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生活的观照和书写者——池莉和方方小说创作比较
比较池莉与方方的创作
比较池莉与方方的创作池莉和方方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知名作家,他们的创作具有独特性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文学创作角度出发,比较池莉与方方的作品特点和艺术价值,探讨他们的创作风格、写作态度以及文学观念之间的异同点。
一、创作风格比较池莉的小说中以强烈的女性主义观念和对现实中社会问题的关注为特点。
她善于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呈现出男女、城乡、现代与传统等主题的矛盾冲突。
其中,对于现代女性的价值观问题,她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对于女性性自主和自由等问题有着独特认识。
例如,其代表作《天堂蒜薹之歌》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度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在现实中的苦难和挣扎,向读者提出全新的人性观和女性观。
相比之下,方方的小说风格则更为纯粹、淡雅优美。
她的创作倾向于通过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呈现出人类心灵的寂寞和孤独。
同时,方方的作品中常常涉及到死亡和生命的问题,展现出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人类命运的思考。
例如,她的《陆犯焉识》中,展示了犯罪者与该案检察官的心路历程,体现出对于人性复杂性的理解,同时也揭露出现实中司法与人性之间矛盾的问题。
二、写作态度比较池莉的写作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她勇于拓展写作想象力,呈现出对于人性奥秘的探索和对于问题的解决。
池莉对于现实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真正突出她的是缘于她对于?内心的深度刻画。
她一直鼓励女性在成功与爱情之间不断进行抉择,将自己完美的呈现给读者,并在此过程中带动聚焦许多令人关注的议题,引得读者的强烈共鸣。
方方则更为浪漫与理性并存的写作态度。
在她的小说中充满金色的童话,传达着希望与美好的信念,回望过去与未来,书写心灵之旅。
同时,作为一个身体残障人,方方一直鼓励人们不要因为自身条件而放弃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在真正的强者与勇敢者面前,身体上的残疾并不重要。
三、文学观念比较池莉的小说中存在着浓厚的女性主义色彩,她通过小说展示女性的韧性、灵活性与创造力,对一些社会上存在的伦理价值的争论、性别的困扰、离婚等敏感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
卑贱的生存与孤独的死去--浅论池莉和方方
卑贱的生存与孤独的死去----池莉和方方小说中的人生观比较华南师范大学2010级汉语言文学指导老师:李金涛摘要池莉和方方,作为新写实小说作家,由于都是1987年成名,又同为武汉女作家,难免被人拿来比较。
很多人觉得池莉和方方文风很相近,但是,从生存角度来看,她们完全是相反的甚至是对立的人生观。
本文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概括新写实小说的由来及创作特色,方方和池莉的创作概括、创作价值。
主体则从爱情,家庭,人生等方面分别剖析池莉和方方的小说在生存和尊严方面截然相反的观点,以及或悲观或喜剧性的写作手法。
结语部分做总结性评价关键词:池莉方方新写实小说生存死亡引言“新写实小说”的正式命名始于《钟山》杂志1989年第三期上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
同年10月《钟山》又和《文学自由谈》联合召开了“新写实小说讨论会”。
《钟山》杂志在1989年第3期该刊的“卷首语”中说:“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
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人生。
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划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1】池莉,真正确立她在新写实小说文坛地位的是其于1987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此作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她也被公认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
池莉的小说,零距离的契合武汉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她的小说主题是繁琐的世俗的,但在这尘世中,烦恼的人们总能找到一丝希望让自己继续生活下去。
所以池莉的很多小说,又带有一点黑色幽默的喜剧色彩,让人通读下来有畅快淋漓直抒胸臆之快感。
方方,1987年发表《风景》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批评界认为拉开了“新写实小说”序幕。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名词解释:1、伤痕小说:产生于70 年代末至80 年代初 . 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 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 , 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的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的使命》、丛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 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 至 80 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 发轫之作: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 其他代表性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 . 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 , 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 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 , 文化反思不够等缺陷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 年代中后期出现的 , 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 又叫后新潮小说、“拟现代派”. 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 三大特点:( 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话语的颠覆与反抗. ( 2)形式的前卫性, 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 3)形态的多样性, 即现代派小说(余华、残雪)、后现代主义小说(马原)、解构主义小说(王朔)、新历史主义小说(苏童)等.4 、女性主义小说:指80 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 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 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5、朦胧诗:崛起于70 年代末期、 80 年代初期 , 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 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 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 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 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7、寻根小说: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 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 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 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所谓寻根 , 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 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阿城等. 其特点是:一超越政治视角, 走向文化视角 . 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 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8、新写实小说:指(1)80 年代后期开始出现、( 2)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3)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 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二、知识点:反思小说:高晓声的反思小说, 从农民个体命运中反思历史的曲折. 如其作品《李顺大造屋》. 农民李顺大一生造屋的曲折经历. 1 )第一次:大跃进将造屋材料全部充公.2 )第二次:造屋之钱被文革被造反派头头骗走或抢走.3 )第三次:文革中买造屋材料处处碰壁.4 )第四次:改革即将来临的1977 年 , 终圆造屋梦 .王蒙反思小说的主题内涵与艺术特点:反思类的主题内涵:《坚硬的稀粥》——现实改革的讽刺寓言.早餐改革最终失败, 还是稀粥加馒头片及大头菜, 最后还是爷爷说了算. 长篇:《活动变人形》: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反思中国人的文化人格. 王蒙小说的艺术特点:1、自叙传色彩 .2 、意识流手法的使用(东方意识流) .3 、气势之美 . 排比句式的大量使用.4 、幽默、反讽等. 《坚硬的稀粥》:“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儿强”、“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主义”.3、张贤亮反思小说的主题内涵与艺术特点答:张贤亮的反思小说的主题内涵分别表现为:《肖尔布拉克》:苦难对人生的锤炼;《绿化树》:非常年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获救;《灵与肉》:永不割弃的民族之恋;《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知识分子的奇特情感历程;等 . 二 , 张贤亮小说的艺术特点:1、自叙传色彩;2、多样化的叙述方式与文体样式. 第一人称(潜对话)叙事 . 《肖尔布拉克》:司机自叙——向一个虚设的搭车的记者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元小说叙事:《浪漫的黑炮》 . 注释体叙事 . 《我的菩提树》 .3 、哲理思辨 . 张贤亮:“没有思考和分辨, 作家就无法驾御他所要表现的内容 , 而思考和分辨能力 , 只能来自学习 .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与宋江的对话、与庄子对话、与马克思的对话 .1、《棋王》的文化意蕴答:阿城的《棋王》是对庄禅文化的精髓的推崇, 显示庄禅人生哲学的文化内涵. 王一生是其主人公 .王一生的下棋 , 又是有文化的深刻含义 . ( 1)以下棋对抗文革乱世 . “何以解忧 , 唯有下棋” . “虚无恬淡 ,乃合天德 . ”(《庄子·天运》)( 2)棋艺中深含道禅精神. 捡垃圾老头说 , 棋道中“柔不是弱, 是容 , 是收 , 是含” . 王一生同意与冠军老者握手言和, 也体现了一种平和宽容的文化精神. 还有无为的哲学精神. ( 3)庄子的道 . 即人有精神的追求, 精于某种技艺.2、《爸爸爸》中的丙崽形象答:丙崽是韩少功(民族文化的理发审视者)小说《爸爸爸》中的主人公. 丙崽形象:是个弱智、呆傻的侏儒 . 生下来只会说“爸爸爸”、“X妈妈”两句话.见人不分男女老幼, 一律说“爸爸爸”, 如果别人朝他瞪一眼 , 他就翻个白眼 , 咕噜一声“X 妈妈” , 除此之外一律不懂. 丙崽形象的象征含义:(1)弱智 , 意味着愚昧与落后 . ( 2)人们对丙崽的敬若神明 , 象征迷信与落后 , 表明现代精神或民族理性精神的缺失 . ( 3)丙崽历经劫难而不死 , 一方面表明民族虽然落后 , 却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 一方面由反映出愚昧、落后的古老民族文化的顽固性.3、寻根小说的“根”指什么, 这类小说的特点有哪些?寻根文学的根一是指寻中国文化历史之源, 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民族文化心理之源 ,如儒、释、道.主要作家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王安忆的《小鲍庄》等.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询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 , 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 3)更新了小说观念 ,启动了当代作家的文体意识和语言感觉 ,使小说的审美功能得以回归 .(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韩少功的楚文化系列——《爸爸爸》、《女女女》等 . 贾平凹的商州文化系列——“商州三录”《商州初录》、《商州又录》、《商州再录》 . 李杭育的吴越文化系列——《沙灶遗风》等(“葛川江系列”)郑万隆的女真文化系列——《老棒子酒馆》等(“异乡异闻”)其他名家如阿城《棋王》、王安忆《小鲍庄》. )先锋小说 :a现代派小说(余华)1、余华小说的主题话语答:余华被认为是一个迷恋暴力和邪恶的人:对人的严酷存在境遇与生存状态的冷峻呈示.1、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现实一种》;《十八岁去远行》写暴力倾向与人性的冷漠;《现实一种》:兄弟骨肉相残——人性中的暴力倾向;《一九八六年》:疯子自残;《古典爱情》:少女被肢解做人菜. 人性恶具有超时代性;《往事与刑罚》:刑罚的残忍与刑罚专家的宿命. 等 .2 、历史苦难的个体承受:《活着》 .(一)死亡与孤独:福贵一家人的历史苦难. ( 1)儿子有庆最先因为为县长老婆抽血而死, ( 2)女儿凤霞死于难产 . ( 3)妻子家珍死于饥饿造成的体质虚弱. ( 4)女婿二喜在城里做建筑工被水泥板夹死. ( 5)外孙苦根因吃豆子被撑死 . 活着的非本真存在. (二)造成个体历史苦难的因素:( 1)命运 . 《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 . (2)社会、历史的因素 . ( 3)人祸 .如大跃进、公社化对普通农民造成的惨重灾难 , 即家破人亡 . (三)抗拒命运与苦难 . 福贵还顽强地坚持“活着” . “活着”成为一种人生姿态.3 、活着的异化形式:《许三观卖血记》 . 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命脉来维持生存.b 新历史小说1、国内新历史主义文学潮流的基本特点答:概念:用新的历史观念或历史意识去解释历史的文学潮流——重说历史.基本特点:(1)反叛旧有的历史观念——“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历史发展动力) .( 2)确立新的历史观念——“一切历史都是欲望的历史”(欲望、权力:历史发展动力). ( 3)(题材)告别“正史”走向“野史”. 新历史小说:吃、婚姻、两性、妻妾争斗.(备注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莫言:《红高粱》;格非:《迷舟》、《敌人》、《青黄》;苏童:《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一九三四年的逃亡》、《米》;余华:《鲜血梅花》、《活着》;张炜:《古船》、《家族》;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温故一九四二》、《故乡天下黄花》;阿来:《尘埃落定》;陈忠实:《白鹿原》;莫言的《丰乳肥臀》、《檀香刑》 . )2、苏童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话语模式答:一、《妻妾成群》:女性悲剧命运的“另类”书写:1、生存的选择:嫁人不要名分要生存.2 、女性欲望的压抑: 3、女人之间的争斗与暗害.4 、疯癫与死亡 . 女性悲剧命运 .5 、新一轮历史循环.6 、男性:权力、金钱、女人的拥有者与女性悲剧命运的制造者. 二、《红粉》:妓女命运书写及对权威叙事的反叛:反叛权威叙事之一:妓女改造给妓女带来了幸福吗?反叛权威叙事之二:妓女是妓女自己的选择, 而不是阶级压迫所致 . 三、《米》:欲望:人性与历史的永恒谜底:1、隐约的历史事件背景(如日寇入侵).2 、透视主人公五龙的人性演变 . 四、《我的帝王生涯》:帝王史——一部权力的血腥斗争史:1、燮国端白政权的内忧外患——权力中心的斗争 .2、杨夫人等七人之死——野蛮的殉葬制度.3 、太后与母后争权——后宫窝里斗.4 、燕郎净身当阉人——野蛮的宫刑.(备注:主要作品有《罂粟之家》、《妻妾成群》、《红粉》 , 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等)3、《白鹿原》中的白嘉轩形象答:《白鹿原》:对近代历史的阐释——超越阶级斗争模式. 对民族文化的解秘.1 、白嘉轩形象:仁义文化的载体 . ( 1)耕读传家——虽为地主, 有家产(有药房等) , 但从不放弃劳动 , 亲自犁田——与农民没有两样 . 要儿子进山背粮 , 体验劳动的艰辛. 注重子女的教育, 严格要求他们读书学习. ( 2)广行仁义——组织“交农”事件;周济不得不卖地的李寡妇;与长工鹿三以兄弟相称;建乡规民约;建学堂;( 3)慎独——批评鹿三从背后暗杀田小娥. 宣称“人行事不在旁人知道不知道, 而在自家知道不知道 . ”( 4)传统道德卫道士(负面因素)——拒小娥入祠堂;修塔镇“妖”等.4、莫言“红高梁家族”小说的艺术特点.( 1)标志着新历史小说的诞生, 开创了现代小说一种新的叙事模式. ( 2)关注的不是历史本真, 而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人性、人道以及人的异化. 颠覆了抗战历史 , 民间草根阶层成为抗战的主力. ( 3)叙事上设置了双重视角 , 创造了多过程叙述方式 , 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的局限 .c 解构主义小说(王朔):简评王朔小说:( 1)商业性 . (2)叛逆性 . ( 3)反讽性 . ( 4)局限:缺乏深度, 人物雷同、结构散漫等 .新写实小说: 1、简述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 ,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 ,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 .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 ,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 ,在新写实小说中 , 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 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 ,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合而成的.2、如何理解刘震云、刘恒的小说答:一 , 关于刘震云的小说:他的主题是书写权力等级结构中的人生世相. 如:《一地鸡毛》:小人物生存的窘迫和变形的抗争;《官人》:权力欲和人性的蜕变 . 揭示权力的社会本质及其异化;查水表老头经常说“他年轻时曾给某位死去的大领导喂过马. ”(备注:代表作:短篇:《塔铺》等;中篇:《新兵连》、《单位》、《官场》、《官人》等 . 长篇《故乡天下黄花》等 . )关于刘恒的小说:小说主题主要提示了食色的生存内涵.1 、对农民基本生存困境的关注:创作思想简析;2、粮食或吃:作为生存基本需求的内涵——《狗日的粮食》 .3 、性与伦理的剧烈冲突:《伏羲伏羲》 .4、以贫嘴消解生活的酸楚:《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4、如何理解池莉、方方的小说答:一 , 关于池莉的小说:总体上说 , 池莉是一个为市民生活代言的小说家. 其小说主要提示了如下观念: 1、市民烦恼人生的生存景观. 如她的小说《烦恼人生》、《太阳出生》、《不谈爱情》等.2 、市民的生存哲理之一: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执着、坚韧地活着 .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 .3、市民的生存哲理之二:世俗生活责任的承担 .4 、女权主义的典型文本 . 《小姐你早》:妻子戚润物与李开玲、艾月等联合起来斗负心丈夫王自力 . (姐妹情谊)《生活秀》《有了快感你就喊》. (备注:主要作品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 . )二 , 关于方方的小说:新写实早期代表的女作家.1、《风景》:低层市民的生活状态与的生存策略. ( 1)亡灵视角 . (第八子)( 2)低层市民的卑微生存状态.( 3)不择手段往上爬:七哥的生存哲学. ( 4)诗意的栖居的总体上不可能.女性主义小说:1、从林白女性小说看女性小说的话语模式答: 1、女性(身份)认同. 表现女性的独特生命体验和生存状态.2 、男权抗拒 .3 、姐妹情谊 . 同性之爱是纯粹的“友谊”, 它接近爱情 , 又超乎肉欲 . 林白女性小说的艺术特点:1 、自叙性 .2 、“回忆”——对女性自身经历的“重读”模式.3 、诗性语言 . 《“子弹穿过苹果》:“女人的美丽就像天上的气流, 高高飘扬 , 又像寂静的雪野上开放的玫瑰, 洁净、高级、无可换回. ”2、陈染女性小说的话语模式答: 1、女性成长与性萌动.2 、回归女性之爱的“精神家园”.3 、对异性爱与同性爱的双重失望.( 备注:20 岁发表作品 , 出版有小说集《纸片儿》、《与往事干杯》、《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潜性逸事》、《站在无人的窗口》, 长篇小说《私人生活》及若干散文集,1998 年发版有《陈染文集》)3、王琦瑶人生悲剧命运的内涵答:王琦瑶是王安忆小说《长恨歌》里的主角.在小说中,从她解放前的小家碧玉到成为李主任的情妇,到解放后的与康明逊的爱情到被“长腿”杀死的人生轨迹来看. 其展现了一个女性悲剧的人生内涵:1、现代都市文化的牺牲品(因选为“上海小姐”, 才被李主任包养;被“长脚”杀死, 成为金钱主义文化的牺牲品) .2 、时代变迁带来的人生起伏(李主任的倒台;解放后的人生转折).3 、人生命运的捉弄(李主任飞机失事;被“长脚”失手杀死;唯一的女儿长大了却“飞走”了, 自己的死与女儿有间接关系).4 、女性自身的人性弱点(晚年浮华的生活;与老克腊的老少恋;纠缠“长脚”不放).知青小说:1、知青小说的主题模式答:主要有以下几种:1、伤痕的诉说: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 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 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 . 叶辛《蹉跎岁月》.2 、神圣的迷恋:认同知青生活的经历, 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 典型作品:梁晓生《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张承志的《黑骏马》.3 、理性的反思:反思知青生活中的历史倒退行为等 . 韩少功《西望茅草地》.4 、生存的观照:从存在哲学角度对知青生活进行描述, 揭示存在的荒诞性 . 王小波《黄金时代》.( 备注:知青作家群: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王安忆、孔捷生、叶辛、王小波、张抗抗、张辛欣、铁凝、叶蔚林等 . 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经历 .)2、如何看待知青小说的得失1、肯定性评价 .2 、否定性评价:如成坚:“作为集体不幸的知青, 对自己的罪孽又作何处置?逍遥:“千千万万知青付出青春、血汗和爱情从事的垦荒事业, 竟是将美丽的草原滥垦成沙漠的千古罪人的事业等等 .3 、正确的评价:理性地看待知青小说, 要用时代意识重新审视知青生活与知青文学.新时期诗歌散文与戏剧1、什么是朦胧诗答:朦胧诗:崛起于70 年代末期、 80年代初期 , 是新时期初期出现的现代诗潮, 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 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 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 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2、朦胧诗的诗歌主题答: 1 、对现实的质疑和抗争——包括对人生苦难的倾诉, 特别从个人角度对文化大革命表示出强烈不满.诗人们虽然年青 , 但却是民族的先觉者和思想的抗争者. 如北岛《回答》:写对文革的抗拒与批判.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2、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对整个民族的命运表示忧虑, 表现对民族的深沉之爱 . 如舒婷《祖国呵 , 我亲爱的祖国》(3)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追寻. 如杨炼的《诺日朗》, 歌唱民族文化中的男神精神 .3、朦胧诗表现方法、诗风与诗歌地位:1、表现方法接受西方现代诗歌的手法——象征、隐喻、暗示等,显示主题的多义性. 象舒婷的《致橡树》, 写两株橡树根相连 , 枝叶相依相偎 , 既有爱情的主题 , 也有民族情感的主题 .2 、诗风:诗歌主题显示多义性, 诗风趋入深沉而凝重.3 、诗歌地位:新时期第一个现代诗歌浪潮 . 或新时期现代诗歌审美原则的崛起. )专业资料学习资料教育培训考试建筑装潢资料。
浅析池莉_烦恼人生_的新写实小说创作风格
浅析池莉《烦恼人生》的新写实小说创作风格程 格Ξ(大连枫叶国际学校,辽宁大连116116)摘 要:池莉是一位对中国当代城市普通市民生活的世俗情怀有着深刻感悟的新写实小说家。
她的成名作《烦恼人生》就是用一种纯洁生活的态度再现了一个普通工人印加厚一天之内的生活琐事。
文章在叙事方式上、肖像和环境的描写上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诸方面都采用了“还原生活”的写实创作手法,将实实在在的生活轨迹艺术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有一种率直的“真”和自然的“实”融会在里边。
关键词:池莉;新写实小说;创作风格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88X(2003)01-0061-02 池莉是一位对中国当代城市普通市民生活的世俗情趣有着深刻感悟的新写实小说家。
她的小说大多贴近生活,挖掘普通市民的日常琐碎烦恼与世俗情趣,表现他们生存的艰难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用一种所谓“还原生活”的新写实创作风格,将现实的生活轨迹移入到她的小说中,显示出真实的活力和魅力。
这率直的“真”和自然的“实”,便是池莉小说的创作风格,也是新写实小说的首要特征。
池莉认为:那些务实,尊重生活的逻辑与自己命运的人明显优于那些仅仅沉溺于浪漫与幻想的人———现实的人总是高于理想的人。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池莉以“情感零度写作”的态度,摈弃了以往小说的“编”式情节模式,代之以“生活流”的结构形式,小说表现的生活像生活本来的样子,没有惊心动魄的离奇色彩,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曲折故事,不雕琢,不矫饰地创作了她的成名作品———人生烦恼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和《太阳出世》。
《烦恼人生》是池莉三部曲中的首创作品,也是新写实小说中最成功的代表作。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摈弃了个人情感,用一种纯生活流的态度再现了一个普通工人印家厚一天之内的生活琐事。
它呈现出的是未经剪裁提炼的生活原状态,乍看起来似乎与“流水账”式的自然主义小说同列,但仔细品味斟酌后得知并非如此,而是有其独特的新写实风格。
一样的风景两样的凝眸_试析池莉_方方之不同
一样的风景 两样的凝眸———试析池莉、方方之不同李晓梅 摘 要:“新写实小说”的两员力将女作家池莉和方方,虽同为汉味女作家,但由于不同的注视角度,她们的创作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就文本特色而言:池莉是一种平民化的书写典范,方方则始终以一种超越的姿态显示着其独特的文人品位;就内在意蕴而言,池莉塑造了一种生活的仿真,方方则在精心地构造一种文化逼真;在人生模式上,池莉体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活的人生之悟,方方却显示了在严酷背景下,在急功近利的社会潮流裹挟下人们精神上的深深迷惘。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创作;差异中图分类号:I207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20(2002)06-023-04 关于池莉、方方的“新写实”创作的相同点评论性文章很多,笔者仅就二人创作上的不同点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典范的下层情怀与超越的文人品味池莉曾在其创作谈中说:“作家的对象始终是人,不管他是武汉人还是北京人,不管他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也不管他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高级干部还是平民百姓,人类的心灵还是有许多相通之处的。
作家要瞄准要研究要抓住要表现的是人类共通的情感。
……我们的希望是能沟通更多人的心。
”[1]正如她所说,从80年代以《烦恼人生》引起文坛注意开始,到90年代以后的一系列作品,在题材的选择、人物的处理以及表现方式等方面,池莉始终没有离开平民化的立场。
在她的小说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一种打量芸芸众生的崭新眼光———“我用我的目光,用我的感觉,用我的语言,从我的角度去写芸芸众生”(《关于汉味》)。
池莉小说的平民化,使我们感到了她的再现话语具有一种很强的公众性与共通性。
它们勾连着一种芸芸众生共同的体验和经验,如印加厚的苦恼,庄建非的苦恼,赵胜天、赵小兰的苦恼,这样的视角,不是政治家的眼光,不是超凡拔俗的知识分子的眼光,不是浪漫女作家的纯情眼光,而是沉入世俗人生中芸芸众生的目光。
因而我们可以说在20世纪末中国的女小说家中池莉是一种平民化书写的典范。
论池莉小说世俗化的价值取向
… … _ 0 说 ≯ 滞。 _
~
囊r蠹_ 》 繁 一 ÷ 0 誊 一 _i m b l薹
一
者描 摹 的是 一种 原 生 状 态 的 生 活 情 况 ,不 少 生 活 图 景 写 得 纷 乱 、 琐 屑 .而 且 非 常逼 真 ,确实 ,作 品 中没 有怪 诞 的事 件 .传 奇 的 情 节 ,更 没有抽 象 的理 念 ,只有 生 动 、 自然 化 的 生 活 图景 。 ( 恼 人 生 ) 中 对 各 种 人 生烦 恼 可 安 之 若 烦 泰的 印家 厚却 对 自家小 屋 里那 “ 粗 糙糙 、整 天 蓬 粗 松着 头 发的 邋遢 女 人 不无 遗 憾 .因 而在 美 丽 的 女 徒 弟 及 托儿 所 阿姨 而前 时 常涌 起 一 阵奠 名 的臆 想 和 内心 苦 闷 。虽 然 印 家厚 对 自己 的老 婆 不 满意 ,但 在 漂 亮 的 女弟 子 雅丽 大 胆 的 爱情 表 白 面前 却表 现 得 意 志 坚 定 而始 终将 自己时 情感 控 制 在理 性 的许 可 范 围 内 ,这 既 有 出 于 伦 理 道 德 角 度 对 婚 姻 现 状 的 认 同 . 但 更 主 要 的 却 恐 怕 出 于 安 安 稳 稳 过 日子 的 考 虑 : “ 雅丽 怎 么 能 够 懂得 他 和 他 老 婆分 不 开 呢 ? 普 通人 的老 婆就 得粗 粗 糙糙 .泼 泼 辣 辣 ,没有 半 点 身 份 架 子 ,尽 管做 丈 夫 的 不 无 遗 憾 ,可 那 又 能 怎 样 呢 ? ” 刘 此 , 小 说 中 有 一 大 段 很 富 人 情 味 的 描 写 , 那 是 印 家 厚 辛 勤 奔 波 忙 碌 了 一 天 后 拖 着 精 疲 力 蝎 的 身 子 回 到 家 中的情 形 : “ 家 了 [炉 火 正 红 ,油 在 锅 里 嗤 到 拉 拉 响 ,乱七 八 糟 的小房 间 里 葱 香 肉香 扑 面 时 .暖 暖 的蒸 气 从高 压 锅 中悦耳 地 喷 出 一印家 厚 捧 掉挎 包 ,踢 掉 鞋 子 ,倒 在 床 上 ,老 婆 递 过 一 杯 温 开 水 , 往 他脸 上扔 了一 条湿 毛 巾,他 深 深地 吸 吮 着 毛 巾 上 太 阳 的 气 息和 香 皂 的 气 息 久 久 不 动 。 这 难 道 不 是 最 幸 福 的 时 刻 ?他 的 家 !他 的 老 婆 !尽 管 是 瞧悴 、 爱 和他 扯横 皮 的 老 婆 !此刻 ,花前 月下 的爱 情 .精 神 上 微 妙 的 沟 通 等 远 远 离 开 丁 这 个 饥 饿 固 顿 的 人 。 ” ( ) 这 一 切 就 足 够 丁 啊 1 生 活 的 铁 律 就 在 于 它 要 把 一 切 理 想 的 东 西 都 变 成 实 际 的 东 西 。 它 的 现 实 性 不 但 表 现 在 其 它 , 甚 至 台 使 诸 如情 爱婚 姻 这样一 些 神 圣 的字 跟 都带 上 世俗 的色 彩 .而且 它 还要 把情 爱 、婚姻 直 接 变 成 现 实 生 活 的一 十 组 成 部 分 ,成 为 它 的 一 种 日 常 的 表 现 形 式 。 池莉 在 ( 烦恼 人 生) 创 作谈 中 曾感 慨 地 道 出 自 己 的 心 声 : 我 只 有 个 愿 望 ,好 好 过 日 子 也 正 ” 是 这 样 .作家 在 消解 浪漫 爱 情 的同 时 . 自觉地 将笔 力 致 于 _世 俗 之 爱 的 构 建 , 选 种 构 建 已 经 不 是 从 爱 剥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
平顶山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目录论文字数要求:5000—10000字一、现代汉语部分二、写作部分三、古代文学部分四、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五、外国文学部分六、古代汉语部分七、中学语文教学部分八、文学理论部分一、现代汉语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XX方言语音系统与普通话的异同2.普通话•方言•地方文化3.报刊中的错别字分析4.校园用字现象调查报告5.时髦用语与校园文化6.网络词语的文化内涵7.手机短信的语用考察8.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技巧论析9.报刊语言规范问题10.流行词语观察;11.词语意义的创新与演变12.汉语中新词新语面面观13.广告中的成语变异现象14.现代汉语中异读词的规范问题15.称呼语与民族文化16.预设的语用技巧17.汉字的字形修辞现象18.关于称谓语的异化与泛化19.词义引申与词语活用20.成语变用与广告策划21.歇后语与言语幽默22.并列结构与汉民族文化23.宾语的简省与残缺24.全国杂志名称命名理据研究25.……地区(市)地名理据探究26.XX句式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27.歧义研究(静态与动态(交际))28.语境面面观29.“连”字句研究30.联合(并列)短语考察31.语法化现象举隅32.复句关系词语的功能与复句关系34.广告用语中的语言技巧考察35.幽默(讽刺)小品的语言艺术;36.主持人的幽默语言艺术;37.词语运用中的肯定否定不对称现象38.否定羡余现象的语用考察39.语序与修辞40.现代汉语的超常搭配现象考察二、写作方向论文参考题目写作理论方向1.写作的模仿与创造2。
论创作中的心理定势3。
论写作的自我意识4。
论写作中的创造想象5.论文章的开头艺术6.论文章的结尾艺术7.论利用转折关头写人的技巧8.论作者的生活积累对其创作的影响9.论作者的审美品位与作品的价值取向散文写作方向10.散文的纪实与虚构11.散文真实性刍议12.论散文的“散13.论XX散文的语言艺术14.论XX散文的结构艺术小说写作方向15.论短篇小说结构技巧16。
世俗与诗意的融合——池莉小说初探
观, 他 面对生 活 , 接受烦 恼 , 并且懂 得从 烦恼 中探 索乐趣 。 这
就 是 隐 藏 在 小 市 民心 底 的 诗 意 。
关于《 冷 也 好热 也好 活着就 好 》 , 池莉 发 表 了 自己 的解 说: “ 我是 以武汉 这种气 候 暗喻人 类 的生 存环 境 的。 日子 就 是 时间 , 在谁 也抗 拒 不 了的 时间 面前 , 这些 人爱 护 生命 、 珍 惜生命 , 保持 它 的相对 纯 净 , 保 持它 本 真 的喜怒 哀 乐 . 谁 又
1 . 2  ̄- 难的世俗
在 新写实 作家群 中 , 王朔与池 莉是 两个 较鲜 明 的对 比。 王朔善 于书写 狂欢 的世 俗 ,他 抓住 改革 开放后 市场 经济体
制 形成 这个关键 点 , 将 众人 对金 钱渴求 的心 态仔 细地描 摹 。 如《 橡 皮人 》 中的张 明 , 他 的 内心被金 钱与 欲望 驱使 , 与朋 友
一
但池 莉笔下 的世俗 生活是 具有 某种艰 难意 味 的 , 《 你是
一
次西餐 的请求 .无法 给年迈 的父 母买 好酒祝 寿 ,经济拮
条河》描 写 了主人公辣 辣 的曲折命 运 与坚强不 屈 的生命
据 。与此 同时 , 工作 中颇 多不顺 , 奖金 的错 失 , 担任 厂长后 的 重任 . “ 几 乎没有一 刻使他 不在为难之 中” 。 但是 随着一 天 中空间位 置 的不断变 化 , 随着 烦恼 、 苦 闷 的终结 . 他 的感 觉也 是有 变化 的 。一 开始他 对 家 的感 觉是 :
关键词 : 池 莉 世 俗 化 诗 意 性
2 0 世 纪末 . 以池 莉 为代 表 的 “ 新 写实 ” 作 家专 注 于重 建 世俗世 界 , 着力 表现凡 人凡 俗 的生活 , 再 现生活 的本 来面 目 和 人的原生形 态 。池莉 始终 站在市 民立场上 , 关 注着平 凡世 界 中芸芸 众生 在吃 喝拉撒 中的烦恼 ,展 现 了一 幅世 俗温 情
池莉小说的创作特色
论池莉小说的创作特色[摘要]浓厚的写实主义特征下那近乎残酷的真实是新写实一贯坚持的创作原则,池莉作为新写实的得力作家,其原汁原味零度写作的小说创作文本,长期以来颇受读者的欢迎。
身为女性的她,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平民视角写出了无数顽强的女性生命形象。
本文从池莉双重身份----新写实主义作家与女性作家两个角度对比浅论池莉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一、世俗化、实用主义倾向;二、女性生存智慧与独立意识在继现代作家矛盾、李劼人、张爱玲等致力于描绘市民社会的作家后,池莉自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其作品大多表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她关注世俗生活中的芸芸众生,剖析社会现实中的人性弱点,表现普通百姓生存的艰难和顽强的生命力。
这类市民题材的作品从她的成名作中篇小说《烦恼人生》一炮打响后,一直倍受市民朋友的青睐,从此,池莉便与市民社会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这一点上,池莉算是一个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她创作的天平总是自觉不自觉的偏向于社会底层—市民阶层,我们可以看出,她不是从人类社会已经规整的、梳理的、逻辑的和理论的地面来认识这个社会,而是从这幢建筑的最底层----地表之下,那些最原始最毛糙最真实的生命发端处体会和领教这个社会,这种独特的创作立场与镜头式的写实方法无疑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颠覆性的反叛。
暂且不论反叛的结果如何,事实上,其作品不论是从题材的广度和立意的深度、还是故事情节的驾御能力甚至到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
但纵观其小说作品,她那写实的精神与独特的女性主义光辉还是值得肯定的。
一、世俗化、实用主义倾向“新写实小说主要描写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新写实小说家对现实人生的认识和把握从世界观的高度转向了对个人生存的无奈和异化情状的真实观照。
对庸常琐碎和无意义的…此在‟生活的偏爱,对普通人物和小人物日常生活中的烦恼的关注构成了新写实小说的独特视点。
”①同所有的新写实作家一样,池莉作品也偏爱于这种日常生活描述,但“池莉的新写实与方方、刘震云的新写实不一样,池莉有世俗化,实用主义倾向,方方、刘震云的批判意识是很强的,知识分子气质很浓。
浅评池莉的小说
浅评池莉的小说摘要:池莉作为新写实主义小说家的写作特点,以"零距离"的市民关怀,揭示了一个具有原生态特质的丰富的市民民间世界。
以及她所存在的时代局限性,这是池莉这代作家因为生活的环境或是由其年纪所制约的,是没法跟上这飞速发展的时代的需求的。
关键词:新写实主义,市民关怀,时代局限性新写实主义是开端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种小说思潮。
新中国建国以来到70年代,文学作品大多被赋予了太多政治教化的东西,文学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而是在充当着教育者的角色,文学的社会功利性空前的膨胀。
进入80年代以来,文学中举足轻重的小说走马灯一般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新写实主义开始逐渐显得格外地耀眼起来。
它对应于这个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大写的“人”的解体、文学的终极理想的消失、充斥于作品的政治热情的降温、关注现实生活中个体生存的艰难等复杂的文学新景象,以及1987年以后先锋小说遭冷遇的艺术现状,可谓是对小说和现实的双重反应。
新写实主义小说的特征是: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是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地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绝少作家的情感投入和主观评判,反对人为地粉饰和拔高现实。
总体上,它仍可以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实主义各流派的艺术长处,体现出了新潮创作技巧和写实手法的相互融合。
池莉是新写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
其作品是纯正的新写实主义小说,从文字风格到题材选择,从主体意识到写作姿态,她都为新写实主义的形式和发展提供了成熟的经验。
没有一个作家像她那样在作品的各个层次上,包括素材、主题、语言、写法、审美情感等,都鲜明地表达出新写实主义的态度与个性,这得益于她的健康的女性意识和写作视角。
她的小说突出表现人生的过程,它强调人的生命过程本身的含义和意境,强调还原生活,回避理性概括的强加意志,避免各种习惯的“深度模式”。
她不是有意告诉我们什么,认为“告诉”的东西总是有限的,而是在如实地追踪生活的过程中,让我们自己去“观看”,由此激起我们复杂的、难以言叙的人生感悟。
论池莉的创作
and
a
large
number of her novels become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of‘'new realism novel’i In 1990s’ Chinese literature,there
可以说许多时候只是出于一种“无意识”。
8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农村和城市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由化在经济领域迅 速蔓延,城市里的商业经济发展很快,小商小贩遍地都是,为了生计,市民农民都变得 越来越实际,空洞的理想逐渐被抛弃,大家都盯着“钱”,因为“钱”可以分担起他们 的艰难。农民进城打工成为全国各地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中国经济领域里一道最为朴素 而绚丽的风景。这是一群生活艰辛的下层民众,这个由市民和农民组成的庞大社群是整 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国社会的浩荡大军。而他们的生活,就成了新写实小说生长
摘
要
本文以池莉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她的几部代表作,进一步说明池莉作 为市场化时代与市民文化之崛起的代表性作家的时代印记、基本特征及其在文学史中独 特的价值。 纵观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新写实小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在“新 写实小说”的众多作家中池莉可为其代表,她的小说均取材于有着特殊格局和习俗的武 汉,主要再现小市民的生活和情感,特别是她在小说中宣扬了一种生命哲学,那就是只 要有能力、有勇气在任何处境中都能生活下去,那就是强者。表现形式一扫过去小说创 作的框框,使她成为“新写实小说”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对当今中国文坛做出了不小的 贡献,其创作的一大批小说也是成为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品。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 出现了转型和分化的倾向,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池莉等一大批新写实作家的转向,新写 实小说作为一个曾经的文学流派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流散。我们之所以通过选取并分析池 莉的创作,探讨新写实小说形成、发展和流散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所包含的诸种问 题,就是基于池莉小说创作对于“新写实小说”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独特作用,即使这 种特殊意义也许是完全无意识的。 本文通过三个部分对池莉的小说创作展开论述,通过对池莉几部代表作的分析,进 一步阐述了池莉及其创作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其独特的价值。 关键词:池莉;新写实主义;创作风格
浅议池莉作品中的世俗化和平民化倾向
浅议池莉作品中的世俗化和平民化倾向作者:张洁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年第16期[摘要] 池莉是上个世纪90年代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其最显著的风格是注重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原生态描摹并有自己的创作特色。
她的创作体现出鲜明的世俗化和平民化倾向。
[关键词] 小说世俗化平民化上个世纪80年代末具有代表性的“新写实”小说,以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它注重对普通人及其日常生活进行原生态的再现和描摹,表现他们放逐理想、顺应环境的生存状态。
其创作体现出鲜明的世俗化和平民化的倾向。
在池莉的作品中,这两种倾向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她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注和“原生态”的展示为读者所熟知。
她的小说从情节到人物,都没有什么大起大落,惊险离奇之处。
她不唱高调,不去畅想海阔天空,也不作无病呻吟,而是从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中表现惨淡人生的苦辣酸甜,展示底层那些小市民的真实生活。
正如她所说:“我希望我具备世俗的感受能力和世俗的眼光,还有世俗的语言,以便我与人们进入毫无障碍的交流,以便我找到一个比较好的观察生命的观点。
”日常生活的细节是世俗生活的真实背景,也是作家传达生存体验的情境所在,所以池莉关注日常生活的平凡之事,对笔下的人物的日常生活状态的理解都聚集在“世俗关怀”中,这种关怀主要是对普通人的当下境遇的关怀,对个体生存的物质幸福的关怀,这与人权主义者强调的“终极关怀”有所不同,它更突出“世俗化”特征。
作家用平民化的眼光注视着平凡人的日常生活,尽量淡化社会历史背景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大的社会冲突,淡化标志着不同社会形态的带有本质性的社会关系。
作家着重表现了生活中的平庸、琐细、凝滞和灰暗,以这种沉重而又无所不在的沉闷氛围对人的灵性和生命的窒息,权力网及关系网等和无尽的生活烦恼对平凡人的围困和磨练。
作家深切感悟到日常生活中诗意的消解,理想和现实的对峙,于是,她把一种世俗化的平和的生活渴望深入世俗性的文化语境中,以关怀,体谅之心来祈祝生活更符合平常人的心意。
试论池莉小说的创作视角与价值取向【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试论池莉小说的创作视角与价值取向专业:汉语言文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变得明显。
而在社会各阶层中,处于社会底层的“贫民阶层”数量庞大,因此,他们是否有稳定的生活已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定。
正是因为他们日益重要的社会地位,也引来了文学家对他们这一群体的关照。
近些年来,市民阶层的生活越来越受到关注,也有不少作家投入到描绘市民阶层的普通生活的大军中,池莉是其中极具特色的作家之一。
有研究者指出:“这些具有平民意识的文学创作真实描绘了平民世界的现实生活和内心精神,体现了创作主体的平民立场,对社会进程中的悲剧因素提出了质疑,同时对平民世界的美好情感进行了挖掘和赞美。
”池莉,中国当代女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池莉文集》(七卷),长篇小说《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以及散文随笔集多部。
1987年,池莉凭借《烦恼人生》收获各类文学奖项,在当时的文坛上声名鹊起。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池莉的文学地位不算显赫,但却因为其小说创作的独特内容及表现形式让她走进了大众读者的视野,并且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自1987年发表成名作《烦恼人生》开始,池莉就被誉为中国新写实主义小说的“开山元勋”之一,她的作品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时也在文学评论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批评。
在“新写实”作家中,池莉作品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平民百姓的生活的原生态呈现,她用“仿真”的手法表现他们的生存状态,并从中反映时代的变迁给平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她并不刻意表现“现实主义”的“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而是以最平实、朴素的语言来叙述故事。
显然,以“市民作家”自居的池莉有一个鲜明的,被大众读者熟知和接受的特点,那就是在她的文本中对小市民和市民化了的普通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的诠释。
自从“新写实”这个名词出现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以来,不论是在什么时候,只要提到“新写实”主义,都必然会把池莉作为新写实的代表作家之一。
论池莉新写实小说中的世俗化人物形象
论池莉新写实小说中的世俗化人物形象摘要:池莉的新写实小说引人注目,她以其“仿真”的写作手法,塑造了一系列世俗化人物,个个真实而鲜活,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她细致而生动的描述,将小人物的凡俗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关键词:池莉新写实小说世俗化一、新写实小说与世俗新写实小说以其回归到大众群体的世俗化写作,使得原本被人忽视的大众群体一跃到了人们的眼前。
平淡却真实,故事都是耳闻目见的,却又不乏一种小说呈现上的新鲜感,新写实小说不再像传统现实小说那样将现实启迪放在第一位,它仅仅是对大众群体的关照、对世俗人物的关照。
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方面来看,新写实小说仍然可以划归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大范畴中,但无疑它已经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新写实小说以其独特的世俗情怀关照到了社会中最为普遍的人群,以文学的包容态度理解和包容了小人物世俗化生活中的困扰和无奈。
二、世俗化人物代表形象剖析1.世俗化的平民大众平民大众的世俗化看上去也许是理所当然的,就像去菜市场看到的情景一样,所有人都会觉得那里的人从来都是斤斤计较,从来也都是嗓门大、爆粗口。
他们普通、庸俗,没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也没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大众平民生活在底层,就连他们的形象和性格也像是处于社会底层。
他们的世俗是由来已久的世俗,是根深蒂固且无法改变的世俗,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
世俗成了大众的典型特征,使得人们认为大众本来就是世俗的。
仔细思考,这当中忽视了岁月和生活的力量,那是一种具有腐蚀性的力量,可以将原本真善美的外在和内在变得面目全非。
(1)消解个性和理想《烦恼人生》中,池莉细致而深刻地描述了印家厚烦恼的一天,现实的无情和生活的烦恼骤然清晰而真实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睡觉、挤车、上班、吃饭、做家务、带孩子、做梦……故事中的印家厚,在妻子面前显得有些憋屈;在工厂同样,他的性格显得有些压抑和无可奈何,就像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一般,不敢反抗,更多的是无力反抗。
新写实小说论
新写实小说论本文以方方、池莉、刘震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小说创作为例分析新写实小说的特点,新写实小说以生活流的形式,以强烈的平民意识关注着凡庸卑琐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展示出普通百姓的一幅幅灰色的人生风景,那些小人物以各自的方式挣扎着,他们的生存环境是那么的残酷,人生的愿望是那么的卑微。
新写实作家以一种零度叙述的方式冷静客观地观照小人物的生存,他们认同这种生存真相,并在庸常人生的凡俗生活中发现普通人对生活的坚忍。
关键词: 新写实小说; 生活流; 零度叙述八十年代末新写实小说涌上文坛,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
一方面作家厌倦了传统现实主义那种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创作充满正面色彩和理想主义作品的手法,他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角度;另一方面,由于寻根派小说的远离现实和现代派小说的故弄玄虚,作家和作品正离读者越来越远,作家们为了找回失去的读者,必将寻找新的契入点去关注人生。
另外,在八十年代末那个价值趋与多元和混乱的时代,终极理想幻灭,个人生存问题开始凸现;在文学上,新时期以来的知识分子中心话语受到冲击,开始解体,其中一部分作家向民间话语逃逸,于是关注普通人生存的新写实小说出现了。
新写实小说一出现就因其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新写实小说被批评家所抓住的第一个特点也就是其展示了芸芸众生琐细而本真的凡俗生活。
新写实小说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写了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烦琐的生活,生活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命运的大事,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普通人在这种生活中翻滚、随波逐流,尴尬而无奈。
评论界一般认为方方的《风景》是新写实小说的发轫之作,《风景》就展示了一幅普通人灰色人生的风景,小说讲述了武汉市贫民区河南棚子中一个城市贫民家庭的生存史,描述了一家人在困厄中挣扎和彼此间的殴斗,生存环境的恶劣和人与人之间的敌对在这里得到一一展示。
一家11口人挤在一间13平米的靠近铁路的房子里,火车每隔七分钟一趟,带着震耳欲聋的噪音。
大学生毕业论文:池莉方方小说
古典文学中常见论文这个词,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为论文。
以下就是由编为您提供的大学生>。
池莉和方方作为新写实主义小说家的代表人物,都将笔触伸向平凡的现实生活,将文学舞台给予了平凡的底层人民,有普通工人、公务员、一般知识分子、家庭妇女等一系列小市民人物。
作家通过叙写平凡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展现现代人的某种人生困境,也反映作家对人、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悲剧是一个戏剧种类,它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悲剧反映的是现实悲剧性。
”[1]在池莉和方方笔下,小市民的现实生活往往会遇到诸多不幸,她们的作品虽然称不上悲剧,但是带有明显的悲剧意识。
“悲剧意识是悲剧性现实的反应,也是对悲剧性现实的把握。
”[2]“悲剧意识源于对人生苦难的感受和思考,体现人的生存关怀,悲剧意识是最早的人类自觉。
”[3]然而池莉和方方对悲剧性现实的把握是有区别的。
在她们的作品中的悲剧性,大体可以划分为生存悲剧、爱情悲剧和家庭悲剧,在这些悲剧之中同时也表现了人性之悲。
本文就以池莉方方的几部主要代表作品分别比较作品中的三种悲剧,探讨其悲剧意识的区别,进而分析二者创作宗旨和价值立场的差异。
一、生存悲剧生存问题是人出生后所要面临的一个最基本问题,而往往这样一个基本的问题却成为许多人的毕生追求。
“为维持日常生活而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却偏偏做不到,这就是悲剧”。
[4]在池莉和方方的作品中,诸多作品均表现了生存悲剧。
池莉的成名作《烦恼人生》中,印家厚的处境便是一种生存悲剧。
作品中展现了印家厚一天的窘迫生活,他有诸多烦恼:居住空间、生活环境、夫妻矛盾、上班出行、儿子入托、故友恋情、师徒情感、工友陷害、物价见涨……一系列琐事充斥了印家厚整整一天的生活。
经过一天的“劳心劳力”,“他在灯晕里吐着烟论文发表,杂乱地回想着所有难办的事,想得坐卧不宁,头昏眼花,而他的躯体又这么沉,他拖不动它,翻不动它,它累散了骨架,真苦,他开始怜悯自己。
最新-在升腾与坠落之间--漫论池莉近作的人生模式 精品
在升腾与坠落之间--漫论池莉近作的人生模式作为在八十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池莉的作品是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注和原生态的展示为读者所熟知的。
她的人生三部曲系列作品《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
以这个系列作品为中心,池莉在这期间的创作,构造了一种注重当下体验的人生模式。
这种人生模式的特点,是将现世生活的一切甜酸苦辣、喜怒哀乐,都看作是世俗人生的一些无法回避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内容,从中去体验人生的意味,了悟人生的真谛。
这种人生模式打破了长期以来由众多的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营造的关于美好人生和理想生活的心造幻影,使人们能够更加真切地直面现世生活,更加执著地眷恋现实人生。
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执著,也因此而不仅仅在于它的美好和理想,同时也在于包括那些并不美好和理想的部分在内的全部人生内容和构成要素。
以这种观念来看待人生无疑不是让人消极遁世,而是让人积极入世,只不过这种入世不是让人们去孜孜以求地谋取功名利禄,而是让人们去体验人生的全部丰富和复杂,以便通过这种人生体验,在丰富复杂的人生旅程中安顿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抚慰和升华。
在新写实的浪潮过去之后,池莉的创作发生了许多变化。
这种变化虽然涉及到题材的转移、主题的调整,乃至叙事手法和叙事风格的变异等诸多方面,但作为池莉的创作的全部哲学支撑,即她对于社会人生的理解和由此所派生的对于社会人生的一些基本的观念和看法,却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池莉所认定的这种社会人生哲学,在她的人生系列的新写实作品中,主要是表现为一种知足、能忍和顺乎自然的人生态度。
按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的说法,这种人生态度是属于道家哲学范畴的一种获取相对幸福的人生哲学。
冯先生认为,道家哲学尤其是它的创始人之一庄子把世间的幸福分为绝对的和相对的两种,能够自由地发展我们的自然本性,充分地发挥我们的自然能力,我们就能获得相对的幸福。
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超越事物的相对性区别,达到一种物我同一的境界,我们就能获得绝对的幸福。
池莉与方方小说对世俗生活的再现综述
池莉人物介绍
PART.1
人物经历
人物经历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读 书时期就曾参加湖北省的高考,并取得了 高分,但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最终未能进 入大学。之后,她选择了在冶金医学院学 习,并在毕业后进入武钢医院担任医生。 然而,她对文学的热爱并未因此消退
在1981年,池莉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并 逐渐在文学界崭露头角。她的作品以贴近 生活、深入人心的描述和独到的观察力而 闻名,对都市女性的生活、情感、困境以
此外,池莉还通过文学作品传达了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思考。她 的作品中所呈现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细节,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也具 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她的作品成为了人们了解当代社会现象和思考人生问 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PART.4
荣誉与成就
荣誉与成就
➢ 池莉的文学作品多次获得 国内外的文学奖项和荣誉 。其中,《来来往往》获 得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并被改编成同名电视剧 播出后取得了很高的收视 率。此外,她还获得了鲁 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 重要奖项。她的作品也多 次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并 被广泛选入各类文学选集 和教材中
池莉人物介绍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
-
1
人物经历
2
文学作品
3
社会影响
4
荣誉与成就
5
总结评价
池莉人物介绍
1
池莉,1957年出生于湖北 武汉,中国当代著名女作 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
员,武汉市文联主席
2
她的作品主要关注都市生活、 人际关系、女性题材等方面, 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社会 洞察力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 除了文学作品外,池莉还 涉足了影视制作领域。她 担任编剧的电视剧《来来 往往》和《小姐你早》等 作品都取得了很好的收视 率和口碑。这些作品不仅 展现了她的文学才华和创 作实力,也展现了她对影 视行业的敏锐洞察力和优 秀的创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世俗生活 的直 观观 照 , 平凡 的 、 通 的人 的 自觉 对 普
抒写无疑 是池莉 和方 方创 作 的一大显 性特 征。正如有 论 者指出“ 池莉 的作品是对世俗 人生 的深 切关注和 ‘ 原生 态 ’ 的展示为读者所 熟知 的。 【 她 的“ ”I J 人生 三部 曲” 系列作 品
(colf irt e We h aN mm n e i , aeog 302 C ia Sho o t a r, sC i o l i rt N nhn 70 ,h ) Le u t n U v sy 6 n
Ab t a t s rp e e tt e w i r o e e l t o es t ss l —e i e t h t ee i c n eg n e b - sr c :A e rs n i r e s fn w rai i n v l ,i i ef vd n a r s o v r e c e a v t sc t t h t e n C iL ’ n a g F n ’ r i g .Ho e e ,w t i e n es n ltmp rme t a d gf ,ter w e h i S a d F n a g S w i n s t w v r i d f r t ro a e e a ns n i s h i h e p t w i n stk n a ne e t g p e o n n o ie n e d s s l i e . T i p p r i tr rt ter r g e o l itrsi h n me o f df r c s a mi i a t i t a l n e t mi r i s h s a ne p s h i e e w rsf m co c p cp rp c v .a a z ster mo o a c iai sS st ma e c s ay i o e ok o amirso i es e t e n l e i e t n i l t n Oa k a e a ls n t r i y h i l n n o o n s h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942o )9 18 3 17 一o2 (060 —06 —0 中图分类号 :
Obet eE a n t no o jci x miai fC mmo ie n eW r e v o nLvsa dt i r h t
— — c mp s n b t e h i Sa d F g F g’ o e i n s o o ewe n C iL ’ n a a S n v lwrt g n n i U n d o Xi . a
困情景 : 头工人 的父亲 、 码 搬运工人的母亲有着 7 儿子 、 个 2 个女 儿 , 家 l 一 l口人都住在 仅 l 平 方 米的靠 近铁路 的板 3 壁房子 里 , 的是从 市 场拾 回来 别人 丢 弃 的菜 叶 。很 明 吃 显, 对普通人 、 平凡人的关注 , 对世俗 生活 真切直 观的展现
倾 恼人生》< 、不谈 爱情》 < 阳 出世》 、太 正是 描写 世俗生 活 的代 表作 品。而方方 的< 景》 < 花灿 烂》 < 日 更 是 风 、桃 、落 》 对世俗景观 的真 切展示 。消解 了诗情 画意 的平 淡琐碎 的 日常生活成 为她们 观照 的对象 , 在她们 笔下 , 普通 老百 姓 的生存本 相有 着逼 真的描摹和更 直观 的呈 现。池 莉在< 烦 恼人 生》 中刻画 了一个 普普 通通 的工人 形象 , 印家厚在 生 活中必须 面对各种琐碎然 而相 当真实 的 困境 , 艰窘 的生存 环境 , 微薄的工资 收入 , 说还 休的 师徒情 缘 以及各种 各 欲 样的生活琐事让他捉襟见肘 难 以应对 。在《 一地鸡
重 庆 工 学 院 学 报
Ju a f h n qn ntueo eh ooy o rl o o g ig Isi t f c n lg n C t T
20 0 6年 9月
S p. 0 6 e 20
V 12 N . 0 .O o9
su yo ies c t n o r e ’ r igs e . td f vri ai f i r Sw in  ̄l d i f o w t t s
Ke r s o y wo d :c mmo i ;e t n n l ain h :F g F n ;n v l r n n l e moi a i ci t ;C iU f ol n o n a a g o e i g w t i
【 语言文学】
世 俗 生活 的观 照和 书 写者
池 莉 和 方 方 小说 创 作 比较
李新 道
(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 院 , 四川 南充 67K ) 3(1 2
摘要 : 为新 写实小说 的代表作家 , 作 池莉 和方方创作 的倾 同性是不言 自喻的 。但 由于个性气质 和 禀赋的不同 , 他们 的创作也呈现 同中有异 的有趣景观 。从 一个 微观 的角度对她 们的作 品进行解 读, 剖析他 们的情感倾 向 , 从而对作家风格 多样化研究做一个例分析。 关 键 词: 世俗生 活 ; 情感倾 向 ; 池莉 ; 方; 方 小说创作
池莉塑造 了小林这样一个平 凡的小 职员形象 , 在现 实生 活 中他要承受种种细小然而真切 的烦扰 : 了帮妻子 调换工 为 作而四处奔波却一无所获 , 为孩子 入托寻 找门路 而 四处碰 壁, 老家来的小 学老 师找 医 院看病但 无 力相 助 , 小林 就在 这些琐琐碎碎 的事务 中奔走 和操 劳 。而方方 在< 景》 风 中 更 是直逼生活的底层层面 , 致刻 画了城市 下层贫 民的窘 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