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结构论文
系分论文:论软件三层结构的设计(范文一)
所谓的远期结售汇就是企业在取得中国外汇管理局的批准后,根据对外贸易的合同等凭证与银行制定合约,银行根据制定合约当天的外汇汇率,通过远期汇率公式,计算出交割当天的外汇汇率,并在那天以该汇率进行成交的外汇买卖业务。远期结售汇系统是我行综合业务系统XX2000的一个子系统,它主要包括了联机部分﹑批量部分﹑清算部分和通兑部分,具有协议管理﹑合约管理﹑报价管理﹑外汇敞口管理﹑帐务管理﹑数据拆分管理﹑报表管理﹑业务缩微和事后监督等功能。
我作为单位的主要技术骨干之一,主持并参与了远期结售汇系统的项目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阶段的工作。由于银行系统对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响应速度要求很高,我选择了三层C/S结构作为该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下面,我将分层次详细介绍三层C/S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过程。:
1﹑表示层为字符终端。我行以前一直使用IBM的VISUALGEN 2.0附带的图形用户终端来开发终端程序,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分行的业务人员反映响应速度比较慢,特别是业务量比较大的时候,速度更是难以忍受。为此,我行最近自行开发了一套字符终端CITE,它采用VISUAL BASIC作为开发语言,具有响应速度快,交互能力强,易学,编码快和功能强大的特点,在权衡了两者的优点和缺点之后,我决定选择字符终端CITE作为表示层。
2﹑中间层为CICS TRANSATION SERVER(CTS)。首先,我行与IBM公司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我行的大部分技术和设备都采用了IBM公司的产品,其中包括了大型机,由于CICS在IBM的大型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我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了保证与原来系统的兼容和互用性,我采用了IBM的CTS作为中间层,连接表示层和数据库层,简化系统的设计,使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表示逻辑和业务逻辑的开发工作,缩短了开发周期,减少开发费用和维护费用,提高了开发的成功率;其次,对于中间层的业务逻辑,我采用了我行一直使用的VISUALAGE FOR JAVA作为开发平台,它具有简单易用的特点,特别适合开发业务逻辑,可以使开发人员快速而准确地开发出业务逻辑,确保了远期结售汇系统的顺利完成。最后,由于采用了CTS,确保了系统的开放性和互操作性,保证了与我行原来的联机系统和其他系统的兼容,保护了我行的原有投资。
协同办公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论文]
协同办公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摘要】近年来,政府机关对于如何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如何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标准,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
在这一形势下,协同办公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政府机关协同办公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进行论述,可为协同办公系统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协同办公系统体系结构模块设计实现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协同办公软件的逐渐成熟,早期的协同办公系统在系统架构和功能组成上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政府办公的需要,并且有一部分单位的协同办公系统已经成为了摆设,没有真正应用起来。
目前政府建设协同办公系统变得越来越务实,旨在解决目前办公问题,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增强政府职能。
1 协同办公系统体系结构系统的开发建立在多层模式的体系架构之上,各个子项目之间层次清晰,实现程序间松耦合,让系统的开发过程更能够适应需求的变化。
协同办公系统将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简称soa),这种体系结构在多层模式的开发中反映为“web service”提供层。
数据操作类库处于系统的最底层,为数据操作层提供通用的数据库的操作方法。
数据原型为数据库表在程序中的对象关系映射,它为业务逻辑层和数据操作层提供对象类型支持。
业务逻辑提供了针对数据原型操作的一组方法,将对数据库的操作封装成了对象的操作。
而web service则将各个业务逻辑中的方法进行组合封装,以服务的形式对外提供访问系统的接口。
采用soa的体系结构有以下2种优点:(1)使协同办公系统具有了跨平台特性,可使扩展性得到极大增强;(2)有效规范了业务流程对业务逻辑的访问规则,使各种浏览器客户端与桌面应用程序客户端等访问系统中的接口统一,使其访问流程保持了一致,有效提高了开发效率。
2 协同办公系统的设计2.1 模块分类及特点协同办公系统模块的分类是在各子系统边缘的基础上,以功能进行划分,将其抽象为系统管理、人事管理、事务管理、资源管理、监控机制5大模块。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在其校园网中的应用的论文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在其校园网中的应用的论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在其校园网中的应用的论文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校园网络的建设是学校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校园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现代化教学、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输给各个系统。
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重点阐述了以两个(OSI、TCP/IP)参考模型及一个(IEEE 802局域网)协议为基础探讨了一个校园网的设计与实现。
引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及其深远,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网络技术已经深入人心并用到各行各业。
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重点的介绍了体系结构中的ISO模型,以及成为实际国际标准的TCP/IP模型,另外,也介绍了局域网协议IEEE 802 。
依据网络体系结构的原理,依据TCP/IP模型和局域网协议设计了一个校园网原型。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CAN,Computer Network Architecture)[1] 其定义为将计算机网络的分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具体来说,网络体系结构就是关于计算机网络应设置哪几层,每一层次又能提供哪些功能的精确定义。
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了精确的定义,而这些功能是用什么样的硬件与软件去完成的,则是具体的实现问题。
本文侧重讨论了其中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IEEE 802局域网协议[2]。
1.1OSI参考模型O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各层所提供的服务。
OSI参考模型本身并不是网络体系结构。
根据定义,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层次结构和相关协议的集合,而OSI参考模型并没有精确定义各层的协议,只是描述了每一层的功能。
OSI参考模型有七层组。
这七层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3]。
1.2TCP/IP参考模型TCP/IP(通常它是指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是发展至今最成功的通信协议,它被用于当今所构筑的最大的开放式网络系统Internet之上就是其成功的明证。
系统科学论文六篇
系统科学论文六篇系统科学论文范文1【关键词】系统系统科学1系统科学的含义1.1系统的定义人们对系统所下的定义五花八门,具有代表性的如下:出名的Webster辞典认为:所谓系统,①是有机体或组织起来的整体;②是形成某种结合整体的各种理性观念和各种原理等的复合体;③是有规律性相互反应或相互依存的某种形态而构成的组合。
或者:①是遵照共同的目标或寄予共同目的的;②是由很多不同部分构成的简单单体。
其强调的是系统的整体性和目的性。
拉波波特认为系统概念有两种基本的定义方式:数学的、分析的定义、直觉的、整体论的定义。
贝塔朗菲将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复合体。
强调了多元性和相关性是系统概念最基本的规定性。
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织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
从系统的种种定义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要点:①系统总是由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和彼此影响的部分构成的集合体;②系统总是具有肯定的界限,既把系统与环境区分开来,又促使系统与环境不断在进行能量、信息与物质的交换;⑧系统虽然是由相对独立的各个部分组成的,但却是具有肯定功能和特性的有机整体。
1.2系统科学的基本概念与范畴在系统科学中,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输入与输出等几对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有学者称之为系统科学基本范畴。
1.系统与要素。
元素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系统的元素中,有的不宜再作分解的、且必不行少的部分,被称为要素。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由于各个系统的大小和简单程度不同,系统的元素也不一样。
明确了系统与要素的概念,可以确定系统的边界和边界内的成员。
2.结构与功能。
系统的整体属性还取决于要素间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即系统的结构。
而熵是描述简单系统结构的一个物理量。
社会系统作为一种特别的内部由很多子系统组成的有组织的多层次的简单系统,系统有多少个层次就至少需要多少组变量来描述.物理学对系统结构讨论的锋利的武器之一就是熵的原理的提出,用熵来争论系统结构时,可以在原来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层次及其状态变量.揭示系统的演化。
研究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消化系统论文(1)
研究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消化系统论文(1)人体消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器官和组织,它们共同协作完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本篇论文将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仔细研究人体消化系统。
一、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人体消化系统主要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和胰腺等组成。
其中,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构成了消化道,肝脏、胆囊和胰腺为其配合器官。
1. 口腔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起点,通过口腔摄入食物。
口腔内有齿齿、舌头、唾液腺和咽喉等结构,这些部分共同完成了食物的摄取、咀嚼和混合。
2. 食管食管是口腔和胃之间的一段肌肉管道,长约25厘米。
食物被咀嚼后呈现状况,通过肌肉收缩将食物向胃部推进。
3. 胃胃是人体消化道的第一个主要腔室。
它位于膈下,左上角相当于胸骨下缘水平线,右下角相当于大网膜(指盆腔膈下表面)的一级曲沟,左侧与脾相邻。
胃的内壁有许多褶皱,可以拉伸,容纳足够的食物。
同时,胃会分泌胃酸和胃液,进一步消化食物。
4. 小肠小肠是一个长达6米的通道,主要用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小肠中的细微结构叫做肠绒毛,其表面积很大,可以提高食物吸收的效率。
5. 大肠大肠是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包括盲肠、结肠、直肠和肛门等部分。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残渣转化为粪便,存储在直肠中,然后排泄出体外。
6. 肝脏、胆囊和胰腺肝脏、胆囊和胰腺是其他消化系统组成的配合器官。
肝脏分泌胆汁,帮助消化和吸收脂肪;胆囊储存胆汁,根据需要释放胆汁;胰腺分泌胰液,其中含有多种酶,对食物进行消化。
二、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人体消化系统庞大而复杂,各个器官和组织共同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
其主要功能包括:1. 摄取和咀嚼食物人们通过口腔摄入各种食物,然后通过牙齿和舌头对其进行咀嚼,将其变成易于消化的小块。
2. 分解食物胃和小肠中会分泌多种消化酶,可以将食物分解成更小的分子,这些分子可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3. 吸收营养物质小肠中有大量的肠绒毛,吸收消化后的食物。
2021高级系统架构师-系统架构设计论文(精选试题)
高级系统架构师-系统架构设计论文1、论文:论软件三层结构的设计目前,三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已经成为软件开发的主流,采用三层结构有很多好处,例如,能有效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简化管理,适应大规模和复杂的应用需求,可适应不断的变化和新的业务需求等。
在三层结构的开发中,中间件的设计占重要地位。
请围绕“软件三层结构的设计”论题,依次对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分析和开发的软件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具体讨论你是如何设计三层结构的,详细描述其设计过程,遇到过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3)分析你采用三层结构所带来的效果如何,以及有哪些还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2、论文: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设计在企业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需要建设许多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运行,为企业提升竞争力。
但在设计和实现这些信息系统时,除了针对具体业务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保证满足具体的业务需求之外,还要加强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考虑。
因为如果一个系统的安全措施没有做好,那么系统功能越强大,系统出安全事故时的危害与损失也就越大。
请围绕“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保密性”论题,依次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1)概要叙述你参与分析设计的信息系统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深入讨论作者参与建设的信息系统中,面临的安全及保密性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3)经过系统运行实践,客观的评价你的技术方案,并指出不足,提出解决方案。
3、论文:论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架构是信息系统的基石,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来说,一个清晰的架构是首要的。
传统的开发过程可以划分为从概念直到实现的若干个阶段,包括问题定义、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及软件测试等。
架构的建立应位于需求分析之后,软件设计之前。
请围绕“信息系统的架构设计”论题,分别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论述:(1)简要叙述你参与分析和设计的信息系统(项目的背景、发起单位、目的、项目周期、交付的产品等),以及你在该项目中的工作。
毕业论文系统分析及设计报告
毕业论文系统分析及设计报告1.引言系统分析是对一些系统进行全面分析、设计和评估的过程。
本报告将对一些特定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包括以下内容:系统的目标和需求,系统的功能和模块划分,系统的结构和组件设计,以及系统的测试和评估。
2.系统的目标和需求在系统分析阶段,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目标和需求。
系统的目标是指系统想要达到的最终效果或结果,包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等。
系统的需求是指系统必须满足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包括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系统的响应时间、系统的可靠性等。
通过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我们确定了系统的目标和需求,并将其列入系统设计的基础。
3.系统的功能和模块划分基于对系统目标和需求的分析,我们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模块。
每个功能模块负责完成不同的任务或功能,相互之间通过接口进行交互。
在功能和模块的划分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模块的复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通过这样的划分,可以方便地对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和模块升级。
4.系统的结构和组件设计系统的结构和组件设计是指确定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组件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阶段,我们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包括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
用户界面层负责处理用户的输入和输出,业务逻辑层负责处理系统的核心业务逻辑,数据访问层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每个层次中又包含不同的组件和接口,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系统的耦合度,便于系统的维护和扩展。
5.系统的测试和评估系统的测试和评估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估方法,对系统进行验证和验证。
在测试阶段,我们将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按照需求和目标的要求进行工作。
在评估阶段,我们将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和系统的性能数据,对系统的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6.总结通过对毕业论文题目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我们明确了系统的目标和需求,划分了系统的功能和模块,并设计了系统的结构和组件。
在测试和评估阶段,我们对系统进行了有效的验证和评估,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论文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论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论文一、引言在当今高速运转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尤其在教育领域中。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软件系统,可以管理全校学生的信息,并可提供便捷的查询与维护。
本论文旨在探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相关问题,为学校信息化管理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二、系统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系统实现目标、系统功能结构、系统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界面设计等几个方面。
1.系统实现目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实现目标是为了帮助学校管理并查询学生信息,提高管理效率。
通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校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学生信息,包括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成绩、选课信息等数据。
同时,系统也可以实现对学生信息的增删改查,便于学校管理员对相关信息进行管理。
2.系统功能结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可分为系统管理、用户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和数据统计四个模块。
其中,系统管理负责系统的配置、维护和备份等工作;用户管理可以对系统用户进行权限管理和操作日志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是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实现对学生信息的管理和查询;数据统计模块则可以为领导提供学生信息的统计分析和报表生成。
3.系统模块设计针对学生信息管理这一核心功能模块,我们将其细分为学生信息录入、学生信息管理、学生信息查询、学生成绩录入、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成绩查询等几个模块。
在学生信息录入模块中,管理员可以录入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等个人信息。
在学生信息管理模块中,管理员可以对学生信息进行修改和删除,涉及到学生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在学生信息查询模块中,管理员可以查询学生的各项信息,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家庭信息、选课信息等等。
在学生成绩录入、管理和查询模块中,管理员可以录入学生成绩,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和查询。
4.数据库设计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中,我们依次设计了学生信息表、课程表、选课表、成绩表等表结构,这样可以方便管理员更快捷地查询学生的相关信息。
毕业设计(论文)_基于CS架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信息的自动化管理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高校的学生信息管理部门,承担着管理数量庞大的学生信息的工作。
常规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极大的影响了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和安全。
建立一套以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为支持的综合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论文根据软件工程中软件开发的流程,对系统需求分析、软件设计和编码、功能实现和测试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
阐述了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实现过程。
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信息管理系统的有关概念及技术基础,然后运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详细地分析了高校学生信息现行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组织业务流程、组织需求及组织数据流程等,得到了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在此基础上,选用了适合于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的关系数据库理论与设计方法,进行了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概念结构和逻辑结构设计。
最后,利用结构化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开发。
本系统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数据库,以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 2005作为系统开发工具开发出一套实用的C/S架构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关键词:学生信息,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目录1前言 (3)1.1开发背景 (3)1.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1.1.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2系统理论与技术基础 (5)2.1C#简介 (5)2.2SQL Server 2000简介 (5)2.3开发平台及工具的确定 (6)3系统需求及可行性分析 (7)3.1需求分析 (7)3.2可行性分析 (7)3.2.1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7)3.2.2技术可行性 (7)4系统总体设计 (8)4.1设计思想 (8)4.2系统功能设计 (8)4.2.1系统功能分析 (8)4.2.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8)4.3数据库设计 (12)4.3.1数据库逻辑设计 (12)4.3.2数据库结构设计 (13)4.3.3数据库的关系图 (16)5系统功能实现 (17)5.1系统功能实现 (17)5.1.1登录模块设计 (17)5.1.2主要功能实现 (19)6系统的测试 (28)6.1系统管理员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论文
智能灌溉系统的设计论文
一、引言
灌溉系统是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工具之一,它能够决定
作物健康与否,深受农民关注。
传统的灌溉方案不仅存在突发灾害的风险,而且技术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精细化要求。
因此,研究和开发
智能灌溉系统,实现农业节水灌溉,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简要介绍智能灌溉系统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结构设计、软
件结构设计和控制算法。
二、硬件结构
智能灌溉系统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智能水泵控制系统、智能水质监测
系统和降水量传感装置。
智能水泵控制系统由水泵、水泵控制器及电动机
组成,智能水质监测系统主要将温度、湿度、ph值、土壤含水量等状态
进行采集,并反馈到控制器以及降水量传感器,测量降水量,反馈给控制器。
三、软件结构
灌溉控制软件提供智能灌溉系统的控制功能,包括环境数据采集、实
时分析处理、设备控制及报警等功能。
智能监控系统软件通过GPRS网络,实现灌溉系统的远程监控和平台
管理功能。
系统架构师论文(经典范文6篇)
系统架构师论文(经典范文6篇)系统架构师主要负责设计系统整体架构,从需求到设计的每个细节都要考虑到,还要把握整个项目,使设计的项目尽量效率高,开发容易,维护方便,升级简单等。
因为评定系统架构师的话,需要发表论文,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系统架构师论文作为大家写作发表时的一个参考。
系统架构师论文经典范文6篇之第一篇:农产品生产消费良性互动型决策支持系统架构摘要:为最大限度实现按需生产,本研究将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消费弹性小的农产品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某大型农产品连锁经营机构为实施和运营主体,构建农产品生产消费良性互动型决策支持系统的构架设想。
决策支持系统由数据收集平台、数据分析系统和生产决策系统构成,由数据收集平台完成数据收集,通过消费数据和生产数据分析系统的模型分析和预测,提出针对消费需求的农产品生产布局和生产计划方案。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产品;生产消费;决策支持系统;Abstract:In order to maximize on-demand production,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with sharp supply-sid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s and low consumer flexibility, we proposed the vision of the building of the strategy-based supporting system of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production and deman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ich was a pilot running on a large-scale agricultural chain supermarkethe strategic supporting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e platform of data collection, the system of data analysis, and the strategic system of production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ayout and plan is targeting the consumption and demand, with th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the model, as large amounts of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data are processed.Keyword: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trategy-based system;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通过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大数据分析,不断改善和提升其营销模式,在针对消费需求组织产品计划生产和精准营销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论文 基于soa的软件架构设计
论文:基于SOA的软件架构设计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开发领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灵活性和重用性,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软件架构设计方法。
其中,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简称SOA)的软件架构设计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基于SOA的软件架构设计,包括其原理、优势和实施策略。
通过对SOA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种软件架构设计方法,提高软件系统的质量和效率。
1. 基于SOA的软件架构设计原理SOA是一种基于服务的软件架构设计方法,它通过将软件系统拆分为互相独立的服务单元来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重用性。
SOA将应用程序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打包成服务,并通过标准化的接口进行通信。
这些服务可以独立部署和扩展,从而使整个系统更加灵活和可靠。
基于SOA的软件架构设计依赖于以下核心原理:1.1 服务化基于SOA的软件架构设计以服务为中心。
每个功能模块都被设计为一个可独立访问的服务,它们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和交互。
服务与服务之间是松耦合的,可以独立部署和扩展。
1.2 标准化接口SOA中的服务通过标准化接口进行通信。
标准化接口使得不同服务之间的通信变得简单和可靠,同时也提高了服务的可复用性。
常用的标准化接口包括Web服务(Web Service)、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等。
1.3 服务发现和治理在基于SOA的软件架构中,服务的发现和治理非常重要。
服务发现是指在系统中查找和定位可用的服务,而服务治理则包括对服务的监控、管理和优化等方面。
通过良好的服务发现和治理机制,可以提高服务的可用性和性能。
2. 基于SOA的软件架构设计优势基于SOA的软件架构设计具有以下优势:2.1 可维护性基于SOA的软件架构设计将系统拆分为独立的服务单元,每个服务单元都可以独立进行开发、测试和维护。
这种模块化的设计使得系统的维护变得简单和可靠。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论文
软件体系结构课程设计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一.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软件体系结构是具有一定形式的结构化元素,即构件的集合,包括处理构件、数据构件和连接构件。
处理构件负责对数据进行加工,数据构件是被加工的信息,连接构件把体系结构的不同部分组组合连接起来。
这一定义注重区分处理构件、数据构件和连接构件,这一方法在其他的定义和方法中基本上得到保持。
二.软件体系结构的分类:一个小型的软件可能具有一种软件体系结构,而大型的软件一般由多种软件体系结构组成,软件体系结构没有定性的说只有几种风格,但是经过长期的大型软件设计与分析,人们总结出了一些最为常用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分别是:(1).数据流风格:批处理风格;管道过滤器。
(2).调用返回风格:主程序子程序;面向对象风格;分层风格。
(3).独立构件风格:进程通讯;事件系统。
(4).虚拟机风格:解释器;基于规则的系统。
(5).仓库风格:数据库系统;超文本系统;黑板系统。
1.数据流风格:数据流风格的体系结构中,我们可以在系统中找到非常明显的数据流,处理过程通常在数据流的路线上“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并且,处理过程依赖于执行过程,而不是数据到来的顺序。
1.1 批处理风格:批处理风格。
批处理序列的每一步处理都是独立的,并且每一步是顺序执行的,只有当前一步处理完后,后一步处理才能开始,数据传送在步与步之间作为一个整体。
批处理的典型应用是经典数据处理和程序开发。
批处理风格与管道过滤器风格的共同点是把任务分解成一系列固定顺序的计算单元(组件),组件间只通过数据传递交互。
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批处理是全部的、高潜伏性的、输入时可随机存取、无合作性、无交互性,管道过、滤器是递增的、数据结果延迟小、输入时处理局部化、有反馈、可交互。
1.2管道过滤器:在管道/过滤器风格的软件体系结构中,每个组件都有一组输入和输出,组件读输入的数据流,经过内部处理,然后产生输出数据流。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对输入流的变换及增量计算来完成,所以在输入被完全消费之前,输出便产生了。
系统结构论文——CISC VS RISC,Side by Side
CISC VS RISC,Side by Side?[摘要]在CPU设计发展的历史上,形成了CISC结构和RISC结构两大阵营。
CISC 结构被称作复杂指令集结构,是一种为了便于编程和提高内存访问效率的芯片设计体系;RISC结构,与CISC相比,有一个相当精简的指令集,是为了提高处理器运行的速度而设计的芯片体系。
它们的设计方法各有利弊,因此对于CISC 和RISC体系到底谁更好,长期以来都是人们争论较多的话题。
本文在比较了二者的优缺点后,详细分析了一种新型的处理器架构:POST-RISC,它的内核是RISC,而外围是CISC,结合了两种架构的优点,拥有预测执行、处理器重命名等先进特性,因此它既是RISC的扩展,也是RISC和CISC的综合。
通过分析和比较,其实可以发现,如今单纯的RISC和CISC已经不存在了,二者都采纳了对方的优点以提高性能,所以可以说RISC和CISC是在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
[正文]CPU是计算机的核心,作为计算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CPU的性能表现如何,对一台计算机的整体性能表现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个人电脑的CPU从Intel 的4004发展到现在的Pentiu mⅣ,除了性能上的飞跃、架构的改变,CPU的核心体系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这些改变实际并不只是影响个人电脑的处理器,也对整个处理器技术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就以本人所知先分别对CISC和RISC略做概述:CISC结构被称作复杂指令集结构,是一种为了便于编程和提高内存访问效率的芯片设计体系,早期的计算机使用汇编语言编程,由于内存速度慢且价格昂贵,使得CISC体系得到了用武之地。
CISC体系最大的指令特点是使用微代码和具有庞大的指令集。
微代码实际上是指令集与芯片内部逻辑电路间的译码器,它把复杂指令集中的指令再分解,使之可执行。
这使在指令集中加入新的指令变得十分简单,不用再重新设计芯片内的逻辑电路。
同时,CISC结构提供微代码ROM,以缓解存储与执行间的速度差异。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论文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论文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在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中是一门重要的本科高年级基础课,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论文篇一《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教学中的困境与思考》摘要:分析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境,提出解决思路,阐述怎样更“有意义”和更“系统地”呈现教学内容,怎样在课程中体现前沿技术,怎样开展讨论课,同时指出教学的关键是内容的组织。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困境;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讨论课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在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中是一门重要的本科高年级基础课,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它主要围绕计算机结构中整体及各个部分的优化技术以及量化分析方法,将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技术、操作系统、高级语言以及汇编语言等软硬件知识相互贯穿,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无论以后从事的是硬件还是软件设计,这门课都能帮助学生理解软硬件的关系,在软件设计中理解硬件的结构与发展趋势,同时设计硬件时了解软件的能力与缺陷。
这样的一门课如果真正发挥作用,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日后尽早适应本领域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而现实情况是,这门课一直以来都是公认的难教、难学、枯燥无趣,真正将其讲好讲透并不容易。
随着近十年国内广大教师的努力,这一现象有所改善,但还是存在不少困惑,并未完全体现出该课程的作用。
1.教学困境浅析教学困境的存在与我国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落后于美国等先进国家有很大关系。
虽然现在我国在超级计算机的设计以及自主知识产权处理器芯片的设计上有了长足进步,但在很多方面还存在差距,有些方面的积累几乎为零。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更需要正视这个现状,并尽力从人才培养这个层面为改善这种落后面貌而努力。
1.1难教的原因首先这门课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
教师需要对计算机系统整体设计有很深的理解,通晓软、硬件相关的结构、编译、操作系统等多方面知识,并能将它们融会贯通。
研究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消化系统论文-V1
研究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人体消化系统论文-V1人体消化系统是人体内部最为重要的系统之一。
它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
这些器官通过协同作用来消化人们所摄入的食物,从而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
1. 口腔口腔是人体消化系统的起点。
在口腔中,牙齿和舌头帮助人们咀嚼和咽下食物。
唾液腺会分泌唾液来帮助食物咀嚼和吞咽,并且唾液还包含消化酶,如淀粉酶和蛋白酶,以帮助消化。
2. 食管食管是将食物从口腔传输到胃的管道。
它由平滑肌组成,可以通过蠕动将食物向下推动。
3. 胃胃是一个拳头大小的器官,其内部被分成两个区域:贲门区和幽门区。
食物进入胃后,由于胃壁的肌肉收缩,可以形成搅拌和推动的效应,并且胃液的分泌可以帮助消化蛋白质。
此外,胃内还可以进行消毒和消化食物中的细菌。
4. 小肠小肠是消化系统中主要的消化器官,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肠壁内部有许多纤毛和绒毛,可大大增加其表面积,从而更有效地吸收和运输营养物质。
胰液和胆汁在小肠内分泌,以协助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
5. 大肠大肠包括盲肠、结肠、直肠和肛门。
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并将未消化的残渣推向肛门。
大肠内还有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对有益菌群的维护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人体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器官,这些器官通过协同作用来消化人们所摄入的食物。
对于了解和维护消化系统的健康,我们需要学习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应用系统-论文写作结构-模板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 XXX 系统写作参考结构多为“Xxx 系统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仅作参考, 不能硬照搬1. 绪论 (2-3页)1.1背景介绍与意义1.2 现状分析1.3 本文的主要工作1.4 本文的组织结构2.相关技术介绍(或者相关技术原理介绍)(5-10页)2.12..22.33.XXX 系统的需求分析 (8-15页)3.1XXX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给出系统的用例图以及每个用例的描述等等3.2 XXX 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分析(包括硬件、软件环境分析)3.3 XXX 系统的框架3.4 ……3.5 ……4. XXX 系统的设计(8-15页)4.1 XXX 系统的总体设计4.2 XXX 系统的详细设计4.2.1 某某功能模块的设计4.2.2另一个XXX 功能模块的设计4.2.3 。
4.2.4 。
4.2.5 XXX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5.XXX 系统的实现 (8-15页)5.1 (XXX)功能模块的实现概念设计逻辑设计表关系图,表界面、对应的数据结构和 对应的实现流程图, 主要部分核心代码 (不超过一页)5.2 ……5.3 。
5.4 系统的安全管理(性)实现6. XXX系统的测试(5-8页)6.1 XXX系统的测试方法6.1.1 功能测试(黑盒测试)(结合具体项目给出测试用例)6.1.2结构测试(白盒测试)(结合具体项目给出测试用例)6.2 XXX系统的测试实例6.3 XXX系统的测试结果结论(半页)XXX系统特点XXX系统优点XXX系统缺点及展望参考文献至少20篇外文文献部少于3篇不能抄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于网络中将会使网络技术带上“智能”的特性,可以提高网络运行效率、解决网络拥塞问题、增加网络安全性、智能管理网络客户等。目前关于数据挖掘在网络上的应用已经很常见了,例如,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在万维网上进行搜索的三种算法,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效搜索引擎的编制算法。但是,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的网络化,仍然存在着算法效率和结果的可靠性不够理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文杰.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2]张玉峰.智能情报系统[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3]王万良.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蔡自兴.人工智能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5]张仰森.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据挖掘; 数据流机
人工智能是人造的智能,是研究如何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从而实现某些机器智能或脑力劳动的自动化;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也就是研究各种智能机器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使机器具有感知、推理与决策的功能,计算机有着类似人脑的一些功能,是一种重要的智能机器,所以人工智能就是提高计算机应用的智能水平,使计算机像人一样有感知、推理与决策的等智能,一句话,就是要制造出具有智能的计算机。
在数据流计算机结构中以“数据驱动”方式启动指令的执行。按照这种方式,程序中任一条指令只要其所需的操作数已经全部齐备,且有可使用的计算资源就可立即启动执行(称为点火)。指令的运算结果又可作为下一条指令的操作数来驱动该指令的点火执行。这就是“数据驱动”的含义。在数据流计算机模型中不存在共享数据,一条指令执行后不送存储器保存,以供其他指令共享,而是直接流向需要该结果的指令,作为新的操作数供下一条指令使用,每个操作数经过指令的一次使用后便消失。
数据挖掘应用是指采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手段从数据中进行模式识别。一些机器学习算法已经被应用到数据挖掘应用中。神经元网络属于这类学习算法,它在分类(Classification)任务和回归(Regression)任务中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特别是当属性之间的关系呈现非线性特性时。遗传算法也是一种机器学习算法。遗传算法对一组候选目标通过一个选择函数,模拟自然界的遗传和进化原理,从而逐步得到适应性更好的后代(模型)。其中,选择函数用于对候选目标进行筛选,得到下一步的子代。如此循环往复,得到最能满足要求的后代(模型)。遗传算法可以用于分类应用和聚类应用。它也可以和其它算法一起使用,比如帮助神经元网络算法找到最佳的权重。
数据流计算机中也不存在指令计数器。指令得以启动执行的时机取决于操作数具备与否。程序中各条指令的执行顺序仅仅由指令间的数据依赖关系决定。因此,数据流计算机中指令的执行是异步并发地进行的。在数据流程序中,由于“数据驱动”要求每条指令标明其运算结果的流向,也就是指向将本指令的运算结果作为操作数的那条目标指令。因此数据流程序中只有一条链路,即各条指令中指向目标指令的指针。
摘 要:人工智能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从20 世纪50 年代诞生后,大体经历了神经网络时代、弱方法时代、知识工程时代和知识工业时代四个阶段。目前,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遗传算法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等领域。尽管人工智能的研究开发还跟不上人类对它的热切期望,但学者们通过辛勤努力必将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新突破。当人工智能进展到一定程度时,对符号处理技术和神经网络处理技术相结合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其中数据挖掘便是二者很好的结合。数据挖掘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其应用领域日益广泛。由于数据流机自身的特性,数据挖掘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在介绍数据流机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数据挖掘的概念和模型,总结了现有的数据挖掘算法。
在数据流计算机中,没有变量的概念,也不设置状态,在指令间直接传送数据, 操作数直接以“令牌”(Token)或“数值”的记号传递而不是作为“地址”变量加以访问。因此操作结果不产生副作用,也不改变语言有密切的关系。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三根强大的技术支柱: 数据库、人工智能和数理统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发现算法、数据仓库、可视化技术、定性定量互换模型、知识表示方法、发现知识的维护和再利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的知识发现以及网上数据挖掘等。
数据库是又一种被数据挖掘涉及到的技术。处于实用阶段的关联规则发现算法都来自于数据库的研究成果。目前,也存在一些采用数据库技术,用于处理大数据量下的分类任务和聚合任务的算法,比如微软的聚类算法。
目前数据挖掘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都很注重对智能技术的研究,例如自动客户需求分析、自动资料更新、机器人自动识别、自动交通管理等。高度的智能化是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研究最终追求的目标,也是二者最终合而为一的标志。
范大学出版社。1992.
【1O】杨春时,邵光远,刘伟民,张纪川.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浅说.中国广
播电视出版社.1987.
数据流挖掘就是在数据流上发现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流数据挖掘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多数据流挖掘和单数据流挖掘,挖掘多条数据流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多条并行到达的数据流之间的关联,对单数据流的挖掘则涵盖了分类、频繁模式挖掘、聚类等多项传统数据挖掘中的主要任务,挖掘变化的数据流是一项特殊的任务,目前主要是以单数据流为对象进行研究的。
【5】王垌,夏祖勋,陈剑夫.模糊数学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机械工业出版
社.1991,
【6】渊一博.广濑健.日本第五代计算机.科学出版社,1987.
【7】陆汝铃.人工智能.科学出版社,1989.
【8】休伯特?德雷福斯.计算机不能做什么—— 人工智能的极限.三联书店,
1986.
【9】马骥良,金井平.模糊数学创始人——札德的科学思想与方法.陕西师
[6]李陶深.人工智能[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1】林尧瑞,马少平..人工智能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2】刘住中,张莲芳.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3】N?T尼尔逊(美).人工智能原理.科学出版社,1983.
【4】沈政,林庶芝.脑模拟与神经计算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未来的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技术必将是一个融合众多领域的复合学科。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必将受到经济规律的影响,这决定了人工智能和数决挖掘必将带有经济化的特征。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技术作为无形资产可以直接带来经济效益,这种无形资产通过传播、教育、生产和创新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资本。
人工智能是一门包括计算机科学、控制学、信系论、语言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数学、哲学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发展起来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可以归纳为“机器智能、智能机器”,它体现在思维、感知、行为三个层次,而它要模拟眼神、扩展人的智能,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机器思维和思维机器、机器感知和感知机器、机器行为和行为机器三个层次。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离全面推广应用还有很大距离,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且需要许多学科的研究专家共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