)3.5 加强智慧社区养老宣传教育 (40)1. 内容概览智慧社区在推动养老服务智能化、便捷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福祉的关键力量。
本文将从智慧社区养老的当前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其在技术应用、服务模式创新、特色案例等方面的成就和不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智慧社区养老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第一部分“智慧社区养老现状分析”将详细介绍目前智慧社区养老的发展趋势,包括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在老年人健康监测、居家安全、医疗服务、娱乐休闲等领域的应用。
第二部分“智慧社区养老面临的挑战”将概述智慧社区养老模式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技术融合的难度、老年人接受度的差异、隐私和安全问题,以及经济投入与运营成本之间的平衡等。
中大岭院推升级版MBA 学费同时上调-MBA考试.doc
中大岭院推升级版MBA在“升级版岭南MBA全方位体验之旅”活动上,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大学)发布了一系列2010年MBA改革措施,包括招生、课程设置、奖学金、校友网络等六大方面。
由于教学服务的升级,岭院MBA也面临涨价,其中国际MBA学费由人民币8.8万元调整为10万元,MBA项目学费由7.8万元调整为9万元。
30万奖学金鼓励报读岭南学院从2009年开始设置MBA新生入学奖学金,2010年奖学金将进一步升级,达到30万元;奖励范围也从国际MBA全日制班前10名的新生,扩展到前20名。
“考虑到完全放弃工作来学习,机会成本更高,因此新生奖学金主要针对全日制班的优秀学生。
”岭南学院张艳梅副院长解释说,“而且,我们也想鼓励有心的在职人士重回校园安心充电,为自己的职业做更长远的规划。
”推出金融与物流两个专业“细分化是MBA的一大发展趋势。
以前的MBA都是职业经理人,大家学的都一样。
但是我们发现,MBA学员除了学习一般的经济管理课程外,还需要对自己将来职业发展的具体方向有更深入的研究。
”张副院长说。
据介绍,在原有MBA课程的基础上,岭南MBA今年开设MBA 金融方向和物流方向两个专业。
金融MBA通过提供理论与分析的工具,使学生掌握金融行业的实战技能,注重公司、金融机构的金融管理。
物流MBA有至少9门选修课,涵盖了物流专业的主要课程。
张副院长还透露,岭院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推出5个专业方向的MBA课程。
软性课程助扫清学习障碍在课程设计上,岭南MBA将配合2009年新推行的三学期制,采用由软性课程开始,核心课循序渐进,逐渐向专业课程过渡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消化学习内容。
据悉,岭院还推出了MBA学前准备课程,“设英语、经济学、财务会计、数据模型和决策四门课程,主要是让一些学科背景缺失的学员能够提前打好基础。
”张副院长介绍说,“对于全日制学生的课程,也是先从简单易学的内容着手,比如管理沟通、组织行为学、职业发展等,一个月后,再加入经济和管理课程,让学员有个适应过程。
中山大学在线mooc创业教育培训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中山大学在线MOOC创业教育培训项目学校名称:中山大学项目名称:在线MOOC创业教育培训团队成员:陈旭东(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魏润平(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袁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刘颖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杨林涛(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指导教师:任荣伟教授、林平凡研究员2017年9月23日授权说明:本项目授权给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发布本报告。
摘要:2014年,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掀起创业热潮;中共十三五,创新创业被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经济翻开新篇章;同时,根据调查可以发现,在2015-2016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分别达到1192、1437亿元,估计2017年-2018年将达到1734、2046亿元,人数可达13221万人,在线教育前景广阔!响应国家号召,满足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在线教育市场广阔,创慕教育应运而生!创慕教育目前的主营项目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包含高校创业慕课,创业视频案例,均由具有丰富创业教育经验的教师打造,涵盖基础理论知识和进阶专业化课程,满足普通高校创业教育需求。
一、创业实践项目简介1.团队简介在线MOOC创业教育培训平台的背后是一支年轻的创业团队,充满活力和激情,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顺应互联网思维,推动创业教育的发展,普及创业知识,是一支兼具情怀和才情的队伍。
本项目尤其注重团队建设,目前有五名核心成员为管理层,他们分别来自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及市场营销专业,富有个性且优势互补,团队成员在技术和技能上形成互补的优势,以目标为导向,以协作为基础,制定严格又灵活的共同规范和方法。
2.实践程度(1)高校慕课中心平台开发:本项目设计开发了在线MOOC创业教育培训平台——高校慕课中心,成功嵌入智能作业系统、直播等程序,丰富了在线MOOC创业教育培训平台的功能。
(2)线上慕课录制情况:目前已邀请到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优秀教师,以及KPMG(毕马威)、平安信托等知名企业的高级经理为创慕录制课程,课程已达30余节。
壹号土猪案例分析
主题:创新商业模式掘金消费升级——“壹号土猪”案例分析时间:2009年12月19日(周六)下午2:00——4:30地点:中山大学岭南堂三楼主题:“天地一号”主持人:贾肖明南方日报经济新闻中心主任助理企业嘉宾:陈生天地一号食品集团董事长点评嘉宾:岭南学院教授邹建华、副教授刘芳新华信正略钧策合伙人、副总裁唐平华【贾肖明:】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感谢各位牺牲周末的宝贵时间,来到《南方财富案例》的现场,我叫贾肖明,来自南方日报,很荣幸为大家主持今天的活动。
风起南方、领跑中国,今年是南方日报创刊六十周年暨第七次改版的日子,值此日子,南方日报经济中心打造了《南方财富案例》这样一个栏目,其定位是结合南方日报和商学院的优势,共同打造商业案例报道的新标杆。
很荣幸南方日报今天可以签收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商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来打造《南方财富案例》第一期管理沙龙的活动。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张艳梅女士为今天的活动致辞。
【张艳梅:】尊敬的陈生董事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经过近一段时间的筹备,南方财富案例走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系列活动今天拉开帷幕,在这里我仅代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向南方日报社、天地一号集团和学院的各位老师、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大家知道岭南学院一直致力于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中心充分利用了国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国际化的教育方向,致力于给MBA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体验,除了课堂学习之外,我们学院的MBA中心还通过各种活动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未来商界领袖所需要的智能、勇气和领导力。
我们注重与企业、媒体的合作,广泛邀请企业精英到学院主办讲座和交流活动,07年开始我们的项目与美国麻省理工管理学院以及其他国内合作伙伴推出中国实验室活动。
我们每次的活动都得到了媒体的关注,我记得是去年吧,我们项目在东莞和当地政府、当地媒体有一个活动,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的这场活动,我觉得对我们商学院来说,对我们中国的企业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企业、媒体、学院学校三方合作的崭新模式。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路径探析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概述 (5)1. “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定义与特点 (6)2. “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发展历程 (7)3. “一站式”学生社区的优势与挑战 (9)三、“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10)1. 学生社区发展的相关理论 (11)2. 高职教育理念与模式创新 (12)3. 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心理学原理 (14)四、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路径探析 (15)1. 明确建设目标与定位 (16)2. 完善社区硬件设施 (17)3. 丰富社区文化活动 (18)4. 加强社区管理与服务 (19)5. 强化社区协同育人功能 (20)6. 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22)五、“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实施策略 (23)1. 组织领导与规划制定 (24)2. 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 (25)3. 校地合作与社区参与 (26)4. 激励措施与政策保障 (27)六、“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评价与反思 (28)1. 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 (29)2. 实证研究与分析 (30)3. 存在问题与改进对策 (31)七、结论与展望 (32)1. 研究总结 (33)2. 研究不足与局限 (34)3. 未来展望与建议 (35)一、内容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高职院校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学生社区建设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文旨在对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路径进行探析,以期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区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意义和价值,指出其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政策支持、组织架构、设施设备、管理模式、活动策划等方面对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设路径和措施。
中山大学2016年考研录取名单
105586105580037 105586105330010 105586105330038 105586107120025 105586104870005 105586104860011 105586106100006 105586101450026 105586107120020 105586105320027 105586106110021 105586100107541 105586100107425 105586100107355 105586100107487 105586100107465 105586100107391 105586100107478 105586100107366 105586100107535 105586100107499 105586100107394 105586100107348 105586100107525 105586105580069 105586105580070 105586105580039 105586105580040 105586105610041 105586194220074 105586105580042 105586105580055 105586100190056 105586105580043 105586105580044 105586102840071 105586105580045 105586103840075 105586106110076 105586105580057 105586105580067 105586105580046 105586105580047 105586105200048 105586107120058 105586106110049 105586105580059 105586105580072 105586100270060 105586105580073 105586105740061 105586100070050 105586105580051 105586105580062 105586105580063 105586104870052
中大岭南学院EMBA、IMBA学员赴香港访闯学习
当选 者都 印证 了广东经济发展 的步伐 ,代表 了广
东 企 业 发 展 的 大 方 向 。 在 2 0 年 的 评 选 中 岭 南 06 学 院 E B 0 4 学 生 、 广 州 珠 江 啤 酒 集 团 有 M A2 0 级
其 中 , 中 山 大学 岭 南 ( 学 )学 院 E B 学 大 M A 员 、 7 连 锁 酒 店 集 团 CE 天 0郑 南 雁 先 生 被 评 选
发展动 向。
而成 ,是 ~ 家全球 领 先 的金 融集 团 ,业 务 网络 遍 布全 球 ,是全 球 非政 府性质 的最 大投 资机 构 之~ 。瑞 银 集 团在 投 资 银行 、风 险 管理 及 高端 财 富管 理 等 方面表 现 卓越 ,先后 被评 为 “ 球 全 最佳私 人银行 ”、 “ 最佳 风险管理银行 ”及 “ 最
老 师的 带领 下前往 香 港 参加 了瑞 银 集 团举行 的 财 富 管 理 研 讨 会 。瑞 银 集 团 由瑞 士联 合 银 行
( S t 瑞 士 银 行 公 司 (w iS a k o p) 并 UB )n S SBnC . r 合
“ 资本 运营 ”课 程 的重 要 组成 Hale Waihona Puke 分。 来 自瑞银 维普资讯
■ o云典 E十 人礼 2l 物举 ce 颁行 0大 奖 og ne 7 o经 广风 m济 y 东 c
班 O 级 世界 经济专 业学 员 ,在职研 究生 课程 进 1
修 班 校 友联 谊 会 理 事 ,广东 伽利 略卫 星导 航股
份 有 限 公 司 董 事 长 林 秋 城 荣 获 “ 0 7 东 十 大 20 广 经 济风云 人物 ”提名奖 。
今年被评选为 “0 7 2 0 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 的经 济 人士 是 :欧 广 、刘绍 勇 、蔡 高声 、刘绍 喜 、许 家 印、苏 志刚 、余 子权 、张 房有 、郑南
商学院愿景 2
关于商学院愿景、使命、价值观的有奖征集通知为更好地发展商学院,学院发起有奖征集活动,希望全院师生共同参与,就商学院的愿景、使命、价值观,贡献您的思想与智慧,提出您的真知灼见。
本次活动的具体要求如下:1.对象:仅限于商学院学生。
2.投送方式:请将您的观点、意见或建议按照附件一的格式:电子版:2013年1月4日下午5点前发送到jstuspb@,并留下你的姓名、联络方式等。
纸质材料:2013年1月4日下午5点前交到学工办111办公室李爱丽老师。
4.有关愿景、使命、价值观,请参见附件二里有关背景资料,以及其他全球知名院校的范例。
一般而言,愿景要言简意赅,突出未来的长远追求,而使命则是为实现该愿景而制定的现实目标和路径,价值观则是我们所应坚持的核心办学理念及应重点坚持的原则。
5.学院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应结合我院发展历史、学科特点等。
6.本次活动分教职工组和学生组,各设一等奖一名,奖励500元;二等奖二名,各奖励200元。
7.本次活动,将设立评奖委员会,由院、系领导、学生代表和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
8.本次活动将于2013年1月11日(星期五)上午召开评审会议,下午在商学院网站公布征集结果及获奖人员名单。
9.未尽事宜,由商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负责解释。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2012年12月18日附件1: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愿景、使命、价值观征集活动设计方案附件二相关背景知识1.愿景愿景(Vision)的涵义:是一种内心的愿望,是脑筋的一幅图画,是一种驱动力,愿意实践、追求,来达到某一个境界,能追求到某一种成就。
(Vision: Defines the desired or intended future state of an organization or enterprise in terms of its fundamental objective and/or strategic direction. Vision is a long term view, sometimes describing how the organization would like the world in which it operates to be. For example a charity working with the poor might have a vision statement which read "A world without poverty")Vision statements (愿景的陈述):∙Describe an ideal future.∙Reflect the essence of an organization’s mission and values.∙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mpact do we want to have on society?∙Unite an organization in a common, coherent strategic direction.∙Convey a larger sense of organizational purpose, so that employees see themselves as ―building a cathedral‖ rather than ―laying stones‖.例如:GE的愿景:We bring good things to lifeMicrosoft的愿景: To enable people and businesses throughout the world to realize their full potential.2.使命使命(Mission)的涵义:简单的说,就是要完成愿景!(为谁而做?要如何做?)完成谁的愿景?可能是个人的、家庭的、甚至公司的。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12 日下午,学院集中例会后,在学院党总支的倡议下,学院教师自发为患病学 生捐款。我院 05 级项目管理学生陈佩佩,在 2009 年毕业前夕,不幸被诊断为白血 病患者。本该是最有朝气与活力,有能力步入社会创出一番事业的年纪,却因为突 如其来的病魔而几乎失去了一切。经了解,陈佩佩目前同学身体状况极差,其家庭 情况也比较困难(其父母均为知青,双双下岗),现在正在诊疗关键期,本人及家庭 都经受来自各个方面的痛苦。我院世博志愿者们得知消息后,十分关心陈佩佩同学, 他们在服务世博的同时,以全体志愿者的名义发起爱心募捐,在 10 月 10 日早上的 小白菜班车广播向全体公管志愿者讲述陈佩佩的故事,学院所有的小白菜都拿出当 天的伙食补贴中的 5 到 10 元捐给陈佩佩同学。志愿者精神长存,学院志愿者还在多 方奔走,通过各种渠道希望能够给她带去生命的信心与希望,继续顽强地与病魔抗 争。本次捐款共募得现金 10,500 元。已转交陈佩佩同学家属。
3
☆引进人才,服务学科发展,我院特聘教授蔡江南专访
从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开始,引进一流人才,作为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提 出并形成共识。希望通过引入一流人才,增强研究团队实力,带动学科发展;发挥 人才的优势,联系整合业内资源,提供学科发展建议,开拓新的增长点。
蔡江南研究员于 9 月 13 日到学院访问,10 月 22 日返回美国。在此期间,给研 究生讲授 6 工作日 18 节次《卫生经济学》、《卫生政策》课程,并做学术讲座“医院 应当由谁来办?---公立医院改革的国际视角”,通过在专业教学中引入国外相关的专 题课程及训练,让师生们接触到专业前沿,开拓自身的研究视野。在服务学院学科 发展方面,一直参与公共管理实验班工作,参加首次新生见面交流会并做宣讲。在 实验班的教学中,为实验班做“医改为何如此步履艰难---中美医改比较分析”的专题 报告。并多次参与公共管理学科规划会议,为学科发展出谋划策。与此同时,利用 自身的资源,在学院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方面,在国外一直负责与布兰戴斯大学交流 沟通、协商办学事项;在访问期间先后在我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交通 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举办了布兰戴斯大学国际卫生政策和管理硕士项目宣讲会,取得 较好的成果。此外还联络组建马鞍山市立医疗集团科研教学基地。马鞍山作为全国 公立医院改革的 16 个试点地区之一。马鞍山市立医疗集团的改革在全国已有一定的 影响,在此期间实地访问了马鞍山市立医疗集团,对方希望得到我院的研究力量的 支持。目前初步达成长期合作的意向,作为我院科研教学基地。在科研合作会谈与 交流方面,先后与上海交大经济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复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社科院;上海卫生局;浦东财政局等多家单位联系开拓相 关合作资源。
新加坡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和学前融合教育联动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和学前融合教育联动发展的经验与启示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及重要性 (2)1.2 研究目的 (4)1.3 文献综述 (4)2. 新加坡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干预 (5)2.1 早期发现机制 (7)2.2 早期干预政策与框架 (8)2.3 早期干预模式与方法 (10)2.4 早期干预的效果评估 (11)3. 新加坡的学前融合教育 (12)3.1 融合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14)3.2 融合教育的实施策略 (15)3.3 融合教育的专业支持体系 (17)3.4 融合教育的效果及挑战 (18)4. 早期干预与学前融合教育联动发展的策略 (20)4.1 战略规划与政策支撑 (21)4.2 评估体系与服务整合 (23)4.3 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24)4.4 家庭社区的参与机制 (25)5. 案例分析 (27)5.1 成功模型与实践案例 (28)5.2 挑战及策略调整 (30)5.3 效果度量与社会反响 (31)6. 启示与建议 (32)6.1 对于不同地区的适应性 (34)6.2 加强家社合作与支持 (36)6.3 持续评估与反馈调整 (36)1. 内容简述新加坡在特殊教育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将早期干预与学前融合教育紧密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模式。
本文将首先介绍新加坡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体系的架构和工作机制,包括早期筛查、诊断、干预服务等环节,并分析其特点和优势。
随后将探讨新加坡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融合教育理念的内涵、实践模式以及促进特殊儿童融入主流教育的策略。
通过对比分析,文章将揭晓新加坡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干预和学前融合教育联动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并总结其经验和启示,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1.1 研究背景及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支援日益被各国政府视为一种必要的公共服务。
新加坡作为一个教育高度发达的国家,特别关注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早期干预和学前融合教育。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构建
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2022年度课题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岭南文化的价值实现研究(2022GZGJ117)阶段性成果;2021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 新时代广东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 三维三阶 模式研究 (2021GXSZ141);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青年课题 文化社会学视角下我国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路径研究 (2022QN06)㊂作者简介:谭玉甜(1995-),女,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㊂粤港澳大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视角谭玉甜(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445)摘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有助于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激活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意识㊁增强中华民族价值认同意识和唤醒中华民族情感认同意识㊂现今,粤港澳大湾区 人文湾区 建设初显成效,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㊂然而,残存的文化偏见㊁多元的文化观念和乏力的文化产业等问题,严重影响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㊂必须通过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㊂关键词:湾区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中图分类号:D9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3.17.0601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视角下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括共同的身份认同意识㊁共同的价值认同意识和共同的情感认同意识,是指中华各族人民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心理上的认可,这种意识的培育需要在人们之间建构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进而形成一种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心理共识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指中华各族人民对自身所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肯定㊂为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㊂1.1㊀有利于激活湾区青年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意识高度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激活湾区青年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意识㊂一方面,湾区青年的中华民族身份认同感源于 共祖 意识㊂中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培育了中华民族崇拜祖先的思想,中华各族人民多自称为 华夏儿女 炎黄子孙 ,意指炎帝和黄帝的子孙后代,这表达中华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 祖先 的认同与崇拜,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共祖 意识,是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肯定㊂另一方面, 和合 思想是湾区青年坚定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催化剂㊂尽管中华各民族之间存在生活㊁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但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 大一统 的政治实践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得政治理念实现了从先秦的 内诸夏而外狄夷 到清朝 天下一家 的转变,逐渐形成了 国土不可分㊁民族不可散㊁文明不可断 的 和合 思想理念,这一思想理念不仅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所遵循的交往准则,也是各族人民视中华民族为统一整体的共同心理认知㊂1.2㊀有利于增强湾区青年的中华民族价值认同意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是增强湾区青年中华民族价值认同意识的思想源泉㊂共同的价值理念是维系共同体意识的核心㊂增强湾区青年的中华民族价值认同意识,其根本是加强湾区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㊂习近平指出: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㊂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㊁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㊁行无依归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也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认可的价值观 最大公约数 ,而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出来的,蕴含着仁爱孝悌㊁自强不息㊁敬业乐群㊁精忠爱国㊁勤俭廉洁等思想理念㊂这些思想理念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色,有利于推动湾区青年凝聚价值共识并自觉地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㊂1.3㊀有利于唤醒湾区青年的中华民族情感认同意识在中华大地上蕴藏着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㊃771㊃史文化遗产,是湾区青年情感归属意识产生的文化情境㊂情感认同是通过一系列情感中介深入主体的内心,继而唤起主体的感动而获得的理解㊁认同和接受㊂而每一种情感都是由某种社会关系和文化观念与我们的身体感觉和姿态的不同结合而构成的 ,这意味着中华各族人民的情感认同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㊂中华民族数千年孕育的历史文化,特别是那些具有时代转折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时间节点,在民族成员心中烙下印记并潜隐地植根于民族成员的头脑中,一经触发或唤醒,即可将民族成员置于共同历史文化情境,并使民族成员之间形成强烈的情感认同㊂2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视角下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1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视角下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机遇在党中央的积极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 人文湾区 建设初显成效,为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㊂现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推动湾区青年与中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合作日趋活跃,有利于引导湾区青年更加系统地认识到粤港澳三地与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奋斗㊁共同繁荣的历史,从亲身体验中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㊂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实现 飞跃 发展,为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富的文化供给㊂例如,在文化媒体方面,以新媒体为代表的湾区传媒和娱乐行业价值涨幅在20个行业中高居前三;在文旅合作方面,从2020年1月至今,粤港澳三地新增(开业或试营业)33个文旅项目,平均每年有超过10个项目新开业;在文化产业合作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联盟㊁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㊁文化教育交流中心等相继成立;在文化交流方面,开展了 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 深港澳青年文化交流周 穗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季 等文化交流活动 可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人文湾区 使湾区青年有更多机会透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华各民族之间的历史联系,感悟文化底蕴,厚植家国情怀㊂2.2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视角下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挑战2.2.1㊀残存的文化偏见消解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偏见主要指在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等诸多原因造成的一种文化心理认知偏向,表现为带着较强的主观情绪和认知偏差去评判迥异于自身所属文化的其他文化㊂由于湾区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以致这种文化偏见至今仍然存在,阻碍着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㊂一是部分港澳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偏见㊂港澳地区虽已回归祖国20余年,但部分港澳青年仍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贫乏㊁认知欲低下等现象㊂这些现象的出现既有历史遗留因素也有现实因素㊂香港和澳门在过去逾百年的过程中曾被迫接受殖民统治,部分港澳青年的思想意识仍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㊂而且,由于港澳地区特殊的经济地位和高度商业化的文化取向,也使得港澳地区的教育改革有所偏颇,与理工科课程相比,历史文化课程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处于被边缘化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港澳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加之部分港澳青年受到西方不良舆论影响,从而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抵触情绪㊂二是部分珠三角地区青年对其他地域文化的认同感不高㊂珠三角地区作为岭南文化的核心地区,改革开放后,借毗邻港澳的对外通商之便及外接海外文化浸染,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形态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貌㊂但这也使得部分珠三角地区青年产生偏狭的地域主义,即对本地域文化的高度自信和对其他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排斥㊂2.2.2㊀不良的文化观念削弱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窗口的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多元文化观念相互交融又相互冲突的场域,一些不良社会思潮持续蔓延,弱化主流价值㊁传统美德的地位,削弱了湾区青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㊂一是西方意识形态的强烈渗透㊂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报纸㊁广播㊁电视㊁互联网媒介等手段传播西式的价值观㊁历史观㊁生活观㊁道德观,片面诠释中华文化,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刻意制造各地域各民族的矛盾,削弱湾区青年的国家认同感㊂例如,部分湾区高校以学术自由之名纵容学生聚众闹事,这导致在 占中 运动中学生成为游行的主力军㊂二是错误社会思潮的持续蔓延㊂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市场经济高度活跃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同时也滋长了的拜金主义㊁享乐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弱化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作用,动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道德规范中的地位,进而引起人们的道德失范和价值歪曲,这一现象在湾区青年群体中尤为明显㊂2.2.3㊀乏力的文化产业淡化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中央高度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㊂然而,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产业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长此以往不仅影响 人文湾区 建设,也会淡化湾区㊃871㊃青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㊂一是价值引领需要进一步加强㊂文化产业虽然是一种带有经济属性的产业,但其根基依旧是精神文化,正如习近平所说: 衡量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经济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㊂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㊂可见,价值引领是文化产业的重要功能,能否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㊁祖国和平统一等社会主流价值观融入文化产业发展中,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能否兴旺发展的关键㊂然而,由于历史背景和地域环境等因素影响,部分湾区文化产业在文化产品㊁文化服务㊁文化项目等方面出现主流价值融入困难㊁主流价值沦为配角㊁脱离主流价值等问题㊂例如,南方日报㊁大公报㊁澳门日报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主题的报道,更多的是流于对表面事件的陈述㊂二是传统文化资源尚未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㊂根据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大部分文化产业都缺乏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㊂例如,粤港澳大湾区培育了 喜羊羊与灰太狼 熊出没 猪猪侠 等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著名动漫品牌,但纵观其主题与内容,尚未巧妙地融入各族人民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等资源,难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㊂3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视角下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构建3.1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化湾区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消除文化隔阂,才能构筑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家园㊂为此,要通过教育等方式提升湾区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从而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人格㊁培育共同理想以及塑造民族身份认同的功能㊂首先,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㊂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状,推动各地区学校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讲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起源㊁发展历程㊁价值理念等方面的知识,深化湾区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增强湾区青年文化认同感㊂其次,积极开展湾区青年文化实践活动㊂发挥学校作为教育 主阵地 的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借助座谈会㊁科研合作㊁社会实践㊁讲学进修等活动形式,搭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激发湾区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湾区青年树立和而不同 的文化观念和民族平等观念,有利于增进湾区青年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同㊂3.2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更加快速,各种意识形态挑战和传播风险也不断增多,因此,必须完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体系,铸牢湾区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㊂首先,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资源㊂应充分分析湾区青年的思维特点,遴选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华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历史事实㊁文化遗存㊁考古实物等作为传播资源,借此引导湾区青年清晰地明确 我是谁㊁我从哪里来㊁我要到哪里去 ,从而消解文化全球化带来的民族身份认同焦虑㊂其次,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㊂顺应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尊重传播规律,实现传播渠道的迭代升级,借此搭建各个民族各种文化沟通的桥梁,增进湾区青年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㊂最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㊂严格把控粤港澳大湾区各种媒介和机构的传播内容,严禁制造散布㊁传播分裂国家和民族的谣言㊂3.3㊀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业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有效手段㊂结合现代社会人民群众对文化产业的现实需求,科学合理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业,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以唤醒湾区青年的民族情怀㊂首先,深挖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㊂粤港澳三地应加强合作,设立专项扶持计划,通过民间采集和自愿捐献㊁现代数字技术修复㊁完善传承机制等方式挖掘和保护濒临遗失或尚待发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特别是湾区人民与中华各民族人民之间共同奋斗㊁共同繁荣的历史),为唤醒湾区青年的民族情怀提供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㊂其次,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品的价值引领㊂文化创造者应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底色,创作更多优秀的反映湾区人民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优秀艺术精品,为推动湾区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强大的精神能量㊂最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培养机制㊂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政府㊁社会和学校应协同合作,创新激励㊁选拔和培育机制,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基地,遴选出高层次尖端文化人才,着力培养基层文化人才,形成年龄合理㊁城乡布局均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才队伍梯次结构㊂参考文献[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24.[2]王鹏,侯钧生.情感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社会, 2005,(04).[3]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02).㊃971㊃。
叶葆定先生与中大岭南学院MBA分享人生智慧-MBA考试.doc
2006年11月17日下午,岭南(大学)学院董事会名誉主席98岁高龄的叶葆定先生与岭南MBA学生,MBA和EMBA校友以及岭南学院MBA教职员工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分享他的人生智慧,鼓励岭南学子服务社会。
叶先生此次是专程从加拿大回来参加中山大学岭南学院MBA中心大楼的奠基仪式。
当天下午15:20分,叶葆定先生和伍沾德博士在参会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中走进入岭南堂陈荣捷讲学厅。
此次对话从八十多岁的伍沾德博士眼中的叶葆定先生开始谈起,伍沾德博士讲到叶葆定由于祖父是惠州书院院长,四五岁时就读四书五经,受父亲的瞩托从事实业,捐资教育,累计个人捐资岭南超过四千万港币。
并讲了叶葆定先生从岭南姑爷到岭南教授的轶事,对岭南的捐赠慷慨大方,个人生活非常节省,买西装为省钱不在香港买,而想到深圳买四百元的西装,请校友吃早餐也只吃一元钱的白粥。
多年的老友眼中的叶葆定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一心为他人,为教育,为岭南不断奉献的杰出岭南人。
在主持人伍丹红校友的提问下,叶葆定先生讲述了自己的岭南情缘并首次批露了当年恋爱结婚的趣事。
叶葆定先生娓娓道来,风
趣又带点顽皮。
初识岭南未考入,MIT求学时为中国水灾筹款时遇岭南学生李惠荃女士,为赴中国与爱人重聚提前两周从MIT 毕业,经一个月轮船及火车回到岭南,第二天就与李惠荃女士举行了只有四人在场的最简单的婚礼。
对于为何对岭南慷慨捐资之举,叶葆定先生的答案是继承父亲遗志,不从军,不从政,创实业,为教育。
不为自己,而为社会,为他人。
话说来平实,但从叶葆定先生讲出来,让人深思。
而对人生事业成功的秘密,在于作育英才,服务社会的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MBA走进社区开展投资理财教育
新华网广州6月22日电(记者卢鉴)在广东省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联合会指导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MBA近日走进广州某社区,开展了投资理财教育活动。
该学院发布的一份现场调查结果显示,近3000名的接受调查者中,超过7成的投资者表示缺乏获得投资风险教育的途径。
业内人士:金融理财知识和投资风险教育亟待普及
在6月21日举行的“宣讲投资风险”投资理财风险教育活动上,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法律事务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处处长张劲表示要让投资风险教育走进高校和走进社区,促进广东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广东是金融强省,金融理财知识和投资风险教育应从小学生抓起。
此外,应该在社区开展宣传,向老百姓普及投资理财风险理念。
”
在近期股市大幅震荡的行情之下,加上部门金融市场的违约、跑路现象频频发生,一些金融业人士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刚性兑付将被打破,而金融理财知识和投资风险教育亟待普及。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此前表示,打破刚性兑付并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风险的前提下,应加强培养投资者风险意识。
“要加强投资者教育,破除“负盈不负亏”的投资误区,培育投资有风险、责任应自当的理念。
”。
“对消费者来说,对金融产品了解不够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风险,因此金融消费者保护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金融知识的投资教育。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互联网与社区金融领域专家罗党论表示。
中大岭南学院MBA调查近3000人:超7成投资者望获得金融风险教育
根据中山大学岭南学院MBA针对投资理财方面的调查问卷显示,接近3000名的受访者中,有超过5成的投资者都有将股票投资放在金融产品投资的第一位,其次是基金,再然后才是银行存款与理财产品、保险等风险相对而言比较低的投资品种。
此外,据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学生在走进社区现场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成的投资者缺乏金融风险意识,超过7成的投资者认为投资的意义就是挣钱。
“我们最近的调查结果发现,超过七成的投资人没有获得金融投资的知识,其实随着目前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对投资知识的渴望是很迫切的。
”“正勤金融”执行董事郑勤认为。
建议:重视家庭资产配置
资料显示,对比欧美国家的家庭资产配置相对固定,中国家庭对资产配置相对不敏感。
资料显示,欧元区家庭资产配置结构中,配置最高的资产为现金和储蓄(约占35.2%),保险和养老金储备次之(31.7%),股票投资占比17.1%,而美国家庭更热衷于高风险资产,其对
于股票的配置占比最高(约占33.1%),其次是保险和养老金储备,占比达32.6%。
而中国家
庭没有固定的资产配置模式,具有随机性:在股票市场状况好的时候,投资股票的比例就多;市场状况不好的时候,投资的比例就很少。
“其实中国家庭对资产配置并不是非常敏感,缺乏固定的投资模式。
这样的不利于家庭资产的科学配置。
建议中国家庭重视资产配置,而高校及相关金融机构应更多走进社区举办
相关活动,消除信息不对称。
”中山大学罗党论教授表示。
具体咨询MBA电话:400-6161-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