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文言文翻译专题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

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 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 齐王乃止。
齐王说:“贤卿屡次来我齐国,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 了!”颜率赶紧解释说:“臣怎敢欺骗贵国呢,只要大王能赶快 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东周君臣可迁移九鼎听候命令。”齐王终 于打消了获得九鼎的念头。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 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 必不出。”
齐王说:“寡人准备借道梁国。”颜率说:“不可以借道梁 国,因为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一 带谋划这件事已很长时间了。所以九鼎一旦进入梁国,必然 很难再出来。”
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 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
颜率到了齐国,对齐王说:“如今秦王暴虐无道,兴强暴 之师、兵临城下威胁周君,还索要九鼎。我东周君臣在宫 廷内寻思对策,最终君臣一致认为:与其把九鼎送给暴秦, 实在不如送给贵国。
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 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 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挽救面临危亡的国家必定美名传扬,赢得天下人的认 同和赞誉;如果能得到九鼎这样的国之珍宝,也确实 是国家的大幸。但愿大王能努力争取!”齐王一听非 常高兴,立刻派遣5万大军,任命陈臣思为统帅前往救 助东周,秦兵果然撤退。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 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 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
当齐王准备向周君要九鼎,以兑现颜率的诺言时,周君又一 次忧心忡忡。颜率说:“大王不必担心,请允许臣去齐国解 决这件事。”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这回我东周仰赖 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无事,因此心甘情愿 把九鼎献给大王,但是却不知贵国要借哪条道路把九鼎从东 周运回到齐国?”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文意理解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文意理解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文意理解专项练习题一、专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14分)丁巳,叔文以母丧去位。

王伾请起叔文为相既不获则请以为威远军使平章事又不得。

其党皆忧悸不自保。

明年,赐叔文死。

己卯,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

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亦恶之,皆以为远州刺史。

柳宗元为柳州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

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

”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

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死别,良可伤。

”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

”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矜。

”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者耳,然不欲伤其亲心。

”明日,禹锡改连州刺史。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伾文用事》)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写出正确的序号()(3分)王伾请起叔文A为相B既不获C则请D以为威远军使E平章事F又不得。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死别,良可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因概括题)为什么皇上最终决定将刘禹锡改任连州刺史?(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累文化常识1.宫市,宫廷内所设的市肆。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5 文言文阅读 分点突破5 文言文翻译综合知识68

高考语文复习 专题5 文言文阅读 分点突破5 文言文翻译综合知识68

分点突破五文言文翻译综合知识一、专项练习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赵景纬字德父,临安府于潜人。

少勤学,弱冠得周敦颐、程颢兄弟诸书读之,恨不及登朱熹之门。

入太学,登淳祐元年进士第。

授江阴军教授,诸生守其榘度。

知台州,两辞,不许,趣命益严。

至郡,以化民成俗为先务。

约束官吏扰民五事,平重刑,惩哗讦,治豪横,节浮费。

期年之内,乞归田里者再,皆不许。

乃乞于赤城、桐柏之间采药著书,庶几有补后学,使病废之身不为无用于圣世,不许。

御笔..曰:今日求所以解天意者,..兼崇政殿说书,造朝,侍缉熙殿。

彗出于柳,景纬应诏上封事不过悦人心而已。

百姓之心即天心也。

闾阎之糟糠不厌,而燕私之供奉自如,则人不悦。

百姓之膏血日削,而符移之星火愈急,则人不悦。

不公于己而欲绝天下之私,则人不悦。

夫必有是数者,斯足以召怨而致灾。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一百八十四》)(1)知台州,两辞,不许,趣命益严。

至郡,以化民成俗为先务。

(5分)译文:_被任命为台州知州,两次推辞,不被允许,催促的命令更加严厉。

到台州,将教化百姓改变习俗作为首要事务。

(2)闾阎之糟糠不厌,而燕私之供奉自如,则人不悦。

(5分)译文:民间百姓的粗劣食物都不能满足,可是(官宦们)私宴的供给还和原来一样,那么百姓就不高兴。

【解析】(1)知:任知州。

趣:催促。

化民成俗:教化百姓改变习俗。

以……为先务:将……作为首要事务。

以上每点1分,句意1分。

(2)闾阎:平民百姓。

糟糠:粗劣的食物。

厌:满足。

自如:和原来一样。

以上每点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赵景纬字德父,临安府于潜人。

少年时勤奋好学,二十岁得到周敦颐、程颢兄弟的各种书阅读,遗憾不能到朱熹门下做弟子。

进入太学,淳祐元年进士及第。

任江阴军教授,学生都遵守他的规矩。

被任命为台州知州,两次推辞,不被允许,催促的命令更加严厉。

到台州,将教化百姓改变习俗作为首要事务。

限制官吏骚扰百姓五件事,公正判刑,惩办吵闹、攻击别人的人,整治豪强,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202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任务群五文言文阅读 任务突破练2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2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任务群五文言文阅读 任务突破练2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任务突破练二十二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赋分68分,用时60分钟)一、对点练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臣观自古以来,百姓愁怨,聚为盗贼,其国未有不亡者,人主虽欲追改,不能复全。

故当修于可修之时,不可悔之于已失之后也。

盖幽、厉尝笑桀、纣矣,炀帝亦笑周、齐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贞观之初,天下饥歉,斗米直匹绢,而百姓不怨者,知陛下忧念不忘故也。

今比年丰穰,匹绢得粟十余斛,而百姓怨咨者,知陛下不复念之,多营不急之务故也。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一》,有删改) (1)故当修于可修之时,不可悔之于已失之后也。

(2)而百姓怨咨者,知陛下不复念之,多营不急之务故也。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景帝十六年四月,诏曰:“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工者也。

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不受献,减太官,省繇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蓄积,以备灾害。

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伪为吏,以货赂为市,渔夺百姓,侵牟万民。

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

”明年正月,诏曰:“农,天下之本也。

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八》,有删改) (1)朕亲耕,后亲桑,以奉宗庙粢盛、祭服,为天下先。

(2)不事官职、耗乱者,丞相以闻,请其罪。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盛世者,安溪人也,避仇居先生前庑下。

盛固工写照及神仪佛像,以糊齿颊。

先生谛视之,殊有思理。

一日,悬子昭《四时图》于堂,促盛至曰:“子能捉笔乎?”盛素有胆智,又心屈服先生,遂漫应曰:“诺!”键户临染,三日始成。

先生掀髯曰:“子可教也!”遂与语山水去就曲折、草木舒结芊绵之致。

盛大悟,笔法顿上。

由是摩东村无不东村矣,摹徵仲无不徵仲矣。

第其自布一局,自出一意,则亦为其溪绿者而已。

(选自胡胤嘉《盛溪绿生志》,有删改) (1)盛固工写照及神仪佛像,以糊齿颊。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翻译】专题练及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翻译】专题练及答案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翻译】专题练及答案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系列【文言文翻译】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

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选自《三国志·关羽传》)(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译文:(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译文: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

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

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

到谓父老曰:“董卓悖逆,为天下所仇,此忠臣义士奋发之时也。

郡与京都境壤相接,洛东有成皋,北界大河,天下兴义兵者若未得进,其势必停于此。

此乃四分五裂战争之地,难以自安,不如及道路尚通,举宗[注]东黎阳。

黎阳有营兵,赵威孙乡里旧婚,为监营谒者,统兵马,足以为主。

若后有变,徐复观望未晚也。

”父老恋旧,莫有从者,惟同县赵咨,将家属俱与朗往焉。

(选自《三国志·司马朗传》)【注】宗:宗族、宗室。

(1)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家属还本县。

译文:(2)朗知卓必亡,恐见留,即散财物以赂遗卓用事者,求归乡里。

译文:1。

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文言文阅读第三节文言翻译(包括断句)练习 粤教版

高考语文总复习 专题十文言文阅读第三节文言翻译(包括断句)练习 粤教版

课后训练第三节文言翻译(包括断句)一、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子之齐,见饿人而哀之,饿者从而求食。

庄子曰:“吾已不食七日矣!”饿者吁曰:“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

向使夫子不不食,能其哀我乎?”(刘基《郁离子》)1.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

2.向使夫子不不食,能其哀我乎?二、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贾谊,洛阳人也。

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

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

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汉书·贾谊传》)1.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2.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

三、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完成文后题目。

吾弟爱鸟,日思得一雏。

今春,有燕自南来,竟日衔泥,筑室于檐下,劳甚。

未几啾啾之声可闻盖雏已出壳矣一日有雏坠于堂下弟拾之不胜喜纳于笼而饲之。

母闻之,曰:“是乃益鸟,食虫害,且南飞越冬,尔安得久饲之?”趣弟遽释之。

弟恋恋不舍,然视雏意甚哀,遂出笼释之。

雏飞于巢,与其家人熙熙而乐也。

1.用“/”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

2.请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乃益鸟,食虫害,且南飞越冬,尔安得久饲之?(2)弟恋恋不舍,然视雏意甚哀,遂出笼释之。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

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

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

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

时李责力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

”责力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责力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

文瓘以疑请,责力曰:“子无为嫌.。

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

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

再迁水部员外郎。

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翻译

人 的特殊句式
角 度
语意层面:语意通顺,语气
一致
翻译时难住你的地方,往往就是采分点。
02.学会抓得分点
强化得分意识 一个句子4分
①一词多义 ②古今异义 ③词类活用 ④通假字 ⑤偏义复词 ⑥重点虚词 ⑦文言句式 ⑧固定结构(句式/词语) ⑨单音节词
突破二 文言文翻译的采分点
文言文翻译作为一道主观题,在高考阅卷时,是按照每一句中的关键 得分点给分的。因此,翻译题得高分的关键是能够捕捉到句子中的有效采 分点。有时,所翻译的句子中会包含一些生僻的词语,这些生僻的词语一 般不会是得分点,因此翻译时不必在这些词语上耽搁过多时间。 采分点一 重要实词
04.掌握翻译方法
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1.保留法 在文言文翻译中,原文的一些词语可以直接保留到译文中,不用翻译。
古今意义 例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相同的词 译文: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
如人名、物名、地名、朝代、帝号、国号、官职、典章制度等。 专有名词 例句: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鸿门宴》)
句式类型: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译 文 :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璧盖上,晚上派人送给晋公 子。“盛黄金于壶,充之以餐”,状语后置句,应为“于壶盛黄金,以餐 充之”,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加璧其上”省略介词“于” 。
文言文翻译的“尴尬”
1、该背的背了,该做的做了,提高不明显; 2、翻译总是拿不到高分,感觉白练了; 3、有的字明明认识,放到句子里却无法解释; 4、有的字压根就不认识; 5、有的字认识,意思也大概知道,但翻出来就是不得分 …… …… 空白——不够时间是最好的理由 对你有千言万语——但就是说不出口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七)题型分类之文言翻译

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七)题型分类之文言翻译
他。 【解析】(2)“邑”,名词,县;“察”,考察、调查;“第”,只,只是。 【2023年新高考全国乙卷语文真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若反国,必诛无礼,则曹其首也。 【答案】(1)这人如果返回晋国,一定会责罚对他无礼的人,那么曹国就是第
一个了。 【解析】(1)“若”,如果;“反”通“返”,返回;“诛”,责罚; “其”
古代汉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英语:People blieved that the earth was flat.
文言文神翻译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皆服紫。 译:齐桓公喜欢吃紫菜,整个国家的人都喜欢吃紫菜。 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 皇帝在阴间养了三千个死人,散落在人间。在一天之中把他们召
2024年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阅读
(七)题型分类之文言翻译
古汉语里有状语后置,而现在的英文,不也是把各类 状语(on…… in…… by…… at…… under……)放 在主干成分的后面?
古汉语里常常用“之”来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让一部 分内容充当宾语或者主语,而在英文里,不也有“that” 加一个主谓句来充当宾语从句?
唤出来,众人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那个死去的人好像是我的丈夫,白天晚上看着都像!(白天
晚上都念念不舍。) 旦日,沛公从百余骑见项王。 第二天,沛公骑着一百多匹马来见项王。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一个流氓吭哧吭哧地抱着布想来换我的真丝,结果这个土匪不仅
而观战,不是很愉快吗! 【解析】(1)“却”,动词,后退;“得”,得以,能够;“周旋”,动词,
辗转、追逐;“缓辔”,放松缰绳,骑马缓行。 (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 【答案】(2)古人临阵时出奇兵,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是变化的方法吗? 【解析】(2)“出奇”,出奇兵,用奇计;“不意”,意料不到;“斯”,代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 任务四 文言文翻译题 二 谨记文言文翻译“6字诀”

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板块古诗文阅读 任务四 文言文翻译题 二 谨记文言文翻译“6字诀”

二谨记文言文翻译“6字诀”翻译时要做到:①先直译,确保字字落实,直译不畅时再意译;②坚持“3原则”,即“信”(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达”(文通字顺,句意畅达)、“雅”(用语得体,简明优雅);③熟练运用文言文翻译的“6字诀”。

字决1留类型例析古今意义相同的词语,可保留不译劳苦而功高如此。

(《鸿门宴》)“劳苦功高”可保留不译专有名词如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可保留不译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屈原列传》)“楚怀王”“左徒”是专有名词,可保留不译字决2换翻译时把文言文中的部分词语替换成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具体如下:类型例析文言文中有些单音节词、词语不再使用,需替换吾尝终日而思矣。

(《劝学》)“思”换为“思考”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等,需替换成现代汉语中的相应词语蚓无爪牙之利。

(《劝学》) 爪牙:爪子和牙齿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中的标志词,要对应译出吾从而师之。

(《师说》)师:以……为师通假字替换成本字须臾成五采。

(《登泰山记》)采:同“彩”字诀3调类型阐释例析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将状语移至谓语的前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译为:靛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蓝草颜色深。

定语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译为:后置句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敲击后能发出铿锵的声音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

谓语前置句翻译时必须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齐桓晋文之事》)译为: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当然的啊。

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大王来何操?(《鸿门宴》)译为:大王来的时候拿了什么礼物?字诀4删“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文言句子中有些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合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

2020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练:文言文翻译--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0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练:文言文翻译--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0届高三语文总复习专练:文言文翻译人教版高三总复习专题02文言文阅读【考纲解读】1.考查的能力层级为理解分析,侧重于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传统文化的涵泳和积淀。

2.考查的内容涵盖了文言文阅读的主要考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及意义、断句、文言翻译(句式、通假、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多种文言现象均有涉猎)、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归纳概括。

3.考查形式及体例:从体裁来看,以史传文为主,大多撷取自“二十四史”,具体以人物传记为主。

通过人物事迹的描述,逐渐归纳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偶尔穿插一两句作者的观点。

从题材上看,涉及忠君爱国、驰骋疆场、秉公办事、为官清廉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汉唐、宋元明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近几年全国试卷多是三个客观题加一个主观题(文言翻译);部分地区如北京卷、江苏卷等,可能有人物事迹的归纳、事物成败的原因归纳等主观题。

4.真题举隅:2016年选用了《宋史.曾公亮传》《明史.陈登云传》《明史.傅理传》;2017年选用了《宋书.谢弘微传》;《后汉书.赵悫传》《宋史.许将传》,2018年选用了《晋书.鲁芝传》《后汉书.王涣列传》《宋史.范纯礼传》等。

5.应对策略:课内夯实基础,课外多做演练。

熟记古文名篇,达到烂熟于心的地步,才能学以致用。

【文言漫话】1.文言文是相对于20世纪初叶肇始的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白话文”而言的。

文言文,用词典雅,语句精粹,或抑扬顿挫,音韵朗朗,如诗如歌;或汪洋恣肆,纵横捭阖,说理见长。

流连于子曰诗云中,徜徉于“苏海韩潮”的美文中,获得的是心智的开启和审美的愉悦。

2.多数学生从初中开始接触文言文,到参加高考,至少也是六年的历练,但是晨读晚练、记背讲练,费了好多工夫就是不怎见效果。

文言文的学习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阵痛,网上流行的话语,中学生有三怕,一篇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

或许有些夸张,但文言文教学的事半功倍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高考文言文还算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范畴,非常符合“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特点。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之文言翻译练习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之文言翻译练习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之文言翻译练习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灌将军夫者,字仲孺,颍阴人也。

父灌孟尝为颍阴侯灌婴舍人,吴楚反时,颍阴侯为将军,请灌孟为校尉。

夫以千人与父俱。

灌孟年老,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

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

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

及出壁门,莫敢前。

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

不得前,复驰还。

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

夫身中大创十余,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

”将军壮义之,太尉乃固止之。

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

(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有删改)(1)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

及出壁门,莫敢前。

(2)将军壮义之,太尉乃固止之。

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会西羌反,边章、韩遂作乱陇右。

司徒崔烈以为宜弃凉州。

诏会公卿百官,烈坚执先议。

燮厉言曰:“斩司徒,天下乃安。

”尚书郎杨赞奏燮廷辱大臣。

帝以问燮。

燮对曰:“烈为宰相,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

若使左衽之虏得居此地,士劲甲坚,因以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

若烈不知之,是极蔽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

”帝从燮议。

由是朝廷重其方格,每公卿有缺,为众议所归。

顷之,赵忠为车骑将军,诏忠论讨黄巾之功。

忠遣弟城门校尉延致殷勤。

延谓燮曰:“南容少答我常侍,万户侯不足得也。

”燮正色拒之曰:“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

傅燮岂求私赏哉!”忠愈怀恨,然惮其名,不敢害。

权贵亦多疾之,是以不得留,出为汉阳太守。

(选自《后汉书·傅燮传》,有删改)(1)不念为国思所以弭之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之土,臣窃惑之。

(2)遇与不遇,命也;有功不论,时也。

傅燮岂求私赏哉!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论语》十二章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论语》十二章
孔子说:“有智慧(同“智”)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 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 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孔子说:“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就是仁。一旦能约 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仁人。要做到仁靠的是自己,难道靠别人吗?”颜渊 说:“请问行动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合乎礼的不听,不合乎礼的不说,不合 乎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资质愚钝,请让我依照这话去实践。”
子曰:“譬如为山(用土堆山),未成一篑(装土用的竹筐),止,吾 止也。譬如平地(填平洼地),虽覆(倒)一篑,进,吾往也。”(《子 罕》)
子曰:“知(通“智”,智慧)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约束)己复礼为仁。一日(一旦)克己复礼, 天下归(称赞)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细 则)?”子曰:“非礼(名动,符合礼制)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 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聪明),请事(付诸行动)斯语矣。” (《颜渊》)
7.《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君子把“仁”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是一件重大的使命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论语》十二章认为贯彻“仁”的精神需要一辈子直到生命结束都不能停息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9.《论语》十二章中运用比喻来说明做学问、做事情仅仅差一点就成功了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0.拥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拥有仁心的人不会忧愁,拥有勇气的人无所畏惧,《论语》十二章中体现以上观 点的三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君子要约束自我,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先王之礼,这样才能达到儒家所说的 “仁”的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论语》十二章中强调人一旦做到自我约束,使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人都会称赞他是仁人君子的两句 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高中语文专题复习高分必备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翻译(含文言实、虚词及特殊句式)

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高中语文专题复习高分必备文言文阅读之文言文翻译(含文言实、虚词及特殊句式)
(1)与“此子智识过人”的“识”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A.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B.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C.相逢何必曾相识
D.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解析】文中的“识”意为“见识”,B项与之相同。A项,动词,识别,觉察。C项,动词,认识。D项,动词,记住。
(2)与“必能致位卿相”的“致”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2)保留词语:断、不过、涣、而
替换词语:一岁、狱、数十、猛、于、不及、之
变通词语:威风、文理
第四步:依语法习惯,连缀成句
【自主试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1)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
纾:解除,避免。非:反对。
译文:范宗尹建议放弃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官职,返回乡里。
(2)建炎元年,李纲拜右仆射,宗尹论其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
论:议论、上奏。
译文:建炎元年,李纲被授任右仆射,范宗尹论奏他名声超过实际才能,有震主之威。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王云使北还,言金人必欲得三镇。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张邦昌僭位,复其职,遣同路允迪诣康王劝进。建炎元年,李纲拜右仆射,宗尹论其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报,出知舒州。言者论宗尹尝污伪命,责置鄂州。
C.至诚高节,堙没无闻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解析】文中的“诚”为形容词,有“真诚、忠诚”之意,C项与之相同。A项,名词,诚心。B项,连词,表假设推论,果真、如果。D项,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

高中语文2023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方法+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方法+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复习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的省略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桃源中人)一见到捕鱼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2.增补原文省略的谓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士气最盛,第二次(击鼓)士气会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会竭尽。

3.增补原文省略的宾语。

君与具来。

您和(他)一起来。

4.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不治将益深。

(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1.发语词“夫”等不译。

(例句加粗字)夫战,勇气也。

战斗,靠的是勇气。

2.倒装句标志“之”等不译。

(例句加粗字)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无意义的语气助词等不译。

(例句加粗字)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1.前置谓语后移的。

甚矣!汝之不惠。

你真是太不聪明了!(汝甚不惠!)2.后置定语前移。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大臣、官吏和人民,受到上等赏赐。

(能面刺寡人之过之群臣吏民,受上赏。

)3.前置宾语后移。

何以战?凭什么战斗?(以何战?)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

从扬州回来。

(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1.人名、地名、年号等进行保留。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2.古今同义的字进行保留,多为名词。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都不存在了,毛要附着在哪里呢?五、扩就是扩展,一般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就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往往需要对每个字所表达的意思进行扩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专题本考点涉及两个方面:①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②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一、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1.概念的内涵阐释(1)“理解”是指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并在理解文意与翻译句子中加以运用。

(2)“与现代汉语不同”是指与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相比较而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和特殊性。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和文言文固定结构。

(3)“不同的用法”主要是指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一个词往往会有多种词性,有的词还会在特殊语境下临时活用。

活用的形式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动词的活用,使句子中出现使动、意动、为动以及名词作状语等现象。

2.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举例(1)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文言文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者……也”句: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字句: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也”字句: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无标志句: 刘备天下枭雄。

“为”字句: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是”字句: 臣是凡人,偏在远郡(2)被动句一个动词谓语句,若动词涉及的对象——受事者作主语,那么这个句子即为被动句。

被动句主要有七种形式:“于”字句: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谓语+于)“见”字句: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见+谓语)“受”字句: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受+谓语)“为”字句: 为天下笑。

(为+动词)“为……所”句: 悲夫!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字句: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无标志句: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而刘夙婴疾病。

(3)省略句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

有承前省、蒙后省、承宾省、对话省以及概括性省略等。

省略句主要有五种形式:①省略主语。

如:ɑ.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b.(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②省略谓语。

如:ɑ.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b.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省略宾语。

如:ɑ.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省动词后宾语〉。

b.竖子不足与(之)谋!〈省介词后宾语〉④省略介词。

如:ɑ.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b.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

⑤省略兼语。

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4)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放在了动词或介词之前,构成了宾语前置。

其类型主要有:①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

如:ɑ.大王来何操(操何)?b.沛公安在(在安)?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如:时人莫之许(许之)也。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至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如: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b.唯利是图。

(图利)(5)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一般要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作状语。

②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

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③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6)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ɑ.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b.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7)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也叫固定格式(凝固结构)。

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常见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和译法:①“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②“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③“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④“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⑤“……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⑥“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⑦“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⑧“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⑨“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词类活用是指一部分实词(也有个别虚词),在一定的条件下临时改变原来所属那类词的语法功能而作另外一类词用的现象。

(此部分内容已在“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中阐释,在此不再赘述。

)二、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1.概念的内涵阐释(1)“文中句子的理解”指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整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

要想理解文言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清楚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分句间隐含的语意关系等。

(2)“句子的翻译”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流利畅达。

2.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与原则(1)标准:字字句句落实,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2)原则: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按语序逐词逐句地对译,即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同时要译出遣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同原文保持一致。

有的句子由于古今汉语的句式和文言修辞等问题,无法做到字字句句逐一对应,那就可以打乱语序,根据原文的基本意思进行意译。

文言翻译的八种方法1.保留法古文中的专名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

例: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这里除了“予”“除”之外,都可保留不译。

2.替换法有些词,在古书里常用,但在现代汉语里已不用或不常用,或者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古今说法不一样,这就要用现代汉语的说法去替换古代的说法。

例:将兵与备并力逆操。

(《赤壁之战》)“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击”。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游褒禅山记》)“瑰”换成“珍贵”,“观”换成“景象”。

3.加字法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包含这个语素的双音节词或短语。

例: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学》)“难”和“易”可用加字法翻译。

此句译成: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之分吗?4.删略法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

例: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曹刿论战》)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

张良曰:“谨诺。

”(《鸿门宴》)句中的“谨”表谦称,可不译。

5.补充法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

例: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这一句不但省略了主语,还省略了谓语,翻译时必须补出。

本句可译为:“不行!(那些人)只是没(跑)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6.调序法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先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序后再翻译。

例: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是一个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该把状语调整到它们应在的位置上,可译为:“原因是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7.拆分法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这时翻译就要使用拆分法。

例: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语句中的“妻子”要使用“拆分法”拆分成“妻子儿女”。

8.转述法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使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

例: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五人墓碑记》)缙绅:古代大臣上朝时将笏板插在腰带里,这里是借代用法,译为“做官的人”。

缙,插。

绅,带。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滕王阁序》)“雾”“星”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考场锦囊1.变通法变通法主要用在文言文特殊的文言现象中,比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互文同义等。

当直接根据此字的常规意义来理解而无法直接翻译或不符合文意时,就要考虑到特殊的文言现象。

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一句,根据常规翻译,“举酒欲饮无管弦”就没有了明确的主语,究竟是主人下马想饮酒呢,还是客人上船想饮酒? 这样就需要根据后面的文字“醉不成欢惨将别……添酒回灯重开宴”一句了解到“举酒欲饮无管弦”的是主人和客人,所以“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应当使用互文同义来进行翻译,译为:主人和客人下马上船,举起酒杯想喝酒却没有音乐。

2.扩充浓缩法古文中有些句子言简而意丰,有些句子言繁而意单,对这些句子就可用扩充或浓缩的办法来翻译。

例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过秦论》)句子将一个意思从各方面加以铺陈,语意连贯,气势磅礴,但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相应的词语来一一对译,这时可浓缩为:秦国有并吞四海,统一天下的雄心。

文言翻译是一项综合性考查,也是文言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检查考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