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浙江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下 第15课_形象的图表与SmartArt
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15课《形象的图表与SmartArt》课件(共17张PPT)
请同学们打开名为“任务二”的PPT文档,在其 中新建一张幻灯片,并且利用今天所学的SmartArt图 形试着为绍兴黄酒制作一张“家谱”。
谢谢
绍兴黄酒酿造工艺流程
蒸煮
加曲
发酵
压榨
装存
绍兴黄酒酿造工艺流程
首先是蒸 将煮熟的糯米倒入缸内,与压碎的曲粉相混合。第三步是发酵,将装好配料的缸 盖上塑料布,并将缸口封严,然后置于室内发酵。再下一个流程是压榨,把发酵
好的料装入袋中,放在压榨机上挤压去渣。待黄酒澄清后,便可装入瓶中或坛中
装存了。
蒸煮
加曲
发酵
压榨
装存
蒸煮
加曲
发酵
压榨
装存
蒸煮 加曲 发酵 压榨 装存
SmartArt图形是信息和观点的视觉表示形式,以直 观的方式交流信息。PPT中的SmartArt图形可以清晰地 描述事物间的逻辑关系。
打开名为“任务一”的PPT文档,在其中新建一 张幻灯片,利用其中的SmartArt图形,为绍兴黄酒 酿造工艺流程设计一个合适的逻辑关系图,并在其 中填写入流程内容。
形象的图表与SmartArt
绍兴黄酒
绍兴黄酒酿造工艺流程
首先是蒸煮,选新鲜的太湖糯米,用清水洗净晾干后在锅中煮熟。其次是加 曲,将煮熟的糯米倒入缸内,与压碎的曲粉相混合。第三步是发酵,将装好配料 的缸盖上塑料布,并将缸口封严,然后置于室内发酵。再下一个流程是压榨,把 发酵好的料装入袋中,放在压榨机上挤压去渣。待黄酒澄清后,便可装入瓶中或 坛中装存了。
流程 层次关系
图片 棱锥图
循环 列表 关系 矩阵
绍兴黄酒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主要分为干型黄酒、 半干型黄酒和双套酒三大类。元红酒又称为状元红,因 过去在坛壁外涂刷朱红色而得名,属于典型的干型黄酒。 加饭酒也就是花雕酒,是绍兴黄酒中的最佳品种。顾名 思义,加饭酒就是在原料配比中,减少水量,属于半干 型黄酒的典型代表。双套酒是酿造技艺比较特别的黄酒 种类,善酿酒是以存储1年至3年的元红酒代替水酿成的, 香雪酒是采用45%的陈年槽烧代水用淋饭法酿制而成的, 这两者都属于绍兴黄酒中的双套酒。
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 第十五课 形象的图表与SmartAr 教学设计
第十五课形象的图表与SmartAr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图表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及意义;(2)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并设置图表的操作;(3)理解SmartArt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及意义;(4)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并设置SmartArt的操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幻灯片中图表与SmartArt的制作与设置,掌握适当选择使用图表与图形,清晰表达数据、表达思想与逻辑的方法;通过制作、展示、评价的过程,提高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幻灯片中图表与SmartArt的制作的信息技术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欣赏与审美能力,及提高信息加工与信息处理的意识。
同时,以“临海旅游”为主题,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2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七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信息(如文字信息、图片信息等)处理能力,对图表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理解到应用。
考虑到此次授课的对象并没有学过Excel 软件中的创建图表与PowerPiont软件。
因此,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对“分组自学”与“分组探究”的部分提供了一个纸质学案与一个电子学案,用于分层教学。
3重点难点重点:幻灯片中制作图表与SmartArt图形。
难点:根据信息特点适当准确地选择图表与图形。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巧设主题,激趣导入在这不冷不热、非常适合旅游的季节里,大家有没有趁着周末出去游玩呢?一说到玩,就会感觉特别愉快,也因为游玩能给人带来快乐,所以休息日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有关旅游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别样的方式直观清晰的呈现出来,大家说好不好。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乐学。
】活动2【活动】(二)、自学新知,争当小老师1、幻灯片中插入图表大家请看,这是老师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的数据,制作出来的一张——图表,那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之一就是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图表。
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
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的第四章第三节《图像的获取与加工》。
具体内容包括:图像获取的途径、图像加工的基本技巧以及图像加工软件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图像获取的途径,掌握基本图像加工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图像加工软件处理图片的能力,提高审美观。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图像加工软件的使用及技巧。
教学重点:图像获取途径、基本加工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学具:计算机、图像加工软件(如Photoshop、美图秀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图像加工实例,如广告、海报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像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 知识讲解(10分钟)(1)图像获取途径:讲解图像获取的四种途径,如扫描、拍摄、和网络传输等。
(2)图像加工技巧:介绍基本加工技巧,如裁剪、旋转、缩放、色彩调整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Photoshop软件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进行图像加工,如对人像进行美容、添加滤镜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图像加工软件对给定的图片进行处理,要求运用所学技巧。
六、板书设计1. 图像获取途径:扫描、拍摄、、网络传输2. 图像加工技巧:裁剪、旋转、缩放、色彩调整等3. 图像加工软件:Photoshop、美图秀秀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图像加工软件,为自己或朋友的照片进行美容处理。
2. 答案:根据个人审美,对照片进行适当的裁剪、色彩调整、滤镜添加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图像加工软件的使用较为感兴趣,但对部分技巧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探索图像加工软件的其他功能,如动画制作、3D效果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图像加工应用,学以致用。
浙教课标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十五课 形象的图表与SmartArt(张老师)
1教材分析在多媒体作品中经常使用文字和图片,有时也会用到一些数据信息。
过多的数据呈现和繁琐的图文罗列难免会让人产生枯燥感,难以快速把握作品的中心内容。
图表和SmartArt图形是一种可视化的信息表达方式,可以增强作品的逻辑性和生动性。
本课内容就是围绕这两部分展开的:第一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如何在幻灯片中插入和设置图表;第二部分则要求学生掌握如何使用Sma rtArt图形来表达观点和描述逻辑。
考虑到使用图表最重要的是理解数据,学生又是初次接触SmartArt图形,因此教材又以两个“温馨提示”提示学生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要体会文本、图像与SmartArt图形的区别,同时也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最后为了对本课的两个知识点有所提升,教材又安排了理解图表与SmartArt图形作用的任务。
2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图表的插入与设置方法,体会图表的作用;掌握SmartArt图形的插入和设置方法,并体会它的作用;在选择图表和SmartArt图形的过程中,理解它们的不同类型及其含义,能根据需要合理使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美化数据图表和SmartArt图形的过程,学会运用“设计”选项卡,对布局、外观等进行设置,制作个性化的图表和SmartArt图形。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归纳和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远离雾霾的意识。
3学情分析在七年级上册教学中,其中的第八课《自选图形的应用》、第十七课《制作数据图表》、第十八课《美化应用图表》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迁移过来,自主探索图表的创建和设置。
但对于图表的类型选择、插入图表后的数据设计等内容,学生并没有很好的经验,需重点讲解。
此外, SmartArt图形是学生初次接触的知识,SmartA rt图形的设置有一定难度,需通过具体形象的作品范例做好引导工作。
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
(1)算法的概念: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师应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实质,并学会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2)算法的表示:教师应教授学生如何用流程图、伪代码等工具表示算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3)算法优化: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算法的效率,学会优化算法,提高程序的性能。
2.答案:
a.略。
b.以下是一个简单的Python程序示例:
```python
num = int(input("请输入一个数字:"))
square = num * num
print("该数字的平方为:", square)
```
c.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1.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概念和算法的作用有了基本的了解,但仍需加强实践操作,提高编程能力。
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新课程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的第三章第一节:《认识计算机程序》。本节课将介绍计算机程序的概念、特点以及分类,详细内容涉及程序的编写、执行过程以及算法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了解程序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2随堂练习重点和难点解析:
(1)练习题目设计:练习题目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难度适中,旨在巩固所学知识。
(2)指导与反馈:在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应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解答问题,帮助学生提高编程能力。
(3)总结反馈:在练习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编程经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作业设计
重点和难点解析:
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集
课时教室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应用;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关键字搜索相关信息内容的网页及网站;认识ACDSee软件——学会使用ACDSee软件游览图片;认识Media Player Classic软件——学会使用Media Player Classic 软件播放音乐、视频文件。
2.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多媒体和多媒体计算机、掌握使用“Media Player Classic”软件播放音乐和视频文件,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多媒体电脑给我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改变,激发学生热爱信息技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应用;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认识ACDSee软件;认识Media Player Classic软件。
教学难点:认识ACDSee软件;认识Media Player Classic软件。
教具、学具:多媒体机房。
本课教学应至少一人或两人一机,整个机房以宽带的形式接入因特网,网速较快。
教学过程: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同学们,如果把现在的计算机跟20年前的计算机相比,除了性能上的差异外,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在于,以前的计算机只是一个埋头苦干的计算工具,而现在的计算机更像一个“多面手”。
除了计算外,我们还可以用计算机画画、打字、听音乐、看电影和玩游戏等。
这里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词“多媒体计算机”。
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走进多姿多彩的多媒体世界,去感受多媒体计算机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板书:认识多媒体)2.讲授新课(1)多媒体和多媒体计算机师:首先请同学们观看投影。
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媒体。
投影广播: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
师:请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生: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就是媒体,媒体是指表达和传播信息的载体,如我们平时所见的文字、图片、声音等就是媒体,它们向人们传递各种信息。
(教案)浙教版 新教材 七下第15课 形象的图表与SmartArt
第十五课让图说话—形象的图表与SmartArt一、教材分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如何将所要反映的各种数据关系及文本内容以合适的图表、SmartArt 的形式更为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在教学此课时,主要利用PowerPoint 中的图表和SmartArt基本操作来完善演示文稿内容页,在合适的幻灯片中添加图表或SmartArt 图形,并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对象。
与此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即两个“温馨提示”: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的重点是理解数据内容;SmartArt图形的制作不是单纯的把文本、图片等信息放到图形中,而是要理解、想象之后,提炼文本,精选图片,以最合适的方式表达观点。
二、学情分析在七年级上册教学中,其中的第八课《自选图形的应用》、第十七课《制作数据图表》、第十八课《美化应用图表》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不必重点讲解关于图形的插入、美化等基本操作。
但对于图表的类型选择、插入图表后的数据设计以及图表要素等内容,学生并没有很好的经验,需重点讲解和给予一些教学辅助。
三、设计思路利用热门电影片段引入,引发学生兴趣。
探讨中国电影票房变化和国产电影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比展示,让学生体验图表与SmartArt的优点,使学生学会在PowerPoint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合适图表与SmartArt来表现演示文稿的内容。
学会适当地使用图表与SmartArt 更直观、更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
学会在ppt设计中围绕一个中心:在ppt中用图说话,即字不如表,表不如图表,图表不如图的一个方式去简化ppt设计。
在这学习过程中,提供技术模拟动画及一张图表选择指南导图。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图表与数据表的对比,理解图表与SmartArt 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学会在PowerPoint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合适图表与SmartArt来表现演示文稿的内容。
学会适当地使用图表与SmartArt 更直观、更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
浙教课标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ppt课件:第十五课 形象的图表与SmartArt(郭老师)
落缸、拌药、搭窝。(1) 将淋冷后的米饭,沥干余水,倾入缸中, 米饭倾入缸中分批拌药,加饭酒的前期发酵需要边糖化边发酵。
(2) 将酒药充分拌均匀后,进行搭窝,窝搭成u字型,窝口成喇叭 状,便于接触空气,然后盖上草盖,保温28—30℃,大约经过45— 50小时,就能见到饭面上有白色的菌丝滋生,互相粘结在一起,此 时饭温在35℃左右,整个饭粒已软化,再经过8—10小时饭温开始回 降,此时通过加水渗压抑制酵母进行缓慢生长,放水数量应在每缸
(3) 浸米的容器罐要经过石灰水及沸水两次消毒杀 菌,然后再在容器罐中放半罐水,倾入过筛洁净的糯 米,黄酒生产浸米时间为硬米45小时;糯米为40小时。 米浸好后用清水冲去米浆,待沥干后进行蒸煮。
(4) 蒸饭。沥干后的米倾入蒸饭机内,蒸饭的目的 使水化后米的淀粉各大分子间的联系解体而达到整个 糯米淀粉颗粒糊化,淋水冷却。
选中幻灯片
单击“插入选 项卡—插图— SmartArt”
选择其中合适 的图形类型与 布局
筛米
消毒
浸米
蒸饭
根据内容需要 在后面添加文
本或图片
如何在演示文 稿中美化、修 正SmartArt图 形,匹配整体
风格
设置SmartArt 图形外观样式
设置图形颜 色样式
香雪酒
花雕酒
善酿酒
加饭酒
元红酒
领袖和跟风者的 区别就在于创新
120公斤,大约经过10—15小时,再进行加饭,加饭的比例为总投料 的35%,加饭前每缸投入10%的生麦曲。 开耙。每隔24小时开耙一次,即搅拌。三到五天结束,将缸内的料 分装入小坛,荷叶封口,空气中自然放置,一个月发酵结束。 过滤压榨:先把布口袋用冷水洗净,把水拧干,然后把发酵好的料
装入袋中,放在压榨机上挤压去渣。挤压时,要不断地用木棍在料 浆中搅戳以压榨干净。有条件的可利用板框式压滤机将黄酒液体和
第十五课 形象的图表与SmartArt教案
设计 意图
教学 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 家长都会定期给我们一些零用钱,但是很多同学每
次还未到月末早已经将零用钱用完了,悲剧的是很多人 却不知道这些钱花到哪里去了,因此这时候管钱就显得 尤为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同学们的零用钱到底 用在哪里去了?
本来打算用近视 调查来做例子, 但是考虑到不是 每位同学都近 视,而零用钱每 个同学都有。
考虑到临海中学的初一十班的学生七年级下册没有学习的基础,利用课本上的例子 不能够连贯的进行。因此,这节课我通过学生熟悉的零用钱作为例子,以实例教学的形 式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课程内容。通过对学生每个月得到的零用钱总额做统计,来学习 图表的使用,通过对学生每个月零用钱的用途做调查,来学习 SmartArt 图形的使用。
分析 让同学们说说图表和 SmartArt 的区别?以及在幻灯片中 的作用。 深化 通过数据的调查和统计,希望可以培养同学们合理使用 零用钱,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结 总结本课知识点。
让学生自己去尝 试插入图表,遇 到问题后帮他们 解决,他们印象 更深刻。
记得一位老师曾 经说过一句话: “让学生走在教 师前面,让他们 来挡枪,这样才 不会打到自己, 这样教师既轻 松,又可以培养 学生自学能力。”
最新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案
最新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使用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材,主要针对第三章第二节《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详细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开机与关机、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桌面环境的认识及基本设置、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开机、关机、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2. 使学生了解桌面环境及其基本设置,能够进行简单的个性化设置。
3. 让学生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能够进行基本的文件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鼠标和键盘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音箱、教学PPT。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机、关机、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2)桌面环境的认识及基本设置:介绍桌面环境,讲解如何进行个性化设置。
(3)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讲解如何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3. 实践操作:(1)学生跟随教师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学生自主尝试进行桌面环境的基本设置。
(3)学生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管理操作。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上的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上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 桌面环境的认识及基本设置3.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机的开机与关机操作。
(2)鼠标和键盘的基本操作。
(3)设置桌面背景、屏幕保护程序等。
(4)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2. 答案:见教材课后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程度,以及文件和文件夹管理的熟练程度。
2. 拓展延伸:(1)了解计算机的其他功能,如互联网的使用、办公软件的应用等。
浙江教育出版社7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7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7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数据与数据处理”的第四节“数据的整理与表示”。
具体内容包括:数据的分类、排序、筛选、图表制作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整理与表示的基本方法,能够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分类、排序和筛选。
2. 培养学生运用图表展示数据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与解读的水平。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据的筛选、图表制作与解读。
重点:数据的整理与表示方法,图表类型的选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
2. 学具:计算机、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学生身高、体重的数据,引发学生对数据分析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1)数据的分类:介绍数据的分类方法,如数值型、字符型、日期型等。
(2)数据的排序:讲解如何对数据进行升序、降序排列,以及多列数据的排序方法。
(3)数据的筛选:讲解如何根据条件筛选出需要的数据,如使用“筛选器”功能。
(4)图表制作:介绍不同类型的图表及其适用场景,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根据给定数据,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分类、排序、筛选。
(2)指导学生使用图表工具,制作合适的图表展示数据。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数据分析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数据整理与表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数据整理与表示的基本方法:分类、排序、筛选图表制作与解读2. 图表类型: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根据给定数据,制作合适的图表,并进行分析解读。
2. 答案:(1)分类:将数据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三个类别。
排序:按总分进行降序排列。
(2)图表类型:柱状图分析解读:分析各科成绩的分布情况,找出优势科目和劣势科目。
浙教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浙教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初识程序设计1.1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1.2 认识Scratch编程环境1.3 Scratch基本操作与功能2. 第六章:走进算法2.1 算法的基本概念2.2 算法的表示与描述2.3 算法实例分析3. 第七章:网络技术应用3.1 网络基础知识3.2 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3.3 常用网络应用软件的使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Scratch编程软件。
2. 培养学生算法思维,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程序设计思维、算法逻辑、网络技术应用。
2. 教学重点:Scratch编程操作、算法表示与描述、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计算机、投影仪、黑板。
2. Scratch编程软件、网络应用软件。
3. 教学课件、实例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1 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程序设计的意义。
1.2 介绍Scratch编程软件,展示趣味实例,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2.1 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结合Scratch软件进行操作演示。
2.2 以实际案例为载体,讲解算法的表示与描述方法。
2.3 分析网络技术应用实例,强调网络安全与道德规范。
3. 随堂练习3.1 让学生动手操作Scratch软件,完成指定任务。
3.2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简单的算法解决问题。
3.3 学生自主探索网络应用软件,了解其功能与用途。
4. 课堂小结4.2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惑。
六、板书设计1. 浙教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 内容:1)程序设计基本概念2)Scratch编程操作3)算法表示与描述4)网络技术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1 编程题:利用Scratch完成一个简单的动画制作。
1.2 算法题:描述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并用流程图表示。
最新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案
最新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材,主要涉及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组成”的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具体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分类,以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分类。
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方法。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文件管理方法。
重点: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分类,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PPT。
2. 学具:学生用计算机、教材、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2)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方法。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一台计算机,进行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方法。
3. 例题及解题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2)列举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方法。
(3)教材练习题:P47页第1、2、3题。
2. 答案:(1)见教材P41页。
(2)见教材P4243页。
(3)见教材P47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操作系统,如Linux、macOS等,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2024年新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集
2024年新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2024年新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的第三章第二节《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详细内容包括: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数据的排序与筛选、数据的分类汇总以及图表的制作与编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数据的分类汇总与图表的制作。
重点:数据的排序、筛选以及基本的图表编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计算机、教材、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个关于学校运动会成绩的数据表格,提出问题:如何快速找出各个项目的冠军?如何将这些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如何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进行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以及图表制作。
3. 随堂练习(15分钟)a. 对运动会成绩进行排序,找出各项目的前三名。
b. 对成绩进行筛选,找出所有破纪录的成绩。
c. 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各个班级的总分。
d. 利用图表展示各个班级的成绩对比。
5. 课堂互动(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成果,讨论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数据处理与分析2. 内容:a. 数据处理基本概念b. 数据排序与筛选c. 数据分类汇总d. 图表制作与编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c. 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各个班级的平均分。
d. 利用图表展示各个班级的平均分对比。
2. 答案:a. 最高分:98分,最低分:60分。
c. 各个班级的平均分。
d. 各个班级平均分对比图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兴趣浓厚,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全国人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一、《调整色阶》教案设计
教学反思
在教学色阶调整这一课时,我意识到学生对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掌握得相对薄弱。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从基础开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色阶调整的概念和原理。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图像案例,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色阶调整对图像效果的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色阶调整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色阶调整是什么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色阶调整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色阶调整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色阶调整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色阶调整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在教学评价与反馈环节,我采取了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等。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我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他们及时的反馈。我发现学生在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方面表现良好,但在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将针对这些问题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色阶调整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图像处理软件:介绍一些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如Adobe Photoshop、GIMP等,它们提供了强大的色阶调整功能。学生可以尝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色阶调整,以加深对色阶调整原理的理解。
-色彩理论书籍:推荐一些关于色彩理论的书籍,如《色彩心理学》、《色彩管理原理》等。这些书籍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色彩调整的理论基础,提高他们对色彩调整的把握能力。
最新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优质教案
最新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初一下信息技术教材,主要围绕第三章“计算机基础与操作”展开,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简介”和第二节“操作系统基础”。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将帮助学生解计算机基本构成,认识操作系统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基本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本概念,认识到它们在计算机系统中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基本功能,并能进行简单操作。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区分,操作系统基本功能。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概念,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2. 学具:计算机、教材、笔记。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台计算机,让学生思考计算机是如何工作,引出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作用,以及操作系统基本功能。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计算机,尝试区分硬件和软件。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操作系统,提高操作效率。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练习打开、关闭计算机,启动和退出操作系统。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硬件: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2. 操作系统基本功能启动与关闭计算机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安装与卸载软件配置系统设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作用。
(2)列举操作系统三个基本功能。
(3)尝试用所学知识,对计算机进行简单操作。
2. 答案:(1)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实体部分,负责执行各种计算任务;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灵魂,负责指挥硬件完成任务。
(2)操作系统基本功能包括:启动与关闭计算机、管理文件和文件夹、安装与卸载软件、配置系统设置等。
(3)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如下操作:打开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创建一个名为“我文档”文件夹;将桌面上一个文件移动到“我文档”文件夹中;关闭计算机。
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集
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的第三章第一节:《计算机网络的初步认识》。
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的功能与分类、网络通信协议以及因特网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的功能与分类。
2. 了解网络通信协议的作用,认识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
3. 掌握因特网的基本应用,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网络通信协议的理解、因特网的应用。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与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网络连接。
2. 学具:教材、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校园网络拓扑图,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网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与分类。
(2)网络通信协议的作用,介绍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
(3)因特网的应用,强调网络素养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点。
4. 随堂练习(15分钟)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强调重难点。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与分类。
2. 网络通信协议的作用及常见协议。
3. 因特网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与分类。
(2)举例说明常见的网络通信协议及其作用。
(3)列举三种因特网的应用,并谈谈你对网络素养的认识。
2. 答案:(1)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内容。
(2)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内容。
(3)答案开放,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与分类掌握较好,但在网络通信协议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此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网络技术的发展,了解新兴的网络应用,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
浙江教育出版社7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
浙江教育出版社7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江教育出版社7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三章第二节:《网络信息搜索与评估》。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网络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掌握关键词选择、搜索技巧等,以及如何评估网络信息的可靠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网络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提升信息检索能力。
2. 培养学生评估网络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与技巧,网络信息评估。
难点:如何运用搜索技巧提高搜索效率,准确评估网络信息的可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网络资源。
2. 学生准备:电脑、网络、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实践情景,如“如何在网上找到可靠的旅游信息”,引起学生对网络信息搜索与评估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5分钟):介绍网络信息搜索的基本方法、关键词选择、搜索技巧等,以及如何评估网络信息的可靠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搜索“环保知识”为例,讲解如何运用搜索技巧提高搜索效率,并引导学生评估搜索结果的可靠性。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搜索练习,搜索“健康饮食”,并评估搜索结果的可靠性。
六、板书设计1. 网络信息搜索方法与技巧关键词选择搜索技巧2. 网络信息评估评估可靠性识别虚假信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搜索“中考复习资料”,并评估搜索结果的可靠性。
2. 答案:学生需在搜索结果中筛选出可靠的复习资料,并整理成笔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学习效果,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所学方法搜索更多相关信息,提高自身信息检索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与技巧2. 网络信息评估的可靠性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与答案一、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与技巧1. 关键词选择:关键词是搜索的基石,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提炼关键词,包括使用同义词、近义词、相关词汇等。
新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集
新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教案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的第三章第二节,内容主要涉及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Python语言的基础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编程语言的作用,掌握Python编程环境的基本操作,学习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和简单的控制结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编程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Python编程环境的基本操作,学会编写简单的Python程序。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Python编程环境的搭建,以及编写简单的控制结构。
重点:理解编程的基本概念,掌握Python编程的基本语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Python编程环境(如Python3.x版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让学生体验编程的乐趣。
引导学生思考编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如编程语言、程序等。
演示Python编程环境的搭建和基本操作。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讲解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的使用。
通过编写一个判断闰年的程序,讲解控制结构。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编写一个计算圆面积的程序,巩固变量、数据类型和运算符的使用。
让学生编写一个判断奇偶数的程序,巩固控制结构。
提出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课后学习和思考。
六、板书设计1. 计算机屏幕投影:展示编程环境和代码示例。
2. 黑板:书写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编写一个程序,计算1+2+3++100的结果。
编写一个程序,输出1到100之间所有的偶数。
2. 答案:1+2+3++100的结果为5050。
1到100之间所有的偶数为2、4、6、、10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对编程概念和Python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课让图说话
—形象的图表与SmartArt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如何将所要反映的各种数据关系及文本内容以合适的图表、SmartArt 的形式更为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在教学此课时,主要利用PowerPoint 中的图表和SmartArt基本操作来完善演示文稿内容页,在合适的幻灯片中添加图表或SmartArt 图形,并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对象。
与此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即两个“温馨提示”: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的重点是理解数据内容;SmartArt图形的制作不是单纯的把文本、图片等信息放到图形中,而是要理解、想象之后,提炼文本,精选图片,以最合适的方式表达观点。
二、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上册教学中,其中的第八课《自选图形的应用》、第十七课《制作数据图表》、第十八课《美化应用图表》为本课的教学打下了基础,不必重点讲解关于图形的插入、美化等基本操作。
但对于图表的类型选择、插入图表后的数据设计以及图表要素等内容,学生并没有很好的经验,需重点讲解和给予一些教学辅助。
三、设计思路
利用热门电影片段引入,引发学生兴趣。
探讨中国电影票房变化和国产电影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对比展示,让学生体验图表与SmartArt的优点,使学生学会在PowerPoint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合适图表与SmartArt来表现演示文稿的内容。
学会适当地使用图表与SmartArt 更直观、更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
学会在ppt设计中围绕一个中心:在ppt中用图说话,即字不如表,表不如图表,图表不如图的一个方式去简化ppt设计。
在这学习过程中,提供技术模拟动画及一张图表选择指南导图。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图表与数据表的对比,理解图表与SmartArt 在演示文稿中的作用,学会在PowerPoint中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合适图表与SmartArt来表现演示文稿的内容。
学会适当地使用图表与SmartArt 更直观、更清晰地表达自己观点。
[过程与方法]:在美化演示文稿插图内容页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设计”选项卡中命令,对图形的布局、样式等进行修改。
[情感与态度]:在自主学习和交流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与他人的沟通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创建图表与SmartArt。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图表和SmartArt表现数据或观点
[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
硬件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遥
软件资源:PowerPoint 2007,相关的资料及半成品演示文稿作品(学生使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