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6届高中毕业班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河南2016高考语文试题答案-2016高考真题WORD版

河南2016高考语文试题答案-2016高考真题WORD版

绝密★启用前河南省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练习语文答案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练习语文答案

• (2)停留在馆中的人,有很多专门揣摩皇上的 意旨、暗中查看,有所图谋的人,大家都感到处 境危险,曾肇却安然没有怨怒。 • (译出大意给2分;“希旨”“危”“愠”三处, 每译对一处给1分)
• 8.①内容奇特。此诗虽题为“春望”,但所 “望”之景却是野草荆榛,荒祠古墓、颓垣败碑 等荒凉衰败的景象。 • ②构思新奇。这首诗首联、颔联、颈联浑然一体, 极力铺陈汉寿城遗址的破败和荒凉,为尾联的富 有哲理性的议论作准备,构成了全诗的整体层欢。 • 9.①通过写登临古城所望见的破败荒凉景象,寄 托着诗人遭贬谪后的凄凉之感: • ②借荒台颓垣、荒祠败碑,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 沉感慨。 • ③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表现了诗人不自甘沉沦 的乐观主进取精神。
• ( 4) • ①良好的教育和职业背景,使他具有主流阳光的 价值观,家庭幸福,事业顺利。 • ②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在人群中发现最有影响 力的人,接近他们,在他们中应付自如。 • ③勤奋异常,辛勤笔耕,不遗余力。 • ④有独特的传记观,不受写作指南限制,成功地 为四位名人作传。 • ⑤富有创新与变革的精神,变革《时代》报道方 向,获得巨大业绩。
• 仍要求降职,于是下放知徐州,又调任江宁府。 哲宗亲自当权后,改用元老旧臣,旧臣们多次称 赞曾肇熟悉礼制,于是召他回京。曾肇说:“应 该在此时精心选拔忠诚、端正、善良之士,放在 身边,以便咨询、讨论、顾问。这比深处禁宫、 亲近宦官女人,所得的好处要强万万倍。”皇上 身边的近侍贵宠们讨厌他的这番话,调他任瀛州 知州。徽宗即位后,又被召回京师任中书舍人。 四月初发生日食,皇帝应当下诏广泛征求意见。 曾肇将皇帝的旨意全面地写入了他起草的诏令中, 诏令下达后,意见书络绎不绝。章惇很反感,想 找点理由除掉曾肇,徽宗不听。
• 五、(20分) • 13.C (“浅尝辄止”指做事不深人;“走马观 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浮光掠 影”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 14.A (B不合逻辑,C搭配不当,D句式杂糅) • 15.C(有先后逻辑顺序:先提供支持,再共同消 除不平等,最后是创造……世界)

河南省2016届高中毕业班3月适应性语文测试试题

河南省2016届高中毕业班3月适应性语文测试试题

河南省2016届高中毕业班3月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作者:————————————————————————————————日期:河南省2016届高中毕业班3月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道德理想是指道德高于现实的未来性因素,包括以下内容:一定社会阶级及成员对未来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向往,一定社会阶级的道德体系的理想道德标准或称道德规范体系中较高的、还不能为当代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奉行的要求。

道德理想内容的第一方面,涉及到了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有联系的一面。

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阶级的政治理想,它包含着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性质、特征的要求和设想,广义上也包含着对即将到来的社会面貌的预见。

以恩格斯的观点来看,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本来就是一回事,道德理想是社会理想的、也是那些与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相一致的未来社会观念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这也就是说,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必然有部分重合。

比如,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就不仅是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而且是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

当然,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之间也还存在着差异。

其一是从内容上看,它们的着重点不同。

如果说社会理想更加注重勾画未来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话,道德理想则注重勾画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

其二,一定的社会政治理想最初往往是以道德理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一下子就成为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认识得很清楚的科学理想的。

在一种社会理想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对社会制度未来的轮廓构想首先表现为一种道德预测或道德理想。

虽然就准确性、严谨性、论证性而言,道德预测或道德理想不能和科学的社会理想相比,但它能动员广大群众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变革社会的进步活动中。

比如,社会主义理想就首先在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以道德预测和理想的形式得到了首次表现。

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3月统一考试语文(a卷) 解析版

2016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3月统一考试语文(a卷) 解析版

河南省洛阳市2016届高三3月统一考试语文(A卷)第I卷(选择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两千余年来,“学而优则仕”作为以学致仕的信条被读书人奉行不渝。

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形成以后,“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与科举制度融为一体,互为里表,成了士子生活的金科玉律。

“学而优则仕”传统在历史演化中对中国社会产生过积极影响。

它确立了学问作为政府取吏的标准。

以学取士将大部分饱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吸引到官员队伍中,保证了政府运作始终处于接受过儒家道德教训的文吏手中。

历代草莽英雄出身的开国皇帝不得不接受叔孙通的名言“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并视之为治国要诀,对书生保有相当的尊重。

文吏统治造就了“士”作为无冕之王的优越地位,也促成了“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

《三国演义》塑造了名士祢衡裸体痛骂曹操而为曹操所宽宥的形象,近代文化名人章太炎以大勋章作扇坠在袁世凯的总统府门前大诟袁氏包藏祸心,而被袁氏所容忍,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士子对世道民心的巨大影响,无论是治世英雄,还是乱世奸雄,都不能不有所忌惮。

另一方面,读书人坚守位卑不忘忧国的信条,以天下为己任,希望将平生所学贡献于国家民族,都与学优而仕传统有关。

中国历史上,所谓“贵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文化概念,并不是全由血统决定。

对社会各等级的人而言,通过以科举制度为体现的“学优而仕”途径跻身于士大夫阶级之后,可以加入孟子所说的“劳心者”之列,由“治于人”而变为“治人”,从而由“贱”入“贵”,成为“贵族”。

正是由于学优而仕传统为读书人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出路,整个中国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划分才不像印度种姓制度那般僵死。

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创造出多少“平等”观念,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信众以信教而这自己争得了平等地成为上帝仆人的权利,而中国的士子们则由学优而仕获得了参与政治的平等权。

“学而优则仕”传统对中国社会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是源于以“仕”为“学”之鹄的这个既定前提。

河南省2016届高中毕业班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2016届高中毕业班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道德理想是指道德高于现实的未来性因素,包括以下内容:一定社会阶级及成员对未来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向往,一定社会阶级的道德体系的理想道德标准或称道德规范体系中较高的、还不能为当代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奉行的要求。

道德理想内容的第一方面,涉及到了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有联系的一面。

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阶级的政治理想,它包含着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性质、特征的要求和设想,广义上也包含着对即将到来的社会面貌的预见。

以恩格斯的观点来看,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本来就是一回事,道德理想是社会理想的、也是那些与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相一致的未来社会观念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这也就是说,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必然有部分重合。

比如,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就不仅是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而且是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

当然,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之间也还存在着差异。

其一是从内容上看,它们的着重点不同。

如果说社会理想更加注重勾画未来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话,道德理想则注重勾画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

其二,一定的社会政治理想最初往往是以道德理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一下子就成为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认识得很清楚的科学理想的。

在一种社会理想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对社会制度未来的轮廓构想首先表现为一种道德预测或道德理想。

虽然就准确性、严谨性、论证性而言,道德预测或道德理想不能和科学的社会理想相比,但它能动员广大群众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变革社会的进步活动中。

比如,社会主义理想就首先在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以道德预测和理想的形式得到了首次表现。

作为精神力量,它对当时人民群众和早期无产阶级自发斗争起了感奋作用,给社会的发展从道德上指明了方向,从而使它自己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直接源泉。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答案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答案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参考答案语文一、(9分)1.(3分)C(“等同于”表述错误,原文为“主要是指”)2.(3分)C(“道德理解”与“社会理想”关系理解错误。

)3.(3分)C(“科学预测”分析有误。

)二、(36分)(一)(19分)4.(3分)B5.(3分)D(“一般指官吏补充缺职,也可指由候补而正式任命”解说有误)6.(3分)D(“他逮捕县府所有小吏”理解有误)7.(10分)(1)(5分)许仲宣估量北海这个地方的山川地势、土地广袤可以立为州郡,于是画图上呈皇帝,就升任潍州知州。

(译出大意给2分;“度”“形势”“因”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5分)宠妾想陷害她的主人,私下盗取他的县印藏起来,封存的标记和原来一样,把它(印匣)交给许仲宣。

(译出大意给2分;“窃取”“封识”“授”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二)(11分)8.(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城阙”,点出送别地点,营造出辽远壮阔的意境;(2分)《送卢主簿》写“城阙”,叙述送别前的生活,点明身在京城、不染流俗的心志。

(3分)(意思对即可)9.(6分)第一问:与友人共同坚守高洁。

(3分。

意思对即可)第二问:语义双关,“松竹”既指东岩风物,也喻高洁品质,作者希望与友人同归“富松竹”的东岩,表达了愿与友人共同坚守高洁的思想感情。

(3分。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三)(6分)10.(6分)(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三、(25分)11.(25分)(1)(5分)选E给3分,选C给2分,选A给1分,选B、D不给分。

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A“其言行粗鄙”概括不准确;B“书画界大小名人因此纷纷慕名而来”理解不当;D“却显示出情节的曲折和结构的缜密”分析错误。

)(2)(6分)①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店铺命名、自撰楹联不俗,与画家谈论绘画很内行。

河南省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

2016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说明: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满分150分,考试历时150分钟。

2.将第I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在第Ⅱ卷的答题表中。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词,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的燕乐而劍作的歌辞,后来逐渐离开章乐,成为一种长每短句的诗体,并以格律诗的面貌流传至今。

人们向来以唐诗、宋词并举,可见它已成为这个历史时期文学领域最有成绩的代表。

最初词的全称是“曲子词”。

“词曲本不相离,惟词以文言,曲以声言耳。

”所以,“曲子”和“词”都是它的简称。

后来“词”终于占据了优势,成为通用名称,与诗并列为韵文中的一体。

曲子词包括民间曲子词和欧阳炯所称的诗客曲子词。

前者可以晚清在敦煌发现的《云谣集杂曲子》及其他曲子的残卷为代表,后者可以《花间集》为代表。

试将二者加以比较,即可明了词的产生及其初期发展情况。

敦煌曲子词绝大部份是无主的作品;而《花间集》里的作者除少数外,皆有行实可考。

就语言方面比较,花间词派诗人的作品重词藻典雅,而敦煌曲子词则用朴素语言。

词的内容原很丰硕,敦煌曲子词保留了原始词的风貌,而《花间集》存词则显示出所谓“诗客”们接受民间曲子词的形式而加以发展的情状。

词在民间初创阶段,体式尚不如何严格。

到了诗人手里,便从章句、声韵上去考究,使得形式渐渐固定下来。

通过这样一个阶段,词固然渐失其民间文学本色,但由于体制和作法加倍成熟,奠定了后来其在两宋大发展的基础。

词是乐章,因此在其发展进程中,视其与音乐关系如何,形成了不同的两条道路:创制新调,要求歌辞与音乐密切配合;恢张词体,革新歌辞抒写的内容。

北宋柳永、周邦彦等知晓音律,既本古乐以翻新调,又擅长创作谐合音谱的歌辞。

但张炎评论周邦彦时,还嫌他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可见婉约派对于合乐要求之高。

与此相反的一条道路就是黄庭坚所谓“寓以诗人之句法”,要求“清壮抑扬,能动摇人心”,这样的豪放派把协律放在第二位。

河南省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模拟练习语文试题 含答案

河南省普通高中2016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模拟练习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模拟练习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审美意识和现实意识是有区别的。

这个区别是内在的,只可求诸内部体验,不能验之以外部尺度.现实意识中含有自觉意识,审美意识与自觉意识比较容易区别,后者运用概念抽象,有自觉性,前者则以意象承我,不具有自觉性。

但现实意识还包括非自觉意识,即感性的直观联想、情绪欲望和知性的直觉想象与情感意志。

审美意识作为理性非自觉意识,具有充分的非自觉意识特征,如意象性、非逻辑性、情感性等,与感性知性非自觉意识是有本质区别的。

比如黄金的光泽,我们可以从审美的角度欣赏,而老葛朗台则只表现出贪欲。

如何识别审美意识和现实意识呢?首先要看其有无现实功利性。

现实意识具有现实的功利性,它关注的是对象的自然属性及其用途,表现主体冷静的客观认识或实际的需要、态度;而审美意识则只关注对象的形式特征即审美属性,它不具有实际的价值态度。

例如一棵挺拔的松树,一个植物学家注意到它的植物学特征,考察其年龄、高度、围长及生态环境;一个木匠则注意到它的用途、价值;而一个画家只忘情地欣赏其俊秀的风姿,琢磨着怎样表现它。

文学创作最忌直接的功利意识,如果想怎样教育别人,怎样为某种现象目的服务,怎样成名等,都会干扰审美意识。

即使最正确的现实观念,也不应该直接进入创作。

它必须转化为审美意识,否则就会产生公式化、概念化作品。

塞万提斯写《堂吉诃德》,最初现实的动机是批判骑士小说,而在创作过程中,他用人文主义理想重新观察本来要给以辛辣嘲讽的假骑士,于是倾注满腔的同情,使堂吉诃德成为充满救世理想与荒唐骑士行为的矛盾性格的形象。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2016届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英语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12页,第Ⅱ卷13至14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第Ⅰ卷听力部分满分30分,不计入总分;考试成绩录取时提供给高校作参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 i5.B. £9.15.C. £9.18.答案是B。

1. What is the man interested in?A. Fashion.B. Computers.C. Novels.2. How will the woman go back home?A. She will walk home.B. Her father will pick her up.C. Sue’s mother will drive her home.3. 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woman?A. She is making noises at midnight.B. She wants to make rude remarks.C. She can’t put up with her roommate.4.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 A heavy rain.B. A rat.C. Cats and dogs.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河南省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规民约作为传统“德礼法制”文化的独特载体和传统乡村治理的独特方案,在近现代中国社会转型中,被作为解决乡村社会问题的本土资源而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充分证明其重要的法律文化价值。

然而,在汲取这一独特法律文化资源精华时,如若打开方式不正确,则会很大程度影响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进程及功效。

乡规民约的制定需要有明确的立约宗旨。

乡规民约是乡村社会共同价值与乡村理性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理性精神自然融入乡村社会生活的途径与载体。

而目前有些地方的乡规民约,在劝禁、惩罚、规范等内容上,明显存在“不合道德”、“逾于法律”的情形,这是需要避免的。

当代乡规民约建设的宗旨与目标的确立,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针,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合理、适当的方式融入乡规民约体系建设,通过乡规民约的独特产生形式、内容表现、传播与落实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乡村的社会风尚、社会意识和行为习惯,成为处理乡村“细事”的前提。

乡规民约不是国家政策与法律条文的简单抄录,也不是各地乡规民约的简单拷贝。

乡规民约之于中国法律文化中的持久生命力,之于乡村治理的有效性,在于其本土性、地域性、传播性以及规范的普遍性、可执行性、可操作性、世代相沿不悖性。

传统乡规民约形式多样,易记易学易诵,可仪可则可范可守,为民众信服。

传统总类性乡规民约,集教育、规劝、告知、奖惩等功用于一体,为一定地域内的乡村民众所普遍遵守。

河南省商丘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河南省商丘市2016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商丘市2016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6页。

共六大题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2.所有试题均应按题号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框或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将密封线内要求填写的内容填写清楚,将座号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65年,湖北望山1号墓发现了一柄古剑。

考古学家拔剑出鞘,寒光闪闪的剑身即刻震惊了现场所有人.为了验证是否锋利,大家拿来了二十几张纸铺成一层,结果剑锋一过,轻松划开.宝剑身上有八个鸟篆铭文,“越王”“自作用剑"这几个字,大家是认识的,但“勾践"两个字,由于工地上没有任何参考文献,一时半会儿无法释读出来。

经过有关专家一个多月的讨论,宝剑主人的身份最终得以确认。

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两千年前的吴越之地,和今天一样河流密布,水网纵横。

由于开阔的平原较少,中原地区流行的车战难以施展,因而吴越两国极为重视步兵,加上那个时代铸剑专家神工鬼斧的技艺,适合近身作战的宝剑也就有了独步天下的机缘。

1977年,湖北省博物馆借助静电加速器对越王剑的合金成分做了无损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越王剑的剑刃上含铜量是80.3%,含锡量是18.8%:而剑身上含铜量是83.1%,含锡量是15.2%。

也就是说,越王剑是一柄复合剑,剑刃和剑身是分开铸造的。

曾为勾践和楚昭王铸造多把宝剑的欧冶子等人非常清楚,要铸造一柄合格的青铜剑,在合金配比上,铜要占到75%左右,而锡与铅、铁、锌等元素要占到25%左右。

然而,宝剑的各部分合金含量的需求又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刃部得含锡量较高才能锋利.剑身得含铜量较高才能柔韧。

这样一来,为了得到比普通宝剑更为优良的产品,剑身、剑刃就必须分开铸造,再合二为一.在越王剑剑首的位置,有11道同心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道德理想是指道德高于现实的未来性因素,包括以下内容:一定社会阶级及成员对未来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向往,一定社会阶级的道德体系的理想道德标准或称道德规范体系中较高的、还不能为当代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奉行的要求。

道德理想内容的第一方面,涉及到了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关系。

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有联系的一面。

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阶级的政治理想,它包含着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性质、特征的要求和设想,广义上也包含着对即将到来的社会面貌的预见。

以恩格斯的观点来看,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本来就是一回事,道德理想是社会理想的、也是那些与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相一致的未来社会观念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这也就是说,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必然有部分重合。

比如,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奋斗,就不仅是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而且是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

当然,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之间也还存在着差异。

其一是从内容上看,它们的着重点不同。

如果说社会理想更加注重勾画未来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话,道德理想则注重勾画未来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

其二,一定的社会政治理想最初往往是以道德理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并不是一下子就成为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认识得很清楚的科学理想的。

在一种社会理想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对社会制度未来的轮廓构想首先表现为一种道德预测或道德理想。

虽然就准确性、严谨性、论证性而言,道德预测或道德理想不能和科学的社会理想相比,但它能动员广大群众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变革社会的进步活动中。

比如,社会主义理想就首先在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以道德预测和理想的形式得到了首次表现。

作为精神力量,它对当时人民群众和早期无产阶级自发斗争起了感奋作用,给社会的发展从道德上指明了方向,从而使它自己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直接源泉。

其三,一定的社会理想产生之后,只有被实践的人们所理解、接受,成为他们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时,才会变成人们实践中的真实理想。

如果一种社会理想没有转化为该阶级成员的道德理想,那么这种社会理想还停留在认识领域。

道德理想使社会理想更接近于实践。

正因为如此,人类历史上革命阶级在斗争中追求奋斗的社会理想,有浓厚的道德理想色彩和丰富的道德理想内容。

道德理想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理想道德标准或称道德规范体系中较高的、暂时还不能为社会大多数成员所奉行的要求。

例如,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由此产生的普遍道德要求是否定剥削、否定不劳而获等。

但是现实中还有更高的道德理想标准,如不计报酬、毫不利己、大公无私等。

道德规范准则具有规范的、现实的性质,是判断和评判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道德理想标准则具有崇高的、理想的性质,是判断和评判人们行为道德价值大小的标准。

在实践中,人们只有自觉地遵循道德规范准则,才有可能进一步实现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理想标准。

可以说,道德规范准则是道德理想标准的前提和基础:道德理想标准则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反映了道德行为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肖群忠《道德理想新探》)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德高于现实的未来性因素,就是道德理想,它含有还不能被当代社会大多数成员遵照实行的比较高的道德要求。

.B.道德理想包含着一定社会阶级和它的成员对未来社会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的向往,它与一定阶级的社会理想相联系。

C.-定的阶级会有自己的政治理想,这个理想等同于社会理想,它包含着对未来的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的性质和特征的预见。

D.恩格斯认为,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是一回事,它反映出的未来社会观念与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一致的方面,和社会理想相吻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道德理想注重未来社会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风尚,而社会理想更注重未来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内容的构想设计。

B.道德理想能动员广大群众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变革社会的进步活动中,而与科学的社会理想相比,它的准确性、严谨性、论证性都显得不足。

C.道德理想需要人们先理解接受,化成自己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习惯,也就是说道德理想在现实中有一个转化为社会理想的过程。

D.道德理想标准高于道德规范准则,它具有超越现实的理想的性质,社会上多数人能接受“按劳取酬”却不能奉行“不计报酬”就证明丁这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理想与道德理想在内容上着重点不同,在形成过程上有先后之分,在实践途径上道德理想更接近于实践。

B.革命阶级追求奋斗的社会理想,带有道德理想色彩,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为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而奋斗就是明证。

C.既然空想社会主义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想的直接源泉,那么可以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有超前的科学预测,与科学社会主义重合度极高。

D.承认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联系,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前者代替后者;承认二者的差别,则要求人们注意发挥后者在实现前者中的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

汉乾佑中,登进士第,时年十八。

周显德初,解褐授济阴主簿,考功员外郎张义荐为淄州团练判官。

宋初赴调,引对便殿。

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

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

初,议建牧马监,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

从征并门,掌给纳,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

帝益知其强干。

开宝四年,知荆南转运事。

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

南唐平,以漕挽功拜刑部郎中。

中谢日,召升殿奖谕,赐绯。

九年,诏知永兴军府事。

太宗嗣位,迁兵部郎中,驿召赴阙,赐金紫。

授西川转运使,属西南夷寇钞边境,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

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

交州即送款内附,遣使修贡。

仲宣复上章待罪,帝嘉之。

八年,仲宣为左谏议大夫。

未几,召还,以本官权度支。

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

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

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

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

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

尝从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数万,给士卒为灯具。

仲宣已预料置,奉之如其数。

其才干类此。

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

(节选自《宋史·许仲宣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B.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C.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于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D.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乾佑,指年号。

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称,文中还有“显德”“开宝”等。

B.漕挽,“漕”指水路运输,“挽”指陆路运输。

“漕挽”指水、陆运输,也指运输粮饷。

C.赐绯,赐给绯色官服。

指官员官品不及而皇帝推恩特赐准许服绯,以示恩宠。

D.权,暂时代理官职。

一般指官吏补充缺职,也可指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仲宣才貌兼备,历仕数朝。

后汉时年仅十八岁的他就进士及第;后周时历任数职;宋朝初年赴朝廷听候调遣,受到太祖赏识,被提拔任用。

B.许仲宣精明强于,政绩斐然。

征伐并门和江南时,他负责钱财和粮食供应,能保障军需;曹彬需要数万陶器给士兵做灯具,他能预先料到,按数交付。

C.许仲宣审时度势,决策果断。

征讨交州,形势不利,他上奏请求罢兵;未得到朝廷答复就分驻军队,打开国库赏赐士卒,并起草文书晓谕交州。

D.许仲宣处变不惊,颇有器量。

在他掌管县印时,发现县印丢失,他从容处置,不仅逮捕县府所有小吏,而且把县令及自己的家人也投入狱中审问,最终找到了县印。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

(2)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送卢主簿王勃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

城阙居年满,琴尊①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②忽多违③o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注】①琴尊:琴与酒杯。

指古代文士悠闲的生活。

②分袂:指离别。

③多违:指久别。

8.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写到了“城阙”,用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o(5分)9.本诗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o(6分)(1)庄子《逍遥游》中“,”两句,写出了大鹏徙于南冥时气势磅礴、高飞而起的壮观图景。

(2)杜甫《登高》中“,_ ___”一联,描绘出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景。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句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哲理。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清香楼主聂鑫森在古城湘潭,矮矮胖胖、年届半百的甄仁,称得上儒商。

他在雨湖边的文昌街租赁下一家中等规模的三层店铺,悬一横匾,上书“清香楼”三个隶书大字。

一楼是门面,右边专卖名酒,漂亮的陈列柜里摆放着轻易不卖的名酒样品,如贵州茅台酒三十年陈酿、五粮液、杜康等。

左边专卖纸、墨、笔、砚、印石、画框、笔洗……二楼三楼是吃饭喝酒的地方。

一楼门面两边的楹柱上,是甄仁撰稿、名书家书写、名刻手雕刻的一副对联:美酒佳肴舌尖滋味,宣纸端砚腕底风云。

凡是有些文化情结的人,经过清香楼,总会停下来,细看这副对联,书法雅逸、刻工精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