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冷战爆发为止苏联实施的和平共处政策
苏联的冷战战略与作战计划
苏联的冷战战略与作战计划冷战时期,苏联作为美国的主要对手,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与作战计划以保护自身安全和利益。
这些战略与计划既包含军事层面的布局与战术,也涉及到外交、经济、情报等各个领域的综合应对。
一、苏联冷战战略的基础1.1 核讹诈政策在冷战初期,苏联面临着美国的核威慑。
为了保护自身利益,苏联采取了核讹诈政策。
他们在对抗美国的同时,通过拥有强大的核武器力量来保持平衡,一旦遭到攻击,将以核战回应。
这一政策有效地阻止了美国采取过激行动,维护了苏联的国家安全。
1.2 北约威胁下的东欧战略苏联的东欧集团国家是其在欧洲的重要战略区域。
为了在冷战中保持自己的影响力和地位,苏联制定了一系列针对东欧的战略。
其中包括统一行动、瓦解西方力量及巩固对这些国家的控制等措施。
这些战略保证了苏联在东欧的影响力,也提供了后方支援和战略基础。
二、苏联的作战计划2.1 红场防线和后备战略苏联的冷战时期有一个重要的战略计划,即红场防线。
这是苏联为了应对可能的大规模侵略而制定的计划。
红场防线的关键在于秘密布置,并将军队和武器装备集中在莫斯科周边地区。
这种作战计划既有防御性质,也具备反攻能力,以便在敌人侵略时能够打击其后方和资源。
同时,苏联还制定了后备战略。
这是为了充分调动国内资源,以备战争爆发时的物资供给和人员调动。
后备战略不仅在军事上,还涉及到经济、工业和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这些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为苏联提供了一定的战略优势。
2.2 分割和吞并计划苏联在冷战时期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分割和吞并计划,以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其中最著名的是分割欧洲的“帷幕计划”。
该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东欧国家,将钢铁帷幕将西方阵营和苏联完全隔离开来。
这将使苏联能够独立行动,避免西方对其进行战略干预。
此外,苏联还实施了一些吞并计划,试图扩张其势力范围。
例如,进军阿富汗的行动就是苏联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该国并将其纳入自身势力范围的典型例子。
三、苏联冷战战略的成效与教训苏联冷战战略的一些成效在于保护了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维护了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苏联(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其对外关系简介
苏联(俄罗斯)外交政策及其对外关系简介一外交政策(一)斯大林时期的外交政策(1945-1953):一是巩固苏联的外交成果和扩大苏联的势力范围,二是应对美国和西方发动的冷战。
总体呈现一种谨慎的防御政策。
背景:二战后,苏联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独大,成为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实力大为增强,想要灭掉社会主义。
来自美国为代表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欲建立全球霸权秩序核对社会主义的压迫和敌视。
斯大林的外交政策:起初与西方基本合作解决问题,后来转到应对西方冷战。
评价:评价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外交,最大的标准是他时否有利于工人阶级的解放和殖民地任命的解放,是否有利益维护和壮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从这个角度看,斯大林反击冷战的压力和攻击,,维护了苏联社会主义政权和支援了中国在内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
赭石最主要的方面,他的外交政策中的犯下许多的大党主意扩张主义和侵略他国的霸权主意错误是第二位的。
(二)赫鲁晓夫时期的外交政策(1953-1964)背景:冷战长时期进行,苏联经济和军事上很感吃力,人民生活改善受到影响,内部出现希望与西方和平共处的声音。
苏联的政权基本稳固,外部战争消灭的可能已经消失。
外交政策:和平共处路线&核外交。
评价:赫鲁晓夫的外交以冒险主义开始,以空想主义结束,目的是为同美国争霸。
导致内外混乱,是外交的一系列失败对苏联威望的打击和对苏联人民信心挫伤的结果。
(三)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外交政策(1964-1982)背景:六十年代中期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苏联在这一时期经济迅速法杖。
军事力量和武器力量超美国。
外交路线:主动的强势外交。
(苏攻美守)评价:苏联成为在冷战中实例上升最快,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坚持了社会主义事业,订立了一系列裁军减核及其他的一系列的协议,有助于缓和国际局势。
(四)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夫时期的外交政策(五)戈尔巴乔夫时期的外交政策(1985上台)新思维外交:改革,致苏联解体。
勃列日涅夫外交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对外政策1964年10月中央全会后,勃列日涅夫上台,苏联的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可分为三个时期:60年代末是苏联继续推行赫鲁晓夫制定的“和平共处”总路线及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政策的时期,也是苏联进攻战略的准备阶段;整个70年代是苏联正式执行积极进攻战略,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并大肆对外扩张的时期,也就是苏联进攻战略的实施阶段;80年代,苏联战略收缩时期。
一、“和平共处”总路线的维持和“缓和”政策的推行勃列日涅夫在其执政初期,其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对外政策,而是继续维持了赫鲁晓夫制定的“和平共处”总路线,力图与西方缓和紧张局势和改善关系,尤其的与美国的关系,并争取解决欧洲边界、东西德国、柏林等多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苏联所受的西部威胁。
于是勃列日涅夫上台不久,便宣布他将继续执行二十大、二十二大制定的对外政策,并认为“和平共处”这一路线“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苏联GCD和苏联政F对内对外政策的唯一的、不可动摇的路线”。
勃列日涅夫继续推行“和平共处”的对外政策原因主要是:第一,当时的苏联经济与西方的差距不小,希望通过与西方的合作,大规模的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改造苏联经济,缩小与西方的经济差距。
第二,古巴导弹危机不仅仅是证明了赫鲁晓夫“火箭战略”的非现实性,还说明了这时美苏之间军事力量的差距,而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对“火箭战略”的修改和前军事战略的实施都需要一个平静的国际环境,避免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发生冲突。
美国同样也不希望与苏联搞出什么问题来,毕竟苏美双方在核武方面的“恐怖平衡”,足以让任何头脑正常的人做出一个正常的决定。
此时的美国本就有些自顾不暇,60年代中期之后的越南战争已让美国深陷而不能自拔,巨额的战争费用,经济危机的一再出现,美元危机频频发生,都使得美国同样希望与苏联改善一下关系,以减轻自身的压力,在欧洲与苏联百万大军对峙可不是好玩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东西方关系开始出现一定改善。
苏联冷战时期的对外政策与国际关系
苏联冷战时期的对外政策与国际关系冷战时期,苏联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其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举足轻重。
苏联的对外政策实质上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同时也是为了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
一方面,苏联冷战时期的对外政策以维护国家安全为首要任务。
二战结束后,苏联陷入了与西方国家的对立中。
在这个背景下,苏联希望通过建立自己的军事同盟系统来保护自身的利益。
1955年,苏联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这一组织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抵御北约的威胁,保证苏联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
此外,苏联还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军控谈判,以期通过外交手段减少对方的军事威胁,维护自己的国家安全。
另一方面,苏联冷战时期的对外政策还包括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
苏联将自己视为全球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希望各国都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加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
苏联通过提供援助和经济合作来支持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帮助它们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增强经济实力。
此外,苏联还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国际政治活动,如举办共产主义党派的国际会议、支持解放运动等方式,积极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苏联的对外政策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问题。
首先,苏联的对外政策往往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忽视了各国的国家利益和文化差异,导致了与一些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冲突和争端。
此外,苏联在与西方国家的竞争中,也经常陷入军备竞赛的困境,并未有效地解决和缓和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关系。
总体来看,苏联冷战时期的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是紧密联系的。
苏联秉持维护自身安全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双重目标,通过建立军事同盟系统和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来实现这一目标。
然而,由于各种复杂的因素,苏联的对外政策并未能在冷战中取得完全的成功,但它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
勃列日涅夫外交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对外政策1964年10月中央全会后,勃列日涅夫上台,苏联的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对外政策可分为三个时期:60年代末是苏联继续推行赫鲁晓夫制定的“和平共处”总路线及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政策的时期,也是苏联进攻战略的准备阶段;整个70年代是苏联正式执行积极进攻战略,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并大肆对外扩张的时期,也就是苏联进攻战略的实施阶段;80年代,苏联战略收缩时期。
一、“和平共处”总路线的维持和“缓和”政策的推行勃列日涅夫在其执政初期,其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对外政策,而是继续维持了赫鲁晓夫制定的“和平共处”总路线,力图与西方缓和紧张局势和改善关系,尤其的与美国的关系,并争取解决欧洲边界、东西德国、柏林等多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苏联所受的西部威胁。
于是勃列日涅夫上台不久,便宣布他将继续执行二十大、二十二大制定的对外政策,并认为“和平共处”这一路线“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苏联GCD和苏联政F对内对外政策的唯一的、不可动摇的路线”。
勃列日涅夫继续推行“和平共处”的对外政策原因主要是:第一,当时的苏联经济与西方的差距不小,希望通过与西方的合作,大规模的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改造苏联经济,缩小与西方的经济差距。
第二,古巴导弹危机不仅仅是证明了赫鲁晓夫“火箭战略”的非现实性,还说明了这时美苏之间军事力量的差距,而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对“火箭战略”的修改和前军事战略的实施都需要一个平静的国际环境,避免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发生冲突。
美国同样也不希望与苏联搞出什么问题来,毕竟苏美双方在核武方面的“恐怖平衡”,足以让任何头脑正常的人做出一个正常的决定。
此时的美国本就有些自顾不暇,60年代中期之后的越南战争已让美国深陷而不能自拔,巨额的战争费用,经济危机的一再出现,美元危机频频发生,都使得美国同样希望与苏联改善一下关系,以减轻自身的压力,在欧洲与苏联百万大军对峙可不是好玩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东西方关系开始出现一定改善。
苏联的冷战时期外交政策
苏联的冷战时期外交政策冷战时期,苏联的外交政策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苏联经历了一系列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外交冲突和合作。
本文将从苏联的核武器发展、援助与干涉、非对称战争等方面来探讨苏联在冷战时期的外交政策。
一、核武器的发展苏联在冷战期间致力于核武器的发展。
在1949年成功进行首次核试验后,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这一事件引发了美国的极度担忧,进一步加剧了双方之间的紧张局势。
苏联的核武器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其在外交政策上的立场。
苏联借助核武器的实力,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坚持自己的意志。
例如,苏联在1949年提出了“毛岸英”建议,希望通过全球裁军来消除核武器并实现和平共处。
然而,这一提议并未得到美国的积极回应。
二、援助与干涉苏联在冷战时期还利用援助与干涉策略来扩大其影响力。
苏联提供了大量的援助给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换取他们的政治支持。
例如,苏联援助中东的阿拉伯国家,为埃及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和经济支持。
这些举措旨在增强苏联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并使其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力量之一。
此外,苏联还在非洲和南美洲提供了援助,以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并与美国竞争。
除援助外,苏联还进行了一系列干涉行动,试图扩大其意识形态和政治影响力。
例如,苏联在匈牙利革命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中干预并镇压了示威者。
这些干涉行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加剧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关系。
三、非对称战争苏联还采用了一种称为“非对称战争”的策略来对抗美国。
这种策略旨在通过间谍活动、政治操纵和经济竞争等手段削弱对手,并在全球范围内施加影响。
苏联在情报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例如,苏联间谍金里奇和埃阿顿成功窃取了美国的核能研究和军事技术机密,使苏联能够在冷战期间迎头赶上。
此外,苏联还通过支持共产党和革命运动来干扰美国的利益,并削弱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尽管苏联在冷战期间采取了积极而具有挑战性的外交政策,但最终这样的政策并未带来可持续的成功。
苏联的赫鲁晓夫时期和冷战时期(年年)
苏联的赫鲁晓夫时期和冷战时期(年年)苏联的赫鲁晓夫时期(1953年-1964年)是苏联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冷战时期(1947年-1991年)的核心时期之一。
在这段时间里,苏联社会和政治发生了巨大变革,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也经历了多次紧张和对抗。
本文将通过对赫鲁晓夫时期和冷战时期的探讨,介绍苏联在这个时间段内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变化与反应。
一、赫鲁晓夫时期的政治改革赫鲁晓夫时期是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期。
赫鲁晓夫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党的第一书记,接替斯大林的领导地位。
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政治改革措施,以改变斯大林时期的高压统治和启动社会主义建设。
首先,赫鲁晓夫开始了一场“去斯大林化”的运动,试图消除斯大林时期的个人崇拜和高压统治。
他公开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大规模镇压行为,使苏联社会得以开展一场公开的斯大林评议运动。
其次,赫鲁晓夫提出了“和平共处”政策,试图改善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
他认为,苏联和西方国家应该通过和平外交手段解决存在的分歧和冲突,避免军事对抗和全面战争的爆发。
此外,在经济和农业领域,赫鲁晓夫也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他提出了农业“玉米化”政策,试图加强农业生产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他还提出了“宜居住宅”倡议,以改善苏联人民的居住条件。
这些改革措施对苏联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二、苏联的冷战策略与回应苏联在冷战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策略来应对西方国家的压力和对抗。
在赫鲁晓夫时期,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双方互相指责对方是“帝国主义”的代表。
苏联制定了一项积极的国际政策,积极支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他们提供援助和军事支持,以推动这些地区的独立和社会主义革命。
这使得苏联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合作伙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在军事方面,苏联加大了核武器和导弹的研发,与美国进行了核军备竞赛。
苏联冷战时期的对外政策与扩张
苏联冷战时期的对外政策与扩张冷战时期,苏联是与美国进行长时间对抗的主要力量。
苏联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扩张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地位。
这种对外政策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外交手段和区域扩张。
首先,苏联在冷战时期采取了多种外交手段来实现自身的扩张目标。
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是结盟与援助。
苏联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和经济联盟,如华约(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COMECON),用以巩固和拓展社会主义阵营。
此外,苏联还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以此获得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支持。
此外,苏联还通过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手段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苏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并通过提供廉价的技术和资源来吸引其他国家与其合作。
同时,苏联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通过援助建设学校、医院和其他基础设施等方式,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联系。
在区域扩张方面,苏联通过对邻近地区的干预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例如,苏联在二战结束后东欧国家的解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这些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巩固了自己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此外,苏联还支持了一系列的革命和起义,以扶植亲苏联的政权,并通过军事干预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苏联还通过军事扩张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苏联在冷战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积极发展核武器和导弹技术,并将军事力量部署到全球各地。
苏联的军事扩张行为引发了对全球战争的担忧,并加剧了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关系。
然而,苏联的扩张政策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苏联的扩张行为引发了西方国家的担忧和反对,导致了冷战的激化。
西方国家与苏联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了国际局势的不稳定。
其次,苏联在扩张过程中也面临了困难和挑战。
苏联在支持各种革命和起义中花费了大量的资源,但并不总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苏联援助的国家在实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导致了这些国家内部的政治动荡。
最后,苏联的扩张政策也对其本身产生了长期的经济和军事负担。
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
“三和政策”的评价
到20世纪50年代早期,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核武器的掌握 控制,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等等新情况的出现,客观 上要求出台新的对外政策,而赫鲁晓夫顺应时代要求,从苏 联的国家利益出发对此做出了较为现实主义的回答,并在 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局势的缓和。 “三和” 路线的提出,并不是真的以维护世界和平为最终 目的的,其根本目的仍是为了实现苏联的国家利益,各种和 平友好的口号不过是掩盖“苏联利益至上主义”“的幌子。 苏联一方面在世界舆论上制造和平形象,另一方面却从未 放松与美国在各方面的较量,也没有真正视东欧各国为主 权国家,同时开始了在第三世界的渗透扩张。
“三和政策”内容
和平共处——赫鲁晓夫将不同社会制度下各国的 和平共处视为苏联对外政策的总原则和总路线。 他认为,国际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和力量的壮大, 新兴民族国家中的和平愿望以及资本主义国家中 的和平运动已发展成为一股巨大的政治力量,在这 种情况下“战争并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在 目前形势下,世界只有两条道路:或者和平共处,或 者发动最具毁灭性的战争 。”赫鲁晓夫特别强调 了苏美关系的重要性,声明要与美国建立全面友好 合作的关系,并以超级大国的姿态宣称“世界上两 个最强大的国家苏联和美国建立持久的友好关系哪一种制度更好更 进步,特别是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体 系 在这一竞赛中必将获胜的依据,在于社会主义生 产方式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决定性的优越性。
和平过渡——赫鲁晓夫在二十大总结中,论述了不同国家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问题,指出了通往社会主义的不同 道路,却突出强调了和平过渡的方式。赫鲁晓夫在报告中 指出,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完全可以设想,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形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在工人阶级力量已经很强大的 资本主义国家,只要工人阶级把农民、知识分子和一切爱 国力量团结在 自己周围,“就有可能使议会从资产阶级民主 的机构变成真正代表人民意志的力量”;“在那些资本主义 还很强大并且拥有庞大的军事警察机构的国家,反动势力 必然要进行顽强的抵抗。在那里,向社会主义过渡将在尖 锐的阶级斗争、革命斗争的条件下进行。”并指出“过去 的殖民地国家”“也可以通过和平过渡的方式实现社会主 义。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和平共处政策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和平共处政策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军国家,其社会主义建设与和平共处政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苏联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一场宏伟的建设之旅,同时也提出了和平共处的政策,旨在与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友好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
在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后,苏联开始了大规模的国有化运动,将主要的生产资料转移到了公有制部门,并开始了计划经济建设。
通过集中调控资源和生产,苏联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例如,在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使苏联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苏联还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在农业方面,苏联实行了集体化运动,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尽管在这一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矛盾,但苏联通过大规模的农业投资和技术创新,逐渐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同时,苏联通过普及教育、提供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措施,提高了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
然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计划经济的管理难度较大,常常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等问题。
同时,苏联也受到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围堵和压力,例如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的封锁、冷战态势等。
这些因素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其发展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苏联提出和平共处的政策。
和平共处政策强调国与国之间应该通过和平、公正、合作的方式解决争端和矛盾。
苏联积极主张通过政治解决国际争端,并支持争取民族自决权的解放运动。
苏联提出的和平共处政策并不仅仅是口号或政治宣传,而是具体行动的体现。
苏联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合作。
同时,苏联与各个国家开展友好合作,建立了一系列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这种和平共处政策为世界带来了一片和谐的氛围,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
总而言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和平共处政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三历史知识点苏美冷战
高三历史知识点苏美冷战苏美冷战冷战是指1945年至1991年间,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持续紧张关系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对抗。
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和知识点对于理解世界格局的演变以及国际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
尤其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掌握冷战的相关知识点对于历史学科考试的复习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高三历史知识点中的苏美冷战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和分析。
一、冷战的起因与原因苏美冷战的起因较为复杂,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和政治制度之争。
一方面,苏联试图通过占领东欧国家,并迅速推行共产主义政权来扩张势力范围,将其看作是自身生存和安全的必要手段。
另一方面,美国作为西方阵营的领导者,反对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并试图通过资本主义和民主政治的示范效应来遏制苏联的影响力。
由此,冷战谱写了苏美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对立与冲突。
二、冷战的主要事件与对抗1. 杜鲁门主义与杜鲁门宣言杜鲁门主义是指哈里·S·杜鲁门政府的对外政策。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中提出了一揽子对外援助计划,旨在帮助西欧国家稳定经济、恢复重建,并抵制共产主义的侵略。
其中包括希腊和土耳其援助计划,以及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宣言则将冷战责任归咎于苏联,并宣称美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抵御苏联的威胁。
2. 柏林封锁与柏林空中运输1948年,苏联封锁了进入柏林的所有道路和铁路,试图将柏林纳入东德领土。
面对苏联的封锁,美国、英国和法国联合发起了柏林空中运输行动,通过空运投送必需品和物资给柏林居民,最终成功阻止了苏联的封锁企图。
3. 韩战与美苏代理战争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成为冷战期间苏美之间的一次代理战争。
苏联支持朝鲜战争,而美国则出兵支援韩国。
尽管这场战争没有直接导致苏美之间的全面冲突,但它凸显了冷战期间两大超级大国之间的敌对态势和冲突。
4.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一举动引发了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对此作出了坚决回应,宣布封锁古巴,并准备对苏联进行军事打击。
历史教案 冷战期间的政策和事件
历史教案冷战期间的政策和事件冷战期间的政策和事件冷战是二战后国际政治局势的一个关键时期,由于美国和苏联的意识形态差异及政治利益冲突,世界分裂为两个大国阵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许多政策和事件。
本文将详细论述冷战时期的政策和事件,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一、盟友纷争:冷战开始与后备盟友的争夺在冷战初期,美国和苏联都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盟友,以巩固各自的势力范围。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欧洲国家提供援助,以遏制苏联在欧洲的扩张。
苏联则通过在东欧国家建立卫星国并推行共产主义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中东地区的控制权尤为激烈,导致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冲突。
二、核武器竞赛:美苏两国的军备竞争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进行了长期的核武器竞赛。
两国争相发展和研制更先进、威力更大的核武器。
1952年,美国成功进行了首次水下核试验,苏联则于1953年进行了首次氢弹试爆。
这种核武器竞赛不仅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也对世界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三、柏林墙的建立:东西方对立的象征1961年,为了阻止东德人民逃往西德,苏联在柏林修建了一道长达155公里的“柏林墙”,彻底分隔了东西柏林。
这道墙成为冷战期间东西方对立的象征,也成为人们对于冷战时期局势紧张的缩影。
四、古巴导弹危机:全球核战争的最危险时刻1962年,苏联在古巴部署了核导弹,这引发了美苏之间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对此做出了强烈回应,并最终与苏联达成了协议,苏联同意将导弹拆除,以避免核战争的爆发。
这场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并成为西方国家制定反导系统的重要动因之一。
五、冷战结束:苏联的解体与和平转型上至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开放,下至东欧剧变,苏联在20世纪末迎来了自己的终结。
1989年,柏林墙倒塌,东西德重新统一,标志着冷战的终结。
苏联于1991年解体,东欧国家逐渐实现和平转型,冷战时期的政策和事件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前苏联冷战期间的对外政策
前苏联冷战期间的对外政策在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美国和苏联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与此同时也开始了一场历时几十年的冷战。
在这场冷战期间,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对外政策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和地位。
本文将讨论前苏联冷战期间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
一、“一国独大”的思想冷战期间,苏联领导人采取了“一国独大”的思想,即通过强大的武力和政治手段来维护苏联的利益和地位。
这一政策体现了苏联领导人对自身实力的自信和对国际社会的不信任。
在这种思想的驱动下,苏联加强了其军备实力和对外政策的力度。
二、扩张主义政策苏联的外交政策也被称为扩张主义政策,意味着苏联试图扩大其领土和影响力。
苏联扩张的主要手段包括武力、外交和经济手段。
其中,武力扩张是苏联最为常用的手段。
苏联曾在1945年占领了东欧的一些国家,并在1956年镇压了匈牙利的一场革命。
这些行为不仅导致了国际社会的反对,也加剧了与西方国家的对立。
三、敌视美国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对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苏联领导人视美国为敌人,并试图在全球范围内阻挡美国的影响力。
苏联通过援助受其政治影响的国家来增加自身的力量和影响力。
苏联还试图在国际组织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并进行了多次反美宣传。
这种敌对关系最终导致了世界的两极化,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
四、间接入侵苏联面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时候,采用的策略多为“间接入侵”,秉承其宣传口号中所说的“世界革命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加强”。
苏联在世界各地资助共产党,比如中国、越南、古巴等。
苏联支持左翼民族主义运动,在非洲和亚洲资助民族解放运动,侦测外国情报,从而真正的成为了全球威胁者的身份。
五、军备竞赛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壮大自身力量,苏联在冷战期间进行了大量的军备竞赛。
苏联在核武器方面的力量同美国相当,也在陆地导弹和航天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
苏联的这一举动引起了美国的警觉和反作用,也加剧了两国之间的敌意和争端。
六、多极世界苏联提倡建立一个多极世界,被广大社会主义国家所接受,但是反被许多西方国家所反对。
苏联在二战后的外交政策演变
苏联在二战后的外交政策演变1945年,在苏联红军攻占柏林的那个春天,二战欧洲战争正式结束。
苏联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此付出了数百万的生命代价。
然而,战争的结束并没有意味着苏联可以放松警惕。
相反,苏联必须面对新的外交挑战,以维护其国家安全和利益。
在二战后,苏联的外交政策经历了多次演变。
从最初的战争后期,苏联寻求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收益,到1947年以后,苏联转而采取更为积极的扩张主义策略。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关键事件标志着苏联外交政策的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5年到1947年在二战后期,苏联一直试图为自己争取最大的收益。
例如,在雅尔塔会议上,苏联领袖斯大林坚持要求在东欧建立苏联利益范围。
此外,苏联还在战后几年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自己在国际关系中获得重要地位。
首先,苏联成立了自己的卫星国家,这些国家包括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
苏联在这些国家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权,确保了它们对苏联的忠诚,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战略后方。
其次,苏联参与了联合国的创立,并在联合国组织中拥有自己的代表。
苏联还支持成立一系列国际性组织,以帮助解决战后国际问题。
这些努力为苏联在国际关系中获得了重要地位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从1947年到1962年1947年,苏联采取了新的外交政策,标志着苏联外交政策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苏联开始采取更为积极的扩张主义策略。
苏联试图通过不同方式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首先,苏联在欧洲部署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来扩大自己在欧洲的影响力。
苏联还鼓励欧洲其他国家建立共产党政权,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其次,苏联提供了大量援助,帮助其他国家建设经济基础设施,并鼓励这些国家采取社会主义制度。
苏联试图借助这些举措赢得国际上更广泛的支持。
第三阶段:从1962年到1991年苏联外交政策的第三个阶段始于1962年,这一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苏联的冷战战略与国家安全政策
苏联的冷战战略与国家安全政策冷战时期,苏联一直是西方国家的主要竞争对手。
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全,苏联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与政策,以抵御西方国家对其的冷战威胁。
本文将探讨苏联在冷战期间所采取的一些重要战略,并分析这些战略对苏联国家安全的影响。
首先,苏联在冷战期间实施了所谓的“铁幕政策”,这是他们对外界封锁与干涉的一种手段。
苏联通过控制自己的边境以及与其他东欧国家之间的关系,建立起一个具有政治与经济壁垒的“铁幕”,以防止西方国家的干预。
这种政策对苏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突出了苏联对自身安全的担忧,并明确了苏联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对立关系。
其次,苏联积极发展核武器,成为一支拥有核打击能力的大国。
苏联的核武器计划在冷战时期造成了严重的战略平衡。
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核竞赛进一步加剧了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苏联通过将核武器视为一种战略威慑的手段,以确保其在冷战期间的国家安全。
同时,苏联也通过在其他地区寻求核扩散,如在古巴危机中的援助,以加强其在冷战时期的地区优势。
此外,苏联还通过支持反殖民主义运动和第三世界国家,提升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苏联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提供援助,以扩大其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
这种战略为苏联带来了广泛的外交利益,使其在冷战时期取得了许多盟友。
苏联通过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使自己成为反西方的象征,从而使西方国家感到威胁并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
然而,尽管苏联采用了诸多的战略和政策来维护其国家安全,但这些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其国家安全问题。
苏联经济和军事资源的过度集中导致了内部的矛盾和不稳定。
冷战负担使苏联在军事上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导致经济发展的滞后和国内人民的不满。
此外,苏联军队在阿富汗的入侵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不稳定局势,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总结起来,苏联在冷战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战略与政策来抵御西方国家的威胁。
这些战略包括实行“铁幕政策”、拥有核武器和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等。
然而,苏联在追求国家安全时也面临了许多内外的挑战,最终导致了其解体。
苏联的冷战政策及其影响
苏联的冷战政策及其影响冷战是20世纪后半叶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核武器、经济和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对立,造成了全球格局的紧张和不稳定。
苏联在冷战期间的政策对国际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苏联的冷战政策及其影响。
一、苏联的冷战政策苏联的冷战政策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1.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推广苏联在冷战时期积极推广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试图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苏联的意识形态影响了全球左翼运动,其中包括古巴、越南、朝鲜等国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革命。
虽然这些革命在一定程度上对西方世界构成了威胁,但也导致了局部战争和社会动荡。
2.军备竞赛在苏联和美国的冷战期间,两国在全球范围内都部署了大量的核武器,形成了一场全球性的军备竞赛。
苏联加大了对军事技术的研发和投资,建立了强大的武装力量。
苏联的军备竞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对国民经济造成了重大压力。
3.对外扩张苏联试图通过对外扩张来扩大其影响力和地缘政治利益。
苏联在中东、非洲、亚洲等地区展开了活跃的外交政策,签署了许多政治和经济协议,扩大了对其他国家的影响。
苏联的扩张行动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看来是对其利益和安全的威胁,导致了多次局部冲突和战争。
4.核武器的使用若苏联的冷战周期间中苏之间的核武器使用是具体话题则可单独提一项若非可以合并到此项中苏联在冷战期间对核武器的运用和态度相对保守,但仍有多次核武器危机,如古巴导弹危机、克格勃行动等。
苏联对核武器的使用政策比美国更为谨慎,这也部分反应了苏联的冷战政策是一种“保持现状”的态度。
5.经济援助苏联在冷战时期积极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以此来巩固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领导地位。
苏联向古巴、越南、朝鲜等国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推动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
但苏联的援助政策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争议,因为在其中有不少是以石油和其他资源为代价的。
苏联冷战时期的安保战略与政策
苏联冷战时期的安保战略与政策冷战期间,苏联一直处于与西方国家的对抗状态之中。
受制于战争时期的损失,苏联在战后焦土重建的基础上极力提高国家安全水平,从而避免被毁灭性的战争摧毁。
为了在全球战略地位争夺中占据优势,苏联实施了一系列的安保措施和策略,以确保国家安全。
本文将从防御、情报、警察和军事等角度,探讨苏联冷战时期的安保战略与政策。
1、防御策略苏联自1945年起,便致力于改善自身的国防体系。
在苏联的安保战略和政策中,防御策略是最重要的一环。
为此,苏联不断加强边界的防卫体系,从上空到水下,从陆上到海洋,都布置了各种各样的防御设施。
首先,苏联加强了军备建设,拥有数千架战斗机、数百个导弹铁幕、数十艘核潜艇和威力巨大的核武器,以便对敌人进行反击。
其次,苏联沿着边境修建了一系列极具防御性质的工厂、城市和军事基地。
这些设施不仅能够支撑苏联自身的战争行动,还可以用作军事目的,以扼制敌军在边境地区的活动。
最后,在国家上,苏联实行了一系列反谍措施和信息保护制度,以确保高级机密的安全。
在苏联冷战时期,这些国家机密的防范策略不仅仅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它们更是苏联领导人推动全球战略影响力的“杀手锏”。
2、情报侦察情报工作在苏联的安保战略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与其他世界强国一样,苏联的情报机构是由多个部门和机构组成的,包括军事情报、国内情报、海外情报等。
这些情报机构精心策划、秘密搜集、综合分析各种信息,以便监视西方和东方国家的情况,并防范可能对苏联华丽的情报。
此外,苏联还善于使用各种情报工具的策略,使得情报的收集和传递变得高度机密。
当然,由于苏联的情报工作长期面对冷战情景,因此情报机构的严格要求使得很多从业人员受到严格训练和资格认证。
3、警察工作在苏联冷战时期,警察工作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在刚刚结束的短暂二战后,苏联已经很清楚,国内必须继续加强反间谍和反内部敌对分子的工作,以维护国家安全。
所以,苏联在国内采取强有力的安保措施,开展了大规模的警察行动,旨在保护苏联领导人和国家机构的安全。
苏联的冷战和领导人历史
苏联的冷战和领导人历史苏联历史中有很多重要时刻,其中冷战是其中之一。
冷战是指二战后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因意识形态和利益冲突而爆发的一场非战争状态下的对抗。
在冷战期间,苏联通过加强与东欧国家的联系、对周边国家施加压力、与其他共产主义国家合作等方式,提高了其国际地位。
同时,苏联也在这一时期内经历了多位领导人轮替,每位领导人的政策和个人风格对该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945年至1953年,斯大林掌握着苏联权力。
在他的领导下,苏联经历了迅猛的重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现了从落后农业国到工业化大国的转变。
但是,斯大林也因其极权统治和集权主义政策而引起了大量反对者的不满和抵抗。
在他的领导下,苏联在国际舞台上采取了强硬的外交政策,并与西方国家保持敌对关系。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苏联进入了一个有分歧的时期,最终赫鲁晓夫成为了新任领导人。
在他的领导下,苏联实现了几个具有革命性的改革,例如取消了集体化,通过经济和文化改革来提高生活水平和让经济更加自由化。
赫鲁晓夫还试图通过“和平共处”政策和西方国家改善关系。
然而,苏联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上采取强硬策略,导致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急剧升级。
在赫鲁晓夫被解除职务后,勃列日涅夫成为了苏联的新领导人。
他旨在通过改革和完善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来提高该国的发展水平。
然而,勃列日涅夫的政策受到了来自西方和苏联内部的批评和阻力,最终在1985年他被解除职务。
此时,戈尔巴乔夫成为了苏联的新秘书长。
戈尔巴乔夫试图通过改革苏联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推进该国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他的政策开放了国家,和解了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但这一过程也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1989年,苏联的许多东欧盟国纷纷宣布独立,苏联也在1991年12月解体。
在之后的苏联时代,俄罗斯成为了独立的国家,走上了自由化和市场化的道路。
总的来说,苏联冷战时期的历史以及其领导人们的政策和个人风格对其未来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欧洲简史冷战与分裂的大陆
欧洲简史冷战与分裂的大陆冷战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它对全球格局、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洲作为冷战的主要舞台之一,经历了分裂、对抗和统一的复杂过程。
本文将回顾欧洲冷战期间的重要事件,并探讨这段历史对欧洲大陆及全球的意义。
一、战后欧洲的分裂二战结束后,欧洲大陆出现了东西方的明显分裂。
苏联和美国作为战后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长期的意识形态对抗,使欧洲大陆分为两个势力范围。
东欧国家由于苏联的干涉逐渐成为共产党政权的附属国,形成了所谓的“铁幕”。
而西欧国家则受美国的支持逐步实现了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冷战初期的紧张局势冷战初期,东西方之间的紧张局势达到了极点。
1948年苏联封锁了柏林,导致柏林封锁危机爆发。
随后,朝鲜战争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东西方之间的对抗。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倡导了所谓的“遏制政策”,试图阻止共产主义在欧洲的蔓延。
而苏联则通过华沙公约组织加强了东欧国家之间的合作,形成了反西方的统一战线。
三、1950年代的和平共处随着冷战的发展,东西方逐渐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对抗可能导致核战争,于是开始探索和平共处的道路。
在1950年代,东西方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高层会谈,试图缓和紧张局势。
其中,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会晤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四、冷战的终结与欧洲大陆的统一冷战的终结标志着欧洲大陆的统一进程启动。
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是整个冷战结束的象征,东德和西德的统一成为欧洲重要的节点。
紧接着,东欧各国相继实现了共产主义政权的垮台,东欧剧变的浪潮席卷整个欧洲大陆。
1991年苏联解体更是为欧洲统一进程划下了句号。
五、冷战的影响与意义冷战对欧洲大陆的影响深远而复杂。
一方面,冷战使得欧洲东部国家长期处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压迫之下,导致这些国家的发展受限。
另一方面,西欧国家通过与美国的合作实现了经济的繁荣和欧洲共同市场的建立。
冷战的终结为欧洲大陆带来了和平与统一。
东欧国家在冷战结束后逐渐摆脱了共产主义的束缚,实现了民主和市场经济的转型。
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指什么
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指什么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赫鲁晓夫上台执政,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以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压力,其中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十分著名。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指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介绍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保持和平的关系并平稳发展国内经济。
其次是声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可以通过和平的政治手段在获得一定的决策地位。
最后是对各个发展中国家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并通过外交手段掌控各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轨道,并将其纳入自己的统治。
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和谐发展,而是通过这种手段来实现美国与苏联对其他国家的统治继而当上世界霸主。
三和政策虽然目标不纯,但在初期还是为社会主义阵营一致对抗资本主义强权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让以中国为首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
苏联因为用和平代替了对抗与扩张,西方国家不得不承认苏联的的国际地位,一定程度地为苏联争取到较大的发展空间,并且扩大了苏联在各个国家之间的影响力。
但是赫鲁晓夫的三和政策过于强调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国地位,让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之外,必须关注苏联的利益,这引起了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不满,使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内斗,无形中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赫鲁晓夫简介赫鲁晓夫起初出生在一个贫困的俄国家庭之中,因为家境贫寒,赫鲁晓夫的学业不得不中断了,小小的年纪就成为了一个工人,后来他因为帮助在屠杀中去世的金矿罢工者家属筹集捐款被工厂解雇,所以他来到了一个矿井工作,在此期间他积极的参与到社会上政党的宣传活动中。
后来在一战时期,赫鲁晓夫还积极的参加到罢工反战的活动当中。
后来随着俄罗斯帝国的灭亡,赫鲁晓夫也正式踏上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先是成为了鲁钦科夫苏维埃的主席,之后又成为了红军中的政治委员,在内战结束之后,赫鲁晓夫成为了鲁钦科夫煤矿的副主任,因为在此期间作出了不错的政绩,所以赫鲁晓夫请求的去培训班学习被许可了,但是因为事情太多,他也没有学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冷战爆发为止苏联实施的和平共处政策关于分析冷战爆发为止苏联实施的和平共处政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吗?绪论冷战给人类历史留下了重大的影响,其中最令人嗟叹不已的后果之一便是苏联的解体。
苏联是怎样走上这条不归路的呢?人们在解释这个问题时,往往沿袭冷战时期的究责思维,停留于政治学的层面而未能上升到史学的高度来进行分析。
鉴于此,本文试分析冷战爆发为止苏联对西方政策的发展沿革,以期有所补益。
20年代--和平共处弱固不可敌强,作为资本主义大洋中一座“孤岛”的苏俄政权正是这种处境,其建国伊始所颁布的《和平法令》提出,“本政府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使各国最高人民代表会议完全可能召集起来最终批准和约条件。
”该法令通篇引用西方的“民主”、“民族”概念而极少触及意识形态矛盾,表露了谋求不同社会制度和平共处的强烈愿望。
与此同时布尔什维克党也在制定新的党纲,与共产主义理想相悖的“民族自决”原则被写入党纲,为何做出这种决定?列宁的解释是:“既然各个民族还处于从中世纪制度进到资产阶级的民主或从资产阶级的民主进到无产阶级的民主的道路上的不同阶段,那么我们党纲中的这个原则便是绝对正确的”.列宁认为当前各个“不同阶段”应该和平共处而非一决胜负。
在建国初期朝不保夕的绝境之中,苏俄甚至不惜牺牲大片国土以求取与德国的和平共处(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当然与此同时苏维埃政权也曾做过的“输出革命”的冒险尝试,尤其是对波兰的反攻,但是最后在1922年底于沙俄版图内成立了苏联,这是在实践上对和平共处宣言的重大履行。
但苏俄的和平共处愿望并不能得到认可。
1921年底苏俄照会英、法、意、日、美五国政府:为了消除战争危险和发展合作,愿意“对其他国家及其国民承认1914年以前沙皇政府所借的外债”,条件是“给予俄罗斯政府优惠条件”,保证停止威胁“各苏维埃共和国的安全及友邦远东共和国”,并缔结最终的全面和约,承认苏维埃政府。
苏俄的求和意图十分明显,但是在随后1922年4月召开的热那亚会议和6月召开的海牙会议一再被拒绝。
1922年9月12日和24日苏俄又两次发出照会,要求参加洛桑裁军会议,11月出席了会议,12月苏俄又于莫斯科召开邀请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的裁军会议。
这两次会议上苏俄的建议还是被一再拒绝,在洛桑会议上甚至遭到了“寇松的最后通牒”,不过苏俄还是自行在短期内将军队由500万削减到80万。
西方的顽固态度说明,意识形态矛盾是客观实际的存在,不能被苏联人主观的求和声音所掩盖。
不过西方国家并没有坚持最极端的行为,仅在20年代的头两三年有过进攻,即彻底止于1922年的武装干涉和1921~1923年间的粮食干涉,之后主要致力于消极封锁,苏维埃政权“有了喘息时机,……已经基本上能够在国际上生存下去。
”早在1922年苏联便在德国身上打开了缺口(拉巴洛条约),1924年以后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东西方之间的矛盾由此略微缓和,一些国家相续与苏联建交,甚至签订了中立条约.西方的态度之所以不甚严厉,其社会经济的好转和苏俄社会经济的孱弱都是客观因素,但最根本的因素则是西方国家间的重重矛盾,苏俄的和平共处政策本质是在争取意识形态间的矛盾与西方国家间的矛盾的制衡。
列宁曾对猖獗一时的武装干涉分析道:“……我们的处境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危险。
从前帝国主义者互相撕杀。
现在英法美集团打败了另-个集团。
他们认为主要的任务是消灭世界布尔什维主义,摧毁它的主要支部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
”然而西方世界实际上并未产生真正的胜者与霸主,各个战胜国、战败国之间依旧各自为政,所以武装干涉迅速被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时期所取代。
30年代--加强缓和情况到30年代急剧恶化,一方面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世界范围的经济政治危机,另一方面苏联开始了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西方对苏联的敌意不可逆转地飙升起来。
对此,苏联加大了为和平共处的努力,在1932年7月25日与波兰、11月29日与法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又在1933年7月同阿富汗、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伊朗、罗马尼亚、土耳其等七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苏联还在1933~1935年间同美国、西班牙、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哥伦比亚、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建交,这是继1924年以后的又一个建交高潮。
当然,此时苏联最为引人关注的动作是集体安全政策。
集体安全政策常被认为是卑劣的两面政策。
1934年拟建的东方公约包含德国,1936年苏联向柏林派驻贸易代表,1938年又与德国签订了新的贸易协定,可见苏联的确实行了一种“两面”政策。
但是,这是一种“两面”的缓和政策--现在一般认为,集体安全体系是一种内向型的国家集团体系,包含所有该体系的成员国,没有明确的共同敌人,甚至包含潜在的敌国。
可见“两面”性正是集体安全政策的内在要求,这一政策是针对整个西方而非德国,其目的是求和而非攻击。
我们还可以看看苏联对日本的政策,日本是较早(于1925年1月通过签订日苏基本条约)与苏联建交的国家之一,在日苏关系紧张后,苏联在1931年至1933年间两次向日本提出缔结日苏互不侵犯条约的请求,1933年底又提议美国、苏联、日本与中国间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可惜日本并不肯接受建议。
难道苏联的集体安全政策是要联合法西斯进攻民主国家吗?这当然不可能,那么解释只有一个:苏联是与西方全体谋求缓和。
集体安全政策的推行仅仅是以与德日德国的关系恶化为前提,而并不保证维持与德日关系的恶化,相反它要保证的正是与德日等西方国家的和平共处。
苏联对于维护自身安全的集体安全政策自然是忠诚的。
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在1939年8月4日致电柏林说:“我得到某种印象,苏联政府现在非常坚决地要同英法签署协定,只要英法能履行苏联的一切期望。
”英国驻苏大使西兹也在给哈里法克期的电报中写道:“迄今为止的一切表明,苏联军事代表确实很严肃地对待军事谈判。
”直到8月15日,苏联接到德国的第一份邀请时仍然没有答应,苏联对集体安全政策的忠诚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尤其需提及的是,美国学者罗伯茨利用在苏联解体之际流出的解密文件集《危机的年代》推翻了一个个关于苏联临阵倒戈的神话,具体参见其文,这里就不做引述。
问题在于,英法等国一开始就背叛了集体安全政策,或者说,识破了这一政策。
尽管苏联极力鼓吹法西斯的威胁,但西方国家都很清楚自己的首要敌人是苏联--兄弟阋于墙,东御其悔。
1933年3月墨索里尼建议缔结英、法、德、意四国公约,随后四国在罗马召开了贯穿着反苏的“洛加诺精神”的谈判会议,于7月16日签署了《四国公约》,规定相互合作和修改凡尔赛和约,随后美国政府称赞该公约是“良好的预兆”.而稍后苏联所发起的东方公约则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谈判从1933年底持续1935年中旬无果而终。
此后德意日在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中国等地区的军事行为受到西方各国的一再容忍与暗中支持.到1938年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公然会晤慕尼黑,向德国进献捷克斯洛伐克。
而到1939年,在清除波兰这道苏德间的最后屏障的关键时期,在伦敦英国与德国进行着秘密的高层谈判的同时,英法派出一批二流人员去“参加”莫斯科三国谈判。
在伦敦,英国人要与德国分享世界;在莫斯科,他们提出不承担对等义务、不承认间接侵略、不允许过境支援等一系列无理要求。
只要是具有一般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英国人和法国人所需的不是苏联能够接受的真正条约,而只是关于条约的谈论,以便在本国舆论面前利用臆造的苏联的固执态度来使自己便于同侵略者进行勾结。
”尽管苏联竭尽可能地谋求和平共处,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
不过和平共处政策并未中断于集体安全政策,苏德条约条约序言中指出“从加强苏德间和平事业的愿望出发”,一个月后苏德共同声明“为了防止战争的延续,德国政府与苏联政府将共同协商以采取必要措施”--虽然从西方整体上寻求制衡的尝试接连受挫,但是现在在局部上(德国)出现了一丝希望。
40年代--谋求联合随着情况进一步恶化,苏联的求和政策也进一步升级。
集体安全政策是针对西方全体的求和政策,这沿袭了《和平法令》带有共产主义理想色彩的衣钵,与西方社会内部的生存法则格格不入。
日益危急的情况使苏联不得不对自己的立场做出反省,考虑进行“真正”的联合,最终于1939年8月23日再次与德国签订了城下之盟--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但这只是苏联考虑融入西方社会的开始,苏联其实还处于一种骑墙状态,一只脚仍然跨在全面求和的窠臼内,而墙的另一边则有两个想把苏联扯下来的家伙--德意日和英法美。
在德波战争势如破竹的情况下,苏联却迟迟不肯出兵,虽然随后苏联公然提出“‘侵略’和‘侵略国’这样的概念,在最近几月以来已取得新的具体内容……德国是处在趋向于立刻结束战争并达到和平的国家地位中,而那在昨天还高喊反对侵略的英国和法国,却主张继续战争而反对缔结和约”这样的理论,但是这也规定了对德的联合仅限于反对战争上,其他国家仍在求取和解的对象之列。
直到1940年底苏德柏林会谈,苏联仍然不肯接受德国关于共同瓜分英国势力范围的邀请,导致会谈不欢而散。
而与此同时,苏联对来自英美的诱惑与恐吓也充耳不闻。
英美等国直到法国被击败后才想到联合苏联,之前则在德国进攻波兰、丹麦、挪威等国的同时照旧实行绥靖政策。
直到1940年夏德国向英法发动军事进攻并旗开得胜后,西方社会的矛盾结构终于出现了变化,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一时成为主要矛盾,法国投降三天后以反共着称的丘吉尔便无耻地给斯大林写了乞求联合的信.但苏联的愿望是让各方立即达成和解而实现一种制衡,而不是让战争持续和扩大下去,甚至在1941年6月21日晚上收到德军翌日进攻的情报后,斯大林仍然坚持:“边境各军区的部队绝不要上挑衅的当,以免引起麻烦。
”情况也在1941年6月22日发生转变,因为德国果然进攻了。
7月13日苏英签定了对德作战的协定,苏联加入了反法西斯同盟。
这次转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合作对手的转变,更大意义在于对全面求和政策的正式放弃,实行更加违背共产主义理想、遵从国家利益的对外政策。
在1943年10月莫斯科苏美英三国外长会议上,三方共同宣言:同盟国家要把战争一直进行到敌人放下武器并无条件投降为止。
为了使这次联合成功且长久,苏联做出了极大的努力,这远远不止是苏联本国人民而是世界人民所付出的极大牺牲。
苏德战争爆发翌日斯大林便向苏联和共产国际领导人指示各国党应不再提出社会主义革命问题,共产国际要退出公开场合。
1943年5月22日《真理报》公布了主席团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6月10日正式宣布解散共产国际。
苏联对于战后国际秩序的建设推行联合政府政策,在东欧地区基本未吸收加盟共和国,在东亚地区则要将中国拱手让与国民党政府。
苏联还一度支持托管制,妄想与美国瓜分日本和朝鲜。
苏联还违背民族自决诺言,帮助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为了暂时融入西方社会,苏联已很大程度地抛弃了自己的原则,认为苏联将被“从传统的地缘政治上来考虑”,并不是那个“很难被西方盟国所接受的苏维埃化模式”.但是苏联的愿望仍然得不到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