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科学四下《2.1.我们来养蚕》word教案(8)

合集下载

1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我们来养蚕 (1)

1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我们来养蚕 (1)

1.我们来养蚕【教学目标】1.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的形状和颜色。

2.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

3.知道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4.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观察蚕卵和蚁蚕,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教学难点】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放大镜、蚕卵、黑色的蚁蚕、白色或黄色的茧子。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1.(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一大片蚕卵)谈话: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东西?(是泥、是豆、是芝麻、是油菜籽、是种子、是虫子、是蚂蚁的卵、是苍蝇的卵……)2.教师谈话:这是一种动物的卵,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的卵吗?3.学生猜想。

(这是蚂蚁的卵、青蛙的卵、苍蝇的卵、鱼的卵、蜻蜓的卵、蚊子的卵、飞蛾的卵……)4.从抽屉里拿出两个雪白的蚕茧,讲述:产卵是许多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蚕卵又是如何生长变化的。

让我们一起来养蚕吧。

二、我想知道的问题1.关于养蚕我们都知道些什么?2.学生汇报。

(蚕要吃桑叶、蚕会结茧、蚕茧可以做成丝绸的衣服)3.教师讲述:小小的蚕对人类的作用可大呀……4.关于养蚕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6.学生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蚕宝宝在卵里会不会饿死?为什么蚕会变成飞蛾?为什么变成飞蛾后会死?为什么蚕结的茧是圆的?蚕为什么喜欢吃桑叶?它还能不能吃别的?为什么蚕要爬到上面去结茧?为什么蚕一生中不是一个样子呢?……)7.学生汇报,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从中选出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再补充一些需要学生研究的问题。

8.教师讲述:同学们就蚕提出了各种饶有兴趣的问题,要想研究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有的可以通过一边养蚕一边研究。

三、观察蚕卵1.教师讲述:卵是蚕生命的开始,我们可以先观察蚕卵的变化。

注意既然蚕卵中也有生命,因此,在观察蚕卵的时候,同学们的观察活动除了细致外,还要注意要小心。

《我们来养蚕》教案设计

《我们来养蚕》教案设计

《我们来养蚕》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养蚕产生兴趣。

使学生了解养蚕的基本知识。

1.2 教学内容养蚕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养蚕的基本过程。

1.3 教学方法采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养蚕的过程和蚕宝宝的成长。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养蚕的认知和期待。

第二章:蚕宝宝的认识2.1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蚕宝宝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蚕宝宝的形态特征。

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2.3 教学方法观察实物或图片,辨识蚕宝宝的特点。

小组讨论,探索蚕宝宝的生活习性。

第三章:养蚕的工具与材料3.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养蚕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养蚕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3.3 教学方法展示和介绍养蚕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养蚕的过程。

第四章:养蚕的步骤4.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养蚕的基本步骤。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4.2 教学内容养蚕的具体步骤。

4.3 教学方法分组进行养蚕实践活动,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步骤。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蚕宝宝的成长变化。

第五章:蚕宝宝的问题与解决5.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养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养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3 教学方法分享养蚕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案例。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第六章:蚕丝的秘密6.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蚕丝的产生过程和用途。

培养学生对自然产物的尊重和利用。

6.2 教学内容蚕丝的形成过程。

蚕丝的应用和价值。

6.3 教学方法展示和介绍蚕丝的产生过程。

小组讨论,探索蚕丝的用途和价值。

第七章:蚕丝手工艺品制作7.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蚕丝手工艺品制作技巧。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艺术创造力。

7.2 教学内容蚕丝手工艺品的基本制作方法。

7.3 教学方法分组进行蚕丝手工艺品制作,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制作步骤。

苏教小学科学四下《2.1.我们来养蚕》word教案(3)

苏教小学科学四下《2.1.我们来养蚕》word教案(3)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养蚕
1. 我们来养蚕
板书设计:
我们来养蚕
养蚕注意事项
一、桑叶保鲜
1.把桑叶放置在冰箱冷藏室(5摄氏度左右),以防变质。

2.扎紧塑料袋口,减缓桑叶干燥和脱水的时间。

二、蚕的喂食
1.从冰箱取出的桑叶,需等几分钟,使桑叶恢复到常温后再喂食。

2.桑叶不要水洗,保持自然状态。

如果桑叶上有水,用纸巾将水吸干。

3.二龄小蚕的喂食,请选用较嫩的桑叶,每日1-2片。

4.喂养的时间可选择上午或中午。

三、其它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抓蚕,应用毛笔的软毛去赶;
2.每日做好蚕房的打扫工作;
3.蚕房应放在阴凉的地方(25摄氏度左右)。

教学反思:
没有新鲜的蚕卵,学生没有机会亲眼观察到蚕卵和蚁蚕,只能通过图片给学生讲解。

这一课,我试着在电脑室给学生上课,让他们自己上网收集蚕卵和蚁蚕的资料,以及养蚕的注意事项,要求他们找到后制作成文件,发送到我的电子邮箱中。

课后反思,如果能创建一个主题论坛让他们把找到的资料都发表在上面,内容应该更丰富,反馈也能更及时。

另外学校电脑教室的上网速度太慢,带宽有限。

要在学生拿到蚕和桑叶之前讲清楚桑叶的保存、蚕的饲养环境(小盒换大盒)、疾病预防。

苏教版科学四下《我们来养蚕》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四下《我们来养蚕》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四下《我们来养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来养蚕》这一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的教材内容。

通过学习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到蚕的生长过程以及与蚕相关的科学知识。

教材以养蚕为主题,通过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探索科学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身边的动植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养蚕这一主题较为特殊,很多学生可能没有亲身经历过,对于蚕的生长过程和习性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掌握与蚕相关的科学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对身边生物的关爱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蚕的生长过程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实践,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标本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观察与实践:分发蚕宝宝,让学生亲自观察蚕的生长过程,记录蚕的食量、蜕皮等现象。

3.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蚕的生长过程,总结蚕的特点。

4.知识拓展:讲解蚕的生长过程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丝绸的制作过程。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收获,反思自己在观察、实践过程中的不足。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蚕的生长过程–幼虫(蚕宝宝)–成虫(蚕蛾)2.蚕的特点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思维等方面进行。

通过观察蚕的生长过程,评价学生对蚕的特点的理解;通过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通过反思总结,评价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自我认知能力。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

《我们来养蚕》教材分析本课既是本单元的总起课又是本单元整个学生活动的准备课。

它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蚕的一生变化,在相互交流中了解一些养蚕的基本知识,激发起学生饲养的兴趣,从而引出养蚕的活动,为后续三课教学的完整展开进行一些知识与经验的铺垫。

同时,该课又潜含养蚕的基本条件介绍,即必须有蚕可养、要从蚕卵开始进行观察。

学情分析为了启发孩子们的科研意识,教师一定要鼓励孩子们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的过程中独立探究,解决这些问题。

观察蚕的过程中,孩子们还会生成一些新的问题,教师也要随时记录下来,以利以后在养蚕过程中进行研究。

对于蚕学生有一定的认知,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如果有养过蚕的同学,一定要让其讲讲,教师可适时进行指导。

学习目标1.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的形状和颜色。

2.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

3.知道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4.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蚕卵和蚁蚕,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难点: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

评价任务1.知道蚕的生活条件。

2.观察蚕卵,描述和记录蚕卵的形状和颜色。

3.观察、描述蚁蚕。

教学准备放大镜、蚕卵、黑色的蚁蚕、白色或黄色的茧子,蚕生长变化的照片或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一大片蚕卵)谈话: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东西?(是泥、是豆、是芝麻、是油菜籽、是种子、是虫子、是蚂蚁的卵、是苍蝇的卵……)2.教师谈话:这是一种动物的卵,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的卵吗?3.学生猜想。

(这是蚂蚁的卵、青蛙的卵、苍蝇的卵、鱼的卵、蜻蜓的卵、蚊子的卵、飞蛾的卵……)4.从抽屉里拿出两个雪白的蚕茧,讲述:产卵是许多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蚕卵又是如何生长变化的。

让我们一起来养蚕吧。

二、我想知道的问题1.关于养蚕我们都知道些什么?2.学生汇报。

(蚕要吃桑叶、蚕会结茧、蚕茧可以做成丝绸的衣服)3.教师讲述:小小的蚕对人类的作用可大呀……4.关于养蚕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我们来养蚕 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我们来养蚕  教学设计

2-1我们来养蚕过程与方法:●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

知识与技能:●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知道蚕卵能孵出蚁蚕;●能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知道蚁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感:●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充分体验养蚕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猜猜这是什么东西?(猜蚕卵)2、教师讲述:产卵是许多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蚕卵又是如何生长变化的。

让我们一起来养蚕吧。

二、我想知道的问题㈠、说说我们知道的。

1、关于养蚕我们都知道些什么?2、学生汇报。

㈡、讨论我们想知道的。

1、关于养蚕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

3、学生汇报。

三、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1、教师讲述:卵是蚕生命的开始,我们可以先观察蚕卵的变化。

2、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是什么样的?形状怎样?大小怎样?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四、从卵里面出来的小生命1、播放蚕卵孵出的资料片。

思考:有什么新发现?2、(用毛笔轻轻把蚕卵分发给学生)借助放大镜观察刚孵出来的蚕宝宝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并给它取个名字。

3、讨论:我的蚕宝宝孵出来了,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呢?五、我们一起养好蚕1、学生讨论:怎样做能让蚁蚕长得又大又壮?2、教师讲述:大家对养蚕方法和蚕的知识已经有了部分了解。

下一课我们将举行领养活动,请大家作好准备。

第 1 页。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1 我们来养蚕》 苏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1 我们来养蚕》 苏教版

《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本课通过组织学生用各种形式进行养蚕活动的经验交流,对蚕的一生、生活习性、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总结,培养学生乐于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情感。

在这节课中,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交流才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在同学面前。

教学目标:1、聚焦养蚕活动,系统的了解蚕的一生是由卵、幼虫、蛹、成虫(蚕蛾)四个阶段组成。

简单了解养蚕的方法。

2、能够运用图画、文字、图片等方式展示养蚕成果并与同伴交流。

了解养蚕的历史,以及蚕的一生对人类的贡献。

3、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养蚕、研究蚕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蚕的一生要经过变态过程,以及蚕的一生对人类的贡献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图画、文字、图片等方式展示养蚕成果并与同伴交流教法学法: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丝质小物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古诗词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马上就要到我们四年级了,老师先来考考你们,请看屏幕:------------蜡炬成灰泪始干,前一句是什么?2、春蚕到死丝方尽,从科学角度讲,你是怎么理解的?3小结导入:小小蚕,大世界,它为我们人类默默奉献它的一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携手走进蚕的世界,去了解更多关于蚕的知识(板书课题:走进蚕的世界)。

二、活动过程:(一)蚕的四个阶段:1、回顾我们本单元的内容,蚕的一生要经历几个阶段?师板书卵------蚕-------蛹------蛾2、课件出示卵的图片,谁来介绍卵?3、卵经过10天左右就可以孵化出蚕,刚出壳的蚕叫----蚁蚕,课件出示蚁蚕的图片,介绍蚁蚕4、蚁蚕吃桑叶渐渐长大,课件出示成虫的图片,从蚁蚕到成虫要经历几次蜕皮?(4次)5、4次蜕皮后,蚕用2-3天时间吐丝作茧,一只蚕大约能吐多长的丝?(3000米)课件一次呈现蚕吐丝作茧图片,解说:3000米垒成这样的小房子,蚕在小房子里经过2-5天的时间变成蛹,这就是我在市场上看到的蛹。

我们来养蚕科学教案

我们来养蚕科学教案

我们来养蚕科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蚕的基本生理特征和饲养环境要求。

2. 掌握养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蚕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 饲养蚕的环境要求和饲养设备。

3. 养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观察和记录蚕的生长发育过程。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展示蚕的形态特征,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
讲解蚕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饲养环境要求,引导学生认识蚕的重要性和养殖的经济意义。

3. 实践操作(30分钟)
(1)组织学生观察、探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学会记录相关数据。

(2)介绍饲养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准备桑叶、选择品种、调控温湿度等。

4. 实验总结(10分钟)
(1)学生交流观察结果和数据记录情况。

(2)老师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点评,并给予指导。

五、教学反思:
1. 学生实际操作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提高了动手能力。

2. 通过本次实践,学生对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培养了对生物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延伸:
1. 邀请专家来校进行蚕的饲养技术讲座。

2. 组织学生参观蚕养殖基地,了解实际养蚕情况。

3. 扩大学生实践范围,开展更大规模的养蚕实践活动。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来养蚕》这一课是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以及蚕丝的制作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蚕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去探索和研究。

但同时,他们对养蚕的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蚕丝的制作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蚕的生长过程,蚕丝的制作过程。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蚕的生长过程和蚕丝的制作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了解蚕丝的制作过程。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蚕的生长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蚕丝制作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准备教室内的分组讨论区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蚕的生长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蚕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蚕的生长特点,如蜕皮、吐丝等。

同时,介绍蚕丝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知道蚕丝是如何产生的。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蚕丝制作实验,亲自动手操作,体会蚕丝制作的过程。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回顾蚕的生长过程和蚕丝的制作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养蚕,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获得蚕丝吗?让学生发挥想象,培养创新思维。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蚕的生长过程和蚕丝的制作过程。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家里或周围的蚕,记录它们的生长过程,下节课分享。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2.1.我们来养蚕》(3)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2.1.我们来养蚕》(3)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养蚕
1. 我们来养蚕
板书设计:
我们来养蚕
养蚕注意事项
一、桑叶保鲜
1.把桑叶放置在冰箱冷藏室(5摄氏度左右),以防变质。

2.扎紧塑料袋口,减缓桑叶干燥和脱水的时间。

二、蚕的喂食
1.从冰箱取出的桑叶,需等几分钟,使桑叶恢复到常温后再喂食。

2.桑叶不要水洗,保持自然状态。

如果桑叶上有水,用纸巾将水吸干。

3.二龄小蚕的喂食,请选用较嫩的桑叶,每日1-2片。

4.喂养的时间可选择上午或中午。

三、其它注意事项
1.不要用手抓蚕,应用毛笔的软毛去赶;
2.每日做好蚕房的打扫工作;
3.蚕房应放在阴凉的地方(25摄氏度左右)。

教学反思:
没有新鲜的蚕卵,学生没有机会亲眼观察到蚕卵和蚁蚕,只能通过图片给学生讲解。

这一课,我试着在电脑室给学生上课,让他们自己上网收集蚕卵和蚁蚕的资料,以及养蚕的注意事项,要求他们找到后制作成ppt文件,发送到我的电子邮箱中。

课后反思,如果能创建一个主题论坛让他们把找到的资料都发表在上面,内容应该更丰富,反馈也能更及时。

另外学校电脑教室的上网速度太慢,带宽有限。

要在学生拿到蚕和桑叶之前讲清楚桑叶的保存、蚕的饲养环境(小盒换大盒)、疾病预防。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四下第二单元教案 我们来养蚕

四下第二单元教案 我们来养蚕
2.能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并进行评价,与同学交换意见。
3.系统了解蚕的一生是由卵、幼虫、蛹、成虫(蚕蛾)四个阶段组成;
4.简单了解养蚕的方法。
5.在与他人合作探究的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体验合作的愉快;
6.愿意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伴交流;
7.意识到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8.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学会听取别人汇报,根据材料进行交流,并提炼出蚕的一生的变化过程。
2)、我们要比一比,谁是一个合格的小主人。我们先来看看你对你的“小客人”有多少了解。
3)、提问:和蚕宝宝共处了这么长时间,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什么样的想法?
4)、谈话:现在你的“小客人”已经离开你了,它们有什么留给你作纪念的吗或者你是用什么办法来怀念它们的?
5)、各小组将自己的一组的展示材料放在自己小组的桌上,供其他小组的同学参观,分享。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我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养蚕活动,不畏辛劳,终于收获了一个个雪白的蚕茧。那么,这一个个蚕茧有什么作用呢?
二、观看音像资料,产生探究的欲望
1、谈话:请同学们欣赏一般录像(关于养蚕的传说,美丽的丝织品,缫丝过程等的投影片),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三、指导学生进行抽丝活动,并汇报交流
二、教学重点
蚕的生长、生育、繁殖和死亡的生命历程。
三、教学难点
学生坚持养蚕并坚持观察记录。
四:教学准备:
蚕、桑叶。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在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蚁蚕和蚕蛾)问:你认识它们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2、是啊,蚕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一些不同的变化,让我们为它记成长日记,了解它的一生吧。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1 我们来养蚕》 苏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1 我们来养蚕》 苏教版
1.播放蚕卵孵出的资料片。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①蚕卵“胎动”时的形态特征
环状型的蚁蚕在椭圆形的蚕卵里蠕动
②蚁蚕的外形特征
2.根据所看的短片,设想蚕蚁出生后,我们要为蚕宝宝做哪些事情?可以请学生将想法写在纸上,然后老师以提问的形式与大家分享。
(三)一起来实践:我们一起养好蚕
1.学生讨论:怎样做能让蚁蚕长得又大又壮?
(老师简介蚁蚕:①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的状态②蚕的眠性)
2.介绍养蚕小窍门:
(1)谈话:谁知道怎样养蚕?
(2)讨论:在蚕宝宝出生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
3.根据怎样养蚕问题的讨论,评出最佳养蚕小能手10名,颁发养蚕资格认证书,一起合影,要求获取资格认证的学生记录10~15天后蚁蚕由黑色变成白色的过程,课后与同学一起分享讨论。
第6课 《我们来养蚕》导学案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观察并描述蚕卵的外形。
2、能够观察并描述蚁蚕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学会如何养好蚕。
【学习重点】
观察蚕卵和蚁蚕,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与蚁蚕的生活习性。
【学习难点】
对蚁蚕的生活习性进行知识点总结。
【学习过程】
【探究活动一:我想知道的问题】
1、说说我们知道的。
(三)我们一起养好蚕
1、学生讨论:怎样做能让蚁蚕长得又大又壮?
2、知识巩固:总结写出养蚕小窍门?(根据PPT所给出的四点填写答案)
3、获取养蚕资格认证书的同学填写领养证,解读养蚕任务书。
【知识小拓展】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3)学生汇报。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下《我们来养蚕》word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下《我们来养蚕》word教案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下《我们来养蚕》word教案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观察蚕卵和蚁蚕;·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掌握养蚕的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盒。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四下《我们来养蚕》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2、观察蚕卵和蚁蚕。

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4、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图片四、教学时间1课时五、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我们来养蚕蚕卵——蚁蚕2、给蚕宝宝记日记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知识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化出下一代幼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和伟大。

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四下第二单元教案我们来养蚕

四下第二单元教案我们来养蚕
三、问题研究:
1、师:我们是小科学家,同学们已经很会提问题了,关于养蚕你们有什么问题要研究的呢?
2、生回答:老师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如果问题多,我们可以只写部分。
四、观察蚕卵和蚁蚕:
1、观察蚕卵:
(1)师:蚕卵是怎么样子的呢?有些同学桌面上有蚕卵,有些同学没有,有蚕卵的可以边看边说,没蚕卵的可以凭自己说。
二、总结延伸,提出建议
1、 肯定学生的研究成果,表扬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三、研究整理
1、 继续观察研究,将饲养过程中的收获和发现整理一下,完成一篇关于蚕的科学小论文。
教学设计及意图反思及调整
评价与反思:
二3. 我们来抽丝月 日
教学设计及意图反思及调整
一、教学目的:
1.初步学会如何抽丝。
2.初步学会如何测量蚕丝的长度;
教学设计及意图反思及调整
新课:
一、我国的养蚕史:
1、提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吐的丝)
2、提问:我国养蚕的历史是怎样的呢?
3、生介绍,师补充。
用蚕丝可以织成漂亮的丝绸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早在4000多年前,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就会利用桑树上天然的蚕吐的比织绸做衣。大约3000年前,我国人民又发明了人工养蚕,使养蚕、织绸有了很大发展。当时世界上其他国家还不知道养蚕,也不会织绸。
(3)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
(4)桑叶洗净后必须要擦干叶面上的水分才能喂它;
教学设计及意图反思及调整
(5)写日记:要准备写日记的本子,并要长期坚持。
注意搜集证据:如吃过的桑叶、粪便。
(6)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呢?(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三、教学难点

苏教小学科学四下《2.1.我们来养蚕》word教案(1)

苏教小学科学四下《2.1.我们来养蚕》word教案(1)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养蚕1.我们来养蚕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观察蚕卵和蚁蚕;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出示一块丝绸,谈话:这是什么材料?丝绸是用什么织成的?(蚕丝)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吐的)2.询问:你们养过蚕吗?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流如何养蚕。

二、学习新课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提问:关于养蚕你最想了解些什么?讨论:蚕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共同拥有宝贵的生命。

那么在蚕宝宝出生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成为称职的“蚕妈妈”?(引导学生从食、宿、呼吸、保健、安全等方面为蚕宝宝做考虑)提问: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蚕宝宝吃什么?如果没有桑叶,可以用什么代替桑叶?(告诉学生可以用莴笋叶代替桑叶,但要记住不可以两种叶子混吃,如果用莴笋叶,一开始就用并不要改变。

)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什么样的仔细观察蚕卵(提示用尺子测量直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态)(提醒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对蚕卵进行观察,并用语言或图画的形式描述蚕卵。

谈话:把我们刚才观察蚕宝宝的过程记录下来,就成为蚕宝宝的第一篇日记。

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提问:刚刚孵化出来的蚕是什么样的?看书上第15页你认为这时候的蚕像什么?你知道这时候的蚕叫什么名字?分组观察蚁蚕(或看有关蚁蚕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用语言描述蚁蚕。

养过蚕的同学介绍蚁蚕的有趣事情。

三、总结讨论:用哪些方法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启发学生可以通过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为蚕宝宝做好成长记录。

《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

《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

《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养蚕》单元中的第一课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我国养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他们中大部分知道我国有“丝绸之国”之称,茧子是由蚕吐丝结成的但他们没有亲眼看到过蚕卵,没有亲自养过蚕,对于“蚕为什么要蜕皮?”“茧子里有什么?”“飞蛾从哪来?”等等的问题更是一无所知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将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亲自去实践,亲自去观察、测量、记录、交流饲养过程不仅是能让学生获得养蚕和蚕变态等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研究兴趣和能力的过程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充分体验养蚕所带来的乐趣”等目标本课的教学内容都是引领式“问题”的出现,这真正体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基本理念纵观整篇教材,我们把内容分成了三大部分组成:一、引导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二、蚕卵是什么样的;(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三、蚁蚕是什么样的(从卵里面出来的小生命)教材没有对这三块内容进行详细地描述,而是把它们作为学生探究的提纲,空间完全是开放的一改以往《养蚕》教材主要以展示蚕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为内容的特点,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教材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认识蚕的生活习性,知道蚕的生长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养蚕乐趣,开展科学探究的乐趣教材期望:通过课外延伸的养蚕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养好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做中学”,以达到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经历蚕的生长过程,使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同时将长时间对蚕的观察结果以写或画、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下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一种负责任的科学态度、勇气,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材料设计方面,教师需要准备放大镜、蚕卵、黑色的蚁蚕、白色或黄色的茧子,还有自己拍摄的蚕生长变化的照片或录像资料总之,学生需要的材料我们要尽量满足,这才能真正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本教材中同时出现蚕卵和蚁蚕,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我们可以采取变化环境温度,让一部分蚕卵先孵出来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本课的课型特点,将讨论、观察、交流、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一教学过程设计成两大块:观察认知性探究活动——课内,通过讨论、观察认识蚕卵、蚕卵中的小生命;实践体验性探究活动——课外,学生养蚕、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获得养蚕的乐趣这样的设计能激起学生对养蚕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参与养蚕的欲望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营造出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在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满足了学生的探究心理教师在课后还要经常了解学生养蚕的情况,及时给学生以帮助,一定要想办法使学生坚持养到底,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科学探究精神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标准》的要求,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卵的形状和颜色;●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达,交流关于蚁蚕的观察结果;●能提出关于蚕的问题,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边养蚕边研究知识与技能●知道卵是蚕生命的开始;●知道蚕卵能孵出蚁蚕;●能用放大镜观察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并把它画下来;●知道蚁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感●愿意和同伴合作与交流;●珍爱小动物,主动接近小动物,不伤害小动物;● 充分体验养蚕所带来的乐趣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1、(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一大片蚕卵)谈话: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东西?2、教师谈话:这是一种动物的卵,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的卵吗?3、学生猜想【评析】学生通过猜想,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了解到卵的多样性,同时也为以后观察蚕卵的不同特征提供帮助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开阔和深刻了4、教师并没有马上向大家公布答案,而是从抽屉里拿出两个雪白的蚕茧(学生似乎一下子猜想到了什么)5、讲述:产卵是许多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蚕卵又是如何生长变化的让我们一起来养蚕吧二、我想知道的问题㈠、说说我们知道的1、关于养蚕我们都知道些什么?2、学生汇报3、教师讲述:小小的蚕对人类的作用可大呀!㈡、讨论我们想知道的1、关于养蚕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3、学生汇报,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从中选出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再补充一些需要学生研究的问题【注意】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学生提出了问题就说明他在进行思考,哪怕这个问题没有什么价值,但至少对学生来说是有价值的4、讲述:同学们就蚕提出了各种饶有兴趣的问题,要想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有的可以通过一边养蚕一边研究三、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1、讲述:卵是蚕生命的开始,我们可以先观察蚕卵的变化【注意】既然蚕卵中也有生命,学生们也会像呵护蚕宝宝那样来呵护蚕卵因此,在观察蚕卵的时候,学生们的观察活动除了细致外,还有一份小心2、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蚕卵是什么样的?形状怎样?大小怎样?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4、教师小结:蚕卵扁圆形,像小米粒大小,中间有些凹下去,即将孵出的卵黑灰色卵只剩空壳是白色的,壳上有小洞四、从卵里面出来的小生命1、播放蚕卵孵出的资料片思考:有什么新发现?【评析】学生对蚕卵里的小生命特别关注,设计这个环节,既很好地处理上下活动的衔接,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2、(用毛笔轻轻把蚕卵分发给学生)借助放大镜观察刚孵出来的蚕宝宝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并给它取个名字3、讨论:我的蚕宝宝孵出来了,我们能为它做些什么呢?【评析】出现具有亲切感的“我”和“我们”,不仅为了更好地突出主体,同时也让学生对这些小生命更加关心和爱护4、教师小结:蚁蚕是黑色的,像小蚂蚁似的蚁蚕一出壳就要吃,因此要赶快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五、我们一起养好蚕1、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让蚁蚕长得又大又壮?2、教师讲述:大家对养蚕方法和蚕的知识已经有了部分了解下一课我们将举行领养活动,请大家作好准备【评析】这是一项中长期科学探究的活动,设计这样一个新问题,让他们知道蚁蚕需要食物、空气、空间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并能够意识到养蚕是长期的活动,也是一个不断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更加喜欢饲养小动物,也更加愿意研究小动物在养蚕活动中,建议教师与学生们共同养几条蚕,并一起做好观察记录,起到示范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这部分活动大多数是由学生课外完成的,培养他们自觉地长期记录蚕生长变化的兴趣尤为重要附板书:1、我们来养蚕蚕宝宝在卵里会不会饿死?蚕卵→ 蚁蚕它只吃桑叶吗?它还吃别的食物吗?小米粒大小蚁蚕是黑色的,它也要呼吸空气吗?它用什么来呼吸?中间有些凹下去,像小蚂蚁蚕宝宝能在树上长大吗?即将孵出的卵黑灰色出壳就要吃蚕会不会生病?生了病怎么办?蚕长大要花多长时间?蚕什么时候才能结茧?蚕喜欢不喜欢阳光?教学片断赏析1、激趣导入环节师:同学们,请你猜猜这是什么东西?学生猜:有的说是泥,是豆,是芝麻,是油菜籽,是种子;还有的说是虫子,是蚂蚁的卵,是苍蝇的卵师:告诉大家这是一种动物的卵全班学生一声惊讶学生猜:这是蚂蚁的卵;青蛙的卵;苍蝇的卵;鱼的卵;蜻蜓的卵;蚊子的卵;飞蛾的卵……【片断评析】在学生不知道事实之前,让学生进行猜想——这些可能是什么?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课》中运用猜想,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养成探究习惯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有效方法学生在猜想中既了解了卵的多样性,也明白了卵是蚕繁殖后代的方式,也是许多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2、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的环节师:关于养蚕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分组讨论)生:蚕宝宝在卵里会不会饿死?生:为什么蚕会变成飞蛾?生:为什么变成飞蛾后会死?生:为什么蚕结的茧是圆的?生:蚕为什么喜欢吃桑叶?它还能不能吃别的?生:为什么蚕要爬到上面去结茧?生:蚕有几条腿?是怎么走路的?生:恐龙时代有没有蚕?生:蚕有没有眼睛?生:蚕有没有血,是什么颜色的?生:它的肚子里有些什么?生:(它不停地吃桑叶)蚕有几个胃?生:为什么蚕一生中不是一个样子呢?生:蚕宝宝能在树上长大吗?生:蚕有没有天敌?生:蚕从哪儿来的?生:蚕为什么不要喝水?……【片断评析】这是一种“头脑风暴”式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后,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重要的是要充分满足学生的表达愿望,对学生的突发奇想要表示关注,并给予鼓励,因为这些奇思妙想中隐藏着创新的火花教学手记在对苏教版《我们来养蚕》教学时,为了能让孩子更充分、自主地学习,我们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和实验,最后孩子们的收获是很可喜的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心得和体会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在《我们来养蚕》教学中,我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让学生们亲自观察,亲自动手捉蚕、画蚕,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通过他们的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在活动中锻炼了交往和语言能力,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做到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蚕的行为特征,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课后很多学生在饲养中都体验到照顾小蚕、观察小蚕的生长是十分有趣的事在实践活动中,我真实感受到:一、千万不能小看学生整个活动,学生是主人,我是一名组织者、服务者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知识面之宽出乎我的意料许多同学是从网上下载的资料,有的同学发现可以用牛奶来喂养蚕,这样蚕生长的速度变快,茧子的产量增加有的同学为了照料生病的蚕,晚上11点还起来,母亲叫他好几次后,才睡觉,其关心程度让我吃惊这不是科学探究精神的真实写照吗?二、让学生在“做”中获得体验“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这也是对“做中学”的一种理解学生在养蚕活动中,发了很多问题徐征一组养的蚕死了一条,他们一大早,跑到实验室问我当时我并没有告诉他们,而是先让他们找原因最后,他们确定问题出在桑叶上经过调查,昨天给蚕吃的桑叶是冰冻过的为了证明这一切,我建议他们重新做个实验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后来他们做了实验,证明蚕的死因确实在桑叶上三、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也曾经说过,“养蚕”这一单元不注重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应重在: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养蚕活动结束后,我们几位科学教师都认为:运用”做中学”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学”的行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也改变了教师“教”的行为,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这就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把师生带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我们来养蚕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和方法:
1.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2.观察蚕卵和蚁蚕;
3.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4.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二)科学知识:
1.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养蚕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盒。

四、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教学效果一、导入
出示丝绸。

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
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
后再亲手抽丝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出示蚕卵。

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
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
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
呢?”
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
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
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

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

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