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乡稻水象甲防控实施方案(最新)

合集下载

稻水象甲的发生和综合防治

稻水象甲的发生和综合防治

稻水象甲的发生和综合防治一、稻水象甲的生活习性稻水象甲成虫的习性复杂,除具有鞘翅目昆虫共有的假死性和趋光性等特性外,还与水有密切关系。

一是越冬成虫有集居习性。

主要越冬场所成虫密度为200头/m,而且越冬死亡率极低。

二是越冬成虫有集团迁飞习性。

5月下旬、6月上旬晴微风的黄昏,可见大量成虫向稻田方向迁飞。

三是成虫活动性。

9:00-11:00和16:00-19:00最为活跃,稻田成虫以爬行、游水为主,很少飞行。

四是趋光习性。

稻水象甲成虫具有一定的趋光性。

通常新生成虫较越冬后成虫趋光性强,成虫对晨昏时分的散射光具有明显趋性。

五是产卵习性。

稻水象甲营孤雌生殖,其成虫怀卵后几乎天天产卵,产卵时间多为中午,在无水条件下,一般不能产卵。

六是越冬成虫及幼虫取食习性。

越冬成虫向田间转移时,先在周边杂草上取食,也有时为害播种出土的玉米、高梁等作物,待本田或秧田出现后,即转移到稻田为害,多为早播田块为害取食较重,而晚插秧的田块则危害较轻。

二、稻水象甲发生的时期与危害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

稻水象甲又名稻水象,稻根象,是国际公认的最具毁灭性的水稻害虫之一。

该害虫主要危害水稻,成虫啮食稻叶,幼虫取食稻根,轻则40%以上的根系被毁,一般减产20%左右,重则可毁灭80%以上根系,减产达50%左右,甚至造成绝收。

稻水象甲具有耐饥饿、抗逆性、繁殖能力强,寄主范围广和传播途径多的特点,成虫在稻草、水稻根茬、水田周围禾本科杂草、田埂土中进行越冬。

当春季土壤温度达到10℃左右时,越冬代成虫开始复苏活动,水稻插秧前先在早春禾本科杂草如芦苇、野燕麦、香蒲等寄主上为害,玉米出苗后一部分转移到玉米上为害,5月下旬,稻水象甲大量侵入水稻本田,成虫啃食叶片,9点前和下午4点后冷凉的气候下成虫就开始危害叶片,使叶片失绿,形成长条白斑,严重影响了叶绿素的形成和营养成分的运输,苗期长势差,生长缓慢。

6月中下旬为幼虫危害盛期,幼虫期为30~45d,低龄幼虫蛀食稻根,大龄幼虫咬食稻根,危害严重地块,可造成倒伏、漂秧、根系腐烂、植株矮小,成熟期推迟、产量降低等后果。

稻水象甲无公害药剂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无公害药剂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无公害药剂防治技术摘要介绍稻水象甲的危害症状,总结稻水象甲无公害防治技术,包括防治时期、无公害防治药剂和药剂防治注意事项,以指导广大农民进行无公害药剂防治。

关键词稻水象甲;无公害防治;防治药剂稻水象甲是全国农业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对水稻生产危害极大,具有毁灭性。

稻水象甲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水稻,在稻水象甲发生地区一般发生年份减产20%,重发生年份减产高达50%,甚至绝产。

稻水象甲具有危害时间长、繁殖传播速度快、抗药性和抗逆性强等特点[1-2]。

近几年,由于稻水象甲对常规药剂抗药性逐渐增强,许多农民采用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增加用药量的方法来防治稻水象甲,结果施药人员容易中毒,也对水田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和农药残留,不仅对农田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破坏,也对消费者造成健康损害。

目前,广大消费者迫切需要无公害农产品,广大农民也迫切需要稻水象甲高效无公害药剂防治技术。

1 稻水象甲危害症状稻水象甲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水稻。

成虫食叶,幼虫食根,以幼虫危害为主。

成虫啃食水稻幼嫩叶片上表皮和叶肉,仅剩下表皮,于叶尖、叶缘及沿叶脉方向形成宽约0.9 mm的白色长条状斑痕。

啃食叶片时间一般是在9:00之前、16:00之后,其他时间主要是避开高温和长波强光,在稻株阴凉处隐匿不动或在水中活动。

叶片受害,影响光合作用。

成虫进行孤雌生殖,怀卵后几乎天天产卵,产卵于水下或近水层的稻株组织,产卵期1个月左右,每头成虫产卵量一般为50~200粒,初孵幼虫先取食叶肉或叶鞘,1~3 d后落入水中,蛀入根系危害,幼虫期30~40 d。

幼虫密集在根部危害,蛀食根部,造成根系孔洞和断根。

根系受害后变黑或腐烂,被害植株吸收水肥能力弱,生长缓慢,分蘖数明显减少,矮小易倒伏,抽穗期和成熟期显著推迟,空秕粒增加,最终导致严重减产[3]。

叶片危害较重的田块,幼虫蛀根危害较重。

一般药剂对幼虫直接防治效果不理想,以防治成虫为主。

2 稻水象甲无公害药剂防治技术稻水象甲防治策略是适期防治,狠治越冬代成虫,把成虫消灭在大量产卵之前,控制幼虫基数和幼虫危害。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稻水象甲是一种危害水稻茎秆、穗部和叶片的害虫,其取食会使水稻植株受损,导致稻谷产量降低。

因此,在稻田中防治稻水象甲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下面我们来浅析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

一、物理防治:
1.清除杂草:在稻田中,可以清除杂草,减少稻水象甲的藏身之处和营养来源,从而防止稻水象甲在杂草中生存繁殖。

2.挖淤土:如果稻田过淤,可以挖淤土,增加水深和流速,从而减少水稻植株中稻水象甲的滋生及繁殖机会。

3.机械捕捉:可以在田间进行机械捕捉,如用小型带网捕捉,减少稻水象甲的数量。

二、化学防治:
在化学防治中,主要是使用杀虫剂,例如氯氰菊酯、吡虫啉等,以达到控制稻水象甲的目的。

但是,在使用杀虫剂时,也要考虑农药的安全性问题,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方法,尽可能减少农药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在生物防治中,可以使用一些天敌及其卵、幼虫、成虫等进行控制稻水象甲,例如:寄生蜂、蜘蛛等。

通过增加天敌数量,控制稻水象甲数量。

综上所述,对于稻水象甲的防治,可以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防治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各种手段进行综合防治,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而在防治时,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水稻品种,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稻水象甲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控策略

稻水象甲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控策略
43 危 害 症 状 不 同 .
当增 施 磷 钾肥 , 提高 未 苗素 质 , 强抗 逆 性 ; 增 在
易发 地 区 , 种 植 中熟 粳 稻 品种 ; 田和 大 田 应 秧 出现 病 苗 时 应及 时拔 除 , 严 防水 流 串灌 , 并 控
制病害蔓 。
52 化 学 防 治 .
霜霉病 主要特点 全株呈 嫩黄色 , 叶片狭而短
5 — 9
轮换 交替 使用 农药 。
( 接第4 上 2页 )
出 的交 通 工具 尤其 是车 厢及 车灯缝 隙处 要 喷药
消毒 。 26 加 强 组 织 领 导 。 化 督 办 落 实 . 强

田的秧 苗要 先 防再移栽 。
24 推广 统 防统 治 . 疫 情来 势 猛 , 众 防控基础 差 , 群 开展 统 防统 治是 彻底 控 制疫 情 的有效 措施 ,发挥 应 急机 防 队 、 保 专业 服务 队 、 机专 业合 作社 等 服务组 植 农 织 功 能 , 好统 防统 治工 作 。 搞
25 加 强 检 疫 。 紧 封 锁 . 严
是 加强组 织领 导 , 组建 专班 , 召开 防控 工
作会 议 , 速 推进各 项 防疫 工作 。 根据 实 际情 迅 要 况安排 必要 的疫情 扑控应急工作 经费 ; 二是落 实 防控 责任 。坚 持属地 管理 、 分级 负责 的原则 , 明
2 稻水 象 甲防控 应 急 技术 措 施
21 全面普 查疫情 。 早发现 预警 . 及
4月上旬 至 8 月下旬 , 面开展 稻水 象 甲疫 全 情 的普查 监 测工 作 。疫 情普 查 可 以采 取 踏查 和 田间详查 相结 合 的方式 , 重点 对铁路 沿 线 、 国道 沿线 、 江沿河 、 陵傍 山的水稻 田进行 普查 , 沿 丘 普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深入研究稻水象甲的生物学特性和发 生规律,进一步揭示其与环境之间的 相互作用关系。
针对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评估进行深 入研究,完善评估体系和方法。
加强稻水象甲的监测和预警研究,提 高对其发生动态的实时监测和风险评 估能力。
积极探索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 开发出更加安全、高效的防治技术, 保障生态环境和水稻生产的安全。
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01
监测与预警
当前对稻水象甲的监测和预警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对其发生动态
的实时监测和风险评估。
02
防治效果评估
对于稻水象甲的防治效果评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评估体系和方法。
03
生态安全
化学防治方法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生
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保障生态安全。
预警级别与应对措施
低级别预警
加强监测与调查,及时发现和控制稻水象甲的繁殖和传播;加强水稻种植管理,提高抗病 能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防范意识。
中级别预警
采取紧急防治措施,如使用杀虫剂、加强田间管理等,控制稻水象甲的繁殖和传播;加强 病情监测和调查,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情况;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合作,共同应对疫情。
越冬习性
稻水象甲以成虫在水田周围的灌木丛、草丛、堤坝缝隙以及石块 、树根等处越冬。
稻水象甲的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01
02
03
气候因素
稻水象甲的发生与气候条 件密切相关,特别是温度 和湿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 响较大。
水文因素
稻水象甲在水稻田中繁殖 和活动,因此与水文状况 关系密切。
土壤因素
稻水象甲幼虫和成虫均取 食水稻根部,土壤类型和 质量对稻水象甲的发生有 重要影响。

稻水象甲检疫及治理规范

稻水象甲检疫及治理规范

稻水象甲检疫及治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稻水象甲的识别鉴定及危害症状、调查时间、调查方法、调运检疫、疫情监测和防控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对稻水象甲的检疫及综合治理。

2稻水象甲的危害症状稻水象甲(形态特征见附录A)成虫多在叶尖、叶缘或叶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嫩叶的叶肉,留下表皮,形成长短不等的长条白斑,长度一般不超过3cm.低龄幼虫啃食稻根,造成断根,形成浮秧或影响生长发育,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因素。

3调查时间和调查方法3.1调查时间在两个高峰(越冬代迁飞高峰、一代成虫发生高峰)进行调查,4月15日一6月15日,7月15日一8月15日,每月调查2-3次。

3.2调查方法3.2.1越冬场所调查每年4月中下旬,气温转暖后,越冬成虫开始复苏,复苏后的成虫就近取食嫩绿杂草。

因此,首先调查水稻田周围的禾本科杂草有无成虫取食被害状,发现被害状,要仔细检查受害植株及邻近植株和根丛基部。

3.2.2田间调查重点调查秧田和大田,一般插秧后7天是成虫迁入大田的高峰期,亦是成虫产卵的高峰期。

因此,插秧前7天和插秧后7天是调查秧田和大田的有利时机。

此期间水稻植株矮小,株距较大,便于观察,重点检查田块周边的叶片有无被害状,如果发现被害状,则应仔细查找成虫(日落前后仔细观察植株叶片叶尖上是否有成虫)。

利用稻水象甲的假死习性,拍打植株是否有成虫落入水中,或拍打时在植株下放入白瓷盘收集。

3.2.3稻水象甲卵和一龄幼虫的调查3.2.3.1叶鞘解剖法将样株清洗干净,剪去露出水面的植株叶片,保留淹水的叶鞘基部10cm的根部,将由外向内剥取的叶片依次面朝上置于解剖镜下,划破表皮,在上、下表皮间沿输导组织寻找稻水象甲长椭圆形卵粒和新孵化停留在叶鞘内的一龄幼虫。

用同样方法检查根部。

3.2.3.2查找根部幼虫和蛹根据稻水象甲幼虫在根部取食造成危害的习性和老熟幼虫形成附着在根系上的土茧并在其中化蛹的习性,在水稻生长期取样检查。

调查基数详见表1。

3.3结果处理调查结束后填写《稻水象甲田间调查记载表》(见表2),发现可疑虫体要及时采集带回室内检验。

水稻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措施

水稻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与防控措施
6- 0 0 10粒 ; 是 抗 逆 性 强 。 成 虫 耐 饥 又 耐 寒 , 零 下 二 在
1稻 水象 甲的形 态特征
稻 水 象 甲成 虫 体长 26-8mm( 包 括 管 状 喙)宽 .-. 3 不 ,
1 5 1 5mm。 雌虫 略 比雄 虫 大 , 壁 褐色 , .  ̄. 1 7 体 密被 灰 色 、 互相连 接 、 列整齐 的圆形鳞 片 , 排 但前 胸背板 中区的前 缘 至 后缘及 两 鞘翅 合缝 处 的两 侧 自基 部至 端 部 13 的 鳞 /处
短 暂蛀 食 , 不久爬 至 根部 为害 , 龄 前幼 虫蛀 食根 部 , 龄 3 4
虫 。1 8 年 在 中 国河北 省唐 海县 首 先发 现 , 陆续在 中 97 并
国大 部分 省市 先后 发 生 。 目前 已传入 黑龙 江 省 , 部分 在
市 县 发生 。稻 水象 甲主要 危害 水 稻 , 也危 害 部分 禾本 科 植 物 。成虫 食 叶 , 幼虫 食根 , 成水 稻 根系 及 分蘖 减 少 , 造 生 长 发 育 迟 缓 , 般 造 成 水 稻 减 产 2 %~ 0 严 重 达 一 0 3 %, 5 %以上 , 至 导致 绝 收 。 因此做 好 稻水 象 甲的监 测 和 0 甚
的表 土层 中越 冬 , 冬 时有群 居 性 。越 冬 代成 虫在 春季 越
Hale Waihona Puke 腹面弯 曲。卵 长约 08 .mm, 圆柱 形 , 白色 , 大多 数卵 乳 绝 产 于植株基 部水 下 叶鞘 近 中肋 组织 内。老熟幼 虫在 土茧
气温达 l 0℃左右 时开 始复 苏 活动 。复 苏 后先 食禾 本科 作 物 的新 叶 , 水稻 插秧后 就进 入稻 田进 行危 害 。 待 5传 播途 径

稻水象甲的监测与防控

稻水象甲的监测与防控

坷 . 坏 , 导 致 稻 株 枯 萎 , 生 长 受 阻 , 植 株 矮 小 , 分 蘖 降低,成 穗 率 和 穗 粒 数 明显 减

,兼 治幼 虫 ,虫 区普 治 ” 的监 控 策略 ,推 行 农 和 成 熟 期 雌推 迟 ’ 最 终 造 成 成虫 业 、物理 、生 物 、化 学 防治相 结合 的综合 措施 ,组
. . .
2 . 2 疫情 监 测 。根 据 2 0 1 2年 的经 验 ,进一 步 采 取 广泛 宣传 、发动 群众 、专 群 结合 的措 施 。通 过播 放 及发 放 《 稻水 象 甲专 题 片》 光碟 、 张贴挂 图、发 放 明 白纸等 ,让群 众识 别该 虫及 危 害症 状 。县 农技 部 门、乡 农业服 务 站利 用技 术 咨询 服 务窗 口、黑板 报 等 多种 形式 ,向群众 宣传 讲 解稻 水 象 甲防 治相 关知 识 ,并 按有 关程 序及 时 向县级相 关 部 门反馈信 息 。 2 . 2 . 1 监测 重 点 。坚持 “ 县 不漏 乡 、 乡不漏 村 、村 不漏 社 、社 不漏 户 ”的多 点多级 原 则 , 围绕 杂 交水 稻 种 子 生产 基 地 乡 镇 ,在 过 境 省 道 ¥ 2 0 2 ,¥ 2 0 1 线
根系 被蛀 食 后 根 系变 黑 或烂 根 ,甚 至 根系
I I 厶 咬 断漂 浮在 水 面 ,产 生 浮秧 。 由于稻 根破
2 . 1 指 导方 针 。坚 持 科 学 发 展 观 理 念 ,积 极 贯 彻
“ 预 防 为主 、综合 防 治 ”的植 保 方 针 , 以 《 植物 检 疫 条例 为依据 ,实施 科 学监 测和 依法 防控 ,按照 “ 系 统 监 测 与大 面 积普 查 相 结 合 ,早 防早 治 ,主 治

稻水象甲的监测与防控对策

稻水象甲的监测与防控对策

虫蛀食根部 , 4龄后爬 出稻根 咬食根系。根 系被蛀 食后变黑或腐烂 , 引起断根 , 被害植株 易倒 伏 , 矮
小, 收能力弱 , 吸 黄瘦 , 蘖 数 明 显 减 少 , 造 成 僵 分 易
苗。稻水象甲成虫在水稻等寄主植物叶片上沿叶脉
虫下午至傍晚才大量爬至稻株高处活动。应掌握调 查 地点 和时 间 。 ・
lo 7~ c 的土 壤 样 品 , 植 株 和 周 围泥 土 一 O m× 8m 将 并取 出装入 样 品袋 内 , 4 6 用 O一 0目纱 网对 所取 样 品 反复进 行 冲洗 , 即可查 出幼 虫和土 茧 , 茧 内部 即为 土
蛹。
2 3 送 样 .
稻水象 甲成虫个体小 , 幼虫生活在水下根部 , 危 害初期不易被发现, 只有当虫 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
243 稻水 象 甲成虫 迁入初 期 田周边发 生量 大 , .. 调 查 时注 意稻 田 四周 15 . m的边 角处 。 24 4 疑是 被 稻水 象 甲为 害 的 , 先 查 被 害状 , .. 要 后

收 稿 日期 :0 0— 5— 8 2 1 0 2
作者简介: - ̄(94 )男, 向- T 15一 , 调研员,9 7 - 17 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植保
缓稻 水象 甲疫情 的扩 散 蔓 延 速度 , 将疫 情 封 锁 控 制
方 向取食 叶 肉 , 留下 表皮 及 特 有 的 白条 斑 痕是 稻 水
象 甲发生 的 主要标 志 。寄主植 物主要 有水 稻 、 白茅 、 芦苇、 狗尾 草 、 稗草 、 玉米 等 。
2 2 调查 各虫 态 .
及 时送 检 。
2 4 调 查注 意事项 .
正确 掌握 稻水 象 甲的为害状 是监 测 的关 键 。稻 水 象 甲主 要为 害水 稻 , 为 害 部 分禾 本 科植 物 。其 也 成虫 和幼 虫均 为害水 稻 , 虫具有 明显 的趋嫩 性 , 成 要 特别 注意新 萌芽 、 分蘖 , 重点 是稻 田周边 伸 出水 面上 的 叶片 。第 1代成 虫喜欢 在 幼嫩 的稗草 等杂 草上取 食 。幼虫食 根 , 水 稻 根 内和 根 上 取 食 , 3龄幼 在 1~

稻水象甲疫情监测与防控方案

稻水象甲疫情监测与防控方案

稻水象甲疫情监测与防控方案稻水象甲原产北美洲,是一种国际性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水稻,其成虫危害水稻叶片,幼虫严重危害水稻根部,一般可使水稻减产20-50%,严重时绝收。

为有效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强化对稻水象甲疫情危害的持续控制,减少水稻生产损失,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障粮食安全,特制定本防控示范方案。

一、防控原则和策略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控原则,按照“全面普查、科学监测、依法防控、依法阻截”的办法。

采取“分区治理,分片围歼、综合防控、统防统控、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常防常控、严控扩散、减少损失”的防控策略,防止疫情扩散,减少危害损失,确保水稻生产安全。

二、防控目标查清稻水象甲疫情分布范围、面积和程度,搞好有针对性地防控,做到发生区成虫防控效果达85%以上,幼虫防治效果达75%以上,总体防治效果80%以上,不出现连片成灾田块,实现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少损失”的目标。

三、工作内容及技术措施依照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疫情发生特点,拟定防控方案,大面积改种旱地作物;采用以切断稻水象甲繁殖链为重点,以实行旱育秧,破坏越冬、取食场所减少稻水象甲生活、繁殖的桥梁作用为手段,以集中统一防治为补充的技术措施,达到降低虫量、减少危害的目的。

采用的措施如下:(一)按照“分区治理,分片围歼”的策略,有条件的田块改种蔬菜、烤烟等作物,在稻水象甲发生区引进蔬菜、烤烟种植大户、协会进行改种。

在发生疫情的田块根据水源、土壤和疫情发生情况进行分区、分片、分类,通过技术上帮助和资金补贴等方式,动员群众自行改种;无技术、无劳动力的农户引入蔬菜、烤烟种植大户连片出租,同时带动周边群众改水稻种植为旱作。

(二)大力推行旱育秧。

对改种剩下的冷阴烂锈田,群众如果自行种植水稻的,通过和农推部门合作,合面推行旱育秧技术,力争育苗播种期和移栽期缩短,减少稻水象甲生活、繁殖的桥梁作用,破坏稻水象甲产卵孵化环境,实行药剂浸秧根,带药移栽,压低第一代成虫虫量。

稻水象甲发生及防治

稻水象甲发生及防治

稻水象甲发生及防治稻水象甲是国际性农业植物检疫性害虫,最早发生于美洲,在亚洲发生的国家有,日本、韩国、朝鲜等国。

在我国最早发现稻水象甲的地方是,1987年在河北省唐海县。

稻水象甲在我省最早发现的地区是,1993年8月在通化地区的集安市。

目前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均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种害虫。

一、稻水象甲的危害程度稻水象甲主要危害水稻,也危害部分禾本科植物。

稻水象甲的成虫和幼虫均为害水稻,成虫在幼嫩水稻叶上取食叶肉,留下表皮。

幼虫食根,在水稻根内和根上取食,1~3龄幼虫蛀食根部,4龄后爬出稻根咬食根系。

根系被蛀食后变黑或腐烂,刮风稻株易倒伏。

发生虫害的地块一般减产20%,稻水象甲发生重的田块,减产可达50~70%。

二、稻水象甲生活习性稻水象甲为半水生性昆虫。

该虫分两性生殖和单性生殖型(成虫可进行孤雌生殖)。

我国发生的稻水象甲均为单性生殖型。

成虫在稻草、稻茬、水田周围禾本科杂草、田埂土中越冬。

越冬代成虫在春季气温达10℃左右时开始复苏活动。

复苏后先食禾本科作物的新叶,待水稻插秧后就进入稻田进行危害。

三、稻水象甲特点该害虫抗逆性强,耐饥饿、耐低温、繁殖率高(每头成虫可产卵50~75粒),寄生性广。

稻水象甲传播速度快,此害虫能爬、善飞、会游泳。

可借水流、气流、交通工具进行传播。

四、稻水象甲的防治方法未发生稻水象甲的地域,要控制其传入当地。

应严格按照植物检疫法规办事。

不从疫区引种,不从疫区、发生区调运稻草及稻草制品。

发生区防治措施:1、合理施肥。

要做到测土施肥,缺啥补啥。

氮肥过多易造成虫口密度增大。

2、清除杂草。

秋冬、春季要清除或烧毁稻田周围的杂草,使其失去越冬场所,直接消灭害虫。

3、针对稻水象甲成虫有趋光性的特点,可在稻田附近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

4、化学药剂防治。

目前已经筛选出防治稻水象甲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有:稻乐丰、维稻乳油、象虫净、杀虫双等。

在防治方法上要以村屯为单位进行联合防治,要做到“四统一”。

即统一组织,统一购药,统一时间施药,统一检查。

稻水象甲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防治技术
稻水象甲是稻田中常见的一种害虫,会危害稻谷的生长和发育。

以下
是稻水象甲防治技术:
1.选择抗虫品种。

选择抗虫品种是有效防治稻水象甲的重要措施之一。

2.定期清理田间杂草。

清理田间杂草是减少稻水象甲危害的有效手段。

3.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增加稻株的抗虫能力,防止稻水象甲危害。

4.使用生物学防治剂。

例如嗜农菌和苏云金杆菌等,可以有效控制稻
水象甲的危害。

5.化学防治。

可以使用多种杀虫剂,如氧氟沙星、苯扎溴铵等,但需
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机。

6.加强管理。

及时修复稻田漏水口,减少田畴疏松,避免造成虫害的
滋生条件。

总之,防治稻水象甲需要采用多种综合手段,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从
而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稻象甲和稻水象甲

稻象甲和稻水象甲

镇街安全生产年度工作计划
一、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1、落实本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2、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3、加强对重点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提升岗位安全操作能力。

4、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二、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管控
1、加强对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巡查,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煤矿、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的安全监管和风险管控。

3、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安全风险管控。

三、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1、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装备保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3、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

四、安全生产工作考核评价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对各部门和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2、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考核,对不合格单位进行整改督导。

3、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技术

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技术

稻水象甲是国际性重大检疫性害虫,我国二类检疫性害虫,也是国内水稻植物检疫的主要防控对象。

稻水象甲幼虫食根、成虫食叶,严重危害水稻生产!被害水稻一般减产"#$%&',严重达(&)*&+,甚至绝收,严重影响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

稻水象甲疫病综合防控主要措施包括检疫控制措施和防治技术措施两大部分,防治技术措施又由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三部分组成,其中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配套技术,核心技术为化学防治。

一、检疫控制措施:(,)每年-$*月,在出入发生区的交通路口和可能传入传出通道设立临时植物检疫检查站,加强调运检疫检查,严禁发生区内的稻种、稻草、稻秧、饲料(草)等寄主材料运出、邮寄或带出发生区。

对从发生区驶出的运载过稻种、稻草等寄主材料的交通工具要进行表面灭虫处理,尤其是车厢及灯缝处不能遗漏。

(")发生区的稻谷实行就地加工,稻草焚烧还田。

(%)禁止在发生区内繁育水稻种子和私自串换水稻种子、秧苗。

二、防治技术措施:(,)农业防治:有条件的地方水稻收割后,及时铲除稻田边、沟渠边杂草,并全部焚烧;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用氮肥,推广浅水栽培;冬前翻耕,减少越冬成虫。

(")物理防治:稻水象甲成虫发生期(-$*月),在发生区设置振频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每"&$%&亩安装,台,有效降低虫口密度。

(%)化学防治:秧田防治:主要防治秧田期越冬代成虫。

秧苗移栽前%天喷药一次,减轻本田危害。

每亩用"&'丁硫克百威乳油"&&毫升.噻虫嗪,&克兑水-&公斤喷雾或-&+毒死蜱乳油*&毫升.(&+吡虫啉*克兑水-&公斤喷雾。

本田防治:主要防治成虫和幼虫。

水稻秧苗移栽后,一般在/月上旬和(月上旬是本田防治适期,每亩用"&+丁硫克百威乳油"&&毫升.噻虫嗪,&克兑水-&公斤或宽润悬浮剂,&&毫升.0&+吡蚜酮%&克兑水-&公斤喷雾防治,也可用-&+毒死蜱乳油*&毫升.(&+吡虫啉*克兑水-&公斤喷雾防治。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ppt下载

稻水象甲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ppt下载
❖ 越冬成虫及幼虫取食习性 越冬成虫向田间转移 后, 即转移到稻田为害,多为早播田块为害取食较重, 而晚插秧的田块则危害较轻。
3 幼虫 为无足型白色。 成虫对晨昏时分的散射光具有明显趋性,长为30~40mm的黑光灯诱虫较日光灯或白炽灯诱虫最大得多。
时,先在周边杂草上取食,也有时为害播种出土的 1 生活史 稻水象甲在湖南一年发生1~2代,并存在一个不完全世代的第二代。
卵期为6d,孵化的幼虫取食稻根,1龄幼虫盛期为5月下至6月上旬,此时正值水稻分蘖盛期,幼虫期约1个多月,老熟幼虫附着在稻根 上结茧化蛹,蛹盛期约为7月中旬。 3 幼虫 为无足型白色。 越冬成虫及幼虫取食习性 越冬成虫向田间转移时,先在周边杂草上取食,也有时为害播种出土的玉米、高粱等作物,待本田或秧田出现
到稻田为害,多为早播田块为害取食较重, 而晚插 后, 即转移到稻田为害,多为早播田块为害取食较重, 而晚插秧的田块则危害较轻。
成虫对晨昏时分的散射光具有明显趋性,长为30~40mm的黑光灯诱虫较日光灯或白炽灯诱虫最大得多。 越冬成虫及幼虫取食习性 越冬成虫向田间转移时,先在周边杂草上取食,也有时为害播种出土的玉米、高粱等作物,待本田或秧田出现
3 生活史及习性
❖3.1 生活史 稻水象甲在湖南一年发生1~2代,并 存在一个不完全世代的第二代。越冬成虫卵巢于3 月中旬开始发育,成虫3月下旬或4月上旬开始活动 ,随着气温升高,4月上、中旬开始迁入秧田取食 秧苗并产卵为害,5月上、中旬越冬成虫集中在秧 苗上取食为害,直到7月中旬。
迁飞到本❖田的6成月虫当上天即可旬产卵开,产始卵盛期见为5卵月中,下旬持到6续月上旬到。 6月末,一直可查到卵,幼
❖ 产卵习性 稻水象甲营孤雌生殖,其成虫怀卵后几 稻水象甲以休眠成虫在越冬场所越冬至次年春季。

实施方案:街道稻水象甲疫情监测与防控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街道稻水象甲疫情监测与防控实施方案

××街道××年稻水象甲疫情监测与防控实施方案稻水象甲是一种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危害程度深、危害范围广、传播快、防治难,可造成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稻水象甲防控事关我街道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我街道三农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

为此,按照省、市、区政府关于稻水象甲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和属地管理要求,认真落实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大宣传、培训工作力度,加强疫情监测与普查,组织和筹措防控资金和物资,把握防控重点和时机,全力开展稻水象甲疫情普查与防控工作,确保街道全年水稻丰收。

一、工作目标通过项目实施,稻水象甲危害损失率控制在6%以内,成虫防效达85%以上,幼虫防效达75%以上,总体防效达80%以上;减少稻水象甲疫情造成实际水稻产量损失在合理水平。

确保街道农业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

二、工作任务(一)监测与普查建立疫情高铁新村监测点1个。

全年开展普查3次,普查覆盖面达100%以上。

按时完成日报、周报的上报工作,及时发布疫情情报(警报)。

(二)防控工作按照普查实有发生面积100%进行防控,从种子处理开始,越冬成虫杂草和玉米地示范防治1次,秧田期防治1-2次,药剂浸秧根移栽大田,大田期成虫防治1—2次,育秧返栽田及部分幼虫重灾田块100%进行幼虫防控。

(三)宣传与培训通过宣传车辆、张贴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大力开展宣传培训,同时做好各形式培训工作,培训各类人员100人次以上。

通过宣传、培训,稻水象甲及防控技术农民知晓率达80%以上,各村负责人知晓率达95%以上。

(四)防控示范以高铁新村作为综合防控示范点,以示范带动全街道各村开展好防控工作,调动各村机防队参与实施统防统治,统防统治面积达200亩以上,防效达85%以上,示范区稻水象甲发生轻、中、重三个类型田加权平均单产550公斤/亩以上。

三、实施地点街道办事处××村、××村、××村、××村等4个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乡稻水象甲防控实施方案(最新)
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也是国家规定的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是水稻生产的一大潜在威胁,如防控不力,将对水稻主产区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近期,在我乡临近乡镇已有发生。

为及时指导各村更好地做好疫情专项调查及防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稻水象甲主要危害水稻,也喜食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

成虫和幼虫均能危害水稻,其成虫啃食稻叶,幼虫蛀食稻根,一般造成水稻减产1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稻水象甲发生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繁殖能力强。

孤雌生殖不需要交配即可繁殖后代,平均每头成虫可产卵60-100粒;二是适应环境能力强。

成虫在零下15℃仍能越冬;三是传播途径多,传播速度快。

此虫能爬、善飞、趋光性强,会游泳,能随气流、交通工具扩散传播。

工作开展措施:
一、田间调查方法。

进入水稻秧田及大田,仔细观察水稻或田边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叶片上是否有稻水象甲危害症状。

该虫成虫多在叶尖、叶缘或叶间沿叶脉方向啃食嫩叶的叶肉,留下表皮,形成纵向白色细(约宽0.4~0.8mm)短(长0.5~3cm)、两侧平行、两端钝圆的条斑。

如发现危害取食斑痕迹,应认真调查该田块。

调查的最佳时间为每天上午7-9时或下午5-7时。

一旦发现疫情,认真做好详细记录,记载发现时间、发生具体地点、危害寄主、发生面积、危害
程度、虫口密度等信息,并以发现疫情的田块为中心,详查周围30公里以内的水稻秧田及移栽大田。

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田”。

二、鉴别方法。

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稻水象甲为孤雌生殖型。

该虫的鉴别特征主要为:1.体长2.6~3.8mm(不包括管状喙),宽1.15~1.75mm。

表皮黄褐色(新羽化时)、褐色至黑褐色,密被灰色、互相连接、排列整齐的圆形鳞片,但前胸背板中区的前缘至后缘及两鞘翅合缝处的两侧自基部至端部1/3处的鳞片黑色,分别组成明显的广口瓶状和椭圆形底部尖突(合缝处)的黑色大斑。

2.触角红褐色,柄节棒形,有小刚毛;索节6节,第一节膨大呈球形,第二节长大于宽,第三至六节宽大于长;触角棒3节组成,长椭圆形,长约为宽的2倍,第一节光滑无毛,其长度约为第二、三节之和的2倍,第二、三节上密被细茸毛。

3.前胸背板宽略大于长,前端明显细缢,两侧近直形;4.鞘翅肩突明显。

三、防控方法。

坚持采取“综合治理,分片围歼、联防连治、严控扩散”的防控方针,防治方法以化学防治方法为主,严格贯彻“狠治越冬代成虫,普治第一代幼虫,兼治第一代成虫”的策略,以村为单位统一进行联防连治,要做到“五统一”。

即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购药、统一时间、统一防治。

积极压低虫口基数和发生危害程度。

对稻水象甲发生区防治范围包括秧田、水稻田及周边埂道、坡地、沟渠等,施要要周到、全面,不留死角。

(一)秧田期防治。

1.亩用70%吡虫啉10-15克,或10%阿维菌素悬浮剂30ml,兑水30公斤对秧苗均匀喷雾,同时喷施田边杂草。

2.水稻移栽前3-5天,1亩秧田用20%氯虫苯甲酰胺50ml,兑水50㎏均匀喷雾。

3.秧田适量排水留浅水层,亩用48%毒死蜱60ml 稀释800倍液均匀喷雾。

4.亩用24%氰氟虫腙45-60ml稀释500倍液均匀喷雾。

5.移栽前浸秧根。

将秧捆在150mg/kg吡虫啉药液中浸根1小时后移栽,可有效地抑制稻水象甲在本田的产卵,达到控制幼虫的目的。

(二)大田期防治。

1.在水稻移栽一周后,亩用辛硫磷颗粒剂2-3㎏,与一定量的干细砂土拌匀,均匀撒施于水田中,撒毒土前保水层4cm,处理后一周不排水灌水。

2.在水稻分蘖盛期和水稻破口期,分别亩用10%阿维菌素悬浮剂30ml,或20%氯虫苯甲酰胺10ml,或亩用24%氰氟虫腙45ml,或福戈40%水分散粒剂(20%氯虫苯甲酰胺+20%噻虫嗪)8-10克,兑水40㎏,均匀喷雾。

药剂交替使用,可兼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鳞翅目害虫。

四、等培训形式。

进村入户,使广大干部群众掌握稻水象甲的识别特征和各种防控措施,及早发现、及早防控。

五、疫情监测。

(一)设立监测点。

为了达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阻截、早扑灭”的防控效果,在各村设立虫害监测点,各村对靠近公路、货物集散地、加油站等重点设施附近的稻田进行重点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