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罗迦诺的乡村》PPT课件(2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罗加诺的乡村教案冀教版
《罗迦诺的乡村》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该书作者及其相关知识。
2.分析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
能力目标1.都过具体景物的描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体会文中乡村人物的纯朴和真诚之美。
教学重难点本文以欣赏为主,学习本文纯朴的语言风格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
教学媒体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在对文章进行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着重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纯朴民风和作者清新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简介并导入这是一篇写得极其可爱的文章,尽管那里的生活是多么的平凡简陋,然而在朴素的氛围中却洋溢出蓬勃的生机,人无竞心,世无俗态,却又熨帖得清新淡雅,逼近人情。
小说描绘了美丽的瑞士乡村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民俗,读来如清风扑面,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二、注意以下字的形音意1.字音晞xī甫fǔ橐橐tuó tuó2.词义橐橐:象声词,这里指皮鞋触地时发出的声音。
甫:刚刚。
晞:干、干燥。
违阔:离别,阔别。
三、作者介绍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
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
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
四、瑞士简介瑞士位于欧洲中部,是一个永久中立国,境内设有众多著名的国际机构总部,仅日内瓦一市就有200余国际组织。
湖光山色,阿尔卑斯山群峰,欧洲大陆中世纪的建筑,高度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使瑞士拥有独特持久的无限魅力。
逻迦诺的乡村2
送煤炭小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作者感情变化
充满怀疑——暗暗赞叹——融为一体
(五)质疑、探究
1、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一幅恬静的世外桃源,勾勒了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心态呢?怎样看待生活中浮躁情绪,说说你对生活态度?
2、理解“我们在那些严肃的大都市……变得小家子气”
3、人与生活的关系到底应该怎样?是让人来选择怎样生活,还是让生活告诉人应该怎样做?(生活从来不是也不应该是人的负担,更不要无谓地附加更多的意义,这才是生活的原生态)
(六)理解体会
作者通过对一个祥和、静谧、远离战争的瑞士终年村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平淡、和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怀念。(主旨)
(七)课后作业:课后题
板书
设计
景物﹙自然宁静﹚
罗迦诺的乡村→对自由恬淡、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人﹙疏散无事、自给自乐、不闻世事﹚
课后
反思
教学设计
年级七年级科目语文课时2备课人语文组
课题
逻迦诺的乡村
第2课时
教材学情分析
本课意在通过具体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习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习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
重难点及解决措施
体会文中乡村人物的淳朴和真诚之美。
理解文中所表达的主旨。
教学准备
PPT
集体备课设计
个性化设计
2、景物描写
动物:多为熟悉生物:蝉、蝎子、壁虎——工笔细描亲切喜爱
植物:多为熟悉植物:西瓜、蜜桃、芭蕉、扁柏故乡味
景物描写生动传神仿写P35四题
3、人物描写
人们特点:疏散无事、自足自乐、不闻世事、无忧无虑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课《罗迦诺的乡村》教案 冀教版
《罗迦诺的乡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知识;理解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习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乡村人物的淳朴和真诚之美。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乡村人物的淳朴和真诚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所表达的主旨。
教学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大家听说过瑞士这个国家吗?欣赏瑞士和平、宁静的风光图片,谁来介绍一下瑞士的风土人情(瑞士自然风光极其美丽,它为永久中立国,奉行积极的中立政策,瑞士素有“钟表王国”之称。
瑞士旅游业发达,是世界金融中心。
),我们今天就来感受一下这个国家中的乡村生活——罗迦诺的乡村。
二、了解作者冯至,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州人,早年就学于北京大学。
1925 年参与创办沉钟社。
1927 年先后在哈尔滨、北平任教。
1930 年参与创办《骆驼草》杂志,同年赴德国留学。
1935 年获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任教授。
1964 年任中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1979 年中国作协副主席,诗作翻译皆有成就,诗集《昨日之歌》。
三、背景介绍这篇文章写于 1937 年初,距卢沟桥事变不到半年,作者对逝去的那段宁静的留学生涯非常怀念,但怀念的聚焦点并不是游学时的大都市柏林,而是一个安安静静,远离战争的瑞士乡村,这种怀念对于当时处在纷乱,火药味浓重的大上海的作者来说,真是暂时闭上眼,躲开现实美美地做了个恬静的好梦。
四、通过自学、讨论学习生字词:(见课件)五、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默读,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一部分(1---2 )走进罗迦诺的乡村,介绍罗迦诺的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 3---23)体验罗迦诺的乡村的风土人情。
第三部分( 24 )融入罗迦诺乡村的生活。
2.具体分析①作者以朴实的语言介绍了罗迦诺的怎样独特的地理位置,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地处于意大利和瑞士的交界处。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冀教初中语文七下《罗迦诺的乡村》 (二)
第3课《罗迦诺的乡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该书作者及其相关知识。
2.分析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
能力目标1.都过具体景物的描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体会文中乡村人物的纯朴和真诚之美。
教学重难点本文以欣赏为主,学习本文纯朴的语言风格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
教学媒体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在对文章进行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着重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纯朴民风和作者清新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简介并导入这是一篇写得极其可爱的文章,尽管那里的生活是多么的平凡简陋,然而在朴素的氛围中却洋溢出蓬勃的生机,人无竞心,世无俗态,却又熨帖得清新淡雅,逼近人情。
小说描绘了美丽的瑞士乡村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民俗,读来如清风扑面,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二、注意以下字的形音意1.字音晞xī甫fǔ橐橐tuó tuó2.词义橐橐:象声词,这里指皮鞋触地时发出的声音。
甫:刚刚。
晞:干、干燥。
违阔:离别,阔别。
三、作者介绍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
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
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
四、瑞士简介瑞士位于欧洲中部,是一个永久中立国,境内设有众多著名的国际机构总部,仅日内瓦一市就有200余国际组织。
湖光山色,阿尔卑斯山群峰,欧洲大陆中世纪的建筑,高度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使瑞士拥有独特持久的无限魅力。
冀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3课《罗迦诺的乡村日》课件 (共21张PPT)
2.“我们到底怎样才对呢、是要是那大多数的人跟我们 一样紧张起来才对,还是叫我们这极少的少数去学一 学他们的松缓?”
晞( ) xī
动辄(
)dòng zhé
词语理解
违阔: 离别,阔别。
晞: 干,干燥。
甫: 刚刚。
橐橐:
象声词,这里指皮鞋触地时发出的声音。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知识;理解文章
创作的时代背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所表 达的情感;学习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罗迦诺乡村有“浓浓的故乡 气味”?(至少答出两条)有了身在故乡的感觉, 很自然地就流露出作者对罗迦诺乡村怎样的情感?
气候和北平夏季的乡间很相似;能遇到几种久违的生物; 植物也多是故乡所有的,所以作者觉得有浓浓的故乡气 味,自然对这个乡村就有了亲切、喜爱的感情。
重点句子的含义:
1.“在大都市住久了的人会一天比一天变得小家子气。”
习惯了都市的繁华忙碌,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
我们正与城市一起,一天天变得物质化、功利 化、平面化起来。人,更像个符号。心灵的诗 意又在哪里呢?朋友,试试在黎明时候起身, 去迎接草地的苏醒,在胡蜂的嗡鸣、树叶的飒 飒、野花的芬芳和阳光撒下的朵朵跳动的圆圈 中,让每件事物和我们自己都各有其所,过去、 现在、未来、直到永远。美好的闲暇,我们不 妨也用飞鸟和繁花的标准审判一下自己,在看 似懒惰的些须日子里,给生命留下更多的余地, 静静地微笑,享受心灵宁静的呼吸吧!
罗迦诺的乡村 好用的课件
那里的人:与世隔绝的生活,做事的松缓随便,例如:收发邮件。 那里的人:与世隔绝的生活,做事的松缓随便,例如:收发邮件。 具体事例: 煤油事件。 具体事例:面包事件 , 煤油事件。 3 融入乡村生活(24) 融入乡村生活( ) (各自有他的勤勉,他的懒惰,但是没有欺骗。湖山露出它们的雄壮。) 各自有他的勤勉,他的懒惰,但是没有欺骗。湖山露出它们的雄壮。)
听说过瑞士这个国家吗?(瑞 士自然风光极其美丽,它为永久中 立国,奉行积极的中立政策,瑞士 手表、瑞士手表是我国人民也是世 界人民所喜爱的消费品),我们今 天就来感受一下这个国家中的乡村 生活——罗迦诺的乡村
罗迦诺的乡村 冯至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 原名冯承 冯至 字君培。现代诗人, 植,字君培。现代诗人,翻 译家,教授。直隶涿州 涿州( 译家,教授。直隶涿州(今 河北涿州) 诗集《 河北涿州)人。诗集《昨日 之歌》 北游及其他》 之歌》、《北游及其他》。 诗作感情真挚, 诗作感情真挚,表达委婉细 语言于整饬中保持自然 于整饬中保持自然, 腻,语言于整饬中保持自然, 重要遗词用韵, 重要遗词用韵,旋律舒缓柔 有内在的音节美, 和,有内在的音节美,因而 鲁迅誉为当时 誉为当时“ 被鲁迅誉为当时“中国最为 杰出的抒情诗人” 作品: 杰出的抒情诗人”。作品: 小说《蝉与晚秋》《 》《仲尼之 小说《蝉与晚秋》《仲尼之 将丧》《伍子胥》 》《伍子胥 将丧》《伍子胥》,散文 山水》 《山水》集。
作者感情变化
充满怀疑
暗暗赞叹
融为一体
质疑、 质疑、探究
1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一幅恬静的世外桃源,勾勒了一种恬淡的生活 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一幅恬静的世外桃源, 态度,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心态呢?说说你对生活态度? 态度,你是怎样理解这种心态呢?说说你对生活态度? 2 、理解“我们在那些严肃的大都市 理解“我们在那些严肃的大都市……变得小家子气” 变得小家子气” 变得小家子气 3 、人与生活的关系到底应该怎样?生活的原生态 应该是怎样的? 人与生活的关系到底应该怎样? 应该是怎样的?
《罗迦诺的乡村》说课稿
罗迦诺的乡村一、引言本文将介绍罗迦诺的乡村风光,包括其自然景观、人文特色等,通过对罗迦诺乡村的描述,展示其独特魅力。
二、罗迦诺的地理位置和背景罗迦诺是一个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小镇,距离米兰约60公里,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和自然之美的地方。
该地区被称为“摩德尼亚五湖区”的一部分,坐落在卡索尔巴洛萨河岸边。
三、自然景观1. 湖泊如画罗迦诺地区拥有美丽壮观的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是加尔达湖。
加尔达湖是意大利最大的湖泊之一,被誉为“意大利的心脏”。
湖泊清澈见底,湖水碧绿如玉,周围被群山环绕,景色迷人。
2. 山岳壮美除了湖泊,罗迦诺的乡村还有壮美的山岳风景。
阿尔卑斯山脉在这里展现出鬼斧神工的景观,绵延的山峦和峡谷给人以震撼和感慨。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乡村,眺望远处的湖泊和山脉,美不胜收。
3. 丰富的植被罗迦诺的乡村地区有着丰富的植被,包括茂密的森林和郁郁葱葱的橄榄树园。
在春天,百花争艳,花香四溢;夏季,郁郁葱葱的树木为人们带来阴凉;秋季,红叶满山,美不胜收;冬季,银白的雪景将乡村装点得如童话世界。
四、人文特色1. 古老的建筑罗迦诺的乡村有着众多古老的建筑,包括教堂、城堡等。
这些建筑以其古朴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吸引着游客。
其中最著名的是罗迦诺大教堂,建于14世纪,是一座哥特式建筑的典范。
2. 传统的艺术和手工艺品罗迦诺的乡村地区保留了丰富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
当地的艺术家和手工艺人们继承了古老的工艺技术,在绘画、陶瓷、木雕等领域有着很高的造诣。
游客可以在当地的艺术工坊中观赏到他们的作品,也有机会亲手体验和学习这些手艺。
3. 自然美食罗迦诺的乡村以自然美食而闻名。
当地人以当地产的新鲜食材为原料,制作出各种美味可口的菜肴和特色小吃。
有机蔬果、新鲜的鱼类和奶制品都是这里的特色美食。
在当地的餐馆或农家乐,您可以品尝到道地的罗迦诺美食,享受纯正的乡村味道。
五、结语罗迦诺的乡村以其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无论是追寻自然之美,还是领略古老文化和品尝美食,这里都是一个完美的选择。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罗迦诺的乡村日》教案冀教版
(1)PPT: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生词生句及相关背景知识,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2)视频: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情境和文化背景。
(3)在线工具:利用网络资源和在线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拓宽他们的视野。
(4)纸质教材:提供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3课《罗迦诺的乡村日》教材,方便学生查阅和复习。
针对随堂测试,教师给予肯定评价,强调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教师指出学生在错题订正环节可以更多地关注错误原因,提高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
针对课后作业,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强调学生的作业质量和认真态度。同时,教师建议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可以更多地关注文本细节,提高自己的文本理解能力。
教师评价与反馈旨在鼓励学生的优点,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帮助他们改进和提高。教师会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2.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3. 学生可以记录自己的阅读或观看心得,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4. 学生可以尝试将所学的文本分析方法应用到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的分析中,提高自己的文本分析能力。
5. 学生可以尝试将所学的文学描写手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自己的文学表达能力。
关键词:情节、人物、主题
句子: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分析和主题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九.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阅读材料
(1)推荐阅读《罗迦诺的乡村日》的原著或相关评论文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阅读其他描写乡村生活的文学作品,如《小王子》、《麦田里的守望者》等,拓宽阅读视野。
罗迦诺的乡村
3、罗迦诺的乡村
七年级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知识;
2.通过具体描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3.体会文中乡村人物的淳朴、真诚之美。
二、学习重点难点
体会乡村人物的淳朴和真诚之美。
三、学习过程
1.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介绍作者及相关的知识。
(2)感知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朗读课文
思考:罗迦诺乡村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写的?
讨论: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
3.精讲点拨,解难释疑
作者的感情变化:充满怀疑——暗暗赞叹——融为一体。
4.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作者是怎样描写罗迦诺乡村的景和那里的人们的生活的?5.巩固总结
作者通过对瑞士农村的描述表现作者对自由、和平松缓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作业:
1.预习《北京立交桥》
2.做课后题:一、二、三、四。
五、板书设计
3、罗迦诺乡村
乡村生活:松缓、自由······
都市生活:紧张、压抑······。
罗迦诺的乡村
罗迦诺的乡村冯至wĕi kuòxītuótuó违阔晞橐橐jīng èsōng huǎn惊愕松缓dòng zhéshuò dà动辄硕大词语释义:违阔:离别,阔别。
晞:干,干燥。
橐橐:拟声词,本文之皮鞋触地时发出的声音。
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也不干。
摩拳擦掌:形容战斗或劳动前精神振奋的样子。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来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钩”也作“勾”。
文章结构:一、(1——2)介绍罗迦诺城的地理位置及风土人情。
二、(3——6)罗迦诺乡村就如故乡的乡间一样,让人喜欢。
三、(7——16)罗迦诺乡村的邮局。
四、(17——23)介绍“送面包”和“送煤油”事件。
五、(24)写作者习惯了这种乡村生活。
共同探索:1.作者在课文中描写了哪些事物?寄托了怎样的情感?课文写了乡村里“几种违阔许久的生物”、特精省人。
写人,重点写了邮局的小姑娘、局长、老邮差;写事,写了小牛的诞生、送面包和送煤油的事。
这些寄托了作者对这个乡村的怀念和留恋之情,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平淡、和平和宁静的生活的向往。
2.罗迦诺乡村具有怎样的特点?你怎样看“特精省人”的“松缓”?罗迦诺乡村的特点:和平、宁静。
“松缓”是“特精省人”的生活态度。
体现了他们生活的自然随意,显示了罗迦诺乡村的人们自然恬淡的生活状况。
3.阅读下列文字,说说作者的观点是否矛盾,你怎样看这种观点?可是我们在那些严肃的大都市里过过生活的人,骤然来到这里,对于这些疏散无事的“特精省人”,总有一些缺乏信任。
在大都市住久了的人,会一天比一天变得小家子气。
作者的观点不矛盾。
所谓“缺乏信任”,是对“特精省人”的生活态度不理解。
作者习惯了都市紧张、忙碌的生活,对这些疏散无事的人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有一些担心也是自然的。
这里的“小家子气”是指被大都市的生活节奏熏染后的严肃和谨慎。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罗迦诺的乡村日》教案冀教版
罗迦诺的乡村【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知识;理解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习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乡村人物的淳朴和真诚之美。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乡村人物的淳朴和真诚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所表达的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预习】学生查字典、看注释,扫除文字障碍,标号段号。
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合作探究,擦出智慧火花参考答案二1、gē xī dīèzhòu fǔ piē2、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
形容忽然醒悟。
形容从容不迫。
四、第一部分(1-2 )走进罗迦诺的乡村,介绍罗迦诺的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3-23 )体验罗迦诺的乡村的风土人情。
第三部分(24 )融入罗迦诺乡村的生活。
五、1、少女:罗迦诺人做事松缓随便。
老邮差(邮局局长少女哥哥)、送面包少年:憨直自然、亲切可爱。
2、动物:多为熟悉生物:蝉、蝎子、壁虎。
植物:多为熟悉植物:西瓜、蜜桃、芭蕉、扁柏故乡味。
和北京相似,感到亲切。
3、充满怀疑——暗暗赞叹——融为一体。
4、这是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表现了罗迦诺人的洒脱自如。
也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羡慕和肯定。
5、(1)表现了作者对这些生物的亲切感和喜爱之情。
(2)表现了罗迦诺人的慵懒和松懈。
(3)当然的意思。
这里表现作者对少女的不信任,不放心。
6、表明作者已经接受了罗迦诺人的生活习惯和态度,并且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完全融入其中。
7、作者通过对一个祥和、静谧、远离战争的瑞士终年村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平淡、和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九、1、xī yīn qú tuó xiē dī 2、战争;没事可干;突然明白;形容心情急切。
3、冯至、冯承植涿州4、各自有他的勤勉,他的懒惰,但是没有欺骗。
5、写出了环境的静谧,衬托出罗迦诺乡村生活的平静。
6、总结全文,点明中心7、“地平线”是一种视觉感受,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
【最新精选】冀教初中语文七下《3罗迦诺的乡村》word教案 (1).doc
《罗迦诺的乡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知识;理解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习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乡村人物的淳朴和真诚之美。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乡村人物的淳朴和真诚之美。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所表达的主旨。
教学安排1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大家听说过瑞士这个国家吗?欣赏瑞士和平、宁静的风光图片,谁来介绍一下瑞士的风土人情(瑞士自然风光极其美丽,它为永久中立国,奉行积极的中立政策,瑞士素有“钟表王国”之称。
瑞士旅游业发达,是世界金融中心。
),我们今天就来感受一下这个国家中的乡村生活——罗迦诺的乡村。
二、了解作者冯至,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州人,早年就学于北京大学。
1925 年参与创办沉钟社。
1927 年先后在哈尔滨、北平任教。
1930 年参与创办《骆驼草》杂志,同年赴德国留学。
1935 年获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任教授。
1964 年任中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
1979 年中国作协副主席,诗作翻译皆有成就,诗集《昨日之歌》。
三、背景介绍这篇文章写于 1937 年初,距卢沟桥事变不到半年,作者对逝去的那段宁静的留学生涯非常怀念,但怀念的聚焦点并不是游学时的大都市柏林,而是一个安安静静,远离战争的瑞士乡村,这种怀念对于当时处在纷乱,火药味浓重的大上海的作者来说,真是暂时闭上眼,躲开现实美美地做了个恬静的好梦。
四、通过自学、讨论学习生字词:(见课件)五、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默读,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一部分(1---2 )走进罗迦诺的乡村,介绍罗迦诺的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 3---23)体验罗迦诺的乡村的风土人情。
第三部分( 24 )融入罗迦诺乡村的生活。
2.具体分析①作者以朴实的语言介绍了罗迦诺的怎样独特的地理位置,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地处于意大利和瑞士的交界处。
冀教初中语文七下《3罗迦诺的乡村》word教案 (2)
第3课《罗迦诺的乡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该书作者及其相关知识。
2.分析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
能力目标1.都过具体景物的描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体会文中乡村人物的纯朴和真诚之美。
教学重难点本文以欣赏为主,学习本文纯朴的语言风格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
教学媒体投影仪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思路在对文章进行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着重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表达出来的纯朴民风和作者清新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简介并导入这是一篇写得极其可爱的文章,尽管那里的生活是多么的平凡简陋,然而在朴素的氛围中却洋溢出蓬勃的生机,人无竞心,世无俗态,却又熨帖得清新淡雅,逼近人情。
小说描绘了美丽的瑞士乡村风光和纯朴的民风民俗,读来如清风扑面,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二、注意以下字的形音意1.字音晞xī甫fǔ橐橐tuó tuó2.词义橐橐:象声词,这里指皮鞋触地时发出的声音。
甫:刚刚。
晞:干、干燥。
违阔:离别,阔别。
三、作者介绍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
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游及其他》,记录自己大学毕业后的哈尔滨教书生活。
1930年赴德国留学,其间受到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影响。
五年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返回战时偏安的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任外语系教授。
1941年他创作了一组后来结集为《十四行集》的诗作,影响甚大。
冯至的小说与散文也均十分出色,小说的代表作有二十年代的《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四十年代的《伍子胥》等;散文则有1943年编的《山水》集。
四、瑞士简介瑞士位于欧洲中部,是一个永久中立国,境内设有众多著名的国际机构总部,仅日内瓦一市就有200余国际组织。
湖光山色,阿尔卑斯山群峰,欧洲大陆中世纪的建筑,高度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使瑞士拥有独特持久的无限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揭开了这异乡小村陌生的一 角,这景物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山水”,而 是乡村所特有的动物和植物织成的农村小景。
思考:作者为什么说罗迦诺乡村有“浓浓的故乡 气味”?(至少答出两条)有了身在故乡的感觉, 很自然地就流露出作者对罗迦诺乡村怎样的情感?
气候和北平夏季的乡间很相似;能遇到几种久违的生物; 植物也多是故乡所有的,所以作者觉得有浓浓的故乡气 味,自然对这个乡村就有了亲切、喜爱的感情。
二、体验乡村风土人情(3—23) (生物:蝉,蝎子,壁虎,蝗虫。) (植物:西瓜,蜜桃,芭蕉叶。) (乡村人与世隔绝的生活。) (那里人做事的松缓随便,例如:收发邮件。) (具体事例:面包事件 , 煤油事件。)
三、融入乡村生活(24) (自有他的勤勉,他的懒惰,但是没有欺骗。湖 山露出它们的雄壮。)
词语理解
违阔:离别,阔别。
晞:干,干燥。
甫:刚刚。
橐橐:象声词,这里指皮鞋触地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ian/me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i/ 生物课件:/kejian/she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i/
送面包少年: 憨直自然、亲切可爱
送煤炭小厮 :懒得上高台阶
透过冯至的文字,我们了解到罗迦诺的乡 村具有什么特点?那里的人有什么特点?
和平,宁静,恬淡;那里的人自 然、纯朴、单纯、过着自由松缓随 意世外桃源似的生活
作者对罗迦诺的乡村是什么态度呢?作者的感 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作者一开始仅仅是喜欢罗迦诺乡村的自由、宁 静,喜欢那里的自然景物,因为与故乡相似。对那 里的人和生活方式并不习惯。但随着交往的增多, 文中通过几件事:邮局事件、小牛事件、送面包事 件、送煤油事件。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他们虽 生活态度松缓,但纯朴热情守信,以至最后入乡随 俗。
罗迦诺的乡村
冯至
解题
本文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题目中的“罗 迦诺”是地名,在瑞士东南部。文章用过写那 里的乡村来反映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异,从而 揭示一种社会现象。
生字
甫(fǔ )卸 惊愕( jīng è ) 蝎子( Xiē z)i 抽屉( chōu ti ) 邮戳(yóu chuō ) 橐橐(tuó tuó) 晞( xī ) 动辄(dòng zhé)
环境描写。烘托出罗迦诺乡村特有的 恬静与温馨。
怎样理解作者对罗迦诺乡村的感情?
这篇课文处处透露着作者对这个乡村 的浓郁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 平淡、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写作借鉴
1.语言简洁,详略得当。 (文章写到因住房的台阶太高而影响到吃饭 问题,有详,有略。) 2.人物描写和细节描写十分传神。 (邮局少女及其哥哥的描写,是我们认识到 他们的不同性格。老邮差发信动作描写,刻 画出他的“松缓”。恰当的描写,可以展现 人物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使文章 更感人。)
作者以朴实的语言介绍了罗迦诺的怎样独特的地 理位置,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地处于意大利和瑞士的交界处。有了这个独特的地理 位置,罗迦诺这个小村也就有了它独特的风貌。“一 边热狂于法西斯主义,一边是自由和平,百年不知干 戈。”这样对比更突出了小村的祥和宁静。
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先交代罗迦诺乡村的地理位置, 再交代洛迦诺的风土人情最后表明对自由 生活的向往
时发出的声音。
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知识;理解文章创作
的时代背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景物描写,体会作者所表达的 情感;学习本文朴实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乡村人物的淳朴和真诚之美。
结构
一、走进罗迦诺乡村(1—2) (瑞士----特精省----罗迦诺城----小乡村)
文章主旨
作者通过对一个祥和、静谧、远离战争的 瑞士小村落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平 淡、和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怀念 。
板书
罗 迦 景物(自然 宁静)
诺
对自由、平淡、和平、
的
宁静生活的向往怀念
乡 人(疏散无事、自足,是 人来选择生活,还是让生活告诉人 应该怎样做?谈谈你的感受,写成 小片段。(100字左右)
重点句子的含义:
1.“在大都市住久了的人会一天比一天变得小家子气。”
这句话是作者在罗迦诺的乡村居住以后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概括。 原因在于大城市生活的严肃认真使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与理解, 也与前文对邮件疑神疑鬼相照应,从侧面体现出罗迦诺乡村松 缓宁静的特点。
2.“我们到底怎样才对呢、是要是那大多数的人跟我们 一样紧张起来才对,还是叫我们这极少的少数去学一 学他们的松缓?”
这句话透露出了作者对自由和平宁静生活的特精省人生活态 度的明显倾向性,也为作者进一步感受特精省人的生活,并 受其影响入乡随俗做好铺垫。另外这样的语言,也体现了作 者散文的一个特点——追求一种启示性的哲理。
3.一片湖水四周是默默无语的青山,山间的云, 层出不穷的在变幻。有事远远驶来一只汽船, 转个圈子,不久又不见了,与这里的世界好像 不发生一点儿关系
文章中写作者在罗迦诺乡村经历了哪 些事件?
邮局事件、小牛事件、送面包事件、送 煤油事件
文章中写到了哪些景物,有何特点?
(动物、植物,工笔描绘,生动传神。)
人物描写
人们特点: 疏散无事、自足自乐、不闻世事、 无忧无虑 (对比手法,与城市生活严肃对比)
少女:做事松缓随便 (白描手法 罗迦诺人 )
老邮差:不慌不忙(邮局局长 少女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