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1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1课时 氮氧化合物的产生及转化 课件(30张)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 专题4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课件(99张)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 专题4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课件(99张)
【答案】 (1)3NO2+H2O===2HNO3+NO 催化剂
(2)2NO+2CO ===== N2+2CO2
NO、NO2的主要性质探究
[思考交流] (1)二氧化氮溶于水和 NaOH 溶液的实验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①图 1 实验试管内气体的颜色慢慢变为________色,水面________,最后
•7、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 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2021/11/182021/11/18November 18, 2021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 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82021/11/182021/11/182021/11/18
静止在距试管底部的________处。
②图 2 实验把充满 NO2 的试管倒立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且液面不变后,
再通入氧气,最后试管________液体。
③图 3 实验试管内液面________,最后试管________液体。
【提充满
③上升
全部充满
(2)将 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充满试管,倒置于水中。若试管充满液体,则 NO2 与 O2 的体积比为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高中化学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示范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示范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一、教学目标的选择与确立第一部份,氮氧化物的生产与转化,把相关化学变化与自然现象结合在一起,把科学技术应用与相应的化学变化所导致的环境问题结合在一起。

第二部分,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把化学技术的诞生源于人类的需要,呈现给学生。

第三部分,硝酸的性质,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制备HNO 3的解流程。

上述有别于传统教材的特色,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变化、化学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知识技能部分。

下述各种转化关系NH 4+←NH 3←N 2→NO →NO 2→HNO 3教学难度不大。

无需 做过多选择,可以直接从传统课程中移植过来。

处理知识与技能教学的难度在于,新的课程标准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教学过程了。

2.过程与方法部分。

传统的课程,一般是纯化学性的实验技能教学,主要依据化学原理,设计与完成一个实验,包括仪器的选择与安装,按一个正确步骤完成即可。

新的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理解探究的科学意义,学习基本的探究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发现问题的能力与意识。

教师可以结合几个演示实验,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发现与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部分。

这一部分教材来源于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涉及人类选择与使用化学技术的方法与态度。

从课程标准看,这一部分最为宽泛,不易把握,是传统化学课中所没有的。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从头学习。

在四十五分钟的短时间内,考虑到教学的时空局限,可以利用多学科多视角,对相应的化学技术进行批判性讨论。

让学生感受一个当代社会的核心问题,化学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不是一个纯化学问题。

只有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纳入人们的视野,才能保证化学技术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只能依据教材,有选择地去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而不是面面俱到。

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名师章节精讲 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共3个课时)

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名师章节精讲 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共3个课时)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一课时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1.N 2占空气体积的78%,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2.工业上制取氧气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3.打磨好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可能发生的反应为: 2Mg +O 2=====点燃2MgO 、3Mg +N 2=====点燃Mg 3N 2、 2Mg +CO 2=====点燃2MgO +C 。

一、氮元素的作用 (1)氮是生命的基础。

(2)植物生长:氮能使植物枝叶茂盛,叶片增大。

二、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雷雨发庄稼”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N 2+O 2=====放电2NO ,2NO +O 2===2NO 2, 3NO 2+H 2O===2HNO 3+NO 。

三、NO 和NO 2的性质性质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物理性质颜色 无色 红棕色 状态气体 气体 气味 无味 刺激性气味 密度 比空气略大 比空气大 溶解性 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 毒性有毒 有毒化学性质与氧气反应与水反应3NO 2+2NO+H2O===2HNO3+NOO2===2NO2四、氮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和防治1.来源氮肥的生产、金属的冶炼和汽车尾气的排放。

2.危害(1)形成酸雨。

(2)产生光化学烟雾。

(3)破坏臭氧层。

3.防治(1)使用洁净能源,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2)转化汽车尾气。

(3)废气处理。

1.为什么“雷雨发庄稼”?答案:在电闪雷鸣的雨天,由于放电,空气中的N2和O2反应生成了NO,NO又被O2氧化成NO2,NO2在雨水中与水反应生成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土壤中,并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能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完成自然固氮的过程,这就是雷雨发庄稼的原因。

2.连连看。

气体收集方法①SO2a.排水法②Cl2③NO b.向上排空气法④NO2⑤N2c.向下排空气法⑥H2答案:①-b②-b③-a④-b⑤-a⑥-ac3.汽车尾气中的NO是怎样产生的?答案:汽车的火花塞放电,使N2和O2发生反应生成了NO。

苏教版必修1 专题4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 课件(13张)

苏教版必修1 专题4第2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 课件(13张)
解析:催化剂先反应,后生成,中间产物先生成,后消失,A、B正确;该反应的 总反应先将第一个和第三个反应两边乘2,然后三式相加,C不正确;光化学 烟雾有大量的有害气体生成,D正确。
5.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D )
选项 A B C D
氧化物
CO2 SO2 NO2 CO
解析: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3NO2+H2O 2HNO3+NO,反应中氮元素化 合价一部分从+4价降低到+2价,另一部分升高到+5价,所以NO2既是氧化剂, 也是还原剂。
4.汽车尾气在光照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它的形成过程可用下面的化学方程 式表示:NO2N O+O,2NO+O2 2NO2 ,O+O2 O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在此过程中,NO2是催化剂 B.在此过程中,NO是反应的中间产物 C.该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3 3O2 D.光化学烟雾能引起人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
考点精练
1.下列有关氮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氮气可作贮存水果、粮食的保护气 B.氮气的化学性质比白磷活泼 C.在雷雨天,空气中的N2和O2反应生成NO D.氮气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解析:N2的化学性质稳定,其活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如白磷。
2.下列关于氮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通常情况下 N2 性质很稳定,所以 N2 可以在电焊时作保护气 B.N2+O2 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C.N2 质量约占空气的 4
环境问题 酸雨
光化学烟雾 温室效应 CO中毒
主要来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 汽车尾气的排放 工厂废气的排放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件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件

+2
0
得2×2e- +4 -2
失2×2e-
(3)用途: 在生物学方面有独特作用,人体中极少量的NO 会促进血管扩张,防止血栓塞等。
2.二氧化氮(NO2)
(1)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与水反应。在大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有毒。 (2)化学性质
得1×2e- +4
+5
+2
失2×1e-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氮氧化物、氨和铵盐、硝酸等含氮 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 用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 ,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3.知道工业上生产硝酸的基本原理,了解 硝酸的特性和应用。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78%,氧气的体积分 数22%,还有少量的CO2及稀有气体。氮气 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氮元素是组成蛋白质的 必需元素,是生命的重要组成元素。但空气 中氮元素的化学性质稳定,只有少数豆科植 物能够直接吸收转化加以利用。直到1919 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中首次人工合 成了NH3,才使大规模合成化肥成为现实。 但含氮化合物的使用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 大的危害!
一、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一)氮元素的重要作用
1.生命物质的重要组成元素 2.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二)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之一。充足的氮使 植物枝叶茂盛,叶片增大,光合作用增强,从而 使农作物的产量和产品质量得以提高。 大部分氮元素以游离态存在于空气中。一般 情况下,仅有少数植物能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可 吸收的化合态的氮。俗话说“雷雨发庄稼”,那 么,在电闪雷鸣的条件下,游离态的氮是如何转 变为化合态的氮的呢?

【精品推荐】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精品推荐】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一课时的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本课时课标要求:(1)认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2)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最新研究表明:NO吸入治疗可快速改善SARS中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

病毒学研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

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含等质量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2.运用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在实验室中,储存在棕色瓶中的药品是( )A.浓硝酸B.浓盐酸C.浓硫酸D.氯化钠(2)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氮的排放有关的是( )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3)教材中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哪些性质( )A.还原性B.极易溶于水C.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D.氧化性(4)下列气体中,可溶于水的无色气体是( )A.N2 B.NO C.NO2 D.NH33.在NO2与水的反应中,水()A.是还原剂B.是氧化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4.地球外层空间存在着臭氧(O3)和氧原子,该臭氧层的存在能吸收和阻挡太阳的有害的强烈辐射。

可是人为的大气污染会破坏臭氧层,如超音速飞机排放物中的氮氧化物(NO和NO2),它们和O3及O发生如下反应:O3 + NO == NO2 + O2,O + NO2 == NO + O2。

这两个反应反复循环,其总反应为。

由此可见,氮氧化物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起了作用。

5.有以下几种微粒:NO3-、NO2、NO2-、N2、NH3。

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只有氧化性的是;只有还原性的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6.(1)要除去N2中混有的O2,应采取的方法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要除去NO中混有的NO2,应采取的方法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苏教版必修1高中化学专题四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备课参考

苏教版必修1高中化学专题四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备课参考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一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一、教学片断一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护二、教学资源一氧化氮与诺贝尔医学奖1998年10月4日,3位美国药理学家在得知他们成为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之后表现得十分喜悦。

他们由于发现了一氧化氮气体在心血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而共同获得这一殊荣。

一氧化氮不光污染空气,它还能使病人起死回生,3名美国科学家因揭开了一氧化氮的秘密而荣获诺贝尔医学奖。

罗伯特·菲希戈特、路易斯·伊格纳罗和法里德·穆拉德因发现了一氧化氮气体的新特性而共同分享这笔总额为760万瑞典克朗(97.8万美元)的奖金。

穆拉德1977年在弗吉尼亚大学时就开始研究硝化甘油释放一氧化氮的机理,硝化甘油通常用于为心脏病患者扩张血管。

1980年,菲希戈特得出结论说,血管之所以扩张,是因为血管内壁里的细胞产生一种信号分子。

伊格纳罗在自己的独立研究以及与菲希戈特开展的合作研究中均证明,这种分子就是一氧化氮。

菲希戈特和伊格纳罗在1986年发表的这些研究结果,为基于一氧化氮特性的医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负责授予诺贝尔医学奖的瑞典卡罗琳医学研究院称,最激动人心的是这种简单而普通的空气污染物(一氧化氮)竟然能够对动物和人的机能产生重要作用。

医生常常让特护病人呼吸这种气体,结果发现它的效果极佳,甚至能使垂危病人起死回生。

一氧化氮能减轻胸痛,科学家们一直在利用它研制具有更强效力和更大选择性的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

因为这种无色气体具有抵御肿瘤和杀死感染性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的能力,所以科学家们正在对它进行实验,以确定它是否能用于阻止癌症扩散。

一氧化氮现在不但用于诊断包括哮喘在内的肺病,而且还用于抗细菌感染。

如果诺贝尔奖之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熟悉获奖者罗伯特·菲希戈特、路易斯·伊格纳罗和法里德·穆拉德的工作,他可能就不会于1896年死于心脏病了。

苏教版高一化学上册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知识点

苏教版高一化学上册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知识点

[引入]试分析下列转变关系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NH3→NO→NO2→HNO3[过渡] 氮元素处于价态的硝酸是硝酸型酸雨的有害成分之一,但它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用途也是非常广泛的。

[板书介绍] 一、硝酸的用途:制氮肥、塑料、炸药、硝酸盐等。

(ppt 3) [过渡] 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硝酸,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它的有关性质。

认识一种物质,人们通常从表面入手,不断深入其内部的本质。

那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硝酸的“表层”性质。

[观察与思考] 打开一瓶浓硝酸的瓶盖,闻其气味,观察其挥发现象。

[板书小结]二、硝酸的物理性质。

(ppt 4)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液体,易溶于水,低沸点(83℃),易挥发。

常用硝酸密度为 1.503g/cm3,浓度为69%,15.6mol/L。

[过渡] 在学习了“表层”性质的基础上,下面我们来深入研究硝酸的“深层”性质。

[板书]三、硝酸化学性质(ppt 5~12)1. 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一元强酸HNO3 = H++NO3-[讨论] ①久置浓硝酸为什么呈黄色?[回答] 久置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溶液中,使得溶液变黄![板书] 2. 硝酸的不稳定性:4HNO3 = O2↑+2H2O + 4NO2↑[讨论] ②硝酸应如何保存?硝酸保存在避光、低温处。

[过渡] 硝酸中的氮元素化合价处于价态,我们可以由此推测它只具有氧化性,事实是否如此呢?下面大家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板书](1)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实验探究]实验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

[实验计划] ①是否能观察到明显实验现象?②是否有气体生成,如果有,气体是什么颜色。

使生成的气体接触空气,气体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③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实验探究1]①浓硝酸与铜反应现象:铜片溶解,常温下反应剧烈;有红棕色的气体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注:方程式由学生根据反应现象推测归纳后写出)[实验探究2]②稀硝酸与铜反应现象:反应缓慢,铜片溶解;有无色的气体产生,气体接触空气时立即变成红棕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氮及其化合物1、氮的氧化物:NO2和NON2+O2========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2NO+O2==2NO2一氧化氮:无色气体,有毒,能与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与CO中毒原理相同),不溶于水。

是空气中的污染物。

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与溴蒸气颜色相同)、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此反应中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以上三个反应是“雷雨固氮”、“雷雨发庄稼”的反应。

2、硝酸(HNO3):(1)硝酸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

低沸点(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呈白雾状。

98%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9%。

(2)硝酸的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浓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H+作用)后褪色(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用此实验可证明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能氧化大多数金属,但不放出氢气,通常浓硝酸产生NO2,稀硝酸产生NO,如: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①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反应②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

常温下,Fe、Al遇浓H2SO4或浓HNO3发生钝化,(说成不反应是不妥的),加热时能发生反应:当溶液中有H+和NO3-时,相当于溶液中含HNO3,此时,因为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得在酸性条件下NO3-与具有强还原性的离子如S2-、Fe2+、SO32-、I-、Br-(通常是这几种)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有沉淀、气体、难电离物生成是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

3、氨气(NH3)(1)氨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易液化,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可做红色喷泉实验)。

最新-高中化学《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4 苏教版必修1 精品

最新-高中化学《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4 苏教版必修1 精品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知识要求:1.氮氧化合物的产生及转化知识体系:核心知识: ✧ 从两个方面(自然、人工)产生氮氧化物,以及氮氧化物的转化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2.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知识体系:核心知识:✧ 以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为载体,重点是学习氨和铵盐的性质3.硝酸的性质知识体系:三.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建议(1)对氮、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认识宜从物质的通性、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物质特性这三个角度去认识、理解。

(2)采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

课本安排了较多的实验来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性质,要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做到使学生:①理解实验设计的原理;②学会通过对实验现象雷电 NO NO 2 HNO 3空气中N 2 化工汽车 空气中N 2 物理性质 氯化铵的热分解 铵盐与碱反应 NH 3 NO NO 物理性质 不稳定性、强酸性 强氧化性(浓、稀硝酸与铜反应,浓硝酸与炭反应,钝化) 硝酸的性质的分析去认识物质的性质;③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3)本专题关注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将STS思想引入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氨的合成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体现化学科学的重要价值。

通过对酸雨等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和如何保护环境等问题的探讨,让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科学的价值,养成关心社会的积极态度,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4)教材设计了多种教学功能的栏目,教师应根据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对这些栏目进行详略不同的处理,并合理利用这些栏目来设计教学。

如“你知道吗”及书中的相关图片可用来进行问题的提出;“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等可用于对问题的探究;“问题解决”可用于对知识的应用。

(5)到本专题止,基本完善了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知识体系,揭示了相应反应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构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网络,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2.实验教学建议(1)SO2的漂白性实验所用的品红溶液浓度要小,否则颜色变化可能不明显。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4.2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苏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4.2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苏教版

式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变式训练
再1、通将入S少O量2气氯体气通后入有B白aC色l2溶沉液淀中生无成明。显该现过象程,中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泡的铜反(应Cu方2O程)式与为铝高温条件下反应。制粗铜
二、考查题型
题型二、给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
——遍插茱萸少一人 1、(2014江苏高考19-1) Na向2S含O3碘溶废液为液,(将含废有液CC中l4的、II22还、原I-等为)中I-,加其入。离稍子过方量程的式 2、(2015江苏高考20-3) 液当(p用H约Ca为程SO8式)3中悬为S浮O液32-吸将收NO经2转O3化预为处N理O的2-,。烟其气离时子,方清
的问题:
以物质制备的工艺流程为载体综合考察离子检验、
陌生的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以 组合形式、一题多角度来考查离子反应、氧化还原 反应,预计2017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中仍将会出现。
二、考查题型
题型一 、 课本方程式的迁移 ——立根源在课本中
例(2015年江苏高考19(1))
(1) KMnO4与盐酸反应生成MnCl2和Cl2,其离子方程
H2O2
还原产物 Cl- O2- SO2
NO NO2
Mn2+
Fe2+ Cl-
H2O
还原剂
I-
S2H2S
CO、C Fe2+
NH3
SO2 SO32-
H2O2
氧化产物 I2
S
CO2
Fe3+
NO SO42- O2
【变式变训式练】训练
1、用氯酸钠(NaClO3)和硫酸酸化的H2O2反应生成ClO2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氧化剂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4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4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

专题4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设计思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利用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现氮元素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学习本单元知识的浓厚兴趣。

本课时教学内容由自然界常见的闪电过程所引发的化学反应入手,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组织教学内容。

氮氧化物的产生和转化产物既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同时它也会引起硝酸型酸雨和光化学烟雾,而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危害。

为了趋利避害,引导学生在学习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此类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办法,以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形成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

教学中,用“魔鬼谷”的材料激发学生对“雷雨发庄稼”原理的探究,从而对本节知识内容作一小结。

而“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应该建立在学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和“汽车尾气处理”知识的拓展,学生可以形成一定的辩证思想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氮元素在人类生命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2.从化合价的角度理解N2的化学性质,能够正确书写有关反应方程式。

3.理解NO、NO2的化学性质,能够正确书写有关反应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并感受含氮化合物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NO、NO2的化学性质,能够正确书写有关反应方程式专题4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1课时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问题引入]你知道的氮元素在人类生命和生活中的作用?投影] 氮元素的重要作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如何利用氮气更好的为人类服务,直到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中首次人工合成了NH3,才使大规模合成化肥成为现实,因此获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德国的化学家哈伯在此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但他被人们既称是天才又是魔鬼。

投影]天才还是魔鬼?新课引入]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之一,大多数氮元素以游离态存于空气中。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0讲: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10讲: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掌握氨及其铵盐的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掌握硝酸的性质。

❖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氮气和氮氧化物。

1.氮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空气中78%(体积分数)是氮气。

氮分子(N 2)为双原子分子,结构稳定,决定了氮气性质的稳定性,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因此,生产上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放电等),也能跟某些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N 2 + O 2 2NON 2 + 3H 2 2NH 3 2. 固氮作用: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自然固氮 → 闪电时,N 2 转化为NO生物固氮 → 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 2 转化为化合态氮工业固氮 → 工业上用N 2 和H 2合成氨气知识点二.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1.氨的合成: N 2 + 3H 2 2NH 32.氨气的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771g.L -1,比空气小。

氨易液化,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液氨可作致冷剂。

氨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氨的水溶液称氨水。

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应为NH 3 。

知识点三. 硝酸。

放电催化剂 高温高压催化剂高温高压1.硝酸的工业制法:氨催化氧化法原理: 4NH 3 + 5O 2 4NO + 6H 2O2NO + O 2 = 2NO 23NO 2 + H 2O = 2HNO 3 + NO总反应式:NH 3 + 2O 2 = HNO 3 + H 2O2.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较低(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形成硝酸的小液滴而呈白雾状。

98%以上的浓硝酸称为“发烟硝酸”,69%的硝酸溶液称为浓HNO 3。

高中化学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必修1

高中化学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一课时》教案 苏教必修1

硝酸的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

2、掌握硝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特别是硝酸的重要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3、掌握工业上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并了解主要生产过程【课堂学习】一、.物理性质:纯硝酸是色、易挥发、气味的体,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9%二、化学性质:1、硝酸具有强酸的通性(电离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1】铜片与浓硝酸的反应,且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引导学生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生成气体的颜色,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等。

【实验探究2】在上述装置中,从分液漏斗向试管内加5毫升水,稀释硝酸,继续收集产生的气体,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实验2①与金属反应(写出浓、稀硝酸分别与Ag、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浓硝酸稀硝酸CuAg*可用稀硝酸洗涤沾附在仪器内壁上的银。

注意:②与非金属反应:写出浓硝酸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与其它还原剂的反应:稀硝酸分别与SO32-、Fe2+反应:(离子方程式)3、不稳定性:观察浓硝酸的颜色,预测可能是什么原因用实验证明你的结论。

反应方程式:硝酸保存:。

三.用途: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备氮肥、染料、塑料、炸药、硝酸盐等。

四、工业制法:氨催化氧化法原理;;。

【巩固练习】( )1、实验室可以利用NaNO3和浓H2SO4加热制取硝酸,这是利用了HNO3的A.氧化性 B.强酸性 C.不稳定性 D.挥发性( )2、在铁和铜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N03,充分反应后剩余m1g金属,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m2 g金属,则m1与m2之间的关系是A.m1一定大于m2 B.m1可能等于m2C.m1一定等于m2 D.m1可能大于m2( )3、已知镁和稀硝酸反应时,每有1mol HNO3反应,就有0.8mol电子转移,此时硝酸的还原产物可能是A.NO2B.N2O C.NH4NO3 D.NO( )4、0.4molCu2S与足量浓硝酸反应,生成H2SO4、NO2、Cu(NO3)2和H2O,则参加反应而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A.4mol B.5.6mol C.1.6mol D.0.8mol( )5、有一无色气体, 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碱溶液, 但在常温下能被空气氧化, 该气体是(A)H2S (B)CO (C)NO (D)NH3( )6、下列溶液:①BaCl2溶液、②溴水、③AgNO3溶液、④浓硝酸、⑤氯水、⑥稀硫酸,可以用无色玻璃滴瓶长期存放的是A.①②B.①⑥C.③④D.⑤⑥( )7、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等质量的硝酸铜①铜跟浓硝酸反应②铜跟稀硝酸反应;③铜先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

苏教版化学必修1《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学习评价设计附教学反思

苏教版化学必修1《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学习评价设计附教学反思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课标中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两种重要的元素——硫和氮。

通过对硫、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介绍,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2、教材中的内容本教学设计是江苏版化学必修1专题4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较多,包含氮化物的产生及转化、氨、铵盐、硝酸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需要四个课时,本节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主要通过对氮氧化物产生的实验探究,环境污染及防治等内容教学,使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已经学了氯、溴、碘、硫等一些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在初中化学中也已经对氮气的性质,氮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技能。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通过前面几个专题内容的学习,对采用实验探究法研究学习化学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在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这一单元中也学习过环境污染和防治的方法。

具有一定的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以“雷雨发庄稼”为背景,通过精心设计情景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提炼方法→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具体思路:情景设计情景一:魔鬼谷情景二:雷雨发庄稼提出问题:氮气的性质稳定,氮气与氧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反应实验探究:氮气与氧气的放电实验形成结论:在放电或高温下,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NO,NO进一步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氮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积极作用和对人类环境的影响。

(2)知道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和防治,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2、过程和方法通过氮气和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使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3(苏教版必修1)

42《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教案3(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硫、氮和可持续开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某些根本性质.2.通过氮的氧化物间的转化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3.通过氮的氧化物对环境污染及硝酸工业制备原理的推导,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加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及环保意识的教育.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难点:氮的氧化物间相互转化关系.三.教学手段及实验器材:1.演示实验:集气瓶、氧气、针筒、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紫色石蕊试液.2.课件演示:针筒实验(一氧化氮和氧气);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种种危害.四.教学过程:[引言] 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氮的氢化物———氨,讲了合成氨的生产条件,介绍了合成氨的生产流程.今天,我们要讨论氮的另一类化合物———氧化物,①回忆氮元素的正价态②相应氧化物的化学式[引入NOx的危害性] 氮的氧化物对环境有一定危害,那么自然界中氮的氧化物是怎么产生的呢氮的氧化物对环境又有哪些危害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看一段录像.看了录像,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环保意识,议论两个问题:①自然界的产生的途径②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议论两分钟][学生答复]:(略)[引入NO、NO2的性质] 自然界中,NOx的生成大致有两条途径,一条是自然的,一条是人为的,NOx对环境有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青年学生应不断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保护自身,更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今天,我们就着重讨论NOx中NO、NO2的性质.[引入NO和NO2转化关系][演示]:两瓶NO,NO2请同学们观察,设问:①通常状态下两种物质的状态②颜色[演示实验①] 我们来做NO和O2反响的实验,将针筒内的氧气注入一氧化氮的集气瓶中,仔细观察反响过程中的现象如何解释刚刚我们看到了反响过程中颜色的变化,那么反响过程中是否有量的变化呢我们将NO、O2分别收集在针筒内再做一次,请仔细观察[设问]: 1)看到什么现象2)为什么体积会缩小依据方程式判断,体积可以缩小多少呢3)实际缩小到多少4)如何解释“实际缩小的体积数〞与“理论缩小值〞之间的差距呢5)“2NO2N2O4+Q〞,你如何证明这个反响为可逆反响(分别从质、量两方面分析)6)假设,今天我重做这个实验,反响后气体体积是否还是25 mL判断是大于25 mL,小于25 mL,还是等于25 mL为什么[引入NO、NO2和H2O反响]接下来,我们来讨论NO,NO2与水的反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1.氮氧化物的产生
汽车尾气 、______ 硝酸 和氮肥工厂、金属冶炼及雷 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有: ___________
雨天气。
放电 N2+O2=====2NO 、 “雷雨发庄稼”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氮氧化物与 O2、 H2O 反应的相关计算 [典例 1] 将 10 mL 充满 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 停止后试管内剩余 2 mL 的无色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 NO2 和 O2 各多少毫升?
[微点拨]
无味 ______
气体 ______
难 溶于水 ____
氮气的收集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为氮气与空气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很接近。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3.氮气的化学性质 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通常情况下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能跟 氢气 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有毒气 体, 有毒, 密度比空气的大, 易液化, 体,难溶于水 易溶于水 排水法 与氧气的反应 2NO+ O2===2NO2 + NO 向上排空气法 与水的反应 3NO2+ H2O===2HNO3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2)防治。 ①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CO2 和 ②为汽车安装尾气转化装置,将汽车尾气中的 CO 和 NO 转化成______ N2 。 ______
③对生产化肥、硝酸的工厂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理。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自我诊断 ] 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SO2 和氮氧化物(NO 和 NO2)。(√) (2)NO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3)因为 NO 有毒,所以在医学上无法使用该物质。 (×) (4)因为 NO 的密度与空气很接近,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 (5)NO 和 NO2 都是酸性氧化物。 (×)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自主学习· 新知全解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氮气 1.氮元素的存在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2.氮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比空气略小 水溶性
无色 ______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1)写出 CO 与 NO 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转化器”的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空气的酸度,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控制城市空气污染源方法可行的有 ( A.开发氢能源 C.植树造林 )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2. 有关计算 (水足量 ) 混合气体 气体比例 NO2 NO2、 N2 = 4∶1 <4∶ 1 NO2、 O2 >4∶ 1 NO、 O2 NO2、 NO、O2 = 4∶3 >4∶ 3 <4∶ 3
有关反应 3NO2+ H2O===2HNO3+ NO 3NO2+ H2O===2HNO3+ NO 4NO2+ O2+2H2O===4HNO3 4NO2+ O2+2H2O===4HNO3 ① 3NO2+ H2O===2HNO3+ NO ② 4NO+ 3O2+2H2O===4HNO3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自我诊断 ]
氮是一种重要的元素, 它以多种形态存在于无机物和有机物中。 下列关于氮 气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使其不被氧化 B.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有时也可填充稀有气体来 代替氮气 C.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也常用氮气作保护气,因为氮气有杀菌消毒 作用 D.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制冷剂,在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等 答案: C
将①× 2+②可得总方程式: 4NO2+O2+2H2O===4HNO3。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3)NO 和 O2 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 2NO+ O2===2NO2 ①
3NO2+H2O===2HNO3+ NO ② 将①× 3+②× 2 可得总方程式: 4NO+ 3O2+ 2H2O===4HNO3。
剩余气体 NO NO、 N2 无气体剩余 O2 NO 无气体剩余 NO O2 NO 或 O2
4NO2+ O2+2H2O===4HNO3 4NO+ 3O2+2H2O===4HNO3 [思维启迪] ① 最后剩余气体不会是 NO2。 ② 可利用差量法和电子守恒法求原混合气体的成分。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微 溶于水,能与 无 味、有毒的气体,____ ①物理性质:NO 是一种 ____ 无 色、____
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2NO+O2===2NO2 。 ②化学性质:很容易被氧气氧化: 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氮。
红棕 色、有 __________ 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①物理性质: ______
(3)NO 有毒,但极少量的 NO 会促进人体血管扩张,防止血管栓塞。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3.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与防治 (1)危害。
臭氧层 。 光化学烟雾 、破坏大气 ________ 酸雨 、产生 ____________ 形成 ______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变式训练 1]
如下图所示,将相同条件下的 m 体积 NO 和 n 体积 O2 同时
m 通入倒立于水槽中且盛满水的试管内,充分反应后,试管内残留 体积的气体, 2 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棕色。则 m 与 n 的比值为 ( )
A. 3∶ 2 C. 8∶ 3
3NO2+H2O===2HNO3+NO 。 2NO+O2===2N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2.氮氧化物的性质 (1)一氧化氮。
B.使用电动车 D.戴上呼吸面具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解析: CO 与 NO 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并促使 SO2 的转化(催化剂作用下 ),可知 CO 与 NO 反应生成的是 N2 和 CO2。问题(1)可 解决。 联想到 SO2 可催化氧化成 SO3 在空气中形成 H2SO4,故问题(2)的答案为 SO2 转化为 SO3,SO3 与水形成 H2SO4 的酸雾。 植树造林和戴呼吸面具都不是控制污染源的方法, 故问题 (3)的答案为 A 和 B。 催化剂 答案: (1)2CO+2NO ===== 2CO2+N2
(2)SO2 转化为 SO3,SO3 与水形成 H2SO4 的酸雾 (3)AB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思考感悟 ] 1. NO 和 NO2 的性质比较 一氧化氮(NO) 气体的生成 物理性质 收集方法 化学性质 放电或高温 N2+ O2 ===== 2NO 二氧化氮(NO2) 2NO+ O2===2NO2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思考感悟 ]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反应规律及计算 1.有关方程式 (1)NO2 溶于水时: 3NO2+H2O===2HNO3+NO。 (2)NO2 和 O2 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 3NO2+H2O===2HNO3+NO ① 2NO+O2===2NO ②
B. 2∶ 3 D. 3∶ 8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解析: 剩余气体与空气接触即变为红棕色,说明剩余气体为 NO。则可知 m 体积的 NO 气体与 n 体积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2 m 4 由 4NO+ 3O2+ 2H2O===4HNO3 得 = n,即 m∶ n= 8∶ 3。 2 3
②化学性质:
3NO2+H2O===2HNO3+NO 。 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 必修1
专题四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自主学习· 新知全 解 合作探究· 课堂讲练 课时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