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2.2_熔化与凝固》(新版)

合集下载

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课件12.2熔化和凝固

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课件12.2熔化和凝固

69
72
74
83
状态
固态
粘稠状态
液态
温度(℃)
松香的熔化图像
80
70
60
10
15
20
时间(m)
3.固体的分类
固体
晶 体: 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实例: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 明矾、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 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实例:松香、玻璃、蜂蜡、沥青、橡胶等。
4.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比较
熔点
3350
3410
1535
1300 ~
1400 1200 左右Biblioteka 物质 金 银 铝 铅锡
熔点 1064 962 660 327
物质 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固体氮
232
固体氢
熔点 0 -39
-117 -210
-259
铜 1083 海波
48
固体氦
-272
三、凝固 1.晶体:海波凝固
数据记录
时间 (m)
6.5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 ◆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 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熔点)。 ◆ 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非 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
晶体 非晶体
5.几种晶体的熔点(℃ )
物质 金刚石
钨 纯铁 各种

各种 铸铁
四、思考小结
思考1.有人说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还冷,这种说法 有道理吗?
思考2.测量-50 ℃的物体,能用酒精温度计吗?
思考3.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的例子?它们是有利还是有弊?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案:12.2熔化与凝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案:12.2熔化与凝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案:12.2熔化与凝固一、教学内容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2.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了解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的特点,以及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降低的特点。

3. 熔点与凝固点的概念:让学生掌握熔点和凝固点的定义,并能够区分它们。

4.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点:学生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异同。

5. 熔化与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熔化和凝固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及熔点与凝固点的定义。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及区别。

2. 教学重点: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熔点与凝固点的定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冰、水、温度计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冰块熔化的现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熔化过程的特点。

2. 知识讲解:讲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熔点与凝固点的定义。

3. 实验观察:让学生观察冰块熔化的过程,记录温度变化。

4. 分析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异同。

5. 生活应用:举例说明熔化与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雪融化、制冷剂的凝固等。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熔化与凝固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

2. 熔点与凝固点的定义。

3.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异同。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请简要描述熔化与凝固的概念和特点。

答案: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特点是吸热、温度升高;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特点是放热、温度降低。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12.2熔化与凝固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12.2熔化与凝固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12.2 熔化与凝固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熔化与凝固》的科学活动课程。

设计意图在于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转变过程,以及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帮助幼儿建立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认识。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转变过程,以及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

3. 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物质状态的变化。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原因。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冰块、热水、容器、温度计、观察记录表。

2.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观察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1. 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冰块的故事,引导幼儿对冰块产生兴趣。

2. 实验一:让幼儿观察冰块在室温下的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3. 实验二:让幼儿将冰块放入热水中,观察冰块熔化的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4. 实验三:让幼儿将熔化的冰水放入冰箱冷藏室,观察冰水凝固的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5. 分享与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讨论物质状态变化的原因。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

2.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原因。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活动过程,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是否掌握了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认识。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中观察和记录其他物质状态变化的现象,如水的沸腾、冰雪融化等,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幼儿能够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知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次《熔化与凝固》的科学活动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是关键,因为幼儿主要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教案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一、教学内容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2. 熔化与凝固的过程:讲解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以及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

3. 熔点与凝固点:介绍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 晶体和非晶体:讲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表现。

5. 熔化与凝固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雪融化、晶体生长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熔化与凝固的概念,了解它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2. 使学生能够分析熔化与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对晶体与非晶体的认识,提高其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熔化与凝固的过程,以及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雪融化、水结冰等,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过程以及晶体与非晶体的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与凝固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如冰块融化、水凝固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冰雪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等。

5. 知识拓展:讲解熔化与凝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雪融化过程中的道路除冰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一、熔化与凝固的概念1. 熔化:固体变为液体的过程2. 凝固: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二、熔化与凝固的过程1. 熔化过程:吸热,温度升高2. 凝固过程:放热,温度降低三、熔点与凝固点1. 熔点:固体熔化时的温度2. 凝固点:液体凝固时的温度四、晶体与非晶体1. 晶体:有规则排列的分子结构2. 非晶体:无规则排列的分子结构五、熔化与凝固的应用1. 冰雪融化:道路除冰、冰雪利用2. 晶体生长:半导体材料、珠宝首饰七、作业设计1. 描述一下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并说明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件-12.2 熔化与凝固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件-12.2 熔化与凝固
熔化与凝固
你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吗? 固态
物质的三种状态 液态 气态
冰 水 水蒸气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 变化.
蜡由固态变为液态
铁、钢由固态变为液态
正在消融的冰凌
滴水成冰
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例如:蜡烛熔化为烛滴、钢铁熔化、冰熔化为水等. 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例如: 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晶体 水金晶属
石 膏
明 矾 矿 石
非晶体
玻璃
蜂蜡橡胶
塑料
金属——晶体
冰——晶体
海波——晶体
玻璃——非晶体
沥青——非晶体
温度
吸热熔化
海波
放热凝固
熔点
凝固点
时间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3410

1535
Hale Waihona Puke 钢1515灰铸铁 1177

1083

1064

660

328

232

80.5
海波 48

0
固态水银 -39 固态甲苯 -95 固态酒精 -117 固态氮 -210 固态氧 -218 固态氢 -259
熔化、凝固的应用 熔化吸热降温的应用:
冷冻食品保鲜
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将固体工业原料制成生活、生产所需成品 :
把塑料颗粒做成塑料盆
把原料二氧化硅颗粒 作成玻璃板
海波的熔化条件: 吸热,达到熔点
蜂蜡的熔化图象
t/℃
蜂蜡熔化的条件: 吸热
0

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课件

新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课件
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温度计?
答: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因为水银的凝固点 是-39℃,水银早凝固了,测不出温度值。 从表中看出,应该使用甲苯或酒精做测温物质 的温度计。
熔化、凝固的应用
• 熔化吸热降温的应用:
冷冻食品保鲜
高热病人利用冰袋降温
• 将固体工业原料制成生活、生产所需成品:
把塑料颗粒做成塑料盆
把原料二氧化硅颗粒作成玻璃板
要使食品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比 0℃的水效果好一些,这是为什么?
答:0℃冰变成0℃水熔化过程要吸热,0℃冰 和0℃水升高相同的温度,0℃冰要吸收更多 的热,制冷效果好。
冰比水多了一个熔化吸热的过程
让我们分别加热海波和松香,多次测量其加 热过程中的温度,比较其温度变化规律。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1)实验装置:
水浴法(受热均匀)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1)实验装置:
安装装置时,应先下后上,从左往右。 水浴法(受热均匀) 石棉网的作用(受热均匀) 搅拌器的作用(受热均匀) 温度计的作用(测量温度) 停表的作用(测量时间)
要领: 观察对象:①物质的状态
②温度的变化 观察时间:①熔化(凝固)前
②熔化(凝固)中 ③完成熔化(凝固)后 ③将“温度和时间”数据填入记录表中, 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点。
链接
认识海波熔化曲线:
固态,达温到度熔/℃化 温度,开始熔化
熔化过程,固液 共存,吸热,温 度不变
D
液态,吸 热升温
48
B
C
固态,吸
刚好完全熔
热升温
化,物质处
于液态
时间/min
A
4
8
海波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有确定熔点的固体叫晶体。
海晶波体熔熔化 化特 特点 点: : 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晶海体波熔化条件: 温度达到到熔点,继续吸热。

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 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课件 (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2.2 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课件 (新版)沪科版

2 8
29
30
32
35
37
41
46
54
(2)根据数据,图像,分析冰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的温度 变化特点。 提示:冰在开始加热时,随着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当达到一定 温度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熔化后,随着不断吸热,温度又不断升高。石蜡没有明显的熔化 前、中、后之分,随着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参考答案:冰:熔化前,温度升高;熔化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后,温 度又继续升高。 石蜡:从开始加热,到熔化完,温度一直升高。
自学检测:
探究1 冰和石蜡的熔化
结合“体验”,思考下列问题:
1.猜想与假设:不同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规律
(选填“相同”或“不同”)。
提示: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
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
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
参考答案:不同
A.甲杯的温度高 B.乙杯的温度高
C.两杯的温度相同 D.无法判断
2.实验设计:如图所示 (1)按图组装器材。 (2)加热冰和石蜡,每隔1 min记录一次 温度。 (3)将测得的温度值填入表中,并分别在 坐标纸上画出冰和石蜡的熔化图像。
3.实验数据及分析: (1)实验记录表格。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冰的温度/℃
6
-4
-2
0
0
0
2
3
4
石蜡的温度/℃
当堂训练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A、-
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B、冰变成水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新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初中物理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教案(教学设计)

新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初中物理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象、利用图象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探究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并能用图象表示出来.铁架台、烧杯、温度计、酒精灯、铁圈及石棉网、冰、烛蜡、秒表.演示实验: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在一张白纸上。

教师提问:你所观察到现象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总结:固态的蜡烛和液态的烛油可以相互转变.结论: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的现象叫熔化;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的现象叫凝固.多媒体演示:⑴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滔滔长江之水;⑵冰山.知识点1 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活动一[提出问题]冰和烛蜡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猜想与假设](1)冰熔化_______一定的温度,烛蜡熔化_______一定的温度.(有/没有)(2)冰熔化时温度_______,烛蜡熔化时温度_______. (升高/降低/不变)[设计实验]为了检验你的猜想与假设,你需要哪些器材?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10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同组之间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后回答所需的实验器材,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回答实验步骤:1.把烛蜡碾碎后放入试管中,在烛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记下这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烛蜡的状态的变化,直到烛蜡全部熔化后2min为止.2.把碎冰块放入烧杯中,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min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状态的变化,直到冰全部熔化后2min为止.[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分工,一位学生看时间,一位学生读温度计的示数,一位学生观察物质状态,并把实验结果及时填入P10表格中.教师巡回指导,控制实验时间.[分析与论证]实验结束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在图12-18(a)、(b)中分别画出冰、烛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教师将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及图像投影,分析不同线段中冰和烛蜡是吸热还是放热?温度如何变化?处于什么状态?完成填空:(1)烛蜡加热后,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2)当温度低于0℃时,可以发现冰__________(有、没有)熔化;当温度达到0℃时,发现_____________;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_.(3)冰和烛蜡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_.(吸热、放热)从以上实验概括概念:(1)晶体、非晶体、熔点的概念;(2)常见的晶体、非晶体.活动二学生查看晶体熔点表,讨论并回答如下问题:(1)海波的熔点为48℃,当温度为48℃,海波的状态可能有哪些?(2)能否用铝锅来熔化铁?[交流与合作](1)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加以对比.(2)(3)你的实验结果如有偏差,你能分析出其中的原因吗?活动三[发现并提出新问题]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那么水和烛蜡在凝固时又有什么特点呢?教师指导学生与熔化过程类比,思考讨论作图推理出(1)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特点.(2)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2章第2节《熔化与凝固》-课件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12章第2节《熔化与凝固》-课件

(1)把装有海波的试管(高度约3cm)放在盛有热水(稍低于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的大烧杯里。试管内装有温度计和搅拌器(玻璃棒),随时搅拌海波,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2)等海波的温度接近熔点时,稍减慢加热速度。注意观察海波的变化:试管壁开始→海波逐渐熔化→温度基本保持在熔点左右→海波全部熔化后→温度有持续上升。约超过熔点10℃时停止加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
熔化
凝固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和凝固现象
3.熔化和凝固
熔化与凝固现象
(1)实验装置:
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D
4.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两盆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B.乙盆的水温可能比甲盆的高C.两盆水温度相同D.不能判断,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后才能知道
C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熔化与凝固
各种状态下的物质
各种状态下的物质
晶体: 有一定熔点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1)DE 段表示海波是_____态,_____热(选填“吸”或“放”),温度________。
(2)EF 段表示海波的物态是_____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
(3)FG 段表示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___热,温度________。
结束语
我们,还在路上……
You made my day!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 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九年级物理全册12.2熔化与凝固课件(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12.2熔化与凝固课件(新版)沪科版

3.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非晶体没有凝固点。例如:萘的 熔点是80 ℃,那么萘的凝固点也是80 ℃。 4.凝固放热 液体在凝固点凝固成晶体时要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5.晶体与非晶体熔化与凝固的比较
晶体
吸热与放热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温度变化规律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
知识点三 凝固 3.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贮菜时,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里利用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热,以防止地窖里的菜被冻坏。
答案 凝固 放
解析 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使地窖中气温升高,起到防冻的
作用。
1.(2017山东日照中考)海波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从图像中获得 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
图12-2-6 A.也熔化一部分
B.一点都没熔化
C.全部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易错点分析 对晶体的熔化条件容易理解错误,晶体要熔化必须具备两 个条件:一是要达到熔点,二是要继续吸热。烧杯里的碎冰在大部分熔 化过程中保持0 ℃不变,试管里的冰达到0 ℃后,无法从烧杯里继续吸热, 所以试管里的碎冰无法熔化。
A.海波的熔点是48 ℃ B.海波是晶体,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状态变化特征
熔化、凝固过程中固态与液态共存
熔化图像
凝固图像
非晶体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也在变化 熔化、凝固过程中固液变化不清晰(有一个变 软过程)
例4 (2017湖南岳阳中考)如图12-2-2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
图12-2-2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 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解析 冰是晶体;冰的熔点为0 ℃;冰熔化过程是指2~5 min 时间段,持续 3 min;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2.2熔化与凝固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2.2熔化与凝固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2.2 熔化与凝固一、教学内容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2. 熔化与凝固的条件:熔化需要吸热,凝固需要放热。

3.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熔化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称为熔点;凝固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也保持不变,称为凝固点。

4. 熔化与凝固的实例: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融化、水结冰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掌握熔化与凝固的条件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熔化与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生活中的实例。

2. 教学重点: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熔化与凝固的条件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遇到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融化、水结冰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条件、特点及生活中的实例。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熔化与凝固的过程。

4.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熔化和凝固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熔化与凝固现象的理解和看法。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熔化与凝固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2. 熔化与凝固的条件3.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4. 生活中的熔化与凝固现象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冰融化的过程,并说明这个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2.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凝固现象,并解释这个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3.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科学探究:熔化
提出问题:
1.冰在什么情况下由固体变成液体? 2.冰的熔化过程中与其他固体(如石蜡)在熔 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相同吗?
猜想与假设:
熔化过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熔化时温度 可能保持不变,也可能发生变化
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分别加热碎冰和石蜡,多次测量其加热过程中 的温度,比较其温度变化规律
1、晶体的凝固 ①晶体在凝固过程,虽然一直放热,但是温度保持不 变,状态是固、液混合态。
②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③晶体凝固的条件:①温度要达到凝固点;②要继续放热
2、非晶体的凝固:非晶体没有在一定的温度下凝固, 即非晶体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3、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
2.熔化的条件: (1)达到0℃(熔点)(2)继续吸热 3.熔化的特点: 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跳转
温度t/℃ 8
6 4
1.冰熔化的图象
D B
1 2 3 4
2、冰熔化过程的描述 AB段:冰吸热,温度升高,状 态是固态。
2
0 -2
C
5 6
A
0 1 2 3 4
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冰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状态 是固、液混合态。 时间t/min CD段:冰吸热,温度升高,状 态是液态。
5
冰熔化记录表格
时间 t/min 温度 t/℃ -2 0 0 0 0 5
冰从开始熔化到结束共用 3 分钟,熔化时的温度 了__ 是__ 0℃
冰熔化的条件:
返回
水浴法
把冰装在试管里,再把 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里加 热,这种加热方法叫做水浴 法。
1.实验前将冰打碎,目的是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用水浴法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使冰块受热均匀
答:这样做可以降低水的 凝固点,防止水凝固成冰 时体积变大而把水箱胀破。 2、北方建筑工人在秋冬季 节和泥时,常用食盐水代替 自来水,这是因为食盐水的 凝固点_____________ . 低
晶体凝固过程
温度℃
非晶体凝固过程
温度℃
凝固点
时间min
时间 min
物态变化的放热或吸热现象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例如:⑴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 以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因为当气温下 降时,桶里的水 会凝固成冰,在 凝固过程中,水 会放出热量,该 热量可使地窖的 温度不至于太低, 可避免蔬菜冻坏。
固、液 液 共存
70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1.石蜡熔化的图象
熔化过程 A B
2、石蜡熔化过程的描述 给石蜡加热,它的温度一 直升高,随着温度的升高逐 渐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 即:石蜡没有在固定的温度 下熔化为液体。
25 0 O
1
2
3
Hale Waihona Puke 4567
8
时间t/min
四、晶体与非晶体
收集证据
时间t/min 0 温度t/℃ 状态 -2 固 1 0 固 2 0 固、液 共存 3 0 4 0 5 5 液
固、液 液 共存
在方格纸上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根据记 录描出冰熔化图像,从熔化图像判断冰的熔化的情况
绘制坐标图 分析与论证 1. 冰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 0℃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不变 (填“变”或“不变”)。
时间
拓展一步:
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变。 原因: (1)晶体分子排列规则,分子间作用力大,每 个分子在其平衡位置做无规则振动。 (2)晶体被加热,温度升高,分子 振动加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 (3)温度达到熔点,部分分子变得 可以“自由游动”。 所以:晶体熔化时,所吸的热都用来减 小分子间的作用力,不能使温度升高。
温度t/℃ 温度t/℃
时间t/min
时间t/min
当堂训练
1.下图是某同学“探究某物质熔化规律”时所作的图象, 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晶体 (1)这种物质是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它的熔点是 ______,这种晶体可能是 _______。 冰 0℃ 3 BC 段是熔化过程,熔化持续了_____min (2)图中的_____ 。 固 态;加热3min时,物质是 (3)加热1min时,物质是_____ 固、液混合 液 态。 ___________ 态;加热4min时,物质是_____
G E点时,晶体温度刚达到凝固点,还没开始凝固,状态是液态。 F点时,晶体刚凝固完毕,状态是固态,温度还是等于凝固点。
3、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4、晶体凝固的条件:①温度要达到凝固点;②要继续放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1、北方的冬天常在汽车 发动机的水箱里掺一些酒 精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一、科学探究:冰的熔化
实验方案 (1)将碎冰和温度计放入试管,按照课本组 水浴法介绍 装实验器材,用水浴法给碎冰加热。 (2)记录整个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每 隔1分钟记录一次。 (3)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个 点。 观察要领 观察对象:(1)碎冰的状态(2)温度计的示数 观察时间:(1)熔化前(2)熔化中(3)完全熔 化后 进行实验: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叫做物态变化。 一、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固态(冰)
熔化(吸热)
液态(水)
1、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冰的熔化:
(1)特点: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状态是固、液 混合态。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的条件:①温度要达到熔点; ②要继续吸热(加热)。
晶体:像冰那样,在熔化过程中尽管外界不断加 热,但其温度仍保持不变,称为晶体。
非晶体:有些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而是随 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在熔 化过程中,外界不断加热,其温度会持续上升,这 类固体没有确实的熔化温度,称为非晶体。
四、晶体与非晶体
1、固体分为晶体 ————与 非晶体。 (1)晶体:有确定的熔点。 例如:金属、钻石、冰、食盐、石墨、海波等是晶体。 (2)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例如:石蜡、玻璃、塑料、橡胶、松香、沥青、蜂蜡等是 非晶体。 2、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温 度 熔点 时间 晶体 温 度 非晶体
2.如图5所示,把盛有碎冰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 冰块中,用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浇档中的 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C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都不熔化 D、熔化情况无法确定
3.在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0℃的水中, 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水质量增多 B.冰质量增多 C.水和冰质量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二号”卫星 送入预定轨道.据介绍,在火箭表面涂有一层特殊材料, 可避免火箭因高速运行与空气摩擦生热而被烧毁的危险 . 这种材料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D A.材料坚硬,不怕热 B.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摩擦生热 C.材料不传热 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吸收与空气 摩擦产生的热
返回
实验二、科学探究:石蜡的熔化
实验方案 (1)将石蜡和温度计放入试管,按照课本组装 实验器材,用水浴法给石蜡加热。 (2)记录整个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每隔1 分钟记录一次。 (3)将数据填入表中,并在坐标纸上描出个点。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时间t/min 0 温度t/℃ 状态 温度t/℃ 1 2 41 固 3 45 固 4 47 固、液共 存液 5 48 6 52 7 56 液 8 61 液 28 35 固 固
3、非晶体熔化:给非晶体加热,它的温度一直升高,随 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即:非晶体 没有在固定的温度下熔化为液体。
4、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5.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温 度 温 度
时间
时间
固态
熔化 (吸热)
液态
(放热) 二、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请阅读课本P12,然后回答问题
说明熔化是_______ 吸热 过程
信息窗P13
晶体的熔点会由于杂质的存在 或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杂 质的熔点比较低;晶体受到的 压强变大,它的熔点会变低。 例: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盐,可 降低冰的熔点,使冰在更低的 温度下熔化成水,可防止车轮 打滑。 钨的熔点 高可用来 做灯丝。
五、凝固
固态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1.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冰的熔点是0℃,当环境温度 高于0℃时,冰变成水,当环境温度低于0℃ 时,水变成冰。
液态
1、水的凝固图象
D
2、晶体凝固过程的描述
EF段是凝固过程
E F
DE段:晶体放热,温度 降低,状态是液态。 EF段:是晶体的凝固过程, 晶体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状态是固、液混合态。 CD段:晶体放热,温度降 低,状态是固态。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二节 熔化与凝固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 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一、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熔化 液态(水) 固态(冰)
春天到了,冰雪会熔化
二、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固
液态(水)
固态(冰)
冰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熔化成水,而水又在什 么情况下能够凝固成冰呢?首先我们通过实 验来探究冰熔化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